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与绍兴市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嘉兴市与绍兴市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一、嘉兴市与绍兴市经济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晓娟[1](2021)在《浙江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与交通通达性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旅游景区是旅游产品的核心,也是旅游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其空间结构的演化对区域旅游业发展和规划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旅游业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减少交通对景区发展造成的掣肘,促进地区旅游业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旅游景区交通通达性研究可为区域旅游景区空间优化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浙江省3A级以上景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四个时间断面的景区和交通相关资料,基于GIS软件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基尼系数、标准差椭圆以及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浙江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演化格局、交通通达性进行研究分析,揭示A级景区空间结构和交通通达性的演变规律,为浙江省A级景区优化发展提供依据。研究表明:(1)从浙江省整体空间看,浙江省2010年至2019年A级景区数量增长明显,各城市间差异较大,景区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同时,A级景区在空间上分布状态也发展变化,由集聚状态向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转换。进一步通过地理集中指数和洛伦兹曲线分析其整体空间格局发现,浙江省A级景区集聚性不断下降,均匀性逐渐上升。(2)从空间结构演化看,不同等级和不同类型景区空间变化差异大。5A级景区为均匀分布,但趋于集聚型分布,4A级景区均为集聚型分布,集聚程度变化小,但总体上集聚程度加剧,3A级景区由均匀分布向集聚分布转变。人文景观类景区空间分布总体上北多南少,东多西少,人文类景区高集聚区为杭州、嘉兴、绍兴、宁波四市,自然景观类景区空间分布格局与浙江省地形地貌高度相关。乡村田园类景区发展迅速,景区数量明显增加,景区空间分布格局多变,无明显分布规律。现代娱乐类景区发展相对较慢,景区数量增长不明显,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3)从A级景区与交通通达性来看,浙江省陆路交通通达性越好的区域A级景区等级越高,A级景区分布越密集。不同类型的A级景区与交通线之间的关联性不同,人文景观类A级景区和现代娱乐类A级景区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两侧1km内,与交通通达性联系最为密切,乡村田园类景区次之,自然景观类景区数量在通达性较弱的地区有较高占比。(4)从A级景区与交通网络分布模式来看,浙江省A级景区以交通线为发展轴,随着通达性水平的提高,A级景区在交通路网的辐射影响下向外围不断扩张,以交通为轴线,浙江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正在由“点-轴”式向网络式发展转变。(5)浙江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与交通通达性相互影响、相互促进,A级景区空间结构的优化促进地区交通通达性水平的提升,同时,地区交通网络结构的完善促进A级景区在空间上得到优化提升。本文对A级景区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探索,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对A级景区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等进一步深化研究。对浙江省A级景区通达性研究,本文仅以交通节点进行计算测量,在今后的研究中若能细化至景区本身则更能反映客观事实。

余倩倩[2](2020)在《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内在需求十分迫切。研究选取江苏、浙江和上海为研究区域,首先研究产业结构变化和生态环境现状研究,对产业结构的时空特征分析、主导产业的选择分析以及生态环境的现状进行描述统计;然后,评估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评价,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进行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最后测算长三角地区及各省辖市(直辖市)农业、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具体分析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转型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第一,长三角地区正迈入“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模式,产业结构在不断升级、完善,整体生态环境有改善。各市之间产业结构存在趋同性,产业集聚效应显着,且部分行业已经开始显现出专业化分工趋势。长三角地区污染排放控制水平仍然有待提高,江苏地区空气质量较差,声环境状况较好,浙江和上海地区空气优良率达到良好,整体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第二,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差异显着,科技水平、城市化水平、消费水平三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产生非常显着影响。长三角各市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综合指数在2-12.32之间,10年间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其中长三角中部和南部城市产业绿色水平较高。从影响因素上看,科技水平、城市化水平、消费水平三个指标均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产生非常显着影响;财政支出和环保投入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有较为显着的影响,而人力资本、国际环境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并没有显示出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显着性影响。从影响效果看,居民消费水平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呈显着的正向作用,且回归系数为0.5108,成为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原因在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变化会促使产业调整,对产业绿色转型起促进作用。第三,长三角地区各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大于1,反映农业、工业绿色转型水平较高,绿色转型效果较好,其中绿色技术进步指数对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贡献最大。本文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分析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GDP、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试验与发展水平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显着的正向作用,而财政支出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显着负向作用。研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的直接效应、溢出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和外商直接投资均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提高或者改善这些方面有助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从而提高各地区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差距。

王曼曼,张宏艳,张有广,林明森,宫鹏[3](2020)在《近39年长三角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格局演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长三角海岸带是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剧烈相互作用的典型区域,在沿海开发逐渐深化与政策助推背景下,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加剧,已成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热点区,分析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格局演变过程对推动长三角沿海发展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80-2018年5期土地利用矢量数据,采用桑基图、年变化率、动态度及核密度分析方法,揭示了近39年来长三角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在数量结构、空间形态、重点地类集聚及海陆梯度变化规律等方面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 2018年长三角海岸带基底景观由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构成,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9.86%,呈现出北耕南林、建设用地呈散团式镶嵌其中的空间格局。(2)近39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系统在数量结构和空间形态上变化各异,其中,在数量结构上整体呈现耕地持续平稳减少、建设用地持续快速增加、林地波动式微弱减少、草地和水域波动式微弱增加的发展趋势,且历经围填海开发面积累计达2 161.01 km2;在空间形态上主要呈现出建设用地斑块遍地开花并伴随局部爆炸式扩张、耕地斑块逐渐缩减且趋于破碎化、江苏和上海东部以及杭州湾沿岸围填海开发形成明显湿地景观的演变态势。(3)重点针对建设用地和湿地开展空间集聚演变特征分析,其中,建设用地扩张规模呈小而散且扩张集聚度呈持续增强趋势,形成由"单中心"趋向"多中心"空间集聚格局;滩涂资源呈现数量少、斑块小且分布散的特征,总体呈减少趋势,各时期扩展热点区及缩减热点区地处县市各异。(4)在距离海岸线20 km范围内,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度呈现明显的建设用地趋海及海洋用地趋陆的变化规律,且江苏、上海及浙江沿海地带的各地类动态度海陆梯度变化规律各异。

仲济玲[4](2020)在《基于专利合作数据的区域城市创新联系研究 ——以长三角为例》文中指出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愈发显着。创新也在深刻地改变着区域内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创新联系领域的相关研究不断得到丰富和拓展。目前学者针对城市间的创新联系的研究大致有创新在城市的扩散及空间格局演变研究、城市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研究以及城市创新联系的相关分析与影响因素研究研究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应用的是定性的理论研究及定量的计量分析研究。其中使用引力模型等空间相互作用模型、构建指标体系等。而随着城市间关系的演变,城市理论研究出现以关系视角替代结构视角、以流动空间替代地方空间的转型,流空间成为区域网络体系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创新要素的流动则是研究区域发展和知识溢出的重要城市流之一。因此本文基于专利合作数据应用多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间的创新联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厘清创新及流空间的相关概念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创新联系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和落脚点,并且对创新联系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同时提出基于全文研究的理论模型,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了有效的诠释。论文主要使用专利合作数据以及其他属性数据,结合修正过的引力模型、断裂点及场强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主成分分析发等方法,综合运用Arc Gis、SPSS、Ucinet分析工具,以及Gephi空间可视化工具等一系列软件对长三角区域的城市创新联系进行空间测度和网络特征分析,最后探究创新联系对城市创新发展的作用以及影响要素,并提出相关发展策略和建议,为创新联系的理论研究提供实证研究的拓展,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发现:1、长三角地区创新联系普遍存在,整体呈现核心-边缘模式,在空间上并存在地理邻近性的特征,由强到弱呈线性-沿江-网络化的发展趋势;2、长三角地区创新联系网络分化明显,要素流动活跃。中心性分析上呈现沪宁双核驱动,城市等级差异显着的特征。3、长三角城市创新自主性差异明显,出现飞地现象,省会城市的资源控制力突出,整体网络支配性出现等级衰减的特征;4、长三角内部子群结构明显,出现强强联合的现象;子群内部则呈现出地理邻近与等级梯度化的显着特征。在网络位置上,发现长三角创新溢出效应显着,等级性互联互通。本文正文共约52000字,图表54幅。

张婉玲,苑晓蕊,陈燕,吴学鹏[5](2020)在《排污权抵押贷款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评估》文中研究表明自2008年起,排污权抵押贷款政策在浙江各地落地开花,其中绍兴市的实践走在发展第一线。文章基于我国2003—2017年2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绍兴市为处理组,辅以嘉兴市对比分析,运用合成控制法来评估排污权抵押贷款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排污权抵押贷款政策对绍兴市、嘉兴市的工业烟尘排放量的减少有显着作用,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增减无明显效果。随着排污权抵押贷款政策的推广,评估排污权抵押贷款政策对污染物排放的减少作用,对更好地发挥其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胡述聚[6](2020)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格局、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区域经济网络是近年来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关注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未形成基于网络理论或融合网络因素的区域经济新理论。在区域经济网络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下,研究区域经济网络现象对于拓展区域经济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促进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最发达、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经济竞争力、促进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从网络视角剖析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复杂的结构关系、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以及网络化的形成机制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长江三角洲地区复杂的经济联系,识别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本文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区域经济“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最明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从区域间经济联系产生的本质——企业联系出发,基于企业总部分支关系大数据对199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与演变、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以及网络化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尝试建立区域经济网络化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尝试建立了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动态演化模型,并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第二,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过程的实证分析,揭示了企业联系视角下区域经济网络化一般过程和网络组织模式。第三,在数据来源方面,本文基于3053024条企业大数据,以及由140669个公司总部及其269442个分公司所组成的企业总部分支联系数据,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网络进行了实证分析。全文共分6章,前3章是理论研究,后3章为实证研究,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国内外研究综述。本章首先对论文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科学严谨的界定,并对相似概念进行了区别。其次,通过文献分析对国内外区域经济网络的理论发展脉络和主要的研究视角进行了综述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对比和评述。第二章是相关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对网络科学、区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的总结和梳理,将本文的理论基础归纳为网络理论和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并提出了本文的理论切入点。第三章是区域经济网络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对区域关系研究的中心地范式和网络范式进行了总结和对比。随后尝试建立了一个包含分工演进、运输成本变化、规模报酬递增、多部门企业在内的区域空间结构动态演变模型,揭示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孤立发展到多中心、网络化发展的一般过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第四章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及演变进行了分析。基于由140669个公司总部以及269442个分公司所组成的企业总部分支联系数据,从网络节点性、网络连通性以及网络子群结构三个方面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和演变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进行了剖析。首先从城镇空间格局演变、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经济空间格局演变以及产业空间演变四个维度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过程中的空间过程、人口过程、经济过程、产业过程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整体网络以及部分典型产业网络化过程的剖析归纳了企业联系视角下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发展阶段和区域经济网络的组织模式。第六章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制。采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从人口因素、交通因素、经济因素、对外经济联系、市场力、行政力、产业因素7个方面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从历史因素与路径依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产业集聚与扩散、产业分工与协作以及政府规划协调6个方面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最后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199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日益复杂化、网络化,区域经济呈现显着的“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2、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3、区域经济网络节点和轴线具有显着的层级特征,网络节点和轴线的等级与城市原有的人口和经济规模密切相关。4、区域经济网络化是一个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孤立发展到多中心、网络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人口先集聚后分散的过程;是一个经济发展差距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是一个产业分工和专业化不断增强的过程;区域经济网络化也是一个渐进的,具有层级特征的构建过程。5、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是由同等级城市间的水平联系网络和不同等级城市间的垂直联系网络构成的。6、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固定因素和可变因素。人口因素、交通因素、经济因素、产业因素是影响城市网络中心性的前期因素,而对外经济联系、行政力则是影响城市网络中心性的后期因素。7、历史因素和路径依赖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历史基础;产业分工与协作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纽带;产业集聚与扩散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基本动力;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外部推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物质载体;政府规划的协调引导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

李成松[7](2020)在《遥感视角下的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文中认为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社会经济发展又会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生态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水平的精准测度是其协调发展研究的关键。传统生态经济测度方法普遍基于各类普查统计数据,但该类数据通常存在获取困难、难以栅格化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全球遥感技术的兴起,除了应用日光遥感对自然环境进行观测外,夜光遥感也被用来观测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遥感数据以独立客观、时空连续的优势弥补了传统统计数据的局限性,逐渐成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相关测度研究的新型数据基础,因此充分挖掘遥感数据在生态经济测度领域的应用潜力具有重要科学研究意义。本文立足遥感视角,以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以2018年的珞珈一号01星(Luojia1-01)夜光遥感影像和MODIS日光遥感影像为研究主要数据源,利用Luojia1-01数据定量反演研究区县域2018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对未来一段时间发展进行预测,采用MODIS数据结合城市RSEI理论定量反演研究区2018年生态环境质量,最后基于耦合协调理论对研究区县域2018年和未来一段时间生态经济耦合协调程度进行定量研究,探讨其空间分异性及未来时空演变特征。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基于Luojia1-01数据的社会经济测度研究。一方面在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利用2018年江苏省(典型区)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社会效益和居民生活四个维度选取人均GDP等26个指标建立研究区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利用2018年Luojia1-01数据提取夜间灯光指数。通过挖掘典型区社会经济指数与夜间灯光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构建研究区遥感经济测度模型,从而评价其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后根据Luojia1-01未来发展预测模型对研究区未来一段时间遥感经济指数进行预测,并分析其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空间分异性及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典型区社会经济水平与Luojia1-01夜间灯光强度具有强相关性,其中社会经济指数与单位土地面积夜间灯光指数二阶线性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最好(R2=0.924,RMSE=0.050,P<0.001),研究表明Luojia1-01数据在社会经济测度领域具有良好的估测性能。(2)基于城市RSEI理论的生态环境评价研究。利用2018年MODIS数据反演研究区2018年5-9月(植被生长季)平均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总初级生产力、地表温度、地表湿度和地表干度等六个植被生态环境因子,结合城市RSEI理论构建研究区遥感生态综合指数,并评价其植被生态环境质量及空间集聚特征,最后探讨研究区植被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总初级生产力和地表湿度对研究区生态系统起正面贡献,而地表温度和地表干度对生态系统有着负面影响,该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主要受海拔因素影响,受气温、降水影响小。(3)基于耦合协调理论的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耦合协调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基础,测度2018年至未来一段时间研究区县域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并分析其协调发展空间分异性及时空演变特征,最后根据研究成果并结合研究区现实情况探讨生态经济良性耦合实践路径。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经济失调衰退型区县主要集中在皖南、浙西和浙南等丘陵山区以及江苏至上海境内的长江流域沿线。本文完全基于遥感数据测度社会经济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研究思路,证明了Luojia1-01夜光遥感数据和城市RESI理论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相关研究高效可靠的新型工具,完全基于遥感数据进行相关研究将极大丰富研究内容和提高研究时效性。长三角城市群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对推动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成果可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康琬超[8](2020)在《商品住宅价格合理性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商品住宅价格作为房地产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和信息窗口,其价格的合理性一直是社会的焦点,合理的商品住宅价格体现了住房市场的健康良好发展,这对于研究房地产市场、地区经济水平和居民生活都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的参考价值,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商品住宅价格合理性理论框架,构建商品住宅合理价格模型,探讨62个城市商品住宅价格是否合理,对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合理性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商品住宅价格合理性为研究对象,在阐述商品住宅价格合理性的定义上,构建商品住宅价格合理性的理论框架,构建商品住宅合理价格模型,为了研究商品住宅合理价格的科学性,选取62个大中小城市对商品住宅合理性进行测度,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Hausman检验,得到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从而得到各城市商品住宅合理价格模型,通过偏离度,得到价格合理波动区间。研究成果如下:(1)本论文在阅读和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界定商品住宅价格合理性的概念。商品住宅价格合理性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基础是供求平衡、居民理性消费和有正确的购买商品住宅的消费观念,不存在供不应求,不存在投机炒房,在此基础上研究商品住宅价格是这个地区的众数价格,随市场动态变化,应与地区经济水平、人口、居民收入和银行支持力度相协调,这时的商品住宅价格是合理的,并在假设前提的基础上,构建商品住宅价格合理性的理论框架。(2)在商品住宅价格合理性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得到地区经济水平、人口、居民收入和银行支持力度是影响商品住宅合理性的主要因素,从这四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通过面板数据构建商品住宅合理价格模型,并根据国内外经济预警研究,规定合理的偏离区间,分为商品住宅价格合理、商品住宅价格基本合理和商品住宅价格不合理。(3)运用构建的商品住宅价格模型,计算出20092018年62个城市的商品住宅合理价格和合理波动区间,得出商品住宅合理价格随着地区经济水平、人口、居民收入和银行支持力度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使各个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的合理性也在不断的变化,同一城市在不同年份商品住宅价格的合理性可能差别巨大,同一年不同城市住宅价格合理性也不同,需要政府对商品住宅价格合理性有正确的认识,并因城施策,对不同情况做出不同反应。

李霞[9](2020)在《浙江省环境效率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等已成为阻碍人类继续发展的“瓶颈”。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人们面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事实。从1978的3678亿元到2018年的90万亿元就是最有力的说明。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巨大发展背后,带来的是以过度牺牲环境及以消耗资源为代价发展方式令人深思。浙江省为资源小省,但经济总量居全国第四,如何保持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齐头并进,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同时,克服竭泽而渔发展模式,与所处的生态环境保持适应性平衡摆在面前。人们往往将衡量或管理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准确定为环境效率,同时还将此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联系,还可综合反映区域环境、资源、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整体水平。重点基于对环境效率刚性硬指标及其对公众环境效率认知水平的柔性软指标两个维度入手,通过数据采集,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环境效率投入与产出要素进行计算,把握浙江省总体环境效率现状及所属1 1个城市五种不同发展模式,分四种类型进行深度解读;另外还选取了杭州、温州两地公众环境效率的认知水平进行调查。形成的主要结论有:(1)构建浙江省环境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投入与产出两个维度,重点选择环境效率评价的SBM超效率模型。(2)环境效率现状。以投入导向的结论:按环境效率值大小分为三种,即环境效率值>1的有丽水、嘉兴、金华、绍兴、宁波、台州与温州7个城市,占63.6%;第二类环境效率值=1,包括杭州与舟山两地,占18.2%;第三类环境效率值<1,有湖州与衢州两地,占18.2%。而以产出导向的结论:2010-2017间,浙江省环境效率值总体呈上升态势,且环境效率值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其中杭州、宁波、绍兴、金华、温州、台州6地环境效率值均>1,环境效率值较高。舟山、丽水的环境效率=1,表明投入与产出均处于全省中等水平。环境效率值<1的有嘉兴与湖州。(3)认知水平现状。采用《环境认知》、《环境行为》、《环境意识》标准量表,选取杭州、温州两地对公众环境效率认知水平进行问卷。结果显示:环境认知杭州的平均得分为5.37,温州5.56,杭州整体公众环境认知水平低于温州。环境行为杭州得分高于温州,分别为1.95分、1.86分,杭州公众环境行为优于温州。环境意识杭州均分为3.9略低于温州的4分。(4)模式与类型:基于资源投入、污染排放、GDP的产出指标数据均值,梳理归纳出浙江省11个城市的五种发展模式。又以11个城市8年经济发展GDP均值为依据,将浙江省发展类型分四大类展开讨论。(5)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升策略。

蔡壮[10](2020)在《杭州湾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作为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活动和自然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地利用发生改变的时候区域环境也会产生一定响应。杭州湾地区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土地利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此大的社会背景下,科学分析研究杭州湾的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实现杭州湾地区的土地利用布局规划更加合理、生态环境保护更加可持续。本文以杭州湾地区7个市级单位、47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杭州湾地区的Landsat TM/OLI卫星影像数据和4个年份的社会统计数据资料,计算得到4期杭州湾地区土地利用数据,同时参考前人的相关研究,结合使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杭州湾地区2000年-2015年15年间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总体上来看,杭州湾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较为丰富,主要以耕地和林地为主,两者面积加起来超过65%。15年间杭州湾地区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和水域呈现出减少状态,建设用地呈现出增加状态,从3个时期的转移矩阵来看,建设用地主要转入源为耕地和林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建设用地侵占了大量的耕地和林地。(2)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来看,2000年-2015年研究区的整体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其中林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比较大,每个年份的占比都高于60%。市级层面上,2000年-2015年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和舟山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先增加再减少的状态,上海市、嘉兴市和湖州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15年间呈现出持续减少的状态。区县单元层面上,2000年-2015年总体上来看区县级的单位面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处于减少的状态,其中单位面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低于10000元/hm2的区县主要集中在上海市和嘉兴市内。(3)从生态系统健康上来看,2000年-2015年杭州湾地区整体的生态系统健康值呈现下降的状态。从市级层面上来看,各个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均有明显的恶化,生态系统健康值主要集中在0.5-0.7之间。地级市单元层面上,到2015年所有地级市的生态系统健康值都达到了历史的最低值。区县单元层面上,2000年-2105年生态系统健康等级总体上呈现出由沿海向内陆变好的趋势,15年间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处于较好及以上的区县数量从2000年的32个减少到2015年的20个,占地面积减少了约24.64%,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处于较差及以下的区县数量从2000年的1个增加到2015年的13个,占地面积增加了约16%。到2015年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处于一般及以下的区县主要集中在上海市、嘉兴市、绍兴市和宁波市的北部,其中沿杭州湾大湾区沿岸的区县生态系统健康等级都处于一般或较差的状态。

二、嘉兴市与绍兴市经济发展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嘉兴市与绍兴市经济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与交通通达性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1.1.2 景区空间结构的重要性
        1.1.3 旅游交通对旅游业发展影响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
        2.1.2 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研究评述
3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浙江省概况
        3.1.2 浙江省旅游业与A级景区概况
        3.1.3 浙江交通发展概况
    3.2 相关数据来源
        3.2.1 景区数据来源
        3.2.2 交通数据来源
        3.2.3 数据处理
    3.3 研究方法
        3.3.1 景区空间结构研究方法
        3.3.2 交通通达性研究方法
4 A级景区空间结构分析
    4.1 A级景区发展现状分析
        4.1.1 景区数量变化
        4.1.2 景区等级变化
        4.1.3 景区类型变化
    4.2 A级景区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4.2.1 空间分布类型演化
        4.2.2 空间分布方向演变
        4.2.3 空间格局演化
5 A级景区交通通达性分析
    5.1 A级景区与交通线路缓冲区
        5.1.1 整体分布与交通缓冲区关系
        5.1.2 不同等级景区与交通缓冲区
        5.1.3 不同类型景区与交通缓冲区
    5.2 交通节点与A级景区的通达性分析
        5.2.1 地级市节点交通通达性
        5.2.2 县市(区)节点交通通达性
6 景区空间结构与通达性的关系及优化措施
    6.1 景区空间结构与通达性关系研究
        6.1.1 交通通达性促进A级景区空间结构优化
        6.1.2 A级景区空间结构变化影响交通通达性的提升
    6.2 景区空间结构与通达性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
        6.2.1 存在问题
        6.2.2 优化建议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产业结构演化相关研究
        1.2.2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相关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产业经济理论
        2.1.1 产业分类
        2.1.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1.3 产业集聚理论
    2.2 区域绿色发展理论
        2.2.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2.2 绿色发展理论
    2.3 理论综述
第三章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统计特征分析
    3.1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现状特征分析
        3.1.1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3.1.2 长三角地区主导产业分析
    3.2 产业结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3.2.1 产业结构时间演化特征分析
        3.2.2 产业结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3.3 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3.3.1 各地区污染物排放现状分析
        3.3.2 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评价研究
    4.1 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指标说明与赋权
        4.1.3 综合评价得分
    4.2 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分析
        4.2.1 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综合水平评价研究
        4.2.2 产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4.2.3 产业转型水平评价研究
        4.2.4 环境影响水平评价研究
        4.2.5 政府支持水平评价研究
    4.3 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的空间演变特征研究
    4.4 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4.4.1 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4.4.2 面板回归模型构建
        4.4.3 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三角地区农业、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
    5.1 Global Malmquis-Luenberger(GML)指数模型
    5.2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分析
        5.2.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5.2.2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趋势变化
        5.2.3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变化分析
    5.3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分析
        5.3.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5.3.2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变化
        5.3.3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变化
    5.4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5.4.1 空间相关性检验
        5.4.2 空间溢出效应概念界定
        5.4.3 空间杜宾计量模型构建
        5.4.4 变量选取
        5.4.5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6.1 问题分析
        6.1.1 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6.1.2 部分生态环境要素质量仍需改善
        6.1.3 政府支持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升效果不显着
        6.1.4 规模效率指数与纯技术效率指数偏低
        6.1.5 外商直接投资呈负向溢出效应
    6.2 对策建议
        6.2.1 优化产业结构
        6.2.2 改善环境质量
        6.2.3 强化政府职能
        6.2.4 重视规模和资源配置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
        6.2.5 注重引资质量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程序清单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4)基于专利合作数据的区域城市创新联系研究 ——以长三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正愈发显着
        1.1.2 流空间成为区域网络体系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1.1.3 创新流是研究区域发展和知识溢出的重要城市流之一
        1.1.4 研究内容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对象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创新与城市创新
        2.1.2 流空间与创新流
    2.2 创新联系研究进展
        2.2.1 城市创新联系的相关研究进展
        2.2.2 城市创新联系研究进展
    2.3 研究述评
第三章 城市创新联系理论基础及模型建构
    3.1 理论体系
        3.1.1 理论基础
        3.1.2 理论诠释
    3.2 理论模型构建
第四章 长三角城市创新联系测度及空间特征分析
    4.1 城市创新联系整体空间特征分析
        4.1.1 长三角地区城市创新联系强度测算
        4.1.2 城市创新联系空间特征结果分析
    4.2 节点城市创新联系特征分析
        4.2.1 长三角地区城市创新联系辐射能力测度
        4.2.2 长三角地区节点城市创新核心腹地测度
        4.2.3 创新节点城市腹地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三角城市创新联系网络特征分析
    5.1 整体网络结构特征测度
        5.1.1 网络联系度测度
        5.1.2 网络平均度与凝聚力测度
    5.2 整体网络结构特征结果分析
    5.3 城市节点中心性测度
    5.4 城市节点中心性特征结果分析
        5.4.1 点度中心度
        5.4.2 中间中心度
        5.4.3 接近中心度
    5.5 城市创新联系凝聚子群分析
        5.5.1 块模型的构建及解释
        5.5.2 子群结构构成的特征分析
        5.5.3 子群的位置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及创新联系相关分析
    6.1 创新能力的影响要素构成
        6.1.1 创新能力影响要素分析
        6.1.2 创新能力影响要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6.2 长三角城市综合创新能力评价
        6.2.1 指标构建与解释
        6.2.2 适用性检验及主成分分析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创新联系与城市创新能力相关分析
    6.4 提高城市创新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
        6.4.1 打造区域创新联动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服务的建设水平
        6.4.2 建立区域开放市场,发挥外资企业主体作用
        6.4.3 制定创新型人才引入政策,加强城市创新的财政支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2.1 创新点
        7.2.2 不足
    7.3 研究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格局、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复杂网络
        二、城市网络
        三、区域经济网络
        四、区域经济网络化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一、区域经济网络的理论发展脉络
        二、企业联系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三、要素流动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四、社会文化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五、引力模型视角的经济网络研究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的对比及评述
        一、国内外研究的对比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三、主流的网络分析工具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
    第一节 网络理论
        一、城市网络理论
        二、复杂网络理论
        三、社会网络理论
    第二节 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一、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
        二、卡斯特的流空间理论
        三、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四、陆大道的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五、其他学者的区域空间网络化理论
    第三节 理论切入点
        一、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二、克鲁格曼的“核心—边缘”模型
        三、杨小凯的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
第三章 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区域经济网络研究范式
        一、传统的区域关系研究范式
        二、区域关系的网络研究范式
        三、中心地范式与网络范式的对比
    第二节 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理论分析
        一、对现有空间经济理论及建模策略的分析
        二、理论假设及合理性解释
        三、企业视角的区域经济网络化过程
    第三节 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
        一、自然差异、历史因素和路径依赖
        二、交通、通信技术的进步
        三、要素集聚与扩散机制
        四、空间相互作用机制
        五、产业分工机制
        六、制度因素与区域政策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与演变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及空间范围界定
        一、研究区概况
        二、研究区空间范围界定
    第二节 城市间经济联系测度
        一、研究视角与行业选择
        二、数据来源
        三、经济联系测度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节点分析
        一、网络度中心性分析
        二、网络中间中心性分析
        三、网络节点层级分析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连通性分析
        一、长江三角洲经济网络密度分析
        二、长江三角洲内部经济网络分析
        三、长江三角洲对外经济网络分析
    第五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一、1990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二、2000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三、2010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四、2017年网络子群结构分析
第五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过程及发展阶段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城镇体系演变过程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首位度变化
        二、长江三角洲城镇等级规模变化
        三、长江三角洲建设用地空间演变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人口演变过程
        一、人口集聚测度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集聚变化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经济演变过程
        一、经济空间格局演变测度
        二、经济总量和经济重心变化
        三、人均GDP空间格局演变
        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变化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产业专业化演变过程
        一、数据来源
        二、区域专业化测度
        三、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专业化演变
    第五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发展阶段及网络组织模式
        一、不同网络节点的功能分析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发展阶段
        三、企业联系视角下的区域经济网络组织模式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
    第一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
        二、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三、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形成机制
        一、历史因素与路径依赖
        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
        三、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产业转移
        四、产业集聚与扩散
        五、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
        六、政府规划的协调引导
    第三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7)遥感视角下的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社会经济测度研究进展
        1.2.2 生态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1.2.3 生态经济耦合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源与数据预处理
        2.2.1 珞珈一号01星数据
        2.2.2 MODIS数据
        2.2.3 其他辅助数据
第3章 基于珞珈一号01星数据的社会经济测度研究
    3.1 基于统计数据的典型区社会经济测度
        3.1.1 社会经济指标选取
        3.1.2 指标权重确定
        3.1.3 典型区社会经济指数
    3.2 遥感经济测度模型
        3.2.1 夜间灯光指数
        3.2.2 遥感经济测度模型构建
        3.2.3 模型交叉验证
    3.3 社会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特征
        3.3.1 空间分布特征
        3.3.2 空间集聚特征
    3.4 未来遥感经济指数预测
        3.4.1 预测算法理论
        3.4.2 预测结果分析
        3.4.3 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时空演变
    3.5 模型测度结果对比分析
        3.5.1 对比前人研究成果
        3.5.2 对比全国百强区县
第4章 基于城市RSEI理论的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4.1 城市RSEI理论基础
    4.2 生态指标遥感反演
        4.2.1 植被覆盖度估算
        4.2.2 LAI和 GPP指标
        4.2.3 地表温度和干湿度遥感反演
    4.3 改进遥感生态综合指数构建
        4.3.1 主成分分析原理
        4.3.2 遥感生态综合指数构建
    4.4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评价
        4.4.1 空间分布特征
        4.4.2 空间聚集特征
    4.5 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素
        4.5.1 气候因素
        4.5.2 海拔因素
第5章 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5.1 生态经济研究理论基础
    5.2 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
    5.3 生态经济耦合协调空间分异特征
        5.3.1 空间分布特征
        5.3.2 空间集聚特征
    5.4 未来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预测
        5.4.1 预测结果分析
        5.4.2 未来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变
    5.5 生态经济良性耦合实践路径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成果与创新认识
    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8)商品住宅价格合理性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1.6 不足之处
2 商品住宅价格合理性理论研究
    2.1 商品住宅价格合理性的概念界定
    2.2 住宅合理价格的理论基础
    2.3 构建商品住宅价格合理性的理论框架
3 构建商品住宅合理价格模型
    3.1 影响商品住宅价格的因素及指标
    3.2 构建商品住宅合理价格模型
4 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数据处理
    4.3 商品住宅价格合理性测算
    4.4 测算结果分析
5 规范房地产市场,稳定商品住宅价格的对策建议
    5.1 合理引导住房主体需求
    5.2 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
    5.3 保证政策弹性
    5.4 完善相关金融政策
    5.5 深化税收改革
致谢
参考文献

(9)浙江省环境效率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3.1 重点
        1.3.2 难点
        1.3.3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绿色环境理念
        2.1.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4 循环经济理论
    2.2 研究综述
        2.2.1 国外
        2.2.2 国内
3. 环境效率综合评价
    3.1 指标体系
        3.1.1 指标体系依据
        3.1.2 数据采集来源
    3.2 环境效率的投入指标
        3.2.1 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3.2.2 供水总量
        3.2.3 固定资产投资
        3.2.4 就业人员
        3.2.5 能源消费总量
    3.3 环境效率的产出指标
        3.3.1 废水
        3.3.2 工业废气
        3.3.3 工业固体废物
        3.3.4 GDP
    3.4 研究方法(理论与模型)
        3.4.1 DEA基本理论
        3.4.2 DEA基本模型
        3.4.3 SBM模型
        3.4.4 SBM超效率模型
    3.5 研究结论
        3.5.1 投入导向
        3.5.2 产出导向
        3.5.3 五种模式、四大类型
        3.5.4 小结
4. 认知水平
    4.1 问卷设计
        4.1.1 环境认知量表
        4.1.2 环境行为量表
        4.1.3 环境意识(CNEP)量表
    4.2 问卷调查
        4.2.1 问卷对象
        4.2.2 调查方法
    4.3 分析与讨论
        4.3.1 现状
        4.3.2 讨论
5. 对策与展望
    5.1 环境效率
        5.1.1 投入
        5.1.2 产出
        5.1.3 模式
        5.1.4 方法
    5.2 认知水平
        5.2.1 途径
        5.2.2 手段
        5.2.3 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浙江省杭州公众环境效率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二: 浙江省温州公众环境效率认知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杭州湾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LUCC研究进展综述
        1.2.2 国内LUCC研究进展综述
        1.2.3 LUCC环境效应研究进展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社会环境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2.2.2 遥感影像数据
        2.2.3 社会统计数据
第3章 土地利用/覆被数据提取与分析
    3.1 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的提取
    3.2 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演变
        3.2.1 土地利用/覆被数量变化特征
        3.2.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定量分析
        3.2.3 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换特征
第4章 杭州湾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4.1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4.1.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4.1.2 杭州湾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变化
    4.2 杭州湾地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估
        4.2.1 生态系统健康指数
        4.2.2 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变化
    4.3 杭州湾生态环境效应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
    4.4 对策建议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讨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嘉兴市与绍兴市经济发展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A级景区空间结构与交通通达性演变研究[D]. 徐晓娟.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2]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评价研究[D]. 余倩倩.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3]近39年长三角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格局演变分析[J]. 王曼曼,张宏艳,张有广,林明森,宫鹏. 海洋学报, 2020(11)
  • [4]基于专利合作数据的区域城市创新联系研究 ——以长三角为例[D]. 仲济玲. 南京大学, 2020(04)
  • [5]排污权抵押贷款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评估[J]. 张婉玲,苑晓蕊,陈燕,吴学鹏. 中国商论, 2020(11)
  • [6]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网络化的格局、过程及形成机制研究[D]. 胡述聚.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遥感视角下的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D]. 李成松.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商品住宅价格合理性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D]. 康琬超.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9]浙江省环境效率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李霞.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10]杭州湾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蔡壮.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嘉兴市与绍兴市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