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心理咨询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初步研究

中西医结合心理咨询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初步研究

一、中西药加心理疏导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姗姗[1](2021)在《王氏更年汤治疗绝经综合征(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王氏更年汤联合替勃龙片治疗绝经综合征(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稳定性及安全性,为中西医联合用药提供新的且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方法将选取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晋中市中医院被诊断为绝经综合征(肝肾阴虚证)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使用西药替勃龙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王氏更年汤治疗。在分组时保证各组患者年龄、病情、病程的平衡性,治疗时间为12周,停药后3月进行随访,观察治疗前、治疗12周后及停药后3月两组患者的病情程度改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改良Kupperman积分、性激素水平(E2、FSH)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病情程度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轻中重各有6、20、4例;治疗12周后,治疗组轻中重各有30、0、0例,对照组轻中重各有27、3、0例;停药后3月,治疗组轻中重各有30、0、0例,对照组轻中重各有28、2、0例。经统计学检验,P<0.05,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综合临床疗效比较:经改良Kupperman总积分计算出王氏更年汤联合替勃龙片治疗有效率为96.67%,单纯使用替勃龙片治疗有效率为86.67%,两组数据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治疗组综合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3.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根据中医证候总积分计算出王氏更年汤联合替勃龙片治疗有效率为93.33%,单纯使用替勃龙片治疗有效率为83.33%,采用卡方检验,两组数据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4.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同组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在治疗12周后及停药后3月均比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积分下降更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期两组数据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5.改良kupperman总积分比较: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12周后及停药后3月kupperman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统计学意义显着(P<0.01);停药后3月两组数据总积分虽较治疗12周后有所增加,但均不超过治疗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且同一时期组间相比均有差异(P<0.05)。6.主要症状的改良kupperman单项积分比较:两组患者进行组间比较,对于潮热汗出、失眠症状,治疗组分别在治疗12周后及停药后3月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对于感觉异常、泌尿感染症状,两组数据在治疗12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停药后3月,对照组积分回升,治疗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情绪波动症状,两组数据分别在治疗12周后及停药后3月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进行组内比较,对于潮热汗出、感觉异常、失眠、情绪波动和泌尿感染症状,在治疗12周后及停药后3月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停药后3月与治疗12周后相比中,对照组在感觉异常、情绪波动及泌尿感染症状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中医主症积分比较:两组数据同一时期进行组间比较,分别在治疗12周后及停药后3月中医主症积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单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同一时期治疗组疗效及稳定性优于对照组。单项症状组内比较,对于烘热汗出与腰膝酸软,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在治疗12周后、停药后3月,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更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数据在眩晕耳鸣症状中,治疗12周后积分均比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更明显,而在停药后3月,对照组积分较12周后升高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积分与治疗12周后相比升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在少寐多梦症状中,治疗组分别在治疗12周后、停药后3月,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停药后3月积分高于治疗1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性激素E2、FSH水平的比较:同组相比,两组患者血清E2水平分别在治疗12周后比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增高更明显;两组在停药后3月E2水平虽然均比治疗12周后下降,但仍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期两组数据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清FSH水平在治疗12周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经过王氏更年汤联合替勃龙片治疗后下调更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停药后3月FSH水平虽然均比治疗12周后升高,但仍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时期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9.安全性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2周后及停药后3月分别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血糖、血脂、妇科彩超、乳腺彩超检测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王氏更年汤联合替勃龙片在治疗绝经综合征(肝肾阴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病情程度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替勃龙片治疗。在改善中医主症方面长期疗效优于替勃龙片,并可有效调节性激素水平,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许咏思[2](2020)在《浅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文献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利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近10年有关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随机临床研究文献,寻找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现代循证学依据。2:根据“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理论及Meta分析结果,以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型妇女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浅刺头针配合体针、体针及中成药左归丸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型中的差异,探讨适合治疗本病的方法、针刺穴位、手法及刺激量,为“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理论指导临床提出依据,评价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文献研究(1)文献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近10年(2009~2019年)的中英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国外数据库有Pub Med、Science Direct、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所有检索时间由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2)筛选及评估: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收集的文献进行阅读及筛选,并将经排除及最终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信息内容汇入至Excel软件中,建立数据库。根据Cochrane Handbook所推荐的文献质量评价方法评价文献的发表偏倚风险。(3)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Cochrane所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3版统计软件。根据检索策略所搜集的文献,初检文献共有278篇,其中中文文献272篇,英文文献6篇;通过详细的阅读、筛选、回访等过程后,最终纳入有29篇,其中期刊临床文献有19篇,学位研究生论文10篇,当中28篇为中文文献,1篇为英文文献,共报告患者2238例。(4)纳入研究特点:(i)研究对象:为围绝经期妇女,年龄主要为45-55。(ii)干预措施:治疗的手法为针刺,被纳入的文献中有25篇是普通的针刺,4篇是加电针针刺,对照组主要为口服药物,有一例是采用心理干预。(iii)测量指标:纳入的29篇中,有4篇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有12篇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抑郁症状,有12篇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失眠症状结果。测量指标有Kupperman评分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量质量指数(PSQI)、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症状疗效标准及植物神经平衡指数。2.临床研究(1)招募及分组:本研究的病人来自于康柏中医医疗中心,并通过中心的伦理审查(参考编号:2019FT01),本临床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信封法作随机分组。招募期由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利用SPSS24.0统计软件,将96例数字放入,产生试验的随机号和分组结果,分为3组:第1组为中成药组;第2组为体针组;第3组为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共96人,每组33人。(2)干预方法:(i)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取穴:头针取百会,四神聪及额旁3线配合体针取三阴交、太溪、血海、足三里、内关、关元、太冲,操作: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0.25mm×25mm毫针,快速进针深度至帽状腱膜下,轻微刮动针柄,手法柔和,不让病人感到痛感或轻微的痛感为度,体针采用捻转补泻作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5mins。(ii)体针组:取穴:三阴交、太溪、血海、足三里、内关、关元、太冲,操作: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0.25mm×25mm毫针,体针采用捻转补泻作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5mins。(iii)中成药组:口服中成药左归丸,5g/次,2次/d。(3)治疗疗程:针刺组每周治疗2次,8周为1个疗程。中成药组治疗疗程同样为8周,每天服药。(4)观察项目与检测时点:观察项目有Kupperman量表评分、中医症状观察表及MENQOL观察表。Kupperman量表评分及中医症状观察表均由医师填写,检测时点:第1次于治疗前,第2次于治疗第1周后,第3次于治疗第5周后,第4次于治疗第8周后(即疗程结束时作评估);MENQOL观察表由病人自己填写,检测时点:第1次于治疗前,第2次于治疗第8周后。(5)疗效评定标准:参考Kupperman评分标准将各症状评分相加得出Kupperman指数,治疗前后各记录1次指数,对比治疗前后指数以确定疗效标准。中医症状评分方面则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改良制定出计算公式对比治疗前后指数,疗程结束时填写安全性评价。(6)资料统计分析以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4.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怖,均数加减标准差以表示,方差齐时采用F检验,当数据呈正态分布时,三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有效率等级数据用Ridit检验,定立以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着性差异。结果1.文献研究:本系统评价所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共有29个,共治疗患者2238例,根据文献分析结果显示:(1)针刺对比其他的治疗手法(口服药物及心理宣教)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失眠和抑郁症状,其有效率均有差异性的统计学意义;(2)除HAMA外,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不论以那一种指标观察(Kupperman Index、HAMD、PSQI或内分泌激素),其有效率均优于其他治疗手法;(3)针刺选穴方面,针刺包含头针及体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单纯的体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其有效率均优于其他治疗手法,包含头针及体针的治疗手法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001,单纯的体针(不包含头针)统计学差异为P=0.0004;(4)针刺手法及刺激量方面,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来说普通的手法针刺是优于电针,体针的刺激量一般采取平补平泻的刺激量,但对头针刺激量并没有统一性;(5)三阴交为最常被选取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穴位,其次为百会、内关、神门、太冲、经外奇穴、四神聪穴、印堂、太溪、足三里、关元等;(6)针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措施,不良反应比口服药物少。2.临床研究: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整体的有效率与系统评价分析的结果相当,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率较高。(1)根据Kupperman评分针刺包括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的治疗方法较单纯的体针高,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有效率为97%,体针组有效率为93.3%,中成药组有效率为87%;根据中医症状评分,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的有效率为94%,体针组有效率为76.6%,中成药组有效率为67%。MENQOL评分中,血管及社会心理维度的结果为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效果优于中成药组或体针组;躯体维度的结果为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及体针组效果优于中成药组,另外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相对体针组更加优胜;性维度结果3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2)总结本次的临床观察,潮热汗出症状方面,经5周治疗后,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对比中成药组有统计学意义,而经8周治疗后,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对比中成药组及体针组有统计学意义。易激动及眩晕症状方面,经5周治疗后,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对比中成药组及体针组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状,经1、5及8周治疗后,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对比中成药组及体针组有统计学意义。头痛症状,从第1周开始,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对比中成药组及体针组有统计学意义,经5周及8周治疗后,其差异仍然有统计意义。心悸、失眠症状,经8周治疗后,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对比中成药组有统计学差异意义。骨关节肌肉痛、疲乏及肌肉抽搐症症状,经5及8周治疗后,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及体针组对比中成药组均有统计学差异意义。(3)病程及病情对疗效影响方面,经过8周疗程后,病程≦3个月的病人评分均值低于病程为4-6个月以及病程≧7个月的病人评分均值。而且在治疗有效率方面,病程≦3个月的病人的治疗效果优于病程为4-6以及病程≧7个月的病人。而病程≦3个月的病人其疗效在第1周疗程后便开始出现,病程为4-6以及病程≧7个月的病人侧需在第5周治疗后,才有符合统计学差异的治疗效果。此外,病程轻度及中度的病人的治疗效果优于病情重度的病人。而病情轻度及中度的病人其疗效在第1周疗程后便开始出现,病情重度的疗效虽然趋于向好,但并没有符合统计学差异的治疗效果。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的治疗效果在病情轻度及中度组群中较为显着。结论:根据本次的Meta系统文献分析及临床研究,得出了以下的结论:(1)对于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提示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总有效率高于口服药品及心理宣教。头针配合体针的针刺治疗有效率亦优于单纯的体针治疗。(2)本研究以浅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对照组分别为体针组、中成药组。三组均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体针对照组及中成药组,尤其针对神志及镇痛方面的症状,如失眠、情绪病、头痛及肌肉关节痛等症状效果更为显着。

骆春花[3](2020)在《交泰丸合左归丸加减对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高血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个体化降压西药口服联合交泰丸合左归丸加减对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探索中药汤剂对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高血压降压作用和临床症状改善作用,减少西药口服降压药物用量。方法:将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60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贝那普利片20mg qd+美托洛尔片25mg bid)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减量基础上给予交泰丸合左归丸加减(贝那普利片20 mg qd+交泰丸合左归丸加减)治疗,分别观察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各症状积分、诊室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Kupperman积分、女性性激素水平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诊室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均明显降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降低Kupperman总积分,治疗前后组内差异、治疗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组内差异、治疗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改善头痛、失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耳鸣症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LH、FSH、E2与治疗前比较,组内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泰丸合左归丸加减联合降压药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方面具有显着疗效,不仅可有效降压,还可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提高中医证候疗效,且对女性性激素影响不大。因属于小样本、短期研究,故临床推广仍需进一步研究。

李莉[4](2020)在《滋肾育阴方治疗心肾不交型绝经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滋肾育阴方治疗心肾不交型绝经综合征患者,并对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月经情况、KI评分、PSQI、HAMA、MENQOL以及性激素、血脂等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以探讨滋肾育阴方治疗绝经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12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就诊于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及住院部并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心肾不交型绝经综合征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滋肾育阴方组)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原方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连续用药14天(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通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月经情况、Kupperman评分、PSQI、HAMA、MENQOL以及性激素、血脂等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并以肝肾功为安全性指标,以此评价滋肾育阴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本课题共入组病例为72例,完成有效临床观察64例,观察组脱落3例,剔除1例,对照组脱落4例。2.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在年龄、体重、身高、BMI、病程、中医症状总积分、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月经情况、Kupperman评分、PSQI、HAMA、MENQOL、性激素(FSH、LH、E2)、血脂(TC、TG、HDL、LDL)、肝肾功能等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3.疗程结束后,分析临床总疗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疗程结束后,分析体重和BMI情况:组内比较,两组体重、BMI较治疗前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体重、BMI下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疗程结束后,分析中医症状总积分、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月经情况、KI评分、HAMA积分、PSQI积分情况:(1)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KI评分组内比较,两组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2)治疗前后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月经情况组内比较示:(1)两组月经紊乱总积分治疗前后的改善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单项中医症状改善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将月经紊乱者的月经紊乱单项症状进行治疗前后组内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单项月经紊乱情况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PSQI、HAMA组内比较,两组均能减低PSQI、HAMA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在中医症状总积分、KI评分、HAMA积分下降以及月经紊乱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在单项烘热汗出、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咽干口燥等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失眠健忘方面对照组改善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对PSQI总体改善情况较观察组更具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虽均对月经紊乱、多梦易惊、心悸怔忡、心烦不宁单项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疗程结束后,分析MENQOL评分情况:组内比较,两组MENQOL在血管舒缩、躯体症状、心理症状、性生活4个维度评分均降低(P<0.0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观察组在躯体症状、血管舒缩症状、心理症状三个维度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性生活维度对照组改善较观察组更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疗程结束后,分析性激素三项(FSH、LH、E2)情况:组内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均能改善FSH、LH、E2水平,但组内改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对性激素三项的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8.疗程结束后,分析血脂(TC、TG、HDL-C、LDL-C)情况:组内比较,两组血脂水平均有所改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血脂改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9.疗程结束后,分析安全性指标肝肾功能情况:两组组内比较,肝功能(ALT、AST)和肾功能(Cr、BUN、UA)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疗程结束后3个月,对治疗有效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复发情况:观察组随访32例,复发5例,未复发27例,复发率为15.6%,对照组随访32例,复发8例,未复发24例,复发率为25.0%,两组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育阴方治疗心肾不交型绝经综合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烘热汗出、腰膝酸软、月经紊乱等临床症状,能有效提高患者绝经期生存质量。并对性激素三项、血脂等实验室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的方法。

蔡瑞溪[5](2019)在《调肾安坤汤治疗肾阴阳两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中药调肾安坤汤对于肾阴阳两虚型围绝经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初步探讨此方药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66例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妇科门诊就诊的肾阴阳两虚型围绝经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33例),该组口服中药调肾安坤汤,另一组为对照组(33例)口服戊酸雌二醇片和黄体酮胶囊(HRT),对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2(雌二醇)、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BGP(骨钙素)、PTH(甲状旁腺素)、CT(降钙素)、TC(总胆固醇)、HDL(高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本实验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2例,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患者平均年龄在53.05±3.08岁。病程平均为18.92±5.40月,分为调肾安坤汤观察组和HRT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人数为32例,对照组人数为30例。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6.67%,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kupperman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E2、BGP、CT、HDL均有升高,LDL、PTH、FSH、LH、TC均有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相比较,E2、BGP、FSH、TC、LDL、LH、H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PTH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中药调肾安坤汤在治疗肾阴阳两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女性内分泌水平,改善骨代谢、脂代谢和血脂代谢等相关指标。

李凡凡[6](2018)在《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索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辨证分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各个证型红外热成像特征,结合青年健康女性、围绝经期无症状女性,初步总结并阐明围绝经期女性红外热成像的特征,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断提供可视化的辅助诊断依据,以及早期防治的新思路。方法:选取2017年03月?2018年01月于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及健康体检中心,且符合纳入标准者180例。其中选取30例青年健康女性,并通过问卷调查表选取30例围绝经期无症状女性以及证属肾阳虚型、肾阴虚型、肝肾阴虚型、心肾不交型围绝经综合征女性各30例;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以及研究对象心前区、腹部、背部温度值和红外热图像: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与相关分析研究围绝经早期以及以上四种证型红外热图像特征。结果:(1)围绝经期无症状组三焦热值明显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围绝经期无症状组督脉热值低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无症状组任脉热值明显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围绝经期无症状组胸膺热值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无症状组虚里热值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无症状组左右胁热值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在胃脘、左右腰、大小腹、左右少腹等部位的热值情况相差不大。(2)心肾不交组上焦热值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组中焦热值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阴虚组督脉热值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阳虚组督脉热值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组胸膺热值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肾不交组虚里热值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阴虚组右胁热值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阳虚组大腹热值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青年组女性红外热图像以寒热稳态分布、阴阳平衡为主要特点;2.围绝经期无症状组女性红外热图像以局部热紊乱、督脉热值连续性差为主要特点;3.围绝经期心肾不交组女性红外热图像以上焦虚里及胸膺部明显热偏离、命门热图连续性差为主要特点;4.围绝经期肝肾阴虚组女性红外热图像以两侧胁肋区以及带脉、督脉热偏离为主要特点;5.围绝经期肾阴虚型女性红外热图像以督脉的异常热偏离为主要特点;6.围绝经期肾阳虚型女性红外热图像以周身热值明显降低、督脉呈低温且热图无连续性为主要特点;7.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断可作为临床辨证的依据,具有辅助诊断的意义。

王铁枫[7](2018)在《应激与绝经综合征相关性及交通心肾法对更年期大鼠干预效应的研究》文中认为大量研究发现,绝经综合征(menopausal syndrome,MPS)的诱发和发展与各种社会和心理因素引起的应激密切相关,而不仅是体内激素变化的结果。在雌激素水平变动之内在应激源和以社会生活环境及心理因素为主的外在应激源的共同作用下,机体应激调节功能出现紊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us-pituitary-ovarian axis,HPO轴)的稳态平衡被打破,从而发生一系列涉及到神经内分泌、心理调节、代谢活动等的相应变化,继而表现出以自主神经紊乱为主的一组涉及到多系统的症状、体征症候群,即绝经综合征。中医药在防治绝经综合征方面具有疗效显着、安全性较强的优点,但其生物学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临床研究也因方法问题而欠缺充分的证据。研究发现,存在于生物体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与钙信号调控、线粒体形态调控、内质网应激、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都有密切联系,可能对MPS的发生起到关键作用,Parkin、ATF-4、c-Jun是线粒体和内质网应激的重要调节因子。本文即通过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进一步探讨绝经综合征与应激之间的相关性,并基于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探讨交通心肾中药治疗绝经综合征的效应机制,为临床防治本病提供可靠依据。应激分为心理应激和生理应激,情绪障碍是心理应激反应的主要表现之一。本课题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了绝经综合征的应激相关研究概况和绝经综合征情绪障碍的研究进展,并以心肾不交之病机为立足点,对交通心肾中药治疗绝经综合征情绪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了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临床研究以改良Kupperman Index(KI)调查表、团体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ychosocial stress survey for groups,PSSG)和中医证候调查表为研究工具,调查40-60岁之间的女性绝经综合征患者,发现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女性的心理应激状态和应对能力具有显着性差异,心理应激程度与绝经综合征病情轻重和中医证候具有相关性。实验研究方面,基于更年期模型大鼠HPO轴的线粒体-内质网偶联稳态,探讨交通心肾中药“宁更丹”对模型大鼠应激状态的影响,得出“宁更丹”可调节更年期模型大鼠的神经内分泌网络,恢复HPO轴的线粒体-内质网偶联稳态,有助于缓解应激损伤,是其治疗绝经综合征的关键作用靶点之一。临床研究目的探究心理应激与绝经综合征发病情况和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参考专业指南和教材,筛选东直门医院门诊及住院就诊的40-60岁绝经综合征患者,在妇科医师的指导下填写一般资料、KI调查表、PSSG和中医证候调查表,将有效问卷的资料进行整理,双人录入Excel表格,依照月经情况分为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两组,提取各项信息和数据,并记录围绝经期女性近三月的血清雌二醇(E2)和卵泡刺激素(FSH)的检测值。运用SPSS 20.0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或t检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所有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潮热出汗、失眠、疲乏无力是MPS除月经不调以外最常见的症状;纳入的病例中,心肾不交证和肾阴阳两虚证的KI评分最高;绝经后期以心肾不交证和肝肾阴虚证所占比例最大,围绝经期患者肾阴阳两虚证和脾肾阳虚证较绝经后期患者出现的频数多;在MPS的整体患病程度上,绝经后期比围绝经期患者更重。2.绝经前后的女性承受着较重的心理情绪负担,但其对不良事件和情绪感受的认知和应对方式是积极的、正面的;绝经后期比围绝经期女性承受着更多的生活压力和不良情绪,但具有更积极的认知和应对能力;总体而言,绝经后期比围绝经期女性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应激;不同职业、文化水平对待应激的认知和应对方式有差异性,文化水平越高,对不良生活事件具有更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应对方式。3.绝经前后女性的心理应激程度、病情轻重与中医证候相关;心肾不交和肾阴阳两虚证候患者的心理应激程度更重。4.心理应激程度总分(TS)、KI总评分和血清E2水平呈负相关,KI总评分与血清FSH水平呈正相关;内在应激源雌激素水平越低,则影响到机体所承受的心理应激程度越强,应激反应越严重,躯体症状随之也更显着;反之,躯体症状又对心理应激反应、情绪体验等产生影响,心理应激程度也会影响到体内性腺激素的分泌。结论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女性的心理应激状态和应对能力具有显着性差异,心理应激程度与绝经综合征病情轻重和中医证候具有相关性。实验研究目的探讨交通心肾中药对更年期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系统、HPO轴线粒体-内质网偶联稳态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1.实验一:选取自然老龄大鼠(12-13月龄)30只,青年鼠(3月龄)40只,分为7组,每组10只:青年鼠组,老龄空白组、去势空白组、老龄鼠中药治疗组(老龄中药组)、老龄鼠西药对照组(老龄西药组)、去势鼠中药治疗组(去势中药组)、去势鼠西药对照组(去势西药组)。去势空白组、去势中药组、去势西药组为青年鼠进行卵巢去势手术所得。老龄中药组和去势中药组给予交通心肾中药“宁更丹”,老龄西药组和去势西药组给予戊酸雌二醇(补佳乐)进行干预,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4周后取材,抽取静脉血。测量计算大鼠子宫/卵巢指数,HE染色观察大鼠子宫、卵巢形态,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E2、FSH、LH、NA、5-HT、β-EP水平。2.实验二:实验动物、造模及分组给药同实验一。用药4周后摘取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织中ATF-4、c-jun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 Parkin mRNA、ATF-4 mRNA、c-jun mRNA 的表达水平。3.实验三:选取青年鼠(3月龄)70只,给予卵巢去势手术或卵巢去势加慢性束缚,分为青年鼠组、去势空白组、去势中药组、去势西药组、去势加应激空白组、去势加应激中药组、去势加应激西药组,每组10只。分别予“宁更丹”或戊酸雌二醇进行干预,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4周后取材,取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制备线粒体,测定 Na+-K+-ATP 酶、Ca2+-Mg2+-ATP 酶的活力。结果1.实验一研究结果显示,与青年鼠组比较,去势空白组和老龄空白组血清E2水平均显着下降(P<0.05),FSH水平显着升高(P<0.05),去势空白组血清NA、5-HT、β-EP水平显着降低(P<0.05),老龄空白组血清5-HT水平显着降低(P<0.05)。“宁更丹”可显着升高血清E2,降低FSH和LH水平,且可显着升高5-H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升高NA和β-EP水平的趋势。2.实验二研究结果显示,去势空白组下丘脑中c-Jun含量略高于青年鼠组,去势中药组和去势西药组下丘脑中c-Jun含量低于去势空白组,老龄空白组、老龄中药组和老龄西药组下丘脑中c-Jun含量接近于青年鼠组;去势空白组下丘脑中ATF-4的含量低于青年鼠组,去势中药组和去势西药组ATF-4含量略高于去势空白组,老龄空白组下丘脑中ATF-4含量高于青年鼠组,老龄中药组、老龄西药组低于老龄空白组。卵巢中c-Jun表达水平在去势空白组、去势中药组、去势西药组、老龄空白组、老龄中药组、老龄西药组含量相近,均略低于青年鼠组;去势空白组、去势中药组和去势西药组卵巢中ATF-4含量低于青年鼠组,老龄空白组略高于青年鼠组,老龄中药组和老龄西药组含量略低于老龄空白组。3.实验二研究结果显示,与青年鼠比较,自然老龄大鼠的下丘脑、垂体、卵巢中Parkin mRNA和ATF-4mRNA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下丘脑、垂体中c-jun mRNA表达水平降低,卵巢中c-jun mRNA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青年鼠比较,去势空白组大鼠的下丘脑、垂体、卵巢中Parkin mRNA和ATF-4 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下丘脑、垂体中c-jun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卵巢中c-jun mRNA水平显着降低。4.实验二研究结果显示,与去势空白组比较,去势中药组和去势西药组的下丘脑、垂体中Parkin mRNA水平显着升高(P<0.05),垂体中ATF-4 mRNA水平显着升高(P<0.05),去势中药组的下丘脑中c-jun mRNA水平显着降低(P<0.05);与老龄空白组比较,老龄中药组和老龄西药组的下丘脑、垂体、卵巢中Parkin mRNA水平有所下降(P>0.05),老龄中药组下丘脑、垂体中ATF-4 mRNA水平下降(P>0.05),卵巢中水平显着下降(P<0.05),中、西药组对老龄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中c-jun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5.实验三研究结果显示,与青年鼠组比较,去势空白组和去势应激空白组下丘脑、垂体线粒体中两种酶及卵巢线粒体中Ca2+-Mg2+-ATP酶的活力都明显降低(P<0.05);与去势空白组比较,去势应激空白组下丘脑线粒体Ca2+-Mg2+-ATP酶活力显着降低(P<0.05)。“宁更丹”和戊酸雌二醇对去势大鼠和去势应激大鼠下丘脑线粒体中的两种酶、去势大鼠垂体线粒体中两种酶、去势应激大鼠垂体线粒体Ca2+-Mg2++-ATP酶、去势大鼠卵巢线粒体Ca2+-Mg2+-ATP酶的活力有增强作用,中西药之间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应激损害是绝经综合征的重要病理机制。交通心肾中药“宁更丹”能够调节更年期大鼠模型的性激素和神经内分泌网络,恢复下丘脑-垂体-卵巢生殖轴的线粒体-内质网偶联稳态,从而缓解更年期大鼠模型的应激损伤。

钱见见[8](2018)在《通脉温阳灸治疗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通脉温阳灸治疗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的改变情况,探讨通脉温阳灸治疗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本课题研究不设置对照组,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病例来源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病三科门诊以及病房,招募、筛选出符合标准的60例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用通脉温阳灸,治疗1疗程。观察患者应用通脉温阳灸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中医证候量化评分量表、国内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MKI)、围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及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变情况,以评价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患者生存质量及内分泌激素变化情况。收集到的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 17.0分析处理,得出结果。结果:(1)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示:痊愈(1例),显效(7例),有效(4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2)治疗后患者的国内改良Kupperman总积分(MKI)明显降低,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3)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降低,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4)患者的中医症状中,除性欲淡漠改善不明显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余症状治疗后都比之前有所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5)患者围绝经期生存质量总积分(MENQOL)较前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1);(6)患者的血清FS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血清LH及血清AMH水平较治疗前轻度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7)患者的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通脉温阳灸治疗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有一定的临床疗效。通脉温阳灸能显着改善肾阳虚型围绝经综合征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脉温阳灸治疗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操作安全,治疗周期短,患者接受度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李骏驰[9](2017)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3月后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其临床疗效,从而为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一种易于接受,方便推广,价格实惠而疗效显着的治疗方法,为临床中患者寻找个体化方案提供相关依据,并为临床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路径奠定基础。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病患,以1:1:1比例随机分为三组。(1)治疗组:口服中成药知柏地黄丸联合雌三醇乳膏外用,30例。(2)对照组A组:单纯采用激素补充疗法,30例。(3)对照组B组:单纯口服中成药知柏地黄丸治疗,30例。经三个月治疗后,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表,中医证候评分,测定性激素水平的情况进行疗效的综合评估。结果:⑴临床总疗效: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A组30例,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B组30例,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分析,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A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B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A组与对照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A组有效率83.33%,对照组B组有效率86.67%。三组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主要单项症状情况:烘热汗出、失眠、腰膝酸疼、阴道干涩、泌尿系感染、皮肤瘙痒、头晕耳鸣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两组对照组(p<0.05或p<0.01);而在烦躁易怒方面,三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激素水平:治疗组和对照组对于改善患者血清FSH、LH及E2水平方面的疗效相当,差异无显着性(p>0.05),说明对于卵巢功能衰退的治疗中医药可以与激素补充治疗相媲美。结论:知柏地黄丸联合雌三醇乳膏疗法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总疗效与单纯激素补充治疗疗效相当;但在中医证候总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单纯激素补充治疗,且疗效可靠,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较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组明显改善了阴道干涩、泌尿系感染、头晕耳鸣方面症状,降低了FSH、LH水平,提升了E2水平,是一种有效、价格低廉且易于患者接受的用于推广于临床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方法。

贺微[10](2017)在《乌鲁木齐维吾尔族围绝经期焦虑症主证调查》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妇女的围绝经期焦虑症的主要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方法:筛选121例2016年1月2017年3月就诊于自治区人民医院妇科门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围绝经期门诊、心理科病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心身科门诊和病房的年龄段为40-60岁,并且诊断为焦虑症的维吾尔族妇女为调查对象。方法:通过指导病人填写围绝经期焦虑症中医证候调查量表,最终筛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21例患者进行中医临床症状的分析,探讨分析维吾尔族妇女围绝经期焦虑症的主要中医证型和症状分布情况。结果:阴虚内燥43例,占35.53%,肝气郁结29例,占23.97%,肝肾阴虚12例,占9.92%,肾阴虚12例,占9.92%,肾阴阳两虚11例,占9.09%,心肾不交5例,占4.13%,肾阳虚5例,占4.13%,痰湿阻滞3例,占2.48%,脾肾阳虚1例,占0.83%,气滞血瘀0例,占0%。本次调查中围绝经期焦虑症患者共121例,其中轻度焦虑95人,占78.51%;中度焦虑23人,占19.00%;重度焦虑3人,占2.48%。结论:维吾尔族围绝经期焦虑症以阴虚内燥、肝气郁结、肝肾阴虚、肾阴虚为主,主要为轻度焦虑。

二、中西药加心理疏导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药加心理疏导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王氏更年汤治疗绝经综合征(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5.结论
6.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绝经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浅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文献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概况
        一、围绝经期综合征定义
        二、绝经期的分期
        三、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四、围绝经期的临床症状
        五、现代医学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进展
        六、中医治疗绝经期综合征
        七、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
        八、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九、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十、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十一、其他中医治疗
        十二、围绝经期综合征评价量表
        十三、小结
    第二节 “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理论
        一、“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理论基础
        二、“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与经、带、胎、产的关系
        三、调节“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临床用药
        四、调节“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针灸临床
        五、“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理论治疗妇科疾病
        六、小结
    第三节 头针及针刺量效研究概况
        一、头针研究概况
        二、针刺激量的研究
第二章 文献系统分析 近10 年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Meta系统分析
    一、资料和方法
    二、文献检索结果
    三、纳入研究特点
    四、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五、有效率比较
    六、纳入文献中有关针刺手法及刺激量的分析
    七、辨证分型对针刺疗效分析
    八、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穴位选择
    九、针刺与对照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不良反应率
    十、结果
第三章 临床研究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设计类型及研究步骤
    四、病例选择
    五、研究方法
    六、观察项目与检测时点
    七、疗效评定标准
    八、不良事件的观察及病例追踪
    九、统计学处理
    十、结果
        (一)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潮热汗出症状的结果
        (二)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失眠症状的结果
        (三)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易激动症状的结果
        (四)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抑郁症状的结果
        (五)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眩晕症状的结果
        (六)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头痛症状的结果
        (七)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心悸症状的结果
        (八)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症Kupperman Index骨关节及肌肉痛症状的结果
        (九)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Kupperman Index征肌肉抽搐症状的结果
        (十)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 Index疲乏症状的结果
        (十一)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症状评分结果
        (十二)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MENQOL血管维度评分结果
        (十三)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MENQOL社会心理维度评分结果
        (十四)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MENQOL躯体维度评分结果
        (十五)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 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MENQOL性维度评分结果
        (十六) 不同治疗时间段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结果
        (十七)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不同病程的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结果
        (十八) 浅刺头针配合体针组、体针组及中成药组对治疗不同病情轻重的围绝经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结果
        (十九) 安全性评价
第四章 讨论
    一、 Meta文献分析
    二、 临床疗效分析
    三、 穴位作用分析
    四、 中成药左归丸作用分析
    五、 针刺刺激量分析
    六、 副作用及安全性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献风险评价
    附录:(二) 症状评估
    附录:(三) 针刺安全性评价
    附录:(四) 患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五) SPSS数字随机分组表
    附录:(六) 英文缩略语
致谢
附件

(3)交泰丸合左归丸加减对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高血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一般临床资料
    2 诊断标准
        2.1 围绝经期高血压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辨证标准及依据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病例剔除、脱落标准
    6 研究方法
        6.1 分组方法
        6.2 药物干预方案
        6.3 干预药物
        6.4 疗程
    7 观察指标
        7.1 一般基线资料观察
        7.2 安全性观察
        7.3 主要疗效性指标
        7.4 主要疗效评价标准及综合评价
    8 统计学数据处理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一般基线资料比较
    2 病情资料
        2.1 治疗前血压分析
        2.2 治疗前Kupperman积分比较
        2.3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4 治疗前激素水平分析
    3 治疗效果统计分析
        3.1 治疗后血压疗效分析
        3.2 Kupperman积分比较
        3.3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3.4 激素水平比较
    4 安全性评价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西医对围绝经期高血压的认识
    2 中医学对围绝经期高血压的认识
        2.1 古代医家对围绝经期高血压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2.2 现代医家对围绝经期高血压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导师对围绝经期高血压的认识
    3 方药分析
        3.1 药物组成
        3.2 主方药物特点及现代药理研究
    4 研究结果讨论分析
        4.1 血压疗效讨论分析
        4.2 Kupperman积分讨论分析
        4.3 中医证候疗效讨论分析
        4.4 激素水平讨论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围绝经期高血压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滋肾育阴方治疗心肾不交型绝经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2.3 实验室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筛选入组病例
        2.2 入组方法
        2.3 治疗方法
        2.3.1 观察组(滋肾育阴方组)
        2.3.2 对照组(天王补心丹组)
        2.4 观察指标
        2.4.1 一般资料
        2.4.2 疗效性相关量表
        2.4.3 实验室检查指标
        2.4.4 疗效判定
        2.4.5 安全性指标
        2.4.6 随访及复发
    3.数据统计分析
第二章 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比较
        1.1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1.2 两组患者治疗后体重、BMI比较,见表3
    2.各种相关量表治疗前后比较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见表4
        2.2 两组治疗前后单项中医症状积分比较,见表5
        2.3 两组治疗前后KI比较,见表7
        2.4 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见表8
        2.5 两组治疗前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比较,见表9
        2.6 两组治疗前后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比较,见表10
        2.7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综合疗效
    3.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血脂比较
        3.1 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比较,见表12
        3.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见表13
    4.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比较,见表14
    5.两组治疗结束后随访复发情况,见表15
    6.不良反应事件
第三章 讨论
    1.立题依据
        1.1 传统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1.1.1 肾虚为本病的病因基础
        1.1.2 心肾不交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1.2 西医对绝经综合征的认识
        1.3 滋肾育阴方的立方依据
        1.3.1 滋肾育阴方的立论依据
        1.3.2 方药分析及药理研究
    2.研究结果分析
    3.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调肾安坤汤治疗肾阴阳两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2 病情程度判定
        2.1 临床症状评分标准(见表 1)
        2.2 中医证侯评分标准(见表 2)(注:根据积分法判定中医证侯疗效)
        2.3 病情程度判定标准
    3 疗效评定标准
        3.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3.2 中医证侯疗效判定标准(根据积分法判定中医证侯疗效)
        3.3 单项症状疗效判定标准(见附表 2)
    4 一般资料
        4.1 两组间年龄比较(表 3)
        4.2 两组间病程比较(表 4)
        4.3 两组间病情程度对比(表 5)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改良 kupperman 积分对比(表 6)
        4.5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对比(表 7)
    5 治疗方案
    6 观察指标及方法
        6.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的改变
        6.2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内分泌激素含量测定
        6.3 骨代谢指标的测定
        6.4 血脂代谢指标的测定
    7 数据处理
    8 研究结果
        8.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对比(表 8)
        8.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对比(表 9)
        8.3 两组患者治疗后改良 kupperman 积分对比(表 10)
        8.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表 11)
        8.5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单项症状治疗情况对比(表 12)
        8.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E2、FSH、LH 对比(表 13)
        8.7 两组治疗前后 BGP、PTH、CT 对比(表 14)
        8.8 两组治疗前后 TC、HDL、LDL 对比(表 15)
讨论
    1 古籍中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2 肾阴阳两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证候特点
    3 西医治疗围绝经综合征的治疗现状
        3.1 一般治疗
        3.2 激素药物治疗
    4 调肾安坤汤的配伍意义
    5 中药的现代研究
    6 调肾安坤汤的临床疗效分析
        6.1 对临床症状的影响
        6.2 对中医证候的影响
        6.3 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内分泌的影响
        6.4 对骨代谢的影响
        6.5 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7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6)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索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辨证分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选择依据
    1.2 病例来源
    1.3 诊断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仪器
    2.2 扫描环境
    2.3 扫描前准备
    2.4 扫描步骤
    2.5 扫描位置
    2.6 脏腑定位
    2.7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青年组和围绝经期无症状组三焦热值的比较
    3.2 青年组和围绝经期无症状组督、任脉热值的比较
    3.3 青年组和围绝经期无症状组脏腑热值的比较
    3.4 围绝经期5种证型三焦热值比较
    3.5 围绝经期5种证型督、任脉热值比较
    3.6 围绝经期5种证型脏腑热值比较
4 讨论
    4.1 中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4.2 西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4.3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概况
    4.4 本研究结果分析
5 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二: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三: 致谢
    附录四: 个人简介

(7)应激与绝经综合征相关性及交通心肾法对更年期大鼠干预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绝经综合征应激学说研究概况
        1 绝经综合征应激学说的理论依据
        2 绝经综合征应激学说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绝经综合征情绪障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节 交通心肾中药治疗绝经综合征情绪障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临床研究 心理应激与绝经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交通心肾中药对更年期大鼠性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交通心肾中药对更年期大鼠线粒体-内质网偶联稳态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节 交通心肾中药对更年期大鼠HPO轴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语
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通脉温阳灸治疗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中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
    2.西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2 研究结果
    3 研究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结论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及发表论文情况

(9)中西医结合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文章及科研情况
致谢

(10)乌鲁木齐维吾尔族围绝经期焦虑症主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4. 研究方法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四、中西药加心理疏导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王氏更年汤治疗绝经综合征(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研究[D]. 李姗姗.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浅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文献及临床研究[D]. 许咏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3]交泰丸合左归丸加减对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高血压的临床观察[D]. 骆春花.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4]滋肾育阴方治疗心肾不交型绝经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 李莉.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调肾安坤汤治疗肾阴阳两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蔡瑞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6]运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索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辨证分型[D]. 李凡凡. 贵阳中医学院, 2018(05)
  • [7]应激与绝经综合征相关性及交通心肾法对更年期大鼠干预效应的研究[D]. 王铁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8]通脉温阳灸治疗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D]. 钱见见.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02)
  • [9]中西医结合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 李骏驰. 云南中医学院, 2017(02)
  • [10]乌鲁木齐维吾尔族围绝经期焦虑症主证调查[D]. 贺微.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1)

标签:;  ;  ;  ;  

中西医结合心理咨询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