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颅内病变开颅定位方法的比较

两种颅内病变开颅定位方法的比较

一、颅内病灶开颅手术中两种定位方法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赵凯[1](2021)在《开颅手术机器人术前路径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经外科的开颅手术是治疗脑肿瘤、颅脑创伤患者的重要手术方式。据调查研究,北京天坛医院的每年开颅手术量就达到14000台。传统的开颅手术的手术风险系数高、医生在确定患者头皮切口和颅骨骨窗时存在偏差、对医生的手术经验依赖性大,从切开头皮到掀开骨窗至少需要两个小时,需要开颅手术机器人帮助医生完成开颅操作,为医生节省精力来完成颅内肿瘤切除手术。所以术前规划好颅骨骨窗轮廓和头皮切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开颅手术的术前路径规划,提出了术前路径规划策略。研究了基于患者头部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作为基础研究算法的RRT路径规划算法、颅骨的特征点识别等技术,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根据开颅手术的临床要求,提出开颅手术术前路径规划策略,介绍常规开颅手术流程与本文术前路径规划流程,由内向外的原则进行规划。提出针对骨窗面积计算的方法和结合肿瘤的大小、深度信息来确定骨窗面积S和手术入路位置的策略,研究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路径规划的相关算法并分析其不足。第二,基于VTK,使用MC算法载入读取患者CT影像,三维重建出患者头颅模型。通过RC算法读取患者的MRI图像,重建出患者的头部模型。第三,以基于采样的RRT路径规划算法为基础研究算法,进而拓展出RRT*算法,指出RRT*算法存在的不足,对RRT*算法引入目标点指向扩展的思想,并验证了引入目标点指向扩展思想后路径搜索的空间域明显缩小。创建三维路径规划环境模型,对改进的RRT*算法进行路径修剪、路径平滑,提高路径规划的质量,使算法在三维环境中规划的平滑路径能够满足手术切口的要求。最后,针对术前路径规划是在颅骨、头部模型上规划的问题,模型表面是不规则的曲面,对模型进行参数化。定义颅骨表面分布的主要特征点的位置,根据载入的STL三维模型的特点,进行模型表面曲率的计算和向量几何夹角的计算,完成特征点的识别来确定颅骨钻孔点的位置。曲率大的点能描述三维模型轮廓的几何结构,反映出模型上所确定点周围曲面的几何结构信息。术前确定病灶肿瘤的位置,确定出钻孔点所在的颅骨区域和位置、骨窗面积S,完成颅骨骨窗的规划和头皮切口的规划。

张昊[2](2021)在《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病灶增强现实显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如今,科学技术与医学领域结合密切,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传统的开颅手术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医务人员开颅操作主要凭借患者头颅二维医学图像估计患者颅内病变位置,在手术规划时不能准确规划开颅操作区域,造成颅骨开窗过大、容易误伤静脉窦等重要组织的问题。并且手术过程过于依赖医务人员的临床经验与操作技能。因此,为了帮助医务人员更为直观的确定病人的病灶信息,提高手术规划路径的准确性与开颅手术的安全性,满足手术损伤最小化原则,本文围绕开颅手术病灶显示技术,对患者病灶环境三维重建、病灶增强现实显示技术及患者颅面投影图像畸变校正技术进行了认真学习与深入研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所示:第一,通过获取患者二维医学图像,利用阈值分割法和区域生长法等方法对其病灶、血管和颅骨等组织进行三维重建,并对重建模型进行降噪处理。第二,通过深入学习增强现实技术,并对其进行符合课题的运用,开发了病灶增强现实系统。通过对比特征轮廓虚实匹配与点云虚实匹配方法,验证了特征轮廓虚实匹配的优越性。通过编写人机交互界面,使医务人员能够调整移动终端中的虚拟病灶模型,更好的观察病灶周边的微小信息,使医生在避开危险区域的前提下进行开颅手术路径规划。通过华为平板电脑实验验证了病灶增强现实系统。第三,将含有病灶信息的图像借助投影仪投射到患者体表的正确位置,更加直观的显示患者病灶内容。针对投影图像在体表这一非规则曲面产生畸变的问题,并且针对曲面投影需要计算预投影图像的问题。认真学习并且深入研究了传统畸变校正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点云映射的投影图像畸变校正方法。该方法建立了投影仪与相机图像对应像面点的映射关系,计算出了预校正图像,将预校正图像重新投影到原投影位置,得到满足视觉效果的图像。利用3DS MAX软件对以上所述方法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赵良国[3](2021)在《开颅手术机器人操作器械研究》文中指出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是脑肿瘤、血管瘤、脑水肿、脑出血等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全国每年的手术量巨大,然而开颅手术操作涉及手术区域生理结构复杂,包括中枢神经、功能组织、静脉窦等重要组织,手术实施难度较大。对外科医生的临床手术技巧和经验要求高,医生学习曲线较长,而且受限于地域医疗条件,患者往往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可以实施手术,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因此,提出开颅手术机器人系统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依托搭建的开颅手术机器人实验平台,设计了开颅手术机器人末端手术器械快速更换夹具,将目前临床应用的骨窗开取手术操作器械应用在开颅手术机器人上。对颅内手术操作器械进行研究,提出开颅手术机器人专用手术器械,配合开颅手术机器人完成颅内手术操作。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第一,搭建开颅手术机器人实验平台,进行前期数据采集工作。对开颅手术机器人末端快速更换夹具进行研究设计,实现不同开颅手术操作器械的快速更换,并进行力学特性分析,验证手术器械快速更换夹具的强度和安全性。第二,针对颅内精准手术操作可用空间狭小的实际手术需求,提出直径3mm的2-DOF开颅手术机器人专用手术器械,配合开颅手术机器人完成颅内精准手术操作。进行手术器械的静力学分析,计算手术器械的整体强度,保障手术器械的安全性,为手术操作的安全性提供保障。第三,在颅内精准手术操作中,针对颅内手术精准操作需绕过颅骨凸起或重要组织的实际手术操作需求,提出镍钛同心管开颅手术机器人器械,提高手术器械的前端自由度和灵活度,满足实际手术操作需求。对提出的手术器械进行运动学分析,建立镍钛合金材料的本构模型,并进行力学特性分析,保障手术器械的安全性。第四,在上述镍钛同心管手术器械的基础上,增加同心管的数量,完成通过鼻腔通道的颅底硬脑膜缝合任务。根据颅骨三维重建模型,对手术器械的构型进行分析设计,并进行力学特性的分析计算,验证手术器械的强度和安全性。

孙新超[4](2021)在《开颅手术机器人阻抗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开颅手术是治疗颅脑损伤、脑出血、颅内肿瘤的常用方式。目前,传统的人工开颅手术耗时长,极容易导致医生疲劳,手术中产生的飞溅物可能导致医生被感染。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安全、可靠、具备良好人机交互性、可实现颅骨钻铣磨等精细操作的开颅手术机器人系统。由于颅骨开窗过程中,既要保证机器人可以有效地将骨瓣分离,又要保证避免损伤颅内重要神经组织,因此采用阻抗控制方法来保障手术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本论文中对开颅手术机器人系统的设计需求进行了详细剖析,完成了开颅手术机器人系统软硬件架构,提出了新型阻抗控制方法,并通过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本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模信息感知的开颅手术机器人自主操控方法研究”支持下,开展“开颅手术机器人阻抗控制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首先,对传统人工开颅手术的手术室布局、手术流程以及手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在综合考虑手术需求以及机器人辅助开颅手术的可靠性、安全性、人机交互性等因素的前提下,提出了面向颅骨开窗手术的开颅手术机器人系统。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适用于机器人辅助开颅手术的手术室布局,并对具体的手术流程进行了说明介绍。其次,对开颅手术机器人的运动学特性及工作空间进行了分析。采用改进DH法建立了开颅手术机器人正运动学模型,基于Pieper准则建立了开颅手术机器人的逆运动学模型,并通过Matlab Robotics Toolbox对所建立的正逆运动学模型进行了验证;采用Monte Carlo法完成了开颅手术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分析。然后,为保证手术时机器人能够高精度完成医生术前制定的手术入路,对开颅手术机器人的轨迹规划与轨迹跟踪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插值法实现了手术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基于力矩前馈控制与力矩反馈控制的方法实现了手术机器人关节空间的轨迹跟踪控制,在此基础上,考虑末端执行器对机器人运动特性的影响,采用动力学补偿的方法进一步保证机器人关节空间的运动精度。基于改进分解速度控制的方法实现了手术机器人笛卡尔空间的轨迹跟踪控制。最后,为保证机器人开颅手术的安全性,通过对传统阻抗控制方法及其改进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力跟踪速度更快、力跟踪误差更小的阻抗控制方法——模型参考自适应变阻抗控制,并采用Matlab/Simulink与Matlab/Sim Mechanics联合仿真的方式对所提出的阻抗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

汪成伟[5](2021)在《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颅内表皮样囊肿是由神经管闭合期外胚层细胞异常移行所导致。颅内表皮样囊肿多发生于桥小脑角区、第四脑室、鞍区。起源于中颅底硬膜外并延伸至翼腭窝、颞下窝、海绵窦等重要结构的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较为罕见。由于其发病率非常低,相关文献报道大多数都是个案报道,人们对该疾病认识不足,术前误诊率高。手术全切是治疗表皮样囊肿的首选方法。然而,由于位于中颅底硬膜外的表皮样囊肿位置较深,周围有重要的神经血管,手术显露困难,还没有标准的手术入路可供选择。此外,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常为颅底内外沟通肿瘤,其手术治疗涉及多个学科,单一学科手术尤为困难。本研究报道我院近年来收治的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病例,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外科治疗策略。方法报道2015-2020年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病例,筛选近10年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符合入组条件的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病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总结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个体化的外科治疗策略。结果我们将文献检索得到的23例患者与本院收集的8例纳入一组,共31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11-71岁,平均42.5岁。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13例;视力下降5例;第Ⅲ,Ⅳ,Ⅵ颅神经功能障碍9例;第Ⅴ颅神经功能障碍14例;第Ⅶ颅神经功能障碍2例;第Ⅷ颅神经功能障碍3例;肢体运动障碍1例;脑脊液漏1例;口腔肿块伴疼痛1例。31例患者中行CT检查者13例:低密度有11例,等密度1例,高密度2例;增强CT3例,其中轻度强化2例,不强化1例;表现为骨质受压破坏7例;CTA检查1例,未见肿瘤内有血管分布。31例患者中行MRI检查者27例:T1序列25例,其中低信号16例,混杂信号7例,高信号2例;T2序列24例,其中低信号2例,混杂信号2例,高信号20例;DWI序列15例,均呈高信号;增强MRI20例,其中部分或边缘强化12例,不强化8例;磁共振波谱1例,显示乳酸峰增高;Flair序列1例,呈混杂信号。31例患者中,开颅手术25例,其中中颅窝硬膜外入路22例;内镜手术6例,包括经鼻入路和经唇下-上颌窦入路。31例肿瘤种,全切除的有19例,次全切除的10例。术后组织病理结果均证实为表皮样囊肿。患者术前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26例,未得到改善2例。31例患者中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有23例,出现并发症的3例。除了信息缺失的5例外,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10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5个月。随访患者生活质量良好,KPS评分70100分,平均80分。有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了肿瘤复发,其中3例通过手术切除。结论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是一组罕见的颅底沟通性肿瘤,常表现为头痛和颅神经麻痹症状。CT表现为鞍旁硬膜外边界清楚、以低密度为主的占位性病变,不强化,可累及颞下窝、翼腭窝等颅外结构,局部颅底骨质常呈压迫性改变;磁共振DWI序列为特征性高信号。临床症状明显者首选手术治疗,根据囊肿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以颅内为主的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可通过中颅窝硬膜外入路切除;以颅外为主、靠近颅底中线区的囊肿使用内镜经鼻-翼突入路;以颅外为主、向侧颅底和翼腭窝生长的表皮样囊肿选择内镜经上颌窦入路。应在保护神经功能完整的基础上尽可能切除囊肿及包膜,减少复发的可能性。表皮样囊肿属良性肿瘤,全切后复发率低;次全切除者容易复发,复发后仍可考虑手术治疗。

王文博[6](2021)在《基于立体定向脑电图的后头部癫痫外科治疗预后和癫痫网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基于立体定向脑电图多模态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体系对后头部癫痫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使用人工视觉分析与致痫指数分析患者致痫网络与传播网络;比较人工分析与致痫指数在癫痫网络分析中的优劣性。分析术前不同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后头部癫痫的外科治疗、癫痫网络进行归纳总结。方法:对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多模态评估植入脑深部电极行立体定向脑电图检查的后头部癫痫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分析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对立体定向脑电图数据进行后处理,在Anywave软件计算致痫指数值,根据不同脑区致痫指数数值定位和解剖-电-临床的同一性原则定位致痫区于癫痫传播网络,分析比较人工视觉分析和致痫指数在分析癫痫网络中的临床意义。对患者预后进行随访至少3个月,分析患者人口学、影像学、致痫区定位、外科治疗方式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癫痫的预后采用Engel分级进行判定,Ⅰ级为预后良好,Ⅱ-Ⅳ及为预后不良。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后头部癫痫患者15例,经多模态评估定位致痫区,致痫区定位于颞顶枕交界区4例,顶叶8例,枕叶3例。经人工视觉分析确定参与癫痫起始和传播的电极触点数量明显多于由致痫指数确定的电极触点数量,两者具有相关性。致痫指数在癫痫网络分析中的平均敏感性为(43.47±8.72)%,平均特异性为(93.07±2.34)%。癫痫网络分析颞顶枕交界区癫痫网络涉及结构较多,主要传播方向为向额顶叶或颞叶传播,涉及的结构包括舌回、楔前叶、顶盖、海马等结构,其中楔前叶和舌回是重要的癫痫网络节点,癫痫通过楔前叶向额叶辅助运动区传播或经由海马向其他结构传播。不同的顶叶亚结构涉及不同的癫痫网络,致痫区包括楔前叶、顶上小叶、顶下小叶、中央后沟、顶盖等结构。由楔前叶向额叶传播,或经由顶上小叶向颞叶传播,顶叶内也可以观测到顶下小叶向顶上小叶的传播。枕叶癫痫涉及的癫痫网络包括舌回、距状裂、枕颞外侧回等结构,舌回经由楔前叶向额顶叶传播,梭状回与枕颞外侧回向颞叶传播。患者随访时间3~42个月,平均14.9±10.10个月,开颅手术治疗8例,立体定向脑电图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7例,术后EngelⅠ级患者11例(73.3%)EngelⅡ级患者2例(13.3%),EngelⅢ级患者1例(6.7%),EngelⅣ级患者1例(6.7%)。统计学分析术前评估头颅磁共振发现阳性病灶、术后脑电图随访未见痫性放电与良好预后有统计学意义,开颅手术治疗与立体定向脑电图引导的射频热凝在预后中没有显着的差异。结论:(1)基于立体定向脑电图的术前多模态评估体系在后头部癫痫的致痫区定位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术前头颅磁共振发现阳性病灶是预测后头部癫痫外科治疗良好预后的的重要因素,开颅手术治疗与立体定向脑电图引导的射频热凝在预后中没有显着的差异。(2)楔前叶是顶叶癫痫与颞顶枕交界区癫痫中重要的癫痫网络节点,紧密沟通额叶辅助运动区、枕叶舌回、扣带回等结构;舌回是枕叶癫痫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与楔前叶连接紧密。楔前叶与舌回在后头部癫痫的起源与传播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文波[7](2020)在《基底节脑出血内镜通道手术与经侧裂手术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HBGH)一直以来都是神经外科治疗重点及难点。血肿形成后可出现占位效应,直接损伤脑组织,并造成血肿周边的脑组织缺血;于此同时,血肿凝结及液化分解的过程可产生很多有害物质,如血红蛋白分解产物、凝血酶、血浆蛋白、补体、细胞因子等,引起继发性脑损伤。外科手术治疗可清除脑部血肿,减轻其因血肿所引起的占位效应以及脑组织缺血,还可清除因继发性脑损害而产生的有害物质,对改善预后显得至关重要。许多专家学者对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行不断探索与研究。目前存有众多手术方式及手术入路,外科手术清除血肿在治疗HBGH中具有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脑内血肿需分离外侧裂这一自然腔隙,仅需切开岛叶,距离基底节血肿腔仅1cm左右,路径较短,易于术中止血。手术视野暴露充分,有利于完全清除血肿,有利于减轻手术对正常脑组织损伤。同时,经外侧裂岛叶入路避免了切开颞叶皮层可能造成对感觉、运动、语言中枢永久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更适用于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对于优势半球的血肿患者而言,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的患者与经颞叶皮质入路的手术患者相比遗留语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低。但是大量重要的血管走行于外侧裂,这些血管损伤可造成极其严重的不良后果,如致命大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等,故该入路对手术者的手术技能及手术设备的要求颇高。另一方面,近年来神经影像、神经内镜和导航技术的进步,使得神经外科微创手术达到满意的手术视野暴露效果。神经内镜技术以及相关器械的突飞猛进发展,使得其成为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外科治疗方案。现有证据仍不能确定脑出血手术方案的一般策略,进一步的研究寻找更佳的手术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首先通过对侧裂、基底节区脑组织形态、动脉及静脉的解剖学研究,为脑出血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其次对经侧裂入路和神经内镜方法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技巧进行深入的探讨,同时对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与内镜下血肿清除术进行比较,以对比经侧裂开颅手术和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价值。第一部分 外侧裂、脑岛叶以及基底节区显微外科解剖目的:侧裂岛叶基底节区域无论手术类型是动脉瘤、血管畸形还是肿瘤,对外侧裂、岛叶、基底节区及其血管关系的充分认识是进行该区域手术的必备条件。本研究通过对外侧裂、基底节区的相关解剖研究明确外侧裂、岛叶和基底节区的形态解剖结构、动脉供应和静脉引流,为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及避免相关手术并发症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对成人尸头标本(13例,共26侧)进行外侧裂、岛叶及基底节的形态结构、大脑中动脉和侧裂静脉进行显微解剖。结果:外侧裂额顶盖及颞盖大部分脑沟、脑回和岛叶脑沟、脑回存在恒定解剖关系,可为到达岛叶的不同部位提供准确的解剖标志。最外侧豆纹动脉是岛叶手术的一个重要标志,发自大脑中动脉M1段,距离岛顶14mm,穿入岛阈内侧15mm的前穿质。大脑中动脉的上干以及分支供应岛叶的前、中、后短回、岛叶短沟、岛周前沟以及岛顶。大脑中动脉的下干以及分支供应岛叶的后长回、岛周下沟以及岛阈。上干和下干共同供应了岛叶的中央沟以及前长回。岛叶动脉均值为94支(77-112支),动脉的直径均值为0.26mm(0.1-0.8mm),每条动脉的起源均可追踪到大脑中动脉的M2段。岛叶动脉以岛叶皮层以及最外囊的供应为主,而应壳核、苍白球以及内囊等部分主要由豆纹动脉进行供应。岛叶穿通动脉常常发自于后岛叶区域中央动脉以及角回动脉,进入到岛叶中央沟后半部分以及岛叶后长回部分,供应放射冠区。侧裂的静脉解剖特征多变异。3个半球中侧裂浅静脉缺如或发育不全,12个半球中侧裂浅静脉是单干,11个半球中侧裂浅静脉是双干。结论:对外侧裂、岛叶及基底节区域解剖结构的熟悉与理解,有助于岛叶、基底节区进行手术路径选择,同时在术中保护重要血管和神经结构免受损伤。第二部分经外侧裂入路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技巧和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探究目的:基底节脑出血可损伤内囊,导致高致残率和致死率。远端外侧裂入路能有效的缓解基底节脑出血。然而这一入路是困难的并且容易出现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究经远端侧裂入路进行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的手术技巧和预防相关并发症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采用经远侧外侧裂入路进行基底节出血治疗的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手术录像及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结合外侧裂、岛叶及基底节区域解剖知识,讨论经远侧外侧裂入路的手术技术和并发症的预防措施。结果:38例基底节脑出血的患者成功实施了经远端外侧裂入路的手术治疗,其余2例改为经皮层经颞叶入路。并发症主要发生在早期病例的三个阶段:侧裂分离阶段、岛叶造瘘阶段和血肿清除阶段。在随后的病例中,作者采用了适当的手术技术来预防并发症。结论:基底节脑出血可通过经远侧外侧裂入路进行治疗,但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经远端外侧裂入路技术难度大。掌握外侧裂、岛叶和基底节区的相关显微外科解剖知识及一定的手术技巧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第三部分神经内镜对于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治疗的手术技巧的研究目的:基底节区出血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脑出血类型之一,可诱发一系列并发症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近些年,神经内镜技术以及器械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成为了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外科治疗方案之一。本部分研究对神经内镜方法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技巧进行深入的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及手术资料,讨论利用内镜治疗脑出血的手术技巧。结果:39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成功实施内镜血肿清除手术,手术时间1.5±0.1h,血肿清除率89.1±3.8%,无术后再出血发生;无脑积水及死亡发生。多选择经额入路。采用回撤导管鞘逐步清除血肿的方法。对活动性出血内镜直视下电凝止血。结论:神经内镜下基底节血肿清除术可早期降低颅内高压,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具有手术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良好的视野,手术通路创伤小,对神经功能的破坏小等优势。第四部分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与经外侧裂入路手术的对比研究目的:目前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治疗方案主要为保守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分为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本部分研究对经神经内镜手术及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病例进行对比,评价两种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7例,分别行神经内镜手术及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及手术资料。结果:77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成功实施内镜下(39例)和经侧裂入路(38例)血肿清除手术,血肿清除率分别为89.1±3.8%,81.1±4.7%(p=0.001),术后1周GCS评分分别为11.4±2.0,9.2±2.4(p=0.001),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评分分别为 2.3±1.6,3.4±1.5(p=0.002)。结论:基底节脑出血采用神经内镜手术及外侧裂入路开颅手术均可达到血肿清除良好的效果,内镜手术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开颅手术。

贺国庆[8](2020)在《基于静息态皮质脑电的术中脑功能区定位算法研究》文中提出术中脑功能区定位能够指导医生在保护重要脑功能区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切除癫痫、脑肿瘤等病灶,是提高神经外科手术成功率的关键环节。目前术中脑功能区定位的“金标准”——皮质电刺激法定位时间长、难度大、有创。如何准确、快速、无创地实现术中脑功能区定位,一直是困扰国内外神经外科手术的重大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开展基于静息态皮质脑电的术中脑功能区定位算法研究,包括静息态ECoG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设计几个方面,探索术中脑功能区定位的新方法。首先,优化静息态ECoG的采集方法和预处理算法。设计智能电极接触状态检测器,检测和指示皮质电极与大脑皮层接触良好、电极悬空、电极间相互短路的三种状态,以保证在检测到良好接触时采集准确的ECoG;采用小波分解与重构算法滤波,使用db3小波对静息态ECoG进行7层小波分解,并重构d4~d7(2-32Hz)四个频段的信号,去除0-2Hz的低频干扰和32Hz以上的高频噪声,完成对静息态ECoG的滤波。其次,设计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首先,使用db3小波对静息态ECoG进行7层小波分解,计算分解后2-4Hz、4-8Hz、8-16Hz、16-32Hz四个频段的频带能量特征;同时,计算预处理后每段静息态ECoG的6阶自相关模型系数;将两种特征组合形成10维的特征矢量作为最终的样本特征。然后,设计基于径向基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算法,以及基于sigmoid激活函数的极限学习机(ELM)分类算法。最后,完成脑功能区定位算法的建模与测试。利用上述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构建“基于静息态皮质脑电的术中脑功能区定位算法”,分别对6名患者的静息态ECoG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得到特征样本并按3:1随机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将每名患者的训练集输入SVM和ELM,分别通过10折交叉验证法和解析法训练出模型并对各自的测试集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SVM作为分类器时,术中脑功能区定位算法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为95.31%,误检率为4.69%,平均分类时间为5.0150s;使用ELM作为分类器时,术中脑功能区定位算法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为93.75%,误检率为6.25%,平均分类时间为0.0135s。因此,本文设计的基于小波变换与自相关模型组合的特征提取算法,以及基于SVM与ELM对比的分类算法应用于术中脑功能区定位具有良好的分类效果,并且使用ELM分类算法能够极大地缩短分类时间,实现快速、精准、安全地定位大脑功能区。

谢慧群[9](2020)在《脑曼氏裂头蚴病药物与手术干预后抗体水平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脑曼氏裂头蚴病是一种严重致残甚至致死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长期的慢性病程,本研究通过脑曼氏裂头蚴病吡喹酮和手术干预后的血清曼氏裂头蚴抗体IgG滴度变化,以寻找抗体水平与临床表现、影像学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探讨该病内外科干预后的结局与考核疗效的指标。材料与方法:2013-2018年诊断的脑曼氏裂头蚴病人,分药物治疗组、外科手术组2组作为研究对象。药物治疗62例,予吡喹酮50mg/kg,10日给药,间隔60天,重复给药3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曼氏裂头蚴IgG抗体滴度、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手术治疗35例,于术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抽血测定曼氏裂头蚴血清IgG抗体滴度。结果:随访12个月,2组患者诊断前血清学曼氏裂头蚴IgG抗体均为阳性,滴度在1:200-1:3200,药物治疗结局优治疗后2月病灶无变化以及出现新发症状的病例影像学随访显示病灶位置和形态发生变化,抗体滴度下降不明显,抗体滴度≥1:400,但随着药物继续的干预,活动性病灶消失,抗体滴度在12月后持续呈现下降的趋势,抗体滴度≤1:100。药物治疗结局差的患者治疗后虽活动性病灶有减小,抗体滴度略有下降,但没有显示出现明显的滴度下降,影像学显示活动性病灶曾一度消退的患者显示抗体滴度仍≥1:400,药物治疗后12月抗体滴度没有转为阴性的患者。手术治疗结局优患者完整取出虫体的术后2月抗体滴度≤1:100,抗体滴度不降且维持高滴度者提示仍有活动性病灶,术后12月无活动性强化病灶患者抗体滴度≤1:200,但部分患者仍遗留有神经功能缺失和顽固性癫痫。治疗结局优的患者手术治疗抗体滴度下降及转阴时间较药物治疗快。手术治疗结局差的患者出现新发症状或出现新发强化病灶的患者抗体滴度不降或上升且维持在≥1:400。结论:脑曼氏裂头蚴病患者抗体滴度考核疗效,可以进一步弥补单一的影像学的局限。12个月近期疗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术后12月无活动性强化病灶患者抗体滴度≤1:200,可视为治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或出现新发症状,虽影像学活动性病灶消退但抗体滴度仍≥1:400患者提示虫体未被彻底清除,须随访新发病灶的出现。结局优的患者手术干预抗体消失时间早于药物干预。

徐雅彪[10](2020)在《FDFN头架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使用FDFN(For the doctors For the nurses)头架以皮质脊髓束为保护靶点的微创穿刺术和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2040m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唐山市工人医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符合入组标准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通过前瞻性研究,按照电脑编辑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0例,使用FDFN头架行以皮质脊髓束为保护靶点的微创穿刺钻孔引流术;对照组45例,行内科保守治疗。通过患者的住院时间、血肿吸收时间,患者入院后1周、3周水肿体积变化,入院后FA值的变化,入院3个月后ADL评分、NIHSS评分,死亡率等方面进行对比,进行临床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术后1周保守治疗组的脑水肿体积(31.71±6.59)ml显着高于微创治疗组(16.05±10.17)ml[Z=-5.634,P=0.000],术后3周保守治疗组的脑水肿体积(19.65±12.32)ml显着高于微创治疗组(9.38±6.30)ml[Z=-5.834,P=0.000];术后3周保守治疗组的FA值(0.57±0.03)显着低于微创治疗组(0.61±0.02)[Z=-5.761,P=0.000];保守治疗组的血肿吸收时间(31.56±6.02)d大于微创治疗组(11.31±5.24)d[Z=-7.217,P=0.000];保守治疗组的住院时间(27.71±9.45)d大于微创治疗组(22.07±8.45)d[Z=-3.195,P=0.001<0.05];保守组1个月NIHSS评分(9.96±3.05)显着高于微创治疗组(5.67±2.29)[Z=-5.626,P=0.000],保守治疗组3个月NIHSS评分(8.98±4.09)显着高于微创治疗组(4.43±1.78)[Z=-5.548,P=0.000];术后3个月保守治疗组的ADL(48.30±19.08)显着低于微创治疗组(61.72±21.56)[t=-2.794,P=0.007<0.05];保守治疗组的死亡率(2.2%)与微创治疗组(3.3%)[χ2=0.000,P=1.000>0.05]。结论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量2040ml的患者,应用FDFN头架以CST为保护靶点的微创穿刺治疗能够明显降低血肿周围水肿,能够更好的促进皮质脊髓束的恢复,缩短患者血肿的吸收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更好的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图11幅;表8个;参45篇。

二、颅内病灶开颅手术中两种定位方法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颅内病灶开颅手术中两种定位方法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开颅手术机器人术前路径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三维重建研究现状
    1.3 路径规划研究现状
        1.3.1 手术路径规划研究现状
        1.3.2 RRT算法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术前路径规划策略与路径规划算法分析
    2.1 引言
    2.2 开颅手术流程
    2.3 常规手术入路方式
    2.4 开颅手术术前路径规划策略
        2.4.1 骨窗面积计算
        2.4.2 坐标变换
    2.5 全局路径规划
        2.5.1 栅格法
        2.5.2 A*算法
        2.5.3 Dijsktra算法
        2.5.4 PRM算法
        2.5.5 粒子群算法
    2.6 局部路径规划
        2.6.1 人工势能场法
        2.6.2 遗传算法
    2.7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头部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
    3.1 引言
    3.2 VTK可视化机制
    3.3 基于MC算法的面绘制
        3.3.1 MC算法
        3.3.2 颅骨模型绘制结果
    3.4 基于光线投射算法的体绘制
        3.4.1 光线投射算法
        3.4.2 头部模型绘制结果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改进的RRT*路径规划算法
    4.1 引言
    4.2 RRT算法
    4.3 改进RRT*算法
        4.3.1 目标点指向扩展
        4.3.2 路径修剪
        4.3.3 路径平滑
    4.4 小结
第五章 颅骨特征点识别及路径仿真
    5.1 引言
    5.2 基于法曲率极大值和向量内积的特征点识别
        5.2.1 颅骨特征点定义
        5.2.2 模型表面曲率计算
        5.2.3 向量几何夹角计算
    5.3 识别偏差参数建立
    5.4 模型特征点的识别验证
        5.4.1 特征点识别结果展示
        5.4.2 不同视角特征点识别对比分析
    5.5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5.5.1 术前确定病灶肿瘤位置
        5.5.2 颅骨骨窗规划
        5.5.3 头皮切口规划
    5.6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病灶增强现实显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增强现实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增强现实技术与医学融合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投影图像畸变校正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患者头颅医学图像三维重建技术
    2.1 引言
    2.2 医学图像成像原理与文件标准
        2.2.1 CT图像成像原理
        2.2.2 MRI图像成像原理
        2.2.3 DICOM文件标准
    2.3 医学图像分割算法
        2.3.1 阈值分割算法
        2.3.2 区域生长算法
    2.4 患者颅骨医学图像三维重建
        2.4.1 Mimics简介
        2.4.2 患者医学图像三维重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移动终端的病灶增强现实系统
    3.1 引言
    3.2 增强现实关键技术
        3.2.1 显示装置
        3.2.2 三维注册技术
        3.2.3 人机交互技术
    3.3 基于移动终端的病灶增强现实系统总体框架
        3.3.1 基于移动终端的病灶增强现实系统功能介绍
        3.3.2 基于移动终端的病灶增强现实系统开发流程
        3.3.3 基于三维物体注册的原理
    3.4 基于移动终端的病灶增强现实系统开发
        3.4.1 患者AR虚拟模型建立
        3.4.2 基于移动终端的病灶增强现实系统环境搭建
        3.4.3 人机交互界面开发
    3.5 实验对比
        3.5.1 虚实匹配方法
        3.5.2 实验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投影的病灶增强现实技术
    4.1 引言
    4.2 图像畸变原因分析
        4.2.1 相机图像畸变原因分析
        4.2.2 投影图像畸变原理分析
    4.3 投影图像畸变校正方法研究
        4.3.1 线性失真投影图像畸变校正方法
        4.3.2 非线性失真投影图像畸变校正方法
    4.4 基于特征点云映射的投影图像畸变校正方法
    4.5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
        4.5.1 曲面投影系统搭建
        4.5.2 曲面投影系统仿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开颅手术机器人操作器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手持式手术器械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手术机器人用手术器械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医疗手术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刚性手术器械
        1.3.3 柔性手术器械
        1.3.4 同心管手术器械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开颅手术机器人系统
    2.1 引言
    2.2 开颅手术机器人工作流程
    2.3 开颅手术机器人系统组成
        2.3.1 手术机械臂模块
        2.3.2 光学定位模块
        2.3.3 末端夹具及手术器械模块
    2.4 快换夹具设计及其力学分析
        2.4.1 结构设计
        2.4.2 主要构件的静力学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2-DOF开颅手术机器人专用手术器械
    3.1 引言
    3.2 结构设计
        3.2.1 可用手术操作空间
        3.2.2 器械组成
        3.2.3 手术操作方式
    3.3 材料选择
    3.4 静力学分析
        3.4.1 主要构件的静力学分析
        3.4.2 装配体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镍钛合金同心管开颅手术机器人器械
    4.1 引言
    4.2 器械设计
        4.2.1 手术器械的分类
        4.2.2 同心管曲率
        4.2.3 结构设计
    4.3 运动学分析
        4.3.1 定义坐标系和曲率方程
        4.3.2 弯矩刚性模型
    4.4 力学模型及力学特性分析
        4.4.1 材料本构模型
        4.4.2 静力学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三同心管开颅手术机器人专用手术器械
    5.1 引言
    5.2 三维重建
    5.3 结构设计
        5.3.1 点坐标的获取
        5.3.2 曲线拟合
        5.3.3 构型设计
    5.4 运动学分析
        5.4.1 两同心管的扭转模型
    5.5 力学特性分析
        5.5.1 弯曲力分析
        5.5.2 扭转力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开颅手术机器人阻抗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研究现状
        1.2.1 “微创治疗型”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开颅治疗型”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阻抗控制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开颅手术机器人系统组成
    2.1 引言
    2.2 开颅手术机器人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2.2.1 开颅手术面向的对象
        2.2.2 传统人工开颅手术的手术流程
        2.2.3 传统人工开颅手术存在的问题
        2.2.4 开颅手术机器人系统设计需求
    2.3 机器人辅助开颅手术的手术室布局及手术流程
        2.3.1 传统人工开颅手术的手术室布局
        2.3.2 机器人辅助开颅手术的手术室布局
        2.3.3 机器人辅助开颅手术的手术流程
    2.4 开颅手术机器人系统组成
        2.4.1 手术机械臂
        2.4.2 光学定位系统
        2.4.3 末端执行器及末端通用器械夹具
        2.4.4 六维力传感器及力采集系统
    2.5 小结
第三章 开颅手术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3.1 引言
    3.2 开颅手术机器人正逆运动学建模
        3.2.1 机器人坐标系建立
        3.2.2 正运动学建模
        3.2.3 正运动学仿真验证
        3.2.4 逆运动学建模
        3.2.5 逆运动学仿真验证
    3.3 开颅手术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开颅手术机器人轨迹规划及轨迹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关节空间轨迹规划
        4.2.1 三次多项式
        4.2.2 五次多项式
        4.2.3 三次多项式与五次多项式的仿真比较
        4.2.4 关节空间轨迹规划仿真实验
    4.3 笛卡尔空间轨迹规划
        4.3.1 直线插值法
        4.3.2 笛卡尔空间轨迹规划仿真实验
    4.4 关节空间轨迹跟踪控制
        4.4.1 机器人动力学
        4.4.2 计算力矩前馈控制
        4.4.3 计算力矩前馈控制仿真实验
        4.4.4 计算力矩反馈控制
        4.4.5 计算力矩反馈控制仿真实验
        4.4.6 动力学补偿控制
        4.4.7 动力学补偿控制仿真实验
    4.5 笛卡尔空间轨迹跟踪控制
        4.5.1 改进分解速度控制
        4.5.2 改进分解速度控制仿真实验
    4.6 小结
第五章 开颅手术机器人阻抗控制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机器人与环境的模型
    5.3 传统的基于位置控制的阻抗控制
    5.4 模型参考自适应阻抗控制
    5.5 模型参考自适应变阻抗控制
    5.6 手术机器人三维可视化建模
        5.6.1 手术机器人Sim Mechanics模型建立
        5.6.2 手术机器人Sim Mechanics模型运动学验证
    5.7 传统的基于位置控制的阻抗控制仿真实验
        5.7.1 平面跟踪仿真实验
        5.7.2 曲面跟踪仿真实验
    5.8 模型参考自适应阻抗控制仿真实验
        5.8.1 平面跟踪仿真实验
        5.8.2 曲面跟踪仿真实验
    5.9 模型参考自适应变阻抗控制仿真实验
        5.9.1 平面跟踪仿真实验
        5.9.2 曲面跟踪仿真实验
    5.10 仿真结果分析
    5.11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6)基于立体定向脑电图的后头部癫痫外科治疗预后和癫痫网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难治性癫痫
    1.2 后头部癫痫
        1.2.1 概述
        1.2.2 症状学
        1.2.3 诊断与手术治疗
    1.3 癫痫网络
    1.4 立体定向脑电图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Ⅰ期评估
        2.2.2 Ⅱ期评估
        2.2.3 SEEG数据后处理
        2.2.4 外科治疗
        2.2.5 预后分析与随访
        2.2.6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临床数据
    3.2 致痫区定位
    3.3 癫痫网络分析
        3.3.1 EI值计算和分析
        3.3.2 EI值计算和人工分析的比较
        3.3.3 网络分析
    3.4 外科治疗预后分析
        3.4.1 患者人口学特征及临床基线数据比较
        3.4.2 影像学检查与预后关系
        3.4.3 致痫区定位与预后分析
        3.4.4 外科治疗方式与预后分析
        3.4.5 术后脑电图与预后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后头部癫痫的外科手术治疗
    4.2 后头部癫痫外科治疗患者预后预测因素分析
    4.3 后头部癫痫的癫痫网络
        4.3.1 顶叶癫痫的网络
        4.3.2 枕叶癫痫的网络
    4.4 立体定向脑电图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顶叶癫痫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底节脑出血内镜通道手术与经侧裂手术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外侧裂、脑岛叶及基底节区的显微外科解剖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探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经外侧裂入路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预防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三部分 探究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技巧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四部分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与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的对比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经外侧裂入路及内镜通道手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论文一
英文论文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基于静息态皮质脑电的术中脑功能区定位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脑功能区定位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1.2 基于任务态皮质脑电的术中脑功能区定位技术
    1.3 基于静息态皮质脑电的术中脑功能区定位技术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大脑功能区与脑电信号
    2.1 大脑的结构与脑功能区
        2.1.1 大脑的结构
        2.1.2 大脑皮层的功能区
    2.2 脑电信号的产生与记录
        2.2.1 脑电信号的产生
        2.2.2 脑电信号的记录方式
    2.3 脑电信号的特点及应用
        2.3.1 脑电信号的特点
        2.3.2 脑电信号的应用领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静息态皮质脑电的采集和预处理
    3.1 静息态皮质脑电的记录方式
        3.1.1 颅内皮质电极
        3.1.2 智能电极接触状态检测器概述
        3.1.3 智能电极接触状态检测器的硬件设计
        3.1.4 产品实现与测试
    3.2 静息态皮质脑电的采集
    3.3 静息态皮质脑电的预处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静息态皮质脑电的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设计
    4.1 特征提取算法设计
        4.1.1 小波变换简介
        4.1.2 小波分解算法设计与频带能量
        4.1.3 自相关模型与AR系数
        4.1.4 组合特征矢量
    4.2 支持向量机识别分类算法设计
        4.2.1 支持向量机简介
        4.2.2 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及参数选择
    4.3 极限学习机识别分类算法设计
        4.3.1 极限学习机简介
        4.3.2 极限学习机分类算法的激活函数选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脑功能区定位算法的建模与测试
    5.1 特征样本建立
    5.2 基于SVM分类算法模型的训练与测试
        5.2.1 SVM分类算法模型的训练
        5.2.2 SVM分类模型测试
    5.3 基于ELM分类算法模型的训练与测试
        5.3.1 ELM分类算法模型的训练
        5.3.2 ELM分类模型测试
    5.4 实验结果对比与评价
    5.5 本章小结
总结
    工作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脑曼氏裂头蚴病药物与手术干预后抗体水平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诊断与临床结局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治疗方式
        2.2.1 吡喹酮治疗
        2.2.2 手术治疗
    2.3 随访
    2.4 头颅影像学检查
    2.5 曼氏裂头蚴抗体滴度检测
        2.5.1 试剂
        2.5.2 主要仪器和器材
        2.5.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5.4 曼氏裂头蚴核酸鉴定
        2.5.5 曼氏裂头蚴ES抗原的制备
        2.5.6 脑曼氏裂头蚴病患者血清抗体IgG滴度检测
第3章 结果
    3.1 病例基本信息及流行病学
    3.2 曼氏裂头蚴鉴定
        3.2.1 解剖组织结构特征
        3.2.2 虫体组织病理学形态特征
        3.2.3 核酸检测结果
    3.3 吡喹酮治疗组临床、影像、抗体的变化
        3.3.1 药物干预临床结局优的患者情况
        3.3.2 药物干预临床结局差的患者情况
        3.3.3 脑曼氏裂头蚴病患者吡喹酮治疗结局优和治疗结局差的组间比较
    3.4 手术治疗组临床、影像、抗体的变化
        3.4.1 手术干预临床结局优的患者情况
        3.4.2 手术干预临床结局差的患者情况
        3.4.3 手术治疗不同结局间的比较
    3.5 手术和药物治疗组间的比较
        3.5.1 临床表现比较
        3.5.2 影像学比较
        3.5.3 手术和药物结局优抗体滴度最早消失时间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江西脑曼氏裂头蚴病流行病学特点
    4.2 手术治疗结局与转归
    4.3 药物治疗与转归
    4.4 脑曼氏裂头蚴病近期疗效的判定标准:
    4.5 脑曼氏裂头蚴患者样本的分子检测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10)FDFN头架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资料与方法
        1.1.1 一般资料
        1.1.2 纳入标准及禁忌证
        1.1.3 入院检查
        1.1.4 FDFN头架介绍
        1.1.5 治疗方法
        1.1.6 数据采集
        1.1.7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人口学特征
        1.2.2 基线资料
        1.2.3 水肿体积比较
        1.2.4 FA值比较
        1.2.5 术后血肿吸收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之间结果比较
        1.2.6 NIHSS评分比较
        1.2.7 ADL评分比较
    1.3 讨论
        1.3.1 HICH外科手术的理论基础
        1.3.2 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的重要性
        1.3.3 HICH的手术时间窗
        1.3.4 微创穿刺引流术细节
        1.3.4.1 微创穿刺术手术穿刺路径的选择
        1.3.4.2 引流管穿刺的深度
        1.3.4.3 rt-pa和尿激酶在微创术后的应用
        1.3.5 微创穿刺术后再出血
        1.3.6 HICH的多靶点穿刺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脑出血的治疗现状
    1. HICH的发病机制
        1.1 长期高血压是血管破坏的病理、生理基础
        1.2 脑内血肿扩大
        1.3 高血压脑出血后对脑组织继发性损害
    2. DTI检查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2.1 DTI成像的基本原理
        2.1.1 FA值、rFA值的临床意义
        2.1.2 评估部位的选择
        2.1.3 CST完整性分级
    3.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3.1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穿刺技术
        3.2 大骨瓣颅内血肿清除术
        3.3.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3.4. 神经内镜血肿抽吸术
        3.5. 神经导航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4. 高血压脑出血的内科治疗常见问题
        4.1 血压管理
        4.2 血糖管理
        4.3 颅内压管理
    5.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神经外科领域的重要性
    6. 现代康复理念
    7.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颅内病灶开颅手术中两种定位方法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开颅手术机器人术前路径规划研究[D]. 赵凯.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2]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病灶增强现实显示技术研究[D]. 张昊.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3]开颅手术机器人操作器械研究[D]. 赵良国.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4]开颅手术机器人阻抗控制技术研究[D]. 孙新超.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5]中颅底硬膜外表皮样囊肿的临床分析[D]. 汪成伟.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6]基于立体定向脑电图的后头部癫痫外科治疗预后和癫痫网络分析[D]. 王文博. 兰州大学, 2021(12)
  • [7]基底节脑出血内镜通道手术与经侧裂手术的对比研究[D]. 高文波. 山东大学, 2020(04)
  • [8]基于静息态皮质脑电的术中脑功能区定位算法研究[D]. 贺国庆.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9]脑曼氏裂头蚴病药物与手术干预后抗体水平变化的研究[D]. 谢慧群. 南昌大学, 2020(08)
  • [10]FDFN头架微创穿刺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D]. 徐雅彪.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两种颅内病变开颅定位方法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