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化学杂志第 13 卷的内容

天然气化学杂志第 13 卷的内容

一、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CONTENTS OF VOLUME 13(论文文献综述)

李斌[1](2019)在《马来西亚华人公会在中国和马来西亚关系中的作用(200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来西亚和中国是休戚与共的友好邻邦,两国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进入21世纪,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努力推进之下,中马关系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马华公会是马来西亚时任执政党“国民阵线”的成员党之一,党员全部由华人组成,在马来西亚政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08年以来,马华公会积极发展同中国政府、民间的关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自从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马华公会始终积极响应着这个号召,并且在马来西亚国内推介宣传。马来西亚已经成为中国推广“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地区外交的支点国家。研究马华公会在中马关系中的作用对于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此外对马华公会华人执政党特殊性的观察也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以政党政治的视角,在深入剖析马华公会的发展历史基础上,全面探讨了马华公会的政治困境及政治现状,从政党外交的角度分析了马华公会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动机,总结了马华公会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成果,并对未来马华公会的发展及在中马关系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

周迪[2](2019)在《硫磺回收装置的分析、设计与优化》文中认为随着清洁燃料规定日趋严格,硫磺回收装置已成为炼油厂必不可缺少的配套装置。本课题首先介绍了硫磺回收工艺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其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同时介绍了克劳斯硫磺回收工艺的基本原理、流程、影响因素、催化剂的应用及发展状况;介绍了尾气处理的意义和发展状况,多种尾气处理工艺的原理和特点,从而展现了保证硫磺回收装置尾气达标排放的多种途径。该炼油厂酸水汽提部分排放的净化水中氨含量超标,为了使排放的净化水中的氨含量达标,现通过Aspen Plus软件对酸水汽提部分进行模拟,为方便操作参数的改进,现仅对汽提塔的操作参数如热冷进料比、塔顶采出量、侧线采出量以及热进料进塔温度进行优化,并分析这些参数对净化水中氨含量的影响,最后提出改进措施及优化方案。硫磺回收的重要设备燃烧炉采用RGibbs+REquil模块,为了模拟燃烧炉内复杂的反应,通过计算分析出了燃烧炉内发生的的独立反应。为了使模拟更加接近实际情况,在反应中考虑到了硫分子之间的转变,以及硫化物的生成。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硫磺回收整个过程进行模拟,各个设备建立相应的模型,通过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对比,验证模型成功。并通过软件对影响硫回收率的因素如空气比、燃烧炉温度等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优化改进措施。硫磺回收部分排放的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已超过环保法的相关规定,对硫磺回收部分的操作优化也解决不了超标的问题,需要对硫磺回收部分增加尾气处理装置。通过对尾气处理工艺的选择、模拟发现,加上SSR尾气处理工艺,整套装置硫回收率达到99.6%,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满足排放要求。最后对加氢反应器进行结构设计,并用水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加氢反应器设计合格。

丽娜(ABRAMKINA MARINA)[3](2019)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中俄经济合作关系的挑战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近几年引起全世界的密切关注。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为中心,分析了本项目对中俄经济关系影响。首先,本文介绍了“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的提出背景和概念,描述了其地理范围、结构、外交战略的措施和中国投资潜力,以及从俄罗斯角度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本原因。其次,本文阐述了中俄经济合作的历史和现状,包括古代和前苏联中俄外交贸易关系,而且谈到当代中俄贸易体制、中俄能源合作、中俄投资风险。本章也接触到中俄合作中的问题。再次,本文描述了俄方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本看法。俄罗斯政府、俄罗斯智库学术界和俄罗斯媒体都具有一定的看法和评价。第四,本文阐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俄罗斯的挑战,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引起的中亚地区中俄竞争、“丝绸之路经济带”绕越俄罗斯引起顾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交通问题(经济和运输费问题、轨距问题、交通投资风险),以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俄罗斯政治经济社会利益的潜伏危险沉思。第五,本文描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引起挑战和动机,介绍了中国和俄罗斯对上合组织不一样的看法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上海合作组织带来的新的发展前景,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契合点和前途,“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挑战和对接方法。最后,本文提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中俄经济合作的机遇,阐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俄罗斯利益和合作进展,以及“一带一路”与中美俄三大国的多级世界。在本文结语中阐述“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把中俄经济合作乃至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新阶段的机会和中俄两国经济关系合作的展望。

赵博文[4](2017)在《新时期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亚太地区是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大国博弈最为激烈的焦点地区之一。俄罗斯新时期的“向东看”战略,是一项综合的发展战略。俄罗斯在谋求大国复兴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开发远东地区和融入亚太经济圈,构建欧亚国家的身份。本文所指的“新时期”主要是2012年普京重新当选总统后的阶段。俄罗斯不断加快对远东地区的开发,将其推向了新的高度。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加速了“向东看”以回应欧洲方向上的压力。俄罗斯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都出台过相应的东方政策。新时期“向东看”战略的动因,受到地缘环境变化、地区发展需求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包含紧密联系的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体现在远东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间地缘政治博弈、地区军事安全与冲突等多个领域,反映出俄罗斯的历史传统、东西兼顾的地缘政治思维和以权力斗争为核心的现实主义特征。“向东看”的主要依据是国内政策法规、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政府间协议等,在不同的执行方案中各有侧重,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反馈和调节,承载着多重战略目标。新时期“向东看”战略既有着广阔前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侯彦万[5](2017)在《基于能量品位的燃料化学能梯级释放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是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天然气等为代表的化石燃料为主,获取热量的方式以直接燃烧为主,但是由于技术水平落后,这种简单粗放的利用方式的能量利用效率很低,同时产生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雾霾等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对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研发化石燃料的高效清洁利用技术势在必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了煤的直接燃烧、气化重整再燃烧、超临界水氧化和化学链燃烧以及天然气的直接燃烧、水蒸气重整再燃烧和化学链燃烧的等能量利用方式的反应过程和能量释放路径。进而,基于能量品位理论,利用图像(火用)分析方法,对煤和天然气的上述各种燃烧反应过程进行分析比较,剖析了各种反应的能量转换特点,揭示了燃料的化学能释放特性。结果表明:(1)燃料的直接燃烧之所以能量利用率很低,原因在于:燃料在常规的热力系统中,主要是采用直接燃烧的形式将所含的化学能转换为所需要的热能,燃料的化学能品位较高,系统另一侧的热源品位较低,两者之间较大的品位差引起了燃料直接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较大损失。(2)与煤的直接燃烧相比,煤的气化重整再燃烧、超临界水氧化和化学链燃烧降低了化学能与恒温热源品位之差,改变了煤中化学能释放的途径:气化重整反应或还原反应将品位较高的煤的化学能转换为品位较低的Ni或CO或H2的化学1能,同时把这种品位差作为驱动力,提高了气化重整反应或还原反应产物(Ni或CO或H2)的反应热品位,通过燃烧(氧化)过程,将反应产物的化学能转化成物理能,由此使得整个反应过程的(火用)损失减小。煤的气化重整再燃烧、超临界水氧化和化学链燃烧相比于煤的直接燃烧,(火用)损失分别减少14.32 k J/mol,5.19 k J/mol,8.27 k J/mol,相比分别减少17.92%、6.04%和10.35%;热(火用)分别增加9.99 k J/mol,16.49 k J/mol,4.95 k J/mol,相比分别增加3.18%、5.25%和6.52%。由比较结果,煤的气化重整再燃烧减少(火用)损失最多,而煤的化学链燃烧增加热(火用)最多。考虑到实际商业应用问题,选用煤的气化重整再燃烧方式最为适合。(3)天然气的水蒸气重整再燃烧和化学链燃烧等能量利用方式通过改变天然气中化学能释放的途径,降低了能量释放侧化学能品位与能量接收侧的热源品位的差值,从而提高了能源利用率。相比于天然气的直接燃烧,其水蒸气重整再燃烧和化学链燃烧的(火用)损失分别减少32.43 k J/mol,75.55 k J/mol,相比分别减少35.85%和46.62%;热(火用)分别增加35.33 k J/mol,20.96 k J/mol,相比分别增加22.40%和15.91%。比较结果可知,甲烷的水蒸气重整再燃烧反应减少(火用)损失效果最好,而甲烷的化学链燃烧可以多释放热(火用)最多,但目前化学链燃烧受到载氧剂的限制,选用甲烷的水蒸气重整再燃烧较为合适。(4)在煤的气化重整再燃烧、化学链燃烧和天然气的水蒸气重整再燃烧、化学链燃烧四种能量利用方式中,气化重整反应和还原反应都属于吸热反应的范畴,不同的吸热温度对反应的(火用)损失和热(火用)增加量影响很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吸热反应温度逐渐提高,气化重整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火用)损失逐渐增大,热(火用)增量逐渐减小。本文通过研究燃料的清洁高效利用方式以及其化学能释放特性,为探索或研究新的能量利用方式以及实际商业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曹嫣镔[6](2017)在《胜利稠油族组分结构分析及水热裂解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稠油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蕴藏量丰富,是未来主要的石油资源,其有效开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稠油粘度高、流动性差,其开采难度极大。目前,稠油最为有效的开采方法是热力采油,包括蒸汽吞吐、蒸汽驱、火烧油层三种方式。受石油化工生产中催化裂解技术的启发,人们提出了水热裂解开采稠油技术,这为稠油尤其是粘度大于50000mPa·s的超稠油开采提供了新思路。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水热裂解催化剂的研制及其降粘机理的研究。本文系统研究了胜利油田6个稠油样品的四组分及其结构,揭示了造成其高粘性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利用引发剂降低超稠油水热裂解的反应温度,优化引发剂的应用条件;研制了双亲型水热裂解催化剂体系,开展了水热裂解反应评价;研究了催化裂解反应前后稠油四组分的结构变化,重点分析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的变化,分析裂解反应机理;在室内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了水热催化裂解技术体系的现场应用试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对胜利油田包括普通稠油、特稠油和超稠油在内的6个稠油样品进行了微观性质分析,研究其与高粘性间的关联性,揭示特超稠油的高粘机理。测定了各组分的平均分子量、极性、元素组成、平均分子结构和稠油胶体稳定性。研究表明胶质和沥青质的含量、平均分子量和极性与稠油粘度具有良好的关联性,是造成稠油高粘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各组分的极性递增,氢元素含量依次递减,碳元素和杂原子(硫、氮、氧)的含量依次递增,稠合芳香环数依次增多。不同区块油样中沥青质组分的结构形式存在差异,这也是导致稠油粘度差异的重要原因。油样的胶体稳定性与其粘度没有必然的影响关系。这些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稠油的水热裂解行为提供了基础。建立了针对稠油的水热裂解实验及其效果评价方法,研究利用引发剂降低水热催化裂解的反应温度。优化引发剂的应用条件,研究引发剂和催化剂协同增效作用。研究表明引发剂同催化剂协同作用可显着降低稠油水热裂解反应温度,150℃的降粘率与单独使用催化剂在250℃时的降粘率接近。引发剂含量超过一定范围后反而会降低催化裂解降粘效果。合成了一种钴离子双亲催化剂,开展了其对胜利稠油的水热催化裂解反应评价。采用核磁共振谱、电喷雾-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ESI FT-ICR MS)和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XANES)对水热催化裂解前后样品中胶质、沥青质组分的杂原子物质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分子的芳碳率和芳香环数均降低,而氢碳原子比、芳香环系的缩合度以及碳链的支化指数均升高。说明在此过程,稠油发生系列的加氢、开环、断链、脱硫及脱氮等反应,分子结构被破坏,裂解为轻质小分子,使稠油粘度降低。硫主要存在的形式是噻吩和亚砜,砜和硫酸酯含量较低。沥青质中噻吩多集中在沥青质大分子带烷基侧链的芳环体系中,存在于沥青质分子的外围表面。开展了稠油水热催化裂解物理模拟实验,优选现场实施工艺参数,开展了现场试验。利用数值模拟技术优化完善了注入时机、注入方式和段塞大小。进行现场实施6井次,提高周期油气比0.1,阶段投入产出比1:2.8,初步验证了本论文研究结论的指导意义。

王芸[7](2014)在《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业务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节能环保日益受到重视,汽车燃油费用不断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天然气重卡的地位越来越高,受到全国各地越来越多重型汽车用户的青睐。各大重卡生产商意识到天然气重卡的广阔市场前景,积极投入到生产天然气重卡的行列,加大对天然气重卡的投资力度,它们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技术的提升。在中国市场上,天然气重卡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每个天然气重卡生产商都开始思考如何在竞争中生存下去,中国重汽也不例外,对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业务竞争战略的研究和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天然气重卡市场,中国重汽集团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不仅是竞争对手较多,而且还有强劲对手。本文主要是在竞争理论的基础上,利用五力模型对国内、国际天然气重卡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得出了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业务最适用的是差异化竞争战略。如:在产品技术方面,重汽可以采用新的整体涨断技术增加缸盖的整体刚性并降低振动减少噪音。服务水平方面打破现有的分区弊端,实现“中央集权”。营销能力方面,加强与下游的产业结合等以增强营销能力。在品牌建设方面,冲破现有的都在区域内进行宣传的潜在观念,扩大宣传区域,结合网络,实现品牌的宣传的差异化等。并结合中国重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竞争战略实施的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如:重塑企业文化氛围、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加强对公司员工技能的培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强财务保障等。该战略能够促进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业务的发展并提升重汽自身的竞争力,以使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业务迅速发展。目前对于产品竞争战略的研究,基本上是基于成熟期的产品进行研究,是对产品竞争战略的总结与概括。本文是对开发及成长期的产品进行竞争战略研究,是对产品竞争战略的分析及提前规划,对于企业业务之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的竞争优势来确定其竞争战略,而不仅仅从产品的实施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另外,本文对竞争战略的实施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这些策略针对性强,极具可操作性。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杂志社[8](2012)在《务实进取 不断提高办刊水平 开拓创新 全力打造精品期刊——《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杂志第七届编委会首次会议特别报道》文中提出乘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东风,《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杂志第七届编委会首次会议于2012年11月22日上午9点在四川省成都市世纪城娇子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50余名编委及专家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

李霞[9](2012)在《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与能源合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北亚区域的能源资源分布很不均衡,一方面,俄罗斯作为世界能源大国在远东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蒙古能源资源也比较丰富;另一方面东北亚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日韩等能源输入国的能源需求量和进口量急剧增加,中国的能源安全形势也日益严峻。总体来说东北亚区域能源进口依存度高,能源引起的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东北亚区域内各国必须依靠地缘优势和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通过协商和协议进行能源合作,以保障各国的能源安全和共同利益。目前,东北亚地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能源合作体系。这种局面给东北亚能源市场的稳定带来危险,并将极大地影响能源需求国的能源安全。因此,在东北亚地区开展能源合作,各国之间建立一种协调机制,避免恶性竞争,确保国际能源市场的稳定性,保证东北亚各国的能源安全,是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虽然目前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进展较为缓慢,但合作前景非常广阔,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可以在许多重点领域展开。在参与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中,我国应该建立一种整体的、相互协调的观点,充分了解各国在合作中的各不相同的利益,寻找各方利益共同点,化解矛盾冲突,处理好同东北亚各国的关系。本文在系统分析全球能源资源的供求状况、世界能源秩序和全球与区域能源合作演变动向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等东北亚能源供给国能源资源蕴藏与开发前景、资源开发政策、法律法规和新动向,日本、韩国等东北亚能源输入国的能源需求形势、能源贸易、能源战略、能源外交、节能和新能源利用等政策,以及中国的能源安全发展形势,跟踪分析东北亚区域国家相互竞争态势、双边和多边能源项目合作的进展情况,并探讨新形势下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面临的各种有利条件、机遇及阻碍因素,提出开展全方位能源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艾臻[10](2012)在《反应精馏法合成羟基乙酸甲酯过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反应精馏设备,以含有少量无机盐的低碳醇有机酸A混合液溶液为原料,固体酸作催化剂,通过塔釜采出酯B侧线采出水的方式,促进可逆过程向正方向进行提高有机酸A的转化率和酯B的收率。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低碳醇和有机酸A的摩尔比,空速,反应温度,回流比等工艺条件对有机酸A转化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A和低碳醇的反应精馏过程,在低碳醇和酸A摩尔比为8,空速0.013min-1,釜温85-90℃,单个反应釜每升装载催化剂200g,酸的转化率能够达到98.62%,酯B的收率可以达到96.05%。通过Aspen Plus化工模拟软件,对反应精馏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计算了酸A-酯B-低碳醇-水体系的二元相图和三元剩余曲线;采用热力学模型NRTL,模拟塔釜内温度和汽液相组成、确定酯化过程反应级数和所需塔板数,将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其相对偏差在5%左右。通过Aspen Plus模拟结果对反应精馏过程的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将酯化产物减压蒸馏收集酯B,减压蒸馏产物在固体酸催化作用下水解得到有机酸A水解液,考察了温度,水酯比,催化剂用量对水解过程的影响。酯B在水酯摩尔比为5,催化剂质量分数为5%时,通过水解-间歇精馏过程,当塔顶温度超过66.5℃时,水解率超过95%。

二、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CONTENTS OF VOLUME 13(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CONTENTS OF VOLUME 13(论文提纲范文)

(1)马来西亚华人公会在中国和马来西亚关系中的作用(200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目前的研究不足和空间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名词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名词界定与名词说明
        三、本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论文框架
第二章 马来西亚华人公会概况
    第一节 马华公会政党概述
        一、马华公会的宗旨与主张
        二、马华公会的组织机构
        三、马华公会的政纲
        四、马华公会在政府中的特点
        五、马华公会在政府中的代表性
    第二节 马来西亚的政治生态
        一、族群政治
        二、政党政治
        三、宗教政治
    第三节 马华公会的现实困境
        一、内部因素
        二、外部因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关系
    第一节 独立以前的马来半岛与中国的交往
        一、1840年以前中国和马来半岛的交往
        二、1840年代至1940年代飞速发展的两地关系
    第二节 独立后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关系
        一、1950年代至1970年代双方相互敌视
        二、1970年代至1990年代双方重新建立联系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飞速发展的两国关系
    第四节 中马关系中的马华公会
        一、英殖民时期的马华公会
        二、独立后的马华公会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来西亚华人公会与中国交往的动机
    第一节 政府框架下与中国的交往奠定政治基础
        一、意识形态方面
        二、在马共问题方面
        三、华人国籍问题
    第二节 政党框架下与中国的交往实现政党利益
        一、马华公会与巫统的互动
        二、巫统与中国共产党的互动
        三、反对阵线因素
        四、国际关系因素
        五、种族宗教因素
    第三节 经济上与中国交往满足马华公会政党属性
        一、马来西亚国内的推力
        二、中国国内的拉力
        三、至2008年两国经济合作情况
    第四节 民间交流中与中国的交往实现族群利益
        一、扞卫世俗人权
        二、坚守华文教育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来西亚华人公会推动中马关系的实践
    第一节 推动双方认知的改变
        一、两国相互敌视(1940年代-1970年代)
        二、推动双方改变认知(1970年代-2000年代)
        三、促进双方建立了新认知(2008年-2018年)
    第二节 推动高层合作与项目落地
        一、马华公会推动双边合作
        二、马华公会推动中马之间大项目的落地
        三、马华公会推动中马两国“一带一路”合作
    第三节 推动两国民间经贸交流
        一、资金融通
        二、信息流通
        三、物流交通
        四、人员往来
    第四节 推动两国的科教文卫交流
        一、科学技术交流
        二、教育事业交流
        三、文化事业交流
        四、卫生事业交流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图表目录
附录B 信息对照表
附录C 访谈资料摘选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硫磺回收装置的分析、设计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酸水汽提工艺
        1.1.1 单塔加压汽提
        1.1.2 双塔加压汽提
        1.1.3 单塔常压汽提
    1.2 硫磺回收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硫磺回收装置国内研究现状
        1.2.2 硫磺回收装置国外研究现状
    1.3 尾气处理工艺
        1.3.1 低温克劳斯法
        1.3.2 还原吸收法
        1.3.3 选择性催化氧化法
    1.4 催化剂的主要类型
        1.4.1 硫磺回收催化剂
        1.4.2 Claus尾气加氢催化剂
        1.4.3 硫磺回收及尾气加氢催化剂主要牌号
第2章 对酸水汽提装置模拟优化改进
    2.1 酸水汽提部分概况
    2.2 酸性水汽提部分工艺流程
    2.3 对酸水汽提塔原理分析
    2.4 对酸水汽提塔模拟
    2.5 模拟计算及结果分析
    2.6 塔操作参数对净化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2.6.1 热冷进料比对净化水氨含量的影响
        2.6.2 塔顶采出量对净化水氨含量的影响
        2.6.3 侧线抽出量对净化水氨含量的影响
        2.6.4 热进料温度对净化水氨含量的影响
        2.6.5 优化计算
    2.7 结论与建议
第3章 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硫回收部分优化与改进
    3.1 硫磺回收部分概况
    3.2 硫磺回收部分工艺流程
    3.3 对硫磺回收工艺原理分析
    3.4 对硫磺回收部分进行模拟
        3.4.1 建立燃烧炉模型
        3.4.2 建立废热锅炉模型
        3.4.3 建立反应器模型
        3.4.4 建立冷凝器模型
        3.4.5 模拟硫磺回收部分
    3.5 物料衡算
        3.5.1 燃烧炉物料衡算
        3.5.2 废热锅炉物料衡算
        3.5.3 反应器物料衡算
        3.5.4 冷凝器物料衡算
    3.6 能量衡算
        3.6.1 燃烧炉能量衡算
        3.6.2 废热锅炉能量衡算
        3.6.3 反应器能量衡算
        3.6.4 冷凝器能量衡算
    3.7 硫磺回收模拟结果对比
    3.8 对影响硫磺回收率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
        3.8.1 燃烧炉温度对硫磺产量的影响
        3.8.2 空气进气量对硫磺产量的影响
        3.8.3 一二级反应器出口温度对硫磺产量的影响
    3.9 结论
第4章 尾气处理装置的模拟
    4.1 尾气处理工艺的选择
    4.2 SSR尾气处理工艺
    4.3 尾气处理部分模拟
        4.3.1 物料守恒
        4.3.2 能量守恒
    4.4 总硫磺回收率的计算
    4.5 硫磺回收整套装置工艺流程
第5章 对加氢反应器的设计
    5.1 加氢反应器的选型
    5.2 催化剂的选择
    5.3 结构尺寸的确定
        5.3.1 催化剂体积的填充量
        5.3.2 加氢反应器壳体的设计
        5.3.3 加氢反应器催化剂的填充高度
        5.3.4 加氢反应器壳体厚度的设计
        5.3.5 加氢反应器总高、封头的设计
        5.3.6 压力试验及强度校核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工艺流程图

(3)“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中俄经济合作关系的挑战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四、理论研究背景与核心研究概念
    五、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第一章 “一带一路”是21世纪中国的伟大项目
    第一节 “一带一路”项目提出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
    第三节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项目的基本原因
        1.社会经济原因
        2.地缘安全原因
        3.外交原因
    第四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地理范围、概念与结构
        1.“一带一路”地理范围
        2.“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与结构
        3.“丝绸之路经济带”外交战略的措施
        4.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的中国投资潜力
第二章 中俄经济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中俄政治经济合作的历史回顾
        1.古代中俄贸易关系
        2.中苏外交贸易关系
    第二节 中俄两国经济合作的现状
        1.普京时代的中俄经济关系的基本发展情况
        2.中俄贸易体制
        3.中俄能源合作
        4.中俄投资合作
        5.中俄经济合作问题的研究
第三章 俄方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基本看法
    第一节 俄罗斯政府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观点
    第二节 俄罗斯智库学术界的相互矛盾的看法
        1.俄罗斯智库对“一带一路”和“中国梦”两个概念看法
        2.俄罗斯智库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肯定的评价
        3.俄罗斯智库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怀疑想法
    第三节 俄罗斯媒体舆论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评价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俄罗斯的挑战
    第一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俄罗斯政治经济社会利益的潜伏危险沉思
    第二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引起中亚地区中俄竞争
    第三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绕越俄罗斯引起顾虑
        1.西伯利亚大铁路问题
        2.哈萨克斯坦路线
        3.土耳其路线
        4.乌克兰路线问题
    第四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交通问题
        1.经济和运输费问题
        2.规矩问题
        3.交通投资风险
第五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引起的挑战和动机
    第一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上海合作组织的新机会和新问题
        1.上海合作组织的基本发展情况
        2.中国和俄罗斯对上海合作组织不一样的看法
        3.“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上海合作组织带来新的发展前景
    第二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问题
        1.欧亚经济联盟基本概念
        2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契合点和前途
        3.俄罗斯专家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基本看法
        4.“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挑战
        5.“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方法
第六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中俄经济合作的机遇
    第一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俄罗斯利益
    第二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范围内中俄合作进展
    第三节 “一带一路”与中美俄三大国的多极世界
    第四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把中俄经济合作乃至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新阶段
总结:中俄两国经济合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4)新时期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和文中涉及名词的解释
        1.2.1 理论基础
        1.2.2 关于文中涉及名词的解释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文章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文章结构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俄罗斯历史上的东方政策
    2.1 沙俄时期的东方政策
        2.1.1 十六至十八世纪的政策
        2.1.2 十九世纪前期和中期的政策
        2.1.3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政策
    2.2 苏联时期的东方政策
        2.2.1 苏联早期的政策
        2.2.2 苏联中期的政策
        2.2.3 苏联后期的政策
    2.3 俄联邦初期的新东方政策
        2.3.1 叶利钦时期的政策
        2.3.2 普京第一任期的政策
        2.3.3 普京第二任期的政策
第三章 新时期“向东看”战略的背景
    3.1 俄罗斯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
        3.1.1 美国对俄的遏制力度增强
        3.1.2 北约对俄的军事压力提升
        3.1.3 欧盟与俄的经济博弈加剧
    3.2 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的需要
        3.2.1 交通和基础设施的瓶颈
        3.2.2 政治地位处于边缘化
        3.2.3 经济社会吸引力下降
    3.3 历史传统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3.3.1 欧亚“雅努斯”的传统
        3.3.2 斯托雷平时代的影响
        3.3.3 对远东的补偿性开发
第四章 新时期“向东看”战略的内容
    4.1 新时期“向东看”战略的内涵
    4.2 新时期“向东看”战略产生的过程
        4.2.1 筹备酝酿
        4.2.2 正式推出
    4.3 新时期“向东看”战略的政策体现
        4.3.1 地区发展联邦专项纲要
        4.3.2 经济部门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4.3.3 重要的国际合作文件
        4.3.4 联邦对外政策构想
        4.3.5 总统国情咨文
第五章 新时期“向东看”战略的实施
    5.1 实施远东开发政策
        5.1.1 成立新的职能部门和指导机构
        5.1.2 加大投资力度,设立超前发展区
        5.1.3 采取积极措施解决社会人口问题
    5.2 加强同东北亚国家的合作
        5.2.1 同中国的全方位战略协作
        5.2.2 与日本达成经济合作框架
        5.2.3 对接韩国的“新北方政策”
    5.3 加强远东军事力量建设
        5.3.1 远东军事力量的补偿性建设
        5.3.2 应对周边安全环境的变化
        5.3.3 军事力量建设的主要措施
第六章 新时期“向东看”战略的展望
    6.1 新时期“向东看”战略的前景
        6.1.1 地缘政治作用更加明显
        6.1.2 地缘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6.1.3 地缘文化认同更加突出
    6.2 新时期“向东看”战略面临的挑战
        6.2.1 地缘政治方面的挑战
        6.2.2 地缘经济方面的挑战
        6.2.3 文化认同方面的挑战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基于能量品位的燃料化学能梯级释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煤炭利用现状
        1.1.2 煤的清洁利用技术
        1.1.3 天然气利用现状
    1.2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2 热力学分析理论
    2.1 热力学基本概念及其性质
        2.1.1 焓
        2.1.2 熵
        2.1.3 (火用)
        2.1.4 Gibbs自由能
    2.2 能量分析方法
        2.2.1 能量平衡法
        2.2.2 熵分析法
        2.2.3(火用)分析法
    2.3 本章小结
3 煤与天然气不同利用方式及反应过程
    3.1 煤的利用方式及反应过程
        3.1.1 煤直接燃烧过程
        3.1.2 煤的气化重整再燃烧过程
        3.1.3 煤的化学链燃烧过程
        3.1.4 煤的超临界水氧化过程
    3.2 天然气的利用方式及反应过程
        3.2.1 天然气的直接燃烧过程
        3.2.2 天然气的水蒸气重整再燃烧过程
        3.2.3 天然气的化学链燃烧过程
    3.3 本章小结
4 燃料的化学能梯级释放分析
    4.1 物理能和化学能梯级利用规律
    4.2 煤的利用方式的能量梯级释放分析
    4.3 天然气燃烧方式的能量梯级释放分析
    4.4 反应温度对(火用)损失和热(火用)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6)胜利稠油族组分结构分析及水热裂解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水热裂解开采稠油技术
        1.2.1 稠油水热裂解反应
        1.2.2 催化水热裂解反应
        1.2.3 水热裂解催化剂的类型
        1.2.4 其它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1.2.5 水热裂解开采稠油技术的现场试验
        1.2.6 水热裂解开采稠油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1.3 本课题的选题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特超稠油组分组成及性质对其高粘性的影响
    2.1 特超稠油的组分组成分析
        2.1.1 样品分类
        2.1.2 稠油和特超稠油的组分组成
    2.2 稠油组分性质研究
        2.2.1 稠油各组分平均分子量的测定
        2.2.2 稠油各组分极性测定
    2.3 稠油各组分元素分析
    2.4 特超稠油的组分分子平均分子结构
        2.4.1 特超稠油的组分平均分子结构计算方法
        2.4.2 特超稠油的组分平均分子结构图
        2.4.3 各组分平均结构分子式汇总
    2.5 稠油的粘温特性评价
    2.6 稠油胶体稳定性与粘度关系研究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热裂解实验方法的建立及引发剂的应用研究
    3.1 实验原料与仪器
        3.1.1 药品与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水热催化裂解反应实验方法的确定
        3.2.2 反应条件对水热催化裂解反应的影响
        3.2.3 单纯引发剂对水热裂解的影响
        3.2.4 引发剂和催化剂协同作用下的水热裂解反应
        3.2.5 引发剂应用条件优化
        3.2.6 引发剂对催化裂解反应温度的影响
        3.2.7 油样物化性质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钴离子双亲型催化剂的合成及在水热裂解反应中的应用
    4.1 实验原料及仪器
        4.1.1 药品与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钴离子双亲型催化剂表征
        4.2.2 双亲型催化剂评价及稠油催化裂解反应后结构变化
        4.2.3 胶质和沥青质水热催化反应后结构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热裂解反应对稠油中胶质沥青质组成结构的影响研究
    5.1 实验方法
        5.1.1 胶质和沥青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超高分辨质谱分析
        5.1.2 沥青质中含硫官能团的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谱分析
        5.1.3 实验步骤
    5.2 结果与讨论
        5.2.1 ESI FT-ICR MS分析
        5.2.2 XANES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催化剂室内物模评价及现场应用
    6.1 水热催化裂解驱油模拟实验研究
        6.1.1 模拟驱替实验装置简介
        6.1.2 模拟驱替实验步骤
        6.1.3 无催化剂时稠油蒸汽驱替实验研究
        6.1.4 催化剂作用下超稠油水热裂解驱替实验研究
    6.2 模拟驱替过程对稠油性质的影响
    6.3 催化体系辅助蒸汽吞吐实施工艺优化及现场实施效果
        6.3.1 催化降粘体系辅助稠油热采措施井选择原则
        6.3.2 催化体系辅助稠油热采措施区块的优选
        6.3.3 催化降粘体系辅助稠油热采实施工艺优化
    6.4 现场实施及实施效果跟踪分析
        6.4.1 措施井施工参数优化完善
        6.4.2 施井实施效果统计
        6.4.3 现场实施效果跟踪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业务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竞争战略的相关理论基础
    2.2 竞争战略分析的基本工具
    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第3章 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业务竞争战略环境分析
    3.1 天然气重卡行业发展概况
    3.2 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业务发展概况
    3.3 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业务宏观环境分析
    3.4 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3.5 外部因素评价
第4章 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资源能力分析
    4.1 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资源分析
    4.2 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能力分析
    4.3 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价值链分析
    4.4 内部因素评价
第5章 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业务竞争战略选择及实施方案
    5.1 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业务SWOT分析
    5.2 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业务竞争战略的选择
    5.3 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业务竞争战略实施方案
第6章 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业务竞争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重塑企业文化氛围
    6.2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6.3 加强对公司员工技能的培训
    6.4 加强财务保障
    6.5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与能源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1章 能源安全与能源合作
    1.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能源安全
        1.1.1 能源安全概念与内涵
        1.1.2 经济全球化对能源安全的影响
    1.2 当前国际能源市场发展
        1.2.1 全球能源市场供给形势
        1.2.2 全球能源市场消费形势
        1.2.3 全球能源贸易形势
        1.2.4 全球能源价格
        1.2.5 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1.3 全球与区域能源安全合作
        1.3.1 全球性能源合作的开展
        1.3.2 区域性能源合作的发展
第2章 能源供给国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与能源合作
    2.1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能源资源
        2.1.1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自然地理状况
        2.1.2 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
        2.1.3 东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能源基础设施概况
    2.2 俄罗斯能源产量与消费量
        2.2.1 俄罗斯能源勘探工业发展
        2.2.2 俄罗斯能源产量
        2.2.3 俄罗斯大型油气公司发展
        2.2.4 俄罗斯能源消费量
        2.2.5 俄罗斯核能发展
    2.3 俄罗斯能源贸易
    2.4 俄罗斯资源领域吸引外资的政策法规及合作模式
        2.4.1 相关法律
        2.4.2 相关赋税
        2.4.3 外国投资者参与俄罗斯油气领域的主要形式
    2.5 蒙古国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与对外能源合作
        2.5.1 蒙古能源供给
        2.5.2 蒙古能源贸易与对外能源合作
        2.5.3 蒙古能源政策
第3章 能源输入国能源安全与对外能源合作
    3.1 日韩的能源供给
        3.1.1 日本能源资源与能源产量
        3.1.2 韩国的能源资源与能源产量
    3.2 日韩能源消费
        3.2.1 日本能源消费与能源利用效率
        3.2.2 韩国能源消费与能源利用效率
    3.3 日韩对外能源合作
        3.3.1 日本对外能源合作
        3.3.2 韩国对外能源合作
    3.4 日韩能源政策
        3.4.1 日本的能源政策
        3.4.2 韩国的能源政策
第4章 中国能源安全形势与能源政策
    4.1 中国能源供给
        4.1.1 中国能源生产
        4.1.2 中国的能源工业发展
    4.2 中国能源消费
    4.3 中国的能源贸易
    4.4 中国的能源政策
第5章 东北亚区域能源竞争与合作
    5.1 东北亚区域能源竞争
        5.1.1 东北亚区域能源竞争原因
        5.1.2 东北亚区域能源竞争表现
        5.1.3 东北亚区域能源竞争后果
    5.2 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
        5.2.1 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必要性
        5.2.2 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现状
第6章 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前景与中国的对策
    6.1 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的有利条件
    6.2 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面临的障碍
    6.3 未来东北亚区域能源合作的具体领域
    6.4 中国的对策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0)反应精馏法合成羟基乙酸甲酯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酯B的性质和用途
    1.2 酯B的消费情况和生产路线
        1.2.1 甲醛氢氰酸加成法
        1.2.2 氯乙酸水解法
        1.2.3 草酸二甲酯加氢化原法
        1.2.4 偶联法
        1.2.5 直接酯化法
        1.2.6 乙二醛和甲醛加成法
        1.2.7 甲醛羰化-酯化合成法
        1.2.8 甲缩醛甲酸合成法
    1.3 反应精馏过程的原理和应用
        1.3.1 反应精馏的原理
        1.3.2 反应精馏技术的特点
        1.3.3 反应精馏过程模型
        1.3.4 反应精馏在工业上的应用
    1.4 Aspen Plus化工模拟软件简介
        1.4.1 基本流程模拟
        1.4.2 物性
        1.4.3 Aspen Plus的特性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酯B合成过程的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装置以及操作步骤
        2.1.4 催化剂的预处理
        2.1.5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板式塔反应器和自制反应器对有机酸A转化率的影响
        2.2.2 达到稳态操作时间的确定
        2.2.3 空速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2.2.4 塔釜温度对组成的影响
        2.2.5 进料醇酸比对有机酸A转化率和酯B收率的影响
        2.2.6 回流比对有机酸A转化率和酯B收率的影响
        2.2.7 催化剂装载量对结果的影响
        2.2.8 反应釜数量对结果的影响
        2.2.9 回收低碳醇的重复利用
    2.3 正交实验
        2.3.1 酯化实验正交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spen Plus模拟甲酯B反应精馏过程
    3.1 物性分析
    3.2 物性方法
    3.3 物性数据
    3.4 模型的建立
        3.4.1 模块的选择
    3.5 模拟结果分析
        3.5.1 醇酸比的模拟分析
        3.5.2 回流比的模拟分析
        3.5.3 塔板数的模拟分析
        3.5.4 精馏塔内温度分布
    3.6 RADFRAC模块设定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酯B水解过程的研究
    4.1 酯B水解过程研究
        4.1.1 反应温度对水解的影响
        4.1.2 水酯比对水解转化率的影响
        4.1.3 催化剂用量对水解转化率的影响
        4.1.4 水解过程反应终点的确定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CONTENTS OF VOLUME 13(论文参考文献)

  • [1]马来西亚华人公会在中国和马来西亚关系中的作用(2008-2018)[D]. 李斌. 华侨大学, 2019(01)
  • [2]硫磺回收装置的分析、设计与优化[D]. 周迪.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2)
  • [3]“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中俄经济合作关系的挑战与展望[D]. 丽娜(ABRAMKINA MARINA).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4)
  • [4]新时期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研究[D]. 赵博文.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5]基于能量品位的燃料化学能梯级释放特性研究[D]. 侯彦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6]胜利稠油族组分结构分析及水热裂解行为研究[D]. 曹嫣镔.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7]中国重汽天然气重卡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 王芸. 山东大学, 2014(01)
  • [8]务实进取 不断提高办刊水平 开拓创新 全力打造精品期刊——《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杂志第七届编委会首次会议特别报道[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杂志社.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2(06)
  • [9]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与能源合作研究[D]. 李霞. 吉林大学, 2012(03)
  • [10]反应精馏法合成羟基乙酸甲酯过程的研究[D]. 艾臻. 华东理工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天然气化学杂志第 13 卷的内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