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无线多媒体通信中的多载波调制技术

移动无线多媒体通信中的多载波调制技术

一、移动无线多媒体通信中的多载波调制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卞鑫[1](2020)在《非正交波形调制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通信的蓬勃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将会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更密集的连接设备数以及更低的传输时延,应用场景会更加丰富多样。为满足5G对多样化的应用场景的需求,学术界和工业界纷纷研究并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其中,波形调制和多址接入技术均是物理层的关键技术。一方面,OFDM技术虽然在现有的许多通信系统中被广泛采用,然而其本身固有的高带外泄露(Out-of-Band Emission,OOBE)、对时频偏较敏感等不足制约了其进一步提高频谱效率;另一方面,在海量机器类场景(massive Machine-Type-Communications,m MTC)中若仍然采用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的方式,由于系统可同时连接的用户数目将会严格受限于分配的正交信道数目,那么海量、零星小数据包业务在有限时频资源上的竞争传输将会带来“信令风暴”问题以及因用户碰撞概率急剧增大而导致大量数据重传带来的时延增大问题,这将使得系统容量和传输效率大为降低。因此,研究基于滤波或加窗的非正交波形调制(Non-Orthogonal Waveform Modulation,NOWM)技术以及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面向5G的波形调制和多址技术,在基于非正交波形调制的多址接入技术方案及其低复杂度收发机设计方面开展相关研究:为了同时利用NOMA和NOWM的优势,研究了基于非正交波形调制的非正交多址接入问题。具体来说,研究的是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广义多载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Spread Generalized Multi-Carrier,DFT-S-GMC)调制的图样分割多址(Pattern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PDMA)上行传输问题。首先,分别给出了基于DFT-S-GMC的PDMA上行传输方案的时频域实现方案;其次,推导了两种实现方案中的等效信道响应矩阵和等效噪声的表达式;接着,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所提结合方案DFT-S-GMC-PDMA的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复杂度、载波频率偏移(Carrier Frequency Offset,CFO)下的多址干扰(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MAI)及峰均比(Peak-to-Average Ratio,PAPR)等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DFT-S-GMC-PDMA可取得与DFT-S-OFDM-PDMA相比拟的性能,而复杂度仅仅增加不到3%。对不同均衡器、不同PDMA图样下的系统性能也进行了评估,几乎没有性能损失。由于对CFO的鲁棒性,与DFT-S-OFDM-PDMA相比,所提出的DFT-S-GMC-PDMA的MAI性能要好约0.5d B,即相比正交调制下的PDMA,DFT-S-GMC-PDMA方案在抗CFO方面表现更优。所提出的DFT-S-GMC-PDMA方案在系统性能和复杂度方面可取得较好的折中,更适合窄带m MTC上行传输场景中。为了解决5G异构网络中灵活多址接入的问题,研究了基于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 Multi-Carrier,FBMC)调制的可支持多种多址方案的统一多址传输结构。首先,通过利用滤波器组收发机的高效实现结构和可扩展矩阵变换(Scalable Matrix Transform,SMT)模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BMC调制的统一多址结构——FBMC-SMT,可实现3G CDMA和4G FDMA传输的灵活复用,从而提高系统性能。作为FBMC-SMT的一个特例,评估了FBMC-CDMA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分配的码道数大于5时,16子带的FBMC-CDMA系统性能要优于传统单载波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其次,分析了FBMC-SMT系统的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SINR),理论性能曲线与仿真结果匹配良好。因此,所提FBMC-SMT可作为一种统一多址结构,用以灵活聚合多种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进而满足5G及以后异构无线网络中多样化的应用需求。为解决基于NOWM的多用户上行传输的接收机复杂度高的问题,研究了用于多用户过采样滤波器组块传输的上行链路低复杂度接收算法。通过利用DFT的特性,得到了调制矩阵的频域子带稀疏性质以及经匹配滤波后的格雷姆矩阵的块循环特性。利用上述特性,提出了一种用于衰落信道上行多用户接入中过采样滤波器组块传输的低复杂度迫零(Zero-Forcing,ZF)接收算法。在所提算法中,将原来的大维度多用户等效信道矩阵的求逆运算分解为多个DFT运算和更小尺寸的矩阵求逆运算,从而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迫零接收机,计算复杂度有显着降低,同时系统的误符号率(Symbol Error Rate,SER)性能几乎与传统的多用户ZF接收机相同。

左宇辰[2](2019)在《通用滤波多载波系统峰均功率比降低和ICI自消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用滤波多载波(UFMC)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的候选空口技术之一,由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和滤波器组多载波技术(FBMC)演进而来。相比于OFDM技术,UFMC技术将OFDM技术中的矩形滤波器替换为性能更好的原型滤波器,相比于FBMC技术,UFMC技术针对一组子载波滤波,降低了时域滤波器的长度,从而获得了OFDM和FBMC技术的联合增益。不过,UFMC属于多载波调制技术,同样存在与OFDM和FBMC类似的高峰均功率比的问题。此外,UFMC子带内的子载波仍然保持正交,载波频偏会对子载波间的正交性造成破坏,从而造成系统性能恶化。本章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成果如下:针对UFMC系统峰均功率比高的问题,采用功率门限,可减少传统PTS方法中寻优过程中峰值功率的时域样本信号数量,从而降低传统PTS方法寻优的计算量。采用多级寻优PTS方法,可解决传统PTS方法计算量随相位集合元素的个数呈指数增长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结合多级寻优和功率门限的PTS方法以进一步降低传统PTS方法的计算复杂度。此外,理论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各级的门限可采用同一固定门限,可进一步简化基于功率门限的多级寻优PTS方法的结构。UFMC系统采用所提出的基于固定功率门限的多级PTS算法不仅可保证UFMC系统的PAPR性能,而且显着降低了传统PTS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针对UFMC系统中载波频偏带来的子载波间干扰问题,提出了两种UFMC系统下的ICI自消除算法。ICI自消除算法通过在发送端的频域对原始数据进行1/2的特殊编码,利用载波频率偏移较小时,相邻子载波干扰系数相近的特性进行合并接收,在载波频率偏移较小时能获得较好的系统性能。所提算法针对基于1/2码率的编码使得一个传输符号内具有一半的重复信息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在接收端经过频域均衡以后的信号存在一个关于频偏的关系表达式,采用此频偏表达式估计出频偏,将频域估计出的频偏反馈给时域进行频偏补偿,再使用ICI自消除算法,可使得ICI自消除算法的频偏适用范围更广,系统误比特率性能更好;将频域估计出来的频偏直接在频域进行补偿,再使用ICI自消除算法,不仅获得较好的误比特率性能,还能在时域频偏补偿方案的基础上降低计算复杂度。上述工作对UFMC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邓莉君[3](2019)在《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多载波调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受频谱资源限制,现有无线通信技术已很难承载未来更高速的传输需求。基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的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融合了无线通信技术和光通信技术,具有不占用频谱资源、发射功率高、无电磁干扰等优点,是实现室内无线高速传输的一种补充技术。但LED有限的物理带宽使可见光通信的传输速率受到限制,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和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能够提高传输速率,但室内子信道之间较强的相关性限制了MIMO的优势,LED的非线性严重影响了OFDM的性能。本文结合色域、频域和空域多维资源探索适用于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高效编码调制方案及能够降低子信道之间相关性的有效方法。主要创新性成果包括:(1)研究了非空室内随机分布反射物的分布模型,估算了其信道表征参数,与空旷室内的传输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机分布反射物对非直视链路的影响比直视链路要大,均方根时延扩展的大小和范围比空旷室内要大,传输速率比空旷室内要小。(2)提出了离散正弦/离散余弦变换直流偏置离散多音频(Discrete Sine/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biased Discrete Multitone,DST/DCT DC-DMT)调制方案,对该调制信号的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的互补累积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所提方案与已有多载波调制方案的系统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DST/DCT DC-DMT信号的PAPR随子载波数的增加而增大,与调制阶数无关,在相同传输速率下,所提方案的系统误码率性能比已有DMT方案和OFDM方案的系统误码率性能更为优越;(3)提出了同色异谱OFDM空间调制方案,该方案具有较高的频谱效率高和功率效率,接收端不会产生颜色闪烁,通过区分目标光的光谱成分判断发送信号的极性,解调过程简单易实现。所提方案与已有空间调制OFDM方案的系统性能的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案与可见光波段的颜色兼容且目标光进行颜色切换时能够维持系统误码率性能的稳定,相同频谱效率下,所提方案的系统误码率性能比其它空间调制OFDM方案的系统误码率性能更好;(4)研究了垂直探测室内MIMO信道矩阵秩的分布、影响信道相关性的因素及相关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采用角度分集探测降低室内可见光MIMO-OFDM系统信道的相关性;研究了空间信道相关时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并对角度分集探测与垂直探测的系统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最优探测夹角下,角度分集可以有效分离来自不同光源的信号,接收端水平旋转和垂直旋转时系统误码率基本不变,信道容量也优于垂直探测。本文工作为提高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传输可靠性和传输容量提供了新的途径,为丰富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实际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顾铭明[4](2014)在《移动流媒体编码与传输中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无线网络及无线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流媒体业务已成为无线通信领域当前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由于流媒体信源本身庞大的数据量,而无线信道的带宽有限,受噪声干扰及尺度衰落的影响程度大,再加上终端的移动性,也会造成无线信号的不均匀,从而导致数据丢包、延时等服务质量的降低。因此信源的压缩编码、信道的稳定传输以及完整仿真平台的建立能够为快速而精确的信号传输与重建提供帮助。本文主要针对流媒体的信源采样、编码、传输等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在采样领域对视频数据进行压缩算法的研究。由于流媒体的主要信源-视频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的特点,在采样时往往由于传统的Nyquist采样定理导致采样数据的更为庞大,而后期在视频编码部分又要将冗余尽量消除,这样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针对该问题,引入压缩感知算法,并根据视频信号自身的帧间冗余特性,设计了基于主成分变换的视频压缩感知算法,实现信号采样与压缩过程的同时进行,使得采样频率大大降低。针对主成分分析过程中视频信号的协方差矩阵较大造成数据溢出问题,提出了基于GHA的视频压缩算法,利用压缩感知的测量矩阵的大小确定算法的稀疏度,即主成分的数量,解决了计算巨大的完整协方差矩阵的问题并提高了系统效率。其次,对视频编码技术中的运动估计算法运行研究与改进。本文以H.264标准作为研究平台,对该标准的编解码框架及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针对编码器中最重要的运动估计算法,通过对典型块匹配算法的优缺点分析,提出改进的自适应十字模板搜索法(IARPS),针对搜索起始点不够精确的问题,采用空间与时间相邻块结合作为宏块预测的初始参考,并采用变步长的搜索方法。而在搜索模板上,摒弃传统类圆式模板更精确的想法,依据统计数据,确定以十字搜索为基础的模板,减少搜索量,增大搜索精度,从而减少了运动估计算法的搜索点数,提高了搜索效率,也就相当于提高了编码效率。接着,开展了流媒体的OFDM传输系统研究。针对无线网络多径效应引起的频率选择性衰落,使接收信号出现码间干扰造成的通信性能下降问题,建立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的传输系统,解决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同时,提高频谱效率的利用。为了实现流媒体的OFDM传输,首次提出以H.264 NALU为传输单元,并依据NALU内数据比特自适应确定OFDM系统的子载波数建立流媒体的OFDM传输系统。针对传统的基于FFT的OFDM系统抗干扰性差的问题,采用正交小波包函数实现OFDM系统的构建,利用小波包函数良好的互正交性及自正交性,更好地对抗信道时延、码间干扰及子载波间的干扰。最后,对流媒体服务质量保障机制的自适应差错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前向纠错冗余包根据网络负载及无线信道状态动态改变的自适应FEC算法,并针对现有理论的主次性计算过程导致的对信道状态应用不充分的问题,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增加了无线信道状态在FEC冗余包计算中的重要性,增强了信道利用率;针对现有理论利用线性函数计算导致的阈值点FEC冗余包变化过快,设计了基于余弦基的非线性阈值自适应FEC控制算法。针对传统流媒体编码与传输实现平台的异构性,采用Evalvid架构与NS2仿真平台的方式,建立了集信源编码-信道传输-信号重建-服务质量分析为一体的完整的流媒体仿真平台。并利用该平台检验自适应算法在不同信道差错模型下的差错控制性能,并对流媒体仿真平台视频传输进行服务质量分析。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移动流媒体仿真平台的建立可以为移动流媒体编码与传输过程提供强有力的仿真与分析工具。部分研究成果可应用到视频图像编码压缩、信号处理以及信号传输等领域。

洪顺利[5](2013)在《多载波调制系统中的盲信道参量估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语音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一系列手机视频、在线游戏等移动服务已经成为手机用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数据业务的迅速增长和移动业务的多媒体化,以及高速率和宽带化的传输。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输入多输出(MIMO)等技术以频带利用率高、传输速率快、高带宽和大容量等特点已经成为当前无线通信研究的热点。而无线通信系统中一系列物理层算法需要事先知道准确的信道参量信息,准确的信道参量信息有利于提高通信系统性能。因此,信道参量估计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由于移动通信传输的特殊性,使其在通信传输过程中必然受到外部干扰的影响。同时,伴随着频谱资源的匮乏以及频谱利用率低的现象,盲信道参量估计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外部干扰环境下的OFDM系统,展开了盲信噪比估计、盲信号干扰噪声比估计以及盲信道估计研究,创新之处如下:1、利用OFDM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提出了一种MIMO-OFDM系统中的盲信噪比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每个符号中引入循环前缀和循环后缀,以及设置不同循环后缀长度,使得每个天线发送信号周期自相关函数具有不同零点,选取合适的循环频率,把MIMO信道转换为多个单输入单输出(SISO)信道,然后结合发送信号周期自相关函数能量分布规律,实现信噪比的盲估计。新算法估计准确,能够估计各个信道信噪比值,性能优势明显。2、针对脉冲干扰环境下的OFDM系统,研究了一种盲信号干扰噪声比(SINR)估计方法。通过分析OFDM信号、脉冲干扰信号以及高斯白噪声的周期自相关函数能量分布规律,选取合适的延时变量和循环频率,分离信号功率和干扰加噪声功率,形成一种SINR估计算法。与已有的二阶四阶(M2M4)方法相比,精确度高,算法复杂度低,均方误差小。3、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预处理,结合OFDM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提出一种脉冲噪声下盲信道估计方法。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法估计准确,误码率低,有较好的估计性能。

赵建春[6](2012)在《高速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中均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讨论了移动通信中多载波系统的均衡技术。常见的多载波系统包括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多载波码分多址(CDMA)系统以及广义多载波CDMA (GMC-CDMA)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常常受到多种干扰的影响,针对这些干扰,本文采用了多载波调制、正交编码、广线性迫零(WL-ZF)均衡等技术来提高系统的性能。本文中,还将广线性(WL)方法用于基于子空间的盲信道辨识。论文首先介绍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在第二章阐述了无线通信信道的基本特征,并介绍了多径衰落对信道的影响。第三章中我们较为详细的介绍了OFDM技术和CDMA技术,OFDM能够有效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而使用CDMA技术能对传输信号进行扩谱以抗干扰,两种技术可以相结合即多载波CDMA系统。文中还介绍了GMC-CDMA系统模型,GMC-CDMA系统还可实现多速率的数据传输。当移动通信系统中存在窄带干扰(NBI)时,传统的迫零(ZF)均衡器通常表现不佳。为了合成抗干扰检测算法,我们采用广义线性(WL)滤波,它允许通过联合处理接收信号及其复共轭形式利用所需信号星座图的圆度属性。文中第四章提出一种新颖的用于多载波系统的WL-ZF接收机,在最小输出(MOE)的情况下,它能有效抑制窄带干扰并且无需NBI的统计数据。文中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子空间的盲信道辨识算法,并推导出信道可辨识条件。当存在窄带干扰时,只需要一个NBI自相关矩阵的近似矩阵,该算法就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MatLab仿真结果表明,相比较于传统的线性ZF接收机本文提出的WL-ZF接收机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孙囡[7](2011)在《MC-CDMA系统中的符号同步技术研究及性能仿真》文中指出以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和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技术为基础的多载波CDMA (Multiple Carrier CDMA, MC-CDMA)是当前无线通信研究的热点之一,MC-CDMA技术继承了这两种技术的很多优点,但是与此同时,该技术也保留了它们的若干缺点。该技术对信道的时延扩展不敏感,又可达到频率分集的效果,有望解决在无线信道中传输提高传输速率的问题,且具有高的频谱利用率。然而MC-CDMA系统本身的特点决定该系统对多普勒频率扩展及发射机和接收机本地振荡器间的不匹配导致的符号误差十分敏感。本文的研究重点正是如何才能准确估计符号的起始位置。本文首先回顾了移动通信发展的历史,介绍了多载波系统的概念,无线信道的特性。然后从多载波系统入手介绍了OFDM及CDMA技术。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这两种技术的三种结合方式,其中,重点分析了MC-CDMA技术,并对这三种结合方式进行了比对。接下来对MC-CDMA同步技术进行了介绍。MC-CDMA系统的同步技术主要包括符号同步和载波同步等,其中的伪随机序列的捕获跟踪同步是进行其它同步的前提,也是有效接收信息数据处理的基础。本论文深入的分析了基于循环保护间隔的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 ML)估计和基于PN (Pseudo Noise,伪噪声)相关性的符号同步算法。然后,在PN相关性符号同步算法的基础上,针对过去其主要任务为只能完成初始捕获的情况。提出了用PN序列作为MC-CDMA数据帧循环前缀填充的算法完成精细跟踪。在这里我们改变了数据的符号结构,当使用原算法实现初始捕获后,使用不同PN序列作为MC-CDMA数据帧循环前缀来实现精确跟踪。该算法虽然牺牲了一定的频带利用率,但是在符号的跟踪方面算法复杂度极低、准确性很高而且跟踪时间短。

吴游[8](2011)在《基于复小波分析的多载波系统在4G中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复小波分析的正交多载波调制系统,并结合4G移动通信中的其他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根据正交实小波滤波器组的系数推导出具有近似线性相位的正交复小波(ALPOCWT)的滤波器组的系数,并将ALPOCWT取代传统OFDM技术中的IFFT和FFT变换核,将OFDM系统改进为ALP-OCWDM系统。ALP-OCWDM的调制符号比传统OFDM的调制符号以及OWDM调制符号的带宽要窄,频谱利用率更高。在高斯信道、瑞利衰减信道以及多径信道中,ALP-OCWDM系统的误码率性能都优于传统的OFDM系统和OWDM系统。根据小波变换能够将信号集中而将噪声分散,可以很好的抑制高斯噪声的特性,对ALP-OCWDM系统进行改进,称为De-ALP-OCWDM系统,仿真证实了De-ALP-OCWDM系统具有更好的误码率性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复数滤波器的调制涉及到复数运算,运算复杂度比较高。本文提出将复小波变换的离散实现方式DTCWT变换取代OFDM的变换核,构成DT-OCWDM系统。DT-OCWDM的调制符号比传统OFDM的调制符号以及ALP-OCWDM调制符号的带宽要窄,频谱利用率更高;主瓣与第一旁瓣之间相差20dB,能量更为集中。在高斯信道、瑞利衰减信道以及多径信道中,DT-OCWDM的误码率性能都优于OFDM系统和OWDM系统。本文将DT-OCWDM系统应用到DVB-T,通过仿真证实了DT-OCWDM的实用性。在信道的衰减和时延影响下,需要对接收信号进行信道均衡。本文比较了DT-OCWDM系统的LS信道估计方法,MMSE信道估计方法以及LMS信道估计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证实了DT-OCWDM系统的LMS信道估计方法的MSE远低于其他两种信道估计方法。根据估计的信道特性对接收信号进行了ZF均衡,MMSE均衡,以及联合均衡。仿真表明MMSE均衡方法要好于ZF均衡算法,联合均衡可以得到最好的均衡效果。本文将DT-OCWDM取代MIMO-OFDM系统中的OFDM,构成MIMO-DT-OCWDM系统。它能够在扩大系统容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抗多径,抗噪声特性。本文提出基于分集系统的改进系统STBC-DT-OCWDM系统和基于复用系统的改进系统VBLAST-DT-OCWDM系统。在高斯信道中STBC-DT-OCWDM系统和VBLAST-DT-OCWDM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分别优于STBC-OFDM系统和VBLAST-OFDM系统。将DTCWT应用到MC-CDMA中,将MC-CDMA中的WALSH扩频码组用由群变换获得的类正交矩阵中具有很好的互相关性能的码组取代,构成DTCWT-CDMA系统。该系统具有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有效的带宽利用率以及较高的频率分集增益,在高斯信道下有很好的误码率性能。

于志明[9](2010)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识别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线频谱资源日趋饱和,为了提高频谱的利用率和保证不同体制无线网络的协同工作,满足多种通信业务需求,认知无线电技术孕育而生,其中的频谱感知技术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目的就是要对各频段所存在的授权及非授权信号类型进行检测和识别,仍然属于通信信号调制识别的范畴。本文针对适用于非协作频谱感知的信号特征提取及识别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基于统计模式识别的单载波调制信号特征提取技术,单载波与多载波调制信号的类间识别技术,以及多载波调制(MCM)信号的参数估计和类内盲识别技术。首先,在分析单载波调制信号传统统计模式识别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数据统计理论的信号特征提取新算法,利用信号相位服从圆周分布这一特点,在载波频率、带宽和调制指数均未知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角度变换将单载波信号瞬时频率值处理后,作为数据样本,提取分类特征。该算法提取的特征稳定性明显优于传统算法,不因时间的推移或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显着改变,对样本长度依赖程度较小,类间可分离度好。当信噪比大于01Bd的情况下,特征趋于平稳,具有较高的置信度。为非协作频谱感知中单载波通信信号调制类型的盲识别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指出了算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其次,针对瑞利衰落信道条件下的单载波信号和多载波信号的类间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阶累积量组合特征参数提取算法。理论分析证明算法能有效抑制瑞利多径衰落及高斯噪声对接收端识别性能的影响。算法不需任何先验知识,避免了载波同步处理的繁琐过程,可直接对中频采样信号进行处理。仿真验证了改进的识别特征与传统的特征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健性,并且对子载波数目不敏感。解决了特征参数动态变化所导致的识别门限确定的困难,降低了误判的概率,提高了识别精度,通过门限判别法或者结合简单的分类器即可取得良好的识别效果。为下一步实现多载波调制信号的类内识别奠定了基础。再次,对基于高阶循环累积量估计多载波CDMA信号子载波频率以及利用多尺度Haar小波变换估计多载波CDMA信号码速率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证明了通过检测特定循环频率处高阶循环累积量较大峰值的位置,来对多载波CDMA信号的子载波频率进行盲估计的切实可行的。随后在信号子载波估计结果的基础上,对基于多尺度Haar小波变换的码片速率估计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了载波估计频偏对不同多载波信号码速率估计性能的影响。为四类多载波调制信号的类内盲识别,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参数支持。最后,在多载波调制信号参数盲估计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对构造数据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的多载波调制信号盲识别新算法,给出了算法模型及实现框图。以典型的基于IFFT实现的OFDM, MC-CDMA, MC-DS-CDMA和MT-CDMA四种常见但难以区分的多载波调制信号为例,分别在理想高斯白噪声信道以及瑞利多径信道下做了详细的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并针对存在多址干扰时,MC-CDMA信号构造矩阵的较大非零奇异值个数n随用户数量线性增长而造成的单次判定结果失效问题,给出了修正的判定准则,更加适用于实际信道情况。算法无需知道任何多载波调制信号数据信息以及扩频码类型和长度,仅通过构造数据矩阵奇异值梯度序列中较大非零奇异值的个数,即可准确判断多载波调制信号的类型,避免了传统识别算法中特征提取之后的分类器设计的繁琐过程,大大简化了识别流程,而且算法中构造数据矩阵的阶数N值选取不必严格遵守与子载波个数的整数倍关系,可以选取相对较小的N值,以减少算法的运算量,仿真分析证明算法在较低信噪比条件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多载波调制信号的类内识别,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实际参考价值。

彭章友[10](2009)在《多载波调制和MC-CDMA的干扰消除研究》文中提出多载波调制技术由于具有较高的频谱效率,且可以有效地对抗多径传输,已成为高速数据传输的关键技术。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小波多载波调制技术(WT-OFDM)及多载波调制技术与CDMA技术的结合(MC-CDMA)。然而对于多载波调制系统,信道多普勒频移、收发载波频偏、振荡器相位噪声等时变因素的影响,子载波间正交性都会遭到破坏,产生子载波间干扰(ICI),这将大大降低系统性能。在移动环境下,ICI的产生主要由多普勒频移引起,同时,与CDMA结合后,CDMA系统本身的多址干扰(MAI)也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所以本文从多载波调制系统干扰产生模型入手,研究多载波调制系统和MC-CDMA的ICI、MAI干扰消除关键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多径信道传输的基本概念。利用射线追踪技术,建立了矩形多径信道射线距离、入射角度模型,利用模型可以计算多径损耗、延时、多普勒频移和经数,为多径信道的研究提供参考。在多径信道下,建立了多普勒频移产生OFDM系统ICI的模型,根据模型分析了信号功率、干扰功率和信干比与多普勒频移的关系,提出一种OFDM系统多普勒频移单频率补偿的ICI消除算法,并给出算法性能。在MC- CDMA系统中,分析了基于协同的MC-DS-CDMA系统模型,针对模型提出了一种联合MMSE多用户检测器,通过理论推导和计算机仿真分析,表明在平坦瑞利衰落信道下,本文提出的联合MMSE多用户检测的能有效的抑制MAI,降低误码率,提高系统容量。对于小波多载波调制系统,论文主要研究基于多相分解的M带小波多载波调制系统,分析了由于多普勒频移产生ICI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结合M带小波多载波调制系统完全重构条件,提出了减少ICI的M带滤波器设计条件和消除方法,建立了滤波器设计条件的冲激响应模型,建立了迭代消除算法,通过仿真表明所提出的ICI抑制和消除方法能有效提高系统的误码性能。论文最后讨论了OFDM系统对人为干扰的分析方法,采用循环谱特性分析OFDM的几种人为干扰的谱模型,结合模型提出采用循环频率的干扰识别方法。

二、移动无线多媒体通信中的多载波调制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移动无线多媒体通信中的多载波调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非正交波形调制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列表
算子对照表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面向5G网络及以后的挑战
        1.1.2 新波形调制和多址传输技术的必要性分析
    1.2 波形调制和多址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波形调制技术
        1.2.2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1.3 波形调制和多址技术的标准化历程
        1.3.1 波形调制技术
        1.3.2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1.4.1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波形调制和多址接入理论基础
    2.1 波形调制
        2.1.1 多载波传输系统
        2.1.2 符号、滤波器和和栅格
        2.1.3 正交与非正交的分类
    2.2 非正交多址技术
        2.2.1 容量界分析
        2.2.2 MMSE-SIC算法
        2.2.3 MPA接收机算法
第3章 基于DFT-S-GMC调制的PDMA上行传输方案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DFT-S-OFDM的 PDMA上行链路模型
    3.3 基于DFT-S-GMC时域实现的PDMA上行链路模型
        3.3.1 发射机时域实现
        3.3.2 接收机时域实现
        3.3.3 等效信道响应矩阵和等效噪声分析
    3.4 基于DFT-S-GMC频域实现的PDMA上行链路模型
        3.4.1 发射机频域实现
        3.4.2 接收机频域实现
        3.4.3 等效信道和等效噪声分析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
        3.5.1 仿真参数
        3.5.2 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3.7 附录
        3.7.1 时域等效信道和等效噪声方差的推导
        3.7.2 频域等效信道和等效噪声方差的推导
第4章 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FBMC调制的统一多址研究
    4.1 引言
    4.2 滤波器组多载波系统的高效实现
        4.2.1 FBMC系统的一般模型
        4.2.2 FBMC系统的高效实现
    4.3 FBMC-SMT:可扩展矩阵变换的滤波器组多载波
        4.3.1 FBMC-SMT结构
        4.3.2 FBMC-SMT结构与3G和4G多址方案的关系
    4.4 FBMC-SMT的 SINR分析
    4.5 仿真结果及分析
        4.5.1 仿真参数
        4.5.2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用户CB-OSFB上行传输中低复杂度ZF接收机研究
    5.1 引言
    5.2 CB-OSFB调制系统模型
        5.2.1 CS-OSFB上行传输模型
        5.2.2 传统的ZF接收机
    5.3 低复杂度的ZF接收机设计
        5.3.1 调制矩阵的频域结构
        5.3.2 接收机设计流程
        5.3.3 复杂度分析
    5.4 仿真结果
    5.5 本章小结
    5.6 附录:性能损失的证明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提案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2)通用滤波多载波系统峰均功率比降低和ICI自消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对照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UFMC系统峰均功率比降低研究现状
        1.2.2 UFMC系统ICI抑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2 多载波调制技术介绍
    2.1 OFDM系统概述
        2.1.1 OFDM系统基本原理
        2.1.2 OFDM系统优缺点
    2.2 FBMC系统概述
        2.2.1 FBMC系统的基本原理
        2.2.2 FBMC系统优缺点
    2.3 UFMC系统概述
        2.3.1 UFMC系统的发送机结构
        2.3.2 UFMC系统的接收机结构
        2.3.3 UFMC系统的优缺点
    2.4 本章小结
3 UFMC系统降低PAPR的PTS算法研究
    3.1 UFMC的峰均功率比定义
    3.2 PTS算法
        3.2.1 传统PTS算法
        3.2.2 多级寻优PTS算法
        3.2.3 功率门限PTS算法
    3.3 所提出的改进PTS算法
    3.4 算法性能分析
        3.4.1 计算复杂度分析
        3.4.2 PAPR性能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UFMC系统ICI自消除算法研究
    4.1 CFO对UFMC系统的影响
        4.1.1 CFO产生的原因
        4.1.2 整数频偏的影响
        4.1.3 小数频偏的影响
    4.2 ICI自消除算法
        4.2.1 ICI自消除原理
        4.2.2 ICI自消除性能分析
    4.3 所提出的ICI自消除算法
        4.3.1 基于ICI共轭自消除的频偏估计
        4.3.2 基于时域频偏补偿的ICI自消除算法
        4.3.3 基于频域频偏补偿的ICI自消除算法
    4.4 算法性能分析
        4.4.1 计算复杂度分析
        4.4.2 频偏估计均方误差(MSE)性能分析
        4.4.3 CIR性能分析
        4.4.4 BER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多载波调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室内可见光通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室内VLC的信道模型
        1.2.2 室内VLC系统的调制技术
        1.2.3 室内可见光MIMO技术
        1.2.4 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标准化
    1.3 可见光通信的国内外应用概况
        1.3.1 国外应用概况
        1.3.2 国内应用概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信道传输特性
    2.1 室内可见光的收发端模型
        2.1.1 白光LED的辐射模型
        2.1.2 探测器的特性
    2.2 室内MIMO可见光信道模型
        2.2.1 单光源室内信道冲激响应
        2.2.2 MIMO室内信道冲激响应
        2.2.3 多光源空旷室内可见光系统性能分析
    2.3 多波长空旷室内可见光信道传输特性
        2.3.1 白光LED的功率延迟分布模型
        2.3.2 平均附加时延和均方根时延扩展
        2.3.3 功率延迟分布和均方根时延扩展分布
    2.4 非空室内可见光信道传输特性
        2.4.1 非空室内可见光收发模型
        2.4.2 非空室内随机分布物体的分布模型
        2.4.3 非空室内信道冲激响应和均方根时延扩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室内可见光离散正弦/离散余弦DC-DMT调制技术
    3.1 室内的照度分布
    3.2 室内3dB频率分布
    3.3 室内的信噪比分布
    3.4 室内可见光DC-DMT通信系统
        3.4.1 DC-DMT调制原理
        3.4.2 室内可见光MPAM系统能达到的传输速率
        3.4.3 室内可见光DC-DMT系统能达到的传输速率
    3.5 室内可见光离散正弦/离散余弦DC-DMT通信系统
        3.5.1 室内可见光离散正弦/离散余弦DC-DMT系统模型
        3.5.2 离散正弦/离散余弦变换DC-DMT误码率推导
    3.6 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3.6.1 DST/DCT DC-DMT误码率性能
        3.6.2 峰均功率比的分布
        3.6.3 限幅噪声对误码率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颜色空间的室内可见光OFDM调制技术
    4.1 室内可见光DCO-OFDM调制技术
        4.1.1 DCO-OFDM光信噪比与电信噪比的关系
    4.2 室内可见光ACO-OFDM调制技术
        4.2.1 ACO-OFDM光信噪比与电信噪比的关系
        4.2.2 DCO-OFDM与 ACO-OFDM性能对比
    4.3 室内可见光SM-OFDM调制技术
        4.3.1 传统室内可见光SM-OFDM调制技术
        4.3.2 SM-NDC-OFDM室内可见光调制技术
        4.3.3 SM-NDC-OFDM与传统SM-DCO-OFDM的误码率对比
        4.3.4 SM-NDC-OFDM与传统SM-ACO-OFDM的误码率对比
    4.4 基于颜色空间的室内可见光OFDM通信系统
        4.4.1 CIE1931 颜色空间和CIELUV颜色空间
        4.4.2 同色异谱调制技术
        4.4.3 室内可见光SM-MM-OFDM通信系统模型
        4.4.4 原色集中各LED强度的计算
        4.4.5 接收端信号的恢复
        4.4.6 仿真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室内可见光MIMO系统的信道相关性及信道容量研究
    5.1 室内可见光MIMO-OFDM系统
        5.1.1 室内可见光MIMO-OFDM系统模型
        5.1.2 室内可见光MIMO信道矩阵
        5.1.3 室内可见光MIMO系统的接收端
        5.1.4 最大似然检测
    5.2 垂直探测时室内可见光MIMO-OFDM系统的性能
        5.2.1 室内不同位置处信道矩阵秩的分布
        5.2.2 MIMO信道的相关系数
        5.2.3 发送阵列不同间距时信道的相关系数及系统误码率
        5.2.4 探测器不同间距时信道的相关系数及系统误码率
        5.2.5 光源半功率角和接收端入射角对MIMO-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
    5.3 室内可见光MIMO-OFDM角度分集探测系统的性能
        5.3.1 角度分集探测的接收端
        5.3.2 探测器最优夹角的选择
        5.3.3 室内不同位置处信道矩阵秩的分布
        5.3.4 室内可见光MIMO-OFDM角度分集探测系统的误码率
        5.3.5 接收端水平旋转和垂直移动的不变性
    5.4 室内可见光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
        5.4.1 信道矩阵相关时的信道容量推导
        5.4.2 垂直探测时室内可见光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
        5.4.3 角度分集探测时室内可见光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4)移动流媒体编码与传输中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移动流媒体应用概述
        1.2.1 国外移动流媒体应用的发展概述
        1.2.2 国内移动流媒体应用的发展概述
    1.3 移动流媒体视频压缩标准的发展概述
        1.3.1 H.26x系列视频压缩标准概述
        1.3.2 MPEG系列视频压缩标准概述
    1.4 移动流媒体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概述
        1.4.1 国外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概述
        1.4.2 国内移动通信技术的概述
    1.5 移动流媒体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1.5.1 多媒体庞大的数据量
        1.5.2 无线网络的有限带宽
        1.5.3 终端的移动性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移动流媒体视频信号采样压缩感知算法研究
    2.1 引言
    2.2 压缩感知算法
        2.2.1 算法模型
        2.2.2 信号的稀疏表示
        2.2.3 观测矩阵的构造
    2.3 主成分分析(PCA)及其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2.3.1 主成分分析
        2.3.2 主成分分析的神经网络算法
        2.3.3 GHA算法
    2.4 基于GHA的视频信号压缩感知算法设计
        2.4.1 视频序列的主成分分析
        2.4.2 稀疏度的确定
        2.4.3 算法实现
    2.5 仿真结果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移动流媒体编码技术运动估计研究
    3.1 引言
    3.2 移动流媒体编码技术研究
        3.2.1 H.264视频编码标准
        3.2.2 H.264编码框架与关键技术
    3.3 运动估计算法研究
        3.3.1 运动估计算法的分类
        3.3.2 块匹配运动估计的匹配准则
    3.4 典型的块匹配运动估计算法
        3.4.1 全搜索法
        3.4.2 三步搜索法
        3.4.3 四步搜索法
        3.4.4 菱形搜索算法
        3.4.5 基于块的梯度下降搜索法
        3.4.6 运动矢量场自适应搜索法
        3.4.7 自适应十字模板搜索法
    3.5 改进的ARPS算法(IARPS)
        3.5.1 搜索起始点及步长的选择
        3.5.2 搜索模板的改进
        3.5.3 算法流程
    3.6 仿真结果及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流媒体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传输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多载波调制技术
    4.3 OFDM传输技术
        4.3.1 OFDM原理
        4.3.2 OFDM系统的抗多径效应
        4.3.3 OFDM中的关键技术
    4.4 小波包实现OFDM的可行性分析
        4.4.1 小波包变换
        4.4.2 基于小波包的OFDM系统原理
    4.5 基于小波包的OFDM流媒体传输系统设计
        4.5.1 H.264网络提取层单元(NALU)
        4.5.2 系统的结构设计与实现
    4.6 仿真结果
    4.7 本章小节
第5章 移动流媒体服务质量与自适应前向纠错控制算法研究
    5.1 引言
    5.2 流媒体传输的特点和QoS要求
        5.2.1 QoS的主要评价指标
        5.2.2 移动流媒体传输的QoS技术要求
        5.2.3 QoS的终端系统保证机制
    5.3 移动流媒体差错控制技术研究
        5.3.1 主要的差错控制技术
        5.3.2 EAFEC算法
    5.4 移动流媒体自适应FEC控制算法研究
        5.4.1 无线信道差错模型
        5.4.2 无线信道传输模式的遗失概率
        5.4.3 基于余弦基的非线性阈值自适应FEC控制算法设计
    5.5 仿真平台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5.5.1 移动流媒体仿真平台的建立
        5.5.2 网络结构与仿真参数设置
        5.5.3 仿真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发表论文
    二、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5)多载波调制系统中的盲信道参量估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
        1.2.1 OFDM 技术
        1.2.2 MIMO 技术
        1.2.3 波束赋形技术
        1.2.4 功率控制技术
    1.3 通信系统中的干扰
        1.3.1 内部干扰
        1.3.2 外部干扰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2 理论基础
    2.1 OFDM 的基本原理
        2.1.1 多载波调制
        2.1.2 保护间隔与循环前缀
        2.1.3 OFDM 技术的优缺点
    2.2 MIMO 基本原理
        2.2.1 MIMO 系统容量
        2.2.2 MIMO-OFDM 技术
    2.3 OFDM 信号循环平稳特性
        2.3.1 循环平稳特性理论
        2.3.2 OFDM 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
    2.4 外部干扰模型
        2.4.1 脉冲干扰
        2.4.2 射频干扰
    2.5 本章小结
3 MIMO-OFDM 系统信噪比估计
    3.1 系统模型
    3.2 已有的盲信噪比估计方法
        3.2.1 分离符号累计量信噪比估计方法
        3.2.2 平方信号噪声方差估计方法
        3.2.3 二阶四阶矩估计方法
        3.2.4 信号方差比估计方法
    3.3 提出的信噪比估计方法
    3.4 仿真与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脉冲干扰环境下 OFDM 系统盲信号干扰噪声比估计
    4.1 引言
    4.2 脉冲干扰环境下 OFDM 系统信号干扰噪声比估计
        4.2.1 多径衰落模型
        4.2.2 已有的盲信号干扰噪声比估计方法
    4.3 基于循环平稳特性的盲信号干扰噪声比估计
        4.3.1 仿真结果
        4.3.2 算法复杂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脉冲噪声环境下 OFDM 系统中的盲信道估计
    5.1 引言
    5.2 已有的信道估计方法
    5.3 脉冲噪声下 OFDM 系统的盲信道估计
        5.3.1 预处理
        5.3.2 盲信道估计方法
    5.4 仿真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对本论文的总结
    6.2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高速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中均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移动宽带背景介绍
    1.2 信道均衡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1.2.1 盲均衡研究背景
        1.2.2 盲均衡主要技术分类
    1.3 本论文对移动宽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1.3.1 多径衰落及其抵抗方法
        1.3.2 ISI、载波间干扰(ICI)及其抑制方法
        1.3.3 NBI及其消除方法
        1.3.4 MUI及其去除方法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安排
        1.4.1 主要工作
        1.4.2 各章内容安排
第二章 无线信道与多径衰落
    2.1 无线信道基本特征
    2.2 多径衰落
        2.2.1 频率选择性衰落
        2.2.2 时间选择性衰落
        2.2.3 空间选择性衰落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载波调制与多载波CDMA
    3.1 OFDM的基本原理
        3.1.1 OFDM的调制与解调
        3.1.2 保护间隔与CP
        3.1.3 OFDM技术的优缺点
    3.2 CDMA的基本原理
        3.2.1 CDMA技术简介
        3.2.2 多载波CDMA方案简介
    3.3 GMC-CDMA与多速率技术
        3.3.1 GMC-CDMA介绍
        3.3.2 多速率技术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载波系统均衡
    4.1 OFDM系统模型
    4.2 线性ZF接收机
    4.3 WL-ZF接收机
        4.3.1 WL接收机消除IBI
        4.3.2 WL接收机消除ICI
        4.3.3 利用最小方差(MV)及最小输出(MOE)准则抗干扰
    4.4 基于子空间的WL盲信道辨识
    4.5 MatLab仿真非盲均衡和盲信道辨识性能
        4.5.1 非盲均衡性能
        4.5.2 盲信道辨识性能
        4.5.3 非盲和盲信道辨识下的均衡性能比较
    4.6 一种特殊的多速率GMC-CDMA系统
        4.6.1 特例系统介绍
        4.6.2 特例系统的仿真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缩略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7)MC-CDMA系统中的符号同步技术研究及性能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
    1.2 MC-CDMA简介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第2章 多载波调制技术概述
    2.1 多载波调制的概念
    2.2 CDMA的技术基础
        2.2.1 扩频通信理论
        2.2.2 CDMA原理
    2.3 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
        2.3.1 OFDM系统的基本模型
        2.3.2 OFDM系统中的正交性关系
        2.3.3 保护间隔(GI)与循环前缀(CP)
        2.3.4 OFDM系统的优点与缺点
    2.4 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的介绍
        2.4.1 MC-CDMA
        2.4.2 MC-DS-CDMA
        2.4.3 MT-CDMA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线信道特性及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1 无线信道概述
    3.2 无线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2.1 时变特性
        3.2.2 多径传播
    3.3 多径衰落信道的类型
    3.4 抗衰落措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MC-CDMA系统符号同步原理及关键技术分析
    4.1 引言
    4.2 MC-CDMA系统
        4.2.1 MC-CDMA的发射系统
        4.2.2 MC-CDMA的接收系统
        4.2.3 Simulink简介及建模
        4.2.4 仿真结果及分析
    4.3 MC-CDMA系统符号同步算法原理
    4.4 对ML算法实现符号同步的分析
        4.4.1 基本原理
        4.4.2 算法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一种改进的基于PN码实现符号同步算法的研究
    5.1 基于PN序列相关性算法的分析
        5.1.1 基本原理
        5.1.2 算法仿真
    5.2 改进算法的基本思想
    5.3 改进算法的符号定时同步
    5.4 算法仿真及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复小波分析的多载波系统在4G中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
        1.1.2 OFDM技术的优点和不足
    1.2 OWDM系统研究现状及进展
    1.3 信道及其建模仿真
        1.3.1 无线信道的传输环境
        1.3.2 无线信道的衰落
        1.3.3 无线信道的建模与仿真
    1.4 论文内容安排
第2章 小波变换在OFDM系统中的应用
    2.1 小波变换理论
        2.1.1 小波变换的定义和性质
        2.1.2 经典小波基
        2.1.3 小波包变换
    2.2 复小波变换
        2.2.1 近似线性相位正交复小波变换(ALPOCWT)
        2.2.2 二元树复小波(DTCWT)
    2.3 复小波变换在OFDM中的应用
        2.3.1 基于小波变换的OWDM系统
        2.3.2 OCWDM的改进系统ALP-OCWDM
        2.3.3 基于小波去噪的改进系统De-ALP-OCWDM
        2.3.4 OCWDM的改进系统DT-OCWDM系统
        2.3.5 DT-OCWDM系统在DVB-T中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DT-OCWDM的信道估计与均衡
    3.1 OWDM系统的信道干扰与均衡
    3.2 DT-OCWDM系统的信道估计
        3.2.1 信道特性
        3.2.2 DT-OCWDM系统的LS(Least Square)信道估计
        3.2.3 DT-OCWDM系统的MMSE(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信道估计
        3.2.4 DT-OCWDM系统的LMS(Least Mean Squear)信道估计
    3.3 DT-OCWDM信道均衡
        3.3.1 DT-OCWDM的ZF线性均衡
        3.3.2 DT-OCWDM的MMSE均衡算法
        3.3.3 DT-OCWDM的联合均衡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复小波变换的MIMO-OFDM系统
    4.1 MIMO系统
        4.1.1 MIMO分集系统
        4.1.2 MIMO复用系统
    4.2 MIMO-OFDM系统
    4.3 MIMO-OCWDM系统
        4.3.1 基于STBC编码的STBC-DT-OCWDM系统
        4.3.2 基于V-BLAST结构的VBLAST-DT-OCWDM系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类正交矩阵的DTCWT-CDMA系统
    5.1 类正交矩阵
        5.1.1 多维类正交伪随机矩阵的生成
        5.1.2 多维类正交伪随机矩阵的特性
        5.1.3 多维类正交伪随机矩阵的生成装置
    5.2 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系统
        5.2.1 基于正交小波多载波的WP-CDMA系统
        5.2.2 基于类正交矩阵的DTCWT-CDMA系统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展望
附录A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9)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1 未来无线通信技术
        1.1.2 认知无线电技术
    1.2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来源
    1.3 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调制模式识别技术
        1.3.2 频谱感知技术
    1.4 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第2章 单载波信号特征提取算法
    2.1 引言
    2.2 分形特征提取算法
        2.2.1 盒维数
        2.2.2 信息维数
    2.3 复杂度特征提取算法
        2.3.1 复杂度特征提取算法的基本原理
        2.3.2 Lempel-Ziv复杂度的特征提取步骤
    2.4 相似系数特征提取算法
        2.4.1 相似系数的概念
        2.4.2 相似系数特征提取算法实现步骤
    2.5 改进熵特征提取算法
        2.5.1 近似熵与样本熵特征
        2.5.2 范数熵特征
    2.6 各算法性能比较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方向数据统计特征提取算法
    3.1 引言
    3.2 方向数据统计的基本理论
        3.2.1 方向数据的统计描述
        3.2.2 方向数据的数字特征
    3.3 信号瞬时频率的提取
        3.3.1 瞬时频率的概念
        3.3.2 瞬时频率的计算方法
    3.4 三角矩特征提取算法
        3.4.1 特征参数的选取
        3.4.2 算法实现基本步骤
    3.5 仿真实验与分析
        3.5.1 算法抗噪性能分析
        3.5.2 特征稳定度性能分析
        3.5.3 特征类间可分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载波OFDM信号盲识别
    4.1 引言
    4.2 OFDM通信系统概述
        4.2.1 OFDM基本原理及系统框图
        4.2.2 基于IFFT/FFT实现的OFDM系统
        4.2.3 保护间隔与循环前缀
        4.2.4 OFDM信号加窗原理
    4.3 高阶统计量基本理论分析
        4.3.1 高阶矩和高阶累积量
        4.3.2 高斯信号的高阶矩和高阶累积量
    4.4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OFDM信号盲识别
        4.4.1 OFDM及单载波信号数学模型
        4.4.2 OFDM信号渐近高斯性的理论分析
        4.4.3 Rayleigh衰落信道下改进的OFDM信号盲识别算法
    4.5 仿真结果分析
        4.5.1 特征抗噪性能分析
        4.5.2 子载波个数对特征参数的影响
        4.5.3 识别参数鲁棒性对比实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载波CDMA信号参数盲估计
    5.1 引言
    5.2 多载波CDMA通信系统
        5.2.1 MC-CDMA系统模型
        5.2.2 MC-DS-CDMA系统模型
        5.2.3 MT-CDMA系统模型
    5.3 循环平稳信号分析
        5.3.1 时变矩与时变累积量
        5.3.2 循环矩与循环累积量
    5.4 多载波CDMA信号子载波盲估计
        5.4.1 算法基本原理
        5.4.2 算法实现步骤
        5.4.3 仿真结果分析与对比
    5.5 多载波CDMA信号的码速率估计
        5.5.1 小波变换的码速率估计算法
        5.5.2 仿真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载波调制信号盲识别
    6.1 引言
    6.2 信号识别流程简图
    6.3 高斯信道下算法理论分析与推导
        6.3.1 信号矩阵构造方法
        6.3.2 构造矩阵的奇异值分解
        6.3.3 算法实现步骤
        6.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6.4 多径信道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6.4.1 无线信道中的衰落
        6.4.2 多径衰落信道对构造矩阵的影响
        6.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6.5 多址干扰条件下算法性能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多载波调制和MC-CDMA的干扰消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多载波调制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
    1.2 多载波调制技术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无线传输多径模型
    2.1 三种基本传播机制
    2.2 大尺度路径损耗
        2.2.1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2.2.2 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
        2.2.3 对数正态阴影
    2.3 小尺度衰落
        2.3.1 多径信道冲激响应模型
        2.3.2 小尺度衰落特性参数
        2.3.3 小尺度衰落的类型
    2.4 射线场强的计算
        2.4.1 直达射线场强的计算
        2.4.2 反射射线场强的计算
        2.4.3 多普勒频移
    2.5 矩形隧道的多径射线模型建立
        2.5.1 信道的射线传输距离和入射角度模型
        2.5.2 信道的射线传输模型仿真与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OFDM 系统频率补偿ICI 干扰消除
    3.1 OFDM 技术原理
    3.2 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3.3 载波偏差引起ICI 模型
        3.3.1 载波偏差引起ICI 的单径模型
        3.3.2 载波偏差引起ICI 多径模型
    3.4 频率补偿ICI 消除
        3.4.1 ICI 消除
        3.4.2 ICI 单频率补偿消除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C-DS-CDMA 的干扰消除
    4.1 概述
    4.2 MC-DS-CDMA
        4.2.1 发射机系统模型
        4.2.2 信道模型
        4.2.3 接收机系统模型
    4.3 多用户检测
        4.3.1 最大似然估计序列(MLSE)
        4.3.2 线性多用户检测
        4.3.3 干扰抵消检测器
    4.4 联合MMSE 多用户检测器
        4.4.1 协同MC-DS-CDMA 系统模型
        4.4.2 联合MMSE 检测器模型
        4.4.3 误码性能分析
        4.4.4 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 带小波多载波调制系统干扰分析
    5.1 小波理论简介
        5.1.1 连续小波变换及离散小波变换
        5.1.2 二进制小波基与M 带小波基的构造条件
        5.1.3 二带小波分解与重构的Mallat 算法
        5.1.4 信号的多分辨率分析
        5.1.5 函数空间 L~2(R)的 M 带空间分解
    5.2 滤波器组与频分复用
        5.2.1 FDM 数字传输多路复用器
        5.2.2 M 带小波滤波器组及M 带多路复用转换器
    5.3 余弦调制PR-QMF 和M 带小波分析
        5.3.1 余弦调制PR-QMF 和M 带小波
    5.4 M 带小波调制ICI 产生模型建立
        5.4.1 M 带小波多载波调制系统模型
        5.4.2 M 带小波调制ICI 产生模型建立
    5.5 M 带小波调制ICI 消除方法
        5.5.1 ICI 冲激响应消除算法
        5.5.2 ICI 消除的迭代算法
    5.6 仿真分析
        5.6.1 相同频偏下,采用不同滤波器组时的性能分析
        5.6.2 迭代算法ICI 消除前后的性能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OFDM 系统干扰的循环谱分析
    6.1 循环谱特征检测算法
    6.2 无线OFDM 信号和干扰频谱理论分析
        6.2.1 OFDM 调制循环平稳的建模和仿真
        6.2.2 干扰为BPSK 调制和信号调制为OFDM 的建模
    6.3 干扰识别检测算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一、发表的论文
    二、完成和参与的研究项目
致谢

四、移动无线多媒体通信中的多载波调制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非正交波形调制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研究[D]. 卞鑫.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2]通用滤波多载波系统峰均功率比降低和ICI自消除研究[D]. 左宇辰.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3]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多载波调制技术研究[D]. 邓莉君. 西北工业大学, 2019(04)
  • [4]移动流媒体编码与传输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 顾铭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12)
  • [5]多载波调制系统中的盲信道参量估计研究[D]. 洪顺利. 宁波大学, 2013(08)
  • [6]高速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中均衡方法研究[D]. 赵建春.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7)
  • [7]MC-CDMA系统中的符号同步技术研究及性能仿真[D]. 孙囡. 东北大学, 2011(05)
  • [8]基于复小波分析的多载波系统在4G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 吴游.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9]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识别技术研究[D]. 于志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7)
  • [10]多载波调制和MC-CDMA的干扰消除研究[D]. 彭章友. 上海大学, 2009(05)

标签:;  ;  ;  ;  ;  

移动无线多媒体通信中的多载波调制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