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百年奖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百年奖

一、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百年颁发实录(论文文献综述)

门伟莉,张志强[1](2019)在《机构属性的诺贝尔科学奖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诺贝尔科学奖是现代科技奖励中学术权威性最高、时间序列最长、获奖者数据量和授奖成果影响最大的国际科技奖项。对诺贝尔科学奖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将有助于揭示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重大科学发现产出和分布的潜在规律。文章系统完整收集并分析了1901—2018年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机构信息,并按照机构性质,将获奖机构划分为大学、研究院所或实验室、基金会、企业或公司、医院或诊所等五类。通过对获奖机构进行详细统计分析,本研究认为,获奖机构高度集中分布于大学和科研院所,但美、英、德、法等主要获奖国家呈现不同特点;基于不同获奖机构属性的获奖者年龄变化趋势呈现领域差异性,诺贝尔物理学奖呈现明显特性,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获奖年龄、重大成果产出年龄和授奖时滞均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但同一学科不同获奖机构的获奖者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科研人员隶属多机构的现象促进了跨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美、英、德、法等主要获奖国家的主要获奖机构呈现出不同特点。最后,本文提出建议,我国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世界科技强国之列,应着力建设基础科学研究强国,并提出了建设基础科学研究强国的四点建议。

鹿秀云[2](2017)在《《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众传媒作为传递信息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也应是科技新闻报道的核心力量。在科技发展史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历来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涵盖了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领域的最高成果,其公布和颁发是全世界科学界的盛事,聚焦了各大媒体的目光。媒体报道重大科学事件,不仅传播科学消息,对公众科学素养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国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本文以《人民日报》301篇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台湾学者臧国仁的框架高、中、低三层次结构理论,从宏观新闻报道议题、中观报道内容建构、微观新闻文本结构三个层面探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框架,并将《人民日报》自创刊起至2016年68年间的报道划分为四个时期,从历时性角度考察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流变情况。在宏观层面框架分析上,从版面位置、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消息来源、报道主题、报道基调6个方面分析了《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新闻报道议题:多分布在国际版和科技版面;在报道总量中所占比例低,每年度各有变化;报道体裁多为消息;记者采写稿件为主要消息来源;报道主题以事件报道篇数最多;大部分为正面报道。在中观层面报道内容建构上,从主要事件、先前事件、历史、结果、影响、归因、评估7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事件”所占比重最高,同时也注重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历史”与“评估”的报道。在微观层面新闻文本结构上,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家报道样本的标题关键词和图片使用情况两个方面分析得出:科学术语出现频次最低;图片总体使用较少,以摄影图片为主。《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在各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1948年《人民日报》创刊至1977年改革开放前,此时期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数量少,体裁、来源上呈现单一性,整体关注度不高;1978年至2000年诺贝尔奖百年之际,此时期更注重“诺奖”知识的普及,在报道上特别观华裔得主;2001年至2014年屠呦呦获奖前,此时期国人的“诺奖情结”持续发展,在报道上进一步凸显英雄叙事倾向,报道基调渐趋理性;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人民日报》不仅报道了其获奖消息,还用大量的篇幅关注了中医药这一话题,使其成为了除屠呦呦获奖外,与时代相结合的重要议题。2016年,在终于结束“我们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还有多远”的话题后,《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发生了新变化。从框架分析和历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经历了从无到有,报道数量、体裁不断丰富的过程。同时也可以看到,《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存在深度报道较少、“明星化”、“竞技化”等方面的不足。对此,本文提出了优化策略:强化议程设置的作用;尽量为更多的阶层发声,以平衡公众话语权;增进媒体与科学家的交流;除注重科技知识普及外,还应该注重宣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理性,以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

丁楚楚[3](2017)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诺贝尔奖相关知识的渗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改要求学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和热点问题”,培育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而诺贝尔奖是基础科学界的最高奖项,其获奖成果大都是世界范围内最高水平的科技研究。其中与生物学领域密切相关的主要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它们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生物学科的发展方向,因此诺贝尔奖不应仅吸引科研工作者的目光,也应受到生物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依据非智力因素理论、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等理论,论证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诺贝尔奖知识的必要性。首先进行教材研究,了解教材中利用诺贝尔奖作为教学资源的状况,进一步发掘此类知识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是相关习题研究,分析以诺贝尔奖获奖成果为背景编制习题的情况。此外,为了真正把握高中生物教学中诺贝尔奖相关知识的渗透现状,笔者对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便了解师生对诺贝尔奖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这类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在教学中渗透这类知识的认识和态度,并了解师生学习这类知识的主要困难以及希望采取的渗透形式等,在此基础上尝试作出总结,并提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建议。另外,笔者尝试提出高中生物教学中诺贝尔奖相关知识的渗透原则。具体分为五方面:科学性原则;适宜性原则;体验性原则;简化转化原则;突出科研精神和科学方法原则。最后提出诺贝尔奖相关知识的渗透策略,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师生多角度感受诺奖魅力。

朱安远,郭华珍[4](2016)在《青蒿素之母——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新科得主屠呦呦(四)》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女药学家、药物化学家、医学家和教育家屠呦呦以创制新型抗疟药物——青蒿素及其首个衍生物双氢青蒿素而赢得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殊荣,特大喜讯传来,国内舆论媒体亢奋,国人无不欢欣鼓舞。屠呦呦先生是首位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大陆本土科学家、首位华裔女性诺奖得主和诺医奖得主,这是中国医学界尤其是中医学界的重大历史性突破,这一荣耀将永远铭记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详细介绍了屠呦呦女士的生平、主要学术成就与贡献、与疟疾直接相关的诺医奖以及青蒿素类抗疟药物获得的各种国内外奖项,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发现(发明)简史,不惜浓墨重彩全方位地展示了以屠呦呦为杰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群英谱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

郑俊涛[5](2016)在《基于声誉调查和奖项图谱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致力于从多渠道搜集奖项样本,建立一份有代表性的、覆盖主要学科领域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清单,总结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发展的现状;并通过问卷调查对所搜集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的声誉进行定量测量;再通过绘制奖项图谱定量分析国际科学技术奖项之间的相似性。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奖项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和相对关系,实现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的科学评价,以推动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在科学技术评价中的应用。本研究从多渠道搜集了225项覆盖广泛学科领域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这些奖项由科学院、工程院、专业协会、高等教育机构等学术性组织,以及以基金会为主的各类社会机构颁发;颁奖历史短则一两年,长则跨越了两三个世纪;奖励形式主要是给予获奖人精神奖励的同时,还奖励一定数额的奖金;一般都具有正规的颁奖仪式,有的颁奖典礼还有皇室成员、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的发展呈现出了多样化态势。这种多样化满足了各历史时期对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层次科学家给予承认的需要。对于奖项声誉的研究,本研究以诺贝尔科学奖(Nobel Prizes in Science)作为比较基准,按学科领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以获奖人作为调查对象,定量评价了225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的声誉大小。从调查结果来看,与诺贝尔奖(声誉分值设定为1)相比,全部样本有15项奖项的平均声誉得分不低于0.75,有82项奖项的平均声誉得分不低于0.50但低于0.75,有123项奖项的平均声誉得分不低于0.25但低于0.5,只有5项奖项的声誉低于0.25,因而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的声誉总体呈现等级差距。此外,本研究还结合奖项样本的属性特征和声誉调查结果,分析了颁奖范围、奖励强度、颁奖历史、颁奖机构、颁奖规格、宣传造势和评奖制度这七个奖项属性特征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声誉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声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没有一个因素能够与奖项声誉存在显着性的线性强相关。但对具体的某一个奖项,其中的某种或若干因素对声誉的影响则是举足轻重的。对于奖项相对关系的研究,本研究以225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之间的共同获奖人为比较基础,引入在文献计量学中已被广泛应用的科学知识图谱技术,构建了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图谱,实现了对奖项之间相似性的定量衡量。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相同学科领域的奖项之间拥有更多的共同获奖人,会在图谱中聚集一起。本论文还以诺贝尔奖为例,研究了其它奖项与诺贝尔奖之间的相似性,并利用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大小对诺贝尔奖进行了预测。最后,本研究梳理了利用科学技术奖项作为排名指标的主要大学排名,总结了大学排名利用科学技术奖项作为排名指标的特点,分析了科学技术奖项作为大学排名指标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并以化学学科为例,对利用四项高声誉奖项作为学科排名指标的实践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用多个高声誉奖项一起构建排名指标不仅能够有效鉴别一流的学术机构,还能增加评价的覆盖面。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一是整理了一份具有代表性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清单;二是定量评价了一大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的声誉大小,科学呈现了国际科学奖项之间的声誉差距;三是通过创造性的绘制奖项图谱定量衡量了奖项之间的相似程度。总体而言,本研究通过声誉调查和绘制奖项图谱,实现了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之间的相对声誉大小和相似程度高低的评价,为将来开展有关奖项的相关研究以及在科学技术评价中科学的应用奖项奠定了基础。

陈广仁,刘志远,王媛媛,傅雪[6](2015)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设立、评选及获得者国别、性别分析》文中提出为梳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发展,简介了诺贝尔奖的设立、评选,统计、分析了1901—2015年度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国别、性别分布情况。

李鹏[7](2014)在《诺贝尔奖怎么了?》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度诺贝尔奖项全部揭晓,早前被认为是获奖热门的4名华裔科学家全部落选,而生理学或医学奖引发业内争议,物理学奖的蓝光LED前景也受到质疑,还有人认为物理学奖更像化学奖。诺贝尔奖变得越来越令人难以琢磨。 诺贝尔奖为何难以准确预测? 在今年的诺贝

许丹青[8](2014)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合作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以1901~2012年201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计量学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合作关系进行研究,探寻世界顶尖生物医学科学家科研合作规律,为我国生物医学科技战略管理决策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1901~2012年201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资料来源相关获得者个人信息及论文原始数据自以下数据库采集综合:1、诺贝尔基金官方网站:http://nobelprize.org/;2、美国汤森路透集团《科学引文索引(SCI)》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1900-2012);3、国内外有关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书籍、期刊等文献;4、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得者个人主页。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检索方法。2、科学计量学方法:运用统计方法计算科学计量学指标,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将获得者的科学论文合作进行分析。3、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Bibexcel生成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作者、机构、国家、学科共现文件,采用Gephi处理后生成其合作网络并计算中心性指标,然后对所构建合作网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201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总数为39993篇,其中合作论文为32885篇,占总论文数的82.3%;人均合着率为71%,人均合作指数为3.32。其中合作人数最多的科学论文的作者人数为282人。2、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获奖前后合着率无显着差异,而获奖后合作指数较获奖前有显着提高。其合着率、合作指数、h指数三项指标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3、76%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都通过合作论文直接或间接的彼此联系在一起,但大多倾向与少数合作者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作者合作网络显示出小世界的特征,其中存在少数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合作群体,最大的小团体为27k核网络。4、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所参与的机构合作网络中,占据中心地位以及起到信息桥梁作用的机构几乎均为美国的着名大学。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国家合作比例在2010~2012年间达到42%并持续上升。美国是世界各国的主要合作对象与交流平台,越靠近美国的国家其科技实力也越强。中国处于7k核团体中,与18个国家中的7个西方发达国家保持着较频繁的合作关系,其中与美国的合作关系最紧密,达到43次。6、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多学科交叉科学论文逐年增加,20世纪80年代后约占3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科研活动中起到了最基础的作用,其度中心度为45,中介中心度为915.65。以其为核心学科的学科群组成了获得者们最重要的知识结构。研究结论1、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合作水平越高,其学术能力越强。获得者论文合作模式呈现多样化,获得者之间及其机构合作与国家合作呈现常态化,机构合作以美国着名大学为核心,国家合作以美国为中心。2、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论文合作网络呈现“小世界”特征,其中存在着紧密合作的小团体;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其科研活动中起到了最基础的作用,以其为核心的学科组成了获得者的最重要的知识结构。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间大多通过论文合作直接或间接地彼此联系,其合作中极有可能存在其他未来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建议1、加强拔尖创新人才与创新团队的国际化合作;2、加强高水平创新人才之间的密切合作;3、重视“当采”学科在科研活动中的基础作用。本研究创新点1、从论文合作的角度对1901~2012年201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研合作进行研究;2、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获得者科学论文作者、机构、国家及学科合作网络进行构建和分析。继续开展本研究的设想1、继续开展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将获得者科研合作等方面的研究。本研究虽以获得者科学论文为基础,从不同层面对其进行分析,但由于科学论文仅能反映其科研活动的一方面,并不能进行全面的概括。因此,有必要选取除科学论文外的其他可量化信息,如获得者的科研项目等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2、从科研合作的角度,进行我国顶尖生物医学科学家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比较研究。以本研究的结果为参考依据对比验证他们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将获得者群体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张馨予,唐万斌[9](2012)在《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百年回顾》文中指出回顾分析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别、年龄、所属单位等方面,通过对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女性获奖者的性格、经历、价值观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她们在性格上果敢坚韧,面对性别歧视、政策不利、学术冷遇时都展现出为人类卫生事业做出贡献的坚定信念和淡泊名利的高尚价值观。

刘发志,汪前进[10](201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诺贝尔科学奖研究述略》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大量研究诺贝尔科学奖的论文与专着,通过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并将它们分成五大类进行聚类介绍和分析,总结出了大陆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各种研究取向、发展趋势、既有成果以及问题与不足.

二、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百年颁发实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百年颁发实录(论文提纲范文)

(1)机构属性的诺贝尔科学奖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3.1 诺贝尔科学奖数据
    3.2 机构数据合并与去重
    3.3 机构数据特殊情况处理
    3.4 机构数据的分类归并
4 数据结果分析
    4.1 基于机构属性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数量统计
    4.2 基于机构属性的诺贝尔科学奖年龄规律分析
        4.2.1 基于机构属性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奖年龄变化规律
        4.2.2 基于机构属性的诺贝尔科学奖重大成果产出年龄变化规律分析
    4.3 基于机构属性的诺贝尔科学奖授奖时滞分析
    4.4 数据分析总结
5 结论与建议

(2)《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2.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概念界定
        1.2.2 框架分析理论概述及应用
    1.3 文献综述
        1.3.1 报纸科技新闻报道的相关研究视角
        1.3.2 关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研究
    1.4 研究设计
        1.4.1 媒体选择
        1.4.2 研究时间段选择
        1.4.3 研究样本搜集
    1.5 研究方法
        1.5.1 内容分析法
        1.5.2 文本分析法
第2章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总体框架分析
    2.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总体情况介绍
    2.2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框架分析
        2.2.1 新闻报道议题框架
        2.2.2 报道内容建构框架
        2.2.3 新闻文本结构框架
第3章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历时分析
    3.1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失语期(1948-1977)
        3.1.1 体裁、来源单一
        3.1.2 整体关注程度较低
    3.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发端期(1978-2000)
        3.2.1 注重“诺奖”知识普及
        3.2.2 特别观照华裔得主
        3.2.3 凸显英雄叙事倾向
    3.3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发展期(2001-2014)
        3.3.1 “诺奖情结”严重
        3.3.2 呈现精英式报道框架
        3.3.3 报道风格渐趋理性
    3.4 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2015-2016)
        3.4.1 屠呦呦获奖报道特点分析
        3.4.2 2016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新变化
第4章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问题与思考
    4.1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存在的问题
        4.1.1 深度报道较少“一日游”现象成常态
        4.1.2 报道存在“明星化”、“竞技化”
    4.2 《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的优化思考
        4.2.1 强化议程设置的作用
        4.2.2 平衡公众话语权
        4.2.3 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4.2.4 传播科学理性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高中生物教学中诺贝尔奖相关知识的渗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推进高中生物新课改的贯彻和实施
        1.2.2 促进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1.2.3 丰富现有教学资源,为生物教研提供参考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调查研究法
        1.4.3 归纳分析法
2 理论基础
    2.1 非智力因素理论
    2.2 建构主义
    2.3 人本主义
3 高中生物中渗透诺奖知识的教学研究
    3.1 相关诺奖基本情况介绍
        3.1.1 诺贝尔奖简介
        3.1.2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及得奖情况分析
        3.1.3 诺贝尔化学奖简介及得奖情况分析
    3.2 教材研究
    3.3 习题研究
4 高中生物教学中诺奖相关知识渗透现状的调查研究
    4.1 问卷的设计
    4.2 问卷调查的对象
    4.3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4.3.1 学生问卷
        4.3.2 教师问卷
        4.3.3 小结与建议
5 高中生物教学中诺奖相关知识的渗透原则和渗透策略
    5.1 高中生物教学中诺奖相关知识的渗透原则
        5.1.1 科学性原则
        5.1.2 适宜性原则
        5.1.3 体验性原则
        5.1.4 简化转化原则
        5.1.5 突出科研精神和科学方法原则
    5.2 高中生物教学中诺奖相关知识的渗透策略
        5.2.1 结合诺奖研究历程,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5.2.2 结合诺奖研究方法,培养科学思维
        5.2.3 结合诺奖研究成果,激发学习兴趣
        5.2.4 结合诺奖研究团队,培养合作精神
        5.2.5 结合课外拓展活动,多角度感受诺奖魅力
    5.3 相关素材资源初步整合
6 结束语
附录
    附录1:诺贝尔化学奖中有关生物领域的研究成果
    附录2:诺奖作为高中生物教学资源使用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3:诺奖作为高中生物教学资源使用现状的调查问卷(教师)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青蒿素之母——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新科得主屠呦呦(四)(论文提纲范文)

4 发现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
6 与疟疾直接相关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7 屠呦呦和青蒿素类抗疟药物所获奖项
8 结束语

(5)基于声誉调查和奖项图谱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凸显
        1.1.2 科学技术评价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
        1.1.3 全球性大学排名的发展备受关注
        1.1.4 科学技术奖项在科学技术评价中的重要应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论文结构
2.文献综述
    2.1 科学技术奖励的本质、形式和效应
        2.1.1 科学技术奖励的本质
        2.1.2 科学技术奖励的形式
        2.1.3 科学技术奖励的效应理论
    2.2 科学技术奖励的声誉
        2.2.1 科学技术奖励声誉的评价
        2.2.2 科学技术奖励声誉的影响因素
    2.3 科学技术奖励之间的关系
        2.3.1 科学技术奖励的社会分层
        2.3.2 具体科学技术奖励之间的关系
    2.4 科学技术奖励的象征作用
    2.5 小结
3.研究方法
    3.1 概念界定
        3.1.1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
        3.1.2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声誉
        3.1.3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图谱
    3.2 样本与数据
        3.2.1 奖项样本的来源
        3.2.2 奖项样本的筛选
        3.2.3 奖项样本的分类
        3.2.4 奖项样本的数据
    3.3 声誉调查
        3.3.1 问卷调查的设计
        3.3.2 问卷调查的对象
        3.3.3 问卷调查的实施
    3.4 奖项图谱
        3.4.1 科学知识图谱的概念与方法
        3.4.2 Vosviewer介绍
        3.4.3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图谱
    3.5 小结
4.国际科学技术奖项概况
    4.1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样本的分类
        4.1.1 按颁奖范围分类
        4.1.2 按颁奖历史分类
        4.1.3 按颁奖机构分类
        4.1.4 按颁奖周期分类
        4.1.5 按奖励形式分类
    4.2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样本的特征
        4.2.1 各领域奖项样本的特征
        4.2.2 各时期奖项样本的特征
        4.2.3 奖项样本的其他特征
    4.3 小结
5.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声誉研究
    5.1 奖项声誉调查的回复情况
    5.2 奖项声誉调查的结果
        5.2.1 跨领域奖项的声誉
        5.2.2 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奖项的声誉
        5.2.3 脑科学与认知科学领域奖项的声誉
        5.2.4 自然科学领域奖项的声誉
        5.2.5 工程科学领域奖项的声誉
        5.2.6 社会科学领域奖项的声誉
        5.2.7 非获奖人对奖项声誉的评价
    5.3 影响奖项声誉的奖项属性特征
        5.3.1 颁奖范围
        5.3.2 奖励强度
        5.3.3 颁奖历史
        5.3.4 颁奖机构
        5.3.5 评奖制度
        5.3.6 颁奖规格
        5.3.7 宣传造势
    5.4 小结
6.国际科学技术奖项相似性研究
    6.1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图谱
        6.1.1 全部样本的奖项图谱
        6.1.2 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奖项图谱
        6.1.3 自然科学领域的奖项图谱
        6.1.4 工程科学领域的奖项图谱
        6.1.5 社会科学领域的奖项图谱
        6.1.6 脑科学与认知科学领域的奖项图谱
    6.2 与诺贝尔奖的相似性研究
        6.2.1 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相似性研究
        6.2.2 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相似性研究
        6.2.3 与诺贝尔化学奖的相似性研究
        6.2.4 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相似性研究
    6.3 利用与诺贝尔奖的相似性对诺贝尔奖的预测
        6.3.1 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预测
        6.3.2 对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预测
        6.3.3 对诺贝尔化学奖的预测
        6.3.4 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预测
    6.4 小结
7.国际科学技术奖项作为大学排名指标的实践
    7.1 现有大学排名指标体系中的科学技术奖项
    7.2 对科学技术奖项作为大学排名指标的反思
        7.2.1 科学技术奖项作为大学排名指标的合理性
        7.2.2 科学技术奖项作为大学排名指标的局限性
        7.2.3 科学技术奖项作为大学排名指标的改进建议
    7.3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作为大学排名指标的实践——以化学为例
    7.4 小结
8.结束语
    8.1 全文总结
    8.2 本研究的局限性
        8.2.1 奖项样本的局限性
        8.2.2 声誉调查的局限性
        8.2.3 奖项图谱的局限性
    8.3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1 225项国际科学技术奖项样本及基本信息
附录2 国际科学技术奖项声誉调查问卷(以化学学科为例)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设立、评选及获得者国别、性别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设立
2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评选
3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国别分析
    3.1数据来源及统计方法
    3.2结果及分析
        3.2.1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国别统计分析
        3.2.2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国别统计分析
        3.2.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国别统计分析
        3.2.4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国别统计分析
4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华人
5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女科学家
6结论

(8)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合作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研究方法
1.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合作相关理论基础
    1.1 相关概念界定
    1.2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研合作研究的必要性
    1.3 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科研合作研究状况
    1.4 科学论文合作研究方法
2.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合作分析
    2.1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共同获奖状况
    2.2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合作分析
    2.3 讨论与小结
3.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合作网络
    3.1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作者合作网络
    3.2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机构合作网络
    3.3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国家合作网络
    3.4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学科合作网络
    3.5 讨论与小结
4. 讨论与总结
    4.1 讨论与结论
    4.2 建议
    4.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4.4 继续开展本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个人简介

(9)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百年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诺贝尔奖女性得者
2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女性得主
    2.1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人数年份趋势
    2.2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女性国别分布
    2.3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女性的获奖年龄
3 女性特写——甜蜜与痛苦相伴
    3.1 性格:内心丰盛、厚积薄发
    3.2 波折:性别歧视、政策不利、学术冷遇
    3.3 信念:为医学事业和人类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3.4 价值观:对金钱平淡如水, 对荣誉欣慰、兴奋
    3.5 背景:接受高等教育、从小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4 花絮
    4.1 夫妻档、师生档
    4.2 短头发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诺贝尔科学奖研究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诺贝尔及诺贝尔奖的总体研究
    1.1 对诺贝尔本人以及诺贝尔奖设立过程的研究
    1.2 对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总体介绍及各种数据统计分析
    1.3 对诺贝尔科学奖评奖制度的评述
    1.4 关于诺贝尔奖精神以及诺奖对科学建制化影响的研究
    1.5 基于诺贝尔科学奖进行的各种衍生性研究
2 对诺贝尔科学奖所涉及学科和获奖者的分类研究
    2.1 分学科的介绍与数据统计分析
    2.2 对诺贝尔科学奖与相关学科发展关系的研究
    2.3 对诺贝尔科学奖获奖者的成长经历与成才条件的分析
3 对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特殊人群的研究
    3.1 关于华人与诺贝尔科学奖的研究
    3.2 关于女性与诺贝尔科学奖的研究
    3.3 诺贝尔科学奖中的“犹太人现象”研究
4 他们何以辉煌
    4.1 美国科学家何以在诺贝尔科学殿堂中独占鳌头
    4.2 关于日本的诺贝尔奖战略及其成果的研究
    4.3与诺贝尔科学奖相关的重要科研机构的研究
5 中国如何夺取诺贝尔科学奖
    5.1 对中国诺贝尔科学奖零现象的反思
    5.2 关于中医研究与诺贝尔科学奖的思考
6 各类翻译成果
7 结论

四、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百年颁发实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机构属性的诺贝尔科学奖分布规律研究[J]. 门伟莉,张志强. 情报学报, 2019(09)
  • [2]《人民日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报道研究[D]. 鹿秀云. 山东大学, 2017(02)
  • [3]高中生物教学中诺贝尔奖相关知识的渗透研究[D]. 丁楚楚. 江苏师范大学, 2017(12)
  • [4]青蒿素之母——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新科得主屠呦呦(四)[J]. 朱安远,郭华珍. 中国市场, 2016(22)
  • [5]基于声誉调查和奖项图谱的国际科学技术奖项评价研究[D]. 郑俊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6]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设立、评选及获得者国别、性别分析[J]. 陈广仁,刘志远,王媛媛,傅雪. 科技导报, 2015(20)
  • [7]诺贝尔奖怎么了?[N]. 李鹏. 北京科技报, 2014
  • [8]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科学论文合作关系研究[D]. 许丹青. 山西医科大学, 2014(01)
  • [9]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百年回顾[J]. 张馨予,唐万斌. 医学与哲学(A), 2012(01)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诺贝尔科学奖研究述略[J]. 刘发志,汪前进.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标签:;  ;  ;  ;  ;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百年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