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沉积环境中的未成熟原油与盐湖沉积层序碳酸盐阶段沉淀的有机质有关

盐湖沉积环境中的未成熟原油与盐湖沉积层序碳酸盐阶段沉淀的有机质有关

一、Immature crude oils in the salt lak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re related to organic matter precipitated at stage of carbonate in salt lake sedimentation sequences(论文文献综述)

张少敏[1](2019)在《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成岩作用与成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致密油作为最现实、潜力巨大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已成为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致密油具有源储共生、呈连续性或准连续性分布、没有明显的圈闭界限等特点,因此,寻找储层是致密油勘探开发的关键。致密油储层岩石类型复杂,成岩改造强烈,储集空间多样,含油非均质性强,增大了勘探开发的难度。成岩作用和成储机制是造成储层非均质性强的关键因素,是致密油储层研究的核心和难点。本论文以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为研究对象,在致密油储层沉积特征和储集性能表征的基础上,结合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机理研究,分析致密油储层储集空间的形成演化及其与成岩演化的关系,明确致密油成储类型与机制,建立芦草沟组致密油成储模式。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岩性复杂,主要发育泥晶云岩、粉砂质云岩、云质粉砂岩、粉砂质沉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质云岩等岩石类型。致密油储层主要发育在云质粉细砂岩、凝灰质粉砂岩和凝灰质云岩三类岩石中。这三类储层储集特征差异显着,凝灰质云岩储集空间主要为凝灰质溶蚀孔隙和火山物质脱玻化作用形成的孔隙;孔隙和喉道半径小,孔喉半径比大;孔喉连通性较差。凝灰质粉砂岩储集空间以长石、中基性火山岩岩屑及粉级凝灰质强烈溶蚀形成的孔隙为主;孔隙半径分布范围广,孔隙半径小,喉道半径中等,孔喉半径比小;孔喉连通性中等。云质粉细砂岩储集空间以长石、安山岩岩屑溶蚀孔隙为主,其次为剩余粒间原生孔;孔隙半径较大,喉道半径大,孔喉半径比小;孔喉连通性较好。对于复杂多组分储层,不同储层中成岩作用及机理差异较大。凝灰质云岩致密油储层以中基性火山物质脱玻化和强烈溶蚀作用、自生石英沉淀为特征,伴随钠长石和蒙脱石形成,并发生蒙脱石向绿泥石的转化;自生硅质主要来源于凝灰质脱玻化和溶蚀作用、生物硅质和粘土矿物转化。凝灰质粉砂岩储层以长石和凝灰质受早期地层水及邻近层内有机质演化形成的有机酸和CO2的强溶蚀为特征,相对半开放体系中少量钠长石和自生石英沉淀;Na HCO3型地层水以及蒙脱石发生伊利石化和绿泥石化过程,促进钾长石溶蚀和钠长石的沉淀。云质粉砂岩以长石和岩屑中等-强溶蚀、发育石英加大边和碳酸盐胶结物为典型特征。石英加大边形成温度分布范围广,从65℃到115℃内均有分布,反映持续沉淀的过程,其硅质主要来源于长石溶蚀和石英压溶作用,其次为凝灰质溶蚀作用。碳酸盐胶结物类型多样,早期强胶结碳酸盐主要来源于原始沉积地层水中的Ca2+,C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发酵作用,而晚期含铁碳酸盐胶结物中δ13C负偏,受有机质脱羧作用的影响,同时火山物质溶蚀为碳酸盐胶结提供大量的Ca2+、Mg2+、Mn2+、Fe2+等物质。致密油储层根据源储配置关系分为源储一体和源储互层型致密油。源储一体型致密油主要存在于细粒富凝灰质岩石中,以泥质沉凝灰岩、凝灰质泥晶云岩为典型代表;源内成储,火山物质加速有机质生酸、生烃过程,将烃源岩的生油窗提前,火山物质溶蚀形成主要的储集空间,并发生早期低熟油充注,原油多以吸附态赋存于纳米孔中;同时,层理缝和缝合线发育,也可为致密油提供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源储互层型致密油主要发育在粗粒贫火山尘储层中,以云质粉细砂岩、凝灰质粉砂岩为典型代表;邻源成储,长石、凝灰质等不稳定组分受有机质热演化有关的酸性流体的强烈溶蚀,形成主要储集空间,火山物质脱玻化作用增孔效应也较显着。原油主要以游离态赋存在孔隙中或沿纹层缝及有利纹层顺层分布、运移。芦草沟组烃源岩从晚三叠世开始进入生烃门限,中侏罗世开始大量生烃,之后持续生烃并充注。一定源储配置下,有机质早期生烃和持续充注、凝灰质和长石等溶蚀成孔过程、生烃超压和早期油气充注保孔等时空匹配共同控制了致密油储层的成储机制。

纪红[2](2018)在《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文中提出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是我国最典型的盐湖相生烃凹陷之一,原油具有早期生成特征,NSO化合物对于揭示油气成因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受常规技术的限制,利用NSO杂原子化合物信息解剖油气成因的研究薄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具有超高的分辨率和精度,分析杂原子化合物有独特的优势。本论文以东濮凹陷为研究对象,首次在该区应用FT-ICR MS技术及单体烃硫同位素技术,结合常规GC/MS技术,揭示盐湖相原油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分布特征,解析其主控因素及其地球化学意义,探索其成因及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基于负离子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中主要有五类杂原子化合物:N1、N1O1、O1、O2和O3,以N1、O1和O2类占绝对优势;N1类化合物以DBE=9、12和15系列占绝对优势;O1类以酚类(DBE=4)为主;原油中O2类一般以DBE=1的脂肪酸占优势,并在低熟样品中检测到一定丰度的含特殊生物骨架的甾烷酸和藿烷酸类化合物,指示其低温成因。基于正离子的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油砂)杂原子化合物共9类:N1、N1O1、N1S1、O1、O1S1、O2、O2S1、S1、S2类型,以S1占绝对优势,其次为O1S1。S1类中检测到丰富的DBE=1,3,6和9类化合物。观察到不同沉积环境、不同成熟度的原油中NSO化合物有显着的差异。盐湖相沉积环境中O2类丰度相对较高,含氮类相对较低;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宽,随成熟度增加,分子量范围变窄,原油中单质类杂原子化合物如N1、S1类丰度增加,含复合杂原子化合物的种类丰度降低,如O1S1类,化合物缩合度DBE值增加,碳数范围减小。部分成熟高成熟原油中发现大量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O1类丰度较低,但硫同位素相对较重,普遍大于20‰,反映部分原油受TSR作用的影响;受运移分馏的影响,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油砂中富集更多的DBE9-N1类(主要是咔唑类)。总的来说成熟度是影响NS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和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提出5项评价原油的成熟度辅助指标,包括DBE9–12/DBE15–18-N1、DBE9–12/DBE4–20-O1、C20–30/C31–50-DBE8-O1、C20–28/C29–40-DBE12-N1和C20–30/C31–50-DBE15-N1;其中DBE9–12/DBE15–18-N1效果最佳。较低的O1类和大量的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及较重的单体烃硫同位素特征,进一步揭示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TSR较为普遍。原油中检测出了大量热稳定性较低的脂肪酸与带有生物骨架结构的环烷酸及低等价双键数(DBE<9)的有机硫,其与非烃、沥青质关系密切,对低熟油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主要有两种成因机制:类脂类大分子早期成烃和富硫大分子/干酪根低温降解机制;低熟原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形成途径以分子内的硫化作用为主,并存分子间的硫化作用;提出O2/N1(>0.7)、C20–30/C15–45–DBE1–O2(>0.4)、DBE5–6/∑DBE0–26–O2(>6.0)可用于识别低熟油,该发现对类似盐湖相低熟油的勘探具有参考意义。

徐姝慧[3](2018)在《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北部油气生储条件及油气运移指向》文中指出潜江凹陷北部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江汉盆地重要的油气聚集区,本文利用常规烃源岩评价指标,明确了潜江凹陷北部不同层位烃源岩特征,确定了有效烃源岩分布;通过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分析,重建了成岩作用序列和孔隙演化模式,预测了优质储层分布;基于油源对比、含氮化合物分析以及古油势模拟,查明了油源关系,进行了油气运移指向分析;最终实现了对潜江凹陷北部油气生、运、聚的系统性研究,可为该区油气勘探决策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如下:1.潜江组各层段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Ⅰ型、Ⅱ1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在未成熟至中等成熟阶段均有分布,但在不同层位不同构造单元有一定差别。在纵向上,潜一段至潜三上段烃源岩埋深较浅,成熟度相对较低;潜三下段和潜四段埋藏较深,成熟度相对较高。在平面上,蚌湖洼陷烃源岩最先达到生烃门限,生烃强度最大;周矶洼陷和王场洼陷相对较晚生烃,生烃强度较弱。本区烃源岩分布明显受潜北断层与沉积充填的控制,烃源岩厚度以蚌湖-周矶向斜带为中心呈环带状分布并向四周逐渐减薄。有效烃源岩在纵向上主要分布于盐湖发育相对淡化阶段,即潜一段、潜三段和潜四上段;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位于咸淡过渡相带的蚌湖深洼陷。总体来说,蚌湖洼陷潜三下段和潜四上段暗色泥岩是本区主力烃源岩。此外,有机质热成熟史模拟表明潜一段-荆河镇组沉积末期为本区主要生烃期。2.潜江组砂岩储层现今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成岩序列为:机械压实→早期碳酸盐胶结→长石、岩屑、早期碳酸盐胶结物溶蚀及硅质胶结→(油气充注)→晚期铁质碳酸盐胶结及石英溶蚀→硬石膏胶结与交代。其中,早期碳酸盐胶结主要为泥粉晶方解石和亮晶碳酸盐胶结,抑制压实作用以及石英次生加大作用,并为后期溶解提供物质基础;晚期碳酸盐胶结主要为铁质碳酸盐胶结,多附着于碳酸盐碎屑边缘以加大边形式出现或呈斑块状胶结,为明显的减孔作用;硬石膏胶结发育较晚,主要呈斑状-连晶状胶结,其物质来源主要包括古沉积水、斜长石溶蚀和钠长石化以及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解。3.潜江组砂岩储层在1600m和3200m发育2个相对高孔渗带,第1个相对高孔渗带以原生孔隙为主并伴有少量次生改造,与有机质成熟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对早期碳酸盐胶结物、长石、碳酸盐岩屑的溶蚀有关;第2个相对高孔渗带以次生孔隙为主,主要与烃源岩大量排烃有关。根据成岩作用特征,潜江组砂岩可划分为弱-中压实强溶蚀弱碳酸盐胶结相、弱-中压实中等溶蚀中-强碳酸盐胶结相、弱-中压实中等溶蚀中等碳酸盐-硫酸盐胶结相、中等压实弱溶蚀中等碳酸盐胶结相、弱-中压实弱溶蚀强(泥粉晶)碳酸盐胶结相和弱-中压实弱溶蚀强碳酸盐-硫酸盐胶结相等6种成岩相。总体上,机械压实减孔率在6%27%,胶结减孔率在4%23%,溶蚀增孔率在1%13%。基于成岩相、储层物性、砂体厚度等可将潜江组砂岩储层划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储层,三类储层均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本区目的储层潜314砂组主要分布在东部斜坡带,部分分布在潜北陡坡带;潜423砂组在潜北陡坡带、蚌湖向斜带、周矶向斜带和东部斜坡带均有分布。4.根据典型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区原油可划分为四类,Ⅰ类原油主要分布在王场地区潜一段;Ⅱ类原油主要分布在潜二段;Ⅲ类原油主要分布在潜三段,部分分布在王场、高场地区潜一段和钟市地区潜一段、潜二段及荆河镇组;Ⅳ类原油主要分布在潜四段。油源对比表明,Ⅰ类原油的源岩可能为潜四段烃源岩;Ⅱ类原油的源岩可能为潜二段烃源岩;Ⅲ类原油的源岩可能为潜三段烃源岩;Ⅳ类原油的源岩可能为潜四段和潜三段烃源岩。此外,含氮化合物分析和古油势模拟表明,王场、广华、钟市、潭口、浩口、习家口等地区的原油均主要来源于蚌湖洼陷;周矶和高场地区的原油主要来源于周矶洼陷;黄场、张港地区的原油主要来源于王场洼陷。研究区油气运移以短距离侧向运移为主,在大型断层(如潜北大断裂、车垱断层)附近,断层可提供垂向运移通道,有效沟通不同层位砂体。5.潜江凹陷北部的圈闭与油气源在时间上配置较好,但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距离生烃中心较远的西北部,且油气运移以短距离侧向运移为主,因此有效圈闭的分布较为局限。综合有效烃源岩分布、有利储层分布与油气运移路径的分析,研究区的有利油气聚集区集中在三个成烃洼陷附近,在储层砂体分布与运移路径的影响下,分布范围有限。其中,潜三段的有利油气聚集区分布零散且分布范围较小,潜四段的有利油气聚集区分布范围相对较大。

吴小力[4](2018)在《宁南盆地清水营组沉积期咸化湖盆发育特征与油气地质条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咸化湖盆的发育和演化是气候、构造和沉积环境等多种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咸化湖盆演化特征研究对区域构造、古气候和沉积环境的反演和重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过程的探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咸化湖盆中生物有机质的发育和演化、咸化湖盆相烃源岩生排烃及油气成藏是油气地质要关注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位于六盘山构造带的宁南盆地古近系清水营组主要发育灰绿色、褐红色含膏泥岩和石膏层的互层,为典型的咸化湖盆相沉积。宁南盆地清水营组咸化湖盆相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形成机制以及新生界油气成藏条件的研究,对咸化湖盆背景下油气成藏的理论研究和宁南盆地新生界油气勘探的实践探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宁南盆地贺家口子剖面清水营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沉积地层特征和清水营组主量元素和锶、硫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并结合前人区域基础地质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清水营组沉积期咸化湖盆的演化特征和发育机制;对清水营组泥质烃源岩进行了评价,探讨了咸化湖盆相清水营组烃源岩特征,总结了清水营组烃源岩的发育机制。开展了清水营组石膏中油气包裹体特征研究和油源对比,总结宁南盆地新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和运聚特征,对宁南盆地新生界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宁南盆地清水营组岩性以灰绿、紫红色含膏泥岩和石膏层为主,为典型的咸化湖盆相的沉积环境,沉积环境可分为深水盐湖、半深水盐湖、浅水盐湖和半咸水湖这4种类型。在清水营组石膏主量元素中,Al2O3、MgO、Na2O、K2O、SiO2和P2O5的含量特征反映了陆源碎屑物质的沉积作用;而CaO含量反映了咸化湖盆中蒸发岩的化学沉积作用。清水营组石膏锶、硫同位素主要记录了区域气候条件,当气候湿润时,石膏中锶同位素增大,硫同位素减小;当气候干旱时,石膏中锶同位素减小,硫同位素增大。宁南盆地清水营组沉积期,区域气候整体偏干旱,咸化湖盆演化程度不高,未达到钾盐沉淀的高浓缩阶段。根据沉积学和地球化学记录,将宁南盆地清水期咸化湖盆演化可以分为4个阶段:38-34Ma期间的深水盐湖阶段、34-30Ma期间的半深水盐湖阶段、30-27Ma期间的浅水盐湖阶段和27-23.5Ma期间的半咸水湖阶段。咸化湖盆发育和演化主要受盐类物质来源、湖盆封闭性和干热的气候条件这3个因素共同控制。其中,大气水循环携带的盐类物质成为咸化湖盆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盐类物质来源;青藏高原演化和全球气候变冷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湿-热(45-40Ma)、干-热(40-30Ma)、干-冷(30-27Ma)和湿-冷(27-23Ma)这4种气候类型的演变,这成为咸化湖盆发育演化的关键;而湖盆封闭性是咸化湖盆发育、演化的必要条件。宁南盆地清水营组泥岩有机质丰度低,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处于低成熟生烃阶段,清水营组部分层位为新生界潜在烃源岩,咸化湖盆相烃源岩具有生烃转化率高、排烃率高和生排烃早的特征。清水营组烃源岩发育在深水盐湖演化阶段,咸化湖泊中发育的嗜盐细菌等浮游生物和入湖河流带来的陆生植物组成了混合有机质来源;干旱气候下湖盆水体浓缩咸化和水体分层形成了强还原的沉积环境,为沉积有机质在的保存提供有利条件。宁南盆地新生界清水营组两种类型油气包裹体和油气包裹体油源对比研究表明,清水营组泥岩也是宁南盆地潜在的烃源岩;白垩系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可以沿着断裂等输导体系向上覆地层进行运移和聚集,宁南盆地新生界也是一个潜在的油气勘探目标层。宁南盆地新生界存在―下生上储‖和―自生自储‖2套生储盖组合。其中,―下生上储‖生储盖组合油气成藏的关键在于沟通烃源岩和圈闭的断裂的发育,因此断裂带附近成为此类油气聚集的有利区;而―自生自储‖生储盖组合油气成藏的关键在于优质烃源岩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有效圈闭的发育,因此在优质烃源附近的有效圈闭成为此类油气聚集的有利区。

陈湘飞[5](2017)在《东濮凹陷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成烃与成藏效应》文中研究说明东濮凹陷北部膏盐岩发育,目前探明油气储量主要集中在北部含盐区,膏盐岩对含盐层系烃源岩性质、生烃特征、油气成藏及对油气的后生改造影响研究薄弱。本论文在GC-MS等常规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单体烃碳同位素等非常规分析技术,综合地质研究,探讨了区内沙三段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与成藏效应。结果表明,膏盐岩的发育显着影响烃源岩的性质及其生烃过程。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及类型均好于无盐层段,但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其中,深灰色、褐色等暗色页岩有机质丰度一般大于1.5%,有机质类型以II1型和I型为主,是区内主要的优质烃源岩。膏盐岩影响烃源岩的生烃演化进程,当膏盐层厚度为50 m时,主要扩大了生油窗的范围;随着盐岩厚度的增加,不仅能扩大生油窗范围,同时也能扩大生湿气范围;当膏盐岩厚度达到一定值时(约400 m),生油窗范围开始减小,此时主要扩大了生烃高峰期间湿气的深度范围。膏盐岩对烃源岩生烃过程的影响是基于其较高的热导率属性,通过影响地温场而实现。综合地质、地化研究,本文建立了文留地区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成烃演化模式。膏盐岩显着影响文留地区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及相关原油的化学组成与分布,膏盐岩相关原油中含硫化合物含量(4.07%10.50%)明显高于淡水原油(一般小于4.00%);利用高分辨率质谱(ESI FT-ICR MS)首次检测到文留地区原油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硫化合物(S1、S2、N1S1、O1S1、N1O1S1、O1S2、O2S2等),其中以S1类化合物为主,其次为O1S1类化合物,S1类化合物的分布受控于成熟度等多种因素。盐湖相烃源岩及相关原油中有机硫的富集主要缘于盐湖沉积环境及成岩阶段早期硫酸盐还原菌活动。观察到研究区烃源岩及原油具有植烷优势、nC37与nC38异常高、伽玛蜡烷富集、升藿烷翘尾等典型盐湖相特征;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一般呈斜直线型分布。利用GC-MS、ESI FT-ICR MS首次检测到研究区含膏盐岩层系油气藏中有机硫化合物的异常,发现濮深18井区深层油气藏原油中较高丰度的芳香硫(8.95%10.50%)、检测到DBE=38的低热稳定性S1化合物,高成熟油气中此类化合物的检出,反映该油气藏目前和/或地史过程中发生过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综合调查表明,文留地区膏盐岩还显着影响该区油气分布、储层质量、油气藏温压环境、地层水、油气运移等诸多方面。文留地区含膏盐岩层系上述显着的成烃与成藏效应,对揭示该区油气成因与成藏机理及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李海斌[6](2017)在《新疆西大龙口下仓房沟群沉积环境分析与烃源岩评价》文中提出新疆西大龙口下仓房沟群地层由下而上分为泉子街组、梧桐沟组和锅底坑组。通过对研究区露头剖面的实测,详细观察了研究区的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及其组合特征,分析了沉积相和亚相,从而总结出沉积环境特征。研究区剖面出露较好,沉积标志丰富,沉积相标志明显。沉积相类型主要为河流相、三角洲相和湖泊相。本文根据V/Cr、Ni/Co、δEu、δCe、Sr/Cu、Sr/Ba比值等化学参数表明,研究区沉积环境为氧化环境,淡水湖,气候由干旱逐渐转变为湿润,再转变为半干旱。根据稀土—微量元素丰度及组合分析,发现研究区物源来自大陆边缘上地壳的长英质岩石,并伴有火山岩混入,源区构造环境为大陆岛弧。通过饱和烃GC—MS等地球化学测试技术,对新疆西大龙口梧桐沟组—锅底坑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等指标参数分析,对该套烃源岩的生烃能力进行初步评价。研究表明,该套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有机质类型为Ⅱ型、Ⅲ型;有机质演化主体上已进入成熟阶段,有机质来源主要为陆生高等植物,同时也有水生生物。本文对新疆西大龙口下仓房沟群沉积环境综合分析,研究地质沉积时的古地理、古环境,给在研究区做沉积地质的研究者提供帮助,从而为研究区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提供参考。

刘鹏[7](2014)在《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沉积储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渤南洼陷位于沾化凹陷中部,面积约800km2,是济阳坳陷深层攻关的主要目标区之一。沙四上亚段沉积期形成了多类型储集体,由于沉积环境和后期成岩演化过程的不同,其储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非常复杂,进而影响了这一层系的油气勘探进程。针对这一问题,综合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和技术,对多类型储集体的沉积机制、成岩演化、储层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为温暖潮湿的古气候,受其影响研究层位沉积了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及湖泊3大沉积相、9种亚相及30余种微相类型;低位体系域发育扇三角洲与砂岩滩坝,湖侵和高位体系域则呈现出陡坡近岸水下扇、缓坡扇三角洲、古隆起碳酸盐岩、古洼陷盐湖沉积这一基本特征;明确了沉积背景及物源体系控制多类型沉积体纵向演化,水体环境控制多类型沉积体共生发育和横向分布的成因机制并实现了量化表征,分别建立了低位体系域和湖侵-高位体系域的沉积模式。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碎屑岩储集体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而碳酸盐岩储集体岩石类型分为石灰岩、白云岩和混积岩三大类,储集空间主要以原生孔隙为主;储集体物性在纵向上发育两个次生孔隙带,横向上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特点,总体上为低孔低渗或低孔特低渗储集层。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整体处于中成岩A期,少数进入中成岩B期,主要有压实、胶结和溶蚀3种成岩现象;受膏盐层产生的碱性流体和有机酸注入的影响,出现了碱酸交替的成岩环境,在此影响下各类型储集层遵循“中碱晚溶、弱碱早溶、碱酸交替控制”的成岩演化模式,并提出了2800-3200m膏盐层发育段在“中碱晚溶”成岩模式下形成了“成岩致密带”;按照沉积控原生、成岩控次生的基本模式,分别评价出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有利储集体类型。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呈现出满洼含油的特征,油藏类型从北部陡坡带往南部缓坡带依次呈现构造-岩性-地层油藏的分布规律。沉积储层特征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表现在2个方面:首先,多类型沉积成岩作用影响油气成藏要素差异;其次,“成岩致密带”控制油气富集差异,针对“成岩致密带”上、下存在的两类油气富集区形成了两种勘探思路,有效指导了勘探部署。

慕小水[8](2011)在《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文中指出文留地区是东濮凹陷北部盐岩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勘探实践证实盐岩发育对油气成藏有重要影响。本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有限空间实验模拟技术等现代成烃、成藏研究最新方法技术和理论,在文留地区开展了盐湖环境烃源岩成烃机理、油气运聚机理、保存机理及成藏机理研究,总结了成藏模式,对该区勘探深入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沉积环境、生标特征等综合研究,将东濮烃源岩划分为北部含盐区好-优质烃源岩、北部无盐区中等-好烃源岩、南部无盐区差-中等烃源岩三种类型。含盐区地层沟鞭藻类化石丰富,保存条件有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利用有限空间实验模拟技术针对北部含盐区与无盐区湖相泥岩特点建立了生排烃模型,明确含盐区湖相泥岩生烃潜力明显高于无盐区,并且进入生烃高峰期较早。模拟实验得出的油气有效较长距离运移的临界压力差值(3MPa),是对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贡献。通过文留地区温压场特征与油气运移、分布关系研究,结合油源对比、输导体系研究,将文留地区油气运聚单元划分为四个,即文东油气运聚单元、文中油气运聚单元、文西油气运聚单元、文南—刘庄油气运聚单元,不同单元表现出不同油气成藏特点。文留地区盖层、储层特征与盐岩发育密切相关。盐岩作为盖层突破压力一般在20MPa以上,是良好的区域盖层;盐岩发育形成异常高压可以明显减缓压实作用,抑制胶结作用,促进溶蚀作用进行和泥岩、砂岩裂缝的形成,利于深层储层物性的改善。通过成藏要素研究建立了盐湖环境油气成藏动态过程,明确了成藏机理。三个主要成藏期次成藏特点不同:沙二-东营沉积时期主要是以C—P系煤系源岩为气源岩,中央隆起带高部位文23盐下成藏;东营运动期是油气规模运聚期,主要以沙三段烃源岩为基础,油气多在构造高部位成藏;馆陶组—现今沉积期,断层封闭性变好,油气多在构造低部位成藏,异常高压对成烃抑制作用导致烃源岩晚期仍有大量油气生成,为低部位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构造低部位晚期成藏新观点为低部位勘探潜力挖掘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成藏机理研究基础上,文留地区划分四种成藏模式:①文东混源、多期、断层-砂体-盐控型成藏模式;②文西混源、多期、断层型成藏模式;③文中它源、单期、断层-砂体型成藏模式;④文南—刘庄混源、多期、断层-砂体型成藏模式。这四种成藏模式油气聚集特点不同,对相应地区的勘探有指导作用。

丁飞[9](2008)在《东营凹陷深层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特征与沉积有机相划分》文中研究指明东营凹陷为古生代古地形基础上经过复杂构造运动而形成的中、新生代断陷-凹陷古湖盆,烃源岩赋存位置构造复杂、沉积条件各异,烃源岩非均质性强。目前油气开发主要集中在中浅层,随着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开发深层油气已经成为寻找油气资源的新方向,因此对东营凹陷深层烃源岩的特征与形成环境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与实践意义。通过对东营凹陷丰8、丰深1、丰深2三口井深层烃源岩进行系统采样,采用先进的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和分析方法,包括:有机碳测试、可溶有机质抽提、族组成分析、饱和烃色谱与色质分析、热解试验、孢粉相分析与有机质激光粒度分析综合评价东营凹陷深层烃源岩有机质特征、沉积环境差异以及保存条件的差异,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东营凹陷深层烃源岩整体质量较高,有机质类型好。综合对比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以及成熟度指标,沙四上段优于沙四下段,孔店组最差,同一层段差异性明显。2、基于东营凹陷深层烃源岩富含膏岩这一特征,通过对比烃源岩热解生烃潜量参数S1+S2以及进行孢粉相与有机质颗粒大小分析,综合划分出还原深湖半深湖沉积有机相、强还原盐湖沉积有机相和弱还原冲积扇沉积有机相三个沉积有机相,其中以第一种沉积有机相为最好,生烃潜力大。3、对各沉积有机相烃源岩可溶有机质进行深入分析,对比可溶有机质含量以及饱、芳、非、沥含量与各比值参数差异,简要探讨了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与沉积环境的差别是影响烃源岩生烃潜力的重要因素。4、通过对比全岩和粘土粒级沉积物中可溶有机质的含量以及组分差异得出粘土粒级沉积物结合的有机质以可溶有机质为主,而且族组分中芳香烃、非烃类占优势,不含沥青质,在深层烃源岩生烃研究中有重要意义。5、提取正构烷烃与类异戊烷二烯烃色谱参数、甾烷类与藿烷以及伽马蜡烷、奥利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综合分析有机质来源以及烃源岩的形成环境与保存环境,并得出有机质母源是影响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变化的主要因素,在沉积有机质母源相近的条件下可以反映有机质的演化特征以及环境差异。6、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划分沉积有机相是直观、有效的方法,但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生标参数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程喆[10](2007)在《泌阳凹陷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泌阳凹陷是叠加在秦岭褶皱带上的一个中、新生代陆相湖泊断陷,是我国典型的富油凹陷之一。以成藏动力学系统理论为指导,在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资料,运用新技术、新方法,采取整体、系统、动态、定量思路,进行泌阳凹陷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在成藏动力系统划分上除了运用构造沉积演化、压实曲线特征、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地球化学特点等技术方法外,引入了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对泌阳凹陷的成藏动力系统进行了划分,将泌阳凹陷自上而下划分为5个成藏动力学系统。其中,上部自源低熟-他源半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中部自源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下部自源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是泌阳凹陷最重要的成藏动力学系统。成藏条件是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的静态要素。研究区烃源岩发育,有机质类型以Ⅱa型和Ⅰ型为主、Ⅱb型次之,有机质丰度高,烃源岩演化程度适中,构成了主要的成油物质基础;在核桃园组沉积时期,周缘发育多个砂体,直接伸入有效烃源岩体内,加之多旋回的沉积组合,生油层与储集层多处垂向间互,形成一个生、储、盖纵横交错叠置的完整体系,有利于烃类的排出、运聚;输导连通格架体系的基本要素是砂体和断层,构成砂体单因素输导体系和砂体+断层复合输导连通体系,油气以顺层侧向运移为主,垂向运移次之。成藏作用研究是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的另一个核心内容。经过油源精细对比,进一步明确了中部与下部成藏动力学系统烃源岩的差别,从而确立了油气运移与充注以侧向顺层运移充注、侧向顺层运移+垂向阶梯状运移充注为主的油气运移充注模式;其油气成藏有三期,中晚期为主要成藏期;将泌阳凹陷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南部四个油气汇聚区,以中部和西部两大汇聚区为主;建立了自源侧向封闭运聚成藏模式、自源-他院封闭-半封闭垂向运聚成藏模式、自源-他院侧向-垂向运聚成藏模式等成藏动力学的成藏模式。在成藏动力学系统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主要含成藏动力学系统与油气汇聚区进行了综合评价,指出了勘探方向,明确了近期勘探目标。

二、Immature crude oils in the salt lak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re related to organic matter precipitated at stage of carbonate in salt lake sedimentation sequenc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mmature crude oils in the salt lak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re related to organic matter precipitated at stage of carbonate in salt lake sedimentation sequences(论文提纲范文)

(1)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成岩作用与成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致密油储层成岩作用
        1.3.2 致密油储层成储机制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和总体思路
        1.4.2 主要研究技术方法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2.4 埋藏史和热演化史分析
第三章 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沉积岩石学特征
    3.1 致密油储层岩石学特征
        3.1.1 矿物成分特征
        3.1.2 岩石组分类型及特征
    3.2 岩石类型及特征
        3.2.1 岩石类型划分方案
        3.2.2 主要岩石类型及特征
    3.3 岩相组合类型及特征
        3.3.1 纹层类型及特征
        3.3.2 岩相组合划分
        3.3.3 岩相组合特征
第四章 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储集性能特征
    4.1 致密油储层储集物性及含油性特征
        4.1.1 致密油储层储集物性特征
        4.1.2 致密油储层含油性特征
        4.1.3 不同岩性储层物性、含油性差异
    4.2 致密油储层孔喉结构特征
        4.2.1 致密油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4.2.2 致密油储层孔喉大小及分布特征
        4.2.3 各类致密油储层储集空间及孔喉特征
第五章 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成岩作用特征与机理
    5.1 凝灰质云岩成岩作用特征与机理
        5.1.1 火山物质脱玻化-水解作用
        5.1.2 溶蚀作用
        5.1.3 自生硅质胶结作用
        5.1.4 碳酸盐胶结作用
        5.1.5 自生钠长石胶结作用
    5.2 凝灰质粉砂岩成岩作用特征与机理
        5.2.1 压实作用
        5.2.2 溶蚀作用
        5.2.3 胶结作用
    5.3 云质粉细砂岩类成岩作用特征与机理
        5.3.1 压实压溶作用
        5.3.2 溶蚀作用
        5.3.3 硅质胶结作用
        5.3.4 碳酸盐胶结作用
        5.3.5 其他胶结作用
    5.4 不同储层成岩作用差异性
第六章 致密油储层成储机制
    6.1 致密油储层成储机制的内涵
    6.2 致密油储层成储类型
        6.2.1 源储组合类型
        6.2.2 致密油赋存特征
    6.3 致密油储层成储机制
        6.3.1 源储一体型致密油储层成储机制
        6.3.2 源储互层型致密油储层成储机制
    6.4 致密油储层成储模式
        6.4.1 致密油储层成储演化过程
        6.4.2 致密油储层成储模式
主要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盐湖相原油烃类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1.3.2 原油中常规杂原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3.3 基于FT-ICR MS的杂原子化合物研究现状
        1.3.4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1.7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石油地质背景
    2.1 地理与构造位置
    2.2 构造单元与构造演化史
    2.3 地层及沉积特征
    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3.1 样品分布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前处理
        3.2.2 色谱—质谱(GC/MS)分析
        3.2.3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分析
第4章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常规地球化学特征
    4.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1.1 物性及族组成
        4.1.2 原油中链烷烃分布特征
        4.1.3 甾、萜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4.1.4 原油芳烃馏分组成
        4.1.5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4.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2.1 烃源岩的分布
        4.2.2 有机质丰度及类型
        4.2.3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族组成特征
        4.2.4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链烷烃组成与分布特征
        4.2.5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4.2.6 烃源岩芳烃组成分布特征
        4.2.7 油源分析
第5章 基于负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5.1 NO杂原子化合物总体面貌特征及分子量
    5.2 原油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的组成及分布
        5.2.1 原油中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类型
        5.2.2 原油中N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3 原油中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4 原油中O_2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5 原油N_1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3 烃源岩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及分布
        5.3.1 烃源岩中N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类型
        5.3.2 烃源岩中N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3 烃源岩中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4 烃源岩中O_2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5 烃源岩中N_1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第6章 基于正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6.1 正离子ESI杂原子化合物类型
    6.2 主要类型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
        6.2.1 油砂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2 烃源岩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3 油砂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4 烃源岩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第7章 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组成/分布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7.1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中NSO化合物的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7.1.1 生源/沉积环境对NSO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1.2 成熟度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1.3 TSR对 NSO化合物的控制其地化意义
        7.1.4 油气运移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2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成因机制—基于FT-ICR MS的证据
        7.2.1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GC/MS的低熟特征
        7.2.2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ESI FT-ICR MS的低熟特征
        7.2.3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的成因机制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正离子检测到的S_2,O_1S_1和N_1类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北部油气生储条件及油气运移指向(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构造演化及沉积充填
        2.2.1 构造演化特征
        2.2.2 地层与沉积特征
    2.3 石油地质特征
        2.3.1 生储盖条件
        2.3.2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第三章 烃源岩特征及分布
    3.1 有机质丰度
        3.1.1 有机碳
        3.1.2 生烃潜量
        3.1.3 氯仿沥青“A”
        3.1.4 总烃
    3.2 有机质类型
        3.2.1 干酪根显微组分
        3.2.2 岩石热解分析
        3.2.3 生物标志化合物
    3.3 有机质成熟度
        3.3.1 镜质体反射率
        3.3.2 成熟生烃史模拟
    3.4 烃源岩分布特征
第四章 砂岩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4.1.1 岩石类型
        4.1.2 岩石结构特征
        4.1.3 胶结物特征
    4.2 储层物性特征
        4.2.1 孔隙类型
        4.2.2 孔渗纵向分布特征
        4.2.3 孔渗平面分布特征
        4.2.4 孔渗与沉积微相
    4.3 储层成岩作用
        4.3.1 压实作用
        4.3.2 胶结作用
        4.3.3 溶蚀作用
        4.3.4 成岩序列及孔隙演化模式
    4.4 成岩相
        4.4.1 成岩相划分
        4.4.2 成岩相孔隙演化定量分析
        4.4.3 成岩相特征及分布
    4.5 储层评价及有利储层分布
        4.5.1 有利储层划分
        4.5.2 有利储层分布
第五章 油源对比及油气运移指向
    5.1 油源对比
        5.1.1 岩-岩对比
        5.1.2 油-油对比
        5.1.3 油-岩对比
    5.2 油气运移指向
        5.2.1 含氮化合物分析
        5.2.2 油势分析及运移指向
第六章 有利油气聚集区预测
第七章 主要认识及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宁南盆地清水营组沉积期咸化湖盆发育特征与油气地质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咸化湖盆研究现状
        1.2.2 咸化湖盆烃源岩研究现状
        1.2.3 流体包裹体研究现状
        1.2.4 宁南盆地油气勘探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认识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盆地概况和发育地质背景
    2.2 盆地发育演化与构造特征
        2.2.1 新生代盆地发育和演化
        2.2.2 主要断裂发育特征
    2.3 宁南盆地区沉积地层和沉积相
        2.3.1 宁南盆地沉积地层
        2.3.2 宁南盆地沉积相
    2.4 宁南盆地古近纪气候特征
第三章 清水营组沉积地层特征
    3.1 贺家口子剖面岩性特征
        3.1.1 贺家口子实测剖面
        3.1.2 清水营组岩性特征与岩性组合划分
    3.2 清水营组沉积环境
第四章 清水营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4.1 样品与测试
    4.2 石膏主量元素分析
        4.2.1 主量元素的成因分析
        4.2.2 主量元素反映的气候信息
        4.2.3 主量元素剖面变化分析
    4.3 石膏锶、硫同位素分析
        4.3.1 沉积环境判识
        4.3.2 锶硫同位素剖面变化分析
第五章 咸化湖盆发育机制与演化过程
    5.1 咸化湖盆演化阶段划分
        5.1.1 清水营组沉积年龄
        5.1.2 咸化湖盆演化阶段
    5.2 咸化湖盆演化控制因素
        5.2.1 盐类物质来源
        5.2.2 气候条件
        5.2.3 湖盆封闭性
    5.3 咸化湖盆演化过程
第六章 清水营组烃源岩特征
    6.1 烃源岩评价
        6.1.1 有机质丰度
        6.1.2 有机质类型
        6.1.3 有机质成熟度
        6.1.4 烃源岩综合评价
    6.2 清水营组烃源岩的特征
        6.2.1 岩矿组成
        6.2.2 有机质来源
        6.2.3 发育环境
        6.2.4 生排烃特征
    6.3 清水营组烃源岩发育机制探讨
第七章 油气成藏条件
    7.1 油气包裹体特征
        7.1.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7.1.2 油气包裹体激光拉曼分析
        7.1.3 油气包裹体色质谱分析
    7.2 油气包裹体成因和来源
        7.2.1 油气包裹体原油成因特征
        7.2.2 油源对比
        7.2.3 油气包裹体形成过程
    7.3 油气成藏条件
        7.3.1 新生界油气成藏新发现
        7.3.2 油气成藏地质要素
        7.3.3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东濮凹陷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成烃与成藏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国内外含油气盆地膏盐岩发育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1.3.2 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研究现状
        1.3.3 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研究现状
        1.3.4 东濮凹陷膏盐岩相关研究现状
        1.3.5 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 完成工作量
    1.7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位置与构造单元
    2.2 区域构造演化史
    2.3 地层发育特征
    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3.1 样品分布
    3.2 实验方法
第4章 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的分布与发育特征
    4.1 含膏盐岩层系膏盐岩的分布与类型
    4.2 烃源岩与膏盐岩的伴生组合关系
    4.3 含膏盐岩层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3.1 含膏岩层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4.3.2 含膏岩层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4.4 含膏盐岩层系优质烃源岩的识别
第5章 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及其机制
    5.1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对烃源岩生烃的促进与抑制作用
        5.1.1 膏盐岩对烃源岩生烃的促进与抑制作用
        5.1.2 膏盐岩控制烃源岩生烃过程的作用机制
        5.1.3 膏盐岩控制烃源岩生烃的地球化学与油气勘探意义
    5.2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可溶有机质/原油中有机硫的富集及其机制
        5.2.1 膏盐岩、非膏盐岩相关原油的物性差异
        5.2.2 可溶有机质/原油中的有机硫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2.3 可溶有机质/原油中的有机硫化合物的富集机制
    5.3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烃效应—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及碳同位素的组成与分布
        5.3.1 膏盐岩区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原油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5.3.2 膏盐岩区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原油中的碳同位素组成
第6章 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及其机制
    6.1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膏盐岩控制油气藏的空间分布
        6.1.1 膏盐岩控制油气的平面分布范围
        6.1.2 膏盐岩控制油气纵向富集层位
    6.2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膏盐岩制约油气藏的温压
    6.3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膏盐岩影响储层质量与油气运聚
        6.3.1 膏盐岩有利于改善盐下储层物性
        6.3.2 膏盐岩影响油气运聚
    6.4 含膏盐岩层系的成藏效应—油气藏内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
        6.4.1 TSR作用反应条件
        6.4.2 GC-MS芳香硫化合物识别
        6.4.3 高分辨率质谱(FT-ICRMS)含硫化合物识别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新疆西大龙口下仓房沟群沉积环境分析与烃源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概况
    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3 实测剖面描述
    3.1 西大龙口南剖面
    3.2 西大龙口北剖面
    3.3 各组分界标志
4 沉积相特征及沉积环境
    4.1 沉积相标志
    4.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3 沉积演化
5 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5.1 样品处理与选取
    5.2 西大龙口南剖面
    5.3 西大龙口北剖面
    5.4 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小结
6 烃源岩评价
    6.1 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
    6.2 有机质丰度
    6.3 有机质类型
    6.4 有机质成熟度
    6.5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6.6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7)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沉积储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沉积储层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现状
        1.2.2 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沉积相形成机制研究
        1.3.2 储层特征及成岩演化研究
        1.3.3 沉积储层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层序格架
    2.1 地质背景分析
        2.1.1 构造格局
        2.1.2 沉积环境
        2.1.3 地质背景对沉积储层的控制
    2.2 层序格架建立
        2.2.1 层序界面特征
        2.2.2 层序展布特征
第三章 多类型沉积相形成机制与演化特征
    3.1 沉积相类型与展布特征
        3.1.1 沉积相类型
        3.1.2 沉积相时空展布
    3.2 多类型沉积相发育受控因素
        3.2.1 古地貌
        3.2.2 古物源
        3.2.3 古水深
        3.2.4 古盐度
    3.3 沉积机制与沉积模式
        3.3.1 沉积机制
        3.3.2 沉积模式
第四章 储层特征及成岩演化
    4.1 储层类型及物性特征
        4.1.1 碎屑岩储层
        4.1.2 碳酸盐岩储层
    4.2 储层成岩演化
        4.2.1 成岩作用类型
        4.2.2 成岩阶段与成岩环境
        4.2.3 成岩机制
    4.3 储层物性受控因素
        4.3.1 沉积作用
        4.3.2 成岩作用
    4.4 有利储层预测
        4.4.1 碎屑岩储层
        4.4.2 碳酸盐岩储层
第五章 沉积储层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5.1 油气藏类型及空间分布
        5.1.1 油气藏类型
        5.1.2 油气空间分布
    5.2 沉积储层特征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5.2.1 多类型沉积成岩作用影响成藏要素差异
        5.2.2 成岩致密带控制富集差异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8)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和成果认识
2 文留地区构造演化及地层沉积特征
    2.1 研究区范围及构造位置
    2.2 构造发育特征及演化历史
    2.3 地层沉积特征及盐岩发育规律
3 烃源岩特征及生排烃模型
    3.1 盐湖环境有机质来源与保存
    3.2 盐湖环境烃源岩特征
    3.3 有限空间生排烃模型
    3.4 异常高压对烃源岩的抑制作用
4 温压场特征及油气运聚单元划分
    4.1 地温场特征与油气分布
    4.2 压力场特征与油气分布
    4.3 油气源对比与油气运移路径
    4.4 油气输导体系研究
    4.5 油气运聚单元划分
5 盐岩发育对盖层及储层条件影响
    5.1 盖层条件与盐岩发育
    5.2 盐岩发育对储层影响
    5.3 储盖组合类型及分布
6 油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模式
    6.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
    6.2 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6.3 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及机理
    6.4 油气成藏模式
7 油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勘探方向
    7.1 油气富集规律
    7.2 有利勘探方向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东营凹陷深层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特征与沉积有机相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引言
    0.1 研究进展
        0.1.1 国内外深层油气勘探现状
        0.1.2 沉积有机相研究进展
    0.2 立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0.2.1 立题依据
        0.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0.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主要问题
1、区域地质概况
    1.1 东营凹陷构造演化史
    1.2 东营凹陷深层烃源岩沉积地层特征
    1.3 东营凹陷取样井岩矿特征
2、东营凹陷深层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评价
    2.1 有机质丰度
        2.1.1 有机碳含量(TOC)
        2.1.2 氯仿沥青“A”含量
    2.2 有机质类型
    2.3 有机质成熟度
3、烃源岩沉积有机相划分
    3.1 东营凹陷深层烃源岩孢粉相和生烃潜力分析
        3.1.1 东营凹陷深层烃源岩孢粉相特征
        3.1.1.1 孢粉相研究方法
        3.1.1.2 东营凹陷孢粉相分析
        3.1.2 烃源岩热解试验
    3.2 沉积有机相划分
4、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特征
    4.1 样品选取与仪器分析
    4.2 氯仿沥青“A”含量
    4.3 可溶有机质族组成特征
    4.4 粘土与全岩可溶有机质特征对比
        4.4.1 样品基本参数
        4.4.2 族组成特征差异分析
        4.4.3 色谱特征差异分析
5、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5.1 饱和烃色谱特征
        5.1.1 正构烷烃色谱特征
        5.1.2 类异戊二烯烃类色谱特征
    5.2 甾类化合物色质特征
    5.3 萜类化合物色质特征
        5.3.1 三环萜烷及四环萜烷
        5.3.2 三萜类
        5.3.2.1 藿烷类五环三萜烷
        5.3.2.2 非藿烷类五环三萜烷
6、生物标志化合物划分沉积有机相的可行性探讨
    6.1 不同沉积有机相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6.2 生物标志化合物划分沉积有机相的探讨
7、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泌阳凹陷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完成主要工作量
    1.4 特色与创新点
2 学科前沿发展现状与技术路线
    2.1 学科前沿发展现状
    2.2 勘探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2.3 技术思路与研究方法
3 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区域地质背景
    3.1 区域地质背景与构造特征
    3.2 层序地层格架
    3.3 沉积体系及其空间配置
4 泌阳凹陷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
    4.1 划分依据
    4.2 层序地层格架与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划分
    4.3 划分方案与特征
    4.4 成藏动力学系统的连通输导体系
5 泌阳凹陷成藏动力学系统的成藏条件研究
    5.1 生烃条件
    5.2 储层条件
    5.3 盖层条件
    5.4 圈闭与油气藏分布
6 泌阳凹陷成藏动力学系统成藏作用研究
    6.1 油气运移与充注作用
    6.2 油气成藏期确定
    6.3 油气汇聚作用与成藏模式研究
7 勘探目标评价与优选
    7.1 成藏动力学系统评价
    7.2 成藏动力学系统勘探目标研究
    7.3 有利勘探目标评价与优选
结论和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Immature crude oils in the salt lak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re related to organic matter precipitated at stage of carbonate in salt lake sedimentation sequences(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成岩作用与成储机制[D]. 张少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
  • [2]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D]. 纪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3]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北部油气生储条件及油气运移指向[D]. 徐姝慧.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9)
  • [4]宁南盆地清水营组沉积期咸化湖盆发育特征与油气地质条件研究[D]. 吴小力. 长安大学, 2018(01)
  • [5]东濮凹陷盐湖相含膏盐岩层系成烃与成藏效应[D]. 陈湘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6]新疆西大龙口下仓房沟群沉积环境分析与烃源岩评价[D]. 李海斌. 山东科技大学, 2017(03)
  • [7]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沉积储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D]. 刘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1)
  • [8]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含盐层系油气成藏机理与模式[D]. 慕小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
  • [9]东营凹陷深层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特征与沉积有机相划分[D]. 丁飞.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2)
  • [10]泌阳凹陷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D]. 程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2)

标签:;  ;  ;  ;  

盐湖沉积环境中的未成熟原油与盐湖沉积层序碳酸盐阶段沉淀的有机质有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