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与王——三星堆铜像

神与王——三星堆铜像

一、神性与王权——三星堆青铜塑像(论文文献综述)

王茜[1](2021)在《印度河文明考古学术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印度河文明(Indus Civilization),亦称印度河河谷文明,主要兴盛于公元前2600-前1900年,主要分布在阿富汗的东北部、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西北部地区,是旧大陆四大古文明之一,也是南亚历史上第一个城市文明。20世纪之前,人们对印度河文明一无所知。南亚的历史记载中,包括最早期的吠陀经典中,都没有提到过这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文明。直到20世纪20年代,约翰·马歇尔等学者确认了印度河文明的存在,被埋在地下近五千年的古文明才得以重见天日。在英、美、法、德、意、日等西方学者和印度、巴基斯坦本土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百年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印度河文明的考古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虽然印度河文明是与中国早期文明毗邻的古代文明中心,巴基斯坦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印度是中国重要的近邻,但我国学者对印度河文明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到目前为止,我国国内还没有一部系统研究印度河文明的学术专着出版。国外考古学术史研究是开展境外考古必要的基础性工作,关于印度河文明的考古学术史研究,是南亚考古中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因此,本文以印度河文明现有考古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印度河文明考古学术史的发展和演变进行了专题研究。本项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在全面搜集印度河文明考古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梳理19世纪至今印度河文明每个阶段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深入了解各个时期印度河文明考古工作的概况、特征及其对印度河文明考古研究发展的历史贡献。二、系统梳理19世纪至今印度河文明每个阶段主要学术问题的提出与探讨,人们认识的发展过程,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科走向,为日后进一步开展工作奠定基础。印度河文明考古研究深受西方考古学的影响,没有形成本土独立的研究体系。同时缺少文献资料的佐证,人们对印度河文明的认识完全依赖于考古学,因此,掌握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是研究印度河文明的基本要求。三、对印度河文明主要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的结论有:印度河文明以印度河和萨拉斯瓦蒂河为中心,在形成过程中地理环境相对开放。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以灌溉农业为主。在灌溉农业的基础上,印度河流域从血缘社会走向了地缘社会,建立了地域化的早期“城邦”国家。开放、自由的外向型经济是印度河文明的重要特征。通过波斯湾海上贸易通道、伊朗高原北缘和南部陆上贸易通道,与波斯湾沿岸、西亚两河流域和中亚阿姆河流域建立了紧密的贸易关系。印度河文明在地形、地貌的割裂作用、缺少强大的外部威胁、开放的贸易经济、和平的内外部环境、内部社会层级不明显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没有形成统一君主制国家,而是建立了早期“城邦”国家。各“城邦”发展均衡,缺少中心向心力和凝聚力,社会结构不稳定。公元前1900年前后,印度河文明遇到了因气候环境变化、自然灾害频发、贸易经济衰退、传染病流行等因素导致的社会“危机”,在多重“危机”的共同作用下,印度河文明走向了衰落。四、印度河文明是与中国早期文明毗邻的古代文明中心,目前对于两个早期文明关系的探讨较为有限。本文在对印度河文明主要学术问题研究中,对与中国早期文明相关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延伸讨论。主要的结论有:公元前2000年前,原产于中国的粟、黍和水稻传入了印度河流域。在印度河文明“消失”之后,印度河流域和我国西部地区可能通过新疆翻越帕米尔高原瓦罕走廊、斯瓦特河谷、印度河河谷等穿越喀喇昆仑的路网进行了直接的交流。

李社教[2](2019)在《宗教“传神”与艺术“传神”——三星堆器物造型的文化美学透视》文中研究说明"神"是中华美学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考察,这一美学范畴是从宗教范畴演变而来。三星堆文化器物造型的原因源于"神",其内涵是象征"神",其手法和效果是表现"神",三星堆文化的器物造型正反映出中国古代从传宗教之"神"到传艺术之"神"的演化轨迹。

李社教[3](2017)在《三星堆文化中“和”的内蕴探析》文中指出"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以"天人合一"哲学观念为根本演绎出的最高境界。这一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不仅衍生于中原文化,也胎息于三星堆文化中。在三星堆遗址的文化现象中透露出"和"的信息,宗教活动中反映出"和"的精神,器物造型中显现出"和"的特征。三星堆文化是中国"和"的文化心理结构、审美范畴早期源头之一。

沈博[4](2016)在《玉石璧的音乐性能及祭祀功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二重证法为基础,加入实验考古学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将考古资料的分布与同时期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进行统筹分析,理清了早期玉石璧出土的大概区域和情况,证明了玉石璧的创制与发展是为了适应农业发展的需求,随着农耕文明的技术进步,玉石璧的制作技术和发展不断演化更新,玉石璧的功能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符合农耕文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古代文献和中外着作的梳理与总结,证明了玉石璧的文字字符在中国文字发展的初期,除了“璧”这一符号外,可能由其它的符号或者多种符号进行指代,这是造成关于玉石璧早期用途的记载过少以及后世只知其象征意义不知其原本功能的可能原因之一。在从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相互映证的基础上,本文用科学测量的方法和复原调音实验的方法,进一步论证了早期玉石璧具有良好音乐性能,成组玉石璧具有较为成熟的音阶关系,从而提出玉石璧的祭祀功能由它的实用功能发展而来。其乐用功能使玉石璧能够在祭祀乐舞活动中充当演奏的乐器,其标准律器的功能使其在祭祀过程中拥有了权力的象征功能,石璧的这两种祭祀功能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只是由于史前文献记载的缺乏以及石璧实际功能被取代而消失造成后世无法确切了解其用途以及祭祀功能产生的原因。

吴然然[5](2014)在《三星堆祭祀坑青铜器纹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秦时期,四川是以巴蜀两大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关于蜀的历史,正史无记载,仅在东晋史学家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和西汉末年蜀人杨雄撰写的《蜀王本纪》这两部古籍里看到古蜀王国的些许古史踪迹,地方志中载有一些简单的史料和传说,所以要追溯古蜀的历史是非常困难的。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随着四川地区彭县朱瓦巷窖藏青铜器,成都12桥,新繁水观音等商周时期的遗址的发现,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三星堆遗址中两个祭祀坑的发现,以及祭祀坑集中出土的数以千计青铜,金,玉等质地的贵重器物,证实了在古代西南曾有一个强大的古王国,它拥有同中原及其他地域一样悠久而发达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本文主要利用近年来关于三星堆祭祀坑的考古发掘材料,以青铜器上的纹饰为基点,运用比较学、图像学以及商周时期中原青铜器纹饰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系统梳理和分析青铜器上的纹饰,总结出三星堆祭祀坑青铜纹饰的自身特点,揭示纹饰背后所蕴含的古蜀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以期弥补古蜀文献记载的不足。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绪论。包括写作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研究内容和意义。第二章:介绍古蜀的历史概况。第三章:分类梳理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器物,分析出土器物所蕴含古蜀社会,宗教,对外关系状况。第四章:系统梳理三星堆祭祀坑青铜器纹饰,分析纹饰的特征,以及不同器类纹饰之间的关系。第五章:主要是借助国内和国外学者解读商周时期中原青铜纹饰的理论和方法,尝试解读具有古蜀本土特色的纹饰。第六章:将三星堆祭祀坑上的纹饰分别同中原和长江流域其他地区比较,分析三星堆祭祀坑青铜纹饰的自身特点。最后一章:结语。

李社教[6](2009)在《铸人象神与三星堆文化的张扬之美》文中指出三星堆文化中最能引起轰动效应的、最有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其风貌独特的"人像群",目前研究者认为它是出于巫术祭祀的宗教目的、服务于神人交通的主题的看法并未揭示其更深层次的意蕴。从其表现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考察,"人像群"还意味着古蜀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是古蜀人用人的尺度建构艺术世界,通过人物造型的艺术符号借神扬人的尝试。人的张扬是潜藏于"人像群"中的理性内核,使之在审美风貌上表现为"张扬之美"。

李社教[7](2009)在《祖先崇拜与三星堆文化造型艺术的张扬之美》文中指出三星堆文化中的器物造型各异,祭祀崇拜活动丰富复杂,但都贯穿着祖先崇拜这一主脉。祖先崇拜是三星堆文化造型艺术的一个"母题",其自然崇拜的艺术造型中隐含着祖先崇拜的信息,图腾崇拜的艺术造型中传达着祖先崇拜的先声,人像群的造型更是直接以人的容貌来象征祖先的形象。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的过程,是古蜀人不断强化人的尺度的过程。由此其造型艺术的审美风貌也呈现为"张扬之美"。

黄翠梅,李建纬[8](2007)在《商代蜀地的青铜与金玉艺术——视觉分析的考量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星堆遗址出土器物功能之研究已累积丰硕成果。其中多数研究或以文献为本、或基于文字思维与逻辑,而以神灵、祖先、氏族、巫或统治者、图腾、动物或自然物崇拜等特定语言卷标,以诠释出土器物中的各种形象,或是从视觉观看角度进行思考的研究则仍属少数。商代蜀地的艺术内涵显示,蜀人真正体验和力图传达的应是图像本身的直观感染力,即该地的“视觉形象”本身在意义传达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支配性。因此,本文尝试从视觉研究的角度着手,分析三星堆出土之青铜器、金器和玉器一观者视觉间的文化关系。

黄骁[9](2005)在《青铜文化考 ——商代青铜艺术的符号解读》文中研究指明青铜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青铜的发明与应用标志着人类从新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时代。中国的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始于龙山时代,在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达到了鼎盛时期,即青铜时代,战国末期以后青铜器逐步被铁器取代,退出历史舞台。中国青铜时代在商代晚期至西周初期发展最为繁盛,达到顶峰。商代青铜器铸造与使用不仅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传统造物思想与美学观念,还集中体现了商人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它的艺术形态呈现出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学特质以及“神人以和”、“拨尔而怒”的审美风尚。 商代青铜器是文字文化普及以前器物文化的高级阶段,我们不能单方面地将它归于工艺美术史或物质文化史的研究范畴,而是运用文化哲学比较研究的视野来审视它。因此,运用单一的传统学科来研究商代青铜器是不全面的、不系统的。基于这种考虑,本文试从西方现代符号学这一综合性与跨学科性的理论出发,来重新审视商代青铜文化,以商代青铜艺术的研究作为切入点,着重分析商代青铜纹饰及造型的符号意义与传达,以及青铜艺术与其它造型艺术的发展关系。 根据研究的方法与思路,全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对商代青铜文化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方法与思路;第二章引入现代符号学的理论,从符号的概念和形成条件出发,阐述了商代青铜艺术所具有的符号特征; 第三章至第六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以符号学的理论体系剖析了商代青铜艺术的符号意义、传达及审美,并对其发生的不同地域文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继而将商代青铜艺术与原始艺术、书画艺术、雕塑艺术进行比较,梳理了相互之间的历史发展关系; 第七章结合实际对商代青铜艺术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延伸至现代设计领域,阐明造型艺术感受能力在现代艺术与设计中的重要性。在本章最后引入产品语意学的概念,并结合商代青铜艺术进行了相关思考。

庄黎[10](2005)在《青铜文化考 ——从青铜艺术的发展探究社会文化对创新意识发生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一种红铜加锡或铅的合金材料,也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青铜材料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的造物能力与造物观念产生了继陶器器物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飞跃,为人类生产与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人们利用青铜铸造了各种各样的器物,人类社会也由此进入了辉煌的青铜时代。无论是就青铜材料本身的发明而言,还是就青铜铸造工艺及青铜器物艺术发展的总体水平来说,都不能不说是人类造物史上一次伟大的创新。 中国的青铜器文化在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达到了鼎盛时期,到战国末期逐渐被铁器所取代而退出历史舞台。中国的青铜艺术,虽然在世界范围而言,其出现不算最早,但其造物规模和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却是无可比拟的。青铜是一种器物,更是一种文化。确切地说,青铜器物是作为整个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载体而发生、发展。青铜造物发展过程也是我国先民针对青铜这一特定物质而展开的文化创造过程。这一过程所包容、涉及的关于一个时代的所有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正是本文所特别关注的。因为这些正是青铜器物所展现的物化艺术的深层次原因,也是物化形态存在的事理与成因。它所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各方面状况对人类创新意识发生所起的作用。 本文从青铜器物物化艺术成就谈起,把社会文化分为社会生产力、社会生活与社会宗教三大层面。进而站在事理学认识论角度深入剖析这三大层面自身的演进规律及其对青铜物化创新行为发生方式、发展方向的必然性导向。不仅要弄清楚物化层面的表象特征,还要分析出“物化之事理”,更要通过这种事理分析得出某种必然性和普遍性规律。揭示出这些必然性和普遍性,以期望使我们在研究器物的物化艺术时,不仅能够以更深层面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对先民工艺美术成就进行审视和总结,从而以一种因果必然来看待器物物化艺术发展的方向,更可以对人类今天的造物方式与造物观念产生极大的借鉴作用。而且针对目前国内生产实践领域中设计创新的不乐观现状,我们或许也能从规律的总结中得到某些启示以指导今天的实践。

二、神性与王权——三星堆青铜塑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性与王权——三星堆青铜塑像(论文提纲范文)

(1)印度河文明考古学术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文明
        1.2.2 印度河文明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印度河文明的早期发现(19世纪)
    2.1 早期调查与发现
        2.1.1 查尔斯·梅森
        2.1.2 亚历山大·伯恩斯
        2.1.3 亚历山大·坎宁安
        2.1.4 爱德华·莫克勒
    2.2 三枚印章的发表
    2.3 认识与评价
        2.3.1 社会背景
        2.3.2 学科背景
        2.3.3 早期认识
    2.4 小结
第三章 印度河文明的确认(20 世纪20-30年代)
    3.1 印度河文明存在的确认
        3.1.1 约翰·马歇尔生平简介
        3.1.2 印度河文明的发现
        3.1.3 印度河文明的命名
    3.2 20-30年代考古工作回顾
        3.2.1 历史背景
        3.2.2 考古工作回顾
    3.3 典型遗址的发掘与整理
        3.3.1 哈拉帕遗址
        3.3.2 摩亨佐达罗遗址
        3.3.3 昌胡达罗遗址
    3.4 主要学术问题研究
        3.4.1 与苏美尔文明的关系
        3.4.2 气候环境
        3.4.3 政治体制
        3.4.4 原始宗教
    3.5 学术贡献
    3.6 小结
第四章 印巴分治与印度河文明研究新阶段(20世纪40-60年代)
    4.1 40-60年代考古工作回顾
        4.1.1 历史背景
        4.1.2 考古工作回顾
    4.2 主要遗址的发掘与整理
        4.2.1 洛萨尔遗址
        4.2.2 卡利班甘遗址
        4.2.3 科特迪吉遗址
        4.2.4 阿姆里遗址
    4.3 主要学术问题研究
        4.3.1 彩陶类型学研究
        4.3.2 苏美尔文献中的印度河文明研究
        4.3.3 政治体制
        4.3.4 衰落原因
    4.4 学术贡献
    4.5 小结
第五章 印度河文明考古研究的兴盛时期(20世纪70-90年代)
    5.1 70-90年代考古工作回顾
        5.1.1 历史背景
        5.1.2 考古工作回顾
    5.2 主要遗址的发掘与整理
        5.2.1 马哈嘎遗址
        5.2.2 朵拉维拉遗址
        5.2.3 罗迪遗址
    5.3 主要学术问题研究
        5.3.1 年代序列
        5.3.2 农业起源
        5.3.3 政治体制与社会状况
        5.3.4 文化特征
        5.3.5 兴衰原因
        5.3.6 去向
    5.4 学术贡献
    5.5 小结
第六章 本世纪以来的印度河文明考古研究(21世纪)
    6.1 本世纪以来考古工作回顾
        6.1.1 历史背景
        6.1.2 考古工作回顾
    6.2 主要遗址的发掘与整理
        6.2.1 法玛纳遗址
        6.2.2 拉希迦希遗址
    6.3 主要学术问题研究
        6.3.1 物料来源
        6.3.2 植物遗存
        6.3.3 气候环境
        6.3.4 哈拉帕墓葬中的外来人口
        6.3.5 文明起源
    6.4 学术贡献
    6.5 小结
第七章 印度河文明考古主要学术问题研究
    7.1 自然地理环境
    7.2 农业
    7.3 手工业
        7.3.1 制陶手工业
        7.3.2 装饰品
        7.3.3 制铜手工业
        7.3.4 小结
    7.4 聚落与城市
    7.5 早期崇拜与信仰
    7.6 与其他地区商贸和文化交流
    7.7 印度河文明的兴衰过程
    7.8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宗教“传神”与艺术“传神”——三星堆器物造型的文化美学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三星堆文化制造器物的原因是源于“神”
二、 三星堆文化器物造型的内涵是象征“神”
三、 三星堆文化器物造型的手法和效果是表现“神”
    (一) 质料与“传神”
    (二) 模仿与“传神”
    (三) 类型与传神

(3)三星堆文化中“和”的内蕴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现象中透露出“和”的信息
二、宗教活动中反映出“和”的精神
三、器物造型中显现出“和”的特征
    1. 个别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2. 人人相和
    3. 神人以和

(4)玉石璧的音乐性能及祭祀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缘由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三、选题意义及创新
第一章 玉石璧的创制及成组玉石璧的出土与分布
    第一节 玉石璧的创制是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产物
        一、陕西扶风案板遗址出土石璧
        二、玉石璧的创制适应了我国农业生产交换关系的需要
        三、人类最初审美观念的发生
    第二节 玉石璧的广泛分布
        一、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龙山文化时期及其前后已广泛使用玉石璧
        二、长江流域良渚文化各遗址出土玉石璧
        三、黄河流域龙山文化出土玉器及玉石璧
        四、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出土玉璧
    第三节 成组玉石璧的定型及出土情况
        一、陕西商洛东龙山遗址出土成组玉石璧出土情况
        二、四川境内出土成组玉石璧
第二章 古文献辨析及西方音乐理论释读借鉴
    第一节 古文献中记载“璧”与“玉声”“玉音”辨析
        一、甲骨卜辞中所见“璧”与“奏玉”辨析
        二、《尚书》记载“鸣球”辨析
        三、《诗经》记载“玉声”“玉音”“璧玉”辨析
        四、《礼记》中记载的玉质乐器辨析
        五、与表示乐音相关的“肉”词义辨析
        六、《山海经》
        七、《华阳国志》记“金声玉振”辨析
        八、“璧磬”见于文献记载辨析
        九、几点认识
    第二节 美国音乐考古学家对中国玉璧音乐声学的研究
        一、原着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二、指导意义
第三章 玉石璧音乐性能及成组玉石璧主要特征
    第一节 音乐声学测量
        一、良渚文化出土玉石璧的音乐声学测量
        二、齐家文化出土玉石璧
        三、陕西东龙山遗址出土成组玉石璧
        四、三星堆、金沙、盐亭遗址出土成组玉石璧
    第二节 调音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第一次调音实验
        三、第二次调音实验
        四、结论
    第三节 成组玉石璧概念的提出及主要特征
        一、将“成组玉石璧”作为一种类型
        二、选材以真玉或“石之美者”为材质
        三、人为加工痕迹
        四、璧的形制符合板体打击乐器特征
        五、璧的形制大小厚薄对音高的影响
第四章 玉石璧的祭祀功能研究
    第一节 玉石璧的乐器功能及标准律器功能衍生出象征权利意义
        一、玉石璧具有乐器功能
        二、玉石璧作为同律度量衡用器衍生出的象征意义
    第二节 玉石璧从巫术仪式入乐功能向礼乐仪式乐器演化
        一、原始艺术遗存和祭祀仪式
        二、良渚文化玉石璧用于巫术仪式的入乐功能
        三、三星堆遗址出土成组玉石璧及大批器物的祭祀功能
        四、金沙遗址出土璧及石磬的祭祀功能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5)三星堆祭祀坑青铜器纹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商周时期青铜器纹饰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三星堆祭祀坑青铜器纹饰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2 古蜀历史概况
3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情况
    3.1 两坑的地理位置及形制
    3.2 出土遗物
    3.3 两坑出土遗物揭示的内涵
        3.3.1 出土器物揭示古蜀社会经济生产状况
        3.3.2 出土器物揭示古蜀社会风俗信仰
        3.3.3 出土文物揭示古蜀与周边的关系
4 三星堆祭祀坑青铜器上的纹饰
    4.1 青铜容器上的纹饰
    4.2 非容器上的纹饰
    4.3 青铜容器纹饰与非容器纹饰的关系
5 三星堆祭祀坑青铜器纹饰解读
    5.1 鸟纹
    5.2 “日晕”纹
    5.3 眼睛纹
6 三星堆祭祀坑青铜器纹饰比较研究
    6.1 三星堆祭祀坑与商代中原青铜器纹饰的比较
    6.2 三星堆祭祀坑与长江流域青铜器纹饰的比较
    6.3 三星堆青铜器纹饰的总体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祖先崇拜与三星堆文化造型艺术的张扬之美(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然崇拜的艺术造型中隐含着祖先崇拜的信息
二、图腾崇拜的艺术造型中传达着祖先崇拜的先声
    (一) 以鸟、鱼、虎、蚕等自然界的动物为图腾崇拜物
    (二) 以人心营构之龙为图腾崇拜物
    (三) 以人的眼睛为图腾崇拜物
三、“人像群”与祖先崇拜

(8)商代蜀地的青铜与金玉艺术——视觉分析的考量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视觉研究方法
二、商代蜀地物质文化与视觉表现
三、以视觉奇观为尚的商代蜀人

(9)青铜文化考 ——商代青铜艺术的符号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1.1 商代青铜文化概述
        1.1.1 商代青铜文化溯源
        1.1.2 商代青铜器的发展概况
        1.1.3 商代社会历史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 内容结构
第2章 商代青铜器的符号特征
    2.1 关于符号和符号学
        2.1.1 人是“符号”动物
        2.1.2 符号学及其发展史
        2.1.3 符号的定义
        2.1.4 符号的形成条件
    2.2 商代青铜符号的形式与内容
        2.2.1 表达与内容的再切分
        2.2.2 商代青铜器的形式特点
    2.3 人为的创造物
        2.3.1 青铜的发明与应用
        2.3.2 青铜冶铸工艺
        2.3.3 纹饰与造型
    2.4 系统性
    2.5 小结
第3章 商代青铜符号的意义与传达
    3.1 形式与意义
        3.1.1 符号的意义
        3.1.2 符号的意指作用
    3.2 意义的形成
        3.2.1 人的要素的约定
        3.2.2 造型要素的约定(形状、色彩、肌理、工艺)
        3.2.3 社会要素的约定
    3.3 商代青铜符号的意义
        3.3.1 意义的传达
        3.3.2 纹饰意义
        3.3.3 造型意义
        3.3.4 铭文
    3.4 小结
第4章 商代青铜艺术与审美
    4.1 青铜符号的艺术特征
        4.1.1 再现性与表现性
        4.1.2 独特的艺术形态
        4.1.3 艺术的“他性”
    4.2 青铜艺术符号审美
        4.2.1 艺术符号审美及传达
        4.2.2 审美特征
        4.2.3 “神人以和”
        4.2.4 “拨尔而怒”
    4.3 商代青铜艺术的形式演变
        4.3.1 纹饰演变
        4.3.2 器型演变
    4.4 小结
第5章 商代青铜文化的地域特点
    5.1 商代社会的政治架构及形成
        5.1.1 中心区
        5.1.2 亚区
        5.1.3 附庸区
        5.1.4 周边地区
    5.2 南方的统治中心——盘龙城
    5.3 关中地区的商代青铜文化
    5.4 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
    5.5 鄱阳湖地区的吴城文化
第6章 有关商代青铜艺术的若干问题
    6.1 与原始艺术的关系
    6.2 与书画艺术的渊源关系
        6.2.1 宗教礼制作用
        6.2.2 “线”的艺术
        6.2.3 书画同体
    6.3 商周金文与书法艺术
    6.4 技术与艺术的分离
    6.5 与中国雕塑艺术的关系
    6.6 小结
第7章 商代青铜艺术的解读与启示
    7.1 商代青铜器的综合分析
        7.1.1 文化分析
        7.1.2 符号分析
    7.2 应用与启示
        7.2.1 青铜艺术形态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7.2.2 造型艺术感受能力的重要性
        7.2.3 产品语意学的现实意义
        7.2.4 传统文化与时代主体精神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10)青铜文化考 ——从青铜艺术的发展探究社会文化对创新意识发生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铜、青铜与中国青铜器的起源
    1.2 中国青铜艺术及其研究
    1.3 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1.3.1 课题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意义
    1.4 论文整体结构
第二章 青铜艺术创新之美
    2.1 青铜艺术概说
        2.1.1 造型创新
        2.1.2 纹饰创新
    2.2 青铜艺术事理分析
        2.2.1 人为物与“事”
        2.2.2 社会文化是“事”
        2.2.3 青铜物与“青铜事”
    2.3 从“饕餮”到“鼎”
        2.3.1 “饕餮”的“物源”
        2.3.2 “饕餮”的“事因”
        2.3.3 “饕餮”到“鼎”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的技术之源
    3.1 青铜器铸造方法及其发展
        3.1.1 “事”的推理与演绎
        3.1.2 开采路线的“事理”演绎
        3.1.3 铸造技术的“事理”演绎
        3.1.4 青铜器铸造的基本方法
    3.2 技术促使其形制设计的发展
        3.2.1 “鼎”的方圆观事理分析
        3.2.2 技术推动下的普遍形制变化
    3.3 技术促使其装饰设计的进步
        3.3.1 装饰手法的多样化
        3.3.2 纹饰类型的多样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生活——创新的物用之源
    4.1 尊神重鬼——夏商青铜器
        4.1.1 夏商社会生活整体面貌陈述
        4.1.2 青铜神性至尊必然的事理体现
        4.1.3 从“鼎”的“兽食人”看“神性”
    4.2 神人互补——西周青铜器
        4.2.1 西周社会生活整体面貌陈述
        4.2.2 青铜人性初显必然的事理体现
        4.2.3 从“鼎”的“饕餮消失”看“人性”
    4.3 钟鸣鼎食——东周青铜器
        4.3.1 东周社会生活整体面貌陈述
        4.3.2 青铜人性凸显必然的事理体现
        4.3.3 从“鼎食”看“礼崩乐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宗教——创新的题材之源
    5.1 宗教独立存在并反作用的事理必然
    5.2 先秦时期的宗教概况
        5.2.1 自然崇拜
        5.2.2 祖先崇拜
        5.2.3 性崇拜
        5.2.4 巫术与祭祀
    5.3 饕餮——宗教作用的“物”化依托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青铜艺术物化形态的创新启示
    6.1 本文观点及研究成果陈述
        6.1.1 文章脉络总结
        6.1.2 文章观点总结
    6.2 青铜器物物化艺术形态的传承
    6.3 青铜器物艺术创新脉络的传承
        6.3.1 从不合“事”的垃圾箱谈起
        6.3.2 设计的生命——合理的创新方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四、神性与王权——三星堆青铜塑像(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度河文明考古学术史研究[D]. 王茜. 西北大学, 2021(12)
  • [2]宗教“传神”与艺术“传神”——三星堆器物造型的文化美学透视[J]. 李社教.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3]三星堆文化中“和”的内蕴探析[J]. 李社教.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6)
  • [4]玉石璧的音乐性能及祭祀功能研究[D]. 沈博.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6(02)
  • [5]三星堆祭祀坑青铜器纹饰研究[D]. 吴然然. 四川师范大学, 2014(02)
  • [6]铸人象神与三星堆文化的张扬之美[J]. 李社教.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05)
  • [7]祖先崇拜与三星堆文化造型艺术的张扬之美[J]. 李社教.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8]商代蜀地的青铜与金玉艺术——视觉分析的考量途径[J]. 黄翠梅,李建纬. 四川文物, 2007(02)
  • [9]青铜文化考 ——商代青铜艺术的符号解读[D]. 黄骁.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5)
  • [10]青铜文化考 ——从青铜艺术的发展探究社会文化对创新意识发生的作用[D]. 庄黎.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神与王——三星堆铜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