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石在去除废水中氨氮中的应用:(二)沸石与脱氨氮的生化结合

沸石在去除废水中氨氮中的应用:(二)沸石与脱氨氮的生化结合

一、沸石在废水脱氨氮中的应用:(Ⅱ)沸石生化结合脱氨氮(论文文献综述)

王贝贝[1](2020)在《利用改性矿物材料抑制新生底泥中营养盐释放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太湖流域是水体富营养化比较严重的地区,虽然近年来经过治理,主要是通过外源控制,富营养化程度有所改善。但是,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仍然比较普遍。近三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太湖流域望虞河西部,属于九里河干流的宛山荡湖荡的水体不能很稳定的达到地表水的Ⅲ类水标准,其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和总磷,仅满足地表水五类水体水质标准,水体的富营养化趋势明显。同时由于污染物质的累积,湖荡水体底泥中污染物势必会得到不断的累积,从而成为重要的污染物蓄积场所,并进一步通过内源释放等途径对水体的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抑制底泥中的营养盐的释放对改善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三种控氮控磷效果比较好的矿物材料,进一步利用底泥对三种矿物材料进行改性,筛选出对营养盐物质吸附效果最优的改性材料质量配比,再在实验室进行模拟现场静态释放的鱼缸实验,同时将原位覆盖技术和植被恢复技术相结合,从而筛选出对沉积物中营养盐释放的抑制效果最好且同时有利于沉水植物生长的改性矿物材料来进行后续的现场验证实验。将两种技术相结合一方面是因为沉水植物对水体也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有助于恢复一种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一方面是为了验证改性矿物材料是否会对沉水植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改性材料配比的确定以及改性材料的特性分析:根据现有文献及十二五水专项课题研究成果,筛选出用于进行原位覆盖控制底泥中营养盐释放效果最好的几种矿物材料;接着进行吸附热力学试验,确定矿物材料在进行改性时所用到的底泥和矿物材料的最优配比,通过对吸附结果进行Langmuir模型拟合运算和线性分配模型拟合运算得出结论:改性膨润土材料中底泥与膨润土的质量比为1:9的时候对氨氮的吸附量最大,同时对氨氮的吸附-解吸平衡点也最低;改性粘土材料中底泥与粘土的质量比为5:5的时候,对溶液中氨氮有一个最大吸附量,同时对氨氮的吸附-解吸平衡点最低;改性沸石材料中底泥和沸石的质量配比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焦立新课题组进行试验验证之后确定的,其质量比为6:4。(2)室内进行鱼缸模拟实验,比较三种改性矿物材料的控氮控磷效果:通过室内鱼缸模拟现场实验,将上述几种改性矿物材料覆盖在从宛山荡采集的底泥上面,比较了几种改性矿物材料对沉积物中的营养盐释放的抑制效果。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控制氨氮释放的效果上改性粘土+植物组>改性膨润土+植物组>改性沸石+植物组>粘土组>膨润土组>沸石组;在控制总氮释放的抑制效果上是改性粘土+植物组>改性膨润土+植物组>改性粘土组>改性膨润土组>改性沸石+植物组>改性沸石组>植物组;在控制总磷释放的抑制效果上是改性粘土+植物组>改性膨润土+植物组>改性粘土组>改性沸石+植物组>改性膨润土组>改性沸石组>植物组;在控制溶解性磷酸盐释放的抑制效果上是改性粘土+植物组>改性膨润土+植物组>改性沸石+植物组>改性粘土组>改性膨润土组>改性沸石组>植物组。同时实验研究了改性矿物材料对沉水植物狐尾藻生长状况的影响,以及在沉水植物和改性矿物材料共同作用下,对沉积物中营养盐释放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改性矿物材料中的改性粘土材料不仅可以很好的抑制沉积物中营养盐的释放,而且对沉水植物狐尾藻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在改性粘土和沉水植物狐尾藻的共同作用下,对沉积物中氮素营养盐的释放抑制效果最好。

张晶,魏佳,张凯,周荣煊,韩浩,王佳,李军,王昌稳[2](2020)在《信号分子强化挂膜沸石去除屋面雨水中氨氮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提高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在沸石表面的附着性能,达到高效处理初期屋面雨水中氨氮及延长挂膜沸石使用寿命的目的,进行了酰基高丝氨酸内脂类信号分子(AHLs)强化沸石挂膜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添加2. 0μmol/L C12-HSL能够显着提高硝化菌WGX5、WGX13在沸石表面的附着能力,使其生物附着量分别提高了89%和94%,但是对反硝化菌HF2、HF8的附着能力提高幅度有限.调控碳氮比为4时投加2. 0μmol/L C12-HSL不仅可以提高硝化菌WGX5、WGX13的附着能力,也可显着提高反硝化菌HF2和HF8的附着性能,使HF2和HF8的生物附着量相比碳氮比为2、投加2. 0μmol/L C12-HSL时分别提高了1. 3倍和1. 6倍.该条件下制备的挂膜沸石可长期有效去除初期屋面雨水中的氨氮(5轮实验中氨氮去除率均高达91%~98%),此外还可去除部分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5轮实验中COD去除率可达61%~70%).强化挂膜后沸石的原位再生率由34%提高至83%,因此,有效延长了沸石的使用寿命,5轮实验中强化挂膜沸石均能有效去除屋面雨水中的氨氮.

金星[3](2019)在《FZ除氨剂处理污水厂尾水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污水厂尾水无法满足逐步提高的环保标准,在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中采用一种FZ除氨剂,研究其对污水厂深度处理出水水质的提升效果。分别研究了 FZ除氨剂的静态吸附特性,在不同条件下吸附能力及特点;采用FZ除氨剂,研究两种不同工艺、不同运行参数对除氨氮效果的影响;研究不同再生方法、不同运行参数对饱和FZ除氨剂(Feasible Zeolite)的再生效果;在污水厂进行现场试验,研究其工程应用中的运行特点、运行参数。经过实验室静态试验、动态试验、再生试验、污水厂现场试验,得到如下研究成果:FZ除氨剂具有良好的对氨氮去除效果,其平衡吸附量和平衡浓度成正相关,吸附速率和氨氮浓度成正相关。采用Langmuir和McKay二级方程吸附等温线能够很好的描述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曲线。应用公式m=v*(Co-C1)/qe能够有效计算在不同水质条件下FZ除氨剂的用量。粉末状FZ除氨剂比颗粒状具有更大的吸附容量,随着投药量增加,对氨氮的去除率逐渐增加。在初始浓度为5mg/L氨氮时,0.15g粉末状FZ除氨剂即可将氨氮降至1.5mg/L。使用颗粒状FZ除氨剂作为过滤柱填料处理污水厂尾水,能够有效降低氨氮。吸附过程是逐层发生的。随着滤速逐渐增加,其使用段变长。在进水浓度为5mg/L NH3-N时,出水浓度小于0.5mg/L。提高再生液NaOH和NaCl浓度可以提高饱和FZ除氨剂再生率。采用静态盐再生的方式,提高再生液浸泡时间可以提升饱和FZ除氨剂再生率。在Na+浓度为0.42 mol/L、OH-浓度为0.25 mol/L,再生时间至180分钟,再生率趋于稳定,继续增加再生时间对去除率提高作用不明显。动态再生实验中NaOH浓度为0.15mol/L,NaCl浓度为10%的再生液是较优的选择,此时需要12BV完成对饱和吸附剂的再生。砂滤-FZ除氨剂-活性炭组合工艺应用于污水厂深度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水中氨NH3-N、TP、COD等指标。其中砂滤主要降低TP,FZ除氨剂罐主要降低NH3-N,活性炭主要降低COD。滤速对FZ除氨剂去除效果影响较大,降低滤速,可以较提升NH3-N去除效果。当滤速为20m/h时,其去除率接近40%。

杨乐[4](2016)在《污水厂节地方法初探与强化脱氮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可利用土地资源不足问题越来越突出。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升高,城市生活污水产生量逐年增加,污水处理需求加大。污水厂作为纳污、消污和改善我国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设施,其需求量的增加亦加剧着我国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本文针对污水厂建设快速推进过程中用地不足的瓶颈,从污水厂节地途径研究出发,展开了污水厂节地因子分析与污水厂节地措施的探索。针对污水厂中占地较大的污水脱氮工艺,提出了通过强化污水脱氮和利用尾水受纳水体进行功能拓展等方式来降低污水厂占地的研究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与实验了用于强化硝化作用的新型悬浮填料和强化尾水脱氮的管式反应器,为提高我国污水厂土地利用效率和缓解城市用地矛盾提供参考与借鉴。在污水厂节地因子分析中发现,污水厂主要占地影响因素有污水处理规模、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标准和经济因素。污水厂处理规模越大,总占地越大,其土地利用率越高;污水处理工艺间处理设施占地不同、整体布局不同对污水厂占地大小产生一定影响;污水处理标准决定着污水处理的复杂程度,影响着污水厂用地需求;经济因素对占地的影响表现为城市土地价格、经济水平影响污水厂可用土地面积,而污水厂可用土地面积又决定着污水工艺的选择,影响着污水厂建设与运行等费用。污水厂主要节地措施有工艺技术改造、污水厂平面布局优化及竖向功能强化、污水处理设施集成技术和尾水受纳水体的利用。其中,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改造、污水厂平面布局的优化和污水处理设施集成技术是对当前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和污水处理设施结构的研究与改进措施,也是污水厂节地的主要措施。尾水受纳水体的利用主要以提高厂外资源的利用效率的方式来缓解污水厂用地紧张局面。在悬浮填料实验研究中,填料填充率为40%时强化硝化效果明显高于填充率为20%时。较低填充率下,沸石含量与是否包裹硝化细菌均对填料硝化性能有较大影响。随着填充率的提高,包裹硝化细菌对填料强化性能的强化作用变小。填料的投加对于提升低温下硝化性能具有一定的帮助,但亚硝氮积累率会上升。对装置1、4、7及硝化污泥系统中菌群结构研究发现,投加填料有利于提高硝化细菌的比例;包裹相同沸石量填料投加装置中硝化细菌所占比例相近,但是未包裹硝化细菌填料的投加装置(装置4)中硝酸细菌比例高于包裹硝化细菌填料的投加装置(装置1);投加填料装置中厌氧氨氧化菌比例高于空白组(装置7),推测填料内部形成了厌氧空间,该填料结构有利于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有利于提高填料的强化脱氮性能。对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研究结果表明,投加填料对装置中微生物多样性影响小。在管式反应器脱氮实验研究中发现,填料有机物释放特性是决定反应器脱氮性能的最主要因素。丝瓜络、棕丝、甘蔗渣和辫式填料中,甘蔗渣有机物释放量最大,其次为丝瓜络、棕丝和辫式填料;在空管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5h时,管式反应器平均总氮去除率表现为甘蔗渣反应器最高(72.1%),丝瓜络反应器次之(41.1%),棕丝与辫式填料反应器平均总氮去除率较低(分别为12.9%和11.9%)。根据丝瓜络、棕丝和辫式填料的疏松结构特性及对反应器填料成本估算分析,认为甘蔗渣与棕丝填料混合利用是改善反应器流水状况、提高甘蔗渣释放的有机物质利用效率和保证反应器较高脱氮性能的经济最优方案。对甘蔗渣管式反应器内部细菌群落结构分析发现,该反应器内主要优势菌为反硝化细菌,其所占比例(21.1%)远大于厌氧氨氧化菌比例(2.0%),反应器主要脱氮方式为异养反硝化作用。

季金云[5](2014)在《斜发沸石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吸附性能及再生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污水是一种可再利用的水资源,经过深度处理后可以进行中水回用。因此,加强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技术研究,发展新工艺、新技术,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关于一种新型吸附剂—斜发沸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斜发沸石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性能,尤其在去除氨氮方面效果显着。将斜发沸石用于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本论文先利用模拟氨氮废水进行研究,通过静态试验、动态试验和再生试验研究了斜发沸石吸附氨氮的热力学性质、再生性能及影响因素。再利用沸石与活性炭联用对实际废水进行处理,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具体结论如下:(1)沸石对废水中的氨氮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可以将废水中氨氮浓度由8mg/L降至1mg/L以下,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2) 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均能描述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行为,但Langmuir方程的拟合相关性优于Freundlich方程。McKay假二级方程能很好地拟合沸石吸附氨氮的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3)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沸石投加量的增加,氨氮去除率逐渐增大,平衡吸附量逐渐减小;随温度升高,氨氮去除率逐渐增大。pH值为6、7、8、9时,氨氮去除率均在75%以上,但pH值为7附近时,氨氮去除率最高。(4)沸石的动态吸附柱实验中,沸石对氨氮的最佳吸附条件是:沸石粒径0.8-1mm,废水流速4m/h。NaCl改性沸石比天然沸石具有更大的吸附氨氮能力。(5)以0.9mol/L NaCl做再生液,再生时间5h,再生液用量(沸石质量-g:再生液体积-ml)为1:20时,沸石具有较好的再生效果,且经五次再生后吸附容量为1.20mg/g,再生率为51.3%,说明沸石具有较好的可再生性。(6)沸石与活性炭联用可以有效去除实际废水中的COD和氨氮。

辛清梅[6](2013)在《覆盖组合技术修复扬州古运河底泥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扬州古运河段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其中底泥是上覆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抑制底泥中的氮和磷向水体释放是首要任务。本论文主要内容是覆盖技术修复扬州古运河底泥的试验研究。试验分为五部分,包括不同覆盖载体在厌氧条件下抑制底泥中氮磷释放的研究,挂膜沸石和细沙组合技术在厌氧条件下抑制底泥中氮磷的释放;挂膜菌种沸石对抑制底泥中氮的研究;不同挂膜方式沸石对抑制底泥中氮的研究;研究挂膜沸石的持续脱氮性能;古运河现场试验。(1)细河沙、改性沸石、方解石、挂膜沸石和沸石这几种覆盖载体底泥时,对底泥中总磷的抑制率从高到低顺序为:细河沙﹥改性沸石﹥方解石﹥挂膜沸石﹥沸石。细河沙对抑制底泥总磷效果最好,抑制率为24.65﹪;抑制底泥总氮释放从高到低顺序为:挂膜沸石﹥改性沸石﹥沸石﹥细河沙﹥方解石。挂膜沸石对总氮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57.58﹪。(2)细沙联合挂膜沸石覆盖底泥时,当细沙覆盖强度较小时(2kg/m2),试验后期不能抑制总磷释放;而当细沙覆盖强度增大为8kg/m2时,总磷抑制率达50%左右。当细沙覆盖强度为2kg/m2,总氮抑制率为40%–62%,当细沙覆盖强度为10kg/m2,总氮抑制率为58%–64%。(3)接种菌种HF3+HF7的挂膜沸石对底泥中氮的抑制效果最好,从17d的总氮浓度,变化幅度不是很大;从17d到39d总氮浓度从5.57mg/L降为2.53mg/L。上覆水总氮浓度明显低于其他菌种的挂膜沸石。(4)试验结果表明沸石覆盖20d以后,连续曝气挂膜的上覆水总氮浓度升高至11.23mg/L,而不曝气挂膜和密封挂膜的总氮浓度逐渐下降至3mg/L左右。可见,密封挂膜和不曝气挂膜对底泥中氮的抑制明显优于连续曝气挂膜。(5)加入挂膜沸石的锥形瓶的总氮浓度1d从81.02mg/L降为14.91mg/L,总氮去除率为81.60﹪,沸石的原位再生率为44.5﹪。

尚会建,周艳丽,赵彦,赵丹,张少红,张高,郑学明[7](2013)在《沸石在氨氮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提出沸石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载体用于水处理领域,具有很好的缓冲氨氮进水冲击负荷的能力,能有效地去除水中各种形态的氮,可以深度处理二级出水,使其达到回用的标准。介绍了沸石脱除氨氮的原理和再生机制,综述了国内外应用天然沸石、改性沸石以及生化结合沸石在氨氮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沸石尤其是生化结合沸石在氨氮废水处理上的应用前景。

李春来,刘康怀,覃许江,孙洪林[8](2011)在《新型组合填料过滤装置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文中研究指明采用自行设计的一组新型组合填料过滤装置,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该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探讨了装置运行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过滤装置以天然砂、沸石、石灰石为组合填料处理生活污水,水力负荷为1.5 m3/(m2.d)时,COD、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00%、89.67%和96.93%,系统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过滤填料分成相互独立的三级,填料堵塞或失效时,方便更换。

屈振宇,丁绍兰,雷小利[9](2011)在《沸石填料BAF处理制革废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BAF反应器沸石成功挂膜后,考察了不同进水方式和水力停留时间下,生物沸石对氨氮和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上向流进水对污染物去除效果要好于下向流,上向流的COD去除率最高达85%,氨氮去除率达到95%,出水氨氮浓度低于15mg/L;2种进水方式下,对氨氮的去除均以离子交换作用为主,上向流的平均离子交换去除率为76.15%,而下向流则明显强化了硝化作用,平均硝化反应去除率为25.29%;活性污泥和反应柱对COD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均高于70%;反应柱对氨氮的去除率高于75%,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0h时,氨氮去除率为92.4%,反应柱对实际制革废水氨氮的去除率为84.6%。

丁绍兰,屈振宇[10](2010)在《非粮生物质应用于制革废水的可行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简述了核桃壳、花生壳及玉米芯等非粮生物质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并对非粮生物质在制革废水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分析,同时指出花生壳材料对制革废水氨氮去除的效果。

二、沸石在废水脱氨氮中的应用:(Ⅱ)沸石生化结合脱氨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沸石在废水脱氨氮中的应用:(Ⅱ)沸石生化结合脱氨氮(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改性矿物材料抑制新生底泥中营养盐释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
        1.2.2 抑制底泥中营养盐释放的研究方法
        1.2.3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意义
2 采样区水质及底泥理化性状分析
    2.1 采样区概况
    2.2 样品采集和处理
        2.2.1 采样点确定
        2.2.2 样品处理
    2.3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2.4 分析方法
        2.4.1 上覆水理化性质
        2.4.2 底泥理化性质
    2.5 采样区的底泥和上覆水的理化性质
        2.5.1 水质的理化性质分析
        2.5.2 底泥的理化性质分析
    2.6 本章小节
3 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底泥
        3.1.2 沸石
        3.1.3 膨润土
        3.1.4 粘土
    3.2 实验药品与仪器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过程
        3.3.2 改性材料对氨氮吸附性能评估
        3.3.3 改性材料对氨氮的吸附-解吸特性评估
        3.3.4 改性材料的分离因子R_L的计算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改性材料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情况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耗材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4 实验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改性材料与沉水植物对底泥中营养盐释放的抑制效果分析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耗材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改性材料与沉水植物共同作用下氨氮随释放时间的变化
        5.4.2 改性材料与沉水植物共同作用下总氮随释放时间的变化
        5.4.3 改性材料与沉水植物共同作用下总磷随释放时间的变化
        5.4.4 改性材料与沉水植物共同作用下溶解性磷酸盐随释放时间的变化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信号分子强化挂膜沸石去除屋面雨水中氨氮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细菌、沸石、屋面雨水
        1.1.2 信号分子
    1.2 实验方法
        1.2.1 挂膜沸石的制备
        1.2.2 沸石表面附着生物量及挂膜沸石原位再生能力的测定
        1.2.3 调节碳氮比后信号分子对细菌附着能力的影响实验
        1.2.4 信号分子强化挂膜沸石去除屋面雨水中氨氮实验
    1.3 测试及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信号分子对细菌附着能力的影响
        2.1.1 不同类型及投加浓度信号分子对细菌附着能力的影响
        2.1.2 C/N对信号分子调控挂膜细菌附着能力的影响
    2.2 信号分子强化挂膜沸石对初期屋面雨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
    2.3 信号分子强化挂膜沸石原位再生能力分析
    2.4 信号分子强化挂膜沸石对初期屋面雨水中COD的去除效果
3 结论

(3)FZ除氨剂处理污水厂尾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工艺发展现状
    1.3 氨氮废水来源及其危害概述
        1.3.1 氨氮废水来源
        1.3.2 氨氮废水造成的危害
    1.4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
        1.4.1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及原理
        1.4.2 FZ除氨剂在水处理工程应用情况
    1.5 FZ除氨剂理化特征
        1.5.1 FZ除氨剂化学成分
        1.5.2 FZ除氨剂结构
        1.5.3 FZ除氨剂基本特性
    1.6 课题研究内容
2 试验装置及方法
    2.1 试验场地及进水水质
        2.1.1 实验室小试装置及水质
        2.1.2 现场中试装置及水质
    2.2 试验设计与内容
        2.2.1 FZ除氨剂静态吸附试验设计
        2.2.2 FZ除氨剂吸附工艺特性研究
        2.2.3 FZ除氨剂再生工艺特性研究
        2.2.4 FZ除氨剂工程应用试验设计
    2.3 试验检测项目与方法
3 FZ除氨剂静态吸附特性研究
    3.1 吸附等温线特性研究
        3.1.1 粉末状FZ除氨剂吸附等温线特性
        3.1.2 颗粒状装FZ除氨剂吸附等温线特性
    3.2 吸附动力学特性研究
        3.2.1 粉末状FZ除氨剂吸附动力学特性
        3.2.2 颗粒状FZ除氨剂吸附动力学特性
    3.3 投加量对吸附效果影响特性研究
        3.3.1 粉末状新型氨氮吸附对氨氮效果影响
        3.3.2 颗粒状FZ除氨剂投加量对吸附效果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FZ除氨剂吸附工艺特性研究
    4.1 滤速对FZ除氨剂效果影响研究
    4.2 滤速对活性炭效果影响研究
    4.3 FZ除氨剂动态吸附饱和曲线
    4.4 本章小结
5 FZ除氨剂再生工艺特性研究
    5.1 静态盐再生
        5.1.1 再生剂种类及浓度对再生效果研究
        5.1.2 复合药剂对再生效果研究
        5.1.3 再生时间对再生效果研究
    5.2 动态盐再生
        5.2.1 再生液流速对再生效果研究
        5.2.2 再生液浓度再生效果研究
    5.3 本章小结
6 FZ除氨剂现场中试研究
    6.1 FZ除氨剂对污水厂深度处理不同工艺单元出水处理效果
        6.1.1 FZ除氨剂对污水厂深度处理不同工艺单元出水氨氮处理效果
        6.1.2 FZ除氨剂对污水厂深度处理不同工艺单元出水TP处理效果
        6.1.3 FZ除氨剂对污水厂深度处理不同工艺单元出水COD处理效果
        6.1.4 FZ除氨剂对污水厂深度处理不同工艺单元出水TN处理效果
    6.2 滤速对FZ除氨剂吸附效果影响
        6.2.1 滤速对FZ除氨剂去除氨氮效果影响
        6.2.2 滤速对FZ除氨剂去除TP效果影响
        6.2.3 滤速对FZ除氨剂去除COD效果影响
        6.2.4 滤速对FZ除氨剂去除TN效果影响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污水厂节地方法初探与强化脱氮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污水厂节地必要性
        1.1.2 污水脱氮与污水厂节地的关系
        1.1.3 污水厂节地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污水厂节地因子分析与方法初探
    2.1 污水厂用地标准、规范与政策
        2.1.1 国家标准、规范与政策
        2.1.2 地方标准、规范与政策
    2.2 污水厂节地因子分析
        2.2.1 污水厂规模
        2.2.2 污水处理工艺
        2.2.3 污水处理标准
        2.2.4 经济因素
    2.3 污水厂节地方法初探
        2.3.1 污水处理工艺节地型技术改造
        2.3.2 平面布局优化与竖向功能强化
        2.3.3 单体空间集成研究
        2.3.4 受纳水体的利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悬浮填料强化硝化实验研究
    3.1 污水厂强化硝化研究进展
    3.2 新型悬浮填料强化硝化实验研究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管式反应器脱氮实验研究
    4.1 污水厂尾水生化和生态脱氮研究进展
    4.2 新型管式反应器脱氮实验研究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斜发沸石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吸附性能及再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S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水资源现状
        1.1.2 城市污水资源化
    1.2 氨氮废水概述
        1.2.1 氨氮废水来源
        1.2.2 氨氮废水的危害
    1.3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1.3.1 吹脱法
        1.3.2 折点加氯法
        1.3.3 化学沉淀法
        1.3.4 电渗析法
        1.3.5 电解法
        1.3.6 反渗透法
        1.3.7 湿式催化氧化法
        1.3.8 生物脱氮法
        1.3.9 离子交换法
    1.4 沸石的理化性质
        1.4.1 沸石的化学成分
        1.4.2 沸石的结构
        1.4.3 沸石的基本性质
    1.5 沸石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5.1 沸石去除氨氮
        1.5.2 沸石去除有机物
        1.5.3 沸石去除重金属
        1.5.4 沸石去除氟
        1.5.5 沸石去除放射性物质
        1.5.6 沸石做滤料
    1.6 沸石在水处理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7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1.7.1 研究目的
        1.7.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分析方法
        2.2.1 氨氮测定方法
        2.2.2 COD测定方法
第3章 斜发沸石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静态实验
    3.1 实验方法
        3.1.1 斜发沸石吸附氨氮的吸附等温线
        3.1.2 斜发沸石吸附氨氮的吸附动力学
        3.1.3 斜发沸石投加量对氨氮吸附效果的影响
        3.1.4 温度对氨氮吸附效果的影响
        3.1.5 pH对氨氮吸附效果的影响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斜发沸石吸附氨氮的吸附等温线
        3.2.2 斜发沸石吸附氨氮的吸附动力学
        3.2.3 斜发沸石投加量对氨氮吸附效果的影响
        3.2.4 温度对氨氮吸附效果的影响
        3.2.5 pH对氨氮吸附效果的影响
第4章 斜发沸石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动态实验
    4.1 实验方法
        4.1.1 天然沸石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动态实验
        4.1.2 改性沸石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动态实验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天然沸石的动态吸附穿透曲线
        4.2.2 改性沸石的动态吸附穿透曲线
第5章 沸石的再生实验
    5.1 实验方法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6章 沸石与活性炭联用处理实际废水
    6.1 实验方法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覆盖组合技术修复扬州古运河底泥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水体富营养化及内源污染
        1.1.1 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及危害
        1.1.2 水体富营养化的内源污染
    1.2 底泥内源污染引起的危害
        1.2.1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1.2.2 释放营养物质的危害
        1.2.3 难降解有机物的危害
    1.3 底泥污染控制技术
        1.3.1 底泥污染异位控制技术
        1.3.2 底泥污染原位控制技术
    1.4 原位生物载体覆盖技术
        1.4.1 原位生物载体覆盖技术原理
        1.4.2 沸石除氮固磷原理
        1.4.3 挂膜沸石脱氨氮背景及现状
        1.4.4 新型生物脱氮技术
    1.5 底泥氮和磷的释放
        1.5.1 底泥氮的释放
        1.5.2 底泥磷的释放
    1.6 扬州古运河现状
    1.7 课题研究内容
    1.8 课题来源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装置
    2.3 试验方法
        2.3.1 挂膜沸石制备方法
        2.3.2 沸石解析实验方法
    2.4 测试方法
3 覆盖组合技术修复扬州古运河底泥的试验研究
    3.1 问题的提出
    3.2 试验设计
        3.2.1 试验方案
        3.2.2 试验目的
    3.3 试验原水水质及底泥物理化性质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1 覆盖材料对总磷的消减
        3.4.2 覆盖材料对正磷的消减
        3.4.3 覆盖材料对总氮的消减
        3.4.4 覆盖材料对氨氮的消减
        3.4.5 细沙覆盖对总磷的消减
        3.4.6 细沙覆盖对正磷的消减
        3.4.7 细沙覆盖对总氮的消减
        3.4.8 细沙覆盖对氨氮的消减
    3.5 本章小结
4 菌种组合对沸石覆盖技术修复扬州古运河底泥的影响
    4.1 问题的提出
    4.2 试验方案
    4.3 试验原水水质及底泥物理化性质
    4.4 试验结果分析
        4.4.1 沸石挂膜菌种组合对总氮的消减
        4.4.2 沸石挂膜菌种组合对三氮转化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挂膜方式对沸石覆盖技术修复扬州古运河底泥的影响
    5.1 问题的提出
    5.2 试验方案
    5.3 试验原水水质及底泥物理化性质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5.4.1 挂膜方式对总氮的消减
        5.4.2 挂膜方式对三氮转化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挂膜沸石除氮固磷和再生特性的研究
    6.1 问题的提出
    6.2 试验方案
    6.3 试验原水水质
    6.4 试验结果与分析
        6.4.1 挂膜沸石对水中总氮的消减
        6.4.2 挂膜沸石条件下三氮转化规律
        6.4.5 挂膜沸石氨氮解吸量分析
        6.4.6 挂膜沸石控制水中正磷的效果
    6.5 本章小结
7 扬州古运河现场覆盖沸石修复底泥的研究
    7.1 问题的提出
    7.2 试验方案
    7.3 试验结果与分析
        7.3.1 沸石覆盖底泥总磷释放的研究
        7.3.2 沸石覆盖底泥正磷释放的研究
    7.4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8)新型组合填料过滤装置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设备
    1.1 试验装置概述
    1.2 过滤柱
    1.3 填料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操作与管理
    2.2 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
3 试验结果及讨论
    3.1 处理水检测结果
    3.2 系统的启动及微生物培养
    3.3 COD去除效果
    3.4 NH3-N去除效果
    3.5 TN去除效果
    3.6 TP去除效果
4 结论和建议

(9)沸石填料BAF处理制革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试验装置和方法
    1.1 试验装置
    1.2 试验方法
2 试验结果和讨论
    2.1 不同进水方式下污染物去除效果
        2.1.1 上向流进水下氨氮、亚硝态氮浓度变化
        2.1.22种进水方式下COD和氨氮去除率
        2.1.32种进水方式下氨氮去除机理分析
        2.1.4 不同进水方式下反应器沿程溶解氧 (DO) 浓度变化
    2.2 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污染物去除率
    2.3 生物沸石对实际皮革废水氨氮去除效果
3 结论

(10)非粮生物质应用于制革废水的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非粮生物质应用于废水中几种污染物的研究情况
    2.1 非粮生物质活性炭应用于色度的研究现状
    2.2 非粮生物质应用于铬等金属离子的去除
3 非粮生物质对废水中氨氮的去除
4 结束语

四、沸石在废水脱氨氮中的应用:(Ⅱ)沸石生化结合脱氨氮(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改性矿物材料抑制新生底泥中营养盐释放的研究[D]. 王贝贝.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信号分子强化挂膜沸石去除屋面雨水中氨氮的实验研究[J]. 张晶,魏佳,张凯,周荣煊,韩浩,王佳,李军,王昌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20(04)
  • [3]FZ除氨剂处理污水厂尾水试验研究[D]. 金星.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6)
  • [4]污水厂节地方法初探与强化脱氮实验研究[D]. 杨乐.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5]斜发沸石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吸附性能及再生实验研究[D]. 季金云. 山东大学, 2014(12)
  • [6]覆盖组合技术修复扬州古运河底泥的试验研究[D]. 辛清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7]沸石在氨氮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J]. 尚会建,周艳丽,赵彦,赵丹,张少红,张高,郑学明. 现代化工, 2013(01)
  • [8]新型组合填料过滤装置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J]. 李春来,刘康怀,覃许江,孙洪林. 环保科技, 2011(02)
  • [9]沸石填料BAF处理制革废水的研究[J]. 屈振宇,丁绍兰,雷小利. 中国皮革, 2011(05)
  • [10]非粮生物质应用于制革废水的可行性分析[J]. 丁绍兰,屈振宇. 西部皮革, 2010(17)

标签:;  ;  ;  ;  ;  

沸石在去除废水中氨氮中的应用:(二)沸石与脱氨氮的生化结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