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会大学的学位制度

中国现代教会大学的学位制度

一、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学位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马敏[1](2021)在《中西交融 取精用宏——中国教会大学办学经验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教会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播西方科学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均发挥了重要影响。在教会大学史研究中,目前亟须打破近现代史与当代史的界限,从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的高度,认真总结教会大学历史对当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切实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教会大学办学经验对当今教育的启示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注重有特色、高质量办学;二是注重国际化和中西融合;三是注重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四是注重制度建设和营造和谐宽松的校园环境。

冯钰平[2](2019)在《新制度主义视域下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研究》文中认为学位制度包含学位体系、学位授予标准、学位质量保障制度以及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等内容,是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学位制度的变迁逻辑,对完善我国学位制度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和新制度主义社会学,构建新制度主义理论综合分析框架,结合文献计量方法,剖析中国学位制度的变迁轨迹,分析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动力源泉与影响因素,预测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逻辑归宿是中国特色学位制度。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历史观”和“结构观”,结合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探寻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轨迹。从历史观角度审视,发现中国学位制度变迁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诱致性制度变迁为辅,突变与渐变交互出现,关键节点和阈值效应交织其中。突变完成后则以阈值效应为主,中国学位制度变迁呈现渐进性变迁的特征。从结构观视角分析中国学位制度主体的相互关系,认为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主体可以分为政府、学位授予单位和社会力量,三方主体在中国学位制度变迁中的权力结构呈现非对称性,政府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结构特征总体表现为政府强力主导,学位授予单位主动响应,社会力量些微参与。综合历史观和结构观,发现在学习效应、协作效应和适应性预期的影响下,“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已然形成路径依赖,若想弱化路径依赖效应,须利用学位制度变迁的关键节点和阈值临界点。同时,运用共词分析和聚类分析两种文献计量方法,使用Pajek软件对改革开放以来学位政策文本的主题词进行可视化处理,探究中国学位制度的政策热点,展现中国学位制度的变迁路径。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位政策的焦点包括“学位”、“专业学位”、“学位授权审核”、“研究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和“来华留学生”等内容。在政府的主导下,中国学位制度变迁呈现两条明显路径,分别是从学术至上转变为学术与职业并举,从国内承认发展为国际认可。在政府建立学位制度整体框架的基础上,经国家授权的学位授予单位根据政府出台的宏观政策制定相应的制度细则,中国学位制度在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共同作用下不断深化发展。构建新制度主义的综合分析框架,从需求和供给的进路分析影响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动力与阻力。第一,基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教育发展三个方面探究引致学位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通过测算19932017年各类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现职业教育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进一步激发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潜能,须解除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阻碍,建立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结合技术进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双一流”建设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分析其对学位类型、学位授予标准、学位质量保障制度以及学位授权审核制度提出的新要求。第二,从制度成本、法律因素、文化观念和政策制定者偏好四个角度分析影响中国学位制度供给的因素。就制度成本而言,制度成本影响学位制度变迁主体的参与程度,制度成本越高,政府越倾向于维持制度现状,学位授予单位越容易选择消极参与变迁。就法律因素而论,法律基础是学位制度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学位法律不完备将极大地增加学位制度变迁的不确定性。从文化观念的角度来看,文化观念能影响学位制度变迁的效果,集权计划式思想易限制学位制度变迁的灵活性,“重学轻术”思想将增大学位制度变迁的阻力,熟人社会文化易增加学位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而在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框架中,政策制定者偏好能直接影响学位制度变迁的优先顺序和效率。因此,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接受教育提升自我的需求,构建学术性与职业性分化明显且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学位制度,需疏导政治、经济、法律与文化方面的阻力,增加学位制度的有效供给,在这一过程中,积极探索学位制度的中国特色。从理论层面剖析,基于制度变迁的强制同形性、模仿同形性和规范同形性,认为制度分化与创新是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从实践层面分析,通过梳理西方国家学位制度的演进历程,发现其学位制度在变迁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特色;而中国学位制度在变迁历程中初步呈现中国风格,凝练了政治性和国家性,推断中国特色学位制度是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逻辑归宿。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在经济因素和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政治体制和文化观念差异较大,中国学位制度变迁须基于中国国情,学习借鉴国外学位制度的先进理念和先进做法,使学位制度变迁轨迹越来越接近社会发展轨迹,变迁内容越来越符合人民实际需要,变迁方向越来越彰显中国特色。扎根中国现实情境,探索中国特色,不仅是中国学位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更是未来中国学位制度变迁须坚持的方向。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三点。第一,选择了新的研究视角。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研究中国学位制度的产生、发展及走向,构建了新制度主义理论的综合分析框架,剖析了中国学位制度演进的动态过程,分析了变迁历程中的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阐述了变迁进程中制度主体的结构关系,探讨了如何从旧的学位制度转变到新的学位制度。第二,采用了新的分析范式。将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综合运用于学位制度研究。用文献计量方法可视化地展现中国学位制度变迁路径,阐释政策背后的价值选择;用新制度主义理论探讨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轨迹、动力、影响因素和变迁方向。第三,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基于中国学位制度的历史变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求,得出了三个结论。一是不同于西方学位制度的“自发演进”,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贯穿于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始末,中国学位制度在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下取得了快速发展。二是在一定条件下,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效率优于诱致性变迁。三是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是建立中国特色学位制度,在吸收国外学位制度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创新制度设计,凝练中国特色,实现从普通中国学位制度向中国特色学位制度的质性变迁。

罗先锋[3](2018)在《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世界许多国家私立高等教育而言,非营利性私立高校是主流,但我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自从改革开放复兴后至今仍非常弱小,其发展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本论文以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为研究主题,以美国的非营利性私立院校发展为借鉴,从组织发展的视角出发,以外部环境和组织自身两个分析维度,将组织发展理论、大学组织理论和非营利组织理论作为理论分析基础,应用历史、个案、比较的研究方法,选取美国不同历史时期以及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相同历史时期的非营利性私立(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就其外部发展环境、院校发展情况、院校发展成效和问题为研究内容,探究外部环境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影响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自身对环境变化的回应,基于此归纳发展经验、教训,并提出发展建议和展望。本研究得出如下几点主要结论:(1)非营利性民办(私立)高校发展是指学校组织与外部环境和组织自身适应协调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作为兼具非营利性组织特征和大学组织特征于一体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若想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积极回应外部环境的变化。(2)根据组织发展理论(本尼斯)、大学组织理论和非营利组织理论,组织发展与外部环境密不可分,相互影响。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需要考虑外部环境和组织自身两个维度。其中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宏观环境,以及影响非营利性民办(私立)高校发展的几个重要环境力量,即法律环境、政府各级组织、市场以及公立和营利性高校等组织的影响。组织自身主要关注办学理念和目标、内部治理、资源以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职能的履行。(3)根据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定义界定,论文对我国近代59所非营利性私立大学(国人自办38所,教会大学21所)、当代38所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研究:同时选取当代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厦门华厦学院和贵州盛华职业学院作为个案就其发展情况进行具体描述。研究发现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发展经验主要是民智民力兴办私学的传统传承与创新、支持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制度环境形成以及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自身形成了私立性、非营利性、独立性和适应性等独特品质;其面临的发展问题主要是社会传统带来的观念障碍长久存在、制度供给不足造成的困境以及组织合法性存疑的困境等。(4)为便于借鉴,论文选取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为研究对象,就其自1636年哈佛大学成立以来近400年的发展变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发现其发展的经验主要是宗教慈善兴学传统的巨大影响、适宜制度环境的形成和美国非营利性私立大学独特品质私立性、非营利性、多样性、精英性和适应性的形成;其发展的历史教训是政府干预下的私立性隐忧、过度市场导向带来的消极影响和营利性对非营利性的侵蚀。(5)研究认为中美两国的非营利性民办(私立)院校,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外部环境方面,还是在使命与价值观、治理结构和组织职能发挥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在面对观念变革乃是改善环境的首要之举和制度完善才是发展保障的背景下,我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应积极地影响、改变和创造发展环境并直面产权问题。对于组织自身,研究建议我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应明确组织的使命和价值观、完善治理结构、增强争取资源的能力以及充分发挥组织职能,以早日破解组织合法性困境。对于当前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身份的确认,研究认为关键在于制度完善及实施、举办者规范、公益产权明确及监督机制实施。(6)基于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在办学实践和社会认知方面的时间差异,本研究把我国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所要经历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观念建立到制度建立再到社会普遍认可的阶段。目前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正处在从观念建立阶段转向制度建立的发展阶段,要想获得普遍的社会认可还需相当长的时期。研究提醒对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问题的认识不能忽视其所处的阶段性特征。(7)研究认为未来我国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改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发展能力也将增强。但需关注“大学公私界限模糊”可能导致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公办化”问题。目前尽管弱小的、但独具特殊发展价值和意义的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群体成为一流的民办大学的愿景值得期待。

刘金生[4](2016)在《民国时期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变迁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燕京大学因时应势之需,确立了“以学术为目的”的办学宗旨,于创建之初便开始了研究生教育的探索。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燕京大学逐步建立了一套特色鲜明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在学术研究及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深入探究燕大研究生教育的运作模式及培养特色,有利于总结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培养经验,加深对研究生培养规律的认识,对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因此,本文试通过分析民国时期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兴起背景,探究其发生发展历程及具体施教概貌,归纳其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影响,以期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并梳理归纳了当前关于民国时期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现状,最后对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并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从新式教育的推动、高校群体崛起的冲击及燕大自身发展的需求等三个方面,简述民国时期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兴起背景。第二部分:梳理了民国时期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变迁,从建校后的早期探索,到迁居新址后的快速发展,再到抗战前后的完善调整,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走向衰微。第三部分:具体考察了燕京大学在研究生的招录、培养、管理、毕业及学位授予等四大方面的具体实施概貌。第四部分:归纳总结了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并具体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冯钰平[5](2015)在《学位制度及其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位制度伴随着大学的产生而出现,既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又保障了高等教育的质量。现在,随着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作为现代高等教育核心组成部分的学位制度,如何去应对变化,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起步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也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学位制度与西方发达国家学位制度相比存在哪些不足?如何去完善我国的学位制度?我国学位制度又如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做出贡献?这些都是值得去深入研究的问题。因此,本论文以“学位制度及其发展研究”为选题,运用了文献法、历史法和比较法对学位制度进行研究。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梳理了学位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分析了英国、德国、美国的学位制度,总结出了现代学位制度所具有的特征,并对学位制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判断。随后,运用文献法和历史研究法对中国的学位制度进行了回顾和归纳。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研究法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现行学位制度进行比较,以此来探寻我国学位制度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我国学位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了三点结论。第一,学位制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完善的学位制度将极大地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第二,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本科高校转型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都要求学位制度不断完善。第三,我国的学位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应当积极借鉴西方大国的有益经验。关于本文的创新之处,文章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专业学位的教育可以借鉴企业大学的培养模式。企业大学即企业办大学,提供教育和培训。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企业大学不但提供员工培训,一些企业大学还可以向受教育者授予学位,甚至是博士学位。虽然企业办大学是否属于高等教育还没有定论,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企业大学的教育职业性更强,它与专业学位教育的职业指向性是相契合的。而美国的企业大学的教育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取得了成功,其教育模式值得进行探讨。因此,本文大胆地提出了专业学位的教育向企业大学学习的观点。

郭柳生[6](2015)在《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量化研究 ——以贝德士《中国基督徒名录》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美国传教士贝德士(Miner Searle Bates)所遗留的《贝德士文献》(Bates ’ Paper)是中国基督教史、南京大屠杀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的重要史料。《中国基督徒名录》(Bates’List)作为文献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为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人物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在修订和补充基督徒信息的基础上,利用计量史学的研究方法,对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人物进行量化分析,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和重新认知这个特殊群体,这对推动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大有裨益。通过对中国基督徒精英的性别、家庭、地域、活动年代、所属教派、教育经历与职业选择等基本信息的量化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并总结出这个群体的一些基本特征:(1)男女比例悬殊,精英信徒以男性为主;(2)主要出身城乡普通家庭,尤其是第一代基督徒几乎全部出身贫苦或耕读之家;(3)集中分布在沿海、沿江等通商口岸地区,在地域上呈现从沿海--内陆--边疆依次递减的分布特点;(4)主要活跃于清末民初及二十世纪前半期,1949年后受制于政治环境而归于沉寂;(5)在教派归属上,主要分布在圣公会、卫理会、长老会、公理会等英美差会,同时在本色化运动的推动下,中华基督教会日益显示重要地位;(6)大多数基督徒接受过现代高等教育,又以教会大学毕业生居多,留学欧美、日本的高等学府的亦不在少数,知识素养普遍很高,是近代中国精英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7)在职业选择上具有多样性和现代性,活跃于军政、文化教育、宗教、新闻出版、工商、医疗卫生、财政金融、司法、工程建筑等各界,并成为这些新兴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取得了在当时条件下令人赞叹的成就,在艰难的社会环境下推动了社会发展,对民国时期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总而言之,对中国基督徒的认知不能再停留在片面的"吃教者"形象,而应站在本土视角和现代化视域下重新审视他们与近代社会的互动关系,修正或补充他们在近代社会上的群体面相,从而形成更全面、更客观的新认知。

苏兆斌[7](2013)在《我国学位制度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学位制度的渊源应该从科举考试制度说起,科举制度是中国近代学术评价的一种重要形态。这为日后中国在借鉴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批判性地扬弃和吸收国外学位制度的相关经验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底蕴。鸦片战争以后,“西文”和“西艺”学校的建立,为西方学位制度的引入奠定了基础。西方学位制度的传入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中国留学生,二是国外驻华机构。此外,西方在华创办教会大学的过程中,将其学位制度也引入了中国。民国政府教育部于1912年10月颁布了《大学令》,对学位名称、学位审查机构、学位授予资格及学位被授予者等多个方面均做出了明文规定,标志着中国现代学位制度的建立。民国初年一些学位制度相关的法令以袁世凯名义发布,是中国在学位制度方面经历数年摸索后,在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开天辟地性的创举。这些法令及规定设计了中国现代学位制度的主体框架和基本模式,这在中国现代学位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北洋政府时期第一级学位(学士学位)制度设计相对完整;研究生教育机构-大学院亦有明确规定,硕士、博士学位制度仅有设置的意向,无细则规定,学位规程(章程)仅是提及,并未最终制定出来。到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建立了以美国学位制度为范本的学位制度。国民政府前期学位制度是在借鉴西方国家现代学位制度的基础之上,以教会大学的学位制度为范本,在国内各大学学位制度建设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由国民政府教育部以政府法规、法令、规章、制度等形式设计出符合本国实际的学位制度。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学位制度已基本自成体系,相对完善。尤其是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学位制度的逐步完善。抗日战争对中华大地造成了严重的摧残,然而中国学位制度化建设却没有止步,而是不断的改进,尤其表现在学士学位的制度化建设方面。民国前期中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初步形成,客观上为抗战时期学位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同时也为博士学位制度建设提供了可能。民国政府从法规制度层面进一步完善学位制度,形成了一套具有完整体系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首先对原有高等院校进行接收改造,然后逐步改造高等教育体制。学位制度经历了两次制定和破产过程,1964年学位制度最终制定完成,然而不幸的是“文化大革命”爆发,导致学位制度发展停滞退步。改革开放后,于1981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建国后第一部最完备的学位立法,标志着新中国学位制度规范化运作的开始。学位条例的颁布及其配套文件法规的制定,为中国学位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具体标准和指导方针。尤其是1986年后,在原有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国家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学位制度的相关法规,促进了我国当代学位制度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对我国学位制度发展历程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和把握我国现行学位制度的基本状况,有助于从深层次上了解我国学位制度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更加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通过对相关机构和部门以及利益相关人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发现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学位制度提供必要的依据。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式,展开深入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对我国学位制度现状,学位机构的设置与职能,学位授予标准与条件,学位授予流程等做出系统的归纳和总结。针对我国现行学位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不同层面对相关问题展开论述。具体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宏观管理与自主管理的关系问题;2.学位授权部门引导和规范问题;3.学位立法问题;4.学科点布局问题;5.学位规制理念问题;6.审核权限划分及设置问题;7.审核程序问题;8.监督机制问题;9.学位授予单位后续建设问题;10.学位授予单位学科设置问题;11.学位授予单位脱离实际争相提高办学层次问题;12.学位授予单位学位委员会设置及成员构成问题;13.学位授予审核与管理性质的认识不一致问题。同时,本文通过分析以美、英、法三国为代表的,体现世界上三种典型的学位制度,获得一些重要的借鉴与启示。主要从学位授权、学位特征、学位监管体系、博士学位授予制度几个视角对发达国家学位制度进行探讨和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以从中得出如下启示:从以美国为代表的中介机构主导模式和以英国为代表的多元共治模式我们可以借鉴,在坚持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适度放权,形成中央与省级政府分级管理、责权明晰的学位授权审核管理机制。美国、法国、英国已开始通过专业团体和行业组织,开展相关的评估。鉴于我国相关制度尚不完善,各专业团体和行业组织的发展不均衡,可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尝试不同的学位制度改革。同时,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引入社会行业组织或者第三方中介评估机构介入高等教育评估审核工作,保证学位授予质量。即便是政府作为学位授予审核的主体,也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水平的民间组织进行审核,以弥补政府专业性的不足。同时,应该完善相关法规,为学位授权提供可遵循的法律依据。至于博士生培养,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应实行联合培养。通过对我国学位制度的历史及中外学位制度对比研究,针对问题根源,以史为鉴、洋为中用,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思索未来的改进与发展,以便重构我国现代学位制度。本文在确立学位授予审核与管理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完善我国现行学位制度的基本建议和策略: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救济途径;2.理顺宏观管理与学位授予单位自主管理的关系;3.加强对学位授予单位的引导和规范作用;4.统筹学科点和培养单位布局,增加学位授权的灵活性;5.确认省级政府在学位授权审核管理中的地位;6.细化学位授予的审核程序;7.加强监督和管理,减少人为因素干扰;8.加强宣传督导,促进学位授予单位的后续建设;9.实现多种评估方式的有效结合,提高学位审核的实效性;10.尊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学术裁决权;11.以学科为单位设立学位评定委员会,突出制度运行中学术的主体地位;12.调整规范学位授予单位学科设置,提高其社会适应性;13.成立临时学位委员会,不断完善评价与审议机制。

王敏,余伟良[8](2013)在《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的历史演变》文中指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肇始于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其后,教会大学在西方学位制度的引进和传播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推动新式教育的发展,清政府借鉴西方学位制度,创建了"奖励科名出身"制。民国初年《壬子·癸丑学制》的颁布,为中国学位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制定了框架。此后,《大学令》、《大学规程》、《壬戌学制》和《大学组织法》等陆续颁布,以及1935年《学位授予法》和《学位分级细则》的公布与实行,中国现代学位制度得以初步形成。

张陈[9](2011)在《我国当代学位制度的传统与变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位制度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西文化交流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反映。在经历了百年、特别是近三十年的发展之后,我国学位制度改革正处于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实用教育与创新教育并存的十字路口。为了提供学位制度理念的解释与实践的经验,本文试图从文化和制度两个层面来考察我国当代学位制度的传统及变革。文化层面上,我国学位制度是中西文化碰撞的产物,并受到官学与私学二元结构的制约。制度层面上,我国学位制度包括学位结构、学位授权审核、学位授予等内容。学位申请、学位答辩、学位授予等制度也蕴藏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学位申请制度表明大学是一个自治的社团,学位答辩制度培养了思想平等的习性,学位授予制度彰显了知识权力。通过文化和制度的分析,本文力求回答我国当代学位制度改革的文化模式选择与制度设计策略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学位的本质和功能。在知识社会,学位不再囿于学术这个范畴,而被置于广泛的高深知识活动之中。高深知识包括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理论知识、技术知识与实践知识,从而超越传统所认为的理论知识范围,其活动包括高深知识的创造、传播与应用各个方面。在社会学意义上,学位既是社会分层的一种工具,也是社会阶层之间流动的桥梁,并在知识生产与再生产中起着知识选择和评价、劳动者再创造的作用。二、我国学位制度传统。我国是学位制度的后发国家,但有悠久的文教历史,在受到国外学位制度的强烈冲击之时,学位制度与文教传统相互融合。在学位制度的全球化进程中,传统、普遍的道德知识被逐渐分解,以科学为代表的西方认知体系成为知识的主体。在中西文化冲突的背景下,形成了官学与私学对立又相互促进的传统。近三十年来,我国学位制度的变迁明显受到高等教育市场化和大众化的影响,把两者作为阶段划分的重要因素,划分出当代学位制度变迁的三个阶段:知识解放的思想启蒙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转型时期、大众化的民主需求时期。总体而言,改革进程呈现出官学主导下的市场转型特征。三、我国当代学位制度的特点及问题。在演进一个世纪之后,我国学位制度内生出学位层级结构单一性、硕士作为独立学位等独特的性格,形成了以学术型学位为主的种类结构、官学主导的学科准入制度、量化与同行评议结合的评价制度。与此同时,学位制度也显露出结构和体制的一些问题。四、三种模式的比较。学位制度是西方文化的重要遗产,它发韧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但在经历了八百年的演进之后,其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使在西方国家内部,各国的学位制度都有很大差异。目前西方学位制度主要形成了三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受控制的市场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政府控制模式。美国学位制度以市场为核心,有多样化的学位结构和多方参与的学位质量保障体系,具有创造性、灵活性的特点,成为二战以后最成功的学位制度;英国学位制度有政府控制与专业自治平衡的特征;德国则形成政府与教授主导的学位制度。五、我国当代学位制度改革的对策。许美德提出的“中国大学已经具有自主发展经验”的命题引发了国内学者对高等教育依附理论的批判。历史经验表明,我国学位制度改革必须走借鉴-超越-自主发展的道路,通过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的治理结构调整完成改革目标。依照调整治理结构的策略,学位制度改革应维护我国学位传统中有生命力的部分,另一方面也应遵循普世规则和多样化的理念。本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建构性的分析,在学位本质、当代学位制度发展阶段划分、学位制度改革对策等方面有所创新。

乐冰玉,马向博[10](2011)在《教会大学与中国近代教育的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教会大学与中国近代教育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对1990年以来学界关于教会大学与中国教育方面的研究给予梳理、总结,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一点建议。

二、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学位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学位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交融 取精用宏——中国教会大学办学经验对当代教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注重有特色、高质量办学
二、注重国际化和中西融合
三、注重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四、注重制度建设和营造和谐宽松的校园环境

(2)新制度主义视域下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选题价值
        1.2.1 实践价值
        1.2.2 理论价值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学位制度基本理论的研究
        1.3.2 关于中国学位制度的研究
        1.3.3 关于外国学位制度的研究
        1.3.4 关于教育制度变迁的研究
        1.3.5 文献评述
    1.4 研究路径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5.1 创新点
        1.5.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 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2.1 新制度主义理论及其启示
        2.1.1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及其启示
        2.1.2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及其启示
        2.1.3 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及其启示
        2.1.4 新制度主义理论的综合分析框架
    2.2 概念界定
        2.2.1 学位
        2.2.2 学位制度
        2.2.3 学位制度变迁
3 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
    3.1 中国学位制度的滥觞(清朝末年)
        3.1.1 国势弱、洋学进:学位制度进入中国的背景
        3.1.2 废科举、立新学:中国学位制度的开端
    3.2 中国学位制度的发展(民国时期)
        3.2.1 民众推动政府:民国前期中国学位制度的兴起
        3.2.2 政府顽强实施:民国后期中国学位制度的发展
    3.3 中国学位制度的新生(新中国成立)
        3.3.1 破旧立新:新中国建立学位制度的初次尝试
        3.3.2 独立自主:新中国建立学位制度的再次努力
    3.4 中国学位制度的勃发(改革开放以来)
        3.4.1 借鉴模仿:中国学位制度的重建(1979~1989)
        3.4.2 充实提升:中国学位制度的成熟(1990~2010)
        3.4.3 优化创新:中国学位制度的完善(2011~至今)
    3.5 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基本特点
        3.5.1 变迁方式从诱致性变迁演进为强制性变迁
        3.5.2 变迁主体的权力结构呈非对称性
        3.5.3 中国学位制度变迁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
    本章小结
4 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动力来源
    4.1 经济增长对学位制度产生新需求
        4.1.1 经济增长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4.1.2 经济增长需要建立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
    4.2 技术进步对学位制度提出新要求
        4.2.1 技术进步要求调整学位授予标准
        4.2.2 技术进步要求创新质量保障制度
        4.2.3 技术进步要求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位制度形式
    4.3 教育发展对学位制度提出新诉求
        4.3.1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新的学位制度支撑
        4.3.2“双一流”建设需要新的学位制度助力
        4.3.3 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新的学位制度保障
    本章小结
5 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
    5.1 制度成本消减学位制度变迁的动力
        5.1.1 学位制度变迁的制度成本分析
        5.1.2 制度成本过高导致政府维持制度现状
        5.1.3 制度成本过高导致高校消极参与变迁
    5.2 法律因素影响学位制度变迁的基础
        5.2.1 学位法律不健全削弱学位制度变迁的法律效力
        5.2.2 立法滞后导致学位制度供给不足
    5.3 文化观念影响学位制度变迁的效果
        5.3.1 集权计划式思想限制学位制度变迁的灵活性
        5.3.2“重学轻术”观念增加学位制度变迁的阻力
        5.3.3 熟人社会文化增加学位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
    5.4 政策制定者的偏好影响学位制度变迁的效率
        5.4.1 政策制定者的偏好影响学位政策的制定
        5.4.2 政策制定者的偏好影响学位政策的执行
    本章小结
6 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生成结果
    6.1 中国特色学位制度生成的理论充分性
        6.1.1 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形同”
        6.1.2 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质异”
    6.2 中国特色学位制度生成的现实可行性
        6.2.1 西方国家学位制度在变迁中生成自身特色
        6.2.2 中国学位制度的“中国元素”初步显现
    6.3 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
        6.3.1 变迁轨迹越来越接近社会发展趋势
        6.3.2 变迁内容越来越契合人民实际需求
        6.3.3 变迁方向越来越彰显中国特色
    本章小结
7 结论
附录:关于我国学位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的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辨析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评价
    第四节 研究设计
第二章 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1636-1818年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第二节 1819-1943年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第三节 1944年以后美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第三章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1882-1952年我国非营利性私立高校发展研究
    第二节 1982-2009年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
    第三节 2010年以后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
第四章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发展的个案研究
    第二节 厦门华厦学院发展的个案研究
    第三节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发展的个案研究
第五章 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展望
    第一节 理论分析
    第二节 历史与传承
    第三节 比较与借鉴
    第四节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完成课题情况

(4)民国时期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变迁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 研究缘起
        2.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关于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的研究
        2. 关于燕京大学的研究
    (三) 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 概念界定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方法
一、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兴起背景
    (一) 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动
        1. 清末民初的教育改革
        2. 留学教育的发展及留学生的呼吁
    (二) 燕大自身发展的需求
        1. 燕京大学的自我定位
        2. 司徒雷登的发展举措
    (三) 高校群体崛起的冲击
        1. 高校整体规模扩大
        2. 学校办学层次提升
二、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 早期探索阶段(1919-1925)
    (二) 快速发展阶段(1925-1934)
        1. “收回教育权运动”与立案
        2. “哈佛—燕京学社”与国学研究所
    (三) 完善调整阶段(1934-1941)
        1. 《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颁布后的调整
        2. 抗战爆发后的勉力维持
    (四) 走向衰微阶段(1941-1949)
三、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实施概览
    (一) 施教前提:燕大研究生的招录
        1. 发布招考信息
        2. 接受学生报名
        3. 组织入学考试
        4. 灵活择优录取
    (二) 施教核心:燕大研究生的培养
        1. 教学方法
        2. 课程设置
        3. 考评方式
    (三) 施教保障:燕大研究生的管理
    (四) 成效检验:燕大研究生的毕业及学位授予
        1. 制定论文撰写标准
        2. 成立考试委员会
        3. 组织硕士学位考试
        4. 学位授予及证书式样
四、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及影响
    (一) 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1. 精英色彩浓重
        2. 师资力量雄厚
        3. 关注社会现实
        4. 注重学术交流
    (二) 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1. 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2. 提升了高等教育的整体学术水平
        3. 完善了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
        4. 搭建了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平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学位制度及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实践意义
    1.1.2 学术价值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学位制度的研究
    1.2.2 我国学位制度的研究
    1.2.3 中外学位制度比较研究
1.3 研究构想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学位
    1.4.2 学位制度
    1.4.3 学位授权审核 2 学位的出现及学位制度的产生
2.1 学位的出现
    2.1.1 学位萌芽于古雅典时期
    2.1.2 学位形成于中世纪大学
2.2 学位制度的产生
    2.2.1 学位制度产生的过程
    2.2.2 中世纪学位制度的特征 3 近现代西方大国学位制度的发展
3.1 英国的学位制度
    3.1.1 英国学位制度的发展
    3.1.2 现代英国学位制度的内涵
3.2 德国的学位制度
    3.2.1 德国学位制度的发展
    3.2.2 现代德国学位制度的内涵
3.3 美国的学位制度
    3.3.1 美国学位制度的发展
    3.3.2 现代美国学位制度的内涵
3.4 西方大国现代学位制度的基本特征
    3.4.1 学位设置的灵活性
    3.4.2 学位授予的规范性
    3.4.3 学位质量的保障性
    3.4.4 学位标准的可比性
    3.4.5 学位影响的国际性 4 现代学位制度的发展趋势
4.1 学位制度走向国际化道路
    4.1.1 学位制度国际化的措施
    4.1.2 学位制度国际化的影响
4.2 学位制度进入企业教育领域
    4.2.1 企业大学
    4.2.2 企业大学给专业学位发展带来的机遇
4.3 学位层次向基础学位拓展
    4.3.1 基础学位的特点
    4.3.2 设立基础学位的优势 5 对我国学位制度的分析
5.1 我国学位制度发展的简要回顾
    5.1.1 清朝末年学位制度的萌芽
    5.1.2 民国时期学位制度的发展
    5.1.3 新中国成立后学位制度的改革
    5.1.4 改革开放以来学位制度的调整
5.2 我国现行学位制度 6 中西学位制度差异性分析
6.1 学位体系方面
    6.1.1 学位获得的修业年限不同
    6.1.2 学位授予的条件或标准不同
    6.1.3 专业学位的实践要求不同
6.2 学位授权审核方面
    6.2.1 学位授权审核的主体不同
    6.2.2 学位授权审核的方式不同
6.3 学位质量保障方面
    6.3.1 学位质量保障方式与保障政策不同
    6.3.2 政府在学位质量保障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 7 对完善我国学位制度的政策建议
7.1 我国学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7.1.1 学位质量保证体系尚不完善
    7.1.2 学位等级结构尚不完备
    7.1.3 专业学位发展尚不成熟
    7.1.4 学位授予审核权过于集中
    7.1.5 学位制度的法律基础不够完善
7.2 对我国学位制度发展的建议
    7.2.1 建立健全的学位质量保障体系
    7.2.2 完善学位体系,增设副学士(协士)学位
    7.2.3 完善专业学位体系,科学制定专业学位标准
    7.2.4 下放学位授权审核权限
    7.2.5 夯实学位制度的法律基础 8 结论
8.1 主要观点和结论
8.2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量化研究 ——以贝德士《中国基督徒名录》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前史
        1、贝德士及其《中国基督徒名录》的研究
        2、包克强关于民国基督徒精英的研究
        3、中国基督教史的量化研究
        4、海内外关于中国基督徒的研究
    三、研究问题与方法
        1、研究问题
        2、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研究困难
        1、创新点
        2、研究困难
第一章 贝德士与《中国基督徒名录》
    一、贝德士生平
    二、《中国基督徒名录》介绍
        (一) 《名录》的内容、来源
        (二) 《名录》的局限性与研究价值
    三、《名录》的人数界定与数据采集
        (一) 《名录》的实际辑录人数
        (二) 研究数据的采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督徒精英基本背景分析
    一、性别比例
    二、家庭出身
    三、地域分布
    四、活动年代
    五、所属教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督徒精英受教育情况分析
    一、受教育程度
    二、国内教育
        (一) 高等教育
        (二) 传统教育与近代初、中等教育
    三、留学教育
        (一) 留学国家
        (二) 留学教育:以美国为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督徒精英的职业选择
    一、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职业分布
    二、基督徒教育工作者
    三、军政界基督徒精英
        (一) 早期基督徒革命者
        (二) 民初及国民政府时期的基督徒官员
    四、神职人员与教会机构工作者
    五、其他基督徒精英:新闻出版、工商、医疗卫生等
        (一) 新闻出版界基督徒精英
        (二) 基督徒商人
        (三) 医疗卫生界基督徒精英
    本章小结
结语:重新认识中国基督徒
    一、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群体特征
    二、基督徒精英与中国现代化
    三、基督徒精英与中国基督教本色化
    四、历史的遗产:1949年以后的中国基督徒精英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国基督徒名录》(中文修订版)
附录二:贝德士大事年记
后记

(7)我国学位制度的历史与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我国近现代学位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近代学位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北洋政府时期我国学位制度的创立(1912-1927)
    三、国民政府时期我国学位制度的发展(1927-1949)
    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位制度的改革(1949-1979)
    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位制度的调整(1979-至今)
第二章 我国现行学位制度及实施状况的调查
    一、我国现行学位制度实证调查与统计分析
    二、我国现行学位制度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
第三章 我国现行学位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当前我国学位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当前我国学位制度存在的问题根源
第四章 发达国家学位制度的启示与借鉴
    一、高教体制与学位授权
    二、学位体系特征
    三、学位监管制度
    四、博士学位授予制度
    五、借鉴与启示
第五章 完善我国学位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我国学位制度的基本原则
    二、完善我国学位制度的具体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8)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的历史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学东渐与西方学位制度的传入
    1、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2、教会大学对西方学位制度的引进和传播
    3、西方学位制度的引进与变通
二、现代学位制度在中国的初创
    1、现代学位制度在民国初年的设计
    2、北洋政府时期学位制度的进展
    3、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学位制度的建设

(9)我国当代学位制度的传统与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分析路径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学位的本质和功能
    第一节 学位的本质
        一、语义和历史的阐释
        二、知识:学位的第一要义
    第二节 学位的功能
        一、社会阶层分化与流动
        二、知识生产与知识劳动者
第二章 我国学位制度的传统
    第一节 清末学位制度的萌芽
        一、知识权力结构多元化
        二、道德知识的衰落与科学知识的兴起
        三、普遍知识的解体与专业化
        四、"奖励学堂出身制"与西方学位制度的衔接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学位制度
        一、民国前期的学位制度(1912-1921):效法日欧
        二、民国后期的学位制度(1922-1949):效法美制
    第三节 新中国的学位制度(1949-1976)
        一、多种文化的冲突
        二、知识秩序的重建
        三、制订新学位制度的尝试
    第四节 当代学位制度
        一、知识解放的思想启蒙(1977-1991)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转型(1993-2001)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民主需求(2002-至今)
第三章 我国当代学位制度的特点和问题
    第一节 学位结构制度的特点和问题
        一、学位层次结构
        二、学位类型结构
    第二节 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特点和问题
        一、官学主导的学科准入
        二、知识权力的转移
    第三节 学位授予制度的特点和问题
        一、同行评议与学科群落
        二、学位答辩与平等习性的养成
        三、评价标准的量化
第四章 三种模式的比较
    第一节 美国学位制度特征
        一、多样化的学位结构
        二、多方参与的学位质量保障制度
    第二节 英国学位制度
        一、向市场化发展的学位结构
        二、政府控制与专业自治平衡的学位质量保障
    第三节 德国学位制度特征
        一、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学位结构
        二、导师主导的学位质量保障
第五章 我国当代学位制度改革的对策
    第一节 文化与治理模式
        一、许美德的中国命题
        二、统一性与多样性
    第二节 制度与实践
        一、硕士学位的定位
        二、专业学位的发展策略
        三、学科目录的再调整
        四、学位审核的授权
        五、同行评议与量化评价
结语:学位制度改革要在文化和制度间前行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10)教会大学与中国近代教育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会大学与中国教育发展的研究
    (一) 教会大学的办学理念与中国教育发展的研究
    (二) 教会大学的学位制度与中国教育的发展
二关于教会大学与中国女子教育发展的研究
    (一) 教会女子大学教育历程及教育模式的研究
    (二) 女子教会大学的个案研究与近代女子职业教育
三研究特点及展望

四、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学位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交融 取精用宏——中国教会大学办学经验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 马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2)
  • [2]新制度主义视域下中国学位制度变迁研究[D]. 冯钰平.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3]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发展研究[D]. 罗先锋. 厦门大学, 2018(02)
  • [4]民国时期燕京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变迁与发展研究[D]. 刘金生.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5]学位制度及其发展研究[D]. 冯钰平. 江西财经大学, 2015(07)
  • [6]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量化研究 ——以贝德士《中国基督徒名录》为中心[D]. 郭柳生.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7]我国学位制度的历史与现状研究[D]. 苏兆斌.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8]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的历史演变[J]. 王敏,余伟良. 才智, 2013(02)
  • [9]我国当代学位制度的传统与变革[D]. 张陈. 西南大学, 2011(07)
  • [10]教会大学与中国近代教育的研究综述[J]. 乐冰玉,马向博.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1)

标签:;  ;  ;  ;  ;  

中国现代教会大学的学位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