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木刻的艺术魅力

黑白木刻的艺术魅力

一、黑白木刻的艺术魅力(论文文献综述)

许亚婧[1](2022)在《关于黑白木刻版画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浩如烟海的艺术形式中,黑白木刻版画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有着独特的魅力。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传统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此环境下,利用黑白木刻版画来进行动画设计可以使动画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更加强烈,变得更加简洁明快,也展示出黑白木刻版画的魅力。本文分析了黑白木刻版画与动画设计的关系,对黑白木刻版画在动画设计中的制作表现和应用进行了探究。

王楠[2](2021)在《浅谈黑白木刻创作的体会》文中指出黑白木刻是版画的入门基础,它代表了版画的灵魂。黑白木刻不追求绚丽夺目的效果,没有太多的装饰,没有过多的渲染,可以一眼看清楚,可以尽情地表达纯净、质朴的感觉,观赏者可以从黑白中体会人生百味。

李婧[3](2021)在《黑白木刻版画语言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黑白木刻版画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门类,在美术史的发展进程中经过无数优秀手工艺者的传承与创新,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光彩。但随着如今艺术种类的增多,艺术形式的多样,平面设计、数字动漫、VR艺术、声光艺术等夺人眼目的新兴艺术占据了艺术的主流市场。与之相对,许多传统艺术因不再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黑白木刻版画即是如此。在新颖艺术形式层数不穷的今天,黑白木刻版画单纯的色彩和质朴的形式已不再引人注目,因而与新兴艺术形式的融合度不够,并逐渐退出主流艺术舞台,在大众认知中远不及国画、雕塑、油画、摄影等其他艺术门类艺术价值高,甚至仍然处于“不为人所知”的认识盲区之中。为了提高大众对黑白木刻版画艺术的认知与了解,再现黑白木刻版画的辉煌时代,就要将黑白木刻版画的艺术性与社会功能性相统一,使之能够完美融合当今艺术形式,从而走入大众生活。黑白木刻版画属于二维空间艺术,可与之匹配的二维空间的新兴艺术形式有很多,如静态形式的平面设计艺术与动态形式的动画艺术都在此范围内。动画设计几乎包揽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可接触到的一切动态图像,平面设计艺术则与以不同材质为载体的实用物品设计息息相关,如包装、书籍、海报、商业LOGO等。若能将黑白木刻版画融入到平面设计艺术与动画艺术之中,其价值就能通过新兴艺术形态得以完美复现。本文通过解构黑白木刻版画的刀法、色彩、印痕等艺术形式语言,分析黑白木刻版画与新兴艺术的融合方式。再通过黑白木刻版画与静态、动态视觉艺术融合的成功案例,论证黑白木刻版画艺术语言应用于平面设计与动画设计领域的可行性与优势,探讨黑白木刻版画与平面设计、动画等新兴艺术形式融合的实际意义。

肖巧巧[4](2021)在《论徐匡黑白木刻的艺术特色及实践运用》文中提出徐匡先生作为新中国现实主义版画家的突出代表者之一,其黑白木刻作品在汲取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立足于现实生活,注重自身艺术情感的表达。其作品弥漫着浪漫主义色彩和人文主义精神,将抒情性和主题性有机结合,并以典型瞬间和诗意化的语言高举现实主义旗帜。探寻徐匡先生黑白木刻艺术特色,学习借鉴其作品艺术特色的形成与发展,对我们的版画创作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前部分通过对徐匡黑白木刻作品进行梳理和解析,从题材、构成形式、刀法和情感表达等方面探究其作品的艺术特色。文章后部分则着眼于本人在研究生时期的版画创作,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分析作品中的选题来源、构图形式、刀法运用、情感表达以及对徐匡黑白木刻艺术特色的借鉴与创新等方面,完成自己的毕业创作。

石晔[5](2021)在《《红岩》小说版画插图的艺术特色研究》文中提出《红岩》小说版画插图是为着名作家罗广斌、杨益言的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红岩》所作的版画插图,所表现的内容为解放前夕,以江姐、许云峰、成岗等为代表的革命烈士在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监狱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红岩》小说版画插图是由李少言、牛文为代表的八位美协四川分会的版画家们,以群体性组画创作的方式完成的。每位艺术家的作品在保持主题性创作整体风貌的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独特艺术语言,通过情感的表达描绘出当时刻骨铭心的真实事迹,使插图与小说相辅相成,相互呼应。本文通过探究小说插图的历史背景及艺术家的创作经历,从而对《红岩》小说版画插图别具匠心的构图、简练凝重的刀法、巧妙的黑白构成以及丰富的情感表达等艺术特色进行研究,分析出组画创作中艺术家们在题材选择、构图形式、艺术风格等方面的个性与共性。并对今天中国美术创作,尤其是版画创作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今天的版画创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重要的指导意义。

姜明秀[6](2021)在《黑、白、灰在木刻创作中运用与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白木刻是凸版类版画中的一种,可以说,黑与白是黑白木刻版画的灵魂,因为黑白木刻的语言表达是基于黑、白、灰的基础之上,黑、白、灰也是黑白木刻版画中唯一的色彩,黑白木刻版画将万千事物的形态和色彩浓缩于黑与白两个基本色之中,通过高度概括、简约的表达手法赋予黑白木刻艺术更加纯粹、明快的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另外,黑白木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中西方艺术史的发展中有着深厚的底蕴,隐含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使其在世界美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便是立足本人在创作实践中的感悟,并基于黑白木刻中黑、白、灰的独特艺术表现语言,探讨黑、白、灰的特征与运用。在此研究基础上完善个人理论体系,理论辅以创作,借此帮助本人形成自身的创作风格。

杨春艳[7](2021)在《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8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数十万复转官兵、支边青年等组成的热血团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北大荒这块千里亘古的荒原上,拉开了大面积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序幕。为了丰富单调的垦荒生活,协助文化宣传工作,多才多艺的青年们就地取材,创作了质朴的版画。晁楣是最早一批以北大荒为题材创作版画的北大荒艺术工作者。本文把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起源、发展和完成三个时期,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早期即1958年之前的艺术学习与军旅生涯;中期即1958年前往北大荒至1978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版画艺术创作转型;后期即1978年至2006年最后一幅版画创作完成。着重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版画艺术风格特点,在研究中结合史实立足作品本身的形式,包括访谈录、日记及文献资料,兼顾历史影像资料等。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的研究,是对晁楣版画风格演变脉络的梳理以及版画风格演变规律的整理,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研究的有力补充和完善,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传承的推动和理论支持。确立了晁楣在北大荒版画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作为代表者和组织者的重要地位,最终引领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的发展潮流。对于中国版画而言,晁楣版画不应停留在风格和形式层面,他构建的北大荒的现实生活图像的价值远远超出作品本身。全文共分为五章,按时间顺序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提出了问题点与研究难点,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研究过程中运用的方法。第一章介绍了晁楣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分别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第二章为晁楣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即通过早期的艺术学习和工作、生活经历促成的早期版画创作实践。第三章分析了晁楣版画中期的主导风格,以及这时期风格对其他人的影响。第四章重点分析了晁楣晚期版画中城市题材、工业题材以及形式探索中形成的版画艺术风格,对代表作品进行具体的形式分析,提出晁楣晚期版画风格由繁至简的简约性特点。第五章论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在演变中的规律,生活与环境的变化,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是艺术家个人艺术风格改变的原因。最后部分是结论,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分期依据,以及各个时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点,探讨了个人艺术风格变化的客观规律,生活环境的改变艺术风格随之改变,个人艺术素养和观念的改变艺术追求随之改变,艺术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吸收,艺术风格不断变化。

王金胜[8](2020)在《小视角中的大时代 ——以木刻插图《两月零八天》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插图是艺术的结晶,文明的载体。插图艺术不同于其他独立性艺术,有其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语言结构,并以其特有的形式、独特的艺术魅力。插图与文本为伴生关系,优秀的插图创作与文字互为补充,提升文本的艺术性,使文字展现出大于文本自身的魅力。更能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两月零八天》的插图创作灵感源自于笔者本人参加国庆七十周年庆祝活动的感受和体验。作品画面的原始内容均来自于参训画面,从2019年7月24日开始至2019年10月1日结束,刚好“两月零八天”,将这样一个完整的故事周期,用自己的视角去进行插图创作,这段经历不仅对我本人而言意义重大,同样的,深思其背后所隐藏的故事,它可以放大到我们每个人对社会、时代的回忆和思考。理论结合实践是毕业创作的基本要求,前期的理论研究尤为重要。首先,论文的第一章简要的叙述了论文的选题来源、研究现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在第二章的内容里,主要通过作品分析法,研究分析了在木刻艺术语境下艺术家们如何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与所属时代建立联系,通过自己的“小视角”反映“大时代”,总结出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关注现实生活,反映所属时代这一特征;第三章和第四章阐述了插图《两月零八天》的创作思路和创作过程。此篇论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先通过前期的理论研究为创作打好的铺垫,再结合所学专业,运用插图艺术中视觉语言转换方式,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插图创作,达到记录生活,反映时代的目的。仅此希望此次的艺术创作实践可以为今后的现实主义题材的插图创作提供些许参考。

翟雨晴[9](2020)在《赵延年黑白木刻插图研究》文中提出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发起,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版画艺术发展的前进力量。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以鲁迅为代表,在众多优秀的版画创作者之中,赵延年的作品独具一格,因此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以赵延年为研究主体,力求从较新的研究视角出发,全面探讨赵延年的创作经历、创作背景、个人艺术成就及对现代版画教育事业的影响等。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法、图像分析法等并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运动背景,对赵延年的版画创作风格、艺术技法做了全面的分析。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以纵向时间轴做节点,分析了中国从传统木刻到新兴木刻版画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和必然趋势,以及赵延年是在何等情况之下走上了版画创作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他的创作之路经历了哪几次转折;第二部分主要讨论赵延年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变化,并探讨赵延年对鲁迅小说绘制木刻插图的契机和成就;第三部分从创作技法分析,探讨赵延年创作木刻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第四部分重在总结赵延年的创作影响,探讨赵延年的作品、创作精神以及开创的创作技法对中国现代版画发展的深远影响。

李燕[10](2020)在《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界以来,人们对艺术观念的认识与艺术实践的认知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改变,新媒体艺术的迅猛发展诞生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其中,木刻版画因其创作的特殊性以及发展过程的社会性,在艺术视觉表现上展现出刀法语言的魅力,这种魅力赋予了木刻版画在艺术领域独特的价值和地位,是中国美术历史演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艺术门类。木刻版画发展至今,表达方式千变万化,种类繁多。从木刻版画刀法语言的表述形式及其艺术价值的判别角度出发来看,创作木刻版画中的刀法语言一直是版画家们钻研和分析的对象,因创作者个体文化背景、社会语境和思想认知等的不同,在进行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创作中存在着群体性特征和个体性差异,这种特征和差异不仅是版画作品形式结构、韵律美感、视觉特点的独立符号,还是形成画家艺术语言特性的重要元素。本文综述木刻版画刀法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分析影响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的要素,对比中西方木刻版画刀法形态,继而对当代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创作与发展进行剖析。第二章,对刀法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脉络梳理,着重叙述不同时代背景下刀法语言的演变与创新。第三章,结合本学科专业知识,阐述木刻版画刀法语言中视觉艺术表现各要素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视觉艺术学、心理学、语言学、美学和艺术语言学等学科来对比研究刀法语言、探析中西方刀法语言形态;第四章,通过考察中西方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形态,结合现代视觉图像认知、中西方刀法语言的不同和自己在木刻版画艺术创作中的实践经验,对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形式和情感表达形式进行剖析,旨在为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形式和情感表达形式在中国当代版画创作中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黑白木刻的艺术魅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白木刻的艺术魅力(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黑白木刻版画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黑白木刻版画的发展历程
二、黑白木刻版画与动画设计
三、黑白木刻版画在动画设计中的制作表现
    (一)全帧逐刻的制作方法
    (二)数字技术的辅助
    (三)展现动画的艺术性
四、黑白木刻版画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一)黑白灰的艺术构成
    (二)构图与调性
    (三)木刻风格的奠定
    (四)角色的造型设计
    (五)场景的设计

(3)黑白木刻版画语言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当代黑白木刻版画发展的研究动态
        1.2.2 国外当代黑白木刻版画发展的研究动态
    1.3 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1.4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第2章 黑白木刻版画艺术的语言特征
    2.1 黑白木刻版画的刀法特征
    2.2 黑白木刻版画的色彩特征
    2.3 黑白木刻版画的印痕肌理特征
第3章 黑白木刻版画与应用美术的融合
    3.1 黑白木刻版画语言与平面设计的融合
    3.2 黑白木刻版画语言与动画设计的融合
第4章 黑白木刻版画语言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4.1 黑白木刻版画语言与海报设计的融合
    4.2 黑白木刻版画语言与实用性产品包装的融合
    4.3 黑白木刻版画语言与书籍装帧的融合
第5章 黑白木刻版画语言在动画中的应用
    5.1 黑白木刻版画艺术语言与动画设计的融合
        5.1.1 黑白木刻版画语言与动画人物设计的融合
        5.1.2 黑白木刻版画语言与动画场景设计的融合
    5.2 黑白木刻版画在动画设计中的造型手法的表现
        5.2.1 黑白木刻版画的写实造型手法
        5.2.2 黑白木刻版画的装饰造型手法
    5.3 黑白木刻版画融合于动画设计的现实意义
第6章 黑白木刻形式语言对我毕业创作的启示与影响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传统黑白木刻版画平面版画设计动画版画设计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论徐匡黑白木刻的艺术特色及实践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2 徐匡生平简介
3 徐匡黑白木刻的艺术特色
    3.1 少数民族的题材
    3.2 凝练的形式美感
    3.3 细腻入微的刀味
    3.4 抒情动人的诗篇
    3.5 现实主义的风格
4 本人在创作实践中对木版画的探索
    4.1 版画习作
    4.2 毕业创作实践
        4.2.1 选题缘由
        4.2.2 毕业创作浅析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5)《红岩》小说版画插图的艺术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笔者研究的创新性
2 《红岩》小说版画插图的历史背景
    2.1 书籍版画插图的历史背景
    2.2 《红岩》小说版画插图形成的原因
3 《红岩》小说版画插图的艺术特色
    3.1 别具匠心的构图
    3.2 简练凝重的刀法
    3.3 巧妙的黑白构成
    3.4 丰富的情感表达
4 《红岩》小说版画插图风格的独特性
    4.1 《红岩》小说版画插图创作的共性面貌
    4.2 《红岩》小说版画插图创作的个性彰显
5 《红岩》小说版画插图的影响
    5.1 红岩精神对社会的影响
    5.2 《红岩》小说版画插图对版画创作的影响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黑、白、灰在木刻创作中运用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一、黑白木刻的艺术特征
    (一)造型特征
        1、概括、简约的造型特征
        2、有意味的形式
    (二)色彩特征
        1、黑、白、灰的构成与转换
        2、刀的痕迹
        3、点、线、面的造型运用
二、黑、白、灰在黑白木刻中的运用
    (一)黑、白、灰的构成
        1、造型中的运用
        2、黑、白、灰的转换关系
        3、黑、白、灰在画面中的运用
    (二)黑、白、灰与点、线、面的关系
        1、点、线、面在黑、白、灰中的表现形式
        2、黑、白、灰与点、线、面的穿插与转换
    (三)黑、白、灰在刀法中的体现
        1、刀法的特征
        2、刀法在黑、白、灰中的实际运用
三、黑、白、灰在我的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与表达
    (一) 《流》系列作品
        1、题材的选择
        2、《流》系列作品中的黑、白、灰与点、线、面的关系
        3、《流》系列作品中黑、白、灰与刀法的关系
    (二) 《岸边》系列作品
        1、题材的选择
        2、《岸边》系列作品中的黑、白、灰的构成
        3、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三) 《万万亿朵玫瑰》
        1、题材的选择
        2、《万万亿朵玫瑰》中的黑、白、灰构成
    (四)创作感悟与思考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7)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的意义
    二、问题点与难点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二)国外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晁楣艺术风格形成背景
    一、晁楣版画艺术的时代背景
        (一)北大荒开发前概略
        (二)北大荒垦建与党的文艺方针
        (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目标
    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军旅生活与艺术学习
        (二)第二阶段:生活历练与艺术创新
        (三)第三阶段:时代浪潮与艺术升华
    小结
第二章 晁楣早期版画风格(1950—1958 年)
    一、艺术学习与训练
    二、早期版画创作实践
        (一)军人形象与“斗争性”的延续
        (二)军人形象与新时代的接轨
    三、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
        (一)题材创新
        (二)艺术语言(构图、刀法、颜色)
        (三)套色木刻
        (四)早期风格特点
    小结
第三章 晁楣中期版画风格(1958-1978 年)
    一、开创北大荒版画主导风格
    二、中期版画风格案例分析
        (一)林业题材
        (二)工业题材
        (三)农业题材
    三、中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色
        (一)大景加小人创作模式
        (二)具有现实主义写实性
        (三)重色版和副版
        (四)崇高历史风格的凸显
    小结
第四章 晁楣后期版画风格(1978—2006 年)
    一、城市题材的版画风格
        (一)由农村到城市
        (二)由垦荒到城市
        (三)由叙事到抒情
    二、工业题材的版画风格
    三、形式探索的版画风格
        (一)雪松系列:《雪松》、《松谷》、《天柱》
        (二)大树系列:《冬晨》、《傲霜》、《大树》
        (三)几何系列:《春曲》、《新居》、《留君不住》
    四、晁楣后期版画风格的简约性
        (一)由繁至简的成因
        (二)后期风格简约性的特征
        (三)由繁至简的意义
    小结
第五章 晁楣版画风格演变中的规律探讨
    一、生活与环境的变化
    二、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
    三、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晁楣年表
    附录2 晁楣版画事记
    附录3 晁楣版画作品年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小视角中的大时代 ——以木刻插图《两月零八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
    1.4 研究方法
2 木刻艺术语境下的“小视角”与“大时代”
    2.1 “革命视角”下的大时代
    2.2 “生活视角”下的大时代
    2.3 “地域视角”下的大时代
    2.4 “当代视角”下的大时代
    2.5 我的创作与黑白木刻的契合点
3 《两月零八天》的创作过程
    3.1 前期研究
    3.2 后期创作
4 《两月零八天》的插图创作实践
    4.1 插图文本的生成
    4.2 视觉语言的转换
    4.3 图文形式的研究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后续展望
6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赵延年黑白木刻插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与赵延年版画艺术
    第一节 新兴木刻版画的发展轨迹
        一 传统木刻版画艺术的发展过程
        二 新兴木刻版画艺术的发展历史
        三 新兴木刻运动背景下木刻插图艺术的表现
    第二节 赵延年木刻版画艺术创作
        一 创作沉淀与发展
        二 文革时期的创作遭遇
        三 创作发展高峰期
        四 创作转型期
第二章 赵延年黑白木刻插图的创作风格
    第一节 赵延年版画创作风格的形成与艺术特点
        一 20 世纪60 年代之前的版画艺术特点
        二 文革后创作风格的改变及其特点
    第二节 赵延年黑白木刻插图创作与鲁迅作品
        一 赵延年的黑白木刻插图创作
        二 赵延年木刻插图与其他插图创作人物作品比较
第三章 赵延年黑白木刻插图的艺术技法
    第一节 黑白为正宗的色彩语言
        一 黑白木刻的表现特征与形式
        二 赵延年黑白木刻色彩分析
    第二节 大刀晕刻法的用刀语言
        一 木刻刀具及表现方式
        二 赵延年插图木刻刀法分析
    第三节 正面透印法的印刷语言
第四章 赵延年黑白木刻插图的价值与影响
    第一节 赵延年黑白木刻插图的文化价值与影响
    第二节 赵延年黑白木刻插图的艺术价值与影响
    第三节 赵延年黑白木刻插图的教育价值与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论文切入点
    第四节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木刻版画刀法语言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7世纪到14世纪的版画
    第二节 15世纪到19世纪的版画
    第三节 20世纪以来的版画
第三章 影响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的要素
    第一节 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之语言
    第二节 中西方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视觉表现之刀法对比
        一、中西方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视觉表现之刀技
        二、中西方木刻版画刀法语言之刀痕
        三、中西方木刻版画刀法语言之刀境
    第三节 中西方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视觉表现之材料运用
    第四节 木刻版画刀法语言之艺术视觉特征
        一、中国现代木刻版画刀法语言之视觉审美特征
        二、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之意象性与二维性特征
        三、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之图式性与情感特征
第四章 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之情感表达与前景
    第一节 中西方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之情感表达
    第二节 中国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之表现形式中的黑与白
    第三节 中国当代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视觉表现之创作
    第四节 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之创作前景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业创作参展成果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个人作品
附录三 研究生期间个人作品
致谢

四、黑白木刻的艺术魅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黑白木刻版画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许亚婧. 喜剧世界(下半月), 2022(01)
  • [2]浅谈黑白木刻创作的体会[J]. 王楠. 美术文献, 2021(09)
  • [3]黑白木刻版画语言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李婧. 沈阳大学, 2021(09)
  • [4]论徐匡黑白木刻的艺术特色及实践运用[D]. 肖巧巧.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红岩》小说版画插图的艺术特色研究[D]. 石晔.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黑、白、灰在木刻创作中运用与探索[D]. 姜明秀.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7]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D]. 杨春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小视角中的大时代 ——以木刻插图《两月零八天》为例[D]. 王金胜.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6)
  • [9]赵延年黑白木刻插图研究[D]. 翟雨晴.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木刻版画刀法语言艺术视觉表现探析[D]. 李燕.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黑白木刻的艺术魅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