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减负 以减负促发展

以发展减负 以减负促发展

一、以发展促减负 以减负促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唐双捷[1](2017)在《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社会建设总体上已完成由公权力主体“一家独大”的社会管理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的转变。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经济建设战略与“社会治理精细化”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伴随着“互联网+”、“分享经济”等新型经济业态的兴起,多元主体对于多元化、精细化、高质化社会产品(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对于多路径、跨领域参与社会事务(公共事务)的需求也日趋强烈。这突出表现为政府单一供给的社会产品质量与更多元高质社会产品需求间的非均衡,更多元的社会参与需求与现有社会参与机会供给不足间的非均衡。这种社会供需间的非均衡是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的原动力。“精细化”是供给侧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能够实现交叉研究的逻辑起点,并在理论、政策与现实上引发出三条线索:(1)精细化是社会治理与供给侧改革共享的理论逻辑;(2)精细化是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共同遵循的政策逻辑;(3)精细化是社会个体化与经济新常态演进的现实逻辑。“分享经济”引发的社会组织模式变化与大众劳动方式变革为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提供了经济基础,社会剩余资源的激活与交换则是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实践的前提。分享经济的兴起与繁荣有利于实现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三降一去一补一改”的任务目标与提升作用:(1)“三降”:降低社会产品的边际成本与交易成本,降低无效社会产能;(2)“一去”:推动社会供给的去中心化;(3)“一补”:弥补正式制度供给不足的短板;(4)“一改”:改善多元主体间的社会关系弹性。在供需视角下,“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演变过程可以视作为一场开展于社会建设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在供需视角下,社会治理也存在需求侧与供给侧。在需求侧,社会治理可以抽象为“宏观、中观与微观”三大层次的社会需求;在供给侧,社会治理则可以抽象为“主体、产品、制度、资本、技术”五大要素的社会供给。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以“五大供给要素”为基本分析框架,其中制度居于核心地位,主体起主导作用,产品是基本载体,资本提供经济支撑,技术提供现代化保障。社会治理供给侧结构改革旨在促进“五大供给要素”充分参与社会供给,优化供给主体结构,更好满足“三大层次”社会需求,提升社会产品(服务)供给数量与质量,扩大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参与机会供给,最终改善社会权力分配结构与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现社会供需均衡。在供需视角下,我国城市社会建设经历的“社会管控——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也可以理解为“实施社会供需一体管控”——“注重单侧社会需求管理”——“兼顾社会供需双侧治理”的变迁过程。这种变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随着社会权力逐步分散,“全能控制型政府”开始向“有限服务型政府”转型;(2)随着社会需求层次产生分化,“街居制”管理开始向“社区制”治理转型;(3)随着社会供给要素日趋充分,“同质性单位人”开始向“异质性社会人”转变。当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现状如下:(1)治理结构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显着特点,主体供给日益丰富;(2)治理体制表现为基层民主自治的基本遵循,基层个体自治日趋明显;(3)治理基础依靠于基层党组织的绝对引领,基层威权主体供给稳定;(4)治理方式体现出合作协商与多向互动的基本模式。社会治理研究热潮滥觞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各地在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与基层治理创新过程中收获了不少宝贵经验与教训。“锦江样本”与“社会参与委员会改革试点”作为正反个案,可以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产物。“锦江样本”是成都市锦江区2007年以来在建设“社会协调发展创新区”过程中,对社会治理综合改革实践与探索经验的总结。“锦江样本”以“三大体制改革”(街道管理体制、社区治理体制、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四大工程”(基层党组织建设、社区民生服务、小区院落自治、社工队伍建设)为重点。在供需视角下,锦江区社会治理综合改革是在权威力量的主导下,以制度创新供给为突破口,以街道管理体制为核心,驱动基层社会治理体制进行全面、系统、持续性的整体改革,形成了“一核多元”的基层治理基本格局。“社会参与委员会改革试点”是上海自贸区2014年以来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探索中进行的一项机制试验,也是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的重要制度创新。其实质是在自贸区现有治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引导社会力量再造的一个治理平台,旨在承接政府的转移职能,促进非公权力主体参与市场监督。上海自贸区社会参与委员会改革试点是在高度自治理念的引导下,对现有治理格局进行的理想化、片面化改革。但是由于治理场域不完全、威权主体供给不稳定等理论缺陷与现实约束,改革最终陷入困境。在推进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对治理理论与实践进行适时反思是极有必要的。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与基层治理善治良序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在治理理论供给上,本土化的社会治理理论、局部基层治理理论的现实调试应该有所增加;(2)在实践模式与样本供给上,基于政绩需求、运动治理等动因的无效供给必须减少;(3)在制度创新供给上,要处理好改革的制度成本与预期收益间的关系,确保威权核心在从“0到1”与“从1到N”创新过程中的持续在场;(4)在社会主体供给上,要更加重视原子化个体对基层治理带来的“极化挑战”以及新兴主体对传统社会治理力量造成的替代性冲击。总体来看,随着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的进行,五大供给要素参与社会治理越发充分,社会个体对于传统社会供给模式的依赖度将大幅降低,由于社会个体获取社会资源更为便利,自决度与流动性也将因此得到极大提升。伴随着以新社会阶层为主体的新兴社会主体的崛起,以生产型消费者、产品型社群为典型的社会主体进行社会供给,实现社会参与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提升。传统意义上个体参与社会,社会组织个体的方式将遭遇巨大挑战,社会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力量的基本格局也将迎来巨变。

张晓曦[2](2014)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如何有效地发动和组织农民斗争是关乎革命胜利与否的关键问题。行之有效的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对于赢取民心,最终取得革命胜利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之前,山东地区农民承受的田赋负担、高利贷剥削、军需负担、灾荒负担和苛捐杂税异常繁重,农民苦不堪言。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根据地政府针对战时的农民负担问题,采取了粮赋改革、减租减息、精兵简政、优待救济、村政改革五种减负措施,以及大力开展大生产运动、鼓励工商金融业发展两种促进发展措施。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切实减轻了根据地的农民负担。山东抗日根据地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注重完善粮赋制度;着力发挥银行作用;紧抓优待抗属工作。这些特点使山东根据地较好地利用自身优势,解决根据地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为保障战时需要,壮大抗日力量,削弱封建势力作出了巨大贡献。山东抗日根据地减轻农民负担的实践不仅赢得了民心,为抗战的胜利打下了群众基础,而且对抗战胜利后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抗战时期山东根据地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中共在这一时期对待农民的政策,以及我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怎样用政策的灵活性来对待战时的复杂性,是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渠道。另一方面,减轻农民负担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农民负担的存在有其深层次的历史根源和自身规律。通过研究山东抗日根据地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不仅可以对农民负担存在的历史原因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经验启示,并且以史为鉴,为解决当代农民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朱孟洲[3](2013)在《突出重点 开拓创新 稳步推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再上新台阶——河南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孟洲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文中指出这次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决策部署,总结2012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分析形势,明确任务,研究安排2013年的各项工作。一、坚持实践创新,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2012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

叶德跃[4](2012)在《关于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的思考》文中提出注重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大任务。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从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这个立场出发,围绕着如何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行有效实践。

刘伟[5](2012)在《教学利益研究 ——基于主体性发展的追求》文中认为利益是人类活动的动因,教学是利益存在的活动,只有正视教学利益的存在,促进教学活动主体合理教学利益的生成和实现,才能实现教学活动中人的主体性发展,体现教学活动真正的价值。于是,什么是教学利益、教学利益与教学价值和教学效率是怎样的关系、如何通过教学利益的生成和实现来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等就成为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本研究以效率学为理论支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博弈模型等方法,对教学利益规律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我国教学实践深受社会本位思想的影响,教师和学生沦为实现社会需求的工具,在教学活动中难以体现其独立的人格和意志,教学活动对师生的发展实质上是一种“被发展”。这种状况违背了师生的意愿,未能反映人与教学活动及教学活动中主体与客体间的真实关系,背弃了教学活动发展人的本真。教学是人为性的活动,更是为人性的活动,要实现教学活动对人的发展,就必须尊重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正当利益,采取正确措施生成并实现师生的教学利益。因此,探讨教学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规律,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人的主体性发展,创造和实现教学活动的核心价值是非常必要的。第二部分教学利益的内涵解析。利益普遍存在于人类一切社会活动之中,其本质是一种关系,是客体的存在和变化满足主体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关系。利益主体、利益主体需要、利益客体和利益活动是内在规定利益关系的四个维度,是利益关系不可或缺的基本构成要素。教学利益是教学活动中客体的存在和属性满足师生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关系。教学利益不是实体的内容或属性,只能以关系的思维去认识和理解。教学利益没有固化的、静态的质,其表现为师生生存和发展需要满足的过程和结果。师生、师生需要,教学活动客体及教学活动是构成教学利益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学利益关系的实质是师生的发展。教学利益主要是精神文化类型的利益。教学利益具有主体性、发展性、整体性、阶段性、工具性和滞后性等特点。第三部分教学利益的价值审视。本部分在剖析价值本质的基础上揭示了价值与利益、教学价值与教学利益间的密切关系。从联系上看,利益和价值都与主体、客体、主体需要、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都是人活动开展的动因,是主体人格的双重属性。从区别来看,利益是价值的下位概念,利益和价值在性质和描述的出发点上都存在区别。对于教学活动而言,其根本价值是实现人的主体性发展,而实现这一价值的根本途径是师生教学利益的生成和实现。第四部分教学活动的核心利益。教学利益有着丰富的内容,但主体性发展无疑是当前师生的核心教学利益。其一,由人的本质属性所决定。人的主体性为其主体性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主体性发展是人自我发展的本能追求、受人的本性所驱动。其二,由教学活动的性质所决定。无论是教学活动的本质、根本价值都必须立足于人的发展。我国当前教学活动的总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主体性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其三,由教学利益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需要是利益关系形成的基础和前提,需要是利益关系实质的外在表现形式,需要的性质体现了利益关系的性质。主体性发展是师生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需要。事物特点是其内容本身基本属性的体现和反映,对于教学利益来说,确证主体性是其核心特点反衬了主体性发展在教学利益中的核心地位。其四,由当前教学利益的实际状况所决定。当前教学实践中师生被发展的状况反映了其教学利益被严重损害的事实。因此,以主体性发展为师生核心教学利益把握住了我国当前教学利益的主要矛盾,也符合我国教学利益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第五部分教学利益的理论支点。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学利益背后的推动力量。首先,效率追求是人类活动的本性。活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方式,对效率的追求是人类活动的本性,正是在活动效率的提高和进步中,人类社会实现着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其次,教学活动同样在本性上充满着对效率提高的渴望,要实现教学目的,要实现教学对人的培养和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唯有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再次,教学利益活动同样体现着对效率的追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教学利益的根本推动力量。具体来说,教学利益的效率追求源于教学活动主体对发展的渴望,教学利益对教学效率的追求是实现教学公平的要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追求和实现教学利益的根本手段,主体性发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核心目标和内容。第六部分教学利益的生成。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学利益的生成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其既要经由教学利益主体有意识的选择,也要受教学利益客体及其属性的影响,更离不开教学本身过程和环节的制约。总之,具体教学利益内容是在复杂教学利益因素系统作用中生成的。具体而言,其一,师生是教学利益的主体,是教学利益生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师生作为教学利益主体的状况将直接影响教学利益的生成。其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需要是师生教学利益生成的基础,教学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利益的多样性,教学需要对教学利益具有指向性。其三,教学利益客体是师生教学利益生成的对象,是师生需要的对象,也是师生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正是基于这种对象性关系的存在,主体的教学利益才可能生成。其四,教学活动是教学利益的主体内容,教学活动是沟通教学利益主客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教学利益只可能在教学活动中生成。其五,除了教学利益基本要素外,教学利益主体理性水平也影响和制约着教学利益的生成,使教学利益的生成表现出不同的质量和状态。其六,主体性发展教学利益的生成是教学利益生成的核心内容。师生主体性发展需要是其主体性发展教学利益生成的关键,教学利益客体是师生主体性发展教学利益生成的外部推动力。第七部分教学利益的实现。教学利益的生成只是教学利益关系建立的第一步,教学利益生成后的实现,以及新的教学利益关系的生成和实现,如此情况下的新质对旧质的不断更新递进、循环往复才能体现教学利益关系的全过程。教学利益的实质体现为师生的发展,这种发展即为师生教学利益的实现。教学利益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它是由主体、客体以及中介等共同构成的条件因素系统,只有确保该条件因素系统在整体上的合理构成和相互作用,才能有效促进师生教学利益的实现。教学利益实现的标准是衡量师生教学利益实现的依据,从教学利益的主体、内容、过程和质量等角度审视,教学利益的共赢、均衡和最优化是衡量师生教学利益实现的三个最为重要的标准。三个标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统一关系,共同构成了师生教学利益实现的标准体系。师生教学利益的实现必须借助一定的路径,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来实现,最基本的路径有三个即构建师生教学利益共同体;建立并完善师生教学利益表达机制;提高教学效率。其中提高教学效率是实现师生教学利益的根本路径。师生教学利益的实现还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从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结合教学活动的速率、结构、组织、效能和环境等角度和因素来考虑,实现师生教学利益的基本策略有合理把握教学节奏和速度、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有效的教学分工与协作、教学效能感的培养和激发、理性应对教学压力和竞争等。本研究的创新体现在:第一,选题上有新意。首次从利益的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探索,对教学如何促进师生的主体性发展进行了全新而又大胆的尝试。第二,内容上有创新。以效率学为理论支点,揭示了教学利益、教学效率及师生主体性发展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主体性发展是师生的核心教学利益,揭示了教学利益的生成机制及其实现的路径和策略。第三,方法论有创新。将博弈论引入到教学利益的研究中,用博弈模型的方法分析了教学利益的博弈过程。

周群[6](2011)在《基于论证的我国高考开发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以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开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经验命题是我国高考命题质量问题的根源。近几年,考试界倾向于以量化技术取代经验,题库建设也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应和了这种发展趋势。本文认为,考试开发缺乏教育测量学理论指导,才是影响我国高考开发质量的最大症结。长期以来,高考开发中存在考试设计注重行政化程序、考试命题忽视学科认知结构、考试评价以学科为中心,考试开发以“命题”偏盖“开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并非由于开发中缺少试测环节、数据分析等质量控制技术手段,而是源于考试开发者过份依赖个人主观意志,缺少对教育测量学规律的把握。当前,对经验的褒贬取舍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建立一支具有教育测量学经验的考试开发者队伍,建立基于教育测量学的考试开发标准化流程、教育考试行业标准和考试评价体系。本文旨在构建一种适合于我国高考实际的考试评价模型,设想以评价反思经验,改进考试开发质量,实现从经验命题向以教育测量学为基础的考试开发的转变。本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通过对国内外考试开发比较研究,将我国高考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概括为四个方面,以此为缘起,提出考试质量评价模型应当符合完整性、统一性和反思性等要求。通过进一步的文献探究,发现Kane的基于论证效度检验(argument-based validation)理论与模型寻求的理论需求相契合。以上述内容为基础,形成研究方案,第一步,提出考试开发质量基于论证评价的理论框架;第二步,应用理论框架,以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开发为例,对考试开发进行效度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构建模型;第三步,确立我国高考开发质量基于论证的评价模型。正文第一章提出解释论证。解释论证主要阐释考试分数解释与预设解释相一致所需要的一系列推断、假设及其证据。首先围绕考试分数的意义,论证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考试分数预设解释,并勾勒解释论证思路。其次以为什么要收集这些证据为主题,根据考试开发的逻辑线索,论证考试设计、评分、概化、外延、内涵及解释论证合理性等六个推断成立所需要满足的13个假设以及30个证据。根据理论框架,解释论证有一个从提出论证、证明论证合理、修改论证,直至论证合理性得到证明的收敛过程。正文第二、三章论述效度论证。效度论证是收集证据的过程,主要回答如何收集证据?证据能否证明假设?根据理论框架,论证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收集解释论证合理性证据;第二阶段收集解释论证成立证据。证据收集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有,专家咨询法、文本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资料分析法;定量分析方法有,选项功能分析法、主观题评分规则分数等级分析法、评分误差研究法、CTT、G理论和IRT信度和测量标准误差研究法、DIF和DBF探测法、相关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运用的统计软件包括SPSS、Parscale、Winsteps、Multilog、mGENOVA、DIF PACK等。正文第四章形成评价结论,包括考试开发质量和反思两个方面。评价质量的结论是解释论证的逻辑结果,围绕证据最终证明了什么,对实际考试分数能否且何种程度上解释为预设解释,对考试分数的误差来源作出终结性和诊断性评价。证据表明,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解释论证成立,80%考试分数方差可以解释为考生学科认知结构水平,20%误差主要由偏难偏易试题、选择题选项质量、主观题分数等级设计、全卷试题布局等问题造成。总体上,低端水平考生的考试分数被高估。反思性评价结论是对误差来源的反思结果。本文从考试设计和考试命题两个方面进行反思:提出从属性关系描述学科认知结构内涵,强调学科认知结构的各内容领域认知结构有机组成对考试设计的影响;从试题情景、设问、选项、评分方法及其评分规则等角度,提出命题技术改进建议。正文第五章以模型的确立作为研究成果。评价过程表明,本文提出的考试开发质量基于论证评价的理论框架适合于我国高考实践,抓住了我国高考开发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及其影响因素,基本框架符合完整性、统一性和反思性要求。模型由解释论证、效度论证和评价结论三个模块组成,解释论证以考试开发过程为逻辑线索;解释论证和效度论证具有互动关系;推断之间、假设之间和证据之间具有递推关系;解释论证是评价结论的逻辑主干;评价结论具有质量评价和开发反思双重特性。结语部分围绕模型和学科认知结构概念,提出了未来研究的两个方向,即运用模型控制考试开发过程的质量;运用学科认知结构模型数学表达方法设计命题蓝图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突破传统效度检验框架,构建基于论证的我国高考开发质量评价模型,并提供一部完整的实证研究文本;(2)突破Kane考试分数解释四个推断框架,根据我国高考实践,提出解释论证中阐述考试分数预设解释和增加考试设计推断的必要;(3)以教育测量学视角详细阐述考试分数解释中每个推断成立需要的假设及其证据,系统论证证据与考试分数解释的联系;(4)整合国内外考试效度研究的各种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构建适合于我国高考评价的效度论证方法体系;(5)借鉴认知科学理论“领域特殊性认知结构”,提出学科认知结构概念,并注意到学科认知结构内涵的不同描述方法对考试开发和评价的影响。

陈双生[7](2010)在《面向全体创和谐 减负增效促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邾城二中(简称我校,下同)在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下,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自主创新教管模式,拓展办学境界,在班主任队伍建设、特色创建、标准化建设、

张象枢,李宾[8](2008)在《开拓农村科学发展之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拓农村科学发展之路,贯穿于新中国近60年的发展过程,不但开创了农村发展的新局面,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也逐步改变了广大农民的命运。开拓农村科学发展之路, 要求统筹工业与农业发展,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发展,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中共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广州市农村财政研究会联合课题组[9](2007)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广州市遵照中央的战略部署,以加快中心镇建设为龙头,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有效地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诸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凸现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需要创造条件,采取必要的对策和措施予以化解,扎实推进广州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陈光发,杨桦[10](2006)在《工程咨询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谋献策》文中指出

二、以发展促减负 以减负促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发展促减负 以减负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文章结构
        (二) 研究方法
    三、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章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分析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 治理与治理理论
        (二) 基层与基层治理
        (三) 社区与社区治理
    二、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分析
        (一) 社会治理的基本内涵
        (二) 社会治理的任务方式
        (三) 社会治理与治理的关系
    三、我国社会治理与基层治理的西方理论来源
        (一) 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 新公共服务理论
        (三) 新制度变迁理论
        (四) 自主治理理论
        (五) 公共产品理论
        (六) 西方理论来源对我国社会治理的启示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社会治理理论分析
    一、理论起点:始于“精细化”的三条逻辑线索
        (一) 社会治理与供给侧改革共享的理论逻辑
        (二) 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遵循的政策逻辑
        (三) 社会个体化与经济新常态的现实逻辑
    二、基本框架:基于“供给与需求”的社会治理分析
        (一) 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的基本要素
        (二) 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的主体构成
        (三) 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的治理结构
    三、任务目标:成于“分享经济”的四大维度提升
        (一) 社会剩余的“激活”
        (二) 社会产品的“三降”
        (三) 社会主体的“一去”
        (四) 社会制度的“一补”
        (五) 社会关系的“一改”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变迁与现状
    一、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城市基层治理变迁
        (一) 社会权力分化:从“全能控制型政府”到“有限服务型政府”
        (二) 基层需求演变:“街居制”管理到“社区型”治理
        (三) 基层供给变化:从“同质性单位人”到“异质性社会人”
    二、从管控到管理:基层社会供给侧改革的先行探索
        (一) 社会产品供给:行政主导型治理——上海模式
        (二) 社会参与机会供给:合作型治理——沈阳模式
        (三) 基层需求多元供给:自治型治理——武汉江汉区模式
    三、从管理到治理: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的现状格局
        (一) 治理结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二) 治理体制:基层群众民主自治
        (三) 治理基础:基层党建核心领导
        (四) 治理方式:合作协商多向互动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个案分析:成都市锦江区社会治理改革创新样本
    一、调研综述与基本结论
        (一) 基本情况
        (二) 社会体制改革的总体满意度
        (三) 社区治理的总体参与情况
        (四) 基层党组织与居民互动
        (五) 民生服务的综合评价与期望
    二、锦江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举措
        (一) 街道体制改革的基本理念
        (二) 街道体制改革的制度设计
        (三) 街道体制改革的职能界定
    三、双桂街道社区治理创新实践——成长于“家”文化中的社区自治
        (一) 问题缘起与相关背景
        (二) “双桂实践”的核心理念与举措
        (三) “双桂实践”的具体实践与探索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个案分析:上海自贸区社会参与委员会改革试点的困境与成因
    一、个案背景介绍
        (一) 研究背景简介
        (二) 个案选择原因
        (三) 调研情况说明
    二、社会参与委员会改革试点解析与困境表现
        (一) 发展溯源:多元治理共同监督的治理要求
        (二) 机制实质:承接政府职能的治理平台
        (三) 困境的三重表现
    三、社会参与委员会改革试点困境的供需成因
        (一) 理论上的先天短板:治理要素供给上的不充分
        (二) 实践中的发展制约:治理需求供给上的不匹配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启示
    一、社会治理理论供给:治理理论本土化与适用性反思
        (一) 治理创新应符合基本的学理判断
        (二) 理论适用性需要进行本土化调试
    二、治理创新实践供给:基层治理系统化与模式化反思
        (一) 整体协调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必要性
        (二) 谨慎对待基层治理探索模式化的取向
    三、制度创新供给:社会治理制度化与约束性反思
        (一) 制度成本考量是制度创新的关键
        (二) 威权核心在场是制度创新的保障
    四、社会主体创新供给:供给的多中心化与结构性反思
        (一) 原子化个体对基层社会治理带来的极化挑战
        (二) 新兴主体对治理力量结构造成的替代性冲击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个人学术成果
附录

(2)山东抗日根据地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建立前山东地区农民负担概况
    2.1 山东抗日根据地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2.1.3 根据地的战略地位
    2.2 山东抗日根据地建立前山东地区农民负担情况
        2.2.1 田赋负担
        2.2.2 高利贷剥削
        2.2.3 军需负担
        2.2.4 灾荒负担
        2.2.5 苛捐杂税
第三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
    3.1 山东抗日根据地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
        3.1.1 粮赋政策
        3.1.2 减租减息
        3.1.3 精兵简政
        3.1.4 优待救济
        3.1.5 村政改革
    3.2 山东抗日根据地促进社会发展的措施
        3.2.1 大力开展大生产运动
        3.2.2 鼓励工商金融业发展
第四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特点及意义
    4.1 山东抗日根据地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特点
        4.1.1 注重完善粮赋制度
        4.1.2 着力发挥银行作用
        4.1.3 紧抓优待抗属工作
    4.2 山东抗日根据地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义
        4.2.1 保障战时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2.2 壮大抗日力量,巩固抗日统一战线
        4.2.3 削弱封建势力,巩固根据地政权
第五章 山东抗日根据地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现实启示
    5.1 以减负带发展,以发展促减负
    5.2 改革乡镇机构,建设服务型政府
    5.3 正确处理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关系
    5.4 完善财政体制
    5.5 加强农村民主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突出重点 开拓创新 稳步推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再上新台阶——河南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孟洲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实践创新, 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一) 围绕“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这一重大政治责任, 理思路, 找抓手。
    (二) 围绕“确保农民持续增收”这一核心目标, 拓途径, 挖潜力。
    (三) 围绕“强科技促发展”这一根本出路, 抓实事, 求突破。
    (四) 围绕“深化农村改革”这一活力来源, 培主体, 转方式。
二、准确把握形势, 科学确定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 充分认识我省农业农村经济所处的历史方位。
    (二) 深刻认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的新要求。
    (三) 进一步理清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思路。
    (四) 合理确定2013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任务。
三、夯基础抓重点, 统筹做好2013年农业农村经济各项工作
    (一) 以建设高标准粮田为重点, 坚定不移抓好粮食生产。
    (二) 以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为重点, 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三) 以建好“菜园子”为重点, 有效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
    (四) 以构建现代种业体系为重点, 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五) 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重点, 加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六) 以培育现代职业农民为重点, 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七) 以完善现代农业支撑体系为重点,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八) 以发展循环农业为重点, 加快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九) 以拓宽增收渠道为重点,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四、加强系统建设, 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坚强保障

(4)关于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二、当前强化农民主体地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 培育新型农民
    1. 鼓励农民积极投身现代农业建设。
    2. 改革涉农制度, 保障农民的权益。
    3. 培养能人, 发挥带头人的核心作用。
    4. 努力促进农民增收。
    5. 不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6. 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5)教学利益研究 ——基于主体性发展的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 研究主题、思路、内容与方法
    (五) 研究的重难点、创新及不足
一、教学利益的内涵解析
    (一) 利益
    (二) 教学利益
二、教学利益的价值审视
    (一) 利益与价值
    (二) 教学利益与教学价值
    (三) 教学价值与主体性发展
三、教学活动的核心利益
    (一) 人的本质属性与人的主体性发展
    (二) 教学活动的性质与教学活动的核心利益
    (三) 教学利益的性质和特点与教学活动的核心利益
    (四) 教学利益的实际状况与教学活动的核心利益
四、教学利益的理论支点
    (一) 人类活动本性的效率追求
    (二) 教学活动的效率追求
    (三) 教学利益的效率追求
五、教学利益的生成
    (一) 教学利益主体与教学利益的生成
    (二) 教学利益主体需要与教学利益的生成
    (三) 教学利益客体与教学利益的生成
    (四) 教学活动与教学利益生成
    (五) 教学利益主体理性与教学利益的生成
    (六) 主体性发展教学利益的生成
六、教学利益的实现
    (一) 教学利益实现的条件
    (二) 教学利益实现的标准
    (三) 教学利益实现的路径
    (四) 教学利益实现的策略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6)基于论证的我国高考开发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以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 我国高考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二 构建基于论证的我国高考开发质量评价模型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文献检索说明
        二 效度检验评价模式综述
        三 一致性检验评价模式综述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 "我国高考"的概念界定
        二 "考试开发"的概念界定
        三 "学科认知结构"的概念界定
        四 "基于论证的评价的理论框架"的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案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过程及方法
第一章 解释论证
    第一节 考试分数的预设解释
        一 预设考试分数解释的必要性
        二 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考试分数的预设解释
    第二节 解释论证逻辑过程
        一 从考试开发过程架构解释论证
        二 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开发质量评价解释论证逻辑过程
    第三节 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开发质量评价解释论证
        一 设计推断的解释论证
        二 评分推断的解释论证
        三 概化推断的解释论证
        四 外延推断的解释论证
        五 内涵推断的解释论证
        六 解释论证合理性推断的解释论证
第二章 效度论证(上)
    第一节 解释论证合理性的效度论证
        一 解释论证合理性的假设证明说明
        二 解释论证合理性的假设证明
    第二节 设计推断的效度论证
        一 考试大纲学科认知结构内涵与高考依据标准基本一致的假设证明
        二 考试大纲目标领域与课程标准一致的假设证明
    第三节 评分推断的效度论证
        一 试题答案、评分方法及其评分规则适切的假设证明
        二 评分者准确一致地运用试题答案、评分规则的假设证明
第三章 效度论证(下)
    第四节 概化推断的效度论证
        一 试题是样本有效单元的假设证明
        二 试卷样本足够大且测量误差控制能满足招生录取要求的假设证明
    第五节 外延推断的效度论证
        一 概化全域足够大且是目标领域合适样本的假设证明
        二 考试没有明显系统误差的假设证明
    第六节 内涵推断的效度论证
        一 考生应答表现没有受到无关心理特质影响的假设证明
        二 考试分数数据结构能证实学科认知结构内涵的假设证明
第四章 评价结论
    第一节 考试开发质量评价结论
        一 终结性评价结论
        二 诊断性评价结论
    第二节 考试开发质量的反思性评价
        一 考试设计的反思
        二 考试命题的反思
第五章 基于论证的我国高考开发质量评价模型
    第一节 模型的模块构成
        一 解释论证模块
        二 效度论证模块
        三 评价结论模块
    第二节 模型应用的流程
        一 解释论证的流程
        二 效度论证的流程
        三 获得评价结论的流程
结语:未来研究方向
    一 运用模型控制考试开发过程的质量
    二 运用学科认知结构模型矩阵表达设计命题蓝图
附录A: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开发质量评价解释论证合理性调查问卷
附录B: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考试手册(节选)
附录C: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试题属性与试题构成要素一致性调查问卷
附录D: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试题属性与试题构成要素一致性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附录E: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基于局域网阅卷参数
附录F: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试题属性及评分规则
附录G: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命题双向细目表
参考文献
后记

(7)面向全体创和谐 减负增效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施“四个规范”、转变教育行风是践行面向全体、减负增效的前提条件
二、科学阐释内涵、深刻领会要义是推广面向全体、减负增效的思想基础
三、改变评价方式、建构有效课堂是实施面向全体、减负增效的成功策略
四、加强备课组建设、激活校本教研是推动面向全体、减负增效的增益措施
五、深受学生喜爱、获得家长好评是检验面向全体、减负增效的真正标准

(9)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州市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
    (一)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进展
    (二)农民实现增收减负
    (三)农村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四)农村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中心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六)农村环境不断改善
    (七)农村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
二、广州市新农村建设形势分析
    (一)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
三、广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加快中心镇建设,不断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
    (三)深入落实富民政策,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四)大力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形成文明社会风尚
    (五)扎实推进农村规划与整治, 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六)切实加强农村民主管理,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四、以发展促减负 以减负促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D]. 唐双捷.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2]山东抗日根据地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研究[D]. 张晓曦. 天津商业大学, 2014(06)
  • [3]突出重点 开拓创新 稳步推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再上新台阶——河南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孟洲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朱孟洲. 河南农业, 2013(05)
  • [4]关于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的思考[J]. 叶德跃. 经济师, 2012(04)
  • [5]教学利益研究 ——基于主体性发展的追求[D]. 刘伟. 西南大学, 2012(11)
  • [6]基于论证的我国高考开发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以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开发为例[D]. 周群.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6)
  • [7]面向全体创和谐 减负增效促发展[J]. 陈双生.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0(11)
  • [8]开拓农村科学发展之路[A]. 张象枢,李宾. 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 2008
  • [9]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J]. 中共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广州市农村财政研究会联合课题组.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07(10)
  • [10]工程咨询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谋献策[J]. 陈光发,杨桦. 中国工程咨询, 2006(04)

标签:;  ;  ;  ;  ;  

以发展减负 以减负促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