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移动式混凝土切割机研发成功

多功能移动式混凝土切割机研发成功

一、多用途机动型混凝土切割机研制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刘聪[1](2020)在《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的新型生产方式,具有生产效率髙、环境污染低、节约能源、产品质量高等诸多优点。目前,我国既有的建筑业模式,无论从人力成本、环境代价还是发展阶段,都必须向工业化、智能化、装配化转型。因此,国家与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动与扶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虽然已有不少装配式住宅项目实施并落地,但主流是先完成施工图,再根据施工图进行构件拆分、生产制造和施工组织。随之带来的问题是构件拆分混乱、构件类型多、施工工序复杂,建造速度慢、效率低、施工质量差、建设成本高,极大的限制了装配式住宅的推广。此外,既有的居住空间限定是以功能空间为导向进行设计,以围合特定功能的空间为主要目的,忽略了构件组合对空间限定的重要性。因此,本研究旨在对住宅的空间设计和装配施工两方面分别对提升建造效率制定优化方法。住宅空间设计解决方案主要体现在设计方法的更新,装配施工解决方案主要为装配工序及竖向转运的优化。论文综述了住宅设计和建造优化设计的工作,总结了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如何从空间限定方面来提高建造效率。二、如何提高构件智能装配的效率。三、如何提高施工现场构件转运的效率。综述发现,既有住宅空间设计是以功能空间为导向进行空间限定,只能在运营阶段采用局部改造的方式来重新限定空间。另外构件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的定位布置依然依赖于人工经验的方式,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去模拟计算。因此,本文共7个章节,从构件组合空间设计、构件优化、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方面入手,通过大空间来限定组合空间构件的类型和数量,采用独立、简洁的构件便于拆装,利用智能优化算法解决构件装配顺序和竖向转运定位布置的优化问题。论文第1章综述了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发展和智能建造相关前沿研究,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为钢筋混凝土住宅结构建造体系,目的是提高钢筋混凝土住宅的建造效率。论文第2章总结了既有居住空间限定的问题,明确了构件组合对空间限定的重要性,提出了采用现浇和分级装配技术形成大构件,组合成大而规整的空间,进而控制构件类型和数量。论文第3章提出了基于空间优化提高建造效率的方法,详细阐述了现浇和分级装配形成大构件的具体技术,并以项目案例佐证减少构件种类和数量对建造效率的提升,包括大幅降低了建造成本(减少构件种类11种,减少混凝土方量20.5%)。论文第4章进行了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与预制工业化对比分析,从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四个关键因素(即混凝土,模板,钢筋和脚手架)入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阐述与预制工业化相比,现浇和分级装配技术在建造大空间住宅方面的优势。论文第5章从构件优化上,提出了采用独立、简单直接的构件几何形状、并行的装配顺序、尽可能采用高耐久性的构件。论文第6章建立了装配过程的构件重量、数量、安装难度和工时等评价指标,创新优化算法,快速得到最佳装配顺序,并以BIM仿真模拟来控制现场施工。论文第7章利用BIM模型获取构件材料供应点、构件初定位点以及可选的塔吊定位点坐标信息,建立多目标择优模型,用萤火虫算法来确定最佳的塔吊定位布置。该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有:第一,从空间限定上,提出了采用规整大空间优化来控制结构构件类型和数量的方法。构件类型越少、数量越少,就越有利于制造、转运和装配构件。第二,基于机械产品装配顺序优化方法,建立了体现建筑构件装配特性的评价指标,在既有遗传算法基础上引入模拟退火程序模块,利用创新后的智能优化算法快速高效地得到构件装配顺序,形成清晰的装配过程仿真视频控制现场施工。第三,针对BIM软件只能获取构件相对坐标的现状,形成了BIM模型与CAD地形图结合获取构件定位世界坐标的关键技术。通过厘清构件材料供应点、构件初定位点和可选的塔吊定位点之间的传递关系,以及各定位点与塔吊运行的协同关系,形成塔吊定位优化模型,应用萤火虫算法解决了实际项目中的竖向转运定位布置优化问题。论文共计10万余字,图表135幅。

李德远[2](1984)在《混凝土切割机技术鉴定会在温州市召开》文中研究指明 今年6月浙江省城乡建设厅主持召开了HQL12型混凝土切割机技术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科研、设计、高等院校、建机生产企业,以及建筑、建材和公路与市政工程等部门的44个单位59名代表。到会代表听取了切割机的设计、试制性能测试、工业性考核、质量检查、标准化审查等方面的汇报和用户的意见;观看了样机的操作表演;进行了样机质量检查和技术性能复测;审阅了产品图纸、工艺文件和有关技术鉴定文件,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 (一)该机吸取国外同类产品的优点,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和切割质量好,生产

徐文山[3](2003)在《晨通公司路面机械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98年以来,由于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的交通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路面机械的市场需求迅速崛起并日益扩大。 虽然路面机械市场起步晚,但其技术起点高,进入该行业的国内企业实力一般较强。同时路面机械制造业又是我国开放较早的行业,国际上着名公司均已进入了中国市场。 为抓住市场机遇,谋求快速发展,同时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晨通公司准备实施成套路面机械的项目投资。 本文运用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该项目实施的资源和技术做了研究,着重分析了该项目产品的需求和竞争状况,并对实施该项目的经济效果和不确定性做了分析评价,旨在为晨通公司的项目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孟谷[4](2000)在《多用途机动型混凝土切割机研制成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报讯:一种新型路面切割建筑施工机械-HQ120(180)型多用途机动型混凝土切割机,日前由山东省莱州市开发区切割机械厂研制成功。该机采用新型?

张浩[5](2020)在《一种多功能工程属具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国内外单一功能的通用属具与适用特定作业的专用属具较多,而具有复杂多变作业能力的多功能属具较少。基于工程实际需求,对工程机械的属具进行研究分析。基于最优化、有限元分析等设计方法,制作了一款多功能工程属具样机。该设备具有破碎混凝土、剪断钢筋和夹持搬运废墟三种基本功能。主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常用属具类型进行分析,确定集成功能类型;提出了三种设计方案;对机械结构复杂度、整机可靠性及稳定性及体积尺寸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并确定了最优方案。其次,对设计方案的功能转换、破碎水泥、剪切钢筋与夹持搬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机械机构进行运动学、静力学分析,建立了多种指标,如力效益、工作空间及零件尺寸等;利用NSGA-Ⅱ算法进行了优化分析。再次,建立了有限元模型;以属具的力学分析结果,确定零部件的极限载荷;校核了结构的静应力、应变及疲劳强度等;进行形状优化设计降低整机重量;绘制了零部件加工图纸,制作了物理样机。最后,根据运动控制需求,设计了液压油路;以破拆混凝土与剪切钢筋的工作任务需求进行了液压缸及配套设施选型;搭建以树莓派为上位机、单片机作为下位机的控制系统,并进行了属具样机的装配、调试与功能验证测试。

楼映珠[6](2015)在《掺污水处理厂污泥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经特殊设计和添加增稠剂后,具有流动性好、不易分层离析等特点。常用增稠剂包括纤维素醚、温伦胶、硅溶胶等,其抗离析效果明显,但价格较昂贵。研究表明,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含有絮凝组分,预计可发挥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增稠作用。本文尝试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作为增稠剂,对比研究了掺污水处理厂污泥和膏体温伦胶对新拌和硬化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掺加膏体温伦胶相类似,掺污水处理厂原状污泥对水泥净浆流变性能和新拌自密实混凝土和易性影响均很大,可发挥增稠作用,但将原状污泥烘干磨细后,其影响明显减小。掺原状污泥和烘干污泥均在水化前期对水泥水化具有促进作用,但在潜伏期和加速期均对水泥水化具有缓凝作用。(2)掺原状污泥和温伦胶均导致硬化自密实混凝土强度下降,但掺原状污泥对硬化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更明显,实验结果表明,污泥掺量为1.0%时,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最小。(3)掺温伦胶有助于改善硬化自密实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掺原状污泥时,其对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与掺量有关,掺量为1.0%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佳,达到2.0%时又导致抗氯离子渗透能力下降。(4)掺膏体温伦胶有助于改善砂浆孔结构分布,其孔隙率也略有减小,而掺加原状污泥对混凝土孔结构分布及孔隙率均产生不利影响,但对平均孔径影响较小,且增加的部分均属于少害孔级。而掺加原状污泥与温伦胶均可明显改善硬化水泥石和骨料-水泥石之间的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5)将污泥经除臭处理后作为增稠剂加入到自密实混凝土中,对其流动性影响大大减小,间隙通过性有所改善,对强度的影响较原状污泥要小。

金卓[7](2009)在《高速公路养护站点布设及设备配置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的快速增加及养护要求的不断提高,未来几年公路养护规模将成倍增长,养护任务日益繁重。本文目的是在一定区域的高速公路网中,依据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养护站点的布设进行探讨,研究其分级建立及设备配置,使得在一个较长的年限内,路网中养护站点能充分地满足应急性和经济性的要求,以便经济、快速、高效、高质量地进行养护维修工作,确保公路使用寿命期内的完好使用性能。本文以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桥梁和隧道等出现的病害类型、处治工艺为基础,以高速公路养护任务为前提,分层次设置养护站点,合理配置相适应的养护设备;综合考虑路网养护规模的应急性和经济性要求,寻求使养护成本最低的养护站点布设方案;分析影响养护站点选址的各种技术限制条件,运用运筹学选址理论、图论等基础理论建立了养护站点布设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最短路问题、集合覆盖理论和启发函数算法给出了养护站点布设的求解方法;最后以陕西省高速公路为应用实例进行了方法验证,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方杨[8](2008)在《高抗车辙沥青路面材料开发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至200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5.3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绝大多数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由于车辆的渠化行驶,车辆超载,重载车的增加,使沥青路面损害,特别是早期破坏日益严重,其中尤以沥青面层高温稳定性不足带来的车辙病害最为严重,车辙严重目前已成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不同于普通公路的一个显着特点。在高速公路及城市干线道路上过量的车辙造成了路面使用性能降低、维修期提前以及维修费用大幅度的增加。本文对高等级沥青路面车辙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车辙的类型、成因、危害入手,探讨了沥青路面车辙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并从沥青混合料材料和结构两个方面研究了具有高抗车辙能力的沥青路面的设计,并确定了以掺加高抗车辙外加剂的途径以提高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能的方案。本文对高性能抗车辙外加剂进行了研究,探讨聚乙烯材料对沥青混合料性能例如马歇尔稳定度、空隙率、水稳定性、抗车辙能力、耐久性、弹性模量等的影响,建立了聚乙分子量与沥青混凝土动稳定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式。通过复合高分子增粘组分及抗老化组分,成功研制出一种高抗车辙外加剂,在用量为沥青混凝土质量的0.3~0.6%时,能够将重交通AH-70沥青配制的AC-20混凝土动稳定度由1500~1800次/mm提高到9000~15000次/mm。并制定了抗车辙剂的生产工艺以及掺加抗车辙剂的沥青混合料的制备、铺装工艺。汉英高速公路工程应用结果证明,掺加0.35%该种抗车辙剂的重交通沥青AC-20混凝土动稳定度达到9000次/mm,有效的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

二、多用途机动型混凝土切割机研制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用途机动型混凝土切割机研制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对象
        1.3.1 从空间优化提高建造效率
        1.3.2 从构件设计提高建造效率
        1.3.3 从优化装配顺序提高建造效率
        1.3.4 从优化竖向转运提高建造效率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1.6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既有居住空间限定
    2.1 空间限定的理论研究
        2.1.1 空间适应性研究
        2.1.2 开放式建筑理论
        2.1.3 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理念
        2.1.4 工程全寿命期分析空间限定的内在原因
        2.1.5 空间限定概念的提出
    2.2 空间限定的要素
        2.2.1 外围护要素
        2.2.2 室内空间限定方法
        2.2.3 空间限定建造技术
    2.3 既有居住空间限定的问题分析
        2.3.1 设计阶段的问题
        2.3.2 建造阶段的问题
    2.4 解决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空间优化的建造效率提升方法
    3.1 大空间住宅概念的引入
        3.1.1 大空间概念
        3.1.2 构件组合
        3.1.3 工业化建造方法
    3.2 大空间住宅的实现技术
        3.2.1 大跨度构件技术发展现状
        3.2.2 钢筋混凝土现浇大空间工业化建造技术
        3.2.3 分级装配
    3.3 构件组合空间设计
        3.3.1 大空间平面布局
        3.3.2 规则均匀的结构布置
        3.3.3 模块化功能空间
        3.3.4 三级管线设备空间
    3.4 案例分析:燕子矶保障性住房C-04栋
        3.4.1 工程概况
        3.4.2 空间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与预制工业化对比技术分析
    4.1 影响钢筋混凝土的四大关键因素
        4.1.1 混凝土工程
        4.1.2 模板工程
        4.1.3 钢筋工程
        4.1.4 脚手架工程
    4.2 层次分析法(AHP)
        4.2.1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与特点
        4.2.2 构造判断矩阵
        4.2.3 一致性检验
    4.3 层次分析法步骤
        4.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3.2 建模原则
    4.4 层次分析对比结果
        4.4.1 层次分析数值结果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装配和拆卸的构件设计方法
    5.1 面向装配的设计(DFA)方法
        5.1.1 面向装配的构件设计原则
        5.1.2 面向装配的构件设计关键技术
        5.1.3 可视化模拟案例分析
    5.2 面向拆卸的设计(DFD)方法
        5.2.1 面向拆卸的构件设计原则
        5.2.2 面向拆卸的构件设计关键技术
        5.2.3 可视化模拟案例分析
    5.3 提高构件装配与拆卸效率的技术措施
        5.3.1 制约拆装效率的主要因素
        5.3.2 提高构件装配和拆卸效率的关键技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装配顺序智能优化研究
    6.1 智能优化算法介绍和优缺点分析
        6.1.1 遗传算法
        6.1.2 蚁群算法
        6.1.3 退火算法
        6.1.4 粒子群算法
    6.2 问题表述
    6.3 解决方法
        6.3.1 路线图
        6.3.2 模拟退火遗传算法
    6.4 解决问题
        6.4.1 建立装配顺序数学模型
        6.4.2 优化算法参数设定与输出结果
        6.4.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拟退火优化结果
    6.5 Matlab程序模拟仿真
        6.5.1 用Matlab导出装配顺序
        6.5.2 生成模拟仿真装配过程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竖向转运定位布置智能优化研究
    7.1 竖向转运
    7.2 BIM获取世界坐标信息
        7.2.1 IFC坐标转换的弊端
        7.2.2 BIM与 CAD结合获取世界坐标
    7.3 解决方法
        7.3.1 路线图
        7.3.2 萤火虫算法
    7.4 条件预设
    7.5 解决问题
        7.5.1 建立塔吊运行数学模型
        7.5.2 设定萤火虫算法参数
        7.5.3 设定塔吊运行参数
    7.6 确定每台塔吊的最佳位置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成果与展望
    8.1 研究成果
    8.2 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表格目录
后记
作者简介

(3)晨通公司路面机械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晨通公司简介
3 项目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和特点
    3.1 项目构成及简介
    3.2 智能型全液压摊铺机
    3.3 全液压铣刨机
    3.4 热补型多功能养护车
    3.5 环保型路面养护车
    3.6 项目选取原因
    3.7 路面机械行业特点
4 市场预测及竞争对手分析
    4.1 市场预测
    4.2 竞争对手分析
    4.3 “入世”对路面机械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5 项目的实现能力分析
    5.1 生产纲领
    5.2 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
    5.3 外购及外协分析
    5.4 动力、设施状况分析
    5.5 项目计划实施进度
6 新增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6.1 固定资产投资预算
    6.2 流动资金估算
    6.3 项目新增总投资分析
    6.4 资金筹措
7 项目的经济分析
    7.1 基础数据
    7.2 财务计算和经济评价
8 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
    8.1 盈亏平衡分析
    8.2 敏感性分析
结论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5)一种多功能工程属具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属具研究现状
        1.2.2 国内属具研究现状
        1.2.3 优化算法研究现状
        1.2.4 有限元分析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机构方案设计
    2.1 引言
    2.2 属具方案设计
        2.2.1 常用破拆施工方式
        2.2.2 常用工程属具类型
        2.2.3 属具破拆对象
        2.2.4 属具破拆原理及特点
        2.2.5 属具设计方案
    2.3 具体机构设计与分析
        2.3.1 样机初步模型设计
        2.3.2 固定基座部分设计
        2.3.3 分离基座部分设计
        2.3.4 液压剪与夹持器部分设计
        2.3.5 分离基座自锁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机构优化设计
    3.1 引言
    3.2 属具的运动学分析
        3.2.1 抱抓工作状态下的运动学模型
        3.2.2 钳剪工作状态下的运动学模型
    3.3 属具优化目标及待优化参数
    3.4 目标函数建立
        3.4.1 优化算法选择及其特点
        3.4.2 工作空间的指标
        3.4.3 防止运动干涉的指标
        3.4.4 夹持器运动稳定性的指标
        3.4.5 夹持器抱爪的力效益指标
        3.4.6 机构紧凑性指标
        3.4.7 零件尺寸敏感性指标
        3.4.8 目标函数构建
    3.5 约束条件
        3.5.1 优化空间
        3.5.2 关于作业需求及几何关系的约束
    3.6 参数设置及优化结果分析
        3.6.1 参数设置
        3.6.2 结果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关键零件的有限元分析
    4.1 引言
    4.2 剪切钢筋的末端剪切力计算
        4.2.1 剪切刀具的运动类型
        4.2.2 钢筋的力学特性
        4.2.3 钢筋剪切机理分析
        4.2.4 液压剪最大剪切力的计算
    4.3 关键零部件的静力学校核
        4.3.1 静力学校核方法概述
        4.3.2 夹持器抱爪的静力学校核
        4.3.3 夹持器连杆的静力学校核
        4.3.4 液压剪刀具的静力学校核
        4.3.5 分离基座的静力学校核
    4.4 关键零件的疲劳校核
        4.4.1 疲劳校核概述
        4.4.2 夹持器连杆的疲劳校核
        4.4.3 分离基座的疲劳校核
        4.4.4 液压剪刀具的疲劳校核
        4.4.5 夹持器抱爪的疲劳校核
    4.5 关键零件的轻量化设计
        4.5.1 轻量化设计方法概述
        4.5.2 夹持器连杆的轻量化设计
        4.5.3 夹持器抱爪的轻量化设计
        4.5.4 液压剪刀具的轻量化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物样机制作及功能验证
    5.1 引言
    5.2 液压系统设计
        5.2.1 液压缸的力学分析
        5.2.2 属具液压缸的设计要求
        5.2.3 动力液压缸计算
        5.2.4 分离变形液压缸计算
        5.2.5 液压油路设计及说明
    5.3 样机制作
        5.3.1 液压设备的选型及说明
        5.3.2 下位机选型及控制
        5.3.3 上位机的选型及软件
    5.4 功能验证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掺污水处理厂污泥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污泥的危害与处理现状
        1.2.1 污泥的危害
        1.2.2 污泥的处理现状
    1.3 自密实混凝土的发展及增稠剂的应用现状
        1.3.1 自密实混凝土的发展
        1.3.2 增稠剂的应用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掺污泥对新拌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2.1 原材料与实验方法
        2.1.1 原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2.1 掺污泥对水泥净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2.2.2 掺加污泥对水泥水化放热的影响
        2.2.3 掺增稠剂对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掺污水处理厂污泥对硬化自密实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
    3.1 原材料与实验方法
        3.1.1 原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3.2.1 掺增稠剂对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3.2.2 盐水浸泡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3.2.3 掺增稠剂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3.2.4 掺增稠剂对混凝土微观结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除臭处理污泥对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及强度的影响
    4.1 原材料与实验方法
        4.1.1 原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4.2.1 掺除臭处理污泥对自密实混凝土流动性的影响
        4.2.2 掺除臭处理污泥对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高速公路养护站点布设及设备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选址问题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养护机械配置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速公路养护任务及病害处治
    2.1 路基养护管理
        2.1.1 路基养护工作内容和要求
        2.1.2 路基变形的养护
    2.2 沥青路面养护管理
        2.2.1 沥青路面养护综述
        2.2.2 沥青路面日常养护和小型维修
        2.2.3 沥青路面中修工程
        2.2.4 沥青路面大修工程
    2.3 桥涵养护管理
        2.3.1 桥涵养护工作内容及要求
        2.3.2 桥梁的养护维修
        2.3.3 涵洞的养护工作
    2.4 隧道养护管理
        2.4.1 隧道的维修保养
        2.4.2 隧道防护和排水设施的维修保养
        2.4.3 隧道常见病害处治
    2.5 交通设施维修保养
        2.5.1 交通安全设施维修保养
        2.5.2 交通标志和标线维修保养
    2.6 灾害防治
        2.6.1 灾害类型
        2.6.2 灾害防治的组织
        2.6.3 材料和养护设备
    2.7 绿化和清扫
        2.7.1 中央分隔带绿化管理
        2.7.2 路肩、边坡绿化养护
        2.7.3 清扫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养护站点分级建立及设备配置
    3.1 养护站点的分级建立
        3.1.1 一级站及其功能
        3.1.2 二级站及其功能
        3.1.3 三级站及其功能
    3.2 各级站点的任务分配及设备配置
        3.2.1 各级站点的任务分配
        3.2.2 设备配置
    3.3 养护站点的应急性分析
        3.3.1 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
        3.3.2 应急管理意义
    3.4 养护站点的经济性分析
        3.4.1 相关费用分析
        3.4.2 各级养护站点合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养护站点布设基本理论及选址模型的建立
    4.1 图论基础和路网形式
        4.1.1 图论基础
        4.1.2 路网形式
    4.2 最短路距离问题
        4.2.1 Floyd算法基本思路
        4.2.2 Floyd算法步骤
    4.3 集合覆盖问题
        4.3.1 集合覆盖问题概述
        4.3.2 集合覆盖问题的启发函数算法
    4.4 时间限制性约束条件
        4.4.1 技术性时间限制约束条件
        4.4.2 规定性时间限制约束条件
    4.5 路网站点布设理论
        4.5.1 问题的提出
        4.5.2 选址模型的建立
        4.5.3 贪婪启发式算法
    4.6 路网简化
        4.6.1 养护站点备选点设定
        4.6.2 养护任务需求点设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陕西省高速公路养护站点布设实例分析
    5.1 陕西省高速公路简介
    5.2 陕西省高速公路规划
        5.2.1 规划思路
        5.2.2 规划目标
        5.2.3 布局规划
    5.3 养护站点布设分析及计算
        5.3.1 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管养路段养护站点布设
        5.3.2 陕西省高速公路养护站点布设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高抗车辙沥青路面材料开发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高抗车辙沥青混合料设计
    2.1 车辙的形成机理
        2.1.1 沥青混合料的后续压实
        2.1.2 沥青混合料的流动变形
        2.1.3 沥青混合料的结构性失稳变形
    2.2 车辙的影响因素
        2.2.1 路面结构类型
        2.2.2 路面材料性能及组成
        2.2.3 交通荷载条件
        2.2.4 气候与水文地质条件
        2.2.5 施工因素
    2.3 高抗车辙沥青混合料的设计
        2.3.1 材料的选取
        2.3.2 结构设计
    2.4 高抗车辙沥青混合料试验内容的设计
第3章 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改性剂的研究开发
    3.1 车辙常规解决方案
    3.2 抗车辙剂的优点
    3.3 抗车辙剂作用机理
    3.4 抗车辙剂开发研究
        3.4.1 选择基质混凝土
        3.4.2 抗车辙剂主体材料的选取
        3.4.3 掺加聚乙烯沥青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3.4.4 试验结果与存在问题分析
        3.4.5 实施方案
    3.5 抗车辙剂组成及制备
        3.5.1 抗车辙剂组成
        3.5.2 抗车辙剂的生产工艺
    3.6 抗车辙剂性能和使用方法
        3.6.1 抗车辙剂的性能
        3.6.2 抗车辙剂的使用方法
第4章 高抗车辙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
    4.1 混合料施工工艺
        4.1.1 铺装前的准备
        4.1.2 配合比设计
        4.1.3 混合料的拌制
        4.1.4 混合料的运输
        4.1.5 混合料的摊铺
        4.1.6 沥青路面的压实及成型
        4.1.7 接缝处理
        4.1.8 开放交通
    4.2 施工工艺控制
        4.2.1 材料质量控制
        4.2.2 碾压温度
        4.2.3 压实厚度
        4.2.4 碾压工艺
        4.2.5 有效压实时间
        4.2.6 压实度与平整度
        4.2.7 交通管理
    4.3 掺加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设计施工方法
        4.3.1 抗车辙剂的设计使用方法
        4.3.2 抗车辙剂施工工艺
第5章 高抗车辙沥青混合料工程应用
    5.1 工程应用项目简介
    5.2 试验段结构设计
        5.2.1 高等级公路车辙病害调查分析
        5.2.2 汉英高速抗车辙试验段结构设计
    5.3 试验段施工
        5.3.1 原材料
        5.3.2 配合比设计
        5.3.3 沥青混合料性能
        5.3.4 中天路桥实验室抗车辙剂试验
        5.3.5 施工现场抽样混合料抗车辙性能
        5.3.6 掺加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施工方法
    5.4 试验段施工总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项目
致谢

四、多用途机动型混凝土切割机研制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限定与建造效率 ——钢筋混凝土住宅构件组合空间设计与构件装配关键技术研究[D]. 刘聪. 东南大学, 2020(02)
  • [2]混凝土切割机技术鉴定会在温州市召开[J]. 李德远.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1984(05)
  • [3]晨通公司路面机械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D]. 徐文山. 南京理工大学, 2003(01)
  • [4]多用途机动型混凝土切割机研制成功[N]. 孟谷. 中华建筑报, 2000
  • [5]一种多功能工程属具的设计与研究[D]. 张浩.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6]掺污水处理厂污泥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D]. 楼映珠. 浙江工业大学, 2015(04)
  • [7]高速公路养护站点布设及设备配置研究[D]. 金卓. 长安大学, 2009(12)
  • [8]高抗车辙沥青路面材料开发及应用[D]. 方杨. 武汉理工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多功能移动式混凝土切割机研发成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