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2000年福建省肿瘤医院恶性肿瘤收治情况分析

1989-2000年福建省肿瘤医院恶性肿瘤收治情况分析

一、福建省肿瘤医院1989~2000年收住恶性肿瘤病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琨[1](2021)在《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近四十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及环境发生了转变,导致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发病规律。全面搜集和整理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文献,从高发病种,发病率、高发地区、高危人群着手分析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剖析其危险因素,为制定消化系统癌症的防治规划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通过全面搜集和整理我国近四十年来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和危险因素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建立Excel表格,统计所有文献中出现的消化系统癌症病种,而后依据发病率及发病频次归纳总结出近四十年来的高发病种,对高发病种的高发地区、高发人群、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最终,利用对比分析法总结出近四十年来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和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1.依据相关文献中排在首位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频次可知,头十年食管癌出现12次、胃癌出现16次、肝癌出现26次;中期二十年食管癌出现82次、胃癌出现121次、肝癌出现81次;近十年食管癌出现110次、胃癌出现119次、肝癌出现57次。2.1978年~1988年食管癌、胃癌、肝癌发病率开始升高;1988年~2008年食管癌、胃癌、肝癌发病率呈现逐步升高的发病状况;2008年~2020年食管癌发病率呈现下降的发病趋势,胃癌和肝癌发病率呈现继续升高的发病趋势。3.近四十年来的三个阶段,食管癌年龄发病特点大致相同。40岁之前发病率较低,45岁之后快速升高,60~80岁达到高峰,之后快速下降。同样,三个阶段的胃癌年龄发病特点也大致相同。40岁之前发病率较低,45~60岁明显增高,65~80岁达发病高峰,85岁之后发病率降低。而肝癌存在不同,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肝癌年龄发病特点是20~44岁开始上升,集中发病于30岁~60岁,60岁~84岁达发病高峰,85岁之后发病率下降。而第三阶段发病年龄稍有推迟,40岁之后开始上升。4.近四十年来食管癌共有的危险因素是遗传因素;不同的危险因素是饮食因素、生活习惯、环境污染、职业及经济等因素。胃癌共有的危险因素是饮食结构,遗传因素、环境污染;不同的危险因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生活习惯及经济状况等因素。肝癌共有的危险因素是传染性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肝吸虫病)、霉菌污染、环境污染;不同的危险因素是基础性疾病及精神压力因素。结论1.通过对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及危险因素相关文献研究发现,食管癌、胃癌、肝癌是高发病种,每个病种的各时期发病都各具特点。2.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近四十年来食管癌的发病率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发病状况;而胃癌和肝癌的发病率则呈现逐步升高的发病状况。3.对消化系统癌症相关文献研究发现,三个高发病种在各个时期都高发于中年人和老年人,只有肝癌在早期和中期还高发于青壮年。4.通过深入分析近四十年来消化系统癌症高发病种的危险因素可知,头十年食管癌主要危险因素是饮食因素、营养因素;中期及近期减少了饮食和营养因素,增加了生活习惯、职业、精神压力等因素。头十年胃癌主要危险因素是霉菌污染;中期及近期减少了霉菌污染,增加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生活习惯等因素。头十年肝癌主要危险因素是肝吸虫病;中期及近期减少了肝吸虫病,新增加了精神文化、代谢性疾病等因素。

郑伟慧[2](2019)在《食管伴头颈多发癌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食管伴头颈部多发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分析食管伴下咽双发癌,食管伴头颈部三发癌的情况,并探究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在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包括食管伴头颈部多发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筛选100例食管癌,104例食管伴下咽癌患者。了解同时性癌和异时性癌的占比情况。比较同时性癌和异时性癌和单纯食管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2)回顾性分析30例头颈伴食管三原发癌患者的癌种分布情况,同时性癌与异时性癌的发病情况,并比较两者的临床特征因素和预后情况,同时比较不同是否积极治疗和治疗方式对生存情况的影响。3)检测31例头颈部局部晚期鳞癌患者(包括5例食管伴头颈部多发癌)、12例健康志愿者和6例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循环肿瘤细胞CTC被基于微流控的免疫捕获系统CytoSorter(?)富集。在诱导化疗前后以及手术和/或放疗后进行CTC检测。评价不同时间点CTC计数与患者生存结局及复发风险的相关性。评价CTC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患者随访至2019年3月。结果:1)单纯食管癌100例,同时性癌32例,异时性癌72例。食管下咽同时性癌组和异时性癌组的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8.56%和73.79%,29.99%和60.37%,14.99%和53.66%。异时性癌的预后明显优于同时性癌,两者的比较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06)。单纯的食管癌组和食管+下咽同时性癌的比较中,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2)30例头颈伴食管三原发癌中,下咽+食管+肺和下咽+食管+口咽的发生率最高为20.0%。其次是下咽+食管+喉。同时性和异时性各占15例,临床特征比较中,异时性的手术率和是否积极治疗高于同时性,统计学有差异(P<0.05)。生存比较,同时性癌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9.9%,19.9%和0%。异时性癌为78.7%,77.8%和59.1%。两者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3)31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中24例检测到循环肿瘤细胞CTCs,对照组未发现(P<0.0001)。CTCs与患者年龄(P=0.037)和淋巴结转移(P=0.034)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CTCs计数高的患者治疗后发生肿瘤局部复发的几率更高(P=0.0187)。大多数患者在治疗结束时CTCs显着降低。结论:食管癌伴下咽双原发癌的患者中异时性癌通过积极的综合治疗,总体生存率较高,但同时性癌的预后最差,需要探究更多有效的治疗方式。同样头颈伴食管三原发癌,异时性癌通过多学科综合的多次治疗,生存率仍较高。在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中,CytoSorter(?)系统可分离循环肿瘤细胞CTCs。CTCs可作为监测患者治疗反应和预测肿瘤治疗后局部复发。基线时CTC检测对预后影响大。

何之凡[3](2018)在《癌症康复设施建筑设计方法的相关基础研究》文中认为癌症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疾病之一,也是必须高度重视的公共问题和社会问题。随着国家对癌症关注度提高,癌症医疗技术手段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幅延长了患者寿命,患者的五年存活率正在稳步提升,使得原先的“谈癌色变”发展为如今的带病生存,癌症逐步成为一种慢性疾病。这种变化直接导致患者日间使用、回访复查、病情管理等所需的癌症康复设施需求量大幅增多。但在实践过程中,国内针对康复期患者所使用的癌症康复空间设计研究和实际项目较少,令患者及家属对治疗阶段后的康复护理措施及其必要性的认识存在误区,导致病情复发或恶化。因此亟需通过癌症康复设施建筑室内外空间、环境的改善满足患者的行为活动需求,帮助其最大限度恢复身体、社会和心理功能,变被动治疗为主动康复。本文采取既往文献分析、田野调查、网络调研、归纳比较研究等方法,针对癌症患者康复期行为活动需求对建筑空间特征的影响,从设施提供的医疗康复项目与功能空间设置等双重角度,学习国外癌症康复建筑设计经验,寻求改善国内康复设施重点空间使用状况与环境品质的方法。本研究以康复阶段为划分标准将论文分为三大主要板块:首先,以美国急性期癌症临床路径为依据,研究治疗流程中涉及的康复内容与康复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探讨国外癌症中心康复功能的布局思路,归纳患者使用最频繁的康复空间特点;同时通过研究三甲肿瘤医院科室开展状况和具体实践,总结国内肿瘤医院建筑特点和急性期康复服务的供给现状。其次,探究国外生活期癌症康复设施提供的标准化服务、运营模式、空间类型的异同,归纳此类建筑设计理念、平面形制、功能布置和外观造型等对患者使用和活动开展的影响;同时通过研究社区级癌症康复设施的发展模式和康复俱乐部实践,总结国内生活期设施的建筑特点和供给现状。最后,以癌症康复任务为切入点,提出满足临床路径的癌症设施空间流线设计和满足标准化服务内容的癌症康复功能模块设计的思路,从而整理出国外癌症康复建筑的一般设计范式。通过本研究的努力,希望在未来发掘保留国内现有癌症康复的优势,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为癌症康复建筑功能布局、空间营造等提供设计依据。

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4](2017)在《福建省妇产科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说明回顾福建省妇产科学发展历程、各学组的创建过程,重点阐述妇科肿瘤、盆底功能障碍、妇科内分泌疾病、宫颈病变、妇科腔镜、生殖医学、病理学、产科、产前等在临床医疗、教学与人才培养、科研与学术交流、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果及不足,展望福建省妇产科学学科的发展前景和目标。

吴文理[5](2017)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横断面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研究目的:1、描述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现状。2、描述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焦虑与抑郁情绪状态、应对方式情况。3、分析影响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因素。4、探讨社会支持情况、焦虑与抑郁情绪状态、应对方式与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横断面描述性相关性研究设计。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从2016年5月—2017年2月就诊于广州市某2家三甲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住院治疗的152例患有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符合入选标准)作为研究对象。资料收集的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①采用中文版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评估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②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评估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③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状况。④采用医学应对量表(MCMQ)评估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面对疾病应对方式情况。⑤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82份,回收问卷168份,回收率92.3%,以完整填写无缺项视为有效问卷,有效问卷152份,有效率达90.4%。研究结果:(1)本次研究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总体水平为90.80±22.49,正性态度维度的得分情况为48.53±12.49,自我决策维度的得分情况为9.89±2.57,自我减压维度的得分情况为32.37±8.58。正性态度维度得分最高,各条目得分最高的也属于正性态度维度。(2)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医学应对总得分58.59±4.90,其三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面对维度21.60±3.12,回避维度18.27±2.60,屈服维度16.07±2.45。(3)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社会支持总得分41.01±8.39,其三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主观支持得分24.70±6.48,客观支持得分9.13±2.85,个人社会利用度得分 7.90±2.90。(4)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焦虑的平均分为7.16±3.16,抑郁的平均分为6.64±3.40。(5)单因素分析显示,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医学应对方式的回避维度、屈服维度、焦虑、抑郁、参加运动情况、生活区域与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线性回归的相关分析中,医学应对方式的回避维度和屈服维度、焦虑、抑郁与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有相关性。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医学应对方式的回避维度和屈服维度、焦虑、抑郁、生活区域这五个变量最终进入到多元回归中,结果显示有相关性。研究结论:(1)本次研究的152例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大多数处于中等水平。(2)在一般性人口学资料分析中,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性格类型、职业情况、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的支持情况、家属陪伴情况及参加运动的患者每周运动次数的情况不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患有不同部位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次数、复发情况对其自我管理效能感得分没有影响。(3)生活区域、是否运动的情况对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存在影响。(4)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得分情况与医学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应对和屈服应对、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存在相关性(P<0.01)。医学应对方式中的面对应对及社会支持情况与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不存在相关性(P>0.05)。医学应对方式中的回避应对与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呈负相关,屈服维度应对与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呈正相关。焦虑、抑郁状态与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呈负相关。

邱素英,余玉娇,叶明蕊[6](2015)在《日间病房化疗安全性分析及护理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日间病房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有效的医疗模式,能促进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1]。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为缓解住院难问题,提高床位利用率,我院成立了日间治疗病房。工作时间为8:0017:00,主要收住肿瘤患者病情比较稳定、康复期身体状况良好,能够承受每日往返家庭或住宿自理的而需要门诊治疗的患者。由于临床床位紧张,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3],部分患者的化疗

郭塨[7](2013)在《长沙市卫生资源配置与卫生服务利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2011年长沙市居民卫生服务利用与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评价长沙市卫生资源分布的公平性和均衡性;了解长沙市卫生资源的利用现状;运用卫生服务需求(需要)法、服务目标法、ARIMA模型法预测长沙市2012年~2015年的卫生人力和床位的需求量。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沙市卫生资源配置进行研究。通过机构调查收集机构的卫生资源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全市卫生机构、卫生人力、卫生床位和卫生设备的数量、地区分布、机构分布、卫生技术人员的质量(包括年龄、学历和职称)以及2007年~2011年的卫生资源变化情况进行描述;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描述长沙市医疗卫生机构的总诊疗人次数、入院人数、病床利用的机构分布情况;利用Lorenz曲线和Gini系数对卫生人力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进行评价;利用卫生人力资源密度指数对卫生人力资源的均衡性进行评价;采用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方法获得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需求、潜在需求和利用情况;分别运用卫生服务需求(需要)法、服务目标法、ARIMA模型法预测长沙市2012年~2015年卫生人力资源和卫生床位的需求量:采用专题小组讨论法收集长沙市卫生资源配置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和看法。结果:(1)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结果表明:卫生机构:截止到2011年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339个;从2007年至2011年,卫生机构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卫生机构数量最多者为雨花区,最少者为望城区;卫生机构所有制类型以集体所有制为主,占66.10%;卫生机构主办以卫生部门和社会主办为主,分别占32.47%、32.59%。卫生人力:截止到2011年年底,长沙市卫生行业共拥有在岗职工数6610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3030人,占80.22%,每千人口拥有卫生人员9.32名,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48名;从2007年至2011年,长沙市各类卫生人员均呈上升趋势,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护士的数量,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4.86%;2007年至2011年年间,长沙市各类卫生人员每千人口拥有量均呈上升趋势;雨花区的各类卫生人员数量居首位,望城区的各类卫生人员数量处于全市的弱势地位;长沙市卫生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医生、护士和管理工勤人员主要集中分布在医院,分别占相应卫生人力资源总数的66.5%、65.2%、58.6%、77.0%、72.2%;从长沙市卫生技术人员的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以青壮年为主(一般是指年龄低于45岁的人口);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以大专学历为主,共19537人,占43.33%;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层级偏低,以初级(包括师级/助理和士级)为主,共28984人,占64.28%;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绝大部分为在职培训合格者,共658人,占41.83%,从2007年至2011年,村卫生室卫生人员的数量波动较为明显,人员流动性大。卫生床位:截止到2011年年底,长沙市共有床位47036张,每千人口拥有卫生床位6.63张;2007年至2011年年间,长沙市卫生床位呈现持续增长趋势;2007年至2011年年间,长沙市卫生床位每千人口拥有量总体来说呈上升趋势;长沙市的卫生床位绝大部分分布在医院,医院占有床位36679张,占77.98%;卫生床位数量最多的是雨花区,最少的是望城区,每千人口卫生床位拥有量最多和最少的也是雨花区和望城区。卫生设备:截止到2011年年底,长沙市共有万元以上设备35386台,每千人口拥有万元以上设备4.99台;2007年至2011年五年间卫生设备台数和价值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2007年至2011年年间,长沙市每千人口万元以上设备拥有量呈稳定增长趋势;长沙市卫生机构万元以上设备主要分布在医院,有29132台,占卫生设备总数的82.33%;2011年长沙市卫生机构万元以上设备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最大的芙蓉区,占全市的21.61%,分布最少的是望城区,占全市的1.52%。(2)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结果表明:长沙市卫生人力、卫生床位按人口分布处于适度公平状态,基尼系数分别为0.33、0.32,万元以上设备按人口分布处于不公平状态,基尼系数为0.42;长沙市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以农村地区最优,均处于高度公平状态,卫生人员、卫生床位、万元以上设备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08、0.08、0.05;长沙市城市地区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基本上处于相对或适度公平状态,卫生人员、卫生床位、万元以上设备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21、0.23、0.33;2011年长沙市大专及以上学历卫生技术人员按人口分布处于适度公平状态,其基尼系数为0.37;2011年长沙市中级及以上职称卫生技术人员按人口分布处于不公平状态,其基尼系数为0.45。(3)卫生资源配置均衡性结果表明:长沙市卫生人员密度指数最高的为芙蓉区,达到73.16,最低的是宁乡县,为2.48,两地区相差29.5倍;长沙市卫生床位资源密度指数最高的和最低的分别是芙蓉区和望城区,其指数分别是39.29、1.91;长沙市万元以上设备资源密度指数最高的和最低的分别是芙蓉区和望城区,其指数分别是50.92、0.76;各类指标与卫生资源密度指数之间均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均在0.83以上。(4)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结果表明:2011年长沙市所有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达到3014.45万人次,一半以上的居民选择在医院就医;2011年长沙市入院人数达到137.53万人,住院的主要医疗机构是医院;长沙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利用率以妇幼保健机构最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院的病床使用率相对较低。(5)卫生服务需求、需要和利用情况表明:调查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3.77%,两周就诊率为7.95%,年住院率为15.27%,居民实际需要住院率为20.15%。长沙市居民就诊首选医疗机构为基层卫生机构,长沙市居民住院首选医院。(6)卫生资源预测结果表明: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需要法、ARIMA模型预测法、服务目标法预测长沙市2015年每千人口医生配置量分别为1.66人、2.62人、3.12人、4.55人,ARIMA模型法预测的值与真实值的相对误差最小,为1.46%;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需要法、ARIMA模型预测法预测长沙市2015年每千人口卫生床位配置量为7.36张、9.65张、8.08张,ARIMA模型法预测的值与真实值的相对误差最小,为0.30%。结论:(1)长沙市卫生资源总量配置逐年增加,配置水平较高,从2007年至2011年各类卫生资源增长势头良好,到2011年底,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卫生床位、万元以上设备拥有量分别达到7.48人、6.63张、4.99台,数量配置基本能满足目前长沙市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但卫生资源配置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城乡差别大;布局不合理,基层卫生资源缺乏;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不足与浪费局面共存。卫生人力资源专业配置不合理,农村地区和偏远基层地区护理人员缺乏;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偏低,高级职称人员较少;乡村医生整体质量低,素质有待提高;妇幼保健机构床位欠缺,病床使用率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最低;城市万元以上设备利用率偏高,农村万元以上设备使用频率低,闲置程度高。(2)卫生服务需求法、卫生服务需要法、服务目标法、ARIMA模型法预测长沙市2015年的医生量,其每千人口医生需求量的配置标准分别为1.66人、2.62人、4.55人、3.12人,ARIMA模型法法更好的反应了当前的卫生人员的状况,预测效果最优;卫生服务需求法、卫生服务需要法、ARIMA模型法预测长沙市2015年的床位需求量,其每千人口床位需求量的配置标准分别为7.36张、9.65张、8.08张,ARIMA模型法法更好的反应了当前的卫生床位状况,预测效果最优。(3)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3.77%,两周就诊率为7.95%,年住院率为15.27%,居民实际需要住院率为20.15%。长沙市居民就诊首选医疗机构主要为基层卫生机构。

焦亚宁[8](2013)在《宁夏五大医院2002-2011年皮肤常见肿瘤发病情况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统计和分析宁夏银川市五所医院2002-2011年期间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皮肤肿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为了解我区及周边地区皮肤肿瘤的发病情况和变化趋势提供线索。方法收集、整理、统计和分析于2002-2011年期间就诊于银川市五所主要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五解放军医院、银川市妇幼保健院)皮肤肿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1)10年期间经五所医院病理确诊的皮肤肿瘤患者3650例,占同期就诊于五所医院皮肤科门诊人数(965471例)的比值为0.38%;病理类型以良性皮肤肿瘤脂溢性角化病1686例居首位(占46.19%),其次为鳞状细胞癌901例(占24.68%),再次为基底细胞癌756例(占20.71%)。皮肤肿瘤发生部位以头面部最常见共计2412例(占66.08%),其余各部位发病率无明显差别;发病年龄以50~岁组833例及60~岁组860例两个年龄段的发病(分别占22.82%及23.56%)为高峰。结论宁夏银川市2002-2011年间确诊的皮肤肿瘤患者例数逐年增加。50~59岁及60~69岁为发病高发年龄段,应将此年龄段列为防治重点。建议加强对皮肤肿瘤的宣传教育与病理检查,争取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郭晓日[9](2012)在《我国公立医院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目前我国96%的医院是公立医院,集中了最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公立医院改革也通常被认为是医改中“最难啃的骨头”和“重中之重”。因此,公立医院的改革与中国亿万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一举一动都受到万众的瞩目。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院逐步由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成长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在当今社会化大生产利润平均化、市场相对稳定和产品价格上调空间相对狭小的大环境下,如何既兼顾医院的社会公益性又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率;在公立医院的管理中,既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又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成为医院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为公立医院,提高医院效率是承担社会责任与发展医院自身经济的必然途径。医院效率要综合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对医院效率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以患者利益为中心,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医疗费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提高医院的社会美誉度与社会影响力,由此吸引患者前来就医,增加医疗业务量和服务量,并努力降低医院的经营成本,提高收支结余,以这样的方式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经济效益有良好的正作用,同时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发展更多的优质卫生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医疗需求,也对社会效益产生正作用。要提高医院的效率,就要解决如何对医院效率进行科学、准确地评价问题。医院效率主要包括“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配置效率”三个方面。只有对医院的技术有效性、规模有效性和资源配置有效性进行准确判断,并对效率低下的程度、环节和原因进行定量分析,才能为医院管理者改进医院效率提供客观依据和参考。由于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专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因而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对医院效率的评价很难用单一的指标来衡量。目前,常用的医院效率评价方法主要有四种,即比率分析法、回归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由于医疗卫生服务产业具有多投入和多产出的特点,传统的比率分析法如成本收益法、成本效果法和成本效用分析在评价医院效率方面显得并不是很适用。而非参数分析法中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在评价具有较复杂投入产出关系的组织经营效率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如学校、医院、银行及公共部门等。DEA不仅可以确定各医院的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而且能对低效率医院在投入和产出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定量分析,这将为医院管理者改进医院效率提供决策依据。另外,本文还从成本的角度对医院的效率进行了分析,采用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成本测算中心)2008年研究的成本测算方法,结合所选取医院提供的2008年数据计算其总成本、科室成本、部分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不同级别不同地域医院的诊次和床日成本及其构成,有利于医院控制总成本、科室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提高效率,为医院经济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为了了解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与收费标准之间的差异情况,选取120种具有代表性的医疗服务项目,计算其成本并与价格进行比较,为政府合理补偿公立医院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对医院效率的测算,能够得到哪些医院的效率是高的,哪些医院效率是低的。而影响医院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医院级别、医院所在区域、医院职工人数、医疗人员与行政后勤人员的比例、医疗设备值、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总值、门诊人次、门诊人均费用、床日成本、出院病人平均医药费用、医疗收入、药品收入等等,到底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医院的效率,它们对医院效率会产生积极影响还是负面影响,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从而找出能够显着影响医院效率的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以提高医院效率。研究目的本研究的总目标是:分析我国公立医院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医院绩效提供依据。(1)构建公立医院效率评价理论和方法学模型;(2)测量我国公立医院效率;(3)分析医院效率影响因素;(4)比较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与价格差异;(5)提出医院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的建议。研究方法本文的资料来源于参加全国医疗机构成本监测工作的57家医院的2008年数据。本次成本监测工作是受卫生部规划财务司的委托,在全国按东、中、西部经济区域划分标准,选择12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作为全国医疗机构成本监测点,其中东部地区4个省,中部4个省,西部4个省。在每个省份,分别选择2家省级医院,3家市级医院和3家县级医院,共计96所医院进行成本监测,其中省级医院24所,市、县级医院各36所,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与可比意义。从2009年5月份开始第一轮的成本监测工作,截止到2010年2月份,全国共有57家医院提供了完整的成本测算数据,总体参加率为59%,其中东、中、西部参加率分别为66%、56%和56%;省、市、县级医院参加率分别为58%、58%和61%。本文用描述性方法描述样本医院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医院的人员情况,不同地域不同级别医院的在职职工人数、行政后勤部门以及医疗部门人数的比重;从医院的固定资产总值、医疗设备值以及房屋建筑物三个方面分别描述不同级别不同地域医院的规模情况;从门诊服务量、住院服务量和人均服务量三个方面描述医院的服务量情况;从医院收入、医院支出和患者支出等角度分析不同级别不同地域医院的经营情况。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对同一地区同一级别医院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和比较,分别选取各分析指标在同级别同地区不同医院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计算这些医院的平均值,通过对样本医院的这种描述性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各指标数据在同地区同级别医院中的波动情况,以及不同地区或者不同级别医院间的差距。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成本测算中心)研制的“医院医疗服务成本测算办法”,即采用阶梯分摊法自顶向下将医院医疗总成本分摊到各医疗服务项目,整个分摊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将医院医疗服务总成本分摊到各个医疗服务科室(包括间接成本科室和直接成本科室);第二,将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分摊到直接成本科室;第三,将直接成本科室的成本分摊到各个医疗服务项目,按此三个步骤计算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的总成本、医疗成本、药品成本、医疗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医疗成本中各项成本的组成比例、总支出与总收入的比率、医疗支出与医疗收入的比率、科室成本、部分代表性服务项目成本、诊次费用与诊次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与收费标准的比例等。用DEA方法研究样本医院的效率时,我们选用的DEA模型具有以下特点:(1)DEA距离函数类型为径向模型(Radial)中的CCR模型;(2)DEA效率测量的方向(Orientation):投入导向;(3)DEA的效率计算是基于可变规模报酬(VRS),然后再分析其规模效率。经过相关分析、变异系数分析、聚类分析三种指标筛选方法的筛选,结合评价指标应完整地反映医院的规模、效率、效益、质量等方面的导向性需求,最终确定应用于DEA分析的4个输入指标与4个输出指标分别为:投入指标四项(职工总人数、实际开放病床数、固定资产总额、医疗总支出);产出指标四项(门诊人次数、急诊人次数、出院人次数、业务总收入)。在分析影响医院效率的因素时,我们采用TOBIT回归方法分析医院效率的影响因素。因变量为医院的DEA效率得分,自变量包括影响医院效率的外部因素(财政补助比例、医院级别和医院所在区域)和内部因素(职工总人数、医护人员与行政后勤人员的比例、实际开放病床数、病床使用率、门诊住院比例、固定资产总额、仪器设备总值、仪器设备值占固定资产总值的比例、医疗总支出、门诊人次数、急诊人次数、出院人次数、医疗总收入、手术病人数、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总床日数、病床使用率、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每床日平均药品费、出院病人平均医药费用、管理费用、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百分比、急诊人次等)。研究结果一、成本测算结果1.在参加成本监测的57家医院中,省级、市级和县级医院的平均总成本分别为6.6亿、3.6亿和1.3亿元。东部省、市、县级医院的总成本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同级医院,但中、西部医院总成本差别不大。2.医疗成本构成中,劳务成本所占比例最大,在省、市、县级医院分别为40%、45%和48%。其次为材料成本,省、市、县级医院比例分别为32%、27%和25%,材料成本比例以省级医院最高。3.57家监测医院中,省、市、县三级医院的平均诊次成本分别为169元、158元和117元。东部地区医院的诊次成本都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应级别医院的诊次成本。但中、西部医院的诊次成本差别不大。目前,各级医院在提供一个诊次的医疗服务时,药品成本占50%以上的比例,而在医疗成本中,大部分的成本来自于化验和检查服务。也就是说目前所有级别的医院提供的诊次服务中,主要是以提供药品,检查和化验服务为主。4.57家监测医院中,省、市、县三级医院的平均床日成本分别为978元、677元和481元。东部地区各级别医院的平均床日成本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同级别医院的平均床日成本。各级医院在提供一个床日的医疗服务时,药品成本仅占40%以上的比例,其余成本则来自医疗成本,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医疗成本中,来自间接医疗辅助科室的成本占有一定比例,这一成本构成分析结果为医院控制成本提供了科学依据。5.无论医院级别和医院的地域分布,总体来讲,57家医院收支略有盈余,大部分的医院的医院成本高于医疗收入。同级别医院中,东部地区的医疗成本均高于医疗收入。只有中部的县级医院和西部的省级县级医院医疗成本低于医疗收入。二、DEA效率分析的结果在总共57家医院中,DEA有效的单元有21家,占全部医院的37%,其中省级医院6家,市级医院3家,县级医院12家。省级医院共17家,有效率为35.3%;市级医院共18家,有效率为16.7%;县级医院共22家,有效率为54.5%。而东部地区21家医院中总体有效的有7家,有效率为33.3%;中部地区18家医院中总体有效的有5家,有效率为27.8%;西部地区18家医院中总体有效的有9家,有效率为50%。可见按地域来看,西部地区医院的有效率最高;而按照级别来看,县级医院的有效率最高。东部地区21家医院中总体有效的有7家,其中,省级医院4家,市级医院2家,县级医院1家。而东部21家医院中省级医院8家,市级医院6家,县级医院7家,东部地区省级医院有效率为50%,市级医院有效率为33.3%,县级医院有效率为14.3%。中部地区18家医院中总体有效的有5家,其中省级医院1家,市级医院1家,县级医院3家。中部18家医院中省级医院4家,市级医院8家,县级医院6家,可见,在中部地区,县级医院的有效率最高,达到了60%,市级医院的有效率为12.5%,省级医院的有效率为25%。西部地区18家医院中总体有效的有9家,其中省级医院1家,市级医院0家,县级医院8家。18家医院中省级医院5家,市级医院4家,县级医院9家。可见,在西部地区,省级医院的有效率为20%,市级医院的有效率为0%,县级医院的总体有效率占到了88.9%。非DEA有效得分的单元有36家,占全部医院的63%。总的来讲,在此次调查中,按地域来看,西部地区医院的有效率最高,特别是四川和云南两省的被调查医院效率都很高,比1997年的相对效率值有了明显地提高,东南沿海地区医院的总体效率偏高于中部地区的医院;而按照级别来看,县级医院的有效率最高。三、用Tobit回归分析医院效率影响因素的结果用Tobit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显着影响医院效率的因素包括:医院级别、门诊人均费用、床日成本、出院者人均医药费用、病床使用率、固定资产总额;而医护人员与行政后勤人员的比例对医院效率没有显着性影响。其中,医院级别、门诊人均费用、出院者人均医药费用、固定资产总额与医院效率负相关,这几个因素的增加会显着降低医院效率;病床使用率、床日成本对医院效率有积极影响,这两个因素的增长会显着增加医院效率。2.分地区来看,同地区医院效率既有相同的影响因素,也有各地区独有的影响因素。床日成本、出院者人均医药费用对东中西部地区医院效率的影响是一致的,然而门诊人均费用的影响对东中西部地区医院效率都不显着了;病床使用率仅对东部地区医院效率产生显着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医院效率没有显着影响;固定资产总额仅对西部地区医院效率产生显着影响;医护人员与行政后勤人员的比例仅对西部医院效率有显着影响,结果在10%显着性水平上有意义。3.分级别来看,床口成本、固定资产总额对各个级别医院效率均产生显着影响,且床日成本与医院效率均正相关,固定资产总额与医院效率均为负相关;门诊人均费用只对省级和市级医院效率产生显着影响;出院者人均医药费用只对省级和县级医院效率产生显着影响,且都与医院效率负相关:病床使用率对市级和县级医院有显着影响,但影响的效果又截然不同,病床使用率与市级医院的效率负相关,而与县级医院的效率正相关;医护人员与行政后勤人员的比例仅对县级医院效率有显着影响。四、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与价格比较的结果1.120种医疗服务项目中,(去除极值后的结果)项目成本大于收费标准的项目数量比例在省、市和县级医院分别为92%、97%和99%。在扣除财政拨款和固定资产折旧后,在省、市和县级医院项目成本大于收费标准的项目数量比例仍然有84%、86%和82%。这一结果表明在120种监测的医疗服务项目中,绝大部分服务项日的收费标准要低于成本。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与项目平均成本有较大差距,因而医疗服务收费不能弥补医疗服务消耗的成本。2.在省级医院,项目成本大于收费标准的倍数在1倍(普通视力检查)-6倍(急诊诊查费)之间。市级医院项目成本与收费标准间的倍数变化较大,比值在1倍(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21倍(急诊诊查费)之间,而这一比值在县级医院则在1倍(B超常规检查)-15倍(红外线治疗)之间;并且反映医务人员技术和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如急诊诊查、护理、床位、换药、挂号等,项目成本均大于目前的收费标准。但是,不论医院级别,成本小于收费标准的医院服务项目多是利用大型设备开展的检查类服务项目和利用高新技术开展的治疗类服务项目,如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伽玛刀治疗、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矫正术等。结论与建议1.通过对本次成本监测的57家医院的DEA效率分析,我们发现需要着重加强东部沿海地区县级医院的资源管理和建设,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需要着重加强市级医院的管理和资源投入;逐步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2.医院级别、门诊人均费用、出院者人均医药费用、固定资产总额与医院效率负相关,这几个因素的增加会显着降低医院效率;病床使用率、床日成本对医院效率有积极影响,这两个因素增加也会显着增加医院效率。所以,为了提高医院的效率,应当着重降低门诊人均费用、出院者人均医药费用,减少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提高病床使用率、床日成本。3.在120种监测的医疗服务项目中,90%以上的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要低于成本。反映医务人员技术和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项目成本均大于目前的收费标准。但是无论医院级别,成本小于收费标准的医院服务项目多是利用大型设备开展的检查类服务项目和利用高新技术开展的治疗类服务项目。4.在57家监测医院的诊次成本中,省级医院的平均诊次成本要明显高于市、县级医院,诊次成本中药品成本均占有较大的比例,而医疗成本中,化验和检查服务则占有较大的比例,这说明,目前在各级医院提供的诊次服务中,主要以提供药品、检查和化验为主。5.在对各级医院的床日成本进行分析发现,省级医院的床日成本要高于市、县级医院,按地域划分的话,东部地区医院的平均床日成本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同级别医院的平均床日成本。在床日成本构成中,直接医疗成本所占的比例最高,药品成本所占比例相对要少一些。值得注意的是,在医疗成本中,来自间接医疗辅助科室的成本占有一定的比例。6.此次成本监测医院总体参与率仅60%,造成低参与率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医院还不熟悉此次成本监测要求的网上数据采集系统。并且在成本分析过程中发现部分成本数据有异常值,可能的原因在于医院相关成本信息填报数据不准确,这是在下一步成本监测工作中需要完善的方面。

郭家东[10](2012)在《浙江省环境污染公众健康价值损失评估》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构成了对公众健康越来越大的威胁,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深入研究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对公众健康价值损失进行经济计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环境污染经济计量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然后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利用浙江省1990-2010年环境质量数据和公共卫生数据,分析了浙江省环境污染与公众健康水平现状,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环境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价。接着本文从大气污染、水污染两个方面,应用修正的人力资本法、疾病成本法、成果参照法等方法对近21年来浙江省环境污染引起的公众健康价值损失进行了评估,最后,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了一些保护环境、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政策性意见和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浙江省近年来环境现状的分析和对环境污染水平的综合评价,发现浙江省环境污染程度逐年加重,尤其自2000年以来,环境恶化程度加剧,环境质量急剧下降。(2)通过对浙江省公众健康现状的分析,发现浙江省公众健康水平总体呈好转趋势,但环境污染导致的公众健康疾病患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公众健康水平。(3)通过对环境污染引起公众健康价值损失的评估,发现大气污染是引起公众健康价值损失的主要原因,占环境污染公众健康价值损失总量的80%以上,在大气污染引起的公众健康价值损失中,早逝造成的损失最大,占大气污染引起损失值的90%以上,其次是慢性支气管炎患病损失。(4)通过对环境污染引起公众健康价值损失的评估,发现水污染引起的公众健康价值损失要比大气污染小得多,占总损失的比重历年都在20%以下,但是近些年来呈现出增加的趋势。(5)通过公众健康价值损失评估结果可以发现,损失值从1990年的43亿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427亿元,增加了将近10倍,公众健康价值损失越来越严重。同时,公众健康价值损失在当年GDP中所占的比重一直都保持在1.5%以上,所占比重较大,同样也说明了环境污染公众健康价值损失的严重性。最后,根据前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以下几点相应的政策性意见和建议:(1)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力度;(2)增加环境卫生领域投入,积极开展全民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公众健康水平;(3)提高大气、水环境质量水平,减轻环境污染公众健康价值损失;(4)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探索公众参与新模式,促进公众参与。

二、福建省肿瘤医院1989~2000年收住恶性肿瘤病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肿瘤医院1989~2000年收住恶性肿瘤病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重点
    四、数据来源及文献利用说明
    五、研究方法
    六、概念界定
    七、消化系统癌症发展分期说明
第一章 头十年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概述
    第一节 发病率及频次分析
        一、发病率分析
        二、频次分析
    第二节 高发病种高发地区分析
        一、高发病种地域分析
        二、高发病种城乡差异分析
    第三节 高发人群分析
        一、年龄分析
        二、性别分析
    第四节 高发病种危险因素分析
        一、肝癌危险因素分析
        二、胃癌危险因素分析
        三、食管癌危险因素分析
第二章 中期二十年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概述
    第一节 发病率及频次分析
        一、发病率分析
        二、频次分析
    第二节 高发病种高发地区分析
        一、高发病种地域分析
        二、高发病种城乡差异分析
    第三节 高发人群分析
        一、年龄分析
        二、性别分析
    第四节 高发病种危险因素分析
        一、胃癌危险因素分析
        二、食管癌危险因素分析
        三、肝癌危险因素分析
第三章 近十年我国消化系统癌症发病状况概述
    第一节 发病率及频次分析
        一、发病率分析
        二、频次分析
    第二节 高发病种高发地区分析
        一、高发病种地域分析
        二、高发病种城乡差异分析
    第三节 高发人群分析
        一、年龄分析
        二、性别分析
    第四节 高发病种危险因素分析
        一、胃癌危险因素分析
        二、食管癌危险因素分析
        三、肝癌危险因素分析
第四章 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高发癌症发病状况分析
    第一节 食管癌发病状况分析
        一、发病率、频次分析
        二、地域分析
        三、人群分析
    第二节 胃癌发病状况分析
        一、发病率、频次分析
        二、地域分析
        三、人群分析
    第三节 肝癌发病状况分析
        一、发病率、频次分析
        二、地域分析
        三、人群分析
    第四节 消化系统高发癌症发病状况总结
        一、消化系统癌症高发病种
        二、消化系统高发癌症的高发地区
        三、消化系统高发癌症的高危人群
第五章 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高发癌症危险因素分析
    第一节 食管癌危险因素分析
    第二节 胃癌危险因素分析
    第三节 肝癌危险因素分析
    第四节 消化系统高发癌症危险因素总结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食管伴头颈多发癌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第一节 大宗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的生存分析及模型预测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第二节 104例食管伴下咽双原发癌与单纯食管癌的临床特点比较及预后分析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讨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头颈伴食管三原发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讨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第四节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鳞癌的研究进展
        前言
        1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癌的流行病学
        2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癌的发病假说
        3 食管癌伴头颈多原发癌的致病因素
        4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癌的诊断
        5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癌的治疗
        6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癌的预后
        7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第一节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可预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疗效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图和表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在头颈部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1 前言
        2 文献检索范围
        3 文献检索策略
        4 选用的数据库或检索工具
        5 目前研究
        6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等
致谢

(3)癌症康复设施建筑设计方法的相关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 工程图纸
    0.1 设计表现
    0.2 项目介绍
    0.3 总体规划
    0.4 平面设计
    0.5 立剖面设计
下篇 工程研究报告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定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向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调研对象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调研对象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急性期癌症康复设施相关基础研究
        2.1 急性期癌症临床路径与康复功能设置
        2.1.1 综述
        2.1.2 临床路径治疗流程与功能设置
        2.2 国外急性期癌症康复空间研究
        2.2.1 综合癌症治疗中心
        2.2.2 儿童癌症治疗中心
        2.3 国内急性期癌症康复设施调研结果
        2.3.1 综述
        2.3.2 江苏省肿瘤医院
        2.3.3 北京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4 小结
        2.4.1 急性期癌症临床路径与功能设置
        2.4.2 国外急性期癌症康复空间
        2.4.3 国内急性期癌症康复设施
    第三章 生活期癌症康复设施相关基础研究
        3.1 生活期癌症康复标准化服务
        3.1.1 英国
        3.1.2 中国香港
        3.1.3 日本
        3.2 国外生活期癌症康复设施案例分析
        3.2.1 玛吉癌症康复中心
        3.2.2 丹麦癌症咨询中心
        3.2.3 癌症康复住宅
        3.3 国内生活期癌症康复设施调研结果
        3.3.1 综述
        3.3.2 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
        3.4 小结
        3.4.1 生活期癌症康复标准化服务
        3.4.2 国外生活期康复建筑设施
        3.4.3 国内生活期癌症康复设施
    第四章 专题研究
        4.1 基于临床路径的急性期设施空间流线设计
        4.1.1 非住院患者
        4.1.2 住院患者
        4.1.3 阶段性临床路径患者
        4.2 基于标准化服务的生活期设施空间模块设计
        4.2.1 庭院
        4.2.2 厨房
        4.2.3 活动用房
        4.2.4 心理咨询室
        4.2.5 日间病房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1.1 急性期癌症康复设施建筑设计
        5.1.2 生活期癌症康复设施建筑设计
        5.1.3 国内癌症康复设施建筑供给现状与启示
        5.2 今后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中国文献研究动向
    附录B 欧美文献研究动向
    附录C 日本文献研究动向
    附录D 全国三甲肿瘤医院科室开展情况
    附录E 江苏省肿瘤医院调查问卷
    附录F 英国玛吉癌症中心标准化服务开展情况
    附录G 癌症康复设施案例
作者简介

(4)福建省妇产科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发展历程回顾
2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专业学组的医疗技术发展
3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专业发展现状
    3.1学科建设
    3.2人才培养
    3.3学术进展
    3.4科技成果
    3.5学术交流
    3.6科普教育
4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专业学组面临的挑战
    4.1人力资源不足, 医疗资源不平衡, 医疗水平参差不齐
    4.2学科基础相对薄弱, 缺乏优秀的开拓性人才
    4.3医生乃至整个医疗系统的整体观念淡薄
    4.4疾病筛查及诊治规范的推广与培训需要加强
    4.5部分疾病原因不明, 缺乏有效诊疗手段
5福建省妇产科学发展趋势
    5.1妇科肿瘤手术微创化趋势
    5.2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
    5.3生殖医学发展趋势
    5.4妇产科病理学分子病理化发展趋势
    5.5产科学的多学科合作发展趋势
    5.6腔镜手术的多种能量技术融合发展趋势
6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学专业学组发展的思路、目标及展望
    6.1完善临床诊疗体系,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提高妇产医学医疗服务质量
    6.2重视医学人才培养, 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基础与临床研究
    6.3普及新技术、新理论、新项目, 革新医疗技术
    6.4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社会人文并重, 转变医疗模式
    6.5加强国际、国内交流, 提升学术地位
    6.6充分发挥公立大医院的资源优势, 以专业学组牵头, 加强规范化培训
    6.7多学科协作, 重视质量管理, 提高成绩
    6.8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立
    6.9建设高水平的医学实验中心
    6.10产科文化引导建设新产科
        6.10.1现代化产房、产科ICU的建设
        6.10.2健全产科疾病管理机制
        6.10.3多种手段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
        6.10.4促进母胎医学, 胎儿宫内诊断、治疗
        6.10.5适应产房文化的变迁
7学科发展展望

(5)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横断面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自我管理效能感的理论及相关文献回顾
    1.1 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概念
        1.1.1 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1.1.2 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1.1.3 自我管理( Self-management)
        1.1.4 自我照护(Self Care)
    1.2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信息来源
        1.2.1 亲身的掌握性经验
        1.2.2 替代性经验
        1.2.3 言语劝说
        1.2.4 生理和情绪状态
    1.3 自我效能感的特征维度
    1.4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
    1.5 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1.6 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1.7 自我效能理论在国内外癌症领域的研究进展
        1.7.1 癌症领域的自我效能测评工具
        1.7.2 自我效能理论在癌症领域的应用
        1.7.3 自我效能理论在头颈部癌领域的应用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2.1 研究来源
        2.2.2 研究样本量的确定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3 研究工具
        2.3.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2.3.2 中文版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 SUPPH)
        2.3.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2.3.4 医学应对问卷(MCMQ)
        2.3.5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
    2.4 资料收集: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原则
    2.7 资料分析(统计学方法)
    2.8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调查对象资料的一般性描述性
        3.1.1 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情况
        3.1.2 疾病相关情况
        3.1.3 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总体水平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3.1.4 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效能感各条目得分情况
        3.1.5 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应对方式情况
        3.1.6 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
        3.1.7 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况
    3.2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基线资料及疾病相关情况对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
    3.3 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总体水平及各维度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3.3.1 相关性研究
        3.3.2 线性回归
    3.4 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总体水平及各维度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3.5 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总体水平及各维度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3.5.1 相关性研究
        3.5.2 线性回归
    3.6 头颈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及各维度与多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6.1 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正性态度维度与多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6.2 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自我决策维度与多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6.3 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自我减压维度与多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6.4 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总体水平与多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调查样本的基线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
        4.1.1 调查样本的基线资料分析
        4.1.2 调查样本的临床资料分析
    4.2 研究样本自我管理效能感的总体水平及各维度得分分析
    4.3 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基线资料对其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
        4.3.2 疾病情况对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
        4.3.3 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与医学应对方式相关性分析
        4.3.4 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4.3.5 头颈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3 本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一般资料调查表
    附录二 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
    附录三 社会支持量表
    附录四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附录五 医学应对问卷
    附录六 缩略词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日间病房化疗安全性分析及护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2 日间病房化疗安全及危险因素分析
    2.1 环境因素:
    2.2 药物因素:
    2.3 患者因素:
        2.3.1
        2.3.2 部分肿瘤患者有心理情绪问题。
        2.3.3 部分患者治疗依从性差, 存在期盼治疗结束“急躁”的心理, 有时擅自调节输液速度;
    2.4 护理因素:
        2.4.1 护理人员配备不足:
        2.4.2 健康教育不到位:
        2.4.3 护士责任心不够:
        2.4.4 由于病种多样, 化疗方案种类多, 低年资护士在病情观察、急救护理方面处理略显不足。
    2.5 医生因素:
3 护理对策
    3.1 改善日间病房输液环境:
    3.2 加强巡视和化疗指导:
    3.3 做好护理安全评估
    3.4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
        3.4.1 加强专业素质培训:
        3.4.2 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实施PDA输液系统:
        3.4.3加强健康教育:
    3.5 做好医护患沟通:
    3.6 提供温馨服务:
4 结语

(7)长沙市卫生资源配置与卫生服务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2 资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内容
        2.3.1 长沙市卫生资源配置概况
        2.3.2 长沙市卫生资源的公平性和均衡性评价
        2.3.3 长沙市卫生卫生资源利用情况
        2.3.4 长沙市卫生服务需求、需要以及利用情况
        2.3.5 长沙市卫生资源的预测
        2.3.6 长沙市卫生资源配置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优化配置的建议
    2.4 研究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资料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长沙市卫生资源配置概况
        3.1.1 卫生机构的配置
        3.1.2 卫生人力的配置
        3.1.3 卫生床位的配置
        3.1.4 卫生设备的配置
    3.2 长沙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
        3.2.1 长沙市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
        3.2.2 长沙市城乡地区卫生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
        3.2.3 长沙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
        3.2.4 长沙市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
    3.3 长沙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均衡性评价
        3.3.1 长沙市卫生人员的均衡性
        3.3.2 长沙市卫生床位的均衡性
        3.3.3 长沙市卫生设备的均衡性
        3.3.4 卫生资源密度指数与卫生资源的人口和地理分布的关系
    3.4 长沙市卫生资源利用情况
        3.4.1 门诊服务利用情况
        3.4.2 住院服务利用情况
        3.4.3 病床使用情况
    3.5 长沙市卫生服务需求、需要以及利用情况
        3.5.1 居民就医可及性状况
        3.5.2 居民健康状况
        3.5.3 居民门诊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
        3.5.4 居民住院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
    3.6 长沙市卫生资源的预测
        3.6.1 与卫生资源预测相关的人口预测
        3.6.2 卫生人员的预测
        3.6.3 卫生床位的预测
4 讨论
    4.1 长沙市卫生资源的配置现状
        4.1.1 卫生资源总量配置逐年增加,配置水平较高
        4.1.2 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
        4.1.3 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不足与浪费的局面共存
    4.2 长沙市卫生资源的预测分析
        4.2.1 卫生服务需求(需要)法
        4.2.2 服务目标法
        4.2.3 ARIMA模型法
        4.2.4 预测结果的比较
    4.3 长沙市卫生资源配置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3.1 长沙市卫生资源配置面临的机遇
        4.3.2 长沙市卫生资源配置面临的挑战
    4.4 长沙市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
        4.4.1 控制总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优化增量
        4.4.2 加大卫生财政投入,引导社会办医
        4.4.3 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4.4.4 调整卫生资源结构
    4.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4.6 进一步开展的研究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8)宁夏五大医院2002-2011年皮肤常见肿瘤发病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我国公立医院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和研究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
    四、研究内容
    五、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医院服务效率评价方法综述
    一、数据包络分析(DEA)研究述评
        1. DEA方法概述
        2. DEA法在国外的研究应用
        3. DEA法在国内的研究应用
        4. DEA法评价指标的选择
        5. DEA方法评述
    二、随机前沿分析(SFA)研究述评
        1. SFA方法概述
        2. SFA法在国外的研究应用
        3. SFA法在国内的研究应用
        4. SFA法评价指标的选择
        5. SFA方法评述
    三、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研究述评
        1. TOPSIS方法概述
        2. TOPSIS法在国内的研究应用
        3. TOPSIS法评价指标的选择
        4. TOPSIS方法评述
    四、秩和比(RSR)法研究述评
        1. RSR方法概述
        2. RSR法在国内的研究应用
        3. RSR法评价指标的选择
        4. RSR方法评述
    五、综合评价指数法研究述评
        1. 综合评价指数法概述
        2. 综合评价指数法在国内的研究应用
        3. 综合评价指数法评价指标的选择
        4. 综合评价指数法评述
    六、其他分析方法研究述评
    七、两种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与比较研究
        1. 研究评述
        2. 研究指标的选择
        3. 不同分析方法的比较与评价
    八、国内外医院效率评价研究总结与启示
第三章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与质量控制
        1. 文献分析
        2. 数据调查
        3. 资料来源
        4. 质量控制
    二、资料分析方法
        1 描述性分析方法
        2. 医院效率测量方法
        3. 医院效率影响分析方法
        4. 医院成本测算方法
第四章 样本医院的基本情况
    一、医院的人员情况分析
    二、医院规模
    三、医院服务量
    四、医院的经营情况
第五章 医院成本分析
    一、成本测算结果
        1. 医院总成本及构成
        2. 医院成本与收入的比较
        3. 不同级别、不同地域医院的诊次成本及构成分析
        4. 不同级别、不同地域医院的床日成本及构成分析
    二、结论
第六章 医院效率DEA分析
    一、医院的DEA总体效率得分
    二、投入的目标值(映射值)
    三、57家医院的纯技术效率得分
    四、57家医院的规模效率得分
    五、不同地域医院效率分析
        1. 东部地区医院的总体效率
        2. 中部地区医院的总体效率
        3. 西部地区医院的总体效率
    六、不同级别医院的总体效率评价
        1. 省级医院的总体效率评价
        2. 市级医院的总体效率评价
        3. 县级医院的总体效率评价
    七、结论
第七章 医院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一、57家医院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分地域分析医院效率影响因素
    三、分级别分析医院效率影响因素
    四、结论
第八章 部分代表性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与收费标准的比较
    一、不同级别、不同地域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与收费标准比较
    二、部分代表性服务项目成本与收费标准比较
        1. X线计算机体层(CT)平扫成本与收费标准比较
        2. 静脉输液成本与收费标准比较
        3. 脾切除术成本与收费标准比较
        4. 人工股骨头置换成本与收费标准比较
        5. 普通病房床位费成本与收费标准比较
        6. Ⅰ级护理成本与收费标准比较
        7. 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成本与收费标准比较
        8. 胃癌根治术成本与收费标准比较
        9. 子宫次全切除术成本与收费标准比较
    三、结论
第九章 讨论与建议
    一、方法学讨论
    二、公立医院的效率分析结论
    三、医院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四、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与价格比较结论
    五、政策建议
    六、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 本文创新之处
        2. 本文不足之处
附录1 120种代表性服务项目
附录2 不同级别、不同地域医院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与收费标准的比较
附录3 成本监测调查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浙江省环境污染公众健康价值损失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论文预期目标
    1.3 研究框架
        1.3.1 文章框架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环境污染价值损失研究现状
    2.2 环境污染价值损失研究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人力资本法
    3.2 疾病成本法
    3.3 意愿调查法
    3.4 成果参照法
    3.5 失能调整生命年法
    3.6 评估方法的选择
第4章 浙江省环境污染公众健康价值损失评估
    4.1 浙江省省情
    4.2 浙江省环境污染现状
        4.2.1 大气污染
        4.2.2 水污染
        4.2.3 固体废弃物污染
        4.2.4 环境污染水平评价
    4.3 浙江省公众健康水平现状
    4.4 大气污染公众健康价值损失评估
        4.4.1 大气污染健康效应确定
        4.4.2 技术路线
        4.4.3 研究方法
        4.4.4 公众健康价值损失评估
    4.5 水污染公众健康价值损失评估
        4.5.1 水污染健康效应确定
        4.5.2 技术路线
        4.5.3 研究方法
        4.5.4 公众健康价值损失估算
    4.6 结果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创新点与不足
        5.3.1 本文的创新点
        5.3.2 本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四、福建省肿瘤医院1989~2000年收住恶性肿瘤病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四十年来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病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D]. 孙晓琨. 遵义医科大学, 2021
  • [2]食管伴头颈多发癌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分析[D]. 郑伟慧. 苏州大学, 2019(06)
  • [3]癌症康复设施建筑设计方法的相关基础研究[D]. 何之凡. 东南大学, 2018(05)
  • [4]福建省妇产科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 福建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 海峡科学, 2017(08)
  • [5]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横断面研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吴文理.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2)
  • [6]日间病房化疗安全性分析及护理对策[J]. 邱素英,余玉娇,叶明蕊. 福建医药杂志, 2015(03)
  • [7]长沙市卫生资源配置与卫生服务利用研究[D]. 郭塨. 中南大学, 2013(02)
  • [8]宁夏五大医院2002-2011年皮肤常见肿瘤发病情况分析[D]. 焦亚宁. 宁夏医科大学, 2013(03)
  • [9]我国公立医院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郭晓日. 山东大学, 2012(05)
  • [10]浙江省环境污染公众健康价值损失评估[D]. 郭家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1989-2000年福建省肿瘤医院恶性肿瘤收治情况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