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发展中的西部就业市场均衡

论大发展中的西部就业市场均衡

一、论大开发中的西部就业市场均衡(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勋[1](2011)在《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旅游业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之一。伴随着大众化、休闲化和全球化旅游时代的来临,旅游日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和发展势头最好的支柱产业之一。与此相对应,中国旅游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步伐,其产业地位依次从政府接待事业到经济产业、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到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再到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跨越,使得我国已经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亚洲旅游大国进而向世界旅游大国的跨越,现在正向世界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旅游业已经成为发展速度最快和具有明显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已经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要实现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必然需要一套完整全面的产业政策体系来推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在一系列的产业政策中,则‘政政策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对于促进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推进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促进旅游业实现内涵式增长、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国内学术界却鲜有关注财政政策如何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理论命题。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虽然各级财政在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但是我国现行的旅游业财政政策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尚未形成财政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的体系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这与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不协调、不适应。因此,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既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更是一个有待深入探究的理论命题。为此,本文将通过对中国旅游业财政政策的目标导向、基本原则、政策工具和制定程序等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对中国旅游业财政政策历史的回顾和总结,对中国现行旅游业财政政策的分析和评价,对日本旅游业财政政策的比较和借鉴,提出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完善我国旅游业财政政策体系,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共分为八章,研究思路是按照从理论分析到结合我国旅游业的财政政策变迁,从介绍旅游业财政政策基本理论入手,研究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旅游业财政政策制定的目标导向、基本原则、政策工具和程序,再通过对我国旅游业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对日本观光立国战略体系下旅游业财政政策体系的的比较分析,系统提出完善我国旅游业财政政策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论文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体系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国内对旅游业财政政策的研究相当匮乏。国外更是鲜有涉及旅游业财政政策方面的研究。为此,全面、系统地开展旅游业财政政策研究,将是本论文研究的基本着眼点并构成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第二章,旅游业纳入公共财政的理论依据。重点分析了公共财政的内涵、特性、职能和发展演变,财政政策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旅游业纳入公共财政的理论必然性。公共财政是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及调节市场的经济活动。旅游业纳入公共财政的理论必然性,体现在旅游业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旅游业具有外部性特征、旅游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旅游业纳入公共财政是理性的现实选择,一方面依据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另一方面是依据国际社会的普遍经验。第三章,旅游业纳入公共财政的现实依据。重点分析了旅游业的内涵、构成和产业特征,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以及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主要贡献等方面的内容。并系统总结我国旅游业的三次战略转型,分别是1978-1988年从接待事业到经济事业的转变、1988-1998年从经济事业到经济产业的转变、1998-至今从重要产业到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转变。当前,旅游业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领域,被确定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公共财政支持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依据。第四章,我国旅游业财政政策的历史演变。重点分析了我国旅游业财政政策的发展演变,历经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1978-1989年推动入境旅游发展的政策、1990-1999年促进旅游产业体系形成的政策、2000年-至今迈向旅游强国的政策。我国至今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财政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框架体系,旅游业相关财政政策均散布于相关的旅游法规、政府文件中。第五章,旅游业财政政策的国际借鉴:日本经验及启示。分析日本观光立国战略框架下日本旅游业财政政策的内容框架,以及对于我国旅游业财政政策制定的借鉴作用和意义。日本观光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有五种:观光财政预算、观光价格优惠、观光财政补助费用、观光业税收政策和信贷支持政策。日本旅游业财政政策的相关经验有:构建一体化的综合性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完善旅游相关法规体系建设、详尽的旅游财政投入预算安排、多样的观光财政优惠措施、构建完善的入境旅游财政支持政策以及建设“观光圈”财政支持政策及借鉴。第六章,旅游业财政政策理论框架的构建。重点分析旅游业财政政策的目标导向,旅游业财政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和程式,旅游业财政政策的政策工具、支持的重点领域,以及旅游业财政政策框架构建。旅游业财政政策工具包括:预算政策、政府投资政策、政府采购政策、转移支付政策、税收政策和国债政策。旅游业财政政策要重点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旅游形象推广与客源市场开发、重点旅游区和产品(项目)开发建设、旅游产业升级和旅游科技创新、旅游人力资本开发、旅游市场主体培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消费市场培育、西部及落后地区旅游业发展和旅游环境建设与市场监管。第七章,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重点讨论旅游业财政支出政策、税收政策以及政策监管等内容,提出了完善我国旅游业财政政策的思路和策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二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三是明确财政政策支持重点,破解旅游业发展瓶颈;四是加强财政政策决策和监督,提高财政政策绩效。第八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一是应用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深刻揭示了旅游业具有公共产品属性以及极强的外部效应,加大公共财政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是将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手段。二是比较全面和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旅游业财政政策的历史变迁和现实框架,提出了我国旅游业财政政策制定的目标导向、基本原则、政策工具、制定程序和支持重点,系统构建了旅游业财政政策的理论框架,为科学制定我国旅游业财政政策提供了理论指导。三是系统提出了我国旅游业建设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财政政策选择,并且比以往研究更为透彻和准确。但是本研究受资料、时间和研究能力的限制,还不能很好地反映财政政策的内容和功能,未来有待深化研究。

王荧[2](2011)在《我国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地非农化的实质是农地资源在各产业间的再分配,是农地资源在非农建设利用和农业利用两种用途之间竞争配置的过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地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农地非农化一方面为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土地和资金保障,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农地非农化也存在明显的负作用,造成农地资源的低效配置,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然而,我国农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并不乐观,同时,不断增加的人口要求我们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因此,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的两难境地。这就对农地非农化的配置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便是本论文研究的初衷。那么,理论上,该如何才能实现农地非农化的最优配置效率?现实中,我国农地非农化的现状又是如何,是否实现了最优配置效率?如果没有的话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未来又应该如何去实现这样的最优配置效率?本论文遵循着这样的逻辑,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农地价值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等为基础,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我国农地非农化实际出发,深入剖析了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构思出了提升我国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的整体思路。

何力武[3](2010)在《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转移支付》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整体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步,然而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绩效存在差异,这种整体经济高速增长以及增长的区域差异都令人关注。因此,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一个可行的做法是:充分发挥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最终在宏观地区层面实现产业分布和收入分布的平衡,在微观个体层面实现福利水平的地区间均等。基于这样的思路,本文尝试在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探讨转移支付的宏观效应、区位效应以及福利效应。这不仅是因为新经济地理学构建了具有微观基础和空间维度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便于将转移支付置于整个经济系统中考虑其作用机理和相关效应;而且还因为转移支付能够成为解决我国区域差异问题的有力政策手段,转移支付的规模和分配方式将关系着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效益和全民福利水平。具体而言,本文将着重探讨三个问题:不同类型的转移支付面临着什么样的“效率”和“公平”权衡?基于不同计算方式的转移支付会对落后地区产生什么样的综合经济效应?基于不同资金来源的转移支付又会对不同地区不同要素所有者以及全社会产生什么样的福利影响?旨在进一步增进人们对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解。有鉴于此,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四项工作,并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首先,我们基于局部溢出模型构建了一个关于经济增长、产业分布和转移支付三者相互影响的综合分析框架,用于考察不同类型转移支付所面临的“效率”和“公平”权衡。我们发现,如果中央政府实施影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措施,如通过转移支付实现了资本向落后地区转移或改善了落后地区基础设施,那么在缩小区际产业和收入差距的同时,还有可能降低整体经济的增长率。当然我们也发现了多种可以实现“效率”和“公平”兼得的转移支付方式,例如将转移支付用于提升创新能力、扩大有效需求、发展商贸活动以及提振市场信心。这些措施要么降低了创新成本,要么提高了有效需求,从而推动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地区市场拥挤效应的增强将导致当地资本利润水平的下降,最终获得更公平的产业和收入分布。其次,我们基于自由资本模型,在一般均衡框架下重点考察了三种补贴落后地区企业生产过程的转移支付——利润补贴、固定投入补贴和产量补贴,并通过解析的形式展示了这三种生产型转移支付的综合经济效应。我们发现:首先,转移支付的效应会随着一体化程度的深入而增强。其次,上述三种转移支付虽然都能起到缩小区际产业分布差距的作用,但是在改善区际收入差距方面的效果却不同。具体而言,产量补贴因为提高了落后地区工人的收入水平,所以可以缩小区际收入差距;而有悖于一般认识,利润补贴和固定投入补贴反而会扩大区际收入差距。最后,利润补贴和固定投入补贴对落后地区工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难以确定。补贴所引致的企业进入并没有如人所愿地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原因可能是新企业的进入导致了原有企业的生产萎缩或倒闭。再次,我们将消费异质性和局部知识溢出纳入自由企业家模型中,考察了不同转移支付的福利效应。分析表明,转移支付的福利效应除了取决于交易成本水平(一体化程度)、消费异质化程度、溢出效应强度这些等客观因素,还取决于社会价值观这一主观因素。具体而言,在一体化程度和消费异质化程度比较低并且溢出效应不太显着的情况下,产业转移型转移支付在福利改善方面相对较优;反之,则收入型转移支付相对较优。另外,如果社会大众对公平的重视程度越高,那么他们越会倾向于支持政府干预市场结果。由此,追求公平的政府应该在一体化程度比较低的情况下采取产业转移型转移支付,在一体化程度比较高的情况下采取收入型转移支付,而当一体化程度处于中间水平时,政府应放任市场自由运作。最后,我们结合西部大开发的现实背景和相应的政策模拟结果,提出:政府在设计一个具体的转移支付措施时,思考不能局限于转移支付的直接效应和短期效应,还应该深入探讨其可能的间接效应和长期效应,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考虑转移支付与其作用区域的匹配性,因为不同转移支付对不同经济变量的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本文的主题是:通过拓展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考察了不同类型转移支付所面临的“效率”和“公平”权衡、转移支付对落后地区所产生的综合经济效应以及对不同个体和整体社会的福利影响,进一步增进了人们对如何利用转移支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解。在新经济地理学框架内研究转移支付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几乎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还有很大的可扩展空间。

王梅[4](2010)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最低工资效应研究 ——对中国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自199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最低工资制度,各地也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并适时予以调整,但缺乏对最低工资制度实施效果的系统研究,影响了相关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就业压力非常大,如何避免最低工资制度对就业的负面影响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本论文对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为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研究补充新的分析证据。本文认为,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化趋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这决定了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具有如下特征: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大部分的流动劳动力并没有完全脱离农村而真正成为城市的产业工人,他们的保留工资水平较低,在消费以及未来的生活预期等方面均与城市劳动力不同,不断压低流入地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迫使该市场中部分具有较高保留工资的劳动力退出该区域劳动力市场,影响城市劳动参与率。针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的特点,以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为基础,引入最低工资因素后加以拓展,建立最低工资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研究框架。拓展模型表明,最低工资标准对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影响取决于最低工资标准与流动劳动力的保留工资水平、城市劳动力市场初始均衡工资水平(指没有劳动力流动的情况下)的关系,最终效果是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力需求与供给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劳动力需求方面看,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力需求影响的最终效果受微观和宏观的双重影响,会引起就业岗位的增加或减少。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看,最低工资标准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个体的劳动决策行为,最低工资标准的上升(或下降)会引起低收入群体劳动力供给的增加(或减少)。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本文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最低工资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分析总结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特点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对就业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一些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对就业的影响为正,另一些地区影响为负。对比最低工资标准与产出对城镇就业的影响程度,东部地区的工资对就业的影响要大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产出对就业的影响要大于东部地区。针对区域性差异,本文分别从影响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供给角度看,最低工资制度与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家庭负担程度紧密相关。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直接影响着低技能劳动群体的再就业行为,合理的制度安排有利于促进劳动者的就业,而家庭负担程度的逐年减轻有利于缓解劳动者参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压力。从需求角度看,产业结构变动与技术进步对就业产生直接影响。我国三大区域的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与从业人员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与从业人员比重上升,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要大大高于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分析表明,东部地区的二、三产业比重和吸纳就业能力高于中、西部地区,其就业受最低工资影响会大于中、西部地区。另外,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当最低工资标准上升时,企业将会出现资本替代劳动的行为。因此,东部地区的企业将可能更多采取资本替代劳动行为,从而导致东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在技术进步的作用下出现负面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综合理论与实证分析结论,借鉴国外最低工资制度,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制度建议:第一,从国家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整体战略调整的高度,我国区域最低工资标准应呈梯度分布,并实施不同的调整策略;第二,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设定适度的最低工资标准;第三,加强最低工资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衔接;第四,建立健全最低工资动态调整机制;第五,强化民主参与,构建集体协商机制;第六,调整最低工资制度的覆盖范围,避免最低工资对就业的负面影响;第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劳动力需求;第八,提高劳动者素质,减少结构性失业;第九,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实行公平合理的就业竞争机制等。

慕丽杰[5](2009)在《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融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推动力,不仅在现代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得到了理论支持,而且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历程中也得到了实践验证。区域金融是金融发展的中观层次,区域金融是指一国内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一样,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现象。近年来,作为一个区域化特征明显的发展中大国,我国中西部经济金融发展速度和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和非均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进入“十一五”时期以后,正处在重要转折和发展时期的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会进一步提高,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也会更大,加之现有政策存在忽视区域金融差异的倾向,金融发展重外延和总量扩张、轻内涵和质量优化的倾向严重影响着金融整体效率的发挥。如果这种非均衡现象不加以协调,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就不可能充分发挥,更不利于国家金融的整体发展。如何在区域金融领域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促使其协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便成为我国区域战略实施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本文通过综合区域经济理论、金融协调理论、区域金融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试图开辟一块新的研究领域,即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野从金融深化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区域经济结构变迁中金融作用的差异、规律与机制,并结合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实际重点阐述了实现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完善的制度安排及实际操作。在界定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的基础上,论文建立了如下的论证主线:拟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比较角度来探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演进路径,找寻促进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旨在为缩小区域间金融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和金融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主张。从区域金融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内在机制的角度,结合中国东、中西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指标和数据,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比较分析和计量分析等方法,通过研究和比较东部区域与中西部区域有关金融发展程度以及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等具体指标,具体描述了中国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滞后的实际状况并分析了金融发展滞后的原因,进而从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角度对中西部区域因金融发展滞后所带来的与东部区域之间经济增长非均衡性做了尝试性分析和探讨。最后,从中西部区域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现状角度出发,针对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增长差距,实现东部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本文较为系统地提出了促进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中心内容具体包括如下几部分:在具体研究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问题时,文章注重特色和实际分析,本文研究的内容安排是这样的:第一、绪论部分介绍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探讨研究的实践意义、技术路线和总体框架。第二、介绍国内外区域经济理论和区域金融理论的研究现状,对区域经济理论和区域金融,以及有关金融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进行简要阐述。第三、从区域金融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内在机制的角度,分析中国东部和中西部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差异。第四、实证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发展的现状和特征,多角度分析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差异,并最终概括中国区域金融发展非均衡性的未来变化趋势。第五、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因素探讨。第六、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效应分析。结合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系统分析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所带来的效应,最终得出结论,负效应大于正效应,总体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进而论证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现状必须调整的必要性。第七、推进区域金融发展与完善的对策构想。在结合理论和中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对策内容包括:区域金融中心的培育、区域金融机构和区域资本市场的完善、区域创新系统的建立、区际金融合作及区域金融政策的加强。

杨军生[6](2006)在《“低工资陷阱”与中国经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按2005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后的数据计算,1979-2004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6%,2005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了1700美元。中国27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一定程度上是以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为支撑的。但在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的水平以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能否继续发挥中国经济起飞助跑器的作用?中国是要继续维持很低的工资水平,还是逐步提高工资?已经成为专家学者或政府官员开始关注的话题,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做出的抉择。本文主要研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低劳动力成本(对厂商表现为低劳动力成本,对劳动者表现为低工资收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工业化发展到较高水平以后,低劳动力成本对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作用。本文认为,在中国工业化达到较高程度、社会供给不足已经基本消失的情况下,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低工资)开始对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并且这些负面影响和低劳动力成本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相互加强的关系,笔者将之概括为“低工资陷阱”。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与其他国家进行横截面比较分析和历史纵向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低工资陷阱的形成机制和中国经济因为低工资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适当提高工资的政策建议。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低工资陷阱”概述。主要阐述低工资陷阱的概念、形成机制、形成条件等。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低工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在经济进入工业化的较高阶段,社会有效需求出现相对不足时,低工资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就开始逐渐显现,出现“低工资陷阱”。“低工资陷阱”是指,在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以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低工资)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以及这些负面影响和低工资之间相互加强的作用和趋势。低工资陷阱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低工资与有效需求不足陷阱”,“低工资与产业结构低度化陷阱”,“低工资与区域经济不均衡陷阱”,“低工资与贫富差距加大陷阱”等四个方面。第二章中国的工资分配现状及国际比较。主要从不同的角度估算了中国的工资水平并进行了国际比较。据国外专家测算,2002年中国城镇制造业的小时雇员报酬为1.06美元,乡镇企业制造业的小时雇员报酬为0.45美元,中国所有制造业的小时雇员报酬只有0.63美元,年均报酬为10363元,折合1252美元。中国制造业的小时雇员报酬仅仅相当于美国的2.98%,英国的3.52%,日本的3.41%,韩国的7%,巴西的24.9%,墨西哥的24.23%,亚洲四小龙的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4.11%,原欧盟十五国的3.18%。中国的工资分配率(劳动报酬占以要素成本计算的国民收入的比例)相当低,根据本文的测算,2003年中国工资分配

马长有[7](2005)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决定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的时代课题。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在我国进入21世纪之际做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目前,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金融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从金融视角思考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就势将成为必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此体系中金融支持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金融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并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总体运行。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金融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强化其支持力度,探索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途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当前金融部门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笔者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相关联系作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指导思想,批判地借鉴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西方金融深化理论的有关原理、方法及研究成果,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经济日趋市场化和开放化的大背景中,从金融深化、投融资体制、区域资金流动、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金融运行效率等方面揭示金融发展对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剖析西部地区金融浅层发展的特征、成因及其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制约,并从西部地区的具体实际出发,探讨和论证促进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以增强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战略途径和具体策略。全文共分八个部分,其结构和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阐明了西部经济转型时期金融支持的重要性和选题的目的、意义,概括了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创新点和方法。 第二部分: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回顾与评价。经济增长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纵观经济学发展历程,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

杨露[8](2005)在《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与市场》文中提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探讨是经济学发展中的一条主线,一直是各学派争论的焦点。本文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放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特定环境中加以探讨。 我国的西部地域广阔,在历史上曾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有过辉煌的发展史。但随着朝代的变迁,频繁的战乱,特别是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重心逐渐向东向南转移。在 20 世纪末期,新一代中国领导集体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此次大开发不同于建国初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已初见成效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能再延续六十年代及三线建设时期的西部开发时的政府投入模式,必须激发西部自身的发展动力,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开发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职能定位问题,这是本次开发面临的实践问题,也是本文探讨的重心。 本文在第二章回顾了经济发展史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思想发展。从 16 世纪的重商主义、17 世纪的重农学派,直到古典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经济学,从而得出结论:因市场和政府各有各的优势和缺陷,都有失灵的领域,因此,只能是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选择不同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组合模式,才能取得成功。 本文第三章对比了美国 1775 年开始的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建国初期对西部的几次开发。美国的西部开发,一开始就是以自由市场经济为背景,市场在其开发中起了基础性作用。在此前提下,政府进行了适当了干预。我国建国初期,面对严峻的国际环境及新中国的落后局4面,再加上当时确定的目标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所以对一个农业国来说,只有实行强政府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通过这两个案例,再一次证明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不同的环境,只有选择不同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正确组合,开发才能成功。第四章本文就我国此次大开发中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定位做了具体分析。我国的西部经过几次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定位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现象、政府投资热情远高于微观主体、政府行为不规范等。文章提出了在此次西部开发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三步走”模式:前期的“强政府,弱市场”模式:因为西部地区的市场机制发育不够充分,因此在开发的初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和作用,政府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优惠、市场培育、制度创新等,直接推动西部开发。开发中期的“市场为主,政府扶持”模式: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和西部地区市场机制的不断发育成长,西部开发中市场机制的作用将逐渐凸显,市场在西部开发中将逐渐对资源配置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逐渐成为西部开发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这一时期,政府的作用仍然重要,要继续在西部开发中发挥扶持作用。开发后期的“小政府,大市场”模式:从长远来看,在我国西部开发的后期,市场机制将充分发育,西部地区的市场化改革将取得成功,市场机制将在西部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中真正起主导和支配作用,那时,政府的在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将逐渐淡出,从而出现“小政府、大市场”的格局。5文章第五章对西部大开发中政府职能的优化、市场的培育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对经济学说史上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详细具体地分析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思想发展与变迁。采用实证与对比的方法,分析了美国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建国初期的几次西部大开发,在实践上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开发中必须处理好的实践问题。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证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应选择不同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定位模式。2、对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定位提出了一个动态的分析框架,即分三阶段的动态过程分析(1)开发初期的“强政府,弱市场”模式;(2)开发中期的“市场为主,政府扶持”模式;(3)开发后期的“小政府,大市场”模式。在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中,这样的分析思路和框架还不不多见。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文中观点还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深入,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政府, 市场, 关系

刘建锋[9](2004)在《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举世瞩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重心的西移。西部大开发,不仅对当前整个中国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也将是中华民族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举措,是事关全局,举世瞩目的千秋伟业。西部大开发,既可以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实现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又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整合全国各种优势资源,拓展全国经济的发展空间,真正使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一样,政治持续稳定,经济日益繁荣,生活共同富裕,社会不断进步。 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人,在于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人力和人才。因此,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是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原动力,是实现西部地区现代化宏伟战略的基本措施,是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马克思将人力资源称为“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能动性生产要素,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过渡,人力资源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载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提高。甚至有人称,人力资源有可能是这个星球上等待被开掘的最后一项资源。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援之以鱼,不如摄之以渔”。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抓好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是 加速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西部地区 不仅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人的素质。只有有效 地实施人才开发战略,才能提高西部地区的整体素质,加速经济的发 展。 木论文试图从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现状和存在问 题分析入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关研究成果,采取定性 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经济发展的 关键这一结论。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了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 以及人力资源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大开 发的原动力,强调人力资源是西部经济发展中的第一性资源。第二部 分呈示了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背景及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状况及成因, 通过对西部人口数量、人口增长的各项指标的详细分析,概括出西部 人力资源的数量、素质特征和利用状况的基本态势。第三部分论述人 力资源开发的根本是以教育促进人的素质提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强 化教育,达到西部人力资源素质的整体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 径是西部劳动力空间转移。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领域就业、人口转移 到城市里居住、人们追逐更高的收入水平,是经济发展必然过程。人 力资源开发的关键是科技。西部地区要发展,经济是中心;经济要振 兴,科技是关键;科技要进步,教育是基础。西部地区只有大力发展 科学技术,才能顺利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

严汉平[10](2004)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分析与制度创新主体角色定位及转换》文中认为本研究基于以下三个背景:一是中国区域差异不断加大的趋势;二是缩小区域差异是新中国历来不懈奋斗的目标和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三是现有区域经济学研究中对制度因素重视不够以及分析不够深入。本研究不仅具有发展经济增长理论和丰富区域经济学理论等理论意义以外,同时为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最终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二是我国区域差异及差异的成因分析;三是东西部之间制度落差分析;四是西部制度的非均衡;五是西部制度创新的路径;六是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 通过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其中包含着笔者的创新之处:一是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互动的关系,制度创新会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会加快制度创新;二是中国区域差异的形成尽管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核心的因素是制度差异,缩小区域差异可以采取多种路径,但关键是进行制度创新;三是东西部之间的制度落差,不仅表现为产权制度、市场制度等正式制度落差,还有市场经济观念、就业观念等非正式制度的落差,制度创新是消除制度落差的关键。现阶段,对于西部来说,通过非正式制度创新消除非正式制度落差比通过正式制度创新消除正式制度落差更为迫切;四是现阶段西部处于制度的非均衡状态,制度的非均衡表现为“制度短缺”和“制度过剩”并存的格局。对于现阶段的西部地区来说,通过清理过剩的制度以解决“制度过剩”比通过增加制度供给解决“制度短缺”更为重要,而且增加制度供给是制度创新,清理过剩的制度实质上也是制度创新;五是西部制度创新应走一条自发演进、内生的、渐进式的路径,同时制度创新应在一定的框架下进行并要符合西部地区的现实情况;六是西部经济发展中有三类制度创新主体,分别是宏观主体——中央政府,中观主体——地方政府,微观主体——企业、居民户和社会中介组织,三类主体各有利弊。在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下各种制度创新主体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笔者对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主体的定位是:在启动期,中央政府应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在开发期,西部地方政府应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在发展期,微观主体应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在现阶段,由于西部地方政府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主体具有比较优势,所以,西部地方政府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应承担起制度创新第一主体的角色。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主体角色定位取决于中文摘要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方式,制度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是变化的,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主体应呈现出从宏观主体一中观主体一微观主体转换的轨迹和趋势。

二、论大开发中的西部就业市场均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大开发中的西部就业市场均衡(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
2 旅游业纳入公共财政的理论依据
    2.1 公共财政理论
        2.1.1 公共财政的内涵与特性
        2.1.2 公共财政的职能
        2.1.3 公共财政的演变
    2.2 财政政策与旅游业发展
        2.2.1 财政政策对旅游业的作用
        3.2.2 旅游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
    2.3 旅游业纳入公共财政的理论必然性
        2.3.1 旅游业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2.3.2 旅游产业的外部性特征
        2.3.3 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
3 旅游业纳入公共财政的现实依据
    3.1 旅游业的内涵与特征
        3.1.1 旅游业的概念及构成
        3.1.2 大旅游产业
        3.1.3 旅游业的特征
    3.2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3.2.1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3.2.2 我国旅游业的三次战略转型
    3.3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3.4 旅游业战略支柱产业地位的确立
    3.5 财政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是我国现实的必然选择
    3.6 财政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是国际社会的普遍经验
4 我国旅游业财政政策的历史变迁
    4.1 我国旅游业财政政策的历史变迁
    4.2 现行旅游业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4.2.1 国家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4.2.2 地方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4.3 当前旅游业财政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5 旅游业财政政策的国际借鉴:日本经验及启示
    5.1 日本"观光立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5.2 日本旅游业财政政策的内容框架
        5.2.1 观光财政政策主体
        5.2.2 观光财政政策客体
        5.2.3 观光财政政策环境
        5.2.4 观光财政政策工具
    5.3 日本旅游业财政政策的经验借鉴
6 旅游业财政政策理论框架的构建
    6.1 旅游业财政政策的目标导向
    6.2 旅游业财政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和程式
        6.2.1 旅游业财政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6.2.2 旅游业财政政策制定的程式
    6.3 旅游业财政政策的政策工具
    6.4 旅游业财政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
    6.5 旅游业财政政策框架构建
7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7.1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
        7.1.1 财政支出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特点与优势
        7.1.2 财政支出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具体建议
    7.2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7.2.1 现行旅游业相关税收政策的问题与不足
        7.2.2 税收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具体建议
    7.3 明确财政政策支持重点,破解旅游业发展瓶颈
        7.3.1 加大财政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7.3.2 加大对旅游营销的财政支持,深度开拓旅游客源市场
        7.3.3 财政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7.3.4 财政推进旅游企业成长,培育和完善市场主体
        7.3.5 财政支持旅游人才培养,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7.3.6 财政支持旅游技术水平提高,加快旅游业发展
        7.3.7 扩大旅游需求,增加旅游消费,促进旅游业发展
    7.4 加强财政政策决策和监督,提高财政政策绩效
        7.4.1 建立健全旅游业财政政策决策机制
        7.4.2 加强财政监督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论文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2)我国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土地
        二、农地
        三、农地非农化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农地价值构成研究
        二、农地非农化的配置模型研究
        三、我国农地非农化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二、研究意义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六节 研究创新和研究局限
第二章 资源配置理论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资源配置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二、科学发展观对资源配置的指导意义
    第二节 资源配置的效率标准
        一、帕累托最优效率
        二、帕累托效率的拓展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下帕累托效率的实现
        一、帕累托效率的实现条件
        二、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帕累托效率的实现
    第四节 市场失灵与政策
        一、垄断问题
        二、外部性问题
        三、公共品问题
        四、信息不完全问题
        五、公平问题
        六、政府政策
    第五节 借鉴与指导
第三章 农地非农化配置的理论模型分析
    第一节 农地资源价值构成解析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认识农地的价值和价格
        二、环境经济学角度认识农地价值构成
        三、功能效用角度认识农地价值构成
        四、市场角度认识农地价值构成
        五、农地产权角度认识农地价值
    第二节 农地非农化配置模型解析
        一、完美假设条件下的分析
        二、纳入不确定性风险因素的分析
        三、纳入可逆转因素的分析
        四、农地非农化的管理决策解析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农地非农化现状分析
    第一节 农地非农化的趋势与特点
        一、农地非农化的时间趋势
        二、农地非农化的空间特点
    第二节 农地非农化规律——农地非农化库兹涅茨曲线探析
        一、农地非农化库兹涅茨曲线存在的分析
        二、农地非农化库兹涅茨曲线估算及分析
    第三节 农地非农化的制度安排现状
        一、土地产权制度
        二、土地征收制度
        三、其他相关制度
    第四节 农地非农化的利益主体与途径
        一、农地非农化的利益主体
        二、农地非农化的途径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现有配置机制下的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分析
    第一节 制度安排—配置机制—配置效率
    第二节 我国农地非农化制度安排的剖析
    第三节 我国农地非农化配置机制的剖析
    第四节 现有配置机制下农地非农化的效率分析
        一、各地区部门间配置效率分析
        二、农地非农化的空间配置效率分析
    第五节 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以中部8省为例
        一、实证分析思路与步骤
        二、模型测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改进研究
    第一节 提升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的概述
    第二节 农地转用审批制度的创新——农地发展权的应用
        一、农地发展权的概念与内涵
        二、农地发展权的必要性
        三、我国农地发展权现状
        四、农地发展权对于农地非农化效率的作用
        五、我国农地发展权的归属及利益分配
    第三节 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
        一、土地征收的公益性
        二、土地征收的合理补偿
    第四节 集体建设用地的直接入市流转
        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现状
        二、改革试点流转模式
        三、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的效应
    第五节 制度创新后的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情景模拟分析
    第六节 政府委托代理机制的完善
    第七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转移支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视角
        1.2.1 研究视角
        1.2.2 分析单元
        1.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4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第四节 创新点与难点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主要难点
第二章 转移支付研究综述
    第一节 传统公共财政理论关于转移支付的探讨
    第二节 宏观公共财政理论关于分权和转移支付的讨论
    第三节 新经济地理学框架内转移支付的讨论
    第四节 国内相关研究
第三章 综合框架内转移支付的分析
    第一节 综合框架内的转移支付主要形式
        3.1.1 资本转移类转移支付
        3.1.2 改善基础设施类转移支付
        3.1.3 提升创新能力类转移支付
        3.1.4 调整经济结构类转移支付
    第二节 双扇形区域格局
        3.2.1 假设
        3.2.2 消费行为
        3.2.3 生产行为
        3.2.4 均衡的产业分布
    第三节 纳入内生增长
        3.3.1 考虑内生增长的意义
        3.3.2 跨期均衡条件
        3.3.3 基于局部溢出效应的内生增长
        3.3.4 地区收入水平
    第四节 单参数转移支付的经济效应
        3.4.1 资本转移类转移支付
        3.4.2 改善基础设施类转移支付
        3.4.3 提升创新能力类转移支付
        3.4.4 调整经济结构类转移支付
    第五节 小结
    附录
        附录3.1 消费者的需求函数
        附录3.2 企业规模表达式
        附录3.3 均衡时东部地区产业份额
        附录3.4 工业部门均衡企业规模
        附录3.5 增长模型的经济增长率
        附录3.6 增长模型的收入水平
        附录3.7 增长模型的长期均衡结果
        附录3.8 数值模拟和图形分析的技术路线
        附录3.9 中西部区内交易成本对价格指数比和实际收入差距的影响
        附录3.10 区际交易成本对价格指数比和实际收入差距的影响
        附录3.11 东部区内交易成本对价格指数比和实际收入差距的影响
        附录3.12 东部区内交易成本对价格指数比和实际收入差距的影响
第四章 生产型转移支付的综合经济效应
    第一节 基础模型的逻辑框架
        4.1.1 假设
        4.1.2 生产行为
        4.1.3 消费行为
        4.1.4 长期均衡条件
    第二节 没有转移支付时的长期均衡结果
        4.2.1 产业分布
        4.2.2 地区收入水平
    第三节 生产型转移支付的局部均衡分析
        4.3.1 用于补贴中西部地区企业利润率的生产型转移支付
        4.3.2 转移支付和地区收入差距
    第四节 生产型转移支付的一般均衡分析
        4.4.1 生产型转移支付(Ⅰ):所得税用于利润补贴
        4.4.2 生产型转移支付(Ⅱ):所得税用于固定投入补贴
        4.4.3 生产型转移支付(Ⅲ):所得税用于产量补贴
    第五节 小结
    附录
        附录4.1 基础模型中两地区企业的产出量
        附录4.2 基础模型的东部地区企业数量份额
        附录4.3 基础模型的均衡企业规模
        附录4.4 基础模型的地区收入水平
        附录4.5 产业份额与补贴率的关系式
        附录4.6 产业份额与补贴率的偏导关系式
        附录4.7 补贴情景下的企业规模
        附录4.8 补贴对中西部企业规模的影响
        附录4.9 补贴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
        附录4.10 生产型转移支付(Ⅰ)下东部地区支出份额的一般均衡水平
        附录4.11 利润补贴对支出份额的影响
        附录4.12 利润补贴对产业份额的影响
        附录4.13 比较式(4.22)和(4.39)的数值模拟结果
        附录4.14 利润补贴对中西部企业规模的影响
        附录4.15 利润补贴对中西部工业部门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附录4.16 生产型转移支付(Ⅱ)下的产业份额与固定投入补贴的关系
        附录4.17 固定投入补贴对产业份额的影响
        附录4.18 固定投入补贴对企业规模的影响
        附录4.19 固定投入补贴对中西部工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附录4.20 生产型转移支付(Ⅱ)下的支出份额
        附录4.21 生产型转移支付(Ⅲ)下的支出份额
        附录4.22 产量补贴对支出份额的影响
        附录4.23 产量补贴对支出份额的影响
第五章 转移支付的福利分析
    第一节 新经济地理学对福利分析的拓展
        5.1.1 传统福利分析的意义和不足
        5.1.2 NEG对福利分析的拓展
    第二节 纳入消费异质性和知识溢出的FE模型
        5.2.1 基础情景
        5.2.2 消费异质性
        5.2.3 生产领域中的局部产业间和产业内溢出效应
        5.2.4 长期均衡条件
    第三节 核心-边缘均衡
        5.3.1 基本经济情况
        5.3.2 收入分配不平等
        5.3.3 核心-边缘均衡稳定的额外条件
    第四节 不同转移支付措施的福利效应
        5.4.1 产业转移型转移支付
        5.4.2 收入型转移支付(Ⅰ):全国性收入税补贴边缘区工人收入
        5.4.3 收入型转移支付(Ⅱ):核心区税收补贴边缘区工人收入
        5.4.4 收入型转移支付(Ⅲ):企业所得税补贴边缘区工人收入
        5.4.5 社会价值观
    第五节 小结
    附录
        附录5.1 区域i工业企业生产规模
        附录5.2 区域i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
        附录5.3 核心-边缘均衡时一个企业家迁往边缘区的收入
        附录5.4 式(5.44)的数理解释
        附录5.5 对称分散均衡时工业企业生产规模和企业家收入
        附录5.6 数值模拟的方程具体形式和具体参数值
        附录5.7 均衡税率的计算
        附录5.8 交易成本的取值范围
第六章 转移支付的作用机理与效应模拟
    第一节 产业转移型转移支付
        6.1.1 现实背景
        6.1.2 产业转移型转移支付的作用机理
        6.1.3 产业转移型转移支付的效应模拟
    第二节 基础设施型转移支付
        6.2.1 现实背景和理论认识
        6.2.2 基础设施影响区际实际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
        6.2.3 基础设施型转移支付的效应模拟
    第三节 生产型转移支付
        6.3.1 现实背景
        6.3.2 生产型转移支付的作用机理
        6.3.3 生产型转移支付的效应模拟
    第四节 收入型转移支付
        6.4.1 现实背景
        6.4.2 收入型转移支付的作用机理
        6.4.3 收入型转移支付的效应模拟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语:走向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二元经济结构下最低工资效应研究 ——对中国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及概念界定
        1.2.1 二元经济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综述
        1.2.2 最低工资对就业影响的理论研究回顾
        1.2.3 国外最低工资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1.2.4 国内相关研究
        1.2.5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的结构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二元经济下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基本分析框架
    第一节 二元经济劳动力转移基本理论回顾
        2.1.1 劳动无限供给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2.1.2 农业技术变化前提下的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2.1.3 城市存在失业前提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
    第二节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
        2.2.1 城乡二元结构有深化的趋势
        2.2.2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2.2.3 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2.2.4 我国发展过程中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第三节 加入最低工资的二元经济模型拓展分析
        2.3.1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2.3.2 刘易斯模型拓展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最低工资标准对城市劳动力市场影响的机制分析
    第一节 最低工资标准对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影响的机制分析
        3.1.1 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力需求影响的微观机制
        3.1.2 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力需求影响的宏观机制
        3.1.3 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力需求影响机制的综合结果
    第二节 最低工资标准对城市劳动力市场供给影响的机制分析
        3.2.1 最低工资标准对个别劳动者劳动供给的影响: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3.2.2 最低工资对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影响机制
    第三节 最低工资标准对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影响的机制分析
        3.3.1 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下最低工资标准对就业的影响
        3.3.2 劳动无限供给下最低工资标准对就业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最低工资制度对区域劳动力市场影响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东部城市劳动力市场影响分析
        4.1.1 东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概况
        4.1.2 东部地区的城镇就业概况
        4.1.3 东部地区的最低工资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中部城市劳动力市场影响分析
        4.2.1 中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概况
        4.2.2 中部地区的城镇就业概况
        4.2.3 中部地区的最低工资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最低工资制度对我国西部城市劳动力市场影响分析
        4.3.1 西部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概况
        4.3.2 西部地区的城镇就业概况
        4.3.3 西部地区的最低工资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最低工资对就业影响的区域性差异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劳动力供给因素分析
        5.1.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影响
        5.1.2 就业者负担的影响
    第二节 影响最低工资就业效应的劳动力需求因素分析
        5.2.1 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
        5.2.2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相关制度建议
    第一节 本文研究结论
    第二节 相关制度安排建议
        6.2.1 从国家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整体战略调整的高度,我国区域最低工资标准应呈梯度分布
        6.2.2 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设定适度的最低工资标准
        6.2.3 加强最低工资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衔接
        6.2.4 建立健全最低工资动态调整机制
        6.2.5 强化民主参与,构建集体协商机制
        6.2.6 调整最低工资制度的覆盖范围,避免最低工资对就业的负面影响
        6.2.7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劳动力需求
        6.2.8 提高劳动者素质,减少结构性失业
        6.2.9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实行公平合理的就业竞争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意义和问题的提出
    0.2 相关概念界定
    0.3 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0.4 框架结构和内容安排
    0.5 本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1 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理论评介
    1.1 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1.1.1 区位理论
        1.1.2 传统区域发展理论
        1.1.3 近代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1.4 区域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1.2 区域金融理论研究综述
        1.2.1 国外区域经济学界对区域金融的研究
        1.2.2 中国经济学界有关区域金融的研究综述
    1.3 区域金融理论与区域经济理论的拓展
2 区域金融成长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度差异剖析
    2.1 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度的作用机制
    2.2 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差异的实证分析
        2.2.1 区域金融对增加区域经济发展中要素投入量的贡献度差异
        2.2.2 区域金融对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贡献度差异
        2.2.3 区域金融在区域经济增量中的直接贡献度差异
        2.2.4 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度差异
3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现状与特征评介
    3.1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现状评介
        3.1.1 各区域经济增长总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非平衡
        3.1.2 各区域居民人均收入和劳动力价格的非均衡
        3.1.3 各区域地方财政增收形势良好但不平衡
        3.1.4 各区域对外贸易发展状况非平衡
    3.2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现状评介
        3.2.1 区域金融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
        3.2.2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总体现状描述
        3.2.3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分行业具体分析
    3.3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特征和变动趋势分析
        3.3.1 区域金融差异变动趋势和规律
        3.3.2 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差异程度的变动特征和趋势分析
4 影响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因素探讨
    4.1 客观环境因素
        4.1.1 区位条件
        4.1.2 资源禀赋
        4.1.3 历史文化
    4.2 区域经济条件因素
        4.2.1 资金因素
        4.2.2 市场体制差异
        4.2.3 技术开发能力
    4.3 制度因素
        4.3.1 体制改革及政策影响
        4.3.2 试验点政策和对外开放程度
        4.3.3 财税政策的影响
        4.3.4 金融制度和政策的影响
        4.3.5 政府行为
    4.4 区域经济主体主观因素
        4.4.1 区域金融努力程度
        4.4.2 社会资本
    4.5 影响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因素的变化趋势
5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效应分析
    5.1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积极效应
        5.1.1 集聚效应
        5.1.2 扩散效应
    5.2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消极效应
        5.2.1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经济“短边效应”
        5.2.2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货币政策传导不对称效应
        5.2.3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政治和社会消极效应
        5.2.4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弱化效应
        5.2.5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效应
    5.3 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综合效应——马太效应
6 推进区域金融发展与完善的对策构想
    6.1 区域金融发展与完善的战略理论基础
    6.2 区域金融发展机制的模式选择
    6.3 区域金融发展与完善的对策选择
        6.3.1 培育多层次区域金融中心
        6.3.2 优化区域金融机构布局
        6.3.3 发展区域资本市场
        6.3.4 建立区域金融创新系统
        6.3.5 加强区域金融的区际合作
        6.3.6 完善区域金融政策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低工资陷阱”与中国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四、工资与经济发展理论的回顾与评析
第一章 何为“低工资陷阱”
    第一节 低工资陷阱的涵义
        一、低工资包含成本和收入两个角度的含义
        二、工业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是低工资陷阱形成的主要条件
        三、低工资陷阱是逐渐形成的
        四、低工资陷阱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五、经济难以依靠市场自动摆脱低工资陷阱
    第二节 低工资陷阱的形成条件
        一、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
        二、劳动力无限供给或比较丰富
        三、劳动力成本与经济发展的经验验证
    第三节 中国低工资陷阱提出的背景
        一、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
        二、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始终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上
        三、中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
    第四节 中国低工资陷阱的形成机制
        一、低工资与产业结构低度化陷阱
        二、低工资与区域经济不均衡陷阱
        三、低工资与贫富差距加大陷阱
        四、低工资与有效需求不足陷阱
第二章 中国的工资分配现状及国际比较
    第一节 中国实际工资的现状及国际比较
        一、中国实际工资的现状
        二、外国雇员报酬的数据及分析
    第二节 中国工资分配率的现状及国际比较
        一、中国工资分配率的现状
        二、外国工资分配率的数据及分析
第三章 低工资与产业结构低度化陷阱
    第一节 产业划分与产业结构演进
        一、三次产业间的结构演进
        二、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三、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结构演进
    第二节 低工资与产业结构低度化
        一、低工资与劳动对资本的替代
        二、低工资与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三、低工资与人口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
        四、低工资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五、低工资与需求结构
    第三节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国际比较
        一、日、韩等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二、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第四章 低工资与区域经济不均衡陷阱
    第一节 区域经济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理论
    第二节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及产业转移的困境
        一、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现状
        二、产业转移的困境
        三、沿海低工资现状
        四、低工资与区域经济不均衡陷阱
第五章 低工资与贫富差距加大陷阱
    第一节 低工资对贫富差距的影响机制
        一、低工资导致的高利润是贫富差距的主要来源
        二、低工资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三、低工资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投资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
        四、低工资加大国际间的贫富差距
    第二节 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和国际比较
        一、贫富差距扩大的种种表现
        二、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国际比较
    第三节 贫富差距的影响和国外经验的启示
        一、贫富差距的影响
        二、国外经验的启示
第六章 低工资与有效需求不足陷阱
    第一节 研究国民收入决定和工资分配的主要理论
        一、研究国民收入决定的主要理论
        二、几种主要的工资分配理论
    第二节 工资分配与国民收入决定
        一、企业生产函数与实际工资的决定
        二、工资分配与社会供给
        三、工资分配与有效需求
        四、工资分配与国民收入决定
    第三节 有效需求不足的“低工资陷阱”
        一、劳动市场与产品市场的关系分析
        二、有效需求不足的“低工资陷阱”的形成
    第四节 工资与供求的实证分析
        一、国际工资分配率与消费需求的实证分析
        二、中国消费率的现状和国际比较
        三、中国总的供求状况分析
第七章 低工资成因和提高工资相关问题辨析
    第一节 低工资的成因
        一、“劳动力无限供给”是主要的市场原因
        二、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低工资是历史原因
        三、对低工资优势的片面崇拜是认识原因
        四、劳动生产率低下是生产力原因
        五、国家劳动保护制度的欠缺是制度原因
    第二节 提高工资相关问题辨析
        一、市场力量能否自发提高工资
        二、政府主动加薪还是受经济、政治暴力逼迫加薪
        三、再分配的财税政策还是初次分配的工资政策
        四、对工资进行全面调控还是重点调控
    第三节 提高工资的效应分析
        一、提高工资是否抑制外贸出口
        二、提高工资是否引发通货膨胀
        三、提高工资是否降低就业
第八章 工资决定的非市场机制和我国的制度选择
    第一节 西方国家工资决定的非市场机制
        一、西方国家的工会
        二、集体工资谈判
        三、工资形成机制中的法律调节
        四、SA8000 社会责任认证标准
    第二节 中国跳出低工资陷阱的政策选择
        一、进一步发挥工会作用,推进劳资集体谈判工资形成体制
        二、提高沿海最低工资,拉大沿海与内地工资差距
        三、加强劳动保护的执法监督力度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富饶的贫困”
        1.1.2 繁荣与贫困共存
        1.1.3 西部发展处于转型时期
        1.1.4 金融资本的推动
        1.1.5 金融结构的区域失衡
        1.1.6 金融全球化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回顾与实践
    2.1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2.1.1 经济增长的源泉:因素分解
        2.1.2 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2.1.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2.1.4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2.1.5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经济发展理论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理论回顾
        2.2.1 货币与经济增长的理论
        2.2.2 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理论
        2.2.3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
        2.2.4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国内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现状
    2.3 对金融发展和区域金融理论的简短评述
    2.4 对理论考察得出的几点结论
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理
    3.1 现化经济的基本特征
        3.1.1 实物经济与金融运行的交融
        3.1.2 经济金融化程度加深
        3.1.3 直接融资比例上升
        3.1.4 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
    3.2 金融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3.2.1 有效动员储蓄
        3.2.2 优化资源配置
        3.2.3 促进公司治理
        3.2.4 便利风险管理
        3.2.5 便利商品交换
    3.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总量关系
    3.4 金融发展作用与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3.5 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金融贡献度
        3.5.1 金融在要素投入量提高中的贡献
        3.5.2 金融在要素生产率提高中的贡献
        3.5.3 金融对经济总量增加的直接贡献
        3.5.4 金融在经济增长率中的总体贡献度
    3.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3.6.1 社会资产日益金融化
        3.6.2 金融已成为社会资源的配置中心
        3.6.3 金融已成为宏观调控的中心
        3.6.4 金融成为国家经济稳定的核心
    3.7 结论与展望
4 西部区域货币资金流动与经济增长
    4.1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的特殊性
    4.2 区域间货币资金流动的途径
        4.2.1 商品买卖所形成的资金流动
        4.2.2 劳务输出与资金流动
        4.2.3 直接投资所引起的资金流动
        4.2.4 银行间的资金流动
        4.2.5 证券市场引起的资金流动
        4.2.6 外商直接投引起的资金流动
    4.3 区域间货币资本流动的失衡
        4.3.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地区间分布的失衡
        4.3.2 货币资金在区域间流动的失衡
        4.3.3 政府预算资金在地区间流动的失衡
        4.3.4 民间资金通过资本市场在区域间流动的失衡
        4.3.5 外商直接投资在地区间流动的失衡
        4.3.6 其他资本在地区间流动的失衡
    4.4 区域间资本流动与区域间经济差距关系的分析
    4.5 区域发展中的货币资金合理流动
        4.5.1 塑造合理的区域间资金流动格局的理论思考
        4.5.2 引导资金流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5 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5.1 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静态分析
        5.1.1 金融支持西部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5.1.2 西部开发处于经济转轨时期
        5.1.3 西部开发处于需求约束的市场环境中
        5.1.4 金融支持西部经济的传导过程
        5.1.5 金融支持西部经济的内容
    5.2 金融协调西部经济发展的动态逻辑
        5.2.1 企业成长阶段与西部金融的动态支持
        5.2.2 金融协调体系结构的动态演化
    5.3 金融发展对西部经济发展的作用
        5.3.1 金融市场对区域资本形成的促进功能
        5.3.2 金融发展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5.3.3 金融发展激发西部地区企业发展的活力
        5.3.4 金融发展推进西部内生经济增长机制的形成
6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现实依据
    6.1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西部地区经济差距
        6.1.1 东西部地区GDP及增长率差异比较
        6.1.2 东西部地区人均GDP及可支配收入差异比较
        6.1.3 东西部地区工业增长率差异比较
        6.1.4 东西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较
        6.1.5 东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差异比较
    6.2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现实状态
        6.2.1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现状
        6.2.2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6.2.3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6.3 西部地区金融运行的效率及成因探析
        6.3.1 西部地区金融运行的效率分析
        6.3.2 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落后的成因探析
7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经验借鉴
    7.1 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成功经验借鉴
        7.1.1 深圳特区经济开发与金融支持
        7.1.2 上海浦东经济区开发与金融支持
    7.2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成功经验借鉴
        7.2.1 美国西部开发与金融支持
        7.2.2 日本北海道开发与金融支持
    7.3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成功经验启示
8 金融支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
    8.1 货币金融政策的区域化调整
        8.1.1 货币金融政策在区域发展中的实践
        8.1.2 货币金融政策在区域发展中的调整
    8.2 西部货币市场的深化发展
        8.2.1 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
        8.2.2 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作用
        8.2.3 实现商业性金融的多元化发展
    8.3 西部资本市场的多层化发展
        8.3.1 西部地区资本市场发展的目标和模式
        8.3.2 西部股票市场的发展
        8.3.3 西部债券市场的发展
        8.3.4 西部基金市场的发展
        8.3.5 西部产权市场的发展
        8.3.6 西部中长期信贷市场的发展
    8.4 西部农村金融的发展
        8.4.1 西部金融支农力度弱
        8.4.2 西部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4.3 西部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8.5 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
        8.5.1 构建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的作用
        8.5.2 构建西部区域金融中心的理由
        8.5.3 构建西部地区金融中心的主要功能
        8.5.4 构建西部地区金融中心的主要措施
    8.6 促进金融创新,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效率
        8.6.1 西部金融面临对外开放的挑战
        8.6.2 开拓创新:西部金融业的战略抉择
        8.6.3 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声明
致谢

(8)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与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政府与市场——西部开发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1.2 本文的分析思路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主要贡献
第二章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综述
    2.1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思想与分歧
    2.2 政府和市场的功能
    2.3 结论
第三章 区域开发中的政府与市场:历史分析
    3.1 美国西部开发中的政府与市场:历史回顾
    3.2 我国西部开发中的政府与市场:历史回顾
    3.3 小结
第四章 西部大开发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定位分析
    4.1 西部大开发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现状
    4.2 西部开发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定位
第五章 西部大开发中政府职能优化与市场培育
    5.1 西部大开发中政府职能的优化
    5.2 西部大开发中市场的培育与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9)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关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
    1.1 人力资源的基本涵义
        1.1.1 人力资源的定义
        1.1.2 人力资源的作用
    1.2 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及特点
        1.2.1 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涵义
        1.2.2 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内容
        1.2.3 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
        1.2.4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1.3 关于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理论渊源
        1.3.1 早期的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理论
        1.3.2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
第二章 人力资源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
    2.1 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2.1.1 人力资源是构成社会经济运动的基本前提
        2.1.2 人力资源是一种居于主体地位的能动性资源
        2.1.3 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潜力在于人力资源
    2.2 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2.2.1 在提高对外资的吸引力方面
        2.2.2 在改善余值增长率方面
        2.2.3 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方面
        2.2.4 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具有有利的反馈作用方面
    2.3 人力资源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优先地位
        2.3.1 西部大开发的基础是人力资源开发
        2.3.2 提高西部地区技术进步的首要途径是人力资源开发
        2.3.3 适应西部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变的根本动力是人力资源开发
        2.3.4 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城乡收入提高的基本前提是人力资源开发
    2.4 人力资源开发与西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第三章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状况及成因
    3.1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状况
        3.1.1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数量状况
        3.1.2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素质特征
        3.1.3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人文特征
    3.2 成因
        3.2.1 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
        3.2.2 各层次经费投入少
        3.2.3 传统习惯的束缚
        3.2.4 教学质量低
        3.2.5 人力资源流失严重
第四章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4.1 教育及其发展战略
        4.1.1 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4.1.2 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基础教育
        4.1.3 多渠道筹资解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4.1.4 构建西部教育体系的合理布局结构
    4.2 劳动力资源空间转移及对策建议
        4.2.1 近年来劳动力流动的基本情况
        4.2.2 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诸多问题
        4.2.3 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4.3 科技与人才资源开发战略
        4.3.1 西部地区科技落后的原因
        4.3.2 西部地区人才资源的开发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后记
作者声明

(10)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分析与制度创新主体角色定位及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及框架结构
    1.3 本文的创新
2 制度、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1 制度研究的一个文献述评
        2.1.1 制度的定义
        2.1.2 制度的层次
        2.1.3 制度的分类
        2.1.4 制度的功能
    2.2 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2.1 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2.2.2 制度在经济增长中作用认识的演进历程
    2.3 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分析
        2.3.1 有关制度创新动力的几种假设
        2.3.2 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
        2.3.3 经济发展对制度创新的影响机理
    2.4 小结
3 区域差异及差异的成因分析
    3.1 中国区域差异的系统分析
        3.1.1 区域间差异
        3.1.2 区域内部差异
    3.2 中国区域差异成因及缩小区域差异的路径
        3.2.1 区域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3.2.2 缩小区域差异的主要路径
        3.2.3 对现有观点的评析
    3.3 小结
4 东西部之间的制度落差: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4.1 正式制度落差
        4.1.1 产权制度
        4.1.2 市场制度
        4.1.3 对外开放程度
        4.1.4 政府效率
    4.2 非正式制度落差
    4.3 制度创新是消除落差的关键
    4.4 小结
5 西部制度的非均衡:制度短缺与制度过剩并存
    5.1 西部的制度需求
        5.1.1 制度需求的界定
        5.1.2 制度需求的动力机制
        5.1.3 西部的制度需求的内容
    5.2 西部的制度供给
        5.2.1 制度供给的界定
        5.2.2 制度供给的动力机制
        5.2.3 西部制度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5.3 西部制度的非均衡
        5.3.1 制度的非均衡
        5.3.2 西部制度非均衡的表现
        5.3.3 西部制度非均衡的原因
    5.4 小结
6 西部制度创新路径:自发演进、内生的和渐进式路径
    6.1 制度创新的路径一般分析
        6.1.1 制度创新的路径
        6.1.2 制度创新的约束条件
    6.2 西部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以所有制结构演进路径为例
        6.2.1 路径之一:自发演进
        6.2.2 路径之二:人为选择与设计
        6.2.3 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演进的约束条件
        6.2.4 转轨时期所有制结构演进路径的选择和归宿
    6.3 小结
7 西部制度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及转换
    7.1 宏观主体:中央政府
        7.1.1 中央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因
        7.1.2 中央政府制度创新的方式
        7.1.3 中央政府制度创新的利弊
    7.2 中观主体:地方政府
        7.2.1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动因
        7.2.2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方式
        7.2.3 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利弊
    7.3 微观主体:企业、居民及社会中介组织
        7.3.1 微观主体制度创新的动因
        7.3.2 微观主体制度创新的方式
        7.3.3 微观主体制度创新的利弊
    7.4 西部不同发展阶段制度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及转换
    7.5 小结
8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获奖目录
致谢

四、论大开发中的西部就业市场均衡(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 王建勋.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2]我国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研究[D]. 王荧.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3]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转移支付[D]. 何力武. 南开大学, 2010(08)
  • [4]二元经济结构下最低工资效应研究 ——对中国的实证分析[D]. 王梅. 南开大学, 2010(08)
  • [5]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研究[D]. 慕丽杰. 辽宁大学, 2009(01)
  • [6]“低工资陷阱”与中国经济发展[D]. 杨军生.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
  • [7]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马长有. 四川大学, 2005(08)
  • [8]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与市场[D]. 杨露. 西南财经大学, 2005(04)
  • [9]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刘建锋.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
  • [10]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分析与制度创新主体角色定位及转换[D]. 严汉平. 西北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论大发展中的西部就业市场均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