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内陆水运的力量

不要忽视内陆水运的力量

一、别忽视了内河水运的能量(论文文献综述)

邢辉[1](2017)在《船舶废气排放量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海上运输在可持续运输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在大气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也占据了较大的份额。与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我国对船舶废气排放的评价、管理和控制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完善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开展沿海地区及海运船队废气排放(包括船舶NOx、CO、HC、CO2、SO2和PM排放)的量化研究和特征分析,将能为环境管理者和航运利益相关者制定排放控制措施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对于持续降低船舶排放的危害、切实保障公众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船舶废气排放量化模型存在船舶流量、发动机功率、航速和废气排放因子等基础数据缺乏及对具体测算对象的适用性问题,本研究开展了模型参数的本地化研究:(1)基于Clarksons及CCS(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船舶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建立了海运船舶主机标定功率、副机总标定功率和船舶设计航速等动力参数与船舶总吨的对应关系;(2)针对我国生产的分别满足IMO(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NOx Tier Ⅰ、Tier Ⅱ标准的76台和113台船用柴油机母型机排放测试报告的统计分析,得到了我国生产的分别满足IMO NOx Tier Ⅰ、Tier Ⅱ标准的低速、中速、高速主机以及中速、高速副机基于燃油的排放因子和基于做功的排放因子,并建立了各类型船用柴油机基于做功的排放因子与柴油机负荷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对船舶活动过程的详细分类,将船舶废气排放在空间上分为定工况的海上航路排放和变工况的港口邻近区域排放两部分。采用基于船舶活动的方法,结合海事局船舶抵、离港统计数据,建立了地区性海运废气排放测算模型;结合AIS观测统计数据得到船舶流量信息,建立了区域性海运废气排放测算模型;根据所建立的模型针对大连地区和渤海湾地区开展了海运废气排放量化的实证研究。此外,为有效量化中国水运船队的废气排放,采用基于运输周转量的方法,并结合水路运输周转量与我国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之间的回归分析,建立了中国水路运输业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测算模型。相关的测算方法和研究结论可为我国船舶废气排放的量化或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基于燃油消耗、基于船舶活动以及基于运输周转量的模型均是基于根据总体的、宏观的数据进行船舶废气排放量化。由于存在诸多简化和假设,测算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也难以体现具体船舶的个体化排放特征。因此,本文建议应对船舶营运数据建立有效的监测、报告、收集和验证机制,基于个体船舶的营运数据进行排放测算和评价,为国际航运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船舶排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杜锰[2](2012)在《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实体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起源于中世纪,发展至今已具有比较稳固的框架。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重在保护船舶所有人等航运主体,主要指的是在发生海难事故,造成他人人身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可以将船方的赔偿责任限制在一定金额内的特殊赔偿制度。船舶所有人、承租人和经营人等海事责任方有权根据该制度的规定,申请将自己的赔偿责任加以限制。可以说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是相关法律赋予海运主体的一项特权。然而,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这一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如适用的船舶、限制责任主体、债权范围和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设立、分配等,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由于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具有特殊性,本论文不讨论该制度的程序性问题,主要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实体性法律问题中比较有争议的方面进行分析。本论文第一部分论述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基本理论。拟从该制度产生的行业背景、历史背景和法理基础为出发点,肯定在当今的航运发展中仍然具有存在的意义。同时论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海上航运分工的细化,海事赔偿制度也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做出调整。第二部分是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适用的船舶的论述,在分析该制度适用的一般船舶之外,对我国尚未明确纳入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特殊船舶、内河船以及不适航船舶的适用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探析有权限制海事赔偿责任的主体。在介绍有关国际公约并分析我国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主要分析存在争议的承租人、船舶管理人和无船承运人能否享受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问题。本论文第四部分为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债权的范围。从对比公约中的限制性债权入手,分析我国法律规定的限制性债权的差异,明确限制性债权和非限制性债权的范围。主要对打捞清除债权和船舶油污损害债权的海事赔偿责任限制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一部分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实体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如基金设立、设立基金的法律后果以及分配问题。本论文试图通过研究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理论,在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和结合相关学者观点的基础上,为处于改革之际的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实体法律制度提出针对性的法律建议,从理论上探索我国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的发展完善之路。

丁德平[3](2011)在《内河集装箱码头均衡规模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国内贸易持续高速增长。由于集装箱运输发展与社会经济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集装箱码头作为世界物流体系的重要节点,对社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因此,集装箱运输方式获得了蓬勃发展,相应地也推动了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在这种形势之下,各级政府对于集装箱码头的发展高度重视,给予了多种支持,集装箱码头的建设也由南到北如火如茶地进行,建设速度和规模进入了高峰。另一方面,2008年以后,全球金融危机强烈地冲击了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导致我国的经济逐渐由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转变,需求由投资、外贸协调拉动。因此,由于码头建设后吞吐能力的提升和金融危机后经济方式的转型,都加大了我国集装箱码头供过于求的风险。因此,如何规划好集装箱码头的建设,科学地确定集装箱码头的规模,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本论文以内河集装箱码头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内河集装箱码头的建设规模和启动机制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对港口特性、功能及内河集装箱码头建设现状的分析;对内河集装箱码头建设相关的利益主体——政府、港口企业和船公司等的行为分析;对内河集装箱码头建设规模和启动机制的分析等。在研究方法上,从政府、港口企业和船公司的角度对内河集装箱码头的建设规模进行分析,提出码头建设中“均衡规模点”的观点。在阅读和参考大量文献和实地走访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集装箱码头建设规模的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合理地反映了集装箱码头的运行。考虑到集装箱码头规模评价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问题,本文运用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决策优选方法,采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将—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行综合评价,实现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分析,使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并以重庆集装箱码头为例,做了进一步的针对性讨论与应用。

卜凡[4](2007)在《郑汴一体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和开封为重要支撑的中原城市群,处于我国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中心地位,是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最为优越、发展基础最好的区域,其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着河南省城市化进程的实现。可见,构建中原城市群,促进其一体化,是河南省省域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迫切要求,对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也将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与其它发达区城市群相比,中原城市群规模较小,实力不够强大,城市之间联系不够紧密,中原城市群现在仍然是空间上离散分布的规划群。郑州、开封最具有一体化的相关条件,郑汴一体化是实现中原城市群建设的突破口和示范工程,同时,为中原城市群的建设积累经验。因此,郑汴一体化建设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如何推进郑汴一体化实现进程为宗旨,首先,从分析郑汴两市的基本情况和实施郑汴一体化的美好前景出发,指出实施郑汴一体化的必要性;其次,以郑汴一体化形成的基础和条件为切入点,阐述了郑汴实现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和可行性条件,说明郑汴一体化具备现实可行性;再次,对郑汴一体化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行政壁垒、市场缺陷及郑州辐射功能弱是郑汴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最后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郑汴一体化的对策思路,主要是,更新观念、搭建平台、合理配置资源、整合生产要素及加快城市数字系统建设,从而积极稳妥的推进郑汴一体化建设。

石丹[5](2007)在《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已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们的旅游需求也由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居民以城市周边为目的地的近距离旅游日益增长,使得环城游憩带渐渐成为城市居民出游选择的新宠,并将成为今后城市旅游开发的重要方向。近年来,这种环城游憩带在哈尔滨也初见端倪,哈尔滨周边拥有大量的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各有千秋,具备成为环城游憩带的潜质。因此,本文在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及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对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开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全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绪论。从旅游、休闲与游憩三者之间的关系辨析入手,对环城游憩带的概念进行界定。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第二章是环城游憩带的理论研究。并分析了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机制、互动机制及其对城乡和谐发展的作用。第三章为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开发现状与问题分析。对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范围和区位进行了界定,介绍了哈尔滨概况,分析了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的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第四章对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开发条件做出了评价。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对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的区位交通和游憩者市场行为进行分析,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旅游资源做出了评价。第五章为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开发的战略研究。研究了环城游憩带的开发模式,针对哈尔滨的实际情况,将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布局划分为“一区两带”,并着重开发七项特色旅游产品。最后,提出了环城游憩带开发的几点战略措施。

张绍梁[6](2005)在《上海市与周边地区城市空间整合》文中研究表明就上海市与周边地区构成城市群体,界定上海大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增强上海自身及辐射、吸纳能力,确立市辖区内城市总体结构及搞好区域交通、环境等空间要素及规划整合,提出方向性、探索性的见解和建议。

周晓平[7](2004)在《长江三角洲整体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区域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及管理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而且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区域整体竞争力在目前的发展形势下,比区域竞争力更能体现经济区域的系统特性。区域整体竞争力是经济区域在一定时期内,作为一个整体,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它区域相比较所具有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经济区域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显着的。论文选取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长江三角洲,对该地区的整体竞争力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提升措施,这对更好地发挥该地区对中国经济的引擎作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论文首先研究整体竞争力的相关理论体系,为长三角的整体竞争力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其次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区情实际、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可操作性以及计量方法的选用,构建了一套新的科学的区域整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该指标体系查取了2002年的最新数据,利用SPSS软件对选取的指标体系数据进行了因子统计分析,得出了的我国三大核心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得分和排序;再次对长三角整体竞争力优劣势进行简要分析,找出长三角目前存在的主要优势和劣势;最后提出提升长三角整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王士君[8](2003)在《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整合是近域城市相互作用关系从无序到有序的调控和演化过程,也是预期目标控制下的发展结果。本文在前人诸多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城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演变为主线,从城市地理与区域经济地理学科交叉的视角,对近域城市整合发展的基本原理、城市整合的地理空间和地理过程、城市整合发展过程的目标调控等命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和实证,初步构建了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研究的理论体系。 全文共分引言、正文和理论总结三部分: 引言部分简要阐述了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研究目的和学科属性,以及论文研究和写作过程的基本思路;同时又根据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对比状况,强调了本论文研究的目标和现实意义。指出本论题研究具有指向松散城市群尤其是近域大城市群的理论针对性,某种意义上是城市体系理论的延伸和补充。 正文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从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概念入手,论述了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内在关系,指出城市相互作用仅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有序与无序过程及正向与反向效果,其本身并无实质性意义,而通过整合,对城市相互作用关系进行调控和引导,使近域城市实现整合发展才是理论与实践的真谛。因此,协调城市相互作用关系的实质就是城市整合发展。文中还特别强调,城市整合不是一两个城市间的局部的、阶段性的相互协调,而是一种高层次的政府行为,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方略的组成部分,是长远的、持久的过程和目标。 第二章是基本原理的阐述,首先从回顾传统的城市相互作用关系入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现代城市整合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着重论述了现代城市整合发展的动力因素、障碍因素、节点因素及其运行机制等问题。提出了“地域差异、经济利益诱惑、可持续发展理念、现状不整合态、行政干预是现代城市整合发展的源动力;政府是城市整合的行为主体,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经济互补性合作、生态环境整治和保护是城市整合发展的三个节点因素”的观点。 第三章研究了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地理空间和地理过程,在讨论空间及空间结构一般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地理空间,并对其空间要素、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作了具体论述。指出共同的地理空间是近域城市整合发展的前提,城市整合反作用于地理空间并改变其结构形态,形成了新的地理空间—城市整合空间;城市整合空间具有特定的空间要素、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论文还从城市整合发展的地理过程角度,论述了城市整合关系及其调控机制和手段。通过对近域城市整合关系及其演化过程和发展阶段特点的分析,阐明了城市整合发展调控的目标、原则、思路和制度安排,并简要说明了城市整合关系的协调机制。文中特别指出城市整合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全面的互动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和灵魂在于“节点因素及其机制整合”和“整合的制度安排”这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提出了“城市整合发展的协调机制有三种方式:行政机制、协商机制和市场机制;城市整合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共同市场建设、协调组织及其功能建设、战略规划整合、发展政策协同四个方面”的观点。 第四章是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中部三个近域城市—长沙、株州、湘潭为例,具体地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整合发展的动力因素和不整合状态特征、长株潭城市群整合的目标、节点因素选择、整合发展模式、整合发展过程及措施等实际问题。 理论总结部分通过对全文的归纳、统揽和审视,形成了n点基本结论和5点创新性结论;通过对学科和相关研究领域的认识,概括了本文可能做出的贡献;同时也指出了论文的不足。

安筱鹏[9](2003)在《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变迁与组织创新》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要素和产业在空间聚集的必然结果。城市从来就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与其周边广大的区域及邻近的城市有着密切的经济和社会联系,城市发展的过程也是城市与其所影响的区域之间不断交流过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已有的城市规模持续扩张,新兴城市不断涌现,城市间的各种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内已形成了一个以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城市为主体组成的城市体系,这些城市体系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并支配和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及演变趋势。研究没有腹地区域的城市同研究没有城市的区域一样已没有多少意义。 随着一定地域内城市体系的不断完善,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大城市地区(Metropolitan District)、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s)、都市连绵区(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MIR)等对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城市体系进行描述的概念,这些概念是地域城市化的特殊空间表现形式,是对由中心城市、城市边缘区、城市远郊区、卫星城市、人口聚集区的中间地带及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地带等空间要素综合归纳的结果。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城市区域的概念,城市区域是指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城市建成区与其具有内在的、广泛的经济及社会联系的城乡地区之间,在生产要素集聚与扩散中过程中,形成以中心城市(群)为依托,与具有经济关联和经济辐射所及的腹地城镇共同构成在生产、流通等方面紧密联系、互相协作的经济综合体。城市区域可以划分为大城市区域(全国性的)、中等城市区域(地区性)和基本城市区域(地方性)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论文研究了城市区域的基本特征、城市区域的内部结构、城市区域的发展阶段及城市区域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空间扩散规律。在城市区域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区域经济一体系的概念及表现,作者认为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当包括五个方面,即:城市区域内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及服务市场的一体化;城市区域产业分工的一体化;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的一体化;城市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的一体化及城市区域内资源环境开发与管理的一体化。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分工的内在要求,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提出城市区域及经济一体化概念的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城市区域的发展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变迁与组织创新现状及特点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分析、评价。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在波折中缓慢前行,纵观中国半个世纪的城市发展,可以看出,中国的城市化总体上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自上而下的人为城市化过程。中国城市化制度形成的根源在于,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发展战略,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我国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的资源享赋及资源动员能力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建国之初基本上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城市化的进程、方向、规模、布局等都是政府直接调控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一定区域内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城市之间经济和社会联系日益紧密,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正在形成以几个特大城市为主导的大城市区域,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以城市区为主导的新阶段,大城市区域正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和核心。作者在总结了前人关于中国城市区域划分的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区域、珠江三角洲城市区域及京津城市区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内部结构和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城市区域快速发展,城市之间的内在经济和社会联系日益加强,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但是中国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作者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区域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它表现在:一是在城市区域内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及服务市场分割依然存在:二是城市区域内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尚未形成;三是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的非一体化:四是城市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度并存;五是城市区域内环境与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等方面。城市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影响了城市区域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它表现在资源配置上的无效率、城市区域内产业竞争力的下降、城市区域内企业组织结构的低度化及城市区域内合理的城市体系难以形成等方面。 中国城市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形成的?作者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城市区域非一体化产生的原因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由于市场化改革没有完成而引起的政府缺陷和市场缺陷,以及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性政府缺陷和市场缺陷,同时由于存在政府缺陷和市场缺陷而引起了城市区域协作组织缺陷,概括起来,城市区域非一体化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制度缺陷。作者论述了政府缺陷的表现,内容摘要进步分析的政府缺陷)}爹成的原因,即:’已是城一币区域内的地方政府组

郭晓合[10](2000)在《西部开发中的壮族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及新增长点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别忽视了内河水运的能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别忽视了内河水运的能量(论文提纲范文)

(1)船舶废气排放量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大气污染概述
        1.1.2 中国空气污染形势
        1.1.3 航运业废气排放及控制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船舶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研究
        1.2.2 船舶排放测算方法的研究
        1.2.3 船舶废气排放因子的研究
        1.2.4 船舶废气排放清单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海运船舶动力设备配置特征分析
    2.1 世界船队动力设备配置特征分析
        2.1.1 世界船队发展趋势总览
        2.1.2 现阶段世界船队构成特征
        2.1.3 现阶段世界船队动力参数特征分析
    2.2 我国海运船队动力设备配置特征分析
    2.3 海运船队技术特征回归分析
        2.3.1 回归分析方法
        2.3.2 海运船队技术特征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船用柴油机排放技术水平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数据收集
        3.1.2 数据处理
        3.1.3 台架测试结果的适用性
    3.2 我国符合IMO NO_x Tier Ⅰ标准船用柴油机的排放水平
        3.2.1 IMO NO_x Tier Ⅰ标准船用柴油机燃油消耗率
        3.2.2 IMO NO_x Tier Ⅰ标准船用柴油机基于燃油的排放因子
        3.2.3 IMO NO_x Tier Ⅰ标准船用柴油机基于做功的排放因子
    3.3 我国符合IMO NO_x Tier Ⅱ标准船用柴油机的排放水平
        3.3.1 IMO NO_x Tier Ⅱ标准船用柴油机燃油消耗率
        3.3.2 IMO NO_x Tier Ⅱ标准船用柴油机基于燃油的排放因子
        3.3.3 IMO NO_x Tier Ⅱ标准船用柴油机基于做功的排放因子
    3.4 SO_2和PM排放因子的计算
        3.4.1 基于燃油的排放因子
        3.4.2 基于做功的排放因子
    3.5 排放因子的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船舶活动的废气排放量化研究
    4.1 船舶废气排放量化建模
        4.1.1 船舶废气排放测算方法概述
        4.1.2 基于船舶活动的排放测算方法
    4.2 地区性船舶废气排放清单研究
        4.2.1 地区性船舶废气排放量测算模型
        4.2.2 模型参数的确定
        4.2.3 地区性船舶排放测算模型的应用—以大连市为例
    4.3 区域性船舶废气排放清单研究
        4.3.1 区域性船舶废气排放测算模型
        4.3.2 区域性船舶排放测算模型的应用—以渤海湾地区为例
    4.4 模型有效性的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水路运输业废气排放量化研究
    5.1 水路运输废气排放概述
    5.2 水路运输废气排放测算方法
        5.2.1 计算模型
        5.2.2 模型参数
        5.2.3 测算范围和数据来源
    5.3 中国水路运输业燃油消耗和废气排放测算
        5.3.1 中国水路运输业燃油消耗量
        5.3.2 中国水路运输业废气排放量
        5.3.3 碳税对中国水路运输业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营运船舶废气排放量化与监测研究
    6.1 营运船舶排放监测的国际行动
    6.2 基于船舶营运数据的排放测算的操作性方法
        6.2.1 船舶活动的描述
        6.2.2 基于燃料消耗的排放测算方法
        6.2.3 基于船舶活动的排放测算方法
        6.2.4 模型应用
    6.3 绿色航运指数研究
        6.3.1 绿色航运指数研究的意义
        6.3.2 绿色航运指数的建立
        6.3.3 绿色航运指数的计算
        6.3.4 绿色航运指数的应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2)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实体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概述
    第一节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形成及概念
        一、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起源和发展
        二、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概念
    第二节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的意义
    第三节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立法趋势
第二章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适用的船舶
    第一节 国际公约及国外立法适用的船舶
        一、 公约适用的船舶
        二、 英美等国立法适用的船舶
    第二节 我国适用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船舶
        一、 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动式装置
        二、 特殊船舶适用责任限制问题
        三、 内河船舶适用责任限制问题
        四、 不适航船舶的责任限制问题
第三章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责任主体
    第一节 国际公约有关责任主体的规定及立法发展趋势
    第二节 我国法律关于责任主体的规定
    第三节 几种争议的责任限制主体分析
        一、 定期承租人和航次承租人
        二、 船舶管理人的限制责任分析
        三、 无船承运人能否作为责任主体
第四章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债权的范围
    第一节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债权的法律适用
    第二节 我国《海商法》规定的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债权的范围
    第三节 打捞清除费用的海事赔偿责任限制
    第四节 船舶油污损害的海事赔偿责任限制
第五章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
    第一节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设立
    第二节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基金的分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3)内河集装箱码头均衡规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内容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港口的相关概念、特性与功能
    2.1 相关概念介绍
    2.2 港口的功能
        2.2.1 港口的传统功能
        2.2.2 港口的现代功能
    2.3 港口的特性
        2.3.1 港口的自然特性
        2.3.2 港口的经济特性
        2.3.3 港口的社会特性
第三章 我国内河集装箱码头建设现状
    3.1 我国内河集装箱码头现状
        3.1.1 我国集装箱码头总体现状
        3.1.2 我国内河集装箱码头现状
    3.2 内河集装箱码头建设特点
    3.3 我国内河集装箱码头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第四章 内河集装箱码头建设中利益主体行为博弈分析
    4.1 政府对内河集装箱码头建设规模的行为取向分析
        4.1.1 中央政府的行为取向分析
        4.1.2 地方政府的行为取向分析
    4.2 港口企业对内河集装箱码头建设规模的行为取向分析
    4.3 船公司对内河集装箱码头建设规模的行为取向分析
    4.4 均衡规模点
        4.4.1 均衡规模点的提出
        4.4.2 均衡规模点确定中利益主体的博弈
第五章 集装箱码头规模的研究方法与模型
    5.1 集装箱码头规模的常用研究方法
        5.1.1 集装箱码头规模的几种常用研究方法简介
        5.1.2 集装箱码头规模的几种常用研究方法的不足
    5.2 集装箱码头规模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5.2.1 模糊综合评判的原理与优点
        5.2.2 模糊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
    5.3 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1 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遵循的基本原则
        5.3.2 指标体系中的具体指标及含义
    5.4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以重庆集装箱码头为例
        5.4.1 重庆集装箱码头简介
        5.4.2 重庆集装箱规模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5.4.3 重庆集装箱码头建设指标体系与规模预测
第六章 内河集装箱码头建设启动机制
    6.1 内河集装箱码头建设时机常用模型介绍
        6.1.1 建设时机滞后型模式
        6.1.2 建设时机适应型模式
        6.1.3 建设时机超前型模式
    6.2 内河集装箱码头的启动机制模型
        6.2.1 以码头的通过能力为标杆
        6.2.2 码头吞吐量增长曲线
        6.2.3 码头建设期
    6.3 内河集装箱码头建设的信息公开
第七章 展望与建议
    7.1 集装箱码头建设重点与趋势
        7.1.1 内河将是未来几年集装箱码头建设的重点
        7.1.2 未来内河集装箱码头的发展趋势
    7.2 内河集装箱码头建设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7.2.1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7.2.2 把握好内河集装箱码头的建设规模和启动机制是关键
    7.3 选择合理发展模式,进行内河集装箱码头开发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4)郑汴一体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城市一体化理论及实践
    1.2 郑汴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2 城市一体化的理论分析
    2.1 城市一体化的内涵和特征
    2.2 城市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和“结节点”
    2.3 城市一体化的一般演进过程
    2.4 城市一体化的效益分析
3 实施郑汴一体化发展策略的必要性
    3.1 郑汴两市的基本状况
    3.2 郑汴一体化的背景
    3.3 郑汴一体化的前景
4 实施郑汴一体化发展策略的有利因素
    4.1 郑汴一体化的区位条件
    4.2 郑汴一体化的资源配置
    4.3 郑汴一体化的交通设施
5 郑汴一体化发展策略的障碍因素
    5.1 郑汴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行政壁垒
    5.2 郑汴一体化市场发育不完备
    5.3 郑州的现代化功能及辐射作用不强
6 郑汴一体化发展策略
    6.1 以观念创新为基点,营造一体化良好环境
    6.2 以郑汴高度融合为目标,搭建一体化实现的平台
    6.3 以资源合理配置为契机,实现产业一体化
    6.4 以要素整合为切入点,推进市场一体化
    6.5 以城市数字系统为纽带,加快一体化进程
结束语
注释
致谢
参考文献

(5)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环城游憩带概念的界定
        1.1.1 旅游、休闲与游憩
        1.1.2 环城游憩带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国内环城游憩带研究进展
        1.3.2 国外环城游憩带研究进展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2 环城游憩带开发的理论研究
    2.1 环城游憩带区位特征
    2.2 环城游憩带的形成
        2.2.1 环城游憩带形成的社会背景
        2.2.2 旅游需求的形成
        2.2.3 旅游供给的形成
        2.2.4 空间作用促成环城游憩带的形成
    2.3 环城游憩带的互动机制及其对城乡和谐发展的作用
    2.4 环城游憩带开发的理论基础
        2.4.1 旅游基础学理论
        2.4.2 系统理论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4 区位理论
        2.4.5 景观生态学理论
        2.4.6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3 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3.1 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范围和区位
    3.2 研究区概况
        3.2.1 自然资源
        3.2.2 历史沿革
        3.2.3 社会经济
    3.3 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现状及问题分析
4 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开发条件评价
    4.1 区位交通分析
        4.1.1 外部交通
        4.1.2 内部交通
    4.2 旅游资源评价
        4.2.1 旅游资源概况
        4.2.2 旅游资源评价
    4.3 游憩者市场行为分析
        4.3.1 客源市场分布
        4.3.2 性别与年龄构成
        4.3.3 文化程度与职业构成
        4.3.4 旅游动机
        4.3.5 出游方式
        4.3.6 旅游消费
        4.3.7 停留时间
        4.3.8 出游频率
        4.3.9 旅游信息来源
        4.3.10 旅游者感兴趣的出游项目
5 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开发的战略研究
    5.1 旅游开发指导思想及战略目标
        5.1.1 指导思想
        5.1.2 战略目标
    5.2 旅游产品开发的基本模式
        5.2.1 乡村度假型模式
        5.2.2 休闲产业旅游模式
        5.2.3 公园游乐模式
        5.2.4 风景及名胜观光模式
        5.2.5 专题旅游休闲活动模式
    5.3 空间布局模式
        5.3.1 城市中心旅游区
        5.3.2 近郊游憩带
        5.3.3 远郊度假带
    5.4 环城游憩带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5.4.1 冰雪旅游
        5.4.2 避暑休闲旅游
        5.4.3 会展旅游
        5.4.4 农业旅游
        5.4.5 工业旅游
        5.4.6 红色旅游
        5.4.7 民俗风情旅游
    5.5 旅游开发的战略措施
        5.5.1 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
        5.5.2 实施绿色开发战略
        5.5.3 实行区域整体联动发展战略
        5.5.4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5.5.5 加强宣传和营销
        5.5.6 重视人才开发,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5.5.7 争取当地居民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上海市与周边地区城市空间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1 上海与周边地区城市群体空间结构
    1.1 区域城市“群”、“带”、“圈”概念辨析
    1.2 都市群体的空间构成整合
    1.3 优化“都市核”、加强“都市层”、发展“都市圈”、带动“都市群”
        1.3.1 优化“都市核”
        1.3.2 加强“都市层”
        1.3.3 发展”都市圈”
        1.3.4 带动“都市群”
2 上海都市圈空间范围及特征
    2.1 都市圈空间范围设想
    2.2 陆水相间的椭圆形空间特征
3 上海辖区内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发展
    3.1 突出“轴向”延伸,控制“圈层”推进
    3.2 形成“中心城区”并建设“副中心”
    3.3 确立与区域交通网络相吻合的城镇布局结构
4 区域交通、环境、规划整合
    4.1 注重公路网络沟通,重点构筑轨道交通体系
    4.2 发挥沿海大通道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4.3 水运及相关的内外交通优化发展
    4.4 进行区域环境整治
    4.5 配合开展区域规划

(7)长江三角洲整体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长江三角洲概述
        1.1.1 长江三角洲简介
        1.1.2 长三角的功能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区域整体竞争力研究的意义
        1.2.2 论文研究的目的
    1.3 国内外区域竞争力的理论体系研究
        1.3.1 国外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1.3.2 国内对区域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1.3.3 竞争力理论与区域竞争力的联系
        1.3.4 区域整体竞争力概念的提出
    1.4 国内外区域竞争力实证研究现状
        1.4.1 国外实证研究现状
        1.4.2 国内实证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区域整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2.2 区域整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2.3 研究方法的选用
第三章 区域整体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3.1 评价对象的选择及数据的获得
    3.2 区域整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因子分析
    3.3 评价结果
第四章 长三角整体竞争力优劣势分析
    4.1 历史回顾
    4.2 长三角主要优势分析
        4.2.1 产业发展优势
        4.2.2 教育优势和人才优势
        4.2.3 吸引投资优势
    4.3 长三角主要劣势分析
        4.3.1 产业结构趋同,协调困难
        4.3.2 资源短缺
    4.4 长三角发展的契机
第五章 提升长三角整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5.1 推动以上海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区
        5.1.1 加快建立区域经济协调机构,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5.1.2 更好地发挥上海的中心城市作用
    5.2 发挥比较优势,增强竞争优势,保持区域整体竞争力
        5.2.1 优化产业结构
        5.2.2 根据各城市的资源禀赋特征和比较优势,深化产业分工,进行产业整合
        5.2.3 加快信息网络的发展,重点发展信息产业,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5.2.4 打破行政区划,加强区际联系
        5.2.5 从成本竞争转向能力竞争,从硬件建设转向硬件、软件和“心件”的整体建设
        5.2.6 加快培育知识产业融投资新机制
        5.2.7 建立吸引人才机制,构筑人才高地
    5.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可持续性发展
        5.3.1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区域交通网络
        5.3.2 加大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力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1 因子分析初始输出结果
附表2 特征值及解释方差贡献率表
附表3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8)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绪论: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
    一、 城市相互作用
    二、 城市整合发展
    三、 城市相互作用与城市整合发展的关系
    四、 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第二章 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传统的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关系
        一、 城市的空间扩散
        二、 城市空间相互作用模式
        三、 城市与区域共同发展
    第二节 现代城市整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 城市整合发展的动力机制概述
        二、 经济全球化背景与城市整合发展
        三、 地域差异及分工与城市整合发展
        四、 共同利益与城市整合发展
    第三节 城市整合发展的节点因素及其运行机制
        一、 城市整合发展的节点因素及其运行机制概述
        二、 城市经济互补性合作
        三、 城市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四、 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和保护
    第四节 城市整合发展关系及其调控机制
        一、 城市整合发展关系及其演变
        二、 城市整合发展关系的调控机制
        三、 城市整合发展中的政府推动作用
        四、 小结
第三章 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地理空间和地理过程
    第一节 关于地理空间的讨论
        一、 一般意义上的“空间”的概念
        二、 地理空间的理论内涵
        三、 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关系的地理空间表现
    第二节 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地理空间要素
        一、 空间要素与空间变量
        二、 中心和位置
        三、 路径和距离
        四、 边界和领域
        五、 自然障碍
    第三节 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地理空间结构
        一、 空间结构的一般涵义
        二、 城市空间结构的学科解析
        三、 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点域空间
        四、 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廊道空间
        五、 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网络空间
    第四节 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地理空间形态
        一、 城市空间关系与空间形态
        二、 整合前期城市空间的扩展和城市形态的生长模式
        三、 城市整合发展的空间关系和空间形态
    第五节 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地理过程
        一、 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障碍因素
        二、 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一般时序
        三、 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目标和原则
        四、 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战术思路
        五、 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制度安排
    第六节 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区域效应
        一、 乘数效应
        二、 改善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
        三、 提升国际或区域竞争力
        四、 加速区域城市化进程
        五、 促进区域城市体系建设和发展
第四章 实证研究:长株潭城市群整合发展战略
    1 长株潭城市群的形成发展与现状特征
        1.1 长株潭城市群基本情况
        1.2 长株潭城市群的形成发展过程
        1.3 长株潭城市群的基本特征
    2 长株潭城市群整合发展的动力因素和不整合的状态特征
        2.1 不整合的状态特征
        2.2 整合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3 长株潭城市群整合发展战略
        3.1 整合构想与发展目标
        3.2 节点因素选择及其制度安排
        3.3 整合发展模式
        3.4 整合发展过程及措施
    4 长株潭城市群整合发展的区域效应
        4.1 对省域经济的影响
        4.2 对防止“中部塌陷”的影响
第五章 理论总结
    一、 基本结论
    二、 主要贡献和创新性结论
    三、 论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后记

(9)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变迁与组织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章 城市区域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城市区域概念界定
        一、 城市与区域关系的演进
        二、 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三、 世界城市与区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四、 城市区域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城市区域的发展与经济一体化
        一、 城市区域的发展及目标
        二、 城市区域一体化的概念及表现
第二章 中国城市区域的发展及评价
    第一节 中国城市化进程及评价
        一、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二、 评价:政策主导下的自上而下的人为城市化过程
    第二节 中国城市区域的形成及划分
        一、 城市区域划分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二、 中国城市区域的划分
    第三节 中国大城市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 长三角城市区域
        二、 京津城市区域
        三、 珠三角城市区域
第三章 中国城市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问题及评价
    第一节 城市区域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 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
        二、 城市区域产业分工的非一体化
        三、 城市空间布局的非一体化
        四、 城市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供给
        五、 城市区域内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第二节 城市区域非一体化的后果及评价
        一、 资源的无效率配置
        二、 产业竞争力的下降
        三、 企业组织结构的低度化
        四、 区域内合理的城市体系难以形成
第四章 中国城市区域非一体化的原因分析:制度缺陷
    第一节 城市区域协调发展与制度变迁
        一、 制度经济学及基本理论
        二、 城市区域发展的制度经济学解释
    第二节 城市区域发展中的政府缺陷
        一、 市区域发展中的政府缺陷及表现
        二、 政府缺陷形成的内在机制:地方利益最大化
    第三节 城市区域发展中的市场缺陷
        一、 市场机制不完善与市场缺陷
        二、 市场制度本身的功能缺陷
        三、 对城市区域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的评价
    第四节 城市区域发展中的协作组织缺陷
        一、 中国城市区域协作组织的发展
        二、 城市区域协作组织的评价
第五章 中国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 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制度创新
        一、 制度及制度变迁
        二、 制度变迁的类型
        三、 城市区域协调发展与制度创新
    第二节 城市区域产业分工与制度创新
        一、 城市区域发展的政府制度创新
        二、 城市区域发展中的市场制度创新
    第三节 城市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供给与制度创新
        一、 城市区域基础设施供给的组织创新
        二、 城市区域重大基础设施融资与运营的制度创新
        三、 城市区域基础设施利益分享与利益补偿制度
        四、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监督制度创新
    第四节 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一、 城市区域资源利用及环境治理的市场机制的建立
        二、 区域环境与资源的利益补偿制度的建立
        三、 城市区域内环境与资源管理的组织创新
第六章 中国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创新
    第一节 城市区域协作组织的建设
        一、 城市区域协作组织创新的必要性
        二、 城市区域协调组织与行政组织的区别
        三、 影响城市区域组织建设的制度因素
    第二节 国外城市区域发展过程中协作组织的模式
        一、 松散的非政府组织联合体
        二、 功能单一的城市区域协调组织
        三、 综合性城市区域组织协调组织
        四、 Citistates模式
    第三节 中国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创新
        一、 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组织创新
        二、 城市区域协作组织建立的途径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别忽视了内河水运的能量(论文参考文献)

  • [1]船舶废气排放量化问题研究[D]. 邢辉. 大连海事大学, 2017(12)
  • [2]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实体法律制度研究[D]. 杜锰.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2)
  • [3]内河集装箱码头均衡规模问题研究[D]. 丁德平. 重庆交通大学, 2011(05)
  • [4]郑汴一体化对策研究[D]. 卜凡.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5]哈尔滨市环城游憩带开发研究[D]. 石丹.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6)
  • [6]上海市与周边地区城市空间整合[J]. 张绍梁. 城市规划学刊, 2005(04)
  • [7]长江三角洲整体竞争力研究[D]. 周晓平. 河海大学, 2004(03)
  • [8]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王士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03(02)
  • [9]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变迁与组织创新[D]. 安筱鹏. 东北财经大学, 2003(03)
  • [10]西部开发中的壮族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及新增长点培育研究[J]. 郭晓合. 改革与战略, 2000(03)

标签:;  ;  ;  ;  ;  

不要忽视内陆水运的力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