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一些认识

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一些认识

一、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几点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郑雪松,刘丽[1](2019)在《我国本科高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探索》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研究性学习备受关注,研究性课程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本科教育处在基础教育向研究生教育过渡阶段,本科研究性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本科高校研究性课程的开设存在认识不到位、评价体系单一、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本科高校要转变教育学习观念,优化研究性学习评价模式,丰富教育教学资源。

蒋洁蕾[2](2016)在《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点高中制度是建国以来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制度,深刻影响着我国高中的整体布局。历史上,该制度历经嬗变,几经存废。“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也就是“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问题,根本上探讨的是重点高中制度利弊问题。那么“究竟重点高中制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均对此有着差异性的认识。任何简单地回答“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还是“利弊相当”都不能全面反映该问题的复杂性、深刻性,唯有从多视角(历史的视角、国别比较的视角、实证调查的视角、理论的视角)去检视和梳理才能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还原该问题本身,也才能从中找到我国重点高中制度的未来发展之路。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理论研究综合考察“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首先,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梳理我国建国以来有关该问题的若干次争论,涉及政策、学界以及实践等领域在该问题上的看法和作为,以此还原该问题的历史面貌并规整出有关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核心争论焦点。其次,检视国际上与我国相类似的“重点高中”(德国文理中学、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美国学术高中)制度的演进、特征以及所面临的存废争论,比较三国“重点高中”制度模式的共性和差异,为我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出路提供国际视野和参考样本。再者,就现实各方(重点高中校长和教师、非重点高中校长和教师,专家学者)对“要不要办重点高中”的各种看法及理由进行实证调查和比较。接着,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对办重点高中的五大好处(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的合理性及其限度进行辨析。最后,在历史回溯、国际比较、实证调查、理论辨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重点高中制度发展的若干条出路。论文的历史研究部分,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重点高中制度演化的风雨历程,在此基础上,提炼概括出影响这一制度兴废的五个核心议题,即“是否富有效率?”、“是否体现因材施教?”、“是否培养出了精英人才?”、“是否有违教育公平?”、“是否发挥了示范性作用?”。国际比较研究部分,通过对德、英、美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五点共性和三种不同发展模式:德国始终坚持文理中学制度,通过精细化的制度设计来最大程度的减小文理中学制度的弊端,可用“公立”、“大众化”、“建‘立交桥’”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其特征;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模式可用“受制于党派”、“精英化”、“尊重传统”三个关键词来概括;美国学术高中制度可用“分类”、“专业化”、“特色化”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实证调查部分,围绕“究竟要不要举办重点高中”这一核心问题,对高中校长、教师、专家学者进行了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重点与非重点高中校长对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看法存一定的差异,越是“老牌”、“一流”的重点高中校长,越是倾向于赞同保留重点高中制度,而非重点高中的校长则更倾向于废除重点高中制度;相对而言,重点高中的教师比非重点高中教师更倾向于赞同和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专家学者对重点高中存废问题的看法各异,呈现出多元化、理性化和复杂化的特征。理论透视部分,围绕五大关键词即“效率优先”、“因材施教”、“精英培养”、“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以前面历史研究、国际比较研究、实证调查研究获得的相关材料为依据,运用辩证思维、复杂思维、相对性思维的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举办重点高中可能的好处与潜在的危害进行剖析。研究表明,上述五个关键词所代表的每个辩护理由,都只有部分的合理性,都需要具体分析,都是有条件的。而且,五大辩护理由在逻辑上并不处于同一层面,并非同等重要。简而言之,“精英培养”是根本目的,其它四个方面“效率优先”、“因材施教”、“能力公平”、“示范性发挥”均属于手段的范畴。从重要性上看,假如“精英培养”落空、陷入虚假化,则其它四条理由均不能成立。基于这一判断,论文对当前我国重点高中是否“已经培养”或“正在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英人才进行了基于事实的批判性分析,分析结果令人堪忧。基于上述四个部分的研究,论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从短期看,我国重点高中制度仍将继续存在,但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造和改良。改造、改良的总体方向是,重点高中必须摆脱和跳出现有的应试教育模式,真正走内涵式发展道理,不断探索精英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精英人才。从长远看,教育决策部门应当根据当今世界各国高中教育制度的发展潮流,从制度设计层面对现有的重点高中制度进行适时、适度、适切的改革。可能的变革路径包括:在保留重点高中制度的前提下,设计出不同类型高中之间的转轨通道;建立不同类型的特色高中,实现重点高中内部的多样化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创办特色高中,尝试将公办重点高中转制为私立高中,改变公立重点高中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一些地区尝试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建立综合高中制度;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在所有普通高中实施资优生教育计划。

易姗咪[3](2016)在《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在教育改革逐步推进的今天,为了能培养具有创造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普遍都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然而大部分的学校、老师以及学生并未对研究性学习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不合理,教学效果不明显等现象。本研究将从更理性更深入的层面,对如何将研究性学习与数学课堂教学相整合以及整合的方式进行研究。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及现状如何?目前我国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将研究性学习以什么样的方式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整合?有无可操作的模式?整合的效果如何?本研究按以下过程展开。根据所研究的问题查找文献,进行理论研究;制定研究性学习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原则、模式;编制调查问卷,并根据试测结果进行修改;实施调查,包括进行数学测验及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论与展望。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目前的研究性学习在内容选取和教学方式上的不合理,未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值得广大教师反思和研究;(2)研究性学习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课程特点,决定了两者的结合存在必要性;(3)研究性学习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实践,获得了以下显着效果:首先,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学生在亲身经历过数学问题的探索之后,学习热情高涨。其次,课本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受到数学的宝贵价值和独特魅力,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显着提升。再次,能使学生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增强合作沟通的能力。最后,研究性学习能弥补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不足的缺陷,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使数学教学工作更顺利有效地推进。因此,这种方式值得推广。本研究的建议。合理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于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教师应予以足够的重视,积极探索更科学的教学方式,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曾志文[4](2015)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惠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就开始在我国教育界遍地开花,成为教学改革创新的新亮点。随着教育部在2001年4月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意味着研究性学习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全新尝试在全国各中小学全面展开,与此同时,关于研究性学习教学改革论文开始层出不穷,从已有文献中不难发现,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方面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条件都比中小学优越很多,而关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性论文较少,且大多为某个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应用研究,很少从宏观角度做全局的调查研究。本研究以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共8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教师卷300份和学生卷1000份,共计1300份的问卷,调查的主体均为在读的二年级学生。专业选择每个学校均有,且实践性较强的6个专业。分别是市场营销专业、计算机专业、模具专业、数控专业、会计专业、文秘专业。依靠在惠城区教育界的人脉关系,经过二个多月的坚持努力,完成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取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研究性学习方面的基本现状信息。然后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力图在中等职业教育环境下,提出适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应用策略。

赵贵清[5](2011)在《高中音乐课堂研究性学习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宗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00年1月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在基础教育课程中横空出世。它为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开放的教育、学习的环境,鼓励他们解放思想、大胆想象创造,激励他们主动探求新的知识,以多种渠道去获取知识,并将所学进行综合实践应用,从而促进自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师生终身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音乐教学是一个体验享受、发现创造音乐美的过程。高中音乐新课标要求,音乐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其意在于,在充分尊重学生生活经验、心理发展以及音乐兴趣和需求的基础上实施审美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的情感及其表现形式,合作体验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喜爱音乐、学会享受音乐,促进自身音乐方面的发展。研究性学习为高中音乐教学的变革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力图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理念,为教师教学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与途径。目前,班级授课是中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科学的、先进的学习方法、策略、理念,渗透到学科课堂教学中,无疑能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切实促进学习的革命。因此,如何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贯穿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发展,成为摆在高中音乐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题。从当前研究性理论与实践来看,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已趋于成熟,但是渗透到学科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还未充分展开。本文以高中音乐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为依托,进行一个较系统的研究性学习的理论阐述,在此基础上调查分析音乐课堂研究性学习教学现状与问题所在,寻找原因并有针对性的给予一定的教学策略与分析。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绪论,研究性学习的概述,高中音乐课堂研究性学习实施现状及问题归因,高中音乐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策略,高中音乐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力图为研究性学习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提出一些意见和看法,供大家交流。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通过研究,我感到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贯穿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是切实可行的。当然,对教师来说这也是充满挑战性的教学改革之路,这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当我们看到了曙光,哪怕闪耀的只是一丝一点,前途的困难又何所畏惧?恩格斯说,人类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对知识探索的坚持,坚持,再坚持!

孙志刚[6](2011)在《研究性学习——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践和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及其"新教育"思想是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哲学基础,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是其心理学依据,陶行知"知行合一"与苏霍姆林斯基"研究性学习法"是其历史传统和教学论背景。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形态进入高中课程体系,属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施需从制度建设、常态管理、师资培训、校本特色几个方面着力。

梁跃进[7](2011)在《对研究性学习的几点认识》文中指出敢于怀疑和大胆想象是很重要的。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指导下,中国传统教学仅注重基本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基本技能和智能的培养,忽视了创新思维等创新素质的培养,其恶果是训练出相当大一部分高分低能、唯书唯上的专门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键在于改变传统教育封闭、脱离现实生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强调接受学习的倾向,创造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投身社会生活、亲身体验实践过程的课堂和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形成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文章就"研究性学习"相关问题作探讨。

李丽铭[8](2011)在《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有力保障,在这个国际化、科技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里备受世人瞩目。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部第一次提出在全国普通高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并要求予以充分的重视。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其日益凸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价值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性学习和以往的传统教学虽然都是以德育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但传统的教学过于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教学方法单一机械,教师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学生则总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因而学习兴趣下降,教学效果不佳。而研究性学习恰能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激情与活力。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论,阐释了选题的动机和意义,包括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和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有利条件、研究性学习研究的范围,包括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特殊性及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特殊性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原则和方法;第二部分分别介绍了研究性学习和语文研究性学习,包括国内外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综述,同时也介绍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及形式;第三部分介绍了语文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阐述了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操作,包括研究性学习教学目标的确定、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实施程序、成果评价以及运用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等。

王璇[9](2010)在《浅谈对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几点认识》文中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一种学生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倡导研究性学习,转变以往的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之一。因此,在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就成为了必然,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也愈演愈烈。

方碧贞[10](2010)在《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与课堂学习的整合研究》文中指出摘要游离于课堂学习之外的“研究性学习”不是真正的“研究性学习”,缺欠“研究性学习”理念的课堂学习也不是有效的课堂学习!二者的有机整合才应该是数学学科教育所追求的!本文的研究以素质教育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为价值取向;以通过转变学习方式进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探究研究性学习方式与课堂学习活动的联结点,寻求在高中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渗透、整合研究性学习方式的途径,据此重构课堂,实现由应试教育下的“被动接受式教育”全方位的向素质教育下的“研究性学习”转轨.对研究性学习与数学课堂的整合,本文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并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同时,笔者结合自己与几位教师的教学经验,依托案例研究,探求了三种重构课堂模式.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进行教育实验论证,对大量数据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将研究性学习与数学课堂整合,重构课堂是有效且可行的;这种整合将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都得到发展.

二、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几点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几点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本科高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性课程及其价值诉求
    (一) 研究性课程是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手段
    (二) 研究性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 研究性课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二、当前我国本科高校研究性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 认识不到位
        1. 教师教学观念偏狭。
        2. 学生学习思维僵化。
        3. 家长教育思想固化。
    (二) 评价体系单一
        1. 评价方法一元化。
        2. 评价主体单一化。
        3. 评价范围狭窄化。
    (三) 教学资源匮乏
        1. 师资力量短缺。
        2. 教学辅助条件不足。
        3. 校外资源贫乏。
四、提升研究性课程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 转变观念
        1.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2. 学生要转变学习思维。
        3. 家长要转变教育思想。
    (二) 建立健全评价模式
        1. 评价方法多样化。
        2. 评价主体多元化。
        3. 评价范围的开放性。
    (三) 拓展教育教学资源
        1. 提升教师素养。
        2. 完善教学设备。
        3. 争取校外资源。

(2)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二)一个现实迫切问题
        (三)一个具有国际共性的问题
        (四)一个充满理论复杂性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有关重点学校制度历史的研究
        (二)有关主张要办重点学校的研究
        (三)有关主张废除重点学校的研究
        (四)有关主张改革重点学校的研究
        (五)有关主张有条件地办重点学校的研究
        (六)有关国际上“重点学校”存废的相关研究
        (七)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三、概念界定
        (一)重点高中的界定
        (二)两组类似概念与重点高中的关系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与理论分析工具
        (二)研究问题、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历史回溯
    一、建国十七年:重点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一)重点学校制度出台的可能缘由
        (二)重点学校制度的正式出台
        (三)重点学校制度的系统建立
        (四)重点学校制度遭遇“滑铁卢”
    二、“文革”时期:重点学校制度的彻底废除
        (一)制度层面的彻底废除
        (二)事实层面的彻底破坏
        (三)学理层面的彻底否定
    三、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重点学校制度的全面复兴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全面恢复
        (二)重点学校制度弊端渐显及争论
        (三)重点学校制度的调整
    四、20世纪90年代:重点学校制度的新样态与存废大辩论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新样态
        (二)重点学校制度存废大辩论
    五、21世纪以来:重点学校制度的精细化与理性审视
        (一)重点学校制度的精细化
        (二)重点学校制度的理性审视
    六、历史回溯的启示
        (一)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制度已废除
        (二)高中阶段重点学校制度仍将长期存在
        (三)重点高中尚未跳出“官办名校”的模式
        (四)重点高中制度存废围绕五个核心议题展开
        (五)重点高中制度经历了政策上“大起大落-修修补补-精细多样化”的嬗变
        (六)重点高中制度经历了学理上“积极拥护-激烈争论-理性审视”的嬗变
第二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国际比较
    一、德国文理中学制度
        (一)文理中学制度演变
        (二)文理中学制度存废的焦点
        (三)文理中学制度的变革调整
    二、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
        (一)文法中学制度变迁
        (二)英国公学制度演变
        (三)文法中学和公学制度存废的焦点
    三、美国学术高中制度
        (一)学术高中制度概况
        (二)学术高中的类别
        (三)学术高中的典型特征
        (四)学术高中遭遇的质疑和批判
    四、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比较
        (一)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共性
        (二)三国“重点高中”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
    五、国际比较的启示
第三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实证调查
    一、对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整体看法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二、对重点高中落实效率优先的看法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三、对重点高中践行因材施教的看法
        (一)校际分流是一种因材施教吗?
        (二)重点高中内部的因材施教做得如何?
    四、对重点高中实施精英培养的看法
        (一)精英教育还有必要吗?
        (二)重点高中实施的是精英教育吗?
        (三)精英人才应当具备哪些素质?
        (四)精英人才是重点高中培养的吗?
        (五)精英人才应当集中安置还是分散安置?
    五、对重点高中体现教育公平的看法
        (一)重点高中的设置损害了教育公平吗?
        (二)把中考成绩作为重点高中录取的唯一标准,这公平吗?
        (三)重点高中的存在固化了社会阶层吗?
    六、对重点高中发挥示范性作用的看法
        (一)来自高中校长的判断
        (二)来自高中教师的判断
        (三)来自专家学者的判断
    七、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比较
        (一)高中校长的观点异同
        (二)高中教师的看法异同
        (三)专家学者的态度异同
        (四)各方意向异同的整体审视
    八、实证调查的启示
第四章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的理论辨析
    一、效率优先
        (一)设置重点高中达成效率优先的合理性
        (二)对设置重点高中达成效率优先的质疑
    二、因材施教
        (一)校际分流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合理性
        (二)对校际分流作为一种因材施教的质疑
    三、精英培养
        (一)重点高中精英培养的合理性
        (二)对重点高中精英培养的质疑
    四、能力公平
        (一)重点高中基于能力标准的教育公平的合理性
        (二)对重点高中基于能力标准的教育公平的质疑
    五、示范性发挥
        (一)发挥重点高中示范性的合理性
        (二)对发挥重点高中示范性的质疑
    六、理论辨析的启示
结论与展望:我国重点高中制度变革的路径选择
    路径1: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促使我国的重点高中走内涵发展之路
    路径2: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设计出不同类型高中之间的转轨通道
    路径3:保留重点高中制度,实现重点高中内部的多样化发展
    路径4:保留重点高中制度,但改变所有重点高中均为公立的局面
    路径5:在一些地区试验废除重点高中制度,并尝试建立综合高中制度
    路径6:彻底废除重点高中制度,改为在所有普通高中实施资优教育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的访谈提纲
    附录2 :重点高中制度存废意向调查问卷
    附录3 :重点高中学生学习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4 :访谈内容摘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数学教学的实践感受
    1.2 对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相整合的思考
    1.3 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2.1 国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
    2.2 我国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分析
    2.3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与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2.4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理论依据
    2.5 有关概念界定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材料
    3.4 研究方法
    3.5 研究过程
第四章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相整合的基本原则与模式
    4.1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相整合的基本原则
    4.2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相整合的模式
        4.2.1 模式一:研究性学习前置——激发兴趣,扫除障碍
        4.2.2 模式二:研究性学习同步——辅助教学,加深理解
        4.2.3 模式三:研究性学习后置——延伸拓展,提升能力
第五章 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相整合的实验研究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设计
    5.3 实验材料
    5.4 实验过程
    5.5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5.6 实验结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6.3 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发表、获奖论文

(4)中等职业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惠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文献概述
    二、国外文献综述
    三、国内文献综述
    四、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五、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第三章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第四章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状
    一、现状调查手段及过程
    二、现状调查问卷设计思路
    三、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现状汇总
第五章 原因分析
    一、传统教育观的影响
    二、教育成本的影响
    三、学生学习能力及接受性学习思维的影响
    四、校企资源对接的影响
第六章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对策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指导思想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细则
    四、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五、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案例
第七章 关于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建议
    一、学校管理要针对研究性学习建立有效的评估监督机制
    二、选用适当的时机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三、研究性学习需要对教育对象进行分类引导
    四、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建立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
    六、建立激励、综合、多元的评价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高中音乐课堂研究性学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研究性学习的概述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二、音乐课堂研究性学习内涵
    三、音乐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四、高中音乐课堂研究性教学实施的可行性
第二章 高中音乐课堂研究性学习实施现状及问题归因
    一、基于教学实施的现状调查
    二、问题的归因分析
第三章 高中音乐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素质
    二、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三、把握音乐课堂研究性学习教学各环节
第四章 高中音乐研究性学习案例评析
    一、音乐课堂教学案例分析:《音乐与舞蹈—舞剧音乐》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分析:《音乐与生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高中音乐课堂研究性学习实施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附件二 高中音乐课堂研究性学习实施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附件三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研究性学习——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践和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现状
    (一) 课程定位
    (二) 实施现状——以兰州市为例
    (三) 校本实施——以兰州二十七中为例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校本化的思考
    (一) 理论基础
        1.杜威“新教育”思想
        2.陶行知“知行合一”教育思想
        3.苏霍姆林斯基“研究性学习法”
        4.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二) 几点认识
        1.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
        2.研究性学习是活动课程
        3.研究性学习是综合课程
        4.研究性学习是必修课程
        5.研究性学习是国家课程
        6.研究性学习是校本课程
    (三) 思考建议
        1.制度建设
        2.常态管理
        3.师资培训
        4.校本特色

(7)对研究性学习的几点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二、研究性学习的发展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教师切不可用科学教学的方式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
    2. 学校要努力解开应试教育的束缚, 放手让学生自主选题、自主探究和自主创造。
    3. 学校要努力转变学生的观念, 让他们意识到自主学习
四、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性
五、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六、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学科课程关系

(8)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论
    (一) 选题的动机和意义
        1、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有利条件
二、研究性学习和语文研究性学习
    (一)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综述
        1、国外的研究
        2、国内的研究
    (二) 对语文研究性学习本质、特征、形式的再认识
        1、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2、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3、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形式
    (三) 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范围
        1、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特殊性)
        2、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特殊性)
    (四)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1、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原则
        2、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三、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二)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三)语文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
    (四)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评价
    (五) 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浅谈对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几点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1)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2) 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2) 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重要意义
        (1) 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 让学生在体验与创造中学习
        (2) 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走向实践
        (3) 发现和开发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 我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现状和困境
    (1) 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的教育文化、教育价值观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形成巨大的阻力
    (2)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达不到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
    (3) 巨大的人口压力和有限的教育资源对开展研究性学习形成了不小的阻力
    (4) 缺少全社会支持教育、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氛围和条件
3 对我国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几点建议
    (1)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2) 转变教师观念,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3) 加大宣传力度, 争取社会、家长对研究性课程学习的支持
    (4) 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要给与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5) 改革教育评价机制和现行的考试制度, 保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顺利开展

(10)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与课堂学习的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相关界定
    1.1 研究
    1.2 研究性学习
    1.3 数学研究性学习
    1.4 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异同
    1.5 数学课堂学习的再认识
第二章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其与高中数学课堂结合的意义和理论依据
    2.1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2.2 高中数学课堂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2.3 高中数学课堂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第三章 研究性学习的现状与思考
    3.1 国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
    3.2 国内研究性学习的发展
    3.3 对研究性学习现状的思考
第四章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内容设置的基本原则
    4.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4.2 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
    4.3 数与形相结合的原则
    4.4 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4.5 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4.6 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
    4.7 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章 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及一般步骤
    5.1 模式一:创设问题情景——教师全程指导——学生操作体验——合作得出结论
    5.2 模式二:学生发现问题——教师择机指导——建立数学模型——自主解释拓展
    5.3 模式三:教师创设情景——学生自主研究——合作探索结论——交流反思总结
第六章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及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的几点建议
    6.1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6.2 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建议
第七章 案例
    7.1 模式一案例
    7.2 模式二案例
    7.3 模式三案例
第八章 "研究性学习与数学课堂整合"的教育实验研究设计
    8.1 实验目的
    8.2 实验对象
    8.3 实验程序
    8.4 实验结果及分析
    8.5 结论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成果综述
    9.2 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几点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本科高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探索[J]. 郑雪松,刘丽.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1)
  • [2]重点高中制度存废问题研究[D]. 蒋洁蕾. 上海师范大学, 2016(12)
  • [3]研究性学习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D]. 易姗咪. 杭州师范大学, 2016(08)
  • [4]中等职业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惠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D]. 曾志文. 淮北师范大学, 2015(03)
  • [5]高中音乐课堂研究性学习探究[D]. 赵贵清.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6]研究性学习——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践和思考[J]. 孙志刚.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1(05)
  • [7]对研究性学习的几点认识[J]. 梁跃进. 考试周刊, 2011(75)
  • [8]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 李丽铭.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12)
  • [9]浅谈对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几点认识[J]. 王璇. 文学界(理论版), 2010(07)
  • [10]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与课堂学习的整合研究[D]. 方碧贞.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3)

标签:;  ;  ;  ;  

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一些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