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金小说的第一人称内焦叙事模式

论巴金小说的第一人称内焦叙事模式

一、论巴金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悦,戴旸[1](2021)在《档案类电视节目的叙事分析——以《见字如面·初心季》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档案类电视节目以档案为创作素材,以档案信息为核心内容,通过艺术演绎与加工,以视听媒介为载体传达某段历史、某份档案的真实信息。黑龙江卫视播出的《见字如面·初心季》是一档带有典型叙事特征的对话类档案节目,其以历史档案为依托,以讲故事为主要形式,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本文从叙事视角、叙事内容、叙事结构和叙事形式等方面深入剖析其叙事性表达方式,以期为国内同类型电视节目的制作提供有益参考。

赵倩[2](2021)在《第一人称内聚焦理论与中学语文文本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涉及第一人称内聚焦的作品,为此选取茹志鹃的《百合花》作为例子,初步探讨其体现的第一人称叙事模式的特点以及叙述者和中心人物存于一身的艺术效果,从而获得中学语文文本分析的新思考。

赵佳妮,李跃强[3](2020)在《世界自然基金会海报中的叙事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关注公益海报的正向价值,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设计领域的相关叙事研究进行回顾,以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海报为研究对象,从叙事主题、叙事模式和叙事方法三方面解读其代表性海报设计。采用案例分析法说明海报中叙事主题与叙述文本间的关系,表明叙述文本的必要性;对照文学中叙事模式的人称视角和叙述者的主观态度将公益海报设计的叙述者进行分类,举例阐述多种叙述者视角在设计中的特点;结合图片分析公益海报中的叙事修辞方法和视觉元素的叙事特点。对公益海报中的叙事设计规律的探讨为该领域的创新设计提供了参考。

贾艳霞[4](2019)在《巴金小说第一人称叙述者研究》文中认为巴金作品一直被认为是激情有余而技巧不足,但是作为一位公认的伟大作家,巴金作品文本自有它的魅力。本文回到巴金的作品文本本身,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巴金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事的技巧和作用。巴金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我”在不同的故事文本中,分别担任故事的主人公、故事的参与者和故事的见证人三种身份,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作用。当叙述者同时还担当着故事主人公的角色时,巴金主要采用了日记体、自传体和书信体三种形式来让主人公剖析自我、抒发感情。在《新生》中,叙述者“我”和故事人物静妹实际上是一个人物的两种性格走向的展现,而叙述者是那个更为复杂更为纠结的方面。最终故事人物影响了叙述者并成功促成了叙述者“我”的新生。复调式的写作方式成为《新生》突出的特点。而到了《狗》中,第一人称叙述者“我”又成为了一个不可靠叙述者,读者需要从文中的字里行间去寻找蛛丝马迹,去发现隐含作者的真实意图,从而发现故事的真相。在书信体小说《利娜》中,文本变得丰富起来,整部小说出现了三个第一人称叙述者。三个叙述者“我”在三个文本层次中互相影响互相改变,并最终成就了充满英雄色彩的成功的启蒙者。叙述者“我”是故事的参与者时,“我”有时和故事人物一起经历故事,一起体验境遇,有时“我”带领读者去寻找真相,发掘人物真实面目,有时“我”还可以直接影响故事人物,给人物以一定的改变。在《第四病室》中,出现在故事文本外的小引中的叙述者“我”和故事内的叙述者“我”呈现一种相互补充、互为背景的状态,他们互相证实对方叙述的真实性,力图证明文本的叙述的可靠性,成为最和谐的叙述共同体。《憩园》里的叙述者在带领读者像侦探一样寻找真相的同时,还承担了一个失败的启蒙者的形象,这个失败的启蒙者正是巴金思想情感和创作进入成熟期的体现,是一个时代的记号。《沉落》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是以一种追忆的口吻叙述故事的,所以在文本中就出现了叙述者和感知者两个“我”,一个在场,一个回忆。整个故事文本中,叙述者和感知者交替出现,而他们叙述的反差正是文本的戏剧张力和艺术魅力所在。当第一人称叙述者“我”仅仅只是做为整个故事的旁观者出现的时候,“我”在整个故事发展中的影响力就被尽量的削弱了,“我”只负责讲“我”看到的这个故事,“我”对故事本身对人物本身不起作用,“我”既不能阻止他前进或后退,更不能促使他发生什么改变,故事人物只是按照自身的既定发展轨迹继续发展下去。但是这并不代表叙述者“我”不重要。《鬼——一个人的自述》中,叙述者“我”就是这样的一个旁观者,但是叙述者“我”却同时是作为故事主人公堀口君的反面出现的,整个故事否定的不止是堀口君的人生选择,也否定了“我”的人生道路。叙述者“我”和故事主人公在这个层面上的意义是同等重要的,这两个角色相反相成,共同构成了小说的主题意义。巴金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还可以根据作品多层的文本世界,区分为不同的文本世界中的不同的“我”,也就是说“我”在不同的文本世界中担负着不同的作用,在上一个文本世界中,“我”是叙述者,到了下一个文本世界中,“我”又成了故事中的人物了。巴金小说的这种具有多层文本世界的模式,可以称为套娃模式。他的《海的梦》、《复仇》都是经典的以叠加的文本世界组成的套娃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读者可以从不同的叙述者和不同的故事人物的视角去看待文本,多重变换的视角带给读者的是丰富而全面的阅读体验。巴金本人一直强调自己不喜欢也不善于使用技巧去写作,但是从文本实际出发,研究者可以发现巴金作品中的艺术上的自觉性。作为一名对自我严格要求的作家,他的大量的以第一人称叙述者为故事讲述人的作品,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状态,不同的故事文本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的身份、角色和作用尽皆不同。

李昫男[5](2019)在《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论》文中提出本文以日记体小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体学、叙事学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的兴起、演变、消退进行整体性关照,通过这一研究,对日记体小说的流变进行梳理,对文本的叙事特征、映射的时代思维、人性心理等深入分析,挖掘出一直以来被主流文学遮蔽的日记体小说,以丰富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的研究成果。日记在我国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多用于古时文人记录历史事件、征战祭祀、日常生活等。原本是一种私人性的写作,漫长的发展中,“着述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在清末民初时期,由于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日记等传统文类与小说结合,产生了中国日记体小说。至二十世纪四十代末,很多新小说家和新文学作家都创作过日记体小说,涌现了大量的作品,形成了清晰的演变脉络。本文在发掘和整理日记体小说文本的基础上,在日记体小说的书写规范、精神内涵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来论述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对象和目前学术界对日记体小说研究的成果,其中不仅仅介绍了当代以来的研究现状,还介绍了现代时期就产生的日记文学理论和对作品的批评文章。并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对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包括“现代”的时间跨度和日记体小说的选择标准。第一章论述民初通俗日记体小说的兴起,首先考察日记体小说缘何在清末民初时期产生,在西方文学第一次大规模的被引入到中国的浪潮中,林译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受到时人的热捧,大多数读者和作家关注的是其令人惋惜的爱情故事,徐枕亚则注意到小说中附日记的形式,从而创作出中国第一篇日记体小说《雪鸿泪史》,而日记体文类的形成,更是传统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随着出版业和印刷业的勃兴,出现了职业作家和市民阶层的读者,这也是日记体小说产生的重要因素。其次探讨了民初日记体小说的文体特征,其实录见闻的笔法和叙事结构的设计,都突显了此时期的写作以叙事为主,并偏向传统文体的叙事策略,缺少情感的展露,并没有把日记体小说情感“真实”表达出来。第二章论述五四精神衍生出的日记体小说,无论是第一人称视角向内转化,还是结构上以作者的情绪流动为主,都体现了日记体小说书写规范的转变及确立。在第二节,笔者论述了一篇与鲁迅《伤逝》互文式写作的作品,《子君走后的日记》,虽然近乎是一个无名的文本,却展示了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非职业作家对日记体小说这一文体的应用程度,以及读者对鲁迅小说《伤逝》的解读和回应。第三章论述后五四时代日记体小说的精神特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这是日记体小说创作的爆发期,延续了五四时期的书写规范,更多的作者加入了日记体小说创作的队伍,更多不同的题材和写作手法也运用其中,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女性作家的作品,她们根据自身的生命体验塑造了一批以女性为视角的婚恋小说。男作家亦有成熟的作品,只是他们的视野已经向着广阔的社会搜索,这个阶段的创作呈现了两类不同的面向。一类是描写觉醒之后,知识分子苦闷反思的小说。经过轰轰烈烈的五四文学运动,热情澎湃的新文学作家们进入了“五四”退潮期。一类是作者以陌生化的人物视角对黑暗、腐败的社会进行辛辣的讽刺。主要是男性作家的作品,集中于沈从文、张天翼的小说。第四章论述遮蔽了“私人体悟”的日记体小说,也就是探究在三十年代,日记体小说的创作从“个人”走向“群体”的特征及缘由。在这一时期,第一人称视角由内聚焦渐渐转向外聚焦,小说内容由对个人情感的描写转向对社会大众的关注,在民族危亡的社会背景影响下,日记体小说多用与作者身份陌生化的小说人物视角,对社会问题进行辛辣的讽刺,反映出作家在这一时期生命体验和审美心理的变化。第五章论述了日记体小说在四十年代的绝唱。相比30年代日记体小说的写作,40年代的创作有从“革命叙事”向“战时叙事”转变的态势,在战争的影响下,日记体小说在40年代的书写规范进一步解体,第一人称视角由内转变为对外的聚焦,心理描写的小说大量减少,转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人物主角也从知识分子趋向军人、小人物、小职员等。而“时间形式”这一核心规范还在遵循,另外,“自我对话”这一特征退居幕后,叙事框架上则双层框架重新占据视野,这都是为叙述社会现实、批判政治腐败的内容服务。而面对着滚滚历史洪流,宏大叙事是这一阶段文学的主流写作,日记体小说限制于文体特征,终究渐渐式微,走向绝唱。本文在研究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的整体演变的同时,也深入时代背景、作家心理,探索文本中呈现出的社会文化问题,性别意识等。力求结合宏观与微观,综合整体与个别的关系,纵深和横向的展现日记体小说的特征风貌,在对文人日记体小说进行文本细读的同时,也关注通俗日记体小说大量创作的实绩,虽然其文学审美意义和文人日记体小说有着差距,但是其存在的价值意义不容小觑,作品中体现的社会景观、人文雅趣、市井生活记录也折射了时人的生活感悟,综合研究文人日记体小说和通俗日记体小说对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卫彦利[6](2017)在《燃烧的心灵轨迹 ——巴金早期(1929~1941年)的短篇小说研究》文中指出巴金先生(19042005)因其中长篇小说而驰誉文坛,晚年又因“讲真话”的大书——《随想录》为世所重,但巴金创作跨度大、数量多的短篇小说,相关的研究则略显沉寂。依学界对其“现代文学”相关创作阶段的划分,本文主要关注巴金19291941年所谓的“早期”的短篇小说。首先分析他化为“人类苦难的歌手”的感情、思想积郁的成因;进而考察他的哀怨、激愤情绪在其短篇小说中鲜明、热烈、汹涌的势态;无论知识分子,还是生活底层的劳动者,甚至取材于异域的历史人物,无不因为这样的感情燃烧,从而涵拥了其形象化的特殊美质。最后从叙事人称方面审视其文体多样化的选择,以期深入认识巴金“情感型”叙述的特殊价值。

张洋荣[7](2016)在《论巴金文学创作中的儿童叙事》文中提出第一人称儿童视角叙述模式的采用,是巴金在张扬“儿童的发现”的时代背景下代入自身童年经验,改变过去惯用的全知全能非聚焦叙述模式所进行的一种崭新的艺术尝试。巴金的儿童视角文本呈现出多重类型:或在儿童视角的观照下嵌入“成人童话”,透过儿童别一种眼光的感知和观察更为直接地展露成人世界的真实面容;或在回溯型文本中的儿童声音背后暗藏成人叙述者的声音,构成儿童与成人的双重视角,增强文本的叙述张力;或借助儿童视角引出成人叙述的故事,形成文本的内外层次,儿童既充当叙述者也充当叙述接受者,在与成人的互动交流中支配着小说的发展,并在读者和故事人物之间形成一个不可或缺的中介,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层次感,更增强了叙事效果。在儿童视角带来的叙事策略的变革和审美化效果之外,儿童视角的运用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人生的角度,并通过儿童与成人的对话清晰传达出作者的真实意图。一方面,巴金借助儿童纯真的目光干预现实,儿童认知的有限和天真无邪的目光使其能够客观地呈现成人的世界,在儿童对成人世界的困惑和不理解中反衬出成人世界的黑暗与残酷,强化批判色彩。另一方面,巴金通过纯真的儿童彰显自己对理想和友情的追求。天真善良的儿童身上寄托着巴金对未来的希望,对儿童友情的歌颂中折射出巴金自身对朋友的忠诚和热爱,儿童视角背后潜藏着一个真诚、坦率的文学巨匠心中最美好的理想诉求。

黄长华[8](2015)在《巴金的叙事理念和叙事实践》文中指出小说家关于小说写作的理念和实践丰富并拓展了叙事的内涵。巴金的写作以探索人生为目的,是典型的文学为人生论者,他倾向于凭借写作者的真挚情感而非华丽技巧来打动读者。其小说文本多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模式,以多重叙述者划分出文本的叙事层次,总体上看,巴金文本的叙事模式表现出由第一人称自叙向第一人称他叙转移的趋势。读者接受是巴金写作时非常关心的要素。巴金小说善于调控写作者与读者、叙述者与故事之间的距离关系,强化文本叙述者的可信性,增强叙事文本的真实性和亲切感,最大限度地实现"用自己的感情去打动读者的心"的叙事意图和叙事目的。

陆邹[9](2015)在《巴金小说的季节叙事及文化内涵》文中认为时间与空间是万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在文艺研究中,这两个重要维度不可忽视。从小说叙事意义上讲,时间尤为重要,对这一特殊视角的研究西方时已形成传统,中国也有所发展,在中国传统宇宙观念中,对时间文化异常重视,基于此中国小说形成了自身较为稳定的叙事特征。在时间范畴内,季节时间表现为春夏秋冬客观的流转变化,且伴随物候规律又有着物理空间呈现,季节节律与生命体征相契合的同时,表现出一种主观的人文精神现象,最为具体的就是通过文学艺术加以表达,普遍作用于人的道德情感。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大量季节叙写,在现代文学中也依然有重要表现,巴金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大家,季节叙事方式表现突出,文本中的季节表现与作者的情感抒发相融合,成为了小说结构形态和思想表达的基本价值属性之一。季节叙事强调以春、夏、秋、冬为重要叙事时间结构,在其流转变化、循环往复的特征下表现出个体生命意识的价值形态,季节本身具有时空统一的双重形式,作者利用季节叙事方式,构建了完整的小说叙事结构。在对巴金小说系统的文本梳理和研究中,可发现四季流转变化的叙事背景,季节不仅成为小说故事时间的依据,亦成为小说意象结构的系统表达,写实与写意相共生,实践与经验相呼应,这一立体丰富的叙事形式既赋予了小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蕴,又拓展了作品的叙事张力和哲学价值。本文基于中国传统的季节表现以及前人提出的“季节叙事”之概念,进行对小说文本表现和作家创作思想的探析研究。全文分为三部分,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主要围绕小说季节的类型聚焦、季节的结构功能以及季节的文化内涵展开论述,以此对巴金小说的季节叙事形态和审美意义进行创新性阐释。绪论概述了选题研究现状,并阐释了“季节叙事”概念及研究意义与特色。正文主要包括三章:第一章从季节叙事的时间单位着手,探讨四季在文本中的叙写和运用,阐述季节时序及物候现象与文本表达的关系,进而系统把握巴金小说作品中季节的形式特征,以此揭示季节与叙事的重要关系,确立文本论述的逻辑基础。第二章从小说文本内部分析出发,具体探讨作者在文本中运用季节叙事的策略和方法,概述小说中的四季对情节铺展和人物塑造的意义,重点分析季节的循环结构和意象系统,对巴金小说的叙事形态进行新层面阐释。第三章以文本结构的季节叙事逻辑为基本,就作者小说中季节叙事的能动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隐藏于文本内外的季节话语系统和个体生命价值的意义,以此表现季节叙事所包含的哲学意蕴与文学精神。结语部分对巴金小说季节叙事的问题作简要辨析,阐明整体上论述的不足之处,分析小说季节叙事的重要意义。

林俊[10](2015)在《巴金小说中的“出走”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现代文学中的“出走”主题为论述线索,选取巴金30、40年代的相关小说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了巴金对出走发生、发展与反思的文学想象;同时,引入现代文学语境,关注巴金的叙事与五四语境中的“出走”主题以及同时代的作家书写的距离与差异。试图从纵横两个方向把握巴金“出走”叙事的特点。在全面梳理巴金“出走”叙事的脉络之外,论文还试图透过这一梳理挖掘“出走”行为背后深刻的现代性意义。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论文首先从语境入手,讨论以留学为最初形式的出走行为发生的历史语境,以及“出走”如何从行为和观念的实践进入到新文学启蒙的框架中,成为现代文学主题书写的一部分的。在语境的支撑下,论文以《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憩园》、《寒夜》等小说为范本,进入到对巴金“出走”主题的细致考察。从《激流》中对五四“走出家”寓言的回应与超越,到《爱情》中“走向何处”的叩问与设计,再到《憩园》、《寒夜》中“出走——归来——再次出走”模式的生成,巴金完成并反思了五四启蒙叙事下的“出走”书写。在巴金的叙事中,“出走”从一种行为、观念中抽离出来,成为作家考量现代个体生命的一个标本。个人与传统的冲突、自我重建中的艰难、无处可去的现代性处境都被集中于“出走”主题之下。在这一意义上,“出走”叙事成为考察时代夹缝中的知识分子与传统血缘之家、现代核心家庭关系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成为追寻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重要线索。

二、论巴金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巴金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档案类电视节目的叙事分析——以《见字如面·初心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多角度融合的叙事视角
    1.1 外聚焦叙事
    1.2 内聚焦叙事
    1.3 零聚焦叙事
2 历史与现实兼有的叙事内容
    2.1 历史故事的深度叙述
    2.2 现实层面的价值升华
3 线性叙事与板块式叙事结合的结构
    3.1 线性叙事结构
    3.2 板块式叙事结构
4 情景再现与专家解读结合的叙事形式
    4.1 情景再现
    4.2 专家解读
5 结语

(2)第一人称内聚焦理论与中学语文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叙事聚焦与第一人称内聚焦理论
二.《百合花》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及其艺术效果
三.作为聚焦的“我”与作为主人公的“我”

(3)世界自然基金会海报中的叙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公益海报
二、叙事与叙事设计
三、世界自然基金会公益海报中的叙事设计
    (一)叙事主题设计——“说什么”
    (二)叙事模式设计——“谁在说”
    (三)叙事方法设计——“怎么说”
        1.视觉叙事常用的修辞方法
        (1)比拟
        (2)排比
        (3)夸张与想象
        (4)对比
        2.视觉元素的叙事特点
        (1)图文
        (2)色彩
四、结语

(4)巴金小说第一人称叙述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综述
    选题的意义和创新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的故事:叙述者即人物
    第一节 日记体式的直剖内心
    第二节 自传体式的自我解读
    第三节 书信体式的直抒胸臆
第二章 他人故事中的“我”:叙述者介入
    第一节 故事感同身受的切身体会者
    第二节 故事真相的发掘者
    第三节 故事主人公的适度影响人
第三章 他人的故事:叙述者的旁观者姿态
    第一节 故事见证人角色
    第二节 叠加的文本世界——套娃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成果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范围界定
第一章 民初通俗日记体小说的滥觞
    第一节 时代机缘与日记体小说的兴起
        一、《巴黎茶花女遗事》与民初日记体小说
        二、作者和读者的情感共鸣与陌生感
    第二节 文体的产生:《雪鸿泪史》的成型过程
    第三节 民初日记体小说的文体特征
        一、观察者与实录见闻的笔法
        二、叙事结构的特征
第二章 五四精神衍生出的日记体小说
    第一节 “我”的觉醒与日记体小说类型的确立
        一、“我”的视角由外向内转变
        二、审美从内容真实到情感真实
        三、自我对话与虚拟的时间
    第二节 《子君走后的日记》:《伤逝》的互文式书写
        一、互动式文本结构的形态内涵
        二、生存空间的隐喻与文本间的对话
    第三节 思想大于审美:《劳动界》集中出现的日记体小说
        一、聚焦内容与日记体形式要素的缺失
        二、审美缺憾下的思想价值意义
第三章 后五四时代日记体小说的精神特质
    第一节 觉醒女性的思维意识与处境
        一、男女形象的颠覆性书写
        二、知识女性的悲苦境地
    第二节 “失贞”女性的性格叙述
        一、妇女问题与日记体小说的创作
        二、日记体的“我”与失贞女性性格曲线描摹
        三、日记体“独语”叙述下的悲凉底色
    第三节 “我”的不可信与讽刺笔法
        一、各具特色的讽刺小说
        二、隐没于宏大叙事的自我嘲讽
第四章 遮蔽了“私人体悟”的日记体小说
    第一节 革命叙事下男性的成长
        一、作家思维与笔下的“我”
        二、李冷:走向信仰的英雄
    第二节 革命女性的男性化描摹
        一、救赎式的信念
        二、符号式的热情
    第三节 代言叙述下的人物群像
        一、穷困病痛中的生命写实
        二、死亡意象的书写
第五章 日记体小说在40年代的绝唱
    第一节 战时“物价上涨”日记体小说:时间意义超越审美
        一、从时间维度探查作品价值
        二、“物价上涨”主题下不同人物视角的特征
    第二节 社会批判与自我批判下的人性透视
        一、“女特务”的自讼——日记体赋予《腐蚀》的温情
        二、情感克制的叙述——《第四病室》中的社会图景
    第三节 时代呼声下的异质——对战争的反思
        一、第一人称视角中的军事题材叙事
        二、代言日本兵的叙述:《完了的日记》
结论:日记体小说的文体演变与文化寓意
参考文献
作品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6)燃烧的心灵轨迹 ——巴金早期(1929~1941年)的短篇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我走的是另一条路”
    1.1 “火一般的反抗”
    1.2 “孩子般的幻梦”
2 “我有感情必须发泄”
    2.1 哀怨之情
    2.2 激愤之心
    2.3 复杂或含蓄
3 “我在跟书中人物一起生活”
    3.1 反映着时代脉搏的知识分子形象
    3.2 饱含着同情与泪水的小人物形象
    3.3 镶嵌着时代印记的历史人物形象
4 第一人称手法的使用
    4.1 多种原因
    4.2 几种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论巴金文学创作中的儿童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引言 巴金小说中的儿童世界
第一章 儿童视角成因
    第一节 时代因素:儿童的发现
    第二节 个体因素:童年的经验
    第三节 叙事因素:策略的需求
第二章 儿童视角的文本类型
    第一节 儿童与成人童话
    第二节 儿童视角与双重视角
    第三节 儿童视角与文本层次
第三章 儿童视角的功能与指向
    第一节 成人与儿童的对话
    第二节 借助纯真目光观照现实
    第三节 通过童真彰显理想诉求
结语 审美的效果与叙事的遗憾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巴金的叙事理念和叙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家把心交给读者
二、第一人称叙事
    1. 多重叙述者类型。
    2. 由第一人称自叙向第一人称他叙的转变。
三、营建叙事文本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9)巴金小说的季节叙事及文化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巴金小说研究概述
    二、季节叙事概念及研究现状
    三、选题的研究意义及特色
第一章 巴金小说季节叙事类型与物候聚焦
    第一节 四季时序的叙事表现
        一、春生
        二、夏长
        三、秋收
        四、冬藏
    第二节 四季自然物候现象的聚焦
        一、“风雨雪雾”的气象叙事
        二、“花云水月”的物象叙事
    第三节 作为叙事背景的岁时节日
第二章 季节时序与巴金小说叙事特征
    第一节 季节循环与小说叙事结构
    第二节 季节秩序与小说叙事情境
    第三节 季节意象与小说叙事功能
        一、四季意象结构与时空场景的呈现
        二、四季意象结构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 巴金小说的季节意识及审美体验
    第一节 传统季节文化对巴金小说的影响
        一、传统“四时”观念的直接影响
        二、对古典叙事传统的接受
    第二节 季节的文化意义与审美体验
        一、季节感知与小说主题内涵
        二、季节体验与创作主体心理诉求
    第三节 个体生命意识下的季节话语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10)巴金小说中的“出走”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巴金小说研究现状
        1.1.1 选题缘由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五四“出走”的发生与巴金的书写
    2.1 还原“出走”的历史语境
    2.2 还原五四“出走”的文学语境
    2.3 五四叙事中的“出走”与巴金的书写
第3章 从“家”出走:“自我”与血缘之家的冲突
    3.1 发现“自我”:个人诉求与家庭伦理的矛盾
        3.1.1 “发现自己”与审视旧家
        3.1.2 “救出自己”与“救出他人”的现代价值体认
    3.2 发现“爱情”:自由恋爱与传统爱情的对立
        3.2.1 被变形的“女儿娜拉”
        3.2.2 被悬置的爱情
    3.3 “走”与“不走”:个人与家庭的激烈对抗
        3.3.1 走:“向死而生”的叙事建构
        3.3.2 不走:“礼教吃人”的全面再现
第4章 走向何处:“自我”重建中的冲突与和解
    4.1 走向爱情:未完成的“自我”建设
        4.1.1 “爱而不能”的尴尬:零余者的“自我”冲突
        4.1.2 “堂吉诃德”式的勇气:以荒诞对抗荒诞
    4.2 走向革命:“自我”重建中的迷失与成长
        4.2.1 爱与不爱的选择:革命者的彷徨
        4.2.2 “自我”冲突的和解:“革命爱情”的生成
第5章 归来--再次出走:“自我”与“家”的关系反思
    5.1 回归于家:“自我”与传统伦理的距离审视
        5.1.1 归家:“自我”的身份修正
        5.1.2 回望中的“家”:“自我”对血缘之家的再审视
    5.2 再次出走:个体生命的“无处可去”
        5.2.1 “妻子娜拉”的出走:现代之家的离散
        5.2.2 “救出自己”的角色置换:双重价值标准下的自由重负
    5.3 “出走—归来—再次出走”:“出走”模式的意义生成与价值反思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论巴金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内聚焦叙事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档案类电视节目的叙事分析——以《见字如面·初心季》为例[J]. 刘欣悦,戴旸. 浙江档案, 2021(12)
  • [2]第一人称内聚焦理论与中学语文文本分析[J]. 赵倩. 文学教育(下), 2021(06)
  • [3]世界自然基金会海报中的叙事设计研究[J]. 赵佳妮,李跃强. 美与时代(上), 2020(08)
  • [4]巴金小说第一人称叙述者研究[D]. 贾艳霞. 河南大学, 2019(01)
  • [5]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论[D]. 李昫男. 吉林大学, 2019(10)
  • [6]燃烧的心灵轨迹 ——巴金早期(1929~1941年)的短篇小说研究[D]. 卫彦利.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3)
  • [7]论巴金文学创作中的儿童叙事[D]. 张洋荣.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8]巴金的叙事理念和叙事实践[J]. 黄长华. 宜春学院学报, 2015(10)
  • [9]巴金小说的季节叙事及文化内涵[D]. 陆邹. 西南大学, 2015(01)
  • [10]巴金小说中的“出走”主题研究[D]. 林俊.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论巴金小说的第一人称内焦叙事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