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CM对短期气候预测的调查

中国GCM对短期气候预测的调查

一、INVESTIGATIONS ON SHORT-TERM CLIMATE PREDICTION BY GCMs IN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姜荣升[1](2021)在《基于CWRF研究我国降水变化及其与边界层高度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极端降水的频次显着增强,同时平均降水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我国处于东亚季风区,人口密度大,国民的生产生活受到降水的影响较大,尤其在我国东部地区。因此对未来降水特征的准确预测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区域气候模式CWRF对全球气候模式CCSM4进行动力降尺度研究,模拟了我国过去(1974年至2005年)以及在RCP8.5情景下未来(2019年至2050年)的气候状况,重点关注了我国降水特征的变化,并研究其背后的关键物理机制。同时研究表明对流性降水与边界层高度的变化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而边界层高度的模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进一步探究边界层高度的偏差与各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讨论了边界层高度、热通量、辐射等变量的偏差对降水偏差所产生的影响,为未来模式发展更精细的物理过程以及提升降水模拟效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CMIP5全球模式对空间分辨率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其在温度方面的模拟较为准确,但是在降水方面出现了较大的误差,主要体现在降水中心的分布以及降水量级的偏差。CCSM4作为CMIP5中模拟结果相对较好且在模拟偏差和未来预测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模式,在青藏高原东南山麓以及四川盆地附近同样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降水误差中心。利用CWRF对CCSM4进行动力降尺度明显提升了对降水模拟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减少了降水特征模拟的偏差以及提升了降水特征的空间相关性,而且CWRF能更加准确地抓住雨带随时间变化南北移动的特征,基本消除CCSM4模拟的降水误差中心。未来夏季的降水增加主要出现在黄河以北以及长江以南地区,而长江黄河之间的区域有一定程度的减弱。具体而言,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的平均降水量以及华北、华南和西南地区的极端降水量将出现显着增加趋势,同时CWRF相较于CCSM4在未来降水的变化幅度上有所降低。在过去和未来降水特征的空间分布上,CWRF和CCSM4的模式间差异存在显着的相关性,然而这种系统性偏差的对应关系是非线性的,因此不能通过简单的统计回归方法将偏差从未来气候预测中剔除以提升未来预测可信度。CWRF预测未来夏季哈德来环流将在全球变暖的情形下得到增强并且向两极发展,同时新疆地区是我国未来地面温度增长最大的区域,地表的暖化将导致新疆上空的西风急流中心增强以及副热带高压继续向北扩展。这些变化导致了西风急流出口向西收缩,在其下方的区域上升运动得到加强,同时低层环流的扰动将渤海和日本海的更多水汽输送到了华北和东北地区,进而增加了降水。哈德来环流的扩张还促进了华南和华中地区的上升运动,低层环流扰动汇聚了南海和东海的水汽,给华南和西南地区也带来了更多的降水。强对流天气的发生通常会导致边界层高度的降低,CWRF模拟的降水与边界层高度在我国东部地区存在着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然而边界层高度的模拟又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通过对边界层各相关物理量的偏差相关性分析,表明边界层高度受到感热通量的影响最大,长波辐射和短波辐射的日循环也影响着边界层高度的变化,而地表风速对边界层高度的作用相对较弱。可以合理认为通过对模式中热通量、辐射和边界层高度物理过程的改进,能够进一步提升模式对降水模拟的准确性。综上所述,利用CWRF对我国进行动力降尺度模拟能够有效地提升历史阶段的模拟效果并预测我国未来的降水变化特征。通过对物理机制的分析也使得预测的结果更加具有可信度,为应对极端天气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在今后的模式发展中,可以通过改进对边界层高度等相关物理量的模拟,进一步精细化模式的物理过程,从而提升降水的模拟效果。

司雅君[2](2020)在《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对纳木错冻融过程的影响》文中提出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影响全球环流状况,丰富的冰川冻土资源孕育了众多湖泊和河流,使其成为亚洲国家的水源地之一。全球变化背景下,分析青藏高原过去的气候变化并预估未来趋势,进一步探讨其对湖泊冻融过程的可能影响,对适应全球气候和保障亚国家水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利用长时段、高空间分辨率(1901-2017年0.5′网格)的月降水和温度数据,分析了青藏高原降水和温度过去一百多年的时空变化特征。还对3个地球系统模式(ESMs)的降水和温度数据进行统计降尺度,预估了到21世纪末青藏高原未来气候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改进湖泊模型,以纳木错湖为例,探究了湖泊冻融过程对目前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响应。此外,基于多小波相干探讨了多个大尺度环流因子对青藏高原气候的联合作用。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分析了1901-2017年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关系。由于地形的影响,降水和气温的长期平均值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1901-2017年的气候总体上呈偏湿偏暖趋势,但其显着的年际变化将整个研究周期分为三个时段:1901-1940年偏干偏暖、1941-1966年偏湿偏冷和1966-2017年偏湿偏暖。单个大气环流指数中ENSO对青藏高原气候的影响最大,它主要在8-16个月的尺度上对气候起作用。同时考虑多个大气环流指数的联合作用时,AO-ENSO组合可能对新增加的64-128个月的尺度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气候的年际变化可归结为单个或联合大气环流指数的年际变化。这些结果为青藏高原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多元小波分析在解释大气环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对CMIP5气候模式降尺度预估青藏高原的未来气候变化。时间上,气温和降水都显着增加;但空间上存在差异,气温增幅西部和东南部大而中部小,降水变幅范围随模拟排放浓度的增加而加大。预测的气候变化与排放情景有关,气温和降水增幅RCP2.6<RCP4.5<RCP8.5。随排放浓度增加,冷、暖季气温和降水增幅的差异加大。降尺度数据可支撑气候、水文和作物等模式进行情景研究,可为未来气候变化以及水循环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3)以纳木错为例探究了青藏高原湖泊冻融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已有湖泊模型,使用焓做为预报变量,改进和移植了空气密度和湖冰升华参数化方案,并考虑了湖泊盐度对冰点的影响。改进的模型更适用于青藏高原湖冰模拟,可更好地再现观测到的湖面温度,湖冰厚度以及湖冰冻结和融化日期。但是,由于受再分析数据和冬季西风的影响,东部地区湖冰的模拟精度要优于西部地区。此外,强烈的太阳辐射使得升华过程对湖冰厚度模拟准确性的影响很大。稀薄空气密度可扩大湖泊的储热能力,减小潜热,从而导致湖泊冰冻期推迟,融化日期略有提前。这些结果增进了对青藏高原湖泊冻融过程的理解,解决了其他泊模型在寒冷季节的模拟偏差,其模拟结果也可以补充和验证遥感观测。

张歆闵[3](2020)在《交际翻译策略指导下的科技文本长句翻译 ——以《能源行业的天气与气候服务》(五至八章)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行业的天气与气候服务》(Weather&Climate Services for the Energy Industry)是一本专业性十分强的气象科学类读物。这部作品以全球化的视角主要研究了气候现象对风能,水能等自然能源的影响。译者选取了该书的第五至第八章作为翻译实践材料,并在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到,长句在英语科技文本中占据了极高的比例。又因句中专业术语多,从句多,句式结构复杂,所以长句翻译是此翻译实践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更好地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来解决气象类科技文本中长句翻译的棘手问题,是本报告的主要研究点。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以读者为中心,注重信息的有效传递,重视读者的反应。运用交际翻译指导翻译实践,译者有较大的自由解释原文,调整译文,从而获得最大程度贴近目标读者的译文。本报告将字数在20个单词以上的单句定义为长句,并根据句式结构将英文长句分为了简单长句、并列长句、复杂长句和复合长句四类。借此翻译材料,本报告初步探究了可用于科技文本中后并列长句、复杂长句和复合长句的翻译方法:对并列长句可采用顺译法和重组法;对复杂长句可采用切分法、包孕法、重复法和省略法;对复合长句可采用转换法、插入法和综合法。这些方法证明了将交际翻译策略运用于科技文本中长句翻译的适用性。本报告共五章。第一章论述此翻译项目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翻译材料做了简介。第二章描述了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经历的译前准备、译中和译后审校这三个阶段。第三章研究了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以及英文长句的定义和分类。第四章针对不同类型的长句,结合具体案例详细分析了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在长句翻译中的实际应用。第五章是对此次翻译实践的总结。

张盼峰[4](2020)在《全球陆地极端气温变化趋势:1951-2018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百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气温正在快速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全球陆地极端气温事件也在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上发生了变化,对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显着影响。理解全球尺度极端气温长期变化特征,既是全球气候变化检测、归因和预估研究的需要,同时也将为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适应和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技支撑。国际上几个研究组已经对全球陆地极端气温变化开展了研究,但这些工作大多基于未做均一化订正的日气温数据集。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发出了区域均一化日气温数据集。基于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文集成开发了一套新的全球陆地日气温数据集,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气候变化检测与指数专家组(Expert Team on Climate Change Detection and Indices,ETCCDI)推荐的极端气温指数,分析了1951-2018年期间全球陆地极端气温变化趋势时空特征;基于美国气候参考网(United States Climate Reference Network,USCRN)和全球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and Use/Land Cover,LULC)数据,利用机器学习方法,遴选出全球陆地乡村站,定量评估了城市化对全球陆地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的贡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集成开发一套新的全球陆地日气温数据集。新的数据集以全球历史气候网的日值数据集(Global Historical Climatology Network-Daily,GHCND)为基准,整合了欧洲气候评估与数据中心(European Climate Assessment&Dataset,ECA&D)、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中国大陆的均一化日气温数据集。对新的数据集,进行了统一的质量控制,并利用RHtests软件对未均一化订正的数据进行了非均一性检验,保留高置信水平下无间断点的台站资料序列。新数据集包含了目前已知的最多的均一化订正数据,减少了资料非均一性所带来的序列偏差;同时,新数据集在研究时段的早期(1951)和末期(2018)均仍有较高的空间覆盖度。2)研究揭示了1951-2018年全球陆地极端气温变化趋势时空特征。包括:①1951-2018年,全球陆地年和季节平均极端气温指数均表现出了显着的变暖趋势,即冷极端阈值指数发生的频率在逐渐减少,而暖极端阈值指数发生的频率在不断增多,基于日最低气温计算的指数通常表现出更强的变暖趋势;②变暖主要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大部分极端气温指数没有表现出显着的变化趋势;③在美国中东部地区,基于日最高气温的极端气温指数没有表现出变暖的趋势,形成了所谓的“暖洞”现象;④火山爆发对暖极端气温指数特别是基于日最高气温计算的暖极端指数(暖日、夏季日数等)具有显着的影响,在火山爆发的当年及随后的1-2年,暖夜和暖日的发生频率显着下降,冷夜和冷日的发生频率则显着增多。3)定量评估了城市化对极端气温变化趋势的贡献。利用USCRN每个台站周围1-12 km缓冲半径范围内的城市用地百分比数据作为训练数据集,通过机器学习方法从全球台站中遴选出与USCRN周围环境相似的台站作为乡村站,计算分析了全球和几个子区域的乡村站和所有站的极端指数序列以及它们的差值序列,定量评估了全球和几个子区域的极端气温序列变化趋势中的城市化效应。结果发现:①从全球陆地来看,在1951-2018年期间,大部分全球陆地平均极端气温指数序列中都检测出了显着的城市化效应,其中最显着的城市化效应信号出现在最低气温衍生的极端指数序列中;②检测到的城市化效应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这与世界经济80年代之后加速发展有关;③不同区域极端气温指数序列中的城市化效应存在显着的差异,其中东亚地区的城市化效应最明显,而欧洲和北美地区的城市化效应最弱。

马倩倩[5](2020)在《气候变化下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在新疆的潜在地理分布》文中研究指明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和三裂叶豚草(Ambrosia trifida L.),分别是我国公布的首批、第二批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不仅严重威胁农牧业生产,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而且其花粉对人体具有高度致敏性。目前这两个物种已大面积入侵“一带一路”中亚枢纽—新疆伊犁河谷,并在农田、林区、草场、路边、荒地呈大面积扩散之势,其潜在的发展趋势还难以估量。明确哪些区域适合其生存,适生程度如何以及其对气候变化如何响应,将对新疆豚草、三裂叶豚草的早期预警和具体防控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了Bioclim、ENFA、和Maxent三种生态位模型的模拟效果,后采用相对较优模型,基于两种尺度数据(全球尺度、新疆尺度)预测了当前气候下豚草、三裂叶豚草的潜在适生区,然后将连续的适生概率图划分为二元(存在/不存在)分布图,最后采用基于频率统计的方法将适生区和非适生区各划为四个等级。为了探究气候变化对豚草、三裂叶豚草潜在适生区的影响,采用了17套不同的GCMs数据预测了中等(RCP4.5)、高等(RCP8.5)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050s(2041-2060年)与2070s(2061-2080年)两个时期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在新疆的潜在适生区,然后采用多数投票的方法,确定其未来适生区,最后从面积变化和适生范围变化两个方面计算并分析了不同时期分布格局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预测效果相对更好。ENFA、Bioclim、Maxent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98、0.921、0.965,模型表现为:Maxent>Bioclim>ENFA,表明Maxent模型是相对模拟效果最好的。此外,Maxent模型的输出结果为0-1的连续存在概率图,可以较好的区分物种在不同区域的适生程度。(2)主要环境影响因子。限制豚草在全球和新疆分布的首要因子是降水相关变量,累计贡献率分别为64.7%、39.9%,其中最干月降水是两种尺度域下均对豚草分布贡献最高的环境变量(分别占63.5%、27.3%)。限制三裂叶豚草在新疆分布的首要气候因子是降水相关变量(36.0%);限制其在全球分布的首要因子是温度相关变量(累计贡献率56.0%),但最干月降水贡献率最高(36.2%),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次之(29.1%),表明限制三裂叶豚草在全球分布的首要变量依然是最干月降水,但总体上温度相关变量限制作用高于降水相关变量。耕地和建设用地是豚草(分别占58.8%、58.0%)、三裂叶豚草(分别占40.4%、42.1%)入侵的高风险区域。不考虑地形变量使得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在降水少的地方(如哈密、阿克苏)低估了其适生区,而地形集水作用在干旱区等这些降水少的地区的贡献不容忽视,尤其对于这些有害入侵物种。(3)两种尺度预测下当前的潜在适生区。当前气候下,豚草、三裂叶豚草在新疆的总适生区面积,全球数据预测结果(分别约占全疆面积的17.78%、13.71%),远大于研究区数据预测结果(分别约占0.77%、0.13%)。研究区数据预测的豚草适生区主要分布在伊犁、博乐、塔城、阿勒泰、石河子、昌吉、乌鲁木齐,预测的三裂叶豚草适生区主要分布在伊犁、塔城、昌吉。全球数据预测的豚草、三裂叶豚草适生区遍布北疆,南疆的阿克苏、阿图什也有大量适生区,目前仅和田没有这两种豚草属杂草的潜在适生区。本文建议:将涵盖豚草、三裂叶豚草更丰富生态位信息的全球数据预测结果作为当前长期防控预警的依据;此外,在对这些入侵时间短、分布与环境不平衡的物种进行潜在分布预测时,应使用包含其原生范围和入侵范围的数据进行预测。(4)潜在适生区的未来变化。在RCP4.5情景下,豚草、三裂叶豚草潜在适生面积在2050s时期比当前分别增加16%、56%,至2070s时期分别增加了17%、63%。RCP8.5情景下,2050s时期比当前适生区面积分别增加了17%、64%,至2070s时期分别增加了18%、79%。在RCP4.5与RCP8.5情景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豚草、三裂叶豚草的适生区总体均呈现增加趋势,其中RCP8.5情景下的变化均比RCP4.5情景下的变化更剧烈。三裂叶豚草适生区的增幅大于豚草的增幅,未来气候变化更有利三裂叶豚草在新疆的入侵扩张。豚草和三裂叶豚草适生区的扩张、收缩位置大致相同,均呈现向北扩增转移趋势、收缩区域主要集中在准噶尔盆地。(5)豚草和三裂叶豚草潜在分布区对比总结。当前气候下豚草潜在适生区比三裂叶豚草多的区域主要位于阿勒泰(多出1.81%),塔城(多0.73%),伊犁(多0.34%),昌吉(多0.32%)、喀什(多0.23%),博乐和阿克苏(均多出0.18%),阿图什(多0.15%),乌鲁木齐和哈密(均多出0.11%),巴音郭楞(多0.01%),石河子持平,和田没有两入侵种的适生区,而在吐鲁番和克拉玛依三裂叶豚草的适生区分别略多于豚草0.01%,0.10%。在RCP4.5、RCP8.5情景下,随着时间推移,三裂叶豚草缩小了与豚草在阿勒泰的差距,并在塔城、昌吉、喀什、阿克苏、博乐、石河子实现反超。

龚奂彰[6](2019)在《基于区域气候模式的内蒙古地区风能资源预测评估》文中指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国,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供应需求,并践行低碳发展的方针政策,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成为必由之路。风力发电技术成熟度高,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第二大可再生能源,然而,风电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对未来风速进行预测统计意义重大。本文基于逐步聚类分析(Stepwise Cluster Analysis,SCA)理论,依托R语言构建了 SCA降尺度模型,并通过相关性检验、偏差检验、均方根误差检验和KS检验对模型进行校准,优选出了不同站点的模型显着性水平,从而得到最优的SCA降尺度模型。之后基于HadGEM3-RA区域气候模式和SCA降尺度模型对我国风资源丰富的内蒙古地区未来风速和风能进行预测评估。风速预测结果表明:(1)2011~2100年,阿拉善左旗站风速在RCP4.5时为下降趋势,在RCP8.5时呈现微弱的上升趋势,阿尔山站风速在两种情景下均为上升趋势,其余站点风速在两种情景下均为下降趋势。(2)2041~2070年,阿尔山站十月、十二月风速在两种情景下增大比例均接近40%;20712100年,在RCP8.5下,阿尔山站十月风速增大比例超过了 50%,十二月风速增大比例接近50%。(3)林西站2071~2100年春季和秋季风速在RCP8.5下锐减超过20%:阿尔山站2071~2100年冬季的风速在RCP 8.5下风速增幅超过了40%。在两种情景下风能预测结果表明:(1)2011~2040年,阿尔山站风能增幅分别达30%~40%和20%~30%;2041~2070年,阿尔山站风能增幅为30%~40%和40%~50%,林西站风能降低20%~30%;2071~2100年,阿尔山站风能增幅为30%~40%和40%~50%,林西站风能锐减20%~30%和30%~40%。(2)2011~2100年,蒙东地区二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风能明显增大,四月、五月、六月风能减小;蒙中地区二月、七月、八月、九月风能明显增大,四月、六月风能减小;蒙西地区一月、二月、八月、十二月风能显着增大,四月风能减小。(3)2011~2100年,蒙东地区秋季和冬季风能有明显的增大趋势,春季风能减小;蒙中地区春季风能有所减小,夏季、秋季和冬季风能有增大趋势;蒙西地区夏季、秋季和冬季风能有所增大。

易路[7](2018)在《陆面水文模型TOPX的改进及其与区域气候模式WRF的耦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是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区域水循环是关乎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健康、水资源安全的重要自然循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全球水文循环加速、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季节降水模式改变等问题导致区域干旱和洪涝频发,这深刻地影响着与水循环密切相关的诸多水问题如水资源调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健康、农业水资源管理等。如何综合利用数值模拟、数据同化、遥感观测等技术,充分发挥陆气耦合模型在区域水循环模拟过程中时空分辨率高、不受观测资料限制、能增长洪水预报预见期等优势,提高陆气耦合模型对降雨径流过程的模拟准确度,并以此为基础精细区域水循环模拟、明晰区域水循环规律是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水循环响应的当务之急。淮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地处长江和黄河之间,位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面积约270000 km2。此流域占有全国17%耕地,但人口密度却为各大江河流域之首(约660人/km2),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之一,因此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受地理和气候的综合影响,淮河流域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汛期(6~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总降雨量60~80%。这种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加上西高东低且以平原为主的地势,导致淮河流域洪涝干旱频发。近年来,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淮河流域汛期极端降水呈显着增加趋势,流域径流量变化明显。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可用于全球变化响应分析的陆气耦合模型对淮河流域水循环模拟的适用性研究。论文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区,从完善陆面水文模型TOPX地形指数的物理机制和提高区域气候模式WRF降雨预报准确度出发,旨在构建适用于淮河流域强降雨径流过程模拟的陆气耦合模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研建考虑土壤水力传导度和土壤抗侵蚀能力的新地形指数TI’,通过修正现有IMFD算法得到TI’空间分布,并从河网提取和水文模拟两个角度论证TI’的合理性。为量化土壤空间异质性对降雨径流过程的影响,提高以地形为基础的陆面水文模型的模拟效能,论文将土壤饱和导水率(Ks)和土壤可蚀性因子(K)这两个土壤特征参数加入传统地形指数TI(ln(α/tanβ),以构建新地形指数TI,(ln(α/tanβ·Ks·K))。为计算研究区TI’的空间分布且避免采用耗时费力且代表范围有限的野外原位观测,论文首先基于1:100万HWSD 土壤数据库利用SPAW模型和EPIC模型分别求出Ks和K空间分布。其次,从TI’中土壤和地形两个下垫面因素共同决定水流流向的核心思想出发,改进现有地形指数计算方法IMFD并以此求得研究区TI’的空间分布。为了证明TI’的合理性,一方面,应用TI’中土壤和地形共同决定流向的思路改进TauDEM流域河网提取工具中的流向计算模块,从而提取基于TI’的研究区河网。提取结果正确的表现了水流更倾向于流向饱和水力传导度高和可蚀性强的土壤这一自然规律,而与产流密切相关的饱和源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是流域河网的延伸。这表明TI’能正确反映土壤空间异质性对降雨径流的影响。另一方面,将TI和TI’输入以地形为基础的水文模型TOPMODEL和TOPX,模拟位于不同气候区的流域逐日降雨径流过程。相较于基于TI的模拟结果,基于TI’水文模拟结果的Nash系数在莺落峡流域、王家坝流域和黄桥流域的数值分别提高了 0.063、0.019和0.003。结果表明,TI’能提高基于地形的水文模型的模拟效,且提高作用随着Ks·K空间异质性的增大而加强。(2)采用4D-Var同化技术,以遥感降水资料TRMM3B42和GPM IMERG为观测算子,改善区域气候模式WRF模式的初边界条件,以提高WRF的降雨预报准确度。论文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区,以该流域2015年汛期和非汛期两次强降水过程为研究对象。首先,开展了关于WRF模式对降雨类型、初边界条件和空间分辨率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研究区域同一参数配置下,在NCEP ds083.3驱动下的WRF降雨预报准确度好于NCEP ds083.2数据的驱动结果,高分辨率的内区域降雨模拟结果好于低分辨率外区域降雨模拟结果。其次,以NCEP ds083.3 分析数据驱动基于 TRMM 3B42 或 GPM IMERG 的 WRF 4D-Var降雨预报,通过对比同化实验与其对应的控制实验的模拟结果发现:基于TRMM 3B42或GPM IMERG的WRF 4D-Var同化系统均能有效改善WRF模式的降雨预报效能,且由于WRF运行过程中的误差累积,4D-Var同化对WRF降雨准确度的实质性提高能维持大约12小时。直接同化GPM IMERG的WRF 4D-Var降雨模拟准确度高于直接同化TRMM 3B42的WRF4D-Var降雨模拟准确度。在9 km内区域,与流域内气象站逐日观测降雨相比,同化GPM IMEG的WRF 4D-Var系统对汛期和非汛期研究强降雨事件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4和0.51;与融合的CMORPH逐小时数据相比,两强降雨事件模拟结果的HSS均达到0.31。(3)实现陆面水文模型TOPX与区域气候模式WRF在1 km水平格网上的耦合及其在王家坝流域的强降雨径流过程模拟。论文以淮河流域子流域——王家坝流域为研究区,以该流域2015年汛期的一次强降雨径流过程为研究案例,在新地形指数和4D-Var同化技术验证有效的基础上,为保证基于TOPX和WRF陆气耦合模型的模拟效能,一方面,以TI’为TOPX的地形指数输入,基于长期和短期降雨径流对TOPX进行了率定验证。期间,TOPX模型对短期降雨径流模拟的Nash系数最低值为0.747。另一方面,采用4D-Var算法同化GPM IMERG卫星降雨数据来提高WRF模式降雨预报准确度。与研究区雨量站和蒸发量站实测降雨量和潜在蒸散发相比,WRF 4D-Var系统模拟出的逐日降雨和逐日潜在蒸散发整体上分别小于和大于实测值,与实测值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44和0.746。最后,研究采用四重网格嵌套技术实现了 TOPX与WRF在1 km格网上的陆气耦合。陆气耦合模型的评估结果表明,基于TOPX与WRF4D-Var的陆气耦合模型生成的逐日土壤湿度模拟值与SMAP Level 4根区逐日土壤湿度数据的Pearson相关系数的流域平均值为0.802。该陆气耦合模型模拟的逐日出口流量整体上要小于水文站实测值,其Nash系数为0.543。可见,基于TOPX和WRF4D-Var同化系统的陆气耦合模型能较好的再现王家坝流域强降水径流过程。

孙萌萌[8](2018)在《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假说 ——气候科学的议程转变研究(1960-1979)》文中认为1960-1970年代,人们对气候变化未来趋势的判断经历了从冰期到全球变暖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气候风险的大众传播中,也体现在相应的科学领域。对气候变化趋势判断的转变,实际上反映的是气候变化科学的议程变化。本研究以“1960-1970年代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预测的转变”为中心,尝试回答“气候议程在这一时段如何转变”的问题,以推进对“二氧化碳气候变化研究何以获得气候研究的优势与权威地位”问题的认识。为此,本研究分五个步骤完成。第一,从1970年代气候风险的大众传播出发,以媒体报道为中心,通过与科学文本对比,确认了冰期预测的科学家信源、主要争议和相关社会议程,从而发现冰期预测是随着1970年代初粮食危机的政治议程而获得社会广泛关注的。为了回答粮食危机的相关问题,气候科学家从全球变冷和冰期预测转向全球气候模式改变。随着粮食政治从“寻找原因”到“寻求解决”的议程转变,粮食技术替代气候变化成为粮食问题中更重要的科学议题,而全球变冷所依据的理论由于预测能力的不足而在1970年代末衰落,并被全球变暖预测的新闻报道所取代。第二,从科学内部寻找冰期预测兴起与衰落的原因。冰期预测最核心的科学来源是米兰科维奇假说,对其在1960-1970年代所获进展的分析表明:首先,米兰科维奇假说的精确验证发生于1976年,在作出冰期预测时的70年代初,在科学界的接受度有限;其次,米兰科维奇假说作为气候预测存在从数据分析到理论自身的双重不确定性,且无法提供短期预测所需的精确度。第三,冰期预测之所以出现,是由于古气候学家和地质学家在气候的天文理论方面所获得的进展,更新了人们对冰期图景的认识。最后,冰期预测所受到的外来压力主要是社会对气候变化预测时间尺度的要求。随着外界对短期气候预测实用性的确认,冰期预测随之衰落,并让位于全球变暖预测。70年代中期以后,部分古气候学家接受了二氧化碳作为新的研究方向,并将冰期预测限定在“自然气候变化”范围内。第三,从“物理气候学”和数值气候模式的兴起,看二氧化碳气候学的提升。用于进行二氧化碳敏感性研究的气候数值模式起源于以卑尔根学派气象思想与电子计算机结合而产生的数值天气预报。在美国“科学外交”政策下诞生的全球大气研究项目的最初目标,是拓展数值天气预报的预报能力。但由于洛伦兹“蝴蝶效应”的提出,这一原始目标的可行性大打折扣。随着第一阶段目标的结束,全球大气研究项目开始转向以气候数值模式为基础的气候预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气候预测与气候控制。仍然出于洛伦兹的混沌理论,气候的可预测性问题直到70年代末还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对物理机制的了解不够而带来的不确定性等。这些争议与不确定性使二氧化碳敏感性研究被界定在虚拟实验的范畴,而不具备预测的含义。但随着美国政府的介入,在1979年末的一份以“二氧化碳的数值模式研究是否可靠”为核心问题的报告中,最终确认了二氧化碳敏感性研究作为气候预测的可靠性。第四,从世界气象组织内部气候学议程的变化,看科学议程转变的机制。从1953-1980年,世界气象组织的气候学议程经历了以下变化过程:·1953-1961:从气候学到气候变化或气候波动;·1969-1972:从气候波动到气候与环境;·1973-1976:从气候与环境到人类影响气候;·1977-1979:从人类影响气候到二氧化碳气候作用。从1969年开始的议程变化,是由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及之后的联合国环境项目基金来主导的。由对大型气象和气候学项目的资助,联合国实现了对气候学科学的议程设置。对由外部压力导致的科学议程优先级别的变化,一些科学家出于不同角度的考虑提出了不同程度的反对。但这些反对未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议程转变的形势。第五,对气候变化观念在中国同一时段情形的研究。70年代初竺可桢对中国历史气候变迁的综合性研究发表,时当气候异常与冰期预测传播至中国。竺可桢的研究遂成为反对冰期预测的依据。“历史气候是波动的,不会朝一个方向一直发展下去”曾在60年代作为竺可桢反驳国外有关全球变暖讨论的思想依据。而对“气候与社会”“气候与人类”等曾经与气候决定论关系密切、容易在意识形态管控严格的环境中引发争议的问题,竺可桢选择了回避。尽管他本人是国内环境保护的先驱,但他的气候变迁研究也同时撇开了环境议题。70年代的冰期预测中,竺可桢认识到这种宣传有其政治经济背景而未给予过多重视。竺可桢去世之后,同时随着国内外交政策和政治环境的转变,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开始更加紧密地追随联合国的科学议程,开始向一个全球气候风险框架靠拢。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结论:科学进展无法单独回答气候科学议程何以在1960-1970年代发生转变的问题;而这种转变的外部原因,也是一种政治动因,即国际环境政治对气候科学的议程设置。环境项目对大型科学项目的资助是实现议程转变的主要机制。国内的议程变化是国际环境政治全球影响的直接体现。本研究表明,政治能够影响、而且事实上已经影响了气候科学研究的内容及方向。

谈元媛[9](2018)在《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研究》文中提出全球变化科学(Global Change Science)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源自于全球性的环境恶化和世界各国政府及科学家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环境问题将始终影响着未来全球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叶笃正是国际上研究全球变化问题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是我国首批全球变化研究项目的发起人。叶笃正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的科学思想和原创性科学成果,也始终为推动着我国全球变化科学事业的长足进步和深入发展而不懈努力。考虑到目前学界全球变化科学学科跨越性大,研究复杂性高,研究课题较分散,常见于围绕地球系统科学开展的研究活动,本选题则将以叶笃正在中国全球变化科学中的所作贡献为研究中心,结合相关史实资料,侧面补充和探讨叶笃正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工作轨迹及学科发展的脉络因素,以便充分开展直观、立体的研究工作。首先,本选题主要利用了文献研究和综合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史料方面,主要源引了叶笃正生前所在单位提供的馆藏档案、手稿、信件;叶笃正家人所提供的珍贵照片、回忆录、访谈文字资料、视频采访汇编;一些与事件相关的政策文件和时事新闻稿件。结合原始资料,笔者结合人物年谱资料制作了相关统计图表,包括:学术成果统计、科研成果获奖统计、参与行政任职事务统计等。目的是为了更为直观地展现和凸显叶笃正在全球变化科学研究中的直接参与科研情况,学术水平和科研贡献,间接地展现出其在中国全球变化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其次,本文分析了叶笃正发展全球变化研究的社会背景和主观因素。试图探寻该研究领域自产生建立直至在中国蓬勃发展的系列动因和路径。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大发展、国内良好科研基础的建立、20世纪80年代国际外交环境的改善、中国与国际科研合作的初步发展以及大规模国际科研项目的合作需要等构成了当时叶笃正在中国发展全球变化研究的客观条件。而其本人作为优秀的气象科学家,深厚的气象学知识功底,广阔的科研视野,杰出的气象科学成就以及丰富的科技管理经验也成为了其此后不断顺利推广全球变化研究的有利因素。叶笃正无论在科学理论和具体实践上都为全球变化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理论上,他提出“有序人类活动”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模型,明确了全球变化适应性研究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之间的关系,实践上,他通过积极参与学术会议、致信国家领导人、主持首个科研项目立项、主导中国完成首个大型野外陆面观测合作实验、出任机构领导、参与国际组织合作、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培养科研人才、倡导学科融合等具体举措不断深化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的科学实践。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在中国发展的原因在于: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势必也是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中国必须借助当时国际合作所涉及的先进研究手段和方式方法,进一步开展环境研究工作,新的分析技术手段的介入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可以站在较高的研究平台上把握未来研究方向;我国早期的有关气候变化的工作虽取得了成果和学界重视,但仍未达到全球变化研究的科学高度,要达到国际公认的全球变化研究高度,需要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和认可来完成研究重点的确立和组织管理的协调;中国发展全球变化研究具有自己的国家重点,有其一定的实际需要。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在中国发展的特点则主要有三点:研究过程重视人才培养和交流联系、研究活动取得国家层面的支持与重视、研究成果收获了国际影响力。而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意义则从实际需求出发开拓了未来天气气候预测体系的科研方向;倡导学术交叉与学科融合才是未来科学的发展趋势;为此后国家政府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措施提供科学基础和决策依据。文章最后将对叶笃正在全球变化领域所作贡献进行总结,并对其科学家情怀进行追忆,对未来的全球变化研究事业进行展望。总的来说,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对探究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回顾了气象学家叶笃正晚年的科学事业,突出了其对中国气象事业,全球变化科学事业所作的重要贡献,为结合更多人文因素、社会时代背景的气象科技史研究作出了有力补充,也可为系统梳理全球变化研究作出参考。

庄晓雯[10](2017)在《逐步聚类与随机分析方法用于流域水资源管理》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化引起流域水文过程的改变,这可能会导致洪水和干旱风险的增加。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增加,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决策者们面临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问题。本论文开发了逐步聚类分析与随机分析方法用于流域水资源管理。所开发方法可以用来实现西北干旱区水文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模拟,进行水资源多用户竞争性用水的优化配置,以及开展考虑气候变化影响的水文与水资源分析。具体包括:(1)针对水文过程中的复杂性,开发了耦合逐步聚类分析和析因分析方法(HFSA)的开都河模拟预测模型。该方法能够处理离散或连续的随机变量,以及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将所开发的HFSA模型用于位于干旱山区的开都河流域,揭示水文过程中存在的复杂非线性关系。同时,析因分析结果表明,最低温度和降水量是对模型输出结果影响最大的因子。而最低温度和降水量间之间,以及降水量和相对湿度间存在的交互作用,对模型输出有较大影响。(2)为开展气候变化下水文过程的影响研究,本论文开发逐步聚类降尺度方法(SCDM),将大尺度气象变量转化为区域尺度的气候变化情景。SCDM能够处理不同时间尺度的气象变化,并且同时处理连续和不连续的数据。SCDM和水文模型耦合,可以用于研究气候变化对开都河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首先,日尺度和月尺度的GCM数据被提取,分为历史基准时期(1961-1990年),近期(2006-2011年)和未来时期(2015-2040年)。结果发现:(i)SCDM能够产生不同站点的气候变化情景,分析气象变量空间的不一致性;(ii)SCDM对温度变量、和降水变量降尺度时,前者效果更好;(iii)最低和最高气温(Tmin和Tmax)具有增加的趋势。此外,多套不同的降尺度气侯情景被用于驱动一个日尺度气象径流水文模型。结果发现径流量呈现增加的趋势,这是由于气温增加引起更多融雪水。(3)针对气候变化情景和水文模拟中的不确定性,本论文开发一种多GCM随机天气发生器和逐步聚类耦合(MGCM-SWG-SCA)的方法,用于研究气候变化对寒旱区水文产生的影响。由于GCM模型产生气候情景的大尺度特征,以及长序列气象数据的复杂性,采用多GCM模型和随机天气发生器耦合的方法,产生多套区域尺度的气候变化情景,并用于水文模型的输入中。而实际上,水文模型输入(降水和气温)和输出变量(径流)间的关系是非线性、时间变异性和复杂的,导致径流模拟的困难性。逐步聚类方法(SCA)通过将输入输出间的关系表达为逐步聚类树,能有效处理不连续变量和非线性系统。将所开发的逐步聚类水文模型用于径流模拟中。结果分析发现径流量的变化在春季主要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在冬季主要受到降水量变化的影响;在夏季和秋季共同受到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影响。此外,可以发现由MGCM产生的气候变化情景(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和降水量)在不同季节中具有不同的变化特征;由逐步聚类水文模型模拟的日径流量反映实测值的变化特征;径流量从验证期(2006-2011年)到预测期(2015-2035年)具有显着的增加趋势。这主要由于开都河流域位于典型的寒旱区中,冰川融雪水与气温变化紧密相关,而降水量的变化直接带来径流量的变化,两者互相作用,表现为径流量受气候变化影响显着的特征。(4)区域水资源管理中在规划期内,水供应量为随机变量,相关水量分配方案具有动态特征,即是在某些时刻、某些概率水平条件下做出决策。因此,该问题可以构建为基于情景分析的追偿性多阶段随机规划模型。本论文开发不确定性联合概率方法(IJPP),在多阶段规划的框架中引入联合概率机会约束规划,更加有效处理模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将IJPP方法应用到流域水资源管理规划中,以反映并处理随机不确定性和多用户竞争用水的复杂性,为决策方案的生成提供技术支撑。模型计算产生系统收益值、经济损失值、水资源短缺量和水资源分配特征。可以发现不同竞争性用水用户中随着不同违约风险的变化,上述变量呈现各不相同的变化趋势。此外,不同违约风险和经济收益的交互作用,对不同用户的用水保证率产生影响;市政部门具有较少的缺水风险,而工业和农业部门具有较大的缺水风险。(5)通过结合多GCM集合模式,日气象径流的水文模拟,和区间多阶段机会概率约束为一个通用的框架,本论文开发多阶段随机模拟优化耦合(IMSSO)的方法,分析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IMSSO不仅可以解决未来气象预测模型相关的不确定性,还产生各种水资源分配政策方案和量化违反概率约束的风险。将所开发IMSSO模型应用于中国西北部的开都河流域,结果发现未来时期(2016-2070年)水资源短缺情况存在,并且随着违反系统约束概率的提高(更大的风险),水资源短缺情况更加严重,所得水资源分配量随之减少。本文开发适合干旱区开都河流域非线性水文特征的逐步聚类模拟模型,并结合大尺度GCM模型和统计降尺度方法,模拟研究气候变化在流域尺度上对水文过程和径流预测的影响。在水资源模型构建方面,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结果不仅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情景分析和决策,还可以给出水资源系统分析及其环境问题的前瞻性建议,分时期逐步解决或者减缓未来水资源系统所可能面临的相关问题。以干旱区为研究对象,科学分析气象、水文要素的变化趋势,揭示了河川径流的变化成因及未来水资源情势。

二、INVESTIGATIONS ON SHORT-TERM CLIMATE PREDICTION BY GCMs IN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NVESTIGATIONS ON SHORT-TERM CLIMATE PREDICTION BY GCMs IN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WRF研究我国降水变化及其与边界层高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候模式对降?评估及预测的研究进展
        1.2.2 区域?候模式CWRF的研究进展
        1.2.3 边界层?度的研究进展
    1.3 科学问题和内容安排
        1.3.1 研究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数据、模式及研究?法
    2.1 数据与资料
        2.1.1 再分析资料
        2.1.2 观测资料
        2.1.3 全球?候模式CMIP资料
    2.2 实验设计
    2.3 研究?法简介
        2.3.1 模式结果评估
        2.3.2 边界层?度的判定
第三章 全球模式驱动CWRF对我国降?模拟能?评估研究
    3.1 我国区域的划分及研究区域选择
    3.2 CMIP5 在我国的?候模拟评估及侧边界条件的选择
        3.2.1 CMIP5 的降?和温度评估
        3.2.2 CMIP5 的偏差和变化
        3.2.3 驱动场的选择
    3.3 CWRF对我国历史降?特征模拟能?评估
        3.3.1 平均降?
        3.3.2 极端降?
        3.3.3 降?天数
        3.3.4 最?连续?旱天数
    3.4 ?结
第四章 基于CWRF对我国未来降?预测研究
    4.1 对未来平均降?的变化预测
        4.1.1 降?的空间分布变化
        4.1.2 ?带的分布及变化
        4.1.3 降?强度的区域变化
    4.2 对未来极端降?指数的变化预测
        4.2.1 极端降?
        4.2.2 降?天数
        4.2.3 最?连续?旱天数
    4.3 对模式偏差相似性的研究
    4.4 未来??环流对降?变化影响的研究
        4.4.1 风场的变化研究
        4.4.2 垂直运动的变化研究
        4.4.3 影响未来降?变化的环流分析
    4.5 ?结
第五章 降?与边界层?度的相关性研究
    5.1 降?与边界层?度的关系
    5.2 边界层?度的不确定性
        5.2.1 边界层?度的昼夜变化
        5.2.2 边界层?度的?候态空间分布
        5.2.3 边界层?度的变化趋势
        5.2.4 边界层?度的年变化差异
    5.3 边界层?度与降?等物理量的偏差相关性研究
        5.3.1 边界层?度的空间相关性分布
        5.3.2 边界层相关物理量相互关系研究
    5.4 ?结
第六章 总结
    6.1 论??作总结
    6.2 创新点
    6.3 讨论和展望
参考?献
致谢
个?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与研究成果

(2)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对纳木错冻融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资助情况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
        1.2.2 气候模式降尺度
        1.2.3 湖泊模式
        1.2.4 湖冰冻融过程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数据
        2.2.1 中国陆地区域高空间分辨率数据集
        2.2.2 全球环流因子
        2.2.3 CMFD数据
        2.2.4 CMIP5数据
        2.2.5 MODIS卫星数据
        2.2.6 观测资料
    2.3 研究方法
        2.3.1 小波相干
        2.3.2 降尺度方法
        2.3.3 湖泊模型的改进
第三章 大气环流因子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影响
    3.1 青藏高原气候的时间变化
        3.1.1 降水和温度的年代际变化
        3.1.2 温度和降水的季节变异
    3.2 青藏高原气候的空间变化
        3.2.1 降水和温度的空间分布
        3.2.2 降水和温度时间变化的空间变异
    3.3 气候变化与全球环流因子的关系
    3.4 讨论
        3.4.1 长时段高分辨率数据的新发现
        3.4.2 全球环流因子如何影响青藏高原气候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藏高原CMIP5降尺度与未来气候预测
    4.1 降尺度效果评估
    4.2 青藏高原未来气候的时间变化
    4.3 青藏高原未来气候变化的空间格局
    4.4 冷、暖季未来气候变化的差异
    4.5 讨论
        4.5.1 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
        4.5.2 对环境管理的启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纳木错冻融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5.1 新模型在纳木错湖的适用性
        5.1.1 湖表温度和湖冰厚度模拟
        5.1.2 湖冰空间分布
        5.1.3 全球变暖背景下湖泊物候的变化
    5.2 讨论
        5.2.1 升华对湖冰的影响
        5.2.2 空气密度对湖冰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与不足
        6.2.1 创新点
        6.2.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交际翻译策略指导下的科技文本长句翻译 ——以《能源行业的天气与气候服务》(五至八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Brief Introduction to Source Text
Chapter Two Process of Translation Practice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3 Proofreading after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and Introduction to Long Sentences
    3.1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3.2 About Long Sentences
        3.2.1 Definition of Long Sentences
        3.2.2 Classification of Long Sentences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Case Study
    4.1 Strategies Employed in Translating Compound Long Sentences
        4.1.1 Synchronizing
        4.1.2 Recasting
    4.2 Strategies Employed in Translating Complex Long Sentence
        4.2.1 Cutting
        4.2.2 Embedding
        4.2.3 Repetition
        4.2.4 Omission
    4.3 Strategies Employed in Translating Compound-Complex Long Sentences
        4.3.1 Transforming
        4.3.2 Inserting
        4.3.3 Integrating
Chapter Five Summary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AppendixⅡ Term List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全球陆地极端气温变化趋势:1951-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未来的发展趋势
        1.3.1 改善观测资料质量
        1.3.2 重建过去的器测记录
        1.3.3 模式和再分析资料应用
        1.3.4 降尺度技术应用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全球陆地日气温数据集的集成
    2.1 引言
    2.2 数据集的集成
        2.2.1 数据来源与整合
        2.2.2 数据的质量控制
        2.2.3 数据的均一化处理
    2.3 数据集的评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球陆地极端气温的变化
    3.1 引言
    3.2 数据与方法
        3.2.1 数据与极端气候指数
        3.2.2 全球平均时间序列的计算
        3.2.3 趋势估计
    3.3 年极端气温及其指数的变化
        3.3.1 固定阈值指数
        3.3.2 极值指数
        3.3.3 相对阈值指数
        3.3.4 极端气温
    3.4 季节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
    3.5 本章讨论
        3.5.1 与前人的研究比较
        3.5.2 美国地区的“暖洞”现象
        3.5.3 平流层气溶胶对极端气温的影响
        3.5.4 趋势估计的不确定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极端气温变化趋势中的城市化影响
    4.1 引言
    4.2 数据与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乡村参考站的遴选
        4.2.3 分析方法
    4.3 城市化对极端气温指数的影响
        4.3.1 城市化影响的时间变化特征
        4.3.2 城市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4.4 城市化对极端气温的影响
        4.4.1 城市化影响的时间变化特征
        4.4.2 城市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4.5 本章讨论
        4.5.1 乡村参考站代表性问题
        4.5.2 与前人研究的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气候变化下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在新疆的潜在地理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收集
    2.3 模型选择
    2.4 物种潜在适生区模拟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模型精度测评
    3.2 环境因子与豚草和三裂叶豚草潜在分布的关系
    3.3 基准气候下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的潜在分布
    3.4 未来气候下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的潜在分布及变化趋势
    3.5 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分布区差异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Maxent模型预测效果较好,相对适生阈值选择对预测结果影响较大
    4.2 将全球数据预测结果作为当前长期防控预警依据
    4.3 影响豚草、三裂叶豚草在新疆分布的首要环境因子为降水相关变量
    4.4 未来气候变化下,豚草、三裂叶豚草的适生区均呈现增加趋势
第五章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6)基于区域气候模式的内蒙古地区风能资源预测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对风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1.2.2 气候模拟降尺度方法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1.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2.1.2 区域气候模式相关介绍
        2.1.3 温室气体浓度情景介绍
        2.1.4 HadGEM3-RA模式及气象站点观测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SCA降尺度方法
        2.2.2 数据检验方法
        2.2.3 风能潜力计算方法
第3章 构建SCA降尺度模型
    3.1 筛选风速预测因子
    3.2 SCA降尺度模型训练与校准
    3.3 SCA降尺度模型可行性验证
        3.3.1 相关性检验
        3.3.2 偏差检验
        3.3.3 均方根误差检验
        3.3.4 KS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蒙古地区未来风速预测
    4.1 各站点年平均风速波动情况
    4.2 各站点累年逐月平均风速变化情况
    4.3 各站点四季平均风速变化情况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内蒙古地区未来风能预测评估
    5.1 内蒙古各站点未来风能变化情况
    5.2 内蒙古各区域月平均风能变化情况
    5.3 内蒙古各区域四季平均风能变化情况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陆面水文模型TOPX的改进及其与区域气候模式WRF的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陆面水文模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气候模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数据同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4 水文遥感产品在水循环模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5 陆面水文模型与区域气候模式耦合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新地形指数TI'的研建与验证
2.1 概述
2.2 地形指数TI的计算方法
2.3 新地形指数TI'的研建思路和计算方法
2.4 数据和方法
    2.4.1 研究区域
    2.4.2 研究数据
    2.4.3 TOPMODEL和TOPX的基本原理
    2.4.4 水文模型效能评估方法
2.5 新地形指数TI'的验证
    2.5.1 TI'计算结果
    2.5.2 基于TI'的数字河网提取和验证
    2.5.3 基于TI'的降雨径流过程模拟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遥感观测和四维变分同化的降雨模拟
3.1 概述
3.2 WRF和WRF 4D-Var基础原理
    3.2.1 WRF模式简介
    3.2.2 WRF 4D-Var基础原理
3.3 研究区域与研究案例
    3.3.1 研究区域
    3.3.2 研究案例
3.4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3.4.1 卫星降水产品
    3.4.2 WRF驱动数据
    3.4.3 降水验证数据
    3.4.4 降雨模拟实验设计
    3.4.5 评估方法
3.5 基于TRMM和GPM的WRF 4D-Var降雨模拟
    3.5.1 基于WRF的降雨模拟
    3.5.2 基于WRF 4D-Var的降雨模拟
3.6 控制实验与同化实验的结果分析
    3.6.1 WRF敏感性分析
    3.6.2 WRF 4D-Var在不同降雨等级和模拟时间的效能分析
    3.6.3 基于TRMM 3B42和GPMIMERG的4D-Var效能对比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陆面模式TOPX与区域气候模式WRF的耦合
4.1 概述
4.2 陆面模式与气候模式耦合的关键问题
    4.2.1 尺度匹配问题
    4.2.2 降雨预报准确度问题
4.3 TOPX与WRF的耦合方案
    4.3.1 TOPX与WRF耦合参数接口
    4.3.2 研究区域和WRF参数设置
    4.3.3 研究时段和研究数据
    4.3.4 评估方法
4.4 WRF 4D-Var模拟准确度评估
    4.4.1 面尺度降雨准确度评估
    4.4.2 点尺度降雨准确度评估
    4.4.3 潜在蒸散发准确度评估
4.5 耦合模拟结果及其分析
    4.5.1 TOPX的率定与验证
    4.5.2 陆气耦合模型的土壤湿度评估
    4.5.3 陆气耦合模型的出口流量评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8)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假说 ——气候科学的议程转变研究(1960-197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回顾
        1.1.1 气候学的历史书写
        1.1.2 核心问题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1.3 材料与方法
第2章 粮食危机与冰期预测之涌现
    2.1 1970年代气候风险的大众传播
        2.1.1 “媒体塑造”说的来源
        2.1.2 冰期预测在媒体中的呈现
    2.2 粮食危机议程中的气候变化科学
        2.2.1 从“全球变冷”到“气候模式改变”
        2.2.2 技术乐观主义与变冷预测的衰落
    2.3 小结
第3章 冰期预测:米兰科维奇假说的复兴
    3.1 70年代初的接受情况
        3.1.1 寻求具有说服力的证据
        3.1.2 冰期预测面临的两种不确定性
    3.2 冰期忧虑的来源
    3.3 冰期预测的转变
    3.4 小结
第4章 全球变暖预测:气候数值模式的兴起
    4.1 源流:从卑尔根学派到二氧化碳气候模式
        4.1.1 大气数值模式的起源:卑尔根学派与电子计算机项目
        4.1.2 地球物理流体力学实验室的建立
        4.1.3 从天气可预测性到气候可预测性
    4.2 气候数值模式从“实验”到“预测”的转变
        4.2.1 物理机制的未知领域
        4.2.2 探索性的二氧化碳敏感性实验
        4.2.3 预测“可靠性”的确立
    4.3 小结
第5章 议程设置:联合国在气候科学议程变化中的作用
    5.1 “异常天气”观念的提出
        5.1.1 异常(unusual)、特殊(exceptional)和重要(significant)天气
        5.1.2 “异常天气”的科学背景:统计气候学
    5.2 环境政治的裹挟:1969-
        5.2.1 背景:气候学的实用化转向
        5.2.2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议程设置
        5.2.3 科学家对议程设置的异议
    5.3 小结
第6章 气候议题进入中国(1961-1979)
    6.1 竺可桢与冰期预测
        6.1.1 早期气候观念及其外来影响
        6.1.2 《初步研究》中气候观念形成的外来影响
        6.1.3 竺可桢对冰期预测的态度
    6.2 议题转变:从关注变冷到关注变暖
        6.2.1 议题转变的过程
        6.2.2 议题转变的原因
    6.3 小结
第7章 结语:气候科学议程转变的机制
    7.1 内史解释及其局限性:议程转变的技术及理论背景
    7.2 外史解释:议题兴衰的外部影响
        7.2.1 粮食危机与冰期预测的兴衰
        7.2.2 “政府报告”与气候数值模式预测目标的改变
    7.3 联合国议程设置:气候科学议程转变的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冰期预测报道(报纸,1970-197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致谢

(9)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背景
    第一节 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兴起
        一、全球变化研究的提出与产生
        二、科学的全球变化概念定义
    第二节 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的探索
        一、中国早期全球变化研究的成果
        二、中国未来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景
第二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过程
    第一节 倡导引入
        一、主动参与国际科研交流
        二、力荐成立国家专业研究机构
    第二节 逐步发展
        一、首创陆面过程研究与国际合作野外观测实验的成功
        二、取得“八五”计划项目研究成果
        三、担任国际科研组织职务
    第三节 开拓创新
        一、中国成立国家气候委员会与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CNCIGBP)
        二、中国建立首个全球变化专门研究机构
第三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
    第一节 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主要贡献
        一、明确了全球变化的适应性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融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方针
        三、倡导学术融合,拓展学科边界
        四、顺应环保热潮,开展科普事业
    第二节 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特点
        一、研究过程重视人才培养和交流联系
        二、研究活动取得国家层面的支持与重视
        三、研究成果收获国际影响力
    第三节 叶笃正推动全球变化研究在中国发展的意义
第四章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成因
    第一节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客观条件
        一、良好研究基础的建立
        二、恰当引入时机的出现
        三、学科发展趋势的需要
    第二节 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主观因素
        一、杰出的气象科研成就
        二、丰富的科技管理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叶笃正发表学术论文统计
附录二 叶笃正1978年—1985年参与科技管理的具体事务和有关类型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逐步聚类与随机分析方法用于流域水资源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水文过程研究与径流预测
        2.1.1 水文过程不确定性模拟研究
        2.1.2 气候变化背景下径流预测研究
    2.2 水资源预测分析与优化配置研究
        2.2.1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2.2.2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研究
    2.3 小结
第3章 逐步聚类用于尺度下延与水文过程分析
    3.1 基于逐步聚类分析方法的开都河径流模拟预测
        3.1.1 研究背景
        3.1.2 耦合逐步聚类和析因分析(HFSA)方法建立
        3.1.3 结果分析
        3.1.4 结论
    3.2 逐步聚类气候变化降尺度方法
        3.2.1 研究背景
        3.2.2 降尺度方法建立
        3.2.3 结果分析
        3.2.4 结论
    3.3 气候变化对寒旱区水文的影响分析:多GCM随机天气发生器和逐步聚类耦合的方法
        3.3.1 研究背景
        3.3.2 多GCM随机天气发生器和逐步聚类耦合(MGC M-SWG-SC A)方法建立
        3.3.3 结果分析
        3.3.4 结论
第4章 多阶段随机分析方法用于水资源管理
    4.1 不确定性联合概率方法用于水资源管理规划
        4.1.1 研究背景
        4.1.2 不确定性联合概率多阶段随机规划(IJPP)方法建立
        4.1.3 结果分析
        4.1.4 结论
    4.2 多阶段随机模拟-优化耦合方法分析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
        4.2.1 研究背景
        4.2.2 多阶段随机模拟- 优化耦合(IMSSO )方法建立
        4.2.3 结果分析
        4.2.4 结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贡献与创新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INVESTIGATIONS ON SHORT-TERM CLIMATE PREDICTION BY GCMs IN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WRF研究我国降水变化及其与边界层高度的关系[D]. 姜荣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2]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对纳木错冻融过程的影响[D]. 司雅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3]交际翻译策略指导下的科技文本长句翻译 ——以《能源行业的天气与气候服务》(五至八章)为例[D]. 张歆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4]全球陆地极端气温变化趋势:1951-2018年[D]. 张盼峰.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气候变化下豚草和三裂叶豚草在新疆的潜在地理分布[D]. 马倩倩.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基于区域气候模式的内蒙古地区风能资源预测评估[D]. 龚奂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7]陆面水文模型TOPX的改进及其与区域气候模式WRF的耦合研究[D]. 易路. 南京大学, 2018(04)
  • [8]从冰期预测到全球变暖假说 ——气候科学的议程转变研究(1960-1979)[D]. 孙萌萌.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9]叶笃正推动中国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贡献研究[D]. 谈元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10]逐步聚类与随机分析方法用于流域水资源管理[D]. 庄晓雯.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7(01)

标签:;  ;  ;  ;  ;  

中国GCM对短期气候预测的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