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中医心理学

佛教与中医心理学

一、佛教与中医心理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慧鸿[1](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提出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吴晶[2](2020)在《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资源、理念与进程》文中提出作为一门产生于西方科学主义背景下的助人技术,心理治疗从产生伊始就不可避免的带有种族中心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特点。心理治疗的目标、技术都深受西方文化制约。追求普遍适用的心理规律,寻找适合于所有人的治疗方法成为自然科学心理治疗的目标。实际上,心理治疗并不是为了治好一种“病”,而是帮助人们生活的有效方式。现代心理治疗已不再重视寻求超越文化的单一模式,转而广泛吸收不同学派、不同学科的理论成果,心理治疗出现整合、折中的趋势。第一章从现代心理治疗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提出回归文化、扎根文化才是心理治疗发展壮大的根本途径。从文化的角度看,东方和西方的心理治疗在治疗目的和治疗手段上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差异。东方心理治疗重在内心醒悟和调整,使用内省、自修等向内观照的方法;西方的心理治疗重在解除症状,使用外在的技术和培训等方法。在对治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生活意义感丧失这类心理问题时,或许中国文化显得更为适宜。在寻求心理问题解决之道的过程中,许多西方心理学家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墨菲、布雷德、荣格等西方心理学家都对中国文化倍加推崇。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本土心理治疗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决定着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第二章在心理学发展资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本土心理治疗可供借鉴的六种资源形态。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仅有一短暂的历史。漫长的过去指作为资源形态存在的心理学,短暂的历史指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可以说,对漫长过去中存在的其他形态的心理学继承的多少决定了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水平。相比于科学心理学短暂的历史,其他形态的心理学关于人类心理生活的探索有更为悠久的历史。深入挖掘、提炼、再造这些资源,理应成为当今心理学发展的可行路径。在发展中国本土心理学的过程中,吸取什么样的养分作为发展的资源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历史文化都能成为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资源,需要认真的分析并提炼出适合心理治疗的理论思想。对传统文化资源应有选择的吸收,有分别的拿来,提取适合心理治疗成长的养分。哲学家对心理的考察,普通人的心理智慧,其他学科的心理经验(指与科学心理学相类同或相类似的其他科学分支中存在关于人类心理行为的相关研究和相关成果),宗教中的心理思想,科学形态的心理学研究都可以成为本土心理治疗发展壮大可以借鉴的资源。从这一理念生发出来,发展本土心理治疗可供借鉴的资源主要包括中国哲学的心理治疗资源、中医的心理治疗资源、宗教的心理治疗资源、巫术的心理治疗资源、艺术的心理治疗资源等等。在提取适宜资源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从对西方理论思想的复制模仿中走出来,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光辉才是发展本土心理治疗的根本目的。中国文化的任务不在于增加知识而在于提升心灵境界,不是抽象的理论体系而是实践的心性修养。中国文化始终把人心问题、身心修养放在核心位置,形成了独特的心性论思想。心性论属于哲学思想,是传统文化的建构,并不是专门的心理学探索,但是通过转换和挖掘,心性论中仍包含有大量的心理学内容,构成中国传统心理学的基本形态。中国文化中的心性论心理学思想从独特的文化视角,系统的思想论域,给出了人的心理的基本思想预设,给出了人的心理的核心理论依据,给出了人的心理的系统理论推演。心性心理学不同于西方心理学关于心理现象的解释和描述,是一种独特的心性修养思想,构成了特定的心理文化,千百年来起着维护国人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心性心理学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核心理念的注入和转换为心理治疗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心性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在心理治疗中体现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知足知止、自我化育、自我超越。这构成文章的第三部分,即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核心理念。第四章总结了心理治疗的过去和现在,同时指出本土心理治疗未来发展的可能路径。现代心理治疗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对中国本土心理治疗来说这一历史显得更为漫长久远。在中国古代,巫和中医大致起着心理治疗的作用,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为先民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近代心理治疗以心理卫生事业的开展为开端。有识之士提出了旨在改善国人身心状况,提升身心健康水平的心理卫生运动。现代心理治疗在全面学习西方心理治疗理论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在模仿跟随西方心理治疗模式的过程中,国内学者逐渐意识到仅凭西方的心理治疗理论并不能够真正有效的解决中国人的心理问题。中国人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扎根中国文化,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构中国本土心理治疗体系,才能真正解决国人心理问题,治愈心理疾病,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发展和演变就应该立足、提取、运用本土的资源,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之上,在本土文化的传统之中,建构特定的心理治疗,创造本土心理模式。中国心理治疗必然走向一条本土心理治疗的道路。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对传统心理学的理解继承不是全盘接受、不是片面截取,而是在广泛的、有选择的吸收借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汇贯通,扎根本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不仅是本土心理治疗发展的出发点,也是本土心理治疗发展的归宿。

马进疆[3](2019)在《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心理矫治职务犯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索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在罪犯心理矫治中的应用价值;促进职务犯从自身深刻认识自己的犯罪根源,纠正以往习惯外归因,推卸责任的错误倾向。在职务犯的教育实践中,检验具有长远效果的人格矫治与人格塑造的新方法。弥补职务犯以往心理矫治工作针对性不强,深度不足、高度不够的问题。方法:首先对心性修养、内观、正念、禅修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语数据库对近20年文献检索整理。运用文化心理学、宗教心理学、解释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中国心学和中医内观认知疗法所涉及理论与技术进行跨文化比较分析。研究者自我体验不同的内观方法,加深对中国心学和中医内观疗法的认识。在广东省某监狱运用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疗法进行心理矫治的社会实践研究。在心理矫治职务犯的过程发现问题,并随时对有代表性的职务犯进行质性访谈。结果:通过调查广东省某监狱,204名服刑职务犯平均年龄为54.0岁,其中83.8%在40岁到65岁之间。学历较高,74%的职务犯接受过高等教育,研究生比例竟然达到了12.7%。捕前绝大多数处于领导岗位。原判刑期较长,近70%超过了 5年。犯罪类型贪利类为绝大多数,贪利类为78.4%,若加上数罪并犯中核心罪名为贪利类的,那贪利类就达到90.2%。与全国常模组相比,职务犯组SCL-90总分(170.59±79.29)及个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组,职务犯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比普通人群要低很多,尤其是躯体化、抑郁与强迫状态;在人格方面,运用卡特尔16PF量表测量职务犯发现职务犯人格特质的各项因子分均比普通人群要低;运用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nternal External Control Scale)测量职务犯的归因方式发现职务犯有明显的外归因倾向。将纳入社会实验的职务犯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经过对实验组中国心学与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对照组空白对照。实验后发现对照组(1.94±0.60)与实验组(1.56±0.54)相比SCL-90总均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实验后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中16PF中的怀疑性、独立性、紧张性、适应性与焦虑型、心理健康因素等发生了明显改变;实验后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分值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实验前(1.89±0.68)、后(1.56±0.54)相比实验组SCL-90总均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实验前后发现实验组的16PF中的怀疑性、独立性、紧张性、适应性与焦虑型、心理健康因素等发生了明显改变;实验前后发现实验组的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分值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实验前(1.89±0.74)、后(1.94±0.60)相比对照组SCL-90总均分发生了并未明显的改变;实验前后发现对照组的16PF中的聪慧性、实验性等发生了明显改变;实验前后发现对照组的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分值并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可明显改善职务犯的心理健康状况,可改善职务犯的某些职务犯的怀疑性、独立性、紧张性、适应性与焦虑型、心理健康因素等人格特征发生改变,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分值并未发生明显改变。

肖源诣,李军,李梦桐,林阳,罗昭娜[4](2018)在《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探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理疾病对人体的危害不亚于身体上的疾病,心理方面的疾病自古以来也就有记载。我国传统医学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在为中华儿女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并且在不断的实践当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因此形成了丰富完备的理论体系。中医心理学事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本文综述了心理学的概念和内涵,重点描述了几个中国古代医学心理治疗的案例,最后我们对现代中医心理学发展提出了展望。

赵振海[5](2018)在《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联合抗抑郁药治疗重度抑郁发作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以显着而持久的心情低落、兴趣下降、身体疲乏和精力减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患病率高、治愈率低、自杀率和复发率高、疾病负担重等特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目前至少有5000万~6000万抑郁症患者,不仅其自身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如何提高抑郁症患者(尤其是其中治疗难度最大、危害最重的重度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降低其复发率,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作为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抑郁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随着抑郁症临床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深刻认识到除生物学因素以外,社会和心理因素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和复发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多个国家抑郁症治疗指南以及相关研究资料显示,任何一种抑郁症,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皆为首选治疗方式。临床实践表明,心理治疗对于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减少其复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心理治疗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易感因素,其长期疗效可能优于药物治疗。因此,抑郁症的心理治疗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需要注意的是,心理治疗的各个环节都与文化因素紧密相关,并且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但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西方心理治疗与中国文化的联系并不紧密,所以西方的心理治疗用于中国人有其较大的不足和局限性。鉴于此,研究、发展适合中国人的本土化心理治疗方法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1.目的根据汪卫东教授的人格毕生发展假说“蚕茧理论”,通过大样本的“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ang’s Memory-Tracing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ventory,WMPI)的测评,研究正常人与心理疾病患者的人格发展特点,分析“胆气”与人格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胆气的差异,阐述“胆气”在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意义。研究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Low Resistance Thought Induction Psychotherapy,TIP技术)联合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重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TIP技术对提高人格要素“胆气”的作用;探讨TIP技术的临床优势及意义。2.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和临床研究。2.1理论研究研究抑郁症与人格的相关性,通过文献复习、分析、整理,尤其是总结汪卫东教授的人格毕生发展假说“蚕茧理论”,分析抑郁症发病与中医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阐述人格要素“胆气”在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2.2调查研究本课题以WMPI为研究工具,采用横断调查法,研究对象为正常人、精神疾病患者及抑郁症患者,分析WMPI中胆气分量表与其他分量表和量表总分的相关性;分析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胆气的差异性,分析验证胆气的作用、重要性及意义。2.3临床研究以40例重度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抗抑郁药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简称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抗抑郁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TIP技术(简称TIP组),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WMPI胆气分量表进行测评,通过自身前后及组间对照观察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通过比较两组的的临床疗效,探讨TIP技术在治疗重度抑郁发作中的作用以及临床优势,探讨TIP技术提高人格要素“胆气”的作用。3.结果3.1 理论研究3.1.1 应对方式不当,消极的防御方式及归因方式是患抑郁症高危因素;高神经质、高内倾、依赖和自我批评、诉情障碍、消极完美主义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人格易感因素。这些因素导致患者的人际关系不和谐、过度自卑、缺乏自信心,对自我的形象和力量过度贬低,从而易患抑郁症。3.1.2汪卫东教授提出了人格毕生发展的假说,即人格蚕茧理论。他认为个体的人格产生、发展是以时间为“纲”,以发展要素为“目”的立体式螺旋上升过程,安全感与不安全感的动态平衡是这个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3.1.3“勇怯,”是人格发展的初始因素,随后形成“胆气”,这是个体最重要、最核心的人格要素。勇怯主要来源于亲子关系状况,勇怯之间具有动态的阴阳平衡关系,胆气的勇怯决定了胆主决断功能的强弱,胆气的勇怯与情志活动紧密相关,胆气的提高对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胆气虚怯可能是抑郁症最核心的病因病机。3.2调查研究3.2.1通过WMPI大样本的数据分析,WMPI总分与胆气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837;其次是自我,为0.805。胆气分量表评分与WMPI总分和其他分量表分具有显着的相关性,胆气与人格总分、自我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是0.837、0.728。统计学检验表明正常人和精神疾病患者在总分、胆气分和人际关系、世界观、思维方式、性发展、教养方式、生活事件、意志力等维度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3.2.2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胆气量表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童年期胆气总分及胆气的四个维度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年期和青年期,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在胆气及人际恐惧、适应力这两个维度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恐惧和莫名恐惧没有差异。研究表明童年期胆气训练和培养最为重要,抑郁症的心理治疗要重视胆气以及人际恐惧和适应力的提高。3.2.3胆气勇怯平衡能够调节情志、维持个体心理健康、促进人格发展和健全。胆主决断和情志之间关系密切,胆气和情志最相关,胆通过对情志作用而影响五脏六腑,侧面印证了“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及“百病皆生于气”。调查研究验证了胆气虚怯是抑郁症最核心的病因病机,由此可见胆气对于心理健康非常重要。3.3临床研究3.3.1治疗有效率及HAMD评分改善情况两组组内比较显示,治疗前后两组疗效指标HAMD评分有明显下降(P<0.05),第8周的抑郁症状改善最明显,可见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两组组间比较显示,以减分率作为疗效指标,治疗8周后TIP组治疗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第8周TIP组HAMD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多重线性回归逐步法(α1=0.05,α1=0.10)筛选对治疗8周HAMD得分有影响的因素,发现最终影响治疗8周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有:基线得分情况、年龄、分组代表的治疗方法。提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治疗前病情越重,年龄越大疗效越差,采用TIP技术治疗的疗效越好。对于重度抑郁发作,TIP技术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的疗效明显优于支持性心理疗法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 WMPI胆气分量表评分改善情况组内比较显示,对照组4周、8周总分及各维度分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治疗8周与治疗4周相比无明显变化;TIP组除莫名恐惧外,治疗4周和8周总分及各维度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治疗8周除莫名恐惧外,总分及各维度分较治疗4周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4周与治疗8周两组间除莫名恐惧外,TIP组胆气总分及各维度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P组除莫名恐惧外,胆气总分及各维度分随疗程呈进行性下降,胆气异常改善作用持续加强。4.结论4.1抑郁症的发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先天禀赋不强、应激事件刺激、应对方式不当、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归因方式等密切相关。“胆气”是个体最核心的人格要素,胆气勇怯失衡,“胆主决断”功能失职可能是抑郁症发病重要的病因病机。理论研究表明胆气虚怯可能是抑郁症发病最核心的病因病机。4.2 WMPI人格量表调查研究表明人格总分与胆气具有最高的相关性,“胆主决断”,“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胆与情志最为相关。胆气可以调节情志、促进人格发展和健全、维持心理健康。胆气分量表调查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胆气及胆气的四个维度均明显低于正常人,童年期胆气训练和培养最为重要,调查研究验证了胆气虚怯是抑郁症患者最核心的病因病机。抑郁症的治疗首先要重视胆气虚怯的治疗。4.3 TIP技术可以提高重度抑郁发作患者的疗效,矫正胆气虚怯。TIP技术属于本土创新心理治疗方法,是治疗抑郁症的治本之策,对于提高抑郁症的临床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有着积极作用。TIP技术治疗抑郁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现实意义。

丰云舒[6](2018)在《从情志之恐论治强迫症的理论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强迫症是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的精神心理门诊常见疾病。患者感受到自身反复的想法或冲动,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非常焦虑与痛苦。该病起病隐匿,一旦发病,会使患者社会功能受损,给家庭社会带来负担。在世界范围内,是中青年人群中疾病负担最重的20种疾病之一。通过对情志理论研究的综述,发现情志之恐是强迫症状发生发展的因素,其心理、生理病理机制中与恐惧相关,并且与成长经历中的恐惧体验有关。情志之恐的理论对恐惧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应用较多,如果将调节情志之恐的思想理论与方法应用到强迫症治疗中,会提高临床疗效,对充实中医、中医心理学对强迫症的认识有重要意义。目的1.明确中医对情志之恐、强迫症的认识,恐志与强迫症发生发展的认识,明确强迫症人群的情志之恐发育特点,提出从恐论治强迫症治疗思路。2.观察从中医心理学情志之恐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拓展中医治疗强迫症思路,并提供有效方法。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分为文献研究与量表调查研究两部分。文献研究部分用文献学研究方法,结合医学、部分史学文献整理探索古代情志之恐与强迫症的认识与治疗方法。明确古人对情志之恐自身发育的规律性与对强迫症发生发展作用的认识,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指导。量表研究为补充文献研究中对成长中情志之恐与强迫症发生发展的内容不足。以强迫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横断调查法,方便取样,使用Y-BOCS、SCL-90、MMPI以及广安门忆溯性人格发展问卷(WMPI)部分量表为研究工具,有效问卷141份。研究强迫症患者情志之恐与严重程度、症状、人格特征的相关性,与心理发展过程中情志之恐的相关性与异常发展规律。2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纳入门诊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研究组采用TIP治疗,对照组采用ERP治疗。每周两次,共8周。以Y-BOCS为主要疗效指标,SCL-90、MMPI为次要疗效指标观察改善情况。结果1理论研究1.1文献研究发现,情志之恐包括惊与恐两方面。故本研究的恐志包括内在恐惧体验与外界因素所致之惊恐,但不在具体用词上区分。情志之恐的产生与五脏,风水火痰等病理因素,志、欲求、思虑、行为等心理因素,先天禀赋及运气等因素相关。恐致病的机制从伤神、伤精、伤气、伤志等方面。强迫症在古代文献被记载为郁病、卑惵、心疾、水淫等。情志之恐对强迫症发病有两个层面,一为症状层面的恐偏胜生疑,使得病情发生发展,二为人格特征层面“畏惧深”,明确指出“所惧非天性”,强迫症患者的恐志是后天发展而来。1.2量表调查研究结果显示,Y-BOCS总分、强迫行为因子、强迫思维因子、SCL-90强迫症状因子与SCL-90其他各因子均有显着相关性,Y-BOCS总分、强迫行为因子、强迫思维因子与恐怖、焦虑、抑郁因子均有有中度相关,SCL-90强迫症状因子与SCL-90其他各因子均有中度以上相关。Y-BOCS强迫行为因子与MMPI临床量表的Pt、Sc、Ma、Si分量表相关;Y-BOCS强迫思维因子与D、Pt、Sc、Si量表显着相关;Y-BOCS总分与D、Pt、Sc、Si量表显着相关;SCL-90强迫症状因子除Pa、Ma外均有相关性。考察强迫症状与WMPI的相关性。Y-BOCS强迫行为因子与青年莫名恐惧相关。Y-BOCS强迫思维因子与自然恐惧、人际恐惧、童年与青年人际恐惧、青年莫名恐惧相关。Y-BOCS总分与人际恐惧、童年人际恐惧、青年莫名恐惧相关。SCL-90强迫症状因子与所有的维度相关。考察强迫症患者SCL-90与全国常模的差异。在各因子中都有显着差异。考察强迫症患者MMPI与全国常模的差异。其中Hy、Pd、Pt、D分量表T分平均分超过60。患者总体为2-3非突出编码测图。考察强迫症患者WMPI恐相关维度在不同成长时期与正常人的差异性。其中童年期自然恐惧、青年期莫名恐惧、所有时期的人际恐惧和外部惊吓事件维度均有差异。强迫症患者在人际恐惧、莫名恐惧在少年到青年时期没有差异。而全国常模现实正常人群在各维度不同阶段都有差异。强迫症患者在当下症状层面、个性特征与恐的相关,强迫症患者的情志发育在少年到青年时期发生停滞或退行,是可能的强迫症发病因素。从情志之恐论治强迫症存在合理性与发展空间。1.3文献中,对惊恐治疗的原则是治病求本、标本同治、安神定志,以习以平惊、思胜恐、抑情顺理、调欲从欲、祝由、导引参禅等,并结合婴童时期情志之恐的调治理论。临床以将上述思想结合,以低阻抗状态营造、低阻抗意念导入脱敏、低阻抗意念导入认知领悟与情志疏导、低阻抗意念导入对症处理形成强迫症治疗技术方案。2临床研究2.1有效率比较TIP技术治疗强迫症的总体有效率更高。研究组痊愈率为42.86%,显效率为33.33%,无效率为23.81%,总有效率为76.19%;对照组痊愈率为10%,显效率为40%,无效率为50%,总有效率为50%,两组间有显着差异。2.2主要指标比较Y-BOCS总分。两组均会在不同时点评分明显不同,两组间疗效有显着差异。Y-BOCS两组治疗前后第0周与第8周因子分比较,研究组在强迫行为与强迫思维有显着差异,对照组没有显着差异。Y-BOCS强迫行为因子评分两组均会在接受治疗后下降,且两组没有差异;Y-BOCS强迫思维因子评分研究组有明显下降。两组在4周、8周测评时已经出现疗效差异。结合Y-BOCS两组在不同时间点因子分的比较,研究组在第4周强迫思维因子开始与对照组表现出差异,第8周强迫行为因子与对照组表现出差异。2.3次要指标比较SCL-90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中,研究组总均分及各因子均出现差异。组间比较中,两组治疗前后差值在强迫和恐怖因子出现差异。MMPI评分研究组在K、Hs、D、Pd、Pa、Pt、Sc、Si临床量表表现出差异。组间比较中,在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中,在Pa、Pt、Sc表现出差异。结论1.情志、情志之恐理论内涵丰富,对中医心理学有临床实用价值与指导意义。2.情志之恐是强迫症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之一。强迫症患者的症状符合情志之恐致病的表现,其情志之恐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与停滞。临床中,从情志之恐论治强迫症具有可行性。3.临床可以治病求本、安神定志为原则,从情志之恐法进行治疗。将“习以平惊”、“思胜恐”、“抑情顺理”、“调欲从欲”、“祝由”、“导引参禅”,古代对小儿恐志培育思想与当代中医心理学技术结合进行治疗。4.从情志之恐论治,使用TIP技术对症与再成长治疗强迫症能够有效改善强迫症状及患者人格特征。5.从情志之恐论治充实了中医学和中医心理学对强迫症的认识,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付爽[7](2017)在《晋唐汉佛教医学研究述评》文中认为史学界对晋唐佛教医学相关问题的研究已有建树,且正在不断地深入与细化,研究面不断扩大,关注的问题也不断深入,然而,关于佛教医学的研究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第一,从通史角度讨论佛教医学者居多,断代研究尤其是晋唐研究不够。佛教医学在不同历史阶段均有不同特点,唐代是佛教医学由盛而衰的转型期,与其他历史时期有鲜明的区别。唐代是佛教的大发展时期,但佛教医学却呈现衰落之势,研究佛教医学与佛教发展不同步的原因就显得尤为必要。第二,研究多集中在佛教经典、佛藏文献中的医学思想和医学资料的探析,但是由于佛教经典的繁多加上一些经典的遗失,使得某些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困难,其研究就不可能那么全面,那么充分。第三,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有待深入,如许多学者探讨佛教医学对本土医学的具体影响,却忽视了当时本土接受佛教医学的基础。佛教医籍是研究佛教医学的基础,但是晋唐到底存在哪些佛教医籍,却少见研究。医僧是佛教医学的实施者,但是对医僧队伍的构成及特点,医僧的区域分布与特点,医僧当时能治哪些病,佛家医术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有什么变化等都值得深入研究。第四,研究晋唐佛教医学,不仅要关注他的内容、对本土医学的影响,还要关注他的具体医术,更要研究佛教医学对晋唐社会的冲击和影响。第五,既往研究成果往往倾向于佛教医学具体观点的探讨或诊疗方法,而缺少佛教医学发展史的系统阐释,在今后的研究中要扩大学术视野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以此为起点,从历史学、医药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多角度继续深入对佛教医学的相关问题研究。同时,应从医疗史、文化史的角度,探讨佛教医学的传播与佛教中国化间的关联、佛教医学与佛教文化的传播是否同步等具体问题,为我国传统医学、佛教文化等研究开辟新的思路,理性引导佛教医学为现代医学注入新鲜的血液。

罗清峰[8](2015)在《傣族佛教心理调适方法与中医心理学心理调适方法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 本课题通过对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佛教教义及其佛事活动的研究,探讨其中蕴含的心理调适方法,并与中医心理学心理调适方法进行比较,寻找二者在心理调适方法上的相关性,为补充和完善中医心理学心理调适内容、进一步研究发展中医心理学提供依据。方法: 本课题通过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佛教教义及佛事活动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提炼出傣族佛教教义及其佛事活动中所蕴含的心理调适方法,对比研究傣族佛教与中医心理学在心理调适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结果: 1.傣族人民虔诚信仰傣族佛教,以佛、法、僧为信仰中心。人们的认知和行为规范以傣族佛教教义为准则。人们遵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2.傣族佛教教义系统而丰富,这些教义即是通过对苦的说明,使人们了解人生痛苦的现象和本质以及摆脱这些痛苦的方法。人们通过修习戒、定、慧以期了脱生死,证悟涅盘。3.傣族佛教地区有丰富的节庆活动,每种活动都有特定的宗教意义,这些意义大都与佛法有关,重在指导人们在生活中践行佛法。4.傣族佛教教义及佛事活动中体现的心理调适方法可概括为:①节制欲望,内守心神②修习止观,清净内心③涵养道德,柔顺轻安④愉悦情志,条畅心情⑤正视痛苦,积极生活⑥随顺人情,开导解惑⑦气功导引,身心和谐⑧歌舞怡情,移情于乐等。5.中医心理学心理调适方法包括心理养生和心理治疗两部分。中医心理养生包含清静养神、节欲守神、养性调神、怡情畅神、顺时调神、动行怡神等方法;中医心理疾病治疗方法包含意疗、针灸疗法、药物疗法、气功疗法、音乐疗法、志意以绳等内容。6.中医的心理疗法即意疗,具体包含顺情从欲、开导解惑、情志相胜、移精变气、暗示诱导、志意以绳等方法。志意以绳包含习以平惊法、矫正疗法、捕捉患物法、行为诱导法、行为满足法等方法。结论: 1.傣族佛教教义及其佛事活动中蕴含的心理调适方法以南传上座部佛教教义为指导,中医心理学心理调适方法以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傣族佛教通过改变人们的认知、规范人们的行为、实践禅修功课和张弛有度的佛事活动来实现对人的心理调适。中医心理学借助药物、针灸、气功导引、意疗等手段以调和阴阳、调节气血,辨证施治,使情志舒畅、气血平和,达到防治心身疾病的效果。二者的属性以及对心理现象认识的不同表现出在心理调适的理论和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异性。2.傣族佛教与中医心理学在心理病症的防治方面有诸多近似的方法,体现在节制欲望、清净内心、修养道德、怡情畅志、习见习闻、开导解惑、以情调情、气功导引、音乐疗法等方法上,这些近似的心理调适方法可获得相同的心理调适效果。二者在心理调适方法上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3.傣族佛教教义及其佛事活动中蕴含着众多的心理调适方法,在心理病症的治疗方面主要采用了意疗和气功导引疗法,也包含部分音乐疗法和志意以绳的内容。这些方法在心理病症的防治策略上以预防为主。中医心理学不仅注重心理病症的预防,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心理疗法。中医心理学着重于临床治疗,在心理病症治疗方法上较傣族佛教心理调适方法丰富。二者在心理病症的防治策略上有所侧重。4.傣族南传佛教教义在发挥心理调适作用的过程中贯穿始终,傣族人们虔诚的信仰是发挥心理调适作用的关键。傣族佛教中蕴含的以信仰基础,具有丰富义理而深入生活的心理调适方法对丰富中医心理疗法和临床心理治疗疗效的发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启发。

罗清峰,秦竹[9](2015)在《傣族南传佛教心理调适方法与中医心理疗法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傣族南传佛教与中医在心理调适方法上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研究整理提炼出傣族南传佛教中蕴含的心理调适方法,与中医心理调适方法进行对比,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傣族南传佛教蕴含着丰富的心理调适方法,在心理病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着显着作用。结论:傣族南传佛教与中医在情志病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有诸多相通之处。

陈素玲[10](2014)在《中医与佛教调心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1探讨比较中医与佛教的调心方法所依据之理论。1.2探讨比较中医与佛教之调心方法。1.3探析未来二者整合之可能性。方法:本论文属于文献分析法,透过中医与佛教调心方面之古今文献作比较研究。成果:佛教是一种信仰,而中医是一种医学。这两者要作比较,有基准点的不同。然而他们相同之处都是在于具有调心的部分。因此,本研究即在此共同点上来作比较。有几点的结论:3.1中医与佛教调心理论之比较中医与佛教调心理论之比较发现:佛教所谓的贪嗔痴三毒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每一项都和中医的七情有许多的连结和关系。中医七情与佛教七情也是如此。情绪是会互相感染,因为一种情绪会连结到另一种情绪,它会来来回回、反反复覆。有时候一个情境来了,却是数种情绪一起生起。就佛教而言,种种的烦恼就跟着生起。因为人有种种情绪,人的情绪很复杂。所以人是一个很复杂的生命体。这就是构成了所以人在这种复杂的情绪当中,人的身体都常常的一再的受到这些情绪的影响。情绪纠结、情绪复杂、情绪时隐时现、情绪或强或弱、情绪或好或坏、情绪不断地来来回回、情绪或前或后、情绪持续的时间或长或短。复杂的情绪就造成人类的种种心理疾病!每个人的情绪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人的情绪和表达方式无比的复杂。这些种种情绪的发展,有正向有负向,都夹杂在一个人的身上。所以调心应该是治标又治本,调心不是只有一时,应该作长远的练习。调心不是只有一世,应该是生生世世的累积成果。一般的医药只是一时的治标,情境来的时候,情绪又再度生起,可是外在的情境是没有办法完全的掌控,因此人的调心,是需要从自我来调起,才有能力去真正让一个人的身心健康起来。3.2中医与佛教调心方法之比较调心的方法有多种,就中医而言不外是采用药草、针灸、拔罐、气功、食疗、耳穴贴压等种种方式。当然在医院里面所采用的方法就没有这么多种,尤其在台湾是受到一些限制的。但是在个人自我的调养方面却有很多可以使用的,譬如穴位的按摩、练练气功、打打太极拳,或者清晨到公园里面去欣赏大自然,这个都是中医的调养方式。佛教里面也有这些方法:如在林子树木底下参禅打坐,打坐后起来经行、跑香、练练功法。这些总加起来就是在调心方法上的比对。纵使现代的佛教,并没有像在原始佛教时代,结合了印度的医学。但是现在佛教的发展,尤其在台湾,并没有属于佛教自己的医学,而使用医药。如果有的话,是结合现代医学在进行。所以这个部分就是古代跟现代的不同。本论文虽然比较着眼在精神疾病方面,但是佛教对于日常的放松、降低焦虑、平静心情,其实也有很好的成效。只是本文在探讨佛教跟中医的调心方法的比较,因此这方面着墨较少。中医是他力的治疗,佛学是自力的净心。一种是医学,一种是生命的认知,在基本的比较上是有某种的差异性,然而相同之处都是调心,都有调心的理论和方法。只是他们的根本立足点是不大一样的,因此衍生出来的治疗方式就会有不同了。在二者之方法上,共有七点发现:中医是一种治疗方法,佛教是一种解决烦恼的办法。中医是一种医学,佛教是一种生命科学。中医是一整套的疗方,佛教是一整体的全方位医学。中医理情顺气,佛教治心明性。中医与佛教语言有差异需沟通。中医他力治疗为主,佛教自力调心为要。中医以疗愈心理疾病为目的,佛教以断除烦恼解脱生死为目标。3.3中医与佛教调心方面整体性之比较中医跟佛教毕竟是两种不一样的学科,由于彼此的目标、方法的不同,因此会造成比较上的困难度。譬如一个是医生,一个是传教士、宗教师,这两者本质是不同的,但是他们在互相参照的时候会发现有一些相同之处。相同之处如下:第一、都是调心,都是为了让人的心理更加的健康。这一点在根本上是彼此都可以互相的认同的,只是方法的不同罢了。第二、都是逐步渐进的方法。因为中医调心他会也从身体方面调起,而身体的疾病若是长期性的,可能会产生情绪上的烦闷、胸闷这些现象。然而这些现象的调整也不一定马上吃药马上见效,而是需要一点时间。至于佛学方面,可作之前之后的比较,学佛前学佛后,或者参加某个法会前,参加某个法会后,这样子的互相的比较,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心情的差异,心情的调整。所以,如果中医用吃药的,佛教就是用法会、诵经、持咒作为药方。如果中医是讲究运动、亲近大自然,那么在佛教里面,也会有所谓的打坐后的经行、走路、跑香,以及在树林之中或者风景优美宁静的地方静坐。这就是佛教的方法,虽然没有说它是一种药方。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都是从心开始修练,都是从根本的烦恼开始着手,因此,当一个人开悟的时候,气脉也随之畅通了。中医作为医治人的一种调心方式,基本上而言,还是相当不错的。只是当对于一个人的认知,没有能够深入到生死的根本问题的时候,中医的疗法就偏向于处理一时的问题,而非根本的彻底的治疗。这也就是两者的基本差异点。至于真正的心理疾病的治疗,中医还是有它的优点,因为它能够对症下药,实际的帮助一个人,实际的让一个人情绪稳定下来。佛教的方式除了自力为主之外,还是会可以有一些他力的协助。人类在生活上,已经给自己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譬如:肚子痛了找医生,鞋子掉了找卖鞋子的人,车子坏了要找修车厂。可是唯独在“心”事上,却不是那么的容易。因为人心很复杂,人心千变万化,从早上到下午可以有很多的情绪出现。所以如果从中医的观点来看把气脉调好了,紧接着就心平气和了。如果一个人心平气和了,他的脉象自然稳定,身心相依,这也是中医的殊胜之处!就佛学这一方面,由于不使用药物,因此比较着重在自我的心性的认知跟体验。比较起来,佛学就治一时之病的医药方面,也可以跟中医做个整合。而对于长久的生命的生死轮回问题,却需要佛学来解决。因此,两者之间如果做一个整合何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再者,中医可以协助一个人调身调心,佛学可以帮助一个人长养智慧跟慈悲,这样的搭配也是很理想。佛教与中医,中医与佛教两者可以相辅相成。因为中医是针对疾病做治疗,佛教是针对烦恼作处理。中医治疗人的一生的当中可能会有的心理状况,而佛教是处理生生世世的生死问题。因此在时间上虽然有所不同,可是处理生死问题的时候,需要医学来帮助人的身心的健康。而处理到身心健康的时候,也不能忽略心灵的提升。因此如果两者做一个整合,可以对人的作全方位的关照。不只是照顾到身体,不只是照顾到心理,还照顾到人的灵性成长,这会是一个全方位的一个治疗的方式。结论:中医与佛教在调心方面可以互辅互成,二者整合更能解决人心的困扰。现代医学应该朝向整合的趋势,整合身体、心理、灵性成长三方面,而不是只局限在用药来治疗心理的疾病了。因为心理的疾病,心理的症结有时候不是只有药物可以处理的,还要结合心理的咨询,心理的治疗,这也就是为什么也需要把佛教的方法用进来。譬如佛教的观心、观念头、念佛、持咒、禅坐等等,这都是很好的调心方式,真正处理到心理症结的方法。中医这一方面就显得比较缺乏,这也是中医可以纳进其他学科、其他的治疗法之处。现代的中医的走向,应该朝向一个整合的趋势,把佛学纳进来,然后把自然医学、精神医学也整合进来,如此这般才能够让中医走出一条现代的道路。而佛教也因为整合了中医的疗法,对于一个人的修心养性来讲都会有很好的加乘作用。至于自然医学的发展如同虹膜学、花精疗法、前世疗法,这些都是很好的调心的方法,如果将来有朝一日能够有一个医院愿意把这些方法都纳进来,将可以造福许多的人,这也是很值得去做的。

二、佛教与中医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佛教与中医心理学(论文提纲范文)

(1)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1.1 道学与养生
        1.1.1 问“道”
        1.1.2 何谓道学?
        1.1.3 道学与养生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3.3 题解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4.3 教化与师表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3.1.3 加缪《鼠疫》
        3.1.4 小结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3.3.6 小结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3.5.4 小结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3.6.6 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4.1.4 小结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4.2.1 调训课程介绍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4.2.3 问卷调查部分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4.2.5 解读
        4.2.6 小结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4.3.1 背景
        4.3.2 内容
        4.3.3 讨论
        4.3.4 小结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4.4.3 小结
    4.5 启示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6.7 根本的结论
结语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点与不足之处
        特点
        不足之处
    自反性陈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2)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资源、理念与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文化资源
    2.1 中国哲学的心理治疗资源
        2.1.1 儒学的心理治疗资源
        2.1.2 道学的心理治疗资源
        2.1.3 佛学的心理治疗资源
    2.2 中医的心理治疗资源
        2.2.1 形神相即
        2.2.2 内外相合
        2.2.3 治病求本
        2.2.4 辨证治疗
    2.3 宗教的心理治疗资源
        2.3.1 宗教对心理治疗目的的重构
        2.3.2 宗教对心理治疗技术的补充
        2.3.3 宗教对心理治疗的双重作用
    2.4 巫术的心理治疗资源
        2.4.1 巫术仪式
        2.4.2 心理暗示
    2.5 艺术的心理治疗资源
        2.5.1 音乐的心理治疗资源
        2.5.2 绘画的心理治疗资源
        2.5.3 书法的心理治疗资源
第3章 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核心理念
    3.1 天人合一
        3.1.1 天人之分
        3.1.2 天人合一
        3.1.3 天人合一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3.2 以人为本
        3.2.1 以“人”为本
        3.2.2 以人为“本”
        3.2.3 以人为本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3.3 自强不息
        3.3.1 自明自强
        3.3.2 刚健日新
        3.3.3 自强不息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3.4 知足知止
        3.4.1 自知自足
        3.4.2 知足常乐
        3.4.3 知足知止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3.5 自我化育
        3.5.1 反身内求
        3.5.2 克己内省
        3.5.3 自我化育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3.6 自我超越
        3.6.1 内圣外王
        3.6.2 理想人格
        3.6.3 自我超越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第4章 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发展进程
    4.1 过去
    4.2 现在
    4.3 未来
第5章 总结: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心理矫治职务犯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心理学本土化与民族文化现代化问题
    1.1.2 对特殊人群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
    1.1.3 职务犯罪心理矫治的发展趋势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内对中医内观认知疗法的研究
    1.2.2 “内观”修炼方法的机理研究
    1.2.3 “内观”在全球促进健康中的应用研究
    1.2.4 中国心学研究与应用
    1.2.5 职务犯的心理矫治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工作假设
1.5 研究对象和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工具 第二章 职务犯犯罪心理、自我、社会认知分析
2.1 职务犯犯罪心理
2.2 职务犯的自我认知
2.3 职务犯的社会认知 第三章 中国心学与中医内观认知疗法的基本理论
3.1 节欲制情,以德养生
3.2 道法自然,畅神怡情
3.3 心主神明,五脏藏神
3.4 动静结合,以静为养
3.5 病不愈者,神不使也
3.6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3.7 身心同治,调神养形
3.8 调息静坐,养心修性 第四章 职务犯心理矫治的实施过程
4.1 技术路线图
4.2 阶段一前测过程
4.3 阶段二经典诵读
4.4 阶段三专题教育
4.5 阶段四内观练习
4.6 阶段五后测过程
4.7 个案访谈
4.8 实验过程中获得的部分资料 第五章 研究结果
5.1 职务犯人口学基本描述
5.2 职务犯SCL-90、16PF、I-E各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
5.3 入组前对照组与实验组SCL-90、16PF、I-E各因子比较
5.4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SCL-90、16PF、I-E各因子比较
5.5 实验前后实验组SCL-90、16PF、I-E各因子比较
5.6 实验前后对照组SCL-90、16PF、I-E各因子比较
5.7 典型个案 第六章 讨论分析
6.1 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疗法心理矫治职务犯的理由
6.2 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疗法对职务犯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6.3 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疗法对职务犯人格特征的影响
6.4 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疗法对职务犯归因方式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对职务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建议
    7.2.1 增加道德矫治,致良知的新目标
    7.2.2 树立守敬忠信,勿忘初心的信念
    7.2.3 运用内省慎独的道德自律的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内观使用材料 附录二 职务犯学习体会 附录三 访谈节选 附录四 自编练习手册 附录五 开展活动照片 附录六 心理测量量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 心理学的概念和内涵
2 中医心理学的历史沿革
    2.1 远古至春秋时期 (公元前475年以前)
    2.2 战国至三国时期 (公元前475年-公元280年)
    2.3 两晋至五代十国 (公元275年-公元979年)
    2.4 宋代至元代 (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
    2.5 明代至清代 (公元1368年-公元1911年)
    2.6 近现代 (公元1912年-至今)
3 展望现代中医心理学发展

(5)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联合抗抑郁药治疗重度抑郁发作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抑郁症的西医诊疗
    1.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研究
    2. 抑郁症的发病机理研究
    3. 抑郁症的诊疗现状研究
    4.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研究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抑郁症的中医诊疗
    1. 抑郁症的中医概述
    2. 抑郁症的病因病机研究
    3. 抑郁症的辨证论治研究
    4. 抑郁症的针灸治疗研究
    5. 抑郁症的中医心理治疗研究
    6. 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概述
    7.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参考文献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人格要素“胆气”在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
    1. 中医心理学的人格内涵及形成
    
1.1 人格定义及内涵
    
1.2 中医心理学的人格内涵
    
1.3 中医学对人格形成的认识
    2. 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点
    
2.1 抑郁症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
    
2.2 抑郁症与人格因素的相关性
    
2.3 抑郁症人格的测评
    3. 汪卫东教授人格发展“蚕茧”理论”
    
3.1 人格发展“蚕茧”模型概述
    
3.2 蚕茧理论的人格发展模式概述
    
3.3 蚕茧理论的人格结构概述
    4. 基于忆溯性方法的抑郁症人格研究
    
4.1 人格倾向与人格障碍
    
4.2 基于忆溯性方法的人格倾向分类
    
4.3 人格倾向理论下的抑郁症分类
    5. 人格要素胆气与抑郁症
    
5.1 胆气概述
    
5.2 胆气与安全感
    
5.3 胆气与人际关系
    
5.4 胆气与胆主决断
    
5.5 胆气在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
    6. 结果
    7. 讨论
    8. 小结
第二部分 调查研究:基于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的胆气研究
    1. 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
    
1.1 WMPI的研制
    
1.2 WMPI的理论、研究方法与结构
    
1.3 WMPI的内容与效度
    2. WMPI大样本数据对胆气的研究
    
2.1 研究内容
    
2.2 资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3. 抑郁症患者的WMPI胆气研究
    
3.1 研究内容
    
3.2 资料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TIP技术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重度抑郁发作
    1 临床研究内容及路线图
    2. 临床研究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和研究工具
    
2.3 病例入组及排除标准
    
2.4 治疗方法和质量控制
    
2.5 临床观察指标及量表
    
2.6 统计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创新点
研究不足之处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1: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附件2: 忆溯性人格发展问卷(WMPI)胆气分量表 附件3: 抑郁症疾病知识调查表 附件4: 忆溯性人格发展问卷(部分) 附件5

(6)从情志之恐论治强迫症的理论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Abreviation)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强迫症中医理法方药研究现状
        1 强迫症中医病名认识
        2 强迫症中医发病机制认识
        3 强迫症辨证分型
        4 强迫症中医药及西医联合治疗现状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情志之恐理论与强迫症的研究进展
        1 情志概念研究
        2 情志、情志之恐理论研究进展
        3 与恐惧相关的强迫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4 情志调治与强迫症心理治疗研究进展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路线图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1 恐的概念
    2 情志之恐产生的古代认识
        2.1 五脏主恐
        2.2 为气之阴阳所动而内生
        2.3 病理因素
        2.4 其他心理因素
        2.5 先天禀赋
        2.6 运气
    3 情志之恐致病机制与临床表现的古代认识
        3.1 伤神、伤精、伤气
        3.2 伤志
        3.3 躯体症状
    4 情志之恐与强迫症的古代认识
        4.1 强迫症病名与症状的古代认识
        4.2 恐志与强迫症发病的古代认识
    5 情志之恐与强迫症发生发展的关系探讨
        5.1 传统理论的观点
        5.2 中医心理学人格发展的观点
    6 强迫症与情志之恐的量表调查研究
        6.1 研究内容
        6.2 资料和方法
        6.3 施测
        6.4 问卷回收
        6.5 统计方法
        6.6 结果
        6.7 讨论
        6.8 量表调查研究小结
    7 从情志之恐论治强迫症的思路与方法
        7.1 治则
        7.2 情志之恐的心理治法与医案医话
        7.3 以中医心理学低阻抗意念导入技术从情志之恐论治强迫症的思路
    8 理论研究部分小结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研究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指标
        2.3 治疗方案
        2.4 统计方法
        2.5 质量控制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疗效情况
    4 讨论
        4.1 TIP技术治疗强迫症的疗效
        4.2 TIP技术的中医心理学机制
        4.3 从恐惧消退角度理解TIP治疗强迫症的机制
    5 小结
    6 临床依从性与安全性
结论
研究创新点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附录1 强迫症的TIP治疗操作流程
    附录2 相关量表与量表搜集手册
        附录2-1 耶鲁—布朗强迫症严重程度量表
        附录2-2 WMPI恐相关维度
        附录2-3 量表收集操作手册
附录

(7)晋唐汉佛教医学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佛教医学
    1.1佛教医学的概念界定
    1.2 佛教与医学的关系
    1.3 佛教医学的内容
2 晋唐中印佛教医学的交流
3 佛教及佛教医学与晋唐时期本土医学的交互影响
4 敦煌地区的佛教医学

(8)傣族佛教心理调适方法与中医心理学心理调适方法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中医心理学概论
    1.中医心理学的概念
    2.中医心理学简史
第二章 中医心理学心理调适方法
    1.中医心理养生
        1.1 清静养神
        1.2 养性调神
        1.3 节欲守神
        1.4 怡情畅神
        1.5 顺时调神
        1.6 动形怡神
    2.中医心理疗法
        2.1 意疗
        2.2 针灸疗法
        2.3 药物疗法
        2.4 气功疗法
        2.5 音乐疗法
        2.6 志意以绳
第三章 傣族佛教概论
    1.傣族佛教的概念
    2.傣族佛教的分布
    3.傣族佛教的特点
        3.1 信仰佛法僧
        3.2 经律论为教法根本
        3.3 修习戒定慧
        3.4 证得圣果
        3.5 度化有情
第四章 傣族佛教教义及其佛事活动
    1.傣族佛教的基本教义
        1.1 四圣谛
        1.2 八正道
    2.傣族佛教的佛事活动
        2.1 日常课诵
        2.2 节庆法事
        2.3 民间法事
第五章 傣族佛教心理调适的相关研究
    1.宗教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2.傣族佛教的心理调适研究
第六章 傣族佛教的心理调适研究
    1.傣族佛教心理调适的基本形式
        1.1 改变认知
        1.2 规范行为
        1.3 实践禅修
    2.傣族佛教教义及其佛事活动中蕴含的心理调适方法
        2.1 节制欲望,内守心神
        2.2 修习止观,清净内心
        2.3 涵养道德,柔顺轻安
        2.4 愉悦情志,条畅心情
        2.5 正视痛苦,积极生活
        2.6 随顺人情,开导解惑
        2.7 气功导引,身心和谐
        2.8 歌舞怡情,移情于乐
第七章 傣族佛教与中医心理学在心理调适方法上的相关性分析
    1 傣族佛教与中医心理学相似的心理调适方法
        1.1 节制欲望
        1.2 清净内心
        1.3 修养道德
        1.4 怡情畅志
        1.5 以情调情
        1.6 随顺人情
        1.7 开导解惑
        1.8 习见习闻
        1.9 气功导引
        1.10 音乐疗法
    2 傣族佛教与中医心理学在心理调适方法上的比较
        2.1 傣族佛教与中医心理学在节制欲望上的比较
        2.2 傣族佛教与中医心理学在清净内心上的比较
        2.3 傣族佛教与中医心理学在修养道德上的比较
        2.4 傣族佛教与中医心理学在怡情畅志上的比较
        2.5 傣族佛教与中医心理学在以情调情上的比较
        2.6 傣族佛教与中医心理学在随顺人情上的比较
        2.7 傣族佛教与中医心理学在开导解惑上的比较
        2.8 傣族佛教与中医心理学在习见习闻上的比较
        2.9 傣族佛教与中医心理学在气功导引上的比较
        2.10 傣族佛教与中医心理学在音乐疗法上的比较
结论
问题与展望
    问题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研图片
附录二:发表文章
致谢

(9)傣族南传佛教心理调适方法与中医心理疗法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傣族南传佛教与中医学在心理病症预防策略上的相关性
    1.1 节欲守神
    1.2 清净养神
    1.3 养性调神
    1.4 怡情畅志
2 傣族南传佛教与中医在心理病症治疗策略上的相关性
    2.1 意疗
        2.1.1以情调情
        2.1.2顺情开导
    2.2 音乐疗法
3 结语

(10)中医与佛教调心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佛教、中医与心理相关文献
    1.2 佛教与中医相关文献
    1.3 佛教心理相关文献
    1.4 中医与情志相关文献
第二章 中医与佛教调心理论之比较研究
    2.1 中医调心方法相关理论
        2.1.1 中医对心的看法
        2.1.2 形神关系
        2.1.3 五脏与神志
        2.1.4 七情
        2.1.5 阴阳五行
    2.2 佛教调心方法相关理论
        2.2.1 佛教对心的看法
        2.2.2 病因
        2.2.3 成为良医的方法
        2.2.4 药师佛与医疗
        2.2.5 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行医因缘
    2.3 调心理论之比较研究
        2.3.1 中医七情与佛教贪瞋痴三种根本烦恼之比较
        2.3.2 中医七情与佛教七情之比较
        2.3.3 人类的复杂情绪
第三章 中医与佛教调心方法之比较研究
    3.1 中医调心方法
        3.1.1 中医心理疾病之治疗方法
        3.1.2 心理疾病之耳穴疗法
    3.2 佛教调心方法
        3.2.1 原始佛教调心方法
        3.2.2 汉传佛教调心方法
        3.2.3 调心疗愈案例
    3.3 调心方法之比较研究
        3.3.1 中医是一种治疗的方法,佛教是一种解决烦恼的办法
        3.3.2 中医是一种医学,佛教是一种生命的科学
        3.3.3 中医是一整套的疗方,佛教是一整体的全方位医疗
        3.3.4 中医理情顺气,佛教治心明性
        3.3.5 中医与佛教语言的差异和沟通
        3.3.6 中医他力治疗为主,佛学自力调心为要
        3.3.7 中医以疗愈心理疾病为目的,佛教以断除烦恼解脱生死为目标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4.1 分析与讨论
        4.1.1 中医与佛教调心理论之比较
        4.1.2 中医与佛教调心方法之比较
        4.1.3 中医与佛教调心整体性之比较
    4.2 建议
        4.2.1 中医与佛教的整合
        4.2.2 中医、佛教与自然医学的整合
        4.2.3 中医、佛教与精神医学的整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详细摘要

四、佛教与中医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2]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资源、理念与进程[D]. 吴晶. 吉林大学, 2020(08)
  • [3]中国心学结合中医内观认知疗法心理矫治职务犯的实证研究[D]. 马进疆.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探微[J]. 肖源诣,李军,李梦桐,林阳,罗昭娜.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8(04)
  • [5]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IP技术)联合抗抑郁药治疗重度抑郁发作的临床研究[D]. 赵振海.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 [6]从情志之恐论治强迫症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 丰云舒.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8(01)
  • [7]晋唐汉佛教医学研究述评[J]. 付爽. 河南中医, 2017(01)
  • [8]傣族佛教心理调适方法与中医心理学心理调适方法的相关性研究[D]. 罗清峰. 云南中医学院, 2015(10)
  • [9]傣族南传佛教心理调适方法与中医心理疗法的相关性研究[J]. 罗清峰,秦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08)
  • [10]中医与佛教调心方法研究[D]. 陈素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佛教与中医心理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