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班子与邓小平理论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班子与邓小平理论

一、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与邓小平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孙贵林[1](2020)在《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民主思想,既是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理论指南,也是因应世情、国情与党情变化的必然结果,还是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进行深刻反思的最终产物。研究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入和拓展邓小平理论研究、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1923年6月旅法勤工俭学到积极投身于革命武装斗争,是酝酿萌发阶段;二是1952年7月调往中央以后从支持将经济建设提到重要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到关注分配问题、主张根据劳动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资的高低、贯彻平等和自由原则,是积极探索阶段;三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支持农村开展的生产责任制改革到要求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打破单一所有制结构以及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是初步形成阶段;四是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强调“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到1992年春南巡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以及确立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价值目标,是成熟完善阶段。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主要表现为:其一,经济民主的制度保障是所有制、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等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民主的实现方式和最重要标志,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所促进的经济成果的公平分配是经济民主的价值体现和基本目标。其二,经济民主的基本任务是经济管理民主化。经济民主要求人民在经济活动中拥有独立的经济自主地位,享有自主的经济管理权和经济利益权。“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民主集中制”、“责、权、利相统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既注重推进宏观经济的民主管理,处理好党政关系、上下关系、政企关系、政社关系,又注重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使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其三,经济民主的关键环节是经济决策民主化。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要从民主制定、民主执行、民主检验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全面推进经济决策民主化。即在经济决策制定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必要条件,群众路线是基本方法,民主集中制是重要保证;在经济决策执行过程中,“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是动力之源,“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是必然选择,“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重要原则;在经济决策检验过程中,“实践”是唯一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具体标准。其四,经济民主的实践成效是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即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转变、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转变、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转变。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表现为: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物质前提是发展生产力,价值诉求是人民自主,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表现为:经济与民主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主要表现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其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努力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积极推动经济管理、经济决策的民主化进程,积极推动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不断向纵深推进。

孙公健[2](2020)在《新中国成立后陈云经济思想探析》文中指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工作一直都是我们党的工作中心,经济建设的成功与否也是检验一个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正是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时至今日已经以92万亿的国民生产总值,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并非一日之功,它是建立在无数先辈们的不断探索和砥砺奋斗的基础之上的。陈云作为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长期领导和参与我国的财政经济工作当中,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济思想。陈云经济思想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改革时期,都曾发挥过重要乃至关键的作用,时至今日,依然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史料的归纳、总结、分析最终实现史论结合。在对陈云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梳理后,总结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将陈云经济思想与具体的经济问题相结合,分析其经济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文章除了引言部分之外,共有五部分:第一章阐述了陈云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作为文章的逻辑起点。从国内外两个角度对陈云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加以阐述,理论来源则主要从马列主义经济思想和中共其他领导人经济思想两个方面加以概括,为文章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梳理了陈云经济思想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笔者将其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初步形成时期,基本形成时期,发展时期,进一步发展时期。通过对这四个时期的论述,实现对陈云长期领导我国经济工作的了解,对其经济思想实践运用有所把握。第三章归纳了陈云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对陈云经济思想中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综合平衡论”“经济体制改革”进行论述,从多个维度剖析了陈云经济思想的理论内涵,对陈云经济思想形成完整系统的认识。第四章总结了陈云经济思想的基本特征,对陈云经济思想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三个基本特征进行论述总结,以此突出体现陈云经济思想自身的独特性。第五章论述了陈云经济思想的时代价值,将陈云经济思想的意义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加以论述,陈云经济思想的理论意义主要表现在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经济理论的补充和完善、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的借鉴。陈云经济思想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为对发展生产力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和借鉴。

余清[3](2019)在《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党登上历史舞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历史必然性。在政党组织结构中,政党领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扮演着政党组织者、引领者、代言者等多种重要角色,发挥着政党普通成员无法比拟的作用,是领导政党开展政治活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实现政党纲领及奋斗目标的“灵魂式”人物。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实践也充分说明,科学认识领袖在政党组织结构中的角色与功能,正确处理领袖与群众、阶级、政党关系,事关无产阶级政党生死存亡,事关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使命型政党。在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党领袖与群众、阶级、政党关系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既有正面经验,也有反面教训。但是,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创建、发展和壮大的历程中,在领导人民进行伟大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光辉岁月里,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立场和观点审视处理政党领袖问题。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文革”结束后,针对不少党员干部甚至是高级领导干部思想认识教条、僵化,深陷领袖个人迷信崇拜之泥潭的现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在党内外干部群众中率先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反对过分宣传领袖个人和制造新的领袖崇拜,支持并领导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之起草工作,引领党内外干部群众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思想及毛泽东等党的领袖们在历史上的功过评价问题,使党内外干部群众在政党领袖问题上的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统一了思想,为继续高举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与此同时,邓小平从党和人民事业的长远发展出发,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与实践主题,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就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党领袖与群众、阶级、政党关系问题,如何选拔、培养、使用、监督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大胆探索,提出了诸多新判断、新论述,推动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学说在中国实现了新发展,生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即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是内容丰富的科学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集体观问题上,邓小平认为,一个成熟且稳定的领袖核心与领导集体,是判断无产阶级政党政治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不仅事关政党自身兴亡,而且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之兴衰。鉴于国内外经验教训和党所领导的各项事业的需要,邓小平一直要求领导集体树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立场形象,坚持改革开放的干事创业形象,清正廉洁的为民公仆形象,勤学善学的进取形象。为此,他要求领导集体中的每位领袖,应自觉维护领袖集体中的核心,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领导方式,把领袖个人作用与领导集体的作用有效结合起来。在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选拔问题上,邓小平认为,这是事关党的干部队伍能否纯洁,党的干部队伍尤其是领导班子结构能否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政治路线能否贯彻落实的重大问题。因此,要坚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及德才兼备的选拔方针和标准;坚持任人唯贤的选拔路线;坚持民主选拔、结构优化、平稳渐进和人民公认的选拔原则。要解放思想,创新机构设置,释放领袖型干部成长空间;改革人事制度,消除领袖型干部选拔的制度障碍;广泛动员群众参与,选人民满意的领袖型年轻干部。在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问题上,邓小平认为,不能把领袖权威狭隘地理解为领袖个人权威,而应理解为党中央、国务院的权威及领袖集体的权威,是领袖个人权威与组织权威、领袖集体权威的统一。影响领袖权威大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取决于人民群众拥护与否?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成熟与否?党的纪律严格执行与否?为此,邓小平强调,维护中央领导集体及其核心的权威,领导干部尤其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作为领导集体核心一员的领袖,自己也要正确处理维护领袖集体权威和领袖个人权威的关系,反对个人崇拜,防止领袖专断;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对违反组织纪律、政治纪律的党内派性活动依规依法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在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评价问题上,邓小平认为,科学准确地评价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是关系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党生死存亡及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因此,邓小平在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毛泽东个人及党的其他领袖的功过、历史地位问题上,提出了“实事求是”“宜粗不宜细”及“向前看”三大原则,主张把党内公开讨论与党内政治决议方式结合起来。这不但没有“丢刀子”“砍旗子”,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巩固了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维护和提升了党的国际形象。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成功典范,是对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理论成果。求实的态度,创新的品质,辩证的思维,为民的情怀,是其鲜明的理论品格。在新时代,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发挥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科学指导功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把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民族复兴大业、人民幸福伟业推向新的历史阶段。

刘征[4](2018)在《邓小平成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分析——以“毛泽东因素”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邓小平成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同毛泽东密不可分。毛泽东的垂范和教导,使邓小平成为"毛派的头子"和"始终坚持正确路线"的代表;毛泽东的提携和培养,使他"担任党和军队许多重要领导职务";毛泽东的信任和器重,使他"一直处在战略全局的关键位置,处在对敌斗争的最前线";毛泽东的评价和推荐,使他为全党认识和熟悉。"毛泽东因素"是邓小平成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显着特征和关键因素,从侧面阐释了中央领导集体形成的内在机理,为解读他成为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提供了钥匙。

聂云志[5](2017)在《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对于极富实事求是与创新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在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了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创作了光辉的《论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是我国开始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初步总结,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时至今日,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五大发展理念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论十大关系》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本文立足于《论十大关系》原文,全面梳理其提出的时代背景、仔细分析其形成的理论基础、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思想精髓,以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着重研究《论十大关系》的当代价值。《论十大关系》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力发展的理论,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遵循了我国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究其思想精髓:一是以统筹兼顾的方针解决经济上的五对矛盾,二是以民主平等的原则解决政治上的四对矛盾,三是以包容开放的姿态解决文化上的一对矛盾。据此可言,《论十大关系》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极具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它的发表标志着我国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理论基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思想准备;同时,也为新时期厚植五大发展理念提供了理论滋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张鹏帅[6](2016)在《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世界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普遍提高。然而,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也随之出现,严重制约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威胁着民众的身心健康。环境问题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和博弈的新焦点,探索绿色发展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理应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一道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并将其作为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使命。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中,形成“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并就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做出战略部署。这就对学术研究中的生态文明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产生了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为当今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石。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及系统分析法等,从历史角度出发,对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进行研究。首先,深入挖掘了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为下文研究寻找理论依据和思想根源;其次,系统研究了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利、林业、人口和资源四个方面的思想。其中,水利思想部分主要谈到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水资源的重要性有着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着重对我国江河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同时创造性地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林业思想部分主要涉及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两方面的思想;人口思想主要包括不同时期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办法;资源思想主要探讨了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通过节约现有资源与开发新型资源相结合的方法,解决资源紧缺问题。据此得出的主要经验有:完善公众参与与监督机制,制定政策时应该从实际出发,切忌固步自封,发挥科技对生态环境治理的积极作用;历史教训有:政策的连贯性不足,忽视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将生态文明纳入国家发展全局。进而提出了一些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启示:实事求是、尊重和顺应客观规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根基,共建共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统筹兼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依法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最后,以结语的形式重申了本文的主要思想并对文章中存在的不足而未能及时纠正之处做简要的说明。总之,本文以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研究课题,通过梳理该时期的生态文明思想脉络,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进而从中提出一些启示性建议,以期助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梁丹丹[7](201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最终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演进过程,这种历史演进蕴含着某种规律和逻辑。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总体布局的发展趋势与走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形成有其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理论依据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系统与要素的理论;历史依据主要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延安时期边区建设的历史经验;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论;现实依据主要有:和平与发展的、生态危机全球扩展的时代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等。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总体布局的先行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历史借鉴,是总体布局历史演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政。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围绕着新中国的政治架构、经济政策、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重要构想,并成功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过渡。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曲折探索时期,党在经济建设上,提出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和任务;政治建设上,高度重视发扬民主;文化建设上,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以其开放性与包容性沿着某种轨迹向前演进。并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逐层推进,这种历史演进轨迹的脉络也越来越清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经历了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论格局到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重大转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建设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和紧迫,总体布局突破了以前的“三位一体”,演进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席卷全球和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成为必然,最终使“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得以形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对当前时代背景的反映,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再认识,也是对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和新问题特别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全面、不够协调、不可持续认识与把握地深化。并且,每当社会主义事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向另一个时期过渡时,总体布局具体内容的“边缘性”和“模糊性”也会客观的突破其原有的框架,成功实现向新的发展阶段过渡。总体布局根据时代特征的变化、国情发展的演变、社会进步与人民群众的需要,并遵循某种规律与逻辑不断进行历史演进。这种历史演进的规律是它将始终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总体布局的构成要素和结构逐步呈“多元”化趋势,并且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全过程都遵循着与时俱进的规律。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不是社会形态发生转变时那种带有根本性的社会变革,而是有着共同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目标,是总体布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大框架下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演进。是一种前提和基础、推进与升华、继承并发展、既有各自发展特色又有统一本质的辩证逻辑关系。通过对总体布局历史演进相关问题的科学分析,得出总体布局历史演进的经验与启示主要在于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要立足于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始终坚持党的历史任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教育。

张一靓[8](2015)在《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理论根据,将其灵活运用到我国民族工作实际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并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入推进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站在国际国内大局上,科学的认识到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将发展作为我国民族工作与解决民族问题的主线和中心要素,不断完善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主要有如下方面:一是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理论方面,认识到新时期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民族关系的特点与性质,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原则与途径;二是在民族平等方面,提出了关于“真正的民族平等”的理论和政策;三是在民族团结方面,提出了争取整个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科学理论,制定了行之有效的促进民族团结的政策措施;四是在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方面,提出了在民族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等科学理论,制定了民族地区改革开放、扶贫开发、对口支援、财政税收等政策;五是在民族区域自治方面,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真正行使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条件等科学理论,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全面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形成了完整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它对于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创新发展和民族问题的解决具有长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具有重要的启示。当前,我们在落实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时应格外注意“真正”二字;应全面落实“两个大局”思想,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应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应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本论文在充分掌握和研读相关文献,在认真学习和吸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经典着作,以及目前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界优秀学术科研成果基础上,进行更为细致与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历史地位做出了一些有新意的阐述。

张玉明[9](2015)在《建国以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演进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文中指出科技政策,也就是指科技发展的总政策,它不仅决定科技发展方向,还影响着科技发展规模和速度。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最辉煌的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21世纪,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更大的影响,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在这一背景下,各国纷纷制定科学、符合国情的科技政策,以期占领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中共自建立之初即十分重视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领导集体的科技政策既有共通性,又有独特的政策取向和需求。本文旨在充分利用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管理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所收集的档案资料、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进行研究,尤其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过程、指导理论、宏观决策、主要措施、科技政策以及科技管理进行综合比较研究,揭示党的科技思想内在逻辑,由此抽剥出不同历史阶段党的科技政策的经验和教训,达到以史为鉴,资政利国的目的。本文主体框架如下:绪论,主要涉及选题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解读相关概念。第一章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与中国现代化进行述评,具体分析第一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确立环境;第一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的确立和初步发展;第一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的主要成果;第一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与中国现代化的曲折发展等。第二章阐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的转型与中国现代化的推进:具体分析第二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形成的社会背景;第二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的转型;第二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的主要成就;第二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对中国现代化的推进。第三章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进行探析,第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形成的社会因素;第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的现代性升华;第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的主要成果;第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与中国现代化的新局面等。第四章对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研究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的共性和差异性,并对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对中国现代化促进作用进行评价及思考,进而对当前中共领导集体的科技思想与现代化进行展望。结论部分,纵观全文,对建国以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演进及其对中国现代化促进作用综合考察,得出结论。

李凯[10](2015)在《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文化思想及历史思考》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过程中,对文化思想建设进行了探索。将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具体的国情和实践相结合,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进步文化思想,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中国先进文化思想。这一文化思想丰富了马列主义的文化理论,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也为后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得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在不断的探索中得到继承与发展。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回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文化思想的演变过程,研究其的丰富思想内涵,不但有利于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党的整个文化思想的结晶,还为我们党的文化思想继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文化思想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历史与现实三个方面阐述了其文化思想形成的原因和依据,对其中的文化思想基本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对其历史作用给予了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它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思想发展的指导意义。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论文的逻辑结构及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第二部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文化思想形成的条件,主要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文化思想的形成条件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探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文化思想的精髓;第四部分对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文化思想的历史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五部分对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文化思想的进行了现实思考,强调其现实指导意义;第六部分是结论,对全文进行归纳与总结。

二、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与邓小平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与邓小平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2 相关概念解析
    0.3 研究现状分析
        0.3.1 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0.3.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0.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1章 体系生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形成背景和过程
    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背景
        1.1.1 时代背景:世情、国情与党情出现新变化
        1.1.2 历史镜鉴: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的深刻反思
        1.1.3 现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1.1.4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经济民主思想
    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
        1.2.1 酝酿萌发阶段
        1.2.2 积极探索阶段
        1.2.3 初步形成阶段
        1.2.4 成熟完善阶段
第2章 制度保障: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民主
    2.1 所有制与经济民主
        2.1.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经济民主内涵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民主
        2.2.1 经济主体的基本含义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
        2.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民主内涵
    2.3 分配制度与经济民主
        2.3.1 重新确立物质利益原则
        2.3.2 对按劳分配原则的拨乱反正
        2.3.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经济民主内涵
第3章 基本任务:经济管理民主化
    3.1 经济管理民主化的提出
    3.2 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
        3.2.1 “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原则
        3.2.2 “民主集中制”原则
        3.2.3 “权、责、利相统一”原则
        3.2.4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3.2.5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原则
    3.3 宏观经济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3.3.1 给政府分权:处理好党政关系
        3.3.2 给地方分权:处理好上下关系
        3.3.3 给企业分权:处理好政企关系
        3.3.4 给集体经济组织分权:处理好政社关系
    3.4 企业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3.4.1 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3.4.2 让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
第4章 关键环节:经济决策民主化
    4.1 经济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4.1.1 经济决策在党和政府决策中的地位
        4.1.2 经济决策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1.3 经济决策的重要作用
    4.2 经济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3 经济决策民主制定
        4.3.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决策制定的必要条件
        4.3.2 群众路线:经济决策制定的基本方法
        4.3.3 民主集中制:经济决策制定的重要保证
    4.4 经济决策民主执行
        4.4.1 “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经济决策执行的动力之源
        4.4.2 “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经济决策执行的必然选择
        4.4.3 “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经济决策执行的重要原则
    4.5 经济决策民主检验
        4.5.1 “实践”:经济决策检验的唯一标准
        4.5.2 “三个有利于”:经济决策检验的具体标准
第5章 实践成效: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
    5.1 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的变迁
        5.1.1 计划体制时期行政调控下的生产
        5.1.2 改革开放后生产向自主经营的转变
    5.2 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的变迁
        5.2.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拨下的交换
        5.2.2 改革开放后交换向市场配置的转变
    5.3 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变迁
        5.3.1 计划体制时期平均主义下的分配
        5.3.2 改革开放后分配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转变
    5.4 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的变迁
        5.4.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节下的消费
        5.4.2 改革开放后消费向适度可持续的转变
第6章 理论解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和特点
    6.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
        6.1.1 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
        6.1.2 中国共产党:经济民主的领导核心
        6.1.3 发展生产力:经济民主的物质前提
        6.1.4 人民自主:经济民主的价值诉求
        6.1.5 人的全面发展:经济民主的终极目标
    6.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
        6.2.1 坚持经济与民主的统一
        6.2.2 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6.2.3 坚持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
        6.2.4 坚持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
        6.2.5 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6.2.6 坚持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
第7章 现实观照: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7.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理论价值
        7.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7.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
    7.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实践价值
        7.2.1 进一步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
        7.2.2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管理民主化进程
        7.2.3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决策民主化进程
        7.2.4 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2)新中国成立后陈云经济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历史分析法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四、文章的创新及不足
        (一)文章创新之处
        (二)文章不足之处
第一章 陈云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来源
    一、陈云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国外背景
        (二)国内背景
    二、陈云经济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一)马列主义经济思想
        (二)中共其他领导人经济思想
第二章 陈云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陈云经济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1949年——1953年)
        (一)稳定物价,克服财经困难
        (二)统一管理财政经济工作
        (三)国防第一、市场第二、其他第三
    二、陈云经济思想的基本形成时期(1953年——1956年)
        (一)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二)统购统销与“剪刀差”问题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陈云经济思想的发展时期(1956年——1966年)
        (一)不赞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
        (二)保证基本建设工程质量
        (三)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四、陈云经济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时期(1966年——1995年)
        (一)研究资本主义主抓对外贸易
        (二)按比例调整国民经济
第三章 陈云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综合平衡论
        (一)调整“小冒进”和“紧张平衡论”
        (二)“综合平衡论”和短线平衡
        (三)坚持按比例的原则
    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一)新问题的出现
        (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
        (三)对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三、计划与市场的论述
        (一)“有计划按比例”与“市场调节”
        (二)笼鸟之说
第四章 陈云经济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从实际国情出发
        (二)注重调查,善于总结
    二、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有计划就是按比例
        (二)必须讲求经济效益
    三、建设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
        (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
        (二)遇事同群众商量,经常相互通气
第五章 陈云经济思想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一、陈云经济思想的理论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经济理论的完善和补充
        (三)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的理论借鉴
    二、陈云经济思想的实践意义
        (一)“综合平衡论”对发展生产力的实践意义
        (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回击领袖评价问题上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客观需要
        1.1.2 增强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客观需要
        1.1.3 总结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1.1.4 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领袖观的客观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几个问题的说明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相关概念说明
第2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理论渊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2.1.1 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历史的必然
        2.1.2 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具有领袖
        2.1.3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应具备多种能力
    2.2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问题的论述
        2.2.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内涵
        2.2.2 新型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素养
        2.2.3 执政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选拔
    2.3 斯大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问题的论述
        2.3.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与组织、群众的关系
        2.3.2 执政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选拔
        2.3.3 执政条件下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培养
    2.4 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问题的论述
        2.4.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重要性
        2.4.2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选拔
        2.4.3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评价
        2.4.4 维护领袖地位与反对领袖崇拜
第3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集体观
    3.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集体形象的体现
        3.1.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形象
        3.1.2 坚持改革开放的事业形象
        3.1.3 清廉正直的公仆形象
        3.1.4 勤学善学的进取形象
    3.2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集体的重要性
        3.2.1 是审视无产阶级政党成熟的标志
        3.2.2 事关国家前途命运
        3.2.3 事关政党存亡兴衰
    3.3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集体作用的实现路径
        3.3.1 坚持领袖是领导核心与领导成员的统一体
        3.3.2 领袖集体领导与领袖个人分工负责制度相结合
        3.3.3 领袖集体的力量与人民群众的力量相结合
第4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选拔观
    4.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选拔观生成的历史背景
        4.1.1 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现实需要
        4.1.2 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客观要求
        4.1.3 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现实要求
    4.2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选拔观的主要内容
        4.2.1 任人唯贤的选拔路线
        4.2.2 领袖选拔的“四化”方针
        4.2.3 德才兼备的选拔标准
        4.2.4 领袖选拔的“四项”原则
    4.3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选拔路径
        4.3.1 提高认识不拘一格选拔领袖型干部
        4.3.2 创新机构设置释放领袖型干部成长空间
        4.3.3 改革制度消除领袖型干部选拔的制度
        4.3.4 依靠群众选拔人民满意的领袖型干部
第5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观
    5.1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观的内涵
        5.1.1 领袖要有权威
        5.1.2 领袖权威是侧重于领袖集体的权威
        5.1.3 领袖权威主要体现于对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
    5.2 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生成的条件
        5.2.1 领袖过硬的能力
        5.2.2 人民群众的拥护
        5.2.3 领袖的成熟度
        5.2.4 严格的政党纪律
    5.3 维护无产阶级政党领袖权威的主要路径
        5.3.1 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
        5.3.2 执行严格的政党纪律
        5.3.3 既要维护领袖核心权威,也要反对领袖个人崇拜
第6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评价观
    6.1 领袖评价问题的重要性
        6.1.1 科学评价领袖关系政党的生死存亡
        6.1.2 科学评价领袖关涉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的兴衰成败
    6.2 科学评价无产阶级政党领袖应坚持的主要原则
        6.2.1 实事求是原则
        6.2.2 宜粗不宜细原则
        6.2.3 向前看原则
    6.3 科学评价无产阶级政党领袖问题的主要方式
        6.3.1 党内公开讨论的方式
        6.3.2 制定“历史决议”的方式
    6.4 对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评价问题的主要贡献
        6.4.1 在历史新时期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6.4.2 在历史“十字”路口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6.4.3 在国际上维护了党和国家的形象
第7章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特色和历史地位
    7.1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特色
        7.1.1 求实是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立论基础
        7.1.2 创新是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实践方式
        7.1.3 辩证是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认知方式
        7.1.4 为民是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价值取向
    7.2 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的历史地位
        7.2.1 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7.2.2 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7.2.3 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强大精神武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5)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论十大关系》的形成条件
    第一节 《论十大关系》的时代背景
        一、时代主题趋于和平与发展
        二、世界经济及科技的迅猛发展
        三、苏共二十大召开,以苏为鉴
    第二节 《论十大关系》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理论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
    第三节 《论十大关系》的实践基础
        一、过渡历史阶段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二、毛泽东领导的规模宏大而又缜密的调查研究
第二章 《论十大关系》的思想精髓
    第一节 以统筹兼顾的方针解决经济上的五对矛盾
        一、并举发展工业与农业
        二、协调发展沿海与内地
        三、辩证发展经济与国防
        四、兼顾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
        五、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第二节 以民主平等的原则解决政治上的四对矛盾
        一、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三、分清敌我、争取力量
        四、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第三节 以包容开放的姿态解决文化上的一对矛盾
        一、各有所长、兼收并蓄
        二、结合实际、辩证学习
第三章 《论十大关系》的历史价值
    第一节 标志着中国开始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开始突破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开辟中国工业化道路
        二、开始突破苏联经济管理体制,强调地方应有的权限
        三、开始突破苏联积累与消费模式,倡导统筹兼顾方针
    第二节 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理论基调
        一、经济上提出一系列协调发展和积极稳妥的方针政策
        二、政治上提出一系列扩大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
        三、文化上提出一系列发展科学和繁荣文化的方针政策
    第三节 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
        一、《论十大关系》与邓小平的经济发展理论
        二、《论十大关系》与江泽民的“论十二大关系”
        三、《论十大关系》与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第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论十大关系》的现实思考
    第一节 《论十大关系》与五大发展理念
        一、《论十大关系》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源头活水
        二、五大发展理念是《论十大关系》的凝练与升华
    第二节 《论十大关系》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指导
        一、务必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务必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理念
        三、务必坚持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第三节 《论十大关系》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启示
        一、夯实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生态文明的概念
        1.3.1 生态文明的内涵
        1.3.2 生态文明的特征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背景及根源
    2.1 产生背景
        2.1.1 国内背景
        2.1.2 国际背景
    2.2 理论根源
        2.2.1 理论依据
        2.2.2 文化渊源
第三章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化害为利
        3.1.1“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
        3.1.2 对江河的主干道及其流域开发、利用和保护
        3.1.3 摆脱时空限制,跨区域调水
    3.2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3.2.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3.2.2 合理保护森林资源
    3.3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3.1 不同时期的人口政策
        3.3.2 双管齐下,控制人口数量
        3.3.3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障人口健康
    3.4 倡导勤俭节约,综合利用资源
        3.4.1 增产节约,反对浪费
        3.4.2 开发新型替代能源
第四章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评价及启示
    4.1 当代评价
        4.1.1 成功的经验
        4.1.2 失误的教训
    4.2 现实启示
        4.2.1 实事求是、尊重和顺应客观规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根基..544.2.2 共建共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
        4.2.2 共建共享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
        4.2.3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
        4.2.4 统筹兼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4.2.5 依法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重点
        1.4.3 研究难点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形成与演进的依据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形成与演进的理论依据
        2.1.1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论
        2.1.2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论
        2.1.3 马克思主义的系统与要素论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形成与演进的历史依据
        2.2.1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2.2.2 延安时期边区建设的历史借鉴
        2.2.3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形成与演进的现实依据
        2.3.1 时代特征
        2.3.2 国情特点
第三章 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先行探索
    3.1 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构想
        3.1.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架构
        3.1.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政策
        3.1.3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文化建设
    3.2 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的认识与实践
        3.2.1 经济建设: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和任务
        3.2.2 政治建设:发扬人民民主
        3.2.3 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3.3 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战略布局的经验与教训
        3.3.1 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
        3.3.2 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问题
        3.3.3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关系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历史演进的轨迹
    4.1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总体布局问题的提出(1978-1991)
        4.1.1 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4.1.2 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2 “三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构建(1991-2006)
        4.2.1 “三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
        4.2.2 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4.2.3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4.2.4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3 “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拓展(2006-2012)
        4.3.1 “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
        4.3.2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3.3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4.3.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3.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4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完善(2012年至今)
        4.4.1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
        4.4.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有效推进城镇化建设
        4.4.3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4.4.4 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4.5 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4.4.6 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历史演进的规律及其内在逻辑
    5.1 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将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展开
        5.1.1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5.1.2 经济建设始终是总体布局的主要矛盾
        5.1.3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
    5.2 总体布局的构成要素与结构呈“多元”化趋势
        5.2.1 总体布局的构成要素与结构呈“多元”化趋势的主观原因
        5.2.2 总体布局构成要素与结构呈“多元化”趋势的客观原因
    5.3 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5.4 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进
        5.4.1 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的根本观点
        5.4.2 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选择
        5.4.3 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的选择
    5.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历史演进的经验与启示
    6.1 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6.1.1 坚持和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6.1.2 坚持和贯彻“与时俱进”
        6.1.3 科学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有机统一
    6.2 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始终立足于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
    6.3 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6.3.1 加强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6.3.2 加强经济建设的现实路径
    6.4 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始终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
        6.4.1 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主体性的科学涵义
        6.4.2 人民群众主体性建构的途径
    6.5 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始终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教育
        6.5.1 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与教育的重要性
        6.5.2 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与教育的主要途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五、文章结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提出背景及理论渊源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时代主题的新变化
        二、国内民族问题的新情况
    第二节 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
        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理论
        一、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
        二、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特点
        三、关于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的性质
        四、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原则
    第二节 关于民族平等的理论与政策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民族歧视
        二、我国的民族平等是“真正”的民族平等
        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民族平等
        四、保障民族平等的各项措施
    第三节 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与政策
        一、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意义重大
        二、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三、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大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四、坚决回击西方国家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干涉
        五、促进民族团结的各项政策措施
    第四节 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理论与政策
        一、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把民族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三、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及扶贫开发、对口支援、财政税收政策
    第五节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政策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优势
        二、真正行使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
        三、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条件
        四、《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与实施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历史地位及启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
        一、关于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理论的创新发展
        二、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理论的创新发展
        三、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创新发展
        四、关于民族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启示
        一、在落实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真正"二字
        二、全面落实“两个大局”思想,促进民族经济快速发展
        三、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四、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五、坚决有力开展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斗争
        六、当前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并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各项民族政策的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建国以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演进与中国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学术价值
        (二)应用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中国科技发展史的研究着作
        (二)关于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科技思想研究成果
        (三)国外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研究着作
        (四)关于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研究的论文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解读
        (一)科技政策
        (二)现代化
        (三)科技政策与现代化的关系
第一章 第一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的确立与现代化的曲折发展
    一、第一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确立环境
        (一)建国后落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二)国外的技术封锁
        (三)科技人才的稀缺
        (四)新中国成立后民众的建设热情高涨
    二、第一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的确立和初步发展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科技政策的初步建构
        (二)建国后毛泽东科技思想的发展及我国科技政策的确立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科技政策遭到破坏
    三、第一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的主要成果
        (一)出台了科研发展规划和“科研十四条”
        (二)培养了“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队伍
        (三)推动了科学技术大众化
    四、第一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与现代化的曲折发展
        (一)奠定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基础
        (二)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为国防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第二章 第二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转型与现代化的推进
    一、第二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制定的社会背景
        (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勃兴
        (二)“左倾”思想的长期干扰和影响
        (三)科技系统构成及运行的局限
    二、第二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的转型
        (一)邓小平与中国科技领域的“拨乱反正”
        (二)科学化人才政策的确立
        (三)科技思想的发展
    三、第二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的主要成果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光辉论断的确立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理念的认同
        (三)“科技与教育”的有机结合
        (四)对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
    四、第二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与现代化的推进
        (一)“四个现代化”中科技现代化地位的进一步确立
        (二)提升中国科技整体实力,缩小同其他国家科技差距
        (三)为其它现代化任务的完成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第三章 第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的成熟与现代化的新局面
    一、第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制定的社会因素
        (一)全球知识经济的兴起
        (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三)国际竞争不断加剧
    二、第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的现代化升华
        (一)“科教兴国战略”构想的提出
        (二)重视科技经济密切结合
        (三)强化科技伦理思想
        (四)强调科技法制建设
    三、第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的主要成果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科技工作
        (二)确立科技创新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理念
        (三)建构了科技发展的战略支撑体系
    四、第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与现代化的新局面
        (一)科技政策运用于经济实践,取得显着促进效果
        (二)高科技迅猛发展,向科技强国迈进
        (三)综合国力提升,奠定了和平崛起的基础
第四章 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与现代化发展评价和思考
    一、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对中国现代化的促进
        (一)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
        (二)持续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三)承担国际责任,扩大合作交流
    二、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对比
        (一)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共性
        (二)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的差异
    三、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思考
        (一)必须重视科技政策制定与科学自身发展规律的融合
        (二)应加强科技政策与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的顺应
        (三)注重科技政策制定与具体国情的适应
    四、新时期中共科技思想与中国现代化发展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10)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文化思想及历史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基本内容
        1.3.2 研究重点与难点
        1.3.3 研究的基本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 概念的界定
        1.5.1 第一代领导集体
        1.5.2 文化思想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文化思想形成的条件
    2.1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文化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2.1.1 马列主义文化思想是其形成的理论基础
        2.1.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其形成的思想渊源
        2.1.3 近代西方优秀文化是其形成的重要借鉴
    2.2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文化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2.2.1 中国长期封建传统文化是其形成的客观要求
        2.2.2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文化是其形成的历史基础
    2.3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文化思想形成的现实要求
        2.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政党的必然要求
        2.3.2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现实要求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的新文化思想
    3.2 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
        3.2.1 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文化
        3.2.2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2.3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知识分子思想
    3.3 “双百”和“二为”的文化基本方针
        3.3.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
        3.3.2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本方针
        3.3.3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
    3.4 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文化思想
        3.4.1 加强思想建设,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3.4.2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思想
    3.5 第一代领导集体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文化思想
        3.5.1 发展科学技术的文化思想
        3.5.2 发展教育事业的文化思想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文化思想的历史作用
    4.1 第一代领导集体文化思想在文化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4.1.1 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继承
        4.1.2 为中国共产党以后文化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4.2 第一代领导集体文化思想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4.2.1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4.2.2 促进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4.3 第一代领导集体文化思想对当前先进文化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文化思想的历史思考
    5.1 新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5.2 新时期坚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5.2.1 坚持“民族的”文化建设目标
        5.2.2 坚持“科学的”文化建设目标
        5.2.3 坚持“大众的”文化建设目标
    5.3 新时期党的文化建设贯彻“二为”和“双百”的重要方针
    5.4 新时期党的文化建设坚持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与邓小平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D]. 孙贵林. 湘潭大学, 2020(12)
  • [2]新中国成立后陈云经济思想探析[D]. 孙公健.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3]邓小平无产阶级政党领袖观[D]. 余清. 湖南大学, 2019(07)
  • [4]邓小平成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分析——以“毛泽东因素”为视角[J]. 刘征. 苏区研究, 2018(02)
  • [5]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当代价值研究[D]. 聂云志.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6]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 张鹏帅.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8)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研究[D]. 梁丹丹. 西北大学, 2015(06)
  • [8]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D]. 张一靓.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1)
  • [9]建国以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科技政策演进与中国现代化研究[D]. 张玉明.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3)
  • [10]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文化思想及历史思考[D]. 李凯.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班子与邓小平理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