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速燃料电池商业化

我国加速燃料电池商业化

一、我国加快燃料电池商业化进程(论文文献综述)

Shanghai Municipal Energy Conservation Association Professional Committee;[1](2021)在《上海氢能产业实践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能源革命的不断深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构建绿色低碳、清洁环保、安全高效为核心的新能源体系和产业体系正在稳步推进。上海结合国家对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依托上海的科技、良好的制造技术以及资源,较早地介入了氢能产业和燃料电池领域,氢能产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介绍了上海氢能产业的基础、技术和发展实践特点及经验,同时对上海氢能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并提出了上海氢能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刘诗剑[2](2021)在《能源转型背景下新能源制氢市场推广的关键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模式向高质量发展模式的转变,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越发急迫。如何构建包括氢能在内的新型能源系统、支撑我国能源转型的实现,是当前及未来能源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氢能有望在难以减排的领域实现深度脱碳,其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在我国氢能供给体系中,占主流的是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制氢方式。新能源制氢通过将新能源与电解水制氢技术相结合的形式,可以保障电解水制氢的电力来源是清洁能源,从而实现氢能产业在全生命周期中的清洁化和低碳化。新能源制氢能够连接新能源和氢能这两种能源,保障了氢气的制取过程是清洁低碳的,对于整个氢能产业的清洁化和低碳化起关键作用,从而有助于我国实现“30·60双碳”目标。因此,新能源制氢是我国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并且在目前阶段解决新能源制氢市场推广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对于我国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新能源制氢处于示范应用阶段,并未大规模应用。而新能源制氢无法独立于目前的能源体系之外,必须与现有能源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助力于更高水平的绿色发展。新能源制氢可以应用于多个市场,为针对性地推广新能源制氢,本文选择其中的三个重点市场,即制氢产业的绿色化转型、综合能源系统中作为储能、电力市场中作为需求侧响应资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新能源制氢在这三个重点市场中推广的关键问题,本文的第3、4、5章分别对应这三个重点市场中推广的关键问题。除此之外,新能源制氢的推广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本文的第6章对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开展研究,有助于绿色氢能市场的建设,对新能源制氢的市场推广起到了促进和扶持作用。本文详细的研究工作如下:(1)“综合制氢”对新能源制氢推广的影响研究。首先,从技术组合创新的角度,利用新能源制氢所具有的“负碳排放”特性,将新能源制氢技术和煤制氢技术进行技术组合创新,从而提出一种“综合制氢”方案;然后,为比较不同制氢技术的优劣势,根据制氢技术的特点,建立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最后,通过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综合制氢”方案、煤制氢和新能源制氢的技术效率进行综合评估,探讨不同制氢技术的效率差异,并在新能源制氢效率测算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综合制氢”区位发展潜力进行分析。该部分的研究成果为新能源制氢推广提供一种新的制氢方案。该方案在传统电解水制氢收益的基础上,考虑“负碳排放”特性带来的环境收益,从而提升新能源制氢的综合价值,为新能源制氢项目应用的推广提供有力支持。(2)新能源制氢在综合能源系统中推广的经济性研究。首先,分别根据新能源制氢和磷酸铁锂电池两种储能方式的特点,设计电-储供能能源系统和电-热互补能源系统的基本构成思路,并明确以上两种储能方式的功能特性;然后利用改进的鸡群优化算法,以综合能源系统生命周期的年化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构建电-储供能能源系统和电-热互补能源系统的配置优化模型;最后,将上述模型用于案例分析中,从而比较新能源制氢和磷酸铁锂电池在不同负荷类型的能源系统的经济性和特性。该部分的研究成果将新能源制氢作为一种储能方式,并在“电-氢-电”情景的基础上扩展到“电-氢-电+热”情景,从而提升新能源制氢在储能应用方面的综合竞争力,可为新能源制氢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推广提供重要参考。(3)考虑需求响应的新能源制氢多主体的合作运行研究。首先,根据新能源制氢的高动态响应率和宽功率调节范围的特点,将新能源制氢和新能源发电的合作模式引入电力需求响应市场中;然后,通过合作博弈的收益分配理论,以风电场和风电制氢系统联盟的总收益最高为目标,构建多风电场与风电制氢系统联合优化模型;最后,将上述模型用于案例分析中,验证在风电现货市场的背景下,多风电场与风电制氢系统联合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市场具有多方共赢的特性。该部分的研究成果将新能源制氢作为一种灵活性的需求响应资源,从而挖掘新能源制氢新的附加价值,实现新能源和电解水制氢的协同发展,可为新能源制氢在需求响应中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4)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研究。首先,对绿色氢能的定义以及识别进行介绍;然后,根据新能源制氢公司以及氢气销售公司的共同利益关系,构建基于非共享收益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模型和共享收益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模型;最后,将上述模型用于案例分析中,从而对在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下的氢能市场运作进行模拟。该部分的研究成果通过强制配额以及绿色氢能证书交易的机制,对新能源制氢推广起到了促进和扶持作用。

张云龙[3](2021)在《铁卟啉MOFs基氧还原电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卟啉基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复合型结晶多孔材料,在吸附/分离/储存、光化学以及药物传递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发现,热解卟啉MOFs获得的原子级分散Fe-N-C电催化剂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均具有良好的氧还原(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催化活性。然而,这些研究仅限于将铁卟啉限制于MOFs的骨架或孔道内。本文首次报道了一种可控合成骨架和孔道同时被铁卟啉修饰的MOFs材料并对其衍生得到的ORR电催化剂进行研究,主要进展如下:(1)氯化血红素(Hemin)、间-四(4-羧基苯基)卟吩(TCPP)、Fe IIITCPP和Zr6离子团簇共自组装制备了铁卟啉同时修饰PCN-222(Porous coordination networks,PCN)孔道和骨架的复合材料。热解,HF刻蚀后得到一种纳米棒状电催化剂。优选的20Hemin@10Fe-PCN-222-750-HF纳米棒状电催化剂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均具有优异的ORR催化活性,其半波电位(Half-wave potential,E1/2)分别为0.791 V(vs.RHE)和0.886 V(vs.RHE)。此外,该电催化剂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均表现出良好的耐久性,经2500圈加速耐久性测试后,其E1/2分别负移了43和20 m V(同等条件下,20 wt%Pt/C的E1/2分别负移34和106 m V)。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精细结构谱(XAFS)、球差校正的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ST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测试结果,推测原子级分散的(O/N)2-FeIII-N4结构可能为ORR活性位点。(2)Ce6和Zr6离子团簇与TCPP和Hemin有序共自组装制备了纳米圆柱体Ce-Zr双金属团簇PCN-222 MOFs材料。热解后,纳米圆柱体规则地演变为棱角分明的纳米棱柱体。对比Ce-Zr双金属团簇MOFs基纳米棱柱电催化剂与单一Zr或Ce金属团簇MOFs基电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发现纳米棱柱电催化剂具有更优异的ORR催化活性(碱性介质:E1/2~0.866 V vs.RHE,酸性介质:E1/2~0.700 V vs.RHE)和耐久性(2500圈加速耐久性测试后,其E1/2在碱性和酸性介质中分别衰减为15和32 m V)。推测纳米棱柱电催化剂优异的催化活性源自Ce诱导的氧空穴位点和缺陷位点增加以及Ce、Fe之间的电子调控作用,其耐久性较佳的原因为惰性Zr物种的抗酸腐蚀能力和抗电位脉冲作用。

毛健新[4](2021)在《镍基氧还原电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至今,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消耗量在持续增加,然而,化石能源储量有限、不可再生,且利用化石能源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环境污染气体,从而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因此,探索新型能源的利用手段、开发高效的能源转换技术、寻找容量更大的能源储存技术,是构建可持续的清洁能源系统的必要条件。在众多的能源转换技术和储存技术中,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始终是最值得研究的能源转化方案之一。根据对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燃料电池无疑是最被看好的清洁能源转化技术。燃料电池中的阴极氧还原反应(ORR)是工业化应用中的关键环节,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直接决定了燃料电池的电池效率。提高ORR速率的最佳方法是在电极上使用高活性催化剂。目前,最有效的电催化剂主要是含有Pt的贵金属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价格高、稳定性不足、抗毒化能力较差,限制了燃料电池技术和金属空气电池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开发成本低廉、便于开采、催化活性高、稳定性良好的过渡金属基ORR催化剂已经是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产业的主要目标之一。近年来,过渡金属(如Mo、Fe、Co、Ni、Mn、Cu等)基材料以其独特的电催化性能成为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高效电催化剂。在这些催化剂当中,含有镍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以其简单的合成方法、低廉的制造成本、优秀的催化活性、极佳的电化学稳定性和抗毒化性能,引起了我们的研究兴趣。本文将含镍非贵金属电催化剂作为研究重心,通过对原料与合成方法的探索与研究,讨论了含镍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及形貌对电催化性能和电催化反应过程的影响。首先,对ORR过程、反应动力学、催化活性位点等要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次,通过对反应机理和活性位点的解析,寻找合适的电催化剂结构,进而制备出具有特殊组成和形貌的含镍非贵金属电催化材料,并对这些催化剂进行物理表征和电化学测试,分析出催化剂的确切物理特性,实现对特定结构材料的可控合成。最后,通过原位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SERS)技术,探索了几种不同非贵金属电催化材料的ORR催化路线和机理,讨论了这几种材料催化活性和机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其它类似的电催化剂的合成提出了指导性理论预测。本文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通过一步热解法制备了具有大量异质界面的二硫化三镍/二硫化钼(Ni3S2/MoS2)片层结构材料,并对碱性溶液中ORR催化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电化学研究结果显示,ORR起始电位为0.950 V,半波电位为0.885 V,极限电流密度为5.16 m A cm-2,电子转移数为4,材料具有很好的抗毒化能力和电化学稳定性。与不含Ni的MoS2材料相比,Ni3S2/MoS2异质催化剂具有更规则的纳米结构、更优秀的电子传输能力、更大的电化学活性面积,故而呈现出良好的ORR催化性能。(2)以三聚氰胺为模板制备了Ni3S2/Ni氮掺杂碳类石墨烯片层材料(Ni3S2/Ni-N/C),系统研究了该材料的ORR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ORR起始电位为0.945 V,极限电流密度为5.32 m A cm-2,即使被氧化后依然具有良好的电催化稳定性。Ni3S2/Ni-N/C特殊的结构特性、金属、硫化物和氮碳键的协同作用以及氮碳基底共同提升了材料的催化活性。(3)以规则的镍掺杂类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8(ZIF-8)为牺牲模板,合成了镍氮共掺杂介孔碳(Ni-N/C-NCs)纳米立方材料,研究了引入Ni对氮掺杂碳ORR性能的影响。电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在碱性条件下ORR起始电位为0.940V,半波电位为0.835 V,极限电流密度为6.61 m A cm-2,电子转移数为4,催化稳定性良好。与直接热解未掺杂镍ZIF-8形成的N/C纳米立方材料相比,Ni-N/C-NCs材料的ORR催化活性显着提高。进一步研究表明,Ni掺杂大幅提高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了活性位点数量与种类,碳纳米结构有效提升了材料的电子传输能力。(4)以掺入镍元素的含钴类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67(Ni-doped ZIF-67)为牺牲模板,热解制备了高质量的介孔钴镍氮共掺碳(Co&Ni@N/C)催化剂,初步探究了材料的ORR催化机制。Co&Ni@N/C催化剂具有独特的三维结构,其中N/C、金属态Co和Ni-Nx活性位点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使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碱性ORR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起始电位为0.990 V,半波电位为0.895 V,极限电流密度为6.12 m A cm-2,电子转移数为3.9-4.0,催化稳定性良好。该材料各方面的催化性能均优于商业化Pt/C催化剂。(5)为了研究含镍非贵金属材料的ORR催化机制,我们采用原位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in situ SERS)技术研究了碱性环境中ORR电催化过程。以上述含镍非贵金属催化剂和Co氮共掺杂碳纳米立方(Co-N/C)作为实验组,进行了一系列的in situ SERS测试,通过对相关反应产物和中间体的解析,推断了各材料的ORR决速步骤和反应机理。最后,基于不同镍基材料的催化机理,为改善非贵金属材料的电催化性能提出了多种意见。

邹宝捷[5](2021)在《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表面改性涂层材料及工艺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无污染、噪声低、转换效率高、可在室温下快速启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交通、能源等多个领域。关键部件双极板的综合性能不佳和高昂的成本是限制PEMFC商业化进程的主要原因,对双极板表面进行涂层改性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本课题组基于团簇加连接原子结构模型,从理论上设计得到Cr-C非晶复合薄膜作为改性涂层材料的最佳成分为Cr0.22C0.78,然后运用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技术在316L不锈钢双极板表面制备与最佳成分高度吻合、综合性能最佳的Cr0.23C0.77薄膜,性能已明显高于美国能源部DOE关于双极板的性能要求。然而在装堆运行大约3000小时后,双极板薄膜表面出现了严重的腐蚀现象。经过分析,薄膜失效的主要原因是薄膜表面存在针孔、疏松等缺陷,腐蚀液会通过这些缺陷与不锈钢基体接触发生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长时间运行后薄膜从局部腐蚀逐渐发展成溃疡,最终薄膜崩裂,导致双极板失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两种材料和工艺方案来进一步提升双极板的耐蚀性能。应用本课题组自主研发的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设备,在316L不锈钢基体上制备改性涂层,并对双极板涂层进行材料学表征和综合性能的测试和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果:方案一为添加金属Cr和四种耐蚀钛合金TA1、TA9、TA10、Ti35作为过渡层并相间沉积对应的金属-碳复合薄膜,涂层结构为Me/Me-C/Me/Me-C/Me/Me-C。除了Ti35外,样品腐蚀测试前后的导电性均优于Cr0.23C0.77单层薄膜,其中Cr、TA1和TA10作为过渡层的多层薄膜耐蚀性也得到提高,六组样品疏水性能相差不大。证明方案一的多层结构和添加过渡层的设计能够略微提升燃料电池双极板综合性能。方案二为将上述四种钛合金的氮化物作为过渡层后再沉积一层碳膜,最终涂层结构为(Ti Alloy)NX/C。结果显示四组样品腐蚀前后的接触电阻与Cr0.23C0.77相差不大,其中(TA10)NX/C腐蚀前后的接触电阻均为最低,分别为1.38 mΩ·cm2和2.66 mΩ·cm2。四组样品的耐蚀性能相比于Cr0.23C0.77单层薄膜均有所提升,其中(Ti35)NX/C的动电位和恒电位的腐蚀电流密度均为最低,分别为0.142μA·cm-2和0.0627μA·cm-2,约为Cr0.23C0.77单层薄膜的1/4-1/3,耐蚀性能得到显着提高,水接触角也达到100.28°。从而验证(Ti Alloy)NX/C的复合涂层可以改善双极板的综合性能,其中(Ti35)NX/C的耐蚀性最佳,可以用于后续的装堆运行和进一步的改进方案。

杨皓奇[6](2021)在《非贵金属基氧电催化剂的设计加工、机理分析及器件应用》文中提出燃料电池与金属空气电池作为下一代兼具低成本、高性能且环境友好的能源存储与转化器件,在未来社会的众多领域均有着不错的应用前景。为了使上述器件在运行时具有良好的电极反应动力学,贵金属族化合物通常被用作高效的催化剂,其中铂基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氧还原反应,二氧化钌催化剂则被应用于析氧反应。然而,贵金属化合物因资源稀缺、造价高昂等缺点,大大限制了其在下一代储能器件中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因此,开发地壳中含量丰富、成本低廉且具有与铂钌等催化剂在性能指标上不分伯仲的非贵金属材料作为氧电催化剂,将不仅从源头上改善贵金属化合物的上述缺点,而且种类繁多的非贵金属化合物也可拓宽催化剂材料选择的数据库。本文立足于如何设计加工具有优异氧电催化活性的非贵金属基催化剂(杂原子掺杂碳材料、单原子分散铁-氮-碳材料、莫特肖特基材料),如何识别催化过程中的活性中心与反应路径并提高活性位点的载量,如何通过机械加工手段制备具有内部自建电场的催化剂并拓展其在实际器件中的进一步应用等三个方向展开深入探究,具体包含以下研究内容:(1)尽管氮掺杂碳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作为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具有不弱于商业Pt/C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及稳定性,但高质量的石墨烯及碳纳米管在制备过程中会用到大量对环境有害的化学试剂,这也导致其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此外,这类催化剂在设计时通常需要引入外部氮源如尿素、三聚氰胺等,难以达到大规模、普适化制备。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以具有可持续特性的生物质明胶和廉价易得的氯化钠分别作为前驱体和牺牲模板,通过简单的溶胶-凝胶策略,制备出一种具有三维交联多孔结构和大比表面积的氮自掺杂碳气凝胶,该结构有利于加快氧还原催化过程中的传质速率。此外,可从海洋鱼鳞及哺乳动物骨头组织中提取出的明胶本身含有大量的含氮官能团,因此在热解时可无需引入外部氮源。而且,以氯化钠作为模板也避免了传统氢氧化钾活化对高温设备的腐蚀性。温度优化实验表明,于800℃热解时所获得的催化剂在氧气饱和的碱性电解液中表现出卓越的氧还原活性。不仅如此,该氮自掺杂碳催化剂还表现出比商业化Pt/C更为优异的长期运行稳定性,在连续4 h运行后的氧还原电流仍保持在95.7%,而同时期Pt/C催化剂的氧还原电流仅保持在74.3%。(2)近年来,单原子分散的铁基催化剂因具有明确定义的配位环境和最大的原子利用效率,从而在活性位点鉴别与反应机理探究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是,由于铁物种在单原子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迁移和团聚现象,因此使得高载量单原子铁催化剂的设计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由于金属原子配位环境和所用电极结构的不同,单原子铁催化剂中的活性位点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氧还原机制也尚不清晰。本研究以凝胶电泳试剂琼脂糖作为络合剂与碳前驱体,通过络合-固定策略成功地合成出一种具有铁单原子分散的氮掺杂多孔碳电催化剂。一系列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先进X射线吸收表征证实了该催化剂中的Fe-N4位点构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试表明单原子铁在该催化剂中的含量高达2.17 wt.%。得益于如此高载量的原子级分散Fe-N4位点,所制备出的催化剂可在较宽的p H范围内表现出优异的氧还原活性、长期运行稳定性与甲醇耐受性。更重要的是。本研究不仅提出了原子级分散Fe-N4中心在制备过程中的形成机理;而且以p H=0和p H=14的反应条件为代表,利用密度泛函理论阐明了该催化剂具有优异氧还原性能的深层机制。(3)尽管过渡金属磷化物作为非贵金属双功能氧催化剂时具有杰出的氧还原反应和析氧反应催化活性,但在实际的金属空气电池器件中,过渡金属磷化物仍旧面临着安全化制备和本征半导体特性这两个方面的阻碍。首先,在高效磷化制备过渡金属磷化物时,通常会将金属化合物前驱体与次磷酸钠一起煅烧,但该次磷酸钠在高温退火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剧毒且易燃的磷化氢气体;其次,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半导体特性通常使其表现出较低的电子导电性,从而大大限制了电催化活性。因此,本研究通过机械化学-热解策略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的核壳结构莫特-肖特基电催化剂,该催化剂以Co/Co2P肖特基异质结为核,以氮、磷共掺杂碳纳米管为壳层。这种高性价比的机械化学方法可在不使用任何溶剂的情况下触发Co(II)与三聚氰胺的固相络合反应,因此是一种经济、可持续且环保的策略。该催化剂中的莫特肖特基Co/Co2P异质结纳米粒子和氮、磷共掺杂碳纳米管可协同提高整体的电子导电性和双功能电催化活性,而内部中空的氮、磷共掺杂碳纳米管可增强含氧物种的传质。氧电催化实验表明,所合成出的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可作为一种卓越的双功能电催化剂。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种双功能电催化剂在锌空气电池器件中具有超越贵金属催化剂的优异性能,长期循环稳定性甚至可超过200 h。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证实,Co/Co2P异质结界面可以产生从Co侧到Co2P侧的自发电子传输以形成内部自建电场,从而导致Co/Co2P异质结的d带中心上移,有利于中间产物在电催化过程中的吸附。

蒙奎[7](2021)在《燃料电池高分辨分区检测装置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因其高效、清洁、低噪等优势,在交通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为了适应大功率需求,车用燃料电池堆活性反应面积普遍在150-500cm2,运行过程中反应流体分布及水热分布的不一致性严重影响了电池堆内部性能的均一性,不仅限制了电池堆的性能输出,而且加剧了电池堆的局部性能老化与寿命衰减。目前,国内外对燃料电池性能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电池堆的整体电压性能,缺少不同位置的局部信息,无法获得电池堆内部真实反应分布情况,难以快速诊断电池堆性能限制及其寿命衰减的的具体原因。本文针对传统燃料电池堆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研发了针对大面积车用燃料电池的高分辨率分区检测装置,并基于该分区检测方法,对车用燃料电池堆内部的电流分布进行多工况实时在线检测,分析不同工作参数对电堆性能的影响,探究了变载工况下电池堆的动态响应特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明确燃料电池在线分区检测装置的设计需求,以自研反应面积406cm2的车用燃料电池水冷电堆为对象,设计研发出396分区的高分辨率内部电流在线检测装置,并针对检测系统的软硬件进行模块化设计,研究相应的检测原理及测量方案,为燃料电池堆的内部性能分布研究提供关键研究装备与技术。其次,基于各项设计参数对装置的有效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研究了电池堆装配压力对检测装置有效性与误差的影响,并通过燃料电池典型工况实验验证了装置的嵌入对电池性能没有明显影响。然后,基于在线分区检测装置从电池堆内部电流分布与节电压两个角度研究了气体流量、工作温度、反应气体湿度等关键工作参数对车用燃料电池堆稳态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探究了不同变载工况对燃料电池内部性能分布的动态影响,分析电池堆性能动态响应的内在原因,从而给出车用燃料电池堆的变载优化策略。

张力[8](2020)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以及路径演化研究 ——社会技术系统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解决世界能源短缺、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中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9年,中国销售新能源汽车120.6万辆,占到全球销量的54.6%,虽然较2018年的125.6万辆稍低,但仍然保持全球销量第一的位置。与整车密切关联的动力电池产业、充电基础设施产业也获得发展,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62.2GWh,占全球的54%;新增公共充电基础设施21.6万台,占到全球新增的72%。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技术创新推动下的市场化应用与积极推广。商业模式作为将技术创新价值传递到市场的重要媒介,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受到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汽车与氢燃料、无人驾驶、5G、无线充电等各类新技术加速融合的今天,新技术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更多跨行业、新兴行业利益相关者的加入,商业模式也突破了企业的界限,上升到了产业层面。以政策支撑、战略引导为代表的社会因素,和技术创新为主的技术因素对新能源汽车的商业模式创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最为活跃的市场代表,也将面临社会和技术全要素跃迁的系统问题,动态研究这个功能系统的路径演化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将以此切入点,从社会技术系统视角出发,探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路径演化。本研究首先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概念,综述了社会技术系统、商业模式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社会技术系统和商业模式的关系、社会技术系统和商业模式创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等研究成果。第二,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技术、市场和商业模式的发展状况和总体趋势进行了分析。第三,根据理论研究和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实践,将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置于统一系统之中,构建新能源汽车社会技术系统,提出“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模型。同时,解析了模型要素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内涵和范围,论述了构成要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作用。第四,通过采集33个Q样本,32个P样本,运用Q方法对“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分类研究。第五,运用多层次分析框架构建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模型,详细分析了不同商业模式创新类型下典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在路径分析基础上,再应用系统动力学对商业模式创新类型之间的转化原因以及演化条件进行研究。最后选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典型案例:深圳大巴融资租赁、长沙百度自动驾驶电动出租车、深圳比亚迪整车销售、青岛薛家岛换电模式、上海EVCARD分时租赁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内容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提出的“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模型,包含生产端参与、消费端参与、产业政策三个社会要素,技术创新和新产品或服务两个技术要素,以及市场竞争要素共6大一级要素17个二级要素。该模型符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际,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对于划分商业模式创新类型,并且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演化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是本文的重要的理论创新之一。(2)根据Q分析结果,本文得到了三种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类型:社会因素主导型、技术因素主导型、“社会-技术”双驱动型。其中“社会-技术”双驱动型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中具体包含了“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生产端参与类型、“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消费端参与类型以及“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市场竞争调节类型三个子分类。(3)搭建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模型表明:三种商业模式创新类别下包含五条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即社会要素主导驱动的创新路径(P1)、技术要素主导驱动的创新路径(P2)、“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生产端参与的创新路径(P31)、“社会-技术”双驱动下消费端参与的创新路径(P32)、“社会-技术”双驱动下市场竞争调节的创新路径(P33)。(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演化分析表明: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随着产业发展存在先后顺序,交替出现或者同时存在。P1和P2多在社会技术系统还不完善的时期出现,即新兴产业发展初期。P31、P32、P33路径在新能源汽车社会技术系统下受到“社会-技术”共同作用。各条创新路径总体受到大环境、体制层和技术利基自上而下的影响。当某个要素影响减弱时,上一级要素直接作用于下一级要素。(5)通过应用系统动力学对社会因素主导型、技术因素主导型、“社会-技术”双驱动型三大类商业模式创新类型之间的转变的原因以及演化条件分析表明:(1)外部大环境增强直接影响到技术要素时,转化成了技术要素主导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2)当技术利基增强,依靠生产端和消费端从未成熟的技术利基发展成为成熟技术利基时,社会要素主导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转化成了以“社会-技术”双驱动的创新类型。(3)从技术要素主导转向“社会-技术”双驱动创新类型的条件是不受大环境影响,技术利基从未成熟发展为成熟,产业链得到创新,技术创新通过社会因素强化商业模式创新。(6)案例分析表明:深圳大巴融资租赁、长沙百度的无人驾驶电动出租车、深圳比亚迪整车销售、青岛薛家岛换电模式、上海EVCARD分时租赁等典型的商业模式创新实例,验证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类型划分的科学性以及所构建模型的合理性。

李子明[9](2020)在《燃料电池用SEBS基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影响着全球的政治与经济,并且对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而氢能以其清洁、高效、便捷等特点在众多新能源中脱颖而出。在众多燃料电池分类中,聚合物膜燃料电池的发展应用最为迅速,已经在家庭式固定电源和汽车、航空航天等移动式电源领域展现出不错的应用前景。聚合物膜燃料电池可以根据电解质膜传导的离子形式不同,分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和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EMFC)。虽然工作环境为酸性的PEMFC应用更加广泛,但这种燃料电池所需要的贵金属催化剂和质子交换膜等核心材料的昂贵成本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对应的,工作环境为碱性的AEMFC,因其可以允许非贵金属催化剂的使用,且氧还原电极反应速率快等优点得到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并被认为是可以取代目前成熟的PEMFC的一项电源技术。阴离子交换膜(又称碱性膜,AEM)作为AEMFC中最为关键的材料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燃料电池的能量输出。这就要求碱性膜须同时具备高离子传导率、低溶胀比例、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优秀的机械加工性能以及较低的制备成本。近年来研究表明,在膜内构筑亲水/疏水微观相分离构象可以促进离子通道的形成,加快离子传输,降低电池内阻。高速离子传输通道可以帮助实现在较低离子交换容量(IEC)的水平下达到高离子传导率。而较低的IEC则意味着较低的溶胀,更好的尺寸稳定性。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本身具有的软硬嵌段交替的特性可以加快构筑微观相分离结构。并且,不含杂原子的全碳链型聚合物骨架也保证了碱性膜优秀的耐碱性。本文研究中,选用SEBS作为聚合物骨架,运用有机-有机复合策略,引入梳状结构和多阳离子交联策略,研制具有优异性能的碱性膜,探究传导性能、微观结构、尺寸和化学稳定性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揭示SEBS基碱性膜制备研究中的科学原理,深入挖掘SEBS聚合物在碱性膜研究中的应用潜能。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为提高SEBS基碱性膜的离子传导率与成膜性,运用有机-有机复合策略,在SEBS和聚苯醚(PPO)之间引入交联结构,并加入多阳离子侧链制备T3PPO-c-SEBS交联复合膜。SEBS协助提高膜的化学稳定性,并优化微观相结构;PPO协助提高成膜性与离子传导性能。此类膜综合了两种聚合物的优点,优势互补,膜的综合性能得以提高。30%交联度的交联复合膜具有相域宽度为18.48nm的离子传输通道,因此可以达到69.6 mS/cm的氢氧根离子传导率(80℃)。得益于交联结构,膜的尺寸与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能均明显提高。(2)在体系1的基础上,选用耐碱性更为优秀的聚联苯哌啶(PBP)聚合物进行有机-有机复合膜的制备,并且选用哌啶作为阳离子传导基团进一步提高碱性膜的化学稳定性。PBP-c-SEBS交联膜在800小时泡碱后(80℃),仍旧可以保持95%以上的氢氧根离子传导率,证明此类膜具有良好的耐碱性。此外,优化的相分离结构可以促进离子传输(81.68 mS/cm,80℃),交联结构对溶胀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9.1%,20℃)。碱性膜在交联后也变得柔韧有利,对燃料电池组装与实际工作具有积极意义。(3)首次将梳状结构引入SEBS骨架中,并系统研究了不同长度疏水侧链对梳状结构碱性膜的溶胀、水吸收、微观相结构和离子传导性能的影响。结果证明带有十六烷基疏水侧链的碱性膜(SEBS-C16)具有最为优异的性能。另外,梳状结构可以改善聚合物的溶解性,解决SEBS聚合物在功能改性过程中易出现的凝胶化问题。并通过分子模拟探究了梳状SEBS膜在改善溶解性的原理,为SEBS聚合物改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4)在溶解性改善的SEBS-C16梳状结构的基础上,接枝多阳离子交联剂,制备多阳离子交联膜(SEBS-C 16-xC4)。多阳离子交联剂的加入,不仅可以提高膜的尺寸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还可以优化微观结构。18.87nm的空间有序结构提供了 77.78 mS/cm的氢氧根离子传导率(80℃)。并且,1700小时的耐碱性测试(2 M NaOH,80℃)后,多阳离子交联膜的分子结构没有出现明显降解,离子传导率保留94.13%。单电池功率最高达到182 mW/cm2也证实了此类膜具有优良的实用价值。

张帆[10](2020)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钴基与无钴基层状钙钛矿阴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针对目前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因具有绿色、高效等特点而蕴含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常规的SOFC运行温度较高(800℃-1000℃),不利于其进一步商业化,所以降低其运行温度(中低温化)成为SOFC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在工作温度逐渐下降的过程中,阴极材料的极化电阻会伴随增加,造成SOFC的电性能严重下降。因此,开发一种在中低温下(400℃-800℃)具有高电子传导和迁移、高电催化活性和相匹配于常用电解质的热膨胀系数的阴极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寻找适合于中低温SOFC使用的阴极材料,本文采用EDTA-柠檬酸联合络合法制备出SmBa0.5Sr0.25Ca0.25Co2O5+δ(SBSCC)作为阴极材料的骨架,并在Co位等比例(1:1)掺杂Fe、Mn、Ni、Cu等四种元素制成SmBa0.5Sr0.25Ca0.25CoMeO5+δ(Me=Fe,Mn,Ni,Cu;SBSCCMe)阴极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热膨胀系数(TEC)、直流四电极法等手段对材料的物相组成、热膨胀行为、电化学性能和阴极粉体的微观形貌等进行测试,探究掺杂过渡金属元素所带来的影响。经XRD分析可知:合成的SBSCCMe(Me=Fe,Mn,Ni,Cu)阴极粉体在1000℃下煅烧6h后,除Ni掺杂的材料出现杂质相外,其余均为单一的物相。扫描电镜(SEM)的微观结构说明Cu掺杂具有最优的形貌,掺杂Mn元素的材料团聚现象较明显,Ni的烧结性较高。电导率的测试得知:在大气环境下,400-800℃温度范围内,除Fe元素的电导率一直在增加,其他样品的电导率都在减小,其中只有Cu的样品满足不低于100 S.cm-1的要求,最大值为180.891S.cm-1,其余元素的掺杂效果较差。掺杂Fe元素增大了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而Mn、Ni、Cu的掺杂在热膨胀系数方面表现出降低的趋势。从前面已探讨过性能最优的Cu元素掺杂出发来确定掺杂范围,将掺杂区域固定在0-1内,通过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不同Cu元素掺杂比例的SmBa0.5Sr0.25Ca0.25Co2-xCuxO5+δ(x=0.2,0.4,0.6,0.8,1;SBSCCC)系列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并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热膨胀分析仪、电化学工作站等仪器进行对应相关性能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成的SBSCCC系列阴极材料均呈现出有序的立方结构;当掺杂比例为1时,阴极材料的微观形貌较好,x=0.2和0.6时的材料出现一定的烧结,x=0.4和0.8时的材料出现部分团聚现象。在温度从400℃逐渐升高到800℃的过程中,x=0.4的材料电导率先增大后减小,导电机理由小极化子导电转变为类金属导电,而x=0.2的材料电导率逐渐增加,符合小极化子导电机制,x=0.6、0.8和1.0的样品电导率一直在减小,这与类金属的导电机理相一致,Cu元素掺入量的增加使得SBSCCC系列阴极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一直在减小。对Co位采取完全为过渡金属元素的替代,制得无Co基阴极材料,并采用与上述相同的表征手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此类型的阴极材料均形成纯相,并且过渡金属的加入降低了材料的电导率与热膨胀系数。综合来看,性能最佳的无Co阴极材料当属于SmBa0.5Sr0.25Ca0.25Cu2O5+δ。

二、我国加快燃料电池商业化进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加快燃料电池商业化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2)能源转型背景下新能源制氢市场推广的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新能源制氢市场推广的关键问题
        1.2.1 兼顾低成本和低碳排放的制氢方案问题
        1.2.2 综合能源系统中作为储能的经济性问题
        1.2.3 需求响应中多主体合作运行问题
        1.2.4 推广过程中政策支持的问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新能源制氢市场推广的影响因素研究
        1.3.2 新能源制氢评价的研究动态
        1.3.3 新能源制氢综合利用的研究动态
        1.3.4 绿色证书交易机制研究动态
        1.3.5 总体评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新能源制氢的概念界定
        2.1.2 其他相关概念界定
    2.2 基础理论介绍
        2.2.1 新能源制氢的评价理论
        2.2.2 能源系统规划理论
        2.2.3 合作博弈理论
        2.2.4 绿色证书交易机制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综合制氢”对新能源制氢推广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综合制氢”方案原理
        3.2.1 化石燃料制氢技术
        3.2.2 新能源制氢技术
        3.2.3 “综合制氢”方案
    3.3 制氢方案的效率评价模型
        3.3.1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评价模型
        3.3.2 效率指标构建和数据来源
    3.4 制氢方案的效率评价结果
        3.4.1 化石能源制氢与新能源制氢的效率对比分析
        3.4.2 “综合制氢”对新能源制氢效率的提升分析
    3.5 “综合制氢”的区位推广潜力分析
        3.5.1 区位推广潜力评价模型
        3.5.2 区位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5.3 区位发展潜力评价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能源制氢在综合能源系统中推广的经济性研究
    4.1 引言
    4.2 新能源制氢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作用
        4.2.1 综合能源系统的基本框架
        4.2.2 新能源制氢作为储能的原理
        4.2.3 电-储供能系统
        4.2.4 电-热互补系统
    4.3 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的成本收益模型构建
        4.3.1 能源管理策略
        4.3.2 规划成本收益目标函数
        4.3.3 模型约束条件设定
        4.3.4 基于鸡群优化算法的模型求解框架
    4.4 算例分析
        4.4.1 电-储供能情景下新能源制氢的经济性对比分析
        4.4.2 电-热互补情景下新能源制氢的经济性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考虑需求响应的新能源制氢多主体的合作运行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需求响应的合作运行原理
        5.2.1 新能源消纳中需求响应的作用与原理
        5.2.2 新能源制氢参与需求响应的合作运行原理
    5.3 合作运行情景的构建
        5.3.1 新能源制氢中各主体合作运行的优化模型
        5.3.2 相关的考虑及假设
    5.4 基于合作博弈论的收益分配模型
    5.5 算例分析
        5.5.1 基本数据
        5.5.2 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研究
    6.1 引言
    6.2 绿色氢能的定义与识别
    6.3 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模型
        6.3.1 问题描述
        6.3.2 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模型构建
        6.3.3 基于收益共享的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模型构建
        6.3.4 模型求解
    6.4 案例分析
        6.4.1 参数设置
        6.4.2 优化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作者简介

(3)铁卟啉MOFs基氧还原电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燃料电池
        1.1.1 燃料电池概述
        1.1.2 H_2O_2型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
        1.1.3 ORR机理
    1.2 ORR电催化剂
        1.2.1 Pt基电催化剂
        1.2.2 NPMECs活性位点的探究
        1.2.3 金属卟啉基电催化剂
    1.3 金属卟啉MOFs基 ORR电催化剂的发展前景
    1.4 本论文的选题和设计思路
2 实验部分
    2.1 主要实验试剂与设备
    2.2 电催化剂的制备
    2.3 电催化剂的表征
        2.3.1 X射线衍射
        2.3.2 热重分析
        2.3.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
        2.3.6 场发射扫描电镜
        2.3.7 超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
        2.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3.9 质谱分析
        2.3.10 N_2吸脱附测试
        2.3.1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2.3.12 拉曼光谱
        2.3.13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
    2.4 电催化剂ORR性能的测试与评估
        2.4.1 参比电极电位校正
        2.4.2 循环伏安和线性扫描伏安测试
        2.4.3 旋转环盘电极测试
        2.4.4 计时电流法测试
        2.4.5 加速耐久性测试
3 热解Fe卟啉修饰的卟啉MOFs基 Fe单原子分散的纳米棒状氧还原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电催化剂的制备
        3.2.1 Fe~(III)TCPP的制备
        3.2.2 前驱体的制备
        3.2.3 电催化剂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CN-222 MOFs的修饰策略及可行性分析
        3.3.2 电催化剂合成参数的优化调控
        3.3.3 电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3.3.4 电催化剂ORR催化活性测评
        3.3.5 电催化剂RRDE测评
        3.3.6 电催化剂稳定性测评
        3.3.7 电催化抗甲醇毒化性能测试
        3.3.8 电催化剂活性位点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Ce-Zr双金属团簇MOFs基纳米棱柱氧还原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电催化剂的制备
        4.2.1 单金属团簇MOFs的制备
        4.2.2 双金属团簇X-Hemin@Ce_Y-Zr-MOFs的制备
        4.2.3 电催化剂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e-Zr双金属团簇MOFs基电催化剂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可行性分析
        4.3.2 电催化剂合成参数的优化
        4.3.3 电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4.3.4 电催化剂的ORR综合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5 创新点与展望
    5.1 创新点
    5.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内容名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镍基氧还原电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燃料电池
        1.2.1 燃料电池概述
        1.2.2 氧还原反应催化剂
        1.2.3 氧还原反应的主要参数和指标
    1.3 氧还原反应机理研究
        1.3.1 氧还原反应过程基本机理
        1.3.2 二电子过程
        1.3.3 四电子过程
    1.4 镍基电催化材料
        1.4.1 镍硫化物
        1.4.2 氧化镍/氢氧化镍
        1.4.3 镍-碳材料
        1.4.4 其它含镍材料(氮化镍、硒化镍、碲化镍)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2章 二维Ni_3S_2/MoS_2异质界面的设计合成及ORR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
        2.2.2 样品制备
        2.2.3 样品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Ni_3S_2/MoS_2的物理表征和分析
        2.3.2 Ni_3S_2/MoS_2电催化ORR性能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类石墨烯Ni_3S_2/Ni-N/C的设计合成与ORR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及材料合成所需主要仪器设备
        3.2.2 样品制备
        3.2.3 样品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Ni_3S_2/Ni-N/C的物理表征和分析
        3.3.2 Ni_3S_2/Ni-N/C电催化ORR性能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介孔比例镍氮共掺杂碳纳米立方的制备及ORR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
        4.2.2 样品制备
        4.2.3 样品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Ni-N/C-NCs的物理表征和分析
        4.3.2 Ni-N/C-NCs电催化ORR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介孔镍钴共掺杂氮碳纳米立方的合成及ORR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
        5.2.2 样品制备
        5.2.3 样品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o&Ni@N/C的物理表征和分析
        5.3.2 Co&Ni@N/C的电催化ORR性能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过渡金属材料ORR电催化机理初探:原位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试剂
        6.2.2 样品制备
        6.2.3 样品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Co-N/C原位电化学SERS研究
        6.3.2 Co&Ni@N/C原位电化学SERS研究
        6.3.3 Ni_3S_2/Ni-N/C原位电化学SERS研究
        6.3.4 Ni-N/C-NCs原位电化学SERS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5)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表面改性涂层材料及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燃料电池
    1.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1.3.1 PEMF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3.2 PEMFC的主要特点
    1.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
        1.4.1 PEMFC双极板的特点及性能要求
        1.4.2 PEMFC双极板的分类
        1.4.3 金属双极板的研究现状
    1.5 金属双极板表面改性
        1.5.1 物理气相沉积技术
        1.5.2 电弧离子镀的原理及特点
        1.5.3 脉冲偏压电弧离子镀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 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备及工艺过程
        2.1.1 实验材料
        2.1.2 镀膜设备
        2.1.3 实验过程
    2.2 双极板性能测试方法
        2.2.1 导电性能
        2.2.2 耐蚀性能
        2.2.3 疏水性能
    2.3 双极板薄膜表征方法
        2.3.1 表面形貌表征
        2.3.2 化学成分表征
        2.3.3 相结构表征
3 不锈钢双极板Me/Me-C/Me/Me-C/Me/Me-C薄膜改性研究
    3.1 薄膜设计与过渡层材料的选择
    3.2 薄膜制备
    3.3 薄膜表征
        3.3.1 表面形貌
        3.3.2 薄膜厚度
        3.3.3 化学成分
        3.3.4 相组成
    3.4 薄膜性能测试
        3.4.1 接触电阻
        3.4.2 耐蚀性能
        3.4.3 水接触角
    3.5 小结
4 不锈钢双极板(Ti Alloy)N_X/C薄膜改性研究
    4.1 薄膜设计
    4.2 薄膜制备
    4.3 薄膜表征
        4.3.1 表面形貌
        4.3.2 薄膜厚度
        4.3.3 化学成分
        4.3.4 相组成
    4.4 薄膜性能测试
        4.4.1 接触电阻
        4.4.2 耐蚀性能
        4.4.3 水接触角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非贵金属基氧电催化剂的设计加工、机理分析及器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燃料电池概述
        1.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1.2.2 微生物燃料电池
        1.2.3 锌空气电池
    1.3 氧电催化概述
        1.3.1 氧还原反应
        1.3.2 析氧反应
    1.4 非贵金属基氧电催化剂概述
        1.4.1 生物质衍生碳催化剂
        1.4.2 单原子催化剂
        1.4.3 莫特肖特基异质结
    1.5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设备及表征
    2.1 实验所用试剂、材料及仪器
    2.2 材料的理化性质表征
    2.3 材料的电催化性能表征
    2.4 锌空气电池器件组装与测试
第三章 明胶衍生三维交联结构氮自掺杂气凝胶用于高效氧还原反应
    3.1 引言
    3.2 实验与测试
        3.2.1 材料制备与加工
        3.2.2 材料的氧还原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3.3.2 元素组成及成分分析
        3.3.3 碱性介质中氧还原活性
        3.3.4 氧还原电子转移路径分析
        3.3.5 氧还原催化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络合固定策略制备单原子铁催化剂用于全介质中氧还原反应
    4.1 引言
    4.2 实验与测试
        4.2.1 材料制备与加工
        4.2.2 材料的EXAFS数据分析
        4.2.3 材料的氧还原性能测试
        4.2.4 理论建模与计算细节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4.3.2 元素组成和分子结构
        4.3.3 全介质中的氧还原活性
        4.3.4 氧还原长期运行稳定性
        4.3.5 不同介质中的氧还原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机械化学制备莫特肖特基异质结用于双功能氧催化
    5.1 引言
    5.2 实验与测试
        5.2.1 材料制备与加工
        5.2.2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5.2.3 理论建模与计算细节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5.3.2 元素组成和电子结构
        5.3.3 双功能氧催化活性
        5.3.4 实际能源器件中的应用
        5.3.5 验证界面处内部自建电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7)燃料电池高分辨分区检测装置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
    1.2 研究工作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在线分区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3.2 基于分区检测的燃料电池性能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燃料电池分区参数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2.2 分区参数在线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2.3 分区及电流采集策略
    2.4 分区参数在线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2.3.1 分区参数采集模块设计
        2.3.2 多通道精密放大模块设计
    2.5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区参数在线检测系统有效性验证
    3.1 分区参数在线检测系统实验测试流程
    3.2 分区参数在线检测系统有效性基础验证
    3.3 装配压力对装置有效性的影响
        3.3.1 电堆的压力分布
        3.3.2 压力分布对电流分布的影响
    3.4 燃料电池典型工况下的性能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分区检测的燃料电池稳态性能研究
    4.1 反应气体流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4.1.1 反应气体流量对电池电压的影响
        4.1.2 空气流量对燃料电池性能影响的原因
    4.2 工作温度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
    4.3 反应气体相对湿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分区检测的燃料电池动态特性研究
    5.1 车载燃料电池动态响应及其性能指标
        5.1.1 燃料电池变载电压动态响应
        5.1.2 车载燃料电池动态性能指标
    5.2 不同变载工况下燃料电池动态响应特性分析
        5.2.1 变载幅度对电池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
        5.2.2 变载速度对电池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分析
    5.3 车用燃料电池变载策略及性能优化措施
        5.3.1 车用燃料电池变载策略
        5.3.2 优化电池性能的其他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8)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以及路径演化研究 ——社会技术系统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1.3.1 新能源汽车
        1.3.2 新能源汽车产业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2.1.1 社会技术系统
        2.1.2 社会技术系统转型
    2.2 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
        2.2.1 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研究
        2.2.2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研究
        2.2.3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研究
        2.2.4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商业模式研究
    2.3 商业模式研究
        2.3.1 商业模式理论研究
        2.3.2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2.3.3 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研究
        2.3.4 商业模式创新与其他变量的研究
        2.3.5 社会技术系统下的商业模式研究
        2.3.6 社会技术系统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研究
    2.4 研究评述
3 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商业模式现状
    3.1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及技术发展
        3.1.1 新能源汽车产业阶段划分
        3.1.2 第一阶段产业政策及技术发展(2012年之前)
        3.1.3 第二阶段产业政策及技术发展(2013-2015)
        3.1.4 第三阶段产业政策及技术发展(2016年之后)
    3.2 新能源汽车的商业模式创新发展
        3.2.1 第一阶段的商业模式创新
        3.2.2 第二阶段的商业模式创新
        3.2.3 第三阶段的商业模式创新
    3.3 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3.3.1 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的特点
        3.3.2 当前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4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模型
    4.1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模型构建
    4.2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模型的关键要素
        4.2.1 社会要素:政策和利益相关者
        4.2.2 技术要素:新技术和新产品
        4.2.3 竞争要素:资源和战略的竞争
    4.3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模型的要素关系
        4.3.1 支撑作用:社会要素正向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4.3.2 中介作用:新产品或服务中介技术创新驱动商业模式创新
        4.3.3 调节作用:竞争程度调节商业模式创新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社会-技术”双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模型的分类研究
    5.1 Q方法的研究步骤
    5.2 样本的采集
        5.2.1 陈述观点样本
        5.2.2 测试样本
    5.3 商业模式创新分类的数据分析
        5.3.1 Q排列的相关性分析
        5.3.2 Q排列的因子分析
    5.4 商业模式创新分类的结果
        5.4.1 社会要素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
        5.4.2 技术要素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类型
        5.4.3 “社会-技术“双驱动型商业模式创新类型
    5.5 本章小结
6 不同类别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演化研究
    6.1 多层次分析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模型
        6.1.1 多层次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模型构建
        6.1.2 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特征分析
    6.2 社会要素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6.2.1 大环境急剧变化
        6.2.2 体制层改变
        6.2.3 技术利基不成熟
        6.2.4 政策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要素特征
    6.3 技术要素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6.3.1 技术变革的大环境
        6.3.2 新兴技术出现
        6.3.3 体制层分裂
        6.3.4 技术要素主导的商业模式创新要素特征
    6.4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6.4.1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生产端参与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6.4.2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消费端参与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6.4.3 “社会-技术”双驱动下市场竞争调节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6.5 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类型的演化与评价
        6.5.1 商业模式创新从社会主导向技术主导的演化
        6.5.2 商业模式创新从社会主导向“社会-技术”双驱动的演化
        6.5.3 商业模式创新从技术主导向“社会-技术”双驱动的演化
    6.6 本章小结
7 案例研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典型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7.1 深圳大巴融资租赁案例
        7.1.1 深圳大巴融资租赁概况
        7.1.2 深圳大巴融资租赁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7.2 长沙百度无人驾驶电动出租车案例
        7.2.1 百度的自动驾驶项目概况
        7.2.2 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7.3 深圳比亚迪整车销售案例
        7.3.1 比亚迪发展电动汽车概况
        7.3.2 比亚迪整车销售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7.4 青岛薛家岛换电模式案例
        7.4.1 薛家岛充换电站的概况
        7.4.2 薛家岛换电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7.5 上海EVCARD分时租赁案例
        7.5.1 EVCARD的概况
        7.5.2 EVCARD分时租赁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7.6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管理实践的启示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2001-2019年中国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节选)
附录B 商业模式创新影响研究调查与访谈
附录C 样本的相关系数表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燃料电池用SEBS基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燃料电池
        1.2.1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1.2.2 燃料电池分类
    1.3 AEMFC和AEM
        1.3.1 碱性膜原理与要求
        1.3.2 碱性膜研究进展概述
        1.3.3 碱性膜的发展瓶颈
    1.4 碱性膜的结构设计与性能提升策略
        1.4.1 阳离子串型碱性膜
        1.4.2 阳离子簇型碱性膜
        1.4.3 新型交联结构碱性膜
        1.4.4 梳状结构碱性膜
        1.4.5 阳离子远程接枝型碱性膜
        1.4.6 有机-无机杂化膜
    1.5 本文研究思路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表征测试方法
    2.1 试剂与仪器
    2.2 表征与测试方法
        2.2.1 核磁共振
        2.2.2 红外光谱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
        2.2.4 原子力子显微镜
        2.2.5 小角X射线散射
        2.2.6 热重分析
        2.2.7 机械性能测试
        2.2.8 离子交换容量、溶胀、水吸收与水合数
        2.2.9 离子传导率
        2.2.10 耐碱性测试
        2.2.11 抗氧化性测试
        2.2.12 单电池性能测试
第三章 SEBS-c-PPO交联复合碱性膜的制备及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溴代聚苯醚(BPPO)的合成
        3.2.2 氯甲基化SEBS (CMSEBS)的合成
        3.2.3 1-(N',N'-二甲基氨基)-6,9-(N,N,N-三甲基铵)壬烷溴化物的合成
        3.2.4 SEBS-c-PPO交联复合膜的合成
        3.2.5 SEBS-c-PPO交联复合膜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聚合物结构表征
        3.3.2 IEC、水吸收、溶胀及力学性能
        3.3.3 离子传导率测试
        3.3.4 微观形貌
        3.3.5 热稳定性
        3.3.6 耐碱性与抗氧化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BP-c-SEBS交联互补增强膜的制备及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聚(二联苯-N-甲基哌啶)(m-PBP)的合成
        4.2.2 聚联苯哌啶(dm-PBP)的部分季铵化
        4.2.3 氯甲基化SEBS (CMSEBS)的合成
        4.2.4 SEBS-c-PBP交联互补增强膜的合成
        4.2.5 SEBS-c-PBP交联互补增强膜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结构表征
        4.3.2 IEC、Wu和Sr
        4.3.3 离子传导率测试
        4.3.4 膜形貌与相结构
        4.3.5 热稳定性与机械性能
        4.3.6 耐碱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梳状SEBS基碱性膜的制备与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氯甲基化SEBS的合成
        5.2.2 梳状结构SEBS的合成
        5.2.3 梳状SEBS碱性膜的制备
        5.2.4 梳状SEBS基碱性膜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结构表征
        5.3.2 IEC与水吸收,溶胀度,水合数的关系
        5.3.3 热性能和机械性能
        5.3.4 膜的微观形貌研究
        5.3.5 离子传导率
        5.3.6 梳状聚合物溶解性研究
        5.3.7 耐碱性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阳离子交联型SEBS基碱性膜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梳状SEBS聚合物的合成
        6.2.2 多阳离子交联剂的合成
        6.2.3 多阳离子交联型SEBS碱性膜的合成
        6.2.4 多阳离子交联型SEBS碱性膜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结构表征
        6.3.2 IEC,Wu与Sr
        6.3.3 微观结构与离子通道
        6.3.4 离子传导率与阿仑尼乌斯计算
        6.3.5 机械性能与热稳定性
        6.3.6 耐碱性
        6.3.7 单电池性能测试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研究论文与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与导师简介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10)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钴基与无钴基层状钙钛矿阴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燃料电池
        1.2.1 燃料电池简介
        1.2.2 燃料电池的分类
        1.2.3 燃料电池的发展历程
    1.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概述
        1.3.1 SOFC的特点
        1.3.2 SOFC的工作原理
        1.3.3 SOFC的发展历史
        1.3.4 SOFC的关键组成材料
    1.4 SOFC阴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4.1 SOFC阴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1.4.2 SOFC阴极材料的合成方法
    1.5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所需的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
        2.1.1 实验用到的化学试剂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内容
    2.3 材料的制备
        2.3.1 溶胶-凝胶法合成粉体材料(以SmBa_(0.5)Sr_(0.25)Ca_(0.25)Co_2O_(5+δ)阴极材料的制备为例)
        2.3.2 长条状电导率测试样品SmBa_(0.5)Sr_(0.25)Ca_(0.25)Co_(2-x-y)M_xN_yO_(5+δ)(M/N=Fe,Mn,Cu,Ni)的制备
        2.3.3 长条状热膨胀测试样品的制备
        2.3.4 阴极样品条上的银丝绑定方法
    2.4 表征方法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4.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
        2.4.3 热膨胀系数测试(TEC)
        2.4.4 电导率测试
3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mBa_(0.5)Sr_(0.25)Ca_(0.25)CoMeO_(5+δ)(Me=Fe,Mn,Ni,Cu)阴极材料性能研究
    3.1 阴极粉体的XRD分析
    3.2 样品的电导率分析
    3.3 阴极材料的热膨胀分析(TEC)
    3.4 阴极粉体的SEM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不同Cu掺杂含量的SmBa_(0.5)Sr_(0.25)Ca_(0.25)Co_(2-x)Cu_xO_(5+δ)阴极材料性能研究
    4.1 样品的XRD分析
    4.2 阴极材料的电导率分析
    4.3 阴极样品的热膨胀分析
    4.4 阴极粉体的SEM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SmBa_(0.5)Sr_(0.25)Ca_(0.25)Me_1Me_2O_(5+δ)(Me1,Me2=Fe,Ni,Mn,Cu)无钴基阴极材料性能研究
    5.1 样品的XRD分析
    5.2 样品的电导率分析
    5.3 样品的热膨胀分析
    5.4 阴极粉体的SEM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四、我国加快燃料电池商业化进程(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氢能产业实践与发展研究[J]. Shanghai Municipal Energy Conservation Association Professional Committee;. 上海节能, 2021(08)
  • [2]能源转型背景下新能源制氢市场推广的关键问题研究[D]. 刘诗剑.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铁卟啉MOFs基氧还原电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云龙.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镍基氧还原电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D]. 毛健新. 吉林大学, 2021(01)
  • [5]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表面改性涂层材料及工艺优化研究[D]. 邹宝捷.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非贵金属基氧电催化剂的设计加工、机理分析及器件应用[D]. 杨皓奇. 吉林大学, 2021(01)
  • [7]燃料电池高分辨分区检测装置开发与应用研究[D]. 蒙奎.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8]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创新以及路径演化研究 ——社会技术系统视角[D]. 张力.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9]燃料电池用SEBS基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李子明.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 [10]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钴基与无钴基层状钙钛矿阴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帆.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我国加速燃料电池商业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