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球物理学在发震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

构造地球物理学在发震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

一、构造地球物理学在孕震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及其相关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石宏宇[1](2020)在《岷江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温泉流体地球化学方法是研究活动断裂带深浅部流体耦合变化的有利手段。利用温泉流体地球化学资料,探讨温泉流体地球化学变化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对中强地震短临流体前兆异常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岷江断裂带附近温泉广泛出露,构造活动发育,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地震,通常来说,震中距较近的地震前异常出现早,形态复杂,基本可以分为早期趋势变化、中期振荡变化和震前突跳3个过程。2017年发生了MS7.0九寨沟地震,其震中位置距离岷江断裂带附近温泉均小于100 km使该区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本文利用岷江断裂带温泉水样中溶解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气体同位素、碳同位素和稳定同位素,对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温泉流体地球化学变化与区域地震活动性的关系。本文于2010年6月至2018年7月对岷江断裂带内四个温泉进行了7次系统的调查,测定了16个气体样品中的3He/4He和δ13CCO2,以及27个水样中的常量元素;同时,对岷江断裂带温泉水中的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δD、δ18O)以及锶同位素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1)岷江断裂带温泉水化学类型主要分为Ca-HCO3、Mg-HCO3、Ca·Mg-HCO3、Mg·Ca-HCO3四种。(2)δD、δ18O(-13.20~-19.80‰和-95.60~-113.33‰)的测量结果表明岷江断裂带温泉水主要为大气降水的补给,补给高程约为3.44~4.50 km。(3)温泉水中Si O2含量为2.49~5.92 mg/L,计算的热储温度约为26.00~52.22℃,根据热储温度估算循环深度约为1.17~2.67 km。(4)Na-K-Mg三角图表明岷江断裂带温泉水均为为成熟水。(5)温泉水中Sr的富集系数大于1,同时,86Sr/87Sr范围为0.70862~0.70870,表明岷江断裂带温泉水中的Sr和86Sr/87Sr主要来自于碳酸盐类矿物。(6)岷江断裂带温泉水中除B、Sr、Ba外,微量元素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说明微量元素含量较低,水—岩作用较弱。(7)幔源和壳源之间的混合作用为控制He-C系统和He-Sr系统的主要因素,且研究结果表明3He/4He比率变化范围为0.02~0.68Ra(Ra是大气中3He/4He的比值,为1.39×10-6),温泉逸出气体中幔源He贡献率较低,表明九寨沟地震前后无明显幔源He增加。δ13CCO2(-7.50~-0.12‰)表明岷江断裂带内温泉水逸出气中的CO2主要来自地壳中的灰岩(75.00~99.47%)。2017年8月8日发生了MS7.0九寨沟地震,笔者获取了震后第二天的岷江断裂带周围温泉的流体地球化学资料。分析发现,九寨沟地震前卡卡沟和川盘桥温泉中的Cl-和SO42-以及牟尼沟温泉中的SO42-都呈增加的趋势,且地震后卡卡沟、川盘桥和牟尼沟温泉水中的Cl-和SO42-离子都呈下降的趋势。根据地质、构造、水化学和同位素资料,建立了岷江断裂带深浅部流体耦合模型。该模型表明,岷江断裂带温泉水的补给来源均为大气降水,补给高程约为3.44~4.50 m,岷江断裂可作为地下水快速运移的通道。在这个系统中,地热水被地壳内部加热,断裂和裂隙作为运移通道,循环到地下1.17~2.67 km处,之后沿断裂和裂缝上升到地表。根据模型推测3He/4He比值异常低的原因为,岷江断裂带向下延伸收敛于30 km处的滑脱面,阻碍了幔源He的上涌。因此,研究岷江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对今后判断岷江断裂带未来中强地震的短临前兆流体异常具有重要的意义。

徐晶,邵志刚,刘静,季灵运[2](2019)在《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库仑应力演化及强震发生概率估算》文中提出本研究基于分层黏弹介质模型,考虑强震或大地震同震位错、震后黏滞松弛及主断层段震间构造应力加载三方面效应,给出1480年以来,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带和小江断裂带共20个断层段由三方面效应引起的累积库仑应力变化随时间的演化,分析强震间相互作用和强震发生的应力累积背景,定性分析各断层段的地震危险性.同时,分别采用现今台网地震目录和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各断层段强震复发间隔两种资料,定量计算2030年各断层段的强震发生概率;并基于摩擦本构理论,将周边强震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量作为应力扰动,修正强震发生概率的计算结果.各断层段累积库仑应力演化的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中部八美段、色拉哈段及南部磨西段、安宁河断裂带冕宁—西昌段、小江断裂带北部巧家—东川段和南部建水段的累积库仑应力显着增加.修正的强震发生概率计算结果显示,鲜水河断裂带中部八美—色拉哈—康定一带、安宁河断裂带冕宁—西昌段、小江断裂带南部华宁—建水一带强震发生概率较高,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本研究基于库仑应力演化计算定性分析强震危险性的同时,基于摩擦本构律理论,结合地震引起的应力扰动和强震发生背景,定量计算修正的强震发生概率,为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强震危险地点及中长期发震紧迫程度判定提供方法和依据.

刘欣[3](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指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王雨晨[4](2017)在《城市轨道交通灾害链式网络定量化描述关键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不断加速,在现代城市公共交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之而来,人们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状况的重视程度也相应提高。但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相对复杂并且联系紧密的系统,其灾害事件往往在极短时间内并发或多发,形成链式或网状结构,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对城市轨道交通灾害链式网络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灾害链及复杂网络相关理论,以城市轨道交通灾害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灾害链中事件间的连锁反应,给出了其链式网络建模描述,随后针对该网络模型进行评价分析,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灾害发生后的宏观预警并给出了救援建议。首先,本文利用HAZOP分析方法合并简化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灾害事件,将其抽象为网络模型节点;通过构建共现矩阵,利用Jaccard指数量化灾害链式网络模型节点之间的相关关系,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灾害无向网络;随后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灾害事件的时间跨度及灾害发生的顺序性特点,优化了一种引发率计算方法,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灾害链式有向加权网络模型。然后,通过选取节点的度、点权、点介数、平均灾害路径长度、边介数、网络连通度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灾害链式网络评价指标,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灾害链式网络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pajek及MATLAB软件对指标进行获取。从“节点重要性”和“边的脆弱性”两个角度对网络进行评价,并给出网络中“节点重要性”和“边的脆弱性”具体算法。最后,以统计收集的城市轨道交通灾害历史数据为例进行算例验证,依据本文所提出的建模方法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灾害链式网络模型并进行评价分析,以便更准确的找到网络中最重要的节点以及与节点相连脆弱度最高的边,更大程度上破坏灾害链式网络结构,为相关部门、消防人员在城市轨道交通灾害事件发生时争取更多的救援时间,以及为断链减灾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本文的创新工作在于,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灾害链式网络模型的构建方法,设计引发率的计算方法以量化灾害间关联关系,仿照无向加权聚类系数改进提出了适用于有向加权网络的节点重要性算法,丰富了城市轨道交通灾害链的相关理论。

袁洁浩,顾左文,王粲,冯丽丽,高金田,王振东[5](2016)在《2015年IUGG大会与世界华人地质大会的震磁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6月22日7月2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了第26届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大会。2015年6月1418日于中国台湾台北召开了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这两次大会展示了地球科学与空间科学的新进展。在这两次大会上震磁研究的学术报告表明,震磁研究是地震预测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震磁研究的结果显示,局部地区岩石圈磁异常变化含有震磁前兆信息,是研究预测区域地震活动性的重要依据。今后应当加强地震活动区的震磁观测与研究。

任栋[6](2016)在《阿图什8(?)大震最大余震及续发强震问题研究》文中指出1902年8月22日,我国新疆阿图什地区发生8?级大震,震中坐标为东经76.1°,北纬39.9°。大震之后,于同年8月31日新疆再次发生一个强震,对于这次地震一般认为是新疆阿图什8?级大震的最大余震,但也不确定,更重要的是对此次地震的震中和震级的认识差异性较大,现有文献资料与目录说法不一,目前尚未见到详细而完整的考证报道。本文通过研究对比了国内外对这次地震测定及历史记载的文献资料,对此次地震的震级和震中数据进行了追溯和考证,通过对8月31日的地震与8月22日阿图什8?级大震的发震构造、等震线分布的相关分析及合理性论证,再对地名考证及震级测定演变史的等综合分析。考证后认为1902年8月31日发生在新疆阿图什地区的地震应为1902年8月22日新疆阿图什8?级大震的最大余震,震级应为Ms7.0(+0.1)级,震中位置应为1902年阿图什8?级大震原震中(N39.9°,E76.1°)附近,最大可能是在主震震中北东东方向,具体坐标为N40.0°,E76.6°。1902年8月22日阿图什8?级地震发生94年后,于1996年3月19日在1902年8?级大震的原极震区内发生了一个6.9级的地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极震区发生如此高强度的地震,从一般的减震及免疫理论都是难于估计的。接踵而至的问题是中国再有与阿图什8?级特大地震发震模式相近的8级地震发生后,极震区内在百年时间内,能否也发生一个7级左右的地震?本研究对这个问题通过构造类比的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利用了在主震相同类型构造的条件下,强余震与续发性大地震也相同的思路,以1902年新疆阿图什8?级大震的续发强震的特性,对同等孕震模式的1927年古浪8级地震与2008年汶川8级地震的续发性强震的发生可能性进行了拟比研究,着重研究点是在汶川8级地震上。在实现的具体技术途径上是对阿图什、古浪、汶川三次垂直逆断型M≧8的大地震的构造及地球物理背景场、孕震发震模式等进行了综合对比的研究,在这个对比的基础上又重点进行了余震活动程度差异性、断面破裂运动时产生的科里奥利力效应(Coriolis force effect)对余震能量释放程度的分析对比。在通过以上对比的基础上,经综合分析后认为,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Ms8.0级地震与1902年8月22日新疆阿图什Ms8?地震有较高的构造相似度,因而认为在汶川大地震极震区内,在未来百年建筑物预期寿命的时间内,不排除可能发生地面峰值加速度PGA≧0.3g的强震。

皇甫岗[7](2009)在《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云南(21-29°N,97-106°E)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碰撞带东缘,地震活动频度高、震级大、分布广,属于板缘、板内地震混合型地区。基于急剧的地震能量的积累与释放,明显的活动块体分级与协调运动,相对固定的动力边界及来源,地震预测预报的特别需求,云南地震活动性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地震活动规律性以及孕震环境为研究重点。研究者把介质、结构、动力作为揭示地震活动特别是区域强震活动的主要方面,大量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及已取得共识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等作为刻画区域地震活动性的背景,通过地震活动图像、区域地震活动关联度、地壳介质品质、地质构造演化、活动块体及主要断层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等分析方法,对云南地震活动水平、地震活动时空分布、地震类型分区、地震复发间隔、地震呼应关系等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7个方面的认识。云南主要动力源来源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的强烈挤压,具体表现为不同序次力源的联合作用。云南主要动力来源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的碰撞,但东、西部动力同源不同级。西部为印度板块直接作用,表现为侧向强烈的挤压;东部是多级转换的结果:印度板块在北东方向上正面碰撞青藏地区,青藏高原缩短、抬升过程中,伴随着羌塘地块向东挤出,在具强结晶基底的四川盆地中部受阻,川滇菱形块体受驱向南南东楔入。在云南,由西向东的动力与由北向南的动力通过相应的块体传递,在相汇区域联合作用,甚至会出现此强彼弱的动力格局,这是研究和认识云南地震活动规律及特征的重要基础。云南地震记录漏载十分严重。b值研究反映20世纪仍然存在较严重的5级以上地震漏载现象,漏载次数可能超过140次。滇西南地区在早期由于社会发育程度低、文字记载能力弱、民居过于简陋等原因,成为地震漏载的重要地区。在云南开展地震活动性研究,应当采用仪器观测地震目录,并考虑各档次地震目录完全性。20世纪30年代初云南(滇西南地区选取50年代以来)5级以上地震事件以及1965年以来3级以上地震事件,能够较客观地反映云南地震活动性状。另外,应重新审视“历史有感地震”的研究成果,其可能成为被漏载大震的重要线索。云南孕震能力很强。印度板块每年向云南输入的能量约相当于一次6.7级地震的应变能释放。在云南的某些典型地区,研究发现7级地震约为50年、6级地震约为15年、5级地震约为10年的地震复发间隔,且由西向东有逐渐增长的趋势,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云南地震能量快速积累与释放的水平。需要注意,地震活动不总是以确定的震级等时间间隔地爆发,孕震环境可能因经历的地震活动在改变,不同的地震触发因素也可能产生影响。云南主体地区强震活动时空成丛特征显着。Ms6.7级以上大震活动可以划定为4个强震活跃期,分别为1913-1925年、1941-1955年、1970-1979年、1988-1996年;活跃期持续时间为8-14年,其间相对平静时间为9-16年。活跃期大震容量约为3-4次;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有东西部交替的特征,20世纪第Ⅰ、Ⅲ活跃期在东部,第Ⅱ、Ⅳ活跃期在西部,而且首发地震位于同一断裂系。云南东、西部孕震过程具有相对独立,西部相对于东部地区地震能量的积累速率快,平静期偏短,因此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可能出现一次东、西部同时爆发大震的时段。与此同时,本文还通过深化云南东部(川滇菱形块体)强震活动模型研究,建立块体滑动速率变化与成丛大震孕育、发生和调整过程的关系,同时发现一个地震活跃期大震连发后,出现块体滑动速率远大于平均速率,则活跃期业已结束;地震平静持续时间较长且块体滑动速率较低,属于首发强震的危险信号;一个大震发生后,块体滑动速率未快速增大,说明强震活跃水并未降低,仍要注意大震发生的可能。云南地震具有明显的地震类型分区特征。通过地震序列和强震震源机制的研究发现,云南总体上地震断层以走向滑动为主,地震序列以主-余型为主。但在此背景下,考虑非走滑地震断层和非主-余型地震序列所占的比例,可以将云南划分为滇东和滇西南2个走滑-主余型区、滇西北倾滑-震群型区和滇西准走滑-双震型区。滇东区走滑特征明显,块体相对完整,震前变形不显,主震释放能量较为彻底;滇西北倾滑分量可能是北东向丽江—小金河断裂带附近川滇菱形块体向南“爬坡”派生的上冲力所致;滇西南在侧向强烈挤压下,先存北东向断裂带继承性活动与北北西向新生断裂正在形成,共轭地震发育。由于不同类型地震的前兆组合样式及演进过程不尽相同,地震类型分区可以为本地区多点孕震过程监控提供理论指导。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分别为划分川滇菱形块体地区和云南地区的重要边界断裂带。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反映地壳的上隆,块体“爬坡”派生的张力可能通过大震表现出来;红河断裂带历史上所具有的边界作用在逐渐减弱,但该带仍为云南地震活动区的一级分界,整体起到弱边界作用。近代川滇菱形块体向南运动过程中,附加顺时针旋动,动力及变形可能通过红河断裂带某些段落及层位影响到滇西南地区。云南地震活动与相关地区存在呼应关系,由远至近,分别为与滇缅弧-安达曼海构造带的关系、与珠峰以东地区的关系以及与川滇菱形块体北部的关系。云南地震活跃期的启动与滇缅弧-安达曼海构造带关系密切。对于上一世纪云南4个地震活跃期,有3次首发大震前安达曼-缅甸弧形带都发生了巨震。云南东部与四川西部的地震同为川滇菱形块体活动的结果,通过历史地震活动研究,通常是云南先于四川活动,这可能是南南东运移的川滇菱形块体通过前端地震才能为后缘提供让位空间之故。另一个值得注意现象是,川西北地区大震后云南弱呼应特征明显。这一认识有效地指导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后对云南地震形势的判断。在本文中,研究者运用了地震活动性以及孕震环境的研究成果,对云南中长期地震预测以及1975年孟连西7.3级地震、2000年姚安6.5级地震、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的预测基础和依据进行探讨和概括。本文还针对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如:1)加强地震孕育-发生-调整过程的主控因素研究;2)开展强震活动主体地区东西交替成因分析;3)强化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宏观判断;4)建立云南东部首发大震模式;5)启动慢地震观测与研究。研究者认为,慢地震可能成为影响地震活动性特别是建立地震活动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慢地震的地震目录是不完全的地震目录,也就不能真正建立强震活动规律。

刘桂平[8](2009)在《利用并行计算方法实现地震活动速率变化参数(Z值)的空间扫描处理及其计算效能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活动平静一直是地震学者研究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地震平静前兆的提出,促进了前兆性地震平静的定量化研究,许多中强地震前的前兆性平静现象被报导出来,这些都说明了前兆性地震平静的有效性和普遍性。从方法分类来说,主要有地震活动时空分布演变图法、地震活动速率变化法和地震释放能量的系统偏离法。利用地震活动速率的变化法计算Z值一直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为了选择更好的计算结果,需要有高精度的网格划分和等地震数的空间扫描窗口,这样的处理带来了相对于普通处理软件较难承受高计算量问题,另外由于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空间扫描具有相似性,因此利用并行计算方法实现地震活动速率Z值的空间扫描具有通用的意义。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地震活动平静研究的提出、地震空区的提出以及前兆性地震平静的提出和各种研究方法,讨论了利用Z检验方法进行地震活动速率变化研究时所引起的困难现状,进而提出了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主要内容。考虑到并行计算在地震资料处理方面的重大应用前景,因此论文第二部分对并行计算的简单含义、并行计算机的发展背景、并行计算机的结构模型、并行计算机的访存模型进行了背景性知识的介绍,接着从Top500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并行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处理器以及高性能网络的主流发展。PC集群的搭建是实现并行计算的前提,也是本论文工作的重要方面,因此论文的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硬件的设置,接着详细介绍了为实现SSI(单一系统镜像)特征的服务软件的安装和配置,其中包括用于用户登陆实现的NIS、用于文件共享的NFS、用于统一时间的NTP、用于进行计算资源管理和作业调度的Torque/Maui、用于分布式监控集群节点各种性能的Ganglia以及用于实现并行计算环境的MPICH软件,最后介绍了适应大型地震数据资料处理的存储系统相关的SAN技术和并行文件系统PVFS。并行化处理是本论文介绍的第四部分,首先介绍了并行化处理的一般方法以及Z值的空间扫描的并行化处理方法、计算过程,接着利用计算实例来对比ZMAP软件和并行计算实现的Z值图,验证了Z值计算的有效性。并行计算性能测试一直是并行计算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的第五部分首先比较详细的介绍了并行计算的算法级性能指标加速比和并行效率的定义,接着从计算实例出发,获取了不同计算规模下较一致的良好加速比和并行效率测试结果,同时经过测试,利用小数据量的地震目录的处理可以推测大型地震数据并行化处理中读写时间对并行计算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等平均速度方法对并行程序的可扩放性进行了初步的定量化测试获得很好的结果,为应用于大型集群系统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为了适应目前科研工作实时性交互式获取地震资料处理结果的需求,本论文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探求一种基于Web的并行计算服务的实现。论文的第六部分首先详细介绍了CGI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接着介绍了Z值的空间扫描的Web服务实现方法和详尽的实现过程,最后撷取了一些Z值的空间扫描的结果示例。论文的最后一章是对整个论文工作的总结,包括研究的成果、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以后工作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景锋[9](2009)在《中国大陆浅层地壳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工程扰动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地应力是赋存于岩体中的自然应力,其不仅是地质环境与地壳稳定性评价,也是地质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资料之一。随着我国交通、水利水电、核废料存储、石油和矿山等行业的发展,人类在地壳上活动空间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地应力对工程和科研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显着。现我国已积累了大量的地应力实测数据和工程实例,为研究我国大陆浅层地壳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工程扰动特征,本文基于我国大陆及邻区的地质架构、震源机制解和大地形变场等特征,分析了我国大陆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通过收集大量的地应力实测资料,系统研究了我国大陆地区浅层地壳实测地应力的分布规律,另以三峡永久船闸和大岗山地下厂房为工程背景,通过开挖全过程数值仿真,研究了深挖岩坡和大型地下洞室开挖地应力场的工程扰动特征,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总结分析了各种地应力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从岩体的非均匀性、测定方法本身以及地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不同方法间测定结果的差异,形成对地应力测定方法及其结果的科学评价体系。(2)针对原生裂隙重张试验确定裂隙法向应力精度高,并可进行大尺度三维地应力测量,但当原生裂隙间距大时,应考虑应力梯度的问题。研究了考虑应力梯度的原生裂隙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基于地应力沿埋深的分布规律,简化出单孔的线性应力梯度形式及区域应力场的全应力张量表述,推导了基于遗传算法和最小二乘法的计算过程,并首次在国内工程中得到了运用。(3)通过总结中国大陆及邻区地壳的形成演化、岩石圈结构、断裂体系分布和板块活动等特征,分析了我国大陆及邻区的现代地质架构特征。并根据我国大陆及邻区的震源机制解和大地形变的已有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我国大陆及邻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和动力学特性。(4)通过收集大量的地应力实测数据和相关资料,分析了我国大陆地区实测地应力的应力方向分布规律。根据我国400多个钻孔的实测地应力数据建立了数据库,筛选了受地形地貌和局部地质条件影响小的约450组数据作为统计样本,研究了我国大陆浅层地壳实测地应力沿埋深的分布规律。建立了我国大陆地区垂直应力σv、最大水平主应力σH和最小水平主应力σh随埋深的散点分布图,建立了(σH+σh)/2σv、σH/σh、σH/σv、σh/σv随埋深分布的散点图,并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了我国大陆地区实测地应力沿埋深的分布规律。(5)基于所建立的地应力实测数据库,按地质成因分类,岩浆岩选取了111组数据,沉积岩选取了232组,变质岩选取了70组,建立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地应力沿埋深的各种散点分布图,研究了不同岩性的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岩性变化对地应力的影响。筛选带有弹性模量的地应力的实测数据,研究了弹性模量随埋深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弹性模量与应力量值的关系,以及对σH、σh和σv的影响。(6)研究了现今地应力的组成,结合地应力沿埋深的分布及孔隙水、温度、地表地质作用等对地应力的影响规律,在侧向约束应力状态的基础上,探讨了考虑多因素的地应力估算模型。(7)以三峡水利枢纽和大岗山水电工程为实例,利用震源机制解、水系形态分布、断层擦痕等分析了工程区域地应力场,基于工程区及邻区实测地应力结果,并结合工程区地应力场反演,研究了大型工程区的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并从地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区域与工程区地应力场的联系与差异。(8)以三峡永久船闸高边坡和大岗山地下厂房工为工程背景,对深挖岩质高边坡和大型地下洞室开挖周边岩体的应力场、变形场和塑性破坏区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全过程数值仿真研究。根据工程开挖后的应力场扰动特征,提出了将应力场分为应力强扰动区、应力弱扰动区和应力未扰动区三个区。探讨了根据周边岩体的I1、J2、Lode参数、应力量值的变化规律,进行地应力场工程扰动分区,并分析了其工程意义。

张晓东[10](2004)在《中国大陆强震的成组活动特征及发生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探讨强震组孕育发生发展的构造机制,分析强震组发生发展的过程是本文旨在重点研究的问题。强震成组发生的研究包括强震组与孕发构造背景的关系,强震组的活动特征、动力学环境分析、构造物理机制等多个重要方面,它对于地震形势预测、地震中长期预报、以及工程地震研究中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等均很重要,因而成为当前地震研究工作中的一个分支。 由于中国地震活动性的分区特征明显,同时为了使建立在成组强震概念上的地震预测模型和方法,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在对强震组的研究中,强调了以地震带做为基本的研究单元,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我们利用地震区划的和地震块体划分的结果,确定成组强震的研究单元,分析研究单元内强震的孕震构造背景,具体分析各强震组的地震活动特性,由于中国东西部孕震背景和地震活动性的差异,因此,本文对中国东、西部强震组分别进行了过程分析,总结出中国大陆东、西部强震组活动的基本规律。在研究中,本文突出了强震组发生的层次性特征,着重分析了强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规律特性,并依据大量的实际地震记录及地震构造调查结果,总结出不同孕震环境下,强震组的发生发展特征。 从理论上我们主要探讨强震为什么会持续发生;强震持续发生所要求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强震持续发生的动力来源是什么;并分析了同一地震活动期内的强震组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侧重于探讨强震持续发生的起点和止点依据;强震持续发生过程中各相关要素的变化特征,后续强震时空强的判定依据,最终为强震的预测提供佐证。 依据对成组强震所确定的定义为基本判别条件,我们以地震带为统计单元,结合活动构造资料与地震资料对全国进行了分析和判别,共筛选出具有成组特点的地震带及亚带13个,总共划分出77组,其中,中国东部24个组,中国西部地区共计53组,涉及强震626个,占相关研究区内历史地震记载完整以来的6级以上地震总数的近95%。由于喜马拉雅地震带和台湾地震区地震频度非常高,我们未把上述两地区的地震放在分析研究的范畴之内。 根据强震组孕震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特点的不同,我们对强震组进行了类型分析,共划分出单一构造型强震组、网络构造型强震组和汇聚构造型强震组。 单一构造型强震组以鲜水河断裂上的强震组活动表现最为典型,表现为强震沿断裂带依次发生,并表现出不同期次的多个强震组成组发生的现象,与活动构造关系清晰。 网络构造型表现为强震组在同一地震带内的相关构造段上地震的跳跃性。这种相关构造段系指,同一地震带内,平行,相交的不同构造段落。此类成组强震主要强调地震带内

二、构造地球物理学在孕震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及其相关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造地球物理学在孕震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及其相关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岷江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地震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
    1.3 完成的工作量和主要成果
第二章 地质概况
    2.1 地层
    2.2 区域构造
    2.3 水文地质条件
第三章 温泉水样气样的采集及其测量
    3.1 温泉水采样方法及测量方法
    3.2 温泉气采样方法及测量方法
第四章 岷江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4.1 温泉水温泉气物理化学参数测定结果
    4.2 温泉水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1 水化学类型
        4.2.2 离子相关性分析
    4.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4 温泉水来源
        4.4.1 氢氧同位素特征
        4.4.2 热储温度
    4.5 岷江断裂带温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4.5.1 温泉气体组分
        4.5.2 ~3He/~4He
        4.5.3 ~(87)Sr/~(86)Sr
        4.5.4 δ~(13)C_(CO2)
第五章 温泉水化学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5.1 温泉水地球化学变化与九寨沟地震的关系
    5.2 岷江断裂带流体地球化学变化与构造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个人信息
    获奖情况
    参与会议情况
发表文章
参与项目

(2)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库仑应力演化及强震发生概率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断层分段及强震模型
2 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库仑应力演化
    2.1 库仑应力变化计算方法及模型建立
    2.2 同震位错和震后黏滞松弛效应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时空演化
    2.3 同震、震后、震间三方面效应引起的累积库仑应力变化时空演化
3 基于Rate-and state-dependent friction分析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强震危险性
    3.1 强震危险性估计方法
    3.2 基于现今台网地震目录分析强震危险性
    3.3 基于历史强震复发资料分析强震危险性
4 讨论
5 结论
附录基于历史强震复发资料的强震发生概率计算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城市轨道交通灾害链式网络定量化描述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灾害链研究现状
        1.2.2 灾害网络模型研究现状
        1.2.3 复杂网络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主要内容安排
        1.3.2 技术路线
2 城市轨道交通灾害链式网络相关理论
    2.1 城市轨道交通灾害事件分析
        2.1.1 城市轨道交通灾害原因分析
        2.1.2 城市轨道交通原生及次生衍生灾害事件
    2.2 城市轨道交通灾害链相关理论
        2.2.1 灾害链的定义
        2.2.2 灾害链的分类
        2.2.3 灾害链的演化机理
    2.3 复杂网络相关概念
        2.3.1 复杂网络的定义
        2.3.2 复杂网络的特征参数
        2.3.3 复杂网络结构特征
    2.4 小结
3 城市轨道交通灾害链式网络模型的建模
    3.1 城市轨道交通灾害事件组成及获取
    3.2 城市轨道交通灾害链式理论分析
    3.3 城市轨道交通灾害链式网络构建
        3.3.1 构造共现矩阵
        3.3.2 基于Jaccard指数构建城轨灾害无向网络
        3.3.3 基于引发率构建城轨灾害有向加权网络
    3.4 小结
4 城市轨道交通灾害链式网络评价
    4.1 网络结构基本指标选择
    4.2 参数获取
    4.3 网络断链评价算法
        4.3.1 网络节点重要性算法
        4.3.2 网络连接边脆弱性算法
    4.4 小结
5 算例分析
    5.1 城市轨道交通灾害链式网络构建
        5.1.1 获取灾害事件节点
        5.1.2 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共现矩阵
        5.1.3 基于Jaccard指数构建无向网络模型
        5.1.4 基于引发率Y指数构建有向加权网络
    5.2 城市轨道交通灾害链式网络评价
        5.2.1 网络结构基本指标计算
        5.2.2 节点重要性计算
        5.2.3 边脆弱性计算
        5.2.4 城市轨道交通灾害链式网络综合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 /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2015年IUGG大会与世界华人地质大会的震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2015年IUGG大会
2 第八届世界华人地质大会
3 震磁研究的新动态与新进展
4 讨论
5 展望

(6)阿图什8(?)大震最大余震及续发强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1902年8月 22日新疆阿图什 8?大震最大余震参数考证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1.2 基于阿图什地震续发强震特殊性拟比估计古浪、汶川地震续发强震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2 目前研究与资料情况
    1.3 研究思路
        1.3.1 1902年8月 22日新疆阿图什 8?大震最大余震参数考证
        1.3.2 基于阿图什地震续发强震特殊性拟比估计古浪、汶川地震续发强震问题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1902年新疆阿图什 8?级大震最大余震三要素考证
    2.1 1902年8月 22日阿图什 8?级大地震的基本情况
        2.1.1 新疆地震情况
        2.1.2 1902年阿图什 8?级大震及震中位置在各种资料中的变化情况
        2.1.3 阿图什 8?级大震灾情
        2.1.4 1902年新疆阿图什 8?级大震震源机制
        2.1.5 1902年阿图什 8?级大震地震序列与余震情况
        2.1.6 历史资料记载情况
        2.1.7 历史地震资料相关地名的考证
    2.2 关于1902年 8 月31日新疆地震资料的梳理
    2.3 相关资料对1902年 8 月31日新疆地震三要素记载的差异性
    2.4 1902年8月 31日新疆地震震级参数的考证
        2.4.1 国际台网对1902年 8 月31日我国新疆地震震级的最初记载
        2.4.2 修订震级的关键因素——早期地震仪的无阻尼记录
        2.4.3 金森博雄(Kanamori,H)对1902年 8 月31日新疆地震第一次修订
        2.4.4 阿部胜征(Abe,K)对1902年 8 月31日新疆地震参数的第二次修订
        2.4.5 谢毓寿目录(1986)与高国英文献(2011)对1902年 8 月31日地震震级确定的问题所在
        2.4.6 1902年8月 31日有限地震史料中灾害程度对震级调整的佐证
        2.4.7 1902年8月 31日新疆地震合理震级的讨论
    2.5 1902年8月 31日新疆地震震中考证
        2.5.1 1902年8月 31日新疆地震震中的三个不同数据来源
        2.5.2 1902年8月 31日新疆地震在皮山南(N37.0°E78.0°)的不合理性论证
        2.5.3 1902年8月 31日疆地震震中在阿图什大震区具体位置的探讨
    2.6 小结与讨论
        2.6.1 1902年8月 31日新疆地震最合理参数
        2.6.2 1902年新疆阿图什 8?大震的余震序列表
第三章 基于1902年阿图什 8?级大震续发强震特殊性拟比估计古浪、汶川地震续发性强震
    3.1 1902年阿图什 8?级大震的续发性强震介绍
        3.1.1 1996年新疆阿图什 6.9 级强震概况
        3.1.2 阿图什1996年 6.9 级地震与1902年 8?级大震的比较
    3.2 用大震免疫和减震作用理论讨论阿图什大震续发性强震特殊性所在
    3.3 1902年阿图什 8?级大震续发性强震的启示
    3.4 阿图什、古浪、汶川3个震级≥8.0 逆冲型大震震例
        3.4.1 中国新构造环境和地震活动基本特征:
        3.4.2 我国8级大震的分布特征
        3.4.3 我国三个震级≥8.0 级逆冲型大震概况
    3.5 中国3次逆冲型特大地震的构造类比分析
        3.5.1 对阿图什、古浪、汶川3个逆冲型特大地震的构造分析
        3.5.2 三个逆冲型大震相似构造要素的提炼
    3.6 三次高角度逆断型大地震的余震特点及科里奥利力的角度对比研究
        3.6.1 三大地震余震共性特点以及余震衰减的M—T图对比
        3.6.2 科里奥利力(Coriolis force)效应对三次逆冲型大震余震释放程度的对比
    3.7 对古浪、汶川大震极震区内续发性大震的讨论
第四章 结论和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地震震级标度的历史演变
作者简介

(7)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前人的主要成果
        1.2.1 地震活动性基础研究
        1.2.2 云南地震活动性相关研究
    1.3 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和研究方法
        1.3.1 重要问题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云南强震孕震环境分析
    2.1 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背景
        2.1.1 主要构造运动
        2.1.2 地球动力学背景
    2.2 现代活动断裂格局
        2.2.1 川滇菱形块体
        2.2.2 重要的边界断裂带
        2.2.3 其他活动断裂带
    2.3 地壳介质特性
        2.3.1 地壳结构特征
        2.3.2 介质品质Q值
    2.4 强震孕震环境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云南地震记录与地震活动水平
    3.1 地震活动记载
        3.1.1 历史地震
        3.1.2 仪器记录地震
    3.2 地震记录可靠性评价及其应用
        3.2.1 地震目录的信度分析
        3.2.2 地震记录的应用
    3.3 地震能的孕育与释放水平
        3.3.1 地震活动水平估计
        3.3.2 地震波能量释放水平估计
        3.3.3 不同级别地震的复发间隔
第四章 云南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4.1 地震的空间分布与地震带(区)
        4.1.1 主要地震带(区)
        4.1.2 地震深度变化特征
    4.2 地震的时间分布与地震活跃期
        4.2.1 时间成丛特征
        4.2.2 空间迁移特征
    4.3 强震活跃期的b值特征
        4.3.1 b值的差异
        4.3.2 进入强震活跃期的可能判据
    4.4 新一轮强震活动平静期的含义
        4.4.1 中强地震的迁移
        4.4.2 中强地震连发-平静-大震现象
    4.5 云南东部强震活动过程模型
第五章 云南地震类型分区
    5.1 地震序列类型
    5.2 震源机制解
    5.3 地震类型分区特征
    5.4 地震类型与活动分区的关系
第六章 区域地震关联度分析
    6.1 川滇地区地震的呼应关系
        6.1.1 川滇菱形块体地震活动性分析
        6.1.2 讨论和结论
    6.2 与安达曼-滇缅弧形构造带的关系
        6.2.1 2004年苏门答腊8.7级地震
        6.2.2 安达曼-缅甸弧与云南地震活动呼应关系
        6.2.3 苏门答腊巨震后云南地震形势
    6.3 一些重要的呼应关系
        6.3.1 与珠峰以东地区的呼应关系
        6.3.2 与龙门山断裂带及其以北地区的呼应关系
第七章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预测实践
    7.1 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
    7.2 大震复发间隔与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预测
        7.2.1 地震实况
        7.2.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7.3 地震类型判定与1995年孟连中缅边界地震预测
        7.3.1 地震实况
        7.3.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7.4 中等地震密集活动与2000年姚安地震预测
        7.4.1 地震实况
        7.4.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7.5 地震呼应关系与2007年宁洱地震预测
        7.5.1 地震实况
        7.5.2 地震预测过程
        7.5.3 地震呼应关系分析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1.1 历史地震记录漏载严重
        8.1.2 强震孕震能力强
        8.1.3 强震活动时空成丛分布
        8.1.4 地震类型分区特征明显
        8.1.5 断裂带边界作用存在差异
        8.1.6 同源不同序次动力联合
        8.1.7 地震活动多层次呼应关系
    8.2 主要创新点
    8.3 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
        8.3.1 决定地震孕育-发生-调整过程的主控因素
        8.3.2 强震活动主体地区东西交替的可能原因
        8.3.3 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宏观判断
        8.3.4 “中强地震连发—平静—首发大震”模式
        8.3.5 慢地震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1: 云南5.0级以上地震目录
附录 2: 云南5.0级以上地震目录(NEI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8)利用并行计算方法实现地震活动速率变化参数(Z值)的空间扫描处理及其计算效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
    1.4 研究工作的内容
第二章 并行计算机
    2.1 并行计算的概念
    2.2 并行机的发展背景
    2.3 并行机的结构模型
    2.4 并行机的访存模型
    2.5 当代并行机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PC 集群的建立
    3.1 硬件的组成
    3.2 SSI 的构建
        3.2.1 单一登录实现NIS
        3.2.2 单一文件系统NFS
        3.2.3 单一时间系统NTP
        3.2.4 作业管理系统Torque/Maui
        3.2.5 分布式监控系统Ganglia
        3.2.6 MPICH 的安装和配置
    3.3 集群存储系统
        3.3.1 存储区域网络SAN
        3.3.2 并行虚拟文件系统PVFS
第四章 并行化处理
    4.1 并行化处理
    4.2 Z 值计算过程
    4.3 并行化处理Z 值与ZMAP 的Z 值比较
第五章 并行计算效能测试与评价
    5.1 并行计算性能的指标
    5.2 加速比和并行效率测试
    5.3 可扩放性测试
第六章 基于B/S 的并行计算可视化实现
    6.1 通用网关接口CGI
    6.2 实现原理
    6.3 实现过程
    6.4 结果显示示例
第七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中国大陆浅层地壳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工程扰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历史
    1.2.2 我国大陆地应力场分布规律研究
    1.2.3 地应力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1.2.4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应力场反演
    1.2.5 地应力场的工程扰动特征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应力测定方法研究
2.1 概述
2.2 地应力测定方法
    2.2.1 岩体表面应力测量法
    2.2.2 钻孔应力解除法
    2.2.3 水压致裂法
    2.2.4 钻孔崩落法和钻进诱发张裂缝法
    2.2.5 震源机制分析法
    2.2.6 由岩石强度估算地应力大小
    2.2.7 地质资料分析法
    2.2.8 凯塞效应法
    2.2.9 应变恢复法
    2.2.10 其它地应力测定方法
2.3 不同方法间测定结果的差异
2.4 地应力测定的发展趋势探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考虑应力梯度的HTPF法三维地应力测量研究
3.1 概述
3.2 常规水压致裂法几个问题的探讨
3.3 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
    3.3.1 三孔交汇法
    3.3.2 HTPF法三维地应力测量
    3.2.3 常规水压致裂法和原生裂隙重张试验相结合法
3.4 考虑应力梯度的HTPF法三维地应力测量
    3.4.1 考虑应力梯度的HTPF法三维地应力测量原理
    3.4.2 方程系统的遗传算法求解
    3.4.3 方程系统的最小二乘法求解
3.5 测试技术和特征值取值方法
    3.5.1 试验步骤
    3.5.2 特征值取值方法研究
3.6 工程实例
    3.6.1 LPG地下储气工程应用
    3.6.2 水电工程应用
3.7 本章小节 第四章 中国大陆及邻区地质架构和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
4.1 概述
4.2 我国大陆及邻区地质构造特征分析
4.3 基于震源机制解的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
4.4 基于大地形变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大陆地应力实测统计规律研究
5.1 概述
5.2 实测地应力资料的收集
5.3 实测地应力的应力方向分布规律
5.4 实测地应力沿埋深变化统计规律
    5.4.1 垂直应力随埋深分布规律
    5.4.2 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随埋深分布规律
    5.4.3 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之比随埋深分布规律
    5.4.4 侧压系数随埋深分布规律
    5.4.5 水平剪应力随埋深分布变化规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应力影响因素及地应力估算模型研究
6.1 概述
6.2 岩性变化对地应力的影响
    6.2.1 不同岩性垂直应力分布规律
    6.2.2 不同岩性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随埋深的分布规律
    6.2.3 不同岩性水平剪应力随埋深分布规律
    6.2.4 不同岩性水平应力分布规律的差异性
    6.2.5 不同岩性侧压系数随埋深分布规律
6.3 岩石弹性模量变化对地应力的影响
    6.3.1 岩石弹性模量沿埋深的分布规律
    6.3.2 岩体弹性模量变化对地应力的影响
6.4 地表地质作用对地应力的影响
    6.4.1 地表剥蚀作用对地应力的影响
    6.4.2 地表沉积作用对地应力的影响
6.5 孔隙水压力对地应力的影响
6.6 温度对地应力的影响
6.7 考虑多因素的地应力估算模型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大型工程区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7.1 概述
7.2 三峡工程区地应力场分布特征
    7.2.1 地质概况
    7.2.2 基于震源机制解的三峡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7.2.3 基于水系分布形态的三峡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7.2.4 工程区及邻区地应力实测结果及分析
    7.2.5 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7.3 大岗山水电站工程区地应力场分布特征
    7.3.1 地质概况
    7.3.2 基于震源机制解的大岗山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7.3.3 工程区地应力实测结果及分析
    7.3.4 地下厂房区地应力场回归分析
    7.3.5 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地应力场的工程扰动特征研究
8.1 概述
8.2 深挖岩坡地应力场的工程扰动特征
    8.2.1 三峡永船深挖高边坡的工程开挖数值模拟
    8.2.2 三峡永船深挖高边坡的开挖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8.2.3 开挖过程中关键部位应力演化分析
    8.2.4 地应力场扰动区的划分依据
    8.2.5 地应力场的工程扰动特征分析
    8.2.6 计算分析应力场扰动范围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8.3 大型地下洞室群地应力场的工程扰动特征
    8.3.1 大岗山地下厂房区大型地下洞室群工程开挖数值模拟
    8.3.2 大岗山地下厂房区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8.3.3 开挖过程中关键部位应力演化分析
    8.3.4 地应力场的工程扰动特征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A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B 博士期间负责的生产科研项目
C 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中国大陆强震的成组活动特征及发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概述
1.1 强震成组发生的普遍性及研究状况
1.2 相关背景性研究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目标、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背景性研究及资料状况
2.1 地震构造研究及资料状况
    2.1.1 中国活动构造研究的概况
    2.1.2 地震构造资料
2.2 中国地震活动性研究及资料现状
    2.2.1 地震资料状况 第三章 强震组分析研究方法
3.1 强震组分组的基本概念
3.2 强震组研究单元划分
3.3 强震的分组原则及结果
    3.3.1 前人分组方法及结果
    3.3.2 强震组与地震期幕划分的差别
    3.3.3 强震分组原则与方法
3.4 成组强震的分类原则、方法和结果
    3.4.1 成组强震的分类原则、方法
    3.4.2 中国及邻区成组强震的分类结果
3.5 强震组的分析研究方法
    3.5.1 孕发震构造分析
    3.5.2 小震分析方法
    3.5.3 历史强震影响区分析法
    3.5.4 强震组持续时间及时间间隔分析
    3.5.5 区域及未来孕震区内的中等地震分析法
3.6 小结 第四章 地震区成组巨震
4.1 华北地震区的7级强震组
    4.1.1 华北地震区的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性
    4.1.2 强震组组成
    4.1.3 强震组孕发震环境
    4.1.4 强震组地震活动特性
4.2 青藏北部地震区的7级强震组
    4.2.1 青藏北部地震亚区的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性
    4.2.2 强震组组成
    4.2.3 强震组孕发震环境
    4.2.4 强震组活动特性
4.3 青藏中部地震亚区的7.5级强震组
    4.3.1 青藏中部地震亚区的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性
    4.3.2 强震组组成
    4.3.3 强震组与构造块体运动
    4.3.4 强震组活动特性
4.4 结论 第五章 单一构造型强震组
5.1 中国东部
    5.1.1 郯庐地震带
    5.1.2 河北平原地震带
    5.1.3 山西地震带
5.2 中国西部
    5.2.1 祁连山地震带
    5.2.2 阿尔金地区
    5.2.3 阿尔泰地震带
    5.2.4 北天山地震带
    5.2.5 川滇地震带北区
    5.2.6 川滇南东区
    5.2.7 滇西南西区
5.3 结论 第六章 网络构造型强震组
6.1 中国东部
    6.1.1 东南沿海地震带
6.2 中国西部
    6.2.1 柴达木地震带
    6.2.2 龙门山地震带
    6.2.3 藏中地震带南区
6.3 结论 第七章 汇聚构造型强震组
7.1 中国东部
    7.1.1 南黄海地震带
    7.1.2 雷州半岛地区
7.2 中国西部
    7.2.1 滇西南东部
    7.2.2 滇西南西北部
    7.2.3 川滇东部地区
    7.2.4 龙门山地区
7.3 结论 第八章 强震组孕育的构造环境和发生机制分析
8.1 中国大陆强震组孕育的动力学环境
    8.1.1 强震组孕育与板块构造运动
    8.1.2 强震组与板内构造块体运动
    8.1.3 强震组与地震构造
8.2 强震成组发生的机制探讨
    8.2.1 地球动力学背景
    8.2.2 力学机制
    8.2.3 不同类型强震组的孕发震过程
8.3 单一构造型强震组的孕发机制分析
    8.3.1 单一构造型强震组孕育的空间条件分析
    8.3.2 单一构造型强震组孕育的强度条件分析
    8.3.3 单一构造型强震组孕育的时间条件分析
8.4 网络构造型强震组的孕发机制分析
    8.4.1 网络构造型强震组的空间条件
    8.4.2 网络构造型强震组的强度条件
    8.4.3 网络构造型强震组的时间条件分析
8.5 汇聚构造型强震组的孕发机制分析
    8.5.1 汇聚构造型强震组孕震的空间条件
    8.5.2 汇聚构造型强震组的强度条件分析
    8.5.3 汇聚构造型强震组的时间条件分析
8.6 结论 第九章 确定性预测方法
9.1 基本预测方法
    9.1.1 基本预测思路
9.2 强震预测因子的确定
    9.2.1 时间相关因子及未来强震时间分布的确定
    9.2.2 地点相关因子及未来强震空间分布的确定
    9.2.3 强度相关因子及未来强震震级的确定
9.3 昆仑山强震的确定性预测分析
    9.3.1 8.1级强震发生的空间条件
    9.3.2 8.1级强震发生的强度条件
    9.3.3 8.1级强震发生的时间条件
    9.3.4 组内未来强震发生趋势
9.4 柴达木强震的确定性预测分析
    9.4.1 1990年7.0级强震发生的空间条件
    9.4.2 7.0级强震发生的强度条件
    9.4.3 7.0级强震发生的时间条件
    9.4.4 组内未来强震发生趋势
9.5 新疆伽师强震的确定性预测分析
    9.5.1 强震组发生的空间条件
    9.5.2 6.8级强震发生的强度条件
    9.5.3 6.8级强震发生的时间条件
    9.5.4 组内未来强震发生趋势
9.6 概率预测方法讨论
    9.6.1 基本预测方法
    9.6.2 模型框图
    9.6.3 强震概率预测因子的确定
9.7 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四、构造地球物理学在孕震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及其相关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岷江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D]. 石宏宇.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0
  • [2]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库仑应力演化及强震发生概率估算[J]. 徐晶,邵志刚,刘静,季灵运. 地球物理学报, 2019(11)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4]城市轨道交通灾害链式网络定量化描述关键问题研究[D]. 王雨晨.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5]2015年IUGG大会与世界华人地质大会的震磁研究进展[J]. 袁洁浩,顾左文,王粲,冯丽丽,高金田,王振东. 地震研究, 2016(04)
  • [6]阿图什8(?)大震最大余震及续发强震问题研究[D]. 任栋.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6(02)
  • [7]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D]. 皇甫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01)
  • [8]利用并行计算方法实现地震活动速率变化参数(Z值)的空间扫描处理及其计算效能评价[D]. 刘桂平.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09(04)
  • [9]中国大陆浅层地壳地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工程扰动特征研究[D]. 景锋.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09(10)
  • [10]中国大陆强震的成组活动特征及发生机制研究[D]. 张晓东.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4(07)

标签:;  ;  ;  ;  ;  

构造地球物理学在发震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