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加工和利用的新途径

玉米加工和利用的新途径

一、玉米加工及利用新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何东[1](2021)在《挤压联用L-半胱氨酸制备玉米淀粉及其理化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淀粉应用涉及淀粉制糖、改性淀粉、工程食品、发酵工艺等多个食品加工行业,在淀粉的加工应用时,淀粉的纯度和提取率决定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效率,而玉米淀粉的晶型结构和直链支链比例决定玉米淀粉的应用范围。传统的玉米淀粉制备方式采用湿磨工艺,在0.2%-0.3%的亚硫酸溶液中浸泡45-60 h,破坏玉米籽粒中淀粉和蛋白质的复合结构。目前的研究表明玉米内部的结合方式主要通过蛋白质的二硫键相结合,此外还存在多种相互作用力,如氢键作用力、疏水作用力、静电作用力等。研究挤压技术联用L-半胱氨酸来破坏淀粉和蛋白质的多种相互作用,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加速淀粉颗粒的释放,为新型环保型提取工艺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采用挤压联用L-半胱氨酸工艺制备玉米淀粉,分别对挤压温度、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L-半胱氨酸添加量、浸泡温度、浸泡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淀粉提取率为参考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挤压联用L-半胱氨酸的最佳工艺:挤压温度45℃、挤压水分50%、螺杆转速220 r/min、L-半胱氨酸添加量0.8%、浸泡温度50℃、浸泡时间12 h,此条件下淀粉提取率为92.88%±0.28%,淀粉纯度为94.77%±0.38%,蛋白含量0.70%±0.08%,浸泡时间12 h。相较于传统工艺淀粉提取率增加1.42%,缩短浸泡时间36 h,此工艺能有效缩短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属于环境友好型制备工艺。研究挤压联用L-半胱氨酸(ELP)对玉米蛋白结构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FT-IR)得到挤压能够破坏蛋白质二级结构,使氢键发生断裂,L-半胱氨酸引入新的官能团,改变蛋白结构;扫描电镜(SEM)表明挤压处理将蛋白颗粒破坏,形成大片絮状;色差分析得到挤压能够破坏蛋白结构,释放其玉米黄素,得到的蛋白颜色偏黄;DSC结果表明挤压后的蛋白会重组,形成更紧密的结构,使△H热焓值增高。将传统工艺(CS)、挤压联用H2SO3(EHS)和挤压联用L-半胱氨酸(ELS)淀粉的结构和理化特性进行比较,FT-IR结果表明:挤压作用并未破坏淀粉化学结构;扫描电镜(SEM)和偏光显微镜(PLM)表明ELS和EHS相较CS而言,少量淀粉颗粒表面出现裂纹和沟槽;XRD图谱表明三种淀粉都为典型A型;粒径分布分析得到平均粒径ELS<EHS<CS,不同提取工艺对淀粉在分离过程中淀粉的水解程度不同;理化性质分析表明,ELS和EHS的溶解溶胀能力较CS会增大,而冻融稳定性较CS会降低;RVA结果表明挤压作用能明显降低淀粉峰值粘度EHS<ELS<CS;DSC数据分析得到热特性无显着变化,双螺旋结构和晶型结构均未受到破坏;体外消化试验结果得到,挤压作用能使得部分抗性淀粉变为快消化淀粉,抗性淀粉含量CS>ELS>EHS。

王洪哲[2](2021)在《牡丹江市秸秆综合利用对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郭如意[3](2021)在《综合利用玉米深加工副产物固态发酵饲料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20年玉米产量已达2.6亿吨。随着玉米产量的增加,玉米深加工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主要产品有玉米淀粉、淀粉糖、柠檬酸和燃料乙醇等。生产玉米淀粉的副产物玉米皮、玉米浸泡水和生产柠檬酸的副产物黑曲霉菌渣和石膏,目前大多被廉价出售或随处堆放处理,没有充分利用其价值,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加剧了环境污染。因此,本研究综合利用玉米深加工副产物作为饲料原料生产绿色、营养且经济的生物饲料对饲料行业和玉米深加工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筛选可以降解呕吐毒素的菌种,为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去除提供技术支撑。首先,采用滤纸片法考察9株益生菌(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鼠李糖乳杆菌)互作关系,平板上主要有三种现象:(1)滤纸片周围有明显的透明圈,说明菌种间有拮抗作用;(2)滤纸片周围有菌体生长,说明滤纸片上菌种占生长优势;(3)滤纸片周围既没有透明圈也没有菌体生长,说明菌种间无拮抗作用。根据菌种间的抑制程度最终选取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5株益生菌作为发酵菌种。考察了种子培养基中玉米浆浓度对菌体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在p H为6.5的条件下,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5 g/L玉米浆;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添加15 g/L玉米浆。考察种子培养基中菌体浓度和活菌数变化规律,并绘制了各发酵菌株生长曲线和OD600与活菌数的关系曲线,确定种子培养时间为18 h。其次,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活菌数、粗蛋白含量和p H为指标,考察了装料量、初始p H、含水量、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优化得出固态培养的工艺条件为:装料量70%、初始p H 5.8、含水量55%、接种量12%。在该条件下,发酵后色泽均一、质地松散;总活菌数为9.6×109cfu/g;粗蛋白含量达21.2%,比发酵前增长了14.3%;p H为4.8;电镜照片显示发酵后的玉米皮表面结构有一定破坏,变得粗糙多孔。最后,从霉菌污染的玉米、含有呕吐毒素的玉米浆浓缩液和老酸浸泡液中共分离出28株呕吐毒素降解菌,考察了呕吐毒素降解菌在LB培养基(p H 7.0)和玉米浆(p H 4.0)中对呕吐毒素的降解能力。在呕吐毒素浓度为2 ppm的LB培养基中,A2对呕吐毒素降解率最高,为37.75%;在呕吐毒素浓度为5 ppm的玉米浆培养基中,3#2代菌对呕吐毒素降解率最高,为25.25%。

袁华冠[4](2021)在《白酒发酵副产物黄水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黄水是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副产物,排放量巨大,目前大多数都采用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不仅造成企业处理成本高,也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于黄水在农业种植中进行应用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开展了白酒酿造副产物黄水在蔬菜和粮食作物种植中应用效果的研究。选择了菠菜、青菜、茼蒿3种蔬菜和大豆、高粱、玉米3种粮食作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小型田间种植实验,研究单独施用黄水对农作物生长、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并对黄水进行复配后研究其对农作物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水单独施用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效果。相对于CK组,施用黄水后菠菜、青菜、茼蒿、大豆、高粱、玉米的株高分别提高了7.89%~38.49%、1.96%~29.70%、12.31~94.82%、22.64%~32.04%、2.25%~9.05%、0.66%~36.07%。2、黄水浓度过低或过高都对农作物的生长不利,浓度过低则营养不够、浓度过高对农作物起到抑制作用,黄水的最佳的施用浓度为稀释20倍。3、黄水通过复配后,相对于单独施用,能更好地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复配YW20时,六种农作物的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与单施黄水YW20比,分别提高了5.83%~27.74%、18.60%~149.02%、1.40%~43.39%。4、黄水施用后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提高了1.92%~4.32%、44.60%~229.06%、33.21%~145.28%、6.51%~13.66%,能显着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综上所述,白酒发酵副产物黄水在蔬菜和粮食作物种植中应用,能明显的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较好的效果,将其作为农业肥料进行开发利用,是黄水资源化利用的好途径。

蔡明佟[5](2020)在《基于通辽市玉米种植及加工企业现状的产业发展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研究通辽市玉米加工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提高通辽地区的玉米加工业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分析、定性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从玉米原材料生产角度进行比较优势分析,从玉米加工产品品种、市场需求等角度进行SWOT分析,从而提出通辽市玉米加工产业发展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加工业现状。通辽市玉米加工业原材料生产具有种植面积大、单产水平高、品质优良等特点;玉米加工业涵盖13大类200多个品种,其中味精、氨基酸、淀粉加工行业发展趋势较好。2.玉米加工业原材料比较优势分析,通辽市玉米生产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综合比较优势,但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偏低,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玉米加工产业SWOT分析,通辽市玉米加工产业的优势是种植集中分布、产业布局合理和交通电力资源优势明显;劣势是玉米种植结构单一、加工产业链短、产业间衔接松散、龙头企业有限、企业生产规模偏小、管理水平较低和创新能力弱;机会是国家战略调整、区域发展政策和养殖业发展机遇;威胁是区域产业竞争加剧、环境形势严峻、国家政策调控和水资源不足。3.通辽市玉米加工业发展对策。在加工业原材料生产方面兴建基础设施,推广种植科技,加大特种玉米推广力度,引导种植青贮玉米;在加工企业方面促进产业聚集发展,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健全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在政策支持方面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品牌宣传保护。

孙婷,王峰,刘俊林[6](2019)在《我国粮油原料的综合利用现状》文中提出我国是粮油生产、加工的大国,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等这些粮油原料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这些副产物由于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堆积,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资源浪费。综述了各种粮油原料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途径,以期为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加快食品工业发展提供参考。

孙健[7](2018)在《不同玉米加工副产物瘤胃降解率及发酵参数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不同玉米加工副产物在瘤胃中营养成分的降解率和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确立玉米浆、玉米皮、玉米胚芽粕和玉米淀粉渣在瘤胃降解率和体外发酵参数上存在着互补效应,为研发混合型玉米加工副产物饲料提供数据支撑。试验采用瘤胃尼龙袋降解法,分别测定了玉米浆、玉米皮、玉米胚芽粕和玉米淀粉渣的营养成分(DM、CP)的瘤胃降解率。还通过利用体外连续培养系统进行体外发酵试验,采集瘤胃液样本的方式,研究了不同玉米加工副产物对于瘤胃液PH值、氨态氮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⑴玉米浆、玉米皮、玉米胚芽粕和玉米淀粉渣24h干物质瘤胃降解率分别为96.66%、46.20%、77.94%、76.13%,以玉米浆的干物质瘤胃降解率最高,其次是玉米胚芽粕,玉米皮最低;玉米皮、玉米胚芽粕和玉米淀粉渣24h粗蛋白瘤胃降解率分别为46.19%、76.72%、52.8%,以玉米胚芽粕的粗蛋白瘤胃降解率最高,玉米皮最低。⑵加入玉米浆、玉米皮、玉米胚芽粕和玉米淀粉渣8h瘤胃液pH比0h变化了(0.21)、(0.11)、0.05、0.07。⑶加入玉米浆、玉米皮、玉米胚芽粕和玉米淀粉渣后,在加入2h后,玉米浆和玉米胚芽粕的氨态氮浓度达到最高,增加量分别是4.04mg/100ml、3.19mg/100ml;在加入4h后,玉米皮的氨态氮浓度达到最大,增加量为2.68 mg/100ml;在加入0.5h后,玉米淀粉渣的氨态氮浓度达到最大,增加量为1.19mg/100ml。⑷加入玉米浆、玉米皮、玉米胚芽粕和玉米淀粉渣后,在加入1h后,玉米浆和玉米胚芽粕的乙酸浓度大到最大,增加量分别是31.49mM/L、30.31 mM/L;在加入2h后,玉米皮和玉米淀粉渣的乙酸浓度达到最大,增加量分别是22.96 mM/L、37.23mM/L。在加入1h后,玉米浆、玉米浆和玉米胚芽粕和玉米淀粉渣的丙酸浓度达到最大,增加量分别是9.78 mM/L、9.05 mM/L、8.27 mM/L,在加入2h后,玉米皮丙酸浓度达到最大,增加量是5.77 mM/L。在加入0.5h后,玉米浆和玉米淀粉渣的丁酸浓度达到最大,增加量分别是0.2 mM/L、1.09 mM/L;在加入1h后玉米皮和玉米胚芽粕的丁酸浓度达到最,增加量分别是1.53 mM/L、1.74 mM/L。⑸混合型玉米加工副产物初步混合方案为:方案一、玉米浆、玉米皮最大用量时适宜比例:30%:35%:30%:5%;方案二、糖渣最大用量时适宜比例:10%:25%:30%:35%;方案三、营养物质利用效率较大时适宜比例:20%:5%:55%:20%和20%:10%:55%:15%。

高伟[8](2013)在《山东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东省地处黄淮海夏玉米区,光热资源丰富,地上水和地下水资源都比较丰富,适宜玉米的生长,常年玉米面积4300万亩左右,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0%和12%左右。山东既是玉米生产大省,又是玉米消费大省。2000年以来,由于玉米特殊的饲料和工业加工价值,山东省玉米需求持续增加,已呈现严重的供不应求局面,2010-2011年度的供需缺口已达900万吨。在当前举国上下强调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新形势下,搞好玉米生产,加快玉米产业化发展,事关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大局。本文在玉米加工、玉米产业链等概念界定和产业布局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玉米加工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主要涉及山东省玉米生产与加工情况、山东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的SWOT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和促进山东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等七部分内容。主要研究结论是:山东省玉米播种面积平均每年以1.08%的速度增长,玉米产量每年以2.59%的速度增长,2011年玉米产量为1978.7万吨,玉米单产平均每年以0.77%的速度增长;从饲料的总产量来看,山东省饲料总产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2.14%,山东省占据着我国淀粉总产量的首位,玉米淀粉产量占全国玉米淀粉总产量的40%以上,2010年的产量为902.14万吨。相对于玉米产量来说玉米加工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玉米生产的条件优势、玉米加工业发展的规模优势和农业税减免、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是山东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的优势;玉米加工产品品种少、技术落后和综合加工能力弱是山东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的劣势;玉米饲料、玉米食品、淀粉及其衍生物的市场前景和玉米产量的发展潜力是山东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的机会;玉米加工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加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粮食安全隐患是山东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的威胁。山东省玉米加工业的发展还受自然环境、加工技术设备、企业规模、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制约,为此要加快优质玉米品种的推广和技术研发的步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玉米加工业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山东省玉米加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培育玉米加工龙头企业,壮大玉米加工企业的规模,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山东省玉米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山东省玉米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成军虎[9](2011)在《干燥玉米品质指标筛选及评价方法建立》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玉米干燥品质评价方法,本课题全面研究了热风和真空干燥条件下玉米干燥品质的变化规律,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了玉米干燥品质特征性指标,主要结论总结如下:(1)真空干燥条件下玉米干燥基本上呈现加速、短暂恒速和降速阶段。相同干燥温度下,初始含水量越高,干燥至安全水分所需时间越长,平均干燥速率越大。不同干燥方式应采取不同的数学方程模型进行拟合。Page方程模型与本试验的数据有较好的拟合性,适用于玉米真空干燥特性的数学描述,这为干燥动力学研究及优化干燥方案提供基础与技术依据。(2)随着干燥温度升高,热风和真空干燥的玉米裂纹率均升高,热风温度大于80℃时玉米裂纹率大于50%,而真空干燥玉米裂纹率均在48%以下,自然干燥的裂纹率最低为8%。应力裂纹首先在玉米侧面的冠部生成,逐步发展成短裂纹,最后发展成长裂纹。玉米干燥时间较短时主要以单裂为主,随着时间的延长,双裂数、龟裂数逐渐增加,最后以龟裂为主。裂纹数量的发展过程为从单裂到双裂再到龟裂。裂纹的形态以竖裂纹为主,很少出现横裂纹,出现横裂纹的籽粒绝大部分已发展到龟裂阶段。(3)随干燥温度的升高,淀粉得率逐渐下降。同等干燥温度下,真空干燥玉米淀粉得率高于热风干燥玉米。淀粉得率与容重、PSI、发芽率、POD活力呈正线性相关,与裂纹率、电导率呈负线性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干燥玉米湿法加工的敏感性指标为裂纹率、容重、电导率、淀粉含量,所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Z=+0.26X1-0.25X2+0.26X4-0.26X6基本可反映玉米的干燥品质,此方法用多个品质指标反映玉米干燥综合品质,更能准确地反映玉米干燥过程中的变化。并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回归方程:Y=-0.021X6+0.003X1-0.005X2+0.018X4+5.309。(4)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玉米裂纹率升高,玉米水分、容重、发芽率、角质率都降低。干燥玉米的水分,容重,发芽率,PSI与出碴率呈正相关,而裂纹率和角质率与出碴率呈负相关。经过主成分分析得出,裂纹率,发芽率,PSI和出碴率为干燥玉米干法加工品质的评价指标。用F=α1×Z1+α2×Z2模型能够反映出玉米干燥品质。出碴率与裂纹率、发芽率、PSI的回归方程为:Y=0.070X3-0.127X4+0.018X5+62.224。

祝美云,庞凌云,王安键,侯传伟,李改[10](2008)在《糯玉米速冻汤圆专用粉加工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常规湿法制粉对8种糯玉米品种进行加工,通过相同条件下糯玉米粉制作汤圆的品质比较,确定出最适汤圆加工品种。针对优选出的糯玉米品种采用3种不同的制粉方法,同时将热烫法和冷水法制团相比较,选出较优制团法加工汤圆,通过测定糯玉米的出粉率、粉的感官评价、综合汤圆品质评定,确定糯玉米汤圆专用粉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最适汤圆加工品种为郑黑糯1号、白珍珠、黑糯1号、金科糯2008;冷水制团制得的汤圆品质较好;综合制粉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糯玉米原料的天然色泽,糯玉米的出粉率达到70%以上。因此采用综合制粉法制粉与冷水法制团相结合,制作的汤圆品质为优。

二、玉米加工及利用新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加工及利用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挤压联用L-半胱氨酸制备玉米淀粉及其理化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玉米淀粉的生产概况
    1.2 玉米淀粉的应用现状
    1.3 玉米淀粉的常见的提取工艺
        1.3.1 淀粉干法工艺
        1.3.2 传统湿磨工艺
        1.3.3 改进传统湿磨工艺
    1.4 挤压膨化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1.4.1 挤压膨化技术概述
        1.4.2 影响挤压条件的主要因素
        1.4.3 挤压膨化技术在淀粉糖中的应用
        1.4.4 挤压膨化技术在变性淀粉中的应用
        1.4.5 挤压膨化技术在工程食品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原料
        2.1.2 材料与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三种不同工艺制备玉米淀粉工艺流程
        2.2.2 玉米淀粉提取率测定
        2.2.3 挤压联用L-半胱氨酸制备玉米淀粉工艺优化
        2.2.4 挤压联用L-半胱氨酸对玉米蛋白质结构的影响研究
        2.2.5 挤压联用L-半胱氨酸对玉米淀粉结构与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2.3 数据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单因素实验
        3.1.1 挤压单因素结果
        3.1.2 浸泡单因素结果
        3.1.3 响应面试验对工艺参数的优化
    3.2 挤压联用L-半胱氨酸对玉米蛋白结构研究的分析
        3.2.1 玉米蛋白红外光谱分析
        3.2.2 玉米蛋白颗粒形态的分析
        3.2.3 玉米蛋白色差结果分析
        3.2.4 玉米蛋白热力学特性的分析
    3.3 挤压联用L-半胱氨酸对玉米淀粉结构和理化特性分析
        3.3.1 傅里叶红外光谱
        3.3.2 淀粉颗粒形态
        3.3.3 淀粉粒度结果
        3.3.4 X-射线衍射结果
        3.3.5 淀粉溶胀力和溶解度结果
        3.3.6 淀粉糊的冻融稳定性
        3.3.7 淀粉糊凝沉性质和沉降体积
        3.3.8 淀粉乳凝胶的质构
        3.3.9 淀粉色差结果
        3.3.10 淀粉糊化特性
        3.3.11 淀粉热力学特性
        3.3.12 淀粉体外消化特性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本论文创新点
    4.3 工作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3)综合利用玉米深加工副产物固态发酵饲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微生物发酵饲料
        1.1.1 微生物发酵饲料发展背景与面临问题
        1.1.2 微生物发酵饲料发展历程
        1.1.3 微生物发酵饲料特点
        1.1.4 微生物发酵饲料常用的益生菌
    1.2 固态发酵技术
        1.2.1 固态发酵技术
        1.2.2 影响固态发酵的因素
        1.2.3 固态发酵反应器
    1.3 玉米深加工副产物概述
        1.3.1 玉米皮
        1.3.2 玉米浆
        1.3.3 石膏
        1.3.4 黑曲霉菌渣
    1.4 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
        1.4.1 呕吐毒素
        1.4.2 玉米赤霉烯酮
        1.4.3 黄曲霉毒素
        1.4.4 伏马毒素
        1.4.5 赭曲霉毒素
    1.5 呕吐毒素污染情况及其去除方法
        1.5.1 呕吐毒素污染情况
        1.5.2 饲料中呕吐毒素去除方法
    1.6 呕吐毒素检测方法
        1.6.1 酶联免疫法(ELISA)
        1.6.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1.6.3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1.6.4 薄层色谱法(TLC)
    1.7 课题研究思路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意义与目的
2 多种益生菌混合培养的可行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培养基
        2.2.3 实验试剂
        2.2.4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培养方法
        2.3.2 发酵菌种互作关系
        2.3.3 不同玉米浆浓度对发酵菌种生长影响
        2.3.4 同属发酵菌种混合种子培养
        2.3.5 发酵菌种生长曲线及OD_(600)-活菌数拟合曲线绘制
        2.3.6 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混合固态培养菌种的确定
        2.4.2 不同玉米浆浓度对发酵菌种生长影响
        2.4.3 发酵菌种混合培养
        2.4.4 发酵菌种生长曲线及OD_(600)-活菌数拟合曲线绘制
        2.4.5 多菌混合培养平板计数方法确定
        2.4.6 多菌混合固态培养可行性探索
        2.4.7 单菌及多菌固态培养过程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益生菌发酵玉米皮生产饲料的发酵工艺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培养基
        3.2.3 实验试剂
        3.2.4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培养方法
        3.3.2 玉米皮固态发酵工艺优化单因素实验
        3.3.3 正交实验设计
        3.3.4 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容器及密封方式对发酵的影响
        3.4.2 装料量对发酵的影响
        3.4.3 初始pH对发酵的影响
        3.4.4 含水量对发酵的影响
        3.4.5 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
        3.4.6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3.4.7 单菌与混菌固态培养的比较
        3.4.8 确定固态培养时间
        3.4.9 混菌固态培养有机酸及乙醇含量
        3.4.10 扫描电镜分析
        3.4.11 混菌固态培养放大实验
        3.4.12 不同试剂调节pH对发酵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DON降解菌的筛选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样品与试剂
        4.2.2 实验菌种
        4.2.3 培养基
    4.3 实验方法
        4.3.1 标准溶液配制
        4.3.2 DON降解菌的富集
        4.3.3 DON降解菌的筛选
        4.3.4 DON检测
        4.3.5 菌株对DON的降解能力
    4.4 结果与讨论
        4.4.1 DON降解菌的筛选
        4.4.2 DON降解菌的降解能力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白酒发酵副产物黄水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中国白酒
    1.2 黄水
        1.2.1 黄水的概述
        1.2.2 黄水的特点
        1.2.3 黄水的成分
        1.2.4 黄水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1.2.5 黄水的产量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设备
    2.3 实验设计
    2.4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3 黄水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3.1 黄水对蔬菜生长指标的影响
    3.2 黄水对蔬菜产量的影响
    3.3 黄水对蔬菜品质的影响
    3.4 黄水在蔬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3.5 本章小结
4 黄水在粮食作物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4.1 黄水在大豆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4.1.1 黄水对大豆生长指标的影响
        4.1.2 黄水对大豆产量和构成因素的影响
        4.1.3 黄水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4.2 黄水在高粱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4.2.1 黄水对高粱生长指标的影响
        4.2.2 黄水对高粱产量和构成因素的影响
        4.2.3 黄水对高粱品质的影响
    4.3 黄水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4.3.1 黄水对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4.3.2 黄水对玉米产量和构成因素的影响
        4.3.3 黄水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4.4 黄水在粮食作物种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黄水复配后在蔬菜和粮食作物中的应用效果
    5.1 黄水复配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5.2 黄水复配在粮食作物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5.3 本章小结
6 黄水施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6.1 黄水施用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6.2 本章小结
7 黄水在农作物种植的可行性分析
    (1)社会效益分析
    (2)环境效益分析
    (3)经济效益分析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科研成果

(5)基于通辽市玉米种植及加工企业现状的产业发展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加工环节在玉米产业发展中日益重要
        1.1.2 通辽市玉米加工产业面临着巨大挑战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玉米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1.3.1 国外现状
        1.3.2 国内现状
2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分析法
        2.2.2 实地调研法
        2.2.3 定性、定量分析法
    2.3 研究理论基础
        2.3.1 比较优势理论
        2.3.2 SWOT分析法
3 通辽市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3.1 通辽市玉米加工原材料生产现状
        3.1.1 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长
        3.1.2 玉米产量持续增加
        3.1.3 玉米单产水平高
        3.1.4 品种构成以高淀粉品种为主
        3.1.5 青贮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3.2 通辽市玉米加工业现状
        3.2.1 淀粉加工
        3.2.2 味精加工
        3.2.3 氨基酸加工
        3.2.4 酒精加工
        3.2.5 饲料加工
        3.2.6 玉米胚芽油加工
4 通辽市玉米加工业发展分析
    4.1 通辽市玉米加工原材料比较优势分析
        4.1.1 玉米生产规模比较优势分析
        4.1.2 玉米生产效率比较优势分析
        4.1.3 玉米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分析
    4.2 通辽市玉米加工业SWOT分析
        4.2.1 优势分析
        4.2.2 劣势分析
        4.2.3 机会分析
        4.2.4 威肋分析
        4.2.5 SWOT分析矩阵
5 通辽市玉米加工业发展对策
    5.1 玉米加工原材料生产方面
        5.1.1 依靠科技,提高玉米生产力
        5.1.2 推广专用玉米种植,保证原材料供应
        5.1.3 加大青贮玉米面积,发展农牧产业链
    5.2 玉米加工企业方面
        5.2.1 产业聚集发展,延伸玉米产业链
        5.2.2 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5.2.3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产业链
        5.2.4 建立健全企农利益联结机制,推进订单农业发展
    5.3 政府政策方面
        5.3.1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支持玉米加工业发展
        5.3.2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5.3.3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
6 研究结果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果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我国粮油原料的综合利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稻谷的综合利用途径
    1.1 碎米
    1.2 米糠
    1.3 稻壳
2 小麦的综合利用途径
    2.1 小麦麸皮
    2.2 谷朊蛋白
    2.3 小麦胚芽
3 玉米的综合利用途径
    3.1 玉米芯
    3.2 玉米须
    3.3 玉米麸质
4 大豆的综合利用途径
    4.1 大豆豆渣
    4.2 大豆豆粕
5 结语

(7)不同玉米加工副产物瘤胃降解率及发酵参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玉米加工副产物的种类及利用
        1.1 玉米浆
        1.2 玉米皮
        1.3 玉米胚芽粕
        1.4 玉米淀粉渣
    第二章 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2.1 化学分析法
        2.2 体外法
        2.3 半体内法
        2.4 体内法
    第三章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不同玉米加工副产物营养成分分析
        1.1 材料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和小结
    第二章 不同玉米加工副产物瘤胃降解率的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和小结
    第三章 不同玉米加工副产物对瘤胃发酵参数的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和小结
    第四章 混合型玉米加工副产物饲料混合方案的建立
        4.1 混合型玉米加工副产物饲料混合方案的确定原则
        4.2 混合型玉米加工副产物饲料混合方案的确定方法
        4.3 混合型玉米加工副产物饲料混合方案的初步建立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山东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对玉米加工问题的研究综述
        1.2.2 国内对玉米加工问题的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的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玉米加工与玉米深加工
        2.1.2 产业链与玉米产业链
        2.1.3 产业集中度
    2.2 理论依据
        2.2.1 产业布局理论
        2.2.2 产业组织理论
        2.2.3 比较优势理论
    2.3 小结
3 山东省玉米生产与加工情况
    3.1 山东省玉米生产情况
        3.1.1 山东省玉米播种面积的变动情况
        3.1.2 山东省玉米产量的变动情况
        3.1.3 山东省玉米单产的变动情况
        3.1.4 山东省玉米生产成本效益分析
        3.1.5 山东省玉米种植的区域分布
    3.2 山东省玉米加工情况
    3.3 小结
4 山东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4.1 山东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的优势(S)分析
        4.1.1 山东省玉米生产的条件优势分析
        4.1.2 山东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的规模优势
        4.1.3 山东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4.2 山东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的劣势(W)分析
        4.2.1 玉米加工产品品种少,结构单一
        4.2.2 技术落后,综合利用率低
        4.2.3 产能利用率低,综合加工能力弱
    4.3 山东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的机会(O)分析
        4.3.1 山东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的市场前景
        4.3.2 山东省玉米产量的发展潜力
    4.4 山东省玉米加工业面临的威胁(T)分析
        4.4.1 企业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4.4.2 粮食安全隐患
    4.5 小结
5 典型案例分析
    5.1 山东龙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5.1.1 山东龙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5.1.2 山东龙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经验及启示
    5.2 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
        5.2.1 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简介
        5.2.2 诸城兴贸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发展经验及启示
    5.3 小结
6 促进山东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6.1 玉米生产方面
        6.1.1 加大优质专用玉米推广力度,提高玉米生产的整体效益
        6.1.2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玉米生产能力
    6.2 玉米加工企业方面
        6.2.1 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玉米综合加工能力
        6.2.2 推进玉米加工工业园建设,促进产业集聚
        6.2.3 完善行业协会,提高玉米加工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6.2.4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环境保护
    6.3 政府政策方面
        6.3.1 加大对玉米加工业的财政补贴力度,支持玉米加工业的发展
        6.3.2 加大对玉米加工业的金融扶持力度,满足玉米加工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6.4 小结
7 研究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干燥玉米品质指标筛选及评价方法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立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玉米干燥技术现状
        1.2.2 干燥对玉米主要物性品质指标的影响
        1.2.2.1 发芽率
        1.2.2.2 裂纹率
        1.2.3 干燥对玉米主要化性品质指标的影响
        1.2.3.1 水分
        1.2.3.2 淀粉
        1.2.3.3 蛋白质
        1.2.3.4 脂肪
        1.2.3.5 酶类
        1.2.3.6 维生素
    1.3 玉米干燥品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3.1 有关国家相关玉米标准
        1.3.2 干燥玉米储藏品质评价方法研究
        1.3.3 干燥玉米加工品质评价方法研究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6 课题创新点
第二章 干燥过程玉米水分迁移变化及数学模型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原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试验方法
        2.2.3.1 真空干燥
        2.2.3.2 水分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干燥玉米水分变化特性曲线
        2.3.2 干燥玉米干燥速率变化特性曲线
        2.3.3 玉米干燥过程水分迁移数学模型构建
        2.3.3.1 玉米干燥方程建立
        2.3.3.2 Page 方程拟合验证
        2.3.4 讨论
        2.3.4.1 谷物干燥基本原理
        2.3.4.2 干燥过程水分迁移学说
        2.3.4.3 干燥玉米水分迁移变化特性
        2.3.4.4 玉米干燥方程数学模型分析
    2.4 结论
第三章 干燥过程玉米应力裂纹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试验方法
        3.2.3.1 玉米干燥
        3.2.3.2 水分测定
        3.2.3.3 裂纹率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干燥条件对玉米裂纹率的影响
        3.3.2 干燥条件对玉米裂纹表现形式的影响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干燥玉米湿法加工品质指标筛选及评价方法建立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玉米原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仪器与设备
        4.2.4 试验方法
        4.2.4.1 热风干燥
        4.2.4.2 真空干燥
        4.2.4.3 实验室玉米湿法淀粉制备
        4.2.5 品质指标测定
        4.2.6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干燥玉米理化品质指标变化分析
        4.3.1.1 容重
        4.3.1.2 裂纹率
        4.3.1.3 颗粒度指数(PSI)
        4.3.1.4 发芽率
        4.3.1.5 电导率
        4.3.1.6 过氧化物酶(POD)活力
        4.3.2 干燥玉米湿法加工特性变化
        4.3.3 干燥玉米品质特性与淀粉得率的相关性
        4.3.3.1 淀粉得率与裂纹率、电导率相关性分析
        4.3.3.2 淀粉得率与容重、PSI、发芽率相关性分析
        4.3.4 干燥玉米湿法加工品质指标筛选及评价方法建立
        4.3.4.1 干燥玉米湿法加工品质指标筛选
        4.3.4.2 干燥玉米湿法加工的品质评价
    4.4 讨论
        4.4.1 干燥对玉米品质特性的影响
        4.4.2 干燥玉米湿法加工品质指标筛选和评价
    4.5 结论
第五章 干燥玉米干法加工品质指标筛选及评价方法建立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2.3.1 干燥玉米品质指标测定
        5.2.3.2 出碴率测定
        5.2.3.3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干燥玉米理化品质指标变化
        5.3.2 干燥玉米干法加工出碴率变化
        5.3.3 干燥玉米品质特性与出碴率的相关性
        5.3.3.1 出碴率与水分、容重相关性分析
        5.3.3.2 出碴率与裂纹率、发芽率相关性分析
        5.3.3.3 出碴率与 PSI、角质率相关性分析
        5.3.4 干燥玉米干法加工品质指标筛选及评价方法建立
        5.3.4.1 玉米干法加工品质指标筛选
        5.3.4.2 干燥玉米干法加工评价方法的建立
        5.3.4.3 出碴率与评价指标间的回归关系
    5.4 结论
第六章 论文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糯玉米速冻汤圆专用粉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原料
    1.2 主要仪器设备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优选糯玉米品种
    2.2 不同制粉工艺对出粉率的影响
    2.3 不同制团方法对面团感官的影响
    2.4 不同制粉工艺对汤圆感官的影响
3 小结

四、玉米加工及利用新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挤压联用L-半胱氨酸制备玉米淀粉及其理化特性的研究[D]. 何东.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9)
  • [2]牡丹江市秸秆综合利用对策的研究[D]. 王洪哲.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综合利用玉米深加工副产物固态发酵饲料的研究[D]. 郭如意.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白酒发酵副产物黄水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D]. 袁华冠. 贵州民族大学, 2021(12)
  • [5]基于通辽市玉米种植及加工企业现状的产业发展对策分析[D]. 蔡明佟.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6]我国粮油原料的综合利用现状[J]. 孙婷,王峰,刘俊林. 农产品加工, 2019(16)
  • [7]不同玉米加工副产物瘤胃降解率及发酵参数的研究[D]. 孙健. 吉林农业大学, 2018(02)
  • [8]山东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研究[D]. 高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9]干燥玉米品质指标筛选及评价方法建立[D]. 成军虎. 河南工业大学, 2011(01)
  • [10]糯玉米速冻汤圆专用粉加工工艺研究[J]. 祝美云,庞凌云,王安键,侯传伟,李改. 浙江农业科学, 2008(05)

标签:;  ;  ;  ;  ;  

玉米加工和利用的新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