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心包间皮瘤一例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心包间皮瘤一例

一、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心包间皮细胞瘤1例(论文文献综述)

吕建利[1](2020)在《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 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中的诊断和随访价值目的总结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cute fulminant myocarditis,AFM)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探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成像对儿童AFM的诊断与随访价值。方法对我院小儿心脏科收治的20例AF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以及治疗过程中CMR的动态变化等。结果20例AFM患儿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16岁,首发症状以腹痛、呕吐、乏力及晕厥、抽搐多见。病原学检查6例支原体抗体阳性,3例抗0阳性,1例EB病毒感染,1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1例EB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混合感染。所有患儿超敏肌钙蛋白T(hyper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及 N 末端 B型利钠肽原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均显着升高。心电图表现除了非特异性ST-T改变外,有10例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室性心动过速。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腔内径增大者15例,左室射血分数减低17例。CMR检查有16例患儿结果异常,主要有T2加权像(T2-weighted image,T2WI)高信号13例(65%),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14 例(70%),心肌变薄5例,心肌动度减低6例,心包积液6例,心肌灌注缺损3例。在发病后14天内接受CMR的患者中,T2WI和LGE的敏感性和阳性诊断率均高于14天后接受CMR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MR随访10例,7例随访时检查结果正常,3例仍有持续LGE,其中1例4月后发展为炎症性扩张型心肌病,另外2例仍在随访观察中。所有患儿均应用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其中1 1例合用糖皮质激素,8例安装临时起搏器,1例应用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机械循环支持,无 1 例死亡。糖皮质激素组的hs-cTnT峰值显着高于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组(分别为2853.4±2217.2 pg/ml 和 1124.7±527.3 pg/ml),但二者住院时间和 LVEF 恢复正常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CMR成像不仅可以显示心肌损伤的位置,还可以显示心肌炎症的程度和范围以及炎症后纤维化修复情况,有利于早期识别儿童AFM。LGE的持续存在可能是AFM发展为炎症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不良因素,通过CMR检查对AFM患儿病程进行动态观察及随访,有利于指导临床决策,评估预后。第二部分心脏磁共振成像对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与扩张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对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cute fulminant myocarditis,AFM)与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11至2020-01在我院小儿心脏科住院并行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检查的 20 名 AFM 和 10 名 DCM 儿童,分为两组:AFM组与DCM组,观察其首发症状、心脏生物标志物、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以及CMR心肌形态、心功能以及心肌组织相关的结果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FM与DCM首发症状均以腹痛、呕吐多见,NYHA心功能分级AFM组以Ⅲ、Ⅳ级为主,而DCM组以Ⅰ、Ⅱ级为主。AFM组超敏肌钙蛋白T(hyper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 T,hs-cTnT)及 N 末端 B型利钠肽原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显着高于 DCM 组,其中 hs-cTnT 诊断 AFM 的临界值为663.95pg/ml。AFM心电图主要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和广泛ST-T改变,DCM组主要为室性早搏。AFM与DCM组胸片显示心脏扩大发生率均为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FM组与DCM组左室射血分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AFM组CMR扫描结果:13例T2加权像(T2-weighted image,T2WI)高信号,14例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其中12例呈斑片状强化,2例呈条带状强化),5例心肌变薄,6例心肌动度减低,3例心肌灌注缺损,6例心包积液。DCM组CMR扫描结果:7例LGE(其中2例呈斑片状强化,5例呈条带状强化),6例心肌变薄,7例心肌动度减低,6例肌小梁增多,1例心肌灌注缺损,4例心包积液。AFM组与DCM组在T2WI高信号、肌小梁增多以及LGE形态三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s-cTnT显着升高(>663.95pg/ml),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CMR显示T2WI高信号,LGE呈斑片状,提示AFM,而心功能Ⅰ或Ⅱ级、心电图显示室性早搏,CMR显示肌小梁增多,LGE呈条带状,则提示DCM。心脏磁共振成像能够为儿童AFM与DCM提供有效的鉴别诊断信息。

张文超[2](2020)在《三种胸腔镜术式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迄今为止肺癌的治疗仍然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首选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已把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y,VATS)肺段切除术和肺楔形切除术同VATS肺叶切除术列为早期NSCLC的治疗队伍。但对于治疗早期NSCLC的最佳术式是选择肺叶切除术还是选择亚肺叶切除术(包含肺段切除术和肺楔形切除术)仍然存在争议,通过探讨不同的胸腔镜术式对早期NSCLC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从而制定出个体化和规范化的治疗方案。方法通过研究比较,分析唐山市工人医院胸外科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行胸腔镜下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早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NCCN指南进行手术,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行VATS肺叶切除术的早期NSCLC患者35例作为肺叶切除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VATS肺段切除术的31例早期NSCLC患者作为肺段切除组,再选择同期到我院进行VATS肺楔形切除术的36例早期NSCLC患者作为肺楔形切除组,比较分析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液量(ml)、术后拔管时间(d)及患者术前1周、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的肺通气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irst seco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FEV1/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VC/预计值百分比(FVC%)。结果三组患者均按原定计划完成手术治疗,手术顺利,术中无意外发生,术后恢复较好,无死亡病例。三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78.53±21.27 VS 121.13±22.67 VS 141.86±25.32,P=0.000)、术后引流量(573.76±266.38 VS 586.13±173.76 VS 733.29±273.24,P=0.013)和胸管留置时间(4.32±0.81 VS 4.65±0.76 VS 5.46±1.22,P=0.000)等方面肺楔形切除组和肺段切除组优于肺叶切除组,P<0.05,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术后一周肺功能指标:FEV1(2.00±0.47 VS 1.86±0.26 VS 1.58±0.34,P=0.000)、FEV1%(77.12±14.51 VS 71.66±11.07 VS 66.61±15.85,P=0.010)、FVC(2.30±0.52 VS 2.23±0.30 VS 1.96±0.39,P=0.002)、FVC%(83.70±15.54 VS 80.52±12.73 VS 74.80±13.51,P=0.032)和术后一个月肺功能指标:FEV1(2.30±0.43 VS 2.20±0.30 VS 11.94±0.23,P=0.000)、FEV1%(91.03±11.69 VS 88.33±10.15 VS 80.91±11.13,P=0.001)、FVC(2.70±0.50 VS 2.51±0.32 VS 2.20±0.36,P=0.000)、FVC%(96.07±12.31 VS 93.93±8.65 VS 87.23±7.22,P=0.001)肺楔形切除组和肺段切除组均高于肺叶切除组,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 VATS肺叶切除术、VATS肺段切除术和VATS肺楔形切除术均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手术效果。2 VATS亚肺叶切除术(包括VATS肺段切除术和VATS肺楔形切除术)与VATS肺叶切除术相比,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引流量少和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时间短等优点,并很大程度的保留健康的肺组织,对肺功能的影响较小,术后肺功能显着优于VATS肺叶切除术,可以为早期NSCLC患者提供一种更为符合微创理念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图0幅;表6个;参150篇。

鲍志国,杜森,张二宁,周青,车睿贞[3](2020)在《卵巢甲状腺肿的CT、MR表现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文中提出卵巢甲状腺肿(strums ovarii,SO)临床少见,是起源于卵巢性细胞高度特异性的单胚层畸胎瘤,病理上全部或大部分由甲状腺组织构成的特殊型成熟性畸胎瘤,也是卵巢少见的良性肿瘤,常以腹痛、腹胀或盆腔包块就诊,仅有少部分患者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状[1,2],若伴有胸腔及腹腔积液者,影像易误诊为卵巢恶性肿瘤。本研究系统地回顾性分析17例SO患者影像及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规律及其

顾丽雯[4](2019)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肌炎临床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2014-2018年单中心儿童心肌炎临床特征分析目的:回顾性分析住院儿童心肌炎所有临床症状,尤其是首发、早期临床症状,为心肌炎的诊断,尤其是危重病例的识别提供临床经验,从而减少误诊率,降低患儿死亡率。方法:通过对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4年01月至2018年12月共145例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起病日期、就诊日期、住院日期)、首发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预后等,并将其分为暴发性心肌炎(Fulminant Myocarditis,FM)组与非FM组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1)心肌炎以冬春季节起病多见。本资料共145例心肌炎患儿,男性79例,女性66例。FM组共47例(32.4%),男19例,女28例;非FM组共98例(67.6%),男60例,女38例,FM组中女性比例(58.6%)高于非FM组女性比例(38.8%)(P<0.05)。(2)FM组首发临床表现中消化系统症状31例(66.0%)、神经系统症状11例(23.4%)、面苍/急促45例(95.7%)、食纳差36例(76.6%)、精神差31例(66.0%)明显高于非FM组(P<0.01)。(3)病初心肌损伤指标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 mass,CK-MB mass)、肌红蛋白(Myoglobin,MYO)、B 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 FM组升高程度较非FM组显着(P<0.01)。入院首次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表现比较:FM组病初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19.1%)、Ⅲ°房室传导阻滞(Atrial Ventricular Block,AVB)发生率(10.6%)高于非FM组(P<0.01),而心室颤动发生率(4.3%)、心室扑动发生率(4.3%)、高度AVB发生率(4.3%)、T波低平/倒置发生率(34.0%)高于非FM组(P<0.05),但FM组中病初室性早搏发生率(10.6%)明显低于非FM组(P<0.01)。入院首次超声心动图(Ultrasound Cardiogram,UCG)表现:FM组左室收缩功能下降比例(73.3%)、心脏增大比例(75.6%)、室间隔增厚比例(37.8%)、心包积液比例(22.2%)、室壁运动异常比例(48.9%)明显高于非FM组(P<0.01)。(4)145例患儿中死亡4例(2.8%)(均为FM患儿),存活141例(97.2%),治愈 114 例(78.6%)。结论:儿童心肌炎在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是心肌炎患儿最为常见的首发症状,心脏损伤表现在临床中却相对少见。通常表现为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伴面苍、精神食纳欠佳的患儿,则需警惕FM。患儿心肌损伤标志物、ECG、UCG在病初多有异常,灵敏度高,因此应作为临床一线辅助检查。在临床实践中需注意,ECG表现为Ⅲ°/高度AVB、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常提示FM可能,而出现室性早搏则在非FM中多见。心肌炎尤其是FM常病情危重,早期病死率高,故临床疑似或确诊心肌炎者均应收住入院观察治疗。第二部分:单中心十五年儿童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特征分析目的:探讨儿童FM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预后特征,为FM的早期识别、诊治提供临床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01月至2018年12月临床诊断为FM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治疗手段及预后,并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1)本资料共70例FM患儿,男性29例(41.4%),女性41例(58.6%),其中新生儿2例,婴幼儿33例,发病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年发病例数由2004到2018年逐年增加。(2)起病前3周内,有70.0%的患者有明确前驱感染史,其中41例(58.6%)为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8例(11.4%),最为多见。(3)FM首要症状以心外表现为主,呼吸道症状41例(58.6%)、消化道症状37例(52.9%)较为多见;典型心脏症状在年长儿中多见,主要包括胸闷13例(18.6%)、胸痛6例(8.6%)、心悸4例(5.7%)。婴幼儿中表现为精神欠佳28例、拒乳/食纳差27例、面苍/大汗23例。(4)首诊辅助检查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升高 20/23(86.9%),CK-MB mass 升高 37/46(80.4%),cTnI 升高 60/67(89.6%),MYO 升高 27/60(45.0%),BNP 升高 30/50(60.0%)。ECG 异常占 98.6%,最常见的是T波改变28例(40.0%)、ST-T段改变25例(35.7%)、窦性心动过速25例(35.7%),其中Ⅲ°/高度AVB14例(20.0%),室性心动过速8例(11.4%)。UCG异常者占89.7%,其中左室收缩功能减弱47例(69.1%)、心脏增大45例(66.2%)最为多见,另外室间隔增厚16例(23.5%),室壁运动异常25例(36.8%),心包积液15例(22.1%)。(5)70例FM患儿中,死亡患儿11例,59名患儿存活。死亡组中出现呼吸促/费力(72.7%)、呼吸心跳骤停(27.3%)、心室颤动(18.2%)的比例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6)治疗过程中,使用磷酸肌酸组存活率(79.7%)明显高于未使用磷酸肌酸组存活率(20.3%)(P<0.01),联合使用两种及两种以上营养心肌药物者存活率(78.0%)明显高于未联合使用者存活率(22.0%)(P<0.01)。使用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组存活率(86.4%)高于未使用IVIG组存活率(13.8%)(P<0.05)。(7)70例FM患儿死亡率达15.7%,生存率为84.2%,存活59例中有43例(61.4%)痊愈,有2例安装永久起搏器,2例患儿失访。结论:儿童FM多见于冬春季节,各年龄段可见,其起病迅猛,病程进展极快,疾病早期死亡率高。FM的首发临床症状不典型,多以消化道或呼吸道症状起病,对于确诊FM患儿早期使用大剂量IVIG及心肌营养药物治疗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存活率。患儿病程中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和心室颤动后存活率较低。

杨保刚,朱海勇,金文杨[5](2008)在《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疾病》文中指出

郑建华,夏兰花,张勇辉[6](2004)在《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心包间皮细胞瘤1例》文中研究表明

乐少华,李健[7](2010)在《儿童急性白血病少见首发临床表现22例报告》文中提出

郑建军,蒙金华[8](2009)在《腹膜间皮瘤8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总结腹膜间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8例腹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膜间皮瘤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腔包块;5例恶性间皮瘤病理组织分型上皮型3例,纤维型1例,混合型1例,4例术后1年内死亡,1例至今2年无瘤存活。结论:腹膜间皮瘤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高,预后差。如何早期诊治,改善预后仍需进一步研究。

赵勇,张日[9](2008)在《23例血液病误诊及其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提高血液疾病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发生。方法对23例血液疾病误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思路狭窄,病史遗留,检查不足,缺少鉴别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掌握血液疾病的临床特点,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加强病史采集,及时开展实验室检查对血液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吴惠如,曹定知,邱学芬,颜海婴,牟启伟,陈新贵[10](1981)在《恶性淋巴瘤100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与其它器管中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近来各地报导较多,它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率在国内约占恶性肿瘤的第八位,十万人口中,每年的发生数在2与4之间。其发生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现将我院70年以前18例及70

二、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心包间皮细胞瘤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心包间皮细胞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中的诊断和随访价值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心脏磁共振成像对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与扩张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图表
    参考文献
总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大会发言
外文论文Ⅰ
外文论文Ⅱ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三种胸腔镜术式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临床资料
        1.1.1 实验材料
        1.1.2 一般资料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术前准备
        1.2.2 麻醉方法
        1.2.3 手术方法
        1.2.4 肺癌临床分期
        1.2.5 术后处理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1.5 结果
        1.5.1 术后一般情况
        1.5.2 三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观察指标
        1.5.3 三组患者围手术期肺功能观察指标
    1.6 讨论
    1.7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肺癌的研究进展
    2.1 肺癌的病因学
        2.1.1 吸烟(二手烟)
        2.1.2 肺部相关疾病
        2.1.3 肿瘤家族史
        2.1.4 空气污染
        2.1.5 职业暴露
        2.1.6 饮食习惯
        2.1.7 精神因素
    2.2 肺癌的病理分型
    2.3 肺癌的临床表现
        2.3.1 局部症状
        2.3.2 全身症状
        2.3.3 肺外症状
        2.3.4 外侵和转移症状
    2.4 肺癌的诊断
        2.4.1 影像学方法
        2.4.2 病理学方法
    2.5 肺癌的分期
    2.6 肺癌的治疗原则
        2.6.1 手术治疗
        2.6.2 放射治疗
        2.6.3 化学治疗
        2.6.4 介入治疗
        2.6.5 靶向治疗
        2.6.6 免疫治疗
    2.7 肺癌的预防
    2.8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3)卵巢甲状腺肿的CT、MR表现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检查方法
    1.3 图像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3.1 SO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特征
    3.2 SO的CT与MR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基础
    3.3 SO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4)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肌炎临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2014-2018年单中心儿童心肌炎临床特征分析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单中心十五年儿童暴发性心肌炎临床特征分析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心肌炎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致谢

(5)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1 急性心肌梗死 (AMI)
2 心绞痛
3 急性心包炎
4 急性心力衰竭
5 阵发性室上速 (PSVT)
6 急性主动脉夹层 (ADA)
7 肺动脉栓塞 (PE)

(7)儿童急性白血病少见首发临床表现2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结 果
    1 特殊部位浸润患儿16例
    2 以特殊部位出血为突出表现4例。
    3 以特殊部位感染为突出表现者2例。
讨 论

四、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心包间皮细胞瘤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心脏磁共振成像在儿童急性暴发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 吕建利. 山东大学, 2020(08)
  • [2]三种胸腔镜术式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D]. 张文超.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3]卵巢甲状腺肿的CT、MR表现及诊断和鉴别诊断[J]. 鲍志国,杜森,张二宁,周青,车睿贞.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02)
  • [4]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肌炎临床特征研究[D]. 顾丽雯. 苏州大学, 2019(05)
  • [5]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心血管疾病[J]. 杨保刚,朱海勇,金文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05)
  • [6]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心包间皮细胞瘤1例[J]. 郑建华,夏兰花,张勇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4(01)
  • [7]儿童急性白血病少见首发临床表现22例报告[J]. 乐少华,李健.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2010(01)
  • [8]腹膜间皮瘤8例临床分析[J]. 郑建军,蒙金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12)
  • [9]23例血液病误诊及其临床分析[J]. 赵勇,张日. 中外医疗, 2008(31)
  • [10]恶性淋巴瘤100例临床分析[J]. 吴惠如,曹定知,邱学芬,颜海婴,牟启伟,陈新贵. 重庆医药, 1981(04)

标签:;  ;  ;  ;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心包间皮瘤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