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拾零(论文文献综述)

朱明玥[1](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名老中医治疗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名老中医治疗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病案,运用相关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医药治疗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用药规律,探究各位名中医治疗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辨证观点及治疗思路,为中医药治疗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提供了参考,在科研上提供指导,在临床上能更好辅助肺癌患者的放化疗治疗,并改善肺癌患者放化疗后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名老中医治疗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医案,建立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相关病案的初始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医案中患者症状、证型、药方(包括药物组成、药物四气五味及归经)输入初始数据库。运用相关数据挖掘技术对证候、病机证素及用药规律进行探索分析,从而总结出名老中医治疗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辨证观点及用药规律。结果:通过统计分析得出:(1)证候方面: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出现频次较高的症状有乏力、咳嗽、食少、胸闷、神疲、气短、口干、大便干、汗出等。出现频次较高的舌苔脉象分别为舌红、舌淡红、苔薄黄、苔薄白、苔薄、苔白腻、苔白、脉弦、脉细、脉沉细等。症状的关联规则分析可以看出乏力、咳嗽、神疲、食少等症状常同时出现。这几种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多有肺脾两虚的症状。中医辨证可归纳为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证、脾虚痰湿证、肺肾两虚证、痰瘀毒结证、脾胃虚弱证、痰热壅肺证、气血不足证、肺胃阴伤证。在治疗方案与相关证型的联系中,放疗治疗方案的证型中多与气阴两虚证、肝肾两虚证、脾虚痰湿证及痰热壅肺证相关;在与铂类药物化疗方案相关的证型中,大多与脾胃相关的证型,其中包括肺脾气虚证、脾胃虚弱证、脾虚湿盛证、肺胃阴伤证及痰瘀毒结证。(2)病机证素方面:根据对病机证素的相关分析,涉及到的病位证素为肺、脾、肾、胃、肝、胆。病性证素中虚性证素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及相关脏腑虚损(主要为肺、脾、肾)。实性的病证要素为痰、瘀、热、毒、湿及气滞。可以看出名老中医们认为本病病位多在肺脾肾,病性多虚实夹杂,其中以气阴两虚及痰毒互结较为常见。(3)通过对本病的治疗用药的分析中可以得出,治疗的特点为重以补虚,辅以攻邪。治疗本病的主要原则是在以补虚为主的前提下,辅以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平喘、利水渗湿及健脾行气消食等。通过对中药性味归经的分析中,使用的中药药性多偏寒性、温性及平性;药味多偏甘、苦、辛;药物多归于肺、脾、胃三经。通过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得出42条关联规则,并且在k-均值聚类分析中得出8个聚类方。结论:在对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认识上,名老中医们认为本病多因久病体虚或外邪戕伐,以中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为主要病机,病位多责之肺脾肾,病性多虚实夹杂,其中以气阴两虚及痰毒互结较为常见。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相关病案的分析,较为客观的统计分析出相关辨证特点及用药规律,对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杨新坤[2](2021)在《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数控机床可靠性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控机床是一个复杂的总体系统,其子系统的电子元器件、机械零部件众多,且工作时子系统必须保持高度的协调性与稳定性。由于机床的本身属性和功能特点,在开展相应的可靠性评估时面临着故障表现形式复杂、故障信息难以统计,数据面临小样本的特点。本文基于上述问题,对数控机床的主要故障表现形式做了相关梳理与分析,之后开展了一些可靠性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采用贝叶斯理论以及相关的改进算法完成了数控机床的可靠性评估工作。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数控机床子系统众多,故障表现形式复杂的特点,对数控机床的故障模式进行了统计分类。然后采用FMEA分析法对数控机床的整机进行了故障分析,之后采用了FTA分析法对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建立了相关模型,考虑到底事件小概率难以计算的问题,引入了模糊数学理论,对最小割集所确定的基本事件进行了概率估计,进一步确定了顶事件的发生概率的模糊数,并对各基本事件的重要度进行了相关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2)针对数控机床可靠性数据的收集问题,设计了一套可靠性试验流程,其中包含了抽样方法设计;故障的判定和计数准则设计;主轴载荷信息的统计和计算;空运转试验、静刚度试验和主轴扭矩和切削加载试验等。针对跟踪试验所收集的小样本数据的问题,引入了贝叶斯理论,并基于贝叶斯的先验信息和试验数据,通过JB检验和秩和检验法对样本进行了相容性检验。(3)在用贝叶斯网络对数控机床进行的可靠性评估时,先验模型的确定是可靠性评估的前提。本文基于先验信息的规律性分析和极大似然法和最小二乘法的思想,确定了先验模型参数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并应用AIC信息准则对先验模型可能的分布类型进行了最优确定,用KS检验说明了所确定模型的可行性。最后根据参数寻优原理,提出了一种AMPSO-SVM(自适应的平均最优粒子群—支持向量机)的改进算法对所确定的模型进行了优化设计。(4)在上述先验模型分布确定的情况下,基于bootstrap法确定了模型参数的边缘分布,然后基于MCMC的思想用Gibbs抽样技术通过Open BUGS软件迭代出了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后验模型,并根据上述模型对数控机床进行可靠性评估,得到了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值。

阎凯[3](2021)在《现代汉语“V个N”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现代汉语“V个N”结构为研究对象,以“个”的性质为研究重点,运用三个平面,语法化和主观化等理论方法多角度的分析“V个N”结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整体特点和各个成分的特征。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本文的选题来源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并且在系统整理中概括总结以往学者研究中的成果及不足。第二章具体分析“V个N”结构中各个成分的不同特点,可以进入该结构的动词和名词分别具有怎么样的语法特征,整个结构出现的内部及外部语言环境。重点研究了“个”的性质,并且描写了不同的语言环境“V个N”的表意特点。第三章中我们深入考察“V个N”结构的语义特点,分析了该结构的内部成分在进入该结构时的语义特征和各个成分与结构间的互动关系。第五章中,我们对“V个N”的语用特点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和分析,我们总结出“V个N”多现于现代汉语白话文和口语当中,并具有韵律和谐,焦点突出等特点。最后一章是本文的结语,主要介绍本文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龚滢[4](2020)在《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南地区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苏州城市发展偏向性较弱,综合性较强,受异邦文化刺激和本土民族文化意识的双重影响全面,较其它城市更清晰体现现代化转型的发展历程变迁,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全面下降与周边城市的对应转型发展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本文以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结构研究为核心,结合谱系学历史研究观点,强调社会心理对建筑形式选择机制的影响,深入挖掘该地区近代建筑外在物质形态发展演化的缘由,并总结得出其谱系结构关系。首先明确江南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双重关系,解析苏州城市近代建设的导向性主流群体主要是由士绅阶层转型后的新生阶层个体们组成。基于阶层个体和群体知情意心理阶段曲线,对现存近代建筑按相关人物其时所属群体心理分为五类建筑类型:“激发”型、“盲从”型、“批判”型、“选择”型和“交融”型,类型之间穿插、交叠的关系充分印证了谱系学强调历史非连续的特性。而后,通过人物谱系对照相关近代建筑类型,印证了社会心理与建筑物质形态间的高对应度,切实说明对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进行总结归纳有利于挖掘近代营建的深层文化源由。从而依据个体心理影响形成群体,再由群体中先驱个体产生新心理活动形成新群体或分化次级群体的原理,指出了苏州近代建筑呈现为“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循环的建筑形式选择特征,表明建筑类型之间除承前启后的关系外,当社会新群体形成,其心理活动发生转折时,前后类型即存在彼此交叉的谱系结构,而当原社会群体分化产生次级群体时,前后类型呈现层层包含的谱系结构。进而以城市近代建设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为线索,探讨江南各城市近代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心理的联系与差别,将历时性群体背景和心理转变对应同时期建设营建活动。据此比较各城市与苏州近代建筑物质形态,得出苏州近代建筑形式选择亦受制于来源上海的商业本位思想和南京的政治权威意识,辨明了苏州与地区其它三城间的建筑形式选择关系。探明了表现为“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江南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上海向外辐射影响早、持续时间长,无绝对政权专制,与地区城市间形成自愿自由的多样性近似和差异谱系关系。南京自1927年后进行统一政治文化辐射影响,城市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的干预,对江南地区形成被动约束的统一性近似谱系关系。苏州、无锡、常州遵循城市地缘性文化底色彼此串联,镇江则多与向外辐射影响城市关联紧密,形成上海、南京辐射影响范围内彼此串联的“带状共同体”谱系结构。所以,本文主要对苏州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比分析了苏州与江南地区其它各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身份背景和心理,以及对应相关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的源流和差异,初步架构了江南地区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江南近代建筑谱系关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闫晓燊[5](2020)在《电火花加工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孔几何特征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膜冷却孔是提升航空发动机效率、可靠性及耐高温性能的关键,气膜冷却效果受气膜孔轴向、孔径及空间分布等几何特征影响较大。但是,由于叶片的铸造偏差、电火花加工误差等因素,部分气膜孔几何特征存在不达标的情况。因此,如何在涡轮叶片的曲面上,对数量多、孔径小、轴线方向多变的气膜孔进行几何特征测量检测,成为了国产航空发动机制造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本文围绕电火花加工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孔几何特征检测技术展开研究,研发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检测系统,主要包含传感器标定、检测轨迹规划和点云数据处理三个模块,并通过实际检测实验,验证系统的有效性。以线激光传感器为测量头,五轴机床为运动平台,搭建检测样机,从而实现气膜孔几何特征检测。传感器标定模块,其功能是标定传感器零点位置和光束方向矢量,以实现检测系统多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针对传统标定算法中存在的非线性方程组求解难度大、依赖特定标准件以及受初值影响大等问题,研究了基于运动学建模及平面几何约束的标定算法,构建超静定线性方程组,从而实现传感器标定。标定精度为0.012mm,满足测量需求。轨迹规划模块,其功能是规划扫描轨迹,对潜在的硬件碰撞、光束干涉进行检测及规避,从而确定准确、高效、安全的轨迹。针对激光扫描中存在的测量范围小、角度要求严、检测点数多以及硬件碰撞、光束干涉等问题,研究检测方向和坐标分布、基于点云扫描体的碰撞检测及规避、基于点云监测的光束干涉检测、基于检测方向二次规划的光束干涉规避等算法。并通过VERICUT软件进行仿真验证,最终准确、高效及安全地获取点云数据。点云数据处理模块,其功能是通过点云分割、轴向提取、孔径拟合及交点位置计算等方式,确定气膜孔几何特征参数。针对点云提取分割中存在的鲁棒性低等问题,研究基于扫描线拟合残差的分割算法,将三维点云降维为二维扫描线,并借助拟合残差实现目标分割;针对轴向提取中存在的法矢量精度低、点云数量少以及平面拟合误差大等问题,研究基于改进高斯映射变换的轴向提取算法,借助效果评价函数、高斯映射补全以及随机一致性采样,实现轴向提取;针对孔径提取中存在的计算效率低、受初值影响大等问题,研究基于轴向投影的孔径拟合算法,将三维气膜孔径转化为二维圆环直径,并就投影后的噪点滤波,提出基于误差概率统计的变力度迭代滤波算法,从而实现孔径的定性检测;针对气膜孔位置,通过计算轴线与曲面的交点坐标,进而确定气膜孔空间分布。此外,基于仿真点云及电火花小孔加工样件,验证算法的原理可行性及实际操作性。通过气膜孔实际检测实验,验证系统检测效果,分析精度影响因素。基于实测点云,借助Geomagic验证算法精度;通过静态、半动态以及全动态检测实验,对传感器测量精度、叶片装夹误差、平台定位误差进行解耦分析。数据表明,检测系统轴向、位置及孔径检测精度分别为0.405°、0.038mm与0.024mm。从而,为气膜孔轴向及位置的定量检测及孔径的定性预筛检测,提供一种有效可行的技术方案。

王瑶华[6](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方史学界一直以来对于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极为关注,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身体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近些年来,中国学者亦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主要包括卫生与身体、医学与身体、身体政治、身体规训、女性身体研究等。但目前学界对于近代中国身体检查的研究分析还比较少,而体检问题的确是身体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领域。近代“身体检查”制度是西医生理解剖学身体观与检查机制的结合,旨在促进民众健康,同时协助安排重要的社会事件——入学、入伍、选择职业等。本论文即围绕近代中国的体检问题展开分析,结合医学化理论,对不同人群的体检过程做出详细梳理,并讨论它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丰富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医学史的研究内涵。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多学科研究视角的综合运用,以晚清民国时期的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作为考察对象,从医学化理论的两大层面——制度与知识层面展开讨论,聚焦于学生、职业人员、孕产妇三类人群,阐述西方体检模式和制度在中国发展的过程。论文由此探讨近代中国身体医学化和身体标准化的问题,分析体检被纳入民众日常生活与国家现代化叙事的方式与过程。论文主体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即近代中国体检是如何在医学化的理论视角下被阐述的。接下来三大部分分别论述体检制度与实践中的三类人群,其中学生和职业人员是从医学化的第一个层面,政策制度与组织管理展开讨论,孕产妇则是从医学化的第二个层面,医学知识与疾病认识论展开分析。第五部分为讨论,尝试分析了体检中的身体认知观念,西医体检知识和制度在进入中国后如何与各种要素发生关联与互动,以及体检在国家和民族层面对国民健康身份的构建三大问题。对近代中国体检制度与实践的研究,归根结底,是对一种身体知识与技术在近代中国出现、应用与发生转变的过程的研究。由此,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五个结论:第一,体检与医学化问题密切相关,即身体在经历西方生物学和解剖学概念解释,并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技术手段,逐步被纳入到医疗权力体系中,受到各种检查机制的管理。第二,医学化将体检由医院场域扩展到学校、军队、各种职业团体、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检成为一种标准化的活动和世俗化的制度安排,成为对某些“异常”身体进行构建和监管的技术手段。第三,体检制度在近代中国社会推广并逐渐成为由政府主导的行为,根本原因是身体认知观念的变化与检查身体方式的变化,即由中国传统取象类比,推求而得的观察方式,逐渐被遵循着科学语言的标准化检查方式所取代。第四,医学化两个层面在具体的体检实践中相互交叉,由此产生了背后复杂的互动网络。知识、技术、医护人员、潜在患者群体、各类相关机构等行动者的行为被叠加在一起,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得以显现。第五,体检在近代中国同整个国家和民族健康紧密联结在一起,它是一种国民健康身份认同技术。形形色色不同的身份正是在体检技术和与之相关的各种关系要素,以及国家民族现代性诉求的主流话语绘制下共同构建而成的。最后,在学术与现实意义上,期望本论文对于增进中国近代史、医学史、身体史等学术领域的研究能够有所贡献,并希望帮助我们分析当今社会体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历史成因,反思当下身体是否过度医学化的现象。同时,也为当今学术界关于身体、医疗、卫生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可能的分析视角。

刘思聪[7](2020)在《产后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针刺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对产后抑郁障碍古代和现代的文献梳理,总结产后抑郁障碍的中医学认识以及针灸治疗产后抑郁障碍的中西医理论基础;(2)通过对产后抑郁障碍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发病率,探讨产后抑郁障碍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确定高危人群;(3)观察调任通督针法治疗产后抑郁障碍影响,评价调任通督针法治疗产后抑郁的疗效,为调任通督针法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临床依据。材料与方法:(1)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医古籍中与产后、抑郁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针灸治疗产后抑郁障碍的中西医理论基础,为针灸治疗产后抑郁障碍提供理论支持。(2)对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牡丹江市林口县第一人民医院、牡丹江市林口县妇女儿童医院三所医院住院生产的孕妇进行基线评估。根据研究目的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孕妇418名,研究人员收集其社会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和危险因素信息。在基线调查时还尽可能收集推定的危险因素,无法在基线调查时收集的危险因素在后续评估中予以测评。共有388例纳入研究中,以EPDS≥9为标准判定,经筛选98人EPDS≥9为抑郁组,290人<9分为对照组,所有资料应用SPSS.22进行分析,对推定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经单因素统计分析与产后抑郁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P<0.05),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3)将纳入符合轻中度产后抑郁诊断标准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调任通督组(34例)和对照针灸组(34例),两组接受每周治疗3次,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患者于治疗前、治疗第1周、治疗第2周、治疗第4周、治疗第8周分别记录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治疗前、治疗后测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通过HAMD和SF-36评价疗效;同时评价HAMD五个因子和SF-36八个维度以详细评估调任通督针刺法的优势所在。结果:1.产后抑郁障碍与古代文献中记载的郁证、脏躁、百合病、梅核气等情志疾病均有相似点和区别之处,与脏躁症状甚为相近。针灸可从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整脏腑、调和气血等多方面切入,同时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证明针刺可以通过多重机制多靶点从整体角度对产后抑郁症进行干预,作为PPD的有效疗法,有着扎实的古代典籍记载及现代理论依据。2.388名产妇,产后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为25.26%(98/388),经单因素分析年龄、居住地、生育次数、吸烟史、产后睡眠情况、月子是否满意于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相关(P<0.05),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经分析居住地,吸烟,生育次数,产后睡眠情况是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居住农村,有吸烟史,初产妇,产后睡眠较差患产后抑郁的危险更高。3.治疗前,两组产后抑郁患者临床一般资料,HAMD量表、HAMD量表各因子分、SF-36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调任通督组有效率为90%,对照针灸组有效率为65.6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HAMD量表、SF-36量表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因子比较调任通督组对焦虑/躯体化、体重、认识障碍、迟缓、睡眠障碍均起到了治疗作用(P<0.05),而对照针灸组在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迟缓、睡眠障碍四项因子评分下降(P<0.05),体重这一因子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子组间比较调任通督组对认识障碍、迟缓两项因子疗效优于对照针灸组(P<0.05)。SF-36量表比较在生理健康内容: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四个维度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P>0.05),在心理健康内容:包括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四个维度上,调任通督组评分高于对照针灸组(P<0.05)。结论:1.产后抑郁障碍与脏躁症状甚为相近,但两者并不完全相等。针灸作为PPD的有效疗法,有着扎实的古代典籍记载及现代理论依据。2.本次研究产后抑郁的发病率为25.26%;居住地、产后睡眠情况、生育次数、吸烟史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相关性,居住城镇、产后睡眠质量较好、有生育经历对产后抑郁障碍的发病是保护因素;有吸烟史对产后抑郁的发病是危险因素。3.调任通督针法可以治疗产后抑郁障碍,改善产后抑郁障碍患者生活质量。

郭宏宇[8](2020)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以宁城县部分学校为例》文中提出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幸福感属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专业精神范畴,它是促进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是教师投身于教育事业的精神支撑,也是衡量教师对工作和生活现状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国家大力提倡均衡教育和幸福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要向人还原、向人的生命存在还原,教师的培养要向教师的真实想法、内心需求和幸福感受等方面倾斜。对于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作为长期饱受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农村教师,他们在教育工作中是否感到满意和幸福更是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数据统计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宁城县三所农村初级中学的62名数学教师的基本情况和幸福感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此来探寻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内心声音、愿望以及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等,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教师幸福感的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宁城县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尚存在以下问题:1.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环境还存在问题,不能完全满足教师的需要;2.评价政策规定硬性,极少部分资深优秀教师由于学历等原因没有编制;3.班主任教师的工作量大且杂,产生疲劳情绪;4.外地数学教师的住宿条件较差,缺少独立和私密空间,对此颇有怨言;5.相对于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普通数学教师的培训和外出学习机会较少;6.学生综合素质较低,部分学生失去数学学习兴趣,导致教师产生焦虑情绪;7.数学教师与家长的配合度不高,教师责任界限模糊;8.薪资与劳动付出不成正比,数学教师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得不到满足;9.针对教师的社会评价毁誉参半,数学教师的教学信念被动摇;10.性别、婚姻、居住地和数学专业等因素对数学教师幸福感有影响但是影响程度不大;11.不同年龄、教龄、职称、教师身份、学历和月收入的数学教师在幸福感方面存在差异;12.数学教师幸福感受学生成绩、工作压力、薪资水平、社会认可度和职业理想的实现五个方面的影响最大。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结果分析,影响数学教师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过多的负面评价和不良舆论;2.数学教师自身教育成就没有达到预期目标;3.数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的工作任务被混淆,工作量超负荷;4.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数学学习兴趣不高以及学生自身的不良习惯难以矫正;5.家长态度强硬、不理解和不配合数学教师的工作;6.工资待遇不能满足教师的生存需要等。基于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幸福感反映出来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以下六条提高数学教师幸福感的建议:1.数学教师自身提高自我认同感,从内心接受自己、鼓励自己和肯定自己;2.数学教师和非数学教师、班主任教师和非班主任教师都应该严抓德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养成学生尊敬师长的品德;3.宁城县应该增设家长学校教育,改善农村家长的素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分工合作,凝聚教育合力;4.社会大众需要重新审视教师行业,明确教师身份、划分教师责任界限、理解和尊重教师的劳动;5.加强与农村教师相关政策的落实,保障数学教师及广大教师群体的权益;6.调整实习制度,适当延长数学系师范生的实习期,并将实习地点设置为农村地区,扩充农村地区数学教师资源等。

班小岑[9](2020)在《跨文化适应视域下的留学生常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词汇研究》文中认为无论是从世界各地来到内蒙古求学的留学生们,还是世代祖居于此的少数民族后代,都有学习当地通用的呼和浩特普通话的需求,而作为呼和浩特市辖旗的土默特左旗,其方言词汇是呼和浩特普通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适应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借鉴他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生活需要等对土左旗方言词汇做了较为详实的记录和整理,并且通过社会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方式,探究了土左旗方言词汇与呼和浩特普通话之间的历史和社会渊源,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内蒙古的留学生需要学习这些词汇的主要原因,根据词汇的功用和难易程度对考察得到的方言词汇做了详实的整理和分析,为其学好汉语、适应当地生活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论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内蒙古自治区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现状,概述土默特左旗的人口和语言,土默特左旗方言词汇的研究现状,阐释本选题的研究意义、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正文部分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详细地分析土默特左旗方言词汇以及呼和浩特普通话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土默特左旗方言词汇的特点和发展变化;从经济发展现状、国家政策以及学生需求等方面探究土左旗方言词汇在内蒙古汉语国际教育中承担的重要角色,以及留学生学习这些词汇的必要性;按照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以及词汇的难易程度对这些词汇做了分类列举和例句展示;调查当地留学生的方言掌握和跨文化交际情况以及方言学习的意见建议,为方言词汇和普通话的教学提出一些教学原则和策略。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第一,内蒙古自治区的汉语国际教育情况较为复杂,就学习群体而言,既存在大量的海外留学生,也存在众多区内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而且,目前已有的各学校和教育机构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求学的需求,学生的汉语学习也呈现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第二,留学生和少数民族居民想融入当地生活,就需要学习具有当地特色的呼和浩特普通话,以及辖旗内的部分常用土左旗方言词汇,这些词汇在日常的沟通和交流中使用概率十分频繁。第三,土左旗方言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与晋语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留学生学习当地方言词汇十分有助于其汉语水平的进步,也对其学习当地文化、融入当地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四,很多留学生和当地的少数民族学习者都对学习当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主要希望通过接受正规的课堂教学辅以日常交际活动来学习当地方言词汇,帮助其更好地生活和学习,解决跨文化适应相关的问题。

郭会[10](2020)在《形声字同源词研究 ——以《说文解字》、宋本《玉篇》中的“仓”“矞”等族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东漠许慎的《説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其收字衆多且在词义训诂上保存了大量字的本义,是我们进行语源学研究的宝贵材料。南朝顾野王的《玉篇》则是继《説文解字》後的又一大型字书,其收字是《説文解字》的两倍多,可扩大《説文解字》中的同声符同源字字族的系联范围,便於我们更加准确地进行问题研究和规律总结。本文选取《説文解字》及宋本《玉篇》中17个声符字及其构成的形声字爲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阴阳入三韵部进行分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同源词的考释和系联范围,并以此爲材料进行形声字同源词及声符示源功能相关问题的阐释和规律总结。文章共分爲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爲绪论。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界定相关概念,説明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路綫、意义价值等问题。第二部分爲阴声韵声符同源字的系联与考释。该部分对“矞、寿、比(坒、(?))、奴、余、至、皆、无”等8个声符及其构成的形声字逐一考释,在己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索语源义并系联同源字族,对所系联字族进行分析总结。第三部分爲阳声韵声符同源字的系联与考释。该部分对“仓、童(重/东)、尚、寅(考/丐)”等4个声符及其构成的形声字逐一考释,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索语源义并系联同源字族,对所系联字族进行分析总结。第四部分爲入声韵声符同源字的系联与考释。该部分对“毕、白、吉、带、害”等5个声符及其构成的形声字逐一考释,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索语源义并系联同源字族,对所系联字族进行分析总结。第五部分爲形声字声符示源相关问题分析。该部分主要是对第二到四部分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分析,结合所系联的同源字族,对形声字声符示源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首先以表格形式按照语源义对17个声符及其构成的形声字族进行整理,共归纳出110组同源词。其次对声符字和语源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最後説明声符示源的复杂性、理据性、时代性等特点。第六部分爲结语。该部分总结论文,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和能够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二、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拾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拾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的名老中医治疗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研究及进展
        1.1 中医文献论述
        1.2 病因病机探究
        1.3 辨证论治
        1.4 其他治疗
    2. 现代医学对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研究及进展
        2.1 主要发生机制
        2.2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3. 数据挖掘在名老中医经验总结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文献资料
        1.1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1.2 数据来源
        1.3 检索方法
        1.4 纳排标准
    2. 数据处理
        2.1 数据录入
        2.2 数据规范化
    3. 分析方法
第三部分 数据结果
    1. 纳入医案基本信息
    2. 证候分析结果
        2.1 症状频数分析
        2.2 症状关联规则
        2.3 证型分析
    3. 证素频数分析
    4. 药物分析结果
        4.1 频数分析
        4.2 中药关联规则
        4.3 中药聚类分析
第四部分 数据分析
    1. 证候分析
        1.1 症状分析
        1.2 证型分析
    2. 病机证素分析
    3. 药物分析
        3.1 药物功效分析
        3.2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3.3 药物聚类分析
第五部分 结语
    1. 研究总结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2)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数控机床可靠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基于数控机床的可靠性研究现状
        1.2.2 基于故障时间数据的可靠性研究现状
        1.2.3 基于小样本数据下的可靠性研究现状
    1.3 综述总结与问题的提出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FMEA及 FTA的数控机床故障分析
    2.1 引言
    2.2 数控机床的故障分析
        2.2.1 数控机床组成及子系统划分
        2.2.2 故障模式划分
        2.2.3 故障分析
    2.3 数控机床的FMEA及 FTA分析
        2.3.1 数控机床整机FMEA分析
        2.3.2 关键子系统FTA分析
        2.3.3 改进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控机床的可靠性试验及数据预处理
    3.1 引言
    3.2 可靠性数据的来源和分类
        3.2.1 可靠性数据的分类
        3.2.2 可靠性数据的来源
    3.3 可靠性试验
        3.3.1 抽样方法和抽样设计
        3.3.2 主轴载荷信息采集
        3.3.3 试验内容设计
        3.3.4 试验过程
    3.4 可靠性数据收集
        3.4.1 故障判定和计数原则
        3.4.2 数据的收集
    3.5 故障数据的整理及分析
        3.5.1 故障总时间法则
        3.5.2 样本的相容性检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数控机床先验模型的确定
    4.1 引言
    4.2 先验样本分布模型的确定
        4.2.1 叶斯先验分布与后验分布
        4.2.2 规律性分析
        4.2.3 先验模型的初步选择
        4.2.4 先验模型未知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
        4.2.5 先验模型未知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
    4.3 基于AIC信息准则的模型优选
    4.4 拟合优度检验
    4.5 先验模型的优化
        4.5.1 非线性支持向量机
        4.5.2 SVM核心参数选取及分析
        4.5.3 SVM的贝叶斯先验模型优化
        4.5.4 基于改进的AMPSO-SVM算法优化及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机床可靠性评估
    5.1 引言
    5.2 联合密度函数及参数后验分布表达式的确定
    5.3 MCMC方法
        5.3.1 MC原理概述
        5.3.2 马尔科夫链
        5.3.3 MCMC抽样算法
    5.4 Openbugs软件的Bayes后验分布的计算
        5.4.1 基于Bootstrap法模型参数分布的确定
        5.4.2 贝叶斯统计分析
    5.5 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现代汉语“V个N”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以往研究的成果及不足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第二章 “V个N”结构及内部成分
    2.1 “V个N”结构
    2.2 “V个N”的句法构成
    2.3 “V个N”结构的句法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V个N”的语义功能
    3.1 “V个N”结构中“N”的指称和陈述功能
    3.2 “V个N”结构的主观化
    3.3 “V个N”的有界化
    3.4 不能插入“个”的动宾结构及其原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个N”的语用功能
    4.1 “V个N”的焦点凸显功能
    4.2 “V个N”的口语色彩
    4.3 “V个N”的主观评价功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2.1 研究时间界定
        1.2.2 研究空间界定
        1.2.3 研究对象界定
        1.2.4 研究具体问题、目标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相关领域谱系学历史观点研究
        1.3.2 相关领域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
        1.3.3 国内外近代建筑相关史论与谱系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江南地区城市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心理变迁
    2.1 江南传统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社会背景
        2.1.1 政治体制的冲击与变革
        2.1.2 经济形态的演变与交替
        2.1.3 社会文化的吐故与纳新
    2.2 近代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及基本特点
        2.2.1 以代表性士绅学习“西学”为发端
        2.2.2 以担当社会责任的士绅阶层为主体
        2.2.3 以民族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为基础
    2.3 近代城市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双重关系
        2.3.1 作用与反作用关系为底色
        2.3.2 传统“束缚”与近代“自由”为焦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社会心理的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
    3.1 苏州近代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
        3.1.1 近代前苏州城市社会经济概貌
        3.1.2 清末民国时期苏州城市社会经济
    3.2 社会心理影响苏州近代建筑营造的决策方式
        3.2.1 个体呈现为“自下而上”的影响力
        3.2.2 社会群体呈现为“自上而下”的干预力
    3.3 苏州近代建筑社会心理角度的分类
        3.3.1 “激发”型建筑
        3.3.2 “盲从”型建筑
        3.3.3 “批判”型建筑
        3.3.4 “选择”型建筑
        3.3.5 “交融”型建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和谱系特征
    4.1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
        4.1.1 苏州传统式样建筑仍为其底色
        4.1.2 苏州近代建筑与西式建筑的演变关系
    4.2 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的物质形态特征
        4.2.1 “激发”型建筑的刻意折“中”
        4.2.2 “盲从”型建筑的统一学“西”
        4.2.3 “批判”型建筑的视觉新“中”
        4.2.4 “选择”型建筑的“中”“西”斟酌
        4.2.5 “交融”型建筑的“中”“西”共融
    4.3 社会群体心理影响下的苏州近代建筑谱系
        4.3.1 “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的循环选择特征
        4.3.2 人物谱系与近代建筑类型间的高对应度
        4.3.3 五种类型近代建筑“源”和“流”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受制于上海和南京社会群体
    5.1 上海洋商群体商业本位思想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1.1 近代上海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1.2 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上海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1.3 近代上海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5.2 南京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2.1 近代南京军政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2.2 军政群体威权意识对南京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2.3 近代南京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苏州与江南区域内相邻城市间的近代建筑关系辨析
    6.1 近代无锡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无锡与苏州两地比较
        6.1.1 近代无锡民族工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1.2 民族工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无锡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1.3 近代无锡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2 近代常州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常州与苏州两地比较
        6.2.1 近代常州官商绅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2.2 官商绅群体私利心理对常州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2.3 近代常州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3 近代镇江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镇江与苏州两地比较
        6.3.1 近代镇江的政治群体的更迭及其作为
        6.3.2 政治群体目标导向对镇江和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3.3 近代镇江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的脉络和基本特征
    7.1 “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
        7.1.1 差异性辐射和亲疏性串联的结构
        7.1.2 经济和文化带状共同体的形成
    7.2 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决定区域内建筑谱系脉络
        7.2.1 群体心理间的异和同定义近似和差异并存的建筑谱系关系
        7.2.2 区域内各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建筑谱系结构图
    7.3 江南地区中影响其它城市和接受影响城市的路径
        7.3.1 影响其它城市的营造在于营建群体背景和业内动向
        7.3.2 接受影响城市的营造在于导向性主流群体心理和经历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主要结论
    后续研究和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2:苏州近代建筑及原归属人背景概览
参考文献

(5)电火花加工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孔几何特征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气膜冷却孔原理及电火花加工工艺
        1.1.2 气膜冷却孔几何特征检测指标
        1.1.3 气膜冷却孔几何特征检测难点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气膜孔孔径检测研究现状
        1.2.2 气膜孔位置度、轴线方向检测研究现状
    1.3 课题来源
    1.4 本文研究目标及内容
第二章 检测平台线激光传感器标定算法研究
    2.1 检测平台相关背景
        2.1.1 检测平台硬件组成
        2.1.2 检测平台测量原理
        2.1.3 检测平台标定背景
    2.2 基于运动学建模及平面几何约束的传感器标定算法
        2.2.1 标定算法整体技术路线
        2.2.2 标定算法运动学建模
        2.2.3 标定算法平面几何约束
    2.3 标定实验步骤及精度验证
        2.3.1 标定实验步骤
        2.3.2 标定精度验证及误差分析
    2.4 标定自动化程序开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检测平台扫描路径规划研究
    3.1 扫描轨迹规划角度分析
        3.1.1 扫描轨迹基本定义
        3.1.2 准确性
        3.1.3 高效性
        3.1.4 安全性
    3.2 初始检测轨迹规划
        3.2.1 截面型线构造
        3.2.2 工件检测点集确定
        3.2.3 测头轨迹点集确定及G代码变换推导
    3.3 硬件碰撞和光束干涉检测算法研究
        3.3.1 硬件碰撞检测算法研究
        3.3.2 光束干涉检测算法研究
    3.4 硬件碰撞和光束干涉规避算法研究
        3.4.1 硬件碰撞规避算法研究
        3.4.2 光束干涉规避算法研究
    3.5 规划轨迹VERICUT实验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检测平台气膜孔激光点云数据处理算法研究
    4.1 气膜孔目标点云分割算法研究
        4.1.1 目标点云分割算法研究现状
        4.1.2 基于扫描线拟合残差的目标点云分割算法技术思路
        4.1.3 目标点云分割算法步骤
    4.2 基于点云数据的气膜孔轴线方向提取算法研究
        4.2.1 基于改进高斯映射变换的轴线方向提取算法
        4.2.2 基于提取效果评价函数的法矢量求解精度提升算法
        4.2.3 基于误差敏感方向的高斯映射变换补全算法
        4.2.4 RANSAC随机抽样一致性平面拟合算法
    4.3 基于点云数据的气膜孔孔径大小提取算法研究
        4.3.1 基于轴向投影的气膜孔孔径提取算法技术思路
        4.3.2 点云数据轴向投影变换推导
        4.3.3 基于误差概率统计的变力度迭代滤波算法
    4.4 基于点云数据的气膜孔空间位置提取算法研究
        4.4.1 基于轴线位置与曲面拟合的气膜孔空间位置提取算法技术思路
        4.4.2 气膜孔轴线空间位置确定
        4.4.3 涡轮叶片二次曲面拟合
    4.5 气膜孔点云数据特征参数提取算法实验验证
        4.5.1 原理可行性验证
        4.5.2 实际操作性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电火花加工气膜孔几何特征检测实验
    5.1 涡轮叶片气膜孔电火花加工
        5.1.1 气膜孔电火花加工机床及相关参数设置
        5.1.2 气膜孔电火花加工工艺过程
    5.2 检测平台实验验证
        5.2.1 静态检测实验
        5.2.2 半动态检测实验
        5.2.3 全动态检测实验
        5.2.4 点云处理算法精度对比实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研究背景、内容与方法
    2.1 身体医学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外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2.1.2 国内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2.1.3 小结
    2.2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与身体观念研究综述
        2.2.1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相关研究
        2.2.2 近代中国身体史的相关研究
        2.2.3 近代中国健康观念的相关研究
        2.2.4 近代中国体检兴起的相关研究
        2.2.5 小结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3.1 概念限定与说明
        2.3.2 研究内容
        2.3.3 研究方法
        2.3.4 选题意义
        2.3.5 创新性
3 身体医学化与近代中国的身体检查
    3.1 晚清民国时期体检在中国的发展概述
    3.2 近代中国体检中的身体观基础和技术基础
        3.2.1 机械论、解剖学身体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3.2.2 科学度量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3.2.3 身体影像技术与近代中国体检
    3.3 小结与研究思路
4 晚清民国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4.1 清末学生体检制度观念的萌发与初步实践(1902-1911)
    4.2 北洋政府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1912-1927)
        4.2.1 各自为政时局下的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
        4.2.2 存在的问题与统一标准的呼声
    4.3 南京国民政府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与全面实施(1928-1937)
        4.3.1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
        4.3.2 健康检查逐渐纳入学校行政体系
    4.4 地区性和全国性的学生健康检查统计
    4.5 全面抗战时期学生健康检查(1937-1945)
        4.5.1 战时学校健康(卫生)教育与健康检查
        4.5.2 战时学生营养问题与健康检查
    4.6 民国时期学生体检——以清华大学为例
        4.6.1 清华学堂和清华学校时期的学生体检(1911.4-1928.7)
        4.6.2 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28.8-1937.7)
        4.6.3 抗战时期中的清华学生体检(1937.8-1946.7)
        4.6.4 复员后的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46.8-1948.12)
    4.7 小结
5 民国时期职业人员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5.1 民国初年至1933年职业人员体检
        5.1.1 1931年之前职业人员体检的初步发展
        5.1.2 应考公务人员体格检验制度的正式建立(1931-1933)
    5.2 1933年以后职业人员体检概况
        5.2.1 行政公务人员
        5.2.2 铁路服务人员
        5.2.3 其他从业人员
    5.3 特殊职业体检——以军人为例
        5.3.1 陆军体检
        5.3.2 空军飞行员体检
    5.4 小结
6 民国时期孕产医学化与产检
    6.1 孕产医学化:“异常”身体的建构
    6.2 民国时期妇婴卫生行政与产检事业概况
    6.3 产检:对“异常”身体的检测
        6.3.1 时间上的监测
        6.3.2 检查人员与场所的转变
        6.3.3 检查项目与内容
    6.4 基于产检的医学统计与研究
    6.5 小结
7 讨论
    7.1 体检与近代中国身体认知观念的转变
        7.1.1 中西医“身体检查”观之比较
        7.1.2 “健康检查”与“健康”认知观念
    7.2 体检之“网”: 认知观念与制度安排的互动
        7.2.1 实践中的技术: 北平公共卫生示范区中的体检
        7.2.2 北平示范卫生区中体检知识和技术网络的生成
        7.2.3 体检网络相关行动者行为链条分析
    7.3 近代中国的体检与健康身份认同
        7.3.1 从健康的身体到健康的国家
        7.3.2 健康检查与身体隐喻
        7.3.3 健康检查与身体、健康和身份的构建
    7.4 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产后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针刺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针刺治疗产后抑郁障碍的古今文献研究
    前言
    产后抑郁障碍的中医范畴
    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中医理论依据
    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的西医理论机制
    小结
论文二 产后抑郁障碍的易感因素探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调任通督针法治疗轻中度产后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产后抑郁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8)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以宁城县部分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ERG需要理论
        2.1.2 自我认同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农村初中
        2.2.2 教师幸福感
第3章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幸福感调查设计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问卷的编制
第4章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幸福感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基本情况调查
        4.1.1 调查结果
        4.1.2 调查结果分析
    4.2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幸福感调查
        4.2.1 数学教师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4.2.2 数学教师幸福感各维度状况
        4.2.3 数学教师幸福感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比较与分析
        4.2.4 数学教师幸福感多方面问题的比较与分析
第5章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幸福感调查结论
    5.2 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社会舆论
        5.2.2 教育成就
        5.2.3 工作压力
        5.2.4 学生素质
        5.2.5 家长配合
        5.2.6 工资待遇
第6章 改善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幸福感的建议
    6.1 教师自身提高自我认同感
    6.2 加强德育,端正学生的“好态度”
    6.3 增设家长教育,凝聚教育合力
    6.4 社会大众重新审视教师行业,明确教师职责
    6.5 数学教师培训“专门化”,注重专业精神的蕴育
    6.6 加强与农村教师相关政策的落实,保障教师利益
    6.7 调整实习制度,扩充农村地区数学教师资源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9)跨文化适应视域下的留学生常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说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内蒙古自治区方言的整体性及区域性研究
        (二)关于内蒙古自治区方言的单点深入研究
        (三)关于蒙古语和蒙古文化对内蒙古方言词汇影响的研究
        (四)关于内蒙古方言与晋语历史渊源的研究
    三、土默特左旗地理、人口和方言
        (一)地理情况与人口
        (二)历史沿革
        (三)方言
    四、内蒙古自治区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现状
    五、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语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词汇的形成与影响
    一、土默特左旗方言词汇的形成原因
        (一)晋语——走西口
        (二)民俗融合中的蒙语借词
        (三)商贸往来带来的语言融合
    二、土默特左旗方言词汇的影响
第三章 基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词汇分析
    一、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词汇的类型
        (一)身体、服饰
        (二)亲属称谓
        (三)时间节令
        (四)日常生活
        (五)饮食、医疗
        (六)心理、肢体语言
        (七)房舍、器具用品
        (八)天文地理
        (九)动物植物
        (十)婚丧嫁娶、文体娱乐
        (十一)商业、教育
        (十二)其他常用词汇
    二、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词汇的特点
        (一)基本词汇大体与普通话一致
        (二)保留大量古语词和单音节词
        (三)逆序词和四字格词语丰富
        (四)有部分民族语借词和返借词
        (五)重叠形式的词语较多
        (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比较丰富
    三、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词汇的发展变化
        (一)新词汇逐渐趋同于普通话
        (二)代际差异带来了词汇的新老融合
第四章 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与内蒙古自治区的汉语国际教育
    一、汉语学习者跨文化适应与方言学习需求的调查问卷分析
        (一)跨文化适应情况
        (二)方言词汇学习态度和需求
        (三)方言词汇学习目的、内容与方法
        (四)方言词汇对汉语学习者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五)相关意见建议
    二、土默特左旗方言词汇融入到自治区内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满足汉语学习者对学习当地方言词汇的强烈主观需求
        (二)学习当地方言对汉语学习者的生活等方面有积极影响
    三、土左旗方言词汇融入到区内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教学原则与建议
        (一)教学原则
        (二)教学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中部分方言词汇的合作提供者
附录二 :方言分类词汇表
附录三 :在蒙汉语学习者方言词汇学习与跨文化适应情况的调查问卷(中文版)
附录四 :在蒙汉语学习者方言词汇学习与跨文化适应情况的调查问卷(英文版)
致谢

(10)形声字同源词研究 ——以《说文解字》、宋本《玉篇》中的“仓”“矞”等族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1.1.1 语源学与同源词研究
        1.1.2 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路綫
    1.4 研究意义与价值
2 阴声韵声符同源字的系联与考释
    2.1 声符字“矞”及“矞”族字
        2.1.1 声符字“矞”分析
        2.1.2 “矞”族字分析
    2.2 声符字“寿”及“寿”族字
        2.2.1 声符字“寿”分析
        2.2.2 “寿”族字分析
    2.3 声符字“比(坒、(?))”及“比(坒、(?))”族字
        2.3.1 声符字“比”分析
        2.3.2 “比(坒、(?))”族字分析
    2.4 声符字“奴”及“奴”族字
        2.4.1 声符字“奴”分析
        2.4.2 “奴”族字分析
    2.5 声符字“余”及“余”族字
        2.5.1 声符字“余”分析
        2.5.2 “余”族字分析
    2.6 声符字“至”及“至”族字
        2.6.1 声符字“至”分析
        2.6.2 “至”族字分析
    2.7 声符字“皆”及“皆”族字
        2.7.1 声符字“皆”分析
        2.7.2 “皆”族字分析
    2.8 声符字“无”及“无”族字
        2.8.1 声符字“无”分析
        2.8.2 “无”族字分析
3 阳声韵声符同源字的系联与考释
    3.1 声符字“仓”及“仓”族字
        3.1.1 声符字“仓”分析
        3.1.2 “仓”族字分析
    3.2 声符字“童(重/东)”及“童(重/东)”族字
        3.2.1 声符字“童(重/东)”分析
        3.2.2 “童(重/东)”族字分析
    3.3 声符字“尚”及“尚”族字
        3.3.1 声符字“尚”分析
        3.3.2 “尚”族字分析
    3.4 声符字“宾((?)/丐)”及“宾((?)/丐)”族字
        3.4.1 声符字“宾((?)/丐)”分析
        3.4.2 “宾((?)/丐)”族字分析
4 入声韵声符同源字的系联与考释
    4.1 声符字“毕”及“毕”族字
        4.1.1 声符字“毕”分析
        4.1.2 “毕”族字分析
    4.2 声符字“白”及“白”族字
        4.2.1 声符字“白”分析
        4.2.2 “白”族字分析
    4.3 声符字“吉”及“吉”族字
        4.3.1 声符字“吉”分析
        4.3.2 “吉”族字分析
    4.4 声符字“带”及“带”族字
        4.4.1 声符字“带”分析
        4.4.2 “带”族字分析
    4.5 声符字“害”及“害”族字
        4.5.1 声符字“害”分析
        4.5.2 “害”族字分析
5 形声字声符示源相关问题分析
    5.1 同声符同源词整理
        5.1.1 声符字所属韵部
        5.1.2 阴声韵声符同源词概览
        5.1.3 阳声韵声符同源词概览
        5.1.4 入声韵声符同源词概览
    5.2 声符字分析
        5 .2.1声符字分级
        5.2.2 声符字意义
        5.2.3 声符字形体
        5.2.4 声符字读音
    5.3 语源义分析
        5.3.1 语源义与源义素
        5.3.2 反义同源现象
        5.3.3 语源义特点
    5.4 声符示源特点分析
        5.4.1 复杂性
        5.4.2 理据性
        5.4.3 时代性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拾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的名老中医治疗肺癌放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用药规律研究[D]. 朱明玥.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数控机床可靠性评估研究[D]. 杨新坤. 长安大学, 2021
  • [3]现代汉语“V个N”结构研究[D]. 阎凯.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4]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D]. 龚滢. 江南大学, 2020(04)
  • [5]电火花加工涡轮叶片气膜冷却孔几何特征检测技术研究[D]. 闫晓燊.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D]. 王瑶华.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7]产后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针刺疗效研究[D]. 刘思聪.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以宁城县部分学校为例[D]. 郭宏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9]跨文化适应视域下的留学生常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汉语方言词汇研究[D]. 班小岑.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10]形声字同源词研究 ——以《说文解字》、宋本《玉篇》中的“仓”“矞”等族字为例[D]. 郭会.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