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为什么能在水中生存?

鱼为什么能在水中生存?

一、鱼类为什么能在水中生存?(论文文献综述)

殷娇娇[1](2021)在《铬在鱼体内的累积分布规律及健康风险评估》文中提出鱼类作为人类膳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工农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工农业废水的排放使得水生态系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报道,我国的江河湖泊中,其底质的重金属污染率高达80.1%。重金属具有毒性大、易生物富集等特性,进入水生态系统后,不仅会直接毒害水生生物,而且会通过饮水、食物链等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威胁到人类健康。深入理解重金属污染物在鱼类中的分布及代谢规律,并评估其食用风险,对于保障鱼类的食用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铬(Cr)是一种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重金属污染物,在本论文前期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相对于其它金属而言,鱼类中的Cr污染更为普遍。由于重金属在鱼体内的累积量是动态变化的,受到累积、分布和清除的共同影响,因此,探究Cr6+在鱼类各组织中的分布特征及代谢规律,有助于了解污染条件下,鱼体各组织器官对Cr6+的响应,为针对性地降低鱼体内Cr6+蓄积、促进Cr6+排泄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保障鱼类的食用安全。然而,目前关于鱼体内Cr6+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毒性方面,而相关的代谢动力学研究却鲜有报道。本研究首先通过野外调研,比较分析了不同重金属在鱼类中的累积差异,确定了Cr为鱼类中的典型重金属污染物;随后以铬的主要污染形态六价铬(Cr6+)为污染物,以易受Cr污染的鱼类鲫为模型,探究了Cr6+在鱼类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及代谢规律,发现相对于可食用部位肌肉而言,鱼头中Cr6+的累积量更高;且通过市场调研分析,进一步确认了在不同鱼类中,均存在着鱼头中Cr6+含量高于肌肉中Cr6+含量这一规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以鳙为模型探究了Cr6+在鱼类主要可食用部位肌肉和鱼头中的累积分布规律,以期阐明鱼头中Cr6+累积量高的原因。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鱼类中典型重金属污染物的确定巢湖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近年来,陆续有研究表明巢湖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本研究首先以巢湖为对象,对不同位点水及底泥中的重金属(Zn、Pb、Cr、Cu、Ni、As和Cd)含量进行分析以评价巢湖受到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相关结果显示,巢湖整体处于低污染水平。尽管如此,进一步对巢湖中8种常见淡水鱼类(鲫、鲤、翘嘴鲌、青鱼、鲢、鳙、团头鲂和草鱼)中重金属污染情况及食用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发现:巢湖中的鲫却存在食用风险,其中,对儿童存在潜在非致癌风险,对青少年及成人存在潜在致癌风险;在非致癌风险中,Cr和Pb的贡献分别为45%和43%,而在致癌风险中,Pb的贡献仅为0.2%-6%,Cr的贡献却达94%-99.8%。这些结果表明:即使在低污染水体中,鱼体中累积的重金属仍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并且,在众多重金属中,Cr污染需引起重视。2.以鲫为模型研究Cr6+在鱼类不同组织间的分布特征及代谢规律根据野外调研的结果,我们确定了Cr为典型的重金属污染物,但目前关于Cr在鱼类不同组织中的代谢规律仍不清楚。在此研究中,我们以Cr6+为典型的重金属污染物,鲫为研究对象(前期研究发现鲫相对于其它鱼类而言更容易受到Cr的污染),进行为期28 d的暴露实验和20 d的清除实验,利用生物双箱动力学模型,探究不同Cr6+暴露浓度(0、0.1、1和10 mg/L)下,Cr6+在鲫各组织(肝、肾、肠、鳃、肌肉和鱼头)中的分布特征及代谢规律。发现:Cr6+在鲫体内的代谢具有组织特异性,鳃和肠在Cr6+的暂时储存中起关键作用,肝脏在Cr6+的解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肌肉和鱼头可以作为Cr6+短期的储存器官,而肾脏可能是Cr6+的长期储存器官。代谢动力学结果表明:对于可食用部位肌肉和鱼头而言,在清除速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鱼头对Cr6+较高的吸收速率是导致鱼头中Cr6+含量较高的原因。健康风险评估的结果表明:在各暴露剂量(0、0.1、1和10 mg/L)下,相对于肌肉而言,鱼头中累积的Cr6+造成的健康风险均相对较高。这些结果表明:Cr6+在鱼类不同组织中的累积具有组织特异性,且对于可食用部位肌肉和鱼头而言,清除速率相差不大,即鱼头对Cr6+较高的吸收速率是导致鱼头中Cr6+含量高的原因。3.Cr6+在常见市售鱼类主要可食用部位肌肉及鱼头中的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通过分析Cr6+在鲫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特征及代谢规律,我们发现鱼头中的Cr6+含量高于肌肉中的Cr6+含量,为进一步验证在其它鱼类中,是否均存在着这一现象,我们对市面上常见的14种鱼类(草鱼、团头鲂、鲢、鳙、鲫、鲤、翘嘴鲌、鲈、鳜、胡子鲇、黄颡鱼、斑点叉尾鮰、青鱼和乌鳢)进行了肌肉和鱼头组织样本的采集,通过分析各组织样本中的Cr6+含量,发现:在不同鱼中,均存在着鱼头中Cr6+含量高于肌肉中Cr6+含量这一规律。且健康风险评估的结果表明:背肌和腹肌中的Cr6+不会对儿童、青少年及成人造成潜在风险;但鱼头中Cr6+却会对成人造成潜在致癌风险。这些结果表明:相比肌肉而言,鱼头中的Cr6+含量更高,其食用风险也更高,因此,鱼头的食用安全性必须引起重视。4.以鳙为模型研究Cr6+在肌肉及鱼头中的累积分布差异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鱼类中均存在鱼头中的Cr6+含量高于肌肉中的Cr6+含量这一规律,且通过代谢动力学研究发现鱼头中Cr6+含量较高与鱼头对Cr6+的吸收速率较高有关,那么为何鱼头对Cr6+有较高的吸收速率?为探究其原因,我们选取鳙为研究对象,通过14 d的暴露实验,使鳙体内累积一定量的Cr6+,探究在不同Cr6+暴露浓度(0、0.01、0.1、1和5 mg/L)下,Cr6+在鳙肌肉及鱼头中的累积分布差异,发现:在各暴露剂量下,鱼头中的Cr6+含量始终高于肌肉中的Cr6+含量,这也与鲫中的结果相一致。以往的研究表明砷(As)、锌(Zn)等重金属在鱼体内的累积与组织中的脂肪含量有关。那么,Cr6+在鱼体内的累积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现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测定了肌肉及鱼头中的脂肪含量,并分析了其与Cr6+含量的相关性,发现鱼头的脂肪含量最高,且组织中的Cr6+含量与脂肪含量显着正相关。为进一步验证鳙组织中的Cr6+与脂肪之间的直接关系,我们利用无水乙醚将脂肪从组织中提取出来,分别测定脂肪和非脂肪部分的Cr6+含量,发现:Cr6+并不主要存在于脂肪部分,肌肉脂肪部分的Cr6+含量低于30%,而鱼头脂肪部分的Cr6+含量低于5%;此外,体外油(鱼油、大豆油、花生油和亚麻籽油)和水对Cr6+的竞争性吸附实验也表明,Cr6+主要存在于水相中,Cr6+被油吸附的量不超过25%。这些结果表明:鳙鱼头对Cr6+的累积始终高于肌肉,虽然组织中的Cr6+含量与脂肪含量显着正相关,但鱼头中累积的Cr6+并非主要沉积在脂肪中,即鱼头中的脂肪含量高并不是导致鱼头中Cr6+含量高的直接原因。5.Cr6+在鳙鱼头不同部位中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探究鱼头中Cr6+含量高的原因,该部分研究继续以鳙为研究对象,将鳙暴露于Cr6+浓度为1 mg/L的水溶液中14 d,使其累积一定量的Cr6+后,将鱼头分为脑脊液、鱼脑、鱼眼、鱼唇、鳃下肉、其余肉以及鱼骨7个部位,分别对各个部位的Cr6+含量进行测定,以探究Cr6+在各个部位的分布特征。发现:鱼头各个部位的Cr6+含量依次为:鱼骨>鱼唇>其余肉>鳃下肉>鱼眼>鱼脑>脑脊液;其中,鱼骨和鱼唇中的Cr6+含量高于鱼头整体的Cr6+含量,表明Cr6+主要累积于鱼头的骨头部位,骨头部位Cr6+含量高是导致鱼头中Cr6+含量高的主要原因。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本研究条件下,除了鱼唇和鱼骨会存在食用风险外,其余可食用部位对不同人群均不会造成潜在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虽然Cr6+主要沉积在鱼头的骨头部位,但鱼头鱼肉部位的Cr6+含量仍然高于背肌和腹肌。这些结果表明:鱼头中的Cr主要沉积在鱼头的骨头部位,以鱼头整体为对象进行风险评估时要充分考虑骨头的影响,因为骨头的存在会导致鱼头的食用风险被高估。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通过对鱼类中不同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调研分析,确定了Cr是鱼类中的典型重金属污染物;随后探究了Cr6+在鱼类各组织中的代谢动力学,发现Cr6+在鱼类各组织中的代谢具有组织特异性,而在鱼类主要可食用部位肌肉和鱼头中,鱼头对Cr6+较高的吸收速率导致了鱼头中Cr6+含量更高;进一步对鱼头中Cr6+含量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鱼头中的Cr6+并不主要沉积在脂肪中,而主要沉积在骨头中。本研究结果丰富了我们对鱼类特别是受Cr6+污染的鱼类鱼头的食用安全性的认识,为进一步揭示Cr6+在鱼体内的代谢规律奠定了基础,为实际生产中针对性地降低鱼体中Cr6+蓄积、促进Cr6+排泄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进一步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何妤如[2](2021)在《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渔业经过数年发展,先后解决了“捕鱼难”、“养鱼难”及“吃鱼难”等问题,奠定了渔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基础,相关治理手段也不断完善。渔业领域主要矛盾已从基本温饱和生计问题,转向更高层次的生境、人权、产权和公平等维度。然而,作为上层建筑的渔业伦理研究并尚未得到应有重视。我国现代渔业治理体系中更强调管理和法律等“硬”手段,忽视了伦理道德的“软法”作用。当前政府和民间推行的多项渔业活动已呈现出鲜明的伦理特征,现代多目标治理场景需要引入价值判断加以权衡。如果说关涉伦理的讨论在中国过去的渔业治理中只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那么到了新时代,伦理研究就好比是万事俱备下的那股“东风”。传统渔业管理关注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制度突破。政策和法律固然重要,但不能包治百病,尤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病”。它可以将电鱼、毒鱼、偷渔者绳之以法,却无法强制要求渔民必须善待生态环境、关心鱼类福祉。它可以明示、预防、规范和校正渔业的行为和后果,却无法指导渔业利益相关方的道德行为选择。它可以为失海渔民提供各类政策保障,却无法弥合渔民海洋纽带被切断后的心理创伤。它可以依照科学模型和数据制定总可捕量(TAC)目标,却无法对渔家妇女在职业、情感和生活上的遭遇加以同情和关心。正如决定技术的往往是非技术因素,涉渔法律和政策不应被指望能解决所有问题。倘若文化、伦理不能发挥价值规训作用,那么政策和法律也终将失范。当前,养护渔业资源、维护渔业公正已为时代大势所趋,现代渔业治理不仅要务实,也要务虚,以便从战略全局高度推进治理措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实际上,人们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影响会渗透到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可持续、负责任渔业的发展依赖于一个具有明确性的规则指引,在治理中开展价值性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国内外渔业资源的衰退趋势,以及不断涌现的现代性社会问题,让形而上学的价值回溯变得更为必要而迫切: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是什么?伦理判断有哪些原则和标准?何种治理才是伦理意义上具备正当性和合法性的治理?如何破解渔业治理中存在的伦理困境?中国怎样利用已有道德资源和智慧应对渔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基于此种认识,本文从伦理视角出发,反思当前出现渔业生态和社会危机的根本原因,尝试建构渔业伦理的理论体系,详述渔业伦理的由来、定义、主要原则和类别。将抽象的伦理考量运用于对治理问题的具体分析,提出符合渔业价值的治理范式,从渔业治理的“元层次”,谈到相关现代治理理论,再到针对治理实践的分析评估。现代渔业治理在追求各类目标时,容易陷入价值冲突的困境。本文针对治理实践中的普遍问题,提出“应然”层面的解决方案。伦理分析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我国现代渔业治理。因此,文章结合中国本土的涉渔道德资源和渔业实际状况,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渔业治理路径,以渔业领域的价值尺度和伦理基础为导向,为推动渔业的“天人合一”和协调发展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思路。伦理学是哲学中关于道德的价值系统。生态伦理学的兴起从根本上触及了“为什么要对鱼谈伦理?”这一问题。“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论辩突破了传统伦理学的“人伦”语境,让“渔业”和“伦理”的结合有了学理上的支撑。道德共同体得到拓展,将包括渔业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纳入道德考量范畴。但完全以生态为中心又会减损人类福祉,人与自然应当被视作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整体。“为己利TA”的价值取向既能为己谋福,也能在此基础上考虑利TA(既有属人的“他/她”,又有属自然的“它”)因素,因而是渔业伦理所追求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善。渔业资源是渔业存在的基础,具有不确定性、波动性、竞争性、整体性、多样性等五大特性。从价值构成上看,它在使用、生态和选择等层面具有功效价值,在政治、社会、哲学、宗教、伦理、文化等层面具有非功效的内在价值。对渔业资源价值的充分认识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而鱼类为人类所提供的多元价值是人类养护渔业资源的基础。养护伦理强调的是如何科学人道地利用水生动植物资源。鱼类是否能够成为道德主体、权利主体甚至是诉讼主体成为环境伦理学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鱼的道德地位与福利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渔业的伦理维度涉及“渔业”和“伦理”的互动关系。鱼类依次满足了人类基本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类在享受水生动物开发权利的同时,理应履行与之对等的责任和义务。为了人类自身和生态系统的长期福祉,须建立一套指导渔业行为、受到大众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渔业伦理规范。渔业伦理以渔业现象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为研究对象,是指导渔业行为的规范和原则的总和。涉渔法律和伦理可共同为基于价值的渔业治理策略提供依据。渔业伦理学主要任务是通过得到普遍认可并经过实践检验的道德原则,对渔业行为的善恶是非开展事前指导和事后评判。在渔业伦理中,渔业正义是最高原则;渔业福祉、渔业自由和渔业公平是三大基本原则;而以《负责任渔业行为守则》为代表的伦理性国际文书,以及符合国家/地区具体渔况的纲要构成了具体原则。根据渔业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关系属性和所涉问题的不同特征,可将其分为生态伦理、社会伦理、产业伦理和科技伦理四大类别,这四大类在伦理要求上存在差异、各具特色,但都应服从上述伦理原则。将伦理原则和要求融合进现代渔业战略管理过程,可能会产生“为善者诸事顺”的良心效应,从而实现治理的最终目的——“善治”。为克服多元价值冲突带来的治理障碍,元治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研究治理现象背后的治理逻辑,寻求协同发展科层、市场和网络治理组合的最优解:当参与式治理导致监管过于复杂、进入无休止协商状态时,就启动科层模式;当科层模式无法触及所有渔业问题或获得渔业利益相关方广泛接受时,就开启市场或参与式模式;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承担起作出最终决策的元治理者的角色。可持续渔业治理研究中涌现出诸多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其中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管理和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管理成为研究热点,前者主要聚焦渔业生态系统方法、预防性原则等整体思维,而后者主要涉及管理策略评估,正当性理论,系统治理等理念工具。在构建起理念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新生物技术的实践伦理发展出的伦理分析矩阵,以及Rapfish评估工具,促进了对伦理原则遵守情况的考察,有助于为负责任渔业实践提供“良善之策”。现代渔业治理时常陷入一种伦理意义上的权利困境,众渔业利益相关方不得不在多项行动方针之间艰难行使选择权。遵循特定伦理原则选择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涉及违反其他某项伦理原则。可持续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出现在追求“天时”、“地利”、“人和”三大目标的决策选择过程之中。如何平衡现代人和未来人的资源利益是最首要、最核心的议题;渔业所涉水陆空间差异和相关社会生态问题构成了空间正义研究的一个典型样本;而人际关系中整体、长远利益与个体、短期利益的冲突影响到资源的公平分配,渔家妇女和小型渔业等弱势参与方应当得到更多的道德注意力。导致上述困境的原因既有人与人因抢夺野生资源所导致的公地悲剧或囚徒困境,又有在人与鱼道德地位孰高孰低的辩难中掉入的激进环保主义陷阱,还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执行障碍。上述困境的破解之道不仅具有制度属性,也深刻地蕴含着价值属性。从制定目标,到开展决策,再到执行、监督和评估,伦理视角可渗透至治理的全部流程。治理者和被治理者可从制定伦理目标和开展伦理决策着手。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增进民生福祉。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丰富道德资源的支持。生态方面,我国渔业治理史就是一部鱼类资源养护史,古今实践中折射出关怀鱼类福利、师法自然等生态感悟。社会方面,我国传统乡土社会文化里蕴含着包括群体意识和互助伦理、涉渔组织的参与式伦理在内的道德及礼俗规范。“三渔”问题是中国渔业发展面临的伦理性挑战,其本质是渔业的过密化,渔民的过溺化,以及渔村的过疏化。为解决渔业渔民渔村的问题,新中国开展了各项改革措施。新中国绿色渔业治理制度体系构建历程大体上可分为萌芽探索、改革攻坚与走向成熟三大阶段。在气候变化、疫情冲击、渔业资源衰退、全球不确定性风险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我国渔业治理者迎难而上,实现生计型治理→发展型治理→可持续治理的价值飞跃,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伦理的中国特色可持续渔业发展道路,培育出政府元治理者主导下,科层、市场和参与式治理协同开合的多元治理形态,形成了顺应自然、生态优先、以养为主、立体复合、科技导向、体系健全、应兜尽兜的发展模式。随着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不断提升,中国渔业发展在收获伟大果实的同时,也为未来可持续、负责任渔业发展积累了大量可贵的实践经验。在今后的渔业治理中,我国各渔业利益相关方应本着福祉、自由和公正的原则,进一步促进渔业的绿色转型发展。

王立宏[3](2021)在《?种群形态学差异与群体遗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Hemiculter leucisculus)和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是我国比较常见的小型土着鱼类,它们均隶属于鲤科(Cyprinidae)、鲌亚科(Culterinae)中的?属(Hemiculter)。?和贝氏?具有突出的生境适应性和较高的入侵潜力,是我国许多水体中的优势种,它们如何适应高度异质性的环境并成为优势种,是值得关注的。本研究通过几何形态学的方法获得了18个地理种群?的形态差异,对?形态与气候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以线粒体基因Cytb,核基因RAG2与Rho做为分子标志,分析了来自不同水系的这18个?种群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对?的亲缘地理学进行了研究,并就形态差异与遗传分化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探讨;此外,还对来自8个地理种群的?脑及脑组成部分体积的差异与气候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我们也利用几何形态学的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6个不同地点的贝氏?的形态差异与气候的关系;以Cytb、RAG2、Rho做为分子标志分析了贝氏?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亲缘地理学的研究,分析了贝氏?的形态差异与遗传距离的关系。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的大小和形态与气候相关,沿气候的纬度、经度梯度存在着显着的变异。沿纬度梯度,高纬度的北方地区鱼体大;沿经度梯度,内陆地区、高海拔地区比沿海、低海拔地区的鱼体大;但是在气候交互效应的作用下变化比较复杂,存在着一个临界点,临界点两侧的变化趋势相反。鱼体的形态沿经度梯度,内陆地区的?较沿海地区的体高小,臀鳍前移并变长,背鳍后移、背部曲线加深突出,尾柄变短体积减小,气候的交互项效应沿经度梯度在南方和北方的作用大小不同,甚至对某些性状的效应还相反;沿纬度梯度,高纬度北方的?较南方的体高变小、臀鳍变短,尾柄变长、体积增大,交互项效应沿纬度梯度的作用在沿海地区要强于内陆。2、不同地理种群的?的脑及脑组成部分体积的差异与气候条件显着相关。沿纬度梯度,由北方到南方,端脑、下丘脑、全脑、小脑和视顶盖体积均减小;沿经度梯度,由沿海到内陆,嗅泡、下丘脑、小脑和端脑体积均增大;同时气候交互项沿纬度、经度梯度对脑及脑的某些区域体积的作用有一个临界点,在临界点的两侧,对脑体积的效应趋势是相反的。3、以线粒体基因Cytb和两个核基因RAG2、Rho做为分子标志,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亲缘地理学进行了研究。获得的?遗传多样性参数与其它鱼类相比处于较高的水平,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变化范围大,表明?种群已经高度分化。BI系统发育树、单倍型网络图、STRUCTURE分析结果、AMOVA分析结果尽管在线粒体Cytb和两个核基因RAG2、Rho之间存在差别,但是均支持北海、海南种群与其它种群分化明显,形成了独立的进化支系,此外基于线粒体Cytb的遗传结构分析的结果也支持黄河、长江水系的?种群有水系聚集的情形,存在较明显的遗传分化。遗传与地理距离的Mantel检验结果表明种群间存在着地理隔离,该结果也与遗传结构的分析互相支持。4、对?种群间形态、遗传和气候的差别执行了Mantel和偏Mantel的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种群形态的差别在控制了遗传因素影响的前后都与气候的差别相关,这与前面陈述的18个地理种群的?的形态沿纬度、经度气候梯度都存在着显着的变化结论一致。但是?形态差异在控制气候因素后,与遗传分化不再相关。因此就目前的采样范围和实验结果,我们无法认为?形态的变化有了遗传基础,但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可塑性在形态的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5、通过对长江流域6个地理种群的贝氏?形态和大小的研究,发现贝氏?大小和形态的变化与气候经度梯度的变化有关。通过协方差分析明确了越往内陆,贝氏?鱼体越大,尾柄越发达,尾柄体积变大,臀鳍变短,身体轮廓更具流线型。我们通过偏最小二乘法也明确了距海距离、海拔、年降水量在贝氏?鱼体形态变化中的贡献很大。6、采用线粒体基因Cytb和两个核基因RAG2、Rho做为分子标志对贝氏?种群的遗传分化、遗传结构和亲缘地理学进行了研究。遗传多样性参数表明贝氏?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BI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络图显示无地理种群聚集、无明显分支,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较小,表明种群间分化小,STRUCTURE分析结果表明地理种群的遗传簇构成相似,AMOVA分析结果提示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6个种群间FST与地理距离的Mnatel检验表明种群间无地理隔离,提示贝氏?种群间基因交流频繁。7、对贝氏?种群间的形态变化、遗传变异和气候差别执行了Mnatel检验和偏Mnatel检验,结果表明控制遗传因素前后,贝氏?形态差别与气候的变化都具有相关性,与协方差分析、偏最小二乘法结果一致,但种群间形态的差别与遗传差异不相关。本研究对?进行了广域范围的采样,另外采集了沿长江流域分布的6个地理种群的贝氏?,分别进行了生态形态学和遗传结构的研究,并分析了形态变化和气候差异的相关性、形态变化与遗传分化的相关性,探讨了可塑性机制在气候梯度相关的形态改变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高旷[4](2020)在《自然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管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管子》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着作,涉及自然生态方面的内容甚多。既有专门论述水生态、土壤生态的文章,也有从宏观上对自然生态加以审视的篇目和段落。本文就是从自然生态审美的角度切入,对《管子》进行归类性质的阐发和研究,共分五章加以论述。第一章从天地宇宙视野下的自然生态理念及表述手法入手,分析《管子》一书以天地为自然生态之本理念的逻辑层次;以水土为中心的自然生态理念的架构;自然生态构成的差异及观照视角。认为《管子》一书没有把人置于自然生态之外,而是看作自然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把人置于自然生态构成因素的最高层次,而是承认物有所长,人有所短。这些理念有其合理性,有其宝贵的价值。第二章横向对比《管子》的历法类文献与先秦其他历法类文献,分析其书写方式。重点分析《管子》五行说为基础的文章架构;天象与时节的对应;虫类与时节的对应;五音与时节的对应。《管子》历法类文献体系的构建,有的借鉴当时的同类文献,有的则对这类文献进行修正,建立新的结构模式。五音与时节的对应关系,五虫与时节的对应关系,都是对传统观念的修正。《管子》历法类文献所构建的体系,其主旨是把自然生态、社会生态都纳入其中,体现出各种对应因素之间的和谐互动,并且合乎五行说的框架和数理逻辑,在理论上实现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第三章将《管子》以水土论民性的阐发以及与先秦相关文献进行对比研究。从《水地》《地员》篇入手,揭示《管子》以水性、土性论民性的客观依托及逻辑预设;将《吕氏春秋》《大戴礼记》《周礼》的以水土之性论民性与《管子》加以对比研究。《管子》的《水地》《地员》以水土之性论民性,涉及到人的自然素质、血气、性情、形貌等诸多方面,有的论述深入到生命哲学的内核层面。《吕氏春秋·尽数》《大戴礼记·易本命》《周礼·大司徒》等三篇文献,或是以水性论述人的形貌,或是根据土壤属性、地形地貌而设计人的形貌样态,对自然生态与人的自然生命关联所作的描述停留在表象层面,缺少《管子·水地》篇的深刻性。第四章揭示《管子》记载的齐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产生的生态效应。阐释了《管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科学理念及表述方式;施政中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所作的调遣;齐国以自然资源开发为筹码的政治博弈;以及自然资源开发的负面生态效应。在研究中揭示出,管子重视的是经济效益,而对自然生态所遭到的破坏并不介意。纯受经济利益驱动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势必造成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第五章阐发《管子》自然生态保护理念和措施的齐文化特征。将《管子》视为生成于齐地的子书,揭示它对齐国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三个方面加以研究:自然生态保护理念生成的现实根据;自然生态保护理念及具体措施;齐地自然生态的特征及相关禁令、职官的针对性。笔者认为,《管子》一书体现出古人已经认识到自然生态破坏所带来的危害,其中关于自然生态保护的理念及措施,虽然受时代所限并不完备,仍可以为当下的自然生态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赵琦[5](2020)在《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 ——以武汉中法生态城什湖湿地公园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但与此同时,也导致湿地大量的被填埋或占用,城市湿地的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系网络被割裂,水质遭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大量的景观消失,各种自然灾害频繁的发生。因此,重建城市湿地的生态系统,使湿地维持良好的生态功能,让城市重新焕发生机,就显得极其重要与必要了。城市湿地公园在保护城市湿地资源,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调蓄雨水,补充地下水,科普教育及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娱乐场所等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对湿地、城市公园、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恢复、水生态恢复相关概念的解读,结合水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和实践运用,对基于水生态恢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通过解析6个成功的湿地公园案例,在总结归纳各个案例特色基础上,提炼出基于水生态恢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可借鉴的设计策略和方法,最终提出基于水生态恢复的城市湿地公园的总体设计,包括设计目标、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根据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总体规划、人工适当干预、合理利用的规划原则以及相关目标,从分级分区规划、水系的恢复、水质的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以及水景观的营造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设计策略来实现水生态恢复,构建科普宣教、休闲娱乐、观光游憩、农业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最后总结出基于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一般规律与要点,希望为之后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王琴[6](2020)在《依托课程基地拓展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文中提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业界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本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非常清晰地明确了这样的观点:要鼓励学生主动动手,也要提倡让学生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知识的获取主要来自身真实地实践学习。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探究遇到的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了生物学课程的学习过程学生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这些都是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探究性实验并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满足于让学生操作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究其原因,既有硬件条件方面的,陈旧的设备首先限制了探究性实验教学,也有软件条件方面的,教师缺乏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理念和意识,对教师进行相关的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培训学习也不够。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了课程基地建设。课程基地是一个综合性教学实践平台,它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所在的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也建立了生物学课程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在实验条件上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在教学中并没有充分发挥课程基地的作用,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拓展开发。本文针对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探究性实验资源匮乏、学生探究创新能力欠缺等问题,结合学校课程基地建设需求,以探究性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等先进教育理念为引领,开展了“依托课程基地拓展初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作者依托所在学校的生物学课程基地,充分利用基地的植物园和水族馆等实验条件以及当地丰富的动物与植物资源,开展了《植物的生殖》《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和《水中的动物》等4个探究性实验教学案例的设计与教学实践,一方面拓展了初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丰富了课程基地的建设内涵,为初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改革和生物学课程基地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资料。

王四维[7](2020)在《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中,生活着种类繁多的水生野生动物,有被誉为“长江女神”的白鱀豚,也有“微笑的精灵”长江江豚,还有“长江三鲜”之一的鲥鱼等,它们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留给了人们无限的财富。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受水利工程、水域环境污染、生物入侵、过度捕捞及误捕等影响,长江水生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珍稀特有物种全面衰退,部分物种已极度濒危,如白鱀豚、长江江豚、中华鲟、白鲟、胭脂鱼、鲥鱼等。长江的生态环境恶化会影响到长江水生生物的生存,反之,它们的生存状况也可以反映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一个物种的消失或许无法引起人类的重视,但如果有一天长江的濒危物种灭绝殆尽,那么那时的长江生态系统也不足以维系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保护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并不仅仅是保护物种本身,更是为了恢复长江生态系统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所以,拯救长江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应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系统梳理了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物种现状、导致其濒危的原因、相关的保护的法律及制度,分析了其中的不足,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的建议及新的保护模式的思考,为未来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文章共分为六个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作出了介绍。并通过对淡水水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国内外研究进展的梳理与分析,发现目前国外的研究进展已从多角度对淡水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进行了多种保护工作的探索,并展开了相关的保护实践工作,值得借鉴。而国内大多从微观角度逐一剖析威胁长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生存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但是这些对策措施大多是集中于一个领域的保护性研究及对策,缺少相互关联性、整体性。第二章介绍了保护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理论依据与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生态系统管理理论、整体性原则、政府主导的多主体参与模式,在进行保护工作时,应始终运用与贯彻这些理论与原则。第三章首先根据国内外不同的濒危物种的分级标准整理了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代表种的物种现状,其次梳理了造成长江流域水生野生动物濒危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水域环境污染、噪音污染、水利工程的建设、过度捕捞以及误捕、生物入侵。第四章论述了保护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现有法律制度,并分析了相关法律制度的不足,包括:管辖权问题不明确、缺少行政补偿、奖励的具体落实规定、保护名录的制定相对落后、缺少相关野生动物福利的相关规定、法律责任较弱。第五章提出了未来保护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方式的探索,包括加强对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的重视,提倡综合流域保护模式、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尽早颁布《长江保护法》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的修订、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的保护方式、呼吁拆除部分水利设施,建立专项补偿、加强相关执法监督、加强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科研投入、鼓励公众参与,加强公民保护意识。最后第六章对本文做出了总结。尽管经过前人多年的努力,长江流域部分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自然种群状况有所恢复,部分保护管理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让物种走向灭绝的进程得到了有效地遏制,但是对于保护的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希望未来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生活在长江的生灵得以被拯救。

杨大佐[8](2019)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及其在牙鲆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工厂化养殖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的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多毛类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和海洋沉积质的优势生物类群,具有典型的耐污染、摄食转化颗粒型有机物、促进沉积质—上覆水界面营养物质流通等重要生态功能,常被用来作为水产养殖水体净化和废弃物利用的修复物种。论文以海洋多毛类动物生物学特性为基础,结合传统生物滤池净水法,开展了利用多毛类构建自循环过滤装置净化牙鲆工厂化养殖废弃物的研究。论文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首先,构建了一种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APB)。该滤器主要由水槽、底质层、水层、多孔埋栖管、导水管和气石等六部分组成。通过在导水管内通入氧气产生的气提作用,将埋栖管中的水通过导水管带入水层。水层中的水通过重力作用经过底质过滤后进入埋栖管,进而形成持续往复水体循环。多毛类动物生活在底质层,直接摄食和转化颗粒性有机物,并通过生物扰动作用,促进底质内微生物膜生长,加快流经底质层的水质净化。通过实验开展了不同底质和饵料条件下的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可行性验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由麦饭石(MF)、石英砂(SY)、陶粒(TL)、无烟煤(WY)和细沙(XS)构成的不同底质生物滤器,在正常水质条件下,30天内双齿围沙蚕平均体质量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细沙组沙蚕体质量增长率最快,达48.48%;陶粒组次之,石英砂组沙蚕体质量增长最低。而投喂不同体质量比例的牙鲆残饵粪便作为多毛类饵料,饵料/体质量(湿重)比例为12%的M3组沙蚕体质量出现正增长,其增长率为18.00%,为最高体质量增长率。研究结果证实了高效滤料和牙鲆残饵粪便分别作为多毛类生活基质和饵料的条件下,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能够长时间运行。其次,开展了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在工厂化牙鲆养殖废水净化中的应用研究。利用麦饭石(MF)、石英砂(SY)、陶粒(TL)和无烟煤(WY)四种底质构建的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对高浓度工厂化牙鲆养殖废水进行了净化。结果显示,不同底质构成的多毛类生物滤器能够净化高浓度的牙鲆养殖废水。实验期间,各不同底质多毛类生物滤器内废水温度、盐度和pH均呈现逐步升高并稳定的变化趋势。牙鲆养殖废水中悬浮物在各底质组中均快速下降,96小时后,各底质组中悬浮物浓度均低于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COD在无烟煤组下降速率最快,三天下降比例为52.89%,陶粒组次之。10天后,各滤器废水中的COD已达标。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在不同底质滤器中显示出浓度快速下降并稳定的变化趋势。其中在10天时,无烟煤组对废水中氨氮去除率最高,达86.67%,显着高于其它各组。硝酸盐和活性磷酸盐浓度显示出逐步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中无烟煤组和陶粒组硝酸盐浓度上升最快,而石英砂组活性磷酸盐浓度升高最快。再次,计算了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化养殖废水过程中的碳元素、氮元素平衡和能量分配比例。结果显示,不同滤料构成的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水过程中碳、氮和能量主要来源为饵料投入,占总投入比例达64.97~88.30%。碳支出主要包括底质沉积、沙蚕生产、沙蚕呼吸、底质呼吸、水呼吸以及水中总碳六个组成部分。其中沉积碳以石英砂组最高,为54.37%。无烟煤组最低,为46.46%。沙蚕生产碳在陶粒组最高,为4.67%,石英砂组最低,达1.35%。在氮支出方面,陶粒组沙蚕生长氮占比最高,石英砂组沉积氮占比最高。能量分配方程显示,沙蚕生长能和沉积能在各底质组中呈现出显着差异,其中陶粒组沙蚕生长能占比最高,沉积能占比最低,而石英砂组与陶粒组相反。然后,测定了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化废水时各不同底质组中异养细菌、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数量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共获得27株异养菌菌株,主要由变形菌门、拟杆菌门以及厚壁菌门构成。异养细菌数量显示出快速升高变化趋势,其中陶粒组数量达(77.50±3.21)×106 CFU/g,显着高于其余底质。氨氧化细菌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的变化趋势,15天后,无烟煤组最高达(1.06±0.05)×107MPN/g,而石英砂组最低。30天后,各底质组氨氧化细菌数量较为接近并维持稳定。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数量变化与氨氧化细菌相同,无烟煤组20天时达最大值,其数量为(1.08±0.04)×107 MPN/g。另外,改进并放大了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了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APCS)。测定了三种不同底质陶粒(TL)、石英砂(SY)和细沙(XS)为底质的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变化与牙鲆生长。结果显示,陶粒组可在零换水条件下维持70天的循环养殖,细沙和石英砂组最长为54天。水质方面,各底质组中SS、氨氮、硝酸盐、活性磷酸盐等均显示出逐步升高变化趋势,其中陶粒底质组中四种指标升高速度均显着低于其它各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周期内,陶粒组牙鲆生长最快,最高平均体质量达395.33±62.01g,而细沙组牙鲆生长较慢,平均体质量为291.54±42.31g,差异极显着。最后,分析了循环养殖系统的碳、氮元素平衡和能量分配。结果显示,饵料是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中碳、氮元素和能量主要来源,占比分别为94.23~95.30%、100%和95.86~96.64%。在支出方面,生物呼吸所消耗碳和能量是其支出主要组成部分,其占总收入碳的49.50~57.51%和总能量的35.43~41.00%。沉积是支出的另外主要部分,其贡献了比例为15.94~26.96%的碳、30.21~42.23%的氮和35.44~43.58%能量。陶粒组牙鲆生长累积的碳、氮和能量显着高于其它两种底质。研究结果期望能够为牙鲆工厂化养殖废弃物的净化与利用提供新的方法,并为水产养殖向绿色发展提供有益尝试。

骆浩雯[9](2019)在《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场景观化探索》文中研究表明鱼类有时是园林景观的观赏主体,有时又是自然生态系统或人工养殖系统的一部分,鱼类养殖与景观早有渊源。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浙江省是我国的渔业大省。淡水鱼类养殖在水产养殖业中占居重要地位。目前浙江省的水产养殖场中已出现将水产养殖与景观结合的实践,但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本文通过与相关专业人士交流后选定调研点,结合文献对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场景观化进行探索,提出相应景观营建方法,以期为淡水鱼类养殖场的景观化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在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地景观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调研内容总结原始粗放型、稀疏工厂型、规整产业型和特色休闲型四种水产养殖场景观类型,提出后三者具有的三大类四小种具有景观化潜力的水产养殖形式,分别为跑道式流水养鱼、传统淡水鱼类池塘养殖、鱼类养殖与园林苗圃结合和淡水观赏鱼养殖,其中第三种形式是前一种的扩展。2、提出淡水鱼类养殖场景观化策略,结合案例分别探讨稀疏工厂型、规整产业型和特色休闲型淡水鱼类养殖场的景观化方法,表明景观可以在其中联结绿化美化、经济生产、生态保护、科教文化等多种功能并使综合效益最优化。3、稀疏工厂型淡水鱼类养殖场以跑道式流水养鱼为例,介绍其组成和养殖尾水治理中常用的水处理方法,调研生态净水区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并以余杭建光黑鱼养殖合作社为例表明其景观化主要从水面景观与池周植物景观入手,利用生态净水区创造活动空间。4、规整产业型淡水鱼类养殖场有传统池塘淡水鱼类养殖和淡水鱼类养殖与园林苗圃结合两种形式。传统池塘淡水鱼类养殖的景观化体现在入口景观、池岸与道路绿化和尾水净化的水岸景观三方面。淡水鱼类养殖与园林苗圃结合的形式可以从养殖与苗圃结合、苗圃园林化两大方面探索。通过案例比较表明第二种形式可以向特色休闲型转型。5、特色休闲型淡水鱼类养殖场的景观化以淡水观赏鱼养殖场为例,其景观化需要结合我国传统观赏鱼文化背景,结合龙游兴隆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阐述鱼林结合、见缝插绿、场景交融的景观营建方法。

丁亚涛[10](2019)在《鳊鱼保活运输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鳊鱼为实验对象,研究了鱼水质量比、水温、MS-222、丁香油和CO2麻醉剂对鳊鱼保活运输的影响,以及鳊鱼各项生理生化指标、血液指标的变化,以期为找出适合鳊鱼有水运输的相关技术参数,延长鳊鱼运输时间和提高鳊鱼存活率,以减少鳊鱼运输时的损失,尽可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研究了鳊鱼在不同浓度MS-222麻醉液中的保活效果,包括在不同麻醉和苏醒过程的行为变化和呼吸频率的变化;以及在不同浓度MS-222(40、60、80、100mg/L)、不同水温(2、7、15、20℃)、不同鱼水质量比(2:1、1:1、1:3、1:5)下鳊鱼的存活率。试验结果显示:当麻醉液浓度为60 mg/L、水温7℃、鱼水质量比1:3时保活时间最长,鱼体成活率最高。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水体指标中氨氮含量、微生物、pH均呈上升趋势,而溶氧量则下降;在鱼体指标中,肌肉中糖元、pH下降,乳酸含量上升;在血液指标中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血糖、尿素和肌酐均有显着增加,但其变化幅度均小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在鳊鱼保活过程中可适当使用MS-222麻醉剂以其延长存活时间和提高存活率。研究了丁香油对鳊鱼保活运输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保活运输条件。并检测和分析了在模拟运输试验中水质指标和鱼体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保活运输条件为麻醉液浓度15 mg/L、水温9℃和鱼水质量比1:3时,保活时间最长达50 h,且鱼体成活率为100%。在水体指标中,pH和溶氧量无显着变化,麻醉组氨氮在48 h内由0.05mg/L增加至4.03mg/L,水中微生物在24h内显着增加,氨氮的增加和微生物的生长会影响鱼体的保活。在鱼体生化指标中,麻醉组肌肉中糖元含量24h内显着下降,乳酸含量先升后降,pH先降再升,说明在保活运输中糖元消耗产生乳酸;在鱼体血液指标中,麻醉组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尿素和肌酐(CREA)在12 h后有所上升,血糖(GLU)在36小时内显着增加,然后降低;说明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鱼体肝脏和肾脏组织代谢水平受到一定的影响。研究了CO2作为麻醉剂在鳊鱼保活运输中的应用。在CO2麻醉液浓度(0、60、120、180、240mg/L);水温(4、9、15、20、25℃)和鱼水质量比(2:1、1:1、1:3、1:5)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确定鱼水质量比、水温和麻醉浓度三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来优化鳊鱼的存活时间。并检测和分析了在模拟运输试验中水质指标和鱼体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最佳保活运输条件为麻醉液浓度90 mg/L、水温9℃和鱼水质量比质量1:3时,保活时间最长达46 h,且鱼体成活率为100%。在水体指标中,pH和溶氧量无显着变化,麻醉组氨氮在48 h内由0.07mg/L增加至4.79mg/L,水中微生物在24h内显着增加,氨氮的增加和微生物的生长会影响鱼体的保活。在鱼体生化指标中,麻醉组肌肉中糖元含量24h内显着下降,乳酸含量先升后降,pH先降再升;在鱼体血液指标中,麻醉组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尿素和肌酐(CREA)在12 h后有所上升,血糖(GLU)显着增加。

二、鱼类为什么能在水中生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鱼类为什么能在水中生存?(论文提纲范文)

(1)铬在鱼体内的累积分布规律及健康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前言
    2 重金属污染概述
        2.1 重金属的定义及分类
        2.2 重金属的来源及危害
        2.3 水环境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
        2.4 重金属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3 重金属在鱼体内的累积及清除规律
        3.1 鱼体对重金属的吸收
        3.2 鱼体对重金属的清除
        3.3 重金属在水生生物体内的富集模型
    4 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估分析
        4.1 风险评估的流程
        4.2 鱼类中重金属的膳食暴露与健康风险评估
    5 铬污染概述
        5.1 铬的理化性质及其来源
        5.2 水环境中铬的存在形式
        5.3 水环境中铬的污染现状
        5.4 铬的生物学效应
        5.5 鱼体内铬的研究现状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巢湖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的调查研究—鱼类中典型重金属污染物的确定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述及样品采集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2.3 重金属测定方法
        2.4 重金属污染评价
        2.4.1 单因子污染指数
        2.4.2 综合污染指数
        2.4.3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2.5 健康风险评估
        2.5.1 非致癌风险
        2.5.2 致癌风险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中的重金属含量
        3.2 底泥中的重金属含量
        3.2.1 不同位点底泥中的重金属含量
        3.2.2 底泥中重金属的相关性分析
        3.2.3 底泥中重金属的主成分分析
        3.2.4 底泥中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评价
        3.3 鱼的不同组织中的重金属含量
        3.4 鱼组织中的重金属含量与水和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
        3.5 鱼肉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估
        3.5.1 鱼肉的污染程度
        3.5.2 非致癌风险
        3.5.3 致癌风险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以鲫为模型研究典型重金属污染物铬在鱼类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特征及代谢规律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2.2 实验设计
        2.3 样品的采集
        2.4 样品前处理及Cr含量的测定
        2.5 代谢动力学分析
        2.6 累积因子和清除率
        2.7 健康风险评估
        2.7.1 非致癌风险
        2.7.2 致癌风险
        2.8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肌肉及鱼头中的Cr含量
        3.2 其它组织中的Cr含量
        3.3 Cr在各组织中的动力学参数
        3.4 Cr在各组织中的相对分布
        3.5 健康风险评估
        3.5.1 非致癌风险
        3.5.2 致癌风险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铬在鱼类主要可食用部位的累积分布规律及健康风险评估
    第一节 铬在常见市售鱼类肌肉及鱼头中的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的采集
        2.2 样品前处理及Cr含量的测定
        2.3 健康风险评估
        2.3.1 非致癌风险
        2.3.2 致癌风险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鱼类肌肉及鱼头中的Cr含量
        3.2 健康风险评估
        3.2.1 非致癌风险
        3.2.2 致癌风险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节 以鳙为模型研究铬在鱼类肌肉及鱼头中的累积分布差异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设计
        2.2 样品的采集
        2.3 样品前处理及Cr含量的测定
        2.4 累积因子及清除率
        2.5 健康风险评估
        2.5.1 非致癌风险
        2.5.2 致癌风险
        2.6 组织中脂肪含量的测定
        2.7 组织中脂肪和非脂部分的分离
        2.8 油对Cr的吸收
        2.9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肌肉及鱼头中的Cr含量
        3.2 累积因子及清除率
        3.3 健康风险评估
        3.3.1 非致癌风险
        3.3.2 致癌风险
        3.4 组织中脂肪含量与Cr含量的相关性
        3.5 脂肪与非脂肪部分的Cr含量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节 以鳙为模型研究铬在鱼头不同部位中的分布特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设计
        2.2 样品的采集
        2.3 样品的前处理及Cr含量的测定
        2.4 健康风险评估
        2.4.1 非致癌风险
        2.4.2 致癌风险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肌肉及鱼头中的Cr含量
        3.2 鱼头不同部位的Cr含量
        3.3 健康风险评估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第二章 渔业伦理的理论建构
    2.1 渔业伦理的立论基础
        2.1.1 逻辑起点
        2.1.2 资源养护
        2.1.3 可持续利用
    2.2 渔业伦理的概念、地位和原则
        2.2.1 概念溯源及研判
        2.2.2 学科关联
        2.2.3 相关原则
    2.3 基本分类
        2.3.1 渔业生态伦理
        2.3.2 渔业社会伦理
        2.3.3 渔业产业伦理
        2.3.4 渔业科技伦理
第三章 基于伦理的渔业治理范式分析
    3.1 渔业治理的元层次
        3.1.1 合法性与正当性
        3.1.2 渔业元治理
    3.2 符合伦理的现代渔业治理理论
        3.2.1 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治理理论
        3.2.2 基于“价值平衡原则”的治理理论
    3.3 渔业伦理分析和评估
        3.3.1 伦理分析矩阵
        3.3.2 伦理评估工具
第四章 现代渔业治理的伦理进程
    4.1 可持续渔业中的维度指向
        4.1.1 时间维度
        4.1.2 空间维度
        4.1.3 人际维度
    4.2 渔业治理之伦理难题
        4.2.1 人与人的博弈
        4.2.2 人与鱼的博弈
        4.2.3 知与行的脱节
    4.3 渔业治理之伦理突围
        4.3.1 制定渔业伦理目标
        4.3.2 开展渔业伦理决策
第五章 中国渔业治理的伦理议题
    5.1 中国渔业道德基础与现代问题
        5.1.1 中国传统智慧中的渔业伦理元素
        5.1.2 中国现代渔业问题的伦理之维
    5.2 中国现代渔业治理的绿色转型
        5.2.1 发展阶段与模式进化
        5.2.2 基于伦理的转型实践
        5.2.3 未来发展的伦理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语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种群形态学差异与群体遗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态学的概述
        1.1.1 生态适应
        1.1.2 表型可塑性
        1.1.3 适应与可塑性的关系
    1.2 形态学表型特征比较的研究方法
        1.2.1 传统的形态测量法
        1.2.2 几何形态测量
    1.3 分子生态学中的分子标记方法
        1.3.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1.3.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1.3.3 扩增片段多态性
        1.3.4 简单序列重复即微卫星
        1.3.5 间隔区序列多态性
        1.3.6 表达序列标签
        1.3.7 单核苷酸多态性
        1.3.8 线粒体DNA的应用
        1.3.8.1 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1.3.8.2 种群遗传结构的分析
        1.3.8.3 系统发育的研究
        1.3.8.4 谱系地理格局的研究
        1.3.8.5 种群鉴定的研究
        1.3.8.6 适应性演化的研究
    1.4 ?的研究进展
        1.4.1 关于?的研究概况
        1.4.2 关于贝氏?的研究概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的形态变化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用鱼
        2.2.2 气候数据的收集
        2.2.3 形态差异测定
    2.3 结果
        2.3.1 气候主成分分析结果
        2.3.2 形状主成分分析结果
        2.3.3 形状典型变量分析结果
        2.3.4 鱼体大小
        2.3.5 鱼体形态学的差异
    2.4 讨论
        2.4.1 鱼体大小与气候梯度的关系
        2.4.2 ?形态沿气候主梯度的变化
    2.5 小结
第三章 ?的脑体积的变化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用鱼
        3.2.2 实验仪器
        3.2.3 气候数据
        3.2.4 ?脑的解剖和数据的测量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
        3.3.1 气候主成分分析结果
        3.3.2 标准体长和脑质量主成分分析结果
        3.3.3 鱼脑容量差异分析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线粒体序列的?的群体遗传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用鱼
        4.2.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4.2.3 DNA提取和PCR扩增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3.1 ?Cytb序列信息
        4.3.2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4.3.3 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
        4.3.4 形态变化和遗传分化的关系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核基因片段的?的群体遗传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用鱼
        5.2.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5.2.3 DNA提取和PCR扩增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核基因序列信息
        5.3.2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5.3.3 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贝氏?形态变化的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用鱼
        6.2.2 气候数据的收集
        6.2.3 形态差异测定
    6.3 结果
        6.3.1 表型的变化
        6.3.2 气候主成分分析结果
        6.3.3 形状主成分分析结果
        6.3.4 鱼体形状的变化结果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贝氏?的群体遗传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实验用鱼的采集
        7.2.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7.2.3 提取DNA和 PCR扩增目的序列
        7.2.4 数据处理
    7.3 结果
        7.3.1 贝氏?基因序列信息
        7.3.2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7.3.3 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
        7.3.4 形态变化与遗传分化的关系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4)自然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管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文献综述
    二、可行性与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一章 《管子》天地宇宙视野下的自然生态理念
    第一节 天地为自然生态之本理念的逻辑层次
        一、天地宙合:自然生态的存在本体
        二、天育阳地化生:自然生态的孕育母体
        三、天地化故从新:自然生态的变化之源
    第二节 以水土为中心自然生态理念的架构
        一、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及其类别划分
        二、自然生态构成因素之间的相生相克
    第三节 自然生态构成的差异及观照视角
        一、必然性:运动变化角度的审视
        二、模糊性:生命一体化的把握
        三、层次性:生存状态的对比
第二章 《管子》历法类文献的书写方式
    第一节 五行说为基础的文章架构
        一、《幼官》的不均等切分
        二、《四时》的不均等切分
        三、《五行》的均等切分
    第二节 天象与时节的对应
        一、与太阳相对应的时段
        二、与月亮相对应的时段
        三、与星辰相对应的时段
    第三节 虫类与时节的对应
        一、春季与鸟类相对应
        二、夏季与兽类相对应
        三、秋季与介虫相对应
        四、冬季与鱼类相对应
        五、五和时节与倮类相对应
    第四节 五音与时节的对应
        一、《管子·地员》篇五音之数的数理依托
        二、《管子·地员》篇五音与时季对应呈现的数字模型
第三章 《管子》以水土论民性及相关文献对比
    第一节 《水地》篇以水性论民性的客观依托及逻辑预设
        一、《水地》篇对各地水性及相应水系自然生态的表述
        二、水性与民性相贯通的思维机制及历史依托
        三、以水性论民性的逻辑预设及因果关系的虚拟
    第二节 《地员》篇以土性论民性的体系建构及书写特点
        一、对五粟之土的记载
        二、对五沃之土的叙述
        三、对五位之土的书写
        四、条目的体系构建、生存理念及书写特点
    第三节 《吕氏春秋》《大戴礼记》《周礼》的以水土之性论民性
        一、《吕氏春秋·尽数》以水性论人的形体样态
        二、《大戴礼记·易本命》以土壤属性论人的形体样态
        三、《周礼·大司徒》的以自然地理环境论述人的形体样态
第四章 《管子》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效应的表达
    第一节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科学理念及表述方式
    第二节 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所作的调遣
        一、以质论价的草木开发
        二、环节周密的海盐买卖
        三、国家垄断的矿产利用
        四、科学合理的水利调配
    第三节 以自然资源开发为筹码的政治博弈
        一、共工氏水害与蚩尤造兵器
        二、石碧谋、菁茅谋
        三、柴谋、鹿谋、狐白谋
    第四节 自然资源开发的负面生态效应
        一、远古自然生态的破坏及评价
        二、受经济杠杆驱动的自然资源开发及其负面生态效应
        (一)破坏生态的猎兽策
        (二)竭泽而渔的捕鱼策
        (三)利弊参半的剪枝策
第五章 《管子》生态理念与措施的齐文化特征
    第一节 自然生态保护理念生成的现实根据
        一、建都立国的依托
        二、国家财用的保障
        三、行军作战的支柱
    第二节 自然生态保护理念及具体措施
        一、自然生态保护理念
        二、自然生态保护禁令的时节及所涉对象
        (一)无杀麑夭的春季禁令
        (二)毋杀飞鸟的夏季法规
        (三)严禁采矿的冬季政令
        三、自然生态管理的职官名称
        (一)虞师之称的概指与具体构成
        (二)齐国自然生态保护职官的名称
    第三节 齐地自然生态的特征及相关禁令、职官的针对性
        一、《史记》《汉书》有关齐地自然生态的记载
        二、《管子》对齐地自然生态的多维呈现
        三、齐地自然生态保护措施独特性的成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 ——以武汉中法生态城什湖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湿地水生态健康面临的巨大威胁
        1.1.2 湿地价值的重新认识
        1.1.3 城市湿地公园的兴起与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地区基本情况
        1.4.1 研究区位
        1.4.2 湿地水资源情况
        1.4.3 湿地动植物资源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案例研究法
        1.5.3 实地调研法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相关的概念的解读
    2.1 湿地
        2.1.1 湿地的概念
        2.1.2 湿地的特点
        2.1.3 湿地的类型
        2.1.4 湿地的价值
    2.2 城市公园
        2.2.1 城市公园的概念
        2.2.2 城市公园的功能
    2.3 城市湿地公园
        2.3.1 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
        2.3.2 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
        2.3.3 城市湿地公园与城市水景公园的区别
    2.4 生态恢复
    2.5 水生态恢复
        2.5.1 水生态恢复的概念
        2.5.2 湿地水生态恢复的概念
        2.5.3 湿地水生态恢复的内容
3 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湿地公园可行性研究
    3.1 基于水生态恢复的湿地公园设计理论可行性
        3.1.1 环境承载力理论
        3.1.2 生态系统结构理论
        3.1.3 生物群落演替理论
        3.1.4 自我设计与人为设计理论
        3.1.5 生态美学理论
    3.2 基于水生态恢复的湿地公园设计技术
        3.2.1 生态驳岸技术
        3.2.2 人工湿地技术
        3.2.3 人工生态浮岛技术
        3.2.4 水生动物技术
        3.2.5 生态拦截技术
        3.2.6 水生植物净化技术
    3.3 基于水生态恢复的湿地公园设计实践
        3.3.1 水系梳理
        3.3.2 水质净化
        3.3.3 水生态的维护
        3.3.4 水景观的打造
4 相关案例分析
    4.1 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4.1.1 案例概况
        4.1.2 建设前的现状条件
        4.1.3 功能分区
        4.1.4 案例借鉴
    4.2 杭州西溪湿地公园
        4.2.1 案例概况
        4.2.2 案例借鉴
    4.3 成都活水公园
        4.3.1 项目概况
        4.3.2 总体设计
        4.3.3 案例特色
        4.3.4 案例小结
    4.4 陕西渭柳城市湿地公园
        4.4.1 案例概况
        4.4.2 总体规划
        4.4.3 案例借鉴
    4.5 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4.5.1 案例概况
        4.5.2 案例借鉴
        4.5.3 案例小结
    4.6 伦敦湿地公园
        4.6.1 案例概况
        4.6.2 案例借鉴
    4.7 小结
5 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设计
    5.1 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设计目标
    5.2 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设计原则
        5.2.1 尊重自然原则
        5.2.2 因地制宜原则
        5.2.3 总体规划原则
        5.2.4 人工适当干预原则
        5.2.5 合理利用原则
    5.3 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总体设计策略
        5.3.1 分级分区规划策略
        5.3.2 水系恢复策略
        5.3.3 水质的恢复策略
        5.3.4 生物多样性恢复策略
        5.3.5 水景观营造策略
6 湖北武汉市中法生态城什湖湿地公园设计
    6.1 项目背景
        6.1.1 区位分析
        6.1.2 自然条件
        6.1.3 水文条件
        6.1.4 周边交通
        6.1.5 生物资源
        6.1.6 上位规划
    6.2 场地分析
        6.2.1 现状用地分析
        6.2.2 现状植被分析
        6.2.3 现状交通分析
        6.2.4 现状水文分析
        6.2.5 现状问题总结
        6.2.6 生态敏感性分析
    6.3 愿景与策略
        6.3.1 规划定位
        6.3.2 规划目标
        6.3.3 规划原则
        6.3.4 规划策略
    6.4 总体设计
        6.4.1 总平面图
        6.4.2 鸟瞰图
        6.4.3 功能分区
        6.4.4 景观结构
    6.5 分区设计
        6.5.1 管理服务区
        6.5.2 生态游览区
        6.5.3 湿地生态展示区
        6.5.4 湿地核心保护区
    6.6 专项设计
        6.6.1 水生态恢复专项
        6.6.2 竖向专项
        6.6.3 栖息地规划
        6.6.4 植物规划
        6.6.5 道路设计
        6.6.6 游线设计
        6.6.7 服务设施规划
        6.6.8 标识系统规划
        6.6.9 照明规划
    6.7 经济技术指标
7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奖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6)依托课程基地拓展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基础
        1.1.1 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1.1.2 初中生物学学科特点
        1.1.3 生物学课程基地建设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实验教学
        2.1.2探究性实验
        2.1.3 生物学课程基地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探究性学习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人本主义教育
        2.2.4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5 认知负荷理论
3 依托课程基地拓展初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设计原则
    3.1 科学性原则
    3.2 趣味性原则
    3.3 开放性原则
    3.4 因地制宜原则
4 依托课程基地拓展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案例研究
    4.1在模型模拟实验室和植物园里拓展探究性实验
        4.1.1 案例选择缘由
        4.1.2 案例设计与实施
        案例1:《植物的生殖》教学设计
        4.1.3 教学反思
    4.2在植物园中拓展生物书上的探究性实验
        4.2.1 案例选择缘由
        4.2.2 案例设计与实施
        案例2:《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教学设计
        4.2.3 教学反思
    4.3在植物园中结合校本课程拓展探究性实验
        4.3.1 案例选择缘由
        4.3.2 案例设计与实施
        案列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1课时)教学设计
        4.3.3 教学反思
    4.4在水族馆中结合本地的海洋鱼类资源拓展探究性实验
        4.4.1 案例选择缘由
        4.4.2 案例设计与实施
        案例4:《水中的动物》第1课时教学设计
        4.4.3 教学反思
5 依托课程基地拓展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评价
    5.1 教师评价
    5.2 学生评价
6 结论与反思
    6.1 结论
    6.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7)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保护的理论依据与原则
    2.1 理论依据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生物多样性理论
        2.1.3 生态系统管理理论
    2.2 保护原则
        2.2.1 整体性原则
        2.2.2 政府主导的多元参与原则
第三章 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物种保护现状及濒危原因
    3.1 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定义
    3.2 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物种保护现状
        3.2.1 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物种的保护分级
        3.2.2 部分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自然种群现存数量
    3.3 造成长江水生野生动物的濒危原因
        3.3.1 水域环境污染
        3.3.2 噪音污染
        3.3.3 水利工程的建设
        3.3.4 过度捕捞以及误捕
        3.3.5 生物入侵
        3.3.6 水生野生动物贸易屡禁不止
第四章 保护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法律制度及不足
    4.1 基本法律体系
    4.2 特别保护制度
        4.2.1 生物资源的保护
        4.2.2 生境的保护
        4.2.3 人工繁育与增殖放流
        4.2.4 损害补偿制度
    4.3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足
        4.3.1 管辖权问题不明确
        4.3.2 缺少行政补偿和行政奖励的具体落实规定
        4.3.3 保护名录的制定相对落后
        4.3.4 缺少野生动物福利的相关规定
        4.3.5 法律责任较弱
第五章 保护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的路径的探索
    5.1 加强对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的重视,提倡综合流域保护模式
    5.2 以就地保护为主和迁地保护为辅
    5.3 呼吁拆除部分水利设施并建立专项补偿
    5.4 完善现有法律制度并尽早颁布《长江保护法》
        5.4.1 及时修订现有法律法规,完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名录
        5.4.2 推进《长江保护法》的颁布
    5.5 加强相关执法监督并鼓励公众参与
    5.6 加强科研投入与提高公民保护意识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及其在牙鲆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工厂化水产养殖废水的组成与性质
    1.3 工厂化养殖废水的净化方法
        1.3.1 物理法
        1.3.2 化学法
        1.3.3 生物法
    1.4 牙鲆工厂化养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5 多毛类动物在海洋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1.6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2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及其运行的可行性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动物
        2.2.2 不同底质
        2.2.3 多毛类饵料
    2.3 实验方法
        2.3.1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APB)构建方法
        2.3.2 工厂化养殖固体废弃物饲喂多毛类的可行性
        2.3.3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循环运行的可行性
    2.4 实验结果
        2.4.1 不同比例养殖固体废弃物对滤器内多毛类生长存活影响
        2.4.2 不同底质类型的生物滤器内多毛类沙蚕存活生长情况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3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对牙鲆工厂化养殖废水的净化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仪器设备
        3.2.3 多毛类动物密度与饵料
        3.2.4 养殖废水
    3.3 实验方法
        3.3.1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对牙鲆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
        3.3.2 多毛类生长测定
        3.3.3 数据处理
    3.4 实验结果
        3.4.1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化养殖废水的常规水质参数变化
        3.4.2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化养殖废水的特征性水质参数变化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4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净水过程的碳和氮元素平衡与能量分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实验设计
        4.3.2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碳元素平衡测定
        4.3.3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氮元素平衡测定
        4.3.4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能量分配规律
        4.3.5 数据处理
    4.4 实验结果
        4.4.1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碳元素平衡
        4.4.2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氮元素平衡
        4.4.3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能量分配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5 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微生物膜异养菌与硝化细菌变动规律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器材
        5.2.2 仪器设备
        5.2.3 实验动物
        5.2.4 养殖废水
    5.3 实验方法
        5.3.1 实验设计
        5.3.2 微生物膜取样
        5.3.3 异养菌分离、纯化与培养
        5.3.4 异养菌种类分析
        5.3.5 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提取与扩增
        5.3.6 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MPN-PCR结果计算
    5.4 实验结果
        5.4.1 生物膜微生物总DNA提取结果
        5.4.2 16S rDNA扩增
        5.4.3 PCR扩增结果
        5.4.4 多毛类生物滤器异养菌种类组成
        5.4.5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异养菌数量变动
        5.4.6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氨氧化细菌数量变动
        5.4.7 不同底质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亚硝酸盐氧化细菌数量变动
    5.5 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变化与牙鲆的生长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实验试剂
        6.2.2 仪器设备
        6.2.3 实验动物
    6.3 实验方法
        6.3.1 循环养殖系统设计方法
        6.3.2 养殖方法
        6.3.3 参数测定
        6.3.4 实验分组和终点确定
    6.4 实验结果
        6.4.1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水质变化规律
        6.4.2 牙鲆和岩虫平均体质量变化情况
    6.5 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碳和氮平衡与能量分配规律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
        7.2.1 实验试剂
        7.2.2 仪器设备
        7.2.3 实验动物
    7.3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碳、氮平衡和能量分配测定
        7.3.1 设计方法
        7.3.2 养殖方法
        7.3.3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碳元素平衡测定
        7.3.4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氮元素平衡测定
        7.3.5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能量分配测定
        7.3.6 数据处理
    7.4 实验结果
        7.4.1 岩虫的昼夜代谢规律
        7.4.2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碳元素平衡
        7.4.3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氮元素平衡
        7.4.4 气升式多毛类—牙鲆循环养殖系统能量分配
    7.5 讨论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场景观化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发展的需求
        1.1.2 水产养殖的绿色发展导向
        1.1.3 实践研究的欠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鱼类养殖与景观的渊源
        1.3.2 三类生产型鱼景观研究概述
        1.3.3 鱼类养殖场景观化研究
    1.4 研究范畴、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范畴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2.1 研究方法
        1.4.2.2 技术路线
2 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地景观现状
    2.1 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的现状与相关政策
        2.1.1 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现状
        2.1.2 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场的景观现状
        2.1.3 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环境的相关政策
    2.2 浙江省几种具景观化潜力的水产养殖形式
        2.2.1 跑道式流水养鱼
        2.2.2 传统淡水鱼类池塘养殖
        2.2.3 淡水鱼类池塘养殖与园林苗圃的结合
        2.2.4 淡水观赏鱼养殖
    2.3 本章小结
3 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场景观化策略
    3.1 经济适用
    3.2 生态导向
    3.3 文化凸显
    3.4 美观实用
    3.5 可持续发展
4 稀疏工厂型淡水鱼类养殖场景观化探索
    4.1 稀疏工厂型淡水鱼类养殖场的特点
    4.2 跑道式流水养鱼的组成
    4.3 养殖尾水治理中常用的水处理方法
    4.4 人工湿地在跑道式流水养鱼中的应用
        4.4.1 水生植物的选择
        4.4.1.1 浙江省跑道式流水养鱼中水生植物的选用
        4.4.1.2 调研地点的选定
        4.4.1.3 调研结果
        4.4.1.4 生态净水区中适宜选用的水生植物
        4.4.2 人工湿地中常用的生态系统构建方法
    4.5 跑道式流水养鱼的景观化方法——以余杭建光黑鱼养殖合作社为例
        4.5.1 场地概况
        4.5.2 跑道式流水养鱼的景观营建
        4.5.2.1 跑道式流水养鱼建设现状
        4.5.2.2 生态净水区的景观提升
        4.5.2.3 导流坝及池周植物景观营建
        4.5.2.4 周边硬质景观建设
    4.6 本章小结
5 规整产业型淡水鱼类养殖场景观化探索
    5.1 规整产业型淡水鱼类养殖场中的两种养殖形式
    5.2 传统池塘淡水鱼类养殖的景观化
        5.2.1 养殖场的总体布局
        5.2.2 养殖场入口景观设计
        5.2.3 池岸与道路绿化
        5.2.4 尾水净化的水岸景观
        5.2.4.1 景观天际线的勾勒
        5.2.4.2 水岸景观营造
    5.3 淡水鱼类池塘养殖与园林苗圃结合的景观化
        5.3.1 淡水鱼类池塘养殖与园林苗圃的结合——杭州大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启示
        5.3.1.1 场地现状
        5.3.1.2 淡水鱼类养殖与苗圃结合的两种景观形式
        5.3.1.3 苗圃与景观的结合
        5.3.2 鱼类养殖与园林苗圃结合形式转型发展的可能——与义乌市宏富田园的比较
        5.3.2.1 宏富田园的发展模式
        5.3.2.2 场地内的景观细节
    5.4 本章小结
6 特色休闲型淡水鱼类养殖场景观化探索
    6.1 我国的观赏鱼文化——以金鱼和锦鲤为例
        6.1.1 观赏鱼与鱼文化之间的关系
        6.1.2 观赏鱼养殖的景观变迁
    6.2 淡水观赏鱼养殖场的景观营建——以龙游兴隆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为例
        6.2.1 场地概况
        6.2.2 淡水观赏鱼养殖场景观营建方法
        6.2.2.1 鱼林结合——产业结合,功能复合
        6.2.2.2 见缝插绿——土地利用,经济增收
        6.2.2.3 场景交融——以文造景,文鱼并进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问题与建议
        7.1.1 研究结论
        7.1.2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7.1.2.1 养殖户缺乏场地景观化意识
        7.1.2.2 景观化对象不明晰
        7.1.2.3 缺乏特色的休闲农业
        7.1.3 相关建议
        7.1.3.1 风景园林与鱼类养殖需要更深广的结合
        7.1.3.2 景观需要成为场地的发展资本
    7.2 反思与展望
        7.2.1 反思与不足
        7.2.2 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水产养殖场及公园常用净水植物及主要净水作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鳊鱼保活运输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鳊鱼简介
    1.2 鱼类保活运输的主要方法
        1.2.1 净水保活法
        1.2.2 增氧保活法
        1.2.3 低温保活法
        1.2.4 麻醉法
        1.2.4.1 MS-222 麻醉法
        1.2.4.2 丁香油麻醉法
        1.2.4.3 CO_2麻醉法
    1.3 保活运输的主要影响因素
        1.3.1 鱼体体质
        1.3.2 水环境
        1.3.2.1 温度
        1.3.2.2 pH
        1.3.2.3 溶解氧
        1.3.2.4 氨氮含量
        1.3.2.5 微生物
    1.4 保活过程中的鱼体评价指标
        1.4.1 鱼体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1.4.1.1 乳酸
        1.4.1.2 糖元
        1.4.1.3 肌肉pH
        1.4.1.4 鱼体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1.5 研究内容和意义
        1.5.1 研究的内容
        1.5.2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MS-222 对鳊鱼麻醉保活运输效果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3 试验方法
        2.1.3.1 不同浓度MS-222 对鳊鱼麻醉效果的影响
        2.1.3.2 不同MS-222 浓度下鳊鱼呼吸频率影响的测定
        2.1.3.3 鳊鱼生存临界温度的测定
        2.1.3.4 不同浓度MS-222 对鳊鱼保活存活率的影响
        2.1.3.5 不同水温对鳊鱼保活存活率的影响
        2.1.3.6 不同鱼水质量比对鳊鱼保活时间的影响
        2.1.3.7 鳊鱼保活过程中水体生化指标的测定
        2.1.3.8 鳊鱼保活过程中鱼体指标的测定
        2.1.3.9 MS-222 在鳊鱼体内残留的测定
        2.1.3.10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麻醉浓度下鳊鱼麻醉、复苏过程的行为特征及麻醉后复苏率.
        2.2.2 在不同MS-222 浓度中鳊鱼呼吸频率的变化
        2.2.3 鳊鱼低温保活的临界温度
        2.2.4 不同浓度MS-222 对鳊鱼保活的存活率影响
        2.2.5 不同温度对鳊鱼保活的存活率影响
        2.2.6 不同鱼水质量比对鳊鱼保活时间的影响
        2.2.7 鳊鱼保活过程中水体指标的变化
        2.2.7.1 氨氮的变化
        2.2.7.2 溶解氧的变化
        2.2.7.3 pH和微生物的变化
        2.2.8 鳊鱼保活过程中肌肉相关成分的变化
        2.2.9 鳊鱼保活过程中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
        2.2.10 MS-222 在鳊鱼肌肉残留的变化
    2.3 讨论
        2.3.1 不同浓度MS-222 对鳊鱼麻醉、复苏过程的行为特征及呼吸频率的影响
        2.3.2 MS-222 浓度、水温和鱼水质量比对鳊鱼存活率的影响
        2.3.3 保活过程中水体指标的变化对鳊鱼存活率的影响
        2.3.4 麻醉保活对鳊鱼肌肉相关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丁香油对鳊鱼麻醉保活运输效果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准备
        3.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3.1.3 试验方法
        3.1.3.1 不同浓度的丁香油对鳊鱼麻醉效果的研究
        3.1.3.2 不同丁香油浓度下鳊鱼呼吸频率影响的测定
        3.1.3.3 不同浓度丁香油对鳊鱼保活存活率的影响
        3.1.3.4 不同水温对鳊鱼保活存活率的影响
        3.1.3.5 不同鱼水质量比对鳊鱼保活时间的影响
        3.1.3.6 保活条件的优化
        3.1.3.7 鳊鱼保活过程中水体指标的测定
        3.1.3.8 鳊鱼保活过程中鱼体指标的测定
        3.1.3.9 丁香油在鳊鱼肌肉清除的研究
        3.1.3.10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麻醉浓度下鳊鱼麻醉、复苏过程的行为特征及麻醉后复苏率
        3.2.2 在不同丁香油浓度中鳊鱼呼吸频率的变化
        3.2.3 不同麻醉剂浓度对鳊鱼存活率的影响
        3.2.4 不同温度对鳊鱼存活率的影响
        3.2.5 不同鱼水质量比对鳊鱼保活时间的影响
        3.2.6 正交试验优化结果
        3.2.7 鳊鱼保活过程中水体指标的变化
        3.2.8 鳊鱼保活过程中鱼体相关成分的变化
        3.2.9 丁香油在鳊鱼肌肉清除的变化
    3.3 讨论
        3.3.1 丁香油浓度、水温和鱼水质量比对鳊鱼存活率的影响
        3.3.2 保活过程中水体指标变化对鳊鱼存活率的影响
        3.3.3 麻醉保活对鳊鱼肌肉相关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二氧化碳对鳊鱼麻醉保活运输效果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4.1.3 试验方法
        4.1.3.1 不同浓度二氧化碳对鳊鱼麻醉效果的影响
        4.1.3.2 不同浓度二氧化碳对鳊鱼保活存活率的影响
        4.1.3.3 不同水温对鳊鱼保活存活率的影响
        4.1.3.4 不同鱼水质量比对鳊鱼保活时间的影响
        4.1.3.5 保活条件的优化
        4.1.3.6 鳊鱼保活过程中水体指标的测定
        4.1.3.7 鳊鱼保活过程中鱼体指标的测定
        4.1.3.8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不同CO_2浓度麻醉液中鳊鱼麻醉、复苏过程的行为特征
        4.2.2 不同CO_2浓度麻醉液对鳊鱼存活率的影响
        4.2.3 不同温度对鳊鱼存活率的影响
        4.2.4 不同鱼水质量比对鳊鱼存活率的影响
        4.2.5 正交试验优化结果
        4.2.6 鳊鱼保活过程中水体指标的变化
        4.2.7 鳊鱼保活过程中鱼体相关成分的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鱼类为什么能在水中生存?(论文参考文献)

  • [1]铬在鱼体内的累积分布规律及健康风险评估[D]. 殷娇娇.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2]渔业伦理视角下的现代渔业治理研究[D]. 何妤如.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3]?种群形态学差异与群体遗传的研究[D]. 王立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自然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管子》研究[D]. 高旷. 吉林大学, 2020(01)
  • [5]基于水生态恢复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 ——以武汉中法生态城什湖湿地公园为例[D]. 赵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依托课程基地拓展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D]. 王琴.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7]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研究[D]. 王四维.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8]气升式多毛类生物滤器构建及其在牙鲆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D]. 杨大佐.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 [9]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场景观化探索[D]. 骆浩雯.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10]鳊鱼保活运输技术的研究[D]. 丁亚涛.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鱼为什么能在水中生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