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添加剂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多价阳离子沉淀行为的影响

不同添加剂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多价阳离子沉淀行为的影响

一、不同添加剂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多价阳离子沉淀行为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双妮[1](2021)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水煤浆中添加剂作用机理及分散调控机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愈发重视,对废水处理和水资源保护的投入也越来越大。高浓度有机废水中含有较多有机物并且具有一定热值,如果能将其当作资源加以有效回用,则可以在环境治理的同时变废为宝,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备水煤浆就是一条资源化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高效途径。本文主要采用实验与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展开研究,聚焦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水煤浆体系的分散调控机制和添加剂作用机理,以期对废水水煤浆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将高浓度有机废水分为两大类:水分含量高的工业有机废水和疏水性强含水量低的有机废液,其中疏水性强的有机废液又分为含油废液和有机溶剂,针对这些废水的不同特性展开针对性研究,进行添加剂适配性实验,并结合煤水界面特性实验得到了不同体系中添加剂的分散稳定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有机废水水煤浆中阴离子添加剂效果较好,含油废液水煤浆中非离子添加剂效果较好,有机溶剂中大分子添加剂效果较好。对于废水中的重要组分氨氮和酯类有机小分子,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吸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对添加剂在煤颗粒表面吸附的影响,获取了吸附构型等微观特性,得到分子密度分布和吸附能等数值模拟结果。研究表明,在酯类有机小分子溶液中,添加剂的吸附量增加且吸附构型更加紧密,有利于提高水煤浆的成浆浓度;在氨氮溶液中,添加剂的吸附量也增加但吸附构型疏松,导致水化膜中密封的水分子的数量增加,溶液中的自由水减少,不利于提高成浆浓度。运用扩展DLVO理论对浆体两相体系的分散稳定性能进行探究,考虑了极性相互作用能、静电相互作用能、范德华相互作用能和空间稳定化作用能。结合接触角、Zeta电位、离子浓度和吸附层厚度等实验测量数据,可直接计算废液水煤浆体系中的各种相互作用能,为体系的分散调控提供理论指导。研究发现,水煤浆体系中的范德华相互作用能和极性相互作用能均为负值,属于吸引力;而静电相互作用能和空间位阻作用能均为正值,属于排斥力。要使整个体系处于分散稳定状态,则应使体系的总相互作用能为正值。因此大分子添加剂往往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能,但同时由于其具有明显的增粘效应,需在粘度和稳定性两种性能间进行平衡衡量。

刘琪[2](2021)在《引气混凝土气孔结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引气剂(AEA)通过向混凝土中引入细小的、均匀分布的气泡,可以早期改善拌合物的工作性、后期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等诸多性能,被作为常用外加剂广泛应用于混凝土中。通常认为引气剂致使表面张力的降低是引气行为的基础,然而仅仅通过表面张力分析引气机理、评价引气能力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引气拌合物的固-液-气三相结构影响因素多且复杂,具体的引气过程与机理一直未得到很好的揭示。因此,研究气泡在水泥浆体中形成和发展过程,分析气泡与水泥等固体颗粒的相互作用,探究材料组成如引气剂种类、粉煤灰及无机盐对引气行为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通过气孔结构分析仪(AVA)和光学显微镜研究搅拌过程中气泡的形成及静置过程中气孔结构的发展。利用群体平衡模型分析不同种类引气剂的引气过程,该模型通过引气系数和排气系数来表征引气过程。通过比较普通自来水和去气水对静置过程中气孔结构的演化规律,发现了含气量先降低后升高的现象,该过程受气体溶解及扩散的作用。研究掺入阴、阳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硬化砂浆气孔结构,可以发现在气孔引入及发展的共同作用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引入的微小气孔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次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引入的大孔最多,气孔结构主要受表面张力、流变性能及气泡与水泥等颗粒的相互作用的影响。通过泡沫指数(foam index)、有效zeta电位变以及水泥浆体中气泡的上升速率测试分析了气泡与水泥等颗粒的相互作用。泡沫指数试验是一种简单快速确定引气剂掺量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引入水平振荡器,提升了浆体振荡过程的稳定性,减小了人工操作的影响。研究水灰比对泡沫指数试验的影响,发现延长振荡时间可以消除不同振荡频率或不同固体含量对于引气过程无关因素的影响,较优的振荡时间为120s。采用优化后泡沫指数试验方法,试验参数更贴近实际情况,试验结果稳定可靠。通过对表面活性剂溶液-水泥体系的ATR-FTIR测试以及主要水化产物C-S-H及AFt在模拟孔溶液中带电情况的分析,建立了水化水泥颗粒带电的马赛克模型,分析3 000-2 800cm-1处红外光谱特殊的变化,揭示了带不同电性的表面活性剂及其形成的气泡与水泥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掺入粉煤灰后阴、阳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引气行为的差异,发现粉煤灰主要影响是吸附表面活性剂,进而导致增大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但含气量相同时,同种气孔结构仍有差异。利用掺入表面活性剂后水泥和粉煤灰等颗粒的zeta电位变化评价了固体颗粒和表面活性剂/气泡的相互作用,发现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固体颗粒相互作用较强,zeta电位变化大的配合比,大孔及小孔的数量均会提高;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较弱,仅小孔受其影响,大孔受流变参数的影响更显着,粉煤灰增大了黏度进而增加了大孔含量。研究外掺无机盐对新拌水泥砂浆气孔结构的影响。发现Na2SO4会增大新拌浆体的含气量,Na Cl可略微增大砂浆含气量,而Ca Cl2会降低含气量。研究还发现对于同一种无机盐,盐掺量增大可以增加新拌水泥砂浆中大气泡的含量同时降低小气泡的含量。基于液相中气泡上升曳力公式,提出了掺表面活性剂水泥浆体中气泡与水泥颗粒相互作用系数的计算公式,计算了Na2SO4、Na Cl及Ca Cl2等无机盐对相互作用系数的影响,发现随着相互作用系数的增加,气泡与水泥颗粒的相互作用增大,新拌水泥砂浆中0~200μm气泡含量及气泡比表面积线性降低,而>1000μm气泡含量及气泡间距系数线性增大。

王鹏飞[3](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提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徐静[4](2021)在《基于双氨基胍盐单体的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锂是重要能源元素,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全球能源需求日益增加。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盐湖卤水中锂资源较为丰富,但我国大多数盐湖卤水的镁锂质量比都很高,且锂离子半径与镁相似,限制了从盐湖卤水中提取锂技术的发展。因而寻找合适且有效的方法来分离镁和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纳滤(NF)是一种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作为净水和去除有害物质的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NF膜凭借其高水通量,高分离效率和节能等优点,已在许多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单价/二价离子的分离,重金属离子和小的有机物的去除以及水的软化。因而,将纳滤膜应用于镁锂分离具有独特优势。本论文选取1,3-二氨基胍盐酸盐作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有机相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方法制备复合纳滤膜,探究了界面聚合条件及热处理条件对复合纳滤膜的镁锂截留性能的影响,并引入水相添加剂,提高复合纳滤膜对氯化镁(Mg Cl2)的截留效率,并对其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本论文第一部分研究了不同界面聚合反应时间、热处理条件、不同质子受体以及水相单体浓度对复合纳滤膜截留通量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复合纳滤膜制备的最佳条件,并测试了复合纳滤膜截留通量随压力的变化情况以及截留分子量。最佳条件为2.4wt%1,3-二氨基胍盐酸,1wt%TEA作为质子受体,0.1wt%TMC,界面聚合反应2min,热处理条件为80℃,5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纳滤膜对Mg Cl2的截留率为55.89%,对Li Cl的截留率为30.51%。当压力从0.2MPa增大至0.7MPa时,复合纳滤膜水通量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对Mg Cl2、Li Cl的截留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复合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大概在2000Da。本论文第二部分选取了最佳制备复合纳滤膜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2-乙基己酸钠、PVA1788、柠檬酸钠、苯甲酸钠、Na2SO4、Na Cl作为水相添加剂对复合纳滤膜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复合纳滤膜对Mg Cl2、Li Cl截留和水通量性能,以及截留通量随压力的变化情况,最后对复合纳滤膜的表面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2-乙基己酸钠作为水相添加剂对复合纳滤膜性能有较好影响,且使用2-乙基己酸钠作为水相添加剂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复合纳滤膜表面的粗糙度并增大膜表面亲水性。

蔡诚[5](2020)在《pH响应木质素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木质纤维素酶解和酶回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使得人们迫切的寻找一种可以替代石化能源的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能源是由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得到的化学能,由于其储量巨大、来源方便、可再生,并且能直接转化为化学品和液体燃料,受到了各国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木质纤维素是生物质最主要的存在形式,通过酶转化的手段将木质纤维素转变成可发酵糖,并进一步转化为液体燃料和化学品是生物炼制的重要途径之一。酶催化水解木质纤维素具有环境友好、专一性强、设备要求低和条件温和等优点,但是目前大规模工业化仍然存在底物的酶解效率不高、纤维素酶的成本高和酶解木质素的利用困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工作创造性地提出将酶解木质素改性为pH响应表面活性剂来促进木质纤维素的酶解,并回收纤维素酶。这样不仅缓解了酶解木质素利用困难的问题,而且促进了木质纤维素的酶解并节约了纤维素酶的用量。首先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木质素磺酸钠(SXSL)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复配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为pH响应木质素两性表面活性剂(pH-LAS)的合成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发现,SXSL与CTAB复配后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木质纤维素的酶解效率。通过表面电荷测试和吸附实验发现,CTAB可以中和SXSL表面的部分负电荷,从而减少SXSL与底物木质素以及SXSL分子相互的静电排斥力,增加SXSL在底物木质素上的吸附,形成了有效空间位阻和水化膜,减少了纤维素酶在木质素上的无效吸附,促进了底物中纤维素的酶解。接着在木质素磺酸盐上通过接枝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AC)合成木质素磺酸钠季铵盐(SLQA),并研究了不同季铵化程度的SLQA对木质纤维素酶解和纤维素酶吸附的影响。随着季铵化程度的增加,SLQA对木质纤维素的酶解促进作用逐渐增强,且其在木质素膜上的吸附逐渐增强。吸附SLQA后的木质素膜比吸附SXSL的更加亲水,这种现象随着季铵化程度的提高而更加明显,因此SLQA相比SXSL可以形成更有效的空间位阻和水化膜减少纤维素酶在木质素上的无效吸附,从而提高底物纤维素的转化率。通过调节pH可以回收SLQA,重新加入酶解体系中仍可促进木质纤维素的酶解,但是由于SLQA中磺酸根含量远大于季铵根含量,使得其酸析沉淀得率和pH响应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然后在磺化度较低的磺化碱木质素(SAL)上接枝CHPTAC合成等电点较高的pH响应磺化碱木质素季铵盐SAL-Nx(x为CHPTAC占SAL的质量百分比)。其中SAL-N28的等电点为2.3,当溶液pH从5.0降到3.0,超过95%的SAL-N28从5 m M醋酸钠缓冲液中沉淀出来,同时可以将溶液中纤维素酶沉淀出来。SAL-N28对不同纤维素酶组分的回收能力不同,SAL-N28可以回收CTec 2中绝大多数的β-葡萄糖苷酶(β-GL)、内切葡聚糖酶(EG)III和木聚糖酶(Xyn),同时外切葡聚糖酶(CBH)I和CBH II的回收率也超过了一半,静电作用是SAL-N28吸附纤维素酶的主要作用力。在微晶纤维素(Avicel)的酶解过程中,通过调节pH循环回收利用SAL-N28和纤维素酶,可以节约70%左右的纤维素酶。在玉米芯残渣(CCR)的酶解过程中,SAL-N28不仅可以将底物转化率从78%提高到93%,而且可以节约50%的纤维素酶。在木质素上接枝较多的阴阳离子基团会削弱其与纤维素酶之间的疏水作用,因此在木质素上接枝少量的非离子亲水链段来增强其对纤维素酶的结合力,利用木质素自身的pH响应性来实现表面活性剂和纤维素酶的回收。通过环氧氯丙烷(ECH)将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 PEG)接枝在酶解木质素上得到L-m PEGx(x为反应过程中m PEG与木质素的质量百分比)。随着m PEG接枝量的增加,L-m PEG对纤维素酶的活性影响越小,且其对木质纤维素酶解促进作用越明显。相比木质素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SAL-N28,L-m PEG40具有更高的产率和更灵敏的pH响应性。且L-m PEG40亲水基团的接枝率远小于SAL-N28,其与纤维素酶的疏水作用更强,可以回收更多的纤维素酶。在CCR的酶解过程中,L-m PEG40可以将葡萄糖的收率提高17.2%,节约60%以上的纤维素酶,而且96%以上的L-m PEG40可以循环利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木质素表面活性剂回收纤维素酶的能力,用ECH通过聚乙二醇(PEG)使木质素交联起来合成L-PEGx-y(x为PEG的分子量,y为反应中PEG与木质素的质量比)以增大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量。相比于L-m PEG,相同条件下合成的L-PEG拥有更大的分子量,由于较大的分子量有利于L-PEG在木质素膜上形成更大的空间位阻,更有效地促进木质纤维素的酶解。且较大的分子量有利于增强L-PEG在沉淀时与纤维素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纤维素酶的回收。添加3 g/L的L-PEG1000-40可以使木质素含量较高的稀酸处理桉木的酶解效率从38.2%提高到84.5%,并且节约40%的纤维素酶用量。pH响应木质素表面活性剂在木质素纤维素酶解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纤维素的转化率,降低了纤维素酶的用量,而且实现了木质纤维素全组分的综合利用,对优化木质素纤维素酶解糖化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杨娟[6](2020)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PVA复合体系相行为及流变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处于不同相态的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应用价值,因此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及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复配体系在日用化学和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相行为一直是被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同时由于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流变性质与其所处的相态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对其流变性值的研究对实际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偏光显微镜(POM)、SAXS小角散射和旋转流变仪研究了室温下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Rewoquat Cl-deedmac(二甲基二酯氯化铵)/PVA(聚乙烯醇)/Glycerin(甘油)/H2O拟三元体系的相行为和流变性能。通过实验绘制出拟三元体系的部分相图,界定出六方相、片层状相和囊泡的相图区域。结果表明,在相图上溶致液晶区囊泡相占最大的区域;流变性能研究证明了溶致液晶为非牛顿流体,具有应力屈服值和较高的粘弹性,在溶致液晶相区内,体系表现出剪切稀释的性质,属于假塑性流体,层状液晶体系在整个频率扫描范围内表现为类固体性质,囊泡具有明显的屈服应力值,其频率扫描曲线类似于层状液晶,即囊泡体系也具有很高的黏弹性。另外,本文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复合体系相行为的影响,同时对表面活性剂与PVA复合体系在增塑剂以及高分子化合物作用下干燥成型的固体多孔材料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复配体系配方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韩丹丹[7](2020)在《有机小分子在溶液中的晶习调控》文中指出溶液结晶过程中,很多有机小分子系通过氢键组装成晶体,基于PBC晶体生长机理以及氢键的方向性,晶体往往生长为针状或片状,存在堆密度低、流动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产品后加工处理。本文以D-泛酸钙、硝酸硫胺、盐酸吡哆醇和异烟肼四种有机小分子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工艺参数、添加剂和溶剂对晶习的影响机理,试图解决有机小分子在溶液结晶中晶习难以精准调控的工业难题。首先,针对饲料添加剂D-泛酸钙晶习为针状、易聚结导致产品纯度低等问题,通过对相转化过程中的温度和溶剂等参数进行控制,开发了一种制备块状D-泛酸钙四甲醇一水合物(D-PC·4Me OH·H2O)的工艺路线,再通过控制D-PC·4Me OH·H2O热转化,制备出了不含溶剂的块状D-泛酸钙产品,对D-泛酸钙工业生产放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次,针对由于对添加剂对晶体生长的影响机理认识不足而导致晶习优化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以具有针状晶习且堆密度低、流动性差的饲料添加剂硝酸硫胺(VB1)为研究对象,发现烷基硫酸钠和烷基苯磺酸钠对VB1晶体轴向生长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可将VB1从长棒状优化为块状,而烷基磺酸钠对VB1晶习几乎无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烷基硫酸钠和烷基磺酸钠能够通过强的静电和氢键作用定向吸附在VB1的轴向(100)晶面,抑制轴向的生长。接着,为了进一步揭示添加剂对晶体生长的影响规律,本文探究了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饲料添加剂盐酸吡哆醇(VB6)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一方面可以通过强的静电作用定向吸附在VB6晶面抑制其生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促进溶液中Cl-离子在VB6晶面的聚集而促进其生长,从而将VB6从块状调控为针状。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只能通过非特异性聚集在VB6的晶面,轻微抑制VB6生长,且对VB6的晶习几乎无影响。最后,针对传统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往往基于吸附能进行晶习预测,难以直观揭示溶剂对晶体生长影响的问题。本文开发了恒定化学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溶剂对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生长的影响,揭示了异烟肼晶体轴向的(110)晶面符合粗糙生长机理,溶质运输是生长的控制步骤,晶面的生长速率从甲醇、乙醇到异丙醇逐渐减小;晶体径向的(002)晶面遵循层生长机制,溶质的表面嵌入是生长的控制步骤,晶面在甲醇、乙醇和异丙醇中的生长速率依次增大。

任军权[8](2019)在《复合添加剂对钒电池电解液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能源与生态问题的日益加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世界各国的追求。全钒液流电池以其容量大、成本低、设计灵活、响应速度快等特点,成为大规模储能领域的首选。电解液是电池的核心,作为能量存储与转化的介质,电解液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整体性能。本文采用电化学与化学还原法的方法分别制备了钒电池正负极电解液,研究了三种复合添加剂分别加入正负极电解液后对其稳定性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以水合肼作为还原剂制备电解液过程中反应△G计算,得到了反应的△G-T图,绘制了V-H2O系及V-S-H2O系E-pH图,为确定反应温度以及酸性溶液中V系列离子在不同温度下的存在形式、稳定区域、氧化还原过程离子的变化趋势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发现,升高温度能够促进还原过程,且随着温度的升高,V2O5的稳定区域逐渐减小。根据热力学研究,确定水合肼还原V2O5制备电解液的温度为90℃。利用临界胶束浓度法得到了表面活性剂SDBS、CTAB、D-山梨醇与1%KHSO4在正负极电解液中的cmc浓度,得到复合添加剂的配比。根据得到的复合添加剂配比,将复合添加剂加入负极电解液结果表明:添加剂的引入不会改变钒离子的相态;1%KHSO4+3mmol/L SDBS加入后,静置相同时间后钒离子浓度保持较高,循环伏安测试峰电流比为1.07,峰电位差为0.219V,显着提高了稳定性及电化学性能;通过对沉淀物XRD分析,证明了沉淀物为V2O5,沉淀物的结晶度因添加剂种类而各不相同。以60m A/cm2的电流密度对负极电解液进行恒流充电制备了正极电解液,分别将三种复合添加剂加入到正极电解液中,结果表明添加剂的加入并未引起钒离子相态的变化,含有1%KHSO4+2mmol/L CTAB的电解液在45℃下的稳定性较好,静置相同时间后,钒离子浓度较空白电解液高出0.22mol/L,沉淀物成分为V2O5;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峰电流增加的同时峰电流比减小至1.288,峰电位差为0.038V,对稳定性及电化学性能都有所提高。研究表明,电解液的电导率变化,主要是因为加入了KHSO4,增加了导电离子。长链有机物的加入,会引起电解液粘度的相对提高,三种复合添加剂对正负极电解液的作用效果也各不相同。

孙瑞霞[9](2019)在《酰胺类小分子功能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界面化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双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殊性而具有更高的表面活性,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更好的耐盐性。酰胺类表面活性剂对皮肤温和无刺激,水溶性好,可用于化妆品行业,且酰胺键易生物降解,对环境污染小。虽然酰胺类表面活性剂有许多优良性质,但对于其研究还不够深入。羧酸盐阴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可提高原油采收率。不过关于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较少。因此本课题就是合成酰胺类羧酸盐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并对其表面活性进行测定。本文首先对双子表面活性剂相关概念及表征参数进行介绍,然后对前人的工作进行总结,在其基础之上对合成路线进行了优化,合成了两种新型的含酰胺键的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确定了目标化合物结构。然后采用表面张力法和电导率法确定分子的临界胶束浓度,再根据公式计算求其它表征参数,包括在气液界面的最大吸附量,单个分子在界面处的极限占有面积,降低溶剂表面张力的效率,以及在体相中形成胶束与在界面吸附的相对趋势,结果表明这两种分子都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较好,连接基团含氧的分子具有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说明柔性亲水的连接基团有助于降低分子的临界胶束浓度,原因可能是亲水的间隔基易与水形成氢键,柔性的碳链使得间隔基团弯向水相,形成向外凸的胶束表面。紧接着,考察了不同种类的盐及其浓度对其表面性质的影响,包括NaCl、MgCl2、CaCl2、Na2CO3、K2CO3、CH3COONa、NH4Cl七种盐,测定不同浓度条件下的表面张力,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与盐的复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形成胶束,在界面处的吸附量增多,单个分子的占有面积减小,降低溶剂表面张力的效率提高,总之使其表面活性变好。表面活性剂对多种盐有良好的耐受性,这为其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于飞[10](2019)在《添加剂对油煤浆稳定性及煤/重油加氢共炼反应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油煤浆是煤/重油浆态床加氢共炼的原料,作为一种固液分散体系,其稳定性下降会导致大量固体颗粒沉积与堵塞管道,影响油煤浆的储存、输送及反应,提高油煤浆的稳定性是煤/重油浆态床加氢共炼工艺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本论文以固含量为稳定性评价指标,以干基无灰煤转化率及轻油收率为反应性能评价指标,分别考察了添加剂类型及加入量对不同类型油煤浆稳定性及反应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FT-IR、XRD及粒径分析等表征手段对油煤浆静置固体沉积物及反应后固体残渣的特征进行了表征,优化出能够提高油煤浆稳定性及反应性能的添加剂,并初步探讨了添加剂对于稳定油煤浆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表面活性剂后,油煤浆的稳定性从高到低为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及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会降低油煤浆的稳定性,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PVP和曲拉通X-100对油煤浆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效果不是很显着。添加不同类型的聚合物,聚合物A能够显着提高油煤浆的稳定性,在合适的添加量下可使煤粉颗粒在油煤浆中分散均匀,浆体底部无煤粉沉降及团聚现象;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A稳定油煤浆的能力不同,分子量越高稳定效果越显着,且对不同浓度及煤种的油煤浆均适用。在油煤浆浆态床加氢反应体系中,添加表面活性剂SDBS后,干基无灰煤转化率及轻油收率均有所提高,且固体残渣收率降低,粒径减小,结构疏松,芳香度及支链化程度较低,煤转化程度提高。添加聚合物A后,反应干基无灰煤转化率及轻油收率略高于无添加剂,固体残渣性质介于无添加剂及SDBS之间,粒径较均匀。聚合物A能够在保持油煤浆反应性能的同时显着提高浆体的稳定性,是较好的油煤浆添加剂。

二、不同添加剂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多价阳离子沉淀行为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添加剂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多价阳离子沉淀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水煤浆中添加剂作用机理及分散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浆制备合成气技术发展现状
        1.2.1 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高浓度有机废水水煤浆气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水煤浆添加剂概述
        1.3.1 水煤浆添加剂的分类
        1.3.2 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1.3.3 水煤浆添加剂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1.4 悬浮液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机理研究
    1.5 分子动力学模拟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1.6.1 目前研究存在问题
        1.6.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6.3 本文研究方法及路线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引言
    2.2 煤粉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2.2.1 煤粉制备
        2.2.2 粒径分布
        2.2.3 分子结构
        2.2.4 微观形貌
    2.3 水煤浆浆体制备及性能表征方法
        2.3.1 水煤浆的制备
        2.3.2 水煤浆的浓度
        2.3.3 水煤浆的稳定性
        2.3.4 水煤浆的流变性
    2.4 添加剂吸附特性表征实验方法
        2.4.1 添加剂吸附量测量
        2.4.2 吸附层厚度测量
    2.5 煤水界面特性表征
        2.5.1 接触角测量
        2.5.2 Zeta电位测量
        2.5.3 表面张力
    2.6 液相特性表征
        2.6.1 含水量测量
        2.6.2 离子浓度测量
        2.6.3 有机物成分分析
        2.6.4 废水主要指标测量
    2.7 本章小结
3 工业有机废水水煤浆中添加剂的适配性及分散机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废水水煤浆添加剂的适配性研究
        3.3.1 阴离子添加剂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3.3.2 阳离子添加剂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3.3.3 非离子添加剂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3.3.4 添加剂对水煤浆稳定性的影响
    3.4 废水水煤浆复配添加剂的适配性研究
        3.4.1 阴离子-阴离子添加剂复配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3.4.2 阴离子-阳离子添加剂复配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3.5 添加剂在煤表面的作用机理
    3.6 本章小结
4 工业有机废水中氨氮对添加剂吸附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氨氮对添加剂吸附的影响
        4.3.1 添加剂的吸光度与浓度间的关系
        4.3.2 氨氮对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量的影响
        4.3.3 氨氮对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厚度的影响
    4.4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简介
        4.4.1 力场
        4.4.2 牛顿运动方程
        4.4.3 周期性边界条件
        4.4.4 系综
        4.4.5 计算时间和步长
        4.4.6 控温控压方法
        4.4.7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主要设置
    4.5 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4.5.1 模拟参数设置
        4.5.2 模拟结果分析
        4.5.3 吸附能计算
    4.6 本章小结
5 工业有机废水中酯类有机小分子对添加剂吸附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3 酯类小分子对添加剂吸附的影响
        5.3.1 酯类小分子对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量的影响
        5.3.2 酯类小分子对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厚度的影响
    5.4 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5.4.1 模拟参数设置
        5.4.2 模拟结果分析
        5.4.3 吸附能计算
    5.5 本章小结
6 含油废液水煤浆中添加剂的适配性及分散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3 含油废液煤浆的添加剂适配性研究
        6.3.1 含油废液煤浆的成浆特性
        6.3.2 含油废液煤浆的稳定性
    6.4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添加剂适配性研究
        6.4.1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成浆特性
        6.4.2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稳定性
    6.5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作用机理研究
        6.5.1 含油废液水煤浆中的煤粉特性
        6.5.2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分散稳定机理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有机溶剂废液水煤浆中添加剂的适配性及分散机理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
    7.3 相互作用能计算方法
        7.3.1 极性相互作用能
        7.3.2 静电相互作用能
        7.3.3 范德华相互作用能
        7.3.4 空间稳定作用能
    7.4 实验结果讨论
        7.4.1 废液水煤浆的微观形貌
        7.4.2 不同添加剂的分散效果
        7.4.3 黄原胶含量对浆体性能的影响
        7.4.4 Zeta电位测量值
        7.4.5 接触角测量值
        7.4.6 离子浓度
    7.5 相互作用能计算结果
    7.6 黄原胶作用机理分析
    7.7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及展望
    8.1 本文总结
    8.2 创新点
    8.3 工作展望
附录 界面相互作用能的计算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引气混凝土气孔结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气孔结构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
        1.2.1 新拌混凝土
        1.2.2 硬化混凝土
    1.3 混凝土气孔结构的影响因素
        1.3.1 水泥浆体的性质
        1.3.2 化学外加剂
        1.3.3 拌和及运输过程
        1.3.4 外部条件
    1.4 引气性能的影响机制
        1.4.1 表面张力
        1.4.2 引气能力
        1.4.3 流变性能
        1.4.4 气泡与固体颗粒的相互作用
    1.5 气孔结构参数测量方法
        1.5.1 新拌浆体含气量
        1.5.2 新拌混凝土气孔结构
        1.5.3 硬化混凝土气孔结构
    1.6 存在的主要问题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气孔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研究
    2.1 引言
    2.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2.2.1 原材料
        2.2.2 新拌砂浆气孔结构
        2.2.3 硬化砂浆气孔结构
    2.3 搅拌过程中气孔结构的形成
        2.3.1 群体平衡模型
        2.3.2 气孔结构与搅拌时间的关系
    2.4 静置过程中气孔结构的发展
        2.4.1 静置250min内气孔结构的发展
        2.4.2 28d硬化砂浆气孔结构
    2.5 气孔结构影响机制简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气泡与水泥等颗粒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改进
    3.1 引言
    3.2 泡沫指数试验
        3.2.1 试验流程
        3.2.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3.2.3 泡沫指数的测试装置及流程改进
        3.2.4 振荡频率对泡沫指数的影响
        3.2.5 水灰比对泡沫指数的影响
        3.2.6 改进的泡沫指数试验方法
    3.3 Zeta电位
    3.4 水泥浆体中气泡的上升行为
        3.4.1 一般流体中气泡的上升行为
        3.4.2 气泡与水泥颗粒相互作用对气泡上升行为的影响
        3.4.3 流变性能与气泡上升行为的关系
        3.4.4 水泥浆体中气泡上升的测试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表面活性剂电性对引气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4.2.1 原材料
        4.2.2 硬化砂浆气孔结构
        4.2.3 表面张力
        4.2.4 泡沫指数
        4.2.5 Zeta电位
        4.2.6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4.3 表面活性剂电性对硬化水泥砂浆气孔结构的影响
    4.4 表面活性剂电性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4.5 表面活性剂电性对泡沫指数的影响
    4.6 表面活性剂与水泥颗粒的相互作用
        4.6.1 水泥颗粒的zeta电位
        4.6.2 表面活性剂对水泥颗粒zeta电位的影响
    4.7 表面活性剂/气泡与水泥颗粒的相互作用机制
        4.7.1 表面活性剂-水泥体系的典型红外光谱
        4.7.2 水化水泥颗粒电荷分布的马赛克模型
        4.7.3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红外光谱的影响
        4.7.4 表面活性剂在水泥表面的吸附模型
        4.7.5 钙离子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水泥颗粒相互作用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粉煤灰对引气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5.3 粉煤灰对硬化砂浆气孔结构的影响
    5.4 粉煤灰对孔溶液及表面张力的影响
    5.5 气泡与固体颗粒的相互作用
        5.5.1 水泥颗粒及粉煤灰颗粒的zeta电位
        5.5.2 粉煤灰对有效zeta电位变的影响
    5.6 粉煤灰对水泥净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5.7 粉煤灰对气孔结构的影响机制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无机盐对引气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
    6.1 引言
    6.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6.3 引气净浆中单个气泡的上浮行为
        6.3.1 气泡直径与上升时间/速度的关系
        6.3.2 掺引气剂水泥净浆中气泡的屈服参数
        6.3.3 曳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系数的计算
    6.4 无机盐对新拌水泥砂浆气孔结构的影响机制
        6.4.1 无机盐对含气量及孔径分布的影响
        6.4.2 无机盐对引气能力的影响
        6.4.3 无机盐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6.4.4 无机盐对流变性能的影响
        6.4.5 无机盐对气泡的上升行为及相互作用系数的影响
        6.4.6 相互作用系数与气孔结构的关系
    6.5 气孔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创新性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基于双氨基胍盐单体的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纳滤膜分离技术
        1.1.1 纳滤膜的特点
        1.1.2 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1.1.3 国内外纳滤膜的应用研究现状
    1.2 制备条件对纳滤膜的性能影响
        1.2.1 影响界面聚合法制备纳滤膜的因素
        1.2.2 热处理条件和时间对纳滤膜的性能影响
        1.2.3 添加剂对纳滤膜的性能影响
    1.3 膜法应用于盐湖卤水中镁锂分离及锂提取的研究进展
        1.3.1 纳滤
        1.3.2 电渗析
        1.3.3 双极膜
        1.3.4 膜电容去离子(MCDI)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1 论文的研究目的
        1.4.2 课题研究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装置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4 膜的制备方法
        2.4.1 多孔支撑层(基膜)的制备
        2.4.2 聚酰胺复合纳滤膜的制备
        2.4.3 添加不同质子受体的复合膜的制备
        2.4.4 不同水相浓度复合膜的制备
        2.4.5 添加不同水相添加剂的复合膜的制备
    2.5 MgCl_2和LiCl溶液标准曲线的测定
    2.6 实验分析项目与检测方法
        2.6.1 复合纳滤膜通量的测定
        2.6.2 复合纳滤膜截留率的测定
        2.6.3 复合纳滤膜表面Zeta电位测试
        2.6.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6.5 截留分子量的测定(MWCO)
        2.6.6 原子力显微镜(AFM)
        2.6.7 接触角测量(CA)
第三章 基于1,3-二氨基胍盐酸盐单体制备复合膜的实验条件探究
    3.1 引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MgCl_2和LiCl溶液标准曲线
        3.2.2 界面聚合时间及热处理条件对纳滤膜的性能影响
        3.2.3 不同质子受体对纳滤膜的性能影响及XPS元素分析
        3.2.4 水相单体浓度对纳滤膜的性能影响
        3.2.5 复合纳滤膜截留率水通量随压力变化曲线
        3.2.6 复合纳滤膜表面Zeta电位测试
        3.2.7 复合纳滤膜MWCO测定
        3.2.8 复合纳滤膜AFM表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相添加剂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不同添加剂的复合纳滤膜截留通量性能测试
        4.2.2 不同添加剂的复合纳滤膜截留通量随压力变化曲线
        4.2.3 不同添加剂的复合纳滤膜XPS表征
        4.2.4 不同添加剂的复合纳滤膜表面Zeta电位
        4.2.5 不同添加剂的复合纳滤膜表面AFM表征
        4.2.6 不同添加剂的复合纳滤膜纯水接触角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pH响应木质素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木质纤维素酶解和酶回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生物质能源与木质纤维素生物质
        1.1.1 生物质能源
        1.1.2 木质纤维素的组成
        1.1.2.1 纤维素
        1.1.2.2 半纤维素
        1.1.2.3 木质素
        1.1.3 木质纤维素的转化利用
        1.1.3.1 碳水化合物的转化
        1.1.3.2 木质素的转化
    1.2 木质纤维素的酶解
        1.2.1 纤维素的酶解
        1.2.2 影响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因素
        1.2.2.1 底物的影响因素
        1.2.2.2 纤维素酶的影响因素
        1.2.2.3 木质纤维素酶解条件
        1.2.3 添加剂对酶解的影响
        1.2.3.1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2.3.2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2.3.3 蛋白类添加剂
        1.2.3.4 木质素类添加剂
    1.3 木质素的化学改性和应用
        1.3.1 木质素常见的改性方法
        1.3.2 木质素的应用
        1.3.2.1 木质素作为水处理剂
        1.3.2.2 木质素作为表面活性剂
        1.3.2.3 木质素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1.3.3 pH响应木质素的合成及应用
    1.4 纤维素酶的回收
        1.4.1 纤维素酶的固定化
        1.4.2 超滤膜回收纤维素酶
        1.4.3 新鲜底物重吸附回收纤维素酶
        1.4.4 其他回收法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木质素磺酸钠与CTAB复配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预处理
        2.2.3 成分分析
        2.2.4 酶解与测糖
        2.2.5 表面电荷与上清液中SXSL含量测试
        2.2.6 SXSL与CTAB复配(SXSL-CTAB)对酶解的影响
        2.2.7 木质素膜的制备
        2.2.8 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吸附测试
    2.3 预处理液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及添加CTAB后的变化趋势
    2.4 SXSL-CTAB强化木质纤维素的酶解
        2.4.1 CTAB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
        2.4.2 SXSL-CTAB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
        2.4.3 不同pH下,SXSL-CTAB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
    2.5 SXSL-CTAB强化木质纤维素酶解的机理探讨
        2.5.1 SXSL-CTAB上清液和沉淀对酶解的影响
        2.5.2 SXSL-CTAB减小纤维素酶在木质素上无效吸附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木质素磺酸钠季铵盐的合成及其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木质素磺酸季铵盐(SLQA-x)的合成
        3.2.3 产品物性分析
        3.2.4 预处理和成分分析
        3.2.5 酶解与测糖
        3.2.6 QCM吸附测试
        3.2.7 木质素膜接触角的测试
        3.2.8 SLQA-80进一步酸析提纯
        3.2.9 提纯后SLQA-80溶解百分率测定
        3.2.10 SLQA-80的回收
    3.3 SLQA的合成和表征
    3.4 SLQA促进木质纤维素的酶解
        3.4.1 SLQA中季铵根的含量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
        3.4.2 不同pH下,SLQA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
    3.5 SLQA促进木质纤维素酶解机理
        3.5.1 SLQA对木质素膜表面的亲疏水性影响
        3.5.2 SLQA对纤维素酶在木质素膜上吸附的影响
    3.6 SLQA的回收利用
    3.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磺化碱木质素季铵盐的合成及其在纤维素酶回收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磺化碱木质素季铵盐(SAL-Nx)的合成
        4.2.3 产品物性分析
        4.2.4 SAL-Nx溶解百分率测定
        4.2.5 酶解与测糖
        4.2.6 SAL-N28回收溶液中的纤维素酶
        4.2.7 CTec2的二维凝胶电泳
        4.2.8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纤维素酶
        4.2.9 SAL-N28对不同纤维素酶组分的回收
        4.2.10 SAL-N28在酶解过程中回收纤维素酶
    4.3 SAL-NX的合成和表征
        4.3.1 SAL-Nx的红外光谱
        4.3.2 SAL-Nx的元素分析和基团含量
        4.3.3 SAL-Nx的等电点
    4.4 SAL-NX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
    4.5 SAL-NX溶解率曲线
        4.5.1 产品季铵化程度对溶解率曲线的影响
        4.5.2 体系离子强度和糖浓度对溶解率曲线的影响
    4.6 SAL-N28回收溶液中纤维素酶的情况
    4.7 SAL-N28回收不同纤维素酶组分的情况
    4.8 SAL-N28在酶解过程中循环回收纤维素酶
    4.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pH响应木质素基单甲氧基聚乙二醇醚的合成及其在酶解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试剂和材料
        5.2.2 木质素基单甲氧基聚乙二醇醚(L-mPEG)的合成
        5.2.3 L-mPEG分子量和红外光谱测试
        5.2.4 相对滤纸酶活(FPA)测试
        5.2.5 Zeta电位和L-mPEG40溶解百分率测试
        5.2.6 底物酶解
        5.2.7 L-mPEG和SAL-N28回收溶液中纤维素酶的滤纸酶活
        5.2.8 QCM-D测试
        5.2.9 SDS-PAGE分析回收的纤维素酶组分
        5.2.10 酶解过程中纤维素酶的回收
    5.3 L-mPEGX的合成和表征
    5.4 L-mPEGX对纤维素酶活性和木质纤维素水解的影响
    5.5 L-mPEGX对纤维素酶不同组分回收的影响
    5.6 L-mPEG40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的影响
    5.7 L-mPEG40和SAL-N28的PH响应性及其回收纤维素酶的对比
    5.8 L-mPEG40与SAL-N28回收纤维素酶差异分析
    5.9 L-mPEG40在木质纤维素酶解过程中循环回收纤维素酶
    5.10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pH响应木质素基聚乙二醇醚的合成及其在酶解中的应用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和方法
        6.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6.2.2 L-PEG的合成
        6.2.3 纤维素酶的相对酶活测试
        6.2.4 分子量和红外光谱测试
        6.2.5 酶解和测糖
        6.2.6 SDS-PAGE分析回收的纤维素酶组分
        6.2.7 纤维素酶滤纸酶活及添加剂的回收
        6.2.8 QCM-D测试
        6.2.9 L-PEG在Eu-DA酶解过程中循环回收纤维素酶
    6.3 L-PEG的合成和性质
    6.4 L-PEG对纤维素酶活性和酶回收的影响
    6.5 L-PEG对Eu-DA酶解的影响
    6.6 L-PEG和L-mPEG对Eu-DA酶解影响的对比
    6.7 L-PEG和L-mPEG回收纤维素酶的对比
    6.8 L-PEG1000-40在Eu-DA酶解过程中循环回收纤维素酶
    6.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PVA复合体系相行为及流变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表面活性剂简介
        1.1.1 表面活性剂分类
        1.1.2 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性质及应用
    1.2 PVA简介
    1.3 有序聚集体
        1.3.1 有序聚集体概述
        1.3.2 有序聚集体的形成机制
    1.4 溶致液晶
        1.4.1 溶致液晶概述
        1.4.2 溶致液晶的形态及表征
    1.5 不同添加剂对溶致液晶的影响
        1.5.1 氯化钠
        1.5.2 淀粉
    1.6 本论文立题思想、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2章 BFA/PVA/Glycerin/H_2O拟三元体系的相行为和流变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溶致液晶样品的制备
        2.2.3 溶致液晶样品的表征
        2.2.4 相图的绘制
        2.2.5 流变性的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BFA/PVA/Glycerin/H_2O拟三元相图
        2.3.2 流动曲线
        2.3.3 体系粘弹性测试
    2.4 小结
第3章 不同添加剂对BFA/PVA/Glycerin/H_2O体系层状相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样品的制备
        3.2.3 样品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Na Cl对溶致液晶相的影响
        3.3.2 淀粉对溶致液晶相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PVA复合多孔材料性能的初步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2 液体料浆以及固体多孔材料的制备
        4.2.3 体系泡沫稳定性测试
        4.2.4 固体多孔材料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本文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有机小分子在溶液中的晶习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晶习与晶体生长
        1.1.1 晶体生长理论
    1.2 晶体结构、添加剂和溶剂对晶习的影响
        1.2.1 晶体结构对晶习的影响
        1.2.2 添加剂对晶习的影响
        1.2.3 溶剂对晶习的影响
    1.3 晶体生长研究手段
        1.3.1 实验方法
        1.3.2 分子模拟方法
    1.4 晶习调控基本思路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D-泛酸钙的晶习调控
    2.1 引言
        2.1.1 D-泛酸钙结晶研究现状
        2.1.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
        2.2.2 分析仪器及测试方法
        2.2.3 晶型与晶习筛选
        2.2.4 溶解度的测定
        2.2.5 单晶培养
        2.2.6 相转化过程监测
        2.2.7 转化动力学测定
    2.3 分子动力学模拟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晶型与晶习筛选
        2.4.2 基于晶体结构的晶习预测
        2.4.3 基于相转化的晶习调控过程与机理研究
        2.4.4 D-泛酸钙脱溶剂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添加剂对于硝酸硫胺生长的影响
    3.1 引言
        3.1.1 硝酸硫胺的研究现状
        3.1.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
        3.2.2 表征仪器及方法
        3.2.3 溶解度的测定
        3.2.4 冷却结晶实验
        3.2.5 单晶生长实验
    3.3 分子模拟
    3.4 实验结果
        3.4.1 添加剂对VB1 溶解度的影响
        3.4.2 添加剂对VB1 晶习的影响
        3.4.3 过饱和度对VB1 生长的影响
        3.4.4 添加剂种类对VB1 生长的影响
        3.4.5 添加剂浓度对VB1 生长影响
        3.4.6 添加剂链长对于VB1 生长的影响
    3.5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分析
    3.6 机理分析
        3.6.1 添加剂种类的影响
        3.6.2 添加剂浓度的影响
        3.6.3 添加剂链长的影响
        3.6.4 添加剂影响VB1 晶习的机理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对盐酸吡哆醇晶体生长的影响
    4.1 引言
        4.1.1 盐酸吡哆醇的研究现状
        4.1.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
        4.2.2 仪器与表征
        4.2.3 溶解度的测定
        4.2.4 冷却结晶
        4.2.5 单晶生长实验
    4.3 分子表面静电势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表面活性剂对VB6 溶解度的影响
        4.4.2 表面活性剂对VB6 晶习的影响
        4.4.3 PXRD分析
        4.4.4 晶面分析
        4.4.5 单晶生长实验
    4.5 机理分析
        4.5.1 晶面结构分析
        4.5.2 添加剂作用机理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溶剂对异烟肼晶体生长的影响
    5.1 引言
        5.1.1 INH的研究现状
        5.1.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5.2 实验部分
        5.2.1 原料
        5.2.2 冷却结晶
        5.2.3 单晶培养
    5.3 分子动力学模拟
        5.3.1 CμMD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的建立
        5.3.2 定义集合变量CV(Collective Variable)
        5.3.3 力场选择
        5.3.4 体系建立
    5.4 实验结果
        5.4.1 溶剂对INH晶习的影响
        5.4.2 模拟结果
        5.4.3 INH生长机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符号说明
    附录 B D-泛酸钙的溶解度
    附录 C D-泛酸钙红外和拉曼特征峰
    附录 D 异烟肼在不同溶剂中的模拟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复合添加剂对钒电池电解液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液流电池
        1.2.1 液流电池的发展历程
        1.2.2 全钒液流电池发展概况
    1.3 全钒液流电池
        1.3.1 钒及其化合物性质
        1.3.2 全钒液流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3.3 全钒液流电池的关键材料
        1.3.4 全钒液流电池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1.4 钒电池电解液制备方法及优化
        1.4.1 化学还原法
        1.4.2 电解法
        1.4.3 电解液的优化
    1.5 课题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1.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反应热力学研究
    2.1 反应Gibbs自由能变化计算
    2.2 E-pH图绘制
        2.2.1 钒-H_2O系E-pH图
        2.2.2 钒-S-H_2O系E-pH图
    2.3 本章小结
3 实验部分
    3.1 实验技术路线
    3.2 实验试剂及设备
    3.3 溶液配制
        3.3.1 硫酸溶液的配制
        3.3.2 电解液制备
    3.4 实验分析方法
    3.5 本章小结
4 添加剂对负极电解液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内容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负极电解液制备
        4.3.2 添加剂浓度的确定
        4.3.3 添加剂加入后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4.3.4 添加剂对电解液稳定性的影响
        4.3.5 添加剂对电解液粘度与电导率的影响
        4.3.6 添加剂对V(Ⅱ)/V(Ⅲ)电极反应循环伏安特性的影响
        4.3.7 沉淀物物相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添加剂对正极电解液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研究内容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正极电解液制备
        5.3.2 添加剂浓度的确定
        5.3.3 添加剂加入后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
        5.3.4 添加剂对电解液稳定性影响
        5.3.5 添加剂对电解液粘度与电导率的影响
        5.3.6 添加剂对V(Ⅳ)/V(Ⅴ)电极反应循环伏安特性的影响
        5.3.7 沉淀物物相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成果
致谢

(9)酰胺类小分子功能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界面化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双子表面活性剂
        1.1.1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定义
        1.1.2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
    1.2 双子表面活性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3.1 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
        1.3.2 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
        1.3.3 非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
        1.3.4 两性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
    1.4 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1.5.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5.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酰胺类羧酸盐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2.2.1 化合物2-1 的合成
        2.2.2 化合物2-2 的合成
    2.3 酰胺类羧酸盐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性质研究
        2.3.1 表面张力的测定
        2.3.2 电导率的测定
    2.4 盐类添加剂对酰胺类羧酸盐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性质影响的研究
3 结果与讨论
    3.1 产物的结构表征
        3.1.1 化合物2-1 的结构表征
        3.1.2 化合物2-2 的结构表征
    3.2 酰胺类羧酸盐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性质
        3.2.1 临界胶束浓度的确定
        3.2.2 化合物2-1和2-2 的表面性质
    3.3 盐类添加剂对酰胺类羧酸盐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性质的影响
        3.3.1 表面张力法测定有盐条件下化合物2-1 的临界胶束浓度
        3.3.2 有盐条件下化合物2-1 的表面性质
        3.3.3 表面张力法测定有盐条件下化合物2-2 的临界胶束浓度
        3.3.4 有盐条件下化合物2-2 的表面性质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添加剂对油煤浆稳定性及煤/重油加氢共炼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煤/重油浆态床加氢共炼工艺的发展现状
    1.3 不同煤浆体系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3.1 煤浆体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影响煤浆性能的因素
    1.4 不同煤浆体系稳定性研究现状
        1.4.1 影响不同煤浆体系稳定性的因素
        1.4.2 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1.4.3 添加剂对煤浆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1.5 添加剂在重油加氢体系中的应用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添加剂对油煤浆稳定性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和药品
        2.2.2 原料油和原料煤的性质
        2.2.3 添加剂的选取
        2.2.4 油煤浆稳定性的测试方法
        2.2.5 离心后固体的表征
    2.3 表面活性剂对油煤浆稳定性的影响
        2.3.1 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对油煤浆固含量的影响
        2.3.2 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对油煤浆固含量的影响
    2.4 高分子聚合物对油煤浆稳定性的影响
        2.4.1 不同高分子聚合物对油煤浆固含量的影响
        2.4.2 聚合物A的添加量对油煤浆固含量的影响
        2.4.3 不同静置时间下聚合物A的添加量对油煤浆固含量的影响
        2.4.4 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A对油煤浆固含量的影响
    2.5 聚合物A对不同油煤浆体系稳定性影响
        2.5.1 聚合物A对不同煤种油煤浆固含量的影响
        2.5.2 聚合物A对不同浓度油煤浆的固含量的影响
    2.6 添加剂对油煤浆稳定性影响机理的初步研究
        2.6.1 不同添加剂下油煤浆粘度的差异
        2.6.2 沉积物粒径分析
        2.6.3 沉积物微观形貌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添加剂对煤/重油加氢共炼反应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2.2 实验原料基本性质
        3.2.3 高压釜反应及产物分离
        3.2.4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3.2.5 反应产物及固体残渣表征方法
    3.3 添加剂对煤/重油浆态床加氢共炼反应性能的影响
        3.3.1 不同添加剂对加氢反应活性的影响
        3.3.2 不同添加剂对反应产物状态的影响
        3.3.3 添加剂对不同油煤浆体系加氢反应的影响
    3.4 添加剂对固体产物残渣性质的影响
        3.4.1 固体残渣粒径及微观形貌分析
        3.4.2 固体残渣结构组成分析
    3.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不同添加剂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多价阳离子沉淀行为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水煤浆中添加剂作用机理及分散调控机制[D]. 王双妮. 浙江大学, 2021
  • [2]引气混凝土气孔结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4]基于双氨基胍盐单体的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徐静.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5]pH响应木质素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木质纤维素酶解和酶回收中的应用[D]. 蔡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6]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PVA复合体系相行为及流变性能的研究[D]. 杨娟. 天津大学, 2020(02)
  • [7]有机小分子在溶液中的晶习调控[D]. 韩丹丹. 天津大学, 2020(01)
  • [8]复合添加剂对钒电池电解液性能影响的研究[D]. 任军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酰胺类小分子功能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界面化学领域的应用研究[D]. 孙瑞霞.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6)
  • [10]添加剂对油煤浆稳定性及煤/重油加氢共炼反应的影响[D]. 于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标签:;  ;  ;  ;  ;  

不同添加剂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多价阳离子沉淀行为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