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耕作视角下的耕地可持续利用

施肥耕作视角下的耕地可持续利用

一、从施肥和耕作制看耕地的可持续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陆思旭[1](2020)在《不同耕作与施肥对渭北旱塬土壤养分、有机碳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文中提出耕作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合理的土壤耕作措施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理化性质和生态环境,实现农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作物高产稳产。由传统翻耕造成的土壤结构破坏、肥力下降和作物减产等被人们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免耕、深松等耕作方式得到推广应用。为探讨不同耕作措施对渭北地区黑垆土有机碳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本试验以渭北旱塬黑垆土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3个施肥水平(平衡施肥(BF)、低肥(LF)、常规施肥(CF)),副区为不同耕作模式(单一耕作:连年翻耕(CC)、连年免耕(NN)、连年深松(SS);轮耕:免耕/深松(NS)、深松/翻耕(SC)、翻耕/免耕(CN)),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养分、有机碳组分和微生物碳源代谢活性等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土壤有机碳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耕作和施肥方式对渭北旱塬黑垆土的影响,为该地区耕作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分布的影响三种施肥水平下,土壤全氮含量在0~10 cm、10~20 cm土层的大小顺序均为CF>BF>LF;碱解氮含量在0~10 cm的大小顺序为BF>LF>CF,10~20 cm表现为BF>CF>LF,且BF显着高于LF和CF。土壤全磷在0~10 cm土层的含量顺序为BF>CF>LF,且三者之间均呈现显着差异,10~20 cm土层的全磷为CF>LF>BF,CF显着高于LF和BF,LF和BF之间无显着差异;速效磷在0~10 cm表现为CF>BF>LF,10~20 cm土层为BF>CF>LF,其中BF和CF均显着高于LF。土壤全钾、速效钾在0~10cm和10~20 cm的大小顺序均为BF>LF>CF,且三者之间差异显着。不同耕作措施在平衡施肥下,土壤全氮在0~10 cm土层的大小顺序为NS>SS>NN>SC>CN>CC,其中与CC处理相比其他耕作措施均有显着提高;在10~20cm土层全氮变化为NN>CC>NS>CN>SC>SS,其中与CC处理相比,NN处理显着增加了17.07%,SS处理减少了18.84%。碱解氮含量在0~10 cm土层表现为NS>NN>SS>CN>CC>SC,但在10~20 cm土层,CC处理的碱解氮含量最高,NN处理含量最低,较CC减少了32.58%。全磷在0~10 cm层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SC>NN>NS>CC>SS>CN,与CC处理相比,SC处理显着增加了12.94%,在10~20 cm层NN处理含量最高,较CC增加了6.49%,NS处理最低,较CC显着减少了41.97%;速效磷在0~10 cm的含量依次为NS>CN>NN>SC>CC>SS,在10~20 cm土层,CC处理的速效磷含量最低,CN处理最高,较CC显着增加了39.68%。全钾含量在0~10 cm土层的大小顺序为SS>NS>CN>NN>SC>CC,在10~20 cm层NN处理的全钾含量最高,较CC增加了15.63%,SS处理最低,但与CC的差异不显着;速效钾含量在0~10 cm的大小顺序为SC>NN>SS>CN>NS>CC,在10~20 cm土层中速效钾含量表现为CN>SS>NS>SC>CC>NN,与CC处理相比,CN处理的分别增加了14.39%,NN处理显着减少了38.42%。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养分的层化现象在速效养分中差异较大。与CC处理相比,NS、NN和SS处理在3种施肥情况下均显着提高了土壤碱解氮的层化比,NS、SC处理提高了全磷层化比,但速效磷层化比有所降低,SS处理提高了全钾和速效钾的层化比。2.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从施肥水平来看,有机碳含量在0~10 cm土层的大小顺序为BF>LF>CF,在10~20cm表现为BF>CF>LF。土壤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0~10 cm、10~20 cm的含量均为BF>LF>CF。可溶性有机碳在0~10 cm、10~20 cm土层的含量顺序均为BF>CF>LF。表明平衡施肥增加了0~10 cm、10~20 cm土层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含量。在平衡施肥下不同耕作措施,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0~10 cm土层与CC处理相比均有所提高,提高的幅度分别为9.12%~22.57%、14.74%~44.62%、7.84%~24.07%、11.85%~41.23%,其中均以NS和NN处理含量较高。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在10~20 cm土层均以NS和CN处理含量较高,NN处理含量最低,较CC处理分别显着减少了25.32%和44.83%。不同耕作处理下层化比表明,与CC处理相比,其他耕作措施均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层化比,其中NS、NN处理增加幅度相对较大。NS、SC、NN、SS处理也显着提高了易氧化碳比值,NS和NN处理还提高了可溶性有机碳的层化比比值。3.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微生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从3种施肥水平来看,平衡施肥的AWCD(平均颜色变化率)值、碳源利用率和功能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低肥和常规施肥。与CC处理相比,深松、免耕耕作处理的AWCD值在3种施肥水平下均有所提高,其中NS处理均显着增加,分别增加了63.79%、64.10%、121.05%;NN处理在平衡施肥和常规施肥下达到显着差异,增加幅度分别为32.76%、89.74%。在平衡施肥下,NS和NN处理对各类碳源的利用均高于CC处理,其中糖类和氨基酸类碳源是该地土壤微生物最主要的利用碳源。功能多样性指数表明,深松、免耕等保护性耕作处理较CC处理均提高了丰富度指数和香农指数,其中NS和NN处理增加最为显着分别增加了35.17%、4.05%和11.11%、4.39%。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在6种耕作措施下均无显着差异。主成分分析得出不同耕作处理下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有所差异,其中NS和NN处理对碳源利用模式相似。冗余分析表明,全氮、碱解氮、全磷和速效磷均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影响较大;有机碳及其各组分与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均有正相关关系,其中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对其影响较大,易氧化有机碳影响相对较小。综上所述,平衡施肥结合免耕深松轮耕措施是比较适合该地区的耕种模式。

刘红[2](2019)在《农业低碳技术应用行为对规模农户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但由于过去长期的粗放式生产及当今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农业污染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大背景下,实现碳减排目标显得刻不容缓。农业作为温室气体的第二大碳源,对缓解气候变暖负有重要责任,在低碳经济发展领域拥有巨大潜力。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实际生产中加强农业低碳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但事实证明,各地农业生产者应用农业低碳技术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农业低碳技术在产粮区推进迟滞。因此,明确农户在提升盈利能力时影响农业低碳技术应用行为的因素,对改善传统农业生产现状,推进农业低碳技术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江西省主要产粮区312户规模农户实地调研数据,基于技术推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农业补贴理论,从耕作制度、育种育秧方式、施肥方式、灌溉方式、施药方式、储存方式以及废弃物处理方式等七个维度选取了19个观测变量,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农业低碳技术应用行为对规模农户盈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保护性耕作制度的应用对规模农户盈利能力的提升作用显着高于常规性耕作制度;(2)传统低碳化育种育秧方式的应用对规模农户盈利能力的提升作用显着高于现代化的育种育秧方式;(3)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对规模农户盈利能力的提升作用显着高于其他几种施肥方式;(4)喷灌、漫灌的应用对规模农户盈利能力的提升作用显着高于“靠天吃饭”的普通灌溉方式;(5)肥料化、饲料化的废弃物处理方式对规模农户盈利能力的提升作用显着高于焚烧、遗弃不管的处理方式;(6)施药方式、储存方式的选择应用对规模农户盈利能力的提升作用并不显着,可能是农户在实际操作中比较善于沿用传统的化学农药和自然仓库储存方式。因此,提升规模农户盈利能力要从规范应用农业低碳技术的行为上着手。一方面,农户应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加强理论学习,减少对低碳技术的认识误区;另外,推行产业化发展模式,提高农产品价值。另一方面,政府应大力创新农业低碳技术,促进保护性耕作制度、低碳育种育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喷灌技术及废弃物肥料化处理技术等农业低碳技术的推广。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强化农业低碳技术的培训与指导,多维度优化农户应用农业低碳技术的心理障碍与外在环境条件,全面促进农业低碳技术在产粮区的推广应用。

温延臣[3](2016)在《不同施肥制度潮土养分库容特征及环境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于2012-2016年,以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农田26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平台,开展化肥、有机肥及有机无机配合施肥不同施肥制度潮土养分库容特征及环境效应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施肥制度对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连续26年后,等氮量、常量施肥(当地农民施肥水平)条件下,化肥、有机肥以及有机无机配合施肥不同施肥制度之间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均无显着性差异,证明长期施用有机肥或化肥被有机肥替代50%的情况下,可获得与化肥相同的产量;长期加倍施用化肥或有机肥,未表现出明显提高作物产量的效果。与不施肥的对照相比,无论施用有机肥还是化肥均能显着提高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幅度为12%-18%,并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化肥、有机肥、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制度之间的上述指标无显着差异。2.不同施肥制度对潮土物理肥力的影响。与不施肥的对照相比,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均降低了耕层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处理较化肥显着降低耕层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总孔隙度。与化肥处理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显着提高了土壤中>0.25mm粒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比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吸力下,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较化肥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土壤保水性能得到改善。3.不同施肥制度潮土碳库特征。与化肥处理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以及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可显着提高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腐殖质碳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53%-136%、81%-189%和112%-158%,高量施用有机肥可进一步促进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累积,高量施用化肥则对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累积影响不显着。同时,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可提高土壤胡富比,改善土壤腐殖质的品质。4.不同施肥制度潮土氮库特征。等氮量施肥条件下,与化肥处理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能显着增加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含量,增加幅度为38%-60%,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并显着降低了0-20 cm和20-4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33%和60%。无论是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土壤有机氮组分以酸解态氮为主,占土壤全氮的74%-88%,其中酸解态氮中氨基酸氮、氨态氮和酸解未知态氮受施肥影响较显着。5.不同施肥制度潮土磷库特征。与不施肥的对照相比,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显着增加了土壤全磷、无机磷、有机磷和速效磷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51%-147%、61%-174%、36%-218%和5-72倍。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显着增加了土壤Ca2-P、Ca8-P、Al-P和Fe-P含量,而长期施用化肥处理则显着增加了土壤Ca8-P和Al-P含量。长期施用有机肥显着提高了各组分土壤有机磷(活性、中等活性、中稳性和高稳性有机磷)含量,而长期施用化肥显着增加了土壤中等活性有机磷含量,而对其它有机磷组分影响不显着。6.不同施肥制度潮土钾库特征。与不施肥的对照相比,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对土壤全钾和矿物钾含量无显着影响,高量有机肥处理显着增加了土壤缓效钾含量,增加幅度为15%;与化肥处理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显着增加了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幅度为81%,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7.不同施肥制度对潮土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与化肥处理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能显着增加土壤全量和有效锌、铜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18%-32%、17%-30%、27%-141%和268%-496%,并且增加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籽粒中铜和锌的含量。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对土壤中微量元素库进行补给,是增加籽粒微素含量、改善籽粒品质的有效措施。8.不同施肥制度的环境效应。(1)土壤氨挥发。与不施肥的对照相比,无论施用化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均增加了土壤氨挥发量;无论施用化肥还是有机肥,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氨挥发量增加;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化肥处理的土壤氨挥发量高于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合施肥,说明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能减少氨挥发损失。(2)土壤氧化亚氮排放。与不施肥的对照相比,无论施用化肥还是有机肥,均增加了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量;无论施用化肥还是有机肥,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增加;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化肥处理的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高于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合施肥,说明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能减少土壤氧化亚氮排放损失。(3)土体硝态氮含量及其分布。与不施肥的对照相比,无论施用化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合施肥,均提高了土体硝态氮的含量;无论是有机肥还是化肥,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土体硝态氮含量提高,硝酸盐淋失和环境风险加大;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化肥处理的土体硝态氮含量高于有机肥,说明化肥处理的硝酸盐环境风险高于有机肥。(4)土壤重金属含量。长期施用有机肥比化肥显着增加了土壤有效镉和有效铅含量,常量有机肥比常量化肥增加幅度分别为40%和27%,高量有机肥比高量化肥增效幅度分别达到60%和30%。常量施肥条件下,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肥土壤有效镉和有效铅含量与化肥处理没有显着性差异。长期施用有机肥显着增加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籽粒中砷含量,常量有机肥比常量化肥小麦和玉米籽粒砷含量分别提高42%和65%,而高量有机肥比高量化肥小麦和玉米籽粒砷含量分别提高34%和75%,但绝对含量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2762-2012)。相同施氮量条件下,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肥处理的小麦和玉米籽粒砷含量与化肥处理的没有显着性差异。

张迁迁[4](2016)在《多尺度EGLSN的建立及区域施肥研究》文中提出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耕地则是其中最重要的资源和条件。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生产力,对不同尺度区域进行优化耕地施肥,保护耕地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依据景观生态学“过程、尺度与等级”原理,通过对GPS土壤调查采样点数据与耕地土壤及其环境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探索耕地生产力的影响因素的尺度与影响过程的控制范围,提出了生态气候、地貌景观、利用措施、土壤条件、养分管理5个从大到小的不同尺度,建立了基于多尺度EGLSN (eco-climate, geomorphologic landscape, land use & measure, soil condition, nutrient management)的耕地生产力评价体系。以山西省的从北到南3个不同区域的耕地生产力分布对这一方法进行验证。基于多尺度EGLSN理论,对山西省5个样区任意尺度区域施肥应用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阐述,将多尺度耕地生产力评价结果与区域施肥的方法集成在多尺度区域优化配方施肥统一平台中。主要研究结论:(1)建立多尺度耕地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EGLSN的尺度范围依次是10 000hm2-100 000 hm2、1 000hm2-10 000hm2、100hm2-1000hm2、10 hm2-100 hm2、 1hm2-10hm2,整个指标体系报括积温、地形地貌、水利措施、耕层质地、秸秆还田等指标,通过选取山西忻府区、榆次区、襄汾县的验证表明,养分管理尺度、土壤条件尺度、利用措施尺度上总产量模拟精度都在90%以上,地貌景观尺度的总产量模拟精度也全部不低于80%,多尺度计算单产与土壤调查GPS采样点地貌景观尺度NRMSE都大于30%,利用措施尺度与土壤条件尺度NRMSE介于10%至30%,养分管理尺度NRMSE都小于10%;(2)基于多尺度EGLSN的区域耕地施肥应用与传统县域审定的配方符合较好,多尺度施肥区间适应区域范围变化,多尺度区间包含了传统施肥配方;(3)采用C#与AE技术实现的多尺度EGLSN配方施肥触摸屏统一平台,具有地图浏览、空间查询、区域施肥与地块施肥等功能,为耕地管理与区域施肥管理提供了快速的解决方案,能够提供任意尺度区域化施肥配方空间化,为不同层面农业管理与应用提供依据。

林航[5](2015)在《基于GIS与物元模型技术的区域耕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福建省闽侯、荔城、同安和新罗区(县)耕地为研究对象,在基于耕地利用系统健康内涵构建区域耕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因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耕地地力、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和水土流失等调查资料或空间属性数据库以及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年鉴(2010)和相关自然条件等资料,借助GIS与物元模型集成技术,开展区域耕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耕地总面积63681.75 hm2,很健康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30.03%,荔城区、闽侯县、同安区和新罗区很健康耕地面积分别占很健康耕地总面积的30.97%、29.50%、28.41%和11.12%,其中闽侯县很健康耕地主要分布在青口、南通、祥谦和南屿镇,荔城区很健康耕地主要分布于黄石和新度镇,同安区很健康耕地主要分布在莲花、五显和新民镇,新罗区很健康耕地主要分布于红坊、东肖和曹溪镇;研究区一般健康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2.25%,荔城区、闽侯县、同安区和新罗区一般健康耕地面积分别占一般健康耕地总面积的4.11%、43.94%、3.85%和48.10%,其中闽侯县一般健康耕地主要分布于鸿尾、洋里和小箬乡,荔城区一般健康耕地主要分布在新度、北高和西天尾镇,同安区一般健康耕地主要分布在莲花和五显镇,新罗区一般健康耕地主要分布在大池、雁石和小池镇;研究区临界状态及以下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57.72%,荔城区、闽侯县、同安区和新罗区临界状态及以下耕地面积分别占临界及以下耕地总面积的10.52%、50.30%、11.40%和27.78%,其中闽侯县临界状态以下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廷坪、大湖、荆溪和上街等乡镇,荔城区临界状态以下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北高和新度镇,同安区临界状态以下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五显、洪塘、新民、莲花和汀溪镇,新罗区临界状态以下的耕地主要分布在白沙、万安、适中和龙门镇。研究区耕地利用系统健康总体状况不容乐观,闽侯县和新罗区耕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相对更差。2.研究区耕地土类以水稻土、赤红壤和红壤为主,分别占研究区耕地总面积的88.79%、5.74%和4.38%。其中,水稻土土类面积56371.33 hm2,很健康、一般健康、临界状态、不健康和病态的面积分别占水稻土总面积的30.28%、13.15%、22.06%、28.11%和6.41%;赤红壤土类面积3645.68 hm2,很健康、一般健康、临界状态、不健康和病态的面积分别占赤红壤总面积的28.04%、1.06%、0.47%、14.59%和55.84%;红壤土类面积2780.66 hm2,很健康、一般健康、临界状态、不健康和病态的面积分别占红壤总面积的30.58%、11.53%、14.35%、19.28%和24.25%,表明耕作赤红壤利用健康状况较差,超过2/3的耕作赤红壤健康状况处于不健康及以下,水稻土和耕作红壤利用健康状况稍好,但不健康及以下的水稻土和耕作红壤也超过1/3。3.研究区水田利用类型占耕地总面积的88.50%,其中很健康、一般健康、临界状态、不健康和病态的耕地分别占水田总面积的29.84、13.07%、22.18%、28.23%和6.69%,不健康及以下的水田占水田总面积的34.92%;旱地利用类型占耕地总面积的11.50%,其中很健康、一般健康、临界状态、不健康和病态的耕地分别占旱地总面积的31.44%、6.00%。、5.38%、15.75%和41.43%,不健康及以下的旱地占旱地总面积的57.18%,表明研究区旱地利用类型的健康状况更差。根据耕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结果,本文分析了研究区耕地利用系统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联系具体实际提出了研究区耕地利用系统健康改善和提升的对策。

张玉娇[6](2015)在《渭北旱塬麦田保护性耕作长期轮耕效应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渭北旱塬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南部,属于典型的雨养旱作农区,冬小麦是渭北旱塬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渭北旱塬降水年度和季节分布差异较大,干旱是限制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保护性耕作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农田的蓄水保墒和增产增收效应。但受大田试验技术条件和试验周期过长等因素的限制,对渭北旱塬旱作麦田不同保护性耕作下作物产量、土壤水分和养分效应的长期定位观测试验研究不足,WinEPIC模型能够对作物产量、土壤水分利用特征和土壤养分演变规律等进行长周期定量模拟。为此,本文应用WinEPIC模型定量模拟渭北旱塬麦田保护性耕作长期轮耕条件下麦田土壤水分动态和产量效应,旨在定量分析和评价不同降水年型下各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的蓄水保墒效果和增产效应。本文通过与当地连续6年(2007-2013年)的大田定位试验进行验证,模拟研究1980-2009年不同保护性连耕、轮耕模式和不同的施肥处理(N75、N120、N150、N180和N255)组合下冬小麦田产量和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主要取得的结论如下:1.不同保护性连耕模式下麦田产量与土壤蓄水保墒效果(1)在1980-2009年模拟研究期间,不同连耕方式下渭北旱塬冬小麦产量和年度耗水量均随着同期生产年度降水量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表现为深松>翻耕>免耕。深松耕作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好,其次为翻耕,免耕效果最差,深松处理麦田耗水量稍高于免耕和翻耕;(2)不同连耕处理麦田0-3 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随降雨的季节性变化呈现强烈季节性波动降低趋势,免耕处理蓄水保墒效果较好,土壤有效含水量平均为86.5 mm,深松次之,翻耕最差;(3)模拟期间,不同连耕处理麦田0-1 m土层土壤湿度随降水波动性变化,1-3 m土层土壤湿度较为稳定,耕作处理间差异不大,只有在降雨较多或者比较干旱的年份发生变化。2.不同保护性轮耕模式下麦田产量与土壤蓄水保墒效果(1)在30年模拟研究期间,不同轮耕方式下渭北旱塬冬小麦产量和年度耗水量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产量效应表现为免耕/深松>翻耕/深松>免耕/翻耕/深松>免耕/免耕/深松>连续翻耕,其中免耕/深松处理产量最高,30年的平均值为3.53 t·hm-2,免耕/免耕/深松和免耕/翻耕/深松水分利用效率最好,30年平均值为8.68 kg×hm-2×mm-1,免耕/深松处理麦田耗水量稍高于其他轮作方式;(2)冬小麦田0-3 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呈现强烈季节性波动降低趋势,免耕/深松轮耕处理蓄水保墒效果最好,0-3 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平均为107.1 mm,翻耕/深松轮耕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处理次之,连续翻耕处理最差;(3)麦田0-1 m土层土壤湿度随季节降水而上下波动性变化,1-3 m土层土壤湿度较为稳定,只有在降雨较多或干旱严重的年份会发生变化,耕作处理间差异不大,免耕/深松蓄水效果最好。在渭北旱塬长期连作小麦田最适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为免耕/深松轮耕模式。3.不同施肥水平下免耕/深松轮耕麦田产量与土壤水分变化动态(1)在30年模拟研究期间,不同施肥水平下渭北旱塬冬小麦产量、生产年度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5个肥力水平下麦田年平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生产年度耗水量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表现为N255>N180>N150>120>N75,N255处理产量、WUE和耗水量最高,分别为4.03 t·hm-2、10.01 kg×hm-2×mm-1和608.8 mm,施肥处理间差异显着;(2)在模拟研究中,作物生长期间干旱胁迫日数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氮素胁迫日数则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5个施肥处理中,N255施肥水平下作物氮素胁迫日数较低,N75施肥水平下作物干旱胁迫日数较低;(3)冬小麦田0-5 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随降水量的变化呈现季节性波动降低趋势,麦田土壤含水量以N75最高,土壤蓄水效果最好,施肥处理间差异显着,5个肥力水平下年平均干燥化速率分别为13.5、17.1、17.4、20.1和23.9 mm a-1;模拟期间,麦田0-1.5m土层土壤湿度随季节降水而上下波动性变化,5个肥力水平下麦田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稳定的土壤干层,其中N75施肥水平在1.5-2 m形成土壤干层,N120和N150施肥水平在1.5-3 m形成土壤干层,N180和N255施肥水平在1.5-4 m形成土壤干层。随着肥力水平的增加,作物的产量和耗水量也增加,土壤干层加厚。在渭北旱塬免耕/深松轮耕长期连作小麦田适宜的施肥量为N:150 kg hm-2,P2O5:120kg hm-2,K2O:90 kg hm-2。

张宣[7](2014)在《南方中低产黄泥田科学施肥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黄泥田是我国南方主要的中低产水稻土类型之一。本课题针对黄泥田的低产障碍因子,以土壤快速熟化和水肥高效利用为核心,从土壤改良、水肥管理、耕作栽培三方面,采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措施对水稻生长、产量、养分吸收和利用以及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以评价其培肥效果并探究机理。现将二年来的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化肥和有机物(菌糠、紫云英、发酵牛粪、秸秆)配施比单施化肥能够显着增加水稻产量,但不同有机物处理间差异不大。施用有机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速效养分。菌糠能够显着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紫云英能够显着提高速效钾和CEC;发酵牛粪能够显着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秸秆能够显着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综合而言,以发酵牛粪的土壤培肥效果最好。2.与常规化肥(PU100%)相比,含氯甲基吡啶生化抑制尿素(NPU100%)早稻平均增产11.8%,增效2297元·hm-2,晚稻平均增产9.2%,增效2144元·hm-2,氮肥利用率(NUE)、氮肥农学利用率(ANUE)、氮肥偏生产力(PFP-N)和氮素吸收效率(NUPE)平均分别比PU100%高10.8%、4.1kg·kg-1、4.2kg·kg-1、0.11kg·kg-1,且能提高土壤速效养分。硫磺树脂双包膜尿素(SPCU100%)前期养分释放较少,不利于早稻生长。SPCU70%+PU30%效果与NPU100%相差不大,但SPCU肥料成本略高,脲甲醛(UF100%)效果较差。3.与NPU100%相比,NPU80%仍能维持水稻产量,并且提高了收获指数和氮肥利用率,而NPU60%则因氮肥供应不足而导致产量、氮肥利用率的显着下降。因此,含氯甲基吡啶生化抑制尿素144kg·hm-2一次性基施可作为低产黄泥田水稻推荐施氮模式。4.采用机插+控释BB肥技术,水稻平均产量达10673kg·hm-2,比手插+常规化肥(农民习惯)和直播+控释BB肥分别高16.3%和27.0%;与手插+常规化肥相比,机插+控释BB肥处理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21.6%、13.6%和41.6%,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提高27.1%,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50.0%、22.2%和46.2%。因此,水稻机插+控释BB肥可作为该地区推荐轻简栽培方式。5.大区对比条件下,发酵牛粪+控释BB肥(BBM)施肥方式效果最好。与单施化肥(F)相比,BBM和化肥+秸秆+菌剂(FS)两年产量在早稻上分别提高26.9%和3.9%,在晚稻上分别提高16.0%和12.0%,在单季稻上分别提高14.4%和7.8%。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养分也有不同程度提升。

颜雄[8](2013)在《长期施肥对水稻土和旱地红壤的肥力质量、有机碳库与团聚体形成机制的影响》文中认为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日益稀缺等问题日益凸显,土壤质量的保育与土壤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已经成为当今农业科学与生态环境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本研究以设立在江西省进贤红壤研究所内由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性水稻土和旱地红壤上的长期定位试验各施肥处理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肥力质量、有机碳库的分布与周转和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的影响,为指导农业生产,加强农田养分管理,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和红壤旱地的肥力性质影响显着。与长期不施肥处理相比,施化学N肥处理的土壤pH值都有所降低,施用化学氮肥是导致红壤pH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旱地红壤比水稻土酸化程度更为明显。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NPKOM)则较明显地抑制土壤酸化,显着提高了土壤肥力。与试验开始前相比,所有处理的有机C含量都有升高,说明土壤有机质的增加主要是来自作物根茬的返田或施用有机肥。因此,采用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最有利于土壤肥力水平的提高和土壤的可持续利用。(2)应用Fuzzy综合评判法对各处理土壤的肥力质量进行数值化的综合评价表明,红壤性水稻土和旱地红壤的NPKOM处理土壤肥力质量均属于二级,水稻土其他施肥处理的土壤肥力质量均属于三级,旱地的NPK和2NPK处理的土壤肥力质量属于三级,其他处理属于四级。旱地的整体土壤肥力质量比水稻土低。两种土壤均是有机无机配施肥最有利于土壤肥力质量的提升,单施氮肥处理的土壤肥力质量都明显降低。(3)土地利用方式和长期施肥显着改变土壤有机碳库中颗粒有机碳的组成(cPOM、fPOM、iPOMmM)。其中,水稻土微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库占土壤总有机碳库的60%以上,旱地红壤矿物结合态有机C占绝大部分。通过室内59天的好气培养,C02-Ct累积量的高低顺序为微团聚体>原土>粉黏粒。旱地的土壤有机碳的半衰期基本都远远大于水稻土,周转速率比水稻土要慢。施用有机肥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库的周转速率,促进土壤有机碳库的更新。在水田和旱地两个生态系统中,土壤固碳与有机碳投入均呈指数型增长关系,水稻土的固碳效率(ΔSOC/ΔC input)和土壤有机碳储量明显高于旱地。水淹状况下有机质的矿化速率比较低,说明在嫌气条件下,微生物活性比好气条件下要低。(4)对CK、NPK和NPKOM三种施肥模式的土壤团聚体进行不同方式(Water作为对照、Ammonium oxalate、DCB和H202)浸提处理后,通过分析比表面积、铁铝氧化物和有机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土0.053-0.25mm团聚体的胶结物质以游离氧化铁铝为主,其他粒级以有机质为主;早地红壤0.25-2.0mm团聚体的胶结物质以有机质为主,0.053-0.25mm团聚体以游离氧化铁铝胶结为主,铁铝氧化物为<0.053mm团聚体比表面积的主要影响因素。(5)不同施肥模式影响作物的生物产量和养分吸收量。籽粒产量占水稻总生物量的50%以上。与CK相比,一元施肥处理中单施P肥能够提高水稻籽粒产量,除N、K、NK处理低于CK外,其它各处理秸秆和根茬生物量都有所提高。说明磷肥在提高籽粒产量、秸秆和根茬生物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NPKOM处理显着增加作物的生物量。玉米的秸秆生物量占50%左右,单施氮肥处理各器官的生物量均最低,说明单施氮肥处理导致了玉米大幅减产。SOC和土壤碱解N对水稻和玉米各器官生物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土壤全P和有效P对地上部生物产量的影响也是极显着的,土壤K养分对玉米生物量影响较小。水稻和玉米吸收的N、P养分都主要分布在籽粒中,而吸收的K主要分布在秸秆中。

苟晨晨,舒琦[9](2012)在《甘孜州耕地肥力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文中提出耕地质量是粮食产量的基本保障。甘孜州是川西北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川省最大的藏区,耕地质量的好坏对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近年来甘孜州实施的测土项目的检测数据为依据,阐述了甘孜州耕地现状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乔云发[10](2012)在《施肥对黑土碳氮转化过程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CO2、CH4和N20等浓度不断增加引起的。农田生态系统碳氮转化过程是预测大气C02和N20浓度及气候变化的重要基础,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环境效应具有影响。碳氮转化过程是农田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态过程,强烈地受到人为作用的影响和调控。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土壤有机碳氮含量直接影响作物产量。黑土有机碳氮含量快速下降是农业生产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农民通过施用大量化肥来增加粮食产量,施肥影响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氮转化过程。本研究以位于东北黑土带中心区域的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1990年设置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采用田间试验与盆载培养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利用静态箱观测方法研究施肥对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土壤CO2和N2O排放的影响;结合13C02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施肥条件下光合碳分配的动态变化;从输入和输出角度探讨施肥对土壤碳氮平衡的影响;利用GWP评价长期施肥对黑土农田生态系统环境效益的影响。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施肥通过促进作物生长间接影响土壤呼吸,气温是调控土体呼吸的关键因子施肥对土壤呼吸速率有明显的影响,土壤呼吸速率随玉米生长而出现波动,最大峰值出现在出苗后第87d,其后土壤呼吸速率呈下降趋势,直到玉米收获。从整个玉米生长期来看,NPKOM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和根际呼吸速率最高,其次是NPK, NP,而NK和CK最低,NPK与NK相比,磷肥施用对土壤呼吸影响较大,说明缺磷导致土壤的呼吸显着降低。土壤呼吸累积量在拔节孕穗期和乳熟期出现两个峰,表现出双峰曲线的变化规律。而土体呼吸累积量只在拔节孕穗期出现峰值,呈抛物线型,与气温变化相一至,施肥对土体呼吸影响较小,这说明气温是影响土体呼吸速率的关键因子。2)施肥促进生长季CO2和N2O的排放,对非生长季C02和N20的排放影响较小土壤C02排放季节性波动呈单峰型,在7月份排放速率达到峰顶,然后下降,非生长季冬季排放最小。施肥影响土壤CO2排放为NPKOM>NPK>NP>NK>CK。生长季土壤CO2排放累积量全年土壤CO2排放累积总量的83%以上,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着。非生长季土壤CO2排放速率很小,仅为生长季的5-20%。生长季N2O为正向排放,而非生长季N2O排放小,有时为正排放,有时为负排放.有时为“0”排放,有时肥对N2O排放起决定作用,N20排放累积量顺序为NPKOM>NK>NPK>NP>CK。NPKOM促进生长季土壤CO2排放,而对非生长季CO2排放影响差异不显着。生长季排放量大于非生长季,NPKOM处理的玉米和大豆生长季比非生长季N20分别多排放87mg N m-2和166mg N m-2。与NPK处理相比,施有机肥处理N20排放增加363%,NK增加17.6%。3)施肥影响作物光合碳的分配施肥影响玉米光合碳分配,NK处理在标记当天地上部13C的分配比例最大为76.1%,标记7d后变为53.3%。NPKOM处理地上部13C分配比例1.0%(0天)7天后增加到3.5%。分配到地下的光合13C的52.9-94.4%通过根际呼吸所消耗, NPKOM和NPK处理消耗最大,达94.4%和93.6%。长期施肥对作物根际沉积碳在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中分配影响较大,根际沉积碳主要增加>2mm团聚体的形成,减少0.25-0.5mm团聚体的形成。CK处理根际沉积碳主要分配到>2mm,2-1mm大团聚体和<0.25mm微团聚体中,缺素促进根际沉积碳向0.5-2mm大团聚体和<0.25mm微团聚体中分配。施用有机肥减少1-2mm和0.25-0.5mm粒级根际沉积碳分配比例,反而增加0.5-1mm和<0.25mm粒级分配比例。4)平衡施肥有利于维护土壤有机碳平衡施肥影响黑土农田有机碳平衡,化肥配施有机肥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但同时土壤有机碳通过矿化输出的量随之增加,土壤有机碳呈现出增加趋势,有机碳含量增加为0.08g kg-1a-1。CK处理土壤有机碳输入量较小,每年仅为754kg hnn-2,而土壤有机碳通过矿化输出量较大,仅次于NPKOM处理,达到448kghm-2,土壤有机碳下降速率较快,以每年0.22g kg-1速度下降,经过18年的长期定位试验,有机碳实际下降1.7g kg-1。平衡施化肥NPK和NP处理,每年输入和输出碳量相近,碳收支在12-44kg hm-2a-1之间,土壤有机碳含量维持在27-28g kg-1之间波动,有机碳含量呈平衡状态。5)施肥对土壤碳氮库储量影响小,而对全球增温潜势(GWP)影响大施肥对土壤碳、氮含量影响较大,NPKOM处理增加了0-60cm剖面土壤的碳、氮含量;而长期不施肥CK处理,只有0-20cm耕层土壤碳、氮含量明显减少。从0-100cm土体碳氮库储量来看,施肥对0-100cm土体碳氮库储量影响较小,趋势为NPKOM>NPK>CK。通过施肥可以调控土壤碳损失流向,NPKOM处理有机碳含量出现了快速下降、快速上升、再快速下降和维持平衡四个明显变化阶段。在所有施肥处理中,NPKOM处理GWP为负数,其它施肥处理GWP为正数,这说明施用有机肥可以调控碳的“源”与“汇”的关系。CK处理显着提高单位产量的碳排放强度(GWPI), NPK和NP处理GWPI没有显着差异,NPKOM处理GWPI为-6.5C kghm-2,这说明化肥配施有机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创造高环境效益,是环境友好型施肥措施。

二、从施肥和耕作制看耕地的可持续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施肥和耕作制看耕地的可持续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耕作与施肥对渭北旱塬土壤养分、有机碳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发展
        1.2.2 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2.3 耕作与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1.2.4 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2.1.2 耕作与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2.1.3 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2.2 技术路线图
    2.3 试验区概况
    2.4 试验设计
        2.4.1 施肥处理
        2.4.2 耕作处理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2.5.1 土壤样品的采集
        2.5.2 土壤养分与有机碳及其组分的测定
        2.5.3 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第三章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3.2.2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3.2.3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钾素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2.2 不同耕作与施肥下的土壤有机碳层化比
        4.2.3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4.2.4 不同耕作与施肥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层化比
        4.2.5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4.2.6 不同耕作与施肥下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层化比
        4.2.7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4.2.8 不同耕作与施肥下的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层化比
        4.2.9 耕作与施肥对有机碳及其组分的交互效应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微生物碳源代谢能力的影响
        5.2.2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的影响
        5.2.3 主成分分析
        5.2.4 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碳源代谢功能的冗余分析
        5.2.5 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的相关分析
    5.3 讨论
        5.3.1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的影响
        5.3.2 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碳源代谢之间的关系
        5.3.3 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6.1.2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6.1.3 不同耕作与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谢的影响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农业低碳技术应用行为对规模农户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低碳农业研究的国际化背景
        1.1.2 江西省发展低碳农业的现实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研究的不足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关于低碳技术应用重要性的研究
        2.1.2 影响农户农业低碳技术应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关于低碳技术应用重要性的研究
        2.2.2 影响农户农业低碳技术应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2.4 理论基础
        2.4.1 技术推广理论
        2.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3 外部性理论
        2.4.4 农业补贴理论
3 核心概念界定与基本现状分析
    3.1 核心概念界定
        3.1.1 低碳农业
        3.1.2 农业低碳技术
        3.1.3 盈利能力
    3.2 基本现状分析
        3.2.1 规模农户特征现状分析
        3.2.2 盈利能力特征现状分析
        3.2.3 农业低碳技术应用行为特征现状分析
4 农业低碳技术应用行为对规模农户盈利能力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4.2 研究变量的设定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控制变量
    4.3 研究假设的提出
    4.4 研究模型的构建
    4.5 实证结果的分析
        4.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5.2 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4.5.3 模型检验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农户行为
        5.2.2 政府行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不同施肥制度潮土养分库容特征及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施肥制度与土壤物理肥力
        1.2.2 施肥制度与土壤养分库容
        1.2.3 施肥制度的环境效应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平台
        2.1.1 试验简介
        2.1.2 试验处理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内容
        2.2.2 技术路线
    2.3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2.3.1 样品采集
        2.3.2 测试方法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不同施肥制度对作物产量及玉米品质的影响
    3.1 不同施肥制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3.2 不同施肥制度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3.2.1 蛋白质
        3.2.2 氨基酸
        3.2.3 淀粉
    3.3 讨论
        3.3.1 施肥与产量
        3.3.2 施肥与品质
    3.4 结论
第四章 不同施肥制度的潮土物理肥力特征
    4.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的影响
    4.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4.3 不同施肥制度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4.4 讨论
    4.5 结论
第五章 不同施肥制度的潮土碳库特征
    5.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5.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及其组分的影响
    5.3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腐殖质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5.4 讨论
        5.4.1 长期施肥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5.4.2 合理土壤碳库评判
    5.5 结论
第六章 不同施肥制度的潮土氮库特征
    6.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6.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6.3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矿质氮库的影响
    6.4 讨论
        6.4.1 长期施肥对土壤氮库的影响
        6.4.2 土壤氮库的环境效应
    6.5 结论
第七章 不同施肥制度的潮土磷库特征
    7.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全磷及组分的影响
    7.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7.3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无机磷库及其组分的影响
    7.4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有机磷库及其组分的影响
    7.5 讨论
        7.5.1 长期施肥对土壤磷库的影响
        7.5.2 土壤磷库的环境效应
    7.6 结论
第八章 不同施肥制度的潮土钾库特征
    8.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钾库及其组分的影响
    8.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8.3 讨论
        8.3.1 长期施肥对土壤钾库的影响
        8.3.2 土壤钾库的环境效应
    8.4 结论
第九章 不同施肥制度的潮土中微量元素特征
    9.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全量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9.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有效态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9.3 冬小麦和夏玉米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
    9.4 讨论
        9.4.1 长期施肥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影响
        9.4.2 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合理性评价
    9.5 结论
第十章 不同施肥制度的环境效应
    10.1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10.1.1 土壤氧化亚氮排放规律
        10.1.2 土壤氧化亚氮排放量
    10.2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10.2.1 土壤氨挥发排放规律
        10.2.2 土壤氨挥发量
    10.3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硝态氮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10.3.1 冬小麦收获期土体剖面硝态氮含量与分布
        10.3.2 夏玉米收获期土体剖面硝态氮含量与分布
    10.4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10.4.1 土壤全量重金属
        10.4.2 土壤有效态重金属
    10.5 讨论
        10.5.1 施肥制度与温室气体排放
        10.5.2 施肥制度与硝态氮累积
        10.5.3 施肥制度与土壤重金属
    10.6 结论
第十一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11.1 主要结论
        11.1.1 不同施肥制度的作物产量与品质
        11.1.2 不同施肥制度的潮土物理肥力特征
        11.1.3 不同施肥制度的潮土养分库容特征
        11.1.4 不同施肥制度的环境效应
    11.2 创新点
    11.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多尺度EGLSN的建立及区域施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尺度问题研究进展
        1.2.2 耕地评价研究进展
        1.2.3 定量施肥研究进展
        1.2.4 施肥专家系统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多尺度耕地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3.2 基于多尺度理论的区域化耕地施肥应用
        1.3.3 基于多尺度理论的配方施肥触摸屏统一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4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空间模型尺度理论
    2.2 耕地生产力水平与产量理论
    2.3 区域化施肥方法
    2.4 区域优化施肥方法及平台集成技术
        2.4.1 传统区域施肥所面临的问题
        2.4.2 触摸屏环境区域化施肥平台优势
        2.4.3 组件化触摸屏环境区域化施肥平台开发技术
3 多尺度耕地生产力评价模型-EGLSN的建立
    3.1 基本原理
        3.1.1 生态气候宏观控制
        3.1.2 地貌景观修正
        3.1.3 利用措施修正
        3.1.4 土壤条件修正
        3.1.5 养分管理修正
    3.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3.3 多尺度EGLSN模型的建立
    3.4 参数确定
    3.5 评价结果验证
    3.6 评价方法应用-以山西省忻府区、榆次区、襄汾县为例
4 基于多尺度EGLSN模型的区域施肥
    4.1 区域化典型样区选择与数据处理
    4.2 施肥区间计算
    4.3 典型区域施肥结果
        4.3.1 样区统计结果
        4.3.2 样区施肥区间计算结果
    4.4 多尺度优化配方施肥触摸屏平台集成
        4.4.1 界面设计
        4.4.2 功能设计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5)基于GIS与物元模型技术的区域耕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1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内涵研究
        1.1.1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的内涵
        1.1.2 耕地利用系统健康的内涵
    1.2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因子体系研究
    1.3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
    1.4 区域耕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1.5 耕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2 自然资源概况
        2.2.1 气候条件
        2.2.2 地质地貌
        2.2.3 水文条件
        2.2.4 耕地土壤类型
    2.3 社会经济概况
    2.4 耕地资源概况
3 研究总体思路、内容与基本原则
    3.1 研究总体思路
    3.2 研究内容
    3.3 基本原则
4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步骤
    4.1 技术路线
    4.2 方法步骤
        4.2.1 资料收集
        4.2.2 评价底图及评价单元数据库建立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4 评价因子数据库建立
        4.2.5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4.2.6 耕地健康物元模型的确定
        4.2.7 耕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
        4.2.8 数据统计分析
        4.2.9 图件编制
5 结果与分析
    5.1 耕地利用状态空间分析
        5.1.1 人均耕地面积分析
        5.1.2 耕地坡度状况分析
        5.1.3 耕地复种指数分析
        5.1.4 耕地破碎度分析
        5.1.5 交通便捷度和耕作便利度分析
        5.1.6 农业机械化状况分析
        5.1.7 耕地保护率
    5.2 耕地肥力质量空间分析
        5.2.1 土壤有机质含量分析
        5.2.2 土壤养分含量分析
        5.2.3 土壤质地状况分析
        5.2.4 土壤酸碱度状况分析
        5.2.5 土壤盐渍化程度分析
        5.2.6 土壤剖面状况分析
        5.2.7 土壤排灌能力分析
    5.3 耕地环境质量状况空间分析
        5.3.1 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分析
        5.3.2 耕地化肥施用量分析
        5.3.3 耕地水土流失状况分析
    5.4 耕地产出效益空间分析
    5.5 耕地利用系统健康等级分析
        5.5.1 不同县域耕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分析
        5.5.2 不同土壤类型耕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分析
        5.5.3 不同利用类型耕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分析
6 区域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1 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6.1.1 耕地利用压力过大
        6.1.2 耕地肥力质量不高
        6.1.3 耕地肥料施用不合理
        6.1.4 耕地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6.1.5 耕地产出效益有限
        6.1.6 耕地利用系统健康状况有待改善
    6.2 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6.2.1 切实加强耕地保护,严控耕地数量减少
        6.2.2 推进耕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努力实现适度规模集约化经营
        6.2.3 加强农用地整理工作,进一步推进农业机械化
        6.2.4 科学施肥,提高耕地肥力质量
        6.2.5 加强环保监督工作,减少耕地环境污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渭北旱塬麦田保护性耕作长期轮耕效应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保护性耕作技术
        1.3.2 EPIC模型简介及国内外EPIC模型研究概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施肥处理
        2.2.2 耕作处理
        2.2.3 施肥和耕作处理组合
        2.2.4 长周期模拟试验方案
    2.3 研究内容
        2.3.1 不同保护性耕作轮耕模式下旱作麦田水分生产潜力模拟研究
        2.3.2 不同保护性耕作轮耕模式下旱作麦田土壤蓄水保墒效果模拟研究
    2.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4.1 研究方法
        2.4.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渭北旱塬模型数据库组建及验证
    3.1 渭北旱塬EPIC模型数据库组建
        3.1.1 气象数据库的组建
        3.1.2 土壤数据库组建
        3.1.3 作物生长参数数据库组建
        3.1.4 耕作参数数据库组建
        3.1.5 肥料参数数据库组建
    3.2 EPIC模型在渭北旱塬麦田的应用验证
第四章 不同保护性连耕模式麦田产量和水分效应
    4.1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耕作处理下连作麦田耗水量
        4.2.2 不同耕作处理下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4.2.3 不同耕作处理冬小麦田逐月土壤有效含水量
        4.2.4 不同耕作处理麦田土壤湿度剖面分布年度变化
    4.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保护性轮耕模式麦田产量和水分效应
    5.1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轮作处理下连作麦田耗水量
        5.2.2 不同轮作处理下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5.2.3 不同耕作处理冬小麦田逐月土壤有效含水量
        5.2.4 不同轮耕处理麦田土壤湿度剖面分布年度变化
    5.3 不同连耕与轮耕模式产量和水分效应比较
        5.3.1 不同连耕与轮耕模式产量效应比较
        5.3.2 不同连耕与轮耕模式土壤水分效应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施肥水平免耕/深松轮耕麦田产量和水分效应
    6.1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施肥处理下免耕/深松轮耕麦田耗水量
        6.2.2 不同施肥处理下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6.2.3 不同施肥处理下冬小麦水分胁迫和氮素胁迫
        6.2.4 不同施肥处理免耕/深松麦田逐月土壤有效含水量
        6.2.5 不同施肥处理麦田土壤湿度剖面分布年度变化
    6.3 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1.1 耕作对麦田产量和土壤水分效应的影响
        7.1.2 施肥对免耕/深松轮耕麦田产量和土壤水分效应的影响
        7.1.3 关于EPIC模型的讨论
    7.2 结论
        7.2.1 耕作处理对麦田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7.2.2 施肥处理对麦田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南方中低产黄泥田科学施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中低产田研究概况
        1.1.1 中低产田概念
        1.1.2 低产原因
        1.1.3 低产田改造现状及存在问题
        1.1.4 中低产田改造原则
        1.1.5 中低产田改造对策
        1.1.6 中低产田改造技术
    1.2 黄泥田改良研究进展
        1.2.1 黄泥田低产障碍因子
        1.2.2 黄泥田改良措施
        1.2.3 黄泥田改良效果
    1.3 改良技术简介
        1.3.1 不同有机物添加培肥技术研究
        1.3.2 新型缓控释肥施用技术研究
        1.3.3 水稻轻简栽培方式研究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本课题研究技术路线图
2 不同有机物添加对单季稻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有机物对水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2.2.2 不同有机物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2.2.3 不同有机物对植株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2.2.4 不同有机物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2.5 不同有机物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3 不同品种新型缓控释氮肥对双季稻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氮肥运筹对双季稻植株生长的影响
        3.2.2 不同氮肥运筹对双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3.2.3 不同氮肥运筹对双季稻效益的影响
        3.2.4 不同氮肥运筹对双季稻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3.2.5 不同氮肥运筹对双季稻土壤养分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4 不同生化抑制尿素用量对双季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生化抑制尿素用量对双季稻产量的影响
        4.2.2 不同生化抑制尿素用量对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4.2.3 不同生化抑制尿素用量对双季稻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4.2.4 不同生化抑制尿素用量对双季稻土壤养分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5 水稻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技术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处理对水稻分蘖动态的影响
        5.2.2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5.2.3 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5.2.4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5.2.5 不同处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2.6 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5.3 讨论
    5.4 小结
6 水稻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技术大田示范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6.2.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7 结论
    7.1 全文结论
    7.2 本论文创新点
    7.3 存在不足及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长期施肥对水稻土和旱地红壤的肥力质量、有机碳库与团聚体形成机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1.2.2 土壤肥力质量及其评价方法
    1.2.3 土壤有机碳库的分布与周转
    1.2.4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机制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1.1 红壤性水稻土试验地概况
    2.1.2 早地红壤试验地概况
2.2 样品采集
    2.2.1 土壤样品采集
    2.2.2 植株样品采集
2.3 试验方法
    2.3.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2.3.2 土壤肥力质量的等级评价
    2.3.3 作物生物量及其养分吸收
    2.3.4 土壤有机碳的物理分组
    2.3.5 土壤有机碳库的周转速率
    2.3.6 土壤团聚体的不同浸提处理及分级
    2.3.7 土壤比表面积(SSA)的测定
    2.3.8 土壤铁铝氧化物的测定
2.4 数据整理与统计方法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长期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其肥力质量的影响
3.1 长期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1 长期施肥下红壤性水稻土的基本理化性质
    3.1.2 长期施肥下旱地红壤的基本理化性质
3.2 长期施肥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3.2.1 长期施肥红壤性水稻土的土壤肥力质量
    3.2.2 长期施肥旱地红壤的土壤肥力质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库及固碳效率的影响
4.1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库及其周转的影响
    4.1.1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库的影响
    4.1.2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库周转的影响
4.2 长期施肥对旱地红壤有机碳库及其周转的影响
    4.2.1 长期施肥对旱地红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4.2.2 长期施肥对旱地红壤不同有机碳库周转的影响
4.3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与旱地红壤固碳效率的影响
    4.3.1 土壤有机碳的投入和固定的计算方法
    4.3.2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的固定效率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期施肥下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机制
5.1 长期施肥下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的形成机制
    5.1.1 红壤性水稻土的有机碳、铁铝氧化物和比表面积
    5.1.2 不同浸提处理下土壤团聚体的大小分布
    5.1.3 不同浸提处理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5.1.4 不同浸提处理对土壤团聚体氧化铁的影响
    5.1.5 不同浸提处理对土壤团聚体氧化铝的影响
    5.1.6 不同浸提处理对土壤团聚体比表面积的影响
    5.1.7 土壤比表面积、有机碳与氧化铁铝的关系
    5.1.8 红壤性水稻土的团聚体形成机制
5.2 长期施肥下旱地红壤的团聚体形成机制
    5.2.1 旱地红壤的有机碳、铁铝氧化物和比表面积
    5.2.2 不同浸提处理土壤团聚体颗粒的分布
    5.2.3 不同浸提处理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5.2.4 不同浸提处理对土壤团聚体氧化铁的影响
    5.2.5 不同浸提处理对土壤团聚体氧化铝的影响
    5.2.6 不同浸提处理对土壤团聚体比表面积的影响
    5.2.7 土壤比表面积、有机碳与氧化铁铝的关系
    5.2.8 旱地红壤的团聚体形成机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期施肥对水稻和玉米生物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6.1 长期施肥对水稻生物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6.1.1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各器官生物量的影响
    6.1.2 水稻生物量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6.1.3 不同施肥模式下水稻各器官的养分含量
    6.1.4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各器官养分吸收量分布的影响
6.2 长期施肥对玉米生物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6.2.1 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各器官生物量的影响
    6.2.2 玉米生物量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6.2.3 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各器官的养分含量
    6.2.4 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各器官养分吸收量分布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7.3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甘孜州耕地肥力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甘孜州耕地肥力现状
2 造成耕地地力下降的原因
    2.1 自然条件差
    2.2 耕地培肥的行政措施不力
    2.3 技术措施不力
        2.3.1 技术力量弱
        2.3.2 肥料使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农民盲目施肥, “三重三轻”现象严重。
        (2) 施肥方式落后。
    2.4 粮食生产压力大
3 耕地培肥建议
    3.1 大力推广成熟的农耕农艺技术措施
    3.2 完善农田水利工程, 培肥地力
    3.3 轮作休闲
    3.4 平衡施肥
    3.5 注重本土人才的使用和培养

(10)施肥对黑土碳氮转化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土壤碳研究进展
        1.1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循环
        1.2 土壤有机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3 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
        1.4 土壤有机碳的组分
        1.4.1 有机碳组分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1.4.2 土壤有机碳化学方法分组
        1.4.3 土壤有机碳物理方法分组
        1.5 影响土壤碳库的因素
        1.5.1 施肥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1.5.2 根际沉积碳对土壤碳的影响
        1.5.3 土壤团聚体对土壤碳的影响
        1.5.4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6 土壤碳循环研究方法
        1.6.1 常规方法
        1.6.2 同位素示踪
    第二节 农田土壤氮研究进展
        2.1 农田土壤氮转化过程
        2.2 土壤N_2O排放研究
        2.2.1 土壤N_2O的形成过程
        2.2.2 影响农田N_2O排放的因素
        2.3 农田系统氮平衡研究
    第三节 土壤碳氮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论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4.1 研究内容
        4.1.1 长期施肥对黑土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
        4.1.2 长期施肥对光合碳分配的影响
        4.1.3 长期施肥对黑土有机碳平衡的影响
        4.1.4 长期施肥对黑土地区农业生产全球增温潜势的影响
        4.2 技术路线
        4.3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的自然环境概况
    第一节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1.1 气候条件
        1.2 成土母质
        1.3 地质地貌特点
        1.4 水文状况
        1.5 植被状况
        1.6 黑土的形成过程
        1.7 土地利用方式与施肥管理
    第二节 研究地点的自然环境概况
        2.1 气候特征
        2.2 试验区概况
第三章 长期施肥对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
    第一节 长期施肥条件下玉米生长对CO_2排放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设计
        1.1.2 气体样品采集和CO_2的测定
        1.1.3 结果计算
        1.2 结果与讨论
        1.2.1 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
        1.2.2 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呼吸变化
        1.2.3 根际呼吸量变化
        1.2.4 土壤呼吸量和呼吸速率变化
    第二节 长期施肥条件下大豆生长对CO_2排放的影响
        2.1 方法
        2.1.1 供试土壤
        2.1.2 供试作物
        2.1.3 试验设计
        2.1.4 培养及测定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施肥对土壤呼吸的变化规律的影响
        2.2.2 施肥对土壤呼吸速率与呼吸量的影响
        2.2.3 施肥对根际呼吸贡献率的影响
    第三节 长期施肥对CO_2和N_2O排放动态变化的影响
        3.1 方法
        3.1.1 样品采集与分析
        3.1.2 结果计算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不同生育时期CO_2排放速率的日动态变化
        3.2.2 不同生育期N_2O排放通量的日动态变化
        3.2.3 全生育期CO_2和N_2O排放通量日动态变化
        3.2.4 土壤温湿度动态变化
        3.2.5 CO_2排放通量季节性动态变化
        3.2.6 CO_2累积排放量
        3.2.7 N_2O排放通量季节性动态变化
        3.2.8 N_2O累积排放量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长期施肥条件下有机碳氮分配的动态变化
    第一节 长期施肥对作物光合碳分配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供试土壤
        1.1.2 试验设计
        1.1.3 ~(13)C脉冲标记方法
        1.1.4 中期取样
        1.1.5 计算方法
        1.2 结果与讨论
        1.2.1 玉米生长动态变化
        1.2.2 各部分的δ~(13)C值
        1.2.3 净光合~(13)C的分配
        1.2.4 地下光合~(13)C的分配
    第二节 长期施肥对土壤团聚体中根际沉积碳分配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粒级团聚体分布
        2.2.2 不同粒级团聚体根际沉积碳含量
        2.2.3 根际沉积碳量
        2.2.4 根际沉积碳在团聚体中分配
    第三节 长期施肥对不同组份中有机碳氮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土壤有机碳密度分组方法
        3.1.2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测定
        3.1.3 水溶性有机碳的测定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密度分组中有机碳的变化
        3.2.2 施肥对密度分组中全氮的变化
        3.2.3 密度组份的C/N
        3.2.4 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3.2.5 微生物量商的影响
        3.2.6 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3.2.7 生物活性有机碳与土壤呼吸的相关性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长期施肥对土壤碳、氮平衡的影响
    第一节 长期施肥对有机碳消长影响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1 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的测定
        1.1.2 结果计算
        1.2 结果与讨论
        1.2.1 土壤有机碳的输入
        1.2.2 土壤有机碳的输出
        1.2.3 农田碳库收支平衡状况
    第二节 长期施用N、P、K肥对有机碳和氮消长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2 测定方法与结果计算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土壤有机碳、全氮及有效氮含量的变化
        2.2.2 有机碳的消长规律
        2.2.3 全氮的消长规律
        2.2.4 有效氮的消长规律
        2.2.5 C/N消长规律
    第三节 长期施肥对黑土碳氮储量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及测定
        3.1.2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施肥对黑土剖面全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
        3.2.2 施肥对黑土碳、氮储量的影响
        3.2.3 有机碳与全氮关系相关关系
    第四节 长期施肥对全球变暖潜势(GWP)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和测定
        4.1.2 结果计算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4.2.2 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4.2.3 施肥对土壤氮的影响
        4.2.4 施肥对GWP的影响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1 结论
        1.1 长期施肥通过促进作物生长间接影响土壤呼吸,气温是土体呼吸调控的关键因子
        1.2 长期施肥促进生长季CO_2和N_2O的排放,增施有机肥促进CO_2和N_2O的排放
        1.3 长期施肥改变光合碳的分配
        1.4 长期平衡施肥有利于维护土壤有机碳平衡
        1.5 长期施肥对土壤碳氮库影响较小,对全球增温潜势影响较大
    2 存在问题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从施肥和耕作制看耕地的可持续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耕作与施肥对渭北旱塬土壤养分、有机碳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D]. 陆思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2]农业低碳技术应用行为对规模农户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刘红. 江西农业大学, 2019
  • [3]不同施肥制度潮土养分库容特征及环境效应[D]. 温延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1)
  • [4]多尺度EGLSN的建立及区域施肥研究[D]. 张迁迁. 山西农业大学, 2016(04)
  • [5]基于GIS与物元模型技术的区域耕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D]. 林航.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4)
  • [6]渭北旱塬麦田保护性耕作长期轮耕效应模拟研究[D]. 张玉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1)
  • [7]南方中低产黄泥田科学施肥技术研究[D]. 张宣. 浙江大学, 2014(07)
  • [8]长期施肥对水稻土和旱地红壤的肥力质量、有机碳库与团聚体形成机制的影响[D]. 颜雄.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9]甘孜州耕地肥力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 苟晨晨,舒琦.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19)
  • [10]施肥对黑土碳氮转化过程的影响[D]. 乔云发.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施肥耕作视角下的耕地可持续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