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软件概述

医学统计软件概述

一、纵览医学统计软件(论文文献综述)

韩冰,吴志鸿,李丽[1](2020)在《青光眼数据库的建立及初步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建立青光眼数据库并初步应用,实现对青光眼患者的信息化管理,为科研及临床教学提供数据保证,并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与电脑工程师设计开发、建立青光眼数据库系统。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住院263例青光眼患者的相关信息,输入本数据库,分析青光眼患者的类型、发病季节、性别、年龄、地域、职业及发病相关因素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1)初步建立了青光眼数据库系统,对青光眼患者信息进行分类储存、逻辑检索、统计分析及绘表制图。(2)流行病学特征:①类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占39.16%,继发性青光眼占33.84%,开角型青光眼占24.33%,先天性青光眼占2.67%;②季节,春、夏、秋、冬季节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0.15%、24.33%、26.24%、29.28%;③性别,男性占54.75%,女性占42.25%;④年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原发性开角型、继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平均年龄分别是(67.4±9.8)岁、(71.2±9.2)岁、(44.0±22.2)岁、(50.0±18.1)岁、(5.6±2.2)岁;⑤地域,北京占33.08%,河北省占14.45%;⑥职业,退休人员占30.80%,农民占23.95%,军人占15.59%;⑦青光眼患病相关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度近视及家族史所占比例分别是24.71%、11.03%、3.04%、1.52%、3.42%。结论该青光眼数据库能够对青光眼患者资料进行规范录入、分类储存、检索查询、统计分析,可在临床诊疗、教学和科研中应用。

赵娜[2](2019)在《房车旅游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居民旅游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房车旅游凭借其舒适、灵活、自由的独特优势在国内迅速崛起。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引入基础设施感知维度,构建了房车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模型。以已参与房车旅游的旅游者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基础设施感知对房车旅游行为意向的具体影响。文章共包含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释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介绍国内外房车旅游研究的概况以及旅游行为意向研究的概况,并进行总结,提出本文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详细阐释相关变量设计,提出假设,初步形成模型,并介绍了调查过程;第四部分是数据分析,得出旅游者的群体特征,检验数据,分析房车旅游行为意向、各维度认知及其对房车旅游行为意向的影响;第五部分是针对整个调研过程和结果提出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建议。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不足及展望。研究表明,中青年已婚有子女或与父母同住的房车旅游者偏多,且他们的总体收入水平相对较高。其次,旅游者的房车旅游行为意向普遍较高,只有少数旅游者参与意向较小或者不确定。而且旅游者对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基础设施感知四个维度总体认知情况良好。最后,四个维度均对旅游者的房车旅游行为意向产生了正向影响,且基础设施感知通过知觉行为控制对房车旅游行为意向产生间接影响,主观规范通过行为态度对房车旅游行为意向产生间接影响,四个维度中基础设施感知对房车旅游行为意向的影响最大。

魏环[3](2018)在《桑皮止咳颗粒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豚鼠HA、LTB4、IL-4、IFN-γ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桑皮止咳颗粒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豚鼠模型,观察豚鼠的体征、咳嗽次数、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HA和LTB4的含量变化及肺组织中IL-4和IFN-γ的水平变化,探讨其药效及作用机理,为临床使用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通过卵蛋白腹腔注射致敏和雾化吸入激发咳嗽的方式复制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幼龄豚鼠模型,将48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桑皮止咳颗粒剂低剂量组、桑皮止咳颗粒剂中剂量组、桑皮止咳颗粒剂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各8只。观察豚鼠的体征状态、计数辣椒素刺激的咳嗽次数、豚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HA和LTB4的含量变化及肺组织中IL-4和IFN-γ的水平变化。探讨桑皮止咳颗粒剂的药效及对CVA的作用机理。结果:1.豚鼠体征观察:正常对照组状态最好,模型对照组状态最差,其他各组较模型组均有所改善,但桑皮止咳颗粒剂低剂量组改善状态不如西药对照组和桑皮止咳颗粒剂中、高剂量组明显。2.咳嗽次数计数:模型组咳嗽次数明显多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桑皮止咳颗粒剂中、高剂量组之间的咳嗽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但桑皮止咳颗粒剂低剂量组与西药组相比咳嗽次数偏多,差异显着(P<0.05)。桑皮止咳颗粒剂中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肺组织病理:正常组豚鼠肺组织无明显病理变化;模型组病理变化最明显;各用药组次之。4.HA和LTB4的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血清及BALF中的HA和LTB4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桑皮止咳颗粒剂中、高剂量组相互之间的HA和LTB4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桑皮止咳颗粒剂低剂量和西药组HA和LTB4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桑皮止咳颗粒剂低剂量组和中、高剂量组比较HA和LTB4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IL-4和IFN-γ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桑皮止咳颗粒剂低剂量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桑皮止咳颗粒剂中、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桑皮止咳颗粒剂能有效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模型豚鼠的体征状态,咳嗽症状、减轻肺组织炎症,降低模型豚鼠慢性气道炎症反应的程度。2.桑皮止咳颗粒剂可明显降低咳嗽变异性哮喘模型豚鼠血清及BALF中HA和LTB4的含量,其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参与免疫炎症反应的炎症介质HA和LTB4的水平相关。3.桑皮止咳颗粒剂可明显降低咳嗽变异性哮喘模型豚鼠肺组织中IL-4的含量,提升IFN-γ的含量,能够有效的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对免疫学机制中细胞因子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田鹏飞[4](2017)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执行PDCA循环法的现状及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医院的电子病历既便捷又安全,大大提高了病历书写效率,降低了医生的工作负担。在医院实施电子病历的管理过程中,遵循PDCA循环原则,即计划(play)、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是否可以有效地提高病历质量,不断降低乙级病历的发生率,促进医院质控管理走上自动化、科学化、规范化、全程实时质量控制的轨道,确保医疗安全与质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目的:了解2014年胸外科两病区执行PDCA循环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评价PDCA循环对改善病历质量的效果,为医院质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达到确保医疗安全与质量的目的。方法:本课题是在迎接“等级医院复审”的背景下,以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为活动主题,配合等级医院复审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施要求,于2013年12月医院成立全面质量与安全及持续改进管理委员会,各科室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小组,在全院开展实施“PDCA循环”活动,院级质控小组重点对胸外科病历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管理。在执行PDCA循环过程中,要求胸外A、B病区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按照医院的总体要求,依次系统、全面地实施PDCA循环,并详细记录PDCA循环执行情况。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胸外A、B病区的质量与其安全活动小组记录,根据《三级肿瘤医院评审实施细则(2011版)》的对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要求与检查情况,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PDCA循环管理执行力相关评价要素,在归纳总结后列出备选要素,并从重要性、政策性、迫切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价,自行设计了PDCA循环管理执行力相关评价要素调查表,并以函件的方式征询十四个质量与安全及持续改进管理组小组长的意见,各管理组的小组长以匿名的方式提交意见。经过几次反复征询和反馈,将各评价要素的评分级别为3“比较重要”与4“非常重要”,确定为最终评价要素,最后制定pdca循环管理执行力考核评分标准。按照该评价标准运用专家打分法,对胸外a、b病区每月的pdca循环执行情况进行打分,以12个月的平均得分作为2014年度该科室pdca循环执行情况得分,90分以上评定为有效执行,90分以下以下评定为未有效执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改进管理小组通过现场检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胸外科的病历质量现况调查,随机抽取取胸外a、b病区的病历各120份,按照医院《病历评价标准》进行评分,90分以上评定为甲级病历,90分以下评定为乙级病历。然后由院级质控小组运用头脑风暴法,围绕人、物、料、法、环五方面绘制鱼骨图,对存在缺陷病历的原因进行分析;再用帕累氏曲线找出缺陷病历较多的根本原因,提出创新有效的对策。同时,调查医师对pdca循环管理的认识和满意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多重比较、双因素方差分析和等统计学方法,将两病区的pdca循环执行情况与病历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以评价pdca循环有效执行对提高病历质量的效果。结果:1、在医院实施pdca循环期间,按照《pdca循环管理执行力考核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胸外a病区pdca执行力得分为93分,为有效执行pdca循环病区,胸外b病区pdca执行力得分为75.25分,为未有效执行pdca循环病区。2、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a病区与胸外b病区两科室规模相近,均收治肺癌和食管癌患者。抽取的240份病历,患者的病种、临床分期及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书写病历的医师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称构成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病区抽检的病历在患者临床特征及书写病历的医师的特征上基本均衡。3、胸外a病区的甲级病案率执行pdca循环前为90%,没有达到医院制定的98%及以上的标准,而有效执行pdca循环后提高到98.33%,达到了医院制定的标准;病历质量得分随执行pdca循环的推进呈逐步上升趋势;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病历质量得分较早期癌症患者的病历质量得分提高幅度明显;有效执行pdca循环后病历质量总均分为94.3分;患者出院后病历回收平均5.06天。胸外b病区的甲级病案率执行pdca循环前为90.83%,没有达到医院制定的98%及以上的标准,因其未有效执行pdca循环,pdca实施后的甲级病案率仅为91.67%,提高幅度不大;在执行pdca循环期间病历质量得分随执行pdca循环的推进也呈现出缓慢增长趋势,但其增长幅度不明显,早、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病历质量得分提高幅度相近;pdca循环实施后病历质量总均分为92.8分;患者出院后病历回收平均6.24天。有效执行pdca循环的胸外a病区在上述病历质量评价指标方面均好于未有效执行pdca循环的b病区,且均有统计学差异。从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病历角度看,癌症早期患者的病历质量得分高于癌症中、晚期,早期患者的病历质量得分平均为94.8分,中、晚期患者的病历质量得分在92.392.7分;癌症早期患者的病历回收天数少于癌症中、晚期,早期患者的病历回收天数平均为4.7天,中、晚期患者的病历回收天数在66.5天,表明癌症早期的患者病情没有癌症中晚期的患者病情复杂,住院时间相对较短,病历记录内容相对简单,发生缺陷的几率较小,病历质量得分较高,病历回收较及时。4、胸外a病区医师认为pdca循环重要的比例为86.7%,而b病区为46.7%,胸外a病区明显高于胸外b病区;a病区医师对pdca循环工作的满意度都在90.00%以上,平均满意率为95.2%,b病区的平均满意率为88.53%,a病区比b病区高6.7%。结论:1.胸外a病区认真执行pdca循环,科主任常抓不懈,选用执行力强的人员,构建了合理的工作流程,目标明晰,分工明确,制定了合理的奖惩机制,因此,有效地提高了pdca循环的执行力。2.在医院实施pdca循环期间,胸外a病区有效执行了pdca循环,病历质量增长幅度较大,而胸外b病区未有效执行pdca循环,病历质量的提高幅度缓慢,说明有效执行pdca循环不仅可提高医护人员质量管理意识,有效解决产生缺陷病历的根本原因分析,同时提高了病案的质量。3.在医院实施pdca循环期间,有效执行pdca循环病区的医师对pdca循环工作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认识,增强了医师自身对质量管理的认知和把握。医师对开展pdca循环工作也较为满意,对pdca循环管理模式有较高的认同感。

魏延冕[5](2017)在《针刺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是通过观察套管针刺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治疗作用机理,观察在近代神经理论指导下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评估套管针的临床运用价值,规范套管针刺操作技术,促进对肌肉刺激疗法的探索,也为针刺疗法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思路和治疗方法提供借鉴。方法:将符合本文诊断标准的90例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按照套管针针刺方法,采用套管针刺,3天治疗一次,连续治疗5次,治疗时长2周。对照组:取相应穴位采用普通毫针针刺,对照组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后间隔2天,共治疗10次,治疗时长2周。观察并对照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症状改善程度,VAS评分、NPQ评分,采用医学统计软件,科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根据数据结果,临床的观察发现,同样时间内,套管针刺治疗结束后的疗效评分、NPQ评分与VAS评分均显着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85.71%,治疗组治疗有效,临床疗效确切。结论:针刺法能够有效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与普通毫针针刺治疗相比,套管针刺通过肌肉刺激疗法消除机体局部的神经过敏反应现象,达到治疗的目的。以肌肉刺激为主的针刺术是以现代医学理论为基础的治疗慢性疼痛症的一门新技术,给针刺术带来了新的活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套管针刺疗法在治疗周期上时间更短,效果显着,在缓解患者的疼痛、麻木及恢复患者功能方面优于普通毫针针刺疗法,且操作方法更加简洁。

葛健康[6](2016)在《基于Cox模型的我国P2P平台经营困境预警研究》文中认为我国P2P借贷行业方兴未艾,每个月都上线大量新平台的同时,也有大量的老平台陷入了经营困境。P2P借贷平台陷入经营困境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了大量的损失,也为监管层带来了难题。由于P2P借贷平台陷入经营困境的整个过程是动态发生的,若能在P2P平台陷入经营困境早期就发现征兆,并能预测生存状况恶化的一系列动态过程,这对于平台的经营者、投资者和行业监管者,都将有着非凡的意义。本文在回顾并总结海内外诸多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尝试建立适用于我国P2P借贷行业的P2P借贷平台经营困境预警模型,通过对平台生存率的动态预测,起到对P2P借贷平台经营困境的预警作用。本文先分析了我国P2P平台经营过程中面临的6种风险,并总结了P2P平台发生经营困境的4种类型。在查阅了关于P2P经营影响因素的的研究文献后,本文初步提出了影响P2P平台经营困境的10个预警指标,分别是地域因素、注册资本、股东背景、担保因素、托管因素、年均年化收益率、自动投标、管理层经验、治理结构和替代理财渠道因素,并通过预警指标对P2P平台可能的影响情况做出假设。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本文先通过寿命表法对P2P平台的生存期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总结,发现P2P平台生存率随时间呈现先平稳,再快速下降,最后再趋于平稳的分布特点。然后通过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比例风险假设检验筛选出适合Cox多因素分析的指标,发现地域因素外的8个指标均能通过两种检验。通过Cox多因素分析,本文建立了基于Cox模型的P2P借贷平台经营困境预警模型,并发现托管因素、自动投标和管理层经验3个因素对平台生存率有显着影响。本文在求Cox基准生存函数过程中采取了Breslow计算基础累计风险函数估计量的方法,计算出了36个观察时点的基础生存率。在运用Cox预警模型对P2P借贷平台经营困境进行时点预测时,本文采取两种分界点对预测样本进行验证,发现两种分界点下,Cox模型均能够提供较高的预测准确率,但分界点pC比普通分界点0.5预测综合准确率更高。本文将在医学统计领域已经广泛应用的生存分析方法首次运用到P2P借贷平台经营困境的预警研究中,并实现了较好的模型预测效果,这将为管控P2P平台经营风险提供决策依据。

刘凯[7](2016)在《中国P2P网络借贷信用等级与违约风险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是P2P平台面临的主要困境,即投资人无法完全掌握借款人的个人信用资料,这种困境将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理论上,通过检查审核借款人的个人资料可以适当缓解借款人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可能。但是由于在互联网环境中,投资人和贷款人并没有真正发生接触,这使得借贷前对借款人信息的审核极具挑战。在传统商业银行借贷过程中,银行通过抵押品和尽职调查等手段来进行增信,然而对于网络借贷的参与者来说,平台只能根据自身的风控算法评估借款人的个人资料,并以此为基础给出其信用等级,而这是P2P借贷一切风险管理的基础。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本文发现学者们所研究问题的主要焦点为对借款人顺利筹借资金的影响因素,而对借款人个人违约的研究涉及非常有限。为了深入研究借款人信用等级与违约风险的关系,本文首先根据风险管理模型的不同,将国内P2P平台分为担保抵押模式、保险模式和风险保证金模式三类,并选取保证金模式的代表人人贷平台作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网络爬虫技术获取研究所需样本数据,然后通过非参数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信用等级对借款人违约可能性的影响。最后为了进一步研究信用等级对违约风险的影响机制,本文引入医学统计常用的Cox比例风险模型,通过比较不同信用等级借款人的借款生存时间,说明信用等级是否能科学准确的反映违约风险。此外本文还从人人贷平台基于信用等级计提的保证金与违约垫付的金额,侧面说明信用等级与违约风险的关系问题。本文研究发现,P2P平台根据自身风控算法给出的借款人信用等级对其违约发生的可能性有统计学意义,但信用等级并不能正确的反映借款人的借款生存时间,即不能准确的反映借款人的违约风险,也就是说,高信用等级并不对应低违约风险。另外,基于借款人信用等级计提的保证金与违约垫付之间的差额也从侧面说了这一结论。基于全文研究结论,本文指出为了有效管控风险,P2P平台应当一事一议的对具体借款标的的违约风险进行评估,而不是简单依照借款人信用级别来判断其违约的可能性。

杨正奕[8](2016)在《分形维数在口腔CBCT影像学评价中的应用 ——牙槽突裂植骨术预后观测》文中研究表明牙槽突裂是胎儿发育过程中的常见颌面部先天畸形,严重影响患儿的面型、语音、进食及颌骨发育。植骨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牙槽突裂的有效方法,通过植入骨粉诱导裂隙周围骨质再生及骨桥形成,达到恢复牙弓连续性,配合正畸、种植治疗,恢复前牙区牙列完整,满足美观、进食、语言等功能需要。影像检查是贯穿牙槽突裂诊断、治疗、追踪全程的客观的辅助检查方法,CBCT影像是目前影像检查的最佳选择,它可以在术前从不同方向清晰显示牙槽突裂的部位、形态、边界,由此辅助手术设计;术后即刻片可显示植入骨的位置、范围;远期追踪断面可显示骨桥形成的有无、宽度、密度。因此,影像学研究对牙槽突裂隙的术前诊断、术后评估和预后追踪对临床医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目前的影像判读仅凭肉眼观察和临床经验界定,受病人个体差异、图像质量、医生诊断经验的影响可能产生失误或偏差。文章通过研究分形维数在植骨术预后影像学评价中的作用,展示了分形维数作为量化标准在临床辅助诊断和治疗中的可行性。文章从样本层面解释了分形临床医学影像研究中骨质疏密程度和分形维数相关性的争议;创造性的提出了基于分形维数的统计量族FDR(Fractal Dimension Ratio),证明了边缘提取算法有效的条件下INFDR(Interested&Noise area Fractal Dimension Ratio)、ISCBFDR(Interested&Self Cancellous Bone area Fractal Dimension Ratio)同牙槽骨组织结构致密及复杂程度的正相关性;并选取3个案以纵向数据(Longitudinal Data)比对实现了ISCBFDR对临床现象的精细反映,由此建立适用于口腔临床CBCT医学影像样本的分形理论应用研究方法论,使临床科研工作者摆脱了高难度的图像处理算法设计与实现,为分形维数检测作为一种无创易用的骨组织结构评价量化指标在临床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拓展做了铺垫。

罗艳华[9](2016)在《静阻一号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痰瘀阻络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科学、规范地评价静阻一号方(祛痰化瘀法)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痰瘀阻络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按拟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联合祛瘀化痰中药静阻一号方为治疗措施。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出血情况、中医证候学变化,结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结果进行疗效评价。同时检测安全性指标包括生命体征、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以进行药物安全性评价。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7例符合纳排标准的RVO患者,因失访脱落10例。纳入统计的67例患者中试验组32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RVO分型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两组患者视力比较:试验组治愈21.88%(7/32),显效31.25%(10/32),有效25.00%(8/32),对照组治愈11.43%(4/35),显效8.57%(3/35),有效14.29%(5/35),组间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视力总有效率,试验组为78.12%(25/32),对照组为34.29%(12/35)。在4周、8周、12周时视力提高者试验组占59.38%(19/32)、87.50%(28/32)、81.25%(26/32);对照组为31.43%(11/35)、48.57%(17/35)、57.14%(20/35)。在各个时间段,组间视力改善情况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眼底出血面积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存在眼底出血,出血面积≤10PD、10-20PD、>20PD的患者,试验组分别为31.25%(10/32)、37.50%(12/32)、31.25%(10/32),对照组分别为51.43%(18/35)、34.29%(12/35)、14.29%(5/35),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患者眼底出血全部吸收。治疗后眼底出血面积≤10PD、10-20PD、>20PD的患者,试验组分别为75.00%(24/32)、18.75%(6/32)、3.13%(1/32),对照组分别为71.43%(25/35)、8.57%(3/35)、17.14%(6/35)。在治疗第12周时试验组、对照组出血面积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P<0.001,对照组P=0.033);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35)。3.两组患者视网膜循环时间比较: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视网膜循环时间分别为15.5(7)s、17(10)s,治疗后分别为14(7)s、13(5)s。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P=0.338、治疗后P=0.43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P=0.025、对照组P<0.001)。4.两组患者黄斑水肿情况比较:治疗前后均无黄斑水肿者14例,试验组9例,对照组5例;治疗前无黄斑水肿,治疗后出现黄斑水肿者9例,试验组2例,对照组7例;治疗前有黄斑水肿,治疗后无黄斑水肿者16例,试验组5例,对照组11例。统计分析治疗前存在黄斑水肿的44例患者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CRT)情况,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CRT分别为449.43±132.83um.481.52±133.12um,治疗后CRT分别为341(232)um.302(175)um.治疗前后试验组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22),对照组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组间CRT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新生血管评价:67例RVO患者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1例BRVO患者发生新生血管,治疗结束后随访时行激光光凝治疗,其余患者治疗期间未见新生血管。6.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比较:在4周、8周、12周时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试验组为21.88%(7/32)、68.75%(22/32)、93.75%(30/32);对照组为5.71%(2/35)、22.86%(8/35)、28.57%(10/35)。在治疗第8、12周时中医证候总有效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周P<0.001,12周P<0.0001)7.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安全性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结论:1.联合静阻一号方治疗RVO能有效的改善患者视力、促进眼底出血的吸收,并且在治疗周期内疗效与时间成正比。2.联合静阻一号方可以改善RVO视网膜循环时间,但治疗效果与基础治疗相比,无统计学意义:3.静阻一号方能明确改善痰瘀阻络证RVO患者的中医证候;4.静阻一号方在服用过程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安全可靠。

王兵[10](2010)在《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水气病证治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搜集与梳理古今有关“水气病”的中医医案资料,并以此作为文献学依据,应用数据库研究与现代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挖掘数据之间隐藏着的关系,探求水气病的演变轨迹及证治规律,期望能够为临床有效防治水气病提供更多借鉴和辨证的新思路。第一部分,运用文献学的方法,收集分析古今1521例水气病医案文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着重对水气病的病名、分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分析,力求从整体上、系统的认识水气病的发展规律,为今后的研究奠定文献学基础。第二部分,梳理历代医家治疗水气病的医案,并建立数据库,利用SAS9.1统计软件对数据库中的症状、药物基本数据进行频数、因子、聚类、典型相关等数理统计方法和关联规则、链接图分析法等数据挖掘方法的研究。从中挖掘出水气病症-症、药-药、症-药之间的潜在关系,归纳、总结宋元、明清、近现代三个历史时期及宋元至今整个历史时期水气病证治的演变规律及医家对水气病的证治规律和特点的总体认识。第三部分,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得出水气病的病理基础、症状群、证候类型等水气病辨治的关键问题,并对水气病常用药物、药对与方剂,治则治法,证治规律与演变等作以评述和探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气病的临证思路,即“分期攻补,以五脏为核心——四重一慎、兼顾气血”的动态诊疗模式。总结出一系列符合临床实际、可供临床借鉴和使用的水气病有效方药,拓展了水气病的内涵,为临床诊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水气病的辨证论治提供新思路。

二、纵览医学统计软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纵览医学统计软件(论文提纲范文)

(1)青光眼数据库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库结构
    1.2 分各模块设定
        1.2.1 临床信息录入
        1.2.2 创建查询
        1.2.3 统计分析
    1.3 数据库的应用
2 结果
    2.1 建立青光眼数据库系统
    2.2 应用
        2.2.1 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的构成分布
        2.2.2 青光眼患者性别分布情况
        2.2.3 青光眼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2.2.4 各类型青光眼患者入院季节分布
        2.2.5 青光眼患者职业分布
        2.2.6 青光眼患者地域分布
        2.2.7 青光眼疾病患病相关因素的分析
3 讨论
    3.1 青光眼数据库的初步建立
    3.2 青光眼数据库在流行病学的初步应用
        3.2.1 青光眼患者的类型、性别、年龄构成比
        3.2.2 青光眼与季节、地域、职业构成比
        3.2.3 青光眼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2)房车旅游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与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
    第一节 房车旅游研究的概况
        一、国外房车旅游研究的概况
        二、国内房车旅游研究的概况
    第二节 旅游行为意向研究的概况
        一、国外旅游行为意向研究的概况
        二、国内旅游行为意向研究的概况
    第三节 述评
    第四节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一、概念界定
        二、相关理论研究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相关变量设计及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模型构建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第四节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第四章 实证数据分析
    第一节 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被调查者的群体特征
    第二节 房车旅游行为意向及各影响因素数据检验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
        二、因子分析
        三、Q-Q图
    第三节 房车旅游行为意向分析
    第四节 旅游者对各维度的认知分析
        一、行为态度维度分析
        二、主观规范维度分析
        三、知觉行为控制维度分析
        四、基础设施感知维度分析
    第五节 各维度对房车旅游行为意向的影响
        一、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检验及模型修正
        二、各测量模型数据分析
        三、模型解释与假设检验分析
第五章 相关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第三节 研究创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1
附录2
致谢

(3)桑皮止咳颗粒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豚鼠HA、LTB4、IL-4、IFN-γ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4)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执行PDCA循环法的现状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PDCA循环管理方案及实施方法
    1.3 PDCA循环管理执行力评价
    1.4 病历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
    1.5 医师对PDCA循环管理重要性认识程度和对PDCA循环工作的满意度的调查
    1.6 质量控制
    1.7 数据库设计与资料分析方法
结果与分析
    2.1 胸外科基本特征
    2.2 胸外科执行PDCA的现状
    2.3 PDCA实施期胸外科病历质量分析
    2.4 PDCA循环实施前后胸外科甲级病案率变化情况分析
    2.5 执行PDCA循环后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病历质量
    2.6 执行PDCA循环后病历质量缺陷和原因分析及对策制定
    2.7 书写病历医生对执行PDCA循环的满意度、重要性认识程度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5)针刺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1.传统中医学
        1.1 传统祖国医学的大体总结
        1.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辩证
        1.3 颈椎病的中医分型
        1.4 传统的中医学对颈椎病的辩证治疗
        1.4.1 中医内治法
        1.4.2 中医针刺法
        1.4.3 推拿治疗
        1.4.4 针刀治疗
        1.4.5 牵引疗法
        1.4.6 外敷疗法
        1.4.7 其他中医传统特色治疗
    2.现代医学
        2.1 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的病理病因的总结
        2.2 病因病机
        2.3 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的治疗
实验研究
    1、选择病例
        1.1 疾病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剔除、脱落等中止病例标准
    2、试验及设计方法
    3、疗效判定方法
    4、数据研究统计
数据结论分析
讨论
    1 现代生理学对根性疼痛症状的思考
    2 针刺疗法与毫针针刺对疼痛的治疗区别和联系
    3 肌肉刺激疗法对疼痛的治疗的探讨
    4.针刺治疗在颈椎病临床治疗上的优缺点的探讨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6)基于Cox模型的我国P2P平台经营困境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本文创新
    1.3 本文研究框架
2.文献综述
    2.1 P2P平台经营研究
    2.2 生存分析方法研究
    2.3 文献评述
3.P2P借贷平台经营风险及原因分析
    3.1 P2P借贷平台面临的风险
    3.2 P2P借贷平台经营困境类型
    3.3 P2P借贷平台经营困境的原因及假设提出
4.寿命表分析
    4.1 样本的确定
    4.2 生存时间的界定
    4.3 寿命表分析结果
5.基于Cox模型的经营困境预警分析
    5.1 预警指标的选取
    5.2 预警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5.3 预警指标的显着性检验
    5.4 Cox模型前提假设检验
    5.5 Cox等比例风险模型建立
    5.6 生存率的估计
    5.7 模型时点预测
    5.8 小结
6.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改进
参考文献
致谢

(7)中国P2P网络借贷信用等级与违约风险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P2P网络借贷违约风险理论基础
    2.1 互联网金融理论
        2.1.1 互联网金融的含义与特点
        2.1.2 互联网金融下的直接融资理论
    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内容
        2.2.2 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的问题
    2.3 信用风险管理理论
        2.3.1 信用风险理论
        2.3.2 风险管理理论
        2.3.3 P2P平台风险管理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样本数据与实证模型
    3.1 样本数据来源与方法
        3.1.1 样本选取
        3.1.2 人人贷数据
    3.2 变量的解释
        3.2.1 被解释变量
        3.2.2 解释变量
        3.2.3 控制变量
    3.3 实证模型的构建
        3.3.1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3.3.2 Cox比例风险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分析
    4.1 变量WOE值计算及描述性统计
        4.1.1 变量WOE值计算
        4.1.2 描述性统计
    4.2 信用等级对借款人违约概率的影响
        4.2.1 相关假设
        4.2.2 非参数检验
        4.2.3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4.3 信用等级对借款人生存时间的影响
        4.3.1 生存时间描述统计
        4.3.2 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分形维数在口腔CBCT影像学评价中的应用 ——牙槽突裂植骨术预后观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前人研究与本人创新
    1.3 行文结构
第2章 分形理论及应用
    2.1 分形结构及其重要特征
    2.2 FD的数学定义
    2.3 盒维数法逼近HAUSDORFF维数
第3章 图像处理理论及流程
    3.1 CBCT简介
        3.1.1 CBCT工作原理
        3.1.2 CBCT与分形的临床辅助诊疗
        3.1.3 CBCT临床采样
    3.2 图像处理手段
        3.2.1 图像处理在分形研究中的意义
        3.2.2 牙槽突裂CBCT临床影像图样描述
        3.2.3 盒维数计算的图像处理
第4章 实验设计与统计
    4.1 实验设计
    4.2 采样描述
        4.2.1 图片采样
        4.2.2 病案采样
    4.3 统计分析
        4.3.1 统计方法
        4.3.2 评判标准及样本统计量
        4.3.3 统计结果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后续研究方向
        5.2.1 基础研究
        5.2.2 流程优化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静阻一号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痰瘀阻络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西医学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静阻一号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痰瘀阻络证的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辨证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4 研究方法
        5 疗效判定标准
        6 统计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临床疗效
        3 安全性评价
    讨论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水气病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水气病源流考略
        (一) 水气病的命名与病名溯源
        1. 水气病的命名
        2. 水气病病名溯源
        (二) 水气病的分类
        (三) 水气病相关概念的鉴别
        1. 水、湿、痰饮
        2. 水气与水鼓
        3. 肿与胀
        4. “水在五脏”与“五脏水”
        (四) 水气病的病因病机
        1. 水气病病因
        2. 水气病病机
        (五) 水气病的治法
        1. 祛邪法
        2. 扶正法
        3. 其他疗法
    二、水液代谢相关理论探微
        (一) 与水液代谢相关的脏腑论
        1. 肺与水液代谢
        2. 脾(胃)与水液代谢
        3. 肾(膀胱)与水液代谢
        4. 心与水液代谢
        5. 肝与水液代谢
        6. 三焦与水液代谢
        (二) 与水液代谢相关的气血论
        1. 气与水的关系
        2. 血与水的关系
    三、中医医案发展与研究概况
        (一) 中医医案的发展概况
        1. 中医医案的概念与研究意义
        2. 中医医案源流考略
        (二) 中医医案的研究概况
第二部分 水气病古今医案证治规律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一) 研究对象
        (二) 选案标准
        1. 诊断标准
        2. 纳入医案标准
        3. 排除医案标准
    三、研究方法
        (一) 水气病医案数据库的建立及医案录入
        1. 数据的采集及规范化
        2. 数据预处理
        3. 建库与录入
        (二) 统计分析方法
        1. 数理分析方法
        2. 数据挖掘方法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医案分布概况
        (二) 各历史时期水气病医案证治规律研究结果
        1. 宋元时期水气病医案证治规律分析
        2. 明清时期水气病医案证治规律分析
        3. 近现代时期水气病医案证治规律分析
        4. 不同历史时期水气病医案方药证治规律总结
        5. 总库水气病医案证治规律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一、水气病发病的病理基础
        (一) “肺脾肾之虚损”为本虚,是水气病发病的内在病理基础
        (二) “风邪、水湿、湿热(毒)、瘀血”为水气病发病之标实
    二、水气病症状群与证候类型研究
    三、对水气病常用药物、药对与方剂的评述
        (一) 药物应用——利水渗湿药为主,其他各类药为辅
        1. 利水渗湿药
        2. 气分药
        3. 血分药
        4. 解表药
        5. 温里药
        6. 化痰止咳平喘药
        7. 清热药
        8. 泻下药
        (二) 药对配伍——组合精当、意在增效
        1. 以补益为主类
        2. 健脾兼以利水类
        3. 温阳兼以利水类
        4. 行气兼以利水类
        5. 以利水为主类
        (三) 方剂选择——经方作用突出、疗效卓着
        1. 十枣汤
        2. 越婢汤、越婢加术汤
        3. 肾气丸
        4. 真武汤
        5. 五苓散
        6. 己椒苈黄丸
    四、水气病治则治法——“治水九法”
        1. 温阳化气利水法
        2. 益气行水法
        3. 行气利水法
        4. 宣肺利水法
        5. 峻下逐水法
        6. 淡渗利水法
        7. 活血化瘀利水法
        8. 清热解毒利水法
        9. 滋阴利水法
    五、水气病的证治规律与演变
        (一) 水气病各历史时期证治规律与演变
        (二) 基于总库典型相关分析的水气病证治规律探析
    六、水气病临证思路探析
        (一) 辨证分早、中、晚三期,以邪正盛衰确定攻补大法
        (二) 治疗以五脏为核心——四重一慎、兼顾气血
        1. 重温
        2. 重调
        3. 重健
        4. 重疏
        5. 慎攻
    七、本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一) 存在问题
        (二) 前景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详细摘要

四、纵览医学统计软件(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光眼数据库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 韩冰,吴志鸿,李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20(15)
  • [2]房车旅游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研究[D]. 赵娜. 青岛大学, 2019(02)
  • [3]桑皮止咳颗粒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豚鼠HA、LTB4、IL-4、IFN-γ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D]. 魏环.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8(07)
  • [4]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执行PDCA循环法的现状及效果研究[D]. 田鹏飞. 山西医科大学, 2017(02)
  • [5]针刺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的临床观察[D]. 魏延冕.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7(04)
  • [6]基于Cox模型的我国P2P平台经营困境预警研究[D]. 葛健康. 浙江财经大学, 2016(06)
  • [7]中国P2P网络借贷信用等级与违约风险关系的研究[D]. 刘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8]分形维数在口腔CBCT影像学评价中的应用 ——牙槽突裂植骨术预后观测[D]. 杨正奕. 清华大学, 2016(04)
  • [9]静阻一号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痰瘀阻络证的临床观察[D]. 罗艳华.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2)
  • [10]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水气病证治规律研究[D]. 王兵.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6)

标签:;  ;  ;  

医学统计软件概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