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现状及对策研究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土木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冰[1](2020)在《贵州省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设置适切性现状调查及优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贵州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也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中职教育是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中等层次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研究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设置适切性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契合度和中职学生个人教育需求的满足程度。并对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增强中职学校办学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贵州省三所重点中职学校的建筑类专业设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从个人教育需求满意度和区域经济协调度两个纵向角度出发,分别研究专业设置的自恰性和适他性。同时从专业设置四个参与主体的横向维度出发,调查建筑类专业设置的区域适切性、专业技能提升、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以及企业参与专业培养等个人适切性情况,对建筑类专业设置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最后通过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调查数据的趋势分布和原因,并进行优化对策研究。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贵州省建筑类专业设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就,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发展规划社会环境,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稳健发展,中职建筑类学生能快速融入社会环境,匹配工作岗位。但还是存在专业结构协调性不足,建筑类专业认知不足,人才培养方案落实不够到位,专业核心技能一致性程度不高,专业设置评价主体单一化等相关问题。最后针对问题及归因,提出相关针对性对策建议。政府方面应加强宏观调控,优化专业设置布局。包括转变院校自主专业设置方式,完善政策落实,加强多方信息沟通共享等优化对策。从中职学校方面,建筑类专业通过多渠道信息发布提高专业认知度,构建专业设置评估团队完善专业设置体系,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专业核心技能培训。作为建筑类企业应多形式参与中职学校专业设置工作,丰富校企合作内容,把企业的岗位培养经验融入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建设中,提高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设置的适切性。

刘艳艳[2](2020)在《基于新高考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以粤西S中学为例》文中指出论文将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对下一阶段学习的影响结合起来,探索高中大学教育衔接下S中学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的路径和对策建议。基于国家和广东省高考综合改革政策,通过对S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对M市几位中学校长和教师进行访谈,对G大学大一新生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了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的现状及对高中阶段的学习及升学后的影响:(1)高考综合改革急需开展生涯规划教育;(2)当下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资源不足,大部分学校生涯规划教育普遍虚设;(3)生涯规划教育缺乏不利于学生选专业、填志愿,不利于学生大学学习和生活的适应。在考察发达地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开展的情况后,提出了基于新高考的S中学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路径和建议,即要通过集体备课等方式统一观念,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内培外引拓宽生涯规划教育师资,实现M市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师资的共建共享;在引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S中学生涯规划方案路径编写校本教材;制定生涯规划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加强同高校和企业合作,协同开展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闫佳丽[3](2020)在《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当前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积极发挥人力资本边际效益是维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基本动力。正如萨缪尔森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认为某一要素持续增加至某一值时其单位产量会呈下降趋势,我国高校毕业生目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不少沿海发达地区已出现“人才贬值”的现象。与此同时在经济不发达的基层地区即使国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却仍有大量岗位空缺,这主要在于大学生受传统的就业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影响,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无法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导致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认为个体行为选择均受场域因素影响,家庭作为个体学习成长的第一场域其文化资本对个体的行为偏好、思维逻辑以及认知观念具有重要的解释意义。因此,以家庭文化资本为研究视角探讨家庭场域与新疆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关系,对了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预测大学生基层就业行为,指导大学生基层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新疆地区6所高校的1096名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家庭中文化资本关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为更加精准有效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本文试图以家庭文化资本为研究视角探究以下三个问题:1)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是否存在相关性?2)不同水平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有何差异?3)家庭文化资本是怎样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研究结合相关理论将家庭文化资本划分为具体化文化资本、客观化文化资本和体制化文化资本,在尽可能涵盖以往文献中关于家庭文化资本的考察指标的前提下,根据家庭文化资本发展内涵及研究需要将具体化文化资本分为家庭教养方式和个体性格优势,客观化文化资本分为家庭阅读量和家庭文化产品占有量,体制化文化资本分为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职业类型和父母政治面貌,利用SPSS22.0软件对各维度家庭文化资本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差异分析以及OLS回归分析。另外,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利用案例法和归因分析法对6名受访者的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并针对上述问题得出以下结果:1)家庭文化资本的三个维度均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存在显着相关性。2)家庭文化资本各维度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差异性。3)家庭文化资本各维度对大学生基层就业基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但整体贡献度不强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影响情况具体表现为:1)具体化文化资本是解释个体行为内在逻辑的核心因素。其通过家庭教养方式对个体言谈举止、行为修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个体就业意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2)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是个体选择融入社会的参考因素,阅读氛围和艺术欣赏能力对其日后职业选择偏好有显着的影响作用。3)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是个体就业过程中强有力的外部解释因素,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型和政治面貌对均与家庭经济水平存在相关性,是个体基层就业过程中有力的外部干扰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各维度家庭文化资本相互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良好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劳动力市场对基层就业的传统印象正在被逐步打破,越来越多的家庭认可并接纳基层就业单位,但仍存在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强度不足,真正了解基层就业政策的毕业生占比较低等问题。对此,政府应向经济落后地区和薄弱学校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实现整个社会文化资本的平衡分布从而整体提升人力资本的格局意识;高校要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的就业观,加强对基层地区的宣传从根本上扭转大学生传统的择业观;家长要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善于发掘和丰富现有的文化资本为子女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曹玉珠[4](2020)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教育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国际市场对产出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从而不断推动着各国各地区各类教育改革。我国工程教育在发展中取得了巨大进步,为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为我国工程类专业办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我们也应该知道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之中,中国工程教育本身也是一个动态发展完善的过程,因而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在发展过程中也会暴露出种种问题。只有在不断完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才能为不断提高国家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与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与此同时,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仍是新鲜事物,师范类专业认证体系在主体、标准、程序、结论使用等方能都亟待加强。首先,本文通过搜集和阅读国内外关于工程认证与职前教师教育认证相关文献,剖析认证主体、标准、程序等研究进展,区别易与专业认证混淆的相关概念,进而探究工程类专业认证发展历程与产生主要影响和师范类专业认证产生背景与发展。在此基础上,从认证组织、标准、程序、通过认证高校(专业)以及认证结论使用情况五方面对工程教育与师范教育专业认证进行对比,发现工程专业认证中存在专家队伍不足、通过认证高校(专业)地区分布不均衡、对办学基础薄弱高校(专业)关注度不足的问题,而师范专业认证则存在认证主体单一,机构行政化色彩强、认证标准弹性与可操作性不足、认证程序规范度不足、认证结论使用情况可靠性有待考量的问题。明确只有扩大认证专家队伍、对教育基础薄弱地区采取政策倾斜措施,对不同类型高校进行针对性宣传提高认证积极性、推进工程类三级认证模式建立才能完善工程类教育专业认证体系,而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师范类专业认证体系,则须先扶持建立第三方认证机构、强调认证标准共性与个性结合、严格规范认证程序与步骤、重视认证结论可靠性与可操作性。

方瑶瑶[5](2020)在《《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是工程界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得以发展的基本支持,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生则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新生力量,对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的培养水平决定了其进入社会后是否能够承担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所承担的责任、是否具备一名合格的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素质等。在国际工程教育界,《悉尼协议》作为一项针对三年制高等工程职业教育毕业生、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的协议,对我国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的培养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对其的评估体系也尚未建设完善,而评估是促进我国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提升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针对我国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的评估也应得到重视。本研究依据成果评价理论,首先,通过对《悉尼协议》的分析和文献的指标形成了指标要素池。其次,根据专家评分的结果,对指标要素池进行删减与合并,构成了初步的《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然后,依据初步形成的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对评价指标进行实证验证,通过实证的结果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正。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最终的评价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最终的《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随后,选取河南省“1+X”证书试点院校、“双高计划”院校和本地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开展评价研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数据开展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中,工程实践能力最弱、个人与专业能力次之。工程基础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较好。在工程实践能力上,安全意识是导致该一级维度整体得分偏低的主要因素;而导致个人与专业能力不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信与独立、多任务处理能力。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融入了案例支持结论。究其根本,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和个人与专业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于三大问题:校企合作问题、人才培养问题和多方监管问题。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多方监管为横坐标,以高职高专院校、企业和国家为纵坐标的三维优化体系。通过高职高专院校的微观调控、企业的积极合作和国家的政策落实及有力监管等措施,形成一条最优化的提升路径。

罗素蓉,吴恺云,李旭红[6](2019)在《新形势下“大土木”专业课程建设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文中认为面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新形势和"双一流"建设对学科发展的要求,现有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土木工程国际竞争力的快速发展,以及新时代"大土木"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基于现代土木工程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土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模式存在的"窄口径"等问题,提出在优化学科结构的基础上,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进行深化改革,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共性"和"个性"上寻找平衡点,合理整合课程内容,科学构建课程模块,拓展专业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优化教学方式,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完善"通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

宋协清,覃亚伟[7](2019)在《土木工程大类招生背景下工程造价类课程设置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工程造价类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土木工程大类招生背景下,工程造价类课程按传统分专业开设不能适应新的教学需要。文章结合土木工程大类招生新要求和工程造价类课程自身特点,提出了土木工程大类招生背景下工程造价类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并对课程设置、课程开设的学时、开设学期及先修课程、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进行了探讨。

陈恩茹[8](2019)在《研究型大学在校硕士生课余时间分配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发展,硕士生课余时间活动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但是,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硕士生学习状态轻松化的现象,因此通过了解硕士生课余时间分配的具体情况有助于了解硕士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在此基本背景下,本文对硕士生课余时间分配的具体情况展开研究。本文采用问卷及访谈的研究方法,尝试总结硕士生课余时间分配的特点以及影响硕士生课余时间分配的具体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解决措施。本研究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的总结分析,发现硕士生课余时间分配受到“专业课程”、“专业环境”、“文化活动”以及自我控制四个方面的影响。本文在自我决定理论以及心理账户理论的框架下,深入分析影响硕士生课余时间分配的原因。通过对研究型大学在校硕士生进行课余时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发现影响硕士生课余时间分配的原因主要受到学校和个人两个层面的原因,在学校层面来说学校的培养模式、培养过程、环境支持都对硕士生课余时间分配产生影响,对学生个人来说,学术功利性突出、缺少课余时间规划性也是影响硕士生课余时间分配的重要原因。同时也针对学校和个人两个层面提出培养模式多样化、培养过程与个人需求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术观念的引导、提升时间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针对有效建议。

苏哲[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内归侨社团研究 ——以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海外华侨或受到新中国成立的感召回国参加建设和求学,或因东南亚等国家的排华影响,大规模的突发性回国,这些归侨在国内经历了艰难生活的调试过程。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侨务政策的恢复,归侨及其社团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全国各地的归侨社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据统计,目前国内的归侨社团已超过一百多个,归侨社团背后强大的世界性的民间社会关系网络在信息联系日益紧密的当今社会,体现出其特有的功能与社会意义。研究归侨社团的形成、演变及生存状况,可以明了归侨在国内特殊制度环境下的生存策略和选择,拓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史研究的视域。通过对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个案研究表明,归侨社团是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大规模兴起的,自下而上,独立运作,为侨服务的民间非政府组织。归侨利用改革开放为其提供的社会空间,以原侨居地华校精英为骨干,继承和发扬自侨居地形成的“联谊互助”精神,通过内外活动的展开,不仅能使归侨群体受到组织的关爱,营造家庭的氛围,增强归侨的归属感,进一步凝聚侨心。还能发挥桥梁作用,争取侨益,充当政府和社会的润滑剂,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改善了政府形象。特别是在与世界各地的归侨社团密切的互动中,建构并强化跨国网络,为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服务。这种强大的民间跨国网络具有超越国界的特点,可以迅速凝聚海内外的资源,不但可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间互动和文化交流,更是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进程的重要民间力量。当然,受制于国内政府对于社团“双重管理”的严格制度,社团发展出一套特殊的生存策略,一方面借助侨联的官方组织使社团获得合法开展活动的资质,另一方面,通过选举侨联干部为理事长,依附政府获取一定的资源。然而这种策略逐渐催生出对侨联这种“自上而下”官方组织的体制性依赖。社团登记制度对侨联一级人民团体差异化的制度安排,造成国家行政力量体制性地嵌入侨联的管理运作,进而影响纳入其下管理的归侨社团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府的行政改革不断要求社会组织进行组织机构的改革。社团改革有赖于政府从上到下的政策驱动,将归侨社团从侨联僵化的行政体制中剥离出来,进行社会化的运作,给予归侨社团以正常的定位;改革侨联的行政体制,强化侨联的社会性;并通过修订《社团管理条例》,放宽社团的准入门槛等方式,促使归侨社团走上良性发展的光明之路。

李国香[10](2019)在《基于华盛顿协议的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顺利加入《华盛顿协议》代表着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工程师、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工程人才的跨国流动。在对工科毕业生的专业认证方面,虽然《华盛顿协议》针对毕业生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评价要求,但该指标是一个国际通用的素质评价标准框架,缺少具有本国特色的评价指标。在立足北京,服务北京发展的北京市属高校中,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已认证专业的工科毕业生的素质现状怎样?企业单位对已通过认证专业工科毕业生有怎样的期待要求?以及如何提高工科毕业生的素质等都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基于文献及访谈的基础上,借助能力素质理论编制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初始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以北京工业大学通过专业认证的8个专业的工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对收集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效度检验以及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等方式最终确定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借助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对前期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再次发放问卷,测量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的达成度。通过对达成度数据的分析并结合案例访谈,对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现状与问题进行评价。最后,在评价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二、土木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木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省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设置适切性现状调查及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职教育专业建设成熟期的政策背景
        1.1.2 职业院校办学模式与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需要
        1.1.3 建筑类中职学生自身专业发展需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目的、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建筑类专业
        2.1.2 专业设置
        2.1.3 专业设置适切性
    2.2 专业设置原则及理论基础
        2.2.1 专业设置原则
        2.2.2 相关理论基础
3 贵州省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设置适切性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的选取与筛选
        3.2.1 调查对象的选取
        3.2.2 调查样本的筛选
        3.2.3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2.4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3.3 建筑类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切性调查
        3.3.1 贵州省建筑业发展及各地州专业设置现状调查
        3.3.2 贵州省建筑类企业的人才需求现状调查
        3.3.3 贵州省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3.3.4 贵州省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结构协调度调查
    3.4 建筑类专业设置与个人教育需求适切性调查
        3.4.1 学生主体调查实施
        3.4.2 教师主体调查实施
        3.4.3 企业主体调查实施
4 贵州省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设置适切性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贵州省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建设成就概述
        4.1.1 具有良好的中职建筑类专业发展规划外部环境
        4.1.2 积极促进校企双方通力合作,实现发展共赢
        4.1.3 建筑类中职学生更快融入社会环境,匹配工作岗位
    4.2 贵州省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设置适切性问题分析
        4.2.1 建筑类人才整体供需平衡,专业结构协调性待提高
        4.2.2 建筑类专业认知度不足
        4.2.3 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匹配度较高,专业设置体系待完善
        4.2.4 建筑类专业核心技能联合培养一致化程度不高
        4.2.5 建筑类专业设置评价主体单一化
    4.3 专业设置适切性现状问题归因性分析
        4.3.1 政府调控不到位,措施难落地
        4.3.2 校企双方宣传与就业服务影响专业认知
        4.3.3 专业选择盲目程度较高,忽略自我专业提升
        4.3.4 企业参与中职办学程度低,缺失多方沟通平台
        4.3.5 专业设置适切性评估团队建设较为滞后
5 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设置适切性优化对策
    5.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优化建筑类专业设置布局
        5.1.1 由中职学校自主专业设置权限转变为双重保障机制
        5.1.2 完善建筑产业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实行多方协同办学模式
        5.1.3 构建专业信息化公开共享平台,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5.2 多渠道进行建筑类专业信息发布,促进专业认知普及
        5.2.1 利用多种媒介获取专业信息,优化专业建设过程
        5.2.2 强化学生专业选择自主权,适时调整专业培养流向
    5.3 构建专业设置评估团队,完善专业发展模式
        5.3.1 增设专业设置评价环节,保障专业设置整体合理性
        5.3.2 合理增设专业,保证信息畅通反馈
    5.4 提高学生专业能力辐射范围,保证专业建设质量
        5.4.1 探寻多种专业技能提升方式,建立选拔激励制度
        5.4.2 确保中高职有效衔接,专业就业精准对焦
    5.5 调整建筑企业参与模式,创新专业动态联动机制
        5.5.1 企业人才多样化补给,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5.5.2 企业多元化参与办学,丰富校企合作内容
        5.5.3 联合开发职教建筑专业群,创新专业动态联动机制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新高考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以粤西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第五节 已有基础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分析框架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情况
        一、国内生涯规划教育发展情况
        二、国外生涯规划教育发展情况
    第二节 新高考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分析框架
        一、新高考的变化要求
        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
    第三节 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教育路径
        一、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生涯规划教育结构与路径
第三章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调查研究
    第一节 问卷调查研究过程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其结构
        二、调查过程与分析方法
    第二节 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调查结果分析
        一、S中学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回收情况
        二、S中学生涯规划教育调查问卷的处理与分析
    第三节 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调查结果分析
        一、G大学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回收情况
        二、调查问卷的处理与分析
        三、S中学与G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状况调查分析
    第四节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访谈
        一、M市S中学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访谈
        二、HL中学生涯规划教育调查
第四章 S中学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阶段以分数做为教育目标,忽略学生生涯规划教育
        二、高中学校缺乏生涯规划教育所需的资源
        三、缺乏生涯规划的学生较难适应大学学习,衍生问题较多
    第二节 原因分析
        一、学校、家庭对生涯规划教育不够重视
        二、专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缺乏
        三、没有生涯规划教育统一教材
第五章 S中学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学科课程
    第二节 培养生涯规划教育师资
    第三节 制定生涯规划教育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
    第四节 引用与编写生涯规划教育管理教材
    第五节 与高校企业等协同开展生涯规划教育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问卷调查
附录2: 大学新生生涯规划教育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3: G大学新生访谈
附录4: M市中学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访谈
附录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思路及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四、研究重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五、核心概念界定
        (一)家庭文化资本
        (二)基层范围界定
        (三)大学生基层就业形式
    六、问题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一、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相关研究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
        (二)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
    三、文献评述
    四、理论基础
        (一)家庭文化资本理论
        (二)人力资本理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三、研究对象
        (一)问卷发放对象
        (二)访谈对象
    四、研究工具
    五、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一)相关变量指标的选取
        (二)相关指标的操作化说明
    六、信效度检验及因子分析
        (一)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二)因子分析
第三章 家庭文化资本、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现状描述
    一、家庭文化资本情况扫描
        (一)家庭文化资本各维度的情况描述
        (二)具体化文化资本
        (三)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
        (四)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
        (五)大学生家庭文化资本差异分析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情况扫描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情况描述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差异分析
    三、小结与讨论
        (一)家庭文化资本情况
        (二)家庭文化资本差异情况
        (三)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情况
        (四)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差异情况
第四章 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分析
    一、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
        (一)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相关性检验
        (二)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差异
        (三)具体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回归分析
    二、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
        (一)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相关性检验
        (二)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差异
        (三)客观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回归分析
    三、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
        (一)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与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相关性检验
        (二)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差异
        (三)体制化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回归分析
    四、小结与讨论
        (一)小结
        (二)讨论
第五章 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差异讨论
    一、家庭文化资本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动机
        (一)经济需要
        (二)价值需要
    二、家庭文化资本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态度
        (一)积极态度
        (二)消极态度
    三、小结
第六章 引导大学生科学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一、社会层面
    二、学校层面
    三、家庭层面
反思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4)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选择工程类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原因
        1.2.2 将工程类与师范类专业认证比较的原因
        1.2.3 论文创新点
    1.3 概念界定及核心理念
        1.3.1 概念界定
        1.3.2 核心理念
    1.4 工程类专业认证相关研究
        1.4.1 国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关研究
        1.4.2 国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动态
    1.5 师范类专业认证相关研究
        1.5.1 国内师范类专业认证相关研究
        1.5.2 国外师范类专业认证研究动态
    1.6 研究方法及思路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思路
2 专业认证概念辨析
    2.1 专业认证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2.1.1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概念辨析
        2.1.2 专业认证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关系
    2.2 专业认证与院校评估
        2.2.1 院校评估的概念辨析
        2.2.2 专业认证与院校评估的区别
    2.3 专业认证与专业评估
        2.3.1 专业评估的概念辨析
        2.3.2 专业认证与专业评估的区别
3 中国专业认证体系的产生及发展
    3.1 中国工程专业认证发展历程及主要影响
        3.1.1 中国工程专业认证体系发展历史
        3.1.2 中国工程专业认证体系产生的主要影响
    3.2 中国师范专业认证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
        3.2.1 中国师范专业认证产生背景
        3.2.2 中国师范专业认证发展历程
    3.3 中国工程类与师范类认证重要时间节点比较
4 工程类与师范类专业认证体系要素比较
    4.1 工程类专业认证体系要素
        4.1.1 工程类专业认证组织
        4.1.2 工程类专业认证标准
        4.1.3 工程类专业认证程序
        4.1.4 工程类通过认证专业相关数据分析
        4.1.5 工程类专业认证结论使用情况
    4.2 师范类专业认证体系要素
        4.2.1 师范类专业认证组织
        4.2.2 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
        4.2.3 师范类专业认证程序
        4.2.4 师范类通过认证专业相关数据分析
        4.2.5 师范类专业认证结论使用情况
    4.3 工程类与师范类专业认证体系要素比较
        4.3.1 专业认证组织比较
        4.3.2 专业认证标准比较
        4.3.3 专业认证程序比较
        4.3.4 通过专业认证相关数据比较
        4.3.5 专业认证结论及使用情况比较
5 工程类与师范类专业认证体系比较的启示
    5.1 工程类专业认证体系存在问题
        5.1.1 认证规模扩大且工作量增加,专家队伍力量不足
        5.1.2 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地区间通过率差异大
        5.1.3 对于部分办学基础较差的院校关注度不足
    5.2 师范类专业认证体系现存问题
        5.2.1 认证主体单一且行政色彩浓,缺乏审查与监督机构
        5.2.2 认证标准缺乏专业特色考量,可操作性不强
        5.2.3 认证过程时间节点不固化,结论审议与认定过程不透明
        5.2.4 认证结论与教师资格制度衔接度不足且可操作性差
6 完善我国专业认证体系的建议
    6.1 完善我国工程专业认证体系的建议
        6.1.1 扩大培养认证专家队伍,强化专家队伍能力建设
        6.1.2 政策倾斜与针对性宣传指导相结合,缩小地区差异性
        6.1.3 推进工程类三级体系建立,促进多类型高校协同发展
    6.2 完善我国师范专业认证体系的建议
        6.2.1 积极扶持专业、权威、自主、独立的第三方机构
        6.2.2 调整优化完善专业认证标准,强调弹性与可操作性
        6.2.3 严格规范认证实施程序与步骤
        6.2.4 重视认证结论可靠性与教师资格制度有效衔接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素质(Attributes)
        1.2.2 毕业生素质(Graduate Attributes)
        1.2.3 《悉尼协议》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设计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关于《悉尼协议》的研究
        2.1.2 关于毕业生素质评价的研究
        2.1.3 关于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的研究
        2.1.4 对现有成果的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成果评价理论(Outcome-Based Evaluation Theory)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特征要素提取
        3.1.1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特征要素提取思路
        3.1.2 基于《悉尼协议》的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特征要素
        3.1.3 通过文献梳理的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特征要素
        3.1.4 基于专家评议的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特征要素
        3.1.5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要素体系的建立
    3.2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问卷调查
        3.2.1 问卷编制思路
        3.2.2 问卷调查过程
        3.2.3 取样情况描述
    3.3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探索性因子分析
        3.3.1 问卷的效度分析
        3.3.2 因子提取及命名
        3.3.3 问卷的信度测试
    3.4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3.4.1 建立层次结构
        3.4.2 一级指标权重计算过程与一致性判断结果
        3.4.3 二级指标权重计算过程与一致性判断结果
        3.4.4 三级指标权重计算过程与一致性判断结果
        3.4.5 《悉尼协议》框架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生素质实证评价
    4.1 问卷抽样情况
        4.1.1 企业版问卷基本情况
        4.1.2 教师版问卷基本情况
        4.1.3 学生版问卷基本情况
    4.2 以模糊评价法对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素质进行实证评价
        4.2.1 确定因素集
        4.2.2 确定评定集
        4.2.3 三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价
        4.2.4 二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价
        4.2.5 一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价
        4.2.6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实证评价结果
    4.3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3.1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存在的问题
        4.3.2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归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优化建议
    5.1 校企合作规范化
        5.1.1 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机制建立
        5.1.2 拓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渠道
        5.1.3 落实“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方式
        5.1.4 院校人才培养计划职业特色化
        5.1.5 加快社会评价匿名化,提升企业反馈的真实度
    5.2 培养方式多样化
        5.2.1 开展学生软实力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5.2.2 动态管理公共选修课设置
        5.2.3 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大赛
        5.2.4 激励教师开展高质量、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5.3 多方监管健全化
        5.3.1 建立院校监管部门,开展定期评估
        5.3.2 聘用专业评估人员,开展专业评估
        5.3.3 任用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合作评估
        5.3.4 立足政策落实和执行,开展动态评估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探索性因子分析过程
    附录B 调查问卷(预测版)
        B-1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问卷(企业版)
        B-2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问卷(教师版)
        B-3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问卷(学生版)
    附录C 调查问卷(正式版)
        C-1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评价问卷(企业版)
        C-2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自评问卷(学生版)
        C-3 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评价问卷(教师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研课题
致谢

(6)新形势下“大土木”专业课程建设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现代土木工程的发展
二、土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模式现状:忽略专业课程的共性和个性
三、不同专业方向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改革
四、专业课程建设改革的推进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
    (一)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科学性研究及全面整合
        1.对不同专业的相似课程进行整合,加强专业间的联系
        2.对同一专业不同课程相似知识点进行整合,构建课程模块
        3.对比研究国内外行业规范和标准,拓展国际视野
    (二)从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和教师队伍等方面,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1.丰富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2.加强素质教育,增设具有新时代土木工程特色的课程
        3.提升教师素质,打造跨专业交叉渗透的教师队伍
五、结语

(7)土木工程大类招生背景下工程造价类课程设置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土木工程大类招生背景下工程造价类课程设置指导思想
    1. 体现土木工程大类的整体性。
    2. 具有模块化教学内容的专业层次性和灵活性。
    3. 满足土木工程大类下各专业的学科评估要求。
    4. 达到胜任多层次的建设岗位和通过工程建设领域相关执业类考试的水平。
    5. 适应新时期信息化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要。
    6. 促进新工科的创新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土木工程大类招生背景下工程造价类课程具体设置
    1. 工程造价类课程名称、培养目标定位。
    2. 工程造价类课程开设的学时、学期及先修课程。
    3. 工程造价类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四、结语

(8)研究型大学在校硕士生课余时间分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以学生为主体的时间分配状态研究
        1.2.2 以其他对象为主体的时间分配状态研究
        1.2.3 时间分配的方法及其发展研究
        1.2.4 课余时间分配的问题及原因研究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在校硕士生
        1.3.2 课余时间
        1.3.3 时间分配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假设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假设
2 理论基础
    2.1 自我决定理论
    2.2 心理账户理论
3 在校硕士生课余时间分配的设计、实施与结果分析
    3.1 在校硕士生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3.1.1 在校硕士生问卷与访谈的设计
        3.1.2 问卷信度分析
        3.1.3 问卷因子分析
    3.2 研究型在校硕士生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分析
        3.2.1 问卷结果的描述性统计
        3.2.2 研究型大学在校硕士生课余活动时间分配差异性研究
        3.2.3 研究型大学在校硕士生课余活动时间分配回归结果研究
    3.3 研究型大学在校硕士生课余时间分配的特点
        3.3.1 课余时间总量、内容呈现年级化差异显着
        3.3.2 课余时间活动呈现主次性、多元化
        3.3.3 课余时间分配以就业为主要导向
        3.3.4 课余时间分配以导师为根本原则
4 研究型大学在校硕士生课余时间分配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研究型大学在校硕士生课余时间分配的问题
        4.1.1 课余时间类型:时间结构差异化显着
        4.1.2 课余时间节奏:缺少适应性
        4.1.3 课余时间学习规律:碎片化
        4.1.4 课余时间学习行为:缺乏主动性
        4.1.5 课余时间管理:缺乏规划性
    4.2 研究型大学在校硕士生课余时间分配的成因分析
        4.2.1 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
        4.2.2 培养过程与个人需求脱节
        4.2.3 学校缺乏环境支持
        4.2.4 学术功利性突出
        4.2.5 课余时间规划缺少主动积极性
5 研究型大学在校硕士生课余时间分配的对策和建议
    5.1 培养模式多样化
    5.2 培养过程与学生需求相结合
        5.2.1 培养年限弹性化
        5.2.2 增加选修课时间
        5.2.3 增加“实用性”课程时间
        5.2.4 调整师生互动时间
    5.3 校园环境注重以学生为中心
        5.3.1 优化校园基础设施
        5.3.2 增加校园活动种类
        5.3.3 注重朋辈群体引导
    5.4 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
    5.5 提升时间管理的能力
        5.5.1 培养正确的时间观念
        5.5.2 掌握正确的时间管理方法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6.2.1 创新
        6.2.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9)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内归侨社团研究 ——以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研究动态
        二、关于归侨社团的研究动态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归侨”、“归侨社团”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国内归侨社团发展概况
    第一节 归侨构成
        一、三次回国浪潮
        二、职业分布
        三、社会生活
    第二节 侨务机构与归侨
    第三节 国内归侨社团
        一、组建动因
        二、发展现状
第三章 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发展及运作
    第一节 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创立及组织结构
        一、厦门缅侨
        二、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创立
        三、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社团活动
        一、联络联谊
        二、互帮互助
    第三节 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的跨国网络
        一、跨国网络的建构方式
        二、跨国网络的作用
第四章 归侨社团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当前社团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政策调控及社团运行机制
    第三节 新时期归侨社团发展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田野调查图片
附录B:归侨口述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基于华盛顿协议的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华盛顿协议》及其对工科毕业生的影响
        1.1.2 我国工科毕业生素质现状
        1.1.3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华盛顿协议》及其对工科毕业生素质要求方面
        1.3.2 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方面
        1.3.3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方面
        1.3.4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1.4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华盛顿协议》
        2.1.2 素质
        2.1.3 工科毕业生素质
        2.1.4 北京市属高校
    2.2 理论基础
        2.2.1 OBE成果导向理论
        2.2.2 能力素质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初始评价指标构建
    3.1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要素提取思路
    3.2 基于文献梳理提取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要素
    3.3 基于访谈及讨论确定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要素
    3.4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初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4.1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数据来源
    4.2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数据得分情况分析
    4.3 探索性因子分析
        4.3.1 因子提取及命名
    4.4 验证性因子分析及信度检验
    4.5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4.5.1 建立层次结构
        4.5.2 构造成对比较判断矩阵
        4.5.3 计算单排序权向量及一致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现状与问题研究
    5.1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分析
        5.1.1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问卷发放基本信息
        5.1.2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具体信息
        5.1.3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具体分析
    5.2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案例研究
        5.2.1 工科毕业生素质案例分析的相关研究与提纲设置
        5.2.2 工科毕业生素质案例分析的对象选取
        5.2.3 工科毕业生素质案例分析的特征选取
    5.3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现状与问题分析
        5.3.1 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5.3.2 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体系不健全
        5.3.3 教育质量未得到持续性改进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提高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的改进措施
    6.1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6.1.1 增强《华盛顿协议》提高工科毕业生素质的实效性
        6.1.2 落实“以学生为本”教育观
        6.1.3 立足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分层次制定工程人才素质培养标准
        6.1.4 完善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6.2 构建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体系
        6.2.1 完善师资设备,提升工科毕业生英语的沟通表达能力
        6.2.2 加强实践,提高工科毕业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6.2.3 借助翻转课堂,促进工程知识的建构
        6.2.4 理论与实践教育结合,重视环境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培养
    6.3 严把持续性改进的质量观
        6.3.1 促进学生参与,全方位综合监控教学质量
        6.3.2 建立学生信息追踪反馈制度,促进毕业生素质的持续性改进
结论
    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研课题
致谢

四、土木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省中职学校建筑类专业设置适切性现状调查及优化对策研究[D]. 王冰.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2]基于新高考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以粤西S中学为例[D]. 刘艳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3]家庭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D]. 闫佳丽.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4]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比较研究[D]. 曹玉珠.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5]《悉尼协议》背景下高职高专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研究[D]. 方瑶瑶.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6]新形势下“大土木”专业课程建设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 罗素蓉,吴恺云,李旭红. 高等建筑教育, 2019(06)
  • [7]土木工程大类招生背景下工程造价类课程设置探讨[J]. 宋协清,覃亚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19(42)
  • [8]研究型大学在校硕士生课余时间分配问题研究[D]. 陈恩茹. 浙江大学, 2019(05)
  • [9]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内归侨社团研究 ——以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为例[D]. 苏哲. 华侨大学, 2019(01)
  • [10]基于华盛顿协议的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研究[D]. 李国香.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