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藻脑膜炎一例

原藻脑膜炎一例

一、原膜菌脑膜炎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原志,章强强[1](2017)在《无绿藻病的研究现状及我国大陆临床分离株体外药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无绿藻病是一种罕见但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的疾病,其临床表现没有明显特征性,诊断主要依靠真菌学检查。本文通过对国际及国内已报道的无绿藻病相关文献分析,归纳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并收集了我国大陆地区10株无绿藻临床分离株,对其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证实了两性霉素B作为无绿藻病一线用药的有效性。提示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及泊沙康唑在无绿藻病治疗中的巨大潜力,也为无绿藻的体外药敏试验分析提供了实验室数据。

章强强,李莉,康俞莉,赵颖,朱均昊,朱敏[2](2014)在《表现为湿疹样改变的皮肤无绿藻病一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患者男,80岁,颈、胸部皮疹3个月,伴瘙痒,无明显外伤史及内科疾病。皮肤科检查:颈前、胸部呈红斑、暗红色丘疹,部分融合,少量破溃,覆以少量鳞屑(图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25×109/L,中性粒细胞0.72,淋巴细胞0.20,单核细胞0.051,嗜酸性粒细胞0.022,红细胞4.56×1012/L,血红蛋白149 g/L,血小板186×109/L。肝肾功能均正常。T细胞亚群:CD3+73%,CD4+48%,CD8+26%,CD4+/CD8+1.85。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均阴性。真菌学检查:取皮屑及破溃组织直接镜检为阴性,真菌培养见在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37℃4 d后呈少量潮湿、灰白色乳酪样菌落,菌落涂片可见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型孢子,壁厚、无菌丝及芽孢,内含内孢子(图2)。API 20C AUX酵母鉴定试剂条检测显示生物编码为6040040,提示小型无绿藻

龚瑾,叶卓鹏,李文胜,王辉[3](2013)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并发复发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8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并发复发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采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反复感染且常规治疗无效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CT显示脑积水均缓解,5例脑室缩小,3例脑室形态无明显改变,但间质水肿消失。平均11(5-18)个月随访无复发。结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可明显提高交通性脑积水并发难治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治愈率。

章强强[4](2013)在《中国无绿藻病发病的现状分析及其诊治》文中研究指明回顾分析中国无绿藻病的发病状况及趋势,对无绿藻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真菌学特点、治疗及预后作全面分析。无绿藻病的症状尚无特异性,以皮肤型为多见,其诊断主要依靠真菌学检查。标本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及组织病理检查是主要手段。含特征性的内孢子是无绿藻属鉴定的一个重要特征。发病以皮肤无绿藻病多见,系统感染少见。无绿藻病的发病在全球有上升趋势。按照中国的人口及环境状况,无绿藻病实际发病率可能远远超过目前的文献报道数,主要由于此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同时,对此菌的鉴定特征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目前无绿藻病的诊断率远低于实际感染率。

曾义斌[5](2013)在《小鼠皮肤无绿藻感染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小鼠皮肤无绿藻感染动物模型的构建目的:构建小鼠皮肤无绿藻感染模型。方法:BALB/C小鼠分为4组,A组为免疫抑制小鼠,腹部皮下接种1x109孢子数/ml中型无绿藻波多黎各变种悬液组;B组为免疫抑制小鼠,腹部皮下接种1x106孢子数/ml悬液组:C组为健康小鼠,腹部皮下接种1x109孢子数/ml悬液组;D组为对照组,健康小鼠腹部皮下接种生理盐水溶液,每个部位接种量均为200μl。接种后第7、14、28天时观察各组小鼠腹部皮损变化,并进行腹部皮肤病理及真菌检查。结果:A、B、C组小鼠接种处均出现丘疹、脓肿,部分出现溃疡、结痂,感染率均为100%。A、B、C三组小鼠的腹部皮损直径,组内相比,均在第7天时最大(P<0.05),分别为(6.75±1.09) mm、(5.88±1.17) mm和(5.96+0.99)mm;组间相比,在接种后第7、14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8天时,A组最大(P<0.05)为(4.38±0.86)mm。实验组基本病理改变为坏死、脓肿、肉芽肿形成,HE染色和PAS染色均可见孢子,皮损直接镜检可见孢子,培养为无绿藻生长。对照组未感染无绿藻。结论:腹部皮下接种法可在免疫抑制和健康小鼠成功建立皮肤无绿藻病动物感染模型。第二部分:小鼠皮肤无绿藻感染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目的:利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小鼠感染无绿藻皮肤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探讨这些基因在皮肤无绿藻病中的作用,从而对皮肤无绿藻病有更新的认识。方法:分别提取免疫抑制小鼠感染无绿藻的皮肤组织和对照组皮肤组织,抽提总RNA,反转录成cDNA同时进行单色标记,和小鼠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杂交,经过芯片扫描和数据处理,分析出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对部分差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感染无绿藻的小鼠皮肤组织中表达差异>2倍的基因共有9902个,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4974个,表达下调的基因4928个。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功能主要涉及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信号转导、细胞粘附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另外还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信号通路如趋化因子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传导途径、Toll样受体信号传导途径等。差异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与基因芯片的结果趋势一致。结论:皮肤无绿藻病的发生涉及众多基因表达的改变,芯片技术可以有效地筛选出皮肤无绿藻感染小鼠的差异表达基因,对进一步探索皮肤无绿藻病的发病机制,有效干预或治疗皮肤无绿藻病具有重要意义。

康俞莉,章强强[6](2012)在《无绿藻的研究进展:从基础到临床》文中研究指明无绿藻是一种直径约3~30μm的单细胞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动物体表及体内,属于条件致病性真菌。目前主要通过直接镜检、真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无绿藻进行鉴定。现已发现无绿藻属包括五个种,其中对人有致病性的仅为中型无绿藻基因型2、小型无绿藻和P.blaschkeae,其致病机制可能与外伤和免疫力低下有关。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无绿藻病被临床确诊。根据不同的类型及其临床表现,对无绿藻病的治疗也有所区别。为了提高对无绿藻这一条件真菌及其致病性的认识,该文对其生物学特性、鉴定方法、致病性、临床表现等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李芳芳[7](2010)在《肌萎缩侧索硬化外源性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肌萎缩侧索硬化(ALS)部分外源性危险因素的作用,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病因。方法: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部分外源性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的15篇文献资料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各因素合并OR值分别为:吸烟OR=1.27(95%CI:1.11~1.46);饮酒OR=0.88(95%CI:0.71~1.10);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OR=1.45(95%CI:1.24~1.71),高中以上OR=0.69 (95%CI:0.59~0.81);接触金属OR=1.46(95%CI:1.10~1.93);接触农药OR=1.58 (95%CI: 1.16~2.16);暴露于有机溶剂OR=1.71 (95%CI:1.30~2.25);外科手术OR=0.77(95%CI:0.56~1.08);体力活动OR=1.23 (95%CI:0.64~2.33);外伤伴或不伴骨折OR=1.17 (95%CI:0.75~1.83);非城区居住OR=1.05(95%CI:0.81~1.36);电休克OR=1.05(95%CI:0.81~1.36)。结论:吸烟、接触农药、金属、有机溶剂、受教育程度低与ALS风险相关;饮酒、体力活动、创伤伴或不伴骨折、居住在非城区、外科手术、电休克可能等不是ALS的危险因素。

章强强,赵颖[8](2010)在《无绿藻的表型及其分子生物学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表型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正确鉴定无绿藻及其变种。方法回顾、总结与分析无绿藻的形态与结构、表型特征及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通过表型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成功鉴定2株来自脑脊液及淋巴结的无绿藻:中型无绿藻碳水化合物变种及中型无绿藻波多黎各变种,并展示相关照片。结论无绿藻病的症状尚无特异性,其诊断主要依靠真菌学检查。标本的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及组织病理检查是主要手段。对无绿藻菌种的鉴定除了菌落形态、镜下结构外(含内孢子的孢子囊是无绿藻属的重要特征),糖类、醇类的同化利用,温度试验,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将有助于菌种的鉴定。

章强强[9](2008)在《无绿藻病的现状与发病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我国无绿藻病的发病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对国际及国内已报道的无绿藻病相关文献的分析,归纳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对病原菌的分类、鉴定及体外药敏试验作描述。结果根据众多对无绿藻病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导致人与动物致病的无绿藻现被确认为有3个种:大型无绿藻、中型无绿藻及小型无绿藻。而与人类疾病相关的仅是中型及小型两种。无绿藻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3类: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滑膜炎及其纤维组织炎、系统性感染。结论随着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缺陷患者的增多,无绿藻病的发病在全球有上升趋势,此病呈慢性、无痛性,未发现有自愈倾向。我国无绿藻病的诊断率可能远低于实际感染率,无绿藻病的治疗至今尚无明确的方案及标准。

揭育胜,崇雨田[10](2008)在《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诊疗新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二、原膜菌脑膜炎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膜菌脑膜炎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无绿藻病的研究现状及我国大陆临床分离株体外药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简介]
1 无绿藻病发病状况
    1.1 病原学特征
    1.2 感染途径及发病机制
    1.3 临床表现
    1.4 诊断及鉴定方法
    1.5 治疗及预后
2 我国大陆地区无绿藻临床分离株的体外药敏分析
    2.1 材料及方法
    2.2 结果及讨论
3 结语

(3)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并发复发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8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辅助检查
    1.4 治疗
2 结果
3 讨论
    3.1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诊断
    3.2 并发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交通性脑积水的治疗
    3.3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的选择

(4)中国无绿藻病发病的现状分析及其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
2 临床表现
3 诊断与治疗
4 讨论

(5)小鼠皮肤无绿藻感染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小鼠皮肤无绿藻感染动物模型的构建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小鼠皮肤无绿藻感染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无绿藻的研究进展:从基础到临床(论文提纲范文)

1 无绿藻的真菌形态与结构特征
2 无绿藻的鉴定方法
    2.1 直接镜检
    2.2 真菌培养
    2.3 组织病理学
    2.4 生化特性
    2.5 分子生物学
    2.6 与其他真菌的鉴别
3 无绿藻的致病性
4 无绿藻病
    4.1 流行病学
    4.2 临床表现及诊断
    4.3 治疗

(7)肌萎缩侧索硬化外源性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论文 肌萎缩侧索硬化外源性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8)无绿藻的表型及其分子生物学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无绿藻的形态与结构
    1.2 无绿藻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1.3 无绿藻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1.4 无绿藻感染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2 结 果
3 讨 论

(9)无绿藻病的现状与发病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及感染途径
2 真菌学特征及鉴定
3 临床表现及诊断
4 治疗及预后

(10)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诊疗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各病原体感染特点及诊断方法
    1.1 新型隐球菌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1.2 曲霉菌 (Aspergillus)
    1.3 念珠菌 (Candida)
    1.4 毛霉菌 (Mucor)
    1.5 皮炎芽生菌 (Blastomyces dermatitidis)
    1.6 申克孢子丝菌 (Sporothrix schenckii)
    1.7 马尔尼菲青霉 (Penicillium marneffi)
    1.8 原膜菌 (Prototheca)
2 治疗药物及药物的选择
    2.1 两性霉素B (amphotericin B, AmB)
    2.2 氟康唑 (Fluconazol)
    2.3 氟胞嘧啶 (Flucytosine)
    2.4 伊曲康唑 (Itraconazole)
    2.5 伏立康唑 (Voriconazole)
    2.6 棘白菌素类 (Echinocandin)
3 结论

四、原膜菌脑膜炎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无绿藻病的研究现状及我国大陆临床分离株体外药敏分析[J]. 刘原志,章强强. 皮肤科学通报, 2017(05)
  • [2]表现为湿疹样改变的皮肤无绿藻病一例[J]. 章强强,李莉,康俞莉,赵颖,朱均昊,朱敏.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09)
  • [3]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并发复发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8例临床分析[J]. 龚瑾,叶卓鹏,李文胜,王辉.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3(05)
  • [4]中国无绿藻病发病的现状分析及其诊治[J]. 章强强.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3(02)
  • [5]小鼠皮肤无绿藻感染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D]. 曾义斌. 复旦大学, 2013(03)
  • [6]无绿藻的研究进展:从基础到临床[J]. 康俞莉,章强强.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2(04)
  • [7]肌萎缩侧索硬化外源性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D]. 李芳芳. 河北医科大学, 2010(04)
  • [8]无绿藻的表型及其分子生物学鉴定[J]. 章强强,赵颖.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0(01)
  • [9]无绿藻病的现状与发病原因分析[J]. 章强强.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8(05)
  • [10]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诊疗新进展[J]. 揭育胜,崇雨田. 广东医学, 2008(06)

标签:;  ;  ;  ;  ;  

原藻脑膜炎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