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街道公共交通改善对策研究

中关村街道公共交通改善对策研究

一、中关村大街公共交通改善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婷婷[1](2021)在《西安老旧小区改造户外适老环境设计研究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院社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居家养老”时代背景下,西安市即将快速步入老龄化的发展阶段,西安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成为当地养老建设的重要环节。退休老年人是老旧小区适老环境的主要使用者,而他们活动的户外环境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院社区为例,以“完整社区”理念、“海绵城市”等国家政策为背景,以“老旧小区改造”相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通过对南院社区的户外适老环境进行现状调研,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相关方法,从使用功能、物理环境、视觉及文化景观、生态可持续等层面分析南院社区适老性现存问题并提出改造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分五个部分,第二章是文章的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对住区内老年人的行为空间理论、行为空间尺度、老年人在空间中活动的规律性、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特性等相关研究,为后文南院社区内户外环境的适老化改造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通过分析南院社区整体现状和场地使用情况、户外环境构成要素完成实地调研,实现对该社区“不适老”现状问题的诊断;第四章主要对南院社区中老年人的户外行为进行现状调研,通过行为注记法得出他们的行为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分布特征,通过使用后评价法对他们关于南院社区的场地满意度和环境需求进行调研,得出影响行为的适老环境设计相关要素;第五章阐述南院社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策略,依据改造目标、改造原则,提出针对性的改造措施,提炼出改造要素;第六章是南院社区户外适老环境相关节点的适老化提升部分。选取六个代表性的行为偏好空间作为改造重要节点,分别从节点的场地现状、适老化总体设计及功能分析、适老化细部设计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完成对南院社区内部户外环境的适老化改造提升。本文通过对南院社区老年人的户外行为进行观察及分析,为解决南院社区适老环境户外景观“适老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优化策略,得到以下三个研究结论:(1)通过行为注记,总结出南院社区不同的空间形态与其承载的特定活动类型之间的关系,指导后期的老旧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应根据场地的空间形态,完善相关设施要素。(2)运用适老化改造要素,提出了一套完善的改造措施并应用于改造实践。同时,也为同一时期建设的、高校背景下的、单位制老旧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做出了实践参考,完善并补充了适老化改造体系。(3)老年人行为研究中引入了日照分析,结合行为注记,准确判定了老年人行为偏好空间的分布,为今后老旧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区域的选择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

詹鹏宇[2](2019)在《基于车辆轨迹数据的路网优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约车服务的出现,交通管理者可以收集到大量的网约车行驶轨迹数据。车辆轨迹数据为交通控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数据源。车辆轨迹数据是通过对车辆行驶过程进行采样获得的采样点位置、时间、速度等信息,车辆轨迹数据具有范围大、实时性强、成本低的优势。本文通过对轨迹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提出了基于车辆轨迹数据的路网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对路网进行控制子区划分并在控制子区内实现干线协调控制,提高路网的通行效率。主要工作包括:首先,本文分析了轨迹数据的时空特性,对轨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得到有效轨迹;采用轨迹点叠加的方式,将交叉口各相位的轨迹点分别累加到同一周期,以轨迹点的速度属性作为区分,设计了“时空累加点图”。基于时空累加点图和交叉口时距图,提出了车辆行程时间、车均停车次数、车均延误、交叉口最大排队长度和最大排队消散时间的计算方法。通过对采样轨迹点停车位置和停车时间的分析,确定了交叉口排队长度的计算方法。根据采样轨迹在交叉口的到达状态以及速度信息,建立了基于泊松过程的车辆到达率预测模型。其次,本文以车辆轨迹中连续通过相邻交叉口的车辆比率作为交叉口的关联度系数,并建立了基于交叉口关联度的控制子区划分模型。通过对轨迹数据的分析与建模计算出相应的交通控制参数,以延误和停车次数为优化目标,饱和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信号控制周期优化模型。基于排队消散和车辆到达率的特性,提出了固定协调控制和感应协调控制的绿信比优化方法。基于对车流排队特性的分析,建立了基于排队长度的相位差优化模型。最后,本文以北京市中关村西区大规模轨迹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中关村西区56个交叉口的交通调查,得到了中关村西区路网的渠化现状、信号配时现状和机动车流量。建立了基于Synchro的实际路网模型,以通行能力、延误、停车率、排队长度为评价指标,对比优化方案与现状方案,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降低了路网内的平均延误和排队长度,提高了路网的通行效率。

刘为煜[3](2018)在《中关村地区初期创业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知识经济与创新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对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凸显,大城市中初期创业空间成为承载创新创业活动、集聚创业资源与要素的的主要物质载体。本文通过对国内创新创业资源与活力最集聚的中关村地区的初期创业空间的研究,旨在为大城市智力密集区的规划布局、政策制定等提供优化建议。本文在城乡规划学视角下,以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社会空间理论以及深度城镇化理论等为基础,结合《中关村科学城规划(2017-2035年)》项目开展前期社会调研,从初期创业人群的空间需求与初创空间供给的角度出发,构建中关村地区初期创业空间的研究框架。研究内容以初创人群的创业办公空间为主,同时包含对居住空间、创业服务设施与机构等“硬空间”以及政策条件、社会服务等“软环境”的简要分析。通过初期创业人群的需求以及中关村地区初期创业空间的供给两者的对比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供需矛盾与问题:(1)初创人群向中心城区(中关村核心区)集聚的需求与中心城区创业成本高昂、城市空间资源有限的矛盾。(2)在创业服务政策鼓励下创业办公空间服务存在一致化倾向,难以满足“无经验”初创人群与“有经验”初创人群的差异化需求。(3)海淀山后地区城市空间资源相对充足但公共服务与创业服务不足,缺乏对初期创业人群的吸引力。(3)中关村地区现有的城市空间利用和创新创业功能匹配不足,提升创新创业功能所需的存量资源有限且改造难度大。(4)对初创人群而言,普通居住小区供应量大,需求有限;创业(混合)住区供应量小,需求潜力大。(5)对初期创业人群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审批程序复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鉴于初创空间供需的矛盾与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社会空间”的理论方法结合中关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归纳出包括政府、高校与科研院所、投资开发商、大中型科技企业、初创人群及市民在内的六大创业空间要素供需的社会主体。通过对各主体功能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的梳理,总结出六大主体之间由“点对点”、“点对链”的方式共同构成创业生态系统的关系模式。最后以中关村核心区的创新创业供需要素的优化作为实证研究。本文对于中关村地区初期创业空间的规划对策、政策建议及相关结论概括如下:(1)引导各类初期创业空间资源向创业办公空间集聚分布,整体呈分片组团式布局,形成创新创业活力组团。(2)为初期创业人群提供低成本、多元化的创业社区,包括增加租赁住房和创业混合型住区。(3)统筹利用城市存量空间资源提升创新创业服务功能、基础服务设施、绿色交往空间等。(4)构建政府、社会、市场联合治理体系,建立创业空间各主体的协同创新创业、创业资源共享机制。(5)加强对初期创业人群的政策支持力度,保障初创群体的社会融入。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4](2017)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印发本区“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海政发[2017]26号各镇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区属各单位: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海淀区"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2017年8月4日北京市海淀区"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规划前言"十三五"时期是北京市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阶段,也是海淀区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重要阶段。

祝贺[5](2017)在《对接实施的重要街道城市设计研究 ——以中关村大街为例》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是基于当前我国城市设计新的制度环境与城市设计运行的宏观背景,针对我国重要街道城市设计实践过程中面临着制度依据不足、理论指导不强、技术成果与实施管理脱节等问题,按照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原则,联系重要街道城市设计运行的基本特点。从技术策略与制度规则两个层面的对接入手做出面向城市设计实施的运行环境改善建议,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填补现阶段重要街道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有待完善的空缺。在我国,重要街道城市设计实践时间长、范围广、数量大,并受到各地、各层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对我国的中观城市设计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新《城市设计管理办法》又特别明确了重要街道在内的七种地区应当编制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并规定应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实施管理。由此可见,在未来重要街道城市设计将上升为有制度保障、更加常态化的编制类型。故通过对技术改良与制度建设的研究促进我国重要街道城市设计的实施,从而提高我国城市空间质量,这项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研究首先从对重要街道城市设计的方法与发展演进进行研究,包括了重要街道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对我国重要街道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以及所暴露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接着对重要街道的实证项目的编制要点进行介绍。对实证项目编制中采取的对接实施和管理的策略进行评析,对比我国其他重要街道城市设计成果总结城市设计对接实施管理内容编制的工作方法。给出重要街道城市设计项目编制的技术方法改进与提升建议。论文最后将重要街道城市设计的相关技术研究上升到保障城市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管理与实施的制度安排建议。将分析的实证项目运行环境与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相关制度安排进行比较,从而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重要街道城市设计制度建设构想。总体上,研究的核心内容其一是将理论研究与笔者亲身参与的重要街道城市设计项目相联系。归纳、总结重要街道城市设计项目运作过程中暴露出的我国城市设计制度不足,探索对接实施管理的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编制策略。其二是通过分析我国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实施的困难所在以及背后成因,对比国外城市设计运行过程中的管控经验与教训,提出保障良好实施的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制度建设方向。

吕扬[6](2016)在《电子商务视阈下城乡消费空间响应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现如今,全球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网络经济时代,互联网络已经布满全球,并已经开始对世界各个国家和全球的经济变革带来巨大的影响。也正是伴随着这种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也正在逐渐改变着生产和消费方式,原有的消费方式正在逐渐的改变,更多的开始通过电子商务方式进行。可以说,电子商务开始向传统城市消费空间提出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电子商务业态将改变现有的消费习惯,从而影响现有的消费空间形式。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电子商务影响下的消费空间转型也由此成为当前中国城市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本文对城乡消费空间响应机制的研究以电子商务为切入点,依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将论文划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首先,从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中国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与新型城镇化的破局、电子商务挤压下城市传统消费空间遭遇发展瓶颈、以便利店为代表的社区终端消费空间有其不可替代性和双创背景下新型城市消费空间的出行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并简要说明通过城乡消费空间的构建,能够进一步优化城乡商业空间系统,扩大并提升电子商务的影响力,打造线上线下互动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新兴城市消费空间等方面的目的和意义,同时针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其次,通过对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的综述,理清本文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从消费空间的基础理论、零售业态发展演变的基础理论和互联网商业运营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理论的解析,并且梳理了电子商务背景下城市消费空间研究成果,并对已有研究提出评价,总结当前研究重点、研究视角、研究制度等方面的结论。第三,立足城乡统筹的视角,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县域电子商务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县域电子商务的发展亦是在重塑城镇消费空间的新格局。同时,论文尝试提出县域消费空间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和基于电子商务的农村消费空间新模式。第四,立足融合共生的视角,针对电子商务背景下传统城市消费空间的发展困境,借鉴国外传统城市消费空间转型模式,提出O2O线上线下互动的全渠道城市消费空间的构建,并且提出电子商务与城市消费空间体验的共生发展。第五,立足功能承接的视角,提出社区消费空间的不可替代性,并且总结出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下社区消费空间的发展趋势,提出契合电子商务因素的社区消费空间系统构建,最后提出基于社区消费空间功能承接的最后一公里。第六,立足创新扩展的视角,承接线上线下的创新创业活动的众创空间分为新型孵化器和新型创客空间两种业态,这两种业态在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功能结构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深化和拓展,也表达了众创空间本身在城市空间中的创新发展。

郭晓宇[7](2014)在《城市中心区地震应急通道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促使大多数城市选择高强度集约型的开发模式,城市中心区出现大量高窄的道路空间,一旦发生地震,对疏散及救援人群都存在较大风险。另一方面,我国现有与城市防灾相关的法规条文大多属于城市总体规划范畴,防灾规划编制也主要以整体空间对策研究为主,缺少对城市物质空间的设计对策研究与之衔接。因此,城市中心区地震应急通道的研究对于提高灾时疏散及救援人群的安全,落实城市防灾规划,指导中心区道路空间的防灾设计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是城市中心区地震应急通道安全评价方法、应用过程及安全设计控制策略。首先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中心区存在的道路安全问题,总结了地震应急通道安全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包括强制性指标及一般性指标在内的地震应急通道安全评价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尤其以定量为主,较为全面的涵盖了应急通道安全评价的各个方面;然后通过对比已有的评价方法,确定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针对“应急疏散”与“应急救援”功能的各级评价指标权重,并将数据统计排序、对比分析,明确各级指标中评价因子的重要性;第三,以北京市中关村电子商务中心区为实例研究对象,采集了包括道路高宽比、临街建筑玻璃幕墙面积、人行道面积比等在内的43项三级指标,利用之前建立的评价体系分别就“应急救援”与“应急疏散”功能进行安全评价,比较各路段的优劣程度,为灾时疏散及救援最优路径的选择提供数据参考;最后,结合各级指标的评价和实例研究的结果,对较为重要的评价因子提出具体的安全设计策略。研究得出结论:1.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地震应急通道进行安全评价是一种可靠、可操作的方法;2.确定了包括强制性指标和一般性指标在内的地震应急通道安全评价因子,并结合多学科知识对因子进行量化;3.通过对应急通道的应急疏散和应急救援两种功能的安全评价,确定了具有差异性的两套权重评价结果,为不同使用人群和管理部门在灾时路径选择方面提供参考依据;4.通过评价中关村中心区调研范围内的14条路段,确定有12条可作为地震应急通道使用,并做出安全性能排序,指出各路段存在的薄弱环节;5.根据评价结果中各因子的重要程度,提出了建筑或构筑物倒塌、道路宽度、次生灾害(火灾)危险度3项二级指标及其所构成的重要三级指标的安全控制策略,以提高地震应急通道的安全性能。

刘晓忱[8](2014)在《北京城市中心商业区缓解交通拥堵规划策略研究 ——以中关村商业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居民休闲、购物、娱乐等生活类的出行需求比例逐渐增加,北京城市中心商业区交通供给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其交通需求量。频繁的交通拥堵降低了城市中心商业区的道路通行效率、公交服务水平和环境质量,使得消费者更加倾向于小汽车交通,进一步加重中心商业区交通拥堵程度。国内外交通拥堵治理的经验表明,土地与交通一体化、交通需求管理能够调整交通量的时空分布,是协调交通供给不平衡,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论文首先整理归纳城市中心商业区土地与交通相互关系、交通拥堵影响因素、交通需求管理的政策措施,以及国内外成功中心商业区在土地开发、交通网络组织、步行系统建设、停车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在对北京中心商业区分类的基础上,各选取一个典型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对比分析和归纳研究,找出北京城市中心商业区交通拥堵症结所在。然后结合北京城市中心商业区交通问题权重分析结果及各类中心商业区的差异,提出以差别化的综合性排堵保畅为核心的策略框架及对策建议。为了检验论文所提出缓堵策略的实用性,结合中关村商业区实例研究进行验证,对近期改善对策和中远期的交通分区规划及配套措施进行探讨。通过以上研究和实践得出结论:(1)北京中心商业区交通问题复杂多样,将北京城市中心商业区进行分类,有利于提出针对性的缓堵措施;(2)引发城市中心商业区交通拥堵的因素涉及城市多个子系统,应深入探讨交通拥堵的症结所在;(3)从城市或区域层面交通系统进行协调,建立一个系统性的缓堵模式,即差别化的综合性排堵保畅策略。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着手,以实现机非完全隔离的慢行商业区为北京城市中心商业区交通缓堵的最终目标,分阶段逐步开展工作。

范晓旦[9](2011)在《城市区域性道路交通改善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及道路交通量急剧增加,交通拥挤堵塞以及由此导致的交通事故的增加、环境污染的加剧,使城市交通问题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和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机动车保有量与交通出行需求的巨幅增长,引发起城市中某些区域的局部交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往往波及到相当大的范围,影响城市交通的微循环系统的正常工作,进而成为城市中交通拥挤和交通拥堵的多发地带,对该区域的未来发展造成了极大地影响,甚至对城市的经济建设产生影响。因此对这些区域性交通问题进行合理的改善,能够有效的缓解和改善城市交通中的问题节点。文章的第二章具体分析并介绍了“城市区域性道路交通问题分析”,并在第三章提出了“城市区域交通问题改善措施”。评估体系的建立,是为了解决盲目建设的问题。针对整个城市或其中某一区域的交通问题,提出了较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后,如果无法预测其实施后的具体效果,则无法坚定改善措施的计划与实施。文章的第四章具体提出了“区域性交通问题改善的评价”方法,从“非机动车行人安全”和“机动车通行效用”两方面进行了评价,在对机动车相关设施改善评价中引入了时间价值“VOT”,对交通上消耗的时间进行了货币衡量,从定性和定量方面进行改善方案实施前后的变化比较,并以针对北京市中关村地区的交通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实例分析和评测。

任静怡[10](2011)在《软系统方法框架下交通情景描述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交通日益成为城市建设乃至民生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长期以来,交通问题一直被视为工程类问题,大多是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研究往往分而治之,只考虑交通领域的某一个方面;提出的建议或措施缺乏系统的机理分析,更多时候仅仅考虑交通效率最大化的问题。随着交通问题形式的诸多呈现,说明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和人类活动系统。城市交通问题是多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结果,并且多数是以人的交通活动为中心的社会问题,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人文性和复杂性。对于存在大量盘根错节问题的城市交通系统,现有的系统工程方法论(硬系统方法)难以全面解释其内在机理并提供综合的对策分析。因此,针对交通问题的人类活动系统性和软问题特点,本文引入了切克兰德的软系统方法进行交通系统问题的研究。在软系统方法的实施阶段中,最有代表性的工作是情景描述,本文即由此展开对于交通问题情景的研究。首先,本文结合交通系统的自身特点,对应地剖析出交通情景的显着特征;然后,选择范畴划分和主题词标引的方法,对不同粒度下的交通情景要素进行划分与界定;最后,本文结合项目现有交通情景素材,考虑组织建立具有专题性质的交通情景案例,从而实现对于交通情景的综合描述和较完整再现,为进一步建立交通系统根定义与概念模型打下基础。在已明确交通情景研究过程的基础上,设计实施交通情景案例库系统,以展现软系统方法框架下交通情景描述的全过程,并提供一个开放的交通情景学习环境。本文基于情景研究的角度,从人在交通环境中的主观感受和需求出发,以交通系统中各要素的静态结构和动态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交通系统“软问题”特点进行识别,对交通情景进行完整描述与有效学习,不断明确出交通系统系统内部资源配置及耦合机理、交通系统与外部环境因素间关系与相互作用等问题

二、中关村大街公共交通改善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关村大街公共交通改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老旧小区改造户外适老环境设计研究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院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西安乃至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征
        1.1.2 我国老旧小区改造及适老化发展相关政策
        1.1.3 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在西安的发展趋向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1.3.2 国内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1.3.3 国外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相关实践案例
        1.3.4 国内住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相关实践案例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5.1 技术路线
        1.5.2 创新点
2.相关基础理论
    2.1 研究的相关概念
        2.1.1 老年人
        2.1.2 老旧小区
        2.1.3 完整社区
        2.1.4 适老环境设计
    2.2 住区老年人行为空间理论
        2.2.1 人体功效学理论
        2.2.2 马斯洛心理需要层次理论
        2.2.3 环境行为学理论
    2.3 住区老年人的行为尺度相关研究
        2.3.1 老年人的行为空间尺度分析
        2.3.2 住区老年人的户外活动领域
    2.4 住区老年人在空间中活动规律性相关研究
        2.4.1 老年人户外活动特征
        2.4.2 老年人户外活动形式
    2.5 适宜老年人的户外活动空间特性
        2.5.1 空间的边界性及领域感
        2.5.2 空间的层次性
        2.5.3 空间功能的复合性
    2.6 基础理论在本研究的具体应用
3.南院社区场地现状及户外环境使用情况研究
    3.1 南院社区现状场地特征
        3.1.1 南院社区概况
        3.1.2 南院社区的特殊性分析
        3.1.3 南院社区老年人概况
        3.1.4 南院社区物质空间现状
    3.2 南院社区户外环境构成要素
        3.2.1 地形
        3.2.2 交通系统
        3.2.3 活动场地
        3.2.4 水体
        3.2.5 景观小品及辅助设施
        3.2.6 植物
    3.3 南院社区户外环境适老化现状问题
        3.3.1 使用功能层面
        3.3.2 物理环境层面
        3.3.3 视觉及文化景观层面
        3.3.4 生态可持续层面
    3.4 本章小结
4.南院社区老年人户外行为相关研究
    4.1 南院社区老年人群特征及类型
        4.1.1 南院社区老年人群特征
        4.1.2 南院社区老年人群类型
    4.2 南院社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的行为注记
        4.2.1 南院社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类型
        4.2.2 南院社区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形态
        4.2.3 行为注记调研的意义与方法
        4.2.4 冬季老年人户外活动行为注记调研
        4.2.5 夏季老年人户外活动行为注记调研
        4.2.6 冬夏老年人户外活动行为注记结果
    4.3 南院社区户外环境日照分析及行为关系研究
        4.3.1 户外环境日照分析的意义
        4.3.2 冬夏分时段日照分析法
        4.3.3 南院社区冬夏分时段日照分析
        4.3.4 南院社区日照分析与行为偏好空间的关系
    4.4 南院社区现状场地使用后评价
        4.4.1 使用后评价含义
        4.4.2 使用后评价内容
        4.4.3 使用后评价结果
    4.5 影响行为的适老环境设计相关要素
        4.5.1 影响户外环境适老化的直接因素
        4.5.2 影响户外环境适老化的间接因素
        4.5.3 人为可控制的适老环境设计要素
        4.5.4 非人为可控制的适老环境设计要素
    4.6 本章小结
5.南院社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策略研究
    5.1 南院社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目标
        5.1.1 符合学校行政办公环境的形象定位
        5.1.2 为老人及孩童营造舒适便捷、优美宜居的住区环境
        5.1.3 营造实用且有特色的户外适老化景观
        5.1.4 符合国内先进的设计理念
    5.2 南院社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原则
        5.2.1 以老年人为本
        5.2.2 健康需求导向
        5.2.3 邻里持续交往
        5.2.4 生态可持续性
    5.3 南院社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措施
        5.3.1 完善设施要素,丰富场地功能
        5.3.2 结合园艺种植,提升绿化景观
        5.3.3 设置老幼结合空间,融合代际共享
        5.3.4 融入文化内涵,体现文化特色
    5.4 南院社区户外环境适老化改造要素
        5.4.1 适老化的无障碍设施
        5.4.2 适老化的铺地
        5.4.3 适老化的休息设施
        5.4.4 适老化的植物
        5.4.5 适老化的照明设施
        5.4.6 适老化的健身设施
    5.5 本章小结
6.南院社区户外环境重要节点适老化改造提升
    6.1 “后乐园”节点适老化改造
        6.1.1 场地现状分析
        6.1.2 场地改造设计及功能分析
        6.1.3 适老化的细部设计
    6.2 “平凹馆”节点适老化改造
        6.2.1 场地现状分析
        6.2.2 场地改造设计及功能分析
        6.2.3 适老化的细部设计
    6.3 “社区中心”节点适老化改造
        6.3.1 场地现状分析
        6.3.2 场地改造设计及功能分析
        6.3.3 适老化的细部设计
    6.4 “悦心园”节点适老化改造
        6.4.1 场地现状分析
        6.4.2 场地改造设计及功能分析
        6.4.3 适老化的细部设计
    6.5 “知心园”节点适老化改造
        6.5.1 场地现状分析
        6.5.2 场地改造设计及功能分析
        6.5.3 适老化的细部设计
    6.6 “羽毛球场”节点适老化改造
        6.6.1 场地现状分析
        6.6.2 场地改造设计及功能分析
        6.6.3 适老化的细部设计
    6.7 本章小结
7.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讨论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的不足之处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Ⅰ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Ⅱ图片索引
附录 -Ⅲ表格索引

(2)基于车辆轨迹数据的路网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
第二章 轨迹数据在交通信号控制中的适用性研究
    2.1 轨迹数据处理技术
        2.1.1 轨迹数据特征分析
        2.1.2 噪声数据剔除
        2.1.3 轨迹点地图匹配
        2.1.4 轨迹方向匹配
    2.2 基于轨迹数据的交通信号控制
        2.2.1 轨迹数据与单点信号控制
        2.2.2 轨迹数据与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
        2.2.3 轨迹数据与区域交通信号控制
        2.2.4 方案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轨迹数据的分析与建模
    3.1 轨迹数据分析
        3.1.1 时距图分析
        3.1.2 时空累加点图分析
    3.2 基于轨迹数据的排队长度计算方法
        3.2.1 采样车辆轨迹的排队特性分析
        3.2.2 可预测队列的排队长度计算
    3.3 基于轨迹数据的到达率预测方法
        3.3.1 轨迹数据到达率分析
        3.3.2 基于泊松过程的到达率预测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轨迹数据的路网协调控制
    4.1 交通控制子区模型
        4.1.1 交叉口关联度分析
        4.1.2 控制子区划分原则
    4.2 周期优化模型
        4.2.1 基于D-S模型的交叉口周期计算方法
        4.2.2 控制子区公共周期计算
    4.3 绿信比优化模型
        4.3.1 固定协调控制下的绿信比优化方法
        4.3.2 感应协调控制下的绿信比优化方法
    4.4 相位差优化模型
        4.4.1 关于车流排队的进阶分析
        4.4.2 基于排队长度的的相位差优化模型
    4.5 干线协调控制的改进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ynchro仿真测试与分析
    5.1 基于Synchro的仿真系统
        5.1.1 Synchro仿真系统的基本功能
        5.1.2 Synchro仿真方案设计
    5.2 实例分析
        5.2.1 中关村西区现状介绍
        5.2.2 基于Synchro的实际路网模型
        5.2.3 车辆轨迹数据分析
    5.3 路网优化方法验证
        5.3.1 仿真方案
        5.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中关村地区初期创业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创新能力的要求凸显
        1.1.2 大城市智密区成为创新创业的主要载体
        1.1.3 现有的大城市创业空间环境还不能满足初期创业的需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创业人群
        1.3.2 初期创业人群
        1.3.3 初期创业空间
        1.3.4 创业办公空间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范围
        1.4.3 技术路线
        1.4.4 研究方法
    1.5 文献综述
        1.5.1 创新创业群体相关研究综述
        1.5.2 创新创业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1.5.3 国外创新创业中心优秀案例研究
2.相关理论思考
    2.1 创新创业相关理论
        2.1.1 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研究
        2.1.2 创业生态系统理论
    2.2 社会空间理论思考
        2.2.1 创业空间具有其社会性
        2.2.2 实现社会空间各主体的协同
    2.3 深度城镇化理论
        2.3.1 城镇化应更注重社会关怀
        2.3.2 初期创业群体的社会融入
3.初创人群空间特征与需求分析
    3.1 中关村初期创业人群社会属性分析
        3.1.1 社会背景
        3.1.2 被调查者创业情况
        3.1.3 大多数初期创业人群并未获得北京户口
        3.1.4 初期创业人群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整体较高
        3.1.5 初创人群的社会中间阶层特征
    3.2 中关村初期创业人群空间选择因素分析
        3.2.1 创业办公空间选择因素分析
        3.2.2 居住空间选择及分布
        3.2.3 初创人群通勤特征分析
    3.3 初创人群空间需求特征与分析
        3.3.1 创业办公空间需求
        3.3.2 居住空间需求
        3.3.3 初创人群研发、会展等空间需求
        3.3.4 公共服务及基础配套设施需求
        3.3.5 政策需求
    3.4 本章小结
4.中关村初期创业空间要素供给
    4.1 中关村地区创业办公空间及配套供给分析
        4.1.1 创业办公空间总量与规模
        4.1.2 创业办公空间布局研究
        4.1.3 北京市创业服务设施与中介机构分析
    4.2 中关村地区居住空间与生活服务设施研究
        4.2.1 居住空间供应
        4.2.2 中关村地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特征
        4.2.3 生态与交往空间
    4.3 中关村地区政策环境研究
        4.3.1 人才政策环境特征与问题
        4.3.2 创业服务政策环境特征与问题
    4.4 本章小结
5.中关村创业空间供需矛盾与成因分析
    5.1 中关村地区创业空间供需主要矛盾与相关问题
        5.1.1 创业办公空间资源供需与布局矛盾分析
        5.1.2 创业办公空间成本因素分析
        5.1.3 城市空间资源供给难以满足创业功能需求
        5.1.4 居住空间供需矛盾
        5.1.5 政策供给存在一定滞后
    5.2 中关村地区创业空间各社会主体特征与相互关系
        5.2.1 创业空间要素及其供给主体分析
        5.2.2 创业空间各主体功能特征
        5.2.3 各主体间相互关系
        5.2.4 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5.2.5 创业空间各主体协同不足
    5.3 中关村核心区创新创业要素供需优化
        5.3.1 中关村核心区功能与主体特征
        5.3.2 现状问题:创新创业要素联动不足
        5.3.3 创业空间提升核心策略
6.规划对策与政策建议
    6.1 优化城市初期创业空间的布局结构
        6.1.1 合理布局与供给创业办公空间
        6.1.2 为初期创业人群提供低成本、多元化居住空间
        6.1.3 统筹与优化城市空间资源
        6.1.4 提升创业配套服务功能
    6.2 政策建议
        6.2.1 构建政府、社会主体、市场联合治理体系
        6.2.2 加强对初期创业的孵化扶持政策,保障初创群体的社会融入
        6.2.3 完善各主体协同创新与创业资源共享机制
        6.2.4 创业人群住房保障政策
        6.2.5 存量用地向低成本创业居住空间转型政策
参考文献
致谢

(4)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印发本区“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规划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北京市海淀区“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规划
    前言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二)形势要求
        (三)阶段特征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编制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及重点措施
        (一)整体统筹科学规划,引领交通协调发展
        (二)加大公交发展力度,提升运行服务水平
        (三)加快道路建设改造,提高交通承载能力
        (四)增加停车设施供给,规范静态交通管理
        (五)完善绿色出行体系,推进交通节能减排
        (六)加强交通精细管理,改善交通运行状况
        (七)强化交通综合整治,创建良好交通环境
        (八)深化交通宣传引导,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四、规划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完善配套保障
        (三)落实监督考核
        (四)强化公众参与

(5)对接实施的重要街道城市设计研究 ——以中关村大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设计在新时期的地位与使命
        1.1.2 重要街道城市设计的编制现状与运作困境
        1.1.3 城市设计成果编制与管理实施相脱节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2.1 重要街道城市设计
        1.2.2 城市设计运作
        1.2.3 设计控制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重要街道城市设计的研究进展综述
        1.3.2 城市设计实施的理论研究进展综述
        1.3.3 城市设计制度建设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意义
        1.4.1 建立对接新制度的重要街道城市设计策略
        1.4.2 探索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制度建设的方向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重要街道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演进
    2.1 重要街道城市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2.1.1 城市街道相关理论研究
        2.1.2 城市街区相关理论研究
        2.1.3 以街道为核心的中观城市设计理论研究
    2.2 世界着名大街空间对比分析
    2.3 重要街道的空间要素与组织原则
    2.4 国外重要街道城市设计实践的简要发展概述
    2.5 我国重要街道城市设计实践的发展演进
        2.5.1 阶段一:城市美化导向
        2.5.2 阶段二:环境塑造导向
        2.5.3 阶段三:引领发展导向
    2.6 我国重要街道城市设计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
第三章 中关村大街改造城市设计的技术要点
    3.1 实证项目的选择
    3.2 中关村大街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3.3 城市设计编制目标
    3.4 城市设计编制策略
        3.4.1 重塑大街空间形象
        3.4.2 激活街区内部资源
        3.4.3 拓展城市创新动力
    3.5 重要节点设计
        3.5.1 中关村核心区节点
        3.5.2 金融区节点
        3.5.3 文化创意区节点
        3.5.4 长河文化体育休闲区
第四章 对接管理实施的重要街道城市设计编制方法
    4.1 实证项目对接管理与实施的总体思路
    4.2 实证项目对接管理与实施的编制内容
        4.2.1 协作平台与智慧管理工具
        4.2.2 工程实施计划
        4.2.3 城市设计实施项目包
        4.2.4 专项规划研究与工程实施说明
    4.3 实证项目对接管理与实施的编制方法总结
    4.4 我国其他重要街道城市设计的编制方法比较
        4.4.1 重要街道城市设计项目编制方法对比
        4.4.2 我国重要街道城市设计对接实施管理的技术手段运用评价
    4.5 重要街道城市设计项目编制方法改进与提升
        4.5.1 新制度环境下的技术改良方向
        4.5.2 技术创新到制度路径的固化
        4.5.3 管理要素可读性与可操作性的增强
        4.5.4 强制性与导引性界定的明确
        4.5.5 特定支撑内容的专业化
        4.5.6 参与与实施主体的真实化
第五章 保障管理实施的城市设计制度建设建议
    5.1 重要街道城市设计的运行环境评价
        5.1.1 保障城市设计管理实施的新制度建设
        5.1.2 对接新管理要求的城市设计技术导引
    5.2 对接管理实施的城市设计制度借鉴
        5.2.1 可读、可操作的管理形式——美国形态设计准则
        5.2.2 真实、有保障的多方共识——日本协定建筑制度
        5.2.3 明晰的强制性与导引性界定——德国设计导引与设计指南
        5.2.4 与现行规划体系的良好对接——深圳法定图则与详细蓝图
        5.2.5 借鉴制度特点与共性总结
    5.3 对接管理实施的城市设计制度建设方向
        5.3.1 明确终端制度安排与开放中间过程的制度变迁路径
        5.3.2 制度规定与技术导引的协同建设
        5.3.3 建立促进实施的设计市场导向
        5.3.4 促进城市设计的公共政策化
    5.4 深化研究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电子商务视阈下城乡消费空间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中国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1.1.2 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与新型城镇化的破局
        1.1.3 电商企业挤压下,城市实体商业遭遇发展瓶颈
        1.1.4 以便利店为代表的社区终端消费空间有其不可替代性
        1.1.5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新型城市空间的出现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2.1 资料检索法
        1.3.2.2 系统分析法
        1.3.2.3 问卷调查法方法
        1.3.2.4 案例分析方法
        1.3.2.5 跨学科研究法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商业空间和消费空间的概念界定
        2.1.1.1 商业空间的概念
        2.1.1.2 消费空间的概念
        2.1.1.3 商业空间和消费空间的联系与区别
        2.1.2 城乡消费空间的各方界定
        2.1.2.1 以经营业态界定的消费空间
        2.1.2.2 以功能类型界定的消费空间
        2.1.2.3 以空间形态界定的消费空间
        2.1.2.4 以结构类型界定的消费空间
        2.1.2.5 其他研究视角的界定
        2.1.3 本文对城乡消费空间的界定
        2.1.3.1 以农村电子商务经济体代表的城镇消费空间
        2.1.3.2 以O2O线上线下融合为代表的城市消费空间
        2.1.3.3 以社区微型综合体为代表的社区消费空间
        2.1.3.4 以众创空间为代表的新型消费空间
        2.1.4 电子商务——互联网背景下新经济范式的跨越式发展
        2.1.4.1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其演变阶段
        2.1.4.2 互联网技术下智慧城市健康发展
        2.1.4.3 新经济范式的形成与发展——电子商务
        2.1.5 众创空间的界定
    2.2 基础理论解析
        2.2.1 消费空间的基础理论
        2.2.1.1 空间的生产理论
        2.2.1.2 空间的消费理论
        2.2.1.3 空间的选址理论
        2.2.2 零售业态发展演变的基础理论
        2.2.2.1 零售生命周期理论
        2.2.2.2 冲突理论
        2.2.2.3 环境理论
        2.2.3 互联网商业运营模式的基础理论
        2.2.3.1 二八定律
        2.2.3.2 长尾理论
        2.2.4 互联网重塑经济范式的基础理论
        2.2.4.1 体验经济
        2.2.4.2 数据经济
        2.2.4.3 共享经济
    2.3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城市消费空间研究综述
        2.3.1 城市消费空间研究综述
        2.3.1.1 从商业活动供给角度的研究
        2.3.1.2 从消费者行为角度的研究
        2.3.1.3 从符号消费角度的研究
        2.3.1.4 从建筑设计角度的研究
        2.3.2 电子商务作用机制研究综述
        2.3.2.1 电子商务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2.3.2.2 电子商务促进新型支付方式的产生
        2.3.2.3 电子商务促进城市各行业的研发应用
    2.4 电子商务和城乡消费空间研究综述评价
        2.4.1 城市商业网点的规划选址与布局是当前研究重点
        2.4.2 单一学科研究,多集中于地理学科
        2.4.3 缺乏基于城乡和社区空间类型尺度的研究
        2.4.4 电子商务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仍是一种假设,缺乏理论支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互联网引发的变革与重构
    3.1 互联网发展促进需求的转变
        3.1.1 重塑物质需求
        3.1.1.1 个性化需求的表达
        3.1.1.2 碎片化需求的呈现
        3.1.2 再构人文需求
        3.1.2.1 整合包容的需求汇集
        3.1.2.2 自我实现的需求渴望
    3.2 互联网发展引导活动模式的转变
        3.2.1 生产活动模式的转变
        3.2.1.1 互联网促进社会化分工
        3.2.1.2 互联网改变产业资源配置
        3.2.1.3 互联网促进城乡资源对接
        3.2.2 消费活动模式的转变
        3.2.2.1 消费函数变动下的消费促进
        3.2.2.2 消费选择行为变动下的消费转变
        3.2.2.3 互联网经济作用下的消费者进化
        3.2.3 生活模式的转变
    3.3 重构互联网连接的场景革命
        3.3.1 场景洞察
        3.3.1.1 组织构建方式的改变,进化为跨组织的合作
        3.3.1.2 人群链接方式的改变,进化为社群运营符号
        3.3.2 场景延伸
        3.3.2.1 场景链接中的亚文化表达
        3.3.2.2 场景链接中的附加增值
        3.3.3 场景方法
        3.3.3.1 场景演进为生活方式
        3.3.3.2 场景塑造为文化载体
        3.3.3.3 场景构建全渠道整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农村电子商务经济体的城镇消费空间体系构建
    4.1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本状况
        4.1.1 县域空间的总体概况
        4.1.2 县域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趋势
        4.1.2.1 由零星起步到规模化扩散
        4.1.2.2 由单极发展到多极点增长
        4.1.3 淘宝村的现状概况
        4.1.3.1 淘宝村定义与标准
        4.1.3.2 淘宝村数量规模化
        4.1.3.3 电子商务模式的天然适宜性
    4.2 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业的发展变化
        4.2.1 回归农业产品本质,打造终端农产品
        4.2.2 重塑农业产业链,带动产业升级
        4.2.3 推动农业专业化,改变需求结构
        4.2.4 创造社群营销,优化资源配置
    4.3 县域电子商务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4.3.1 县域空间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重要的空间单元
        4.3.1.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4.3.1.2 新型城镇化的规划策略
        4.3.1.3 县域单元重要性的体现
        4.3.2 电子商务是新型城镇化进程有利的助推器
        4.3.2.1 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4.3.2.2 带动产业集聚——加速农村农民的城镇转型
        4.3.2.3 发展电商服务——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
        4.3.3 自上而下的统筹布局模式
        4.3.3.1 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千县万村”发展战略
        4.3.3.2 以京东为代表的农村 3F战略
        4.3.3.3 以苏宁为代表的农村战略
        4.3.4 自下而上的整合布局模式
    4.4 县域电子商务塑造城镇消费空间新格局
        4.4.1 城镇消费空间格局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4.4.1.1 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表达
        4.4.1.2 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的空间表达
        4.4.1.3 城镇消费空间
        4.4.2 县域电子商务影响下消费空间变革
        4.4.2.1 零售网商密度——电子商务服务产业飞速集聚
        4.4.2.2 内贸网商密度——经济水平快速发展
        4.4.2.3 网购消费者密度——生活便利性全面提高
        4.4.3 县域消费空间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4.4.3.1 遂昌——电商延伸至农村的赶街模式
        4.4.3.2 绩溪——土地互联网流转的介入模式
    4.5 电子商务背景下社区支持农业的空间布局
        4.5.1 CSA的基础及衍生
        4.5.1.1 CSA社区支持农业的基础类型
        4.5.1.2 CSA社区支持农业的衍生类型
        4.5.1.3 CSA社区支持农业的运作原则
        4.5.2 CSA社区支持农业主要表达形式
        4.5.2.1 农产品定期配送模式
        4.5.2.2 土地使用权租赁模式
        4.5.2.3 劳动参与模式
        4.5.2.4 乡村旅游模式
        4.5.3 互联网+CSA的应用过程
        4.5.3.1 开端:基于价值认同的社群信任
        4.5.3.2 过程:生产管理过程的互联网应用
        4.5.3.3 反馈:互联网平台的分享传播
    4.6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农村消费空间新模式
        4.6.1 淘宝村典型发展模式
        4.6.1.1 徐州沙集内生式模式
        4.6.1.2 义乌青岩刘产业链模式
        4.6.2 淘宝村产业特色解析
        4.6.2.1 城乡消费无差别化
        4.6.2.2 一二三产业在线化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O2O线上线下互动的城市消费空间响应对策
    5.1 电子商务背景下传统城市消费空间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5.1.1 电子商务的成本优势——压缩传统城市消费空间利润
        5.1.2 电子商务的规模经济——迫使传统城市消费空间转型
        5.1.3 电子商务的便捷优势——改变传统城市消费空间布局
    5.2 国外传统城市消费空间转型模式借鉴
        5.2.1 美国——本地化、购物体验与渠道整合三位一体
        5.2.2 韩国——基于LBS的宽渠道、便利性和区域性三位一体
    5.3 O2O(线上对线下)全渠道城市消费空间的构建
        5.3.1 O2O概念解析
        5.3.1.1 O2O概念
        5.3.1.2 O2O运作模式
        5.3.2 城市消费空间O2O转型的趋势
        5.3.2.1 案例一:苏宁电器的线上线下全渠道契合
        5.3.2.2 案例二:大商网的规模效应和多业态扩张
        5.3.3 融合城市消费空间的O2O全渠道布局构建
        5.3.3.1 自建B2C商场,构建独立的线上消费空间
        5.3.3.2 入驻开放平台,构建联合的线上消费空间
        5.3.3.3 打造线上线下互动闭环,构建互动的线上线下消费空间
    5.4 电子商务与城市消费空间体验的共生发展
        5.4.1 电子商务无法完全取代传统城市消费空间的体验功能
        5.4.2 电子商务急速发展背景下传统城市消费空间的响应策略
        5.4.2.1 调控传统城市消费空间规模增速
        5.4.2.2 调整传统城市消费空间商业业态
        5.4.2.3 重塑传统城市消费空间实体价值
        5.4.3 城市消费空间的泛化发展
        5.4.3.1 城市消费空间消费功能的构成特征
        5.4.3.2 城市消费空间泛化发展的结构特征
        5.4.3.3 交通流动空间中的城市消费空间
        5.4.3.4 公共文化空间中的城市消费空间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最后一公里物流宅配的社区消费空间功能承接
    6.1 社区消费空间的不可代替性
        6.1.1 满足基本生活功能
        6.1.2 提升生活质量功能
        6.1.3 满足休闲游憩功能
    6.2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下社区消费空间的发展趋势
        6.2.1 社区消费空间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6.2.1.1 社区消费空间面积有限
        6.2.1.2 社区消费空间服务范围有限
        6.2.2 电子商务下沉到社区层面遇到的问题
        6.2.2.1 物流配送问题
        6.2.2.2 支付问题
        6.2.2.3 商家信用问题
        6.2.3 电子商务与社区消费空间的联合发展
        6.2.3.1 商务模式
        6.2.3.2 物流模式。
    6.3 契合电子商务因素的社区消费空间系统的构建——便利店
        6.3.1 便利店发展历程
        6.3.2 便利店指数
        6.3.3 便利店有利于全方位的便利服务平台的搭建
        6.3.3.1 便利店的高密度与连锁化
        6.3.3.2 便利店的多功能服务
        6.3.4 便利店有利于高效率的物流配送系统的构建
        6.3.4.1 便利店具有电子商务物流所需的配套资源
        6.3.4.2 便利店可以作为电子商务的区域配送中心
    6.4 基于社区消费空间功能承接的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体系构建
        6.4.1 实现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
        6.4.2 注重物流仓储中心的层级式布局选址
        6.4.2.1 物流仓储中心的选址因素
        6.4.2.2 物流仓储中心的布局模式
        6.4.3 建立智能物流网络的宅配体系架构
        6.4.3.1 基于便利店平台的干线网络布局
        6.4.3.2 最后一公里宅配体系的架构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电子商务激发下的众创空间新消费模式塑造
    7.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中的空间载体
        7.1.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背景
        7.1.1.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脉络
        7.1.1.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背景
        7.1.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政策支持
        7.1.2.1 《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7.1.2.2 《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7.1.3 众创空间的相关概述
    7.2 新型孵化器和新型创客空间构筑众创空间平台
        7.2.1 传统孵化器的进化阶段
        7.2.2 新型孵化器
        7.2.2.1 新型孵化器的转型趋势
        7.2.2.2 新型孵化器的模式类型
        7.2.3 创客空间
        7.2.3.1 创客空间的起源
        7.2.3.2 我国创客空间的分布
    7.3 众创空间在城市空间中的深化与延展
        7.3.1 融入新城地区开发的众创空间
        7.3.2 提升旧城功能更新的众创空间
        7.3.3 丰富微观层面开放的众创空间
    7.4 众创空间在城市功能中的扩展与创新
        7.4.1 以中关村为代表的教育科研模式众创空间
        7.4.2 以青年公寓为代表的共享居住模式的众创空间
        7.4.3 以优客工场为代表的联合办公模式的众创空间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主要结论
        8.1.2 不足之处
    8.2 未来展望
        8.2.1“互联网+”智慧城市
        8.2.2“互联网+”城市规划
    8.3 结语
附录
    附录一:中国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县市排行(2013 年度)
    附录二: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排行(科学发展百强县市)(2013 年度)
    附录三:《天津市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
    附录四: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4)
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
    着作书籍
    硕博论文
    期刊论文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城市中心区地震应急通道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地震灾害发展趋势
    1.1.2 城市化进程中公共空间安全建设滞后
    1.1.3 防灾规划成果缺乏具体控制
1.2 研究内容及范围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城市防灾规划设计
    1.3.2 城市应急通道研究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文框架结构
1.5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城市中心区应急通道安全问题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中心区
    2.1.2 应急通道
    2.1.3 安全评价
    2.1.4 安全设计
2.2 城市中心区及其灾害特征
    2.2.1 城市中心区特征
    2.2.2 中心区灾害类型
    2.2.3 中心区灾害特征
    2.2.4 中心区防灾难点
2.3 应急通道安全分析——以北京市中心区为例
    2.3.1 道路相关灾害影响
    2.3.2 路网空间结构分析
    2.3.3 应急通道现状问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中心区地震应急通道安全评价建立的基础
3.1 评价体系的设计原理、依据及原则
    3.1.1 评价体系的设计原理
    3.1.2 评价体系的设计依据
    3.1.3 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3.2 评价方法分析
    3.2.1 常用评价方法
    3.2.2 现有道路评价方法
    3.2.3 总结对比与问题分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构建城市中心区地震应急通道安全评价体系
4.1 评价指标筛选依据
4.2 评价指标的确定
4.3 建立地震应急通道安全评价体系框架
4.4 地震应急通道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4.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4.4.2 评价方法运用过程介绍
4.5 针对应急疏散功能的地震应急通道安全评价体系各级别指标权重计算
    4.5.1 一级指标权重计算
    4.5.2 “风险性”(针对应急疏散功能)下属二、三级指标权重计算
    4.5.3 “效率性”(针对应急疏散功能)下属二、三级指标权重计算
4.6 针对应急疏散功能的地震应急通道安全评价体系各级别指标权重汇总
4.7 针对应急救援功能的地震应急通道安全评价体系各级别指标权重计算
    4.7.1 一级指标权重计算
    4.7.2 “风险性”(针对应救援散功能)下属二、三级指标权重计算
    4.7.3 “效率性”(针对应急救援功能)下属二、三级指标权重计算
4.8 针对应急救援功能的地震应急通道安全评价体系各级别指标权重汇总
4.9 评价结果分析
4.10 地震应急通道安全评价各级别指标打分层次确定及指标释义说明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震应急通道安全评价实例应用
5.1 调研概述
    5.1.1 调研对象选择
    5.1.2 案例情况简述
    5.1.3 调研内容
    5.1.4 调研方法
5.2 调研数据采集
    5.2.1 强制性指标
    5.2.2 一般性指标
5.3 评价结果计算
5.4 评价结果分析
    5.4.1 整体情况
    5.4.2 各路段薄弱环节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中心区地震应急通道安全设计重点
6.1 设计策略重点
6.2 建筑或构筑物倒塌控制
    6.2.1 建筑物抗震能力
    6.2.2 街道高宽比
    6.2.3 建筑退后红线
6.3 次生灾害(火灾)控制
    6.3.1 建筑难燃化
    6.3.2 防火隔离绿化带
    6.3.3 路面消防设施
6.4 道路宽度控制
    6.4.1 道路总宽度
    6.4.2 人行道面积
    6.4.3 路边停车面积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结论
7.2 局限性
7.3 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北京城市中心商业区缓解交通拥堵规划策略研究 ——以中关村商业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1.3.1 城市中心商业区的界定
        1.3.2 交通拥堵的界定
        1.3.3 研究对象说明
    1.4 论文切入点与研究思路
        1.4.1 论文的切入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图
第2章 城市中心商业区缓解交通拥堵的理论研究与经验借鉴
    2.1 城市中心商业区土地与交通特征分析
        2.1.1 用地特征
        2.1.2 交通系统特征
        2.1.3 交通方式特征
    2.2 城市中心商业区土地利用与交通的互动关系
        2.2.1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的关系
        2.2.2 城市中心商业区土地利用与交通的互动机理
    2.3 城市中心商业区交通拥堵的一般规律
        2.3.1 交通拥堵的特性
        2.3.2 交通拥堵的空间分布形态
        2.3.3 城市中心商业区引发交通拥堵的相关因素分析
    2.4 交通需求管理的原理及方法论指导
        2.4.1 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
        2.4.2 交通需求管理的内涵与基本措施
        2.4.3 对城市中心商业区交通缓堵中的指导
    2.5 国内外城市中心商业区规划经验及启示
        2.5.1 北美模式——波特兰中心商业区规划
        2.5.2 欧洲模式——步行商业街区模式
        2.5.3 亚洲模式——东京新宿和香港中环商业区
        2.5.4 经验启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城市中心商业区交通问题及拥堵症结分析
    3.1 北京城市中心商业区分类与研究对象选择
        3.1.1 北京城市中心商业区分类
        3.1.2 研究对象选择
    3.2 数据采集
        3.2.1 资料收集
        3.2.2 实地调研
    3.3 各类中心商业区用地特征与交通流的内在联系
        3.3.1 用地布局影响交通流的空间分布
        3.3.2 用地功能影响交通流的类型
    3.4 各类中心商业区道路交通问题及拥堵特征分析
        3.4.1 共性问题:用地、道路功能及停车
        3.4.2 各类中心商业区交通问题的权重分析
        3.4.3 拥堵的时空分布特征:“一点一线两高峰”
    3.5 北京城市中心商业区交通拥堵症结分析
        3.5.1 资源的稀缺性是引发中心商业区拥堵的根本原因
        3.5.2 交通供给密度低于交通需求密度
        3.5.3 交通管理背离消费者的需求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城市中心商业区缓解交通拥堵的规划策略
    4.1 差别化的综合性排堵保畅策略
        4.1.1 概念及框架建构
        4.1.2 差别化的综合性排堵保畅策略的理论指导
        4.1.3 差别化的综合性排堵保畅策略的热点问题
    4.2 北京城市中心商业区缓解交通拥堵的宏观建议
        4.2.1 行车、停车和步行系统同步调控
        4.2.2 交通一体化的措施保障
        4.2.3 完善的法律规范保障
    4.3 北京城市中心商业区缓解拥堵的微观策略建构
    4.4 道路工程建设相关对策
        4.4.1 低等级道路网建设
        4.4.2 交叉口拓宽与环形交叉口改造
    4.5 道路交通服务系统改善对策
        4.5.1 交叉口转向管理与渠化组织
        4.5.2 增加公交线路
        4.5.3 自行车与步行交通设施改善
        4.5.4 绿色交通方式衔接系统
    4.6 时空资源差异化配置
        4.6.1 利用狭窄道路组织单向交通
        4.6.2 货流限行与定时步行街
        4.6.3 建立慢行商业区
        4.6.4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停车场建设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分析——以中关村商业区为例
    5.1 中关村商业区用地开发特点
        5.1.1 区位优越
        5.1.2 土地高密度混合开发
        5.1.3 商业与交通联合开发
    5.2 中关村商业区现状道路交通特点及问题分析
        5.2.1 中关村商业区现状道路交通特点
        5.2.2 中关村商业区现状道路交通主要问题分析
    5.3 中关村商业区交通运行特征及拥堵成因分析
        5.3.1 “1+1+1=2”模式拥堵高峰
        5.3.2 引发中关村商业区交通拥堵关键因素
    5.4 中关村商业区缓解交通拥堵的微观策略建构
    5.5 中关村商业区近期缓堵措施
        5.5.1 完善道路网
        5.5.2 重点交叉口改造
        5.5.3 完善交通辅助设施
        5.5.4 停车管理措施
        5.5.5 货运交通的进出与停放
    5.6 中远期差异化分区管制规划
        5.6.1 三级分区规划
        5.6.2 建立自行车租赁系统
        5.6.3 开设袖珍公交和专线公交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各个商业区区位及用地调查资料统计
    附录B 各个商业区交通运行情况调查统计
    附录C 各个商业区道路系统调查资料统计
    附录D 各个商业区停车情况调查统计资料

(9)城市区域性道路交通改善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区域性交通改善对策的研究
        1.3.2 区域性交通改善评价的研究
        1.3.3 国内外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的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区域性道路交通问题分析
    2.1 城市区域性交通特性
    2.2 城市区域性交通常见问题
        2.2.1 行人非机动车出行环境恶劣
        2.2.2 无障碍交通设施缺乏
        2.2.3 公共交通混乱、服务水平不高
        2.2.4 信号灯配时存有问题
        2.2.5 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区域性交通问题改善措施
    3.1 区域性交通问题改善指导思想及原则
        3.1.1 区域性交通问题改善指导思想
        3.1.2 区域性交通问题改善原则
    3.2 区域性交通问题改善措施
        3.2.1 改善行人非机动车的出行环境
        3.2.2 完善无障碍交通设施
        3.2.3 提高公交服务水平,贯彻公交优先政策
        3.2.4 信号优化调整
        3.2.5 完善道路交通设施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性交通问题改善评价体系
    4.1 区域性交通改善评价原则
    4.2 区域性交通改善评价指标体系
        4.2.1 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改善评价指标体系及测算
        4.2.2 机动车交通改善评价指标及测算
    4.3 区域性交通改善评价方法
        4.3.1 实地现状调查
        4.3.2 改善方案评价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例验证---以中关村地区为例
    5.1 中关村地区概述
    5.2 中关村地区交通问题分析
    5.3 数据采集
    5.4 改善方案及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研究成果及进一步方向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10)软系统方法框架下交通情景描述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软系统方法的发展及应用
        1.2.2 情景描述与分析方法的应用现状
        1.2.3 案例推理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过程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过程
    1.4 论文结构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系统分类与软系统方法
        2.1.1 系统分类
        2.1.2 软问题的特点
        2.1.3 软系统方法逻辑思路
        2.1.4 软系统方法的优势
    2.2 情景与情景描述
        2.2.1 情景的内涵
        2.2.2 情景描述与分析的特征
        2.2.3 基于软系统方法的情景描述特点
    2.3 案例表示与组织
        2.3.1 知识表示与案例
        2.3.2 案例表示的内容
        2.3.3 案例表示的框架表示法
3 交通情景特征分析与情景要素划分
    3.1 交通问题情景产生的系统机理
        3.1.1 交通系统与城市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因果循环图
        3.1.2 城市交通系统的流图及子系统界定
        3.1.3 交通问题情景产生的系统原因
    3.2 基于交通系统特点的交通情景特征分析
        3.2.1 交通系统的工程性与交通情景的技术性特点
        3.2.2 交通系统的社会性与交通情景的人文性特点
        3.2.3 交通系统的公共性与交通情景的服务性特点
    3.3 基于交通情景特征的情景要素的划分
        3.3.1 情景要素的划分方法与思路
        3.3.2 交通情景要素划分示例
4 交通情景案例的组织与描述
    4.1 案例库的设计思想
        4.1.1 案例结构特点
        4.1.2 案例设计要求
    4.2 交通情景案例的组织
        4.2.1 情景案例描述内容
        4.2.2 情景案例表示方法
    4.3 交通情景案例的存储与检索
        4.3.1 交通情景案例的存储
        4.3.2 情景案例的检索策略
        4.3.3 相似度计算方法的选择
        4.3.4 融合空间向量模型和KNN算法的交通情景相似度计算
5 交通情景案例库系统设计方案
    5.1 系统需求分析
    5.2 系统总体设计
        5.2.1 系统设计目标
        5.2.2 系统总体架构
        5.2.3 系统主流程设计
    5.3 系统详细设计
        5.3.1 系统功能模块组成
        5.3.2 系统核心子流程
        5.3.3 数据库设计
    5.4 系统开发环境及工具
6 交通情景研究实例:行人过街
    6.1 "行人过街"情景的感知
        6.1.1 情景相关的领域知识
        6.1.2 情景相关的数据支持:调查问卷的设计
        6.1.3 情景素材的收集:图片采集与问卷结果统计
    6.2 "行人过街"情景的描述
    6.3 "行人过街"情景的学习:情景案例的组织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中关村大街公共交通改善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老旧小区改造户外适老环境设计研究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院社区为例[D]. 刘婷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车辆轨迹数据的路网优化方法研究[D]. 詹鹏宇. 北方工业大学, 2019(07)
  • [3]中关村地区初期创业空间研究[D]. 刘为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8(05)
  • [4]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印发本区“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规划的通知[J].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报, 2017(03)
  • [5]对接实施的重要街道城市设计研究 ——以中关村大街为例[D]. 祝贺. 清华大学, 2017(04)
  • [6]电子商务视阈下城乡消费空间响应机制研究[D]. 吕扬. 天津大学, 2016(11)
  • [7]城市中心区地震应急通道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D]. 郭晓宇. 北京工业大学, 2014(03)
  • [8]北京城市中心商业区缓解交通拥堵规划策略研究 ——以中关村商业区为例[D]. 刘晓忱. 北京建筑大学, 2014(12)
  • [9]城市区域性道路交通改善与评价研究[D]. 范晓旦. 长安大学, 2011(07)
  • [10]软系统方法框架下交通情景描述的研究与应用[D]. 任静怡.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中关村街道公共交通改善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