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可可托海3伟晶岩脉中的铪锆石

阿尔泰可可托海3伟晶岩脉中的铪锆石

一、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中的铪质锆石(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康,李鹏,严清高,刘强,熊欣[1](2021)在《中国花岗伟晶岩的研究历程及发展态势》文中指出我国是稀有金属资源大国,产出了众多独具特色的稀有金属花岗伟晶岩矿床。国内外学者对这些花岗伟晶岩的研究较大地促进了世界伟晶岩理论的发展。在世界伟晶岩研究历程中,虽然有学者认为伟晶岩形成于热液交代作用,但从较早的Jahns-Burnham模型,到后来的London提出的岩浆非平衡结晶模型和Thomas提出的岩浆液态分离模型,都强调了岩浆分异作用对于伟晶岩形成的重要性。我国花岗伟晶岩研究继承于苏联科学家的伟晶岩理论,并逐渐与国际接轨,在对阿尔泰、川西等地区典型花岗伟晶岩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基于云母和长石的花岗伟晶岩分类方案;发展出变质分异型、超变质分异型和重熔岩浆分异型等伟晶岩成因模型;建立了指示高分异伟晶岩熔体-流体演化的矿物标型特征;通过对伟晶岩中富晶体包裹体的深入研究,揭示出我国典型花岗伟晶岩形成于较高温压条件的特点;同位素定年和示踪技术的发展,提升了对我国伟晶岩时空分布和物质来源的认识程度。在今后,我国应该重视矿物学、成矿流体、高温高压实验研究,重视稀有金属伟晶岩的综合绿色开发利用,揭示典型伟晶岩的形成机制,创新伟晶岩成岩成矿理论,实现我国稀有金属资源找矿行动和资源开发利用的进步。

王汝成,车旭东,邬斌,谢磊[2](2020)在《中国铌钽锆铪资源》文中提出铌、钽、锆、铪是重要的关键金属,铌与钽、锆与铪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我国铌钽矿床与铝质花岗岩(过铝和准铝)、花岗伟晶岩、碱性-过碱性花岗岩和碳酸岩有关,在空间上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构造域、特提斯构造域、古亚洲洋构造域以及扬子板块和华北克拉通边缘,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5个地质时期:中-新元古代、古生代、早中生代、晚中生代和新生代.据对我国近50个已查明储量的铌钽矿床(点)统计,我国铌资源储量(以Nb2O5计)约为267万t(不包括白云鄂博Fe-Nb-REE矿床的铌储量),钽资源储量(以Ta2O5计)约为17万t,但对外依存度均接近或超过90%.由于锆铪与铌钽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我国主要的内生锆铪矿床在空间上常与铌钽矿床共伴生,时间上主要成矿于晚古生代和中生代,与碱性-过碱性花岗岩、花岗伟晶岩和铝质花岗岩有关.但我国可供开采的锆铪资源主要来源于第四纪外生矿床,包括滨海沉积型、河流冲积型和风化壳与残坡积型三类;锆储量(以ZrO2计)约50万t.鉴于我国铌钽锆铪资源禀赋,一方面需要加大地质勘查、提高增量,另一方面需要用好存量,提高现存资源的可利用性.

张辉,吕正航,唐勇[3](2019)在《新疆阿尔泰造山带中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规律、找矿模型及其找矿方向》文中认为文章对阿尔泰造山带中的主要伟晶岩类型、时空分布特征、形成物源以及稀有金属矿化类型、形成条件(包括温度、压力、侵位深度)、可能控制因素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进而提出了阿尔泰伟晶岩成因模式、稀有金属矿化机制、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找矿模型及其找矿方向。阿尔泰稀有金属伟晶岩显示2个期次(同造山和后造山)和4个阶段(泥盆纪—早石炭世、二叠纪、三叠纪、早侏罗世)的成岩成矿特征。其中,以后造山阶段的三叠纪伟晶岩成岩及其Be、Li成矿作用最为显着。不同期次和阶段的伟晶岩显示规律的时空分布特征,稀有金属伟晶岩的成岩成矿明显受"构造-变质-物源-岩浆"的控制,而伟晶岩与周边花岗岩存在时代或物源上的解耦,表明阿尔泰伟晶岩不是由花岗质岩浆分异演化晚期的残余岩浆固结形成,由此提出阿尔泰不同时代伟晶岩的成因模式,即造山过程中加厚的不成熟地壳物质在伸展减压背景下发生小比例部分熔融(深熔)形成独立伟晶岩。通过对形成伟晶岩初始岩浆中磷含量、伟晶岩分异演化程度的评价以及基于围岩蚀变过程中全岩及蚀变矿物电气石中稀有金属Li、Rb、Cs含量特征,建立了阿尔泰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找矿模型、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指标体系,并提出不同尺度的找矿方向。

杨晗,陈振宇,李建康,李鹏,熊欣,王臻,周芳春[4](2019)在《湘东北仁里-传梓源5号伟晶岩脉云母和长石成分的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5号稀有金属伟晶岩脉是仁里-传梓源矿区规模最大的伟晶岩脉,地表分带性良好。文章选取仁里5号脉深部钻孔开展矿物学研究,研究其深部的分带规律。根据对深部钻孔(ZK708)岩芯的矿物学特征研究认为,5号伟晶岩脉深部可划分为4个带:Ⅰ、Ⅱ、Ⅲ、Ⅳ带。Ⅰ带主要为微斜长石和石英,典型特征为文象结构;Ⅱ带主要为微斜长石和钠长石;Ⅲ带主要为钠长石和白云母;Ⅳ带主要为钠长石和石榴子石。云母和长石的成分特征显示,从外带(Ⅰ、Ⅱ带)至内带(Ⅲ、Ⅳ带)云母由白云母系列逐渐向锂云母系列转变;由Ⅰ带→Ⅱ带→Ⅳ带→Ⅲ带,云母中的Li、F、Cs、Ta、Sn、Nb含量升高,Sr、Ba含量下降;钾长石的中Li、Rb、Cs呈现类似的上升趋势,指示伟晶岩分异演化程度升高。碱性长石中P的含量呈现出由Ⅰ~Ⅱ带略微降低,Ⅲ带升高而Ⅳ带呈略微降低的趋势,Ⅲ带内发育铌钽铁矿,表明P元素的升高可能与铌钽的富集密切相关。

陈剑锋,张辉,张锦煦,马慧英[5](2018)在《新疆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认为研究了新疆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多个结构带中锆石U-Pb定年及锆石Hf同位素组成,旨在厘定3号伟晶岩脉形成及岩浆-热液演化的时限,探讨岩浆形成的物源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锆石的BSE、CL特征显示,可可托海3号脉岩浆结晶锆石普遍遭受了蜕晶化、流体交代和不同程度重结晶等作用。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结果显示,3号伟晶岩脉岩钟体部分中II带、IV带和V带以及缓倾斜部分中II带分别形成于(211.9±3.2)、(214.9±2.1)、(212±4.1)和(212.0±1.8) Ma,指示岩浆阶段时限从~220 Ma至215 Ma,岩浆-热液过渡阶段时限从215 Ma至209 Ma,热液阶段时限从209 Ma至195 Ma。3号伟晶岩脉岩钟体部分中IV带和V带锆石Hf同位素组成变化于+1.25~+2.39之间,二阶段模式年龄变化于1103~1173 Ma之间,指示形成3号伟晶岩脉的岩浆很可能与中亚造山带在三叠纪为陆-陆碰撞后的伸展构造背景下导致加厚下地壳沉积物减压熔融有关。

王小钊,杨柳晨,樊双虎,陈淑娥[6](2016)在《锆铪元素在岩浆作用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浅析》文中研究说明锆铪是一对地球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锆能形成独立矿物,而铪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在岩浆作用过程中Zr、Hf和Zr/Hf值在基性、中性及酸性岩中的变化及变化规律是含量逐渐变大,Zr/Hf值逐渐降低。

米宝昕,刘宏,汪立今,张冀,唐笙源[7](2014)在《锆和铪在岩浆作用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锆(Zr)和铪(Hf)为高场强元素,可以完全类质同象。Zr和Hf除了在锆石中有重要指示意义之外;在各种岩体中,Zr和Hf的含量及Zr/Hf比值各不相同,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示岩浆演化阶段的意义。在岩浆作用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岩浆也具有不同的Zr和Hf含量及Zr/Hf比值,本文阐述了Zr和Hf在基性岩、中性岩及酸性岩中的含量及Zr/Hf比值的指示作用。总体上讲,从基性岩到酸性岩,Zr和Hf的含量逐渐升高,而Zr/Hf比值逐渐降低,这说明在岩浆作用下,Zr和Hf有截然不同于水溶液中的地球化学行为。

让昊,刘凯,吴丹[8](2014)在《锆铪在岩浆作用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文中研究表明锆铪是一对地球化学性质比较相似的元素,锆能形成独立矿物,而铪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他们在地质作用中的分离携带着丰富的地质信息,本文着重讨论在岩浆作用中锆铪的地球化学行为与大地构造位置、时代、岩性、成矿阶段之间的关系,及物理化学条件对锆铪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影响。

钟龙,王政华,刘玉琳[9](2011)在《阿尔泰花岗伟晶岩年代学研究现状——兼谈常规年代学方法在花岗伟晶岩定年中之困惑》文中认为新疆阿尔泰地区是世界上重要花岗伟晶岩产出地,其形成时代颇受关注,已有的年龄数据虽较多,但其可靠性受到质疑,常规年代学方法在花岗伟晶岩定年中遇到挑战.本文主要对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多种定年方法所取得年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由于热液蚀变影响,K-Ar法和40Ar-39Ar法不适合于伟晶岩定年;Rb-Sr等时线法可能因矿物存在放射性87Sr明显丢失而不可用;锆石U-Pb法的适用性取决于锆石情况,如锆石受强烈后期改造(内部细小孔洞和热液边)则年龄数据不可信;未受后期扰动锆石可获得可靠年龄数据.铌钽铁矿U-Pb定年法在伟晶岩定年中具优越性,是当前最可靠方法.基于上述理由,前人研究所获得阿尔泰伟晶岩形成时代(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有待进一步验证.

丁海红,胡欢,张爱铖,倪培,徐士进[10](2010)在《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中蜕晶质化锆石微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电子探针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中蜕晶质化锆石各部位的成分特征、结构变化和蜕晶质化程度间的关系,定量评测了放射性衰变对锆石不同部位结构的影响程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此锆石为铪质锆石,具有明显的环带,其中核部U、Th含量高,边部U、Th含量低,而且锆石破碎区富含非化学式元素Ca、Al、P等,表明此处为锆石的薄弱区,已发生热液蚀变。拉曼光谱特征和锆石的辐射剂量值都表明,锆石核部发生了中度-高度的蜕晶质化,且由于热事件发生退火,辐照损伤程度得到一定的愈合;而边部晶体结构保持较好,只局部出现点缺陷和零星非晶质区。

二、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中的铪质锆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中的铪质锆石(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花岗伟晶岩的研究历程及发展态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花岗伟晶岩成因理论的研究历程
    (1)19世纪初始阶段。
    (2)20世纪二战前的发展期。
    (3)二战后伟晶岩研究的高峰期。
    (4)Jahns-Burnham模型期。
    (5)London不平衡结晶模型与Thomas岩浆不混溶模型期。
2 中国花岗伟晶岩研究历程
    (1)第一阶段(1935~1960年):中苏合作研究期。
    (2)第二阶段(1960~2000年):国内伟晶岩理论发展期。
    (3)第三阶段(2000~2010年):伟晶岩研究低谷期。
    (4)第四阶段(2010年—至今):关键金属研究高潮期。
3 中国花岗伟晶岩的主要成果
    3.1 花岗伟晶岩分类
    3.2 花岗伟晶岩成因模型
    3.3 伟晶岩矿物学研究
    3.4 伟晶岩成岩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
    3.5 稀有金属伟晶岩成矿时代和物质来源
4 今后我国花岗伟晶岩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4.1 稀有金属伟晶岩的矿物学和成矿流体研究
    4.2 伟晶岩成岩成矿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4.3 成矿模型和成矿规律研究

(2)中国铌钽锆铪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1 铌钽锆铪矿床中主要矿物
2 铌钽锆铪矿床类型
3 我国铌钽资源特征
    3.1 我国铌钽成矿特征
    3.2 我国铌钽资源现状
    3.3 我国铌钽成矿时空特征
4 我国锆铪资源特征
    4.1 我国锆铪成矿特征
    4.2 我国锆铪资源现状
    4.3 我国锆铪成矿时空特征
5 几点认识
补充材料

(3)新疆阿尔泰造山带中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规律、找矿模型及其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1.1 区域地质
    2.2 伟晶岩田分布及其地质特征
3 阿尔泰伟晶岩成因及其成矿特征
    3.1 成岩成矿时代
    3.2 空间分布特征
    3.3 矿化类型
    3.4 控制因素
        3.4.1 构造
        3.4.2 变质作用
        3.4.3 温度和压力
        3.4.4 矿化机制
        3.4.5 形成物源
    3.5 伟晶岩成因
4 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找矿地质-地球化学标志及其找矿方向
    4.1 围岩蚀变
    4.2 富磷伟晶岩
    4.3 高分异伟晶岩
    4.4 找矿方向
5 结论

(4)湘东北仁里-传梓源5号伟晶岩脉云母和长石成分的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特征
2 仁里矿区5号伟晶岩脉分带特征
3 分析测试方法
4 测试结果
    4.1 云母
        4.1 1 主量元素成分
        4.1 2 微量元素成分
    4.2碱性长石
        4.21主量元素成分
        4.22微量成分
5 讨论
    5.1 云母和长石的成分对5号脉地球化学演化的指示意义
    5.2 5号脉岩浆演化过程中Li、F、P的作用
6 结论

(6)锆铪元素在岩浆作用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锆、铪的地球化学特征
2 锆、铪在岩浆作用中的地球化学行为
    2.1 岩浆作用中的Zr、Hf含量变化与Zr/Hf值
    2.2 基性岩
    2.3 中性岩
    2.4 酸性岩
3 分析讨论
    3.1 溶液离子类型及络合物对锆铪分离的影响
    3.2 热液沸腾作用对锆铪分离的影响
    3.3 温度对锆铪分离作用的影响
4 结论

(7)锆和铪在岩浆作用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性岩中Zr和Hf的含量及Zr/Hf值
2 中性岩中Zr和Hf的含量及Zr/Hf比值
3 酸性岩中Zr和Hf的含量及Zr/Hf值
4 结语

(8)锆铪在岩浆作用中的地球化学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锆铪元素分离的控制因素
    1.1 溶液离子类型及络合物对锆铪分离的影响
    1.2 热液沸腾作用对锆铪分离的影响
    1.3 温度对锆铪分离作用的影响
2 锆铪比与大地构造位置
    a.新生代以后板块活动带部位
    b.板块内部
3 锆铪比与岩性
4 锆铪比与成矿阶段
5 锆铪比与花岗岩成岩时代
6 结论

(9)阿尔泰花岗伟晶岩年代学研究现状——兼谈常规年代学方法在花岗伟晶岩定年中之困惑(论文提纲范文)

1 伟晶岩定年方法评述
    1.1 K-Ar和40Ar-39Ar法
    1.2 Rb-Sr等时线
    1.3 锆石U-Pb法
    1.4 铌钽铁矿U-Pb法
2 阿尔泰伟晶岩形成时代
3 讨论和结论

(10)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中蜕晶质化锆石微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样品及分析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锆石的形貌特征
    3.2 锆石化学成分
    3.3 锆石拉曼光谱特征
4 锆石蜕晶质化程度的计算和定量分析
    4.1 半高宽和累积辐射剂量的计算
    4.2 蜕晶质化程度和累积损伤的判断
    4.3 累积辐射剂量与锆石退火热事件的关系
5 结 论

四、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中的铪质锆石(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花岗伟晶岩的研究历程及发展态势[J]. 李建康,李鹏,严清高,刘强,熊欣. 地质学报, 2021(10)
  • [2]中国铌钽锆铪资源[J]. 王汝成,车旭东,邬斌,谢磊. 科学通报, 2020(33)
  • [3]新疆阿尔泰造山带中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成矿规律、找矿模型及其找矿方向[J]. 张辉,吕正航,唐勇. 矿床地质, 2019(04)
  • [4]湘东北仁里-传梓源5号伟晶岩脉云母和长石成分的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关系[J]. 杨晗,陈振宇,李建康,李鹏,熊欣,王臻,周芳春. 矿床地质, 2019(04)
  • [5]新疆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J]. 陈剑锋,张辉,张锦煦,马慧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8(09)
  • [6]锆铪元素在岩浆作用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浅析[J]. 王小钊,杨柳晨,樊双虎,陈淑娥. 陕西地质, 2016(01)
  • [7]锆和铪在岩浆作用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J]. 米宝昕,刘宏,汪立今,张冀,唐笙源. 新技术新工艺, 2014(07)
  • [8]锆铪在岩浆作用中的地球化学行为[J]. 让昊,刘凯,吴丹. 价值工程, 2014(08)
  • [9]阿尔泰花岗伟晶岩年代学研究现状——兼谈常规年代学方法在花岗伟晶岩定年中之困惑[J]. 钟龙,王政华,刘玉琳. 新疆地质, 2011(04)
  • [10]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中蜕晶质化锆石微区研究[J]. 丁海红,胡欢,张爱铖,倪培,徐士进. 矿物学报, 2010(02)

标签:;  ;  ;  ;  ;  

阿尔泰可可托海3伟晶岩脉中的铪锆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