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穷困潦倒》

评《穷困潦倒》

一、“穷而后工”述论(论文文献综述)

周伟[1](2021)在《晚年陆游的散文创作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年陆游散文创作量宏富,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体现出明显的总结性特征,较之早期创作,显得更为成熟,更具自然之致。陆游晚期的不少思想,在早期业已萌芽,但表现在散文中尚显得较零碎粗糙、模糊浅显,处于一种隐而不显的状态,至晚年始有意识地进行思考总结,取得质的突破,在完整度、理论度、清晰度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陆游晚年思想的升华又恰与其散文在艺术上更趋自然老成相同步,这无疑反映了一个成熟作家创作精神曲折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反映了他晚年创作所具备的思想总结、艺术成熟的美学特质。本论文从散文分期、政治思考、生命观、文论和艺术特色五个方面对晚年陆游的散文创作及思想进行了研究。绪论部分概述了目前学界在陆游家世生平、思想心态、文章写作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一章对陆游的散文创作进行了分期辨析。淳熙十六年(1189)冬陆游退居山阴是其人生历程的巨大转折点,同时也是其创作的转折点。分析陆游散文的创作实际,并结合已有的诗、词分期,陆游的散文可以其退居山阴为界划为前、后两期。随着前、后期与社会接触度的深浅变化,陆游的散文体现出了明显的流变痕迹,退居前的创作在文体上有不少政务应用性文章,功能上多涉及与政府部门或官员的交往酬酢,内容上与现实联系紧密,风格也相应以雄健严正为主;退居后则主要写作文学性极强的跋文、回忆性极强的笔记,内容上偏向于书写个人的生活和情感,风格变得平淡亲切、真率通脱。陆游的散文较全面地反映了其一生的出处轨迹和心灵变迁史。第二章以陆游围绕“党争”展开的政治思考为探讨内容。两宋党争炽烈异常,在政治史上是相当特异突出的现象。陆游出于爱国的赤子之心,坚持从国家利益出发,对恶劣的朋党之争予以了严词批判,倡导大公无私、不立门户的政治品格。党争政治直接给宋代带来了严重的人材问题和士风问题,陆游对此忧心如焚,发表了许多裨益良多的观点。第三章探讨了陆游晚年的生命观。晚年陆游虽已经历了漫长而波折连连的仕宦生涯,见证了国家的盛衰变化,于世事人生颇有深刻而独到的理解,但难能可贵的是,其生命观没有随着生命之焰的衰歇而步入消极疲惫的老境,而是仍然放射出强烈的生命之光,坚持着自己的生命理想。以这种积极奋发的生命观为底色,陆游超越了进退穷通的世俗功利,甚至对生死也有了一份通脱的态度。总之,其晚年的生命观表现出了明朗健全的总体特征。第四章讨论了晚年陆游的文论。陆游以自信的姿态坚持文能明道,对文学的价值和作家的价值都有着崇高的信仰。他倡导作家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的提高,要求作家重视从文学传统中汲取营养,并在师友切磋中锻炼才干,取得进步。崇尚自然的美学理想还赋予了陆游自成一家的胸襟气魄,使得他敢于自由地表现自我、书写内心饱满的感动、刻画纷繁复杂的世态人情,并且不畏打破写作的藩篱。而陆游的诗论颇多与其文论一致之处,可作为其文论的外证。在对晚年陆游的思想有较深刻的了解之后,第五章讨论其散文的艺术特色。陆游注重对传统的学习,在文体规范、行文风格、美学追求方面颇有瓣香前人之处。陆游极富史才,在散文写作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叙事才能。而其基本风格,则是雄健与平淡的有机融合。

金欢[2](2021)在《黄庭坚晚期创作心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庭坚晚期创作数量的变化、创作体裁的选择、创作倾向的呈现、创作理念的转变等建构出文人的心理动态经纬图。从历时性上,在此起彼伏的情感波动中窥探黄庭坚晚期的心态变化,从初到贬谪地经历杜门谢客的抗争情绪,到逐渐融入贬谪地风土人情获得些许慰籍,暂时舒缓贬谪之苦,却也无法避免陷入人生无常的生命之思,而最终在随缘任运中实现达观平和;从共时性上,在悲欢离合的温情与悲痛中丰满黄庭坚贬谪时期的人物形象,感受其与亲人短暂相聚、受友人倾囊相助、乡民热情好客的共同温暖,体悟其痛失亲人、永别友人、疾病缠身的多重考验。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界定“创作心态”的概念,并基于选题缘由梳理了已有研究成果,对选题目的、研究方法进行叙述。正文部分共五章。第一章梳理黄庭坚晚期人生历程与心理建构。结合学者关于黄庭坚诗歌创作分期、散文创作分期、书法艺术分期等相关论述,对其人生分期进行界定,以元佑七年黄庭坚奔丧作为其晚期人生和创作生涯的开始。以其文本内容为切入点,参照史书、文学史、年谱相关内容以及王兆鹏“唐宋文学编年地图”数据库有关记载,建构出黄庭坚晚期贬谪行迹图,即乡居丁忧、安置黔州、安置戎州、待命荆渚、羁管宜州,整体把握黄庭坚晚期生活、交游、创作心态等各方面情况。第二章探讨黄庭坚晚期各个阶段的具体创作情况,归纳出创作倾向,体悟蕴含的创作主体心理。从创作数量来看,相比人生前中期,晚期诗的数量减少,词、文的数量增加,反映个人日常生活的文体,题跋、书信等数量增加。这种传播性不是很强的文学载体往往能展现更为私密的心绪,流露出真挚感情,这反映了文人出于自我保护的避祸心理。黄庭坚主张诗歌吟咏情性,提倡有节制的情感,反映出一种比较中和的创作心态。在晚期谪居生活中,黄庭坚注重读书治学,痴于养气,往往将文学创作、书法、绘画技巧相结合,认真学习禅宗思想,力求参透佛理,悟透人生,超脱生死。这些创作倾向所表述或暗示出创作主体在高压政治压迫下,内心最真实的避祸、中和与内省心态,反映出宋学的一种内求精神,即“救时行道”的消解,主体心性义理的探索和内省化的建构。第三章论述黄庭坚晚期创作风格的审美心理。由作品风格、艺术技巧反观背后创作者的人格精神,总结这种艺术变化所表征出的审美心理。在此过程中,注意黄庭坚对前贤陶渊明、杜甫、韩愈、柳宗元、同时代人以及后学的接受与评价,并结合黄庭坚自己的创作实践进行分析。黄庭坚晚期创作技法炉火纯青,对应的是其精神生命的“脱胎换骨”。他“以故为新、以俗为雅”的创作理念是宋代文人反俗求雅的审美旨趣、儒雅情趣的表征。创作来源于生活,黄庭坚从杜甫夔州、韩愈潮州后所作文本中汲取人生阅历、生活体验,实现了从遵循规则到超越规则的“不烦绳削而自合”。然随年龄增长的不仅是创作技艺,更是虽处老,却不服老,看透生死、心境淡泊的率意而为。这种平淡闲远的文风是创作者淡泊自守心态的表征。第四章阐述黄庭坚晚期创作心态产生的原因。有宋一代,外界最主要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作用于士人心态,给予文人源源不断的创作冲动。因此,黄庭坚有感于外敌侵扰,对君主有所待,又因为卷入党争政治漩涡,逐渐内省。儒、释、道三教融合调和了黄庭坚仕与隐、身与心的矛盾,最终使其处于身仕心隐的状态。与此同时,贬谪地恶劣的自然环境汇集了太多的挑战,扩大了创作主体的抗争情绪,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热情好客、乐善好施,主动接纳被贬之人,深深留客,逐渐感化黄庭坚的贬谪之苦。与此同时,他接收到的关于亲友生死状况的讯息,也常常牵动着其创作心弦。这些综合因素使黄庭坚晚期跌宕起伏的创作心境跃然纸上。第五章分析黄庭坚晚期创作心态的嬗变过程及自我调适。采用历时性梳理与共时性观照结合的方法,以黄庭坚晚期的贬谪行迹为线索,梳理把握其阶段性的生活、交游、创作,归纳总结每一阶段诗词文所反映出的审美趣味,立体化地呈现黄庭坚晚期创作心态的动态变化过程。围绕主体所处贬谪地地形风貌、气候条件、饮食起居的变化,其处世态度由闭门不涉人事到最终亲近自然、适应自然,心态由初到贬谪地的抗争忧伤逐渐转变为平淡闲适。同时,又关注到黄庭坚在心态低颓时,如何进行自我调试,如何达到心态平衡的过程。他善于从人间温情中得到慰藉,亲友的短暂陪伴使其得到精神满足,暂时舒缓贬谪情绪,却又因为亲人、好友的相继离世慨叹生命无常,陷入无言的沉思。他十分注重“以理自遣”,持以随缘任运的达观心态,逐渐化解党争的迫害、病痛的折磨,用博观勤学的知识涵养自己的心性,在诗酒风流的田园栖息之地中展现自由超逸的情怀。

周玥彤[3](2021)在《明代江苏地区文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直以来,学界持有的观点便是:明代文学以小说、戏曲等俗文学而昌盛,诗文相对衰弱且成就不显。因此学界对于明代文学的研究也主要聚集在小说和戏曲方面,对于诗文研究相对较少。再言作家研究,大都放在着名的戏剧作家身上,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诗文作家的研究。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在经济方面处于领先位置,加之科举的兴盛导致文学较为发达,衍生出众多杰出的作家,就此而言也可看出地域作家的重要性与时代影响力,因此不可忽略地域作家研究。在具体的时间与地域范围内进行细致的分析,既可以了解作家群体产生的原因,也可以一探地域特色。序跋作为一种文体,虽已得到重视,但远远不够。可言,序跋不仅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比如文人诗文集的序跋中经常言及家庭状况和为官经历,可使研究者更清晰的了解人物生平经历。另外,序跋亦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序跋中展示了大量的文学思想。通过整理和研究明代江苏文人诗文集的序跋,可以窥探明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文学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可以纵向的知道明代江苏文人的交游情况以及文集的刊刻情况,从而了解具体时间与地域范围内作家的为文为官思想、创作详情及整体的文学发展状况。序跋对于研究明代作家具有重要的参考辅助意义。本论文题为《明代江苏地区文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以明代江苏作家的诗文集序跋为主要抓手,在搜集、整理、句读序跋过程中,记录序跋中言及的作家生平经历、为文为官思想、创作情况,综合分析其中体现的家族群体和文人交游结社,论述考察序跋中体现的明代江苏作家的整体风貌。论文除去“诸论”和“附录”,共有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分析江苏地区科举状元。明代吴中地区以其发达的科举现象引起后世关注,而状元层出更是明代江苏的地域特征之一。因此,从科举状元来分析明代江苏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第二章分析明代重要的家族群体,江苏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得经济稳步增长,深厚的物质基础也造就了良好的民风,优越的地域经济和环境为安心研习科举奠定了优良基础,中原地区的人才纷纷流入此地,使得文化兴盛蓬勃,家族文学也随之兴盛。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名门望族特别注重家学家风的传承留存,因此本章中列举苏州文氏家族、无锡秦氏家族和太仓王氏时亦谈及家风家学的传承,藉以展现序跋中的家族风貌。第三章为序跋中的交游结社。自古以来,文人交游酬唱,结社风气长盛不衰,至明清更是达到鼎盛,江苏范围内的交游结社就有玉山诗社、北郭十友、复社等,全国范围的交游结社更甚,本章主要分析序跋中体现的交游结社。第四章为序跋中的思想内涵,如立德、立功、立言、诗本乎性情、诗穷而后工、诗法汉唐。第五章是序跋中的文集刊刻情况,多为后世子孙不忍长者诗文集散佚不存,收藏其集并刻之,当然,亦有官刻。通过对诗文集序跋的整理与研究,不仅可以展示作家形象,亦可以展示家族文学和文人结社,同时对于地域文学研究亦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序跋整理为基础,进一步分析明代江苏地区诗文集序跋中的具体内容,以其能进一步丰富被忽略的作家研究和明代江苏地区的地域文学研究。

张文慧[4](2020)在《明清即墨蓝氏家族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清时期是山东文化世家兴起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些文化世家大多起家于科举仕宦,历经明清两朝,家学底蕴深厚,对明清时期山东乃至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着重要影响。蓝氏家族就是山东文化世家的代表之一,作为即墨地区重要的文化世家,蓝氏家族兴起于明成化年间,在家族教育、科举仕宦、文学创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尤其是文学方面,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文人作家,创造出大量颇具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在诗歌创作方面有明确的追求和主张,使其诗文创作在复古风潮中保持了自己的独特性,为即墨文坛注入一股清流。本文拟从追溯其家族起源和发展入手,结合时代背景,对其文学作品加以分析,探求蓝氏家族在文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从而丰富明清时期山左文化世家在文学领域的个案研究。全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分为两节,第一节阐明研究意义和价值,蓝氏家族文学成果丰富,但长期被埋没,不能被很好的认知,另外文学作品散佚较为严重,因此具有加以研究的必要性。第二节说明目前研究现状,文献的保留和整理情况,以及目前对蓝氏家族的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其家族文学奠定基础。第一章为即墨蓝氏家族及文献。第一节主要是追溯其家族起源,梳理其家族发展历史。第二节是整理其家族文献,主要分为家族外来文献、家族族谱和家乘,后人整理的蓝氏家族成员的着述。第二章为蓝氏家族文论研究。根据蓝氏家族成员蓝中玮在《匣外集自序》中所提出的主张,结合蓝氏家族诗歌创作,总结为尚学问、诗穷而后工以及重视诗歌教化作用三点。蓝氏家族作为文化世家,有着科举兴族、诗书传家的家学传统,这使得其在诗歌创作中主张以学为诗,并在诗中凝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增强了诗歌在道德伦理上的教化功能;诗作能从坎坷经历中感悟人生,增加了诗歌厚重感。第三章为蓝氏家族诗歌研究。根据其创作实践,从诗歌题材上分为三类,一是闲居诗,展示其闲居生活的宁静和心酸;二是游览诗,表现各地优美景致,彰显其语言的自然清新;三是述怀诗,突出其对科考不顺和人生际遇的体验和感悟。选取蓝氏家族代表人物的诗歌创作加以分析,阐释其主旨意蕴,揭示其艺术特征,总结出其家族诗歌创作上所具有的鲜明个人色彩和一脉相承的家族共性,即酷爱山水的隐逸情怀和浓厚的佛道文化色彩。第四章为蓝氏家族文章研究。按照文章类型分为杂记类、志传类及其他类。杂记类分为两部分,一是记事类,主要记录了即墨地区的历史以及其家族发展中的事件,对研究即墨地区的历史和其家族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史料参考价值;二是写景类,主要描绘即墨地区秀丽风光,体现出较高的文学性。志传类分为两部分,一是神仙故事类,主要刻画神仙人物,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二是现世生活类,主要描写对象为官员、家人及女性,展现蓝氏家族推崇忠君爱国、智勇双全的为官之德、抒发对家人的缅怀之情以及赞赏女性忠贞、为母则刚的美好品质。其他文章主要研究奏疏和题跋两类,奏疏彰显其在公文创作中也不失文学性,表现出其家族成员政治才能和为官之道;题跋内容丰富,多为议论文,论证有力。第五章为即墨蓝氏家族的文学交游。主要研究蓝氏家族成员与明清时期几个诗社、流派之间的联系,包括丽泽诗社、海岱诗社、丈石诗社,以及蓝氏家族成员与一些文人之间的交往唱和,正是通过这些文学交游,使得蓝氏家族诗文创作既有自己的独特性,又对即墨诗坛产生重要影响,并与与全国文坛保持密切互动。结语部分总结蓝氏家族文学方面的成就。结合明清时期潮流,分析蓝氏家族在山左地区的独特性和其家族在即墨地区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为蓝氏家族在山左文坛做出恰当的定位。

郭巍峰[5](2020)在《白居易量移忠州及其忠州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仕宦迁转中,白居易不断对兼济和独善两种情怀进行调整,这些调整的动力来源于他情绪凝滞与精神畅达交替变化所产生的不平衡结构。忠州任期是白居易人生挫折与希望共存的一个截面,其在忠州期间的创作,反映了他精神意志逐渐演变的过程。随着白居易对忠州主、客观条件认知的深入,他的生活态度、人生态度在此过程中逐渐酝酿着变化。在忠州一波三折的情绪波动中,在被动经历的多次洗礼下,白居易艰难而不舍地对最初的志向作出调整,逐渐在忠州任职期间占据主动姿态。审视白居易忠州诗歌创作,将进一步揭示他精神特质形成的动力及过程。第一章为“白居易赴任忠州前的仕宦际遇和精神结构”。在早期仕进途中,白居易无论处在顺境或逆境,都频繁表现出焦虑状态,并且在仕途利好的每个阶段皆流露出退官自守的意志。他依赖于文章才能,热心政治参与,却始终处在交游及精神的孤立状态。他不断作出打破精神困境的尝试,但门第衰微与早期向学的封闭环境所共同塑造的进取意志,促使他理想化思维下的破局行动不断走向失败。与环境的难以融合,根本上推动他走向江州、忠州的流落。第二章为“忠州的特殊环境及其对白居易的影响”。忠州政治地位低下、人文资源匮乏、自然山水难成佳景,加之物质生活勉为其难的状况,共同对白居易造成了打击。在出乎意料的恶劣境遇磨难下,白居易精神领域产生一个苦闷、“失控”的空白期,为忠州环境对他产生全方位渗透提供了可能。加之白居易在忠州后期主动调整,逐渐融入忠州生活,在主、客观条件的共同作用下,白居易产生一种静气和定力,其作品的写实内蕴也增添了更深层的韵味。第三章为“白居易忠州诗歌总体考察”。白居易在忠州任职前后经历了喜悦、苦闷和逐渐振作三个阶段。在写景咏物、赠答怀人、抒情言志等题材类型中,无不流露着身世之感、乡国之思。白居易在忠州期间因个性的回避倾向及精神存有的余地,使得忠州诗歌未能达到“穷而后工”的效果。第四章为“忠州诗歌之价值生成”。白居易编次诗集时定义的感伤诗和杂律诗在忠州全部的创作成果中占据了主流,展现了白居易兼济意志的隐藏和独善特质的外露。持久的愿望落空和意志震荡促使白居易产生内视倾向,其诗歌创作视角也更倾向于个人化。白居易人格随其个人际遇逐渐酝酿、转型,随之在时代变化和政治氛围急转直下中作出或主动、或被动的选择。

赵芳娆[6](2019)在《欧阳修的诗学观念与诗歌创作》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快速发展的生产力、充满活力的政坛和重文的基本国策,宋朝的文人的生活环境相对其他朝代来说都更为优越。而宋初上承五代,在文坛和诗坛上弥漫着气卑格弱、文辞浮靡而内容空洞的风气。面对时弊,欧阳修举起复古主义的大旗,力图重建社会政治秩序和儒家传统伦理道德体系,致力于诗文革新。从根本上来讲,欧阳修的观念来源不能脱离他对《诗经》的研究。他在解诗过程中采用“经学为体、文学为用”的解诗方法,通过据文求义和考以人情的手段,试图理解《诗经》本身的意义。这一具有创新性的治经方法在《诗经》学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其《诗经》学研究原则、方法对其本人诗学理论的影响,体现出关联性。在诗歌功用的问题上,他力主复古,回归“诗言志”传统。这也是欧阳修的诗歌能够实现其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原因。欧阳修树立韩愈为典范,以“道胜文至”的文道观为根本,将“道”分为“圣人之道”和“诞者之道”,认为道在现实、在人间百事之中。欧阳修重道而不废文,将文章作为阐述和发扬道的手段,强调文章要有真切实在的内容,从而散发出其光彩和魅力。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通过以文为诗的手法,使他的诗歌极具现实主义精神和政治教化意义,从而引领了新的诗坛风气。欧阳修所提出的另一重要理论即“穷而后工”论,该论基于易学的君子圣人观和忧患意识,将政治上的失意与文学上的成就联系起来。在审美上,该论体现为对“穷者”的关注和对其创作的推赏,偏好其诗歌中的荒寒诗境,赞同“推敲”诗法。欧阳修本人也遭遇到政治打击,他的贬谪诗情韵深致、气脉悠长、语言平易,极具艺术感染力。在艺术领域,欧阳修提倡的“尚意”书风、对音乐的“古淡”审美和重神似的绘画理论体现出“尚意”的倾向和“言不尽意”的言意观。这与他在诗学上提出的“意新语工”的创作理想一脉相通,诗歌创作上则表现出多家并举的审美倾向和融多种特点于一身的风格面貌。欧阳修一方面通过文道观和诗言志实现了诗歌的政治功用,同时也通过“穷而后工”和“意新语工”的理论实现了诗歌的审美功用。他的“意”的概念贯穿于文艺理论,强调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在精神,从而实现了文艺领域的相互贯通。这不但使他成为了综合性的大家,更引领了北宋文化“技道并举”的时代风向。

张起帆[7](2019)在《毛际可及其古文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清初古文大家毛际可(1633-1708)及其古文。毛际可以文章名于当世,与萧山的毛奇龄、江山的毛先舒齐名,故有“浙中三毛,文中三豪”一说。作为清初的古文大家,其古文内容丰富,文体多样,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有鉴于此,本文分四章对毛际可及其古文展开研究。第一章梳理和考证其生平及交游。生平方面,本文将毛际可的生平分为了五个阶段即一—“专攻举业,幼年丧母”、“薄宦艰辛,勤政爱民”、“流转四方,中年丧父”、“戊午应试,不第而归”、“着述乡里,老年丧女”,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深深的影响了其古文创作;交游方面,本文选取了其人生重要的三个阶段“少年求学”、“避寇西陵”、“入京应试”从这三个阶段中选出几位对毛际可古文观念、古文创作有重大影响的人—方象瑛、毛先舒、王晫、毛奇龄等人,并对他们进行详细考证。第二章论述毛际可的古文观念。毛际可的古文观念并非自成一家,而是在继承唐宋八大家韩愈、曾巩、欧阳修、苏轼以及归有光等人古文观念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新的内容。本章从“文乃载道之器”、“’诗能穷人’到’文能穷人””、“古文与制艺并非异道”三个方面论述,毛际可继承前人观念并结合创作实践加以创新,将人作为审美创造与接受的主观因素加入进来,并将“穷而后工”的单向关系发展为双向互动的关系,同时他积极主动学习制艺文的态度,对后学桐城派方苞、刘大槲等人的理论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三章具体分析毛际可的古文创作,并对其古文进行分类研究。毛际可的古文数量多、体裁丰富。本章的论述参照古文大家姚鼐在《古文辞类篡》的分类,结合毛际可创作的实际,将其三百余篇大致分为序及题跋、论说文、杂记文、碑志及传状文四类进行重点研究,每小节的分类从文体、内容等方面进行分类阐述,对其古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的关照。第四章探究毛际可古文的艺术特色。毛际可的古文从整体风格上来看具有“醇正典雅,简洁有法”的特点。其论说文立论新颖独特,其它体裁文章的立意则精巧深湛。他的古文从结构布局方面来看,形式多变,没有固定的篇幅长短,起伏跌宕。他写人叙事类的文章,善于选取奇特的人物或者事件来叙述,感情绵长而真挚。

吴坤檑[8](2019)在《“苏门四学士”经学考论 ——兼谈经学对文学的影响》文中认为继中唐经学“变古”之风兴起之后,在朝廷“右文”政策与庆历学风的影响下,北宋经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苏氏蜀学”正是在此环境下孕育而出的经学流派。“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四人,作为其中重要的成员,同时也是苏轼文人集团、政治集团的骨干。宋代士人集官僚、学者、文人于一体的时代特征,决定了“苏门四学士”经学思想成因的复杂性。“四学士”科考、从教的经历使其经学与荆公新学有所联结,而苏门众人的交游、酬唱、结党,又加深了“四学士”与苏氏蜀学的因缘。“苏门四学士”的经学着作虽然数量不多,但题材涵盖广泛,内容特征鲜明。黄庭坚说《论》、《孟》,以“圣学”为其最高范畴,推崇孔、孟、杨雄,倡导以己之心体会圣人之境,以达于“圣道”的治学方法。张耒解《诗》,饱含着讽喻时政的事功之心,更以文解经,迥异于别家《诗》说。其说礼则意在用世,视礼如法。晁补之论《春秋》,以《左传》为说,发褒贬之旨,阐史家之意。秦观说《易》,参合老庄,长于思辨,深于义理。“四学士”的经学论着,既展现出各自独到的学术见解,又反映出相同的时代面貌,有着宝贵的经学与文学价值。“苏门四学士”作为北宋重要的文学家,其所着诗文的文本内容、指导创作的理论依据,与其经学修养、经学流派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四学士”的诗文中,有着大量取自儒家经典的语典、事典,反映出四人在文学创作中“征圣宗经”的思想观念。“苏门四学士”作为古文运动的后继者,在宣扬发于前人的“文以载道”、“诗缘情”等文学理论的同时,更展现出深契于苏氏蜀学,独具个人特色的理论倾向。

张东艳[9](2018)在《清代杜诗评论研究》文中提出清代是杜诗研究的集大成时期,学界对清代杜诗学的研究多集中在杜诗注本,而对以诗歌选本、诗话、笔记、书信、诗集序跋、专题着作、诗歌创作中的集杜、和杜、题咏杜祠、杜像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清代杜诗评论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以清代的杜诗评论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其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王夫之、清代四大诗学代表王士禛、沈德潜、翁方纲、袁枚等人的杜诗学进行研究,探讨清人如何解释杜诗的丰富内涵和发掘杜诗的审美价值,阐明这些解释和它们的历史条件的关联,以求重新认识杜诗的价值,探求杜诗与清代诗学建构的内在联系。同时,对明末清初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和卢震《杜诗说略》两部稀见的论杜专着进行整理和研究,以求窥得明末清初杜诗学新变之一斑。本文除绪论、结语之外,共分七章,七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探究王夫之论杜的表现及其贬杜的原因和意义。在简要介绍王夫之诗学主张的基础上梳理其褒贬互陈的论杜表现,从诗学主张、政治背景、诗学背景三方面分析其贬杜的原因。王夫之贬杜的本质是其坚守的汉魏六朝审美传统与杜诗所代表的对传统的新变之间的矛盾冲突。王夫之对杜诗褒贬互陈的态度,更清晰地展现了杜甫在诗歌史上继往开来的地位——既继承了汉魏六朝的审美传统,又开创了新的审美风尚。第二章探究王士禛以审美为中心的杜诗学,并探讨“渔洋不喜少陵”、《唐贤三昧集》不选杜诗等有争议的诗学问题。在探析王士禛“神韵说”的形成原因、美学内涵的基础上,从诗歌体裁、艺术、考证、评选、传播接受和杜甫人格等六方面梳理王士禛的论杜表现。王士禛颠覆了杜诗的集大成地位,从侧面揭示了杜诗的新变和丰富多样性;厘清了杜诗与“盛唐”的关系,揭示了杜诗在批评史上的价值;力图重构以王维为中心的诗学价值系统,从反面证明杜诗在古典诗歌传统中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第三章探究沈德潜以政教为中心的杜诗学。在探析沈德潜“格调说”的渊源、内涵和诗学主张的基础上,从诗歌宗旨、诗歌体裁、集大成、诗法等四方面梳理沈德潜的论杜表现,并探析其在诗歌创作中对杜诗的借鉴和以政教论杜的不足之处。沈德潜推尊杜甫的主张一方面顺应了清王朝的政治需要,另一方面借助官方意识形态的强大助推力,再次确立杜诗的独尊地位。第四章探究翁方纲以诗法为中心的杜诗学。探析了翁方纲对杜诗的总体看法,着重研究翁方纲《杜诗附记》的主要内容和批杜特色。翁方纲将杜诗作为“肌理说”的典范,深入探讨了杜诗之“法”,借助杜诗建构“肌理说”,又用此说阐释杜诗,证明“肌理说”的正确性。杜诗成为翁方纲阐明诗学主张以及与前贤后学交流的媒介和平台。作为金石学家、书法家,翁方纲采用感悟式批评和分析考证相结合的方法批杜,首次大量借用书法术语批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杜诗批评理论系统,对清代杜诗学批评方法的创新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乾嘉年间杜诗学与金石学、书学交融的新特色。第五章探讨袁枚、赵翼、蒋士铨以性情为中心的杜诗学。三人论杜都以性情为中心,揭示了杜诗的抒情本质。但袁枚强调杜诗长于言情、“苦”和“多创”的特点,学杜并不独尊杜。赵翼肯定杜甫的创新,提出杜甫“天才论”,具有鲜明的尊杜倾向;并发挥史学家之长考证杜诗。蒋士铨没有摆脱“忠孝义烈”和“温柔敦厚”的窠臼,论杜的突出特点是注重杜诗对诗歌创作的指导、借鉴意义。第六章探究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的主要内容及论杜特色。从《秋兴八首》的题目渊源、章法结构、语言艺术、对儒家诗教传统的体现等四方面论述《秋兴八首偶论》的主要内容。贾开宗论《秋兴八首》的突出特点是以史证诗和借杜言志,体现了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潮对杜诗学的影响。《秋兴八首偶论》作为杜诗学史上第一部《秋兴八首》专论,又体现了清代杜诗学深入化、专题化的新特点。第七章探讨卢震《杜诗说略》的主要内容及论杜特色,将《杜诗说略》的二十四则分为正变论、创作论、诗法论、鉴赏论等四部分进行论述。卢震论杜以儒家思想为主,兼采道家、道教、佛教、书画艺术的术语譬喻诗学;突破了以往局限于杜诗的研究范式,在诗学理论的高度上论杜。《杜诗说略》的性质类似于一本较为系统的《杜诗概论》,这在清代杜诗学史上尚属首例,体现了清初杜诗学的新变。

张燕珠(CHEUNG YIN CHU)[10](2017)在《清代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谱系学研究》文中指出浙西派是清词史上最大的词派,以南宋雅正思想为旗帜,掀开中国词史新的一页,标志着清代词学振兴。论文以米歇尔·福柯谱系学的研究方法,阐释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主体与变体,揭示雅正思想在流派的非连续性发展的话语秩序。朱彝尊与汪森纳入南宋张炎的雅正思想,以此作为流派有力的权力来源,由骚雅的内涵改造成醇雅,经厉鹗与王昶致力改造张炎的清空为两种美学意蕴的清雅,一直从雅的内涵内化和深化骚雅与清空。在常州派崛起与形成之际,吴锡麒与郭麐寻求词学外延转换雅正论,分别引入“穷而後工”及性灵说,并先後脱变出词有二派及转换为词有四体,以自身特性作出选择,不是依据原有的雅正功能发挥其重要性,而是依据重新组合突显其效能性。总体上,浙西派领袖以旧雅正论推动新雅正论再淡化雅正论,倾力支配词坛又致力反抗被支配的势力,在相互的策略之间交错迭起,成功创造从复雅到去雅的转向。本文首章为引论。首先说明选题的依据,然後分析当前的研究状况,最後提出了全文的研究构思,指出目前浙西派中、後期词学理论研究的不足现状,突破了流派词学理论的研究被狭隘地理解为开宗祖师的研究观念。以谱系学方法阐释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能较清楚显示雅正思想在不同词集和词选本断裂散布的情况,并有系统地筛选词人羣体的异质。正文着重探讨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出现、形成、发展和变化,当中以词集和词选本推动其流动的雅正词学体系,从中呈现经典词选本的变化及其非连续发展的层面。全文共分五章,总的结构是总分总的结构。第一章是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派雅正思想的出现。从清初词坛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羣体意识、合刻词集、词学活动等因素,全面论述朱彝尊纳入张炎的雅正思想作为浙西派论词核心的契机,又得汪森睿智地以醇雅掩饰遗民的心态,创造性误读南宋诸贤的词作并影响当下词人的创作。第二章是浙西派雅正思想的主体。朱彝尊与汪森以张炎的雅正号召文人,颠覆词学连续性发展的一贯思路,词学由此呈现逆向发展及经典化的现象。朱、汪彻底否定《草堂诗余》的经典性地位,全力标举姜夔等人的骚雅,突显《词综》醇雅的编选特色,重塑经典唐宋词选本并成为流派的标志。朱彝尊偶然携失传数百年的《乐府补题》赴京考“鸿博”殿试,勾起文人哀怨的民族感情,内化远追南宋诸贤的风雅情操,正好展示他巧妙地运用权力的过程。第三章是浙西派雅正思想的延续。厉鹗重新汲取张炎清空思想带出当下的价值并改造为清雅,将咏物词的虚空推向顶峰,完全淡化咏物词比兴寄托的传统风格,回归纯文学的咏物技法的单一价值。查为仁与厉鹗为《絶妙好词》作笺注,既从读者的角度接受南宋周密的编选审美标准,且从再创作的角度以流派特有的审美视角作为笺注的目的,重新赋予其当下的价值与意义,重构其偶然又断裂出现的遗民心态,由此有力地将其经典化。第四章是浙西派雅正思想的顶峰。王昶将厉鹗的清雅论推向士层,演变出其以知人论世为前提的闲雅与士层清雅。王昶编辑《明词综》的目的是运用自身对词学的知识赋予明词新的定位,就是要符合流派的美学,重新赋予明词认可的词学地位。及後,王昶编选《国朝词综》及《国朝词综二集》,挑选每个时期词家的经典作品,较为有系统地编选当代词选本,贯彻《词综》的编选宗旨并欲成为典范。所指的经典大抵是要符合流派的宗旨,更多的是他自己的美学,将有关词学思想及知识渗入词选本当中,从编选家和词人羣之间标示权力关系,给予当代词选本新的历史使命。第五章是浙西派雅正思想的变体。吴锡麒与郭麐从词学外延上努力转换和淡化雅正论,分别将“穷而後工”及性灵说突现起来,从而提出词有二派及词有四体的变革,动摇了雅正论的根基由是转化和淡化雅正论。黄燮清、丁绍仪等人有意识地强化当代词选本的功能,编纂《国朝词综续编》及《国朝词综补》,形成“词综”系列,以复制的模式编辑词选本逐形成链条关系,显现词选本的异质词学功能,从共时上将流派的雅正词学理论扩散开去,从历时上将流派的雅正词学理论在断裂的词学中层层渗透下去。结语部分反思浙西派雅正思想经历了内化、改造与淡化的谱系关系,以唐宋至当代词选本为手段,达到创造经典的目的。在经典化过程中,雅正思想相互关连、加强和补充,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交织的网状知识关系,进而控制文人的词学活动、范围及影响创作思想,而且通过不断地误读、修正和改造前人的雅正论,以配合时代的需要及逆向文学内在发展的规律,带出在影响的焦虑下流派得以向前推进。以谱系学方法阐释这个非连续性过程的形成、发展和变化,渐次由流派领袖的词学知识而形成的规则所建构的独特系统,转变为出现经典词学到归结为知识和权力联系的特定系统,往往是通过经典和词选本进行重新规定文人的词学活动和范围,揭示知识与权力在经典化过程中的操作方式。

二、“穷而后工”述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穷而后工”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1)晚年陆游的散文创作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陆游散文分期辨析
    第一节 陆游的诗、词分期
    第二节 陆游散文的分期
        一 文体、内容的迁变
        二 风格的流变
    第三节 陆游诗、词、散文分期比较及晚年散文整理情况
第二章 围绕“党争”展开的政治思考
    第一节 不立门户,相忍为国:南宋“党争”中的“异端”
        一 “党祸相仍”:陆游对两宋“党争”现实的反思
        二 不立门户:陆游对“党争”政治的批判立场
        三 从陆游的党争观看其“晚节”问题
    第二节 唯才是求,才尽其用:陆游的人材观
        一 追往事,思来者:吊怀古今人物,感慨机遇难得
        二 唯才是求,才尽其用:强烈的伯乐精神
    第三节 论辩士风:对良好士风的诉求
        一 针砭士风的堕性,正确引导士人的思想
        二 敦促士人的行为规范
第三章 晚年陆游的生命观:进退得宜
    第一节 有所为的生命信仰
    第二节 进退得宜:超越穷达的立足之境
        一 物我之辨:“进”“退”与“德”的关系
        二 “自适”:对进退穷达的超越
    第三节 养生、养气与生死超越
第四章 晚年陆游的文论:气盛言宜
    第一节 “与道同一关捩”:“道”“气”与“文以明道”
        一 本体论:悟道与为文
        二 修养论:养气与为文
    第二节 “河起遐荒”:强调文学渊源有自
    第三节 以“自然”为宗的美学理想
    第四节 “以文为诗”:诗论对文论的强化和补充
第五章 陆游晚年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尚有北宋典型”:陆游晚年散文的传承特征
    第二节 长于叙记的表现手法
    第三节 致雄健而造平淡:陆游晚年散文的基本风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黄庭坚晚期创作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创作心态”辨析
    第二节 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黄庭坚晚期的人生历程及心理建构
    第一节 黄庭坚人生分期的界定
    第二节 黄庭坚晚期的人生历程与心理建构
        一 元佑末乡居丁忧时期:悼念亲人、学习禅宗
        二 绍圣期间安置黔州时期:山川险阻、忧心衣食
        三 元符期间安置戎州时期:歌咏民风、读书治心
        四 崇宁初待命荆渚时期:寄情山水、咏物感怀
        五 崇宁末羁管宜州时期:晚景凄凉、内心自适
第二章 黄庭坚晚期创作倾向蕴含的心态
    第一节 避祸心态:少作议论文字
        一 少于作诗,表现单一愁苦情绪
        二 钟情书简,传达丰富真挚情感
    第二节 中和心态:追寻雍容气象
        一 主张诗歌吟咏情性
        二 提倡节制情感
    第三节 内省心态:力求性命义理
        一 痴于养心
        二 悟透禅理
第三章 黄庭坚晚期创作风格的审美心理
    第一节 “尚雅”旨趣:“以故为新,以俗为雅”的审美意识
        一 词的雅化
        二 尚雅的旨趣
    第二节 “尚老”心境:“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审美追求
        一 文法的娴熟
        二 老成的心境
    第三节 “尚淡”心态:“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审美表征
        一 文风的平淡闲远
        二 尚淡的心态
第四章 黄庭坚晚期创作心态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内忧外患的社会政治背景
        一 心系外患侵扰
        二 遭受党争迫害
    第二节 三教融合的思想文化背景
        一 调和仕与隐的矛盾
        二 涵养自持与自适的心理功能
    第三节 复杂多变的贬谪地环境
        一 人文风俗的感化
        二 亲友生死的牵绊
第五章 黄庭坚晚期创作心态的嬗变及自我调适
    第一节 远赴黔戎、杜门谢客的抗争情绪
        一 被边缘化与心恋故土的抗争
        二 弱小生命与艰苦生活的抗争
    第二节 亲友相伴、入乡随俗的舒缓心态
        一 传承家风家训:“儿女成围,欢乐樽前月照之”
        二 守护至深友情:“相待甚厚,为幸不细也”
        三 歌颂乡风民俗:“黔中士女游晴昼,花信轻寒罗袖透”
    第三节 离亲别友、人生无常的生命之思
        一 痛失亲人的悲怆:“明月湾头松老大,永思堂下草荒凉”
        二 永别友人的打击:“东坡道人已沉泉,张侯何时到眼前”
        三 疾病缠身的羁绊:“人生以身为本,其余于我何有”
    第四节 随缘自适、博观吏隐的达观心态
        一 随缘任运的旷达:“不因苹末微风起,漂影溪光本自明”
        二 尚博勤学的充实:“劝君莫起羁旅思,满腹文章未是贫”
        三 吏隐嘉趣的闲适:“我醉欲眠卿且去,只有空瓶同此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黄庭坚晚期创作系年有争议情况梳理
附录二 黄庭坚晚期创作中表现心态的语汇统计情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明代江苏地区文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第一章 序跋中的科举状元
    第一节 洪武-弘治时期
        一、成化壬辰状元—长洲吴宽
        二、成化甲辰状元—泰州储巏
        三、弘治乙丑状元—昆山顾鼎臣
    第二节 嘉靖-天启时期
        一、嘉靖壬戌状元—申时行
        二、天启壬戌状元—文震孟
第二章 序跋中的家族文学
    第一节 苏州文氏
        一、文洪
        二、文徵明
        三、文震亨
        四、家风家学传承
    第二节 无锡秦氏
        一、秦旭
        二、秦夔
        三、秦镗
        四、家风家学传承
    第三节 太仓王氏
        一、王锡爵
        二、王衡
        三、家风家学传承
第三章 序跋中的交游结社
    第一节 北郭十友
        一、北郭十友考证
        二、序跋中的交游
    第二节 复社
        一、复社的性质
        二、复社中的江苏成员
    第三节 玉山诗社
第四章 序跋中的诗文集刊刻情况
    第一节 私刻盛行的原因
    第二节 序跋中的私刻
第五章 序跋中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文学观念
        一、诗本乎性情
        二、诗穷而后工
        三、诗法汉唐
    第二节 文人价值观
        一、立德
        二、立功
        三、立言
结语
明代江苏地区文人诗文集序跋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明清即墨蓝氏家族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价值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蓝氏家族历史资料整理成果
        (二)涉及蓝氏家族的研究成果
第一章 即墨蓝氏家族及其文献
    第一节 即墨蓝氏家族起源和发展
        一、即墨蓝氏家族起源
        二、即墨蓝氏家族的发展
    第二节 即墨蓝氏家族文献概述
        一、即墨蓝氏家族文献积累与家乘撰写
        二、即墨蓝氏家族着述
第二章 即墨蓝氏家族文论研究
    第一节 尚学问
    第二节 诗穷而后工
    第三节 重视诗歌教化作用
第三章 即墨蓝氏家族诗歌创作
    第一节 闲居诗
        一、闲居生活的平静安适
        二、闲居生活的心酸况味
    第二节 游览诗
        一、描绘即墨地区风光
        二、刻画描摹外地景色
    第三节 述怀诗
        一、科考不顺之苦
        二、人生际遇之感
    第四节 艺术特征
        一、独特鲜明的个人色彩
        二、一脉相承的共性特征
第四章 即墨蓝氏家族文章研究
    第一节 杂记类
        一、记事类
        二、写景类
    第二节 志传类
        一、神仙故事类
        二、现世生活类
    第三节 其他
        一、奏疏
        二、题跋
第五章 即墨蓝氏家族的文学交游
    第一节 蓝章的文学交游
    第二节 蓝田与“丽泽诗社”
    第三节 蓝田与“海岱诗社”
    第四节 蓝田与复古派诗人
        一、与李东阳的交游
        二、与杨一清的交游
        三、与边贡的交游
        四、与王廷相的交游
    第五节 蓝氏家族与“丈石诗社”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5)白居易量移忠州及其忠州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白居易忠州诗歌界定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白居易赴任忠州前的仕宦际遇和精神结构
    第一节 白居易仕宦生涯之迁转
        一、顺逆皆困,矛盾持续
        二、纵笔讽谕,热情参政
    第二节 江、忠之任,如愿拔尘
第二章 忠州的特殊环境及其对白居易的影响
    第一节 极端恶劣的忠州环境
        一、地僻州小,政治无为
        二、地理恶劣,山水难寻
        三、物质匮乏,人文单调
    第二节 忠州环境对白居易的全方位渗透
        一、空乏其身,形成渗透
        二、主动融入,自我变革
第三章 白居易忠州诗歌总体考察
    第一节 忠州诗歌分期
        一、蒙诏赴任,初至忠州
        二、落入现实,苦闷消沉
        三、徐图振作,逐渐调整
    第二节 白居易忠州诗歌题材类型
        一、写景咏物,感发身世
        二、赠和怀人,渴求援引
        三、抒情言志,内求解脱
        四、长安归去,未解其忆
    第三节 忠州诗歌之艺术特质
        一、两种喜悦,各有况味
        二、渐入低沉,陷入挣扎
        三、尚有余地,穷而未工
第四章 白居易忠州诗歌之价值生成
    第一节 白居易诗歌创作类型转移的见证
        一、感伤诗体现的意志沉淀
        二、杂律诗流露的情韵变化
    第二节 白居易人格转型之载录
        一、视角转换,个性成熟
        二、对诗歌“写实”内蕴的认识
    第三节 时代变局下的个人命运
        一、反映政治气候急转直下
        二、喻示有唐一代之变局
        三、折射中唐士人心态式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欧阳修的诗学观念与诗歌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当前研究现状
        1.2.1 欧阳修的诗学观念研究综述
        1.2.2 欧阳修的诗歌创作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
2 北宋时期的社会与文坛背景
    2.1 北宋仁宗前后社会背景
    2.2 古文运动与诗坛变革
3 欧阳修的《诗经》学
    3.1 《诗本义》与欧阳修的《诗经》学观念
    3.2 经学为体、文学为用的解诗法
    3.3 诗言志传统的导向
4 道胜文至的文道观与诗歌创作
    4.1 道胜文至的文道观
        4.1.1 文道关系论溯源
        4.1.2 欧阳修“道胜文至”的文道观
        4.1.3 欧阳修文道观的接受和阐发
    4.2 欧阳修诗歌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和政治教化意义
    4.3 以文为诗的手法
5 “穷而后工”论与诗歌创作
    5.1 君子圣人观与穷而后工论
        5.1.1 基于易学的君子圣人观
        5.1.2 穷而后工论
    5.2 对“穷者”之诗的推赏
    5.3 欧阳修的贬谪诗
6 尚意的艺术理论与诗歌创作
    6.1 艺术理论与言意观
        6.1.1 欧阳修的书论、乐论、画论
        6.1.2 “尚意”倾向与言意观
    6.2 “意新语工”的创作追求
    6.3 多元化的审美取向和风格特征
7 结语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附件

(7)毛际可及其古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毛际可的生平及交游
    第一节 毛际可的生平
        一、专攻举业,幼年丧母
        二、仕途坎坷,勤政爱民
        三、流转四方,中年丧父
        四、戊午应试,不第而归
        五、着述乡里,老年丧女
    第二节 毛际可的交游
        一、少年求学:方象瑛
        二、避寇西陵:毛先舒、王晫、孙治
        三、入京应试:毛奇龄、陈维崧、施闰章
第二章 毛际可的古文观念
    第一节 文乃载道之器
    第二节 “诗能穷人”到“文能穷人”
    第三节 古文与制艺并非异道
第三章 毛际可的古文创作
    第一节 序及题跋
        一、诗文集的序及题跋
        二、赠序及寿序
    第二节 论说文
        一、史论
        二、说、赞
    第三节 杂记文
        一、关注吏治民生
        二、注重文化传承与教化
        三、感叹身世,抒发个人情怀
    第四节 碑志及传状文
        一、仁义孝悌,理想人格
        二、淑妇烈女,标序盛德
第四章 毛际可古文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整体风格:醇正典雅简洁有法
        一、醇正典雅
        二、简洁有法
    第二节 文章立意:立论新颖精巧深湛
        一、立论新颖
        二、精巧深湛
    第三节 结构布局:形式多变起伏跌宕
        一、形式多变
        二、起伏跌宕
    第四节 写人叙事:选材奇特情致绵邈
        一、选材奇特
        二、情致绵邈
参考文献

(8)“苏门四学士”经学考论 ——兼谈经学对文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一)“苏门四学士”的生平与交谊
        (二)“苏门四学士”的儒学思想
        (三)“苏氏蜀学”研究
        (四) 经学与文学研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苏门四学士”的经学背景
    一、经学“变古”
    二、宋学渊源
    三、新学独尊
第二章“苏门四学士”的经学师承
    一、苏门交谊
    二、经学授受
    三、蜀学影响
第三章“苏门四学士”的经学成就
    一、黄庭坚与熙宁官学
    二、张耒《诗》学与礼学
        (一)《诗》论中的事功之心
        (二)《诗》论中的文人之旨
        (三)张耒礼学
    三、晁补之《春秋》学
        (一)体例特征
        (二)褒贬用意
        (三)经学风貌
    四、秦观易学
第四章“苏门四学士”的经学与文学
    一、文本写作
    二、思想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清代杜诗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杜诗学”概说
    二、研究范围及价值
    三、研究现状
    四、基本框架
    五、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王夫之的杜诗学
    第一节 王夫之非杜批评析辨
        一、质疑杜甫的忠君爱国
        二、反对“诗史说”
        三、批判杜甫“诞于言志”
        四、批判杜诗直露和以议论入诗
        五、认为“杜诗不足法”
        六、抑杜扬李
    第二节 王夫之肯定杜诗的批评析辨
        一、相对肯定杜甫律诗
        二、部分肯定杜诗的艺术成就
    小结
第二章 “神韵”派的审美中心论:以王士禛为中心
    第一节 王士禛的“神韵说”
        一、“神韵说”的形成原因
        二、“神韵说”的美学内涵
    第二节 以辨体论杜诗
        一、古风
        二、律诗
        三、绝句
    第三节 以诗歌艺术论杜诗
        一、褒扬杜诗
        二、杜诗指瑕
    第四节 以考证论杜诗和杜甫
        一、考证杜诗注本、版本
        二、考证杜诗声律、真伪
        三、考证杜诗中涉及的制度、人名、物名、地名
        四、考证杜甫的生卒年和后代
    第五节 以选诗论杜诗
        一、《古诗选》
        二、《十种唐诗选》
        三、《唐贤三昧集》
        四、《唐人万首绝句选》
    第六节 以传播接受论杜诗
        一、概论前人学杜
        二、论王安石论杜
        三、论黄庭坚学杜
        四、论杜诗的民间流传
    第七节 以人格论杜甫
        一、批评杜甫人格的表现
        二、批评杜甫人格的原因
    小结
        一、以辨体论杜诗,凸显杜诗的新变和复杂多样
        二、厘清杜诗与盛唐的关系,揭示杜诗在批评史上的价值
        三、重构诗学价值体系,证明杜诗在古典诗歌传统中的经典地位
第三章 “格调”派的政教中心论:以沈德潜为中心
    第一节 沈德潜的“格调说”
        一、“格调”的渊源与内涵
        二、“格调说”的诗学主张
    第二节 沈德潜的诗教观
        一、温柔敦厚与比兴含蓄
        二、诗教与性情
    第三节 以宗旨论杜诗
        一、忠君爱国
        二、温柔敦厚
    第四节 以辨体论杜诗
        一、古风
        二、律诗
        三、绝句
    第五节 以集大成论杜诗
        一、杜诗对《诗》《骚》的继承
        二、杜诗对汉魏六朝诗歌的继承
        三、杜诗的新变
    第六节 以诗法论杜诗
        一、字法
        二、句法
        三、章法
    第七节 诗歌创作对杜诗的借鉴
    小结
        一、政治方面:迎合官方意识形态
        二、诗学方面:再次确立杜诗的独尊地位
        三、不足之处:道德批评的片面性
第四章 “肌理”派的诗法中心论:以翁方纲为中心
    第一节 翁方纲对杜诗的总体看法
        一、杜诗:“肌理说”的典范
        二、“铺陈排比”: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
        三、学习杜诗的态度:“师其意则其迹不必求肖之”
        四、学习杜诗的途径:“由苏入杜”和“黄诗逆笔”
        五、杜甫对前人的学习和对后人的影响
    第二节 翁方纲《杜诗附记》研究
        一、《杜诗附记》的动机目的
        二、《杜诗附记》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翁方纲的批杜特点
        一、感悟式批评和分析考证相结合
        二、借用书法术语论杜诗
        三、以“史法”论杜诗
    小结
第五章 “性灵”派的性情中心论:以袁枚、赵翼、蒋士铨为中心
    第一节 袁枚的杜诗学
        一、论杜诗之长于言情
        二、论杜诗之“苦”和“多创”
        三、论学杜
        四、论杜诗之独尊地位
        五、考证杜诗
        六、论杜甫之人品
        七、小结
    第二节 赵翼的杜诗学
        一、论杜诗之创新
        二、论杜甫之天才
        三、论杜诗之独尊地位
        四、考证杜诗
        五、杜诗指瑕
        六、小结
    第三节 蒋士铨的杜诗学
        一、论杜甫“忠孝义烈之心”和杜诗“温柔敦厚之旨”
        二、论杜诗注本
        三、诗歌创作对杜诗的借鉴
        四、小结
第六章 专题着作研究之一: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
    第一节 《秋兴八首》的渊源
    第二节 《秋兴八首》的章法结构
        一、不可分割
        二、承上启下
    第三节 《秋兴八首》的语言艺术
        一、虚实相生的意象系统
        二、虚实交错的对偶方式
        三、用典
    第四节 《秋兴八首》对儒家诗教传统的体现
        一、《秋兴八首》与《诗经》“六义”
        二、《秋兴八首》的温柔敦厚
    第五节 以史证诗与借杜言志
        一、以史证诗
        二、借杜言志
    小结
第七章 专题着作研究之二:卢震《杜诗说略》
    第一节 正变论
    第二节 创作论
    第三节 诗法论
    第四节 鉴赏论
    小结
结语
    一、清代杜诗评论的主要内容
    二、清代杜诗评论的主要特色
参考文献
    一、古籍文献
    二、国内着作
    三、国外着作
    四、学位论文
    五、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一、科研论文
    二、科研项目
后记

(10)清代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谱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浙西派雅正词学的研究状况
    一、选题的绿起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浙西派雅正观念的出现
    第一节 清初词坛与朱彝尊雅正思想的出现
        一、清初词坛概观
        二、对婉约词风的接受
        三、对南宋慢词的建构
        四、对咏物词的钻研
        五、曹溶和朱彝尊的崇雅斥俗
    第二节 清初词坛合刻词集与《浙西六家词》的新变
        一、合刻词集概观
        二、浙西六家推广《山中白云词》的现实意义
        三、《浙西六家词》选词情况
        四、《浙西六家词》影响词学活动
    第三节 张炎雅正思想与朱彝尊和汪森的醇雅
        一、朱彝尊和张炎的镜像重合
        二、张炎雅正词学思想的本质
        三、朱彝尊和汪森内化张炎的雅正思想
        四、朱彝尊以雅正号召词人羣体
第二章 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主体
    第一节《草堂诗余》与俗词的中断
        一、《草堂诗余》在明代的传播与接受
        二、朱彝尊和汪森贬斥《草堂诗余》
        三、对《草堂诗余》被否定的看法
    第二节 《词综》与雅正的重现
        一、《词综》概述
        二、《词综》考证文献的编纂过程
        三、《词综》选录雅词的情况
        四、《词综》的意义和地位
    第三节 《乐府补题》的再现与经典化
        一、《乐府补题》概述
        二、朱彝尊重推《乐府补题》的现实意义
        三、文人唱和《乐府补题》的盛况
第三章 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延续
    第一节 厉鹗清雅论的创造
        一、清雅论对雅正论的改造
        二、以《论词绝句》实践清雅论
    第二节 《绝妙好词》的重塑与经典化
        一、《绝妙好词》概述
        二、《绝妙好词》多次刊刻概观
        三、《绝妙好词笺》重构雅正论
        四、文人续编《绝妙好词笺》
第四章 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高峰
    第一节 王昶士层清雅论的推演
        一、以知人论世为前提的雅正论
        二、闲雅论对雅正论的深化
        三、士层清雅论对雅正论的推崇
    第二节 《明词综》的流变与经典化
        一、《明词综》重编的原因及经过
        二、《明词综》选词情况
        三、对《明词综》的评价
    第三节 《国朝词综》和《国朝词综二集》与雅正论的延续
        一、《国朝词综》和《国朝词综二集》概述
        二、《国朝词综》和《国朝词综二集》选词情况
        三、对《国朝词综》和《国朝词综二集》的评价
第五章 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变体
    第一节 吴锡麒词有二派的变革
        一、对雅正论的修正
        二、对雅正论的转化
    第二节 郭麐词有四体的改造
        一、性灵说对雅正论的淡化
        二、性情、才学和词风的互补
        三、词有四体的修正
        四、对清人词作的评论
    第三节 《国朝词综续编》和《国朝词综补》与雅正论的变化
        一、《国朝词综续编》和《国朝词综补》概述
        二、《国朝词综续编》和《国朝词综补》选词情况
        三、对《国朝词综续编》和《国朝词综补》的评价
结语: 文学经典化现象及其发展的谱系性的反思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穷而后工”述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晚年陆游的散文创作与思想研究[D]. 周伟. 兰州大学, 2021(02)
  • [2]黄庭坚晚期创作心态研究[D]. 金欢. 兰州大学, 2021(12)
  • [3]明代江苏地区文人诗文集序跋整理与研究[D]. 周玥彤.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明清即墨蓝氏家族文学研究[D]. 张文慧. 青岛大学, 2020(02)
  • [5]白居易量移忠州及其忠州诗研究[D]. 郭巍峰.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0)
  • [6]欧阳修的诗学观念与诗歌创作[D]. 赵芳娆.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9(01)
  • [7]毛际可及其古文研究[D]. 张起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苏门四学士”经学考论 ——兼谈经学对文学的影响[D]. 吴坤檑.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9]清代杜诗评论研究[D]. 张东艳. 苏州大学, 2018(12)
  • [10]清代浙西派雅正词学理论的谱系学研究[D]. 张燕珠(CHEUNG YIN CHU).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评《穷困潦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