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药价改革进行中

2004年,药价改革进行中

一、2004,药价改革进行时(论文文献综述)

胡超[1](2020)在《带量采购背景下药企价格决策行为的博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解决并改善就医难、负担重等一系列医疗问题是全世界都热衷于奋斗的目标,而降低药品价格作为主要手段之一更是备受关注。在我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药品的带量采购政策作为我国现阶段医疗改革的突破口,为我国医药行业的聚合、部分药品降价提质等方面带来利好的同时,也对相关制药企业带来了大小不同的影响与冲击。面对全新的采购规则、不同的市场需求和更低的价格要求,相关制药企业正不断调整生产与价格策略。因此,本文以药品带量采购为背景,以带量采购目录药品的制药企业为研究对象,用博弈论等研究方法,立足于第二轮带量采购具体细则,对相关生产药企分别在体系内带量采购政策性市场、体系内剩余用量市场以及体系外的外部市场应选择何种价格决策的问题进行研究。首先,研究药企在体系内政策性市场中,分别面临独家药企议价、二至三家药企竞价和多家药企激烈竞价三种情况时的价格决策问题。研究结果如下:独家药企的最优价格为政府事先规定的顶价A与药企成本的折中组合,即两值和的一半。在二至三家药企进行寡头竞价时,最终报价结果及倾向性与成本优势药企的溢价能力、劣势成本药企的外部选择与收益率目标,以及制药企业的成本数额相关。以成本优势企业为例,当成本处于临界值之间时,应采取低价封杀策略,而超过阈值条件,采取高价盈利策略更优。在三家以上药企竞价中,成本优势药企选择高价策略始终优于中等价格策略;当三家成本满足临界值要求时,选高价策略更优,而在其他范围,选择低价封杀策略更优。另外,在策略倾向方面,随着概率的增加,优势企业采取独占市场策略的倾向性越强。其次,研究药企在体系内剩余用量市场中面临降价要求时的价格决策。因采购需求受体系内政策性市场中标药企数量关联,所以考虑药企最大期望利润与政府效用函数,通过逆推法得到最优降价策略。最后,在体系外的外部用药市场中,制药企业的价格博弈受成本类型、竞争对手价格等因素影响,成本低与成本高的药企博弈结果具有不同的最优价格,并且低成本药企显然具有先动的优势,通过价格策略,在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中,影响其他药企的价格策略,从而实现了药品价格全面降价的目的。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第一,内容领域创新。带量采购政策作为我国全新的一种药品集中采购模式,自2018年底实施试点以来,相关政策措施处于不断探索与完善阶段,目前带量采购相关研究内容十分稀少,而本文则将数学建模与博弈理论应用于药品带量采购。第二,研究角度创新。在仅有的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对政策的评估与完善,如政策反响、落地情况、优缺点及改进建议等,很少有学者站在药企生存与发展角度对政策进行解读并给出措施建议,在全新的竞价环境中,本文站在药企角度对目录药品竞价过程进行博弈分析,为药企在不同竞价环境中提供价格决策帮助。本文的研究能为目录确定的和可能纳入的药品生产企业在不同竞价环境中提供一些决策参考,也能为政府提供药品价格博弈的信息资本,为政府政策的完善提供部分帮助。

黄河[2](2019)在《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改革人均医疗费用比较研究》文中指出药品加成制度是我国为缓解公立医院营收不足而允许其自主进行药价加成的定价补偿制度。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推进,降低居民用药负担、有效发挥政府责任提高医疗质量成为公立医院深化改革的核心方面。作为造成群众医疗卫生负担过重的因素之一,药品加成制度成为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利益博弈点。然而,药品加成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导致了一系列悖论,患者在用药投入方面的负担得以缓解的同时,公立医院基于其盈余的需求,不断提升其他配套医疗服务的价格,以形成对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该项问题造成药品加成制度改革实际效果欠佳,减轻患者医疗卫生负担的程度十分有限,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无法在根本上得以缓解,且影响公立医院的既得利益,导致药品加成制度改革及配套制度有待探索。基于此,本文针对哈尔滨市公立医院的药品加成制度改革以及患者的医疗支出效应进行分析。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法与演绎法以及统计分析法等,全面探究药品价格管制制度演进以及背后的逻辑根基,明确药品加成制度改革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哈尔滨市案例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制度改革后的医疗支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明确改革前后住院部门以及门诊部门的价格管制方式和实际支出效应,并对药品加成制度改革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明确该项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反思。最后,结合药品加成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哈尔滨市公立医院具有针对性的药品加成制度改革优化策略,尝试探索降低患者负担多元途径,完善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机制,合理探索医院价值补偿机制,并健全医院药品价格监管制度,旨在提高药品加成制度改革的实效,切实缓解哈尔滨市患者的医疗负担,并对我国医疗卫生管理制度优化以及政策演进形成一定的借鉴。

胡灵[3](2019)在《医药行业供应链竞争与政府管制 ——以两票制与集中采购制为切入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药行业历经数次医改,经过了资源累积阶段、市场化改革阶段与政府强力主导阶段。医药供应链发展至今,市场格局依旧错综复杂,市场竞争与管制的争论仍未停止,医改政策仍在探索之中。非典事件后出台的新医改政策建立了全民医保,逐渐取消了药品加成,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走票过票等违法行为,以上成果背后,是老龄化背景下医保缺口不断加大的新挑战。2015年起,为了肃清医疗供应链环境、降低药价以节约医保经费,医改“两票制”及集中采购等配套改革推出,并对医药行业中的竞争格局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导致了全行业市场主体的竞争结构变化,在推广两票制及与之协作的集中采购制下的“双信封”评标与联盟采购政策过程中,引发了药价不降反升、药品短缺、配送环节混乱与低效等一些违背政策初衷的现实问题。本文从两票制及其相配合的集中采购等制度入手,通过一系列经济学、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来评判政府对医药行业进行经济性管制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并通过对比典型政策试点城市已实现的政策效果与政策立法原意之间的对应情况,分析两票制与集中采购制政策在具体实施中对竞争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探究政策缺陷的成因。经分析可知,“两票制”虽然表面降低相关职能机构的监管成本,减少中间环节,但不能最终有效达到降低药价、提升药品安全质量保证的效果。“两票制”与集中采购制度共同作用下的“唯低价论”相反会打击药械生产企业生产积极性,造成药品制度性短缺的严重问题。此外,医改监管主体与市场主体的界定不明将导致垄断与不正当竞争。从而,通过借鉴医改成果较为丰富,制度较为先进的美国、日本经验,为解决我国医改难题提供一些新思路。政府监管手段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则必然需要从政策缺陷中吸取经验教训,并以问题为导向,更新监管手段与方式,提出更高效与更具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通过重塑医药供应链监管法律关系,严格界定市场准入机制及市场主体合规运行方式,明确政府监管的界限和市场介入程度,落实对医药供应链主体制度性的激励与权利保护,使得政策具有稳定预见性,减少政策的随意性与对市场自由竞争与演化的负面作用,以成本更低,更治本的方式营造公平高效的竞争环境,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吴政宇[4](2018)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我国药品价格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药品价格问题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重头戏。从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健全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到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价格体系”,足以看出药品价格问题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药品是药物保障体系中的关键部分,药品价格水平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全体居民的基本健康需求能否得到满足,疾病风险能否得到保障,更关系到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然而我国自2009年启动新一轮医改以来,药品价格水平不合理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充分解决,严重阻碍了我国药品保障体系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因此,保障居民的健康权利,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解决药品价格问题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管制俘虏理论,并结合博弈模型、计量模型、矩阵模型等分析工具,从与药品价格直接相关的各利益主体着手分析,探究以政府、居民、医保、公立医院、医药企业等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在药品价格问题中的地位、作用与问题。由此得出我国政府在药品价格治理过程中行政干预太多,管制内生性问题较为突出;公立医院在药品市场中的“双重垄断”地位,使“以药养医”较为严重,加剧了药价虚高;作为药品服务的买方,医保与居民在药品领域内的弱势地位,使医保的议价控费功能失灵,居民用药的自主性受到严重影响;医药企业是药品的生产供应方,对药品信息的掌握拥有绝对优势,在缺乏有效监督审查机制的背景下,医药企业道德风险频发,导致药品流通缺乏效率,药品定价存在不合理等问题。最后,根据对各利益主体所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在药品领域内的治理经验,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背景下的多元共治策略,提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路径。即在协同治理的顶层框架下,各利益相关者坚持统一的原则与要求,积极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面对药品价格问题,并对药价问题采取目标一致的治理行动,促进药品价格问题得以解决,药品价格水平恢复合理状态。

刘毅[5](2018)在《新医改背景下我国药品供应链定价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药价虚高是我国药品供应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产生与医药企业和公立医院的定价策略密切相关。药品最主要的销售渠道是通过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经由医药企业和公立医院最终被患者消费。公立医院作为药品供应链中的重要主体,不仅是上游药品采购环节的主要买方,同时是下游药品销售环节的主要卖方。而作为一类特殊商品,药品定价不仅受到市场供需关系影响,还受到价格政策的约束。为了合理引导药品定价、有效缓解患者用药负担,政府于2009年正式拉开新医改帷幕,并且将药品价格政策改革作为重点工作之一。针对药品供应链上游的采购环节,实施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替代药品分散采购政策;针对药品供应链下游的销售环节,实施药品零差率政策,替代药品加成政策。改革开展以来,虽然在整体上患者用药负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在部分地方药价不降反增,药价虚高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政策实施效果表现不稳定。本文开创性地从药品供应链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并对比均衡结果,论证了不同药品价格政策对供应链中医药企业和公立医院定价策略的作用机理;总结了现行药品价格政策对于解决价格问题的优势与不足;最后针对药品供应链各环节并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改进药品价格政策建议。得到创新结论如下。(1)关于采购环节中的医药企业定价策略。在药品分散采购政策下,公立医院的强势地位和对高药价的逐利性,使得医药企业采取抬高药价并增加促销的定价策略;在药品集中采购政策下,医药企业将定价策略从高定价大促销转向降低药品价格,药品采购价格虚高“水分”被挤出。然而,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强制剥夺了医药企业和公立医院的议价权利并同时损害了双方利益,从而引发医药企业规避招标,致使政策难以长期稳定发挥效用。(2)关于销售环节中的公立医院定价策略。在药品加成政策下,低价药品的加价空间被限制,公立医院采取销售高价药品并高加价的定价策略;在药品零差率政策下,医院的药品加价策略被强行限制,同时,合理制定并配合实施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能够保证公立医院销售低价药品,并且在不损害公立医院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挤出药品销售价格虚高“水分”。但是,药品零差率政策只剔除了药品销售加成利润,如果药品采购回扣仍然存在,零差率政策表现不稳定,甚至将恶化现状。(3)关于供应链全过程中的医药企业和公立医院定价策略。考虑到单一政策的不足,集中采购和零差率政策在供应链上下游的同步实施是消除药品高定价策略的有效途径,而制定并实施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是实现该有效途径的关键。

成洁[6](2018)在《广东省医药价格领域改革与管理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分析药价放开政策实行以来广东省药品市场价格变动情况与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情况,判断改革是否得到政策预期,仍存在哪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访谈法、数据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展开研究。一是从药品价值链出发,分析2015年6月药价放开后广东省药品招标采购价格、药品批发价格、医疗机构药品价格、零售药店药品价格的变动情况。二是对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效果进行实证研究,从医院的业务量、医疗业务收入、患者自付比例、财政补偿等指标变化情况来分析改革成效。研究结果:药品市场价格变化情况:药品价格放开后,广东省药品市场价格总体波动不大,价格秩序总体平稳。药品招标采购环节价格波动较小、价格较为平稳;零售环节中医疗机构药品价格涨幅高于社会零售药店;批发环节价格波动较大,主要以低价药、短缺药和独家生产药品为主。仍有个别药品价格持续上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情况: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医院门诊、住院的业务量有所增长、县级公立医院在区域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劳务技术价值有所体现;医院“以药补医”的局面逐步扭转,新的补偿机制开始建立,改革基本达到政策预期。但仍存在不足,如患者的诊疗费用持续增长、医院的收入结构变化甚微、价格调整补偿缺乏针对性等,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政策建议:药品价格方面:应继续强化对药品市场价格的管理,从药品价值链的各环节共同发力,一是优化药品注册审批制度,严格把关药品准入环节;二是加强药品生产过程监管,严格把关药品生产质量;三是整顿药品流通环节,继续推行两票制政策;四是加大药品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执法力度,维护药品价格市场环境;五是提升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规范医生的“处方行为”等来促进形成新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使药品价格回归合理。医疗服务价格方面:一是改革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方式;二是确保患者费用负担不增加前提下,动态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三是加强费用监测,规范医疗行为;四是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医改配套政策;五是强化改革风险控制。

王熙宁[7](2016)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背景下的“医药分业”立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现阶段医疗卫生制度越显不适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医疗服务具有很强的知识性、专业性和技术性,药品本身具有特殊性,医疗领域信息的不对称现象严重、医院补偿机制的不完善等等这些因素使得医院经营过多倾向于市场化,公益性色彩变淡,“以药养医”现象愈演愈烈。而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发展较晚,对于规范医疗及药品的立法又极为滞后,缺少专门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监管,使得“看病难、看病贵”的规制无法可依。针对当前医疗现状,笔者认为我国必须积极探索医、药分业之路,在已有医疗保险制度背景下,对医药分业的立法规制积极研究,处理好医院、患者、“第三方”医保机构三者之间的关系,细化我国医疗保险法律制度,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监督管理体系,从而走上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成功医改之路。因此,本文以我国当前医疗保险制度为背景,阐述药品及医疗关系的法律现状,借鉴国外医药关系立法对于医疗、医药管理的研究经验,就我国缺乏专门关于医药关系的立法现实,对当前“医药合业”制度下的药价形成、主体关系等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以得出“医药分业”制度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紧迫性,立足于医疗保险角度总结医药分业改革的法律缺位问题。最后通过对制定医药分业相关法律、细化我国医疗保险法规、加强医院创新改革力度三个方面的立法建议,以建立完善的医药分业制度法律化推进我国医疗改革的向前发展。

唐林俊[8](2012)在《我国现行医疗体制改革评析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影响因素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及其争论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根本原因在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愈演愈烈。2009年4月6日,历时三年论证、全民翘首以盼的新的医改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新医改方案”)正式出台。这是一份旨在为国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远大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我国新一轮医改就此翻开新的一页。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等三年阶段性目标。医疗体制改革关乎13亿人,特别是10亿多低收入的农民与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休戚相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疗体制改革。目前,新医改近三年的阶段性改革已经收尾但改革取得的成效并不尽如人意,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目标依然茫然。目前,我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且配置不合理,而且将长期存在基本医疗保障的短缺。为此,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任重而道远。此外,国内关于“医改”的机制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我国三十年的医疗体制改革问题重重。究竟我国的医疗费用增长多快、多超常呢?学者认为考察“看病贵”的问题,“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的增长情况是最直接的指标。据统计,相较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情况,近年来居民的“门诊费用”与“住院费用”是大幅增长。由此导致越来越多的民众因为“经济困难”而看不起病。这给民众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通过分析,笔者认为“看病难”与“看病贵”关系密切但却是存在较大区别。据了解,如果不合理配置医疗资源,那么一些地方的居民依然会因为专业人员少或医疗服务机构少而不能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即使在“全民公费医疗”或者“全民健康保险”的体制下,该问题也是存在的)。但是,在我国,“看病难”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同“看病贵”密切相关,因为“看病贵”问题已经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弱势群体(或低收入患者)无钱看病。换句话说,在我国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公平问题,不但是医疗资源配置问题,而且直接同“医疗费用”的上涨问题联系在一起。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目前我国医疗体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看病难、看病贵”,由此反映出整个医疗领域的“供给”(即“医疗服务提供机构”)和“需求”(即“医疗服务”)之间处于明显的失衡状态,同时也反映出我国现阶段的整个医疗体制,无论是从经营的“效率”还是从医疗保障的“公平”角度来看,其存在的问题均较为严重。为此,本研究基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影响因素视角,笔者试图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历程进行回顾并进行评析与反思,并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及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的方向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导言。简单介绍研究问题的实际意义、论文的基本思路与逻辑结构、论文的创新点、使用的研究方法、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同读者交代的与论文有关的其他问题。第二部分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历程回顾。为了对我国医疗体制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并从中总结归纳出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笔者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历程进行回顾并进行简要评析与反思。第三部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现状及影响因素。通过挖掘“看病难、看病贵”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探讨造成当前“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认为形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现行的医疗体制存在问题。第四部分对我国现行医疗体制改革的再次思考。为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及对今后进一步改革完善有所借鉴,笔者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影响因素本质角度,再次对我国现行医疗体制改革进行思考。第五部分对我国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本章在前述各章节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打破行政垄断开放医疗市场,改革医药体制促使医药价格回归合理,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改进医保支付方式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等方面,对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刘国庆[9](2010)在《我国药品购销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降低药品费用,化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政府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药品从出厂直至到达消费者手中,流通环节中经历多次批发层层加价,造成了药价居高不下。近些年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降低药品费用,从医药分别管理、分开核算,到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国家发改委二十多次降低药品价格,均收效甚微。基于此,本文以相关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医药购销模式的实际情况,分析国外的药品购销模式,比较国内外购销模式的优劣,并通过对武汉市普爱医院的药品直供模式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医疗机构应如何优化医药购销模式,来降低药品的价格,从而减轻患者的药费负担。最后在借鉴国内外先进购销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药品购销模式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为有效化解当前我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供一种较为合理的医药购销模式。首先阐述的是研究思路与基础,也是论文的立题基础,国内外药品购销问题的研究进展,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相关的理论综述。其次是实证分析,针对我国药品购销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医疗和药品资源的稀缺性,药品监管制度的缺陷、管制失效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药品流通中虚假的产品差异化竞争和医患之间以及医生与药品流通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用经济学的理论对我国药品购销前期的注册审批、定价、招标问题,以及现有购销模式的低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揭示了药品购销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药价虚高的根源。最后是对策建议和进一步展望,提出短期和长期来看解决我国药品购销模式缺陷以及价格虚高问题方法,以及改革试点药品购销模式的构建。本文的主要结论为:(1)长期来看我国应采用改革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定额的采购业务外包、门诊药房社会化、零差率销售和收支两条线等多种方式探索实现医药分开的路径,逐步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实现医药分业。(2)短期来看,通过药品直供的方式减少药品流通环节的价格加成,确定主配送商和辅助配送商集中供货,在政府引导下促进药品市场集中度提升,同时加强对药品零售价的管理,将配送企业的利润以“定额让利”的方式补偿给医疗机构。(3)积极探索单病种限价或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和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的改革,从各个环节治理药品价格虚高,切断其现有利益链。

贾清萍[10](2010)在《江西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系统运行效应反馈仿真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医疗是目前中国医疗问题中最薄弱也最难以解决的部分,它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民的生活健康,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对新农村建设、农村医疗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影响。我国近20年的前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走市场化道路,尽管过去的医疗改革确实解决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缺医少药的情况,但也促使医院宾馆化的现象产生,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公共产品性质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导致“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严重,产生了饮鸩止渴问题。现中国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展开,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宏观卫生政策的调整,改革力度之大受到全世界瞩目,但改革中又出现新的问题,表现出典型的外部政策对系统行为干预无效的系统性症状。需要多方法学进一步分析前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产生问题的原因,为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政策依据。需要多方法学进一步论证新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出台的新对策的正确性,防止出现新的饮鸩止渴、舍本逐末、恶性竞争等问题。中国医疗卫生服务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有很多问题待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基于这些背景,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运筹学等方法结合研究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系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农村医疗及其服务供应链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对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深入调查,构建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结构模式。通过对萍乡市五个县级综合医院,包括芦溪县人民医院、上栗县人民医院、莲花县人民医院、湘东区人民医院、安源区人民医院的深入调研;对江西省卫生厅的专访,对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调查;对下埠镇农村居民的深度访谈,获取第一手调查资料和数据,并结合供应链的理论,构建了由政府、医疗产品供应商、农村医院、农村居民为主体的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结构模式。第二,基于调研,结合供应链结构模式,利用一元回归、多元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别构建了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不同环节主体行为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通过变量筛选,找出了影响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发展的参加合作医疗人数、县级医院科室、医务人员数、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设备、医疗价格、医疗保障等核心变量,并对各自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为建模及仿真的变量选择与方程建立作铺垫。第三,基于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的模式,从整体医改出发,利用复杂系统理论,分别对政府环节、医疗产品供应商环节、医院环节、农村患者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馈基模分析。构建了24个涉及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发展的问题基模和从整体出发管理对策基模。通过对基模的分析,找出制约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从整体出发完善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运行机制的八条管理对策,其中包括(1)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2)加快农村医院改革,(3)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医院的投入等。从整体出发对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系统问题进行了研究。第四,在整体医改基模分析的基础上,组建系统动力学的核心变量数据、入树、枝向量反馈环计算、管理对策、仿真五步分析法,创新性地基于反馈环集合结构和从作用力角度出发,提出且仿真论证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子系统产生经济支撑力、内生成力、吸引力、动力的四大管理子对策的正确性。论文通过核心变量数据系构建基模,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仿真实验入树流图模型,基于反馈环集合与反馈环特性从作用力的角度提出了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子系统子对策并进行仿真实验,定量揭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策实施效果。创新性地提出了消除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负反馈环制约的原理:通过政府、农村医院、农民、城市医院、药品产供销各自责任、目标和利益的实现,达到实现消除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负反馈环制约的总目标。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效应作用力分析,得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运行产生的四大作用力,即经济支撑力、内生成力、吸引力、动力。针对这四个作用力,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子系统发展的四大对策,即不断提高中央及地方政府补助比重,增强农村医疗卫生的经济支撑力;大幅增加参合农民,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大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的内生成力;不断提高医疗补偿人次和扩大受益面,增加农民主动投入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吸引力;加快新农合发展,增加医院、医药、公共卫生三个子系统实现各自目标责任的动力。第五,在整体医革基模分析的基础上,对加快农村医院改革子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新建系统动力学的对策作用力因果链传递效应分析法,应用因果链传递效应进一步证明了前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产生“看病贵、看病难”的原因,又应用因果链传递效应证明了县级医院子系统综合发展六条子管理对策的正确性,而且采用流率基本入树作为调控参数,对对策的因果链传递效应证明的正确性进行了可靠性仿真分析。基于核心变量是系统的原子和因果链是系统的分子新思想,新建系统因果链传递效应分析法。基于深入调研的萍乡市五个县级发展的历史数据建立新核心变量集合,建立因果链序列,建立因果链的顶点度序列,由顶点度序列对因果链的链接力,产生县级医院服务供应链系统核心变量增长上限基模。基于增长上限基模因果链结构,首先应用因果链传递效应,证明和分析了中国前期医改中农村居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其次,应用因果链传递效应,证明了现行医改中基于消除县级医院医疗服务供应链系统负反馈环制约的原理提出的县级医院子系统发展六条子管理对策正确性,建立九棵流率基本入树,创新性地采用新农合流率基本入入树调控参数法,对对策的因果链传递效应证明的正确性进行了可靠性仿真分析。最后,基于仿真作用力因果链传递效应分析,提出了中国新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1)在新农合制度政策制订及实施中,各级政府和农民要注重发挥经济支撑力、内生成力、吸引力、动力的四种力量的作用,促进各作用力的不断增强,通过作用力使新农合不断深入发展。(2)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各级政府和管理人员要注重通过政府、医院、医药企业、农村和城市居民各自目标责任的实现,来实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制度的总目标,这是体制改革的原理,不执行此管理对策医改难以成功。(3)政府在新农合政策制订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农民的缴费数额。因为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反馈环效应分析得到,如果农民缴费高度增加,将会制约农民参合人数。(4)新农合对县级医院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医务人员数等有正向影响,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新农合政策实施力度,促进县级医院发展。(5)通过反馈仿真分析,证明了县级医院没有能力靠自身运转解决医疗设备、科室建设等资金问题,因此,还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县级医院的建设投入。

二、2004,药价改革进行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药价改革进行时(论文提纲范文)

(1)带量采购背景下药企价格决策行为的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政策与理论
        1.2.1 药品带量采购
        1.2.2 博弈理论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本文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思路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 药品集中采购研究
        2.1.1 集中采购组织及其价值的研究
        2.1.2 带量采购政策研究
        2.1.3 集采制度的完善研究
    2.2 药品价格及定价方法研究
        2.2.1 药价虚高的成因研究
        2.2.2 药品定价的方法研究
    2.3 药价的干预策略研究
        2.3.1 政府药价规制与控费研究
        2.3.2 医疗机构降费策略研究
    2.4 药企的定价策略研究
    2.5 文献评述
第3章 制药企业在政策性市场的价格博弈分析
    3.1 独家药企议价博弈分析
        3.1.1 问题的初步分析
        3.1.2 模型假设
        3.1.3 模型求解与分析
    3.2 二至三家制药企业竞价博弈
        3.2.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3.2.2 模型求解
        3.2.3 策略分析
    3.3 三家以上药企竞价博弈
        3.3.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3.3.2 模型求解与分析
        3.3.3 策略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制药企业在非政策性市场的价格博弈分析
    4.1 药企在医疗体系内剩余用量的竞价博弈
        4.1.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4.1.2 模型求解
        4.1.3 策略分析
    4.2 医疗体系外的外部市场竞价博弈
        4.2.1 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4.2.2 模型求解
        4.2.3 策略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管理启示
    5.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改革人均医疗费用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哈尔滨市药品加成制度改革背景及现状
    2.1 药品加成制度改革背景
        2.1.1 药品加成制度演进
        2.1.2 药品价格管制改革原因
        2.1.3 药品加成制度改革意义
    2.2 哈尔滨市药品加成制度改革现状
        2.2.1 药品加成制度改革进程
        2.2.2 药品加成制度改革现状
    2.3 哈尔滨市药品加成制度改革人均医疗费用比较分析视角
        2.3.1 政府责任
        2.3.2 利益相关者
        2.3.3 价格管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市药品加成制度改革前后支出对比及问题分析
    3.1 哈尔滨市医疗部分费用支出情况对比
        3.1.1 门诊部门支出效应比较分析
        3.1.2 住院部门支出效应比较分析
    3.2 哈尔滨市药品加成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3.2.1 发挥政府责任惠及患者程度低
        3.2.2 难以彻底解决用药利益链问题
        3.2.3 缺乏医疗利益相关者平衡机制
        3.2.4 医疗服务价格管制机制待完善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市药品加成改革的优化对策
    4.1 探索降低患者负担多元途径
        4.1.1 优化医疗保障制度
        4.1.2 设定医保费用阈值
        4.1.3 控制医疗服务价格
        4.1.4 提高医患沟通协商水平
    4.2 完善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机制
        4.2.1 完善医院内部治理结构
        4.2.2 提高用药监督管理水平
        4.2.3 健全医院药品会计制度
        4.2.4 理顺利益交换惩处机制
    4.3 合理探索医院价值补偿机制
        4.3.1 提高财政性补贴水平
        4.3.2 建立医院长效补给机制
    4.4 健全医院药品价格监管制度
        4.4.1 公立医院深化价格调整
        4.4.2 推进价值链成本控制
        4.4.3 深化医院自我监督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3)医药行业供应链竞争与政府管制 ——以两票制与集中采购制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新医改实施背景
第二章 新医改政策及问题
    第一节 新医改政策立法来源
    第二节 两票制与集中采购制政策协作
        一、两票制实施
        二、药品集中采购
        三、省级配送商集中采购
    第三节 新医改政策的主要问题
        一、走票转型提高药价
        二、低价竞争致药品制度性短缺
        三、配送环节不畅
第三章 医疗行业监管相关理论分析
    第一节 医疗行业经济性管制
    第二节 企业规模与相应交易费用
        一、多票制下企业分工合作
        二、两票制下企业被动扩张
    第三节 采购联盟强势地位
    第四节 国外医药行业监管借鉴
        一、日本医药配送
        二、美国集中采购模式借鉴
        三、美国强势监管地位
第四章 医药供应链监管手段更新
    第一节 医药供应链市场准入与合规运行
        一、生产、采购准入与激励
        二、流通标准规范和信息化
        三、民营医院执业鼓励与规范
    第二节 监管主体地位及职能革新
        一、监管主体能力增强
        二、医保局地位与监管转向
        三、供应链开票制度革新
        四、集中采购与医保基准标准改进
        五、社会性管制多部门法协作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我国药品价格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探讨药价治理模式
        1.3.2 关注医保控费作用
        1.3.3 分析药品定价问题
        1.3.4 思考药品流通绩效问题
        1.3.5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
    1.7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利益主体阐述
    2.1 药品价格治理的理论基础
        2.1.1 管制俘虏理论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 主要利益相关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2.2.1 政府
        2.2.2 居民
        2.2.3 公立医院
        2.2.4 医药企业
        2.2.5 医保
        2.2.6 各利益主体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章 我国药价治理的历史沿革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药品价格治理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3.1.1 计划经济时期(1949年~1977年)
        3.1.2 宏观调控时期(1978年~1995年)
        3.1.3 强化管制时期(1996年~2008年)
        3.1.4 探索治理时期(2009年~至今)
        3.1.5 我国药品价格治理的现状
    3.2 药品价格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药价虚高与虚低并存
        3.2.2 政府管制不当损伤医药企业利益
        3.2.3 公立医院“以药养医”依旧存在
        3.2.4 医保对药价的调控功能失灵
        3.2.5 药品定价存在问题
    3.3 药价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药价水平
        3.3.2 政府管制缺乏激励相容机制
        3.3.3 公立医院药品销售利润链未被斩断
        3.3.4 医保支付标准与支付目录设置不合理
        3.3.5 药品定价体系与配套制度不健全
第四章 药品价格治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4.1 厚生劳动省集中管制下的日本药价治理
    4.2 谈判评审主导下的加拿大药品价格治理
    4.3 利润控制下的英国药品价格治理
    4.4 市场竞争为主的美国药品价格治理
    4.5 国外药价治理的经验启示
第五章 我国药品价格治理的对策建议
    5.1 药品价格协同治理模式构建
        5.1.1 协同治理的基本要求
        5.1.2 协同治理的顶层架构
    5.2 有效发挥各利益主体的作用
        5.2.1 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职责定位
        5.2.2 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5.2.3 加速构建契约型医保支付体系
        5.2.4 建立政企激励约束相容机制
        5.2.5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配套制度建设
        5.2.6 培育居民参与治理的意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与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新医改背景下我国药品供应链定价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我国药品价格虚高问题严峻
        1.1.2 新医改药品价格政策改革
        1.1.3 新政策对药品价格影响效果不稳定
        1.1.4 定价策略研究是改进价格政策的有效途径
    1.2 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界定
        1.2.1 药品供应链
        1.2.2 药品价格政策
        1.2.3 研究对象界定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药品供应链定价策略相关研究
        2.1.1 供应链定价策略相关研究
        2.1.2 药品定价策略相关研究
    2.2 药品价格政策相关研究
        2.2.1 药品采购价格政策相关研究
        2.2.2 药品销售价格政策相关研究
    2.3 研究现状评述
    2.4 本章小结
3 药品采购环节企业定价策略研究
    3.1 博弈模型构建
        3.1.1 药品分散采购政策
        3.1.2 药品集中采购政策
    3.2 均衡分析
        3.2.1 药品分散采购政策下的均衡
        3.2.2 药品集中采购政策下的均衡
        3.2.3 均衡的比较
    3.3 考虑规避招标的情形
        3.3.1 博弈模型构建
        3.3.2 均衡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药品销售环节医院定价策略研究
    4.1 博弈模型构建
        4.1.1 药品加成政策
        4.1.2 药品零差率政策
    4.2 均衡分析
        4.2.1 药品加成政策下的均衡
        4.2.2 药品零差率政策下的均衡
        4.2.3 均衡的比较
    4.3 考虑药品回扣的情形
        4.3.1 博弈模型构建
        4.3.2 均衡分析
    4.4 考虑药店销售渠道的情形
        4.4.1 博弈模型构建
        4.4.2 均衡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药品供应链全过程主体定价策略研究
    5.1 博弈模型构建
    5.2 均衡分析
        5.2.1 分散采购+药品加成
        5.2.2 分散采购+零差率
        5.2.3 集中采购+药品加成
        5.2.4 集中采购+零差率
    5.3 均衡比较
        5.3.1 医院市场竞争充分的情形
        5.3.2 医院市场竞争匮乏的情形
    5.4 本章小结
6 针对药品价格的政策创新建议
    6.1 药品采购价格政策方面
        6.1.1 设立药品采购奖惩办法
        6.1.2 完善药品采购评标规则
        6.1.3 严格把关企业药品注册
        6.1.4 加强医院药品采购监管
    6.2 药品销售价格政策方面
        6.2.1 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6.2.2 探索多种医疗付费机制
        6.2.3 严厉打击医药商业贿赂
        6.2.4 完善医疗机构绩效评价
    6.3 医药市场环境方面
        6.3.1 鼓励扶持民营医院发展
        6.3.2 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6.3.3 加强医疗卫生知识普及
        6.3.4 实施药品价格分类管理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广东省医药价格领域改革与管理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理论基础
        1.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1.4.2 价格规制理论
        1.4.3 均衡价格理论
        1.4.4 制度安排理论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 药品价格改革与管理研究
        2.1.1 药价放开政策背景和意义
        2.1.2 药价放开后配套措施的完善
        2.1.3 药品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2.1.4 国际上部分国家和地区药品价格管理经验借鉴
    2.2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与管理研究
        2.2.1 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现状与问题
        2.2.2 医疗服务价格定价与补偿
        2.2.3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与对策
        2.2.4 国际上部分国家和地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经验借鉴
        2.2.5 部分省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情况分析
第三章 资料来源与方法路径
    3.1 资料来源
        3.1.1 定量资料来源
        3.1.2 定性资料来源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调查访谈法
        3.2.3 数据分析法
        3.2.4 综合分析法
    3.3 技术路线
第四章 广东省药品价格改革实践情况分析
    4.1 药品价格改革后广东省药品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4.1.1 药品招标采购环节价格情况
        4.1.2 药品批发环节价格情况
        4.1.3 医疗机构药品价格情况
        4.1.4 零售药店药品价格情况
    4.2 药品价格改革后广东省配套出台的主要措施分析
        4.2.1 规范价格行为,同步完善药品采购政策
        4.2.2 运用现代科技,提升价格执法效率
        4.2.3 加强药品价格监管基础建设,构建长效监管机制
    4.3 广东省药品价格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4.3.1 多头监管,难以形成合力
        4.3.2 监管信息不透明
        4.3.3 监管广度和难度增大
        4.3.4 监管力量薄弱
第五章 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情况分析
    5.1 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概况
        5.1.1 基本情况
        5.1.2 财政补偿及医保政策配套情况
        5.1.3 卫生管理及费用控制等情况
    5.2 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施效果
        5.2.1 医院业务量逐年增长
        5.2.2 医院医疗业务收入稳步增长
        5.2.3 以药补医模式逐步扭转
        5.2.4 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得到一定体现
        5.2.5 医保患者医药费用自付比例逐渐下降
    5.3 广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5.3.1 患者诊疗费用持续增长
        5.3.2 医院收入结构变化甚微
        5.3.3 “以药补医”向“以耗材、检查、检验养医”趋势转变
        5.3.4 价格调整补偿缺乏针对性
        5.3.5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难以实现足额补偿
        5.3.6 医保支付政策难以同步配套实施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2.1 药品价格方面
        6.2.2 医疗服务价格方面
第七章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背景下的“医药分业”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法律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1.3.1 文献综述
        1.3.2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2章 医药相关理论法律现状
    2.1 医疗保险的概述及其法律现状
        2.1.1 医疗保险的概述
        2.1.2 医疗保险法律制度的界定及现状
    2.2 药品的概述及其法律现状
        2.2.1 药品概述
        2.2.2 药品监管的不健全法律现状
    2.3“以药养医”的医药关系现状
        2.3.1 医药关系的概念
        2.3.2“以药养医”的形成
第3章 国外医疗保险与医药关系制度的经验借鉴
    3.1 美国:市场化的医药卫生体制
        3.1.1 充分发挥管理式医疗的作用
        3.1.2 改革费用支付方式、补偿机制和筹资模式
        3.1.3 完善医疗保险法制与信息网络建设
    3.2 英国:全民医疗保障制度
    3.3 德国:强制性社会医疗保障模式
    3.4 澳大利亚:全民与私人保险结合的医疗保险模式
        3.4.1 全民保险与私人保险相结合医保体系
        3.4.2 政府财政的充分支持
        3.4.3 社区卫生服务的优质性
第4章 我国医药关系改革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4.1“医药合业”制度的弊端分析
        4.1.1“医药合业”制度下的药价形成过程
        4.1.2“医药合业”制度中各主体间的关系
    4.2 实行“医药分业”制度的必要性
        4.2.1 通过医药分业降低患者医药费用
        4.2.2 医药分业利于药品、药房管理
    4.3 从医疗保险角度分析医药分业改革的法律缺位
        4.3.1 医疗保险的立法现状
        4.3.2 规范医药分业的法律空缺
第5章 我国实行“医药分业”制度的立法建议
    5.1 立法目的
    5.2 立法形式
    5.3 立法建议
        5.3.1 医疗保险制度方面
        5.3.2 医药分业制度方面
        5.3.3 医院创新改革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现行医疗体制改革评析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影响因素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研究问题的意义
    0.2 论文的基本思路与逻辑结构
    0.3 论文的创新点
    0.4 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
    0.5 相关问题的说明
    0.6 不足之处
1.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历程回顾
    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医疗体制(1978年以前)
        1.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医疗体制及特征
        1.1.2 评析与反思
    1.2 经济社会转轨时期的医疗体制(1979年到1989年)
        1.2.1 经济社会转轨时期的医疗体制及特征
        1.2.2 评析与反思
    1.3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医疗体制(1990年到2005年)
        1.3.1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医疗体制及特征
        1.3.2 评析与反思
    1.4 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2006年至今)
    1.5 小结
2.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现状
    2.2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
        2.2.1 “看病难”的主要影响因素
        2.2.2 “看病贵”的主要影响因素
    2.3 小结
3. 对我国现行医疗体制改革的再次思考
    3.1 有关公立医院改革的问题
        3.1.1 公立医院“垄断服务市场”
        3.1.2 公立医院“管办不分”
    3.2 有关医疗服务价格的问题
        3.2.1 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扭曲
        3.2.2 医护人员的价值背离其价格
        3.2.3 医疗服务按项目收费的弊端
    3.3 有关医疗劳动力市场的问题
        3.3.1 医生劳动力市场过度限制
        3.3.2 护理人员流失现象严重
    3.4 有关医药价格虚高的问题
        3.4.1 换个角度看“以药养医”机制
        3.4.2 “以药养医”机制存在的合理性
        3.4.3 “药价虚高”问题的根源
        3.4.4 药品定价机制存在缺陷
    3.5 有关医疗保障的问题
        3.5.1 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
        3.5.2 医保支付方式存在问题
    3.6 小结
4. 对我国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4.1 打破行政垄断,开放医疗市场
        4.1.1 剥离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
        4.1.2 深化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
        4.1.3 加大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和改革的力度
    4.2 改革医药体制,促使药价回归合理
        4.2.1 破除公立医院在药品零售环节的垄断地位
        4.2.2 完善药品价格机制
        4.2.3 建立短缺药品管理制度
    4.3 构建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
        4.3.1 推行按单病种付费的医疗付费方式
        4.3.2 加强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4.3.3 医疗技术劳务性服务价格亟待提高
    4.4 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改进医保支付方式
        4.4.1 加快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4.4.2 改进现有医保支付方式
    4.5 相关配套措施
        4.5.1 进一步完善我国医疗服务市场法制建设
        4.5.2 规范政府对医疗服务的监管
        4.5.3 彻底解放医生劳动力市场
        4.5.4 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4.5.5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9)我国药品购销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2 药品购销模式的理论基础
    2.1 药品的特性及定价
    2.2 我国药品流通体制变革
    2.3 药品购销模式的影响因素
    2.4 建立药品购销模式的分析框架
3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药品购销模式分析
    3.1 发达国家药品购销现状分析
    3.2 发达国家药品流通市场分析
    3.3 发达国家药品定价机制分析
    3.4 发达国家药品购销模式的比较分析
4 我国药品统一招标采购模式及其问题
    4.1 我国医药采购制度历史沿革和存在的问题
    4.2 药品统一招标直接采购的理论基础
    4.3 药品统一招标采购的几种代表性模式
    4.4 药品统一招标采购存在的问题
    4.5 新医改政策出台对医药购销的影响
5 药品直供模式研究
    5.1 药品直供的理论基础
    5.2 普爱医院药品直供的背景
    5.3 普爱医院药品直供的主要措施
    5.4 药品直供试点取得的成效
    5.5 药品直供试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5.6 进一步完善药品直供模式的建议
    5.7 普爱药品直供模式的启示
6 改进我国药品购销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6.1 我国药品购销模式改革的主要思路
    6.2 药品集中配送模式的构建
    6.3 药品最高限价模式的构建
    6.4 两种药品购销模式的比较分析
    6.5 我国药品购销模式的构建
7 本文研究展望
    7.1 引言
    7.2 卫生事业发展状况
    7.3 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成因分析
    7.4 彻底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思路和措施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江西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系统运行效应反馈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问题提出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医疗卫生发展与管理现状
        1.3.2 中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与管理现状
        1.3.3 发达国家医疗卫生管理对中国的启示
        1.3.4 研究成果综述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4.3 研究内容
        1.4.4 论文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综述
    2.1 供应链的理论概述
        2.1.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2.1.2 供应链的特征
    2.2 服务供应链理论概述
        2.2.1 服务供应链定义
        2.2.2 服务供应链的特征
        2.2.3 服务供应链的分类
    2.3 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
        2.3.1 系统动力学内涵
        2.3.2 系统动力学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
        2.3.3 枝向量行列式反馈环计算法
    2.4 系统动力学视角的供应链机理研究
        2.4.1 用系统动力学研究供应链问题的可行性
        2.4.2 系统动力学视角的供应链问题研究
    2.5 一元线性回归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运行现状调查分析
    3.1 政府实施的新农合政策运行现状调查
        3.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3.1.2 调查的变量与数据
    3.2 县级医院运行现状调查
        3.2.1 调查对象与方法
        3.2.2 调查的变量与数据
    3.3 患者医疗现状调查
        3.3.1 调查对象与方法
        3.3.2 调查变量与数据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的结构模式与运作机理研究
    4.1 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的内涵
    4.2 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的结构模式
        4.2.1 中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结构
        4.2.2 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的结构模式与特征
    4.3 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中各结点的地位与作用
        4.3.1 政府在医疗服务供应链中的地位与作用
        4.3.2 供应商在医疗服务供应链中的地位与作用
        4.3.3 医院在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中的地位与作用
        4.3.4 农民患者在医疗服务供应链中的地位与作用
    4.4 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的运作机理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主体行为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5.1 政府的新农合政策对县级医院影响的一元回归分析
        5.1.1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5.1.2 回归模型构建
        5.1.3 回归结果及讨论
        5.1.4 结论
    5.2 县级医院发展的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5.2.1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5.2.2 回归模型构建
        5.2.3 回归结果及讨论
        5.2.4 结论
    5.3 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5.3.1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5.3.2 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5.3.3 Logistic回归结果及讨论
        5.3.4 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主体行为的问题基模分析
    6.1 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的政府环节问题基模分析
        6.1.1 政府实施"以药养医"政策的舍本逐末基模分析
        6.1.2 政府财政投入失衡的城乡医院富者越富基模分析
        6.1.3 政府实施的药品单独定价政策产生的饮鸩止渴基模
        6.1.4 政府实施的高价药强制降价政策产生的舍本逐末基模
        6.1.5 政府实施的医药品招标政策产生的饮鸩止渴基模
    6.2 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的医药品供应商环节问题基模分析
        6.2.1 医药品供应商的生产伪新药行为产生的饮鸩止渴基模
        6.2.2 医药品供应商的回扣、提成行为产生的恶性竞争基模
    6.3 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的医院环节问题基模分析
        6.3.1 农村医院人力资源的增长上限基模分析
        6.3.2 农村医院医疗设备投资的增长上限基模分析
        6.3.3 农村医院基建投资的增长上限基模分析
        6.3.4 农村医院信息化建设投资的增长上限基模分析
        6.3.5 农村医院科研发展投资成长上限基模分析
        6.3.6 农村医院医务人员低工资增长上限基模分析
        6.3.7 农村医院的增长上限总模型生成
    6.4 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的患者环节问题基模分析
        6.4.1 农村患者医疗需求增长上限基模
    6.5 基于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问题基模的综合管理对策研究
        6.5.1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医院的投入
        6.5.2 完善新药审批机制,加强新药审批的严查力度
        6.5.3 建立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药品定价机制
        6.5.4 建立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监管,使招标程序法定化
        6.5.5 加强医院、医生行为的监督管理,加快推行医药分开政策
        6.5.6 加强人才引进、对口支援和三支一扶人才管理政策,进行城乡医院人力资源联合开发
        6.5.7 加强县级医院改革,构建由政府、医院共担责任的筹资机制,吸纳民营资本
        6.5.8 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江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供应链系统的管理对策实施效应反馈仿真研究
    7.1 系统动力学入树反馈仿真作用力五步分析新内涵
        7.1.1 入树反馈仿真作用力五步分析法
        7.1.2 入树反馈仿真作用力五步分析法的新内涵
    7.2 新农合服务供应链系统仿真核心变量的确定与历史数据表
    7.3 新农合服务供应链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与等价的流图模型构建
    7.4 新农合服务供应链系统的反馈环计算及反馈环集合的构建
    7.5 基于反馈环集合结构提出并论证新农合服务供应链系统四条产生的四种作用的管理对策的正确性
    7.6 新农合服务供应链产生四种作用力的管理对策后10年实施效应的仿真分析
    7.7 新农合服务供应链系统仿真结果可靠性分析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江西萍乡市县级医院服务供应链系统因果链传递效应反馈仿真研究
    8.1 作用力的因果链传递效应分析法
        8.1.1 作用力的因果链传递效应分析法
        8.1.2 作用力的因果链传递效应分析法的创新性点
    8.2 萍乡市县级医院服务供应链系统运行的核心变量集合与历史数据
    8.3 萍乡市县级医院服务供应链子系统发展因果链序列及增长子基模
    8.4 萍乡市县级医院服务供应链系统新正因果链序列及增长上限基模
    8.5 萍乡市县级医院运行因果链传递效应证明
        8.5.1 前期医改产生的"看病贵"后果的因果链传递效应证明
        8.5.2 萍乡市县级医院新医改管理对策提出及正确性的因果链传递效应证明
    8.6 萍乡市县级医院未来发展对策实施的因果链传递效应证明结果的仿真分析
        8.6.1 县级医院服务供应链流位流率确定
        8.6.2 县级医院服务供应链系统仿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的建立
        8.6.3 对策正确性的因果链传递效应证明结果的仿真分析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对现行医改的若干建议
    9.3 主要创新点
    9.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2004,药价改革进行时(论文参考文献)

  • [1]带量采购背景下药企价格决策行为的博弈分析[D]. 胡超.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2]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改革人均医疗费用比较研究[D]. 黄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3]医药行业供应链竞争与政府管制 ——以两票制与集中采购制为切入点[D]. 胡灵.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我国药品价格治理研究[D]. 吴政宇. 福州大学, 2018(03)
  • [5]新医改背景下我国药品供应链定价策略研究[D]. 刘毅. 北京交通大学, 2018(11)
  • [6]广东省医药价格领域改革与管理实践研究[D]. 成洁. 广东药科大学, 2018(02)
  • [7]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背景下的“医药分业”立法研究[D]. 王熙宁.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8]我国现行医疗体制改革评析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影响因素视角[D]. 唐林俊.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3)
  • [9]我国药品购销模式研究[D]. 刘国庆.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8)
  • [10]江西农村医疗服务供应链系统运行效应反馈仿真研究[D]. 贾清萍. 南昌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2004年,药价改革进行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