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一级控制网测量完成

杭州湾跨海大桥一级控制网测量完成

一、杭州湾大桥首级控制网测量完成(论文文献综述)

吴迪军[1](2021)在《跨海长桥首级GNSS平面控制网精度设计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跨海长桥GNSS控制网精度要求高、测量难度大、无统一的精度标准等问题,以确保海中桥墩的精确定位为原则,从海中桥墩施工的平面坐标允许偏差出发,采用测量误差影响分析和配置方法,推导跨海长桥首级GNSS平面控制网必要精度的估算公式,即首级GNSS控制点的平面坐标精度不应低于海中桥墩平面坐标允许偏差的■倍。据此,进一步推导出最弱点点位精度、最弱边边长精度、跨海长边相对精度和同岸短边相对精度等基本精度指标。最后,通过港珠澳大桥首级GNSS控制网的精度设计和实际精度的统计分析,验证文中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易志华[2](2019)在《高桩桩基工程施工测量研究与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水上交通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大型跨海大桥、远海码头的建设蓬勃发展。高桩桩基作为水上交通工程的基础工程,其质量对上层建筑的安全至关重要。测量工作做为桩基工程质量的必要保障,成为测量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结合作者参与的生产实践工作,选择三个典型的高桩工程案例,针对其中遇到的一些在施工测量中存在的问题,从桩基工程的测量控制系统的选择、内业计算及施工放样等角度进行论述,解决了高桩桩基工程测量施工中无控制系统、投影变形严重、放样精度满足不了要求等问题。以常石集团(舟山)大型船体有限公司舾装码头工程建设为背景,阐述了扩建工程控制系统的建立过程,并对沉桩施工的提前量由以前的目估,改进为的由改变提高量来实现精确定位。乍浦港区二期工程四、五号泊位工程的建设为背景,完成在原有坐标系统被严重破坏的情况下,重建坐标系统的过程,并建立工程坐标系解决投影变形远超过规范的问题。杭州湾跨海大桥Ⅵ标段,远离岸线,常规的测量技术无法完成相应的测量放样工作,而GPS动态测量又满足不了放样的精度要求。通过研究,采用GPS静态定位技术与全站仪相合的方法,完成了承台的放样工作,精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这三个典型的工程案例,对桩基工程从桩的外形、工程离岸的远近、施工的流程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给测绘界的同行们在今后类似的工程建设中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熊伟,赵敏,吴迪军[3](2019)在《港珠澳大桥首级GPS控制网建立与复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港珠澳大桥首级GPS控制网跨海距离长、边长相差悬殊、图形结构差、测区内卫星定位误差影响大及跨海两岸三地测量基准不统一等问题,开展特大型跨海桥隧工程首级GPS控制网建立与复测的技术研究,提出较为完整的特大型跨海桥隧工程首级GPS控制网测量的技术方法,包括工程坐标系设计与建立、首级GPS控制网精度设计、网形设计、外业观测、数据处理及控制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等。应用该方法设计和建立了港珠澳大桥首级GPS控制网,并在建设期间完成了8次复测,以第5次复测为例,对控制网测量方法、成果精度及控制点稳定性进行分析论证。

黄海南[4](2017)在《特大型桥梁施工控制网复测及施工期沉降观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桥梁建设随着交通事业的繁荣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桥梁施工控制是大桥施工质量保证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现代桥梁向远距离、大跨径、高墩高塔等新型复杂结构方向的发展,大桥施工控制网复测和沉降观测的技术方法和要求的精度也在不断提高。特大型桥梁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法及控制点稳定性评价、控制网复测周期的优化、以及大跨度桥梁墩台的沉降观测是非常重要的几项工作,针对相关技术展开研究和分析意义重大。本文以在建沪通长江大桥工程项目为基础,对施工控制网复测以及施工期间沉降观测方法技术展开相关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介绍了特大型桥梁施工控制网布设的方法,研究了特大型桥梁施工控制网布设的重难点技术问题,分析了沪通长江大桥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技术以及大桥首级施工控制网定测的技术要求和定测结果。2)介绍了施工控制网的几种参考基准及选择要求,重点研究了施工控制网稳定性分析的三种方法——平均间隙法、间隙分块法和t检验法,并对传统的平均间隙法进行改进,将平面施工控制网控制点X、Y坐标分开处理,并独立进行稳定性分析。结合沪通长江大桥施工控制网进行实例分析,由结果可知,对于平面施工控制网的稳定性分析,采用改进的平均间隙法判别不稳定点的可靠度要优于常规的平均间隙法。3)研究了控制网观测精度、复测周期和点位移三者之间的制约关系,根据概率统计原理得出控制网复测周期的计算方法,结合沪通长江大桥工程实例,通过计算分析,证实该方法减少了控制网复测工作的盲目性,使得控制网复测周期的确定更加科学。4)研究了一种高精度、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墩台之间的高程联测方法,此法应用在沪通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工程水中桥梁墩台沉降监测实例中。结果证明沉降观测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短距离(小于1000m)的跨江高差测量是可行的,其测量精度优于规范要求,又能大大提高工效。

贾玉林,李景新[5](2014)在《浅谈开敞式水域跨海桥的控制测量》文中提出开敞式水域GPS静态测量和GPS-RTK快速静态是远离陆地,保证构筑物精度的第一选择,在保证海上测量平台不受海浪冲击产生震动的前提下辅以全站仪校核;能确保成桥线形和施工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胡在华,李付伟,李红卫[6](2013)在《跨海长桥测量控制体系》文中提出当前国内几座已建在建跨海大桥建设特点是长距离跨越海面,测量精度要求高,海上测量条件复杂,施工测量难度大,跨海大桥施工控制测量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解决测量技术难题,提高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

熊金海,吴迪军,熊伟[7](2013)在《特大型跨海桥隧工程测量基准的建立与维护》文中研究指明简要介绍了港珠澳大桥首级控制网的建网与复测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阐述了港珠澳大桥GSN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的建设特点、难点、关键技术及系统应用与维护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工程坐标系投影长度变形对主体工程施工的残余影响,提出了按精度等级由低至高、分阶段实施的海中高程基准传递的总体技术路线。

吴迪军,熊伟,姚静[8](2012)在《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测量关键技术浅析》文中研究说明介绍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开工前,由测量控制中心负责完成的三大测控关键技术,包括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高精度测量基准的建立与维护技术、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和测绘信息管理系统。

赵站杨,许成功[9](2010)在《杭州湾大桥箱梁架设测量方法》文中指出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第一跨海长桥,深海区桥梁上部结构采用70 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整体预制和水上运架技术施工。本文通过该工程,重点讨论了用GPS和全站仪进行大桥箱梁架设测量技术,包括对墩身的支承中心线的复核、临时支座的安装及放样、箱梁的出海检查、箱梁的粗对位、箱梁的精确对位和箱梁竣工测量等。

徐宁,王正旭,张九宴[10](2009)在《青岛海湾大桥测量控制系统》文中指出根据青岛市海湾大桥测量控制系统的实例,介绍了大桥首级控制网、大桥GPS综合应用系统、大桥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流程方法和精度指标,总结了本项目的关键技术和特点。

二、杭州湾大桥首级控制网测量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杭州湾大桥首级控制网测量完成(论文提纲范文)

(1)跨海长桥首级GNSS平面控制网精度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按海中桥墩定位确定控制网的必要精度
2 港珠澳大桥首级GNSS控制网精度设计与分析
    2.1 精度设计
    2.2 实测精度统计分析
3 结束语

(2)高桩桩基工程施工测量研究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 论文结构
2 高桩桩基工程介绍
    2.1 桩简介
        2.1.1 桩的作用
        2.1.2 桩的分类
    2.2 桩基工程
        2.2.1 桩基工程的分类及特点
        2.2.2 高桩桩基工程的作业流程
    2.3 工程坐标系的确定
        2.3.1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2.3.2 工程坐标系的选择
        2.3.3 施工坐标系
    2.4 高桩桩基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
        2.4.1 前方交会法
        2.4.2 GPS定位技术
        2.4.3 GPS打桩定位系统
        2.4.4 全站仪放样
        2.4.5 水准测量
3 码头扩建工程的施工测量
    3.1 工程概况
    3.2 工程施工系统的建立思路
        3.2.1 临时平面坐标系的建立
        3.2.2 高程控制系统的建立
        3.2.3 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3.2.4 码头总体布置图
        3.2.5 工程施工坐标系的最终建立
    3.3 桩位计算
        3.3.1 桩中坐标计算
        3.3.2 前方交会角计算
        3.3.3 沉桩顺序的确定
    3.4 桩落泊、验桩及划桩
        3.4.1 落泊图的制作
        3.4.2 验桩、划桩
    3.5 沉桩施工
        3.5.1 沉桩质量控制要求
        3.5.2 沉桩提前量
        3.5.3 沉桩定位
    3.6 桩帽承台施工
        3.6.1 桩顶处理
        3.6.2 桩帽(承台)平面位置放样
        3.6.3 预埋件的放样
4 码头PHC桩桩基工程施工测量
    4.1 工程概况
    4.2 平面控制测量
        4.2.1 已有资料分析
        4.2.2 已知点的选择
        4.2.3 控制点埋设
        4.2.4 测量方法
        4.2.5 数据处理
        4.2.6 换带计算
        4.2.7 码头设计坐标的修改
        4.2.8 施工坐标系的建立
    4.3 高程控制
    4.4 沉桩前的相关工作
    4.5 施工测量控制
    4.6 码头桩帽的测量控制
5.跨海大桥钢桩桩基施工测量
    5.1 工程概况
        5.1.1 第Ⅵ合同段工程量
        5.1.2 沉桩区施工环境
    5.2 控制测量
        5.2.1 平面控制网
        5.2.2 高程控制网
    5.3 沉桩施工的前期工作
        5.3.1 桩船选择
        5.3.2 桩锤选择
        5.3.3 桩位计算
        5.3.4 根据桩船模型排沉桩顺序
        5.3.5 出落驳泊图
        5.3.6 验桩、划桩
    5.4 沉桩施工工艺
    5.5 沉桩控制测量
        5.5.1 沉桩控制标准
        5.5.2 沉桩质量控制
    5.6 沉桩偏位测量
    5.7 套箱定位放样
        5.7.1 原理
        5.7.2 精度分析
        5.7.3 承台坐标系的建立
        5.7.4 施工流程及要求
        5.7.5 放样算例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港珠澳大桥首级GPS控制网建立与复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坐标系统设计与建立
2 精度与网形
3 外业观测
4 首级GPS控制网数据处理
    4.1 基线解算与基线检核
    4.2 框架网平差
    4.3 基准网平差
    4.4 工程网平差
5 控制点稳定性分析
6 结束语

(4)特大型桥梁施工控制网复测及施工期沉降观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施工控制网稳定性研究
        1.2.2 控制网复测周期的优化研究
        1.2.3 跨河水准测量研究
        1.2.4 桥梁施工期沉降观测方法研究
    1.3 桥梁施工控制网复测和施工期沉降观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桥梁施工控制网复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1.3.2 桥梁施工期沉降观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工程实例基本概况
第二章 特大型桥梁施工控制网布设与观测
    2.1 桥梁施工控制网布设方法的选择
    2.2 特大型桥梁施工控制网布设技术
    2.3 沪通长江大桥施工控制网的定测
        2.3.1 施工平面控制网测量
        2.3.2 施工高程控制网测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特大型桥梁施工控制网稳定性分析研究
    3.1 控制网参考基准及其选择
        3.1.1 固定基准与经典平差
        3.1.2 重心基准与自由网平差
        3.1.3 局部重心参考基准与拟稳平差
        3.1.4 参考基准的选择
    3.2 平差结果的相互转换
    3.3 施工控制网稳定性分析方法
        3.3.1 平均间隙法
        3.3.2 分块间隙法
        3.3.3 t检验法
    3.4 沪通长江大桥平面控制网稳定性分析
        3.4.1 控制网复测基本概况
        3.4.2 改进的平均间隙法
        3.4.3 控制网稳定性分析
    3.5 沪通长江大桥高程控制网稳定性分析
        3.5.1 平均间隙法进行稳定性分析
        3.5.2 间隙分块法进行单点稳定性检验
        3.5.3 t检验法单点稳定性检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桥梁施工控制网复测周期的优化研究
    4.1 控制网复测周期确定的准则
    4.2 控制网复测周期的计算方法
    4.3 沪通长江大桥施工控制网复测周期的优化
    4.4 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特大型桥梁施工期沉降观测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跨江三角高程测量基本原理
    5.3 一种实用性跨江水准测量的方法研究
        5.3.1 方法的设计
        5.3.2 误差与精度分析
    5.4 沪通长江大桥沉降观测方法研究
        5.4.1 桥梁墩台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
        5.4.2 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5.4.3 跨江三角高程观测实施
        5.4.4 精度统计
    5.5 施测过程中注意事项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跨海长桥测量控制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跨海大桥施工测量特点及难点
2 控制测量体系的建立
3 施工测量控制网
4 独立施工坐标系
5 连续运行GPS参考站系统
6 跨海高程传递
7 测量成果抽检
8 全桥测量工作管理
9 结语

(7)特大型跨海桥隧工程测量基准的建立与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1 首级控制网的建立与维护
2 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的建立与维护
3 工程坐标系的建立与维护
4 海中高程基准传递
5 结束语

(8)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测量关键技术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港珠澳大桥高精度测量基准的建立与维护
二、港珠澳大桥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
三、港珠澳大桥测绘信息管理系统
四、结束语

(9)杭州湾大桥箱梁架设测量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作业依据
3 控制测量概述
    3.1 关于施工独立坐标系
    3.2 杭州湾跨海大桥首级控制网的建立
    3.3 海中高程控制和全线高程贯通测量
4 放样测量方法
5 箱梁的架设测量
    5.1 已完成墩身的支承垫石中心线的复核
    5.2 临时支座的安装及放样
    5.3 预制箱梁的出海前的测量检查
    5.4 箱梁的架设测量
        (1) 箱梁的粗对位。
        (2) 箱梁的精确对位。
6 箱梁竣工测量
    6.1 箱梁高程竣工测量
    6.2 箱梁平面竣工测量
7 结 论

(10)青岛海湾大桥测量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大桥首级控制网
    2.1 平面控制网设计
    2.2 高程控制网设计
    2.3 选点埋标
    2.4 GPS观测
    2.5 基线解算
    2.6 基线检核
        (1) 同步环检核:
        (2) 重复基线检核:
        (3) 异步环检核:
    2.7 大桥首级控制网平差计算
    2.8 一等水准测量外业观测
    2.9 一等水准测量平差计算
3 青岛海湾大桥GPS综合应用系统
    3.1 技术指标
        (1) 覆盖范围:
        (2) 精度:
        (3) 可用性:
        (4) 完好性:
        (5) 数据服务:
    3.2 系统原理
    3.3 基准站建设指标
    3.4 基准站坐标联测
        (1) 基准站坐标联测:
        (2) 联测大桥坐标系下的坐标:
    3.5 基准站水准联测
4 高精度三维控制基准及精密跨海高程传递研究
5 结 论

四、杭州湾大桥首级控制网测量完成(论文参考文献)

  • [1]跨海长桥首级GNSS平面控制网精度设计方法[J]. 吴迪军. 测绘工程, 2021(06)
  • [2]高桩桩基工程施工测量研究与探讨[D]. 易志华.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3]港珠澳大桥首级GPS控制网建立与复测研究[J]. 熊伟,赵敏,吴迪军. 导航定位学报, 2019(01)
  • [4]特大型桥梁施工控制网复测及施工期沉降观测关键技术研究[D]. 黄海南. 东南大学, 2017(04)
  • [5]浅谈开敞式水域跨海桥的控制测量[A]. 贾玉林,李景新. 第二十一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 2014
  • [6]跨海长桥测量控制体系[J]. 胡在华,李付伟,李红卫. 科技风, 2013(04)
  • [7]特大型跨海桥隧工程测量基准的建立与维护[J]. 熊金海,吴迪军,熊伟. 测绘地理信息, 2013(01)
  • [8]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测量关键技术浅析[J]. 吴迪军,熊伟,姚静. 测绘通报, 2012(09)
  • [9]杭州湾大桥箱梁架设测量方法[J]. 赵站杨,许成功. 工程建设, 2010(01)
  • [10]青岛海湾大桥测量控制系统[J]. 徐宁,王正旭,张九宴. 城市勘测, 2009(04)

标签:;  ;  ;  ;  ;  

杭州湾跨海大桥一级控制网测量完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