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在香港工作吗?

你想在香港工作吗?

一、你想到香港去打工吗?(论文文献综述)

马文金[1](2020)在《泸西县白水镇初级中学彝族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研究》文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初中阶段语文作文写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提高写作能力是提升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作文能力是学生通过文字进行交流、抒情达意、表达想法、记录思想的一种重要能力。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语文综合能力高低的重要体现。初中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阶段。如何培养学生作文能力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汉语基础知识薄弱、彝语思维的负面影响、语文综合能力不足、教师作文教学课有效性低、学生作文获得感弱以及写作动力不足等原因,是白水镇初级中学彝族学生作文能力较弱的重要原因。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彝族学生作文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索白水镇初级中学作文课堂的转型与发展,提出创设语言环境,突破思维局限;改进课堂教学,优化课程结构;尊重学生个性,激发表达兴趣几个方面的措施,是当前提高白水镇初级中学彝族学生作文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梁依睿[2](2020)在《个人读写能力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使用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人们普遍认为,语言的使用方式(口语,书面语)会影响语法结构。具有书面形式的语言和没有书面形式的语言的语法有着明显的差异,而对于前者来说,口语和书面形式的常用语法结构也具有很大的差异。读写能力对个人语言运用的影响,以及日常阅读是如何影响个人语法等问题还有待考究。本研究重点从普通话引语结构方面来回答这一问题。直接引语在口语中比在书面交际中更为常见,并且在非书面语言的语法中更为突出。没有书面形式的语言被证实大量使用直接引语,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没有使用间接引语。我们研究的问题是文盲说话者的语法结构是否类似于这些语言的语法?或者识字和不识字的话语者是否以同样的方式使用直接引语,证明直接引语的使用差异不是由读写能力的差别,而是由特定的语言方式(例如双向交流或者单向书面表述)引起的。我们通过开放性采访,采集对比文盲和非文盲被试在个人叙述中选择直接引语和其他描述方式的频率和用法,以及他们的形式与功能。本研究发现:1)文盲话语者和非文盲话语者在日常交流中最常使用直接引语作为最生动、最有效的方式来表达某人的言语、思想或情感。2)读写能力对个人口语交际中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使用没有显着影响。3)与文盲话语者相比,非文盲话语者使用更多的语法结构。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直接(而非间接)引语的使用与交流方式(对话而非独白)关系更密切,读写能力会影响个人口语交际中的语法结构和句法嵌人形式。

郭姝艳[3](2019)在《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文中指出《焦点访谈》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栏目,自1994年开播之日起,就开启了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新时代,受到了来自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栏目不仅在舆论监督报道方面独树一帜,在重大主题活动报道、突发事件报道等方面也占据重要地位。二十多年来,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焦点访谈》也经历多次改版,逐渐形成了稳定的节目形态。由于媒介环境的变化,《焦点访谈》与最开始的节目相比较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在现今社会中,它又呈现出怎样的传播特点?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方面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为栏目带来的利弊有哪些?笔者带着诸如此类的问题投入到对《焦点访谈》的分析之中。本文运用新闻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对《焦点访谈》展开解读,沿用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对《焦点访谈》节目的文本作宏观结构、微观结构等文本分析,然后对《焦点访谈》话语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对节目发展中出现的瓶颈问题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论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阐释,并说明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难点创新点;第二部分,对论文的分析主体《焦点访谈》和主要理论做一个综述,包括话语分析、新闻话语分析和本文如何应用这些理论方法;第三部分,对《焦点访谈》的节目展开话语文本分析,从语义宏观结构、图式超结构、微观结构到修辞与风格,分析具体的节目样本以得出结论;第四部分,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表达几方面分析节目话语的传播特点;第五部分,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总结其遇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提出笔者的建议。

李春梅[4](2018)在《翁丁佤族社区居民的旅游可行能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佤族是我国九个“直过民族”之一,解放初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不同于内地的特殊政策措施,帮助他们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由于特殊历史原因,他们是整体贫困程度较深的群体,面临着脱贫攻坚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并重的艰巨任务。翁丁佤族社区是我国最典型的佤族聚居区,近十年来,当地居民积极探索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能力不足,旅游发展进程缓慢。本文选择翁丁佤族社区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人力资源能本管理理论、德鲁克文化管理理论、旅游人类学“舞台真实”理论和可行能力理论等理论为基础,通过整理访谈材料分析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因子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等定量研究方法对居民的旅游可行能力进行评价,找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提升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构建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本文以可行能力理论为理论来源、国内外经验为现实依据,结合佤族社区的特征,构建了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理论的分析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该理论分析框架的背景是旅游发展,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外部影响因素有脆弱性环境、功能性活动和地方性知识。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提升的关键点在于找到居民的孵化性运作能力。政府、村委会、旅游企业、专家学者和社区居民在旅游保障措施的基础上,形成宏观、中观和微观交融的合力,最终实现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提升的成果。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三大理论维度、六大观测指标和三十个分指标。其中,三大理论维度是善治、经济条件和社会机会。六大观测指标是旅游参与可行能力、旅游就业可行能力、旅游产品开发可行能力、旅游技能提升可行能力、旅游融资可行能力和旅游社交可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三十一个旅游可行能力评估分指标。2、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实证研究本文根据所构建的佤族居民旅游可行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翁丁佤族社区进行实证研究,运用SPSS17.0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在符合信度和效度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等定量研究方法对翁丁佤族社区居民的旅游可行能力进行评价,计算出居民每项旅游可行能力的评价值,进一步探究居民旅游可行能力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提升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对策。研究发现翁丁佤族社区居民的旅游可行能力总体偏低,所调查的六大旅游可行能力指标中,只有旅游社交可行能力较强,旅游参与可行能力、旅游就业可行能力、旅游产品开发可行能力、旅游技能提升可行能力和旅游融资可行能力都较弱。本文比较分析了翁丁三个村寨的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现状,发现旅游发展程度较高的翁丁大寨居民的旅游可行能力明显高于旅游发展程度较低的另外两个村寨,说明旅游发展的程度强弱与居民旅游可行能力成正向关系。3、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佤族旅游社区居民的孵化性运作能力分别是旅游参与可行能力、旅游就业可行能力、旅游产品开发可行能力、旅游技能提升可行能力和旅游融资可行能力。这些能力的增强能促进其他旅游可行能力的提升,因此,佤族社区内外部力量发挥合力的关键点在于提升这五大旅游可行能力。本文提出三大保障机制,制定翁丁佤族旅游社区“前台开发+后台保护”的旅游发展规划政策;激发居民自身的内生动力:提出多元主体提升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设想,让政府、村委会、旅游企业、专家学者和居民等责任主体在居民旅游可行能力提升中发挥的应有功能,进而提炼出五大孵化性运作能力的提升对策。本文的创新点有三:第一,研究视野创新。本文具有国际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视野,通过对巴厘岛文化旅游成功经验的分析思考翁丁佤族社区的旅游发展问题,并结合人类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开展跨学科研究;第二,研究内容创新。本文将可行能力理论引入佤族旅游社区,将翁丁佤族居民的旅游可行能力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首次关注佤族社区居民的旅游可行能力提升问题,是我省旅游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也是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第三,理论分析模式创新。本文构建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这是对可行理论在旅游研究领域的拓展,是提升佤族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实践探索,对我国少数民族社区居民自主参与旅游经营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昊[5](2016)在《现代汉语总分关系范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分关系是言语交际中常用的一种关系,已有的研究大多是从话语形式的角度去描述的,主要的研究成果集中在研究总和分的句法成分方面,研究总与分的关系也都是研究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语义研究,也是在句法的框架下作的解释。目前的相关研究成果是零散的,局部的,不成系统的。本文立足语义的角度建立了总分关系范畴,描述了范畴的特征。从范畴出发阐释了表达总分关系范畴的语言形式,并进一步解释了总分关系范畴实现的话语状况。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是引言。这一章界定了研究范围,提出了研究思路和方法。本文从范畴表达的角度关注总分关系,将总分关系放在这样一个视角下进行解释,建立总分关系范畴并阐释其存在的逻辑语义基础,概括出总分关系的语义范畴特征。当然,总分关系范畴的研究必然考虑这种范畴实现的语言形式。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归纳和演绎的方式对总分关系范畴进行阐释。第二章是文献综述。这一章从语法层面、语义层面、语用层面、写作层面和阅读层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提出了其贡献与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是:第一,总分关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关系?第二,没有建立总分关系范畴,缺乏整体性的研究。第三,如何解释实现在话语层面的总分关系?第三章是总分关系的逻辑语义基础。系统地解释了总分关系所能表现的逻辑语义,这成为建立总分关系范畴的语义基础。本章从逻辑语义的角度讨论了“总分关系”涉及到的主要语义关系。它们是:类和成员的关系,“总”的部分表现类,“分”的部分表现类的成员,两者在逻辑上是真包含关系,如果把表现类的“总”记为Z,“分”记为f1,f2,……fn(下文同),那么,这类“总分关系”的逻辑语义可以表示为:Z?f1,f2,……fn;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和部分之间是构成关系,其逻辑语义可以表示为:Z[f1+f2……+fn];概括和具体II的关系,“总说”表现一种抽象的特征或者属性,这种抽象的特征或属性是“分说”所具有的,其逻辑语义可以表示为:f1,f2,……fn→Z;前提和结论的关系,表达的是一些推理结构,其逻辑语义可以表示为:f1∧f2……∧fn→Z。第四章是总分关系的性质和范畴特征。这一章重点讨论总分关系范畴的建立问题。总分关系范畴的建立涉及到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因素,提出总分关系的性质,总分关系不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关系,而是人们对一种关系的指称方式,是对这种关系话语形式上的安排。并不是总与分所指相同,也不是地位相同的同位。进而界定了总分关系范畴,是一种表达范畴,并说明了其内涵和外延。提出了总分关系范畴特征,即总括性、整体性、推断性和解释性。第五章是总分关系范畴的语言形式。整合了总分关系范畴的各种表现形式,并力图分清静态的语言形式和动态的话语系列。着重研究总分关系范畴下的语言形式手段及语言模式,从静态的角度对总分关系范畴下的语言形式进行了描述。总分关系范畴实现在话语形式有三种:第一,词汇形式,即使用一定的词汇标记总分关系,这些词语或标记总说部分或标记分说部分,并对典型的总说部分各词语标记进行了区分;第二,书面语符号标记——标点符号形式;第三,语序形式。这里主要强调的是总说和分说的前后顺序。有些总分关系范畴没有标记,但依靠语序也可以表达,主要依靠的是词汇意义。总说部分用总括性词语表达,分说部分分述总括性意义的几个方面。通过对大量语料的考察,总结出了总分关系的几种模式(Z表示总说部分,F表示分说部分):Z[X和非X]+F[X…….,非X……](X表示某个整体意义范畴);Z[X和Y]+F[X……,Y……](X和Y表示两种意义范畴);F[f1 X……f2X……f3X……fn X]+Z[谁(什么、哪)都X](F表示分说部分的整体意义范畴,f1,f2,f3表示F意义范畴下的成员或内容,n表示数量);Z[X]+F[X1……,X2……Xn……](X表示某种整体语义范畴,X1,X2表示X意义范畴下的成员或内容n表示数量)。第六章是总分关系范畴在话语中的实现状态。将文章学涉及到的总分关系整合到语言学研究的框架内,使总分关系范畴研究延伸到文章结构领域。本章讨论了总分关系范畴在话语中的实现状态,从动态的角度来认识总分关系范畴。除了探讨了单句、复句和句群中的总分关系范畴,还探讨了总分关系范畴在句类中的实现状态,总分关系范畴可实现在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中,不能实现在感叹句中。同时也考察了总分关系范畴在语体中的分布情况,其使用频率为: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应用文使用总分关系范畴频率最高,记叙文使用频率最低。论文进一步总结了总分关系范畴结构篇章的几种方式,它们分别是:第一种,总-分模式即第一部分是总说,下面几个部分进行分说,全文结构是总分式;第二种,分-总模式即前几部分是分说,最后一部分是总说,全文结构是分总式;第三种,总-分-总式即第一段总说,下面几段分说,最后一段总说,全文总分总式;第四种,总-分(总)-分模式即先是总说,下面几段进行分述,每一个分述部分又作为总说,接下去几个分说,呈现出不同层级的总分关系嵌套模式;第五种,总-分(总)-分-总(分)-总模式即第一部分总说,下面几部分进行分述,每一个分述部分又有一个总分部分,最后一段再总说,全文结构是总分总结构嵌套模式。最后从总分关系范畴特征的角度探讨了总分关系范畴选择的依据。第七章是结语。概括总结全文研究的内容,提出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杨鼎献[6](2015)在《台湾现代绘画先驱—李仲生 ——从八大响马谈李仲生的艺术教育与创作》文中研究说明台湾现代绘画的发韧,系在五十年代前后,时值白色恐怖时期。发展迄今,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演变和突破,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艺术形式与面貌,60年代抽象艺术在台湾风起云涌,而李仲生是台湾最早从事抽象绘画创作的画家,如果没有李仲生,台湾现代艺术的格局可能不是现在的情况。台湾美术发展,总因透过杰出的美术开拓者,在起伏变幻的时代风潮中,激荡出台湾美术崭新的篇章。早期台湾,经过不同阶段外来文化的洗礼融合如南岛文化,大陆文化,荷兰文化,日本文化,欧美文化在不同的时代纳入台湾,经过不断的蜕变,建构了台湾独特的文化风貌。二次大战后西方欧美前卫艺术理念透过李仲生的教学启蒙与在报纸上大量的文章发表,架构台湾接触西方前卫艺术的桥梁,也教出台湾最前卫的艺术团体"八大响马"的首批弟子,李仲生可谓是台湾现代艺术发展的先驱者当之无愧。本论文研究主要藉由被称为"台湾现代绘画之父"李仲生先生(1911至1984)的的现代艺术思想与绘画作品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再藉由早期学生"八大响马"的艺术成就,透过深度访谈的方式,来印证延伸李仲老师的教学与创作理念,本研究主要以文献分析的方法试图对其所提倡的现代绘画思想的教学理念进行探讨,并针对「反学院派」的教学理论作深刻的探讨研究,并试图从其抽象绘画作品中比对其艺术创作观及技法与现代主义艺术的关联性。论述的研究来源大多是从其撰写于专书、报章、杂志的文稿以及其学生"八大响马"口述、文字叙述中所得,再透过「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交叉比对分析整理归纳,所谓「画如其人」其中也经由对其绘画作品进行外观上的形式分析与访谈分析比对,试图找出一些李仲生老师另外的个性层面研究。当然也试图对作品画面中线条与色彩的分析与诠释,重新评价李仲生抽象艺术作品的定位。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份:第一部份,是从李仲生对现代艺术的探索历程来了解其现代艺术的思想面貌,针对其求学经历、师承以及当时代对艺术家的影响,归纳其现代艺术思想的缘由。第二部份,则是从"八大响马"口中的李仲生特殊教学方式中对照其李仲生自己的绘画作品,企图在思想观念、教学方式与作品实践中,找出李仲生追求创造性与独创性的艺术特色。第三部分,则是试图透过学生"八大响马"的艺术成就来反推左证李仲生艺术教育的社会效益,并证其李仲生教学理念在当代艺术教育的适当性与合宜性。

沈乾飞[7](2015)在《芸芸众生:被生活转换的政治 ——以政治运动中的68个小人物为例》文中认为20世纪,现代国家建构是中国政治最为重要的一个主题,辛亥革命通过上层政制革命,使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迈出了重大一步,但上层政制变革而底层社会不变的政治格局,使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共产革命以动员底层社会革命的方式取得了国家政权,在新的国家政权建立之后,国家权力全面渗透到了乡村社会,并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方式,试图重构国民的观念世界,以塑造同质化的整体性政治人格,进而实现现代国家建构的理想目标。本文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尝试考察政治运动中的小人物,究竟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行为反应?以及隐藏在背后并左右其思想和行为的机理是什么?既有的主流研究成果认为,在动员政治之下,国家权力左右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导致人们普遍的狂热。本文作者在田野作业中,通过口述资料的采集和整理,发现生活影响了人们对国家政治动员的心态与行为反应,进而限制了国家权力对社会的改造能力。因此,本文尝试从生活的视角建构分析框架,初步提出了“政治的生活转换器”这一概念,作为全文的解释工具。这一解释性概念,由生活经验、生活际遇、生活风险和生活需求等四个机制构成。本文最后将提出三个研究发现:一是在动员政治之下,乌合之众只是一种特定环境下的特殊形态,芸芸众生才是一种常态化表现;二是人们怀念历史并非就表明,人们真心愿意去拥抱过去,人们的怀旧情愫很可能是基于人们对现实生活际遇的不满;三是权力主导者可以利用日常生活的逻辑和常理,去服务于其社会园艺工程的理想抱负,但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也规定了权力重塑与改造社会的范围和限度。论文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议题,提出研究问题,并在系统梳理关于动员政治下农民的思想和行为反应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提出了本文的分析视角,同时还介绍了本文的资料来源及个案情况。论文第二章为研究的背景部分,本文将研究放在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之下加以考察,认为现代国家建构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为重要的政治议题。清末改革,无意中为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打下了基础,辛亥革命迈出了现代国家建构的第一步,而共产革命的胜利及革命的延续,使中国的现代国家建构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权力全面渗透并控制了社会,并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方式,塑造社会主义新人,试图以建构同质化与整体性的群众社会,来实现现代国家建构的理想目标。本文正是将动员政治下,国民个体化的思想和行为反应,放在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之下加以考察,才能够使问题的研究和解释具有普遍性的价值和意义。论文第三章描述了动员政治之下,狂热者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着重分析了生活如何过滤和转换国家权力,并使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表现出狂热的心态和行为模式的。认为人们过去不幸的生活际遇,造就了动员政治之下的狂热,具体而言,即是过去在生活中的恐惧、贫穷的煎熬、生活的屈辱,以及人与人之间在生活中的积怨,造就了动员政治之下的狂热。论文第四章描述了动员政治之下,政治看客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着重分析了生活如何过滤和转换国家权力,并使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保持旁观的心态和行为模式的。认为过去的恩德、人道主义同情心、道德敬畏心理、善恶观念、风险意识等使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保持了冷静的心态和无动于衷的行为模式。论文第五章描述了动员政治之下,人们服从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着重分析了生活如何过滤和转换国家权力,并使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表现出服从的心态和行为模式的。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风险,造就了动员政治之下的服从,具体而言,即是情感动员下忘恩负义的道德风险,强制动员、强制改造及言论压制下的安全风险,造就了动员政治之下的服从。论文第六章描述了动员政治之下,反抗者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着重分析了生活如何过滤和转换国家权力,并使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表现出反抗的心理和行为模式的。认为人们在现实中,基本的生活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造就了动员政治之下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具体而言,即是国家对农民的过度剥夺,导致普遍的饥饿和疲惫,以及人际之间不公平的分配,促使人们在不自觉中产生了盗窃私分、公开发泄不满和偷懒耍等反抗行为。论文第七章为结论部分。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在动员政治之下,日常生活影响了人们对国家动员的心态和行为反应,国家权力在影响人们思想行为之前,必须经过生活的过滤和转换,生活就像架在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多棱镜,国家权力之光,需经过生活的过滤和转换之后,才能投射到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上,使人们的思想、行为和个体人格,均呈现出丰富多彩性。这进一步表明,在一个国民普遍以生活为最高理想目标的国度,国家权力以超现实的理想目标去动员和改造社会,往往会不可避免的遇到挑战和挫折。人们在动员政治之下的某些狂热表现,并不能证明人们真的被国家权力所改造,质言之,在这样的国度,改造国民具有极大的难度和挑战,这就是动员政治最难以克服的障碍。因此,试图通政治动员与群众运动的方式去改造国民,进而推动现代国家建构的路径,将会面临极为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丁建顺[8](2013)在《收藏家(二)》文中指出第十章郝卫平用比较客气的眼光打量了一眼穿戴有些寒酸,但言谈举止又有些矜持的来人,问道:"先生尊姓?在哪个单位工作?找我有什么事?"来人露出一口积满茶渍的黄牙笑笑说:"我没有单位,日子过得很窘迫。我今天带来一组大画,郝领导是学美术的,看能不能收藏?"郝卫平的目光移到画上,问道:"你的意思是想出让这些画作?"来人点了下头说:"绝对是名家的精品佳作。"郝卫平说:"我没钱购买你的藏品。"来人笑笑说:"郝领导可以让美术家协会收藏的。"郝卫平说:"你想出让你的藏品,应该到博物馆去才对路呀。"

赵本夫[9](2013)在《西部流浪记》文中指出年轻时做过一个梦,我的遥远的前世是一位青年将领,战死在西部沙场。奇怪的是,这个梦做过多次。场景不甚清晰,也不算模糊,就在一片戈壁滩上,千军万马杀成一团。我骑一匹深色战马,挺一杆长枪,率领士兵冲来杀去,最后只剩下我自己,被敌人团团包围。虽奋力拼杀,还是突不出去,最后中枪坠马。而且是肚子上左右连中两枪。我没觉得疼,只像棉花一样落到地上。在坠马的瞬间,我看到尸横遍野。接着一阵狂风掠过,大地一片空茫,只剩下我独自躺在那里,

铁流,徐锦庚[10](2012)在《中国民办教育调查》文中提出引子苦涩的辉煌很多人还记得那个场面。1996年5月18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委员大会。这是20世纪中国民办高校的一次盛会。400多所民办高校齐聚一堂,场面宏大而热烈。翻出当年的合影,你也许能感受到这次大会的规模,并从中看到中国民办教育的希望。到了2002年,也就是这次会议后的第6个年头,短短几年的时间,当年的400多所民办高校,一路走过来,最后仅剩下40余所。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现更名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院长曹勇安,就是当年这张照片中的一

二、你想到香港去打工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你想到香港去打工吗?(论文提纲范文)

(1)泸西县白水镇初级中学彝族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语文作文能力的概念界定
        (二)关于提升作文能力教学的研究综述
        (三)关于彝族初中生的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白水镇初级中学彝族学生作文能力及其问题
    第一节 白水镇初级中学作文教学情况
        一、白水镇初级中学简况
        二、白水镇初级中学的作文教学现状
    第二节 白水镇初级中学彝族学生写作能力分析
        一、彝族学生作文案例分析
        二、彝族学生作文能力评析
第二章 白水镇初级中学彝族学生作文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汉语基础知识薄弱
        一、字词积累较少
        二、造句能力较弱
        三、篇章结构混乱
        四、修辞运用单一
    第二节 彝语思维对作文的负面影响
        一、对词义的理解有误
        二、母语负迁移
        三、“彝语思维量”对写作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语文综合能力不足
        一、选材局限,切题较慢
        二、理解能力差,表达不简洁
    第四节 教师作文教学课有效性不高
        一、教师作文教学策略不完善
        二、彝族学生群体的受关注度不高
    第五节 学生作文获得感弱,写作动力不足
第三章 提升彝族学生作文能力的策略
    第一节 创设语言环境,突破思维局限
        一、加强汉语知识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
        三、多阅读,培养语感、改善思维方式
    第二节 改进课堂教学,优化课程结构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素养
        二、激发学生写作动力
        三、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作文课堂教学改革
    第三节 尊重学生个性,激发表达兴趣
        一、了解彝族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二、留心生活,培养审美感知
        三、提高意识,感知策略
        四、作文竞赛,激活泉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个人读写能力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使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1.2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Overview
    2.2 Literature Review on Literacy
        2.2.1 Current Figures and Situation of Illiterate Speakers
        2.2.2 Previous Research on Literacy and Language Processing
    2.3 Literature Review on Reported Speech
        2.3.1 Definition and Basic Knowledge on Reported Speech
        2.3.2 Research on 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
    2.4 Reported Speech and Literacy
        2.4.1 Languages with and without a Writing System
        2.4.2 Language Used in Different Modes: Speaking vs. Writing
Chapter 3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Overview
    3.2 Participants
    3.3 Study Plan, Stimuli and Preparations
        3.3.1 The Frog Story
        3.3.2 The Pear Film
        3.3.3 Interviews of Personal Experience
    3.4 Protocol
    3.5 Problems with the Elicitation Data
    3.6 Codification
        3.6.1 Object of Study
        3.6.2 Transcription and Codification Process
        3.6.3 Categories of Speech
        3.6.4 Features of Quotations
Chapter 4 Results
    4.1 Overview
    4.2 Results of 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
    4.3 Source and Meanings of Quotations
    4.4 Functions of Quotations
    4.5 Results on Fictive Speech
    4.6 Results on Other Alternative Constructions
Chapter 5 Discussion
    5.1 Overview
    5.2 The Impact of Literacy on the Use of Direct Speech and Other Alternatives
    5.3 Features,Source or Meanings,and Functions of Quotations
    5.4 Cognitive and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Chapter 6 Conclusions and Future Work
    6.1 Summary
    6.2 Limitations
    6.3 Future Research
References
Appendix 1 Data Transcription and Symbols
Appendix 2 Codification(Illiterate group)
Appendix 3 Codification(Literate group)
Appendix 4 Transcripts

(3)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关于《焦点访谈》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关于话语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研究设想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3 论文的研究设想
    1.5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及预期成果
        1.5.1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5.2 论文预期成果
第2章 论文分析主体及主要理论综述
    2.1 《焦点访谈》栏目综述
    2.2 话语分析理论综述
        2.2.1 话语分析的缘起及发展
        2.2.2 新闻话语分析
        2.2.3 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及其在本文中的应用
第3章 《焦点访谈》话语文本分析
    3.1 《焦点访谈》的语义宏观结构—呈现层层推导的命题层级
    3.2 《焦点访谈》新闻图式—与故事化图式相契合
        3.2.1 标题和导语—故事图式的总括
        3.2.2 主要事件和背景—故事图式的冲突
        3.2.3 评论—故事图式的结尾
    3.3 《焦点访谈》微观结构—呈现事实与发表评论的局部一致
        3.3.1 呈现事实—《焦点访谈》的主要事件、新闻背景、采访调查
        3.3.2 发表评论—《焦点访谈》的标题、主持人口播、记者访谈
        3.3.3 呈现事实与发表评论的局部一致
    3.4 《焦点访谈》措辞风格与修辞策略:观点的多样化表达
        3.4.1 措辞风格—大众化口语化风格明显
        3.4.2 修辞策略—善用修辞加强传播效果
第4章 《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
    4.1 话语主体—“传播者本位意识”强
        4.1.1 “传播者本位意识”的含义
        4.1.2 《焦点访谈》话语主体“传播者本位意识”的表现
    4.2 话语内容—大量体现政府话语
        4.2.1 宣传解析党和国家在各领域的政策
        4.2.2 积极引导舆论传达官方态度
    4.3 话语表达—“多元化”与“一元化”并存
        4.3.1 《焦点访谈》话语表达“多元化”特征
        4.3.2 《焦点访谈》话语表达“一元化”特征
第5章 《焦点访谈》的发展瓶颈及对策
    5.1 宏观结构:由“三段式”向“多段式”发展
    5.2 新闻图式:优化《焦点访谈》的故事化图式
    5.3 “传播者本位意识”向“受众本位意识”转变
        5.3.1 “受众本位意识”的含义
        5.3.2 促进《焦点访谈》向“受众本位意识”转变
        5.3.3 “传播者本位”与“受众本位”之间保持平衡
    5.4 话语表达注重思辨性和多元化
        5.4.1 选题与评论皆要注重思辨性
        5.4.2 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多元化表达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Ⅰ
附录Ⅱ

(4)翁丁佤族社区居民的旅游可行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社会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1.1.2 国内旅游发展趋势对旅游社区居民能力的挑战
        1.1.3 云南省翁丁佤族旅游社区发展的困境
        1.1.4 云南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机遇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进展与述评
        1.3.1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
        1.3.3 可行能力研究
        1.3.4 研究综述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技术路线
        1.5.4 论文框架结构
        1.5.5 研究内容
        1.5.6 研究重点和难点
        1.5.7 研究贡献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居民可行能力的概念、内涵和特征
        2.1.2 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概念、内涵和特征
        2.1.3 佤族旅游社区的特点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源能本管理理论
        2.2.2 德鲁克文化管理理论
        2.2.3 旅游人类学“舞台真实”理论
        2.2.4 可行能力理论
        2.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3.1 现实依据
        3.1.1 巴厘岛成功经验借鉴
        3.1.2 中国旅游社区成功经验借鉴
        3.1.3 佤族社区居民的特征分析
    3.2 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要素
        3.2.1 旅游发展背景
        3.2.2 脆弱性环境
        3.2.3 功能性活动
        3.2.4 地方性知识
        3.2.5 居民旅游可行能力评估分析
        3.2.6 孵化性运作
        3.2.7 旅游保障
        3.2.8 居民旅游可行能力提升主体
        3.2.9 居民旅游可行能力提升成果
        3.2.10 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3.3 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2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3.3.3 指标体系的内涵
    3.4 评价量表制作、定量指标测量和定级
        3.4.1 评价量表制作
        3.4.2 定量指标测量
        3.4.3 定量指标定级
    3.5 调查问卷结构
    3.6 研究假设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实证研究
    4.1 案例选择
    4.2 资料收集
    4.3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发展概况
        4.3.1 沧源旅游业发展现状
        4.3.2 翁丁佤族社区旅游发展历程
        4.3.3 翁丁佤族社区的管理模式
    4.4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主要特征
        4.4.1 旅游参与可行能力特征
        4.4.2 旅游就业可行能力特征
        4.4.3 旅游产品开发可行能力特征
        4.4.4 旅游技能提升可行能力特征
        4.4.5 旅游融资可行能力特征
        4.4.6 旅游社交可行能力特征
    4.5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评价
        4.5.1 翁丁大寨居民旅游可行能力评价
        4.5.2 翁丁新芽和下寨居民旅游可行能力评价
        4.5.3 翁丁大寨与翁丁新芽下寨居民旅游可行能力评价比较
        4.5.4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评价
    4.6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现状分析
    4.7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存在的问题
        4.7.1 旅游参与能力不足
        4.7.2 经济条件差
        4.7.3 社会机会少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5.1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参与可行能力的提升对策
        5.1.1 增强居民的旅游参与动机
        5.1.2 扩展居民的旅游参与机会
        5.1.3 培育居民的旅游参与能力
        5.1.4 建立居民旅游参与意愿表达的有效机制
    5.2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就业可行能力的提升对策
        5.2.1 发展“休闲农业+文化旅游业”
        5.2.2 培养新型佤族农民
        5.2.3 吸引佤族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
        5.2.4 发展居民“互联网+旅游”的能力
        5.2.5 推进农村旅游电子商务
    5.3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产品开发可行能力的提升对策
        5.3.1 培育居民将佤族文化与旅游产品融合的能力
        5.3.2 培育居民鉴别佤族文化的保护性要素和开发性要素的能力
        5.3.3 提升居民将佤族文化“活化”传承的能力
        5.3.4 提升居民开发体育旅游产品的能力
        5.3.5 提升居民设计文化旅游产品的能力
    5.4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技能提升可行能力的对策
        5.4.1 培育居民保护传统宗教文化的意识
        5.4.2 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5.4.3 培养佤族本土旅游人才
        5.4.4 强化居民成人继续教育培训
        5.4.5 开展居民旅游职业技能培训
    5.5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融资可行能力的提升对策
        5.5.1 树立居民正确的金融观念
        5.5.2 提供商业银行小额贷款
        5.5.3 推广居民农村互助资金
        5.5.4 完善居民农业保险制度
    5.6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提升的保障机制
        5.6.1 政策规划保障
        5.6.2 居民内生动力激发保障
        5.6.3 外部多元主体支持保障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旅游发展程度与居民旅游可行能力成正向关系
        6.1.2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评价值偏低
        6.1.3 翁丁佤族社区需要制定本土旅游规划政策
        6.1.4 翁丁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提升对策
        6.1.5 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能指导实践
    6.2
        6.2.2 研究内容创新
        6.2.3 理论分析模式创新
    6.3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和展望
        6.3.1 研究对象可延伸至其他佤族旅游社区
        6.3.2 拓展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其他影响因素
        6.3.3 探讨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孵化性运作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人员记录表
    附录三 部分访谈内容
    附录四 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维度和指标体系专家调查问卷及结果
    附录五 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六 旅游社区游客调查问卷
    附录七 翁丁佤族社区图片
    附录八 翁丁村村规民约
    附录九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现代汉语总分关系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范围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情况
    2.2 国内研究情况
        2.2.1 语法层面的解释
        2.2.2 语义层面的解释
        2.2.3 语用层面的解释
        2.2.4 写作层面的解释
        2.2.5 阅读层面的解释
    2.3 已有研究成果的贡献与存在的问题
        2.3.1 已有研究成果的贡献
        2.3.2 存在的问题
3. 总分关系的逻辑语义基础
    3.1 类和成员的关系
    3.2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3.3 概括和具体的关系
    3.4 前提和结论的关系
        3.4.1 假言推理
        3.4.2 选言推理
        3.4.3 假言选言推理
        3.4.4 归纳推理
    3.5 本章小结
4. 总分关系的性质和范畴特征
    4.1 总分关系涉及的相关因素
        4.1.1 句法因素
        4.1.2 语义因素
        4.1.3 语用因素
    4.2 总分关系的性质
        4.2.1 交际主体立场
        4.2.2 表达与指称
        4.2.3 表达与话语形式
        4.2.4 总分关系和表达者
    4.3 总分关系的内涵与外延
        4.3.1 总分关系的内涵
        4.3.2 总分关系的外延
    4.4 总分关系的范畴特征
        4.4.1 总括性
        4.4.2 整体性
        4.4.3 推断性
        4.4.4 解释性
    4.5 本章小结
5. 总分关系范畴的语言形式
    5.1 词语标记形式
        5.1.1 数量词
        5.1.2 连词
        5.1.3 动词
        5.1.4 副词
        5.1.5 介词
    5.2 短语形式
        5.2.1“总的来说”“综上所述”类
        5.2.2“拿
        5.2.3“有(些)的
        5.2.4 标记词语的比较
    5.3 书面语符号标记形式
        5.3.1 冒号
        5.3.2 破折号
        5.3.3 省略号
        5.3.4 括号
    5.4 语序形式
        5.4.1“总—分”形式
        5.4.2“分—总”形式
        5.4.3 复杂形式
    5.5 总分关系范畴表现模式
        5.5.1 带有标记词语的模式
        5.5.2 无词语标记模式
    5.6 本章小结
6. 总分关系范畴在话语中的实现状态
    6.1 话语结构层面考察
        6.1.1 存在于单、复句与句群中的总分关系范畴
        6.1.2 总分关系范畴标记词在话语中的位置
    6.2 总分关系范畴和句类
        6.2.1 总分关系范畴和陈述句
        6.2.2 总分关系范畴和疑问句
        6.2.3 总分关系范畴和祈使句
        6.2.4 总分关系范畴和感叹句
    6.3 总分关系范畴和篇章结构
        6.3.1 总分关系范畴标记词和语篇衔接
        6.3.2 基于总分关系范畴的篇章结构
    6.4 总分关系范畴和语体
    6.5 总分关系范畴的选择依据
    6.6 本章小结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6)台湾现代绘画先驱—李仲生 ——从八大响马谈李仲生的艺术教育与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动机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范围与限制
第一章 李仲生的生涯历程
    第一节 广东与上海时期
    第二节 留日时期
    第三节 归国时期
    第四节 在台时期
第二章 从八大响马探讨安东街画室与东方画会
    第一节 八大响马谈安东街画室
    第二节 八大响马谈白色恐怖事件与东方画会
    第三节 八大响马谈李仲生的宿命
    第四节 首届"东方画展"与"东方画会"落幕
    第五节 东方画会与五月画会之比较
第三章 从八大响马探讨李仲生的教学理念
    第一节 八大响马探讨李仲生创造性教学
    第二节 八大响马谈李仲生的反学院派教学
    第三节 八大响马谈李仲生的自动性技法教学
    第四节 八大响马谈李仲生强调现代性素描
    第五节 八大响马谈李仲生茶馆的教学
    小结
第四章 从八大响马探讨李仲生的艺术理念与内涵
    第一节 八大响马谈李仲生的人格特质
    第二节 八大响马谈李仲生的创作理念
    第三节 八大响马谈李仲生的创作内涵
    小结
第五章 从八大响马探讨李仲生作品形式
    第一节 八大响马谈李仲生作品的脉络演变
    第二节 李仲生抽象超现实作品形式
    第三节 李仲生作品赏析
    小结
第六章 从八大响马创作精神与作品验证李仲生的教学之影响
    第一节 八大响马谈李仲生在创作上面影响最深刻的事情或观念
    第二节 八大响马的理念与作品介绍
    第三节 从八大响马作品风格验证李仲生教学的成败
    小结
结语
参考书目
附录一 李仲生年表
附录二 八大响马年表及展历
    李元佳
    陈道明
    吴昊
    霍刚
    夏阳
    萧勤
    萧明贤
    欧阳文苑
附录三 访谈纪录
致谢

(7)芸芸众生:被生活转换的政治 ——以政治运动中的68个小人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勒庞命题”与提出问题
    二、文献梳理
    三、理论资源
    四、资料来源与个案简介
第二章 研究背景:现代国家建构与塑造“新人”
    一、历史背景:传统国家与儒家伦理教育
    二、历史挫折:新政制下传统社会的延续
    三、探索创新:现代国家建构与改造传统社会
    四、小结
第三章 生活际遇与狂热
    一、生活恐惧:抓壮丁“吓得死人”
    二、生活煎熬:贫穷者“日子难得过啊”
    三、生活屈辱:逼租取佃“好残酷嘛”
    四、生活积怨:“这就是农村互相搞残杀”
    五、小结
第四章 生活经验与看客
    一、感恩与“记旧情”
    二、人道主义同情心
    三、道德敬畏感
    四、阶级与剥削
    五、风险顾虑者
    六、怀疑者
    七、小结
第五章 生活风险与服从
    一、动员、感恩与服从
    二、动员、强制与服从
    三、“有理要服从,无理也要服从”
    四、“只准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
    五、小结
第六章 生活需求与反抗
    一、盗窃私分
    二、公开发泄情绪
    三、“做起都没得心肠”
    四、小结
第七章 结论:被生活转换的政治
    一、群众运动中的芸芸众生
    二、一个分析概念:“政治的生活转换器”
    三、研究发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后记
附录

(8)收藏家(二)(论文提纲范文)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四、你想到香港去打工吗?(论文参考文献)

  • [1]泸西县白水镇初级中学彝族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研究[D]. 马文金.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个人读写能力对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使用的影响研究[D]. 梁依睿. 浙江大学, 2020(08)
  • [3]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焦点访谈》的传播特点[D]. 郭姝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4]翁丁佤族社区居民的旅游可行能力提升研究[D]. 李春梅. 云南大学, 2018(04)
  • [5]现代汉语总分关系范畴研究[D]. 王昊. 吉林大学, 2016(08)
  • [6]台湾现代绘画先驱—李仲生 ——从八大响马谈李仲生的艺术教育与创作[D]. 杨鼎献. 中央美术学院, 2015(07)
  • [7]芸芸众生:被生活转换的政治 ——以政治运动中的68个小人物为例[D]. 沈乾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8]收藏家(二)[J]. 丁建顺.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3(03)
  • [9]西部流浪记[J]. 赵本夫. 作家, 2013(01)
  • [10]中国民办教育调查[J]. 铁流,徐锦庚. 中国作家, 2012(22)

标签:;  ;  ;  ;  ;  

你想在香港工作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