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紫外线治疗伤口化脓性感染28例

短波紫外线治疗伤口化脓性感染28例

一、短波紫外线治疗伤口化脓性感染28例(论文文献综述)

何其洋[1](2020)在《熊珍软膏联合康复新液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熊珍软膏联合康复新液用于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湿热下注证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按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术后一般治疗措施均相同,对照组患者换药采用康复新液,1次/天;试验组患者在治疗组的基础上联合熊珍软膏换药,1次/天。收集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7、14天的创面疼痛度和创面分泌物情况评分;术后第7、14、21天创面面积和面积愈合率,以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总体疗效评分等数据。然后通过统计分析两组间的观察指标的数据,从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做出评价。结果(1)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创面疼痛度:两组患者在术后1天疼痛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第7、14天,试验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3)创面分泌物情况: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分泌物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第7、14创面分泌物评分,试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4)创面面积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原始创面面积和术后第7天创面愈合率无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920>0.05)。而在术后第14、21天创面愈合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且试验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5)创面愈合时间:试验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要短于对照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01<0.05)。(6)总疗效:试验组总体疗效要高于对照组,p=0.030<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单一运用康复新液治疗术后创面的修复,熊珍软膏联合康复新液用于肛周脓肿术后的治疗中,可以更好的减轻术后创面的疼痛感,促进创面脓液的减少,增加创面愈合率,缩短术后创面恢复时间,有利于对创面恢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郭思思[2](2020)在《中药芩矾汤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中药芩矾汤联合抗生素治疗下肢丹毒,观察其各项实验室指标、全身及局部症状改善情况与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探讨中药芩矾汤联合抗生素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抗感染治疗(青霉素)+消水肿治疗(50%硫酸镁温热湿敷)+基础治疗(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清淡饮食);治疗组全身抗感染治疗+基础治疗同对照组,局部予以中药芩矾汤湿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7天至14天时全身发热、局部症状(皮损范围、皮温、自觉疼痛程度)、实验室指标(WBC、NE%、CRP、ESR)等情况,并对收集资料进行整理及分析;若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过敏及全身不适症状,立即停药并予以对症处理;若受试者中途因身体不适口服其他药物,要及时记录并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3例、10例、7例、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例、8例、18例、2例,总有效率93.3%;2、两组患者治疗前数据对比,性别比较P=0.793,年龄比较t=1.184,P=0.246,病程比较t=0.813,P=0.423,P>0.05;患者诱因比较χ2=0.914a,P=0.816>0.05;患者治疗前症状比较:体温比较t=3.378,P=0.071,皮损面积比较t=0.252,P=0.617,皮温差比较t=0.248,P=0.778,疼痛感比较t=0.242,P=0.810,P>0.05;治疗前实验室指标比较:血白细胞(WBC)比较t=0.103,P=0.91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比较t=0.559,P=0.579,C反应蛋白(CRP)比较t=-0.375,P=0.709,血沉(ESR)比较t=0.349,P=0.730,P均>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比较P<0.05;实验室指标组内比较P=0.000<0.05;治疗后实验室各项指标组间比较P<0.05;局部症状组内比较P<0.05;局部症状组间比较,对照组皮损面积中位数及四分位数3.00(2.00,4.25),治疗组皮损面积中位数及四分位数2.00(0.00,3.50),P=0.001<0.05;对照组皮温差中位数及四分位数1.00(0.57,1.52),治疗组皮温差中位数及四分位数0.75(0.22,1.22),皮温差比较P=0.075>0.05;对照组疼痛感中位数及四分位数1.00(1.00,2.00),治疗组疼痛感中位数及四分位数1.00(0.00,1.00),疼痛感比较P=0.007<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ALT、AST、BUN、Ccr)分析,P>0.05。结论实验结果显示1、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治疗下肢丹毒,改善其临床症状,但中药芩矾汤湿敷联合抗生素治疗下肢丹毒疗效显着;2、中药芩矾汤湿敷联合抗生素治疗下肢丹毒的疗程短,安全性高。图2幅;表14个;参116篇。

黄颖元[3](2020)在《低频脉冲电磁场和多光谱治疗对慢性骨髓炎清创后自体颗粒状植骨再血管化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慢性骨髓炎彻底清创、自体颗粒状松质骨植骨后,应用低频脉冲电磁场及多光谱治疗仪治疗,探讨其是否可以促进植骨处再血管化,进而提高植骨区抗感染的能力、加快骨愈合的速度。方法:1.建立兔胫骨骨髓炎模型及相关诊断选取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兔的左侧胫骨慢性骨髓炎模型。1月后对模型兔进行血细胞检验、影像学、组织病理学、肉眼观察及感染病灶处细菌培养等方式明确是否造模成功。2.分组及清创植骨治疗选取造模成功的72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随机数表分为四组:空白组(A组),对照组(B组),多光谱治疗组(C组),低频脉冲电磁场组(D组),每组18只。四组均行彻底清创。A组彻底清创不植骨,B组彻底清创I期颗粒状松质骨植骨,C组彻底清创I期颗粒状松质骨植骨行多光谱治疗,D组彻底清创I期颗粒状松质骨植骨行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单笼饲养。3.清创术后抗感染能力的检测和评价术后第3天、7天、14天对四组实验兔行耳缘静脉取血,检测WBC、CRP、PCT变化并行统计学分析。4.骨生成和再血管化能力的检测和评价术后第7天,四组各选取骨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镜下计数新生血管数并行统计学分析。术后第3天、5天、7天、14天、21天四组各选取骨组织标本,运用蛋白印迹法定量检测VEGF和BMP-2表达。术后第1周、12周,四组各取实验兔进行CT扫描观察骨质修复与再生情况。结果:1.造模结果:造模后4周大体观察:脓肿及破溃形成;X线片提示:虫蛀状骨破坏,CT提示:脓腔及小型死骨形成,软组织肿胀。检测血常规:白细胞数量(14.23±2.78)109/L;CRP:(8.07±1.24)mg/L;PCT:(5.26±2.58)ng/ml。一般细菌培养:血清酶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织病理学检查:镜下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造模成功率:因麻醉意外死亡4只,重度感染或菌血症死亡5只,2只未确诊慢性骨髓炎,兔慢性骨髓炎模型造模的成功率86.7%,后期另行一批实验兔造模补足实验数据。2.抗感染指标检测结果:WBC结果:清创术后第3天四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创术后第7天C、D组与A、B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创术后第14天C、D组与A、B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结果:清创术后第3天C、D组与A、B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创术后第7天C、D组与A、B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创术后第14天C、D组与A、B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结果:清创术后第3天C、D组与A、B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创术后第7天C、D组与A、B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创术后第14天C、D组与A、B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病理学检测结果:清创术后第7天,四组随机取骨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A组病理切片镜下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中间散在新生毛细血管;B组病理切片镜下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可见成骨细胞增殖,有少量小血管长入;C组病理切片镜下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A、B组减少,较多软骨细胞成熟及新生骨小梁的存在;D组病理切片镜下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有较多的软骨细胞成熟,微血管生长增加,可见新生的骨小梁存在。镜下新生毛细血管计数:C、D组与A、B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蛋白印迹检测结果:VEGF表达结果:清创术后第3、5、7、14天,C组和D组VEGF表达量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D两组中VEGF表达量在第7天达到高峰。BMP-2表达结果:清创术后第3、5、7、14天,C组和D组BMP-2表达量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D两组中,BMP-2表达量在第14天达到高峰。清创术后第21天,四组间BMP-2表达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CT扫描结果:A组术后1周:骨缺损明显,没有颗粒骨植入;术后12周:骨愈合不良;B组术后1周:骨缺损处可见植骨颗粒;术后12周:部分植骨颗粒吸收,原骨缺损处可见骨皮质连续,新生骨皮质较正常骨皮质薄弱;C组术后1周:骨缺损处可见植骨颗粒;术后12周:大部分植骨颗粒吸收,原骨缺损处可见骨皮质连续;D组术后1周:骨缺损处可见植骨颗粒;术后12周:植骨颗粒完全吸收,原骨缺损处骨皮质连续。结论:1.兔胫骨慢性骨髓炎彻底清创、自体颗粒状松质骨植骨后,应用低频脉冲电磁场及多光谱治疗仪治疗,可减轻植骨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增加组织抗感染能力。2.低频脉冲电磁场及多光谱治疗仪可上调植骨区VEGF、BMP-2的表达,从而促进植骨区的血管化及成骨,加快骨愈合速度。

周英丽,张少君,王渭玲[4](2018)在《不同外用药方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不同外用药物治疗对带状疱疹皮损愈合的疗效。方法:387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所有患者均予以静脉注射的基础治疗(更昔洛韦250 mg,1次/d)。喷昔洛韦组129例,皮损处予喷昔洛韦乳膏涂抹;干扰素组129例,皮损处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依沙吖啶+夫西地酸组129例,皮损处予乳酸依沙吖啶软膏和夫西地酸乳膏涂抹交替。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皮损止疱时间、开始结痂时间、全部结痂时间、开始脱痂时间、全部脱痂时间、疼痛开始明显减轻时间和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时间。记录皮损愈合情况并计算有效率及合并感染率。结果:三组止疱时间无明显差异,均在1d左右,但依沙吖啶+夫西地酸组较前两组开始结痂时间、全部结痂时间、开始脱痂时间和全部脱痂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疼痛开始减轻和消失时间并无差异。依沙吖啶+夫西地酸组总有效率96.12%,显着高于喷昔洛韦组和干扰素组(83.72%和79.84%)(χ2=5.4748,8.0843,P<0.05)。依沙吖啶+夫西地酸组合并感染率为0.78%,较喷昔洛韦组(11.63%)和干扰素组(13.18%)显着下降,表明依沙吖啶+夫西地酸组对于预防和控制皮损继发细菌感染的疗效显着高于喷昔洛韦组和干扰素组(χ2=6.5300,7.6444,P<0.05)。结论:常规疗法联合外用依沙吖啶软膏和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带状疱疹皮损安全可靠,对于防止皮损化脓性感染及坏死,促进水疱干燥结痂,创面修复再生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显着提高皮损的临床治愈率。

刘金辉,聂喜增,李锋,谢磊[5](2017)在《中药联合中波紫外线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中药联合中波紫外线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9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中药+中波紫外线)与对照组(中波紫外线),各46例。两组干预21 d后对比愈合情况、肿胀消除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恢复评分,并随访治疗6个月后关节功能障碍及偶发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3%,高于对照组的69.57%(P<0.05)。观察组肿胀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功能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关节肿胀及偶发疼痛的发生率2.17%、2.17%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5.22%和13.04%(均P<0.05)。结论中药联合中波紫外线能够促进骨折愈,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和肿胀时间,提高患者骨折局部功能恢复情况,且远期疗效有保障。

佟靖[6](2016)在《短波照射治疗外伤伤口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D-4型超短波照射治疗外伤切口愈合的临床处理及疗效。方法:我院截取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本组的收治20例件带有外伤伤口入院或进院进行手术有切口的病例资料。结果:对20例入院采取D-4型超短波照射治疗病人,进行观察,经过照射治疗,入院前患者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有效的短波照射治疗对患者病情控制加强,避免患者伤口感染,患者无严重并发症,20例患者经治疗均好转出院。采取超短波照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身体体征及治疗后临床表现进行评估分析,软组织坏死药物治疗与超短波照射治疗分析治疗前后20例患者后进行评估,外伤患者入院前临床软组织坏死状评估值为28.85±2.35,治疗后评估值为19.75±2.35,治疗后较治疗前评估值显着降低,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显着。结论:超微波照射治疗外伤伤口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促进局部脉络的血液循环,加速切口愈合,超微波照射治疗切口能够预防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临床有显着疗效,患者满意度较高。

张丽,付小兵[7](2016)在《电磁疗法治疗慢性创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慢性难愈合创面是一大类长期不愈合或难愈合的组织损伤,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大,目前临床疗效尚有待完善。广义的电磁疗法包括直流电疗法、低频电刺激疗法、电磁场疗法、高频电场疗法、高压电位疗法等,是物理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综述阐述了电磁疗法治疗慢性创面的临床效应、安全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电磁疗法具有非侵入性、无明显疼痛及副作用等特点,在加速组织再生修复、促进创面愈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付晓政,王海鸽,史彬林,陈行杰,王淑琴,崔玉铭,齐利枝,郭祎玮[8](2013)在《紫外线对肉仔鸡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旨在研究紫外线照射对肉仔鸡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144只健康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3个光照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3个光照处理组是在普通光照的基础上每天分别累计补充0(对照组)、2 h和4 h人工紫外线照射。试验期为42 d,在第21天和第42天时采集血样。结果表明:21 d时,紫外线对肉仔鸡血清新城疫抗体滴度、IgA、IgM、IgG、sCD4等免疫指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指标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4 h/d紫外线照射组的sCD8含量显着低于其他两组(P<0.05);42 d时,与对照组相比,2个紫外线处理组的新城疫抗体滴度显着提高(P<0.05),IgA和sCD8含量则显着降低(P<0.05);2 h/d紫外线照射组GSH-Px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SOD含量则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4 h/d紫外线照射组的IgG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和2 h/d紫外线照射组(P<0.05)。由此可见,紫外线照射可对肉仔鸡的免疫及抗氧化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昌欢迎,王爱莲,曹微[9](2011)在《分期换药配合短波紫外线照射对肛周脓肿术后患儿伤口愈合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分期换药配合短波紫外线照射对患儿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4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1例肛周脓肿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后分期换药配合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伤口愈合时间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分期换药配合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能有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手术成功。

詹玉明[10](2010)在《紫外线脉冲超短波治疗创伤感染创面108例》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紫外线、脉冲超短波治疗创伤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108例创伤后感染病例随机分为紫外线治疗组(A组)52例,脉冲超短波治疗组(B组)56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A组治愈率为78.85%、B组58.92%,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愈天数A组(5.83±0.49)d,B组(13.18±0.82)d,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紫外线对创伤后感染创面的疗效优于脉冲超短波。

二、短波紫外线治疗伤口化脓性感染2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短波紫外线治疗伤口化脓性感染28例(论文提纲范文)

(1)熊珍软膏联合康复新液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疗效指标
        3.2 安全性指标
    4 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1 病例资料结果
        1.1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1.2 两组年龄比较
        1.3 两组病程分布比较
    2 疗效结果
        2.1 创面疼痛度
        2.2 创面分泌物
        2.3 创面面积变化
        2.4 创面愈合时间
        2.5 总体疗效
    3 安全性指标结果
讨论
    1 中医学对肛周脓肿的相关认识
        1.1 中医学对肛周脓肿病因病机的溯源
        1.2 中医视角下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状态形成机理的探讨
        1.3 中医学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治疗的理论探析
    2 西医学对肛周脓肿的研究
        2.1 西医学对肛周脓肿的病因病理分析
        2.2 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西医学研究
    3 熊珍软膏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3.1 熊珍软膏的组方及方药分析
        3.2 熊珍软膏的现代药理作用研究
    4 康复新液的药用成分及促进伤口愈和的现代药理研究
    5 熊珍软膏联合康复新液在促进肛周脓肿术后愈合的临床意义
    6 研究结果分析
        6.1 病例基本资料分析
        6.2 创面疼痛度结果分析
        6.3 创面分泌物情况分析
        6.4 创面面积愈合率分析
        6.5 创面愈合时间分析
        6.6 两组总体疗效分析
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临床病例数据报告表
附录2 :随机数字表
附件1 :综述 肛周脓肿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附件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2)中药芩矾汤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
        1.1.2 诊断标准
        1.1.3 选择标准
        1.1.4 研究方法
        1.1.5 治疗方法
    1.2 观察指标
        1.2.1 基本记录
        1.2.2 症状测量
        1.2.3 评定标准
        1.2.4 安全性分析
        1.2.5 统计学方法
        1.2.6 试验中出现的反应及处理
    1.3 治疗结果分析
        1.3.1 治疗前比较
        1.3.2 治疗结果
    1.4 讨论
        1.4.1 应用中药芩矾汤外敷治疗下肢丹毒的理论
        1.4.2 试验结果分析
        1.4.3 外治法
        1.4.4 方解
    1.5 小结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2.1 祖国医学对丹毒的认识及进展
        2.1.1 病名来源
        2.1.2 古代中医总结的病因病机
        2.1.3 现代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2.1.4 中医辨证
    2.2 中医药治疗下肢丹毒的研究进展
        2.2.1 按部位辨证治疗
        2.2.2 按分期分型治疗
        2.2.3 中医内治法
        2.2.4 中医外治法
        2.2.5 中西医结合治疗
    2.3 西医对下肢丹毒的认识及发展
        2.3.1 现代医学对丹毒的认识
        2.3.2 下肢丹毒的诊断
        2.3.3 下肢丹毒的病因
        2.3.4 丹毒的并发症
        2.3.5 致病菌及淋巴管的研究分析
        2.3.6 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临床治疗前后记录表
附录 B 治疗过程中病例记录表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3)低频脉冲电磁场和多光谱治疗对慢性骨髓炎清创后自体颗粒状植骨再血管化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对照缩略词表
前言
第1章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试剂、器材与来源
    1.2 实验方法
        1.2.1 兔胫骨慢性骨髓炎造模及分组
        1.2.2 慢性骨髓炎清创后自体颗粒状Ⅰ期清创植骨
        1.2.3 使用多光谱治疗仪治疗
        1.2.4 使用低频脉冲治疗
        1.2.5 组织学观察新生毛细血管
        1.2.6 Western blot检测VEGF和BMP-2表达
        1.2.7 清创后感染指标检测
        1.2.8 各组行CT扫描
        1.2.9 统计学方法
第2章 实验结果
    2.1 造模结果
        2.1.1 大体观察及影像学观察
        2.1.2 病理学诊断结果
        2.1.3 细菌培养结果
        2.1.4 造模后感染指标检测结果
        2.1.5 造模成功率
    2.2 清创术后感染指标检测
        2.2.1 血清WBC检测结果
        2.2.2 血清CRP检测结果
        2.2.3 血清PCT检测结果
    2.3 病理学检测结果
    2.4 蛋白印迹检测结果
        2.4.1 VEGF检测结果
        2.4.2 BMP-2检测结果
    2.5 CT扫描结果
第3章 讨论
    3.1 慢性骨髓炎动物模型的构建
    3.2 慢性骨髓炎彻底清创植骨治疗和骨再生能力
    3.3 低频脉冲电磁场
        3.3.1 磁场对机体的影响
        3.3.2 低频脉冲电磁场促进骨血管化生成
        3.3.3 低频脉冲电磁场上调成骨基因表达
    3.4 多光谱治疗仪
        3.4.1 红光与骨愈合血管化
        3.4.2 红外线与骨愈合血管化
        3.4.3 紫外线与骨愈合血管化
参考文献
结论
文献综述 慢性骨髓炎清创一期植骨后的快速康复治疗
    参考文献
研究的不足之处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不同外用药方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治疗方法
    3观察指标
    4皮损愈合的疗效评价标准[3]
    5统计学方法
结果
    1治疗后水疱、结痂、疼痛改变时间比较
    2三组皮损愈合的疗效
    3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情况
讨论

(5)中药联合中波紫外线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临床资料
    1.3 治疗方法
    1.4 疗效标准
    1.5 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肿胀消除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恢复评分比较
    2.3 两组关节功能障碍及偶发疼痛情况比较
3 讨论

(6)短波照射治疗外伤伤口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7)电磁疗法治疗慢性创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EMT的概念及作用机制概述
二、EMT的分类及其治疗慢性创面的研究进展
    ( 一) 恒定直流电疗法
    ( 二) 电刺激疗法
    ( 三) 高频电场疗法
    ( 四) 高压电位疗法
三、小结

(8)紫外线对肉仔鸡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设计
    1.2 饲养管理与光源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外线对肉仔鸡血清新城疫抗体滴度的影响
    2.2 紫外线对肉仔鸡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2.3 紫外线对肉仔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3.1 紫外线对肉仔鸡新城疫抗体滴度的影响
    3.2 紫外线对肉仔鸡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3.3 紫外线对肉仔鸡血清s CD4和s CD8的影响
    3.4 紫外线对肉仔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 结论

(9)分期换药配合短波紫外线照射对肛周脓肿术后患儿伤口愈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1.2.2 术后伤口护理方法
    1.3 评价指标
        1.3.1 疗效
        1.3.2 伤口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患儿发生肛周脓肿的原因分析
    3.2 分期换药配合短波紫外线照射可促进肛周脓肿伤口愈合
    3.3 分期换药配合短波紫外线照射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
4 小结

(10)紫外线脉冲超短波治疗创伤感染创面108例(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方法
        (1) 紫外线照射:
        (2) 超短波治疗:
    3.疗效评定标准
    4.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四、短波紫外线治疗伤口化脓性感染2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熊珍软膏联合康复新液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D]. 何其洋.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中药芩矾汤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观察[D]. 郭思思.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3]低频脉冲电磁场和多光谱治疗对慢性骨髓炎清创后自体颗粒状植骨再血管化影响的研究[D]. 黄颖元.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不同外用药方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研究[J]. 周英丽,张少君,王渭玲. 陕西医学杂志, 2018(05)
  • [5]中药联合中波紫外线促进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作用研究[J]. 刘金辉,聂喜增,李锋,谢磊. 中国中医急症, 2017(08)
  • [6]短波照射治疗外伤伤口疗效观察[J]. 佟靖.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25)
  • [7]电磁疗法治疗慢性创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J]. 张丽,付小兵.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6(01)
  • [8]紫外线对肉仔鸡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J]. 付晓政,王海鸽,史彬林,陈行杰,王淑琴,崔玉铭,齐利枝,郭祎玮. 中国畜牧杂志, 2013(19)
  • [9]分期换药配合短波紫外线照射对肛周脓肿术后患儿伤口愈合的影响[J]. 昌欢迎,王爱莲,曹微. 现代临床护理, 2011(06)
  • [10]紫外线脉冲超短波治疗创伤感染创面108例[J]. 詹玉明. 江苏医药, 2010(15)

标签:;  ;  ;  ;  ;  

短波紫外线治疗伤口化脓性感染28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