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不锈钢的制备与应用

抗菌不锈钢的制备与应用

一、抗菌不锈钢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莹,杨俊杰,易艳良,张治国,王小健,李卫,周圣丰[1](2021)在《抗菌不锈钢的抗菌原理、常规加工与增材制造》文中研究说明各类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催生了各类抗菌产品研发和应用。抗菌材料按原料来源分类包括无机抗菌材料、有机抗菌材料、天然抗菌材料和合成抗菌材料。不锈钢作为运用最广泛的无机金属材料之一,在抗菌材料的应用方面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不锈钢获得抗菌性能的常规加工方法有两种,即表面改性和合金化处理。然而,表面型抗菌不锈钢经磨蚀后极易丧失抗菌效果,合金型抗菌不锈钢中抗菌离子利用率较低,这些都导致不锈钢的抗菌效果不理想。因此,研究者们除研究不同抗菌元素的抗菌机理外,还从提高抗菌不锈钢耐久性和抗菌效率方面进行了不同制备工艺的探索,扩大了抗菌不锈钢的使用范围。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发了多种抗菌不锈钢的制备工艺以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抗菌性能。通过沉积法、渗透法和喷涂法等方式将抗菌元素被添加到不锈钢表面,可使抗菌层厚度增加,抗菌效果更稳定;适量抗菌金属元素被添加到不锈钢中,经抗菌处理后这些抗菌金属元素能够不断地向介质中释放抗菌金属离子,使不锈钢的抗菌率大幅提高。此外,为了满足抗菌不锈钢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使用需求,常在其表面引入羟基磷灰石、聚(L-丙交酯-己内酯)等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物质,或采用先进的制备工艺控制有害金属离子的释放浓度,以实现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有机结合。本文综述了近10年国内外各种抗菌不锈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表面改性抗菌不锈钢和合金型抗菌不锈钢的抗菌原理、特点与制造方法。此外,针对常规制造法存在制备周期较长、材料耗损较多、环境污染较严重等问题,本文结合增材制造技术的优势,试图寻找一种新型的抗菌不锈钢制备工艺,以其个性化定制、耗时短、精密加工等优势弥补上述缺点,并且介绍了增材制造抗菌材料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

姜阅[2](2020)在《不锈钢表面抗菌功能膜的环保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不锈钢是目前人类应用最广的金属材料之一,因其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力学性能以及可加工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是在厨卫餐具、医疗器械等特殊领域中,普通不锈钢在使用时容易沾染灰尘、污渍等,成为滋养细菌的温床,威胁人们的健康,因此研究具有抗菌性能的不锈钢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不锈钢的阳极氧化作为一种表面改性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阳极氧化在不锈钢表面构建的微纳米多孔结构具有良好的潜藏性,可以作为载体进行功能性物质的沉积和附着,从而制备出具备特定功能的不锈钢材料,为抗菌不锈钢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304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选用磷酸-乙二醇的环保电解液体系,系统研究了磷酸含量、电解液温度、氧化电压和氧化时间等参数对不锈钢表面纳米多孔膜结构形成的影响,初步分析了不锈钢表面纳米多孔膜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而从中优选出最佳工艺参数。以优选的阳极氧化参数制备的不锈钢表面纳米多孔膜为载体,通过交流电沉积法向纳米孔中引入Ag、Cu等抗菌元素,制备不锈钢表面含Ag、含Cu抗菌膜;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掺Ag二氧化钛溶胶,并将其旋涂在纳米多孔膜表面,经热处理后制备不锈钢表面掺Ag二氧化钛抗菌膜。研究了相关工艺参数对不锈钢表面抗菌膜微观形貌、耐磨性能、耐蚀性能、抗菌性能和疏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制备不锈钢表面纳米多孔膜的优选工艺为:磷酸乙二醇体积配比为3:7,电解液温度为0℃,氧化电压为15V,氧化时间为1h。此时可以在不锈钢表面形成排列紧密、均匀有序的纳米多孔氧化膜结构,膜层厚度为2~3μm,孔径尺寸为100nm左右。2.交流电沉积过程中,沉积电压过低或时间过短时,沉积层较薄且沉积物在纳米孔中分布不均匀,影响抗菌效果;沉积电压过高或时间过长时,表面沉积层被酸性电解液腐蚀形成密集的腐蚀微孔,部分区域因沉积物质还原过快而导致沉积层成片脱落。经研究表明,制备不锈钢表面含Ag抗菌膜的优选工艺为:沉积电压5V,沉积时间2min,此时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可以达到99.9%;制备不锈钢表面含Cu抗菌膜的优选工艺为:沉积电压10V,沉积时间5min,此时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可以达到92.0%。3.不锈钢表面的纳米多孔膜结构有利于提高掺Ag二氧化钛溶胶与不锈钢基板之间的浸润性,经热处理烧结后,掺Ag二氧化钛膜层与不锈钢基体牢固结合,不易发生膜层开裂。同时Ag离子的掺杂大大增加了二氧化钛的抗菌效果,当溶胶中Ag/Ti O2质量百分比达到4%以上时,不锈钢表面掺Ag二氧化钛抗菌膜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达到了95%以上。4.通过交流电沉积以及溶胶凝胶旋涂制备的不锈钢表面抗菌功能膜的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相对于普通不锈钢均有明显的提升,表面状态也由原来的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不锈钢表面良好的疏水性能够减少污渍在表面的停留,不仅具有自清洁的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细菌在表面的生长繁殖,对提高不锈钢表面的抗菌性能有一定的帮助。

李杭,高建新,李运刚[3](2020)在《载铜抗菌不锈钢的现状及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介绍了载铜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分类及制备工艺;归纳了含铜的抗菌机理、抗菌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载铜抗菌金属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

蓝义亮[4](2020)在《含铜不锈钢对口腔变异链球菌和血链球菌的抗菌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304含铜不锈钢(stainless steel,SS)对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s)、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nguinis,S.sanguinis)及混合生物膜的抗菌作用,并评价其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方法:1、用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powder injection molding,MIM)制备304含铜不锈钢,实验组根据含铜量的不同将304-Cu SS分为两组,分别为304-2.62Cu SS、304-4.33Cu SS,对照组为304 SS。2、通过平板计数法评价材料与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及两者混合菌共培养24h后的抗菌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样品表面细菌附着及生物膜形成情况;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法观察样品表面的生物膜活性;通过抑菌环法评价304-Cu SS的溶出性抑菌性能;并通过四唑鎓盐(tetrazolium salt,XTT)方法评价304-Cu SS对细菌生物膜代谢的影响。3、将金属浸提液与NIH3T3小鼠成纤维细胞共培养1、3、5天后,用CCK-8法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将金属浸提液与NIH3T3细胞共培养48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染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4、通过电化学实验评价304-Cu SS在人工唾液中的耐腐蚀性。结果:1、304-4.33Cu SS对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及混合菌均有明显的抗菌性,抗菌率均为99.9%,能抑制表面单菌及双菌种生物膜的附着与形成,能抑制细菌的代谢活性,并有效杀死表面的细菌。304-4.33Cu SS对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及混合菌的直接杀菌作用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变异链球菌的溶出性抑菌作用明显强于血链球菌,抑菌环直径分别为21.7mm和14.3mm,对混合菌无明显溶出性抑菌作用,抑菌环直径为0mm。304-2.62Cu SS和对照组304 SS均无明显的抗菌作用。2、CCK-8的结果表明,304-Cu SS与NIH3T3细胞共培养1、3、5天后,304-2.62Cu SS和304-4.33Cu SS的细胞毒性均为1级,304 SS和空白对照组为0级,均无细胞毒性。304-Cu SS与NIH3T3细胞共培养48h后,304 SS、304-2.62Cu SS及304-4.33Cu SS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5%、16.7%和25.0%。3、电化学结果表明,304 SS、304-2.62Cu SS和304-4.33Cu SS的点蚀电位(pitting potentials,Epit)分别为392mV、345mV和301mV,依次降低,腐蚀电流(current density,icorr)分别为0.23μA/cm2、0.44μA/cm2和1.25μA/cm2,依次增加,耐腐蚀性依次下降。结论:1、304-4.33Cu SS对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和混合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304-2.62Cu SS无明显的抗菌性。2、304-2.62Cu SS和304-4.33Cu SS均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3、铜的添加使含铜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下降。

孙绍恒[5](2019)在《含铜铁素体抗菌不锈钢组织演变规律与富铜相作用机理》文中提出在430铁素体不锈钢中加入一定量的Cu可以在保证耐腐蚀性能的同时获得优异的抗菌性能,极大地拓宽了430铁素体不锈钢的应用范围。本文从含铜430铁素体不锈钢中组织演变规律与富铜相作用机理入手展开分析研究。通过热压缩试验研究了Cu对热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u含量的升高,试验钢的变形抗力增加,动态再结晶过程受到阻碍,热激活能升高。而且沿着柱状晶不同方向热压缩时,变形抗力明显不同,因此板坯热轧时应注意三角区的变形行为,避免出现热加工裂纹。此外,在1150℃加热保温时会发现表层的氧化皮内以及和基体结合的界面处有纯Cu颗粒出现,说明保温过程中Cu会自发向板坯表面扩散,并且会偏聚融化,成为热加工的裂纹源。Cu还会阻碍试验钢冷轧板的静态再结晶过程,影响再结晶织构,但是可以通过随后的抗菌退火进一步调整基体织构。抗菌试验表明,含Cu 2.0%的试验钢在800℃退火半小时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就可达到99.9%。随抗菌退火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富铜相逐渐由球状发展成杆状。对富铜相在800℃ Ostwald熟化过程进行了表征,发现富铜相的熟化主要是富铜相杆状方向的伸长,熟化速率为10.311 nm/s1/3。为了克服透射研究晶体学取向关系时一次只能分析一个的局限性,本文用XRD系统地分析了一个20 mm×25 mm面上富铜相的宏观织构和基体宏观织构的关系,确定二者之间以K-S关系为主,即{111}Cu//{110}Fe,<110>Cu//<111>Fe。然后用XRD、EBSD和TEM分别从毫米、微米、纳米级别确定了在具有<110>取向的晶粒内,杆状富铜相平行于表面,拥有最大暴露面积,可以提高试验钢的抗菌功能。在研究先用热轧板抗菌退火后冷轧的新工艺时发现冷轧会造成抗菌性能恶化。通过富铜相形态观察,Cu元素分布状态和基体晶格常数变化等三种手段证明了剧烈塑性变形会造成富铜相变小、溶解并固溶进基体中,这是由于剧烈塑性变形过程中富铜相吉布斯自由能的大幅度增加,为富铜相溶解提供驱动力。另外剧烈塑性变形会增大富铜相的临界形核半径,在冷轧过程中,富铜相实际尺寸会逐渐减小,当小于临界形核半径时也会促进溶解发生。开发了“抗菌退火+低温时效”工艺,在保证了抗菌效果的同时还提高了试验钢的强度。由于抗菌退火温度较高,因此在室温状态下基体中固溶的Cu含量依然是过饱和的,可以再进行时效退火来提高试验钢的强度。时效退火后,发现析出了很多纳米级尺寸的富铜相颗粒,材料的硬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得到了提高,最佳的时效工艺是在800℃抗菌退火0.5小时后550℃时效1小时,此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可以提高约160 MPa。虽然力学性能得到了提升,但是材料的杯突值却有所下降,杯突值最佳的工艺是在800℃抗菌退火6小时。通过电化学测试发现,试验钢的耐腐蚀性能随基体中固溶的Cu含量的升高而升高,随富铜相的长大而逐渐恶化。在浸泡过程中发现纯Cu的表面发生均匀腐蚀,而试验钢表面发生的是点蚀,纯Cu的耐腐蚀性能差于试验钢,但试验钢钝化膜破坏后基体腐蚀速度加快,说明铁素体含Cu抗菌不锈钢在持久杀菌时,富铜相和基体都发生溶解,保证了试验钢具有持久的抗菌效果。

刘阳,徐晋勇,高波,高成[6](2018)在《等离子体表面技术制备抗菌不锈钢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抗菌不锈钢是一种新型抗菌材料,因抗菌机制和制备方法的不同,其抗菌性能存在较大差异。综述了采用等离子体表面技术,包括离子注入技术、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等制备抗菌不锈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抗菌不锈钢的抗菌机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陈盛涛[7](2018)在《含Ag抗菌2205双相不锈钢组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含Ag抗菌双相不锈钢因综合性能优异且抗菌效果良好,可应用于医疗器械、海洋装备等有抗菌需求的领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双相不锈钢中2205应用普遍,占总用量的80%以上,若能赋予其抗菌性,有助于双相不锈钢材料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添加Cu-Ag合金的方式制备含0.07%和0.10%Ag 2205,并对前者进行1050℃、1075℃、1100℃、1125℃和1150℃固溶处理,同时制备含Cu 2205及母材2205并与含0.10%Ag 2205进行1100℃固溶后作为对比材料。利用OM、XRD和SEM分析材料的显微组织,通过拉伸、硬度测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此外,采用覆膜法测试了抗菌效果。显微组织观察发现,随固溶温度的升高,含0.07%Ag 2205的α相增多,γ相先变粗后细化,且γ与γ2相含量在减少。同温度固溶处理,增Ag会细化2205的α相并减少γ与γ2相。含Ag 2205组织中微米级富Ag相稀疏分布于α相及α/γ相界处,且固溶温度升高会促进其溶解;纳米级富Ag相弥散分布于Y相内。力学性能测试显示,含0.07%Ag 2205的洛氏硬度与抗拉强度随固溶温度的升高先降后升,而延伸率一直在增大,固溶温度为1150℃时,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同温度固溶处理,Ag量的提高有助于2205的洛氏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增大。耐蚀性能试验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含0.07%Ag 2205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减小,钝化膜稳定性增大,耐蚀性能提高,1125℃及1150℃固溶材料的耐蚀性能优于母材2205。同温度固溶处理,添加Ag会降低2205耐蚀性能,且Ag量提高,材料耐蚀性能进一步降低,添加Cu会增强钝化膜稳定性,改善耐蚀性能。在有菌环境中,1150℃固溶含0.07%Ag 2205耐蚀性能最优,含0.10%Ag 2205次之,含Cu 2205较差,而母材2205最差。抗菌性能试验可知,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含0.07%Ag 2205的抗菌效果增强,1075℃以上时抗菌效果优良且抗菌持久性好。同温度固溶处理,Ag量增加能提高2205的抗菌率,含Cu 2205与母材2205不具备抗菌效果。

李淑一[8](2018)在《仿生结构化超疏水表面的构筑与抗菌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材料表面的生物黏附与聚集现象给人类的实际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对医疗、食品、航运等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材料表面的润湿性、电荷、表面能、结构形貌等均会影响材料和生物体间的作用过程,而且,这些因素间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会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材料表面的生物黏附行为。从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果的角度来讲,表面仿生无疑是有效、优异的解决策略。自然界的动植物经过数亿年的进化,如今已拥有近乎完美的结构与优异的性能,实现结构、材料与功能三者间的协调、统一。“莲出淤泥而不染”,鱼儿在石油污染的海域依然能保持自身清洁,这些神奇的自然现象也证实了具有特殊浸润性的材料表面能够实现抗生物黏附的效果。因此,从仿生学的角度出发来制备抗黏附表面,以自然界中生物的特殊表面微/纳结构、化学组成和特异化学结构为模板,为解决生物黏附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耦合仿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典型润湿性植物叶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建立仿生数学模型,揭示典型植物叶表面界面润湿行为机理及动态行为规律,提出结构、形态、成分多因素耦合机制。选取荷叶、玫瑰花瓣与金盏菊花瓣这三种典型超疏水植物进行研究,通过表面微观结构的观察与润湿性测试来展开分析。结果显示:其表面超疏水功能由结构、形态、材料多因素耦合作用实现;表面微观结构均呈现出微纳/微微双级或多级结构;表面形态多为凸包形态,表面具有蜡质层。同时,建立仿生表面多级结构设计准则,为仿生模型的建立及表面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基于生物学基础研究,选择应用领域极为广泛的不锈钢为基体材料,制备具有仿生多功能超疏水表面:(1)激光加工结合化学修饰法在不锈钢基板上进行仿生超疏水抗菌表面的制备。受生物特殊的微/纳米结构和海洋贻贝生物黏附的启发,通过激光干涉图案化处理和原位接枝聚合反应,将低表面能化学组分成功锚定到图案化的不锈钢基底上,从而获得具有自清洁性能的超疏水表面。通过一系列的细菌实验,包括琼脂平板法、荧光显微镜观察及牛奶浸泡测试,证实所制备的仿生超疏水表面具有一定的抗菌特性。此外,相关实验也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有利于扩展不锈钢的应用领域。(2)激光加工制备仿生各向异性超疏水表面。结合荷叶、蝴蝶翅膀与水稻叶独特的微观表面结构与特性,通过优化激光加工参数,设计制造具有单一或混合形态结构的图案化表面,并结合改性处理,在不锈钢基底上制备具有各向异性的超疏水表面。通过分子热力学方程验证,所计算的理论值与实际测量结果相一致。不同方向上三相接触线的连续性及液滴稳定时的能量差异是表面产生各向异性润湿性的主要原因。(3)分子动力学模拟超疏水膜的形成机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与量子化学来分析表面超疏水膜的形成过程,为超疏水表面形成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对水分子在不锈钢表面和含有超疏水膜层表面的吸附过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液滴在不锈钢表面迅速铺展开来,但在超疏水表面上仍能维持其基本形状,与测试结果相一致,运用分子动力学理论验证了超疏水膜的功能机理。(4)电沉积法制备仿生超疏水抗菌不锈钢网表面。通过双电位阶跃法在不锈钢网上沉积银纳米颗粒,并经过表面改性获得具有自清洁特性的超疏水不锈钢网表面。对电沉积过程中银纳米颗粒的生长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包括络合剂柠檬酸钠的浓度、硝酸银浓度、形核电位、形核时间与生长时间。通过静态的抑菌圈测试对含银涂层的不锈钢表面抗菌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将改性前后的含银涂层不锈钢表面放置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菌液中,对比静态培养(37℃恒温培养箱中)与动态培养(转速为50rpm,培育温度37℃)下细菌黏附状况,得出超疏水表面有利于降低细菌黏附的结论,静态培养下对细菌的减粘效果尤为明显。

刘春育[9](2018)在《热处理温度对NSSC 2120双相不锈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双相不锈钢是指其固溶组织铁素体(α)和奥氏体(γ)含量大致相等的钢种,因两相结构的存在使其兼具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优异的力学与耐蚀性能。正因如此使得双相不锈钢在军工、油气、建筑、海洋及化工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Ni是双相不锈钢中不可或缺的合金元素之一,但因其资源匮乏引起的价格高居不下使得许多国内外学者及公司大力研发综合性能优良的节约型双相不锈钢。本文通过中频感应炉采用熔模铸造法制备NSSC 2120节约型双相不锈钢,并进行了固溶处理(1000℃、1050℃、1100℃、1150℃及1200℃)及时效处理(650℃、750℃、850℃及950℃)后采用金相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ESEM)、透射电镜(TEM)、电化学工作站、万能试验机、恒温培养箱等对其组织及力学性能、耐蚀性能、抗菌性能进行探究,同时选取LDX 2101及SUS 304与最佳NSSC 2120固溶试样进行对比分析。固溶处理结果表明:当温度由1000℃升至1050℃时,长条状、针状的二次奥氏体(Y2)演变成α使其抗拉强度及耐蚀性能得到提升,但硬度有所下降。温度提高至1150℃,此时α含量的增加与细小、均匀的γ相共同作用使得抗拉强度(632.5 MPa)及硬度(17.22 HRC)达到峰值;在耐蚀性能方面,腐蚀电流密度值为2.247× 10-6μA.cm-2,再活化率为25.03%,此时点蚀性能与晶间腐蚀性能均处于最优状态。固溶温度提高至1200℃时,此时两相比例虽接近1:1,但其力学及耐蚀性能大幅下降,这与γ尖锐化有关。对比于LDX 2101和SUS 304不锈钢,NSSC 2120生产成本低且抗拉强度、硬度及耐点蚀性能均优于前二者,但其伸长率低于SUS 304。时效处理结果表明:650℃时效试样未有第二相析出,耐点蚀性能较好、硬度较高;750℃时,基体析出的ε-Cu相使其耐点蚀性能大幅下降,但其硬度处于最大值;温度升至850℃时,试样析出含Mn、含Cr的氧化物(CrMn1.504)及硫化物(MnS),使其耐点蚀性能及硬度进一步降低;950℃时,试样中未有第二相的析出使得耐点蚀性能仅次于SX-650试样,但此时试样处于过时效状态,使得硬度处于最低值。对于其抗菌效果,750℃时效试样因析出具有抗菌作用的ε-Cu相使其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大于98%,而其它试样均不具备抗菌效果。

曹攀[10](2018)在《基于生物肽改性的生物有机金属材料制备及防污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污损现象在船舶、管道、食品包装、水产养殖网箱和医疗设备等多种领域广泛存在。材料表面的防污性能与其表面特性密切相关,微生物膜的形成是生物污损的初期和关键阶段,阻止微生物膜的形成有利于材料表面防污。论文以304不锈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多巴胺原位还原法制备纳米银粒子抗菌表面技术,运用生物肽改性金属材料获得改性的生物有机金属材料,表征了样本的表面性质,选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三角褐指藻、小球藻和舟形藻评价样本表面的防污性能,并改进生物肽,优化表面防污效果。细菌贴附并在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是生物污损的最初阶段,纳米粒子表面可以有效降低细菌的贴附。纳米银粒子(Ag NPs)具有广谱的防污性能。本文利用多巴胺在弱碱溶液中容易被氧化的特性将银纳米颗粒层层结合在304不锈钢上,获得多巴胺还原的纳米银粒子表面(DA-SS Ag NPs)。利用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DA-SS Ag NPs的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样本表面覆盖有聚多巴胺和Ag NPs,DA-SS Ag NPs不仅可以明显降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贴附,还可以很好的抑制三角褐指藻、小球藻和舟形藻等海洋藻类的附着,表现出良好的防污性能。部分金属亲和肽修饰金属表面后,可以降低金属表面的粘附力,从而降低污损生物的贴附量。模拟生物肽修饰304不锈钢的过程,理论证明了修饰过程的可行性;利用不同浓度的生物肽直接修饰304不锈钢,通过接触角、硬度和表面氮和硫元素含量得出生物肽的最佳反应浓度;利用SEM、红外光谱(FTIR)和XPS表征最佳生物肽反应浓度下获得的生物有机金属表面的性质;表面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的结果证明生物肽处理的样本表面具有抗菌和抗生物膜性能。多巴胺是一种常见的偶联剂,本文利用多巴胺的连接性能将生物肽结合在304不锈钢表面,获得多巴胺连接的生物肽改性表面。XPS分析证实偶联反应中多巴胺最佳浓度为40μg/m L,元素分析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多巴胺和肽已牢固的结合到304不锈钢表面,并改变了样本表面的湿润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贴附实验证明,多巴胺连接的生物肽改性表面具有抗菌和抗生物膜性能;利用不同颗粒度砂纸处理304不锈钢表面研究了样本表面微结构对表面材料抗菌性影响,结果证明被颗粒度为600#的砂纸抛磨的不锈钢表面经生物肽修饰后,表现出比其他颗粒度抛磨的表面更强的抗菌和抗生物膜能力,由样本表面的参数可知,该结论符合附着点理论。表面活化法可以使基底材料更活泼,有利于样本表面的改性。利用“食人鱼”溶液修饰304不锈钢表面,使其富羟基化,经硅烷偶联剂和羟基琥珀酰亚胺处理后将抗菌肽马盖宁共价结合在材料表面;SEM-EDS、XPS和表面接触角结果确认了马盖宁结合在了不锈钢表面;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对修饰后的样品进行抗菌实验,结果表明马盖宁的修饰降低了不锈钢表面的生物膜量和细菌数量。紫花地丁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它富含大环寡肽,这些大环寡肽具有抗菌、杀虫和抗病毒的作用。为了获得绿色抗菌肽,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从紫花地丁中提取三种大环寡肽,利用质谱分析法检测并对比环肽的结构以及氨基酸序列;大环寡肽在多巴胺的偶合作用下牢固的结合在304不锈钢表面,利用红外光谱和接触角分析改性表面的参数,结果证明多巴胺和生物肽结合在了样本表面,并降低了其表面接触角;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几种改性样本进行浸泡实验,并利用SEM观察样本表面细菌的形态,证明环肽改性表面具有抗菌性能,且F3性能最强,SEM图像证明环肽处理的样本会破坏细菌细胞完整性,从而达到抑制细菌附着的目的。本论文结果为生物防污领域提供一种全新的方法和新的尝试,可望为未来船舶的绿色防污做出贡献。

二、抗菌不锈钢的制备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菌不锈钢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抗菌不锈钢的抗菌原理、常规加工与增材制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抗菌不锈钢的抗菌原理
    1.1 金属离子缓释杀菌
    1.2 催化和活性氧杀菌
    1.3 阳离子聚合物和抗菌酶杀菌
2 抗菌不锈钢的研究进展
    2.1 表面型抗菌不锈钢
        2.1.1 沉积法
        2.1.2 渗透法
        2.1.3 喷涂法
    2.2 合金型抗菌不锈钢
        2.2.1 含银抗菌不锈钢
        2.2.2 含铜抗菌不锈钢
3 增材制造技术
    3.1 增材制造医用不锈钢
    3.2 增材制造抗菌不锈钢
4 结语

(2)不锈钢表面抗菌功能膜的环保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抗菌材料的发展现状
        1.2.1 天然抗菌材料
        1.2.2 有机抗菌材料
        1.2.3 无机抗菌材料
    1.3 抗菌不锈钢的研究现状
        1.3.1 表面涂层抗菌不锈钢
        1.3.2 复合型抗菌不锈钢
        1.3.3 合金型抗菌不锈钢
        1.3.4 表面改性抗菌不锈钢
        1.3.5 金属离子的抗菌机理
    1.4 基于阳极氧化多孔膜制备抗菌不锈钢
        1.4.1 不锈钢阳极氧化多孔膜制备的研究进展
        1.4.2 基于阳极氧化多孔膜制备抗菌不锈钢的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试剂、材料及设备
        2.1.1 实验原材料及化学试剂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 工艺流程
        2.2.1 不锈钢预处理
        2.2.2 不锈钢阳极氧化
        2.2.3 不锈钢抗菌层制备
    2.3 检测方法及设备
        2.3.1 微观形貌与成分分析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2.3.4 耐磨性能检测
        2.3.5 耐腐蚀性能检测
        2.3.6 抗菌性能检测
        2.3.7 亲疏水性能检测
第三章 不锈钢表面微纳米孔结构的制备与表征
    3.1 概述
    3.2 不锈钢表面微纳米孔结构的制备
    3.3 工艺参数对不锈钢阳极氧化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3.3.1 磷酸含量对不锈钢阳极氧化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3.3.2 电解液温度对不锈钢阳极氧化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3.3.3 外加电压对不锈钢阳极氧化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3.3.4 氧化时间对不锈钢阳极氧化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3.4 工艺参数对不锈钢阳极氧化膜层厚度的影响
        3.4.1 磷酸含量对不锈钢阳极氧化膜层厚度的影响
        3.4.2 电解液温度对不锈钢阳极氧化膜层厚度的影响
        3.4.3 外加电压对不锈钢阳极氧化膜层厚度的影响
        3.4.4 氧化时间对不锈钢阳极氧化膜层厚度的影响
    3.5 磷酸乙二醇体系与氟化铵乙二醇体系制备阳极氧化膜的比较
    3.6 不锈钢表面微纳米孔结构成分分析
    3.7 不锈钢表面微纳米孔结构的形成机理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锈钢表面抗菌膜的电解沉积法制备及表征
    4.1 概述
    4.2 基于阳极氧化抗菌层的制备
        4.2.1 不锈钢多孔阳极氧化膜的制备
        4.2.2 含Ag抗菌层的制备
        4.2.3 含Cu抗菌层的制备
    4.3 含Ag抗菌层的微观形貌及性能表征
        4.3.1 含Ag抗菌层的微观形貌和成分分析
        4.3.2 含Ag抗菌层的抗菌性能
        4.3.3 含Ag抗菌层的耐磨性能
        4.3.4 含Ag抗菌层的耐蚀性能
        4.3.5 含Ag抗菌层的疏水性能
    4.4 含Cu抗菌层的微观形貌及性能表征
        4.4.1 含Cu抗菌层的微观形貌和成分分析
        4.4.2 含Cu抗菌层的抗菌性能
        4.4.3 含Cu抗菌层的耐磨性能
        4.4.4 含Cu抗菌层的耐蚀性能
        4.4.5 含Cu抗菌层的疏水性能
    4.5 抗菌机理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锈钢表面抗菌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表征
    5.1 概述
    5.2 不锈钢表面掺Ag二氧化钛抗菌膜的制备
    5.3 掺Ag二氧化钛抗菌膜的微观形貌及性能表征
        5.3.1 掺Ag二氧化钛抗菌膜的微观形貌和成分分析
        5.3.2 掺Ag二氧化钛抗菌膜的抗菌性能
        5.3.3 掺Ag二氧化钛抗菌膜的耐磨性能
        5.3.4 掺Ag二氧化钛抗菌膜的耐蚀性能
        5.3.5 掺Ag二氧化钛抗菌膜的疏水性能
    5.4 本章小节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载铜抗菌不锈钢的现状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载铜抗菌不锈钢的研究进展
2 抗菌不锈钢的分类及制备工艺
    2.1 合金型载铜抗菌不锈钢及其制备工艺
    2.2 表层型载铜抗菌不锈钢及其制备工艺
    2.3 复合型载铜抗菌不锈钢及其制备工艺
3 抗菌机理及抗菌效果的影响因素
    3.1 抗菌机理
    3.2 抗菌效果的影响因素
4 载铜抗菌金属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
5 结语

(4)含铜不锈钢对口腔变异链球菌和血链球菌的抗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2.1.1 主要实验试剂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2 样品制备
    2.3 抗菌实验
        2.3.1 细菌培养及分组
        2.3.2 平板计数法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3.4 DAPI染色
        2.3.5 XTT测定生物膜活性
        2.3.6 抑菌环实验
    2.4 细胞实验
        2.4.1 金属浸提液制备
        2.4.2 细胞复苏、培养及分组
        2.4.3 细胞毒性实验
        2.4.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2.5 电化学实验
    2.6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抗菌实验
        3.1.1 抗菌活性
        3.1.2 生物膜观察
        3.1.3 生物膜中细菌的活性
        3.1.4 生物膜代谢活性
        3.1.5 抑菌环实验
    3.2 细胞实验
        3.2.1 抗菌不锈钢的细胞毒性
        3.2.2 NIH3T3细胞的细胞凋亡率
    3.3 电化学实验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含铜铁素体抗菌不锈钢组织演变规律与富铜相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抗菌材料的发展与现状
    2.2 含Cu抗菌不锈钢的发展状况及制备工艺
        2.2.1 抗菌不锈钢的发展状况
        2.2.2 含Cu抗菌不锈钢的制备工艺
    2.3 富铜相演变规律与抗菌机理
        2.3.1 富铜相的析出机理
        2.3.2 Cu离子溶出机理
        2.3.3 Cu离子杀菌机理
    2.4 Cu对抗菌不锈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2.4.1 Cu在钢中偏聚与热脆
        2.4.2 Cu对再结晶组织的影响
        2.4.3 Cu对耐蚀性能的影响
        2.4.4 Cu对力学性能及成形性的影响
    2.5 其他因素对富铜相的影响
        2.5.1 变形
        2.5.2 织构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实验材料及制备工艺
    3.4 实验设备
4 试验钢热加工性能研究
    4.1 Cu对热变形行为的影响
        4.1.1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4.1.2 热变形方程的建立
        4.1.3 热加工图分析
    4.2 柱状晶对热变形行为的影响
        4.2.1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4.2.2 热变形方程的建立
        4.2.3 热加工图分析
    4.3 热轧表面裂纹研究
    4.4 Cu对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4.4.1 Cu对再结晶开始温度的影响
        4.4.2 Cu对再结晶织构的影响
        4.4.3 抗菌退火对织构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含铜抗菌不锈钢制备与抗菌性能
    5.1 成分对抗菌性能的影响
    5.2 抗菌退火温度对抗菌性能的影响
    5.3 抗菌退火时间对抗菌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富铜相析出机理与调控
    6.1 富铜相析出的热力学计算
    6.2 基体织构对富铜相分布的影响
    6.3 塑性变形对富铜相稳定性的影响
    6.4 纳米富铜相析出调控
    6.5 本章小结
7 Cu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及Cu离子释放机理
    7.1 固溶Cu含量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7.2 富铜相对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7.3 Cu离子释放机理研究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后期工作设想
    8.1 结论
    8.2 后期工作设想
9 拟得到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等离子体表面技术制备抗菌不锈钢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不同等离子体表面技术及抗菌性能
    1.1 离子注入技术及抗菌性能
    1.2 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及抗菌性能
    1.3 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及抗菌性能
    1.4 其他处理方法及抗菌性能
2 抗菌机制
3 结束语

(7)含Ag抗菌2205双相不锈钢组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含Ag抗菌不锈钢简介
        1.2.1 含Ag抗菌不锈钢的分类
        1.2.2 合金型含Ag抗菌不锈钢研究概况
        1.2.2.1 境外研究进展
        1.2.2.2 境内研究进展
    1.3 抗菌机理及影响要素
        1.3.1 抗菌机理
        1.3.2 影响要素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制备及测试方法
    2.1 材料的制备
        2.1.1 Cu-Ag二元合金颗粒的制备
        2.1.2 含Ag 2205、含Cu 2205及母材2205的制备
    2.2 材料热处理设备及工艺
    2.3 显微组织分析
        2.3.1 金相组织观察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2.3.3 扫描电镜观察
    2.4 力学性能测试
    2.5 电化学试验
    2.6 抗菌性能检测
        2.6.1 检测条件
        2.6.2 操作步骤
第三章 含Ag 2205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
    3.1 引言
    3.2 含Ag 2205显微组织研究
        3.2.1 光学显微组织
        3.2.2 XRD分析
        3.2.3 SEM背散射观察
    3.3 力学性能研究
        3.3.1 固溶温度对含Ag 2205力学性能的影响
        3.3.2 Ag量对含Ag 2205力学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Ag 2205无菌环境耐蚀性能
    4.1 引言
    4.2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材料耐点蚀性能
        4.2.1 测试方案
        4.2.2 固溶温度对含Ag 2205耐点蚀性能的影响
        4.2.3 Ag量对含Ag 2205耐点蚀性能的影响
    4.3 阻抗谱测试材料钝化膜稳定性
        4.3.1 测试方案
        4.3.2 固溶温度对含Ag 2205钝化膜稳定性的影响
        4.3.3 Ag量对含Ag 2205钝化膜稳定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含Ag 2205抗菌性能及有菌环境耐蚀性能
    5.1 引言
    5.2 抗菌性能测试
        5.2.1 标准菌液制备
        5.2.2 固溶温度对含Ag 2205抗菌性能的影响
        5.2.3 Ag量对含Ag 2205抗菌性能的影响
    5.3 有菌环境中耐蚀性能测试
        5.3.1 试验方案确定
        5.3.2 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与讨论
        5.3.3 阻抗谱测试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8)仿生结构化超疏水表面的构筑与抗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自然界生物防污方法及启示
        1.2.1 细菌在表面上的基本黏附过程
        1.2.2 海洋生物的防污方法及启示
        1.2.3 自然界典型的纳米结构杀菌生物
        1.2.4 具有特殊微结构的生物体表面性能
    1.3 仿生超疏水功能表面的研究现状
        1.3.1 表面润湿性对细菌黏附的影响
        1.3.2 仿生超疏水表面的制备现状
        1.3.3 聚多巴胺膜的制备及应用概述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生物耦合机制的润湿表面结构设计
    2.1 引言
    2.2 超疏水表面的理论基础
        2.2.1 接触角
        2.2.2 滚动角
        2.2.3 固液接触面积
        2.2.4 超疏水润湿模型分析
    2.3 典型超疏水植物表面微观结构观察及形态规律
    2.4 仿生结构与形态的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激光加工结合化学修饰法制备超疏水抗菌不锈钢表面及性能测试
    3.1 引言
    3.2 试验部分
        3.2.1 材料、试剂与主要设备
        3.2.2 试验过程
        3.2.3 测试与表征
    3.3 制备样品表面的微观形貌分析
    3.4 样品表面的化学成分分析
        3.4.1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3.4.2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
        3.4.3 反应过程分析
    3.5 超疏水抗菌不锈钢表面的抗菌性能测试及抗菌机理分析
        3.5.1 平板测试法
        3.5.2 荧光显微镜观察及牛奶浸泡试验
        3.5.3 抗菌机制分析
    3.6 不锈钢表面的润湿性能测试及机理分析
        3.6.1 反应时间对样品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3.6.2 润湿机理分析
    3.7 超疏水抗菌不锈钢表面的稳定性测试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锈钢基底仿生各向异性超疏水表面的制备与分子动力学模拟超疏水膜形成的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部分
    4.3 各向异性不锈钢表面的微观形貌及润湿性分析
        4.3.1 不同微观形态结构的表面形貌及润湿性
        4.3.2 不同条纹宽度的表面形貌及润湿性
    4.4 不锈钢超疏水表面的各向异性润湿机理分析
    4.5 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不锈钢表面超疏水膜的形成机制
        4.5.1 构建界面模型
        4.5.2 分子动力学模拟超疏水膜形成机制
        4.5.3 分子动力学模拟水分子在不同表面的吸附过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沉积法制备仿生超疏水抗菌不锈钢网及性能测试
    5.1 引言
    5.2 试验部分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试验过程
        5.2.3 测试与表征
    5.3 不锈钢网含银涂层表面的生长过程分析
        5.3.1 柠檬酸钠的络合作用影响
        5.3.2 循环伏安扫描曲线确定反应浓度
    5.4 含银涂层不锈钢网的表面形貌分析
        5.4.1 柠檬酸钠浓度的影响
        5.4.2 形核电位的影响
        5.4.3 形核时间的影响
        5.4.4 生长时间的影响
    5.5 含银涂层不锈钢网的表面成分分析
        5.5.1 X射线衍射图谱(XRD)
        5.5.2 能谱分析(EDS)
        5.5.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5.6 含银涂层不锈钢网的抗菌性能测试
        5.6.1 抑菌圈测试及机制分析
        5.6.2 不同培养环境下的细菌黏附测试
    5.7 不锈钢网表面的润湿性分析及稳定性测试
        5.7.1 不锈钢表面的润湿测试及机制分析
        5.7.2 超疏水抗菌不锈钢表面的稳定性测试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内容总结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热处理温度对NSSC 2120双相不锈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节Ni型双相不锈钢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节Ni型双相不锈钢的分类
    1.4 节Ni型双相不锈钢的制备
        1.4.1 氮气加压熔炼法
        1.4.2 吹气增氮法
        1.4.3 常压下添加氮合金
    1.5 节Ni型双相不锈钢的优缺点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6.1 课题研究意义
        1.6.2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材料制备
    2.2 热处理设备及试样制备
    2.3 显微组织分析
        2.3.1 金相组织观察
        2.3.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3.3 扫描电镜(ESEM)分析
        2.3.4 透射电镜(TEM)分析
    2.4 腐蚀性能测试
        2.4.1 极化曲线测试
        2.4.2 交流阻抗谱测试
        2.4.3 动电位再活化法(DL-EPR)测试
    2.5 力学性能测试
    2.6 抗菌性能测试
第三章 固溶温度对NSSC 2120双相不锈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固溶处理工艺确定
    3.3 固溶温度对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3.4 固溶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4.1 抗拉强度分析
        3.4.2 断后伸长率分析
        3.4.3 硬度分析
    3.5 固溶温度对材料耐蚀性能的影响
        3.5.1 极化曲线测试
        3.5.2 交流阻抗谱测试
        3.5.3 固溶温度对材料耐点蚀性能的影响
        3.5.4 钝化膜稳定性
    3.6 耐晶间腐蚀性能
        3.6.1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测试
        3.6.2 固溶温度对材料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时效温度对NSSC 2120双相不锈钢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时效处理工艺确定
    4.3 时效温度对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4.4 时效显微组织分析
    4.5 时效温度对材料点蚀性能的影响
    4.6 时效温度对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
    4.7 时效温度对材料硬度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NSSC 2120、LDX 2101及SUS 304不锈钢性能对比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方案
    5.3 耐点蚀性能
        5.3.1 极化曲线测试
        5.3.2 交流阻抗谱测试
    5.4 力学性能
        5.4.1 抗拉强度分析
        5.4.2 断后伸长率分析
        5.4.3 硬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基于生物肽改性的生物有机金属材料制备及防污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海洋生物附着和污损机理
    1.3 防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物理防污方法
        1.3.2 化学防污方法
        1.3.3 生物防污方法
        1.3.4 生物肽改性表面性质分析手段
    1.4 不足之处
    1.5 课题来源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不锈钢的预处理
        2.2.2 纳米粒子表面的制备
        2.2.3 生物有机金属材料的制备
        2.2.4 细菌的培养
        2.2.5 海藻的培养
        2.2.6 植物肽的分离与提纯
    2.3 实验表征
        2.3.1 样本表面理化性能分析
        2.3.2 生物膜定量
        2.3.3 抗菌率测试
        2.3.4 细菌的贴附表征
        2.3.5 海藻的贴附表征
        2.3.6 数据统计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纳米粒子的抗菌防污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AgNPs表面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3.3 AgNPs表面防污性能测试
    3.4 银纳米粒子表面和铜纳米粒子表面防污性能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物有机金属表面的制备机理
    4.1 前言
    4.2 模拟生物肽和不锈钢反应
    4.3 生物有机金属表面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4.3.1 生物肽的最佳反应浓度
        4.3.2 生物有机金属表面的表征
    4.4 样本表面抗菌性能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巴胺作为偶联剂制备生物有机金属
    5.1 前言
    5.2 样本的制备与表征
        5.2.1 生物肽的设计与制备
        5.2.2 SS-D的制备与表征
        5.2.3 SS-P的制备与表征
    5.3 样本的抗菌性能
        5.3.1 菌种选择
        5.3.2 抗生物膜能力
        5.3.3 抗菌性能
        5.3.4 抗生物膜和抗菌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表面活化法制备生物有机金属
    6.1 前言
    6.2 MAG Ⅱ的接枝
    6.3 样本表面表征
        6.3.1 SEM-EDS分析
        6.3.2 XPS分析
        6.3.3 ATR-FTIR分析
        6.3.4 接触角分析
    6.4 样本表面抗菌性能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植物环肽修饰生物有机金属
    7.1 前言
    7.2 大环寡肽的分离和提纯
    7.3 环肽改性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7.3.1 ATR-FTIR分析
        7.3.2 接触角分析
        7.3.3 抗菌性及抗生物膜性能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成果和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抗菌不锈钢的制备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抗菌不锈钢的抗菌原理、常规加工与增材制造[J]. 刘莹,杨俊杰,易艳良,张治国,王小健,李卫,周圣丰. 材料导报, 2021
  • [2]不锈钢表面抗菌功能膜的环保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 姜阅. 东南大学, 2020(01)
  • [3]载铜抗菌不锈钢的现状及发展[J]. 李杭,高建新,李运刚. 热加工工艺, 2020(08)
  • [4]含铜不锈钢对口腔变异链球菌和血链球菌的抗菌特性研究[D]. 蓝义亮.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5]含铜铁素体抗菌不锈钢组织演变规律与富铜相作用机理[D]. 孙绍恒.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7)
  • [6]等离子体表面技术制备抗菌不锈钢的研究进展[J]. 刘阳,徐晋勇,高波,高成. 机械工程材料, 2018(09)
  • [7]含Ag抗菌2205双相不锈钢组织与性能研究[D]. 陈盛涛. 福州大学, 2018(03)
  • [8]仿生结构化超疏水表面的构筑与抗菌应用[D]. 李淑一. 吉林大学, 2018(12)
  • [9]热处理温度对NSSC 2120双相不锈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D]. 刘春育. 福州大学, 2018(03)
  • [10]基于生物肽改性的生物有机金属材料制备及防污性能研究[D]. 曹攀.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抗菌不锈钢的制备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