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表征中的规范信息解释

文化表征中的规范信息解释

一、文化表象中的规范信息阐释(论文文献综述)

关凯夫[1](2020)在《北方民族志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以顾桃《鄂温克三部曲》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电影诞生之初就被用来记录现实世界,影像与人类学的结合更是为不同社会与文化间提供了视觉图像与记录层面交流的可能性。民族志纪录片从起初作为人类学田野调查调查的辅助工具,在严格的科学标准中诞生,而随着60年代后电影语言的发展和人类学学者在创作上的突破,民族志纪录片的也开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顾桃导演被称为“鄂温克三部曲”的三部民族志纪录片入手,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发掘其文化和社会价值。引言部分对本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做出介绍;第一章简要的介绍了民族志纪录片的概念以及中国的民族志电影发展历程;第二章简要的介绍了北方民族志纪录片的发展概况,对顾桃的创作和生活经历进行介绍和总结,并对三部影片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片中关于鄂温克族生存现状的三个主题,运用社会学理论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章从叙事的角度总结顾桃“鄂温克三部曲”中的叙事特点,分析三部影片中的诗意化叙事、“生活流”叙事以及导演在叙事过程中展现的自我反射的特点;第四章主要分析了“鄂温克三部曲”中的视听语言,影片通过全景镜头展现了鄂温克人的环境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运用与人物互动式的镜头深入挖掘被摄对象的心理状态与观点,分析了三部影片中的声音作用,包括人物独白多重功能以及有源音乐和无源音乐的作用;第五章主要分析顾桃“鄂温克三部曲”的影像建构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对日后北方乃至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影像创作的启示。

王博宇[2](2019)在《企业文化整合对企业并购绩效影响研究 ——以F公司并购M公司为例(案例型)》文中研究指明并购是企业实现调结构、促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不论国外还是国内,并购整体绩效并不乐观,大量的学者和咨询机构研究指出,并购失败原因之一是企业忽视了并购后的整合,特别是企业文化整合。本文从理论角度出发全面研究了并购企业文化整合方面的内容,通过对案例分析法的合理使用来对实际并购相关问题进行解释,由于企业文化整合的不利导致并购绩效未实现预期,并且从实证角度探讨并购企业文化整合影响并购绩效的实际情况,最后阐述了现阶段内并购企业文化整合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供一套具有理论基础并具有实际操作的方案。在文献查阅中,有学者提出了一些影响并购企业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的因素,然而从企业文化整合因素出发来系统地研究企业并购绩效的文献数量非常少,本研究基于企业文化整合这一重要的因素对企业并购绩效相关性进行探讨。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案例研究以及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于相关理论研究的结果,对企业文化整合直接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地研究,阐释企业文化整合过程及模式。案例分析,旨在论证忽视企业文化整合,导致未实现1+1>2的并购目标。实证研究部分,较系统提出影响并购绩效的并购企业文化整合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这对于企业文化整合过程中的有效性的逐渐提升是十分有利的,促使了企业并购整体绩效的显着增加。本研究通过对实证研究方法的合理使用,研究了企业文化整合因素和企业并购绩效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特点,以企业文化差异度、企业文化认同度以及文化整合投入度为自变量,以企业并购绩效为因变量,建立企业文化整合因素对企业并购绩效影响模型。通过对案例中两家公司员工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量化分析。调查问卷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基本信息、企业文化差异度和认同度调查、整合投入度以及并购绩效调查。通过统计软件SPSS,在整体分析基础上进行差异分析,在文章的最后,完成了多元线性回归的过程,确定了企业文化差异性负向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实际情况,企业文化认同度、文化投入度为正向影响的结论。本文主要特色有以下三方面:首先,本文运用理论研究、案例研究以及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究有效的企业文化整合在企业并购绩效目标实现过程的作用巨大。其次,就企业文化整合而言,包含不同的三个因素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论证。其三,在理论研究、案例研究以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并购文化整合的四种策略。研究表5个,图13幅,参考文献61篇。

王东旭[3](2018)在《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边疆民族地区在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民生以及国家安全中有着特殊重要地位,边疆民族地区政府的治理能力事关国家的团结、稳定、发展以及各项国家战略的推进,因此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该主题具有极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从概念上讲,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该地区,解决和消除地区内的发展差距,推进区域内经济建设,确保持续、快速、稳定和全面发展,结合地方社会发展特征,有效界定并明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职能的,充分落实并发挥行政职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政府治理目标的所有能力和水平的总和。从特殊性看,边疆民族地区具有生态环境的劣势与资源丰富的优势并存、人文环境的劣势与优势并存、经济落后的劣势与区位优势同在、府际关系的复杂化与民族关系的复杂化并存的独特治理环境,因此,党和政府所提供的政治资源、财政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等,必须符合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质和发展状况,这就要求边疆民族地区的政府治理必须实现以下基本目标:政治层面上,要加强对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治领导,努力促进各族同胞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协调发展;在经济层面上,要在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目标理念下,引领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在社会发展层面上,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使边疆民族地区形成并保持一种理想的、良好的秩序。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以管制型为主导的政府治理、经济建设为主导的政府治理、以服务型政府为主导的政府治理。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积累,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体系初步完备,治理能力水平大幅提升,具体体现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团体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显着提升、政府绩效水准明显提高、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渐趋加深、国家认同逐渐稳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根基日益筑牢。但是随着国情、世情和民情的变化,以及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更高要求,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与治理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主要有:多民族共处与政治结构动态调适性不足之间的矛盾、区域经济发展滞后性与市场主体发育不足之间的矛盾、民族文化独特性与政府公共服务财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社会发展多元性与政府整合资源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资源禀赋差异性与公共服务供给水准偏低之间的矛盾。为应对上述挑战,在边疆民族地区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最重要的前提是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的制度优势。在此基础上,应该进一步做到:培育新型治理文化、充分利用传统民族文化、鼓励各族群众参与治理,塑造公共治理思维;统筹和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边疆民族地区政府和民众的法治意识、创建良好的民族地区法治环境、协调国家制定法与少数民族民间法的冲突,增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少数民族自治权、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体系与能力;重构边疆民族地区行政制度架构、完善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机制、更新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工具,健全制度与机制安排;重视信息管理水平的建设,加大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加强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提升治理过程的信息化水平。

王静涛[4](2016)在《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目的在于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从军事文化的角度增强京津冀文化的认同感、自信心和凝聚力,营造京津冀文化研究氛围,弘扬和传承古代军事文化传统,助力现代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其重要意义在于,丰富京津冀区域古代军事文化研究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京津冀文化产业的发展,助力军事文化和古代兵学文化传承延续,对我国现代强军文化建设提供支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军事观及相关理论对于研究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中首推“和合统一”文化,它奠定了华夏文明的根基。其中,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奠定了融合统一基础;燕云战事、民族交流促进了文化融摄;兵民分合、军事治理体现了多元融合;军事文学、艺术创作展现了爱国包容。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尤其是其“重智善谋”军事文化特色,不仅在中国军事发展史上,而且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有重要影响:“围魏救赵”、“退兵减灶”彰显谋略特色;邯郸之战、鬼谷策略体现纵横捭阖;城池烽燧、防御体系凸显重守轻攻;黄巾起义、道义结合凝结战备智慧。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的“创新进取”理念是难能可贵的,主要有:兵器锻造、功能用途体现实用创新;胡服骑射、赵王改革培育包容进取;蓟镇防御、《练兵实记》传承兵儒合一。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对于现代军事文化的丰富,现代军事事业的发展,对于爱国主义的传承和和平主义的构建,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传承价值。

李绍华[5](2016)在《彝文《祭奠亡灵经》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祭奠亡灵是绵延于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民俗事项,《祭奠亡灵经》是这一民俗活动的重要产物,蕴涵丰富的文化信息。经文内容涉及彝族古代社会、政治、历史、宗教、礼仪、民俗等各个方面。祭奠亡灵被视为个体生命终结的最后仪式,在整个宗教活动中最为重要,在整个人生礼仪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彝文《祭奠亡灵经》是在仪式上呗耄念诵的经书。本文在对原着经文进行校勘、注音、翻译、注释的基础上,与文献相关的礼俗和各种仪式亦作深入的考察、分析,以期对经书予以科学解读,并对经书与仪式及其文化作初步探讨,力求充分揭示经文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以彰显其文献资料价值。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一、绪论:叙述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梳理与本论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本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从概念阐释、生态背景、版本和馆藏情况等四个方面对彝文《祭奠亡灵经》的流传、应用、保存情况和文本特征进行概述;概括描述本论文的篇章结构和研究内容;文本译注说明,交代和说明彝文经书译注的体例、事项。二、正文:第一、三、四、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翻译采用四行体翻译体例,其中第一行为原文录入,第二行为国际音标注音,第三行为直译,第四行为意译。注释部分,以字词校注、名词解释、文化术语阐述等形式对原文进行校勘,疏通字、词、句,使文意顺畅通达。特别是对疑难字词和重要文化术语作详尽的研究性注释,力求对经文中的特殊文化事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阐释。第一章《祭奠亡灵经·献礼篇》译释。除抄书者《自序》外,包括与献礼有关的“享礼”、“打结”、“转场献吉礼”、“解结”、“翻牲”和“受礼”七个篇章。献礼仪式上要虔诚地向亡灵祭献礼品,邀请亡灵前来领受,带着祭品奔赴祖界,更好地保佑子孙后代。第二章《祭奠亡灵经·祝颂祈福篇》译释。包括与祝颂祈福有关的“天颂”、“赞贤”、“颂嫘奶”、“祈吉”四个篇章。通过祝颂祈福仪式,既夸赞神灵,又提高亡灵身份和地位,祈求神灵和亡灵保佑、庇护子孙后代,使子嗣大繁衍、大吉大利、平安幸福。第三章《祭奠亡灵经·献药篇》译释。包括与“献药”有关的“叙药”、“配药”和“献药”三个篇章。通过呗耄向亡灵叙述各种药礼,并传授药名、药方,希望亡灵到祖居地后懂得用药和治病。同时,也是对生者医药知识的普及活动。献药的目的是让亡灵无病无痛地赶赴阴间,到阴间健康生活,更好地保佑亲人。第四章《祭奠亡灵经·禳解篇》译释。包括与“禳解”有关的“解草圈”、“神座封邪清净”、“神座掩埋清净”和“隔鬼避邪”四个篇章。祭场上神灵、亡灵、亡亲、祭礼可能会沾染各种污秽,念诵经书并祓除种种邪祟。第五章《祭奠亡灵经·安灵启灵篇》译释。包括与“启灵”有关的“安灵”和“启灵”二个篇章。论述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阻挡,劝说亡灵不要留恋世间,速速奔赴祖居地,早日与祖先聚首,去享受祖界天堂般的理想生活。同时,安慰生者不要过度悲伤和哀痛。结语部分就彝文《祭奠亡灵经》的文献特点和传承方式等进行总结和概括,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探讨祭奠亡灵习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刘婷[6](2015)在《中国电视文化身份的新世纪转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身份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个重要命题,在后现代文化的浸润下中国电视遭遇文化身份模糊与身份焦虑等时代症候,对自身文化定位与文化价值取向存在误区和偏差,导致中国电视在新世纪伊始陷入泛娱乐化的非理性误区。论文从问题出发对中国电视新世纪以来出现的文化现象与文化转向进行深度观照,从文化身份理论的维度提取中国电视文化的特质,突破了原有电视文化研究的理论视野。另外本文将目光聚焦于新世纪的时间节点,充分考虑到这段时期是中国电视发展最具特色也是最有争议的时代,具备丰富的电视文化资源可供分析和阐释,同时草根文化的兴起、娱乐大众化景观的出现、传统与现代的双向诉求、中国情味的复归等文化现象的崛起使当代电视文化更为复杂和多元,对文化身份的认知提出巨大的挑战。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以全球化时代文化身份的问题作为引领,梳理出身份理论和文化身份理论的内涵及其对电视文化研究的启发意义。第二章运用媒介生态学理论阐释社会生态环境对电视媒体的影响,进而梳理出电视文化身份形成与转向的外部作用力,提出社会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和技术生态是中国电视文化身份构建的预置因素,对文化身份辨识产生重要影响,这些生态系统各自独立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当前电视文化身份认知的社会文化语境。第三章以问题牵引带动文化身份的理论演绎,为全球化时代我国电视文化身份迷惘与认知困境把脉,提出新世纪中国电视文化身份建构的时代症候一方面源于全球化时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电视节目、形态与观念的渗入导致中国电视文化失语;另一方面源于中国电视文化自身价值观的偏移带来的电视发展的自性危机;另外中国传统文化百年来经历的断裂与传承影响着电视文化身份的确认,同时市场逻辑的牵制也使电视陷入唯收视率至上的文化幻象之中。第四章探索我国电视文化身份建构的现实路径,提出我国电视文化身份建构的“他者”逻辑,通过对作为“他者”的传统和西方的定位和解码,反观自我与他者的文化差异,为中国电视文化身份认知提供参照。在“球土化”语境中,文化的流动增多,自我文化身份的界限被打破,多元文化的共融和混杂使中国电视更应该向传统文化寻求精神给养,在传统与现代的双向诉求中坚守中国文化核心价值,完成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向。电视文化表情是电视文化定位与价值追求的外化表现,对其进行审美解读有助于为电视文化形象力的塑造、电视品牌认同感的形成提供微观的参考。第五章以电视文化身份的新世纪转向为基点,以现象归纳带动问题阐释,以动态分析代替静态研判,全面梳理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发生的文化变异与文化自新。新世纪电视文化身份发生的转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同一格局被打破,转向对个人诉求的满足。电视文化价值观念向平民性与人文性拓展,电视节目形态更趋丰富多样,传播观念与模式有很大创新,体现出文化的多元与个性特征。二、崇高感的消解与文化平民主义的兴起。在电视文化体系中崇高的美学定义被世俗生活重构,符合大众审美心理和价值认同的部分被抽取出来,体现出草根文化的逆袭与平民意识的提升。三、泛娱乐化倾向与内容价值重构。泛娱乐化已然成为电视景观的主要表征,新闻节目、综艺节目以及电视剧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娱乐泛化的奇观盛宴,也体现出后现代社会对理性主义的解构。这种转向对电视文化身份的认知起到干扰和影响。四、中国情味的自然回归。这是中国电视在新世纪探寻文化身份定位做出的最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尝试。带有中国风格特色的、原创性的节目形态纷纷出现,本土语言符号强势回归,电视频道包装与宣传片中中国元素的登场都说明中国电视正在重拾我们的文化自信,以富有文化特质和文化意蕴的节目在西方文化的裹挟中成功突围,重构着新世纪电视文化身份的内涵。第六章将电视文化身份研究视野扩展到全媒体文化领域,新媒体文化的反拨促使中国电视发展不能固步自封,而应该主动融入全媒体语境建构的互动与竞合的格局之中,沉淀精神价值、优化资源配置、将电视艺术与技术共融,体现出新世纪中国电视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担当,这便是研究中国电视文化身份的价值和意义。总之,文化身份是电视确立价值取向与文化定位的基础。本文梳理出了新世纪中国电视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文化身份的四个转向,并对其进行深度认知,为中国电视走出同质化与娱乐化的困境、开拓具有本土文化特质与广泛竞争力的电视节目内容与模式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和途径。

张子建[7](2015)在《不二法门本体论视野下的道教、藏传佛教修行原理钩沉》文中提出本论文立足宗教理论研究,以中华文化中哲学境界最为高妙的道教和藏传佛教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文献解析、义理比较及互参互训等方法,钩沉这两种宗教超乎各自逻辑线索、文化背景和语境系统,在原理层面的相通之处。以期实现中原道教、藏传佛教两种在地缘和文化上相对独立的哲学思想之间的真正互动,尝试提出不同于西方宗教学理论的,适用于中华文明特质的新的宗教哲学研究模式。本论文在导论部分首先指出,宗教文化驳杂百端,如何正其脉络,分清主次权实,是摆在本研究面前的最大难处。只有时时返溯“原理”为枢机,执原理之本,统教义、方法、文化、习俗等等之末,才能从理(认识论)事(方法论)两方面提纯出超然于表象之上修行原理。其次,梳理了本研究中需要参考的重要的文献资料和对一些学术问题基本立场,尤其提出了必须要超越文化、语境的双重表象壁垒,才能深究道教、藏传佛教义理深意,互参互训的主张。最后通过对“佛道论衡”类历史材料及教界主要争议的总结,提出了贯彻全文始终的六类教义问题,作为整个研究的切入点。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回溯历史,通过将道教和佛教的历史分别划分为四个阶段,结合中原、印度的史实,从义理逻辑及发展节奏的角度看待道教和佛教的传播进程。提出要以“大历史”的视角来廓清理顺中原道教和印度佛教的发展轨迹,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分析佛道义理历史转型的逻辑线索,进而钩沉出佛道教义的真实主张。结尾处又指明由于宗教史料本身的局限性(如文学加工、后世篡改等),单纯的教史对于原理研究来说往往不足凭信,而仅具有厘定教义逻辑思路的参考意义。第二、三、四章是本文的重点,开创性的构建了以理体、事相和证境为逻辑顺序的原理框架,并将中原道教和藏传佛教的义理系统整体解构后,契入该原理框架中加以格致对勘。第二章在理体(认识论)层面构建了以“体-用-性-相”四分法为框架的理论结构,并分别从四个角度引据两教经典,证明了道教和藏传佛教有着相似相类的概念或理论模型,这一切的基础则是因为两教有着非常相近的“本体论”基础。第三章在事相(方法论)领域又开创性的提出了佛道两教超乎具体修行事相之上的十种最基本作用原理,并在研究过程中深入到实践领域,系统提炼出道教、藏传佛教完整的修行次第、内容及功能,并集结成简明清晰的表格。第四章从终极关怀和究竟证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道教和藏传佛教对终极的不同看法和观点,将“本源论”提法归结于“本体论”基础,融摄了两教的终极关怀愿景,最终将其表达为“体用不二”的理念。通过这三章相互承递的推导,本研究在独创的理-事体系中重新厘定了佛、道概念间准确的对应关系。第五章籍由上述理论成果进一步提升思辨高度,关注佛、道两教共同具备的实践特质及理论素养,包括人文关怀、理性精神、悲悯情怀、安顿诉求及终极意义等,卓有成效地化繁为简,将繁冗的理论铺陈归复于道教和藏传佛教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中的共同核心原理:本体实证原则。并进一步提出“去三神化”的宗教哲学发展方向,提议将宗教义理研究的功能延伸到民族关系领域。道教和佛教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然各自完成了教内理论和实践系统的构建,正是鉴于两教理体的完整性和事相的多元性,本研究才致力于将佛道两教真正内核的原理内容钩沉出来之后,籍由清晰地逻辑线索和明确的纲目框架,进行互参互训研究。本研究坚信佛、道两教思想是兼具人文关怀及理性精神特质,以本体论-实证原则为宗旨,以理体-事相原理为内核,熔铸各种文化素材,构建了完整认识论-价值观-方法论的哲学系统,一切受教于这两种古老思想的世人只要遵循其本真初心,必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秉持悲悯的本怀,教化民众,传播思想,倡导理念,贯彻诉求,为众生于无边的烦恼中觅得一寸身心安顿的归处,这才是对全人类最终极的关怀,亦是为历史和社会所开示的永恒的道标。

尹博[8](2015)在《基于文化共生理论的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渝东南是重庆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丰富的土、苗民族文化。同时这个地区也是中国的“非典型性民族地区”之一,既面临经济发展的迫切诉求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又面临“汉化”趋势明显与强化民族文化特征的矛盾。在这样的地区,民族文化受到的汉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更大,民族文化的价值彰显受到的挑战更大。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作为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从应然层面肩负着培养“民族文化人”的重要使命,但在实践中却面临传统与现代、主流与多元、外来与本土的多重文化选择困境。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的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既是渝东南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渝东南民族学校教育内涵品质提升的重要路径。文化共生理论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生思想,是共生理论运用于文化领域的产物。在全球化迅猛发展和我国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其所包含的异质共存、尊重多样性,交流融合、突出互补性,共同进化、不可逆转性,传承创新、凸显时代性等丰富内涵,在理论上为研究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在实践上为如何更好地促进渝东南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的深度融合与良性互动提供了新思路。站在文化共生视角审视,在渝东南地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地位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民族文化教育的完整体系尚未形成,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与文化共生的要求不协调,学校民族文教育的理念与文化共生诉求不一致,民族文化教育内容与文化共生内涵不相通,民族文化教育方式与文化共生路径不相向,民族文化教育评价与文化共生目标不相符。这些现存的民族文化教育困境,既导致土、苗等民族文化不能有效传承和创新,也使民族教育缺乏了应有的文化特色和乡土气息,制约了民族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不利于“民族文化人”的有效培育,而且也对民族特色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形成这种局面,是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民族文化被现代主流文化冲淡、民族文化支撑文化教育发展的张力不足、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动力机制缺失等文化原因,也有教育制度变迁中学校文化功能异化、学校教育促进文化共生准备不足、社会和家庭教育对民族文化忽视等教育原因,还有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的制度设计不到位、市场作为不凸显、相关产业难运行等经济原因。从宏观上构建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路向,需要真正确立“人”的回归:注重教育价值理性的彰显,以文化人:凸显“民族文化人”的文化特性,和而不同:维护多元民族文化共生发展生态等价值取向:需要真正坚持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协调性原则,学校民族文化教育文化选择的包容性原则,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互动性原则和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责任的有限性原则;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这个“主导者”、学校这个“主战场”、教师这个“主力军”等责任主体在推进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中的职能和职责;更需要在教育实践中教育理念从“文化疏离”向“文化融合”、教育目标从“学科成绩”向“以文化人”、教育方式从“外在规训”向“内在教化”、教育过程从“静态展示”向“动态传承”的范式转换。重建文化共生视角下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具体路径,可以尝试从五个方面去进行设计。一是以文化共生理念指导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包括重塑对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的认识,凸显培养“民族文化人”的重要地位,肩负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教育使命等。二是推进学校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要遵循教育规律,明确民族文化教育课程目标;挖掘文化元素,丰富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内容;围绕民族特色,编写民族文化教育系列教材等。三是建立“量质并重”的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包括创造多种条件,调整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设立专门机构,强化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管理;开展专门培训,提升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素质等。四是构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教学运行机制。包括优化民族文化课堂教学机制、建立民族文化教学实践机制、完善民族文化教育评价机制、改革民族文化教育家校合作机制、构建民族文化教育网络共享机制等。五是推动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立法及相关政策完善。包括加快推进民族文化教育的立法建设、建立健全民族文化教育行政管理网络体系、突出学校在民族文化教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提高民族文化教育经费使用效率,设立“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的专项项目等。学校民族文化教育要承担起促进文化共生的责任,还需要外部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为此,应当通过加大民族文化宣传力度,打造特色文化项目,开展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等途径,营造渝东南地区多元民族文化共生的氛围;要通过树立经济文化化发展的战略思想,把文化产业打造为支柱产业以及在其他经济产业中更多地注入文化的内涵等方式,推动渝东南地区民族经济文化化发展;要通过搭建社会力量参与民族教育的平台、培育热心民族教育的自愿者队伍、培育企业家参与民族教育的社会责任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民族教育,从而形成支持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文化共生是时代的诉求。渝东南学校如何在主流文化的包围中更好地履行促进文化共生的职责和使命,探寻出具有渝东南民族文化个性的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之路,任务还十分艰巨而繁重。但惟有朝着这个目标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最终达到教育提升、文化共生、人的发展、贫困突围的多赢目的。而这些都需要理论研究的大力深化和实践探索的大胆尝试。

白嗣新[9](2014)在《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新世纪,形态各异的电视娱乐节目成为中国电视收视三驾马车中的重要组成,随着2010年之后,《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版权节目模式所带来的高收视和强大影响力,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市场整体呈现出以引进版权节目模式为主导的创新趋向,而由省级上星频道和中央级电视媒体共同形成的“节目模式井喷”现象成为中国电视娱乐发展的新景观。节目模式的规模化引进一方面受到了收视市场的认可,为中国电视娱乐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方向,但同时受到了同质化和创新受限的诟病。在这一现实背景之下,本研究力求剖析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阐释分析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的发展过程,并为其模式化发展趋势提供一种路径参考。本研究首先对节目与节目模式、模式与模式化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认为节目即为可以直接播出、没有创新空间的成品节目,节目模式是具有独特创意、普适价值、特许经营权、实施框架与细则的节目模式设计;模式本身是相对静态的具体规则与规范,而模式化则是建构模式的有意义过程,电视节目模式化即是以节目模式为主体的模式化发展过程。节目模式是全球文化工业发展下以娱乐节目为主体的电视文化商品,从成品节目在国际市场的交换到节目模式在全球市场的流通,电视节目正在跨越文化与地域的障碍成为文化工业生产的最大化盈利。文化工业的生产法则一方面消解了电视娱乐节目的多元化创新和电视观众的多样化选择,但大量可以复制、售卖、并在模式基础上进行本地化创新的节目模式同时也满足了受众对娱乐节目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节目模式是全球大工业时代值得关注的电视文化形态,它在全球娱乐经济发展进程中得到了市场和受众的双重认可,成为一种可以进行全球流通的电视节目贸易,并进而呈现出节目模式化发展的趋向。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首先是基于无意识与摹仿下的节目模式化意识的初始,80年代以春晚为代表的综艺节目形态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综艺晚会模式,但此模式非彼模式,只是一种无意识的对大众欢聚场景转移和延伸,无法形成模式化的复制与销售;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对西方节目模式的借鉴与摹仿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意识的觉醒,也是节目模式化过程的开端。第二个阶段以电视节目模式的版权引进为节点,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开始了模式化的复制和基于本土化的策略创新,节目的模式化过程在模式引进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进行“二次创新”,完成节目模式基于本土的意义与形态创新。节目模式化发展的确立一方面完成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模式化转型,另一方面为中国电视节目模式化创新提供了发展策略。经过对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发展的历时性梳理,本研究认为模式化作为节目模式发展张大的过程与结果,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一种必然的路径选择。中国电视频道资源的无限丰富和观众对娱乐节目需求的不断增长对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提出了要求,电视娱乐节目必须通过大量的节目创新来完成对频道播出空间的填充和对受众收视需求的满足。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的发展路径是通过对电视节目模式的消化吸收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完成多元节目模式的开发,进而完成中国本土节目模式的生产与输出。模式化的意义在于对成熟模式的快速复制及在模式基础上的“模仿创新”,从创新成本与创新风险的角度,“模仿创新”相较于具有破坏性的“率先创新”,创新成本低且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创新风险。对于目前中国电视娱乐产业的发展而言,节目模式化的发展具备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在全球娱乐消费文化的大背景下,这也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赵大鹏[10](2013)在《曼茶罗原型图式与现代建筑创作》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的全面崛起和复兴,国家建设对建筑领域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如何创作出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和审美内涵的建筑,成为每一名中国建筑师和相关学者关切的话题。同时,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冲击,这在建筑领域表现的尤为突出,缺乏情感的建筑和脱离文脉的城市随处可见,并在肆无忌惮的扩张,历史和传统在现代建筑中被不断的剥离。这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忧虑,亟需找到一种方式来平衡建筑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面对这些问题和需要,笔者希望从历史和文化中找到答案和解决途径。因此,论文引入了佛教密宗的神秘宇宙构图——“曼荼罗”,进而通过对“曼荼罗”的研究来解答现代建筑发展中的困惑。首先,结合荣格的“原型”理论,对“曼荼罗”进行研究和探讨,说明其原型图式在人类审美价值中的普适性和永恒性;其次,结合古代建筑文化中表象出来的曼荼罗式设计思想,证明曼荼罗原型图式在建筑创作中的巨大实用价值和精神价值,并归纳出对其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运用的两种方式;接着,将“曼荼罗”的概念延展到现代建筑设计领域。找到在创作中运用曼荼罗原型图式的代表性现代建筑师,如路易斯·康、查尔斯·柯里亚、马里奥·博塔和里卡多·波菲尔等,通过对这些建筑师设计思想的解读,和对他们代表性作品的分析,总结出他们设计中运用历史元素的基本原则和手段,指导中国的建筑创作实践;最后,通过笔者对“曼荼罗”的理解,完成一个现代曼荼罗式建筑的设计,来证明本文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将曼荼罗原型图式运用于现代建筑创作之中,是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深层结构内传统建筑精髓的显现。

二、文化表象中的规范信息阐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表象中的规范信息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1)北方民族志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以顾桃《鄂温克三部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族志纪录片发展概述
    一、 民族志纪录片的概念
    二、 我国民族志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一) 1930年代的初探
        (二) 1980年代的发展
        (三) 2000年代的变化
第二章 北方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与顾桃的创作实践
    一、 北方少数民族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二、 顾桃的纪录片创作实践与理念
    三、 诗意的敖鲁古雅:“鄂温克三部曲”主题
        (一) 《敖鲁古雅敖鲁古雅》:鄂温克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矛盾
        (二) 《雨果的假期》:年轻人与森林的隔阂
        (三) 《犴达罕》:艺术家维佳丢失的归属感
第三章 《鄂温克三部曲》的叙事特征
    一、 诗意化叙事
        (一) 诗意的长镜头
        (二) 深焦镜头
    二、 “生活流”叙事
    三、 生活化表达中的自我反射
第四章 《鄂温克三部曲》的视听艺术
    一、 镜头语言分析
        (一) 拍摄景别
        (二) 互动镜头
    二、 声音艺术
        (一) 拍摄对象独白的多重功能
        (二) 有源和无源音乐的作用
    三、 剪辑艺术
        (一) 鄂温克族的日常生活
        (二) 隐喻式蒙太奇的运用
第五章 《鄂温克三部曲》作为北方民族文化的记录与传承
    一、 消逝的少数民族文化题材
    二、 文化“主位”的艺术性表达
    三、 文化传承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2)企业文化整合对企业并购绩效影响研究 ——以F公司并购M公司为例(案例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主要内容
        1.4.2 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企业并购理论
        2.1.2 企业文化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内文献综述
        2.2.2 国外文献综述
3 企业文化整合的相关理论
    3.1 企业文化整合含义
    3.2 企业文化整合的内容
    3.3 企业文化冲突
        3.3.1 企业文化冲突的概念
        3.3.2 企业文化冲突的表现
        3.3.3 企业文化冲突的演变和管理
    3.4 并购企业文化整合模式与过程
        3.4.1 并购企业文化整合模式
        3.4.2 并购企业文化整合过程
4 F公司并购M公司案例研究
    4.1 双方公司情况介绍
        4.1.1 F公司基本情况及并购动因
        4.1.2 M公司基本情况及并购动因
    4.2 并购方案介绍
    4.3 并购双方企业文化分析
    4.4 并购绩效
        4.4.1 并购绩效对比
        4.4.2 F公司企业文化对并购绩效影响
5 F公司并购M公司实证研究
    5.1 研究方法与步骤
        5.1.1 研究方法
        5.1.2 量表选择
        5.1.3 研究步骤
    5.2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5.2.1 研究假设
        5.2.2 理论模型
    5.3 正式问卷的研究
        5.3.1 样本特征
        5.3.2 工具
        5.3.3 问卷结果分析
6 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策略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还需深入研究的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A 开放式问卷
附录B 企业文化整合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价值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治理理论
        (二)善治理论
        (三)政府治理能力
        (四)政府治理能力评价标准
        (五)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
        (六)民族区域自治理论
        (七)行政发展理论
    三、论文结构和逻辑框架
    四、主要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制度研究法
        (四)实证研究法
    五、关键问题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的概念和特性分析
    一、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的核心概念
        (一)边疆民族地区
        (二)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
        (四)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边疆民族地区行政发展
    二、边疆民族地区政府的治理特性
        (一)行政环境特性
        (二)政府资源特性
    三、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的特定目标
    四、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的核心诉求
        (一)基本诉求
        (二)特定诉求
第二章 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的历史变迁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边疆民族地区的政府治理
        (一)中央王朝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方式
        (二)中央王朝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结构
        (三)中央王朝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政策
    二、新中国成立之后边疆民族地区的政府治理
        (一)管制特征主导的政府治理
        (二)经济建设特征主导的政府治理
        (三)服务型特征主导的政府治理
    三、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历史的现实启示
第三章 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的现实状况
    一、党领导下的中央与边疆民族地区关系的动态调适
        (一)中央与地方关系
        (二)中央政府与边疆民族地区关系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效运转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和制度日益完善
        (三)边疆民族地区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运作
    三、政府职能权限不断规范和明确
        (一)边疆民族地区政府履行的基本职能
        (二)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承载的特殊职能
    四、科学引导民间社会团体治理作用
        (一)边疆民族地区民间社会组织的起源
        (二)边疆民族地区民间社会组织的服务领域
第四章 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现实绩效
    一、政府绩效水准方面的治理绩效评估
    二、公共服务能力方面的治理绩效评估
    三、社会团体管理方面的治理绩效评估
    四、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方面的治理绩效评估
    五、国家认同方面的治理绩效评估
    六、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方面的治理绩效评估
第五章 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面临的挑战
    一、多民族共处与政治结构动态调适性不足之间的挑战
        (一)边疆民族地区复杂的多民族结构
        (二)边疆民族地区政治结构动态调适性面临的挑战
    二、区域经济发展滞后性与市场主体发育落后之间的挑战
    三、民族文化独特性与政府公共服务财力低下之间的挑战
    四、社会发展多元性与政府整合资源能力不强之间的挑战
        (一)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多元性体现
        (二)边疆地区政府资源整合能力不足
    五、资源禀赋差异性与公共服务供给水准偏低之间的挑战
        (一)边疆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差异巨大
        (二)边疆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第六章 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优化路径
    一、革新政府治理理念以培育参与型治理文化
        (一)革新政府治理理念
        (二)充分利用传统民族文化
        (三)培育参与型治理文化
    二、统筹协调好重大关系以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一)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
        (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三)协调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三、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以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四、扎实推进社会民主建设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重构行政机制更新治理工具以改善治理环境
    六、应用先进信息科技以助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活动和成果
致谢

(4)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的目的意义
        1.1.1 研究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的目的
        1.1.2 研究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的意义
    1.2 国内外古代军事文化研究概述
        1.2.1 国外对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研究
        1.2.2 国内对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研究方法及思路
        1.3.1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研究方法
        1.3.2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研究思路
第二章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研究相关概念
    2.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军事观相关理论阐释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2.1.2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2.1.3 唯物史观下的军事文化
    2.2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相关概念界定与阐释
        2.2.1 军事文化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
        2.2.2 空间概念界定:京津冀古代区域
        2.2.3 冀文化缘起与京津冀文化融合创新
        2.2.4 京津冀军事文化地位与影响
第三章 “和合统一”是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内核
    3.1 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奠定融合统一
        3.1.1 华夏部落一统——集团部队初显
        3.1.2 文武结合治军——战备文化首创
        3.1.3 天地人全局观——指挥思想集成
        3.1.4 和合统一导向——文化基调形成
    3.2 燕云战事、民族交流促进文化融摄
        3.2.1 辽宋时期燕云军事价值
        3.2.2 石敬瑭献燕云的历史影响
        3.2.3 多朝代政权逐鹿十六州
        3.2.4 多民族治理下的文化融合
    3.3 兵民分合、军事治理体现多元融合
        3.3.1 贵族集权、胡汉分治的前燕鲜卑军府制度
        3.3.2 规范有序、防御为主的明朝九边、卫所制度
        3.3.3 兵民分离、遗风深重的清朝八旗绿营制度
    3.4 军事文学、艺术创作展现爱国包容
        3.4.1 边塞诗词展现护国兴军愿望
        3.4.2 汉调胡琴显示民族文化交汇
        3.4.3 北朝混战致京津冀书家创新
第四章 “重智善谋”是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色
    4.1 围魏救赵、退兵减灶彰显军事谋略
        4.1.1 “围魏救赵”——军事谋略文化的代表
        4.1.2 “退兵减灶”——军事谋略实施的范本
        4.1.3 策略至上——东方战术思维的特点
    4.2 邯郸之战、鬼谷策略体现纵横捭阖
        4.2.1 军民一心,合纵战术破强秦
        4.2.2 决策正误,军事策略有启迪
        4.2.3 《鬼谷》“纵横”,军事外交新策略
    4.3 城池烽燧、防御体系凸显重守轻攻
        4.3.1 世代屏障北长城
        4.3.2 京师锁钥宣化城
        4.3.3 固若金汤居庸关
        4.3.4 “武城”威严张家口堡
    4.4 黄巾起义、道义结合凝结战备智慧
        4.4.1 黄巾起义开创农民起义战争新局面
        4.4.2 起义进程推动社会经济生产的进步
        4.4.3 农民起义与道教文化传播相互影响
        4.4.4 平等平均意识和尚礼重义思想兴起
第五章 “创新进取”是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理念
    5.1 胡服骑射、赵王改革勇于制度创新
        5.1.1 战争背景倒逼军事改革
        5.1.2 厉兵秣马强大军事实力
        5.1.3 军事改革蕴含丰富价值
        5.1.4 包容吸收促使文化嬗变
    5.2 蓟镇防御、《练兵实记》传承兵儒合一
        5.2.1 战守结合发展兵学文化
        5.2.2 儒体兵用推动兵儒合一
        5.2.3 《练兵实记》丰富我国兵学
    5.3 兵器锻造、功能用途体现实用创新
        5.3.1 冷兵器时代军事器具的发展
        5.3.2 古代兵器制作与铸造的规范
        5.3.3 古代军事器具的用途和作用
        5.3.4 京津冀古代兵器特色和贡献
第六章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的影响及价值
    6.1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对军事文化的丰富
    6.2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对现代军事的启迪
    6.3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对爱国主义的传承
    6.4 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对和平主义的构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5)彝文《祭奠亡灵经》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情况概述
        1. 国际研究情况概述
        2. 国内研究情况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彝文《祭奠亡灵经》概述
        (一) 祭奠亡灵
        (二) 彝文《祭奠亡灵经》及其仪式
        (三) 《祭奠亡灵经》成书历史背景
        (四) 版本情况
        (五) 与本书相似或类同经书的收藏概况
    五、研究内容
    六、文本译注说明
第一章 《祭奠亡灵经·献礼篇》译注
    第一节 《祭奠亡灵经·序》译注
    第二节 《享礼经》译注
    第三节 《打结经》译注
    第四节 《转场献吉礼经》译注
    第五节 《解结经》译注
    第六节 《翻牲经》译注
    第七节 《受礼经》译注
第二章 《祭奠亡灵经·祝颂祈福篇》译注
    第一节 《天颂经》译注
    第二节 《赞贤经》译注
    第三节 《颂嫘奶经》译注
    第四节 《祈吉经》译注
第三章 《祭奠亡灵经·献药篇》译注
    第一节 《叙药经》译注
    第二节 《配药经》译注
    第三节 《献药经》译注
第四章 《祭奠亡灵经·禳解篇》译注
    第一节 《解草圈经》译注
    第二节 《神座封邪清净经》译注
    第三节 《神座掩埋清净经》译注
    第四节 《隔鬼避邪经》译注
第五章 《祭奠亡灵经·安灵启灵篇》译注
    第一节 《安灵经》译注
    第二节 《启灵经》译注
结语
附录 彝文《祭奠亡灵经》字表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中国电视文化身份的新世纪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身份问题
    1.2 身份与文化身份
    1.3 问题的提出——站在新世纪电视文化身份转向的节点上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第2章 电视文化身份构建的预置因素
    2.1 政治生态
        2.1.1 民主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2.1.2 公开化:信息公开,提升执政透明度
        2.1.3 公共化: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
    2.2 经济生态
        2.2.1 市场化
        2.2.2 产业化
    2.3 文化生态
        2.3.1 主流文化
        2.3.2 精英文化
        2.3.3 大众文化
    2.4 技术生态
        2.4.1 数字化
        2.4.2 网络化
        2.4.3 智能化
第3章 新世纪中国电视文化身份建构的时代症候
    3.1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视文化失语
        3.1.1 文化失语的原因及表现
        3.1.2 全球化带来的身份焦虑
        3.1.3 电视文化的自性危机
    3.2 传统文化缺席与到场的悖论
        3.2.1 断裂与传承
        3.2.2 文化怀旧与文化畅想
    3.3 电视文化对市场逻辑的盲从
        3.3.1 收视率至上的迷信
        3.3.2 全民娱乐的“众神狂欢”
        3.3.3 “琐屑”与“碎片”的幻象时空
第4章 新世纪电视文化建构的路径选择
    4.1 “他者”逻辑的认知和遵循
        4.1.1 不可或缺的“他者”
        4.1.2 被参照的“他者”
        4.1.3 “他者”的生产机制
    4.2 传统文化身份的维系与更新
        4.2.1 “球土化”语境中民族文化的弘扬
        4.2.2 传统与现代的双向诉求
        4.2.3 文化寻根的影像呈现
    4.3 电视文化表情的书写与传达
        4.3.1 “文化表情”与电视文化表情
        4.3.2 电视文化表情的审美之维
        4.3.3 电视文化表情的功能
第5章 电视文化身份的新世纪转向
    5.1 同一格局的退场与多元化的转向
        5.1.1 一体化发展的困境
        5.1.2 转向对个体诉求的满足
        5.1.3 多元化发展的表征
    5.2 崇高感的消解与平民意识的提升
        5.2.1 崇高感的消解
        5.2.2 平民意识的提升
    5.3 泛娱乐化与文化价值重构
        5.3.1 故事化新闻:戏剧性与娱乐化
        5.3.2 综艺节目:娱乐泛化的收视奇观
        5.3.3 历史剧:被言说的历史幻象
        5.3.4 文化价值重构
    5.4 中国情味的自然回归
        5.4.1 本土语言符号的强势回归
        5.4.2 电视包装中国元素的登场
        5.4.3 中国意境与情味的皈依
第6章 全媒体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6.1 新媒体文化的反拨
        6.1.1 替代性文化共同体的身份表达
        6.1.2 新媒体文化认同的协商图景
    6.2 全媒体时代电视的文化担当
        6.2.1 沉淀精神价值,体现文化责任
        6.2.2 优化资源配置,重塑文化品牌
        6.2.3 艺术与技术联姻,提升文化创造力
        6.2.4 促进交互竞合,健全文化生态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不二法门本体论视野下的道教、藏传佛教修行原理钩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论道
    第二节 谈佛
    第三节 文化、语境壁垒下的原理思维
    第四节 问题意识
第一章 历史的轨迹
    第一节 玄宗道统
    第二节 空门源流
    第三节 如是我闻
第二章 理体
    第一节 性
    第二节 体
    第三节 用
    第四节 相
第三章 事相
    第一节 本具·化现
    第二节 观行·对治
    第三节 具象·相应
    第四节 双运·觉受
    第五节 现量·依转
第四章 归处
    第一节 三清圣境中的三身成就
    第二节 本源归于本体
    第三节 体用不二
第五章 历史的道标
    第一节 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
    第二节 悲悯与安顿
    第三节 最初和最终的关怀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基于文化共生理论的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一) 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系统化设计不足,无法有效促进文化共生
        (二) 渝东南民族文化价值凸显不够,不能有效引导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
        (三) 渝东南民族文化与学校教育融合不深,无法有效培养“民族文化人”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概况
        (二) 国内研究概况
        (三) 简要评述
    三、核心概念
        (一) 文化
        (二) 文化共生
        (三) 民族教育
        (四) 民族文化教育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重点和难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六、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价值
    七、研究的创新点
    八、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一、文化共生与民族文化教育的理论阐释
    (一) 文化共生理论解读
        1. 文化共生的理论渊源
        2. 文化共生的提出背景
        3. 文化共生的理论内涵
    (二) 文化共生与民族文化教育的关系
        1. 文化共生为研究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2. 文化共生与民族文化教育具有目的的一致性
        3. 文化共生与民族文化教育在发展进程中具有互动性
    (三) 运用文化共生理论研究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的适切性
        1. 渝东南“非典型性”民族区域特征对文化共生提出了特殊要求
        2. 渝东南民族文化价值彰显对文化共生提出了紧迫要求
        3. 渝东南学校教育内涵品质提升对文化共生提出了应然要求
二、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现状审视
    (一) 渝东南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发展总体概况
    (二) 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不力的现实表现
        1. 教育理念上缺少“文化共生”的价值取向
        2. 教育内容上没有彰显“文化共生”的内涵
        3. 教育方式上没有遵循“文化共生”的原则
        4. 教育评价上缺少“文化共生”的指标体系
    (三) 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不力的具体影响
        1. 民族文化无法有效传承与创新
        2. 民族教育缺乏文化特色与乡土气息
        3. 民族特色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发展不协调
    (四) 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不力的因素分析
        1. 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不力的文化原因
        2. 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不力的教育原因
        3. 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不力的经济原因
三、基于文化共生的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宏观建构
    (一) 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
        1. “人”的回归:注重教育价值理性的彰显
        2. 以文化人:凸显“民族文化人”的文化特性
        3. 和而不同:维护多元民族文化共生发展生态
    (二) 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
        1. 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协调性原则
        2. 学校民族文化教育文化选择的包容性原则
        3. 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互动性原则
        4. 学校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责任的有限性原则
    (三) 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责任主体
        1. 政府是推动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主导者”
        2. 学校是推动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主战场”
        3. 教师是推动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主力军”
    (四) 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范式转换
        1. 理念上从“文化疏离”向“文化融合”转换
        2. 目标上从“学科成绩”向“以文化人”转换
        3. 方式上从“外在规训”向“内在教化”转换
        4. 过程上从“静态展示”向“动态传承”转换
四、基于文化共生的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具体路径
    (一) 以文化共生理念指导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
        1. 重塑对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的认识
        2. 凸显培养“民族文化人”的重要地位
        3 肩负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教育使命
    (二) 推进学校民族文化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1. 遵循教育规律,明确民族文化教育课程目标
        2. 挖掘文化元素,丰富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内容
        3. 围绕民族特色,编写民族文化教育系列教材
    (三) 建立“量质并重”的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
        1. 创造多种条件,调整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
        2. 设立专门机构,强化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管理
        3. 开展专门培训,提升民族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素质
    (四) 构建学校民族文化教育教学运行机制
        1. 优化民族文化课堂教学机制
        2. 建立民族文化教学实践机制
        3. 完善民族文化教育评价机制
        4. 改革民族文化教育家校合作机制
        5. 构建民族文化教育网络共享机制
    (五) 推动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立法及相关政策完善
        1. 加快推进民族文化教育的立法建设
        2. 建立健全民族文化教育行政管理网络体系
        3. 突出学校在民族文化教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4. 提高民族文化教育经费使用效率
        5. 设立“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共生”的专项项目
五、基于文化共生的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环境优化
    (一) 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共生氛围
        1. 加大民族文化宣传力度,营造民族文化教育氛围
        2. 打造特色文化项目,带动民族文化教育发展
        3. 开展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创建民族文化教育场域
    (二) 推动民族经济文化化发展
        1. 树立经济文化化发展的战略思想
        2. 把文化产业打造为支柱产业
        3. 在其他经济产业中更多地注入民族文化的内涵
    (三)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民族文化教育
        1. 搭建社会力量参与民族文化教育的平台
        2. 培育热心于民族教育事业的志愿者队伍
        3. 培育企业家参与民族文化教育的社会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9)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范畴
        1.2.1 基本概念的厘定
        1.2.2 研究视角的选取
    1.3 研究的现状
        1.3.1 关于“电视娱乐节目”研究综述
        1.3.2 关于“节目模式”与“节目模式化”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1.4.1 技术路线
        1.4.2 总体框架
2 节目模式——全球文化工业视域下的娱乐商品
    2.1 多样性的消失——文化工业逻辑下的节目模式生产
        2.1.1 复制式生产:文化工业的基本法则
        2.1.2 商业性效益:文化工业的价值诉求
        2.1.3 娱乐化消费:文化工业的本质特征
    2.2 电视娱乐——全球文化工业的核心产物
        2.2.1 电视娱乐节目:具有普适价值的全球文化工业商品
        2.2.2 现实、快乐、快感:电视娱乐消费的取向
        2.2.3 审美、狂欢、奇观:电视娱乐文化的演变
        2.2.4 追求快感的娱乐奇观:全球文化工业下节目模式的生成
    2.3 从节目到节目模式——全球文化工业的最大化盈利
        2.3.1 电视艺术的灵韵再现:从同一到异质的节目模式商品
        2.3.2 全球电视节目模式市场的形成
        2.3.3 创意文化产业下全球节目模式的生产过程
        2.3.4 全球流通中电视节目模式的两种经济
3 从无意识到摹仿——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意识的初始
    3.1 改革开放语境下综艺节目形态的构建
        3.1.1 央视春晚:新民俗景观的无意识欢聚
        3.1.2 中国综艺晚会的模式化框架
    3.2 大众文化语境下节目模式化意识的觉醒
        3.2.1 快乐大本营:节目模式借鉴下的快乐诉求
        3.2.2 超级女声:节目模式摹仿下的全民狂欢
4 从引进到消化吸收创新——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意识的确立与策略的形成
    4.1 全球化语境下版权节目模式的规模引进
        4.1.1 中国达人秀:全球娱乐范式下的中国景观
        4.1.2 节目模式井喷:中国电视娱乐市场的群雄角逐
        4.1.3 基于消化吸收的“二次创新”:中国娱乐节目模式化的发轫
    4.2 文化杂糅——节目模式化策略下的意义创新
        4.2.1 “母题”:文化杂糅下节目模式化的创新基础
        4.2.2 同源文化下的意义借鉴
        4.2.3 异质文化下的意义再建
    4.3 叙事转换——节目模式化策略下的形态创新
        4.3.1 故事逻辑下叙事元素的创新
        4.3.2 话语组合中叙事艺术表达的创新
5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5.1 电视频道资源的无限丰富与节目模式化的必然选择
        5.1.1 从四级办台到数字付费频道:频道资源的无限丰富
        5.1.2 电视娱乐需求的持续增长
        5.1.3 模式化发展: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必然选择
    5.2 从消化吸收创新到原始创新: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的路径选择
        5.2.1 消化吸收创新:以技术引进为基础的创新起点
        5.2.2 集成创新:以创意整合为途径的创新过程
        5.2.3 原始创新:以节目模式输出为目的的创新趋向
    5.3 创新成本与创新风险:节目模式化发展的合理性
        5.3.1 “模仿创新”与“率先创新”的投入与产出比较
        5.3.2 节目模式化发展:基于创新成本与创新风险的合理选择
6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10)曼茶罗原型图式与现代建筑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研究的对象
    1.3 研究的方法
2 卡尔·荣格的原型理论与广义曼荼罗原型图式
    2.1 集体无意识
    2.2 卡尔·荣格定义的原型
    2.3 五种几何母题与广义曼荼罗原型图式
3 建筑文化表象中的广义曼荼罗原型意象
    3.1 广义曼荼罗原型意象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
    3.2 广义曼荼罗原型意象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3.3 广义曼茶罗原型意象在建筑装饰细部中的体现
4 宗教精神的启示——现代建筑设计中对曼茶罗原型图式的有意识应用
    4.1 东西方哲学的碰撞——路易斯·康的曼荼罗式建筑创作
        4.1.1 路易斯·康汇集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历史观与建筑观
        4.1.2 路易斯·康的曼茶罗式建筑创作实践
    4.2 源于本土的气质——查尔斯·柯里亚的曼荼罗式建筑创作
        4.2.1 查尔斯·柯里亚根植于印度宗教和文化的历史观与建筑观
        4.2.2 查尔斯·柯里亚的曼荼罗式建筑创作实践
    4.3 西萨·佩里和吉隆坡石油双塔
    4.4 约翰·海杜克和九宫格住宅
5 完型美感的探寻——现代建筑设计中对曼荼罗原型图式的无意识应用
    5.1 自然世界的启迪——马里奥·博塔的基本几何形体构图与曼茶罗图式的偶合
    5.2 古典精神的重现——里卡多·波菲尔的古典主义构图与曼荼罗图式的偶合
    5.3 奥斯卡·尼迈耶与巴西利亚大教堂
    5.4 阿尔多·罗西与布洛尼中学
6 以曼荼罗原型进行建构——山西紫林醋文化博物馆设计
    6.1 项目概况
    6.2 设计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片目录
附录B 清代部分藏传佛教建筑的电子模型及抽象图式
附录C 运用曼荼罗原型图式进行设计的现代建筑的电子模型及抽象图式
致谢

四、文化表象中的规范信息阐释(论文参考文献)

  • [1]北方民族志纪录片的影像建构 ——以顾桃《鄂温克三部曲》为例[D]. 关凯夫.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企业文化整合对企业并购绩效影响研究 ——以F公司并购M公司为例(案例型)[D]. 王博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3]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D]. 王东旭. 吉林大学, 2018(12)
  • [4]京津冀古代军事文化特质研究[D]. 王静涛. 河北工业大学, 2016(02)
  • [5]彝文《祭奠亡灵经》整理与研究[D]. 李绍华.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5)
  • [6]中国电视文化身份的新世纪转向[D]. 刘婷. 吉林大学, 2015(08)
  • [7]不二法门本体论视野下的道教、藏传佛教修行原理钩沉[D]. 张子建. 中央民族大学, 2015(12)
  • [8]基于文化共生理论的渝东南学校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研究[D]. 尹博. 西南大学, 2015(11)
  • [9]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模式化研究[D]. 白嗣新. 武汉大学, 2014(06)
  • [10]曼茶罗原型图式与现代建筑创作[D]. 赵大鹏. 中央美术学院, 2013(08)

标签:;  ;  ;  ;  ;  

文化表征中的规范信息解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