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筛选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筛选

一、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筛选(论文文献综述)

臧云[1](2021)在《烯虫酯和LED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控制效果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和烟草粉螟Ephestia elutella是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储烟害虫,通常采用磷化氢熏蒸进行防治,但磷化氢对环境和储存烟叶具有一定安全隐患。已有研究表明,在烟叶仓储害虫的防治中,采用烯虫酯和灯光诱捕可以较好控制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危害。在相关研究中烯虫酯对两种害虫不同虫态的控制效果,尤其是对烟草粉螟的控制效果尚缺少系统研究;且在以往的灯光诱捕研究中多关注不同颜色灯光对烟草甲的诱集作用,但对光波长的系统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烟草甲和烟草粉螟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烯虫酯和LED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控制效果,并从保幼激素受体Methoprene-tolerant(Met)和视蛋白角度对机理进行初步解析。主要结果如下:一、采用卵卡浸渍法测定烯虫酯对孵化率的影响,采用浸叶法测定对化蛹率、羽化率和发育历期的影响。烯虫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致死效果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烯虫酯可显着降低卵的孵化率、幼虫化蛹率及成虫羽化率,并可明显延长幼虫的发育历期。其中,5 mg/kg烯虫酯处理烟草甲和烟草粉螟卵7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7.2%和50.7%,处理烟草甲幼虫42 d的校正死亡率为57.1%,处理烟草粉螟幼虫84 d的校正死亡率为60.1%,幼虫化蛹率分别为9.6%和3.6%,成虫不能正常羽化。5 mg/kg为室内筛选出的可同时防治这两种害虫的烯虫酯适宜浓度。二、利用转录组测序、克隆及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保幼激素受体Met基因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烟草甲有2个Met基因(Ls Met 1、Ls Met 2),烟草粉螟有1个Met基因(Ee Met),烟草甲Ls Met 1、Ls Met 2和烟草粉螟Ee Met基因在幼虫期持续表达且相对表达量呈不规律波动,烟草甲和烟草粉螟Met基因皆在幼虫各龄早期表达较低,而在每一次蜕皮前上调表达,在化蛹前均低表达。烯虫酯处理后的幼虫各虫龄,烟草甲Ls Met 1、Ls Met 2和烟草粉螟Ee Met基因均上调表达,烯虫酯抑制了两种幼虫生长发育。三、通过室内和实仓诱捕试验比较了烟草甲对不同波长光源诱虫灯的趋性差异,并通过转录组测序鉴定了烟草甲视蛋白基因序列。结果表明,烟草甲有两个与敏感光波长吸收相关的视蛋白,分别为UV视蛋白和LW视蛋白。烟草甲对不同波长光源的趋性存在差异,对400~405 nm趋性最强,对600~605 nm趋性次之。400 nm波长的诱虫灯可用于烟叶仓库中烟草甲的诱杀防治。综上所述,烯虫酯和LED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具有显着的控制效果。本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了Met基因在幼虫不同发育时期、成虫不同体段的分布及烯虫酯对幼虫不同虫龄Met基因的影响,同时明确了烟草甲视蛋白基因的序列,为烯虫酯和LED灯应用于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毛凯凯[2](2020)在《褐飞虱对烯啶虫胺代谢抗性及其调控机制》文中指出褐飞虱是亚洲国家水稻生产上重要害虫之一。由于长期的化学防治,褐飞虱对包括烯啶虫胺在内的多种杀虫药剂都产生了极其严重的抗药性。前期研究已经发现细胞色素P450多功能氧化酶和酯酶活性增强与褐飞虱对烯啶虫胺抗性密切相关,但对其介导的代谢抗性机制缺乏系统深入研究。基于此,本论文在探究褐飞虱抗烯啶虫胺品系交互抗性谱及参与抗性形成的重要P450和CarE基因功能的同时,以抗性相关基因表达调控为切入点,结合比较转录组分析,系统鉴定参与烯啶虫胺抗性的miRNAs,研究miRNA在褐飞虱对烯啶虫胺代谢抗性中的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褐飞虱对烯啶虫胺抗性选育及抗性生化机制基于室内褐飞虱敏感品系(SS)和2017年采自河南信阳种群(XY),通过室内连续多代汰选,获得两个抗烯啶虫胺的褐飞虱室内抗性品系(NR,RR=164.18倍;XY,RR=203.35倍)。交互抗性测定结果揭示烯啶虫胺与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氟啶虫胺腈、呋虫胺、环氧虫啶、醚菊酯和异丙威之间存在交互抗性,而与三氟苯嘧啶、毒死蜱和噻嗪酮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增效剂实验结果发现胡椒基丁醚(PBO)和磷酸三苯酯(TPP)均对两个抗性品系具有显着的增效作用,且两个抗性品系褐飞虱的P450和CarE的比活力均显着高于敏感品系,推测P450和CarE参与褐飞虱对烯啶虫胺抗性进化。2.褐飞虱抗烯啶虫胺相关P450基因鉴定及功能研究比较转录组分析发现抗烯啶虫胺褐飞虱品系较敏感品系共有1561个基因显着上调表达,986个基因显着下调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54个P450基因在两个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中的相对表达量,发现共有9个P450基因CYP6ER1、CYP6FL3、CYP3115A1、CYP418A1、CYP302A1、CYP305A15、CYP4C76、CYP4FB1和CYP439A1在两个抗性品系中均显着上调表达,其中CYP6ER1、CYP302A1和CYP3115A1表达水平与抗性发展趋势密切相关。基于RNAi沉默CYP6ER1、CYP302A1和CYP3115A1可显着恢复抗烯啶虫胺褐飞虱的药剂敏感性。此外,转基因果蝇过表达进一步明确了CYP6ER1的过表达介导了褐飞虱对烯啶虫胺的抗性。3.褐飞虱抗烯啶虫胺相关CarE基因鉴定及功能研究基于褐飞虱基因组和三代全长转录组数据共鉴定了29个褐飞虱羧酸酯酶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显示29个CarE基因分布于7个进化枝,其中β-酯酶进化枝显着扩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发现15个β-酯酶基因在中肠或脂肪体中高表达,而2个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在头部高表达,且16个CarE基因可被烯啶虫胺显着诱导表达。此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29个CarE基因在两个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中的相对表达量,发现共有4个CarE基因CarE1、CarE2、CarE9和CarE19在两个抗性品系中均显着上调表达。结合干扰技术进一步明确了CarE1的过表达介导了褐飞虱对烯啶虫胺的抗性。4.褐飞虱抗烯啶虫胺相关miRNA鉴定及调控P450和CarE基因表达机制采用RNAi沉默Dicer、AGO和Drosha可显着上调CYP6ER1、CYP302A1、CYP3115A1和CarE1基因的表达,表明miRNA参与了褐飞虱对烯啶虫胺的代谢抗性。通过Small RNA测序技术共鉴定了褐飞虱221个miRNAs,其中179个为新鉴定的miRNAs。其中在抗性品系中相对于敏感品系共有36个miRNAs显着下调表达和36个miRNAs显着上调表达。进一步基于miRNA-靶基因预测软件分析发现novel85和novel191分别靶向CYP6ER1和CarE1的ORF区域,同时,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了novel85和novel191分别与CYP6ER1和CarE1的ORF区域存在相互作用关系。此外,体内注射novel85和novel191类似物均可显着抑制CYP6ER1和CarE1的表达,进而增加褐飞虱对烯啶虫胺的敏感性,而注射novel85和novel191抑制剂则显着增加了褐飞虱对烯啶虫胺的抗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novel85和novel191分别反向调控CYP6ER1和CarE1的表达进而介导褐飞虱对烯啶虫胺的抗性。以上研究为全面揭示褐飞虱对烯啶虫胺的代谢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王烁,王瑜,谢丽霞,陈浩,吴光安,周浩,于毅,郑礼,闫毅,翟一凡[3](2020)在《七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评估》文中指出为评价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急性毒性和生态风险性,本研究分别采用饲喂法和接触法测定氟铃脲、虫酰肼、吡丙醚、氟啶虫酰胺、虱螨脲、灭幼脲及噻嗪酮7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24 h和48 h的急性经口和急性接触毒性,并评估7种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7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经口和接触毒性均为低毒(> 11. 0μg a.i.),风险评估均为低风险(HQ <50),其中氟啶虫酰胺、吡丙醚、噻嗪酮以及灭幼脲4种药剂的接触毒性均达到限度上限试验值(> 200μg a. i.)。本研究可为设施农业合理使用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减少对授粉熊蜂的伤害,在授粉昆虫保护利用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王烁[4](2020)在《三类杀虫剂对地熊蜂的毒性作用评价及地熊蜂授粉应用效果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自然界中的一种重要的授粉昆虫,熊蜂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经济昆虫。地熊蜂(Bombus terressit)作为全世界熊蜂种类商业化应用最为成熟的一种,其在全世界的推广应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杀虫剂的大量使用给地熊蜂等授粉昆虫造成了极大影响。为了更好地保护地熊蜂,提高杀虫剂使用的安全性,降低化学杀虫剂对地熊蜂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包括新烟碱类、植物源类以及昆虫生长调节剂类三类杀虫剂,评价了这三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性。并通过所得结果筛选出各类杀虫剂中最具代表性的药剂品种,进行田间试验对比检验在设施大棚条件下对地熊蜂的毒性作用,以期在设施条件下合理使用杀虫剂并为开展地熊蜂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进行授粉田间试验与室内生化物质指标分析,验证地熊蜂授粉的优势,为地熊蜂授粉与低毒杀虫剂防治害虫的联合使用提供可行性方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了噻虫嗪等8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急性毒性以及风险评估,结果表明,8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中,啶虫脒、噻虫啉和氟吡呋喃酮的经口毒性和接触毒性均为低毒;噻虫嗪、噻虫胺、吡虫啉、呋虫胺、烯啶虫胺的经口毒性和接触毒性均为高毒。生态风险评估表明,啶虫脒、噻虫啉和氟吡呋喃酮的经口和接触试验均表现为低风险,吡虫啉、烯啶虫胺和呋虫胺的毒性表现为中等风险。噻虫嗪和噻虫胺的经口毒性表现为中等风险,而接触毒性则表现为高风险。2.测定了苦参碱等6种植物源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急性毒性以及风险评估,结果表明,6种植物源类杀虫剂中,除虫菊素的经口毒性和接触毒性均为低毒,风险评估均为低风险;藜芦碱和苦皮藤素均为高毒,风险评估经口毒性为中等风险,接触毒性为低风险;蛇床子素经口毒性为中毒,接触毒性为高毒,风险评估均为低风险;苦参碱和鱼藤酮的经口毒性为中毒而接触毒性为低毒,风险评估均为低风险。3.测定了氟铃脲等6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急性毒性以及风险评估,结果表明,6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的经口和接触毒性均为低毒,风险评估均为低风险。其中吡丙醚、噻嗪酮以及灭幼脲三种药剂的接触毒性均达到限度试验,即供试物为200 ug a.i./蜂时地熊蜂仍未出现死亡情况。4.三种筛选杀虫剂在设施条件下对地熊蜂的毒性作用评价结果表明,棚内死亡工蜂数与对照组相比,三种筛选杀虫剂在药后1-7 d整体上无显着差异,而授粉率、撞棚数以及飞行强度在药后1-7天与对照组整体上存在显着差异,其中撞棚数中又以啶虫脒差异最为明显。5.不同座果方式生化物质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番茄上六穗熊蜂授粉组相比六穗激素点花组和六穗振动授粉组总糖分别提高了32.29%和59.47%、糖酸比分别提高了75.49%和101.01%,五穗熊蜂授粉组相比五穗振动授粉组糖酸比提高了63.58%;长茄熊蜂授粉组相比激素点花组总糖提高18%、糖酸比提高57.61%、可滴定酸降低24.81%;辣椒熊蜂授粉组相比自然授粉组圆椒可滴定酸提高44.51%、糖酸比降低26.19%,牛角椒可滴定酸提高44.51%、糖酸比降低26.19%,羊角椒可滴定酸提高32.35%;黄瓜熊蜂授粉组相比自然授粉组糖酸比提高44.7%;甜瓜熊蜂授粉组相比激素点花组,绿宝总糖提高68.96%、可滴定酸降低42.86%、糖酸比提高194.74%,羊角蜜VC提高53.64%、糖酸比提高37.7%。上述试验结果均表明熊蜂授粉的设施作物品质更高、风味更好。6.在设施环境下为作物授粉时使用地熊蜂同时施用低毒杀虫剂的可行方案为:遵从绿色环保原则,优先使用杀虫剂顺序为: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与植物源类杀虫剂>新烟碱类杀虫剂,选用其中的低毒低风险药剂用来防控相应害虫,同时施药至少2d后放入地熊蜂授粉,减小对地熊蜂的伤害,适当延长授粉时间并及时观察地熊蜂种群动态,减小部分药剂可能对幼虫造成的危害,影响其正常授粉工作。

王召[5](2019)在《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文中指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是亚太地区水稻生产上的一种重要迁飞性害虫。目前,白背飞虱的防治仍主要依赖使用化学杀虫剂。然而,由于白背飞虱长距离迁飞、发育历期短、繁殖力强等特性,加之化学杀虫剂的长期不合理使用等原因,导致该虫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因此,亟待寻找一种新的害虫防治策略以达到持续防控之目的。几丁质是昆虫表皮、肠道、气管以及生殖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成由一系列酶催化完成。由于高等哺乳动物体内不含几丁质,因此几丁质合成途径中的相关基因被认为是筛选和设计新型生物农药的潜在靶标,值得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以白背飞虱转录组测序为基础,对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的分子特性及功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白背飞虱转录组测序与Unigenes功能注释白背飞虱转录组测序共获得6.68 Gb数据,使用Trinity软件将这些数据组装并去冗余后得到66,425条Unigenes。将Unigene比对到七大功能数据库进行注释,共有25,059条Unigenes被注释到七大数据库中任意一个数据库。在NR蛋白库中共有19,564条Unigenes序列得到相应的功能注释。同时有3,915条Unigenes注释到GO功能分类中。KOG数据库共有14,850条Unigenes被成功注释,并划分为25个功能组。共有14,854条基因在KEGG数据库中被注释到六大代谢途径中。2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基于白背飞虱转录组数据,利用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的cDNA序列,分别命名并登录至Gen Bank:SfTre1(MG869613)、SfTre2(MG869614)、SfHK(MF964940)、SfG6PI(KY695112)、SfGFAT(MF964939)、SfGNA(MH672691)、SfPAGM(KY381946)、SfUAP(MF964941)、SfCHS1a(KY350143)和SfCHS1b(KY350144)。利用SeqMan、MEGA、NetNGlyc、Prot Param和TMHMM等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阐明了上述各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保守结构域、氨基酸结构及跨膜结构,明确了各基因的分类地位。3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采用qPCR分析了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18个时间点(从卵期至成虫期)的m RNA表达特性,结果显示,SfTre1、SfG6PI、SfGFAT、SfPAGM、SfUAP和SfCHS1主要在白背飞虱蜕皮前后的表达量相对较高,而在每次蜕皮的间隔期表达量降低,这些时期正是昆虫外骨骼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几丁质以使表皮硬化。此外,SfTre2在卵期和1龄若虫期表达量相对较高,而从2龄至5龄第2天若虫期的表达量逐渐降低,但在5龄第3天表达量小幅度升高;在白背飞虱羽化为成虫后,其表达量急剧升高。SfHK表达量在卵期到5龄若虫期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羽化第1天急剧升高,在成虫第2天达到最高。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差异表达暗示了其可能存在着生理功能多样性。采用qPCR对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在表皮、脂肪体、肠道、卵巢和头部5个不同组织部位表达模式的分析结果显示,所测基因在白背飞虱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各不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SfTre1在表皮、卵巢和头部的表达较高,而SfTre2在卵巢和头部的表达相对较高,推测它们不仅参与了几丁质的合成,而且也参与了能量代谢。SfG6PI、SfGFAT、SfPAGM、SfUAP、SfCHS1和SfCHS1a也在表皮中表达量较高,认为它们在表皮几丁质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关键基因功能验证利用RNAi技术探究SfTre1、SfTre2、SfG6PI、SfGFAT、SfPAGM、SfUAP、SfCHS1、SfCHS1a和SfCHS1b在白背飞虱蜕皮与变态过程中的作用,对白背飞虱5龄第1天的若虫分别注射这些基因的ds RNA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基因被干扰后,其相应目的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除了SfCHS1b外,试虫在发育过程中都出现了表型异常的现象:新表皮形成而旧表皮未蜕去形成双表皮结构,产生旧表皮只在头胸背板处裂开的畸形虫体,或旧表皮不能完全蜕去而形成拖尾,试虫腹部皱缩变小,或成功蜕皮但翅和躯体皱缩,并最终因不能正常蜕皮或羽化而死亡。结果说明这些基因在白背飞虱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5噻嗪酮对白背飞虱发育繁殖及SfCHS1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噻嗪酮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噻嗪酮对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酶1基因表达影响的结果表明,噻嗪酮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LC50为0.89 mg/L;以噻嗪酮亚致死浓度LC10和LC25(0.10和0.28 mg/L)分别处理白背飞虱3龄若虫后,F0和F1代若虫发育期显着延长;F1代白背飞虱单雌产卵量比对照分别减少了5.29%和12.34%,而F1代白背飞虱存活率、羽化率、交尾率和孵化率与对照相比差异虽不显着,但均低于对照组。经LC10和LC25浓度处理后,白背飞虱相对适合度分别降低了47%和63%。噻嗪酮处理白背飞虱若虫后,SfCHS1及其两个可变外显子的表达量高于对照,这可能是由于几丁质合成受阻后基因表达水平的代偿性增加造成的。表明噻嗪酮影响几丁质合成通路可能是其对白背飞虱种群增长具有抑制作用的主要机理。综上所述,本研究在白背飞虱转录组测序与分析的基础上,克隆获得8个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的cDNA序列,并解析了这些基因的特性;采用qPCR等技术和方法系统阐明了这些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并利用RNAi技术验证了6个重要基因在白背飞虱发育过程中的具体功能;采用生测技术明确了噻嗪酮对白背飞虱发育的影响,以及噻嗪酮胁迫下SfCHS1表达特性的调节。研究结果为以几丁质合成通路作为害虫靶标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促进研究和开发适合控制害虫的绿色生物农药产品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廖逊[6](2019)在《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是我国和其它一些亚洲国家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由于其危害严重,每年对我国粮食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当前褐飞虱依然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其抗药性问题异常严峻,已经对不同类别的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抗药性,且抗药性水平呈现出上升趋势。氟啶虫胺腈是首个商品化的砜亚胺类全新杀虫剂,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全球同步上市的农药。氟啶虫胺腈对包括褐飞虱在内的多种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杀虫活性,在褐飞虱防治及抗性治理方面具有重要潜在价值。为延缓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发展,延长氟啶虫胺腈在水稻上的使用寿命,本研究连续多年监测了我国水稻主产区褐飞虱田间种群对氟啶虫胺腈及其它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时空变异趋势;研究了氟啶虫胺腈对褐飞虱室内敏感品系的亚致死效应;通过室内抗性选育获得了抗氟啶虫胺腈褐飞虱品系(SFX-SEL),探究了交互抗性、抗性遗传方式、抗性适合度代价及代谢抗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褐飞虱田间种群对氟啶虫胺腈抗性监测2013-2017年采用稻苗浸渍法监测了我国9省份14个地区的52个褐飞虱田间种群对氟啶虫胺腈及其它9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监测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对褐飞虱田间种群的LC50值在1.63 mg/L至15.36 mg/L之间,相比室内敏感品系(LC50=1.93 mg/L)我国褐飞虱田间种群对氟啶虫胺腈产生了敏感至低水平抗性(Resistance Ratio,RR=0.8-8.0倍);所监测的田间种群中,84.62%的田间种群(44个)对氟啶虫胺腈表现为敏感状态,15.38%的田间种群(8个)对氟啶虫胺腈产生了低水平抗性,且抗性水平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氟啶虫胺腈与本研究中的其它杀虫剂对褐飞虱田间种群毒力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与吡虫啉、烯啶虫胺、呋虫胺、噻虫嗪、噻虫胺和噻嗪酮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与毒死蜱、异丙威和醚菊酯之间不存在显着相关性。以上结果揭示了当前我国褐飞虱田间种群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预测了用于褐飞虱防治的常用杀虫剂与氟啶虫胺腈之间的潜在交互抗性风险,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氟啶虫胺腈合理使用及田间褐飞虱抗性治理。2.氟啶虫胺腈对褐飞虱的亚致死效应采用两性生命表研究了氟啶虫胺腈对褐飞虱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LC30处理显着降低了F0代褐飞虱成虫寿命及产卵量,且氟啶虫胺腈LC30处理亲代褐飞虱导致其F1代试虫的寿命、成虫前期、雌成虫寿命、总产卵前期(TPOP)、以及若虫发育历期(1龄、3龄和4龄)显着缩短,同时显着降低了产卵量和卵孵化率;LC15和LC30处理均显着缩短了F1代褐飞虱5龄若虫的发育历期,然而,LC15处理显着延长了2龄若虫发育历期和成虫产卵前期(APOP);LC30处理显着降低了净繁殖率(R0)、世代周期(T)和总繁殖率(GRR),但内禀增长率(ri)和有限增长率(λ)未受到氟啶虫胺腈低致死浓度(LC15和LC30)处理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低致死浓度降低了褐飞虱当代及子代试虫的存活和繁殖能力,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加全面的评价氟啶虫胺腈对褐飞虱的影响。3.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选育及生化机理通过室内连续39代筛选,获得对氟啶虫胺腈高水平抗性(RR=183.63倍)的褐飞虱品系,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与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嗪、噻虫胺、吡虫啉和环氧虫啶之间存在较强交互抗性,与异丙威、醚菊酯、毒死蜱之间存在低水平交互抗性,而与三氟苯嘧啶和噻嗪酮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增效剂试验结果表明,胡椒基丁醚(PBO)和磷酸三苯酯(TPP)分别对氟啶虫胺腈表现出2.69倍和1.48倍的相对增效倍数,且抗氟啶虫胺腈品系褐飞虱体内细胞色素P450多功能氧化酶(P450)和酯酶(EST)活力较初筛品系升高3.50倍和1.85倍,表明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与其体内P450和EST活性上升有关,推测P450可能起主要作用。4.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遗传方式及适合度代价通过抗、敏品系杂交及两性生命表研究了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遗传方式及抗性适合度代价。正、反交后代F1RS和F1SR对氟啶虫胺腈的敏感性相当,且F1RS和F1SR的显性度(D)分别为-0.16和-0.26,两者均在-1到0之间,表明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F1代自交和回交后代(F2)对氟啶虫胺腈的期望死亡率和实际死亡率之间差异显着,表明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遗传由多基因控制。与敏感品系相比,抗性品系的雌成虫寿命、产卵期、总产卵量、卵孵化率和雌成虫存活率均显着降低,且成虫前期和总产卵前期(TPOP)显着延长,相对适合度为0.75,表明抗氟啶虫胺腈褐飞虱品系存在一定抗性适合度代价。5.抗、敏褐飞虱品系转录组数据库建立及数据分析为了获得氟啶虫胺腈抗、敏褐飞虱品系全面的基因转录本信息,挖掘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抗性相关基因,测序共获得372133456条高质量Clean Reads。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发现抗氟啶虫胺腈褐飞虱品系相对于敏感品系显着上调表达2倍以上的基因共有466条,显着下调表达2倍以上的基因共有178条。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在表皮结构成分、前体代谢物和能量产生、核苷酸磷酸化、ADP到ATP生成、嘌呤核苷二磷酸代谢过程以及含吡啶化合物的代谢过程等GO功能二级条目上显着富集。结合前章节抗性生化机理研究结果,本研究从转录组数据中共筛选出27条羧酸酯酶和54条细胞色素P450多功能氧化酶相关基因,共发现2条羧酸酯酶基因和3条P450基因在抗性品系中显着上调表达,其中P450基因CYP6ER1上调表达18.70倍,差异最显着,预测CYP6ER1可能为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抗性关键候选基因。6.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抗性相关P450基因鉴定及功能研究根据转录组数据分析和抗性生化机理研究结果,结合qRT-PCR进一步筛选和验证与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抗性相关的P450基因,研究发现共有8条P450基因CYP15G1、CYP6CS1、CYP6CW1、CYP6ER1、CYP4C62、CYP4DE1、CYP417A1和CYP419A1在抗性品系SFX-SEL(G39)中的表达水平与初筛品系(UNSEL)相比显着上调2倍以上,其中CYP6ER1上调最明显(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上调倍数达36.87倍;CYP6ER1在SFX-SEL品系抗性选育过程中不同世代的表达水平随着抗性水平上升而升高。利用RNAi技术沉默CYP6ER1后,抗氟啶虫胺腈褐飞虱品系的敏感性得到恢复。以上结果表明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主要是由于部分P450基因上调表达从而导致细胞色素P450多功能氧化酶代谢活性增强所致,且CYP6ER1在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代谢抗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倩[7](2019)在《双三氟虫脲对斜纹夜蛾繁殖和卵黄原蛋白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杂食性害虫,由于其防控过度依赖化学杀虫剂,加之其繁殖迅速,已对多种传统化学杀虫剂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双三氟虫脲是一种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具有较高特异性的昆虫生长调节剂。本文测定了四川5个地区斜纹夜蛾田间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并以对双三氟虫脲抗性最高的大邑种群为亲本,双向筛选得到双三氟虫脲敏/抗同源品系,采用两性生命表研究法研究了敏/抗双三氟虫脲品系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差异,qRT-PCR分析了敏/抗品系蛹和雌成虫卵黄原蛋白(Vg)及其受体(VgR)表达的时序变化,转录组测序分析了敏/抗品系Vg和VgR基因表达及影响其生殖力关键通路的基因,初步阐明了斜纹夜蛾对双三氟虫脲产生抗性的过程中,Vg和VgR基因表达以及生殖力差异的分子机制。现将全文总结如下:采用胃毒法测定了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氧虫酰肼、茚虫威和双三氟虫脲对斜纹夜蛾室内敏感品系(Lab-HN品系)和5个田间种群(眉山MS、乐山LS、彭州PZ、大邑DY和宜宾YB)的毒力。结果表明,所有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均表现为高抗水平(抗性倍数分别为5574.39003.7倍和185.0941.4倍);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氧虫酰肼、茚虫威和双三氟虫脲均表现为中等抗性水平(抗性倍数分别为12.540.0倍、28.236.1倍、12.021.5倍和15.977.7倍)。以对双三氟虫脲抗性最高(抗性倍数为77.7倍)的大邑种群为亲本,进行双向筛选。经过连续6代筛选后,Bis-UNSEL品系相对于Lab-HN品系,对双三氟虫脲表现为敏感,而Bis-SEL品系抗性倍数上升至113.8倍。采用两性生命表理论研究了Bis-UNSEL/Bis-SEL品系各年龄阶段生长发育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Bis-SEL品系成虫总产卵前期(TPOP)较Bis-UNSEL品系显着缩短,而Bis-SEL品系产卵量升高。Bis-SEL品系的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和净增值率(R0)均显着升高,而总繁殖率(GRR)和平均世代时间(T)显着缩短。进一步分析了Bis-UNSEL/Bis-SEL品系生殖指标的差异,发现Bis-SEL品系的产卵前期和产卵历期长于Bis-UNSEL品系,两品系的残卵量、产出率、幼虫孵化率、雌成虫体重、精巢占比、卵巢管指数变化趋势一致,但差异不显着;Bis-UNSEL品系雌成虫卵巢比重、寿命、潜在产卵量均低于Bis-SEL品系。通过qRT-PCR分析发现Bis-UNSEL和Bis-SEL品系Vg和VgR基因均在蛹期就开始表达,且表达水平随雌成虫卵巢发育呈先升后降趋势,在羽化36h时达到峰值,且Vg基因在Bis-UNSEL品系中的相对表达量显着高于Bis-SEL品系,而VgR基因在两品系间的表达量则相反。Vg和VgR蛋白在Bis-UNSEL和Bis-SEL品系体内含量变化趋势与其基因表达量一致,Bis-UNSEL品系Vg和VgR蛋白含量均低于Bis-SEL品系。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了Bis-UNSEL品系和Bis-SEL品系的差异基因,每个品系设置三次样本重复,得到46.61Gb Clean Data,共发掘633个新基因。分析得到20个差异显着表达基因,13个为上调基因,7个为下调基因。差异基因分子功能分别被注释为3类: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细胞位置(Cellular Component)和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聚类分析发现,除Bis-UNSEL品系中newgene3304和newgene5403,Bis-SEL品系中gene1466和gene3097基因外,其余Bis-UNSEL和Bis-SEL品系的差异基因表达均表现出较高相关性。KEGG分析发现显着表达的差异基因主要映射于脂代谢通路。经WGCNA功能模块分类,发现VgR基因富集于蓝色模块,主要功能包括:细胞进程(Cellular processes),环境信号(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基因信息过程(Gene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和代谢(Metabolism)4类。同时,一些解毒酶也富集在其中。

曾彬[8](2019)在《细胞色素P450参与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及噻嗪酮的交互抗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褐飞虱是我国及其他亚洲国家最重要的水稻害虫之一。每年因褐飞虱的危害,都造成水稻的重大经济损失。目前田间褐飞虱的防控仍以化学药剂为主,噻嗪酮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由于长期单一不合理的使用,其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已大不如前,但褐飞虱对噻嗪酮产生抗性的机制尚未明确。P450作为一种氧化还原酶,其介导的杀虫剂解毒代谢的作用增强是昆虫产生抗药性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以褐飞虱高抗品系为研究材料,通过基因克隆、q-PCR、转基因果蝇、RNAi及生物测定的方法去探索了细胞色素P450参与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机制和噻嗪酮与新烟碱类药剂之间的交互抗性,希望为褐飞虱的抗性治理及新药剂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1.褐飞虱4个P450基因在噻嗪酮抗性关系中的作用为探究4个P450基因在噻嗪酮抗性关系中的作用,通过构建CYP6ER1,CYP6CW1,CYP6CS1,CYP439A14个转基因果蝇品系,利用果蝇GAL4/UAS二元表达系统在果蝇中过表达4个基因后发现,CYP6ER1及CYP6CW1能显着提高果蝇对噻嗪酮的耐受性,而过表达CYP6CS1及CYP439A1基因的果蝇对噻嗪酮的敏感性无显着变化;进一步利用RNAi技术在2017YC田间种群中沉默CYP6ER1及CYP6CW12个基因,结果表明沉默CYP6ER1,CYP6CW1后显着恢复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敏感性。因此参与褐飞虱对噻嗪酮产生抗性的P450基因包括CYP6ER1及CYP6CW1基因,至于是否还有其他机制的参与则需进一步研究。2.CYP6ER1和CYP6CW1基因在噻嗪酮不同抗性阶段的变化我们在第二章的研究中发现CYP6ER1与CYP6CW1基因参与了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因此,为了探究随着褐飞虱对噻嗪酮抗性水平的上升CYP6ER1与CYP6CW1基因的变化,我们利用室内选育得到的对噻嗪酮抗性倍数为500倍的抗性褐飞虱品系(BUP-R1)和大于5000倍的高抗褐飞虱品系(BUP-R2);通过q-PCR技术检测了两个P450基因在高抗品系和敏感品系(BUP-S)中mRNA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高抗品系与敏感品系相比,两个P450基因的mRNA水平并无显着差异;随后通过基因克隆及q-PCR技术检测发现了高抗品系中存在CYP6ER1基因的复制,且在高抗品系与敏感品系中CYP6ER1基因皆有vA,vB,vC,vD四个表型,通过比较发现vA表型的mRNA水平表达量远高于其他三个表型;通过第二章的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噻嗪酮抗性的CYP6ER1基因是vA表型。因此,我们的实验结果为:随着褐飞虱对噻嗪酮抗性水平的升高,CYP6ER1与CYP6CW1基因过表达逐渐消失,尽管CYP6ER1基因存在不同复制,但对噻嗪酮的抗性贡献不大。可能在后期,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机制是由靶标突变介导。我们的结果为研究褐飞虱对噻嗪酮产生抗性的机制提供了新思路。3.抗噻嗪酮褐飞虱的交互抗性研究我们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抗噻嗪酮褐飞虱品系对呋虫胺、烯啶虫胺、啶虫脒、噻虫啉、噻虫胺、环氧虫啶、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吡虫啉、噻虫嗪、毒死蜱、吡蚜酮及异丙威等13种药剂间的交互抗性。结果显示:当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倍数大于5000倍时,对噻虫嗪(17.1倍)、啶虫脒(24.9倍)及异丙威(12.5倍)存在中等水平的交互抗性,对吡虫啉(7.2倍)、吡蚜酮(7.7倍)与呋虫胺(5.5倍)表现出低水平的交互抗性,而对烯啶虫胺、噻虫啉、噻虫胺、环氧虫啶、三氟苯嘧啶、毒死蜱及氟啶虫胺腈无交互抗性。鉴于当前已暂停吡虫啉、噻虫嗪对田间褐飞虱的防治,而田间三种稻飞虱均对毒死蜱、噻虫胺达到中等水平抗性,可考虑推荐烯啶虫胺、环氧虫啶、氟啶虫胺腈用于防治对噻嗪酮高抗的褐飞虱种群,同时注意与三氟苯嘧啶的轮换使用,以延缓褐飞虱对其他药剂的抗性发展速度。

陈章铭[9](2019)在《六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解毒酶和保护酶的影响》文中提出为了探索长足大竹象对昆虫生长调节剂的解毒机理和抗性机制,为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提供了基础理论资料。本文以长足大竹象幼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喂食法测定了6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原药对长足大竹象的毒力;通过对幼虫体内和离体解毒酶、保护酶的测定,研究了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其的影响。1、氟铃脲、氟啶脲、苯氧威、吡丙醚、甲氧虫酰肼和虫酰肼原药对长足大竹象幼龄幼虫的半致死浓度LC50依次为:36.43、44.27、9.52、63.36、28.13和23.00 mg/L,毒力大小依次为苯氧威>虫酰肼>甲氧虫酰肼>氟铃脲>氟啶脲>吡丙醚;对高龄幼虫的LC50依次为461.15、526.01、346.16、111.55、118.81和209.35 mg/L,毒力大小依次为吡丙醚>甲氧虫酰肼>虫酰肼>苯氧威>氟铃脲>氟啶脲,幼龄幼虫对药剂的敏感性高于高龄幼虫;LC50处理高龄幼虫,化蛹率显着降低;添加农药高渗剂实验组的成竹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和单剂组。2、浓度氟铃脲,吡丙醚和甲氧虫酰肼对长足大竹象离体解毒酶GST、AchE活性均表现为抑制作用,甲氧虫酰肼和氟铃脲对离体CarE是激活作用,处理浓度为20mg/L时,吡丙醚对离体CarE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余浓度处理时表现为激活作用;氟铃脲和吡丙醚对均离体保护酶POD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低浓度甲氧虫酰肼对离体POD表现出抑制作用,高浓度处理时表现为激活作用。对离体SOD活性的影响,吡丙醚表现为抑制作用,低浓度的甲氧虫酰肼和氟铃脲表现为抑制作用,高浓度为激活作用。3、长足大竹象体内解毒酶和保护酶的变化与供试药剂的作用机理和处理的浓度、时长相关:对于长足大竹象体内保护酶GST活性影响,吡丙醚和甲氧虫酰肼均表现为激活趋势,氟铃脲浓度为20 mg/L时表现为激活作用,10 mg/L和40 mg/L处理时呈现了激活-抑制-激活的趋势;甲氧虫酰肼和氟铃脲显着提高了AchE活性,表现为激活作用,吡丙醚在处理3 d时表现为抑制,其余时间均激活AchE活性;氟铃脲和甲氧虫酰肼一直抑制着长足大竹象幼虫体内CarE活性,吡丙醚则呈现出抑制-激活-抑制;3种药剂对长足大竹象幼虫体内SOD活性均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对于长足大竹象幼虫体内POD活性的影响,氟铃脲40 mg/L处理4 d时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余处理均为激活作用。吡丙醚10 mg/L和40 mg/L处理组先抑制后激活,20 mg/L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甲氧虫酰肼10 mg/L和20 mg/L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40 mg/L处理组为先抑制后激活。

张明明[10](2019)在《新型杀虫、杀螨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双酰胺结构、螺环季酮结构、1,2,4-恶二唑结构以及双酰肼结构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在农药及医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目前,这些结构在新农药创制领域仍然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为了开发有实用价值的高活性化合物,本文利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和生物电子等排的原理,基于双酰胺的结构,通过引入二氟乙氧基、四氟丙氧基、2-氯乙氧基及2-溴乙氧基对“康宽”酸进行改造,设计合成了41个新化合物;基于螺环季酮的结构,通过用萘乙酸和4-叔丁基苯乙酸代替螺螨酯结构中的2,4-二氯苯乙酸设计合成了22个新化合物;基于1,2,4-恶二唑结构,通过对tioxazafen结构中恶二唑环上3号位及5号位的基团进行取代设计合成了69个新化合物;基于双酰肼的结构,通过引入吡唑酸及改造“康宽”酸设计合成了10个新化合物。此外,还设计合成了10个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化合物。本文总共合成了152个化合物,所有化合物都通过1H NMR进行了结构确证,有的还通过13C NMR、HRMS进行了结构确证。并对以上所有化合物进行了相应的生物活性测试,筛选出了一批具有研究价值的高活性化合物,为新型高活性化合物的开发及研究提供了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氯虫苯甲酰胺为先导化合物,通过结构改造与修饰设计合成了12个含二氟乙氧基、12个含四氟丙氧基、8个含2-氯乙氧基、9个含2-溴乙氧基共计41个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杀小菜蛾及二化螟的生物活性测试,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Ia3、Ia8、Ia11、Ib3、Ib8、Ib11表现出优异的生物活性,其中化合物Ib8对小菜蛾和二化螟均表现出最高的杀虫活性,当测试浓度为1 mg/L时对小菜蛾和二化螟的致死率分别为90%和92%。(2)以螺螨酯为先导化合物,用4-叔丁基苯乙酸和萘乙酸分别代替螺螨酯结构中的2,4-二氯苯乙酸,得到的双酯化合物分别与不同的酰氯反应得到了13个含4-叔丁基苯乙酸结构的螺环季酮酸类化合物和9个含萘乙酸结构的螺环季酮酸类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杀朱砂叶螨螨卵的生物活性测试,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I10、I12、I13对朱砂叶螨螨卵具有优异的杀灭活性。(3)以商品化杀线虫剂tioxazafen为先导化合物,保留1,2,4-恶二唑环,对环上3号位的苯基与5号位的噻吩基进行替换,合成了六类(以3号位划分)共计69个化合物,分别为4-(对甲苯氧基)苯甲基类13个、2-乙氧基苯甲基类11个、4-三氟甲基苯甲基类11个、2,6-二氟苯甲基类14个、4-苯氧基苯甲基类11个、2-吡啶基类9个。并对它们进行了甜菜夜蛾与二化螟的杀虫活性测试,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I4、I6、I7、I11、II4、II6、II7、III4、III6、III7、IV4、IV7、IV12、IV13、IV14、V4、V6、V7等表现出优异的杀虫活性。(4)以虫酰肼为先导化合物,保留双酰肼结构,用1-(3-氯吡啶-2-基)-3-(2,2-二氟乙氧基)-1H-吡唑-5-羧酸,4-氯-3-乙基-1-甲基-1H-吡唑-5-羧酸取代4-乙基苯甲酸,设计合成了10个新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对小菜蛾、甜菜夜蛾及二化螟的杀虫活性测试,生测结果表明化合物I1、I3、I5表现出优异的杀虫活性。(5)设计合成了10个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化合物,分别为4个萘二甲酰胺基类化合物、1个萘乙酸吡啶乙基酯类化合物、1个6-氨基嘌呤乙基萘乙酸酯类化合物、1个吡啶乙氧基香豆素类化合物、1个咪唑啉二酮类化合物。1个肉桂酸类化合物、1个氯代烯效唑类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了小麦种子发芽及小麦种子促生根实验,结果表明10个化合物均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

二、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筛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烯虫酯和LED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控制效果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储烟害虫发生概况
        1.2.1.1 烟草甲及其为害
        1.2.1.2 烟草粉螟及其为害
        1.2.2 仓储害虫防治的研究现状
        1.2.2.1 控温防治
        1.2.2.2 气调法
        1.2.2.3 药剂熏蒸
        1.2.2.4 昆虫生长调节剂
        1.2.2.5 灯诱法
        1.2.3 保幼激素类似物烯虫酯
        1.2.3.1 保幼激素类似物烯虫酯的功能
        1.2.3.2 保幼激素受体Methoprene-tolerant(Met)
        1.2.4 仓储害虫的趋光性与灯诱研究
        1.2.4.1 仓储害虫的趋光性与LED灯在仓储害虫防治的应用
        1.2.4.2 昆虫视蛋白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烯虫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生物活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1.1 供试昆虫
        2.1.1.2 供试烟叶
        2.1.1.3 主要仪器
        2.1.1.4 主要试剂
        2.1.2 试验方法
        2.1.2.1 烯虫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卵孵化率的影响
        2.1.2.2 烯虫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幼虫的致死作用
        2.1.2.3 烯虫酯对幼虫的化蛹率、羽化率及发育历期的影响
        2.1.2.4 结果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烯虫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卵孵化率的影响
        2.2.2 烯虫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幼虫的致死作用
        2.2.3 烯虫酯对幼虫的化蛹率、羽化率及发育历期的影响
        2.2.4 烯虫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表型影响
    2.3 讨论
第三章 烟草甲和烟草粉螟转录组测序及Met基因克隆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1.1 供试昆虫
        3.1.1.2 主要仪器
        3.1.1.3 主要试剂(盒)
        3.1.2 试验方法
        3.1.2.1 总RNA提取
        3.1.2.2 转录组测序
        3.1.2.3 cDNA第一链的合成
        3.1.2.4 引物设计和合成
        3.1.2.5 PCR扩增反应
        3.1.2.6 克隆和测序
        3.1.2.7 保幼激素受体Met基因序列及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转录组分析
        3.2.2 保幼激素受体Met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3.2.3 保幼激素受体Met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Met 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及烯虫酯对幼虫不同虫龄Met 基因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主要仪器
        4.1.3 主要试剂(盒)
        4.1.4 试验方法
        4.1.4.1 烯虫酯处理烟草甲和烟草粉螟幼虫
        4.1.4.2 总RNA提取
        4.1.4.3 cDNA合成
        4.1.4.4 PCR扩增反应及克隆测序
        4.1.4.5 荧光定量PCR
        4.1.4.6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Met基因在烟草甲和烟草粉螟幼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
        4.2.2 Met基因在烟草甲和烟草粉螟不同体段的表达模式
        4.2.3 烯虫酯对幼虫不同虫龄Met基因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烟草甲对不同波长LED灯的趋性及视蛋白序列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1.1 供试昆虫
        5.1.1.2 诱捕装置及供试光源
        5.1.1.3 主要试剂(盒)
        5.1.2 试验方法
        5.1.2.1 不同波长灯光诱集试验
        5.1.2.2 实仓诱捕试验
        5.1.2.3 烟草甲转录组测序
        5.1.2.4 基因克隆
        5.1.2.5 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5.1.2.6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波长灯光对烟草甲的诱集效果
        5.2.2 诱虫灯对烟草甲的实仓诱捕效果
        5.2.3 烟草甲紫外敏感视蛋白(UV)和长波敏感视蛋白(LW)基因的克隆
        5.2.4 烟草甲UV和LW视蛋白的系统进化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褐飞虱对烯啶虫胺代谢抗性及其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2 害虫抗药性进化及其分子机制
        1.2.1 基因突变
        1.2.2 基因表达水平变化
    1.3 害虫抗性进化的分子调控机制
    1.4 miRNA及其介导害虫抗药性研究进展
        1.4.1 miRNA生物合成及作用机制
        1.4.2 miRNA介导害虫抗药性研究进展
    1.5 褐飞虱抗药性现状
    1.6 miRNA在褐飞虱中的研究进展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褐飞虱对烯啶虫胺抗性选育及抗性生化机理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及饲养
        2.1.2 供试药剂与耗材
        2.1.3 仪器设备
        2.1.4 常用试剂的配制
        2.1.5 生物活性测定
        2.1.6 抗性选育
        2.1.7 交互抗性测定
        2.1.8 增效剂对烯啶虫胺增效作用测定
        2.1.9 代谢酶活性测定
        2.1.10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抗烯啶虫胺褐飞虱品系选育
        2.2.2 抗烯啶虫胺褐飞虱品系对其他杀虫剂的交互抗性
        2.2.3 增效剂对烯啶虫胺的增效作用
        2.2.4 敏感和抗性品系褐飞虱三种解毒酶的活性
    2.3 讨论
第三章 褐飞虱转录组测序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及饲养
        3.1.2 供试药剂与耗材
        3.1.3 仪器设备
        3.1.4 样品收集及RNA提取
        3.1.5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3.1.6 信息分析流程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测序数据质量统计分析
        3.2.2 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
        3.2.3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3.2.4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
        3.2.5 GO功能分析
        3.2.6 KEGG通路分析
        3.2.7 代谢抗性相关基因筛选
    3.3 讨论
第四章 P450在褐飞虱对烯啶虫胺抗性中的作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及饲养
        4.1.2 供试药剂与耗材
        4.1.3 仪器设备
        4.1.4 常用试剂的配制
        4.1.5 样品收集及RNA提取
        4.1.6 cDNA合成
        4.1.7 褐飞虱P450基因相对表达量测定
        4.1.8 CYP6ER1、CYP3115A1和CYP302A1 表达动态分析
        4.1.9 含T7 启动子DNA模板的制备及ds RNA的合成
        4.1.10 RNAi试验
        4.1.11 P450活性测定
        4.1.12 构建CYP6ER1转基因果蝇质粒
        4.1.13 转CYP6ER1基因果蝇品系的建立
        4.1.14 转基因果蝇中CYP6ER1基因鉴定
        4.1.15 果蝇生物活性测定
        4.1.16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P450基因在不同烯啶虫胺品系中的表达量差异分析
        4.2.2 CYP6ER1、CYP3115A1和CYP302A1 表达动态分析
        4.2.3 CYP6ER1、CYP3115A1和CYP302A1 干扰后褐飞虱对烯啶虫胺的敏感性
        4.2.4 CYP6ER1在果蝇中的转基因表达及对烯啶虫胺的敏感性
    4.3 讨论
第五章 CarE在褐飞虱对烯啶虫胺抗性中的作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昆虫及饲养
        5.1.2 供试药剂与耗材
        5.1.3 仪器设备
        5.1.4 常用试剂的配制
        5.1.5 褐飞虱CarE基因蛋白结构域分析及进化树构建
        5.1.6 样品收集及RNA提取
        5.1.7 cDNA合成
        5.1.8 褐飞虱CarE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
        5.1.9 含T7 启动子DNA模板的制备及ds RNA的合成
        5.1.10 RNAi实验
        5.1.11 羧酸酯酶活性测定
        5.1.12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褐飞虱CarE基因的鉴定
        5.2.2 褐飞虱CarE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
        5.2.3 褐飞虱CarE基因在烯啶虫胺处理后相对表达量
        5.2.4 CarE基因在不同烯啶虫胺品系中的表达量
        5.2.5 CarE基因沉默后对褐飞虱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5.2.6 CarE基因沉默后褐飞虱对烯啶虫胺的敏感性
        5.2.7 抗性发展过程中CarE1表达动态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褐飞虱抗烯啶虫胺相关miRNA的鉴定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昆虫及饲养
        6.1.2 供试药剂与耗材
        6.1.3 仪器设备
        6.1.4 样品收集及RNA提取
        6.1.5 NlDicer、NlAGO和 NlDrosha沉默后miRNA的表达量检测
        6.1.6 NlDicer、NlAGO和 NlDrosha沉默后差异解毒酶基因的表达量检测
        6.1.7 miRNA文库的构建及测序
        6.1.8 测序结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6.1.9 miRNA的 RT-qPCR验证
        6.1.10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NlDicer、NlAGO和 NlDrosha沉默导致miRNA的表达量降低
        6.2.2 NlDicer、NlAGO和 NlDrosha沉默导致差异解毒酶基因的表达量上升
        6.2.3 小RNA文库的构建和测序
        6.2.4 已知miRNA分析
        6.2.5 褐飞虱新miRNA鉴定
        6.2.6 miRNA表达及差异分析
        6.2.7 miRNA靶基因预测
        6.2.8 差异表达miRNA的 qPCR验证
    6.3 讨论
第七章 miRNA调控CYP6ER1和CarE1 表达的机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昆虫及饲养
        7.1.2 供试药剂与耗材
        7.1.3 仪器设备
        7.1.4 褐飞虱CYP6ER1 基因3’UTR序列扩增
        7.1.5 调控CYP6ER1和CarE1 基因的miRNA预测
        7.1.6 双荧光素酶法验证miRNA与靶基因的结合
        7.1.7 注射miRNA模拟物和抑制剂后靶基因表达和药剂敏感性变化
        7.1.8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CYP6ER1 基因3’UTR扩增
        7.2.2 调控CYP6ER1和CarE1的miRNA预测
        7.2.3 双荧光素酶法验证miRNA与靶基因的结合
        7.2.4 novel_85 调控CYP6ER1 的表达
        7.2.5 novel_191 调控CarE1 的表达
        7.2.6 注射novel_85 mimics和 inhibitor对褐飞虱对烯啶虫胺敏感性的影响
        7.2.7 注射novel_191 mimics和 inhibitor对褐飞虱对烯啶虫胺敏感性的影响
    7.3 讨论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七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供试药剂
    1.3 毒力测定
        1.3.1急性经口毒性
        1.3.2 急性接触毒性
        1.3.3 限度试验
    1.4 风险评估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7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急性经口毒性
    2.2 7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急性接触毒性
    2.3 7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生态风险评估
3 讨论与结论

(4)三类杀虫剂对地熊蜂的毒性作用评价及地熊蜂授粉应用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熊蜂概述
        1.1.1 熊蜂的生物学特征
        1.1.2 熊蜂授粉的优势
        1.1.3 地熊蜂的研究现状
    1.2 新烟碱类杀虫剂概述
    1.3 植物源类杀虫剂概述
    1.4 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概述
    1.5 设施农业概述
        1.5.1 茄科设施作物
        1.5.2 葫芦科设施作物
        1.5.3 座果方式简介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药剂
    2.2 主要仪器
    2.3 供试虫源
    2.4 供试作物品种
    2.5 供试大棚
    2.6 试验方法
        2.6.1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2.6.2 急性接触毒性试验
        2.6.3 风险评估
        2.6.4 设施温室条件下毒性评价试验
        2.6.5 不同座果方式生化物质指标影响测定试验
    2.7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八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地熊蜂的急性毒性与风险评估
        3.1.1 八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急性经口毒性
        3.1.2 八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急性接触毒性
        3.1.3 八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地熊蜂成年工蜂的生态风险评估
    3.2 六种植物源类杀虫剂对地熊蜂的急性毒性与风险评估
        3.2.1 六种植物源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急性经口毒性
        3.2.2 六种植物源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急性接触毒性
        3.2.3 六种植物源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生态风险评估
    3.3 六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的急性毒性与风险评估
        3.3.1 六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急性经口毒性
        3.3.2 六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急性接触毒性
        3.3.3 六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生态风险评估
    3.4 三种筛选杀虫剂在设施大棚条件下对地熊蜂毒性作用评价初探
        3.4.1 棚内工蜂死亡数
        3.4.2 授粉率
        3.4.3 撞棚数
        3.4.4 5min内单蜂访花总数
    3.5 不同座果方式对几种设施作物生化物质指标的影响
        3.5.1 番茄生化物质指标比较
        3.5.2 茄子生化物质指标比较
        3.5.3 辣椒生化物质指标比较
        3.5.4 西瓜生化物质指标比较
        3.5.5 黄瓜生化物质指标比较
        3.5.6 甜瓜生化物质指标比较
4 讨论
    4.1 八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地熊蜂的急性毒性与风险评估
    4.2 六种植物源类杀虫剂对地熊蜂的急性毒性与风险评估
    4.3 六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的急性毒性与风险评估
    4.4 三种筛选药剂在设施大棚条件下对地熊蜂毒性作用评价
    4.5 不同座果方式对几种设施作物生化物质指标的影响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之处与有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昆虫体壁结构与蜕皮
        1.1 昆虫的体壁结构
        1.2 昆虫的蜕皮
    2 昆虫几丁质理化特性
    3 昆虫几丁质的合成
        3.1 昆虫几丁质合成途径
        3.2 昆虫几丁质合成通路研究
    4 基于抑制几丁质合成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研究
    5 白背飞虱几丁质研究动态
第二章 引言
第三章 白背飞虱转录组序列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水稻的培育
        1.3 实验试剂与仪器
        1.4 总RNA的提取
        1.5 转录组测序流程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背飞虱总RNA提取
        2.2 转录组测序与序列组装
        2.3 组装的Unigene功能注释
    3 讨论
第四章 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水稻的培育
        1.3 实验试剂与仪器
        1.4 实验溶液的配制
        1.5 总RNA的提取
        1.6 第一链cDNA合成
        1.7 引物设计与合成
        1.8 PCR扩增
        1.9 PCR产物回收与纯化
        1.10 DNA克隆与测序
        1.11 基因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
        2.2 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的同源性比对与系统发育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时空表达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水稻的培育
        1.3 实验试剂与仪器
        1.4 白背飞虱不同发育阶段样品的收集
        1.5 白背飞虱不同组织样品的收集
        1.6 收集样品的总RNA提取
        1.7 第一链cDNA合成
        1.8 引物设计与合成
        1.9 qPCR扩增
        1.10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析
        2.2 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分析
    3 讨论
第六章 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关键基因的功能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1.3 dsRNA引物设计与合成
        1.4 dsRNA体外合成
        1.5 RNAi试验(显微注射)
        1.6 qPCR检测RNAi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背飞虱海藻糖酶基因(SfTre)的功能分析
        2.2 白背飞虱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基因(SfG6PI)的功能分析
        2.3 白背飞虱谷氨酸盐:果糖-6-磷酸转氨酶基因(SfGFAT)的功能分析
        2.4 白背飞虱磷乙酰氨基葡萄糖变位酶基因(SfPAGM)的功能分析
        2.5 白背飞虱UDP-N-乙酰葡糖胺焦磷酸化酶基因(SfUAP)的功能分析
        2.6 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酶1基因(SfCHS1)及其两个可变外显子的功能分析
    3 讨论
第七章 噻嗪酮对白背飞虱发育繁殖及SfCHS1基因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无虫水稻培育
        1.3 供试药剂及其配制方法
        1.4 实验试剂与仪器
        1.5 实验方法
        1.6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噻嗪酮对白背飞虱的毒力
        2.2 噻嗪酮LC_(10)和LC_(25)浓度处理对白背飞虱F_0代的影响
        2.3 噻嗪酮LC_(10)和LC_(25)浓度处理对白背飞虱F_1代发育历期的影响
        2.4 噻嗪酮LC_(10)和LC_(25)浓度处理对白背飞虱F_1代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2.5 噻嗪酮处理对白背飞虱CHS1基因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第八章 全文总结
    1 主要研究结果
        1.1 获得了白背飞虱转录组数据
        1.2 完成了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1.3 解析了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1.4 明确了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的功能
        1.5 阐明了噻嗪酮对白背飞虱发育繁殖及SfCHS1基因表达的影响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6)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褐飞虱及其危害
    1.2 褐飞虱抗药性现状
    1.3 褐飞虱交互抗性
    1.4 杀虫剂对昆虫的亚致死效应
    1.5 昆虫对杀虫剂的抗性遗传方式
    1.6 昆虫抗药性与适合度的关系
    1.7 褐飞虱抗药性机制
        1.7.1 代谢抗性
        1.7.2 靶标抗性
    1.8 氟啶虫胺腈
    1.9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0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褐飞虱田间种群对氟啶虫胺腈抗性监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1.1 褐飞虱田间种群
        2.1.1.2 褐飞虱敏感品系
        2.1.2 供试药剂与耗材
        2.1.3 仪器设备
        2.1.4 生物活性测定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褐飞虱田间种群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监测
        2.2.2 褐飞虱田间种群对其它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2.2.3 氟啶虫胺腈与其它杀虫剂对褐飞虱田间种群毒力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氟啶虫胺腈对褐飞虱的亚致死效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
        3.1.2 供试药剂
        3.1.3 仪器设备
        3.1.4 生物活性测定
        3.1.5 氟啶虫胺腈对褐飞虱F_0代亚致死效应研究
        3.1.6 氟啶虫胺腈对褐飞虱F_1代亚致死效应研究
        3.1.7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氟啶虫胺腈对褐飞虱的毒力
        3.2.2 氟啶虫胺腈低致死浓度对褐飞虱F_0代的影响
        3.2.3 氟啶虫胺腈低致死浓度对褐飞虱F_1代的影响
    3.3 讨论
第四章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选育及生化机理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供试药剂与耗材
        4.1.3 仪器设备
        4.1.4 常用试剂的配制
        4.1.5 生物活性测定
        4.1.6 抗性选育
        4.1.7 交互抗性测定
        4.1.8 增效剂对氟啶虫胺腈增效作用测定
        4.1.9 代谢酶活力测定
        4.1.9.1 酯酶活力测定
        4.1.9.2 细胞色素P450多功能氧化酶活力测定
        4.1.9.3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测定
        4.1.10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抗性选育
        4.2.2 SFX-SEL品系对其它杀虫剂的交互抗性
        4.2.3 增效剂对氟啶虫胺腈的增效作用
        4.2.4 抗性和初筛品系褐飞虱解毒酶活性测定
    4.3 讨论
第五章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遗传方式及适合度代价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昆虫
        5.1.2 供试药剂
        5.1.3 仪器设备
        5.1.4 生物活性测定
        5.1.5 抗性遗传方式研究
        5.1.5.1 正反交试验设计
        5.1.5.2 抗性基因显隐性分析
        5.1.5.3 抗性基因数目分析
        5.1.6 抗性适合度代价研究
        5.1.7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抗性遗传方式
        5.2.2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抗性适合度代价
    5.3 讨论
第六章 褐飞虱转录组数据库建立及数据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褐飞虱品系
        6.1.2 主要试剂
        6.1.3 仪器设备
        6.1.4 褐飞虱总RNA提取
        6.1.5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6.1.6 测序数据过滤
        6.1.7 信息分析流程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褐飞虱总RNA提取
        6.2.2 测序数据质量
        6.2.3 比对分析
        6.2.3.1 比对率分析
        6.2.3.2 基因区域分布
        6.2.4 差异表达分析
        6.2.5 GO功能分析
        6.2.5.1 差异基因GO统计
        6.2.5.2 GO富集分析
        6.2.6 代谢抗性相关基因筛选
    6.3 讨论
第七章 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抗性相关P450基因鉴定及功能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昆虫
        7.1.2 供试药剂与耗材
        7.1.3 仪器设备
        7.1.4 常用试剂的配制
        7.1.5 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量分析
        7.1.5.1 定量PCR引物的设计
        7.1.5.2 褐飞虱总RNA提取
        7.1.5.3 反转录合成cDNA
        7.1.5.4 荧光定量PCR
        7.1.6 P450基因CYP6ER1表达动态
        7.1.7 P450基因CYP6ER1功能验证
        7.1.7.1 dsRNA引物设计
        7.1.7.2 PCR扩增
        7.1.7.3 PCR产物胶回收
        7.1.7.4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体外连接
        7.1.7.5 热击转化及菌液PCR
        7.1.7.6 质粒提取
        7.1.7.7 dsRNA合成及纯化
        7.1.7.8 RNA干扰
        7.1.7.9 沉默效率检测
        7.1.7.10 生物活性测定
        7.1.8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抗性和初筛品系褐飞虱P450基因表达量差异分析
        7.2.2 抗性选育过程中P450基因CYP6ER1表达动态分析
        7.2.3 CYP6ER1功能验证
    7.3 讨论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双三氟虫脲对斜纹夜蛾繁殖和卵黄原蛋白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斜纹夜蛾的发生及危害
    2 斜纹夜蛾对杀虫剂抗药性研究
    3 杀虫剂双三氟虫脲研究进展
    4 生命表研究进展
    5 影响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研究进展
    6 卵黄原蛋白研究概况
    7 卵黄原蛋白受体研究概况
    8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第二章 斜纹夜蛾不同田间种群抗药性检测及感/抗双三氟虫脲品系的构建
    1 材料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药剂
        1.3 生物测定
        1.4 斜纹夜蛾抗/感双三氟虫脲品系的构建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斜纹夜蛾室内敏感品系与田间种群的生物测定
        2.2 斜纹夜蛾感/抗双三氟虫脲品系的构建
    3 讨论
第三章 双三氟虫脲抗药性对斜纹夜蛾生命参数的影响
    1 材料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试虫生命表研究
        1.3 生命表参数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斜纹夜蛾感/抗双三氟虫脲品系繁殖能力及生殖指标 差异研究
    1 材料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双三氟虫脲对斜纹夜蛾繁殖能力的影响
        1.3 双三氟虫脲对斜纹夜蛾成虫生殖系统的影响
        1.4 实时荧光定量
        1.5 Vg和 VgR蛋白量检测
        1.6 数据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斜纹夜蛾感/抗双三氟虫脲品系转录组分析
    1 材料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药剂与仪器
        1.3 文库制备
        1.4 数据组装
        1.5 新基因功能注释
        1.6 差异基因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第六章 WGCNA对斜纹夜蛾抗/感双三氟虫脲品系转录组分析
    1 材料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WGCNA分析流程
    2 结果与分析
        2.1 共表达
        2.2 模块与性状的关系
        2.3 模块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细胞色素P450参与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及噻嗪酮的交互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褐飞虱的简介
    2 噻嗪酮的特性及抗性研究现状
        2.1 噻嗪酮的简介
        2.2 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研究现状
        2.3 噻嗪酮的抗性机理研究现状
    3 昆虫P450介导的杀虫剂抗性研究
        3.1 细胞色素P450介导昆虫抗药性的分子机制
        3.2 P450介导的交互抗性研究
        3.3 P450基因的功能验证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褐飞虱4个P450基因在噻嗪酮抗性关系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试验试剂
        1.3 试验仪器
        1.4 试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转褐飞虱P450基因过表达验证
        2.2 转褐飞虱P450基因果蝇对噻嗪酮的敏感性测定
        2.3 沉默CYP6ER1及CYP6CW1基因后褐飞虱对噻嗪酮敏感性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CYP6ER1和CYP6CW1基因在噻嗪酮不同抗性阶段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试验试剂
        1.3 试验仪器
        1.4 试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褐飞虱对噻嗪酮抗性升高时CYP6ER1,CYP6CW1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2.2 CYP6ER1在褐飞虱噻嗪酮抗性品系中基因复制的探究
        2.3 CYP6ER1各表型mRNA水平差异比较
    3 讨论
第四章 抗噻嗪酮褐飞虱的交互抗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药剂
        1.3 交互抗性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9)六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解毒酶和保护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长足大竹象的研究概况
        1.1.1 形态学特征
        1.1.2 生物学特征
        1.1.3 发生与防治
    1.2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及作用机制
        1.2.1 杀虫剂使用概况
        1.2.2 杀虫剂的作用机制
        1.2.3 昆虫生长调节剂
    1.3 解毒酶和保护酶研究状况及与昆虫抗药性的关系
        1.3.1 昆虫抗药性的产生
        1.3.2 昆虫解毒酶
        1.3.3 昆虫保护酶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图
    2.2 试验材料
        2.2.1 供试昆虫
        2.2.2 供试化学药剂与昆虫生长调节剂原药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研究方法
        2.3.1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生长发育的影响
        2.3.2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幼虫体内解毒酶和保护酶的影响
        2.3.3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幼虫离体解毒酶和保护酶的影响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六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原药对长足大竹象幼虫的毒力测定分析
        3.1.1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幼虫的毒力测定
        3.1.2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化蛹的影响
        3.1.3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高龄幼虫的温度效应
        3.1.4 野外防治实验结果
        3.1.4.1 吡丙醚的防效对比
        3.1.4.2 氟铃脲的防治效果
        3.1.4.3 甲氧虫酰肼的防效对比
        3.1.4.43 种药剂的防效对比
    3.2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幼虫离体解毒酶和保护酶的影响
        3.2.1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幼虫离体GST的影响
        3.2.2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幼虫离体Ach E的影响
        3.2.3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幼虫离体的Car E活性的影响
        3.2.4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幼虫离体POD的影响
        3.2.5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幼虫离体SOD的影响
    3.3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高龄幼虫体内解毒酶和保护酶的影响
        3.3.1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高龄幼虫体内解毒酶的影响
        3.3.2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高龄幼虫体内保护酶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昆虫生长调节剂原药对长足大竹象的毒力
        4.1.1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的毒力
        4.1.2 昆虫生长调节剂LC50对高龄幼虫化蛹的影响
        4.1.3 温度对高龄幼虫接触昆虫生长调节剂的毒力的影响
        4.1.4 野外防治实验
    4.2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高龄幼虫离体解毒酶和保护酶的影响
        4.2.1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高龄幼虫离体解毒酶的影响
        4.2.2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高龄幼虫离体保护酶的影响
    4.3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高龄幼虫体内解毒酶和保护酶的影响
        4.3.1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高龄幼虫体内解毒酶的影响
        4.3.2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高龄幼虫体内保护酶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新型杀虫、杀螨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鱼尼丁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1.1.1 鱼尼丁
        1.1.2 鱼尼丁受体
        1.1.3 鱼尼丁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
    1.2 螺环季酮酸类杀虫杀螨剂的研究进展
        1.2.1 螺环季酮酸类杀虫杀螨剂的作用机制
        1.2.2 螺环季酮酸类杀螨剂
        1.2.3 螺环季酮酸类杀虫杀螨剂的研究进展
    1.3 恶二唑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3.1 恶二唑类化合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1.3.2 恶二唑类化合物在农药领域的应用
        1.3.3 新型杀线虫剂Tioxazafen
        1.3.4 Tioxazafen合成路线
    1.4 双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1.4.1 双酰肼类杀虫剂的发展历程
        1.4.2 双酰肼类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1.4.3 双酰肼类杀虫剂的选择性
        1.4.4 几种双酰肼类杀虫剂的创制经纬
    1.5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1.5.1 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
        1.5.2 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现状
    1.6 新型农药的创制方法
        1.6.1 农药创制的基本程序
        1.6.2 农药创制的特点
        1.6.3 常用农药创制的方法
    1.7 论文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含二氟乙氧基(四氟丙氧基、2-溴乙氧基、2-氯乙氧基)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2.2.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2.2.2 含二氟乙氧基(四氟丙氧基)目标化合物 Ia、Ib 的合成
        2.2.3 含 2-氯乙氧基(2-溴乙氧基)目标化合物I_c、I_d的合成
        2.2.4 含二氟乙氧基中间体化合物及部分产物的合成
        2.2.5 含2-氯乙氧基中间体化合物及部分产物的合成
        2.2.6 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结构表征
    2.3 生物活性测试方法及结果
        2.3.1 对小菜蛾的室内活性测试
        2.3.2 对二化螟的生物活性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螺环季酮酸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3.1 实验仪器与药品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2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3.2.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3.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2.3 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及结构表征
    3.3 生物活性测试方法及结果
        3.3.1 生物活性测试方法
        3.3.2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恶二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4.1 实验仪器与药品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试剂
    4.2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4.2.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4.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2.3 以目标化合物I3 为例简述所得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4.3 生物活性测试方法及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吡唑酰肼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5.1 实验仪器与药品
        5.1.1 实验仪器
        5.1.2 实验试剂
    5.2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5.2.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5.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5.2.3 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及结构表征
    5.3 生物活性测试方法及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6.1 实验仪器与药品
        6.1.1 实验仪器
        6.1.2 实验试剂
    6.2 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
        6.2.1 化合物Ⅰ的合成路线
        6.2.2 化合物Ⅱ的合成路线
        6.2.3 化合物Ⅲ的合成路线
        6.2.4 化合物Ⅳ的合成路线
        6.2.5 化合物Ⅴ的合成路线
        6.2.6 目标化合物Ⅵ的合成路线
        6.2.7 目标化合物Ⅶ的合成路线
        6.2.8 目标化合物Ⅷ的合成路线
        6.2.9 目标化合物Ⅸ的合成
        6.2.10 目标化合物Ⅹ的合成路线
    6.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6.3.1 目标化合物Ⅰ的合成方法
        6.3.2 目标化合物Ⅱ的合成方法
        6.3.3 目标化合物Ⅲ的合成方法
        6.3.4 目标化合物Ⅳ的合成方法
        6.3.5 目标化合物Ⅴ的合成方法
        6.3.6 目标化合物Ⅵ的合成方法
        6.3.7 目标化合物Ⅶ的合成方法
        6.3.8 目标化合物Ⅷ的合成
        6.3.9 目标化合物Ⅸ的合成方法
        6.3.10 目标化合物Ⅹ的合成方法
        6.3.11 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结构表征
    6.4 生物活性测试方法及结果
        6.4.1 化合物制剂制备
        6.4.2 小麦种子发芽实验
        6.4.3 小麦种子发芽实验数据
        6.4.4 小麦种子浸种促生根实验
        6.4.5 小麦种子浸种促生根实验数据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四、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筛选(论文参考文献)

  • [1]烯虫酯和LED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控制效果及其机理研究[D]. 臧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褐飞虱对烯啶虫胺代谢抗性及其调控机制[D]. 毛凯凯.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3]七种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地熊蜂工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评估[J]. 王烁,王瑜,谢丽霞,陈浩,吴光安,周浩,于毅,郑礼,闫毅,翟一凡. 山东农业科学, 2020(06)
  • [4]三类杀虫剂对地熊蜂的毒性作用评价及地熊蜂授粉应用效果评估[D]. 王烁.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 [5]白背飞虱几丁质合成通路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 王召. 贵州大学, 2019(05)
  • [6]褐飞虱对氟啶虫胺腈的抗性及其机理研究[D]. 廖逊. 华中农业大学, 2019
  • [7]双三氟虫脲对斜纹夜蛾繁殖和卵黄原蛋白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D]. 黄倩.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8]细胞色素P450参与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性及噻嗪酮的交互抗性研究[D]. 曾彬.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六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长足大竹象解毒酶和保护酶的影响[D]. 陈章铭.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10]新型杀虫、杀螨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张明明. 青岛科技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筛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