重庆城市高地教堂形态研究

重庆城市高地教堂形态研究

一、重庆城市高地上的教堂形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爽[1](2021)在《“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文中指出城市的拓展亦是一个征服高地的过程,从罗马城的“七丘”到帝国境内的大量山地城市,“山地建城”的理念也成为多数罗马城市的一大共性,在中世纪的宗教狂热中催生出一座座“山巅之城”,那些在图像中高悬山巅的建筑,成为与神明最为接近的“圣地”,赋予了城市一顶形制特殊的“冠冕”。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理想在“七丘之城”罗马得到极大强化,通过一系列的城市改造、在罗马之劫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的圣城,不仅引起境内城市的竞相效仿,更在海权时代再度拓展到地中海的“边缘”,从而在曾经历罗马化的伊比利亚半岛获得了自由,发展出更具适应性的本土化山城格局。但与4世纪已将自身打造成“第二罗马”的君士坦丁堡不同,这些城市虽与罗马教廷的宗教运动息息相关,却同本国的海外事业有着更大的关联。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不仅通过系列“重建罗马”的计划向圣城靠拢,更将其改造成以“下城区”为核心的“滨海山城”,以此展现海权时代的核心推动力——跨洋贸易。在这一过程当中,经过葡萄牙“本土化”的山城理念被带往印度洋的各个海岸和岛屿,罗马教廷的强盛势力也通过里斯本王室渗透其中,最终以一座座群山环抱下的新城塑造了葡萄牙帝国的海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果阿凭借绝对的政治、宗教地位被打造成一个东方的罗马,它不仅与地中海的第一罗马遥相呼应,更使“高地建城”的理念进一步向远东传递,借助完备的山地建设和系列适应政策,将“真十字之地”澳门营建成一座特征鲜明的“妈港神名之城”。然而,在这种不断“移动”的圣城背后,是罗马人“从山地到海滨”的城市化进程,并在海权时代“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局势下,经历了建城“媒介”的一次次转变,从而在适应山区、平原、海滨与岛屿的过程中,由古典向近代社会迈进,最终在中西交汇的“十字路口”,将遥想中的“真十字之地”(澳门)化作了现实。

李松波[2](2021)在《青岛近代城市景观特征及其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岛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濒临黄海,靠近胶州湾,为地势起伏的丘陵地带,丰富的地貌使得其天然具有了山海一体的自然背景。青岛的近代城市建设始于1897年,至1937年历史城区的规划建设趋于成熟,伴随着城市的规划,青岛的城市景观风貌也逐步形成。在青岛近代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虽历经多个政权的统治,却均遵循着最初的规划路线发展,并同时将自身文化中的美学观念融入其中,使青岛在近代发展出了丰富、统一的城市景观,具有极高的价值,孙中山曾在考察期间对青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出讲青岛的建设作为中国未来城市的典范。青岛近代以来形成的历史城区约有二十八平方公里的面积,其中历史建筑一千五百余处,不仅大量的建筑群保存完好,近代以来规划的路网结构、山体绿化、城市色彩等都较为完整,是我国现有历史文化名城中较为少见的存在。随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不断发展,保护的要素、类型及空间尺度都在不断地扩展,对遗产价值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当下对于青岛近代城市景观的构成特征及价值的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梳理了青岛规划前所处时代的城市景观建设的理论背景,从1897至1937年,青岛历史城区内形成的城市景观入手,结合历史图像、文献及规划图纸等资料,将青岛近代城市景观的脉络、特征以及价值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通过无人机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方式,结合青岛历史城区现状,分析其近代以来形成的城市景观的保存情况,并梳理归纳了青岛近代城市景观的价值,通过对比研究及分析,对历史城区的保护及活化提出了建议。

邸小松[3](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赵苒婷[4](2020)在《基于历史图档的近代汉阳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外描绘近代城市的历史地图不断被发现,与历史地图有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文章选取武汉三镇之一的汉阳(城),以历史地图为线索,铺陈汉阳城的历史,展现城市的变迁,挖掘城市的记忆,以之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文章主要包含两条线索,一方面是以历史图档为明线,分析图中汉阳城的空间形态,再运用城市形态学对当今城市的街巷结构进行分析,两者结合,实现图绘档案与现实的互证;另一方面是以历史事件为暗线,分析不同地图所处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试图探寻地图中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背后的历史动因。文章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叙述:首先,基于历史图档,文章从三个发展阶段(汉水改道时期、张之洞督政时期和三镇融合发展时期)阐述汉阳城的历史发展脉络。汉阳城在明洪武年间重筑新城,府城地位逐步削弱;张之洞官督商办铁厂、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对汉阳城的规划促进汉阳工商业稳步发展;三镇融合发展后,武汉三镇发展重心逐渐偏向汉口武昌,汉阳发展速度变缓。在进一步阐释在汉阳逐渐发展变缓的历史背景下,不同时期汉阳城在行政功能、经济功能、祭祀功能和教育功能的数量增减不一,其功能背后的社会力量在不同时期此消彼长。汉阳经历“废府存县”,从政治权威集中转向行政体系弱化;工商业短暂性兴起促进棉花市场、竹木市场、善堂等多元化发展;官祀衰落而外来宗教兴起;外来宗教兴起汉阳的“书院体系”向“学校体系”转变。文章也运用城市形态学的方法在汉阳历史地图中探寻汉阳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过程,阐释不同街区地块的兴盛或衰落,并简述作用于其变化背后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街区的空间形态的演变主要与政体变更、自然因素和堤防修建有关;地块的演变从以礼制性为主的空间布局慢慢转向以居民生活为主的居住空间和社会基础设施为主的公共空间;通过舆图中建筑形态的演变研究可以再现当年的建筑空间格局以及生活场景。最后通过对不同类型历史地图的整理归纳,探寻影响汉阳城市形态演变的因素。具体探讨汉阳城市择址、城市防御、城市规划、交通运输与城市形态演变的关联,以及汉阳如何在武汉三镇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博弈。文章旨在为城市存史。通过对历史图档的研究,相对客观的显现近代汉阳城市形态的演变过程,从城市发展脉络、城市功能分布、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和影响形态演变的因素四个方面,可以较为全面展现汉阳城的发展过程。建筑设计应在不断变化历史语境中建设,该文章对汉阳城市形态的梳理,为汉阳未来“既保留历史遗存又突破老城限制”的发展方式提供基础资料和发展契机。

林岩[5](2019)在《以环境和需求为导向的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研究》文中认为19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在此过程中,“自上而下”的法定规划管控体系虽然在引导城镇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在塑造人们喜闻乐见的城镇人居环境上仍有不足,其中,城市设计和“自下而上”城镇发展动力考虑的缺失是关键原因之一。本文以小城镇为研究客体,以“自下而上”的城镇形态和城市设计途径为研究主题,旨在回望历史、提炼精髓、转化创新,对既有城市设计方法形成有效补充和完善。本文以三种典型的小城镇类型为结构上的显性框架,以环境和需求为内容上的隐性线索,采用实地调研、推演分析、形态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研究了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表现形式、作用特点和实现方式。城镇的生长过程中几乎都包含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途径的影响,而当二者的介入程度不同时,城镇最终会呈现不同的形态和特征。因此,根据“自下而上”的作用力对城镇生长影响的强弱,便可区分出自然型、层叠型、设计型三种典型的城镇类型,即形成研究“自下而上”小城镇的基本框架。而以环境和需求为导向代表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基本特征,对应形成了本文案例分析的内容和维度。本文首先对历史中的城镇形态与城市设计途径进行整体回顾,追溯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梳理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与“自上而下”城市设计途径的关系。由于规模较大的城市通常会更多受到“自上而下”城市设计途径的影响和作用、“自下而上”的形态表征较为不明显,选择小城镇作为研究“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客体更加合适,其生长途径表现了“以‘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特点。基于对陈炉古镇、考布里奇、新场古镇、达默小镇、刘店子、阿博莱伦等不同中欧案例的实地调研、观察体验、图解分析、归纳总结,本文深入研究了不同中欧城镇案例中的“自下而上”形态特征及其形成途径。自然型小城镇表现为一种单纯状态下,“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作用下形成的小城镇。其中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并融合的过程;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按照内部群体需求自然产生的聚集逻辑和稳中有变的单元建设方式。层叠型小城镇表现为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重城市设计途径干预的情况下形成的小城镇。其中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积极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并与时局环境不断对话进行的有限改造;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利用公共转化形成的集群意志表达,和与特殊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情境构建。设计型小城镇表现为一种以“自上而下”城市设计途径为主导,同时包容“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作用的小城镇。其中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通过开发自然潜力并搭建城镇空间框架,使城镇环境按照人的构想生长起来,以实现对环境的驾驭;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城镇居民通过不断的行为活动,产生的场所定义和生活构建。通过案例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大致梳理出三种“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实现方式:以需求适应环境、以需求修正环境、以需求驾驭环境。其中“以需求适应环境”以在特定环境中建立居住的适宜性、稳定性为主要目标;“以需求修正环境”是使用者根据需求变化对空间的轻微调整来建立更符合时宜的适应性;“以需求驾驭环境”关键在于以整体的视角去协调各种不同的因素,使多种“自下而上”的力量相互协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形式变迁,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城镇发展是由一种模糊的途径——兼具“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特征的非典型的“弱自下而上”建设方式来推动的。最后,本文讨论了以设计师为主导的当代“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再生方式,通过“借鉴”、“代行”和“保留”,可以激活“弱自下而上”途径的作用。三种转化途径本身在设计的操作过程中是相互交叠、相互影响的,其中“借鉴”具有统领性的作用,其作用依据是历史,作用原则在于坚守城镇生长“不变”的规律;“代行”的作用依据是使用者的意愿,其作用原则在于取得对城镇内部居民有意义的“变化”;“保留”的作用依据是城镇内部的自发建设现象,其作用原则是将普通个体的作用直接纳入到城镇的设计与建设中。三种转化途径又可以根据自然型、层叠型、设计型小城镇所具备的优势、面临的问题不同,有针对性的组合作用。通过研究,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城市设计应当重视“自下而上”的内生力量,并合理引导兼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双重特征的“弱自下而上”途径来推动城镇建设。2、以自然型、层叠型、设计型小城镇典型案例分析为基础,揭示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在小城镇中的表现形式。3、基于“借鉴”、“代行”和“保留”三种基本的转化途径,和针对不同城镇对象的分项策略组合,提出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在当代的再生方式。站在当下城镇发展转型的节点上,“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吻合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城镇空间形态塑造的实际要求。积极推行“自下而上”的城市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基础性解决途径之一;它不仅是小城镇发展中所需要的,也是多重尺度城市及乡村地区空间更新及发展建设中应着重考虑的一种城市设计途径。全文整体共计15万字,图表170余幅。

张栩晨[6](2019)在《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重庆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条件的提升与全球化价值观念的传播,历史城镇相对封闭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既有保护体系和思路的指导下,整体多元的历史文化遗产要素面临被侵蚀、被割裂的困境,现有保护思路的不适应性逐渐显现,表现在要素识别、价值认知和保护方法等各方面。传统保护规划理念普遍强调历史城镇客观静态的价值,忽略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探寻,缺乏对动态发展价值的考虑。城市历史景观(HUL)是新时代背景下历史城镇保护的新思路,不仅对整体性保护的范围进行了扩展和更新,还强调各项历史景观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强调历史城镇动态发展过程中多元价值的“层积性”,有助于对历史城镇的全方位认知。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城市历史景观的理念出发,结合历史地图的数字化技术,构建历史景观的层积分析框架,以“关联性”内涵指导历史景观要素的识别转译,以“层积性”内涵指导历史景观价值的动态认知,并以重庆历史城区为例进行实证转译和层积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历史地图转译和层积分析的系统性方法,详细分析和探讨了重庆历史城区的景观层积过程与规律,初步建立了重庆历史城区景观要素数据库,并对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影响因素和模式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基于层积分析的整体性保护方法。具体来讲,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提出问题与理念启示。首先,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并梳理了城市历史景观、历史地图转译与应用、重庆历史城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然后,对既有历史城镇保护规划体系与理念以及目前面临的困境展开分析,发现传统规划理念对新时期历史城镇保护的适用性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理念,对其发展历程、理念内涵、要素类型与构成、空间载体四方面内容进行剖析,并总结出该理念对于历史城镇保护的启示:包括关联识别与层积分析。第二部分(第3章):方法探索。首先,对历史地图的发展历程、特征与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总结;然后,从城市历史景观理念对历史城镇保护的启示出发,结合其要素类型构成、空间载体形式,构建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历史景观层积分析框架,包括以历史地图为基础的要素关联转译、基于空间载体的叠图分析两个板块,并分别就具体的历史地图转译方法和层积分析方法进行阐述,为下文对重庆历史城区的地图转译和层积研究打下基础。第三部分(第4章):重庆历史城区地图的具体转译过程。首先,梳理了重庆历史城区的发展历程;然后,按照上文提出的历史地图转译方法,对重庆历史城区九个时期的历史地图依次进行转译,内容组织分为重庆历史地图的收集与转译准备工作、开埠前的历史地图转译、开埠到民国时期的历史地图转译、解放后的历史地图转译四个板块。第四部分(第5章):重庆历史城区景观层积研究。基于第三部分得到的数字化历史地图以及城市历史景观数据库,从城镇格局、道路街巷、特色场所、地标建筑四类空间载体出发,对重庆历史城区的层积过程与规律进行分析。基于此,总结出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影响因素与模式,并从上述四类空间载体出发提出历史城镇的整体性保护方法。

杜雪薇[7](2019)在《城市设计视角下青岛典型滨海空间的城海关系研究》文中指出青岛作为我国滨海城市中的典型代表,以其疏通内外的港口航运条件和蜿蜒曲折的海岸线闻名于世。这其中,海洋在青岛的城市发展历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城市的选址到青岛现代城市化的发展,海洋的重要性贯穿整个城市发展历程,所以青岛的城市结构和城市空间等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海洋的影响。并且因为滨海空间具有的“城市边缘”属性,滨海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方法与内陆城市是截然不同的。然而现有的青岛城市规划与设计大多仅从滨海的区位角度出发,静态的、缺乏层次的看待滨海城市建设的问题,而忽略了海洋不仅作用于滨海的浅浅一线,而是会通过影响青岛的城市空间序列深入城市的腹地中。由于对城海关系的忽视和不恰当的利用,导致了青岛城市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滨海公共活动空间缺失;滨海高层、大体量建筑的大量建设;滨海快速车行道对滨海地带和城市空间的割裂等。那么海洋的存在究竟在城市发展中是如何起作用的,具体起到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对城海关系进行顺应和利用以创造更好的滨海城市空间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本文通过有时间维度的、动态的视角对青岛城海关系特征进行总结,并对现状问题提出了相关策略。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研究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青岛的城海关系和海洋对城市的影响从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包括滨海岸带结构、单体海湾区段岸带和湾区内空间序列。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研究准备,包括研究背景、对象、目的、意义和相关的理论基础;第二章通过梳理青岛依托海洋的发展历史,为下一步的具体研究做铺垫;第三章在滨海岸带的结构层面分析了海洋对青岛城市整体形态、功能结构、交通结构和景观结构的影响;第四章在单体海湾区段岸带层面上对海洋影响下的滨海岸带的建筑形态、道路体系和开放空间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分析了每个湾区中的具体空间序列,和海洋影响在其中的体现;第六章是基于城海关系对城市现有问题的一些设计性的策略;第七章是对上文各层级城海关系的总结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本文通过对青岛典型滨海空间多层级的分析,从城海关系的创新性视角分析了青岛南部沿海空间发展的规律和海洋对城市空间的作用方式,总结了城海关系作用下青岛各层级呈现的空间特征和海洋影响扩散规律为:城市结构向滨海集中,湾区空间以滨海岸带为核心辐射,空间序列中向海特征层次性衰减;在建筑学和规划学领域引入“向海性”的概念,最终得出青岛滨海城市空间具有“向海性”的特征。本文根据现状提出相关设计策略,希望对城市滨海地带的相关城市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彭双飞[8](2019)在《社会变迁对重庆近代校园景观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变迁属于社会学的概念,广义的社会变迁是指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发生改变者,都属于社会变迁的概念之内。近代时期的重庆在经历了开埠、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后,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数次巨大的变革,给重庆社会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重庆近代教育作为重庆近代社会整体的一个子系统,亦随社会变迁而发生改变。重庆近代教育在复杂的社会变迁背景下,经历了从传统书院改制成学堂、学堂改称学校等。由书院到学堂再到学校,这期间不仅仅是教育机构名称的改变,其教学体制、教学思想、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而作为重庆近代教育的物质载体——重庆近代校园景观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传统书院景观逐步转变为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近代校园景观。重庆近代校园景观是重庆近代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是重庆近代社会历史发展时期多元文化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与意义。但是,目前关于重庆近代校园景观整体性的研究是相当缺少的。此外,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学校正处于快速发展建设的阶段,在此过程中也呈现出来诸多问题。因而,希望通过社会变迁对重庆近代校园景观的影响研究,能够一定程度补充重庆近代校园景观的空缺以及为当代社会背景下校园景观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以研究社会变迁对重庆近代校园景观的影响为主要目的,通过相关历史资料及文献资料的查阅、实地调研、归纳与总结等方法。在社会变迁的视角下对重庆近代校园景观进行了整体性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重现了近代不同阶段重庆社会变迁与校园景观。以对重庆近代社会产生根本性变革的重大历史事件:重庆开埠、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时间节点,将近代的重庆校园景观划分为:开埠至辛亥革命前的重庆校园景观(1891年—1911年)、辛亥革命至抗日战争前的重庆校园景观(1911年—1937年)、抗日战争至建国前的重庆校园景观(1937年—1949年)这三个阶段,并分别对这三个阶段的重庆社会变迁和校园景观进行了历史再现。首先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概况等对重庆社会历史背景进行了重构,分析了近代不同阶段社会变迁对重庆校园景观的影响。然后再通过不同阶段校园景观的实例分析及校园景观特征分析进行论证。开埠至辛亥革命前的重庆校园景观:由晚清时期深重的社会和民族危机所引发的教育改革浪潮推动下,重庆形成了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思想的新学教育体系。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封建教育思想内容的物质载体——“礼乐相成”思想影响下的重庆传统书院景观规划布局在这一时期得到沿用。同时由于西方自然科学及体育课程内容的增加,致使重庆近代校园中出现了西方校园景观元素,如操场、西式教育建筑等,甚至对传统书院建筑空间的外壳下建筑内部空间功能布局进行了置换。辛亥革命至抗日战争前的重庆校园景观:由于社会政体的改变,而致使文化教育亦随之变革。而民国初期对传统封建教育内容的肃清,使得重庆校园景观摆脱了传统书院景观强调“礼”制的规则对称式建筑空间规划布局形式,开始了重塑重庆近代校园景观的过程。同时,受到一定程度西方开放式校园景观影响,其校园景观大多以开敞的操场为中心,但尚未形成整体规划布局意识。根据学校教学发展的需要,顺应地形布置中西合璧式的校园建筑与道路,同时受到美育思想的影响开始注重校园园林景观的营造。抗日战争至建国前的重庆校园景观: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而引发了大规模的人口、商业及文化教育机构的内迁,促进了重庆社会全方位的发展。同时在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情结的影响下,使得传统文化在重庆校园景观中的到一定的传承与延续。抗战时期内迁学校在重庆所建具有合理、完整功能的校园景观对重庆校园景观产生了巨大影响,提升了重庆学校校园景观整体性规划布局意识。校园建筑则深受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并在现代主义建筑的基础上结合传统建筑屋顶形式;这一时期的重庆近代校园园林景观质量也得到了整体的提升,并将重庆传统书院园林景观营造手法与西方园林景观营造的手法相结合,呈现出中西方文化充分融合的校园景观形式。(2)从社会变迁中的教育政策及其文化思想变革因素和政治因素来研究其对重庆近代校园景观的影响。重庆近代教育政策及其文化思想的变革包括清末的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重庆新学教育,民国初期对传统封建教育的肃清、“四育”教育方针的确立;而抗战时期,由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这一政治因素的导向,而引发了人口、商业、文化教育机构的内迁,及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结间接性的影响了重庆近代校园景观。在社会变迁的视角下,对重庆近代校园景观的校园规划布局、校园建筑、校园园林景观三个方面分析重庆近代校园景观的演变,并总结了社会变迁对重庆近代校园景观演变的影响。

倪震宇[9](2019)在《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空间人类学为视野,以聚落空间为研究对象,探求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的多维成因。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关注人类社会多样性的探索。空间人类学以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架构一种全新的空间视野,解读聚落空间的组织形态。以人类社会的多种组织方式为线索,从生计、合作、秩序三个层面出发,从生计模式、社会组织、政治宗教三个不同侧面认识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生计模式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是人类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聚居,对诸土地、水等资源的选择、利用与控制的产物。农业经济与商业经济作为人类定居社会的两种基本经济类型,深层作用于聚落空间,形成了稳定分散、匀质分布的乡村聚落和集聚向心、层级分布的商业聚落,具有完全不同的聚落空间形态。社会组织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是以住宅这种承载社会单元——家庭的物质空间,作为普遍的建筑类型和聚落的空间单元。单元依据亲属网络和共同利益两种方式聚居,形成封闭排外、等级分层的家族聚落和开放包容、阶级分化的行业聚落,具有完全不同的聚落空间形态。政治和宗教是维持社会秩序、防止社会失序的重要保证。政治形成稳定的政治组织,构成人类社会的行政管理系统,系统通过正式的社会控制和非正式的社会控制,如法律法规、社会规范等,共同作于聚落空间形态。而宗教是人类的精神追求,但也一种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通过信仰、价值、生活方式与规范等,决定这聚落空间的形态。聚落空间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历时变化结果。不同的演变过程、演变动因、演变机制,形成不同的聚落空间形态,折射出聚落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的动态构成。正文字数:13.5万字全文数字(含注释、参考文献、附录):16万字图片:260余幅表格:5幅

王荷池[10](2018)在《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表明南京素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教育水平一直位于中国前列,南京城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以“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代表性。目前针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以个案居多,呈现独立、分散的状态,本文首次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南京近代教育建筑,以期对当今教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历史线索,为当今的校园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以史学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史、论结合。在爬梳剔抉国内外大量原始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研究,引入社会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系统性地呈现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历程,整体梳理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其发展特征,并揭示其背后的发展动因。本文通过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演变的分析,揭示了近代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内在过程和发展规律,探讨了近代教育理念的变迁如何影响教育建筑空间的发展。通过翔实的建筑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技术特征。本文研究内容由八章组成,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第一章为绪论,明确了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况,对研究分期、分类的缘由进行阐述,提纲挈领地总结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描述了目前现状。第三至六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研究,以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为主线,从纵横两个剖面展开:纵剖面根据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特点将1840—1949年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晚清时期(1840—1911年)、民国前期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11—1937年)、日占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1949年),以时间为序梳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横剖面依本土与殖民两条线索,分别探讨了四个历史时期中的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的建筑本体特征、校园规划建设特征以及相应的学校建设策略、规章制度等,并总结出各历史时期教育建筑的发展动因。纵横两个剖面的研究形成了南京近代教育建筑阶段性特征的翔实考证与历史发展脉络的全景式呈现。第七章为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去认识教育建筑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发展动因,以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第八章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研究作出展望。

二、重庆城市高地上的教堂形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庆城市高地上的教堂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主要视角与方法
    第三节 论文结构
    第四节 15-18世纪欧亚大陆“罗马城市”图像的研究语境
        一、葡萄牙“罗马城市”景观研究
        二、葡萄牙殖民地城市景观研究
        三、澳门城市图像的跨文化研究
    第五节 问题的提出:罗马圣城景观在里斯本、果阿与澳门?
第一章 、七丘:罗马“圣城”景观的形成
    第一节 罗马早期的山地景观及其演变
        一、“七丘”的建立
        二、城市形象的早期传播
    第二节 七丘之城: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理想形象
        一、尼古拉五世的“理想城市”图形式规划
        二、利奥十世时期的“重建罗马”建筑计划
        三、耶稣会与保罗三世时期的高地建设
        四、世界的形象:新时期的“七丘之城”
    第三节 又见罗马?——圣城景观的转移
    小结
第二章 、里斯本的山城建设与“水上罗马”的形象
    第一节 背景:葡萄牙的“山城”传统与大航海时期的形象改造
        一、山城传统与基督教的空间理念
        二、高地与内城建筑、道路体系
        三、高地防御的新发展
    第二节 里斯本山城的早期“罗马化”
    第三节 曼努埃尔一世的理想城市与高地重心转移
    第四节 若昂三世的“重建罗马”与“七丘之城”形象
        一、罗马教廷与罗马城市图像的影响力
        二、奥朗达的“重建罗马”城市改造
    第五节 水上的罗马:若昂五世时期的“形象转变”
        一、耶稣会的高地争夺战
        二、菲利波·尤瓦拉的里斯本“新罗马”计划
    第六节 结束与开始:震后的里斯本
    小结
第三章 、果阿与葡萄牙海外殖民地的“滨海山城”理想
    第一节 山城理想初探:七城岛与真十字
    第二节 葡萄牙亚洲殖民地中的山城与理想的图形式规划
    第三节 前殖民时期的山城果阿
    第四节 殖民时期果阿的高地景观演变
        一、城市高地与圣城格局的形成(1510-1604年)
        二、又见“水上的罗马”:滨水区的建筑景观建设(1605-1759年)
    第五节 里斯本还是罗马?——果阿的“七丘之城”形象
    小结
第四章 抵达远东:澳门半岛上的“东方圣城”景观
    第一节 濠镜澳——被遗忘的“真十字”之地
        一、东亚的“维拉科鲁兹地”
        二、“另一端的岛屿”:七洲山
        三、十字与王冠之盟——十字门
    第二节 开埠前的高地景观(1557年之前)
    第三节 开埠早期“中央高地”的建立(1558-1582年)
        一、“城市制高点”——圣保罗山
        二、澳城的另一面相:本土力量对高地景观的影响
    第四节 “山巅之城”格局的形成(1583-1700年)
        一、17世纪“高地建筑”的建立
        二、七个“堂区”,一种格局
    第五节 水上圣城的东方形象:妈港神名之城
        一、“复原”记忆:源自地中海的岛屿“理想”
        二、新旧理想的交替:山城形象的革新与没落小结
    小结
第五章 、从复制到改写:15-18世纪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转移”
    第一节 从山地、平原到海滨:罗马山城的“转移”
    第二节 “水上的圣城”及其形象的形成
    第三节 从地中海、大西洋到印度洋:岛屿山城的崛起
        一、贸易模式与滨海山城的形成
        二、新媒介中心的出现:“岛屿”上的帝国理想
        三、高地的竞争者——宗教团体
    第四节 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圣城景观的“改写”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葡萄牙东方殖民地所有要塞、城镇平面图之书》图像、部分文本列表
附录二、果阿、里斯本教区列表、示意图
附录三、从全景到街景——从里斯本东方艺术博物馆藏“十三行潘趣酒碗”看“长卷式”城市视野的形成
附录四、由“指针”导向的城市视野——一件东西城市瓷盘上的跨洋航路与家族版图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2)青岛近代城市景观特征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的廓清及界定
        1.1.1. 景观的概念
        1.1.2. 城市景观的概念
    1.2. 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1.2.1. 研究的空间范围
        1.2.2. 研究的时间范围
        1.2.3. 选题研究的内容——青岛近代城市景观特征的构成
        1.2.4. 选题研究的内容——青岛近代城市景观的价值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
        1.3.1. 青岛近代城市景观特征的研究方法
        1.3.2. 青岛近代景观价值评价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现状
        1.4.1. 对于近代青岛的相关资料
        1.4.2. 青岛近代规划的相关研究
        1.4.3. 对于城市景观理论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补充对相关研究的不足
        (2)为申遗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章 青岛近代城市景观建设的理论背景
    2.1. 十八世纪前城市景观建设
        2.1.1. 中世纪时期的城市景观建设
        2.1.2. 巴洛克时期的城市景观建设
        2.1.3. 资本主义初期城市景观建设及其影响
    2.2. 十九世纪英国主流艺术思潮
        2.2.1. 英国画境式城市空间设计
        2.2.2.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念
    2.3. 十九世纪德国城市景观建设思想
        2.3.1. 德国浪漫主义
        2.3.2. 西特风格
        2.3.3. 弗里池的“未来城市”理论
第三章 1897-1914 年城市景观发展脉络
    3.1. 德占初期(1897~1901)
        3.1.1. 宏观层面
        3.1.2. 中观层面
        3.1.3. 建筑层面
    3.2. 德占中期(1901~1910)
        3.2.1. 宏观层面
        3.2.2. 中观层面
        3.2.3. 建筑层面
    3.3. 德占后期(1910~1914)
        3.3.1. 宏观层面
        3.3.2. 中观层面
        3.3.3. 建筑层面
第四章 1914-1937年城市景观发展脉络
    4.1. 日占时期(1914~1922)
        4.1.1. 宏观层面
        4.1.2. 中观层面
        4.1.3. 建筑层面
    4.2. 北洋政府与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1922-1937)
        4.2.1. 宏观层面
        4.2.2. 中观层面
        4.2.3. 建筑层面
第五章 青岛近代城市景观特征及保存现状
    5.1. 宏观层面
        5.1.1. 城市山水格局
        5.1.2. 城市形态
        5.1.3. 城市色彩
        5.1.4. 天际轮廓线
        5.1.5. 眺望点的视线通廊
    5.2. 中观层面
        5.2.1. 观海山历史文化街区
        5.2.2. 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
        5.2.3. 信号山历史文化街区
第六章 青岛近代城市景观的价值梳理
    6.1. 系统性的规划制度和法律条文
    6.2. 因地制宜的城市景观建设
    6.3. 高度绿化的城市景观特色
    6.4. 多层次的天际轮廓线
    6.5. 丰富的街道景观对景与眺望点
    6.6. 多种建筑风格构成丰富的街道景观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一)“奠都”的考量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片来源
附录二 表格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基于历史图档的近代汉阳城市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空间范畴
        1.3.3 研究素材
        1.3.4 时间范畴
        1.3.5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层面
        1.4.2 实践层面
    1.5 研究方法
        1.5.1 历史地图与现代模拟——多要素综合研究
        1.5.2 城市形态学(Morphology)的方法
    1.6 研究步骤
        1.6.1 资料收集
        1.6.2 现场调研
        1.6.3 比较研究
        1.6.4 分类研究与归纳整理
    1.7 研究框架
2 基于历史图档的汉阳城发展脉络
    2.1 汉水改道前后的汉阳府城
        2.1.1 汉水改道与城垣变迁
        2.1.2 汉阳政治地位逐步削弱
    2.2 近代工商业发展时期的汉阳
        2.2.1 官督商办的汉阳铁厂
        2.2.2 《建国方略》对汉阳城的影响
        2.2.3 棉花与竹木市场
    2.3 三镇融合发展时期的汉阳
        2.3.1 市政改革中的城市规划
        2.3.2 汉口汉阳正街连通
        2.3.3 城墙拆除促使城市西扩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历史图档的汉阳城市功能分布
    3.1 清末时期的汉阳城市功能分布
        3.1.1 行政功能:集中政治权威的营城理念
        3.1.2 经济功能:工商业短暂兴起
        3.1.3 祭祀功能:官祀与政体统一
        3.1.4 教育功能:“庙产兴学”盛行
    3.2 三镇融合时期的汉阳城市功能分布
        3.2.1 行政功能:“废府存县”导致行政体系弱化
        3.2.2 经济功能:工商业兴盛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3.2.3 祭祀功能:官祀衰落与外来宗教兴起的转变
        3.2.4 教育功能:书院体系向学校转变
    3.3 建国前后的汉阳城市功能分布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历史图档的汉阳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4.1 历史地图中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4.1.1 汉阳府城街巷结构:T字形
        4.1.2 汉阳街市街巷结构:格网状
        4.1.3 汉阳区街巷结构:由城内向外扩张
    4.2 街区空间形态演变
        4.2.1 城内正街街区形态
        4.2.2 西门外大街街区形态
        4.2.3 南岸嘴街区空间形态
        4.2.4 空间句法与街巷空间
    4.3 地块空间形态演变
    4.4 建筑空间形态演变
    4.5 本章小结
5 一个古城变迁过程的样本: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机制
    5.1 城市择址——基于舆图的城市择址分析
        5.1.1 图绘档案的主观表达
        5.1.2 全国性舆图
        5.1.3 汉阳县舆图
        5.1.4 城池舆图
        5.1.5 城市要素配置图
    5.2 建设与防御——基于堤(防)图的城市防御分析
        5.2.1 堤防图
        5.2.2 产权图
        5.2.3 城防图
    5.3 城市发展格局——城镇规划图
        5.3.1 早期城市规划
        5.3.2 专业城市规划
    5.4 城市结构与产业的关系——交通运输图
    5.5 关联区域的发展博弈——武汉三镇的历史关联
    5.6 本章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5)以环境和需求为导向的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业化背景下的城镇特色危机和人文失范
        1.1.2 中国城镇化2.0阶段加强城市设计的必要
        1.1.3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要求
        1.1.4 现实的反思与设想的提出
    1.2 研究主题和概念界定
        1.2.1 自下而上
        1.2.2 城市设计途径
        1.2.3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4.3 研究现状分析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主要工作进展
第二章 历史中的城镇形态与城市设计途径
    2.1 早期人类聚居形态的演进和影响因素
        2.1.1 早期人类聚居形态的演进
        2.1.2 早期人类聚居形态的影响因素
    2.2 两种典型的城市设计途径
        2.2.1 “自下而上”的城市设计途径
        2.2.2 “自上而下”的城市设计途径
    2.3 两种城市设计途径的关系
        2.3.1 两种途径与规模的关系
        2.3.2 两种途径间的交织现象
        2.3.3 两种途径历史脉络梳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城镇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类型
    3.1 小城镇的基本形态特征
        3.1.1 小城镇的定义
        3.1.2 小城镇形态与环境的契合
        3.1.3 小城镇形态与需求的契合
    3.2 小城镇的类型
        3.2.1 小城镇分类方式
        3.2.2 三种类型的关系
        3.2.3 调研视角和案例选择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然型小城镇的形态及其形成途径
    4.1 自然型小城镇中欧典型案例
        4.1.1 中国案例:陈炉古镇
        4.1.2 欧洲案例:考布里奇
    4.2 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4.2.1 基本环境特点
        4.2.2 适应自然环境
        4.2.3 融合自然语言
    4.3 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4.3.1 基本需求特点
        4.3.2 聚集的逻辑
        4.3.3 居住的形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层叠型小城镇的形态及其形成途径
    5.1 层叠型小城镇中欧典型案例
        5.1.1 中国案例:新场古镇
        5.1.2 欧洲案例:达默小镇
    5.2 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5.2.1 基本环境特点
        5.2.2 利用自然优势
        5.2.3 顺应时局的形态变化
    5.3 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5.3.1 基本需求特点
        5.3.2 集群意志的公共转化
        5.3.3 构建日常秩序和生活情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设计型小城镇的形态及其形成途径
    6.1 设计型小城镇中欧典型案例
        6.1.1 中国案例:刘店子
        6.1.2 欧洲案例:阿博莱伦
    6.2 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6.2.1 基本环境特点
        6.2.2 开发自然潜力
        6.2.3 搭建形态框架
    6.3 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6.3.1 基本需求特点
        6.3.2 协作共建生活方式
        6.3.3 自建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小城镇的“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作用特点
    7.1 “自下而上”小城镇的形态共性特征
    7.2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实现方式
        7.2.1 以需求适应环境
        7.2.2 以需求修正环境
        7.2.3 以需求驾驭环境
    7.3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形式变迁
        7.3.1 典型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城市设计途径
        7.3.2 “弱自下而上”途径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当代“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再生方式
    8.1 设计师的角色
    8.2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转化
        8.2.1 为普通人提供指导——以“保留”为主的途径
        8.2.2 直接提供专业设计——以“代行”为主的途径
        8.2.3 制定形态发展框架——以“借鉴”为主的途径
    8.3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在中国的推行方式
        8.3.1 中国小城镇城市设计的现状和问题
        8.3.2 针对不同对象的“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的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案例来源
致谢
作者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

(6)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重庆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解析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市历史景观(理念视角与实体对象)
        1.2.2 历史地图转译(基础方法)
        1.2.3 重庆历史城区(研究区域)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市历史景观相关研究综述
        1.3.2 历史地图转译与应用相关研究综述
        1.3.3 重庆历史城区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理念启示:从保护规划传统理念走向城市历史景观
    2.1 既有历史城镇保护理念与体系
        2.1.1 国际历史城镇保护发展历程概述
        2.1.2 当前我国历史城镇保护体系概述
    2.2 既有体系下我国历史城镇保护的困境分析
        2.2.1 要素识别较为孤立,对地域背景的关注不足
        2.2.2 价值认知较为片面,对多元文化的挖掘不够
        2.2.3 保护方法较为单一,对当代发展的融入不佳
    2.3 城市历史景观的理念引入与内涵剖析
        2.3.1 城市历史景观的理念与发展
        2.3.2 城市历史景观内涵剖析:层积性与关联性
        2.3.3 城镇历史景观要素类型与构成:自然要素、人工要素与人文要素
        2.3.4 城镇历史景观空间载体:城镇格局、道路街巷、特色场所、地标建筑
    2.4 城镇历史景观对历史城镇保护的启示:关联识别,层积分析
        2.4.1 引入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理念的必要性:层积研究的重要性
        2.4.2 引入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理念的现实意义
        2.4.3 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分析新趋势:以历史地图的数字化转译为基础
    2.5 本章小结
3 方法探索:历史地图转译与历史景观层积分析框架
    3.1 历史地图的特征与研究理论基础
        3.1.1 历史地图的产生与发展
        3.1.2 历史地图的特征描述
        3.1.3 相关理论基础
    3.2 城市历史地图的空间转译方法
        3.2.1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原则与难点
        3.2.2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总体思路:“自然-人工-人文”要素的关联转译
        3.2.3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前期准备
        3.2.4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中期过程
        3.2.5 城市历史地图转译的后期表达
        3.2.6 小结
    3.3 城市历史景观的层积分析框架
        3.3.1 城市历史景观层积分析的总体思路:基于空间载体的叠图分析
        3.3.2 城镇格局的层积分析方法
        3.3.3 道路街巷的层积分析方法
        3.3.4 特色场所与地标建筑的层积分析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案例转译:重庆历史城区地图的数字化转译
    4.1 重庆历史城区的发展历程
        4.1.1 开埠前的封建历史时期
        4.1.2 开埠后的城市近代化时期
        4.1.3 解放后的城市现代化时期
        4.1.4 小结
    4.2 重庆历史地图的收集与转译准备工作
        4.2.1 资料收集情况
        4.2.2 重庆历史地图转译的准备工作
    4.3 重庆开埠前的历史地图转译(1891 年以前)
        4.3.1 秦朝到清中期:清乾隆二十六年《重庆城图》(1761 年)
        4.3.2 清末开埠前:张云轩《重庆府治全图》(1886-1890 年)
    4.4 开埠到解放前的历史地图转译(1891-1949 年)
        4.4.1 民国三年《重庆街道新图》(1914 年)
        4.4.2 民国十八年《重庆市区地形图》(1929 年)
        4.4.3 民国二十六年《重庆市街道图》(1937 年)
        4.4.4 民国三十五年《重庆市街道详图》(1946 年)
    4.5 解放后的历史地图转译(1949 年以后)
        4.5.1 西南大区时期之后:《重庆市区街道略图》(1959 年)
        4.5.2 改革开放之后:《重庆市中区交通图》(1981 年)
        4.5.3 重庆直辖之后:2012 年现状矢量地图
    4.6 本章小结
5 层积研究:重庆历史城区的景观层积过程与规律分析
    5.1 重庆历史城区景观层积过程分析
        5.1.1 城镇格局层积分析
        5.1.2 道路街巷层积分析
        5.1.3 特色场所层积分析
        5.1.4 地标建筑层积分析
        5.1.5 小结:不变法则,适变规律
    5.2 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影响因素
        5.2.1 自然地理因素
        5.2.2 政治政策因素
        5.2.3 经济技术因素
        5.2.4 文化习俗因素
    5.3 历史景观层积演进的模式总结
        5.3.1 持续模式
        5.3.2 覆盖模式
        5.3.3 拼贴模式
        5.3.4 延展模式
        5.3.5 小结
    5.4 基于层积分析的历史城镇整体性保护方法刍议
        5.4.1 城镇格局的完整性保护
        5.4.2 道路街巷的整体性延续
        5.4.3 特色场所的精神重塑与再造
        5.4.4 地标建筑的意义强化与传承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论文总结
        6.1.1 主要结论或创新点
        6.1.2 研究不足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本文涉及的重庆历史城区图片与文字资料一览表
    B.重庆历史城区已消失重要历史景观一览表(不完全统计)
    C.解放后各时期历史景观要素对应名称一览表
    D.重庆历史城区古城门古城墙相关重要历史事件一览表
    E.重庆历史城区道路名称层积属性表
    F.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G.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实际项目与课题
    H.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城市设计视角下青岛典型滨海空间的城海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青岛城市环境
        1.1.2 人趋近海洋的历史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2.4 创新点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相关理论基础
        1.4.1 城市廊道相关理论
        1.4.2 城市视线通廊相关理论
        1.4.3 城市空间组织相关理论
        1.4.4 滨海城市设计相关理论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青岛城海关系历史脉络梳理
    2.1 德占时期后城市依海初建(1891 年~1914 年)
    2.2 日占时期后城市沿海延伸(1914 年~2007 年)
    2.3 新世纪以后城市跨海扩张(2007 年~至今)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部滨海城市空间结构城海关系分析
    3.1 城市整体形态与海洋的关系
        3.1.1 城市中心于滨海确立
        3.1.2 城市向内陆带状延伸
        3.1.3 城市沿岸带向东扩张
        3.1.4 现阶段城市整体形态和海洋关系
    3.2 城市功能结构与海洋的关系
        3.2.1 工业为主功能于滨海出现
        3.2.2 商业和居住区于滨海分布,工业于内陆分布
        3.2.3 商业和住区沿岸线分布,工业范围缩小
        3.2.4 现阶段城市功能结构和海洋关系
    3.3 城市交通结构与海洋的关系
        3.3.1 港口及海角路网的出现
        3.3.2 滨海路网较内陆密集
        3.3.3 滨海带出现立体交通叠加
        3.3.4 现阶段城市交通结构和海洋关系
    3.4 城市景观结构与海洋的关系
        3.4.1 景观在滨海和南部城区分布
        3.4.2 景观在城海之间分布
        3.4.3 景观沿南部岸带均匀分布
        3.4.4 现阶段城市景观结构和海洋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部海湾区段岸带空间城海关系分析
    4.1 滨海建筑形态与海洋的关系
        4.1.1 滨海城市天际线特征
        4.1.2 滨海建筑分布特征
    4.2 滨海道路体系与海洋的关系
        4.2.1 滨海路网总体特征
        4.2.2 垂直于岸线道路的特征
        4.2.3 平行于岸线道路的特征
    4.3 滨海开放空间与海洋的关系
        4.3.1 线性开放空间
        4.3.2 点状开放空间
        4.3.3 滨海开放空间尺度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部滨海代表性空间序列城海关系分析
    5.1 建筑式节点引导的空间序列
        5.1.1 浙江路天主教堂空间序列
        5.1.2 胶澳总督府空间序列
    5.2 山丘式节点引导的空间序列
        5.2.1 浮山空间序列
        5.2.2 青岛山—信号山空间序列
    5.3 路网式节点引导的空间序列
        5.3.1 八大关路网空间序列
        5.3.2 太平角路网空间序列
    5.4 广场式节点引导的空间序列
        5.4.1 汇泉广场空间序列
        5.4.2 五四广场空间序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城海关系的相关城市设计策略
    6.1 城市结构维度
        6.1.1 滨海空间作为纽带构成休闲—娱乐—购物体系
        6.1.2 老城区发展重心转向文化旅游产业
        6.1.3 居住区和滨海岸线以城市公共空间相连
    6.2 湾区空间维度
        6.2.1 增加滨海岸带中的城市公共空间
        6.2.2 转移滨海快速路至地下空间
        6.2.3 转变交通空间为功能复合线性公共空间
    6.3 空间序列维度
    6.4 策略应用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观点总结
        7.1.1 城市结构向滨海集中
        7.1.2 湾区空间以滨海岸带为核心辐射
        7.1.3 空间序列中向海特征层次性衰减
    7.2 继续研究的可能性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8)社会变迁对重庆近代校园景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社会背景下的校园景观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1.1.2 重庆近代校园景观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3.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相关研究
        1.4.1 国内近代校园景观相关研究
        1.4.2 重庆近代校园景观相关研究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开埠至辛亥革命前的重庆校园景观
    2.1 开埠至辛亥革命前的重庆社会历史背景概况
        2.1.1 政治
        2.1.2 经济
        2.1.3 文化
    2.2 开埠至辛亥革命前的重庆教育变革
        2.2.1 书院改制成学堂
        2.2.2 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介入
        2.2.3 教学内容的转变
        2.2.4 学堂发展概况
    2.3 开埠至辛亥革命前的社会变迁对重庆校园景观的影响
    2.4 开埠至辛亥革命前的校园景观实例分析
        2.4.1 聚奎学堂
        2.4.2 官立江津中学堂与林庄高等小学堂
        2.4.3 广益学堂
    2.5 开埠至辛亥革命前的校园景观特征分析
        2.5.1 对“礼乐相成”传统书院景观规划布局的沿用
        2.5.2 对西方近代校园景观的功能布局、校园建筑的模仿
        2.5.3 操场的初现
第3章 辛亥革命至抗日战争前的重庆校园景观
    3.1 辛亥革命至抗日战争前的重庆社会历史背景概况
        3.1.1 政治
        3.1.2 经济
        3.1.3 文化
    3.2 辛亥革命至抗日战争前的重庆教育变革
        3.2.1 学堂改称学校
        3.2.2 对封建教育内容的肃清
        3.2.3 五四运动引发的学习西方热潮
        3.2.4 学校发展概况
    3.3 辛亥革命至抗日战争前的社会变迁对重庆校园景观的影响
    3.4 辛亥革命至抗日战争前的校园景观实例分析
        3.4.1 国立重庆大学
        3.4.2 聚奎学校
        3.4.3 私立巴蜀小学
    3.5 辛亥革命至抗日战争前的校园景观特征分析
        3.5.1 冲破了传统书院景观建筑空间规划布局的限制
        3.5.2 中西合璧式校园建筑的风靡
        3.5.3 对校园园林景观营造的注重
第4章 抗日战争至建国前的重庆校园景观
    4.1 抗日战争至建国前的重庆社会历史背景概况
        4.1.1 政治
        4.1.2 经济
        4.1.3 文化
    4.2 抗日战争至建国前的重庆教育发展
        4.2.1 国民政府大力发展重庆教育
        4.2.2 学校内迁至重庆及抗战教育中心的形成
        4.2.3 内迁高校的回迁
        4.2.4 重庆学校发展概况
    4.3 抗日战争至建国前的社会变迁对重庆校园景观的影响
    4.4 抗日战争至建国前的校园景观实例分析
        4.4.1 国立复旦大学
        4.4.2 南开中学
        4.4.3 清华中学
    4.5 抗日战争至建国前的校园景观特征分析
        4.5.1 内迁学校对强调功能的校园景观规划布局的引入
        4.5.2 现代主义建筑的引入和发展
        4.5.3 校园园林景观质量的整体提升
第5章 社会变迁对重庆近代校园景观的影响分析
    5.1 社会变迁对重庆近代校园景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 教育政策及其文化思想变革因素对重庆近代校园景观的影响
        5.1.2 政治因素对重庆近代校园景观的影响
    5.2 社会变迁视角下的重庆近代校园景观的演变
        5.2.1 重庆近代校园景观规划布局的演变
        5.2.2 重庆近代校园建筑的演变
        5.2.3 重庆近代校园园林景观的演变
        5.2.4 社会变迁对重庆近代校园景观演变的影响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对当代校园景观设计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9)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2 概念界定
        0.2.1 空间人类学
        0.2.2 聚落
        0.2.3 空间形态与结构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1 地理学领域
        0.3.2 社会学领域
        0.3.3 人类学领域
        0.3.4 建筑学领域
    0.4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0.4.1 研究对象
        0.4.2 研究内容
        0.4.3 研究方法
    0.5 研究框架
第一章 空间人类学的视野与架构
    1.1 人类社会组构
        1.1.1 文化与社会
        1.1.2 社会系统
        1.1.2.1 系统概念
        1.1.2.2 功能主义
        1.1.2.3 先赋地位与获致地位
    1.2 生计模式视野
        1.2.1 调适
        1.2.1.1 调适单位
        1.2.1.2 文化生态
        1.2.1.3 文化核心
        1.2.2 经济体制
        1.2.2.1 农耕生活
        1.2.2.2 集约农业和非工业城市
        1.2.3 分配与交换
        1.2.3.1 互惠
        1.2.3.2 再分配
        1.2.3.3 市场交换
    1.3 社会组织视野
        1.3.1 婚姻与家庭
        1.3.1.1 婚姻
        1.3.1.2 核心家庭
        1.3.2 亲属网络
        1.3.2.1 居住模式
        1.3.2.2 扩展家庭
        1.3.2.3 继嗣与继嗣群体
        1.3.3 共同利益群体
        1.3.4 社会分层
        1.3.4.1 阶级和等级
        1.3.4.2 流动
    1.4 政治宗教视野
        1.4.1 政治
        1.4.1.1 政治组织
        1.4.1.2 社会控制
        1.4.2 宗教
        1.4.2.1 多重解释
        1.4.2.2 信仰准则
        1.4.2.3 宗教实践
第二章 生计模式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
    2.1 土地利用与资源控制
        2.1.1 地形作用
        2.1.1.1 自然山体
        2.1.1.2 沿河而居
        2.1.2 土地划分
        2.1.3 水利工程
        2.1.3.1 水网系统
        2.1.3.2 桥梁工程
        2.1.3.3 排水供水
    2.2 农业经济与乡村聚落
        2.2.1 农业经济
        2.2.2 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
        2.2.2.1 乡村中心
        2.2.2.2 村巷空间
        2.2.2.3 乡村边缘
        2.2.3 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
        2.2.3.1 稳定分散
        2.2.3.2 匀质分布
    2.3 商业经济与商业聚落
        2.3.1 商业经济
        2.3.2 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
        2.3.2.1 集市广场
        2.3.2.2 商业街道
        2.3.2.3 滨河地带
        2.3.3 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
        2.3.3.1 集聚向心
        2.3.3.2 层级分布
第三章 社会组织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
    3.1 住宅类型
        3.1.1 住宅与家庭人口
        3.1.2 住宅与家庭组织
        3.1.3 住宅与家庭等级
    3.2 家族与家族聚落
        3.2.1 家族
        3.2.2 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
        3.2.2.1 核心空间
        3.2.2.2 血缘组织
        3.2.2.3 邻里组团
        3.2.3 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
        3.2.3.1 封闭排外
        3.2.3.2 等级分层
    3.3 行会与行业聚落
        3.3.1 行会
        3.3.2 聚落空间形态的组成
        3.3.2.1 中心空间
        3.3.2.2 业缘组织
        3.3.2.3 行业居住区
        3.3.3 聚落空间分布的特征
        3.3.3.1 开放包容
        3.3.3.2 阶级分化
第四章 政治宗教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
    4.1 社会控制
        4.1.1 正式的社会控制
        4.1.1.1 安全防御
        4.1.1.2 法律法规
        4.1.2 非正式的社会控制
        4.1.2.1 社会规范
        4.1.2.2 文化濡化
    4.2 信仰与行为模式
        4.2.1 价值系统
        4.2.1.1 象征体系
        4.2.1.2 庇护功能
        4.2.1.3 聚居起源
        4.2.2 组织与约束
        4.2.2.1 社会管理
        4.2.2.2 仪式庆典
        4.2.2.3 生活规范
第五章 聚落空间演变的过程、动因与机制
    5.1 聚落空间演变的过程
        5.1.1 生长
        5.1.1.1 集聚
        5.1.1.2 扩散
        5.1.2 变迁
        5.1.3 消亡
    5.2 聚落空间演变的动因
        5.2.1 基础动因
        5.2.2 主导动因
        5.2.3 动因转换
    5.3 聚落空间演变的机制
        5.3.1 自下而上
        5.3.1.1 自组织
        5.3.1.2 “有机的”聚落空间形态
        5.3.2 自上而下
        5.3.2.1 主导控制
        5.3.2.2 “规划的”聚落空间形态
        5.3.3 双向机制
全文结论
    一、本研究总结
        1.空间人类学视野
        2.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
        3.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结构
        4.城乡空间形态与结构的重新审视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1.构建聚落空间研究整体性的认识视野
        2.建立聚落空间研究结构性的组织关系
        3.探索聚落空间演进适应性的演变机制
    三、后续研究方向
        1.深化聚落空间演进适应性机制研究
        2.实践的检验与指导
参考文献
    中文学术论着
    译着及外文论着
    期刊文献
    学位论文
图表目录与来源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博士在学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10)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本文的创新研究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范畴界定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时空范畴界定
        三、相关概念解释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二、南京近代建筑史的研究
        三、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四、涉及到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研究
        五、研究现状的不足以及待发展之处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研究框架与结构
第二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略
    第一节 序幕:1840年以前中国境内的教会学校
    第二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产生背景
        一、晚清时期清政府的教育变革
        二、晚清时期南京的教育变革
        三、晚清时期南京城市的近代化转型
    第三节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概略及现状
        一、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发展分期
        二、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分类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分布
        四、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特征
        五、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现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840—1911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和学堂建设的关联因素
        一、晚清南京的社会背景
        二、清政府的教育变革促成新式学堂的开办
        三、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教会学堂的出现
        四、西方建筑文化的传入
        五、主导学堂建设者:清政府官员、西方教会
    第二节 划时代的变革——本土新式学堂的创办
        一、新式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清政府制订新式学制引导学堂建设
        三、新式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传统书院的局部改造
        五、洋务学堂的建设
        六、维新学堂的建设
        七、新政学堂的建设
        八、各类新式学堂的建筑技术
        九、典型案例分析:江南水师学堂——本土新式学堂的起步
    第三节 中国主权之外的“文化飞地”——西方教会创办的学堂
        一、西方教会传教策略的转变:从“布道”到“办学”
        二、西方教会移植西方学校的建设模式
        三、教会学堂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教会学堂的建设
        五、高等教会学堂的创立
        六、教会学堂的建筑技术
        七、典型案例分析:汇文书院——晚清时期南京规模最大的教会学堂
    第四节 晚清南京的本土学堂与教会学堂对比研究
        一、学堂数量比较
        二、学堂建设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11—1937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和学校建设的关联因素
        一、南京的社会状况
        二、教育业的改革与发展
        三、建筑业的发展与兴盛
        四、学校建设的新生力量:专业建筑师参与校园建设
    第二节 本土学校的发展与兴盛
        一、民国教育目标下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政府推行的学制及学校建设规则
        三、各类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学校的建设
        五、高等学校的建设
        六、军事学校的建设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八、典型案例分析: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大学近代化历程的典范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扩张与发展
        一、西方教会的办学重心转向高等教育
        二、教会学校建设理念的发展流变:中西合璧成为主流
        三、教会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五、高等教会学校的建设
        六、教会学校的建筑技术
        七、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大学——开启中西合璧之先河
        八、典例案例分析:金陵女子大学——中国古典建筑复兴之作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37—1945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一、南京沦陷前大量学校停办和内迁
        二、日占时期南京的社会状况
        三、日占时期南京的学校状况
    第二节 日占时期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和学校建设规则
        一、南京推行的办学策略
        二、教育制度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三、城市规划与建设规则对学校建设的管控
        四、教育制度和建设规则的实施状况
    第三节 日占时期各类学校的建造实况
        一、学校营建特征与空间分布
        二、中国人开办的初、中等学校
        三、中国人开办的高等学校
        四、中国人开办的军事学校
        五、西方教会开办的临时补习班和少量初、中等学校
        六、日本人开办的少量初、中等学校和军事学校
        七、典型案例分析:日占时期的南京市立第一中学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45—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
    第一节 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与学校状况
        一、抗战后南京的社会状况
        二、国民政府接收改组日治时期的学校
        三、内迁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四、新中国对南京学校的接管与改造
    第二节 本土学校原校舍的修缮与新一轮建设
        一、抗战后的学校建设需求
        二、国民政府对教育制度及建设规则的修订
        三、抗战后本土学校的实际建造状况
        四、初、中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五、高等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六、军事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校园更新
        七、各类学校的建筑技术
        八、典型案例分析:国立中央大学校分部丁家桥校区的建设
    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校舍修缮与添建
        一、二战后西方教会从复兴—应变—撤退的办学历程
        二、教会学校的复校与整顿
        三、初、中等教会学校的修缮与添建
        四、高等教会学校的修缮
    第四节 本土学校与教会学校对比研究
        一、学校数量比较
        二、校园建设特征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历史成因探讨
    第一节 内在变革:社会意识形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一、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教育目标更迭对应的教育建筑变迁
        二、国家制度法规对教育建筑的引导与管控
    第二节 外来影响:中西文化交流对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一、中西教育建筑的发展历史比较
        二、中西教育建筑在南京的交汇
        三、中西文化“从碰撞到交融”的过程所对应的校园形态
        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了南京教育建筑的近代化进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中国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使南京近代教育建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二、南京近代教育和城市规划的发展使南京近代学校的空间分布由集中式向均衡式转变,由城墙内向城墙外扩张
        三、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受制于教育业和建筑业的双重影响,近代教育理念决定了近代教育建筑的空间形制
        三、近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是近代教育建筑得以建造实施的基础与前提
    第二节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南京市公布的近代教育建筑遗产名录
    附录二:南京市现存的近代教育建筑调查表
    附录三:1840—1949年的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统计表
    附录四:与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相关的学制和建设规则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重庆城市高地上的教堂形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D]. 刘爽.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2]青岛近代城市景观特征及其价值研究[D]. 李松波.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3]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基于历史图档的近代汉阳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 赵苒婷.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以环境和需求为导向的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研究[D]. 林岩. 东南大学, 2019(01)
  • [6]基于历史地图转译的重庆城市历史景观层积研究[D]. 张栩晨. 重庆大学, 2019(01)
  • [7]城市设计视角下青岛典型滨海空间的城海关系研究[D]. 杜雪薇.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8]社会变迁对重庆近代校园景观的影响研究[D]. 彭双飞. 西南大学, 2019(12)
  • [9]空间人类学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与结构研究[D]. 倪震宇. 东南大学, 2019(06)
  • [10]南京近代教育建筑研究(1840-1949)[D]. 王荷池. 东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重庆城市高地教堂形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