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研究Ⅱ.数量构成和分布

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研究Ⅱ.数量构成和分布

一、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 Ⅱ.数量组成与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刘瀚仁,廖一波,寿鹿,曾江宁,汤雁滨,刘清河,谭勇华,吕兑安,程杰[1](2021)在《浙江苍南无居民海岛岩相潮间带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浙江苍南海域无居民海岛岩相潮间带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于2019年3月对该海域内11个无居民海岛进行了潮间带生物调查,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鉴定,并计算了栖息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11个无居民海岛共鉴定出58种潮间带生物,平均栖息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857±205 ind/m2和2 847.83±1 032.50 g/m2,各断面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范围分别为1.07~1.61, 0.66~0.83和0.54~1.30。与大陆沿岸潮间带相比,无居民海岛生态系统独特,拥有更多的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需要重视并加强保护。

王家骐[2](2020)在《甲烷氧化微生物生态位分异环境驱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甲烷氧化微生物是全球碳循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是全球甲烷排放的最大控制环节,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近几十年来新发现的硫酸盐型厌氧甲烷氧化过程(sulfate-dependent 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sulfate-AOM)、硝酸盐型厌氧甲烷氧化过程(nitrate-AOM)以及亚硝酸盐型厌氧甲烷氧化过程(nitriteAOM),将甲烷循环与硫循环、氮循环结合,对全球物质循环和气候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土壤是地球生物化学循环的重要载体,同时也被视为重要的甲烷汇,复杂的土壤环境可以包含包括氧气在内的多种电子受体,这使得多种甲烷氧化微生物可以在土壤生境中共同存在,然而,有关土壤生境厌氧甲烷氧化微生物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厌氧甲烷氧化微生物对甲烷减排的贡献仍然未知。本论文以3类典型土壤生境(森林、草地和农田)为研究对象,在我国4大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进行样品采集,结合多种分子生态学方法与统计学方法,对整个甲烷氧化微生物群体(包括Proteobacteria门传统好氧甲烷氧化细菌、Verrucomicrobia门、NC10门甲烷氧化细菌、厌氧嗜甲烷古菌)进行生态学研究,以期探明典型土壤生境中甲烷氧化微生物生态位分异特征及其环境驱动机制,并进一步选取潮间带和水稻田探究了氮素输入对甲烷氧化微生物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有助于完善全球甲烷循环和碳循环,并为甲烷减排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究了典型土壤生境中甲烷氧化微生物生态位分异特征甲烷氧化微生物在土壤生境中存在纵向空间的生态位分异。表层土壤中以好氧甲烷氧化细菌为主,次表层土壤中以NC10门甲烷氧化细菌为主,深层土壤以厌氧嗜甲烷古菌(Anaerobic Methanotrophic archaea,ANME archaea)为主。甲烷氧化微生物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存在显着的分布差异。农田土壤甲烷氧化微生物丰度与活性均为最高,其次为草地土壤,森林土壤最低。陆地土壤生境中存在sulfate-AOM,与海洋sulfate-AOM由非ANME-2d簇古菌完成不同,其潜在功能微生物为ANME-2d。2)探究了典型土壤生境中甲烷氧化微生物关键功能物种好氧甲烷氧化细菌在47.2%的土壤样品中参与了微生物分子网络的构建,Methylacidiphilaceae、Methylomonaceae和Methylococcaceae分别是东北地区草地土壤30-60 cm、西藏森林土壤30-60 cm和西藏草地土壤0-10 cm样品中的基石物种,对维护各自生境群落结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NC10门Methylomirabilaceae科和Proteobacteria门Beijerinckiaceae科是陆地土壤生境中的核心物种,存在于所有的土壤生境样品。森林土壤生境优势甲烷氧化细菌为Type Ⅱ型甲烷氧化细菌,草地土壤生境优势物种为Type Ⅱ型或NC10门甲烷氧化细菌,农田土壤生境最为复杂,Type Ⅰ型、Type Ⅱ型和NC10门甲烷氧化细菌均有可能成为优势物种。ANME-2d古菌是陆地土壤生境中绝对优势的厌氧嗜甲烷古菌,除此之外,草地、农田土壤中还存在少量不同于以往报道的特殊ANME-1分支。3)探究了典型土壤生境中甲烷氧化微生物生态位分异的环境影响因子气候分区、土地利用类型和深度对土壤生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甲烷循环存在明显分异影响,但水稻种植对土壤生境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具趋同性。pH、温度和无机氮均导致了甲烷氧化微生物的分异。Proteobacteria门甲烷氧化细菌、NC10门甲烷氧化细菌和ANME古菌均偏好于中性pH和20-30℃中温环境,Verrucomicrobia门甲烷氧化细菌偏好于酸性环境;氨氮与Proteobacteria门甲烷氧化细菌、ANME-2d古菌丰度以及好氧甲烷氧化活性呈极显着正相关性,硝态氮和非ANME-2d簇ANME古菌丰度呈显着负相关。4)探究了甲烷氧化微生物对氮素输入的响应机制氮素输入改变了潮间带甲烷氧化格局,提升了反硝化型厌氧甲烷氧化微生物的丰度、活性及其对潮间带甲烷氧化的贡献占比。氮素输入改变了稻田土壤甲烷氧化格局,NC10门甲烷氧化细菌和ANME-2d古菌是稻田土壤中的优势物种,反硝化型厌氧甲烷氧化是水稻生长季节主导的甲烷氧化过程,占稻田土壤甲烷氧化的71.9%。

王柳柱[3](2020)在《基于三元结构的典型海岛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海岛是重要的资源环境载体,进入“人新世”,海岛面临着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双重胁迫,是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2011年国务院设立了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舟山群岛新区。泗礁黄龙诸岛位于舟山群岛东北部海域,是舟山群岛新区联结长三角都市群的东大门和天然屏障,承担着引领海洋经济、守卫海洋国土的职责,兼具资源、环境、国防等多重属性,是我国“人-地”关系高度耦合的典型海岛系统之一。随着海洋经济的深入推进,对研究区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必然不断增加;同时,气候变化引起的降水不稳定及海平面上升等自然威胁,会进一步加剧海岛“人-地”系统之间的矛盾。2015年联合国发布的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提供了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框架,对标SDGs、海岛层面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仍然缺乏。论文以研究区多年基础数据为依据,应用系统分析法、弹性评价方法,对研究区海岛开发利用可持续性进行评价,判断海岛系统演化所处的阶段,以及当前海岛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区域资源、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依据。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两方面工作:(1)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区社会经济环境基础数据。论文搜集整理了研究区两次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的资料,2001年以来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和海岛海域开发利用数据。2008年起,结合工程项目实践,累计参与完成了研究区周边海域9个航次海域生态环境调查,获取了185个水质站位、106个沉积物站位、104个生态站位和23个潮间带断面的样品数据。(2)基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框架,构建了覆盖整个“岛陆-潮间带-周边海域”三元结构空间的海岛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将海岛系统划分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灾害五个子系统,共建议了59项指标,用于计算海岛可持续发展指数(Isl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ISDI)。基于构建的基本模型和研究区域基础数据库,论文筛选了29个可持续评价指标,计算出研究区2001~2018年的海岛可持续发展指数(ISDI)。同时,以识别研究区海岛开发的系统状态为目的,论文借鉴适应性周期理论,采用突变级数法,详细分析了海岛系统演化特征,识别判断出研究区海岛系统在适应性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双评价”的海岛管理模式。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区海岛开发对“岛陆-潮间带-周边海域”三元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2001年以来,研究区陆域环境经历了前期的破坏性开发后,环境管理不断加强,环境质量总体维持在优良状态。潮间带和周边海域动力环境发生局部变化,环境质量局部出现超标,整体评价结果仍为优良。海域生态系统多样性略有下降,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Marine Biodiversity Index,MBI)改变量(ΔMBI)为18.84,属于较显着影响。(2)社会、资源子系统是影响海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子系统,灾害子系统是影响海岛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因素。2001年~2018年,研究区海岛发展可持续呈增长趋势,但总体偏低。社会子系统发展显着落后于区域其他县区,人口外流严重、创新能力不足,是影响研究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可持续性在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但海岛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其可持续性难以长期维持。灾害子系统中,海平面升高是影响系统可持续性的长期因素。(3)依据适应性演化曲线,研究区目前高度可能处于巩固(k)阶段向释放(Ω)阶段转变的阶段,社会子系统是影响系统演化的最重要因子,资源子系统是决定系统状态的重要子系统。研究区社会子系统重要性最大,系统处于高度人为控制状态。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属于影响系统状态的慢变量。其中,资源子系统2015年起呈现下降趋势,与周边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MBI)变化一致。能否通过社会子系统对资源子系统做出及时、合理的调整,将决定系统未来演化方向。(4)构建新的海岛管理模式,增强社会子系统的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子系统的供给能力是未来海岛管理的重点。区域海岛管理应进行深刻变革,逐步建立起基于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双评价”海岛管理模式。研究建议,区域海岛系统管理的重点应该在资源子系统上,需要加强资源子系统的长期管理和养护,主要包括渔业资源养护、岸线资源合理规划。同时应加强人才引进,提高区域社会子系统的竞争力和革新能力,促进海岛系统的持续演化。

王航俊,邹清,郜钧璋,刘亚林,姚炜民[4](2020)在《玉环国家级海洋公园夏季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2017年8月对玉环国家级海洋公园5条潮间带断面的调查分析,鉴定出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113种,其中软体动物38种,甲壳类和多毛类各25种,大型藻类11种,刺胞动物7种,其他生物7种。优势种为日本笠藤壶、条纹隔贻贝、鳞笠藤壶、俄勒冈外团水虱、火奴鲁玻璃钩虾、克氏旋鳃虫和豆形凯利蛤。平均栖息密度为3772 ind/m2,平均生物量为2853.32 g/m2;各断面Shannon-Wiener(H′)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平均值分别为1.89、1.30和0.48。与邻近其他海岛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比较,玉环国家海洋公园的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和生物量均处于较高水平,栖息密度处于中等水平。

徐中昌[5](2019)在《岛群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初步研究 ——以舟山石化基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洋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人类从广阔的海洋中获取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和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序推进,陆地空间和资源供给愈发有限,开发活动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不平衡在不断加大,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海洋在自然资源开发上的重要性。伴随海洋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人们把眼光投向海岛,海岛和岛群吸引了众多的经济贸易活动,海岛开发利用活动进一步发展。海岛和岛群属于海洋重要的地理单元,是海洋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岛群生态系统本身所能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是十分有限的,岛群整体面积的有限性,使得其生态系统拥有的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种类和数量都较少,生物的多样性水平通常处于较低的水平。岛群生态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自身的抗干扰性弱,在受到人类大规模开发活动的干扰下,极易遭受严重破坏。一旦岛群生态系统破坏超出其自身修复能力的临界点,将会给岛群生态系统以及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我国目前正处于海岛与岛群开发的较快发展时期,上世纪末以来,随着海洋资源被大规模开发利用,我国近岸海域海岛生态环境遭受较大破坏,因此对海域海岛生态环境的研究也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重点。有关岛群开发与岛群生态系统评价的研究尚有很多空白区,缺少具有针对性的系统完备的理论,特别是对于大型工程开发岛群的生态系统评价,研究更为少见。因此,本文主要以岛群生态系统评价为切入点,从影响岛群生态系统的具体因素出发进行研究,通过专家咨询法尝试构建岛群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为解决现阶段过度开发导致的海岛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提供建议。应用构建的岛群生态系统评价体系,结合对舟山石化基地涉及岛群的生态系统进行案例分析,将舟山石化基地2015工程施工前和2017工程施工中两个时期岛群生态系统进行评价对比,进一步分析重大工程岛群开发过程中造成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结果显示:2015年岛群开发前生态系统评分为73.66分,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为“良好”等级。岛群环境质量较好,仅受到轻微的污染,生物多样性等情况较好,自然性良好,岛群受外部压力干扰很小,生态系统较健康,服务功能够正常发挥。2017年岛群开发中,生态系统评分降至45.21,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为“一般”等级。岛群环境质量中等偏下,受到了一定程度污染,生物多样性有所降低,景观自然性下降,海岛生态系统受到较大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待恢复。

彭欣[6](2019)在《浙南岛屿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时空格局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岛生态系统系统极易受到人为的干扰,致使生物多样性降低。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作为海岛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维系海岛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与功能完整性具有关键作用。大型底栖生物由于其移动性差、生活周期长的特点,同时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通常被作为环境监测的指示生物,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表征潮间带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本论文通过对浙南岛屿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野外调查,并结合近30年来的历史资料和室内分析以及开展资源增殖放流示范点的研究,全面揭示了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演替。结果显示:1)从四年三个区域的物种数、生物量和丰度的结果来看,除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南麂列岛保持相对稳定外,洞头列岛和北麂列岛近年来物种数、生物量和丰度均明显降低。南麂列岛、北麂列岛和洞头列岛物种、生物量和丰度1990年分别为(44 种、1542.23ind./m2、2444.33g/m2)、(52 种、3491.43ind./m2、2360.57g/m2)、(43 种、814.86ind./m2、2675.32g/m2)到 2016 年分别为(42 种、1918.43ind./m2、5295.51g/m2)、(22 种、731.56ind./m2、1547.53g/m2)、(32 种、443.11ind./m2、1080.78 g/m2);亚热带种、热带种有增加的趋势,但不明显;香浓威纳指数、均匀度指数以及丰富度指数均出现下降趋势;ABC曲线分析群落结构发现,群落结构近年来受到一定程度干扰、稳定性差,群落之间的相似性不高,主要受人为干扰(采捕)和环境变化影响。2)浙南岛屿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不同年份和不同区域的优势种共有15种,除日本笠藤壶、条纹隔贻贝、疣荔枝螺、小结节滨螺占据前四位外,其他随年份或区域的不同变化很大;从主要优势种个体大小来看,个体平均重量存在增大的趋势,如日本笠藤壶的个体重量从1990年1.32 g/个增加到2016年的3.22 g/个;各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范围在0~0.97,在多数资源位点均有出现且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0.70)的种类有:日本笠藤壶(0.75)、条纹隔贻贝(0.83)、疣荔枝螺(0.97)、小结节滨螺(0.80)、日本花棘石鳖(0.85)、龟足(0.80),仅在极少数资源位点出现且对资源利用能力较弱(≤0.40)的种类有:毛贻贝(0.38)、刺巨藤壶(0.25)、贻贝(0.21)、棘刺牡蛎(0.08)、厚壳贻贝(0.08)和东方小藤壶(0.00);前四位的优势种之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而个别资源位点占优势的优势种与其他物种生态位重叠值较低;从种间聚类来看,日本笠藤壶、条纹隔贻贝、疣荔枝螺、小结节滨螺以及日本花棘石鳖、鳞笠藤壶、龟足的优势种相似性较高,相似度达到70%;东方小藤壶与其他优势中相似度最低(<10%)。3)通过对日本笠藤壶和条纹隔贻贝的条形码分析,COI基因片段和16S rRNA基因片段的A+T含量明显大于C+G含量,存在明显的A/T碱基偏向;单倍型共享率较低,Tajima’ s D值差异性显着,揭示二者历史上均经历了显着地的扩张事件;COI基因和16S基因构建的ML树拓扑结构相吻合,群体大部分个体聚在一起,最后和外类群聚在一起,且不同地理群体单倍型散乱分布,没有出现明显的地理结构和遗传谱系结构,可能与各站点的地理位置较近有关。4)通过对群落结构衰退的浙南猪腰屿潮间带开展黄口荔枝螺和厚壳贻贝资源增殖放流并加强管护,该区域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正向演替,物种数、生物量、丰度及其多样性指数均显着增加,濒临消失的黄口荔枝螺和厚壳贻贝又成为资源增殖区的主要优势种,群落结构也更趋稳定。通过研究发现,近三十年来,浙南海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面临衰退趋势,群落结构的稳定性逐渐变差、相似度降低,除了占据绝对优势且经济价值不高的优势种外,其他优势种随时间和区域发生明显变化,主要威胁来源于人为采捕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增殖放流区的资源修复进一步验证开展资源修复与保护对生境群落结构多样性、稳定性极为重要。因此,在无人岛加强生境保护,维护潮间带生物群落结构稳定,对海洋生态健康具有重要的生态安全意义。

王伟[7](2019)在《环境变化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文中指出扬子三角洲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为了应对大规模围填海的需求以及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风暴等威胁,该区域修建大量硬基质海堤,这些硬基质海堤改变了原本的底质条件和景观结构,为岩相潮间带生物提供了可以附着和栖息的环境。在全球变暖等多重因子的推动下,硬基质海堤可能会成为岩相潮间带生物分布区向北扩张的“跳板”,进而改变原有的岩相潮间带生物地理格局。为了阐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环境变化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我们结合群落生态学、系统地理学、物理海洋学、宏条形码技术和生理生态学的方法和技术,探究环境变化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分布、潮间带群落结构、种群遗传结构、幼体扩散过程的影响以及在我国岩相潮间带种群扩张和种群联通性等方面的作用。硬基质海堤促进了南方岩相潮间带生物向北扩张。连续4年对硬基质海堤和相邻自然岩相群落的生态调查和物种多样性分析发现:基于群落组成的Bray-Curtis相似性,33°N以南的硬基质海堤与南方自然岩相群落聚为一组,表明大部分硬基质海堤的生物来自南方自然岩相;齿纹蜒螺(Nerita yoldii)和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等南方物种的分布北界从30°N向北扩张到33-34°N的地区。硬基质海堤改变了区域内的底质条件,为岩相潮间带生物提供了可以附着的基底,促进了南方岩相潮间带生物向北扩张,进而改变了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地理格局。硬基质海堤群落与自然岩相群落之间在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对硬基质海堤和自然岩相群落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表明:硬基质海堤群落具有生物覆盖度低、物种丰富度低、α多样性低的特点,且物种组成上与自然岩相群落存在差异。表明硬基质海堤群落不完全具备自然岩相的生态功能,会造成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生境异质性是形成江苏硬基质海堤区域较高β多样性的主要原因。由此表明,增加硬基质海堤生境异质性对提高硬基质海堤群落物种多样性,改善其生态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硬基质海堤促进白脊管藤壶(Fistulobalanus albicostatus)南方种群向北方扩张和北方种群向南方扩张,进而改变了其种群遗传结构。基于COI基因对白脊管藤壶种群间遗传结构的分析发现:白脊管藤壶的南、北种群之间存在显着的遗传差异,但南、北种群边界之间的地理距离从硬基质海堤出现前的数百公里到现在仅余40公里,表明硬基质海堤促进了其南、北种群的扩张,尤其是南方种群已突破长江口这一系统地理学隔离,到达33°N。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硬基质海堤将成为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南、北种群基因交流的廊道。硬基质海堤增加了南、北方自然岩相群落之间的种群联通性。幼体扩散轨迹模拟结果显示:南方自然岩相春、夏季产出的浮游幼体可以到达江苏沿海地区夏,而硬基质海堤的修建为这些幼体提供了可以附着的基质。硬基质海堤春、夏季产出的幼体能够到达北方自然岩相。硬基质海堤成为了南、北种群幼体交流的“跳板”,增加了南、北方自然岩相群落种群联通性。通过宏条形码技术分析扬子三角洲近海海域贝类浮游幼体组成,进一步证实了幼体扩散轨迹模拟的结果,确认了南方生物和种群继续向北扩张的趋势。潮间带高温(34.5°C)和大量降水(>50 mm/h)显着降低日本菊花螺(Siphonaria japonica)单位重量卵带的幼体孵化数。沿海地区高温天气和降水量的增加,会进一步阻碍日本菊花螺幼体的产出,影响其种群动态和幼体补充。日本菊花螺幼体具有较强的盐度和温度耐受性,有利于幼体在近海区域不同环境下的存活和扩散,有助于其种群扩张和种群交流。综上所述,硬基质海堤的修建会造成南方物种和种群向北扩散,突破长江口生物地理隔离,从而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分布和种群遗传结构产生影响。硬基质海堤成为了南、北种群幼体交流的“跳板”,增加了南、北方自然岩相群落种群联通性。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硬基质海堤会进一步改变我国岩相潮间带生物地理格局。本研究对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岩相潮间带生物分布区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对预测未来岩相潮间带生物分布格局提供技术支持。

金文育,彭欣,王宁,刘俊峰[8](2017)在《渔山列岛夏季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文中认为于2014年8月,在浙江宁波渔山列岛布设4个岩礁断面开展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调查,分析其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等。该调查共采集到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98种,包括大型底栖动物70种和大型底栖藻类28种;其中优势种有9种,分别为小结节滨螺[Echinolittorina radiata(Souleyet)]、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Wiegmann)]、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Gould)]、带偏顶蛤[Modiolus comptus(Sowerby)]、栗色拉沙蛤[Lasaea nipponica(Keen)]、日本笠藤壶[Tetraclita japonica(Pilsbry)],刺巨藤壶[Megagbalanus volcano(Pilsbry)],以及珊瑚藻[Corallina officinalis(Linnaeus)]和小石花菜[Gelidium divaricatum(Marteus)]。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为8 515.50 g/m2,平均丰度为6 841.63个/m2;各断面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分别为1.89±0.14、0.38±0.01和3.66±0.52。ABC曲线分析表明,4个断面受到一定扰动。与历史资料相比,该区域物种数减少明显,生物量和丰度有所增加,优势种被个体较小的日本笠藤壶、条纹隔贻贝等物种所演替。上述结果可为渔山列岛潮间带开发保护管理及其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毕耜瑶[9](2016)在《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潮间带软体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规律》文中认为本文主要对南麂列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种类组成、数量时空分布、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特征、群落演替情况进行了研究,文中数据来自于2013年11月(秋季)、2014年2月(冬季)、5月(春季)和8月(夏季)在南麂列岛潮间带进行的潮间带软体动物资源调查所获得的调查资料,用生物量和丰度作为软体动物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对该区域潮间带软体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变化、群落结构变化及其演替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本次调查所得的样品,经分析共鉴定出软体动物种类77种,隶属于3纲13目37科56属。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分别鉴定出55种、61种、59种、47种软体动物。春季、秋季优势种都是3种,夏季、冬季的优势种都是5种,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成为各季节的第一优势种。软体动物的季节分布上,平均丰度大小排布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平均生物量大小排布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垂直分布上,其平均丰度和平均生物量都是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2)软体动物的平均Pielou均匀度指数(D)为2.19,平均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J’)为0.58,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1.51,但各个季节差距较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大小关系为冬季(1.61)>春季(1.57)>夏季(1.54)>秋季(1.32)。不同季节组间相似性春季(38.68%)>夏季(37.26%)>秋季(36.21%)>冬季(35.80%),组间相异性秋季-冬季最大,春季-夏季最小。(3)群落SIMPER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季节均可被分为三组,其NMDS分析的stress值分别为0.12、0.1、0.11、0.14,且其组内相似性和组间相异性差异较大。ABC曲线显示春季、秋季、冬季的软体动物群落尚未受到较大的干扰,夏季的软体动物群落已经受到较大的干扰。(4)通过跟前几次对南麂列岛研究的文献对比得出,虽然近几年对南麂列岛的生物的保护力度加大,但是潮间带软体动物种类数降低且群落结构也有所不同。

江海华,彭欣,肖国强,张永普,张炯明,方军,蔡景波[10](2014)在《温岭海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文中指出为了解浙江温岭海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在沿海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的群落结构变化,2011年10月和2012年4月对温岭8个海岛8条断面开展了春、秋季2个航次的调查。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96种,包括软体动物40种,藻类29种,甲壳动物15种,多毛类6种,棘皮动物6种;平均生物量为1 794.16±1 148.08g/m2,平均丰度为679±497ind/m2,生物量和丰度均为秋季高于春季。温岭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主要以藤壶-荔枝螺群落为主,主要优势种为日本笠藤壶Tetraclita japonica和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其生物量和丰度占80%以上,优势度非常明显。运用ABC曲线、等级聚类和nMDS对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发现,群落结构已受到中度干扰,稳定性差;与周边的洞头列岛、南麂列岛和嵊泗列岛相比,物种数仅为其一半左右。这种分布情况与其所处的生境有关,同时也表明受到人类活动(如污染和采捕等)的影响,群落结构次生化。

二、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 Ⅱ.数量组成与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 Ⅱ.数量组成与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苍南无居民海岛岩相潮间带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站位布设和样品采集
    1.2 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种类组成
    2.2 优势种
    2.3 生物数量分布
    2.4 生物多样性分析
    2.5 群落结构分析
    2.6 ABC曲线分析
3 讨论
    3.1 海岛潮间带生物群落的分布特征
    3.2 人类活动对海岛潮间带生物群落的影响
    3.3 海岛潮间带生物多样性保护
4 结论

(2)甲烷氧化微生物生态位分异环境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文中缩写说明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甲烷与温室效应
        1.1.1 甲烷及其温室效应
        1.1.2 主要甲烷源及甲烷减排意义
    1.2 甲烷的微生物汇
        1.2.1 甲烷氧化细菌
        1.2.2 甲烷氧化古菌
    1.3 甲烷氧化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1.3.1 甲烷氧化微生物生态分布研究现状
        1.3.2 甲烷氧化微生物生态位分异研究现状
    1.4 土壤甲烷氧化微生物
        1.4.1 土壤在全球甲烷循环中的重要性
        1.4.2 土壤甲烷氧化微生物的研究意义
    1.5 论文研究目标及基本思路
2 典型生境中甲烷氧化微生物生态位分异特征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取样区选点与样品采集
        2.1.2 潜在甲烷氧化速率测定
        2.1.3 DNA抽提与定量PCR
        2.1.4 宏基因组测序
    2.2 结果
        2.2.1 浙江地区典型土壤生境甲烷氧化微生物生态位分异特征
        2.2.2 东北地区典型土壤生境甲烷氧化微生物生态位分异特征
        2.2.3 新疆地区典型土壤生境甲烷氧化微生物生态位分异特征
        2.2.4 西藏地区典型土壤生境甲烷氧化微生物生态位分异特征
    2.3 讨论
        2.3.1 甲烷氧化微生物在纵向空间上的生态位分异特征
        2.3.2 甲烷氧化微生物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特征
        2.3.3 土壤生境sulfate-AOM功能的行使者
    2.4 小结
3 典型生境中甲烷氧化微生物关键功能物种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DNA抽提与PCR扩增
        3.1.3 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
        3.1.4 物种网络构建
        3.1.5 核心物种筛选
        3.1.6 系统发育分析
    3.2 结果
        3.2.1 典型土壤生境中的基石物种
        3.2.2 典型土壤生境中的核心物种
        3.2.3 典型土壤生境中的优势甲烷氧化功能物种
    3.3 讨论
        3.3.1 甲烷氧化微生物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3.3.2 典型土壤生境中优势甲烷氧化细菌
        3.3.3 典型土壤生境中优势甲烷氧化古菌
    3.4 小结
4 甲烷氧化微生物生态位分异的环境影响机制
    前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
        4.1.2 潜在甲烷氧化速率测定
        4.1.3 DNA提取与定量PCR
        4.1.4 宏基因组测序
        4.1.5 理化因子测定
        4.1.6 生物统计学分析
    4.2 结果
        4.2.1 微生物群落结构主成分分析与代谢功能主坐标分析
        4.2.2 典型土壤生境甲烷循环功能基因分布
        4.2.3 pH、温度等环境条件对甲烷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4.2.4 无机氮对甲烷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4.3 讨论
        4.3.1 气候分区、土地利用类型和深度对甲烷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4.3.2 环境条件对甲烷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4.3.3 氮素对甲烷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4.4 小结
5 甲烷氧化微生物对氮素输入的响应机制
    前言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品采集
        5.1.2 原位甲烷排放与理化因子测定
        5.1.3 潜在甲烷氧化速率测定
        5.1.4 DNA抽提与定量PCR
        5.1.5 宏基因组测序
    5.2 结果
        5.2.1 潮间带沉积物无机氮水平时空差异
        5.2.2 潮间带反硝化型厌氧甲烷氧化微生物
        5.2.3 稻田土壤无机氮水平季节性差异
        5.2.4 稻田土壤甲烷氧化微生物对氮素输入的响应机制
    5.3 讨论
        5.3.1 氮素输入改变了潮间带甲烷氧化格局
        5.3.2 氮素输入改变了稻田土壤甲烷氧化格局
        5.3.3 富营养化vs全球气候变暖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研究生阶段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论文发表情况
        获得专利情况
        获得奖励情况

(3)基于三元结构的典型海岛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岛系统及评价研究现状
        1.2.2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1.2.3 系统突变及弹性理论
        1.2.4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技术路线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2.2.1 气候气象
        2.2.2 地质地貌
        2.2.3 水文动力
        2.2.4 海洋自然灾害
        2.2.5 海洋资源
    2.3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2.4 研究区域海洋开发利用现状
    2.5 主要研究方法
第3章 研究区社会经济环境基础数据
    3.1 数据组成与来源
    3.2 研究区社会经济及环境背景
        3.2.1 区域社会经济背景
        3.2.2 区域资源环境背景
    3.3 研究区社会经济及环境现状
        3.3.1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3.3.2 资源环境及修复措施
    3.4 研究区周边海域生态环境质量
        3.4.1 数据来源及组成
        3.4.2 数据统计分析及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岛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海岛可持续发展定义
    4.2 海岛系统分析
        4.2.1 海岛系统定义
        4.2.2 海岛系统中的“人-地”关系
    4.3 海岛“人-地”系统特征及状态变量
        4.3.1 岛陆资源环境特征及人类活动
        4.3.2 潮间带资源环境特征及人类活动
        4.3.3 周边海域环境特征及人类活动
        4.3.4 自然与人类活动的联结
        4.3.5 海岛可持续发展系统状态变量
    4.4 海岛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4.4.1 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
        4.4.2 指标设置的基本原则
        4.4.3 评价指标体系
        4.4.4 评价属性及其他说明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泗礁黄龙诸岛可持续发展评价
    5.1 研究区“人-地”系统发展变化概述
        5.1.1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
        5.1.2 研究区海洋环境变化分析
        5.1.3 研究区社会-经济-环境变化总结
    5.2 泗礁黄龙诸岛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5.3 泗礁黄龙诸岛可持续发展评价
        5.3.1 可持续发展指数计算
        5.3.2 研究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海岛系统状态演化分析及管理建议
    6.1 研究区可持续发展状态值测算
        6.1.1 梯级突变模型构建
        6.1.2 海岛可持续发展系统状态值
        6.1.3 系统状态转变的驱动力分析
        6.1.4 系统状态转变中的快变量与慢变量
    6.2 基于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双评价的海岛管理
        6.2.1 研究区海岛管理现状
        6.2.2 基于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双评价的海岛管理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已发表论文
致谢
附件1:2011年5 月生态调查结果与评价
附件2:2019年5 月生态调查结果与评价
附件3:研究区常见植物名录

(4)玉环国家级海洋公园夏季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区域概况
    1.2 取样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种类组成
    2.2 优势种
    2.3 数量组成的水平分布
    2.4 数量组成的垂直分布
    2.5 多样性指数
    2.6 群落结构
    2.7 水平分布特征
    2.8 与邻近其他岩相海岛的比较
3 结 论

(5)岛群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初步研究 ——以舟山石化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岛群生态系统评价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气象
        2.1.3 区域地形地貌
        2.1.4 水文状况
        2.1.5 生态环境状况
    2.2 社会经济情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与经济
    2.3 项目工程概况及施工进展
第三章 岛群生态系统评价方法
    3.1 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2 指标分析
        3.1.3 指标体系构建
    3.2 评价标准确定
        3.2.1 环境质量
        3.2.2 生物生态
        3.2.3 岛群景观
    3.3 赋值方法
    3.4 权重确定
    3.5 岛群综合评价
第四章 岛群生态评价在舟山石化基地开发中的应用
    4.1 数据来源
    4.2 各级指标调查与评价
        4.2.1 环境质量
        4.2.2 生物生态
        4.2.3 岛群景观
    4.3 施工过程中岛群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4.3.1 生态指标评价分析
        4.3.2 施工过程中岛群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浙南岛屿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时空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
        1.1.1 立题背景
        1.1.2 区域概况
        1.1.3 目的意义
        1.1.4 研究内容
        1.1.5 技术路线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区系及种类组成
        1.2.2 群落结构
        1.2.3 优势种及其生态位
        1.2.4 种群遗传学
        1.2.5 资源修复
第二章 浙南岛屿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时空分布
    2.1 研究方法
        2.1.1 区域概况
        2.1.2 采样方法
        2.1.3 数据处理
        2.1.4 图件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种类组成
        2.2.2 物种温度习性特征
        2.2.3 数量时空变化
        2.2.4 群落结构分析
        2.2.5 多样性时空变化
    2.3 讨论
        2.3.1 种类组成及区系变化
        2.3.2 数量变化特征
        2.3.3 群落结构特征与健康状况
        2.3.4 人为采捕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浙南岛屿潮间带优势种及其生态位
    3.1 研究方法
        3.1.1 调查方法
        3.1.2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优势种组成
        3.2.2 优势种个体大小变化
        3.2.3 优势种生态位
        3.2.4 生态位重叠
        3.2.5 物种等级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
    3.3 讨论
        3.3.1 优势种时空变化
        3.3.2 优势种生态竞争
        3.3.3 种间聚类和排序
    3.4 小结
第四章 浙南岛屿潮间带两种优势种种群遗传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样品收集
        4.1.1.1 日本笠藤壶
        4.1.1.2 条纹隔贻贝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日本笠藤壶
        4.2.1.1 碱基组成分析
        4.2.1.2 遗传距离分析
        4.2.1.3 种群扩张与种群间基因交流值分析
        4.2.2 条纹隔贻贝
        4.2.2.1 碱基组成
        4.2.2.2 遗传距离
        4.2.2.3 种群扩张与种群间基因交流值分析
    4.3 讨论
        4.3.1 碱基组成
        4.3.2 遗传距离
        4.3.3 种群扩张
        4.3.4 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和保育
    4.4 小结
第五章 浙南岛屿潮间带生物资源修复及其效果评估
    5.1 材料和方法
        5.1.1 研究区域概况
        5.1.2 品种筛选
        5.1.3 放流区管理
        5.1.4 放流概况
        5.1.5 采样方法
        5.1.6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增殖品种的数量变化
        5.2.2 种类组成变化
        5.2.3 数量变化
        5.2.4 优势种变化
        5.2.5 多样性指数变化
        5.2.6 群落结构分析
    5.3 讨论
        5.3.1 增殖品种变化
        5.3.2 数量变化
        5.3.3 群落结构变化
        5.3.4 探索贝类资源增殖放流的管理模式
    5.4 存在问题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附表1 浙南岛屿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物种名录
附表2 浙南岛屿潮间带软体动物温度习性及分布
附表3 浙南岛屿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物种丰度及分布
附表4 基于日本笠藤壶COI片段的12个种群间遗传距离
附表5 基于日本笠藤壶16S片段11个种群间遗传距离
附表6 基于条纹隔贻贝COI片段12个种群间遗传距离
附表7 基于条纹隔贻贝16S片段12个种群间遗传距离
附图版 浙南岛屿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优势种分类介绍及图谱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7)环境变化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岩相潮间带生物地理格局
        1.1.1 我国岩相潮间带生物地理格局概况
        1.1.2 我国岩相潮间带生物地理格局形成原因
    1.2 围填海工程和硬基质海堤修建及其生态效应
        1.2.1 我国围填海工程和硬基质海堤的修建
        1.2.2 围填海工程和硬基质海堤的生态效应
    1.3 海洋生物种群联通性
        1.3.1 物理过程对种群联通性的影响
        1.3.2 生物过程对种群联通性的影响
        1.3.3 生物—物理过程集合模型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硬基质海堤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定性调查
        2.2.2 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定量调查
        2.2.3 历史资料获取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硬基质海堤群落的组成
        2.3.2 硬基质海堤和自然岩相群落α多样性比较
        2.3.3 影响硬基质海堤群落成对β多样性的因素分析
        2.3.4 硬基质海堤群落多点β多样性随时间的变化
        2.3.5 硬基质海堤与自然岩相群落β多样性比较
    2.4 讨论
        2.4.1 硬基质海堤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
        2.4.2 硬基质海堤群落形成过程
        2.4.3 硬基质海堤群落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生态影响
第三章 硬基质海堤对白脊管藤壶系统地理学格局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DNA提取及COI序列获取
        3.2.3 序列多样性分析
        3.2.4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3.3 结果
        3.3.1 序列多样性
        3.3.2 种群遗传结构
    3.4 讨论
第四章 幼体扩散对我国岩相潮间带生物种群联通性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幼体扩散轨迹模拟
        4.2.2 贝类浮游幼体样品采集
        4.2.3 DNA的提取和454焦磷酸测序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浮游幼体的扩散轨迹
        4.3.2 扬子三角洲近海区域贝类浮游幼体组成
        4.3.3 区域间贝类浮游幼体多点β多样性差异
    4.4 讨论
        4.4.1 宏条形码技术在检测贝类浮游幼体组成中的适用性
        4.4.2 浮游幼体扩散对我国岩相潮间带生物种群联通性的影响
        4.4.3 长江冲淡水对幼体扩散的影响
第五章 温度和盐度对日本菊花螺幼体孵化和存活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原位温度测定
        5.2.2 温度对幼体孵化的影响
        5.2.3 温度对幼体存活率的影响
        5.2.4 温度对成体心脏功能的影响
        5.2.5 日本菊花螺种群调查
        5.2.6 室内模拟降水对幼体孵化的影响
        5.2.7 自然降水对幼体孵化的影响
        5.2.8 盐度对幼体存活率的影响
        5.2.9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日本菊花螺卵带内胚胎发育过程
        5.3.2 温度对幼体孵化的影响
        5.3.3 温度对成体心脏功能的影响
        5.3.4 栖息地环境温度状况
        5.3.5 厦门日本菊花螺种群变化
        5.3.6 降水对幼体孵化的影响
        5.3.7 幼体对盐度的耐受能力
        5.3.8 幼体对温度的耐受能力
    5.4 讨论
        5.4.1 潮间带高温对日本菊花螺幼体孵化的影响
        5.4.2 栖息地环境温度与日本菊花螺种群变化之间的关系
        5.4.3 不同程度降水对日本菊花螺幼体孵化的影响
        5.4.4 有效降水对日本菊花螺种群的影响
        5.4.5 日本菊花螺幼体对盐度和温度的耐受能力及其生态意义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本研究创新点
    6.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参与项目
参加会议
发表文章
致谢

(8)渔山列岛夏季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区域概况
    1.2 取样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种类组成
    2.2 生物量和丰度的水平分布
    2.3 生物量和丰度的垂直分布
    2.4 优势种
    2.5 生物多样性指数
    2.6 ABC曲线
3 讨论
    3.1 大型底栖生物数量变化特征
    3.2 群落结构稳定性及其演替
4 结论

(9)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潮间带软体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潮间带软体动物研究方法及进展
    1.2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1.3 潮间带软体动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研究的必要性
    1.4 南麂列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的研究现状
    1.5 南麂列岛海域概况
        1.5.1 南麂列岛海域的地理位置
        1.5.2 南麂列岛海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1.5.3 建区状况
        1.5.4 南麂列岛物种调查情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调查方法
    2.2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第三章 软体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3.1 种类组成
    3.2 优势种
    3.3 软体动物时空分布
        3.3.1 丰度的时空分布
        3.3.2 生物量的时空分布
        3.3.3 软体动物的垂直分布
        3.3.4 优势种条纹隔贻贝的分布
    3.4 讨论
        3.4.1 软体动物种类组成
        3.4.2 软体动物丰度、生物量变化
        3.4.3 软体动物优势种的变化
        3.4.4 与邻近岛屿的比较
第四章 软体动物的多样性与群落结构
    4.1 物种多样性
    4.2 群落结构特征的季节变化
    4.3 群落结构特征的空间变化
    4.4 ABC曲线特征
    4.5 讨论
        4.5.1 多样性分析
        4.5.2 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4.5.3 ABC曲线特征分析
第五章 软体动物群落结构演替
    5.1 自80 年代以来几次南麂列岛潮间带调查结果
    5.2 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南麂列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种名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10)温岭海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方法
    1.2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类组成及分布
    2.2 数量组成及分布
    2.3 优势种分布特征
    2.4 群落结构分析
    2.5 ABC曲线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3.1 海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与生境的关系
    3.2 大型底栖生物受人类干扰的影响

四、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 Ⅱ.数量组成与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苍南无居民海岛岩相潮间带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J]. 刘瀚仁,廖一波,寿鹿,曾江宁,汤雁滨,刘清河,谭勇华,吕兑安,程杰. 海洋学研究, 2021(02)
  • [2]甲烷氧化微生物生态位分异环境驱动机制研究[D]. 王家骐. 浙江大学, 2020
  • [3]基于三元结构的典型海岛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柳柱. 南京大学, 2020(12)
  • [4]玉环国家级海洋公园夏季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J]. 王航俊,邹清,郜钧璋,刘亚林,姚炜民. 海洋环境科学, 2020(01)
  • [5]岛群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初步研究 ——以舟山石化基地为例[D]. 徐中昌. 上海海洋大学, 2019
  • [6]浙南岛屿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时空格局研究[D]. 彭欣. 云南大学, 2019
  • [7]环境变化对我国岩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地理格局的影响[D]. 王伟. 厦门大学, 2019(08)
  • [8]渔山列岛夏季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研究[J]. 金文育,彭欣,王宁,刘俊峰. 海洋科学, 2017(03)
  • [9]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潮间带软体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规律[D]. 毕耜瑶. 浙江海洋大学, 2016(01)
  • [10]温岭海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J]. 江海华,彭欣,肖国强,张永普,张炯明,方军,蔡景波. 海洋学研究, 2014(03)

标签:;  ;  ;  ;  ;  

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研究Ⅱ.数量构成和分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