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绿色食品即将实施

新一批绿色食品即将实施

一、绿色食品新编号推行在即(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明[1](2020)在《泰安市水果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在二十世纪90年代至今的30年发展历程中,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经历了由萌芽到成长,再到深化发展的演进阶段,并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开始转型升级。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水果产业成长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业种植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因而,以农民为主体、以民主自治为核心、以共同利益为纽带、以增收致富为目的的水果专业合作社成为新时期活跃农村经济、助力农民增收、推动水果产业繁荣的有效载体。多年来,泰安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截至2019年,全市林果园总面积多达45万亩,泰安市水果专业合作社在有效衔接现代农业、催生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成为水果产业生产的生力军,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规模化和组织化水平低、生产和运行效率低以及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绩效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随机选取了泰安市20家水果专业合作社作为评价样本,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包含18个三级指标的水果专业合作社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赋值,使其通过随机一致性检验,而后对数量单位和级别存在差异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通过线性加权计算得出各单项指标绩效以及综合绩效,并进行总排序,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研究发现,经济效益指标是影响绩效评价的核心因素,综合绩效评价结果有时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合作社的全面发展情况,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通过对泰安市水果专业合作社评价样本的实证分析可知,泰安市水果专业合作社存在以下问题:(1)规模化程度不高;(2)内部运营不规范;(3)发展具有区域局限性;(4)政府扶持力度不强。因此,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应将宏观和微观分析结果相结合,才能全面掌握合作社当前的发展情况,更好地补足弱项,从而提升整体绩效水平。基于规范分析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针对泰安市水果专业合作社综合绩效水平的提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1)优化资源整合,实行规模经营;(2)深化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3)规范整体运营,加强内部管理;(4)强化政策扶持,优化指导服务。

解佩勋[2](2020)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导致的事故频发,对人们的日常饮食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引起国家各省市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产品销往全国,粮食作物更是闻名,其质量安全问题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黑龙江省要求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云平台进行设计和实现。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绥化相关企业单位调研,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研究了国内外关于溯源体系的建设,分析溯源体系特点,同时对我国目前存在的溯源系统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溯源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和弥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进行设计和实现。本文系统设计和实现的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农产品溯源过程。对前期调研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溯源系统全过程进而引出溯源关键环节,包括农事生产环节、质量监管环节和关键数据处理,同时对本文实现农产品溯源的方式进行解释。对农产品溯源结果中关键数据信息进行筛选,保证溯源效果。(2)设计农产品溯源方式。依据溯源系统实现的要求,本文溯源效果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即通过二维码溯源和溯源码溯源。本文采用QR Code作为二维码实现的方式,对二维码实现过程进行探究,并对二维码纠错算法和掩模运算进行解释。对于溯源码编码方式进行设计,参考现存编码方式进行优化,结合生产需求,筛选关键数据消息进行编码设计,同时进行自定义加密算法设计,避免编码规则泄露。(3)设计关键溯源数据处理方式。对于溯源数据中的可能存在虚假信息行为,设计关键数据采集方式和农检审核的校验。通过获取农事生产中拍摄照片的EXIF信息确定生产时间和地点,将信息以水印方式添加在照片上,跟指定位置和时间进行对比。对于农检审核信息,将审核结果和相关负责人信息以水印方式添加在农检报告照片上,便于农产品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和追责。两种数据处理方式保证了溯源数据真实有效。(4)设计系统开发过程并实现。本文依据农产品溯源过程分析结果,将溯源过程归结为生产者、监管者、消费者和系统管理者四个模块,通过对各个模块功能的开发完成系统整体开发。对于溯源系统的搭建依据了软件工程的开发思想,分别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和实现,最后对于溯源系统进行系统测试,包括黑盒测试和性能测试,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雍雅君[3](2020)在《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的绿色化转型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河南省扶沟县蔬菜产业集聚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农业资源总体趋紧、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农业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等问题使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走向瓶颈阶段,农业绿色化转型迫在眉睫。为平衡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与民众需求之间的矛盾,实现农业发展由粗放式增长向内涵式转变,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统一、永续发展,迫切需要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技术传播,吸引农业经营主体由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农业产业集聚作为一种主流的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其作用下的技术要素集聚是经营主体获得绿色农业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前提和推动力。我国农业绿色化转型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绿色化转型质量、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增长、促进农村建设、完善农业产业体系方面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并对当地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法规有一定借鉴价值。因此,影响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的因素都有什么,其绿色化转型过程就是怎样的?基于此,有必要对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的具体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随着农业经济活动的发展,地理集聚对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的正向影响越来越显着。本文以农业集聚区为研究区域,以产业集聚理论、绿色农业理论、绿色创新理论和农户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农业产业集聚、经营主体、绿色农业和农业绿色化转型进行界定,构建经营主体进行农业绿色化转型的过程及影响机制理论框架与理论模型,提出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和多元回归模型的方法,以河南省扶沟县绿色蔬菜产业为例,对种植农户、企业和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的过程经历了绿色技术的获取——绿色技术的吸收——绿色技术的采纳三个重要阶段。绿色技术的采纳由于经营主体的能力不同产生差异性结果。不同经营主体在绿色化转型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异同点。相同点:绿色农业技术起初都来源于能人的先导作用,并得益于科研院所的技术推广;不同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的采纳过程因其能力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结果。不同点:不同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的绿色技术更新和交流模式不同、对于地理邻近性的依赖程度也不同。(2)经营主体进行农业绿色化转型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同经营主体受影响的程度不同。自身素质、研发能力和地理邻近性等内部因素及环境规制、市场需求、技术来源、品牌建设等外部集聚因素均对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作用。(3)扶沟县不同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的过程不同。在绿色技术的获取阶段,各经营主体都通过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先导能人将绿色技术引进当地后进行传授和交流,将绿色技术传播开来。在绿色技术的吸收阶段,绿色技术交流更加频繁,种植农户通过与能人交流、政府培训、科研院所推广等方式学习和吸收绿色技术,企业通过合作交流、内部研发和科研院所推广等方式获得和学习绿色技术,进行学习吸收和本地化发展;合作社通过政府培训和科研院所推广获得和学习绿色技术。在绿色技术的采纳阶段,种植农户掌握绿色技术后扩大绿色蔬菜种植面积;企业通过技术交流提高自身研发水平,提升绿色农产品质量,增加市场占有率;合作社通过向入社群众进行传授和推广,转变入社群众思想,开拓销售市场,吸引更多入社种植农户进行绿色化转型。(4)扶沟县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扶沟县农业绿色化转型起步较晚,进行农业绿色化转型的乡镇主要依靠自身便利的地理临近为基础发展绿色蔬菜农业,绿色农业技术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外地引进与本地转化为主的形式,绿色蔬菜种植的推广和发展主要依靠政策性环境规制及绿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增长推动绿色化转型,因此扶沟县经营主体进行绿色化转型受到自身研发条件、市场需求、环境规制、地理邻近性等因素的显着正向影响。

廖倩[4](2019)在《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问题近年来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应运而生并渗透于各个领域。随着产业地位不断提升,旅游业减排压力逐渐增大。低碳旅游作为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成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旅游景区是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构建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低碳旅游景区,可有效促进低碳旅游的发展。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应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游客意愿调查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根据国内现有标准、学者研究成果确定评价标准,构建综合评价模型。以广西青秀山、大明山两处旅游景区为实证研究,进行景区低碳水平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低碳旅游发展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由低碳旅游吸引物、低碳运营、低碳管理与效益3项准则层指标,生态资源、低碳旅游产品、低碳公共设施、低碳系统、低碳餐饮、低碳住宿、低碳交通、低碳制度、低碳宣传、低碳效益10项指标层指标,27项要素层指标构成。(2)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指标权重依次为:低碳旅游吸引物(0.5862)﹥低碳运营(0.2896)﹥低碳管理与效益(0.1242)。(3)游客意愿调查结果表明:92.88%的游客对建设低碳旅游景区,发展低碳旅游持支持并愿意参与的态度,评价体系中关于游客行为的指标设置具有一定实践性与可行性。(4)对南宁市大明山、青秀山两处景区的实证研究表明:青秀山景区得分84.43分,属于4星级低碳旅游景区,准则层指标中,“低碳运营”得分率最高,为89.92%,“低碳旅游吸引物”得分率稍低,为81.31%。大明山景区得分75.66分,属于3星级低碳景区,准则层指标中,“低碳旅游吸引物”得分率最高,为90.67%,“低碳运营”得分率稍低,为45.10%。(5)基于两处景区的低碳评价结果,提出旅游景区低碳发展建议:(1)切实维护自然资源安全,提高景区碳汇能力。(2)引导低碳行为,增加景区碳补偿。(3)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引入低碳技术。(4)强化污染治理,优化景区环境。(5)健全低碳发展规划,开发低碳产品与服务。

郭高晶[5](2019)在《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 ——基于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当前我国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如何实现两者协调发展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考虑到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该统筹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对环境政策绩效进行评价。区域生态效率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的推进,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强度不断提升,然而我国区域生态效率整体水平没有得到显着改善,东中西地区呈现梯度差,差距在不断拉大,表明环境政策没有完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协调。那么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究竟是什么呢?这些机制和路径在不同地区是否具有一致性?环境政策的有效性如何?这些问题引发了理论界和实务界思考,也是本研究的缘起。环境政策文本是环境政策的物化载体,是政府处理环境公共事务的真实反映和行为印迹,几乎所有的政府环境管理活动都能从政策文本中寻找到依据。不同于以往大多数研究寻找代理变量表征环境政策强度的做法,本研究对大样本环境政策文本开展量化分析,尝试直接从环境政策本身出发衡量各类型环境政策强度,进而探索各类型环境政策如何影响多元利益主体行为进而影响区域生态效率的作用机制和路径。研究过程如下:本研究首先根据政治锦标赛竞争、波特假说和政治机会结构等理论,从环境政策的空间溢出效应、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和公众环境参与动员效应三个维度构建了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影响区域生态效率的“政策—行为—绩效”理论分析框架,其次收集了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级政府制定的3676篇环境政策文本,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开展量化分析,从环境政策的制定力度和执行监督力度两个方面出发测度了各省历年各类环境政策强度。再次,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了2008—2017年省域生态效率,最后遵循中介效应的检验原理,构建了若干个相互衔接的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和路径。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从环境政策文本量化视角出发阐明了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和路径。在全国层面上,地方政府相互竞争带来的环境政策空间溢出交叉影响了彼此的区域生态效率,地方政府竞争是影响区域生态效率的重要机制。在作用路径方面,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政策通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以U型曲线效应影响区域生态效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发挥了部分中介传导作用,公众参与型环境政策通过促进公众环境参与进而提高区域生态效率,公众环境参与行为发挥了部分中介传导作用。而在地区层面上,东部地区的作用路径与全国保持一致,中西部地区没有得到验证。对于中央政府改善政绩考核和地方政府有效评估环境政策效果具有理论借鉴价值。(2)从新的视角丰富了人们对中国情境下“波特假说”理论的理解。本研究基于新的环境政策变量的实证分析,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波特假说”在我国能够实现,为“波特假说”成立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发现存在地区差异和政策工具差异,拓展了“波特假说”的理论内涵。(3)为环境政策强度的测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从环境政策的制定力度和执行监督力度两方面出发测度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等不同类型环境政策强度,不仅能够解决环境政策多维性问题,还解决了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可比性问题,测度结果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事实比较吻合,同时建立在该测度结果之上的实证分析结论符合人的直观认知,证明了该测度方法具有良好的效度。(4)本研究实证分析发现,当中央政府政绩考核加大了环境绩效比重后,地方政府开始“逐顶竞争”,全国整体环境政策强度得到了很大提升,东部地区大多数省份跨越了拐点,对区域生态效率产生了积极影响,未来中央政府应该继续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促使地方政府良性竞争,助推更多地区改善生态效率;东中部地区的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能够引致“波特假说”,而西部地区是制约作用,东部地区的市场激励型环境政策能够引致“波特假说”,而中西部地区分别为制约和不显着作用;东部地区的公众参与型环境政策动员了公众环境参与,而中西部地区则不显着,未来中西部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各类环境政策工具的科学设计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实现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形成环境治理格局,从根本上提升本地区生态效率水平。

皇甫睿[6](2018)在《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文中指出随着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凸显,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中国,近年来提出“生态扶贫”的扶贫方针与政策,受到世人的关注。“生态扶贫”概念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同时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若要正确理解“生态扶贫”的内涵,找到合适的“生态扶贫”路径,首先应该对此前的扶贫理论、指导思想、扶贫手段等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此前中国的相关决策者、执行者和专家学者从扶贫理论的建构到扶贫路径、手段的选择与实施,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同时也获得了一定成就。此前的相关研究,主要受西方发展经济学“现代化理论”的影响深远,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应该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文化价值观等,完成“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走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并将这样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扶贫实践,进而衍生出“梯度理论”、“工业反哺农业”、“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等相关理论指导思想,辐射出农业的现代化、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及“企业公司+农户”的帮扶措施等。然而,面对的结果却是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仍然没有获得根本上的解决,反而还伴生了更多的社会问题。那么,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思想是否适用于中国国情,是否适用于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生态扶贫”实践,则值得深入探讨与反思。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产生于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将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其研究对象,旨在拉拢、控制这些国家站在自己阵营,以在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对峙中获得有利地位,甚至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而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多民族融合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下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发展经济学应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显然都不合时宜。当下,中国的十四个连片贫困特区大部分位于少数民族地区,也基本处于传统的第一产业区,其生态系统和文化系统存在显着的差异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推行的扶贫开发必然是凭借汉文化对异文化区域所从事的开发活动,必然涉及跨民族、跨文化、跨区域的活动事项。从生态民族学的视角来看,不同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与稳态延续,是各民族成员在其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在超长的历史时段内,为满足当事民族全体成员生存与繁衍的需求,凭借各民族文化在对当事民族的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产物。这样的民族共同体,即为斯图尔德所称的“文化生态”共同体。“文化生态”共同体是一个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自为体系,必然表现为在自身特有信息系统的节制下,不断从外界获取物质与能量,而进行的有序、有节制的交换与重组。各民族的文化系统正是其自身特有的信息系统,是维系整个共同体自为体系自我运行的内生动力,也是“文化生态”共同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网状交织的粘合剂。这样的文化系统同时也会受到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制约与模塑,而不会肆意干预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因而,该文化系统中共同体成员的观念意识,一方面会受到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制约,另一方面则会引导共同体成员选择某种资源利用方式(经济样式),从而使得共同体内部逐渐形成与之相适应和匹配的技术系统和组织系统。这样的“文化生态”共同体必然具有特定的地域性、特定的民族归属性、整体性、功能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历史证明,“文化生态”共同体能够稳态延续上千年的基本前提是,以其特有文化为主导,推动共同体内部的有序运行,并维系其共同体基本结构的稳固。可见,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绝对不是纯经济问题,也绝对不能凭借单一的经济手段或措施来加以解决。论文主要由七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针对当前扶贫工作中遗留的负面问题进行阐述,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国内外动态进行文献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生态扶贫”的全新理解和认识。第二至第五部分,将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共同体,以其几百年的生计变迁为切入口,分别从历史进程、生态背景和文化变迁的三个维度,深入分析该苗族村寨每一次生计变迁的内外部动因和时代背景,探明变迁前后两种生计方式之间的传承、变化关系,揭示生计变迁后相应社会制度框架下的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最终发现,当这个“文化生态”共同体当面临来自外部力量的冲击,其力度与方式没有触碰共同体的内部核心结构,共同体的文化系统则有自主能力随即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传统生计的基础上适当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因子为其所用,这样并不会阻碍或扰乱共同体内部的自行运行,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也并不明显。而当外来因素对这些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所拥有文化系统的核心结构改变或破坏,传统生计自然遭到摒弃,那么共同体内部的自我运行则会受阻,表现为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显着。特别是在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形成的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发展思路,应用于农业发展和扶贫实践工作,会导致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陷入恶性循环之中。通过结合历时态和共时态的研究分析,一步步破除西方的发展主义神话,揭示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在中国扶贫开发中的虚伪面具。第六部分针对前面的论述研究,对黄金村今后的扶贫发展路径提出建议。最后一部分得出结论,西方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西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生态扶贫”;中国的“生态扶贫”应该从国情出发,摆脱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束缚,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人类本身就置身于千差万别的文化系统和生态系统之中。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是要将各民族文化化异为同,也不是求同存异,而是在承认并尊重各民族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擅长的方式和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来参与人类现实整体性、多元一体化的宏伟叙事。传统的并不都是糟粕,对贫困地区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吸收和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共同体成员所生息的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有序运行的基础上,去考虑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接轨,而不是为其寻找一个并不适合的“替代方案”。以此为鉴,旨在为当下的“生态扶贫”提供全新的思路与有效借鉴,促进“生态扶贫”终极目标的实现,以及推动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张天舒[7](2017)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消费者价值观对绿色消费意愿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环境意识与绿色消费心理的分析路径》文中认为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15年年末,《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实施意见》由中国环境保护部印发(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节约优先、绿色消费”是《实施意见》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其中体现了两个关键词,一是“节约”(指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二是“绿色”(指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倡导绿色生活和休闲模式)。绿色消费是生活方式绿色化理念的支撑,通过绿色消费倒逼绿色生产,为全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贡献力量。如何切实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如何促进公众生活方式绿色化成为目前政府和学术界思考的焦点问题。在购买意愿与购买行为关系上,基于Ajzen(1991)对行为意愿的定义,将绿色消费意愿定义为消费者实施绿色产品购买的倾向及愿意为此付出的努力。因此,以绿色消费意愿预测绿色消费行为,通过观察、分析、验证绿色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了解绿色消费行为。学者们普遍认同文化对消费、对消费者行为具有显着的影响(德尔·霍金斯,2014)。营销学家德尔·霍金斯认为文化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主要在于它为人的行为设置了规范,而规范源于文化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产生一定的社会规范,最终影响人们的消费方式。本文认为,要想了解中国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或行为意愿,就要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境及文化背景加以考察,从中国文化背景下消费者价值观入手,研究消费者绿色消费意愿及行为。本文以中国文化背景下消费者价值观为出发点,以消费者绿色消费意愿为落脚点,其间以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心理作为分析路径,全文以“中国文化背景下消费者价值观—环境意识—绿色消费心理—绿色消费意愿”为研究脉络。同时,本文也针对绿色消费领域中存在的“态度-行为”差距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实证研究。选取了符合中国消费情境、具有消费领域特征的变量—感知消费风险作为调节变量,试图探寻“绿色消费态度—绿色消费行为”差距的问题,是突破当前相关问题研究中存在的困境和局限的一次大胆尝试。在研究方法上,根据研究目的、结合样本的可获得性等客观条件,通过对国内外现有量表的比较和分析,选取相对权威的、已受到实际应用检验并获得普遍认可的量表,作为本文的测量工具,上述潜变量均采用likert五点量表形式。在进行正式的研究分析之前,先期收集100份小样本进行预测试,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确保测量工具的科学性、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深度访谈、专题小组座谈完善调查问卷,最终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份,回收1048份,有效问卷1030份,占回收问卷的98.2%。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及统计软件(spss21,amos21),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及经验证的本文最终理论模型,研究结论列述如下:第一,中国文化背景下消费者价值观对绿色消费意愿不具备显着的直接影响。二者之间的关联是通过环境意识与绿色消费心理的中介作用建立起来的。第二,中国文化背景下消费者价值观对环境关心和环境态度具有显着的影响。这是消费者价值观对其绿色消费意愿产生影响的前提和基础。环境关心与环境态度相比,环境态度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消费者价值观与绿色消费意愿间的影响力略大。第三,环境意识与绿色消费心理之间存在内在作用机制,环境意识中环境关心、环境态度对绿色消费认知和绿色消费积极情感具有显着影响。第四,绿色消费心理的过程符合通常情况下消费心理的一般过程,即“认知—情感—意志”的过程,认知体现消费者理性的一面,情感体现消费者感性的一面,两个方面同时存在,共同影响消费者绿色消费意愿。绿色消费认知和绿色消费积极情感相比影响力相差无几。第五,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消费者价值观中即存在受理性刺激的元素,又存在受感性刺激的元素,通过环境关心、环境态度、绿色消费认知和绿色消费积极情感的中介作用对绿色消费意愿产生影响。第六,感知消费风险在绿色消费认知和绿色消费积极情感向绿色消费意愿转化过程中存在显着的负向调节作用。第七,月均可支配收入较高的人群其绿色消费认知水平更高,但受感知消费风险的影响也更大;女性的绿色消费积极情感水平更高,但受感知消费风险的影响也更大。本文的理论创新体现在:第一,本文参考借鉴“计划行为理论”和“态度-行为-情境”理论做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但本文并非是将两者做简单的复制加总,而是兼容两者的关注点和研究思路,借鉴并有选择地在二者中选取相关变量并重新整合,旨在拓宽研究思路,以期获得新的研究发现。第二,以环境意识和消费心理为分析路径,构建了包含中国文化背景下消费者价值观、环境意识、绿色消费心理、绿色消费意愿的关系模型。从社会学、心理学、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对中国文化背景下消费者价值观、环境意识、绿色消费心理、绿色消费意愿进行综合考察,探究其内在作用机制,打破原有环境社会学、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边界、拓展研究视野。第三,结合中国情境,选取感知消费风险作为调节变量,在理论上验证了感知消费风险在绿色消费认知和绿色消费积极情感向绿色消费意愿转化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绿色消费“态度-行为”差距问题。本文的实践意义体现在:第一,本文即满足当前现实管理的需要,又符合当前中国绿色消费市场的现实情况。第二,本文突出了特定情境(中国文化和消费背景),探讨特定要素(感知消费风险)的作用,对有利于深入了解现实情况下的绿色消费领域“态度-行为”差距问题。本文的研究发现可为企业、政府厘清中国文化背景下消费者价值观、环境意识、绿色消费心理和绿色消费意愿的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并验证绿色消费领域“态度—行为”差距的原因,引导绿色消费行为,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董晶[8](2017)在《苹果病虫害绿色管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果品质量安全级别有三个层次:有机、绿色和无公害。本研究的绿色管理,是基于这三个层次中的绿色级别而确定的。绿色果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标准级别要求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果品。生产绿色果品是当今果品产业发展的总趋势,是实现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果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生产绿色果品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对果园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目前,影响绿色果品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因果树病虫为害所引发的农药使用不达标甚至有农药的乱用和滥用而引发的残留严重超标、环境受到污染、果园生态失衡等问题。苹果的病虫害多以药物防治为主,在要求生产出绿色的果品时,常提到要减少农药的使用。而在实际生产中,仅从控制农药使用入手不具有可行性,研究如何做到从多个环节进行绿色防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渭北黄土高原的洛川、白水这两个苹果主产区,对其果园进行现状、病虫害发生情况、农药使用情况的问卷调研与现场观察,选取6户果树种植户对其果园管理行为进行跟踪记录,并对其苹果的农药残留和品质进行测定,再进行数据挖掘,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洛川、白水县苹果园中,近三年的常发性病虫以蚜虫、红蜘蛛、介壳虫为主,病害以早期落叶病、苹果腐烂病、白粉病为主;果农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主要以传统经验为主,以治为主,不重视预测预报。在病虫害易发的时节或发生前期,应注重及时管理果园,注意保持果园的采光和透气性,善于利用气象站和植保站对病虫害发生的预报预测。2.果农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规范行为操作。施用农药时,果农大多不注重穿防护服、戴口罩和手套,常会造成果农的意外中毒,不利于人体健康。喷药用具也存在一定的不规范之处。果农在果园用药中所使用的喷雾器所喷出的“雾滴”,大多以抛物线式落地(直径大于200μm),在叶子上的农药水滴明显可见,落地者具多,显然在雾化要求上远不能达标。这一情况,不仅是农药的使用浪费,还会对树体和环境造成伤害和污染。在使用农药时,应在结合预报预测的基础上,多项措施进行病虫害管控,结合果园清理减少病虫害发生基数和条件、果树修剪保证通风性和采光度、疏花疏果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损失、合理施肥增强树体对病虫害的抵抗力,达到不使用禁用药品和高毒高残留的药品,和控制限用药品的使用量的目的。3.年农药使用次数平均在8次左右,用药间隔多为16d-25d,用药数量总体较多。4、5月份为用药高峰期,多为毒死蜱、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代森锰锌、阿维菌素、高效氟氯氰菊酯等药品。所选取果园的农药残留检出量较少,虽仍存在较多过量用药和用药次数偏多的情况,但较之前人研究的残留测定结果,没有看出增加的趋势。4.对不同用药情况和果品质量进行相关性和显着性分析,发现不同用药情况对果品质量有显着性的差异。同时,选定的6户果园在不同用药情况对果品质量的并非呈正相关影响。在之后的技术指导中,应纠正果农对用药的传统观念,应通过对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步骤进行把控,将管控落实到每个环节而不是仅仅依靠使用农药来控制病虫害,从而达到绿色生产的标准要求,进一步保障果品质量安全。总得来说,对苹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从人、果园、生态环境多方面考虑,纠正对果园绿色防控就是少打农药的传统观念,注重对果园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把控,将绿色防控落实到每个环节。

曲杉杉[9](2014)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食品安全问题大过天,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事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事关农民增收的大事,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的高度重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日常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对放心、安全的食品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优质的蔬菜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有组织地开展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已成为全球的共同趋势,世界上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到目前为止已建立和形成了结构比较完整、运行机制比较合理合理、管理成效比较显着的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随着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农产品市场的开放和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但农产品数量得到保障的同时,不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环境污染加剧、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等因素引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新问题,尤其是蔬菜产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山东省是中国的主要蔬菜产区,蔬菜品种多种多样,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加工出口数量和创汇金额均居全国之首,在中国蔬菜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山东省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山东省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山东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于近期出现的各类蔬菜安全问题,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法规及监管体制出发,在明确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的前提下,着重分析了山东省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比如:管理体制的协调性不够;风险性评价背景资料缺乏;法律法规的强制力不足;标准体系不健全;技术经济的支撑力薄弱;管理政策实施缺乏公众对象参与。面对来自公众的要求越来越高,外部市场要求逐渐提高等各方面压力,山东省已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监管措施,突出监管重点,狠抓关键环节,健全保障体系,落实强化措施。尽管如此,庞大的蔬菜产品监管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健全完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措施,要求国家、地方共同出台相关政策,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各职能部门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加强协作;构建合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积极探索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机制;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强对农产品检测体系的技术支持;大力加强基层监管机构建设,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力度,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加大质量安全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加快“三品一标”发展,积极推进农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加强产品认证。本文研究成果将为蔬菜市场今后平稳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陈云飞[10](2011)在《石河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心鸭蛋”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令人触目惊心,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引起政府、公众和相关企业的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而且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不容忽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还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的公众形象和民众对其信任的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继人口、资源、环境之后的又一社会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群众切身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本文结合石河子市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具体研究。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然后对本文中出现的一些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系统介绍了本文中运用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为论文的展开研究进行了理论铺垫。第三部分是对石河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的分析。从农产品的生产现状、消费市场现状、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和法律法规现状四个方面描述了石河子市目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情况。从中发现目前仍存在农产品污染严重,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不够完善,技术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有待提高,部门分割、难于监管,法制建设落后等问题。通过进一步深入分析,找出制约石河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因素有:市场准入执行难度大,认证机构发育不良,农产品优质优价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等。进过分析,了解了石河子市目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其他省市相关经验,提出七条改进措施,主要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法制建设和政策制定;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增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建立完善的政府保障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完善奖励机制及应急机制。通过分析,本文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为石河子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参考。

二、绿色食品新编号推行在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色食品新编号推行在即(论文提纲范文)

(1)泰安市水果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存在的不足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民专业合作社
        2.1.2 绩效评价
        2.1.3 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交易成本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绩效评价理论
3 泰安市水果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
    3.1 泰安市水果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3.2 泰安市水果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分析
        3.2.1 发展现状
        3.2.2 发展类型
        3.2.2.1 按成立方式划分
        3.2.2.2 按运作模式划分
        3.2.3 发展特点
4 水果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4.1 水果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构建原则
        4.1.2 评价指标选取
        4.1.3 评价指标权重设定
    4.2 泰安市水果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4.2.1 样本数据的选取与说明
        4.2.2 评价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4.2.3 绩效评价过程
        4.2.4 评价结果及分析
        4.2.4.1 综合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4.2.4.2 一级指标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4.2.4.3 关键二级指标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5 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5.1 存在问题
        5.1.1 内部因素
        5.1.1.1 规模化程度不高
        5.1.1.2 内部运营不规范
        5.1.2 外部因素
        5.1.2.1 发展具有区域局限性
        5.1.2.2 政府扶持力度不强
    5.2 对策建议
        5.2.1 优化资源整合,实行规模经营
        5.2.2 深化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
        5.2.3 规范整体运营,加强内部管理
        5.2.4 强化政策扶持,优化指导服务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2)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溯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2.1 农产品溯源关键技术
        2.1.1 二维码技术
        2.1.2 溯源码编码技术
    2.2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
        2.2.1 客户端开发技术
        2.2.2 Caffeine缓存框架
        2.2.3 SSM架构
        2.2.4 Load Runner
    2.3 本章小结
3 溯源系统分析
    3.1 农产品溯源体系探究
    3.2 溯源系统全过程分析
    3.3 溯源系统关键环节分析
        3.3.1 农事生产
        3.3.2 质量监管
        3.3.3 数据采集和信息校验
        3.3.4 农产品溯源方式
    3.4 溯源关键数据筛选
    3.5 本章小结
4 溯源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4.1.1 系统设计目标与原则
        4.1.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4.1.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2 系统数据库设计
        4.2.1 概念结构设计
        4.2.2 物理结构设计
    4.3 溯源码编码方案设计
        4.3.1 编码关键数据选择
        4.3.2 编码规则设计
        4.3.3 编码加密方式设计
    4.4 农产品二维码设计
    4.5 关键信息处理方式设计
        4.5.1 数据采集校验方式
        4.5.2 审核结果展示
    4.6 溯源系统实现及效果展示
        4.6.1 系统技术架构选择
        4.6.2 各功能模块展示
        4.6.3 农产品溯源结果展示
    4.7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5.1 测试环境搭建
    5.2 系统功能测试
        5.2.1 生产者功能测试
        5.2.2 监管者功能测试
        5.2.3 管理员功能测试
    5.3 系统性能测试
    5.4 测试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的绿色化转型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河南省扶沟县蔬菜产业集聚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业产业集聚研究综述
        1.2.2 绿色农业研究综述
        1.2.3 农业绿色化转型研究综述
        1.2.4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集聚区
        2.1.2 经营主体
        2.1.3 绿色农业
        2.1.4 农业绿色化转型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聚理论
        2.2.2 绿色农业理论
        2.2.3 绿色创新理论
        2.2.4 农户行为理论
3 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理论分析
    3.1 经营主体农业绿色转型过程
        3.1.1 绿色农业技术的获取阶段
        3.1.2 绿色农业技术的吸收阶段
        3.1.3 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纳阶段
    3.2 经营主体绿色转型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3.2.1 内部因素
        3.2.2 外部环境
4 扶沟县蔬菜集聚区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过程
    4.1 扶沟县农业绿色化转型概况
        4.1.1 扶沟县农业发展概况
        4.1.2 扶沟县绿色农业及经营主体概况
    4.2 蔬菜产业集聚区绿色化经营主体特征
        4.2.1 问卷的信度检验
        4.2.2 绿色化经营主体概况分析
    4.3 蔬菜集聚区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过程分析
        4.3.1 绿色农业技术的获取阶段
        4.3.2 绿色农业技术的吸收阶段
        4.3.3 绿色农业技术的采纳阶段
5 扶沟县经营主体绿色化转型的影响因素
    5.1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5.2 分析结果
        5.2.1 研发水平是绿色化转型的重要支撑
        5.2.2 环境规制是绿色化转型的重要保障
        5.2.3 市场需求是绿色化转型的重要动力
        5.2.4 地理临近是绿色化转型的重要基础
        5.2.5 地理临近和技术来源是种植农户绿色化转型的主要推动力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促进绿色农业技术推广,提升种植农户自身素质
        6.2.2 完善农业合作组织,发挥合作社组织管理作用
        6.2.3 加强企业带头作用,逐步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协作
        6.2.4 建立健全政府引导机制,加强政府制度保障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2 企业调查问卷
附录3 合作社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4)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碳旅游研究
        1.2.2 低碳旅游景区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评价范围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评价范围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低碳经济理论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
        2.2.2 可持续旅游
    2.3 低碳旅游
    2.4 低碳旅游景区
        2.4.1 低碳旅游景区概念
        2.4.2 旅游景区低碳建设典范
3 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2 指标体系框架模型
    3.2 评价指标提出
    3.3 评价指标筛选
        3.3.1 筛选方法
        3.3.2 筛选结果
        3.3.3 基于游客意愿调查的指标体系可行性分析
    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3.4.1 权重确定方法及数据来源
        3.4.2 权重分析
        3.4.3 权重确定
    3.5 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
        3.5.1 指标分析
        3.5.2 指标评价标准
        3.5.3 构建综合评价模型
        3.5.4 低碳旅游景区等级评价标准
4 低碳评价实例研究
    4.1 自然地理概况
    4.2 旅游发展概况
    4.3 景区碳排放计算方法
    4.4 青秀山风景区低碳旅游评价
        4.4.1 青秀山低碳旅游吸引物现状
        4.4.2 青秀山低碳运营现况
        4.4.3 青秀山低碳宣传与低碳效益概况
        4.4.4 青秀山低碳评价结果及分析
    4.5 大明山风景区低碳旅游评价
        4.5.1 大明山低碳旅游吸引物现状
        4.5.2 大明山低碳运营现况
        4.5.3 大明山低碳宣传与低碳效益概况
        4.5.4 大明山低碳评价结果及分析
    4.6 低碳评价比较分析
    4.7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低碳发展建议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
    5.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 ——基于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基本概念界定
        1.3.1 环境政策
        1.3.2 环境政策工具
        1.3.3 生态效率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1.6 论文结构
    1.7 本文的研究特色与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回顾
    2.1 环境政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
        2.1.1 环境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
        2.1.2 环境政策与生态环境保护
        2.1.3 环境政策与区域生态效率
        2.1.4 环境政策空间溢出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生态效率
        2.1.5 文献评述
    2.2 环境政策强度测度方法相关研究
        2.2.1 基于定性指标的测度方法
        2.2.2 基于定量指标的测度方法
        2.2.3 基于综合性指标的测度方法
        2.2.4 基于环境政策本身的测度方法
        2.2.5 文献评述
    2.3 基于DEA方法的区域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2.3.1 基于CCR-DEA和 BCC-DEA模型的区域生态效率评价
        2.3.2 基于SE-DEA模型的区域生态效率评价
        2.3.3 基于SBM-DEA模型的区域生态效率评价
        2.3.4 文献评述
    2.4 公共政策量化分析方法相关研究
        2.4.1 基于设定政策量化标准的公共政策量化分析
        2.4.2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公共政策量化分析
        2.4.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与研究假设提出
    3.1 理论基础
        3.1.1 政治锦标赛竞争
        3.1.2 波特假说
        3.1.3 政治机会结构
    3.2 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3.3 研究假设的提出
        3.3.1 地方政府竞争、环境政策空间溢出与区域生态效率
        3.3.2 环境政策、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与区域生态效率
        3.3.3 环境政策、公众环境参与行为与区域生态效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环境政策文本量化的我国省级政府环境政策强度测度
    4.1 基于环境政策文本测度的逻辑起点
        4.1.1 我国政策文本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4.1.2 基于环境政策文本测度环境政策强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2 省级政府环境政策文本的收集与整理
    4.3 省级政府环境政策文本的初步统计分析
    4.4 不同类型环境政策强度测度的实施
        4.4.1 基于环境政策文本测度的操作化思路
        4.4.2 不同类型环境政策的制定力度
        4.4.3 环境政策的执行监督力度
        4.4.4 信度与效度评估
    4.5 数据处理与测度结果分析
        4.5.1 数据处理
        4.5.2 测度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SBM-DEA的我国省域生态效率测算与分析
    5.1 研究方法的选择
    5.2 指标体系与数据说明
        5.2.1 指标体系构建
        5.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3 测算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省级政府环境政策对省域生态效率影响
    6.1 本章实证分析思路
    6.2 省级政府环境政策对省域生态效率影响的空间计量回归
        6.2.1 省级政府环境政策与省域生态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6.2.2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6.2.3 政策背景与分时期回归时间节点选择
        6.2.4 变量和数据
        6.2.5 实证结果及分析
    6.3 省级政府环境政策对中介变量影响的回归分析
        6.3.1 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
        6.3.2 公众参与型环境政策对公众环境参与行为的影响
    6.4 省级政府环境政策和中介变量对省域生态效率影响的回归分析
        6.4.1 计量模型构建
        6.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6.5 公众环境参与行为与环境政策的交互效应对省域生态效率影响
        6.5.1 计量模型构建
        6.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7.1 主要结论
        7.1.1 基于环境政策文本量化的环境政策强度测度方法具有良好的效度
        7.1.2 环境政策空间溢出显着影响了区域生态效率,但存在政策工具差异
        7.1.3 “波特假说”在我国成立,但存在地区差异和政策工具差异
        7.1.4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和公众环境参与行为的中介效应得到了一定验证,但存在地区差异
        7.1.5 公众环境参与行为与环境政策存在交互效应,有助于改善区域生态效率
    7.2 政策启示
        7.2.1 完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促进地方政府良性竞争
        7.2.2 加强环境政策工具的科学设计,以绿色技术创新为驱动实现绿色发展
        7.2.3 培育公众环境参与热情,发挥上下结合的协同治理优势
    7.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由来与现状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相关认识与理论研究
第二章 田野点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当代行政区划
    第二节 自然生态背景
    第三节 社会经济背景
    第四节 田野点选取理由
第三章 从“斯威顿”生计到“双轨”式生计
    第一节 黄金村苗民的传统认知理念
    第二节 黄金村古茶园复合农耕系统
    第三节 “改土归流”后的“双轨”式生计
    第四节 皇权制度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第四章 从“双轨”式生计到固定农耕生计
    第一节 统购统销时期湖南茶业的恢复发展
    第二节 统购统销时期黄金村茶业
    第三节 统购统销时期黄金村的固定农耕生计
    第四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第五章 从固定农耕生计到市场化生计
    第一节 现代“保靖黄金茶”产业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下的现代黄金茶业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第六章 黄金村生态扶贫路径
    第一节 古茶园保护
    第二节 文化持有者主体参与
    第三节 现代茶业市场开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堂朗公社历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1957-1979)
附录B 堂朗公社历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产量(1957-1979)
附录C 堂朗公社历年耕牛、牲猪情况(1957-1979)

(7)中国文化背景下消费者价值观对绿色消费意愿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环境意识与绿色消费心理的分析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绿色消费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
    2.2 绿色消费意愿
    2.3 中国文化视阈下消费者价值观
    2.4 环境意识
    2.5 绿色消费心理
    2.6 感知消费风险
第3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3.1 理论模型
    3.2 研究假设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变量测量
    4.2 深度访谈
    4.3 预测试
第5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数据收集
    5.2 数据分析步骤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信度与效度分析
    5.5 假设检验
    5.6 结果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启示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6.3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件
后记

(8)苹果病虫害绿色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苹果生产现状
        1.1.1 果品生产管理发展情况
        1.1.2 我国果品管理的状况
    1.2 绿色食品苹果的发展现状
        1.2.1 绿色果品现状
        1.2.2 绿色食品标准的现状
    1.3 绿色食品苹果的生产要求
        1.3.1 绿色食品苹果对生态环境的特殊要求
        1.3.2 生产绿色食品苹果对农药使用的要求
        1.3.3 生产绿色食品苹果对操作规程的要求
    1.4 苹果绿色防治研究进展
    1.5 苹果主要的病虫害防治研究
        1.5.1 苹果腐烂病
        1.5.2 苹果白粉病
        1.5.3 苹果早期落叶病
        1.5.4 山楂红蜘蛛
        1.5.5 蚜虫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和仪器
        2.1.1 材料
        2.1.2 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果园现状及果农操作情况调研
        2.2.2 果农使用农药量及种类
        2.2.3 果实农药残留测定
        2.2.4 不同用药情况下果实品质的测定
    2.3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果园现状及果农操作情况调研
        3.1.1 主要的病虫害
        3.1.2 果农行为研究
    3.2 果实的农药残留测定
    3.3 不同用药情况下果实品质的测定
    3.4 苹果园病虫管理实际与绿色标准比较
        3.4.1 病虫害防治比较
        3.4.2 操作管理比较
    3.5 病虫绿色管理的标准水平与管理策略
第四章 结论和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手段与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实地调查法
        1.3.3 数据处理法
        1.3.4 比较分析法
    1.4 论文的重点、难点
2. 我国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规政策与监管体制
    2.1 我国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法规政策
        2.1.1 国家出台相关法规政策
        2.1.2 各地出台的相关法规政策
        2.1.3 法规政策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2.2 我国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
        2.2.1 我国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概况
        2.2.2 我国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能分工
3. 山东省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及监管存在的问题
    3.1 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3.1.1 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产生
        3.1.2 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危害
    3.2 山东省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问题
        3.2.1 蔬菜产品质量监管现状
        3.2.2 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4. 完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对策
    4.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4.2 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协作
    4.3 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积极探索市场准入管理机制
    4.4 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强对蔬菜产品检测体系的技术支持
    4.5 大力加强基层监管机构建设,从源头上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4.6 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力度,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
    4.7 加快“三品一标”发展,积极推进蔬菜产品品牌战略的实施加强产品认证
    4.8 加大质量安全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石河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产品
        2.1.2 农产品质量
        2.1.3 农产品质量安全
        2.1.4 无公害农产品
        2.1.5 绿色农产品
        2.1.6 有机农产品
        2.1.7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农产品质量管理的外部性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第三章 石河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3.1 石河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现状
        3.1.1 农产品生产现状
        3.1.2 农产品消费市场现状
        3.1.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3.1.4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3.2 石河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 农产品污染严重,投入品监管有待提高
        3.2.2 农产品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及认证体系亟待完善
        3.2.3 技术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有待提高
        3.2.4 部门分割,难于监管
        3.2.5 法制建设落后,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体系
    3.3 石河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3.1 市场准入制度执行难度大
        3.3.2 认证机构发育不良,检测资源配置不合理
        3.3.3 没有建立起按标准化组织生产的管理体系
        3.3.4 农产品优质优价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第四章 其他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经验借鉴
    4.1 法规、标准方面
    4.2 市场准入方面
    4.3 标准化生产
    4.4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4.5 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4.6 政府保障及奖励机制
第五章 改进石河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对策
    5.1 落实法制建设
        5.1.1 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法制建设和政策制定
        5.1.2 加强行政执法力度
    5.2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
        5.2.1 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体系
        5.2.2 加强质量认证
        5.2.3 完善质量监管检测
    5.3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5.4 增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
        5.4.1 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和投入
        5.4.2 加大培训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
        5.4.3 逐步推行市场准入机制
    5.5 建立完善的政府保障体系
    5.6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
    5.7 完善奖励机制及应急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四、绿色食品新编号推行在即(论文参考文献)

  • [1]泰安市水果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研究[D]. 李海明.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2]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解佩勋.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3]农业集聚区经营主体的绿色化转型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河南省扶沟县蔬菜产业集聚区为例[D]. 雍雅君. 河南大学, 2020(02)
  • [4]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 廖倩.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5]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 ——基于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D]. 郭高晶.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D]. 皇甫睿. 吉首大学, 2018(01)
  • [7]中国文化背景下消费者价值观对绿色消费意愿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环境意识与绿色消费心理的分析路径[D]. 张天舒. 吉林大学, 2017(09)
  • [8]苹果病虫害绿色管理方法研究[D]. 董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9]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曲杉杉. 山东大学, 2014(01)
  • [10]石河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 陈云飞. 石河子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新一批绿色食品即将实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