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明渠封闭期水雨特征分析

三峡工程明渠封闭期水雨特征分析

一、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期水雨情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骞[1](2020)在《岷江龙溪口枢纽明渠布置及通航条件模拟研究》文中指出在地形平坦、河道宽阔河段修筑水利枢纽时,施工期一般采用分期导流进行河水分流,以保证实现干地施工的要求。采用分期导流方案时,常由束窄河床、导流明渠等承担导流工作。本文研究的岷江龙溪口枢纽所在河段是典型宽浅式河道,枢纽施工采用分期分段导流,枯期施工时段分别由束窄后的右岸主河道与左岸开挖的导流明渠来主要承担导流任务。由于龙溪口枢纽所处岷江下游航运任务重,牵涉利益大,其枯期导流除了要宣泄设计洪水之外,还要求各泄流通道要承担通航任务。因此,枯期束窄河道及导流明渠在完成泄流任务的同时,还要满足河段通航要求。为保证枯期导流明渠顺利宣泄洪水,并尽可能降低施工对日常通航的影响。本文利用物理模型试验,主要对龙溪口枢纽枯期施工影响河段的水流条件进行了研究。根据枯期各时段导流及通航水流条件物理模型试验结果,枯期采用导流明渠泄流通航时,相同流量下,试验河段通航水流条件较天然情况发生明显恶化,并且由于初步设计导流明渠宽度过大,造成后期施工工期压力大。因此,为优化导流明渠宽度,本文又利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就明渠束窄度变化对明渠段水流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得到,明渠宽度束窄度变化主要对试验河段沿程水面高程、流速及其流态产生明显影响,进一步的物理模型试验表明,明渠束窄度对水流条件的影响与数值分析所得规律一致:(1)沿程水面高程。明渠束窄后,上游段水面壅高,水面高程与明渠束窄度呈正相关;明渠渠身段内水面出现波动,束窄度越大,水位波动也越剧烈;水流流出渠身段后,水面高程又与束窄度呈反相关,束窄度越大水位越低。(2)流速。由于上游河段水位壅高,其流速有减小趋势;明渠段随束窄度增大流速峰值增大,受河型河势及明渠平面布置影响,其进口段流速呈现弯道水流特性,水动力轴线也随束窄度增大而逐渐向左岸移动;下游段水流流速分布均匀、扩散充分,在模型出口附近水流重新归入右岸主河道。(3)流态。横向围堰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流区域,回流范围及回流强度随束窄度变化而变化。束窄度增大,上游回流范围减小、回流强度减弱,下游回流区域范围增大,回流强度增强。最后,以各工况试验河段通航水流条件实测成果及船模试验结果为依据,结合明渠束窄度变化对其水流的影响规律,分析得到右岸导墙左移4孔方案既能缓解后期施工压力,试验河段水流条件又能基本满足通航要求。经比选确定了合理明渠宽度为234m。为了进一步改善明渠段通航水流条件,可通过改变左右岸纵向围堰长度的方式,对导流明渠平面布置进行了优化,并逐步增大了过流边界的弯曲半径。研究表明,导流明渠过流边界弯曲半径增大,能有效减小明渠进口区域横流大小,改善渠内通航水流条件。经进一步比选分析,龙溪口枢纽施工期导流明渠宽度为234m,围堰按工况六布置时,其泄洪、通航条件最优。

孙志禹,陈先明,朱红兵[2](2017)在《三峡工程截流技术》文中指出三峡工程建设采用"三期导流、明渠通航"的施工导流方案,大江截流最大水深60 m、实测最大流量11600 m3 s-1大,河床深厚覆盖层达20 m,截流过程潜在堤头坍塌风险;明渠截流最大设计流量10300 m3 s-1、落差4.11 m、龙口流速7 m s-1、水深20 m,明渠基面平整光滑、不利抛投料稳定,截流进占抛投强度11.46万立方米/日;大江截流和明渠截流均需兼顾施工期通航要求.大江截流采用"预平抛垫底,上游单戗立堵、双向进占,下游尾随进占"的截流方案;导流明渠截流采用"垫底加糙、双戗立堵、上游双向进占、下游单向进占"的方案.大江截流和明渠截流的综合困难程度乃世界截流史所罕见,两次截流的成功实施,标志中国河道截流技术跻身世界领先地位.

向永龙,刘立成[3](2015)在《三峡工程气象服务的回顾》文中提出大中型水电工程具有投资规模大、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自然条件复杂等特征,暴雨、大风、雷电等灾害性天气及上游洪水会对工程建设施工以及水库建成后安全运行带来极大影响。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选址、建设、施工、运行等阶段,充分运用气象科学,使气象科技在服务保障水电工程建设和水库运行的作用极为突出。回顾和总结三峡工程气象服务的特点、成绩与经验,对大中型水电工程科学合理利用气象科技具有极大的启示。一、三峡工程建设概况三峡工程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是我国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

金瑞[4](2010)在《向家坝水电站施工期通航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沙江腹地矿产资源丰富,铁矿石和稀土储量位居全国前列,磷矿资源亦较丰富,沿线的攀枝花市是全国着名的钢铁工业基地,内河航道在腹地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规划的最末一个梯级,电站河段河床地势复杂,滩险众多,水面比降大,河道宽窄相间,电站施工导流期未设置临时船闸,电站下段又受横江河口的顶托,该航段的滩险情况、水流条件及泥沙冲於变化情况极其复杂。为保证客货运输畅通,保证电站建设顺利进行,在整个向家坝水电站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开展电站施工期通航研究工作。本文主要从向家坝水电站施工期导流及通航方式、一期施工导流期对航道的影响及通航条件、二期施工断航期翻坝转运条件、库区转运码头的通航条件等方面,采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计算方式,模拟并研究了各个阶段的通航条件,为确保电站建设期间的航运畅通及航运安全提供技术支持。从已经完成并投入使用的工程来看,该项目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功地解决了施工一期碍航问题,翻坝转运运行良好,航道畅通,没有发生一起海损事故,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供类似的电站施工期通航问题研究参照。

彭扬平[5](2009)在《双戗堤立堵截流落差分配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内外大江大河截流工程中,当截流落差、龙口流速较大,单戗堤截流难度过大时,可采用双戗堤立堵截流以分担截流落差从而降低其截流难度。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截流工程实践资料表明:由于双戗截流技术研究深度有限,以及在实际施工中,水力控制条件较为复杂,双戗截流在一些工程中运用得并不很成功,对其截流过程中的水流运动规律以及有效的落差分配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双戗截流水力学特性作了综述,并分别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对双戗截流落差分配规律进行了研究。依据嘉陵江亭子口水电站工程,在1∶50水工整体模型上对三期导流明渠单、双戗截流进行了研究,验证了双戗截流的水力控制条件,并对进占程序进行了初探。以曲线坐标系下的圣维南方程作为控制方程,用有限差分法对方程进行离散,采用四边形贴体网格,建立了平面二维数学模型。用该模型对亭子口三期导流明渠截流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用数学模型对双戗截流的进占过程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满足上戗承担1/23/5截流总落差要求的进占程序。计算并分析了4个影响因素——超(欠)进占、下游水位、分流量、龙口位置对截流落差分配的影响,并对其规律作了总结。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文中平面二维数学模型研究双戗堤截流落差分配是可行的,数学模型其探索性的计算成果可作为设计方案比选时参考,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展双戗截流数值模拟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何兴勇[6](2006)在《水电站施工截流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发展,水利工程的截流难度也越来越大。本文以四川省泸定水电站的施工截流为应用研究背景,系统地回顾和阐述了截流工程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想;总结了截流设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减小截流难度的基本对策、工程措施和施工措施;介绍了不同类型截流的水力计算公式和方法,针对泸定水电站的截流方案进行了一系列的水力模型试验研究,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截流方案;重点针对深水截流过程中常见的堤头坍塌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解决此类问题的相应措施。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具体如下: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截流设计的基本内容,对截流方案的选择原则进行了评述,对不同截流方式的截流水力学计算公式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对截流施工中的戗堤进占程序和降低截流难度的对策进行分析归纳。针对泸定水电站初期模型试验中暴露出的在深水区截流时,戗堤堤头出现坍塌现象,对此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理论推讨。研究表明,深水戗堤堤头坍塌原因大致为水深影响、水流作用、抛投料物理力学性质、浸水湿化作用、堤头机械荷载、地形因素、覆盖层厚度等。通过截流水力模型优化试验研究,提出了泸定水电站的施工截流推荐方案为:采用从右向左的单向单戗立堵进占截流方式,并建议预先在左岸构筑15.0m长且用大石裹头的预进占戗堤。截流水力计算表明,截流水力计算可以为截流提供参考,但由于公式中的经验系数难以准确选取,截流水力计算的成果必须和截流试验相结合才能为工程实际提供指导。

杨文俊,郑守仁[7](2005)在《三峡工程明渠提前截流关键技术及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峡工程明渠截流初步设计为12月上旬,截流流量9010m3 s。鉴于后续工程施工压力大,明渠宜提前截流(设计流量12200~10300m3 s),这样,截流难度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在明渠提前截流论证时,研究河床垫底加糙、双戗截流配合等关键技术;计算研究槽蓄量变化减小截流流量的方案;进行了水文及施工风险的分析及原型的水力要素监测与分析预报;建立了科学化、信息化、数字化截流框架体系及动态决策系统。科学地化解了明渠提前截流的难度。导流明渠提前于2002年11月6日成功截流,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戴会超,朱红兵[8](2005)在《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提前截流关键技术及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经多年科学试验研究 ,解决了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 :对双戗堤协调进占、垫底加糙技术、数字仿真系统、截流科学化、信息化集成等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其成果通过施工检验 ,满足工程要求。

杨文发,王光越[9](2003)在《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期水雨情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三峡明渠截流期间为2002年9月中旬至11月上旬,其间长江上游地区的雨、水情的变化,较大程度影响明渠截流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对长江上游地区雨、水情的发展、特征等进行一定的总结、分析,有助于对此次截流期间的雨、水情特点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也有益于对这次三峡明渠截流期间的“天赐时机”有较科学的解释。

万汉生,沈浒英[10](2003)在《长江三峡明渠截流期长期水文气象预报实践》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开展对长江三峡明渠截流期长期水文气象预报实践,分析截流期坝址以上地区旱涝趋势规律,具体从气候背景、影响气候物理因素及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根据三峡工程需要,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以不同形式提供的明渠截流期长期水文气象预报意见始终强调的是:截流期坝址以上地区降雨量以偏少为主,坝址流量总体上偏小。实践证明明渠截流期长期水文气象预报是成功的。

二、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期水雨情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期水雨情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岷江龙溪口枢纽明渠布置及通航条件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导流明渠布置原则
        1.2.2 导流明渠泄流
        1.2.3 导流明渠冲刷
        1.2.4 导流明渠通航
        1.2.5 束窄边界水流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 枢纽位置及河段特征介绍
    2.2 坝址河段水文分析计算
    2.3 枢纽建筑物组成
    2.4 枢纽施工导流方式
    2.5 导流建筑物设计标准
    2.6 通航标准及适航评定指标
第三章 枯期施工导流及通航水流条件物理模型试验
    3.1 引言
    3.2 模型建立
        3.2.1 模型范围
        3.2.2 模型比尺
        3.2.3 模型制作
        3.2.4 试验量测设备
    3.3 模型验证
    3.4 天然情况通航水流条件
        3.4.1 水力特性
        3.4.2 通航水流条件分析
    3.5 枯期导流河道泄流能力
    3.6 枯期通航水流条件分析及船模试验验证
        3.6.1 枯期施工河段流速、流态分析
        3.6.2 通航水流条件分析
        3.6.3 船模试验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侧束窄导流明渠宽度变化对明渠水流的影响分析
    4.1 数学模型的建立
        4.1.1 控制方程及数值解法
        4.1.2 数学模型建立
        4.1.3 模型验证
        4.1.4 模拟工况拟定
        4.1.5 模型边界条件
    4.2 明渠宽度变化对沿程水面线的影响分析
    4.3 明渠宽度变化对流速、流态的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龙溪口导流明渠优化布置物理模型试验
    5.1 试验工况
    5.2 导流明渠宽度比选
        5.2.1 沿程水面线变化
        5.2.2 流速、流态变化
        5.2.3 通航水流条件分析
    5.3 导流明渠平面优化布置
        5.3.1 试验工况
        5.3.2 试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2)三峡工程截流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工程概况
3 大江截流
    3.1 工程难点与施工特点
    3.2 截流方案
    3.3 截流准备
    3.4 截流实施
4 导流明渠截流
    4.1 工程难点与施工特点
    4.2 截流方案
    4.3 截流准备
    4.4 截流实施
5 三峡工程截流施工的技术突破
    5.1 深水截流技术
    5.2 双戗堤截流技术
    5.3 截流期通航
    5.4 全方位截流综合保障服务技术体系
    5.5 截流施工组织
6 结束语

(3)三峡工程气象服务的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峡工程建设概况
二、三峡工程气象服务的三个阶段
    ( 一) 施工准备期气象服务(1991~1994)
        1、建设地面气象观测站及高空气象观测站
        2、成立三峡气象服务组织机构
        3、组织开展施工准备期气象服务
    (二)施工期气象服务(1995~2008)
        1.一期工程气象服务(1994~1997)
        2.二期工程气象服务(1997~2003)
        3.三期工程气象服务(2004~2008)
    ( 三) 水库运行期气象服务(2009~现在)
三、三峡工程气象服务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一)省、部、企三方的共识共建共管,是三峡工程气象服务取得成功的前提
    (二)气象行业的举全行业之力与多部门协同会商, 是三峡工程气象服务取得成功的基础
    ( 三) 气象科技的不断创新进步,是三峡工程气象服务取得成功的核心
    (四)“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 是三峡工程气象服务取得成功的保证

(4)向家坝水电站施工期通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向家坝电站施工期导流方案研究
    2.1 施工导流期通航规划探讨
        2.1.1 导流方案
        2.1.2 通航规划
        2.1.3 过坝方式
    2.2 施工导流期通航方案探讨
        2.2.1 缩窄主河床通航
        2.2.2 明渠导流通航
        2.2.3 临时船闸通航
        2.2.4 临时船闸结合导流明渠通航
        2.2.5 利用永久通航建筑物通航
        2.2.6 利用闸孔、缺口及底孔通航
        2.2.7 翻坝转运通航
    2.3 施工导流期通航问题研究现状与分析
        2.3.1 五强溪水电站施工期通航问题
        2.3.2 葛洲坝工程施工期通航问题
        2.3.3 株洲航电枢纽施工期通航问题
        2.3.4 多瑙河铁门水利枢纽施工期通航问题
        2.3.5 三峡工程施工期通航问题
    2.4 向家坝水电站施工导流设计
        2.4.1 影响导流方式选择的因素
        2.4.2 导流方案比选
    2.5 小结
第三章 一期施工导流通航条件数值模拟研究
    3.1 工程河段航道现状
    3.2 一期施工围堰布置
    3.3 河道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3.3.1 网格离散及剖分
        3.3.2 基本方程求解
        3.3.3 方程的定解条件
    3.4 数学模型计算条件
        3.4.1 模型范围
        3.4.2 束窄河床计算原理
        3.4.3 计算工况选择
    3.5 数学模型验证
        3.5.1 网格布局
        3.5.2 模型验证
    3.6 计算结果分析
        3.6.1 围堰河段几何尺度变化
        3.6.2 工程前后流场对比
        3.6.3 工程前后流速对比
        3.6.4 工程前后水面比降对比
        3.6.5 航行及航线选择
    3.7 小结
第四章 二期施工期客货过坝方案研究
    4.1 航运现状
    4.2 通航船舶
        4.2.1 现行船舶
        4.2.2 设计船型
        4.2.3 设计流量
    4.3 翻坝转运通航分析
        4.3.1 翻坝转运过坝货运量分析
        4.3.2 翻坝转运货运量设计
        4.3.3 翻坝转运时段
        4.3.4 翻坝转运交通条件
        4.3.5 与三峡工程翻坝转运对比
    4.4 翻坝转运总体方案布置
        4.4.1 低位翻坝转运方案
        4.4.2 高位翻坝转运方案
        4.4.3 长期翻坝转运方案
        4.4.4 应急转运预案
    4.5 翻坝转运经济补偿方案
    4.6 翻坝转运利弊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转运码头布置及港区通航条件数值模拟研究
    5.1 转运码头港址选择
    5.2 转运码头布置
        5.2.1 二狮岩码头布置方案
        5.2.2 新滩坝码头布置方案
        5.2.3 小岸坝码头布置方案
        5.2.4 安边码头布置方案
    5.3 上游转运码头河道条件
    5.4 数学模型计算条件
        5.4.1 模型范围
        5.4.2 地形数据
        5.4.3 计算工况选择
        5.4.4 计算边界处理
    5.5 数学模型验证
        5.5.1 天然情况工程河段原型观测结果
        5.5.2 网格布局及模型验证
    5.6 计算结果分析
        5.6.1 工程前后码头断面过水面积变化
        5.6.2 工程前后港区流速变化
        5.6.3 工程前后港区水位变化
        5.6.4 工程后港区河段水面比降
        5.6.5 水域布置
    5.7 工程对航道条件的影响
        5.7.1 工程对航道尺度的影响
        5.7.2 工程对船舶航行、航线的影响
        5.7.3 船舶靠泊、进出及作业条件
        5.7.4 泥沙淤积对工程的影响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5)双戗堤立堵截流落差分配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截流在水电工程中的作用
        1.1.2 截流技术进展
        1.1.3 双戗堤立堵截流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双戗堤立堵截流的水力学特性
    2.1 上、下戗堤在截流过程中的作用
        2.1.1 截流过程中无分流
        2.1.2 截流过程中有分流
    2.2 龙口泄流能力
    2.3 水力学控制条件
    2.4 落差分配及控制
第三章 水工模型试验
    3.1 概况
    3.2 双戗堤截流试验研究
        3.2.1 底孔泄流能力
        3.2.2 截流困难段
        3.2.3 基本水力控制条件验证
        3.2.4 进占程序及落差分配控制初步研究
    3.3 控制落差的辅助措施
第四章 双戗堤立堵截流数学模型
    4.1 控制方程
        4.1.1 笛卡尔坐标下的圣维南方程
        4.1.2 一般曲线坐标下的圣维南方程
    4.2 数值计算方法
        4.2.1 简介
        4.2.2 有限差分法
    4.3 边界条件
    4.4 参数取值
    4.5 计算步骤
第五章 数值模拟计算
    5.1 模型建立
        5.1.1 模拟范围
        5.1.2 网格划分
        5.1.3 戗堤概化
        5.1.4 边界条件
        5.1.5 参数取值
        5.1.6 计算方案
    5.2 模型验证
    5.3 进占过程计算成果分析
    5.4 落差分配影响因素计算分析
        5.4.1 超进占与欠进占
        5.4.2 分流量
        5.4.3 下游水位
        5.4.4 龙口位置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水电站施工截流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截流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1.2 施工截流的新技术进展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截流水力学基本理论
    2.1 截流设计与施工的主要内容
    2.2 截流方案
    2.3 截流水力学计算公式
    2.4 抛投料稳定计算
    2.5 小结
3 截流施工
    3.1 截流戗堤进占程序
    3.2 降低截流难度的对策措施
    3.3 小结
4 泸定水电站初期截流试验研究
    4.1 基本资料
    4.2 模型制作
    4.3 截流方案
    4.4 初期试验
    4.5 戗堤堤头坍塌讨论
    4.6 小结
5 泸定水电站截流推荐方案试验研究
    5.1 1#导流洞进口地形优化
    5.2 左戗堤预进占长度
    5.3 龙口宽度
    5.4 12 月中旬截流(Q=414.0M3/S)
    5.5 12 月上旬截流(Q=492.0M3/S)
    5.6 截流戗堤工程量
    5.7 截流水力计算
    5.8 小结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三峡工程明渠提前截流关键技术及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明渠提前截流的提出
2 明渠提前截流关键技术研究
    2.1 明渠提前截流可行性分析
    2.2 截流方式比较与选定
    2.3 明渠提前截流双戗立堵研究
    2.4 明渠提前截流垫底加糙技术研究
    2.5 明渠提前截流与底孔导流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2.6 减轻截流难度的数学模型计算研究
3 明渠提前截流信息跟踪及动态决策研究
    3.1 明渠提前截流水文及施工风险分析
    3.2 明渠提前截流水文监测与水力要素分析预报
    3.3 明渠截流数字仿真系统研究
    3.4 明渠提前截流跟踪及预演试验研究
4 明渠提前截流实践及长江3次截流比较
    4.1 明渠提前截流实践
    4.2 长江3次截流技术难度的比较
5 结 论

(8)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提前截流关键技术及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明渠提前截流可行性研究
    2.1 明渠截流方式探讨
    2.2 明渠立堵截流方案探讨
3 明渠提前截流关键技术研究
    3.1 戗堤进占口门宽度配合敏感性研究
    3.2 垫底加糙技术研究
    3.3 截流抛投进占块石稳定性研究
    3.4 截流优化
    3.5 运用枢纽调度减轻截流难度影响数学模型计算研究
    3.6 明渠提前截流水文及施工风险分析
    3.7 提前截流水文监测与水力要素分析预报及数字仿真系统研究
4 结语

四、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期水雨情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岷江龙溪口枢纽明渠布置及通航条件模拟研究[D]. 刘文骞.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2]三峡工程截流技术[J]. 孙志禹,陈先明,朱红兵.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7(08)
  • [3]三峡工程气象服务的回顾[J]. 向永龙,刘立成. 世纪行, 2015(10)
  • [4]向家坝水电站施工期通航问题研究[D]. 金瑞. 重庆交通大学, 2010(01)
  • [5]双戗堤立堵截流落差分配控制研究[D]. 彭扬平. 长江科学院, 2009(S2)
  • [6]水电站施工截流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何兴勇. 四川大学, 2006(02)
  • [7]三峡工程明渠提前截流关键技术及措施研究[J]. 杨文俊,郑守仁. 人民长江, 2005(07)
  • [8]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提前截流关键技术及措施研究[J]. 戴会超,朱红兵. 水力发电学报, 2005(02)
  • [9]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期水雨情特征分析[J]. 杨文发,王光越. 人民长江, 2003(S1)
  • [10]长江三峡明渠截流期长期水文气象预报实践[J]. 万汉生,沈浒英. 人民长江, 2003(S1)

标签:;  ;  ;  

三峡工程明渠封闭期水雨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