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与抑郁症的症状相比

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与抑郁症的症状相比

一、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与抑郁症的症状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伍珊珊[1](2021)在《伴或不伴抑郁症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伴或不伴抑郁症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影响的差异,以及抑郁症状改善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CDSS-C评分与RBANS评分的相关性,深入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症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06月~2020年6月于山东省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V)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年龄在18~60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根据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中文版(CDSS-C)评估抑郁症状,并由此分成不伴抑郁症状(CDSS-C<6分)和伴抑郁症状(CDSS-C≥6分)两组,各30例。不伴抑郁症状组给予奥氮平治疗,伴抑郁症状组给予奥氮平联合舍曲林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在治疗前比较精神分裂症伴与不伴抑郁症状两组患者的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中文版(CDSS-C)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并在治疗后再次比较两组的CDSS-C评分、PANSS评分、RBANS评分,同时比较每组治疗前后的CDSS-C评分、PANSS评分、RBANS评分,以及两组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值,并对治疗前伴抑郁症状组的抑郁症状与认知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治疗前,伴抑郁症状组CDSS-C评分、PANSS阴性量表分高于不伴抑郁症状组(P<0.05),PANSS阳性量表分以及RBANS总分及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和延时记忆维度分均低于不伴抑郁症状组(P<0.05)。2.治疗前,伴抑郁症状组CDSS-C评分与RBANS总分及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和延时记忆维度分均呈负相关(P<0.05)。3.治疗后,伴抑郁症状组CDSS-C总分、PANSS阴性量表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RBANS视觉广度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两组PANSS总分及阳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均较各自治疗前降低,两组RBANS总分及即刻记忆、注意和延时记忆分均较各自治疗前升高(P<0.05)。4.治疗后,伴抑郁症状组CDSS-C、PANSS、RBANS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均高于不伴抑郁症状组(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较不伴抑郁症状者更严重,且其抑郁症状评分与认知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对改善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增益效应,进一步证明了抑郁症状可能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机制中起一定作用,为指导我们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提供了新的方向。

黎泽天[2](2021)在《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气味识别能力缺损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援集[3](2021)在《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抑郁的影响因素:横断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慢性稳定期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的现状,研究慢性稳定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干预及进一步回归社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及用药情况,使用卡尔加里抑郁量表(CDSS-C),阳性与阴性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等对患者进行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程度、药物副反应等方面的评估,使用统计学处理进行抑郁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收集308例慢性稳定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检出抑郁35例,占总数的11.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长住院时间(>6M)、高hs-CRP水平(>3mg/L)、雌激素水平(女性)、文化程度、联用苯二氮(?)类药物与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1)。多因素logitic回归分析显示:高hs-CRP水平(OR=5.3;P<0.05)、长住院时间(OR=2.5;P<0.05);M-H Poisson回归示高hs-CRP水平(RR=0.462;P<0.05)、长住院时间(R=0.369;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住院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的时点患病率较低,为(11.4%),住院时间、hs-CRP水平可能对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存在影响,适当缩短住院时间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炎症因子水平可能在抑郁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赵畅[4](2021)在《青少年精神障碍认知维度比较及前额叶认知损伤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青少年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群认知损伤的差异,研究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执行任务下前额叶激活模式,并分析认知功能与前额叶血流Oxy-Hb的影响,探讨不同疾病患者认知改变与执行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31例、双相障碍患者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9例,健康对照组31例。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威斯康星分类卡片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Stroop 色词测验(Stroop Color Word Test)、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TMT)评估认知状态及执行功能;使用言语流畅性测试(verbal fluency task,VFT)为范式行功能性近红外(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检查,使用37个通道系统进行实时信号采集,测量受试者大脑皮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血氧浓度改变,并对四组受试者前额叶皮质激活水平与认知功能受损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基于RBANS认知测试结果比较:四组受试者在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语言、注意、延迟记忆及总分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双相障碍组和精神分裂症组在RBANS5个子测试及总评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抑郁症组和双相障碍组在5个子测试及总评分的差异均不显着,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在5个子测试及总评分均低于抑郁症患者组和双相障碍组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间执行功能对比:四组受试者在威斯康星分类卡片测验中错误应答数(Re)、持续性应答数(PE)、非持续性错误(nRpe)、完成分类数(Cc)、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Rf)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不能完成分类数(F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受试者在Stroop测试中的正确数、错误数、遗漏数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抑郁症组与双相障碍组在正确数、错误数、遗漏数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两两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四组受试者在TMT-A完成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T-B完成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抑郁症组、双相障碍组、精神分裂症组和健康对照组四组各通道OxyHb浓度改变值比较:四组间在VFT任务期14个通道(CH4、CH10、CH11、CH15、CH17-21、CH24-CH26、CH28、CH34)的平均氧合血红蛋白浓度(Oxy-Hb)改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Oxy-Hb浓度改变值相比较差异最为明显,其中左侧背外侧前额叶(CH11、CH19)、右侧背外侧前额叶(CH21)、右侧额极区(CH24、CH25、CH34)的差异最显着。抑郁症患者与双相障碍患者Oxy-Hb浓度改变值较正常对照组都有所下降,但两组间的差异不显着。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任务期Oxy-Hb浓度改变值在左侧背外侧前额叶(CH11、CH19)和左侧额极区(CH17)差异较为明显,且抑郁症患者Oxy-Hb浓度改变较精神分裂症患者Oxy-Hb浓度改变值更低。[结论]抑郁症组、双相障碍组和精神分裂症组在RBANS五个因子认知表现与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抑郁症、双相障碍认知模式相似,精神分裂症认知受损程度与抑郁症、双相障碍差异较大,其认知受损模式也不相同。抑郁症、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的受损程度呈递增趋势。任务期抑郁症患者前额叶部分区域Oxy-Hb浓度改变值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右侧额极区。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Oxy-Hb浓度改变值都有所下降,但两者的差异不明显。精神分裂症患者Oxy-Hb浓度改变值比抑郁症更显着,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右侧前额叶脑区功能降低的补偿机制。

谭越[5](2021)在《基底节丘脑皮层环路耦合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相关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疾病,临床上的症状表现包含两类: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阳性症状涉及幻觉、妄想和思维紊乱,阴性症状主要表现为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动作迟缓和社会退缩等。这些涉及感知觉、情感、思维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目前的药物治疗已对其阳性症状有比较有效的控制,但对其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十分有限。近年来常用物理干预辅助治疗,如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技术逐渐被用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具有非侵入性、相对安全等优势。目前有观点表明精神分裂症是由脑部连接紊乱引起的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的假说众多,其中“基底节-前额叶多巴胺假”说受到学术界的初步认可。既往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大脑结构连接、功能连接存在异常。特别的,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在基底节、丘脑以及皮层区域的结构功能组织存在异常,并可能与阴性症状的产生有关,这也从侧面为多巴胺假说提供了影像学证据支持。但患者阴性症状与丘脑-皮层环路连接异常的关系仍未明晰。因此,本研究拟采用磁共振成像数据,从结构功能构建基底节-丘脑-皮层连接环路,考察其环路的结构功能异常,并且初步探究rTMS对此环路的调节作用。研究一中,我们纳入了72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87名健康对照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和弥散加权图像的结构磁共振数据,首先通过TBSS分析发现患者在各个主要纤维束骨架都存在白质微结构的改变。随后分别使用了概率示踪和多模态数据融合分段构建的方法构建了基底节-丘脑-额叶皮层的白质纤维束连接通路和基底节结构加权的丘脑-全脑的功能连接通路,发现患者皮层下-额叶皮层的结构连接和功能连接均存在一定的异常性改变,皮层下-角回、辅助运动皮层、中央前回、楔前叶、岛叶、颞中回等存在功能连接异常,并且与不同的基底节区域连接改变的对应的皮层区域可能有所不同。最后的相关研究表明,这些异常连接模式可能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有关。研究二中,我们采集了23名普通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4名药物伴高频DLPFC(dorsolateral prefrontal lobe)rTMS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线和治疗一月之后的随访临床量表和磁共振数据,发现与普通药物组相比,rTMS治疗组阴性症状得分下降更为显着。采用多模态数据融合分段构建了基底节-丘脑-皮层环路,发现在不同基底节区域结构加权下,丘脑与扣带、梭状回、额颞区域等功能连接存在时间×组别的交互效应。此外,相关分析发现rTMS治疗组右侧苍白球结构连接加权的丘脑-左侧额下回三角部的功能连接与其PANSS量表阴性症状评分变化率呈负相关。此研究进一步验证了rTMS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改善的作用,解释了额叶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重要意义,提示了丘脑-额下回连接可能是阴性症状治疗的重要通路之一。综上所述,本文融合结构功能磁共振数据,发现了精神分裂症基底节-丘脑-皮层环路的连接异常,为基底节区存在多巴胺异常提供了更多的影像学证据;同时,我们进一步验证了高频rTMS刺激DLPFC对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具有改善效果,其刺激效应能通过皮层深入皮层下核团,对皮层下-皮层的功能连接产生一定影响。另外,本研究的一系列发现,提示了丘脑-额下回连接可能是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潜在靶向通路之一。

刘果[6](2021)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感知与患病后心理感受的探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目前,如何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率仍是一项充满挑战的课题。既往研究发现,患者的疾病感知和患病后的心理感受会影响患者的就医行为和治疗依从性,并最终影响疾病康复。然而目前国内尚无可以测量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感知的评估工具,而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感受的研究也缺乏纵贯的调查,各种心理感受之间的联系也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有以下两点:一是对疾病感知问卷修订版(Revised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IPQ-R)进行汉化及适当修改,探讨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适用性,并进行信效度评价与应用,为未来精神分裂症治疗、预后、及康复领域的研究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二是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运用扎根理论,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后的心理感受,提取其心理感受的主题,尝试建构理论模型,提出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稳定的、积极的心理感受的心理干预措施,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研究方法:中文版IPQ-R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信效度评价的研究:在经过原作者授权同意后,对IPQ-R进行翻译、回译,采用德尔菲法邀请10名专家对问卷进行反复论证及修改使其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语言调适及小范围测试检验内容的有效性及表述的清晰性,最终形成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中文版IPQ-R。在门诊选取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经入组及排除标准筛选,共计223人进入研究。所有受试者均完成自编的一般信息调查表、中文版IPQ-R、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Morisky服用依从性量表(MMAS-8)的评估。预约35名患者在2周后进行重测。使用Epi 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21.0软件和AMOS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用平均数与标准差进行描述。计算有效问卷回收率评价专家的积极程度,计算条目重要性的均数、变异系数和同意率评价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计算Kendall’s W系数评价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信度分析方面,计算Cronbach’α系数评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计算中文版IPQ-R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以及重测信度。效度分析方面,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计算问卷的构想效度、会聚效度与预测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问卷的结构效度。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质性研究中以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在门诊选取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入组与排标准筛选后,对患者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收集受访者在患病后的心理感受。在资料呈现出饱和状态时,共收集了16名受访者的资料,整理了129746字的文字稿。采用质性资料分析软件Nvivo 11整理和分析资料,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后的心理感受,提取相关主题,建立理论模型,提出未来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感受方面的研究方面,以及可能的心理干预模式。结果:研究中所有被试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病程为4~163个月,中位数为22个月。共发放问卷223份,收回有效问卷216份,有效率96.9%。预约35名患者在2周后进行重测,最终填写问卷32份,有效问卷32份,有效率100%。两轮德尔菲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和0.96,Kendall’s w协调系数分别为0.387和0.484,P<0.001。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形成了89个条目的中文版IPQ-R。中文版IPQ-R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69~0.86之间,重测信度在0.68~0.90之间(P<0.001)。周期性与病程;后果与症状识别;病程和周期性;治疗控制和个人控制;情感陈述与症状识别、病程、周期性、后果和疾病一致性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25~0.63之间(P<0.01)。个人控制和疾病一致性;情感陈述和治疗控制之间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0和0.20(P<0.01)。中文版IPQ-R与PANSS、HADS、ITAQ、MASS-8间有意义的相关系数在-0.28~0.64之间(P<0.01)。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7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1.37%。验证性因子分析中,拟合指数X2/df=2.714、RMSEA=0.072,RMR=0.038,GFI=0.915、AGFI=0.901、CFI=0.884、TLI=0.854。患者最常见的三个症状分别为:担忧(176人,占81%)、记忆力下降(172人,占80%)、缺乏动力(167人,占77%)。患者将大多数症状归因为目前的精神健康问题导致(占69%),少数将其归因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占21%)和其他因素导致(占10%)。最被患者认可的导致目前精神健康问题的原因为:“压力或烦恼”、“在生活中受到不良刺激”、“家庭问题、或过度烦恼所致”和“我的心态问题”。患者普遍认为他们目前存在的精神健康问题是慢性的,并有周期性的变化,认为患病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后果,认为自己对疾病有一定的控制权,对治疗抱有积极的期望,对疾病有一个连贯的看法,但整体上对目前的精神健康问题有较多的负面情绪反应。在质性研究中,从1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访谈资料中提取出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后心理感受的四个主题:与认同相关的感受(负面的自我认知、差别对待、尊严);与归属相关的感受(成为局外人、孤独、与他人共处、联结);与信任相关的感受(冲突对抗、信赖);与希望相关的感受(消极无望、有希望)。患者在认同、归属、信任、希望四方面的感受是波动性的,会随疾病与治疗的进程以及生活中的经历不断变化,严重的或多次反复的经历会使患者的感受趋于常化。同时,四个主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相互间的影响是同向的。结论:中文版IPQ-R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满足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是一种可靠、有效的评估工具。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后心理感受包括四个方面:与认同相关的感受、与归属相关的感受、与信任相关的感受、与希望相关的感受。四个方面的感受存在两两之间的互相影响,且这种影响是同向的。精神分裂患者的精神康复需要多种干预形式的整合,并需要建立有效的预警体系,除了药物治疗外,有针对性地整合团体心理治疗、家庭心理治疗、技能训练、在诊疗过程中予以解释性、支持性的干预,将有助于患者获得更稳定、更积极的心理感受,促进精神康复。

白霞[7](2021)在《儿童期创伤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症状和情感症状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破坏性极高的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寿命缩减10-20年,不仅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病因也十分复杂。精神分裂症的初始阶段,即首次发作,是治疗和预防的关键时期。儿童期创伤已被公认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环境因素,与精神分裂症发作存在因果关系,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认知功能障碍和代谢异常是精神疾病常见的问题,研究发现,儿童期创伤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症状发展,还可以通过认知功能常用评价指标-执行功能来影响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在遭受创伤的人群中,负责执行功能的前额皮层结构和功能存在异常,前额皮层的损伤导致较差的情绪行为控制,造成更多不良后果。此外,性虐待或躯体虐待等不良经历会改变代谢功能,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最终导致精神分裂症并发症和高死亡率的发生。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糖脂代谢和执行功能两个层面探索儿童期创伤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共纳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49例,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来分析伴发与不伴发儿童期创伤患者在一般资料、症状得分、执行功能和糖脂代谢水平上的差异;其次,通过相关性分析和路径分析探索儿童期创伤对精神病性症状和情感症状的作用机制;最后,使用中介分析检验路径。结果发现:1.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儿童期创伤的发生率高达89.8%。不同亚型的创伤也具有很高的发生率:情感忽视、情感虐待、躯体忽视、躯体虐待、性虐待的发生率分别为:49.0%、34.7%、67.3%、30.6%、36.7%。2.在儿童期创伤亚型中我们发现:伴发情感忽视的患者阳性、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和PANSS总分都显着高于不伴发组患者;伴发情感虐待的患者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得分显着高于不伴发组;伴发性虐待的患者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和抑郁得分高于不伴发组;伴发躯体虐待的患者与不伴发躯体虐待的患者平均任务反应时和HDLC也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3.儿童期创伤与症状、执行功能、糖脂代谢之间存在高相关性,并且通过路径分析模型一、模型二发现儿童期创伤不仅可以直接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得分相联系,还可以通过执行功能和血脂代谢来影响症状,在随后进行的中介模型检验也验证了这个结果。儿童期创伤的发病率极高,对症状的发生也存在影响。希望未来通过不断完善儿童期创伤对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实现对高危人群的尽早排查和及时预防。

陈诚,王惠玲,王高华,蒋田仔,周媛,黄欢,吴士豪,荣蓓[8](2021)在《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纹状体功能连接异常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纹状体功能连接特点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5年3月至2019年2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n=36)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n=36),以及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与患者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n=36)进行HAMD17、HAMA和PANSS评估以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e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s-fMRI)扫描,计算3组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 ReHo)值及比率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 fALFF)值,基于方差分析结果将异常脑区进行叠加得到重叠脑区;最后以重叠脑区作为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 ROI)进行全脑功能连接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异常脑区的功能连接值与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3组ReHo值存在差异的脑区为左侧纹状体延伸至脑岛及罗兰岛盖(AlphaSim校正,P<0.001,体素个数>99);3组fALFF值存在差异的脑区为左侧顶上回及双侧脑岛延伸至纹状体(AlphaSim校正,P<0.001,体素个数>90),3组ReHo及fALFF值存在差异的脑区叠加后交集的脑区为左侧纹状体;以重叠脑区作为感兴趣区域进行全脑功能连接分析显示,3组左侧纹状体与左侧颞下回存在功能连接异常(AlphaSim校正,P<0.001,体素个数>42);事后两两比较显示,与对照组(0.24±0.03)比较,抑郁症组(0.15±0.02)与精神分裂症组(0.09±0.01)左侧壳核与颞下回功能连接均减弱;而精神分裂症组较抑郁症组左侧壳核与颞下回功能连接减弱更为显着(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左侧颞下回功能连接值与抑郁症组HAMD17评分无相关(r=-0.02,P=0.93);与精神分裂症组PANSS阳性评分呈负相关(r=-0.40,P=0.02)。结论抑郁症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纹状体异常功能连接的特点,且左侧纹状体与左侧颞下回功能连接异常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密切相关。纹状体脑功能活动及其与颞下回功能连接异常在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王璐[9](2021)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rTMS精准干预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精神分裂症是重型精神疾病的一种,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抗精神类药物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线治疗方式,但有1/3至1/2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的效果仍不够理想,常残留有显着的阴性症状及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即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eatment-refractory Schizophrenia,TRS)。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TRS患者顽固的阴性症状和认知障碍主要归结于前额叶的低活动性。目前临床中除药物治疗外,常采用电休克治疗,用于控制TRS患者的症状,但常伴有记忆功能损伤等严重副作用,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的TRS治疗方法。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已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既往的研究表明,rTMS具有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潜力,但既往研究中,采用的刺激靶点、频率及定位方法的不同,使得不同研究间结论有较大异质性,且较少关注rTMS对TRS的治疗效果。2018年的指南中作为Ⅲ类推荐,建议将rTMS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优化精神分裂症的rTMS方案。经典高频rTMS(10Hz-25Hz)对皮层可产生显着的刺激后即刻效应,但是这种刺激后效应较弱,持续时间短。间歇性θ爆发性磁刺激(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iTBS)是一种模式化兴奋性刺激模式,既可以产生较强的刺激后即刻效应,且这种刺激后效应可以维持一段时间。iTBS每次仅需3分钟,仅为传统刺激治疗时间的1/10,治疗时间明显短于rTMS,具有短时高效可调制的优势。定位方法是影响rTMS治疗的另一因素,既往多采用基于解剖的体表定位方法,难以精准干预目标靶点。外部光学跟踪和磁共振成像引导的立体导航技术可以利用受试者的个体化图像数据,指导rTMS聚焦于目标区域,实现精准干预。因此iTBS与个体化MRI神经导航技术的结合可能具有改善TRS患者临床症状及认知障碍的潜力。既往文献提示左背外侧前额叶皮层(Left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LDLPFC)是TRS的核心损伤靶区,也是与认知相关执行控制网络的主要节点,因此调节L-DLPFC活性可能是改善TRS患者的潜在治疗方案。综合考虑iTBS参数的优势和L-DLPFC在TRS患者大脑功能的重要性,我们尝试利用优化的iTBS序列刺激L-DLPFC以改善TRS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尽管rTMS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但是其潜在的神经机制仍无可靠结论。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是由利用局部血氧水平时间依赖性进行成像的方法,可探究静息状态下的不同大脑局部区域功能、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以及脑网络功能。因此我们采用rs-f MRI功能的不同分析方法,探讨iTBS治疗的潜在机制。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探索兴奋性iTBS和20Hz rTMS在单次同等剂量刺激下的认知促进效应,得到优化的序列,然后用于TRS临床症状以及认知功能的治疗;同时采用rs-f MRI技术,探索rTMS干预TRS的潜在神经机制。(1)研究一:探索iTBS是否比传统的高频刺激(本篇研究主要采用20Hz)导致更强的行为调制作用,选择出更为优化的刺激参数,应用于TRS患者的治疗。(2)研究二:设计随机双盲对照(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实验,探索个体化MRI神经导航下的L-DLPFC精准iTBS干预能否改善TRS的临床症状,尤其是阴性症状。同时探索其对TRS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尤其是对视空间工作记忆(Visual-spatial working memory,vs WM)功能的影响,(3)研究三:此外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进一步探索iTBS治疗前后大脑局部脑区功能、刺激靶点与其他脑区间和脑网络功能的变化,及其与TRS患者症状改善间的关系,拟揭示iTBS治疗TRS潜在的神经机制。研究方法1、研究一:采用随机单盲实验设计,招募健康受试者,将其随机分到iTBS组、20Hz组和假刺激组,利用不同参数的rTMS刺激受试者的L-DLPFC。所有健康受试者均进行骰子博弈游戏(Game of Dice Task,GDT)和风险收益游戏(Risky Gains Task,RGT)两项风险决策任务,以GDT和RGT的表现改变为主要观察指标,比较三种不同参数的rTMS刺激对受试者风险决策的影响,验证iTBS较传统型20Hz是否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主要指标为GDT和RGT的正反馈和负反馈利用率。2、研究二: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以TR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随机分配到真刺激组/假刺激组。两组受试者均接受为期2周的基于MRI空间导航个体化的精准L-DLPFC刺激,两组均采用iTBS序列,仅刺激线圈类型不同,其中假刺激组使用科研专用伪刺激线圈。TRS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疗2个月后均进行临床症状的评估,同时采集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系统的神经心理学测试及视空间工作记忆的评估。3、研究三:在评估症状和认知功能之外,同时收集了研究二中TRS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利用局部脑活动应用分数低频振幅(fractional Low Amplitude of frequency fluctuations,f ALFF)、基于刺激靶点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和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的大脑网络分析等多种rs-f MRI分析方法,多方面探索iTBS治疗对大脑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1、研究一:最终纳入87人,每组各29人。在GDT和RGT决策任务表现上,iTBS组和20Hz组均能显着改善负反馈和正反馈的能力,增加安全选项比例,减少风险选项比例(P<0.05)。此外,在RGT任务中,iTBS组更能促进反馈能力,降低风险选择,这种改善作用强于20Hz组和假刺激组(正负反馈均有效,P<0.05)。2、研究二:最终纳入73例TRS患者,其中真刺激组38人,假刺激组35人。结果发现经过2周iTBS治疗后,刺激前、刺激后、2月随访时,不同组别之间症状的改善效应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均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iTBS能够有效改善TRS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这种改善效应可以持续至治疗后2个月。在纳入的73例TRS患者中,有59名TRS患者完成了视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其中iTBS组33人,假刺激组26人。结果发现刺激前后,不同组别的患者之间3-back的正确率存在显着的交互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在iTBS组中,3-back的正确率在治疗后得到显着改善,而假刺激组则未见明显变化。症状与认知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TRS患者工作记忆能力的提高和总体症状得分的降低呈显着的负相关。3、研究三:分数低频振幅分析提示,右侧楔叶、右侧楔前叶的f ALFF值存在显着的时间×组别交互作用(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iTBS刺激后TRS患者右侧楔叶的局部活动增强、右侧楔前叶的局部活动减弱,但是在假刺激组却未发现类似的效应。相关性分析提示患者vs WM能力的提高和症状的改善有显着的正相关,右侧楔叶局部活动的增加与vs WM能力的改善正相关。基于种子点与全脑体素间功能连接分析显示刺激靶点(L-DLPFC)与左侧楔叶的功能连接强度在iTBS刺激后呈增加的趋势。ICA分析显示iTBS可使背侧注意网络与默认网络之间连通性的增强,但是假刺激组依然存在背侧注意网络与执行网络之间连通性的降低。研究结论1、研究一:无论是iTBS还是20Hz单次刺激后均能显着改善正常被试负反馈和正反馈的能力,iTBS相比于20Hz有更强的决策行为调制作用,可能是更有力的神经调控方法。2、研究二:本研究首次证明了连续2周的L-DLPFC iTBS治疗能够改善TRS患者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肯定了iTBS用于改善TRS患者阴性症状和工作记忆的能力,并证实了iTBS治疗的持续效应。总之,本研究为iTBS作为一种辅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缓解TRS症状和改善认知功能提供了临床证据。3、研究三:iTBS刺激可有效调控远隔区域的活性,同时通过调节不同脑区间的功能连接及脑网络间的连通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改善认知功能。

陈诚,王高华,王惠玲,蒋田仔,周媛,吴士豪,黄欢,邹寄林[10](2020)在《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其与年龄、教育、症状、病程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抑郁症组、精神分裂症组及健康对照组各36例,采用数字符号(DST)、数字广度(DSPT)及语义流畅性测试(VFT)对其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3组年龄、性别、受教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精神分裂症组的HAMD及HAMA总分均明显升高,抑郁症组升高更明显(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精神分裂症组的DST、DPST及VFT评分均下降;与抑郁症组比较,精神分裂症组的DST、DPST及VFT评分下降更显着(P<0.01)。所有受试者的DST、DSPT(倒背)、VFT测试评分与教育程度呈正相关,DSPT(顺背)测试评分与年龄呈负相关。抑郁症组的DST测试评分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DSPT(顺背)测试评分与HAMD评分及病程呈负相关(P<0.05)。精神分裂症组的DST评分与PANSS阳性评分及病程呈负相关,DSPT(倒背)与病程呈负相关,VFT评分与PANSS阴性评分及病程呈负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与抑郁症状相比较,精神病性症状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更严重。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更多表现在思维灵敏度、注意力速度方面,而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多表现在执行功能、信息的提取处理等方面。

二、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与抑郁症的症状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与抑郁症的症状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伴或不伴抑郁症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抑郁的影响因素:横断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一、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目标人群
        1.2 样本量计算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伦理
        1.6 研究流程图
    2. 研究工具
        2.1 量表及定义
        2.2. 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治疗变量及生物学指标
    3. 质量控制
    4. 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 人口学资料
    (二) 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三) 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抑郁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四) 雌激素水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的影响
三、分析与讨论
    1.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的患病率比较
    2. 抗抑郁药使用情况比较
    3. 一般个性特征比较
    4. 抗精神病药物的选择
    5.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
    6. 代谢综合征及躯体疾病的影响
    7. 雌激素理论及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
    8. 住院时间对抑郁的影响
    9. 联用苯二氮(?)类药物与抑郁的相关性
    10.优势与不足
四、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C) (2005年)
致谢
综述 精神分裂症合并抑郁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参考文献

(4)青少年精神障碍认知维度比较及前额叶认知损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抑郁障碍、双相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评估及其执行功能的研究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抑郁障碍、双相障碍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认知功能损伤的研究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词汇-图形记忆评估量表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基底节丘脑皮层环路耦合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相关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精神分裂症及其阴性症状
        1.1.2 基底节丘脑皮层环路
        1.1.3 磁共振成像
        1.1.4 重复经颅磁刺激
    1.2 研究现状
        1.2.1 精神分裂症影像学研究现状概述
        1.2.2 回路的构建和细分
        1.2.3 精神分裂症基底节-丘脑-皮层环路研究现状概述
        1.2.4 多模态数据融合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基底节丘脑皮层环路异常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数据获取
        2.2.3 数据预处理
        2.2.4 白质结构指标的提取和对比分析
        2.2.5 fMRI功能连接分析
    2.3 统计分析
        2.3.1 基于TBSS全脑的白质骨架的统计分析
        2.3.2 基底节-丘脑-额叶皮层结构连接分析
        2.3.3 丘脑-全脑功能连接分析
    2.4 相关分析
    2.5 结果
        2.5.1 人口统计学
        2.5.2 TBSS结果
        2.5.3 基底节-丘脑-额叶皮层结构连接改变
        2.5.4 基底节-丘脑-全脑功能连接改变
        2.5.5 与阴性症状相关分析结果
    2.6 讨论分析
        2.6.1 白质广泛性改变
        2.6.2 皮层下-额叶连接在精神分裂症上的改变
        2.6.3 皮层下-额叶外区域功能连接在精神分裂症上的改变
    2.7 本章小节
第三章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分基底节丘脑皮层环路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整体设计
        3.2.3 rTMS治疗方案
        3.2.4 数据获取
        3.2.5 数据处理
    3.3 统计分析
        3.3.1 临床量表分析
        3.3.2 功能连接方差分析
    3.4 相关分析
    3.5 结果
        3.5.1 人口统计学与PANSS量表评分
        3.5.2 基底节-丘脑-全脑功能连接改变
        3.5.3 与PANSS量表相关分析结果
    3.6 讨论分析
        3.6.1 rTMS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3.6.2 rTMS对基底节-丘脑-皮层环路的影响
    3.7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感知与患病后心理感受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疾病感知问卷中文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信效度评价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1.2 样本量计算
        2.2 研究工具
        2.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2.2.2 疾病感知问卷修订版
        2.2.3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2.2.4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2.2.5 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
        2.2.6 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
        2.3 研究方法
        2.3.1 中文版问卷的形成
        2.3.2 施测方法与流程
        2.4 统计学分析
        2.5 伦理问题
    3 结果
        3.1 德尔菲函询结果
        3.1.1 专家基本情况
        3.1.2 专家的积极程度
        3.1.3 专家的权威程度
        3.1.4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3.1.5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3.1.6 专家意见的整理
        3.2 人口学资料与疾病相关信息的描述性统计
        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3.4 信度分析
        3.4.1 内部一致性
        3.4.2 重测信度
        3.4.3 中文版IPQ-R各维度间的相关性
        3.5 效度分析
        3.5.1 构想效度
        3.5.2 会聚效度
        3.5.3 预测效度
        3.5.4 验证性因子分析
        3.6 中文版IPQ-R各分量表的描述性统计
        3.6.1 症状识别维度的描述性统计
        3.6.2 第二部分中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
        3.6.3 病因维度的描述统计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后心理感受的质性研究
    1 前言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2.1.2 抽样方法
        2.1.3 样本量
        2.2 研究方法
        2.2.1 质性研究
        2.2.2 扎根理论
        2.3 研究工具
        2.3.1 录音笔
        2.3.2 电脑及相关软件
        2.3.3 研究者本人
        2.3.4 访谈提纲
        2.3.5 访谈备注
        2.3.6 检核表
        2.4 资料收集过程
        2.5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2.5.1 资料的整理
        2.5.2 资料的分析
        2.6 研究伦理
        2.6.1 知情同意
        2.6.2 隐私与保密
        2.6.3 避免潜在的伤害和风险
        2.6.4 提供转介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3.2 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病后的心理感受
        3.2.1 与认同相关的感受
        3.2.2 与归属相关的感受
        3.2.3 与信任相关的感受
        3.2.4 与希望相关的感受
        3.2.5 理论模型的构建
    4 讨论
    5 结论
附录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自我概念与心理理论机制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儿童期创伤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症状和情感症状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首发精神分裂症概述
    1.2 儿童期创伤概述
    1.3 精神病性症状和情感症状概述
    1.4 执行功能概述
    1.5 代谢指标概述
    1.6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参与者
    2.2 工具
        2.2.1 一般资料
        2.2.2 量表情况
        2.2.3 Stroop色词测验
        2.2.4 糖脂代谢指标
    2.3 统计方法
第三章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与不伴发儿童期创伤亚型差异
    3.1 首发精神分裂症不同儿童期创伤亚型发生率
        3.1.1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儿童期创伤发生率
        3.1.2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儿童期创伤亚型发生率
    3.2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与不伴发不同儿童期创伤亚型差异
        3.2.1 一般资料
        3.2.2 精神病性症状
        3.2.3 情感症状
        3.2.4 执行功能
        3.2.5 糖脂代谢功能
    3.3 讨论
第四章 儿童期创伤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症状和情感症状的作用机制探究
    4.1 路径分析模型概述
        4.1.1 路径分析的发展
        4.1.2 路径分析步骤
        4.1.3 模型理论框架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2.1 参与者
        4.2.2 工具
        4.2.3 统计方法
    4.3 结果
        4.3.1 相关性分析
        4.3.2 儿童期创伤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的作用机制研究
        4.3.3 中介效应补充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rTMS精准干预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1.2 经颅磁刺激
    1.3 功能磁共振
    1.4 本研究所关注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iTBS对风险决策的调控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
    2.3 材料与方法
    2.4 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第三章 iTBS干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双盲、随机、对照实验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假设及目的
    3.3 研究材料与方法
    3.4 研究结果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iTBS干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神经机制的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假设及目的
    4.3 研究材料与方法
    4.4 研究结果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局限性与结论
    5.1 局限性
    5.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非药物性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3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3组认知测试比较分析
    2.3 认知功能测试与年龄、教育、症状及病程的相关性分析
        2.3.1 所有受试者认知功能测试与年龄、教育的相关分析
        2.3.2抑郁症组认知功能测试与症状、病程的相关分析
        2.3.3 精神分裂症组认知功能测试与症状、病程的相关分析
3 讨论

四、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与抑郁症的症状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伴或不伴抑郁症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性研究[D]. 伍珊珊. 济宁医学院, 2021(01)
  • [2]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气味识别能力缺损的对比研究[D]. 黎泽天.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3]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抑郁的影响因素:横断面研究[D]. 刘援集.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青少年精神障碍认知维度比较及前额叶认知损伤的研究[D]. 赵畅.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5]基底节丘脑皮层环路耦合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相关关系研究[D]. 谭越.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感知与患病后心理感受的探索研究[D]. 刘果.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7]儿童期创伤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精神病性症状和情感症状的作用机制研究[D]. 白霞.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纹状体功能连接异常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J]. 陈诚,王惠玲,王高华,蒋田仔,周媛,黄欢,吴士豪,荣蓓.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1(01)
  • [9]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rTMS精准干预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D]. 王璐.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10]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比较[J]. 陈诚,王高华,王惠玲,蒋田仔,周媛,吴士豪,黄欢,邹寄林.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09)

标签:;  ;  ;  ;  ;  

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与抑郁症的症状相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