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目标的流程管理

面向目标的流程管理

一、以目标为导向的过程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秀芹[1](2021)在《基于目标为导向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目标为导向的高校预算管理构建完善的预算绩效考核体系是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率的关键。以目标为导向的高校预算绩效考核突出预算实施过程,实现了预算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文章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剖析当前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阐述目标为导向在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应用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构建基于目标为导向高校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具体对策。

张春博[2](2020)在《A公司目标导向绩效管理体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国内工业产品需求放缓。我国与国外贸易争端增加,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化,加之当下经济环境下行,企业面临经营环境困难。中小企业之间生存靠的是优秀的企业管理水平,优秀的管理模式能够使企业和员工获得充分的发展。如何建中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国内工业产品需求放缓立适应当下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A公司是本地区规模较大的焦化企业,主要生产焦炭及其附加产品,产品主要供应京津冀地区。随着国家去产能推行和环境保护双重压力,企业出现经营效益不高的局面。企业业绩也越来越难完成设定目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其存在的对企业不适合之处,为其改进提供依据。通过目标管理理论为主线,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帮助该企业设计符合其自身发展的绩效体系。通过前期在A公司调查探求,结合A企业生产实际情况,针对A公司生产部门、财务部门、人事部门、销售部门岗位以目标为导向建立绩效指标。使企业发展愿景和企业个人愿景相统一。本文通过运用调查研究、实证研究法、定量分析法等方法,运用KPI绩效管理、360度绩效评价法、目标管理法、绩效管理工具帮助A公司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绩效管理架构。帮助A公司建立以目标作为绩效管理的关键因素对企业建立完善管理架构十分重要。经过分析论证,可以为同行业企业建立绩效管理模式具有启示。

刘婧文[3](2020)在《以学习目标为导向的初中化学作业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发展性目标的形成,新课标作为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因此,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置的学习目标是每一节化学课的灵魂,学习目标是各类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而作业从本质上来说是学习活动,课前、课中、课后作业即为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活动,其合理设计或可有效服务于学习目标的达成。课前作业作为前置性的学习活动,其主要作用应为探测学情、启发思考。课中作业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其主要作用应为意义构建。其大致流程为“课前作业讨论交流”、“问题深入”、“教师引导(问题分析或实验探究)”。课后作业作为课后的学习活动,其主要作用应为诊断评价。其构成主要为对学习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的自评和对知识与技能的检测。课前、课中、课后作业均以目标为导向,逻辑清晰、环环相扣,成为教学活动进程中一种稳定结构形式。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验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学习目标为导向的课前、课中、课后作业相互配合的化学教学策略,通过设计教学实践课例,发放回收学生调查问卷及教师访谈问卷,以及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验证教学实践的效果。在本研究中,所作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搜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国内外关于学习目标和作业的相关研究,为教学实践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2)对学习目标、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的意义、作用、关系和设计方法进行剖析,构建课前、课中、课后作业与学习目标一一对应、互相配合的教学框架;(3)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水的净化》、《二氧化碳》、《燃烧与灭火》为课例展开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学生调查问卷、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和教师访谈的反馈情况,统计、分析和验证以学习目标为导向的课前、课中、课后作业相互配合的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以学习目标为导向的课前、课中、课后作业相互配合的化学教学策略在课前设置情境、启发思考,为课堂教学节省了时间、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课中学习有所准备,同时也探测了学情,使课中设计更为合理,有效服务于课中学习;其次,课前、课中、课后作业均针对目标、指向明确,这保证了每一个学习环节都是对目标达成有贡献的,且多元化的、促进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比传统教学形式的效率更高,有助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最后,课前、课中作业设计以多元化的、促进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为主,课后作业加入过程与方法自评部分,使学生在自我评价反思的过程中督促自己参与到课中活动中来,有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

邹靖[4](2020)在《可供性视角下无人零售商店的体验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21世纪零售行业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数据驱动下以体验为核心的新零售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传统线下零售在这一冲击下尝试着寻求数字化的新变革,而无人零售商店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也逐渐成为未来线下零售的发展方向之一。在无人零售商店内消费者购买的不再只是商品,更是无人技术驱动下的服务和体验,这种转变使得这一线下零售的新场景催生出与传统零售商店全然不同的消费形式,并充分呈现了用户、商品、技术和场景交互的完整体验过程。消费者体验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无人零售商店品质的重要标准。然而现有对无人零售商店体验的分析,更多的是基于消费者纯粹主观的整体感知。无人零售商店具有新零售围绕“人-货-场”关系重构进行体验营造的核心特征,其关注的是不同设计对象间信息传递与用户行为之间的关系。这与设计中“可供性”所关注的在特定情境下人与物的互动行为关系这一核心内容具有同样意义。因此本文力从可供性理论出发,结合无人零售商店体验的自身特性,提取和重构能辅助优化无人零售商店消费者购物体验的体验可供性要素及其关联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将以往对无人零售商店用户体验的整体感知,转换成了能被系统分析的具象化内容,为设计实践提供可能的指导路径。无人零售商店的用户体验研究的具象内容受技术的影响较大,AI驱动下、物联网和互联网驱动下的商店内,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差异很大,所注重的购物环节也不相同。这样导致了不同商店所需的服务系统功能表征权重、使用体验模式以及主观体验认知判断也不同。基于这一原因,本课题选取代表当下中市场中的典型技术类型,即以物联网技术驱动下的无人零售商店作为的研究对象,并侧重于从无人零售商店的物理环境、购物使用过程和消费者情感认知反馈的三个维度对其购物体验进行系统且具体的讨论。在前文关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地的用户调研洞察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体验可供性要素影响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用以优化其体验设计实践。

张婕[5](2020)在《以目标为导向的边缘计算卸载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的数量呈指数型增长,计算卸载(Computation Offloading)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中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的目标不同,计算卸载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以源为导向的计算卸载和以目标为导向的计算卸载。目前绝大多数研究都关注于前者,而对后者的研究却非常之少。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以目标为导向的计算卸载场景的技术方案。本文首先总结了当前以源为导向的计算卸载场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引出了以目标为导向的计算卸载场景需求和研究意义。在以目标为导向的计算卸载系统架构中,针对时延敏感型应用服务,提出了一种分步式的边传边卸载的技术(Destination Driven Step-by-step Computation Offoading along the Route,DDSCOR),结合数据传输和计算卸载实现了计算任务的边传边卸载,从而降低从卸载源到卸载目标的整体时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DDSCOR计算卸载技术相比于传统计算卸载技术带来的优势和创新。接着,在以目标为导向的计算卸载场景中,根据计算服务器信息交互方式的差异又可以分为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的网络场景下的计算卸载策略。本文研究工作主要围绕DDSCOR计算卸载技术在以目标为导向的两个不同网络场景下具体的实现策略:(1)在计算服务器全局交互感知的完全信息网络场景下,提出了从卸载源节点到目标节点整体实现的静态计算卸载模型,将DDSCOR最佳计算卸载策略转化为以整体时延最小为最优化目标的求解。在证明该最优化问题是一个NPC问题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Ant Colony Algorithm)求得近似解。通过仿真验证,该算法能快速准确得到DDSCOR计算卸载的最小时延和卸载路径,相比于传统的计算卸载策略能达到执行时延的最优解。(2)在计算服务器局部交互感知的不完全信息网络场景下,提出了从卸载源节点到目标节点过程中每一分步实现的动态计算卸载模。将DDSCOR最佳计算卸载策略分解为每个参与分步计算卸载的计算服务器上,根据当前环境作出下一步最佳的执行动作,从而达到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分步卸载累计的时延和最小。由于该优化问题参数的变化,本文提出用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中的DQN(Deep-Q-Learning)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DDSCOR动态计算卸载策略能快速有效地降低整体执行时延。

汪银[6](2020)在《“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然与实然 ——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评一致性”逐渐成为教育学界研究课堂教学的焦点。这不仅符合国家课程政策的要求,适应教育评价范式的转换,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仍然存在脱离课程标准、目标与教学“两张皮”、评价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然追求与实际状况之间仍存在距离。本研究在利用文献法和咨询专家、一线教师的基础上,编制出较为科学和具有普遍性的观察量表,并通过课堂观察法对五节小学语文课堂进行观察,从“时间×行为”两个方面来了解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现状。同时,利用访谈法对学生、教师进行访谈,对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的状况进行深入了解。最后再进行教学尝试,通过案例分析法来分析“教-学-评一致性”框架的可行性,以实例验证理论。本研究总结了“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然样态,归纳出“教-学-评一致性”是以目标导向教学理论、学习中心教学理论、学习性评价教学理论、逆向设计教学理论等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指导,在具体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与依据,目标是教、学、评的方向与归宿,学习是教、学、评的中心与根本,教授则必须为学习服务并基于学习。当学-教、教-评、学-评两两保持一致时,也就是保证了教、学、评三者之间的一致,这是“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应有之义。研究结果显示,在目标意识与目标确定能力方面,教师有一定的目标意识,但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达成方面还是有问题,例如教学目标脱离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陈述不清、学生目标意识匮乏以及教学目标达成时间分配不均;在教、学活动与目标的一致性方面,教、学行为基本保持一致,但整个教、学活动游离于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背离,教学活动难以达成教学目标,教、学过于一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学行为与时间分配不均;在评价活动与目标一致性方面,教师有一定的评价意识,但是评价与目标不一致,一方面,评价活动与教学目标不匹配,另一方面,评价反馈也难以促进目标的达成。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目标模糊不清,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未聚焦于目标以及教师评价素养的缺失。为了促进“教-学-评一致性”实然向应然的转变,本研究针对“教-学-评一致性”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优化策略:一是促进教师目标意识的提升,加强教师对课标的研读,从而制定更加清晰的目标;二是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设计以目标为导向的评价任务,并围绕评价任务进行教学活动;三是增强教师课堂调控的技能,把握课堂的生成性特点,调控“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四是推动教师评价素养的发展,增强教师的评价意识,对教师评价素养的培育予以支持与帮助。此外,本研究还创建了一个“教-学-评一致性”课堂实践路径,即分解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创设教学活动。最后以一个具体课例进行教学尝试,设计出一个符合“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教学设计,以期给实际教学提供指导。

董晶[7](2019)在《基于目标导向的地图设计工具平台交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多样化应用场景下的网络地图服务快速发展,精细化、定制化、个性化成为地图设计的未来趋势之一。地图信息传达的有效性与样式设计的美观性,方便了人们快速获取路线导航、物流信息、交通数据情况、共享单车位置等生活服务信息,满足了人们对于网络地图样式的多样化需求。然而,传统地图设计工具平台仍停留在注重功能技术性、架构臃肿且易用性体验差的状况下,无法满足提升用户工作效率及贴合业务场景的需求。本文采用基于目标导向设计的方法,开展了基于目标导向的地图设计工具平台交互设计研究。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确立了基于目标导向的地图设计工具平台设计方法及过程模型,包括市场和用户研究、构建角色指导模型、定义平台实际需求、构建产品框架设计与交互流程设计方案、交互设计可用性测试与界面设计优化、建立设计评估指标体系与技术支持。2.通过市场和用户调研,利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情景观察等方法,挖掘出用户的真实使用目标和潜在需求,构建了人物角色模型,并得出了用户目标需求模型;提取设计目标需求模型,推导出该平台总体交互设计原则和策略;将平台设计内容要素归纳为三个层面十个要素,即信息管理层、内容编辑层、路径优化层,并提出相对应的设计策略和原则;搭建该平台信息结构框架模型,设计任务操作流程的行为路径。3.结合GOMS模型,采取可用性测试方法,对设计实践方案进行测试,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提出可用性问题;对平台进行视觉界面设计,并改进了可用性问题,制定出设计规范,从而保证视觉界面的一致性与规范性。4.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的地图设计工具平台设计评估指标体系,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引入量化评估的方法,提高了平台设计评价客观性。评估验证表明,地图设计工具平台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上述研究内容与成果,有效地提升了地图设计工具平台的高效性与易用性,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所提出的地图设计工具平台设计过程模型具有普遍性,为工具平台类产品的设计实践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韩婧[8](2019)在《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绩效评价及其结果应用的协同性研究》文中认为追求绩效是国家治理的内在要求和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必经之路。一方面,以法制化、民主化、透明化、高效化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财政制度对政府管理工作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已成为各国提升政府预算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节约支出成本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我国在经济稳中向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的发展成就下,仍隐藏着一定程度的财政收支矛盾。因此,自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一直积极探索预算绩效管理,从中央到地方、由点及面在全国范围内不断铺展开来。从2015年《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将目标管理重点纳入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进程,到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再到2018年5月我国财政部预算司发布关于《推进中国绩效预算改革研究—中国预算绩效管理路径与方案研究》征询意向公告,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也意味着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迈上了新的征程。然而,我们仍然需要关注的是,在十几年的探索中不论从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实践方面,我国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仍然面临着目标编制难、绩效评价难、评价结果应用难和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难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于是,本文从理论的角度,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成本收益理论、协同理论、目标设置理论等为基础,先后对预算绩效管理、管理协同性和目标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以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支撑,并结合发展现状,对目标管理、绩效跟踪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三个主要环节协同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展开研究。发现绩效目标编制存在较大随意性,而绩效评价指标是绩效目标的细化、量化,所以目标编制的不科学性导致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难和目标导向作用缺失,也因此使得评价结果可信度和权威性受到质疑,最终导致绩效评价结果应用难的问题。可见,预算绩效管理各环节间环环相扣,任何一环节的问题都会影响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性。本文从协同性的角度探索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和各环节间的协调运行,探索全过程绩效管理的实现路径,同时从技术体系、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的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关于技术的协同性,主要从部门职能差异、项目特殊性及目标细化量化的角度,对目标编制技术协同性的增强提出建议,并结合指标体系建立的规则、原则和价值标准,提出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与要点。关于组织的协同性,从树立目标管理价值理念和明确主体责任入手,以增强组织的责任意识和协调合作意识。对于环境的协同性,即制度体系的建设,则提出了包括目标编制与调整制度、中期报告制度、绩效评价结果反馈与应用制度在内的核心制度,以及涉及信息披露与管理、项目与绩效指标库、专家与中介机构等相关辅助制度的完善。

张可[9](2016)在《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组织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并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和组织管理者们面对的普遍问题。组织变革管理也已成为近年来全球企业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在外部环境变化中遇到了严峻的经营问题,企业销售金额连续下滑、市场份额不断丢失。为把握中国政府新一轮基础建设投资带来的发展机遇,工检事业部管理者及时提出了新型的销售策略,并对销售部门进行必要的组织变革。本文取材于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组织变革的真实案例,针对工检事业部组织变革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组织结构和组织变革相关理论,全面分析和研究了工检事业部面临的外部环境和新型销售策略、现行组织结构产生的问题、新销售部门组织结构设计方案,以及配套的组织变革管理保障措施,力求为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提供切实可行的组织变革方案,并试图探索出对企业销售部门具有现实意义的组织变革模式。本文的研究过程基于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的实际情况。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并对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及其销售部门的基本情况进行概述;论文紧接着详细阐述和分析工检事业部组织变革的背景及销售部门组织结构问题,总结出组织变革的必要性;随后,论文重点研究并提出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的组织变革方案,包括组织变革的原则和目标、组织结构设计方案等;最后,论文对组织变革实施中存在的阻力和积极因素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配套的管理保障措施;结尾部分是文章的结论和展望。

宋慧[10](2016)在《以目标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建设效果测评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深入进行,企业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上取得了共识,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不同程度的尝试。很多的企业都知道文化的重要性,也都在积极地建设独特企业文化,现今人们已经不再停留在口号化与文本式的文化形态中,不再停留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层面的文化形态上,也不再停留于企业进行CI导入下的文化形态,转而建立一套能够支持企业发展战略的文化管理体系。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测评对于企业的文化建设活动是必需的,它能够帮助企业明白地了解和认识它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拥有的优势以及不足,对于提炼、精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内容,以及强化企业文化的过程控制有重要意义,能够取得更好的建设成效。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利用图书馆与网络等资源,收集了大量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测评的相关文献。然后,对它们进行分类整理,进而从企业文化的建设内容、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以及企业文化的建设效果三个角度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即以目标为导向构建企业文化的建设效果测评体系对于指导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非常有效。因此,本文在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基础上,从完整性、一致性、适应性、真实性四个方面入手,建立了企业文化建设效果测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具体指标的权重,从而建立了完整的测评指标体系。最后,通过结合T企业的文化建设状况,给出了测评体系的如何运用。本文研究获得主要结论为:论述了运用企业文化的建设效果测评对于指导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是最为有效的;提出了在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基础上构建企业文化建设效果测评体系。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在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基础上构建的,弥补了前人研究的不足,为测评理论做出贡献。同时,对于测评出企业文化建设的真实状况、评价建设工作是否已经获取应有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解决企业文化建设难以落地的问题提供指导。

二、以目标为导向的过程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目标为导向的过程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目标为导向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
二、构建以目标为导向预算绩效管理的原因
    (一)构建以目标为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是适应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构建以目标为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是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举措
    (三)构建以目标为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
三、构建基于目标为导向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构建全员参与的氛围
    (二)强化预算绩效实施监督,加强预算绩效结果运用
    (三)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目标,合理设置预算绩效评价指标
    (四)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四、结束语

(2)A公司目标导向绩效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 文章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绩效管理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理论
        2.1.1 绩效理论
        2.1.2 绩效管理
        2.1.3 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比较
    2.2 绩效管理过程
        2.2.1 绩效计划
        2.2.2 绩效制定
        2.2.3 绩效监测
        2.2.4 绩效考评
        2.2.5 绩效考评的反馈
    2.3 绩效管理方法
        2.3.1 目标管理理论
        2.3.2 关键绩效指标KPI
        2.3.3 360度考评办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A公司绩效管理现状
    3.1 A公司简介
        3.1.1 A公司基本状况
        3.1.2 A公司组织架构
        3.1.3 A公司人员构成情况
    3.2 A公司绩效管理现状和问题
        3.2.1 A公司绩效管理实施现状
        3.2.2 A公司绩效管理存在的局限性
        3.2.3 A公司问卷调查问卷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A公司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
    4.1 A公司目标为导向绩效体系设计原理
    4.2 A公司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框架
        4.2.1 目标为导向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思路
        4.2.2 目标为导向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原则
        4.2.3 目标为导向绩效管理体系设计中注意事项
    4.3 A公司的目标体系与目标分解
        4.3.1 A公司的目标体系设计
        4.3.2 A公司的目标分解及设定
        4.3.3 A公司企业级关键绩效指标设定
    4.4 A公司各个部门关键绩效指标的建立及考评
        4.4.1 A公司财务部门KPI设定
        4.4.2 A公司生产部门KPI设定
        4.4.3 A公司销售部门KPI设定
        4.4.4 A公司人事部门KPI设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A公司目标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实施及反馈
    5.1 A公司绩效管理体系实施
        5.1.1 绩效管理过程控制
        5.1.2 绩效评估的关键节点
        5.1.3 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5.2 A公司绩效管理体系实施的保障
        5.2.1 完善企业绩效管理组织支撑架构
        5.2.2 完善A公司绩效体系的监督体系
        5.2.3 加强A公司企业绩效文化的建设
        5.2.4 强化公司领导对绩效的认识程度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3)以学习目标为导向的初中化学作业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学习目标源自课程标准,核心地位不可撼动
        1.1.2 新课程倡导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发展性目标的形成
        1.1.3 课中时间紧张,课前作业缺失或定位不准的教学现状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学习目标的研究
    2.2 关于作业的研究
    2.3 研究现状评述
    2.4 研究理论基础
        2.4.1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
        2.4.2 建构主义理论
        2.4.3 最近发展区理论
3 以学习目标为导向的初中化学作业教学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学习目标
    3.2 课前作业
        3.2.1 概念
        3.2.2 实施建议
    3.3 课中作业
        3.3.1 概念
        3.3.2 实施建议
    3.4 课后作业
        3.4.1 概念
        3.4.2 实施建议
    3.5 课前、课中、课后作业与学习目标的关系
    3.6 以学习目标为导向的初中化学作业教学策略
        3.6.1 课前、课中、课后作业均针对目标、指向明确
        3.6.2 在课前作业中设置情境、启发思考
        3.6.3 课中作业设计应重视多元化的以促进主动学习为目的学习活动
        3.6.4 在课后作业中增加“过程与方法自评”
    3.7 研究实施载体
    3.8 以目标为导向的作业设计流程
4 以学习目标为导向的初中化学作业教学实践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3.1 学生调查问卷
        4.3.2 学生课后作业
        4.3.3 教师访谈提纲
    4.4 教学实践课例
        4.4.1 《二氧化碳》
        4.4.2 《水的净化》
        4.4.3 《燃烧与灭火》
    4.5 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4.5.1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4.5.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分析
        4.5.3 任课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5 研究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5.3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附录2 教学效果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相关课例课后作业
致谢

(4)可供性视角下无人零售商店的体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无人零售商店是未来零售发展趋势之一
        1.1.2 体验是无人零售商店在设计视角下的主要研究对象
        1.1.3 可供性为无人零售商店的体验设计提供理想情景
    1.2 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无人零售商店的研究现状
        1.2.2 用户体验研究现状
        1.2.3 可供性在设计中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理论意义
        1.3.3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
    1.6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用户体验研究维度及设计中的可供性理论
    2.1 用户体验研究维度
        2.1.1 定义和内涵
        2.1.2 理论和模型
        2.1.3 可能性驱动下的体验研究维度
    2.2 设计中的可供性研究
        2.2.1 定义和内涵
        2.2.2 研究趋势和研究内容
        2.2.3 可供性在用户体验中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人零售商店的体验可供性要素及其关系架构
    3.1 无人零售商店及其特征
        3.1.1 核心特征:“人、货、场”重构
        3.1.2 行为特征:典型性和差异性并存
    3.2 可供性视角下无人零售商店的用户体验架构
    3.3 无人零售商店体验可供性关系构架中的用户体验要素
        3.3.1 辅助消费者更便捷的信息拾取、规则习得和观念转变的认知可供性
        3.3.2 辅助不同技术驱动下购物操作行为的物理可供性
        3.3.3 对店内环境信息与操作体验产生情感反馈的感知可供性
        3.3.4 为购物阶段内的操作行为赋予意义的功能可供性
        3.3.5 构建店内品牌理念和无人情境的情境可供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体验可供性要素下无人零售商店的用户调研
    4.1 无人零售商店的消费者画像
        4.1.1 消费者的需求与目标:全程便捷和购物品质
        4.1.2 感知与认知:无人情境和优质购物
    4.2 无人零售商店用户体验的调研维度
        4.2.1 工具表征维度
        4.2.2 使用体验维度
        4.2.3 深层体验维度
    4.3 工具表征的问卷研究
        4.3.1 问卷设计工作路径
        4.3.2 针对信息识别、内容理解和产品布局的问卷洞察结果
    4.4 使用体验的观测研究
        4.4.1 使用体验观测路径
        4.4.2 使用体验观测用户
        4.4.3 使用体验观测方法
        4.4.4 使用体验观测结果
        4.4.5 针对店内流畅性和认知性行为模式洞察分析
    4.5 深层体验的访谈研究
        4.5.1 深层体验访谈内容
        4.5.2 深层体验访谈结果
        4.5.2.1 访谈文本的关键词聚类分析
        4.5.2.2 以消费者主观感知为基础的关键词洞察结果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体验可供性要素下无人零售商店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5.1 设计原则
        5.1.1 以目标为导向的购物体验围绕便捷性展开
        5.1.2 以愉悦为导向的购物体验围绕包容性展开
    5.2 设计方法
        5.2.1 工具表征维度
        5.2.1.1 商店服务特质和导视系统信息聚焦
        5.2.1.2 店内行为规则的无障碍认知
        5.2.2 使用体验维度
        5.2.2.1 产品服务系统的功能主导
        5.2.2.2 消费者多样化行为的系统兼容
        5.2.3 深层体验维度
        5.2.3.1 特定使用情境指向明确
        5.2.3.2 二序理解的审美认同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工具表征的用户体验调研问卷
附录二 :使用体验观测的任务完成时间表
附录三 :深层体验的用户访谈文本
附录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实践活动

(5)以目标为导向的边缘计算卸载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物联网边缘计算研究现状
        1.2.2 计算卸载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以目标为导向的计算卸载技术整体设计
    2.1 以目标为导向的计算卸载需求分析
        2.1.1 以源为导向的计算卸载场景
        2.1.2 以目标为导向的计算卸载场景
    2.2 以目标为导向的计算卸载系统架构
        2.2.1 边缘计算卸载的系统组成
        2.2.2 边缘计算卸载的部署方案
    2.3 DDSCOR计算卸载技术
        2.3.1 DDSCOR计算卸载流程
        2.3.2 DDSCOR计算卸载技术的优势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全信息下以目标为导向的静态计算卸载策略
    3.1 系统模型及问题形成
        3.1.1 物联网场景
        3.1.2 计算卸载模型
        3.1.3 时延代价模型
        3.1.4 最小化时延问题形成
    3.2 最优化问题求解及算法设计
        3.2.1 NPC问题的分析
        3.2.2 近似算法求解
        3.2.3 蚁群算法的改进
    3.3 仿真和结果分析
        3.3.1 仿真场景描述
        3.3.2 仿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完全信息下以目标为导向的动态计算卸载策略
    4.1 系统模型及问题形成
        4.1.1 网络场景
        4.1.2 计算卸载模型
        4.1.3 时延优化问题建模
    4.2 强化学习制定最佳计算卸载策略
        4.2.1 强化学习
        4.2.2 Deep Q Network算法求解
    4.3 仿真和结果分析
        4.3.1 仿真场景描述
        4.3.2 仿真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然与实然 ——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的驱动
        (二)教育评价范式转型的要求
        (三)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缺失的弥补
        (四)个人兴趣及导师意见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教、学、评
        (二)一致性
        (三)教-学-评一致性
        (四)应然与实然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过程
第一章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应然样态
    一、理论基础
        (一)目标导向教学理论
        (二)学习中心教学理论
        (三)学习性评价教学理论
        (四)逆向教学设计理论
    二、“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核心内容
        (一)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与依据
        (二)目标是教、学、评的方向与归宿
        (三)学习是教、学、评的中心与根本
        (四)教授必须为学习服务并基于学习
        (五)评价必须促进学习同时促进教学
    三、“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应有之义
        (一)学-教的一致性
        (二)教-评的一致性
        (三)学-评的一致性
        (四)教-学-评的一致性
第二章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做到了吗?
    一、课堂观察实录
        (一)课例对象与内容的选取
        (二)课堂教学观察与分析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然现状
        (一)目标意识与目标确定能力
        (二)教、学活动与目标的一致性分析
        (三)评价活动与目标的一致性分析
    三、“教-学-评不一致”原因分析
        (一)目标模糊不清
        (二)教学活动未聚焦于目标
        (三)评价素养的缺失
第三章 “教-学-评一致性”:实然何以转为应然?
    一、“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优化策略
        (一)促进教师目标意识的提升
        (二)提高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
        (三)增强教师课堂调控的技能
        (四)推动教师评价素养的发展
    二、“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实践路径
        (一)分解课程标准
        (二)确定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三)设计评价任务
        (四)创设教学活动
    三、“教-学-评一致性”:一次语文教学的尝试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二)评级任务的制定
        (三)学习过程的设计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一)“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论基础、核心内容及其应有之义
        (二)“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的实然现状、困境及原因
        (三)“教-学-评一致性”实然向应然的转变
    二、研究反思
        (一)定量研究不足,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二)所选案例存在局限性,理论构想有待验证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一)着作
        (二)期刊
        (三)学术论文
    二、外文部分
附录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三 :课堂观察数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基于目标导向的地图设计工具平台交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字母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结构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课题研究框架结构
第二章 地图设计工具平台的设计模型与用户目标需求分析
    2.1 基于目标导向的地图设计工具平台设计方法及过程模型
        2.1.1 市场和用户研究
        2.1.2 构建角色指导模型
        2.1.3 定义平台实际需求
        2.1.4 构建产品框架设计与交互流程设计方案
        2.1.5 交互设计可用性测试与界面设计优化
        2.1.6 建立设计指标评估体系与技术支持
    2.2 市场典型地图设计工具平台设计分析
    2.3 用户研究目的、方法与对象界定
        2.3.1 研究目的
        2.3.2 研究方法
        2.3.3 研究对象界定
    2.4 用户调查研究
        2.4.1 问卷调查设计及实施
        2.4.2 问卷结果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2.4.3 问卷调研结果统计分析
    2.5 用户行为情景观察
    2.6 深度访谈及用户目标需求确立
        2.6.1 用户访谈及结果分析
        2.6.2 用户目标需求及行为特征分析
    2.7 人物角色模型创建
        2.7.1 人物角色类型确定
        2.7.2 人物角色模型创建
        2.7.3 以人物角色构建目标需求模型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目标导向的地图设计工具平台设计策略与设计实践
    3.1 地图设计工具平台需求模型建立
        3.1.1 平台产品定位
        3.1.2 平台核心设计需求确定
    3.2 基于目标导向的地图设计工具平台交互设计原则及策略
        3.2.1 内容编辑层设计原则及策略
        3.2.2 信息管理层设计原则及策略
        3.2.3 路径优化层设计原则及策略
    3.3 平台交互结构框架模型建立
        3.3.1 平台结构模型及全局架构建立
        3.3.2 管理层信息框架模型构建
        3.3.3 编辑层信息框架模型构建
        3.3.4 路径层信息框架模型构建
    3.4 产品任务操作流程及行为路径设计
        3.4.1 核心目标任务操作主流程
        3.4.2 快捷任务操作流程
        3.4.3 最小路径任务操作流程
    3.5 产品交互低保真原型界面构建
        3.5.1 信息管理层页面原型图设计
        3.5.2 内容编辑层页面原型图设计
        3.5.3 路径优化层页面原型图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界面设计与地图设计工具平台设计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4.1 地图设计工具平台可用性测试
        4.1.1 测试目标与用户
        4.1.2 测试任务与情景描述
        4.1.3 测试结果
        4.1.4 可用性测试结果分析
    4.2 地图设计工具平台可用性评估
        4.2.1 GOMS模型测试
        4.2.2 测试数据结果分析
        4.2.3 QUIS用户交互满意度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4.3 可用性问题优化与界面视觉设计
        4.3.1 界面视觉表现目标
        4.3.2 可用性问题优化及高保真原型图设计
        4.3.3 设计规范制定
    4.4 建立交互界面设计评估指标体系
        4.4.1 设计评估指标体系方法
        4.4.2 设计评价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4.4.3 层次分析设计指标权重计算
        4.4.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指标体系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本文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地图设计工具平台使用体验调查问卷》
附录B 《地图设计工具平台QUIS用户满意度问卷》
附录C 地图工具平台高保真界面设计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绩效评价及其结果应用的协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二、关于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管理
        三、关于预算绩效评价
        四、关于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五节 研究内容
    第六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绩效评价及其结果应用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基本概念
        二、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
        三、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基本概念
        四、协同性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二、协同性的理论基础——协同论
        三、目标导向的理论基础——目标设置理论
第三章 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绩效评价及其结果应用的基本框架及各环节协同性的体现
    第一节 目标管理及其协同性体现
        一、绩效目标的编审
        二、绩效目标的绩效跟踪
        三、绩效目标的最终问效
        四、目标管理与预算绩效管理其他各环节协同性的体现
    第二节 绩效评价及其协同性体现
        一、绩效评价环节的事前评价
        二、绩效评价环节的事中评价
        三、绩效评价环节的事后评价
        四、绩效评价与预算绩效管理其他各环节协同性的体现
    第三节 评价结果应用及其协同性体现
        一、目标审批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二、绩效跟踪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四、评价结果应用与预算绩效管理其他各环节协同性的体现
    第四节 财政预算绩效全过程协同管理流程的框架设计
        一、流程框架及设计依据
        二、框架设计对各环节协同性的体现
第四章 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绩效评价及其结果应用协同性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绩效评价及其结果应用取得的成效
        一、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方面取得的进展
        二、在预算绩效评价方面取得的进展
        三、在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方面取得的进展
    第二节 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绩效评价及其结果应用协同性不足
        一、绩效目标管理环节协同性不足
        二、预算绩效评价协同性不足
        三、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协同性不足
第五章 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绩效评价及其结果应用协同性不足的成因
    第一节 目标管理协同性不足的成因
        一、目标编制技术协同性不足
        二、管理过程协同性不足
        三、组织行为协同性不足
    第二节 绩效评价协同性不足的成因
        一、评价技术协同性不足
        二、评价过程协同性不足
        三、组织行为协同性不足
    第三节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协同性不足的成因
        一、应用技术协同性不足
        二、制度环境协同性不足
        三、组织行为协同性不足——基于博弈论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六章 增强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绩效评价及其结果应用协同性的措施建议
    第一节 增强目标管理协同性的措施建议
        一、增强目标编制技术的协同性
        二、增强管理过程协同性
        三、增强目标管理组织行为的协同性
    第二节 增强绩效评价协同性的措施建议
        一、增强评价技术的协同性
        二、增强绩效评价过程的协同性
        三、增强绩效评价组织行为的协同性
    第三节 增强评价结果应用协同性的措施建议
        一、增强评价结果应用技术的协同性
        二、增强评价结果应用制度环境的协同性
        三、增强评价结果应用组织行为的协同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9)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组织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组织和组织变革概念
        2.1.1 组织和组织结构
        2.1.2 组织变革的概念
    2.2 组织变革的动因
        2.2.1 外部环境的推动力
        2.2.2 组织内部的推动力
    2.3 组织变革的方式
        2.3.1 渐进式变革和激进式变革
        2.3.2 结构变革、技术变革和人员变革
    2.4 组织变革过程模型
        2.4.1 库尔特·卢因变革模型
        2.4.2 卡斯特系统变革模型
        2.4.3 科特KOTTER组织变革模型
    2.5 组织变革的阻力
        2.5.1 组织变革阻力的概念
        2.5.2 组织变革阻力的来源
        2.5.3 组织变革阻力的克服方法
第3章 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及其销售部门概况
    3.1 T公司与T(中国)公司概况
        3.1.1 T公司概况
        3.1.2 T(中国)公司概况
    3.2 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及其销售部门概况
        3.2.1 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概况
        3.2.2 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概况
第4章 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组织变革背景及组织结构问题
    4.1 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组织变革背景
        4.1.1 工检事业部销售业绩下滑及新销售策略的提出
        4.1.2 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员工对销售业绩现状和新销售策略的认识
    4.2 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现行组织结构制约新销售策略的执行
        4.2.1 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员工对组织结构产生问题的认识
        4.2.2 工检事业部两个独立的销售部门阻碍市场资源共享
        4.2.3 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基于区域的组织结构制约销售人员拓展目标市场
第5章 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组织变革方案
    5.1 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组织变革原则和目标
    5.2 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组织结构设计
        5.2.1 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组织变革的方式和时间
        5.2.2 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组织结构诊断和改进方案
        5.2.3 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新的组织结构
        5.2.4 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新组织结构的人员配置
第6章 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组织变革实施的保障
    6.1 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组织变革实施中存在的阻力和积极因素
    6.2 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组织变革实施的管理保障
        6.2.1 应对销售部门组织变革实施中存在的阻力措施
        6.2.2 销售部具有的积极因素对变革的促进作用
        6.2.3 加强变革实施中与销售业务相关的其它保障措施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以目标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建设效果测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企业文化测量
        1.2.2 企业文化评估与诊断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研究框架
        1.4.1 创新点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企业文化建设测评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企业文化
        2.1.1 企业文化含义
        2.1.2 企业文化要素
        2.1.3 企业文化结构
    2.2 企业文化建设
        2.2.1 企业文化建设含义
        2.2.2 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2.2.3 企业文化建设问题
    2.3 企业文化建设测评
        2.3.1 企业文化建设测评含义
        2.3.2 企业文化建设测评的必要性
        2.3.3 企业文化建设测评坚持的原则
    2.4 小结
第3章 企业文化建设测评的三种导向分析
    3.1 从企业文化内容角度测评
    3.2 从企业文化建设过程角度测评
    3.3 企业文化建设效果角度测评
    3.4 目标导向企业文化建设效果测评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企业文化效果测评指标体系
    4.1 完整性
        4.1.1 精神层
        4.1.2 行为层
    4.2 一致性
        4.2.1 文化结构内部一致性
        4.2.2 核心理念的一致性
    4.3 适应性
        4.3.1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外部环境相适应
        4.3.2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内部环境相适应
    4.4 真实性
        4.4.1 领导者行为
        4.4.2 管理者行为
        4.4.3 员工行为
    4.5 小结
第5章 企业文化建设效果测评维度权重及测评体系建立
    5.1 层次分析法简介
    5.2 确立体系各维度权重
    5.3 小结
第6章 以目标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建设效果测评体系应用
    6.1 T企业基本情况
        6.1.1 产品服务
        6.1.2 企业文化发展历程
    6.2 T企业文化建设效果测评
    6.3 T企业测评结果分析
        6.3.1 T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优点
        6.3.2 T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不足之处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局限性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企业文化建设效果测评指标确立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2 T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效果测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四、以目标为导向的过程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目标为导向的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研究[J]. 李秀芹. 商讯, 2021(14)
  • [2]A公司目标导向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 张春博.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5)
  • [3]以学习目标为导向的初中化学作业教学实践研究[D]. 刘婧文. 西南大学, 2020(05)
  • [4]可供性视角下无人零售商店的体验设计研究[D]. 邹靖. 江南大学, 2020(01)
  • [5]以目标为导向的边缘计算卸载技术研究[D]. 张婕.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教-学-评一致性”的应然与实然 ——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D]. 汪银.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基于目标导向的地图设计工具平台交互设计研究[D]. 董晶. 天津大学, 2019(01)
  • [8]我国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绩效评价及其结果应用的协同性研究[D]. 韩婧.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9]T(中国)公司工检事业部销售部门组织变革研究[D]. 张可.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6)
  • [10]以目标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建设效果测评体系研究[D]. 宋慧. 山西财经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面向目标的流程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