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民下坝的文化适应——苦从人聚落研究

山民下坝的文化适应——苦从人聚落研究

一、山民下坝的文化适应——苦聪人定居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瑜[1](2020)在《云南镇沅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研究》文中提出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恩乐镇复兴苦聪新村为易地扶贫搬迁新村,拉祜族苦聪人的民俗文化因搬迁挪移而被卷入剧烈变迁的浪潮之中,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苦聪新村走上了民俗文化再生产之旅。苦聪新村的民俗文化再生产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动推进拉祜族苦聪人易地扶贫搬迁的政治、社会推力与地方精英、苦聪民众之间的博弈、合作与共谋推动了新村民俗文化的再生产,使其经历了一个从零散破碎到被选择、被重新建构的流动过程,而拉祜族苦聪人这一文化传承主体也从被动到主动地参与自我文化再生产,逐渐体现出文化主体应有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本文对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过程进行整体而全面的考察,一是旨在通过关注拉祜族苦聪人民俗文化再生产的问题,一是希望有助于促进拉祜族苦聪人异地社会融入,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二是旨在通过进一步思考文化变迁、民俗再生产等民俗学基础性概念来反思民俗学的新村民俗研究。第一章直接介入苦聪新村的村落空间再生产,历时地挖掘了拉祜族苦聪人的历史渊源,共时地交代了拉祜族苦聪人当下地生存环境,阐明了民俗文化再生产的现实语境。第二、三章从苦聪最为重要的集体性祭祀节日——畲皅节的变迁、“过秋”这一由节气转变的新节日的兴起,以及出生、婚礼和丧礼的变迁发展,陈述了苦聪新村节日民俗和仪礼民俗再生产的动态过程、原因、特点及功能。第四章,通过对拉祜族苦聪人历史文化博物馆这一特殊记忆表征符号的论述,阐明了记忆载体对于民族民俗文化的记忆功能,以及其中体现的民俗主体的角色的。结语部分认为,首先,苦聪新村民俗文化的再生产是社会剧烈变迁背景下的突变式变迁,搬迁政策来的迅速而剧烈以及民俗文化对于异地融入的重要作用使得苦聪新村的民俗剧变成为不可逆的事实。其次,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其中多方力量对民俗的操弄以及民俗主体自我对新语境和其他主体的适应,恰好是民俗文化再生产的真相,是文化再生产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因素间关系的体现,亦是我们民俗学新村民俗研究的对象。第三,介于当下异地扶贫搬迁移民新村苦聪民俗的复杂多元样态,民俗学在进行类似的新村民俗研究时,应该具有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学术视野,要能够全面的关注其整体性、联系性,关注民俗文化再生产的日常生活转向。同时要勇于面对社会剧变语境下民俗主体的现代性转型问题,体现民俗学作为一种“民生之学”的人文立场与价值追求。

张国彦[2](2020)在《异地扶贫搬迁后的文化适应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以水村移民搬迁为个案》文中认为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根本性策略,是我国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的重要方式。但异地扶贫搬迁目标的最终实现不仅仅需要解决好“搬得出”的问题,更需要解决好移民搬迁之后的文化适应问题。文化的概念纷纭复杂,大致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界定方式,本文采用中观的文化界定方式,即文化是相对于生产方式的生活方式。搬迁之后,移民的生存环境变化了、生产方式变化了,生活方式必然要变化,而原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即文化)变为现在的生活方式,便有一个适应问题。作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对象之一,贵州省三都县水村村民在面对新的生活方式时就存在较大的适应问题。三都水村作为一个水族村落文化聚居区,既保留着农耕文化的特征,又保持着浓厚的水族传统文化。二零一七年左右,水村的部分村民陆续搬迁到水镇水院移民安置点内,相较于水村,水镇的现代化色彩更浓厚一些。长期生活在水村的移民作为“异文化”人群搬迁到水镇重建家园,在面对新的生活方式之时便会产生较大的适应问题。研究发现,水村移民搬迁到水镇之后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方面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文化适应问题。透过水村之管,窥易地搬迁引起的文化适应之豹,搬迁引发生产方式变革、文化环境改变,缺乏相应的教育引导,移民文化适应周期短及移民欠缺现代素养等皆为造成水村移民文化适应问题的原因。可以说,虽然目前移民的生活环境已经得到了较大改善,并且这些条件的改善也为移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创造了条件。但是,正因为搬迁之后的移民尚存在上述文化适应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目标的实现,甚至不利于迁入地社会环境保持安稳。除此之外,对于移民自身来说,移民所产生的文化适应问题也不利于其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更无法使自己对迁入地产生极大的归属感。因此,解决好水村移民的文化适应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事实上,移民文化适应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移民的文化适应一方面会受社会等外在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会受移民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从外在因素来看,包括产业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政策支持体系、搬迁时间长度、文化距离及教育等;从内在因素来看,包括移民文化程度、移民年龄分布特点、移民交际能力、移民性别、移民主体性意识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外因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影响着移民的文化适应程度。与其他影响因素不同的是,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可以实现“造血式的活化”。具体来看,教育有助于移民习得迁入地的文化;教育可以通过提升个体的主体性意识来促使移民尽快融入迁入地的文化;教育有助于丰富移民的闲暇时间,从而使移民融入当地的休闲娱乐生活中;教育有助于缓解移民的心理焦虑,引导移民积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因此,教育对于移民的文化适应问题是可以有作为的。从具体对策上来讲,针对水村移民搬迁带来的文化适应问题,当地相关部门可以做出如下教育决策:第一,完善相关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第二,推行日常生活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第三,开展关于迁出地文化的教育活动;第四,实施闲暇教育丰富移民生活;第五,举办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活动。当然,教育这一功能的发挥需要受到社会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而且教育功能的发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而也不可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移民文化适应问题是移民异地搬迁之后必须面临的一大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由多种因素造成,它影响着移民对迁入地的归属感及移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这便需要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而探究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兰良平,姚永媛,陈刚全[3](2018)在《21世纪以来我国拉祜族研究论文述评》文中指出运用定量文献分析方法,采借SATI3.2、UCINET6.0等软件,以20002016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拉祜族研究论文为样本数据,选其"文献增长规律、关键词分布、期刊来源、论文被引分析、作者分布"等指标,讨论了21世纪以来中国拉祜族研究论文的学术旨趣。结果表明,研究成果呈多元化与逐年递增态势,研究区域以澜沧县拉祜族的文化、变迁、教育问题及民族关系为热点,成果转化多以普通学报为主,形成杨云燕、罗承松、李根、张晓松、刘劲荣等14位高产发文作者。然而,未来拉祜族的研究应更重视学术主题与学者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推动拉祜族人力资源开发、"直过区"治理创新、国家政策优化、传统文化保护、民族社会工作等研究,并整合拉祜族研究的省内外力量,进而重塑云南在民族学学科、民族智库建设中的话语权。

朱映占[4](2018)在《语言、通事与近代西南边疆族际交往演进》文中研究表明民族众多的西南边疆地区,同时也是多种民族语言并存的地区,在民族交往频率低的传统王朝时代,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通常要借助通事来实现。近代以来,随着国家的转型,国家统一与民族语言多样似乎成为一对矛盾,语言看似成为了族际交往的最大障碍,然而多整体来看,决定族际关系的根本因素不是语言,而是掌握语言民族群体的行为选择。

王俊[5](2017)在《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与文化适应的互动——以金平县者米乡拉祜族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平县者米乡拉祜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后,在党中央和省、州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实施了一系列扶贫开发工程,旨在积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但拉祜族文化适应问题一直是影响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之一,加之受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仍滞后于周边的其他兄弟民族。如何切实帮助拉祜族群众早日实现脱贫,更多地关注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与文化适应的互动关系,是一大现实而艰巨的任务。

孙淑女[6](2015)在《范式视阈下的跨文化适应理论》文中认为跨文化适应研究是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研究兴趣的交汇点。自上世纪30年代至今,各学科领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相对较少,且理论研究集中在理论的建构、检验、修订等方面,理论的系统梳理和反思相对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Kuhn的范式理论为理论基础,力图突破学科的界限,较为系统地梳理现有的跨文化适应理论,并反思理论之间的本质异同,以明晰跨文化适应理论的发展脉络,把握跨文化适应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首先从内在合理性和实践可能性两个方面详细论证了范式理论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适用性问题,并对“范式”概念进行了适应性重塑,为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后,本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别对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的主要范式、跨文化适应理论和跨文化适应案例进行分析。宏观层面上,本研究参照社会科学领域和跨文化交际领域的范式分类方法,结合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的学科背景和跨文化适应的本质,区分了指导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的主要范式——实证主义范式、批判理论范式和建构主义范式,并对各范式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基本假设进行解析。该层面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中观层面上,本研究分别介绍了以实证主义范式、批判理论范式和建构主义范式为指导的主要跨文化适应理论。同时,该层面的研究采取内容分析的方法和以点带面的分析策略,以各范式的典型理论为重点,详细分析了理论的目标、概念及关系,以及建构/检验方法等表现特征,从而揭示理论背后的范式基本假设。微观层面上,在宏观分析和中观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进一步对比实证主义范式、批判理论范式、建构主义范式对同一跨文化适应案例的分析视角,从而揭示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的主要范式的优势与局限,指明理论的发展方向。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逐层递进、有机结合,不仅从抽象的范式层面梳理和反思现有的跨文化适应理论,把握理论之间的本质异同,而且使抽象的范式差异具体化。基于上述研究,我们得出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包括:(1)Kuhn的范式理论具有应用于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的合理性和可能性;(2)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是由实证主义范式、批判理论范式和建构主义范式共同指导的;(3)范式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基本假设影响和决定着理论的目标、概念及关系,以及建构/检验方法等表现特征,而理论的表现特征体现范式的基本假设;(4)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的主要范式具有多元性、互补性、通约性和运用不均衡性的特点,其中范式的多元性、互补性、通约性有助于我们对跨文化适应的全面而深入理解,而范式运用的不均衡性则有碍于我们对跨文化适应的全面而深入理解;(5)跨文化适应理论的发展和完善需要培养范式自觉性、观照跨文化适应的语境性、关注跨文化适应的主体间性、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更多范式可能性。本研究从范式角度对跨文化适应理论的梳理和反思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上,本研究不仅从更广阔的视野审视跨文化适应理论的发展状况,有助于把握理论之间的本质异同,而且突破了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的学科分野,有助于学科之间的对话与合作;不仅为范式理论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适用性提供了例证,而且对跨文化交际领域的其它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实践上,本研究不仅为全球化社会中的流动人口提供了更为完善的理论指导,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和不同文化成员的和谐共生,也为跨文化教育和培训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指导,有助于跨文化教育和培训效果的提升。总体而言,本研究将范式视角应用于跨文化适应理论的系统梳理和反思在跨文化交际领域尚属首次,是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框架,逐层递进、有机结合,是深化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的新框架;对跨文化适应理论的系统梳理和反思是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有益尝试。这些都是本研究的创新所在。

吴燕红,汲荣荣,夏建新[7](2014)在《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社会资本重建模式初探——以北川羌族自治县震后重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在迁移人口的同时引起了其社会资本的变迁,少数民族移民社会资本的变迁具有其特殊的民族特色.本文通过对灾后重建北川羌族自治县社会资本重构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民族地区生态移民如何保护与传承其民族文化、社会资本重构提供建议.

黄雯[8](2013)在《镇沅苦聪人畲皅节的传承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云南省镇沅县苦聪人的畲皅节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畲皅节的传统形态和苦聪人移民村中新建构的畲皅节形态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苦聪人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传承走向,并通过节日文化这一特殊角度,折射出近年来苦聪人生活的发展与变迁。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对论文的选题缘起与意义进行说明;并对论文中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交代。第二章,苦聪人的历史与文化。从苦聪人的历史发展、日常生活和公共文化时间体系三个方面,对苦聪人的生活和文化进行整体研究,突出畲皅节在苦聪人公共文化时间体系中的特殊位置。第三章,哀牢山苦聪人的畲皅节。探讨生活在哀牢山地区苦聪人畲皅节的起源和发展、节日中的神灵、节日活动和节日运作模式,并对畲皅节在哀牢山苦聪人生活中所发挥的维系村落共同体和作为人情维系与择偶重要方式的文化功能进行分析。第四章,苦聪新村的畲皅节。苦聪新村是苦聪人异地搬迁的移民村,生活于其中的苦聪人在生活和文化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新村畲皅节节日传统的研究对于探讨当下苦聪人畲皅节的传承走向具有重要意义。本章从苦聪新村的日常生活、畲皅节的发展和现状、运作模式几个方面着手,最后指出苦聪新村具有通过节日象征符号的生成来构建新的认同,和满足民族平等的政治诉求的文化功能。第五章,当代语境下畲皅节的传承路径探析。首先,对畲皅节的传承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节日仪式的变化和功能转换。其次,对畲皅节发生变迁的原因进行探讨,从时代际遇和民族文化精英的干预两个方面进行解释。最后,探讨苦聪人畲皅节的明日之路。

程林盛[9](2011)在《近六十年湘西苗寨森林利用变迁研究 ——以凤凰县吉信镇苗族村寨为例》文中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需要处理的重要关系之一。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与之所处的生态环境相适应,违背规律的自身“发展”是很危险的。民族学生态环境史研究是利用生态民族学“动态平衡”的系统观点,强调从较长历史时段观察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从而揭示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形态是如何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本文以湘西苗族村寨为例,通过对苗寨森林资源利用变迁的历时性考察,总结出其森林资源利用大致经历了“物质和精神利用并重、生态利用隐性表现的多样化模式”、“物质效益优先模式”和“注重物质效益的同时、重点向生态利用递进模式”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认为森林利用主体的异变、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国家政策的诱因和生态环境现状的逼迫是造成这种阶段性资源利用方式变迁的主要原因,最后指出了苗寨森林利用变迁中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通过上述描述和论证,验证了民族学生态环境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的可行性,即:以一种重要自然资源为对象,集中考察人类对该资源的利用管理模式及历史变迁的过程,并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

李春忠,罗承松[10](2011)在《苦聪人文化适应性的社会心理研究》文中提出以云南省镇沅县恩乐镇苦聪山寨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心理研究侧度探寻其文化适应的内在结构,发现搬迁于聚居地苦聪人的情绪困扰,是其传统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转换过程中一种正常的心理反映。转换过程伴随着他们的行为保守性和心理封闭性降低,自我依赖和自我效能感增强,现代人格和社会心理逐步形成。

二、山民下坝的文化适应——苦聪人定居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民下坝的文化适应——苦聪人定居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镇沅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
        (三)文献简评
    三、基本概念
        (一)文化再生产
        (二)记忆之场
        (三)“过秋”节
        (四)“接送老亡人”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释读法
        (二)野调查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苦聪新村空间再生产
    一、拉祜族苦聪人身份变迁与历史发展
        (一)族源、称谓与族属
        (二)早期自然环境
        (三)走出森林的拉祜族苦聪人
    二、苦聪新村村落空间
        (一)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
        (二)村落空间构成
    三、家户空间
        (一)家户空间格局
        (二)家户神圣空间
    四、生计空间
        (一)耕与养殖
        (二)经商
        (三)打工
第二章 苦聪节日民俗再生产
    一、畲皅“祭竜”
        (一)畲皅节的起源
        (二)畲皅节的时空
        (三)畲皅节仪式过程
        (四)畲皅节俗再生产的动力分析
    二、“过秋”节
        (一)“过秋”节的发展与现状
        (二)“过秋”节活动
        (三)“过秋”节再生产原因分析
    三、接送老亡人”
        (一)祖先崇拜的变迁
        (二)“接送老亡人”仪式
        (三)接送“老亡人”节俗变迁分析
    四、节日民俗再生产的特点与文化功能
        (一)节日民俗再生产的特点
        (二)节日民俗再生产的文化功能
第三章 人生仪礼民俗再生产
    一、出生仪礼
        (一)取名仪式
        (二)“送祝米”
        (三)“满岁酒”兴起
    二、婚礼仪礼
        (一)婚姻缔结形式与范围
        (二)婚礼仪式的变迁
    三、丧葬仪礼
        (一)传统丧葬习俗
        (二)苦聪新村葬礼仪式过程
    四、人生仪礼再生产的特点和原因
        (一)人生仪礼再生产的特点
        (二)人生仪礼再生产的原因
第四章 记忆空间与民俗表征
    一、博物馆:记忆之场
        (一)博物馆的诞生
        (二)博物馆的外观及展陈设计
    二、记忆民俗表征
        (一)服饰民俗
        (二)住居民俗
        (三)生产生活
        (四)风俗信仰
    三、被表征的主体
        (一)博物馆空间生产的局外人
        (二)空间叙事讲解的失语者
结语
    一、易地扶贫新村民俗剧变事实
    二、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主体性
    三、民俗学应如何研究新村民俗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异地扶贫搬迁后的文化适应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以水村移民搬迁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设计
一、扶贫背景下的水村移民介绍
    (一)水村概况
    (二)水村移民搬迁情况
二、水村移民搬迁带来的文化适应问题及其后果
    (一)水村移民搬迁带来的文化适应问题
    (二)水村移民文化适应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
三、导致水村移民文化适应不良的原因
    (一)搬迁引发生产方式变革
    (二)搬迁引发文化环境改变
    (三)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导
    (四)移民文化适应周期短
    (五)移民欠缺现代素养
四、移民文化适应的机理
    (一)移民文化适应的过程
    (二)移民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
五、教育促进移民文化适应的的策略
    (一)完善就业指导教育
    (二)推行生活知识教育
    (三)开展迁出地文化教育
    (四)实施闲暇教育
    (五)举办心理健康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21世纪以来我国拉祜族研究论文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数据及方法
    (一) 数据来源
    (二) 研究方法
二、实证数据分析
    (一) 文献增长规律分析
    (二) 关键词分析
        1. 关键词共现
        2. 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三) 期刊来源分析
    (四) 论文被引分析
    (五) 作者分析
        1. 高产作者分布
        2. 发文单位分析
三、结论与反思

(4)语言、通事与近代西南边疆族际交往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族际交往的演进与通事的产生
二、语言和通事在近代西南边疆族际交往中的呈现与实践
    (一) 语言在族际关系中的呈现
    (二) 通事在族际关系中的实践
三、近代国家转型与族际交往的理想
结语

(5)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与文化适应的互动——以金平县者米乡拉祜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平县者米乡拉祜族扶贫开发过程
二、扶贫开发与拉祜族的文化适应
三、在扶贫开发中关注拉祜族文化及主体性的思考

(6)范式视阈下的跨文化适应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插图清单
附表清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2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 本文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跨文化适应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文化
        2.1.1.1 “文化”的由来
        2.1.1.2 关于“文化”的争论
        2.1.2 跨文化适应
        2.1.2.1 “适应”与“跨文化适应”
        2.1.2.2 “跨文化适应”概念解读
        2.1.2.3 相关概念区分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跨文化适应研究
        2.2.1.1 人类学领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
        2.2.1.2 社会学领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
        2.2.1.3 心理学领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
        2.2.1.3.1 压力——应对路径
        2.2.1.3.2 文化习得路径
        2.2.1.3.3 社会认同路径
        2.2.1.3.4 小结
        2.2.2 国内跨文化适应研究
        2.2.2.1 心理学领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
        2.2.2.2 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领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
        2.2.2.3 教育学领域的跨文化适应研究
        2.2.2.4 其它
        2.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2.3 本章小结
3 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KUHN的范式理论
        3.1.1 Kuhn的“范式”
        3.1.2 Kuhn的科学发展观
        3.1.3 范式理论的认知功能和方法论意义
    3.2 范式理论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3.2.1 范式理论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合理性
        3.2.1.1 Kuhn对科学的界定
        3.2.1.2 范式理论的社会科学基础
        3.2.2 范式理论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可能性
    3.3 “范式”的重塑
        3.3.1 “范式”的本质内涵
        3.3.2 “范式”的界定
    3.4 本章小结
4 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的主要范式
    4.1 社会科学领域的范式分类
    4.2 跨文化交际领域的范式分类
        4.2.1 Gudykunst和Nishida的分类
        4.2.2 Smith的分类
        4.2.3 Martin和Nakayama的分类
    4.3 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的主要范式
        4.3.1 主要范式的区分
        4.3.2 范式与理论的关系
        4.3.3 主要范式的基本假设及表现特征
        4.3.3.1 实证主义范式
        4.3.3.2 批判理论范式
        4.3.3.3 建构主义范式
        4.3.3.4 小结
    4.4 本章小结
5 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的实证主义范式
    5.1 实证主义范式概述
        5.1.1 实证主义的起源及发展
        5.1.2 实证主义的社会科学
        5.1.3 实证主义范式的基本假设
    5.2 以实证主义范式为指导的跨文化适应理论
        5.2.1 跨文化适应的阶段理论
        5.2.2 跨文化适应的策略理论
        5.2.3 跨文化适应的过程理论
        5.2.4 跨文化适应的交际理论
    5.3 理论的表现特征分析
        5.3.1 跨文化适应的阶段理论
        5.3.2 跨文化适应的策略理论
        5.3.3 跨文化适应的过程理论
        5.3.4 跨文化适应的交际理论
        5.3.4.1 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
        5.3.4.2 交际与跨文化适应整合理论
    5.4 实证主义范式的基本假设及表现特征总结
    5.5 本章小结
6 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的批判理论范式
    6.1 批判理论范式概述
        6.1.1 批判理论的起源
        6.1.2 批判理论的历史发展
        6.1.3 批判理论范式的基本假设
    6.2 以批判理论范式为指导的跨文化适应理论
        6.2.1 相对跨文化适应扩展模型
        6.2.2 多向分层同化理论
    6.3 理论的表现特征分析
        6.3.1 相对跨文化适应扩展模型
        6.3.2 多向分层同化理论
    6.4 批判理论范式的基本假设及表现特征总结
    6.5 本章小结
7 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的建构主义范式
    7.1 建构主义范式概述
        7.1.1 建构主义的起源及核心主张
        7.1.2 建构主义的主要流派
        7.1.3 建构主义范式的基本假设
    7.2 以建构主义范式为指导的跨文化适应理论
        7.2.1 Adler的五阶段假说
        7.2.2 Bennett的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
        7.2.3 Yoshikawa的双摆模型
        7.2.4 Nishida的跨文化适应的文化图式理论
    7.3 理论的表现特征分析
        7.3.1 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
        7.3.2 其它理论
    7.4 建构主义范式的基本假设及表现特征总结
    7.5 本章小结
8 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范式的批判分析
    8.1 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范式的特点
        8.1.1 范式的多元性
        8.1.2 范式的互补性
        8.1.3 范式的通约性
        8.1.4 范式运用的不均衡性
    8.2 跨文化适应理论研究范式的优势与局限
        8.2.1 跨文化适应案例
        8.2.2 主要范式对跨文化适应案例的分析视角
        8.2.2.1 实证主义范式的分析视角
        8.2.2.2 批判理论范式的分析视角
        8.2.2.3 建构主义范式的分析视角
        8.2.3 主要范式的优势与局限
        8.2.3.1 主要范式的优势
        8.2.3.2 主要范式的局限
    8.3 反思与展望
        8.3.1 培养范式自觉性
        8.3.2 观照跨文化适应的语境性
        8.3.3 关注跨文化适应的主体间性
        8.3.4 迎接更多范式可能性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
    9.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9.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9.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9.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作者简历

(7)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社会资本重建模式初探——以北川羌族自治县震后重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社会资本的内涵及其对少数民族群众重要性
    1.1 社会资本的内涵
    1.2 社会资本对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性
2 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社会资本重建途径
    2.1 尽可能选择与原居住地生产方式类似的安置地,对移民进行适当规模的集中安置,使得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得以继续
    2.2 提高对移民的安置补偿标准和提升移民自身造血功能并进
    2.3 加强少数民族移民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2.4 强化少数民族移民社会稳定的基础
3 北川羌族移民社会资本重建模式案例分析
    3.1 北川羌族移民采用了适当规模的集中安置方式,促进了移民社会资本存量的增加
    3.2 提升羌族移民安置补偿与增强移民自身造血功能并举
    3.3 北川羌族移民民族文化重建,加强羌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3.4 羌族移民之间及对移民政府、当地居民的信任重建,构建和谐移民区.
4 讨论

(8)镇沅苦聪人畲皅节的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田野调查法
        1.2.3 口述史研究法
        1.2.4 比较研究法
        1.2.5 整体研究法
第2章 苦聪人的历史与文化
    2.1 苦聪人的历史发展
        2.1.1 族源与族属
        2.1.2 生活在哀牢山中的“野人”
        2.1.3 苦聪人的春天
    2.2 苦聪人的日常生活
        2.2.1 哀牢山的自然生境
        2.2.2 苦聪人的文化特色
    2.3 苦聪人的公共文化时间体系
        2.3.1 苦聪人的节日体系
        2.3.2 集体性祭祀活动
第3章 苦聪人的畲皅节
    3.1 畲皅节的起源和发展
        3.1.1 与畲皅节相关的起源传说
        3.1.2 不断变化的节日传统:从“篾科门”到“畲皅节”
    3.2 畲皅节中的神灵
        3.2.1 当下畲皅节中神灵的存在形态
        3.2.2 畲皅节中神灵的特质
    3.3 畲皅节的节日活动
        3.3.1 时间与空间
        3.3.2 节日仪式过程
    3.4 畲皅节的运行方式
        3.4.1 (?)长
        3.4.2 村干部
        3.4.3 政府
    3.5 畲皅节的文化功能分析
        3.5.1 维系村落共同体
        3.5.2 人情维系与择偶的重要交际方式
第4章 苦聪新村的畲皅节
    4.1 苦聪新村的日常生活
        4.1.1 苦聪新村的自然生境
        4.1.2 苦聪新村的劳作模式
        4.1.3 苦聪新村的生活时序
    4.2 苦聪新村畲皅节的发展和现状
        4.2.1 节日传统的确立
        4.2.2 苦聪新村的畲皅节仪式活动
    4.3 苦聪新村畲皅节的运作模式
        4.3.1 地方文人——建构与维系
        4.3.2 苦聪民众——参与与推动
        4.3.3 地方政府——扶持与宣传
    4.4 苦聪新村畲吧节的文化功能
        4.4.1 构建新的认同——节日象征符号的生成
        4.4.2 民族平等的政治诉求
第5章 当代语境下畲皅节的传承路径
    5.1 畲皅节的传承现状
        5.1.1 节日的仪式变迁
        5.1.2 节日仪式的功能转换
    5.2 畲皅节变迁的原因探析
        5.2.1 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机遇
        5.2.2 民族精英的有效干预
    5.3 明日之路
参考文献
附录一:镇沅苦聪人畲皅节相关图片
附录二:调研日志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近六十年湘西苗寨森林利用变迁研究 ——以凤凰县吉信镇苗族村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内容及其创新点
    四、田野点概况
    五、有关说明
第一章 传统社会湘西苗寨的森林利用
    一、湘西苗寨的人居环境
        (一) 湘西苗寨人居环境的自然性
        (二) 湘西苗寨人居环境的社会性
    二、湘西苗寨的森林利用类型
        (一) 风水林
        (二) 安全林
        (三) 人生林
        (四) 林业祭祀
        (五) 建房用材
        (六) 能源用材
        (七) 刀耕火种
        (八) 林副产品利用及其他
    三、传统社会苗寨森林利用的基本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建设时期湘西苗寨的森林利用
    一、湘西苗寨的社会生态
    二、森林利用的基本倾向
        (一) 国家建设用材
        (二) 百姓建房用材
        (三) 百姓生活用材
    三、建设时期湘西苗寨森林利用的思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展时期湘西苗寨的森林利用
    一、湘西苗寨的新时代社会生态
    二、森林利用的途径与特点
        (一) 建房用材的变化由木材转向砖材
        (二) 百姓生活用材渐趋减少
        (三) 市场经济背景下森林的经济利用
        (四) 绿色观念入人心,森林的生态价值得到重视
        (五) 苗寨森林生态休闲游渐趋火热
    三、发展时期湘西苗寨森林利用的思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湘西苗寨森林利用变迁的基本分析
    一、湘西苗寨森林利用变迁的表现
    二、湘西苗寨森林利用变迁的原因
        (一) 森林利用主体的异变
        (二)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三) 国家政策的诱因
        (四) 生态环境现状的逼迫
    三、湘西苗寨森林利用变迁的借鉴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10)苦聪人文化适应性的社会心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易地安置苦聪人文化适应的心理表征
    (一) 对象和方法
        1.被试
        2.方法
    二、聚族而居向分散杂居变迁的文化心理转换
四、讨论

四、山民下坝的文化适应——苦聪人定居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镇沅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研究[D]. 李瑜.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8)
  • [2]异地扶贫搬迁后的文化适应问题及其教育对策 ——以水村移民搬迁为个案[D]. 张国彦. 西南大学, 2020(01)
  • [3]21世纪以来我国拉祜族研究论文述评[J]. 兰良平,姚永媛,陈刚全. 文山学院学报, 2018(04)
  • [4]语言、通事与近代西南边疆族际交往演进[J]. 朱映占. 思想战线, 2018(02)
  • [5]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与文化适应的互动——以金平县者米乡拉祜族为例[J]. 王俊. 学术探索, 2017(12)
  • [6]范式视阈下的跨文化适应理论[D]. 孙淑女. 浙江大学, 2015(08)
  • [7]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社会资本重建模式初探——以北川羌族自治县震后重建为例[J]. 吴燕红,汲荣荣,夏建新.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8]镇沅苦聪人畲皅节的传承研究[D]. 黄雯.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9]近六十年湘西苗寨森林利用变迁研究 ——以凤凰县吉信镇苗族村寨为例[D]. 程林盛. 中南民族大学, 2011(07)
  • [10]苦聪人文化适应性的社会心理研究[J]. 李春忠,罗承松.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标签:;  ;  ;  

山民下坝的文化适应——苦从人聚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