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十大国际财经新闻背景回顾

2001年十大国际财经新闻背景回顾

一、2001十大国际金融新闻背景回眸(论文文献综述)

李凌彤[1](2014)在《党报与都市报评论版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新京报》为例》文中提出新闻评论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新闻评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趋势。我国报纸新闻评论版在世纪之交出现,并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快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未知。尤其是在报纸中唱主角的党报和都市报,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创新和深化新闻评论版,如何以言论和观点深刻影响未来中国,将对新闻评论版未来发展具有极强的指向意义。研究着眼于立足新闻评论版的兴起与发展,选择《人民日报》和《新京报》两份报纸的评论版作为党报和都市报的代表,随机从2014年1月、2月、3月、7月、8月、9月各抽取六十天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初步总结出两份报纸各自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内容与特质,研究还选择2014年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作为个案进行比较分析,从两个层面着手,总结出《人民日报》和《新京报》在常态及非常态情况下评论版的特色和异同。研究在上述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报纸评论版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从多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我国报纸评论版更好地实现自身角色定位,更好地发现问题提供参考。研究最后从上述分析中进行总结,从战略战术层面进行规划设计,对我国报纸评论版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建议,以资借鉴。

王秋苹[2](2010)在《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中期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传统媒体的经营方式和运行模式受到极大的挑战,报业被推向了竞争的前台,报业竞争力问题研究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的变化要求。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对经济思想史上对竞争力理论的历史考察,在分析当代主要国家和地区报业发展特点和趋势基础上,剖析了国内外报业竞争环境的变迁及影响,对我国当代报业竞争力的基本格局、特征及趋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报业竞争力的环境,同时以《福建经济快报》兴衰为例证,分析了报业竞争环境变化对报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最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本文提出了提升中国报业竞争力和实现报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战略途径,并对未来报业竞争的趋势进行展望,这对新时期我国报业的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王琰[3](2010)在《意义的浮桥与彼岸的想象 ——CCTV《中国新闻》的跨文化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时空无限延展的全球化时代语境下,电视媒介跨越时空和文化之桥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跨国电视媒体对受众注意力资源的争夺也异常激烈。中国华语电视跨文化传播媒体作为中国对外传播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播中华文明、维系文化认同、塑造国家形象的历史使命。本文以CCTV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为个案,导入斯图尔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为主要研究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民族志、扎根理论等质化与量化研究方法,对《中国新闻》的传者编码和受众解码进行了深描探讨,以期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探寻中国华语电视跨文化传播意义输出的本相和意义解读的生成机理,从中发现具有解释力的内在规律,进而提出对中国华语电视跨文化传播策略的思考。在编码研究阶段,本研究通过将《中国新闻》与《新闻联播》、《时事直通车》进行内容比较分析,同时结合文本分析方法的运用,从电视话语编码的层面上探讨《中国新闻》的编码策略。研究发现:《中国新闻》在权力场和海外受众场这一充溢着冲突张力的语境规约中努力地寻找平衡点,在话语编码中表现出了其内在的角色和话语冲突。在国内新闻报道上,《中国新闻》“受众本位”的努力与尝试,受到了媒介体制的影响,表现出主题选择和报道立场的不确定性;在国际新闻报道上,《中国新闻》在客观中立的表象之后,隐藏着国家至上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在电视叙事话语运用上,《中国新闻》试图达到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视域融合,但囿于新闻观念和叙事陈规的影响,这种尝试表现出不彻底性。在解码研究阶段,本研究运用参与观察、焦点小组访谈的方式,对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受众观看《中国新闻》的表现和态度进行了调研,并采用扎根理论的质化资料分析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的收视态度类型主要表现为移情式、批评式、防御式和仪式式四种,而影响收视态度生成的核心因素是批判理性和情感卷入。两者内在元素的对立与和谐决定了不同收视态度的生成。研究显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众在收视态度上表现出了一定的群体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导入收视态度的影响因素模型进行解释。最后,通过结合编码和解码的研究,从机构、受众和文本三个层面上对中国华语电视跨文化传播策略进行了思考。首先,在制度设计上,要借鉴国际电视传播媒体制度设计的经验,丰富办台主体,创新资源补偿方式;第二,在受众认同上,一方面要凸显“文化中国”,弥合政治差异,另一方面要顺应文化差异,细分受众市场;第三,在文本叙事上,要将全球化话语与本土化元素视域融合起来,构建亲和文本,激发话语移情。

彭柯[4](2010)在《外资在华并购及绩效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和会计分析法,对1995-2009年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外资在华并购的历史、特点、方式和发展趋势,并在文章结尾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对外资并购,以及外资并购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展历程做了详细的介绍,并按照产业链的分类方法对部分重点行业的并购情况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本文介绍了外资在华并购上市公司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分为直接收购、间接收购和其他方式等,并剖析了外资来华并购的动因,如宏观层面的分享经济成长、获取自然和人力资源,微观层面的整合产业链、分散经营风险等。在实证部分,笔者选取了1995-2009年发生的65起并购案例,采用事件分析法和会计分析法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并按照并购时期、并购后股东地位、并购方式和并购国的不同进行分类检验。从实证结果来看,外资并购对上市公司绩效有显着提升。笔者发现,并购公告后股价能持续获得超额收益,且公告前股价波动并不明显,这说明中国资本市场是较为有效的:从财务指标来看,并购前一年经营指标有所恶化,但并购后一年内大幅回升,并在之后两年内趋于稳定,总体而言外资并购对经营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此外通过分类分析,笔者发现并购后股东地位、并购时期对并购绩效有重大影响。并购后外资居于控股地位时,其股价的上涨和财务指标的改善最为明显,并显着优于参股并购;政策鼓励时期(如2003-2005年)的外资并购绩效要显着优于其他时期,资本市场对政策的敏感度也要高于公司实际经营业绩。不过,并购方式和并购国的不同对绩效影响不甚显着。根据外资并购的历史进程和实证结果,本文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判断,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笔者认为未来外资将越来越多的采用间接并购的方式,对我国行业内龙头公司进行收购,且并购领域将不断拓宽。笔者同时建议政府应当在公司治理、市场培育和产业政策引导三个层面进行改革,既要为外资并购提供一个公平有效的市场,也要对外资并购进行引导,使其能为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改善国民生活水平贡献一份力。

二、2001十大国际金融新闻背景回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十大国际金融新闻背景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党报与都市报评论版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新京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新闻评论研究综述
        1.2.2 国外新闻评论研究综述
        1.2.3 党报和都市报评论研究综述
        1.2.4 《人民日报》和《新京报》两份报纸评论版研究综述
        1.2.5 报纸评论版的未来发展思路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新闻评论版的兴起与发展
    2.1 新闻评论与评论版的概念
    2.2 我国新闻评论版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2.2.1 我国报纸评论版的历史沿革
        2.2.2 我国报纸评论版的发展现状
    2.3 《人民日报》评论版概况
    2.4 《新京报》评论版概况
第三章 新闻评论版的内容分析
    3.1 《人民日报》评论版统计数据分析
        3.1.1 评论版总体情况
        3.1.2 评论版微观分析
    3.2 《新京报》评论版统计数据分析
        3.2.1 评论版总体情况
        3.2.2 评论版微观分析
    3.3 两份报纸评论版的对比分析
        3.3.1 人民日报:主打权威,注重政策导向
        3.3.2 新京报:主打观点,注重视角独特
    3.4 2014年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个案比较分析
    3.5 两份报纸评论版的异同
        3.5.1 相同之处
        3.5.2 不同之处
第四章 我国报纸新闻评论版发展机遇、问题与建议
    4.1 我国报纸新闻评论版的发展机遇和问题
    4.2 对我国报纸新闻评论版未来发展的建议
        4.2.1 建立成熟的战略规划和高效的评论操作机制
        4.2.2 评论专业化与大众化并行助推“雅俗分赏”
        4.2.3 进一步建设更具多样性的作者队伍
        4.2.4 加强评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国内外关于报业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三、本研究的框架思路
    四、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报业竞争力的理论概论
    第一节 竞争力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关联理论
    第三节 报业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第四节 报业竞争力的一般要素分析
    第五节 报业竞争力的特殊要素分析
第二章 当代报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第一节 美国报业的发展
    第二节 日本报业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的报业发展
    第四节 当代报业发展的特点
    第五节 当代报业发展的趋势
第三章 当代报业竞争环境的变迁及影响
    第一节 从传统到现代:世界报业竞争环境的变迁及影响
    第二节 从计划到市场:我国报业竞争环境的变迁及影响
第四章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的基本格局
    第一节 "十五"以来我国报业竞争发展状况
    第二节 我国报业竞争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第三节 我国报业竞争力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的特征
    第五节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的趋势
第五章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环境的影响分析——以《福建经济快报》的兴衰为例
    第一节 《福建经济快报》的前身
    第二节 《福建经济快报》的发展
    第三节 《福建经济快报》的兴盛
    第四节 《福建经济快报》的衰亡
    第五节 《福建经济快报》亏损并停刊的原因透析
附录:见证《福建经济快报》兴衰的几个文件
第六章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对报业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 增强报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提升中国报业竞争力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四节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的前景展望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意义的浮桥与彼岸的想象 ——CCTV《中国新闻》的跨文化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和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创新点
2 理论视角与文献探讨
    2.1 电视受众研究的主要理论
    2.2 民族志方法在传播受众研究中的运用
    2.3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演进
3 意义的输出:《中国新闻》的跨文化编码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设计
    3.3 研究发现
    3.4 结论与讨论
4 意义的解读:《中国新闻》的跨文化解码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设计
    4.3 个案的分析过程示例
    4.4 研究发现
    4.5 研究信度的交叉验证
5 策略思考:机构、受众与文本
    5.1 机构:权力与权益的协商
    5.2 受众:文化与中国的对话
    5.3 文本:全球与本土的相遇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参与观察的指导原则
附录3 焦点访谈的操作要点

(4)外资在华并购及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4 本文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外资并购的概念和理论
    2.1 并购的基本概念
    2.2 并购的相关理论
    2.3 并购的发展历史
第三章 外资并购在华发展和现状
    3.1 外资在华并购的历史
    3.2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方式
    3.3 外资在华并购的动因分析
    3.4 外资在华并购现状
第四章 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绩效分析
    4.1 相关研究和分析介绍
    4.2 资料来源及样本选取
    4.3 实证分析
    4.4 并购绩效实证分析结论
第五章 外资并购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建议
    5.1 外资并购的趋势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谢辞
附录

四、2001十大国际金融新闻背景回眸(论文参考文献)

  • [1]党报与都市报评论版比较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新京报》为例[D]. 李凌彤. 西北大学, 2014(07)
  • [2]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研究[D]. 王秋苹.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8)
  • [3]意义的浮桥与彼岸的想象 ——CCTV《中国新闻》的跨文化解读[D]. 王琰.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2)
  • [4]外资在华并购及绩效研究[D]. 彭柯. 复旦大学, 2010(03)

标签:;  ;  

2001年十大国际财经新闻背景回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